应用化工技术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02 11:3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用化工技术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它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自动化控制技术就是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控制装置使得被控制的对象或者是某一运行过程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者是规律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知识,采用反馈原理影响系统的动态,使得输出值得到预设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就工业领域自动化中的PLC控制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二、自动化与PLC控制技术
1.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指的是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电子技术、实验分析与计算机等方面的科学。在经济发展及科技运用下,我国电气自动化快速发展起来,电气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当前,在工业生产各领域中,电气自动化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PLC 技术属于一种运用嵌入式的网络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的灵活性,极大地拓展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范围。
2.PLC技术及其原理
PLC 技术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归属计算机技术,是为工业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器,PLC 技术早期被称为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PLC 控制原理可分成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与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中,PLC 控制系统会运用扫描方式获得数据,并储存至相应单元,进而转入用户程序当中,再继续执行相关的输出操作;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中,PLC 控制系统会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地扫描用户程序,并得出相关的运算结果,再依据上述结果对逻辑线圈状态进行刷新操作,已确定用户程序指令是否执行;在进入输出刷新的阶段,由CPU 处理器向系统发出相关指令,依据I/O 映像区中的有关状态与数据,通过对电路实施封锁来完成有关外设的驱动,实现电气系统控制的目的。PLC 技术具有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与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在电气自动化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电气自动化中的PLC技术应用
1.开关量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
随着PLC 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PLC 技术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例如钢铁企业系统中的开关量控制与顺序控制。钢铁企业的原控制系统多采用电磁型的继电器作为主要元件,不过此类控制系统因继电器中含大量的电磁设备,其触点比较多,众多机械触点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存在接线复杂及使用寿命低等问题,体积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目前,PLC 技术的应用,对开关量控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决,尤其是PLC可靠性很高, 控制断路器可靠性也很高,有效保证了钢厂开关设备的安全运行,控制高压断路器可以很好地执行正常手动分、合闸的操作,给出相应的指示信号;在其不能正常操作的时候,也可给出相应的指示信号;在正常分、合闸结束后,可自动地切断分、合闸间的回路;在事故发生时,其可以自动分闸,发出事故音响或者闪光信号,并具有闭锁功能。钢铁企业采取PLC技术控制后,对二次接线进行了简化,原繁琐逻辑电路与二次接线被PLC 技术元件代替,原硬件参数调整由程序参数来设定,编制好符合相关要求的控制程序即可。
2.顺序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
顺序控制通常是由现场传感器、I/O 站与主站层等三层网络结构所构成的,其中,主站层是由人机接口与PLC 控制器共同组成的,并设置于整个系统集控室中。在集控室当中,其主要是由PLC 技术的控制系统所构成的,具有自动控制功能,不过也需要手动操作,对带联锁与解除联锁进行控制。主站层与I/O 站间是通过光纤总线进行连接的,I/O 站和现场传感器间是通过二次控制的电缆进行连接的。整个系统的程序是由多个功能模块与一个主程序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在控制室中,通过PLC 远程站完善系统功能,对其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控制与监视,可有效地实现整个钢厂系统的自动控制,甚至可实现无人值班,有效地提高了整个钢厂系统生产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3.闭环控制
在钢铁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中,经常要用到闭环控制方式来实现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控制。初期的PLC在闭环控制方面并不擅长,而当前新型的PLC也建有闭环控制功能,并且已十分成熟。各PLC 生产厂家推出的PLC 模块均提供了PID指令,可以实现PID 控制,这种模块的PID控制程序是PLC 生产厂家设计的,并存放在模块中,用户使用时只需设置一些参数,用起来非常方便,一个模块可以控制几路甚至几十路闭环回路。直接应用PID 指令来实现基于PLC 的PID 控制,是一种易于实现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4.水泵、油泵电动机
以钢铁厂恒压供水泵为例,其启动方式有三种自动启动、上位机手动启动和在现场控制箱手动启动。自动运行的情况下,每台水泵根据累计运行时间的长短,在开机过程中由PLC控制单元的顺控模块选择运行时间累计短的为主泵、运行时间累计长的为备用泵。自动启动条件为水泵出口干管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启动主泵,如果干管压力继续下降到整定值时,备用泵跟着启动,向干管打水。在上位机手动启动水泵,只需将欲启动水泵的控制开关打至"ON"位即可。而在现场就地控制箱上的手动启动只需首先将在现场就地控制箱上的控制方式选择开关打至"水泵手动"位后,操作欲启动水泵的启动和停止按钮,就能启动水泵。
5.主泵的选择
主用泵可以由PLC 按各自的运行小时数来自动选择主用泵或手动设定,在机组上位机上可以完成主用泵的选择方式的设定;当PLC重新启动后,将会默认主用泵。PLC 将3 台水泵的启动优先权输出到优先权选择继电器。PLC 程序输出水泵的启动命令后与优先权继电器配合来选择启动相应的水泵。水泵的控制分PLC控制和常规控制。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常规回路为PLC 控制的补充,作为油泵控制的安全回路,即使在PLC 故障灯特殊情况下,也能保证工业水的供给,提高了高炉、转炉等主流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随着PLC 技术的发展,PLC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且具有安全和快捷的特点。PLC 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在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只有选择先进的设备和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正确操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专业服务产业;顶岗实习;校企互融;创新;对接;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48-03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加快建设,尤其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和纵深推进,为滁州乃至安徽省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和《安徽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滁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化工产业已经成为滁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滁州市面临的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化工人才的强大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发凸显。因此,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地理环境、舆论环境,同时也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内部基础和较为突出的优势。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利用较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与周边化工企业密切关系、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理念
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要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1]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其设计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要区别于普通高校,符合自身的职业特点,走自己的路子,探索自己的方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顶级人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通过广泛调研滁州市化工产业发展对化工人才的需求,将化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背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化与整合、课程体系的重置等深入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现专业与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2]。
在学院“开放办学、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特点,设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3],创建了“09金达石油班”、“12跨越(生物)化学品班”等多个企业冠名班,采取订单培养的模式,校企合作双育人。近几年来,随着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原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进一步深入合作,共同创建了适应“工学结合”要求和“双证融入,顶岗实习”[4]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以大中型企业集中实习为主,部分少量分散”的顶岗实习形式,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与企业共同协商顶岗实习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共同创建工学结合的管理体系,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面对面,手帮手”的指导,使企业真正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建立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校企密切合作长效机制,同时企业也可从优秀毕业生中挑选满意的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实现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的全面系统化,实现校企双方的纵深层次合作和互利双赢,深化“校企互融”[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全面对接[6]。
二、突出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滁州金达石油有限公司、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滁州金禾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不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商讨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出人才合作共育的建议;审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化工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共建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校企双方共建互兼互聘机制,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共同修订实习实训教学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师傅的对接[2],健全与完善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职能,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学院还制定了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出台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构建了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深入到企业中去。同时作为教师业务工作范畴的一部分和年度绩效考核的必需条件,规定专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一定时限。专业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能够更好地了解化工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要求和用人标准,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流程,学习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同时转化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2],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已建成了由化工基础技能实训中心、分析检测实训中心、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化工自动化实训中心、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和化工生产性模拟实训中心等组成的多功能“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成为了集教学、实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科研等为一体的开放性应用化工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强化了实践育人,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一)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继续教育学院为平台,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7],组建了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面向企业员工、城市劳动力和中高职学生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培训团队,借助学院强大的职业教育优势,规划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培训教学工作,进行面向社会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仅滁州市区而言,每年参加此类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已达数千人次。
(二)职业技能鉴定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基础,与滁州金达石油有限公司、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滁州金禾化工有限公司及滁州周边等多家化工企业合作,依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公共服务实训平台”,加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软、硬件资源条件建设,为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群)领域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对在校期间已接受过职前教育的中高职学生和已进行过职前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城市劳动力而言,通过技能培训后的进一步技能鉴定,提高了其职业综合素质,提升了其就业能力,保证了其就业质量,增强了其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2]。
(三)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生化实训中心为依托,通过已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利用其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主动为滁州市及周边化工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研究、新工艺开发等可行性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的提高,突出了平台作用、团队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更需要人才作为直接的实施主体。高尖端的人才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带入到企业,并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中,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反过来也强化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扎实度。当他们返回校园能更好的把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去探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此往复,学生、学校、企业、社会都将成为受益方。
综上,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基地和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探索,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构建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实习实训的深入建设,促进了校企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全面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8]。同时,也服务了地方产业,发展了区域经济,增强了社会能力,深化了校企合作[9],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10]。
参考文献:
[1]严瑛,尚华,王晶晶.“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05).
[2]周玲玲,汪蓓蓓,周凯,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2014,(11).
[3]王世荣.工学结合“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
[4]王贵斌,孙峰.高职顶岗实习过程中融入关键能力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1,(06).
[5]张源峰,滕碧红,苏李果.校企互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程洪涛,李祥富.高职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实践探索――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
[7]池如龙.职后技能培训――立足专业依托产业服务行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许彩欣,赵然,张洪芬.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通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9]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10]余秀琴.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 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篇3
论文关键词:企业背景;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个案
在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中提到“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要求“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笔者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的: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有过硬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另一方面要求职业院校创新、松动、改革人事制度,允许从企业聘请生产一线的技能专家来校任教,可以聘任为专职教师,也可以聘用为兼职教师。对这段话反复思考之余,笔者才猛然发现,原来正在调研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践行这一政策要求了,这一点可以从本文研究的个案——C老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而兼备16年企业背景的C老师在调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任教6年后便成长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这无疑给了我们坚决执行这一政策的坚定信念。
一、C老师介绍
(一)出身平凡
C老师于1964年出生在一个父母均是教师的家庭中,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从小便开始接受严格的“正统”教育,性格内向,不张扬,人前不擅言语,但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事风格。爱人在商贸公司工作,有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儿子,家庭平凡又普通。
(二)从企业到学校
1987年9月~1992年4月,C老师一直在宁波橡胶二厂的生产技术科负责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1992年4月调到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任科研技术部主管,从事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及新产品开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引进一名具有企业经历的化学教师,且优先录用高层次人才,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他从小便对教师职业保有美好的憧憬。出于学院需要与个人意愿的双向选择,2003年9月,C老师正式从企业调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结束了他16年的企业员工角色,成为该学院应用化工系的一名教师,开始了一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生涯。
(三)从高级工程师到教学名师
刚到教师岗位,可能是还没适应的关系,C老师觉得做教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轻松与自在,尤其是他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有教学任务,同时兼任班主任,还要完成学校要求的科研工作量,压力还是不小的。但作为企业曾经的一名“打工者”,C老师心中明白,在事业单位学校拥有一个稳定的教师岗位,是珍贵的。在教师业务上奋起直追,抓紧时间进行培训和充电,2004年6月参加了全国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一级培训;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2007年5月~6月参加示范建设中德师资培训,并赴德国参加职业教育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学习考察;2007年7月~8月参加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司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师培训班;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宁波大学访学。基于不懈的努力,他的努力和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荣获2009年度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二、教学:C老师成功的敲门砖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在学校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被认可的佼佼者,应该靠什么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还是要靠教学,这是体现教师实力的根本。一名教师的教学成长轨迹通常是这样的,随着教师生活序幕的拉开,首先是取得教师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在其日复一日的教学积累中,经验变得丰富起来,一方面对教学法的应用日益娴熟,在课堂上表现不俗,既能教给学生精湛的技艺和广博的知识,又能教给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些许的点拨就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启发并让学生受益匪浅,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和赞许;另一方面对专业的发展见解更深刻,对教学内容即课程的把握更准确,并随着专业的发展同步成长。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C老师身上。
(一)教师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具备
C老师作为一名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企业职工,自然没有教学经历,如果非要找点心理安慰给自己壮胆的话,仅仅是1995年9月~12月在浙江腈纶厂(后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负责过新员工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培训。2003年9月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之后,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教学成了C老师的工作核心,每日走进课堂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但16年的企业经历和39岁的年龄使C老师对学以致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很快便得心应手。既然做了教师,取得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有的相关资历和职称便成了当务之急,C老师先后取得了化学检验工(高级工)和职业指导师(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转评了副教授。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由于始终以感恩的心对待一切,C老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这一点是从与他同事的访谈中得知的。工作再多、再烦,他也能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不抱怨、不发火,可能是多年的企业生涯磨练的结果。C老师卯足了劲往教学上使,进校当年便被选为该院的专业教学骨干,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该院教学优秀奖。以下便是C老师个人以及作为专业负责人在教学上的一些极致探索,使其迅速在教学上取得了突破。
1.分类教学。C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分类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基础条件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保证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鼓励有所侧重的提高;在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中,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质量生源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2)因岗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并根据行业特点,大量引用企业实际生产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角色意识,结合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教学。(3)因需施教。逐步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实训室、工厂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把学生置于一个“由产品生产或检验引出问题查找原因实际动手得出结论”的学习情景中,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分类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毕业生较早地进入了职业角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专业学生年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学生的职业岗位中级工证书连续多年获取率保持在100%。
2.“教、做、学”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素质为基础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以“教、做、学”一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强调“工厂是重点”,即强调所讲内容的实用性与岗位的适应性,以工作项目为线索,针对应用展开课程。形成一套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岗位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将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相结合,加大了“双证书”与课程体系融合的力度。
3.教学评价方法及内容的全面改革。改革了项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考核力度。把课程的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考核结合起来,以此来评定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做法如下:(1)考试的项目及比重上,增加技能项目的考核,减少理论课考核的比重。(2)考试内容上,以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应用、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为主。(3)考试方法上,提倡考试形式的多样化。(4)成绩评定上,注重形成性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职业意识,从而引导其职业习惯的养成。(5)命题和试卷的评阅标准上,提倡多种方法答题,有些试题试行无标准答案的命题,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有创新内容的答题进行加分。
(三)课程和专业建设的提升
1.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要建设者,C老师在教学内容即课程上取得了突破,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10月,作为课程第一主讲教师,《应用有机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10月,作为课程负责人,《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11月,作为课程负责人,《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对课程建设有了较深的领悟,并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
2.C老师在化工、高分子材料专业兼任科研、教学、课程改革及专业建设工作,先后做过专业教师、教研室主任、专业主任。2007年6月任华丰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2008年9月至今任应用化工系副主任及党总支书记。2006年10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功申报并被列为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获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支持1050万元。2007年,C老师被选为浙江省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并于同年带领团队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宁波市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三、校企合作:C老师成功的助推剂
作为专业课教师,便利之一便是可以将所教专业很好地与行业相结合,较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学校和个人的三方共赢。在校企合作这一点上,专业课教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在企业工作多年,了解企业流通程序且具有广泛行业人脉的专业课教师,则更有用武之地。C老师进入学校后,正是利用了这个特长,与企业紧密联系,积极而充分地开展校企合作,同时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并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团队,学校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一)校企合作的探路人
1.搭建培训平台,参与社会服务。(1)C老师带领团队,利用自身优势,为区域化工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培训。以人才的合作交流,促进有效资源的优化利用,累计为企业培训高级管理人才及企业员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近千人次,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2)2006年至今,C老师受聘担任宁波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并参与了2009年宁波市北仑区石油化工产业振兴规划报告书的编写。
2.融入化工行业,参与企业服务。2005年10月,C老师被选为校企合作研究所成员之一,进入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任兼职技术工程师,参与校企合作产品开发及技术支持。与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紧密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差别化腈纶纤维开发领域、合成材料及助剂研发和技术改造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取得多项成果,服务效果显著。 转贴于
3.把握行业需要,建立订单培养。C老师凭借多年企业实践的经验,针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围绕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引入岗位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开发课程标准,完成课程整合;将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岗位工艺控制与操作紧密结合,按照就业工作岗位设置实训实习项目,强化实训实习项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工厂岗位为基础,强调应用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并通过岗位工艺控制与操作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能力上与工作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到目前为止,先后为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8个,并建立了校企合作互通联络机制,提高了企业对该院学生的认同度。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者
在C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国家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相互配合,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建设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建成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近千万元的校内实训基地。拥有国内较先进的分析测试、模拟实训设备,如工业分析检测实训室、化工基本过程实训车间、化工管道拆装与设备维护实训室,改建了化工DCS仿真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完善了融生产性与学习性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与韩国LG化学、日本大安化学、德国德泰化学、甬华树脂、科元塑胶等10家知名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采用校内实验、实训(仿真)与合作企业实际生产实践过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核心课程化工技能的训练实现校内模拟与校外真实生产过程相衔接。通过实训、实习条件的建设,完成了“宁波市石油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石油与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之“应用化工实训基地”、“分析检测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三)“双师”团队的领头羊
作为专业带头人,C老师近年来积极开展“双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培养、竞争与激励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育人氛围;从提高团队协作和个人专业水平入手,通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任务的完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依靠团队的中青年教师,专兼职师资结合,发挥传、帮、带及相互协助作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应用化工系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2008年,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C老师带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团队获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8年12月,该团队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案例被选为宁波市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案例。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是该团队的下一步目标。
(四)学校对其校企合作的评价
以下是学校在“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申报表”中给C老师在校企合作贡献方面的评价节选,对其贡献的肯定和赞许可窥一斑。
1.该同志作为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水平及实践指导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在大型化工企业生产技术岗位长期任职的优势,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和规律,注重行业发展趋势与专业规划和课程改革的结合,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积极开展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持续性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学生好评。
2.该同志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与浙江省、宁波市化工企业多方合作,整合企业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聘请一批化工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指导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合作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合作推进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落实与管理。
3.该同志目前是国家示范建设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负责人,是2007年浙江省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资助对象,其所在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案例入选教育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两周年案例集。
四、C老师成功归因
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想在众多教师中冒尖,犹如文中的个案C老师,仅用6年时间便成长为了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其成功轨迹值得探寻。笔者在着重分析了教学和校企合作在C老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后,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总体上对其成功进行归因。
(一)内因:对卓越的孜孜追求
C老师39周岁便在企业评上了高级工程师职称,可谓年轻有为,而且在科研上又有突出贡献,这为日后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奠定了基础。进入学校后,续写着对卓越的追求,不畏艰难,迅速取得了教师的相关资历,并转评了职称。正是C老师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对卓越不断的追求,才使其迅速冒头,在他的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他对事业的执着和不甘人后的精神。这种积极的心态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机缘:企业经历弥足珍贵
16年的企业经历为C老师积攒了丰富的企业行业经验,对化工行业的一线生产和具体岗位要求了如指掌,才有了后来的厚积薄发,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经验和能力显得尤其珍贵。事实证明,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C老师在企业积累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人脉关系,为他在学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社会服务的成绩取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这些成绩如果没有先前在企业的16年蛰伏,恐怕也是很难实现的。可见从企业引入更多的高级职称人员进入学校任教,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将会是职业院校优化师资结构的一个突破口。
(三)外因:学院人事制度宽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浙江省这一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很多制度表现得比较灵活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在教师引进上敢于突破和创新。其人事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改变,一改目前众多学校恪守的只引进博士、教授等专门教育人才,转而引进一定比例的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如C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引进的兼备企业背景的教师,进入学校后,非但没有因为是从企业来的、不是教育专业的行家而受到领导的轻视和同事的歧视,相反却得到了更多的关照和重用。岗位编制的限制也仅囿于一时,长期看来,领进企业优秀人才应该是一条优化师资结构的康庄大道。而政府和职业院校在这期间应该而且可以推动这种教师聘用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步走上正规化、常态化。一个发展非凡的学校,必定具有超乎寻常的气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便是具有这种超凡气度的学校之一,率先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包容。
(四)平台:学院改革如火如荼
篇4
1.基本框架。
通过对滁州市及周边地区化工行业的深入探索和市场广泛调研,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分设为化学检验、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自动化和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等多个方向,其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与设置即与此相衔接。其中,《工业分析技术》课程旨在加强专业基础,配套的分析检验专业实验旨在强调实验技能的提高;《流体输送与传热》和《传质与分离技术》课程(原《化工原理》)强调化工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化工单元操作技能的培养;《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突出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化工工艺》课程旨在拓展专业适应面,重在工艺过程的分析与工艺参数的整定;《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为重点,保留鲜明的化工行业特色。
2.基本关系。
《工业分析技术》是基础,《流体输送与传热》是强化,《传质与分离技术》是提高,《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主导,《化工工艺》是细化,《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是深入。以此为前提,在制定2013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突显了核心课程的专业地位;综合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与整合了课程体系;考虑课程之间的先后排序,新构了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
二、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
1.工业分析技术。
《工业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与新时期“双证书”教育这一新的“双证融通”的高职教育模式相对接,[4]与“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衔接,其对化学综合知识(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整体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第一、二学期已开设过《基础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包含《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了实践学时所占的比例,使得实践与理论学时的比例达到2∶1,不断强化学生分析检验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同时,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流体输送与传热。
《流体输送与传热》与《传质与分离技术》本身就是原《化工原理》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原《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推导过程繁琐,理论性过强,工程实例不足,经过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之后,整合后的这两门课程均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优化,将原《化工原理》中课堂授课部分和实验部分整合为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同时,增加了化工仿真实训,并将原课程设计部分有机地融入其中,用以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引领学生进入生产性实习的环节。《流体输送与传热》在《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和《化工机械基础》等前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在第三学期,按照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其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控制在1∶1左右,理论学时稍多,以便学生在接触本课程之初,充分掌握必要的化工基本原理和主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构造与操作原理等知识。
3.传质与分离技术。
《传质与分离技术》作为原《化工原理》的下半部分,紧随《流体输送与传热》课程之后,开设在第四学期,以“简单化”(讲清基本原理、避开繁琐的数学推导,简化教学过程)和“具体化”(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有效关联,并与其他核心课程有机融合)为根本宗旨,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5]强调技能的训练,因此,其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控制在1∶2左右,实践学时稍多,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原则。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也是核心课程群中教学内容整合最大的一门课程。过去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严重脱节,理论讲解抽象,学生学习被动,动手能力较差。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后,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行为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施行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综合考评方法。通过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仪表自动化”赛项对接的CS2000型过程控制系统设备的全面投入使用,对典型化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选择与整合,通过对过程控制系统的操作与参数整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能力。
5.化工工艺。
《化工工艺》作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群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与其他多门核心课程存在明显的交叉和互通之处,亟须进一步互相优化与整合。其理论知识部分优化的方向在于:通过与《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对接,精简理论知识点,针对典型化工生产过程,重点分析其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化工工艺仿真软件,细化与整合实践内容,通过对典型工艺过程的分析与工艺参数的整定,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拓展学生的专业适应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全面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作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行业特色鲜明,内容繁杂,知识面宽,要求学生掌握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化工生产设备、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流程等知识点又有较高的要求。为此,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基础化学》、《化工机械基础》和《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等相关课程的配套与支撑。通过这些课程之间的优化与整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对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开放精细化工实训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配套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践与推行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依托中央财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本着贴近生产、淡化理论重实践、绿色环保低碳的建设理念,配套新建了化工仿真实训室和精馏实训室。
1.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
通过化工仿真实训室的建设,满足了大型分析仪器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化工工艺仿真实训、化工自动化基本控制单元仿真实训,以及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化工仪表自动化等技能大赛仿真操作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本专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
2.对接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大赛。
通过与“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的对接,新建了精馏实训室,引进了全套新型精馏操作实训装置。该装置是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最接近化工生产的理想设备,不仅满足了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即可实现流体流动、流体输送和精馏单元操作的实训任务,同时也可用于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考试(实践部分),服务于职业技能大赛,亦可对企业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之用。
四、改革成效
1.加强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下,通过核心课程,以及相互之间的优化与整合,突显了核心课程的专业地位,衔接了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了课程体系。
2.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上,秉承“简单化”、“具体化”的宗旨,淡化理论重实践,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为依据,创新与完善课程内容,构建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做一体,形成“实训环境职场化,教师学生角色化,实训内容工作过程化,专业技能培养递进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五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强化工程意识。
在教学组织方式上,采取“三个相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相结合、常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采用了包括参观企业、企业调研、工厂见习、案例教学、策划方案、开展实训、开放实验室、小组讨论、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作为补充,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
4.培养职业素质,拓宽就业面。
篇5
【关键词】技能竞赛;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
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技能竞赛自2005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其对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快推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竞赛内容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与化工生产实际息息相关,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高职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以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举办化工技能竞赛的目的
现代化工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各种产品生产的化学反应不同,生产工艺也各异,并且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在化工技能竞赛项目的选择上既要包含化工的生产特性,又要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只能选择小型化装置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操作。近几年来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有化工理论知识、化工生产仿真操作和精馏操作三个项目,其中前两项为个人项目,而精馏操作则为集体项目。通过竞赛可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水平、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对化工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现代化工生产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整个过程需要操作人员根据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条件来判断化学反应、物料变化的情况,所有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控制,这就需要通过理论判断、调节工艺条件,稳定生产过程,而就高职培养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来说,其高技能的体现主要是在理论支撑下的判断能力和基本技能支撑下的工艺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要求就是化工生产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应知、应会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化工技能竞赛项目内容的要求。
1.规范学校教育,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在全国化工类高职院校中,相当多的学校是从技工学校、中等学校升格和成人教育学校转变而来,对于如何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存在各种思想认识,学校水平和办学条件相差比较大。有的学校延续了以往的办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不能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有的学校教学条件极其有限等等。而举办化工技能竞赛,可以通过竞赛大纲的要求,规范各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升办学水平。
2.引导学校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脱离的问题,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和手段落后于生产实际。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有的学校使用企业淘汰的陈旧设备对学生进行培训;有的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已经是企业生产的淘汰技术,到企业上岗前又需要重新培训,延长了学生的适应期。而技能竞赛所确定的技能和设备是尽量与企业现状接轨,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和训练与生产相衔接,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3.树立追求卓越,形成品牌的目标。如今全国有数学建模比赛、电子制作竞赛、机械制作竞赛、数控技能竞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化工技术类专业的技能竞赛要追求卓越,不但是相关专业学生的竞赛,也要成为行业企业认可与参加的竞赛,要把竞赛办成全国各界广泛认可的、高水平的、具有广大影响的品牌竞赛。
二、化工技能竞赛促进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表现
1.促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化工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设备要求比较高,这样同时反映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实训设施和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实训资源开放度不高、参赛学生的覆盖面不广、轻视或者忽视选手的理论培养等,也是今后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完善的环节。
竞赛要求各个院校增加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升级实训装备。比如精馏操作,自2009年以来竞赛一直采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中控联合研制的常减压精馏装置,此装置属于中试规模的生产设备,使用DCS控制,具有系统自动评分等功能。而目前有些院校的精馏装置还是停留在实验室的小型化规模阶段,完全跟不上实际生产要求,因此这需要学校与企业接轨,使教学内容与技术同步发展,更新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强理论教学的准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另外还需要提高实训教学资源的使用面,不要停留在个别学生的“精英教学”,要尽可能地对所有学生开放,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年各个学校对待竞赛的重视程度来看,竞赛对各个学校软件与硬件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也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与知名度。
2.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改革和专业建设。教学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竞赛所倡导的“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成功经验,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学理念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而实现以理论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变,变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为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转变,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转变,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做与学结合,实施“ 一体化”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
另外化工技能竞赛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竞赛内容、标准的制定与研讨,保证了竞赛内容与实际生产岗位的联系,体现了现代化工生产技术水平,通过竞赛的引导,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轨、推进实践能力培养与实际生产的融合。各院校都将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以取代原有的大量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培训过程是完全在现场进行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活动,为探索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训练完全融合。为资格取证考核取代原有的考核提供了借鉴;对原先的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调整,从实际生产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出发构建课程体系;调整了原先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路,以培养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真实装置与仿真装置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工学交替教学的实训环节作为主线,制定真实典型产品生产流程与典型单元过程柔性结合的实训条件建设方案;对竞赛项目和操作内容的研究,为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有利于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技能竞赛密切了行业或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关系,院校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等环节中不仅有专业教师和职教专家的参与,更有了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加入,改善了专业教育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状况,为职业院校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3.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认为已具有工程师、工艺师、技师、医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视为“双师型”教师;也有认为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它反映了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表现为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统一。
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评估的相关政策,促使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盲目向高学历方向发展,大量引进缺乏职业实践经验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而对专业教师培养的环节中又忽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而“双师型”教师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化工技能竞赛可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得以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通过竞赛的窗口作用,教师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开拓了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
通过近几年对已毕业参赛选手的跟踪调查,了解到其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职教规律,更新职教理念,使实践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主动行为。
三、结语
化工技能竞赛是一个载体,它为全国同类院校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了专业建设、实验实训等教学条件的改善,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教师的双师素质,对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宁.全国化工技能大赛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43-44.
篇6
关键词:高职;化工原理;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9-01
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不断成熟,人才培养规划逐渐明确。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高专化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必要进行化工专业校本教材建设,使专业教学符合岗位标准及企业需求,以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目标。
一、校本教材开发建设必要性
“化工原理”课程是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工专业教学团队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主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在教材的选用上,经过几轮的课程教学,发现现用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要求有较大差异,影响了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为提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开发建设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校本教材显得及其重要。
二、校本教材开发建设方向
1、加强实用性知识的开发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教材内容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现有教材在内容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缺少企业需求人员能力方面的知识,这与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不相适应。
2、增加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的依据是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解。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化工、煤化工生产企业,从事化工产品生产一线操作,产品质量检验、化工生产设备检修维护等,其中以煤为原料进行化工产品生产的企业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就业途径。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第一要素,提升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一样,都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现代化工企业对用工方面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本课程的校本教材应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校本教材开发建设目标
我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标准体系,强调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避免重知识、轻技能。因此校本教材开发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化、特色化
校本教材虽然为高职院校院内教学材料,但是编写必须规范化。教材的编写应该建立在科学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基础之上,教材内容、框架结构都应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特色,体现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设成果。
2、简单化、实用化
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企业一线生产工作经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他们非常清楚。因此在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时,有必要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和论证,以保证校本教材的“实用、够用”。
3、重应用、突能力
简化专业课程知识点的阐述与推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过于追求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充实实际应用案例的内容,对课程知识的应用思路、解决方法进行着重讲解,以实际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阐述,将基础理论与实例分析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整体化、多样化
“化工原理”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围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编写,并与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和岗位标准有效衔接,使教材内容整体优化。其次,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除教材主体内容外,应在各单元内容中设置“能力目标”、“案例分析”、“知识拓展”、“安全课堂”、“能力检测”等内容,以增强教材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为了突出职业岗位特点,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是及其必要的。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校本教材编写,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引入到校本教材中,充实教材内容,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的联合,缩短高职教材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考验,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开发建设体系比传统教材的概念要更广泛,这就需要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探索,更新观念、立足改革,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建设的力度,以寻求更好的办法,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更好地衔接,真正做到服务地方产业,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由于产业扩大与发展,几年来,三友集团不断地进行大量的社会招工,为了使新工人快速地胜任岗位工作,新员工培训成为集团公司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三友集团员工培训走出的一条新路。
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从人才市场招聘工人直接上岗,这种招聘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补充用人的不足,缺点是所招聘的人员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困难。唐山三友集团与唐山市化学工业技工学校合作培训新职工,虽然人才成长速度慢一些,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并使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到了实处。
一、认真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首先,要进行企业分析。确定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例如有机硅项目,经过调研发现此项目初期需要化工工艺方面的技术工人 140名,而且需要这些新员工了解三友集团有机硅项目的概况、历史、现状、远景规划,需要新员工具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根据上述分析,三友集团和唐山市化工技校商定把化工工艺专业的课程、有机硅的相关知识、社交礼仪、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列入了培训科目。
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着,进行个人分析。三友集团人力资源部通过考试、面试进行摸底,了解招收对象现有的水平、工作态度,然后把经过筛选的那些知识水平较高、积极向上的人员聘任为新员工。
二、制定详尽的培训目标和计划
培训的具体目标是:让新员工感受到三友集团对他们的欢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展现清晰的职位分析及企业对个人的期望。告诉新员工,他的职位是干什么的,你希望他做到什么;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团队的和谐关系;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让其融入企业文化。
制定培训计划:按照三友集团生产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唐山市化工技校根据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严格计划实施
唐山市化工技校和三友集团按照互惠互利、共同成长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组建由三友集团专家和化工技校专业带头人参加的产学合作领导小组。
根据三友集团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唐山市化工技校组织校内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教学分析,制定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模块,开发课程,实施教育与教学。
在员工培训过程中,三友集团承担着职业能力的训练任务,学生以三友集团为实训基地,参与实际的生产劳动,完全融入真实的生产环境中。
四、建立配套机制,专人跟踪检查
三友集团委派人力资源部组建由领导、企业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随时深入课堂、深入实训场地检查教学情况及学员的学习情况。对学员的每一次考试,三友集团都派专人监考,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培训纪律,确保培训正常、有序、圆满地实施。设置一定的淘汰机制和奖励机制,使学生学有动力,增强竞争意识,确保给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篇8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是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骨干课,其主要讲授现代煤化工技术概要、空气深冷液化生产技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技术、煤制油技术等新型煤化工生产工艺基础理论、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及生产操作。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学生能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特性,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教学,学生能独立完成煤气化、甲醇合成的生产工作过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本领,实现了学生就业与化工企业的零对接,本课程为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打破陈旧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底子薄的特点,降低理论要求,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
一、教材改革
1.理清层次,项目选取。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庞大,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由于内容偏多,涉及到一些内容比如原理和设备介绍与《化工原理》课程中重复过多,以及相同内容在众多章节中重复出现,内容介绍松散不能突出重点的缺陷,这样学生会感到内容上很多很乱。为了帮学生理清思路。我们根据每一章的内容以及化工生产技术在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化工生产操作人员职业岗位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为原则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选取总体思路如图所示。
项目内容选取具体依据如下: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化工生产操作人员岗位任职要求。
2)职业资格标准:化工总控工(中级工)。
3)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及难易程序。
4)工学结合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到企业的适应能力。
2.项目化教材编写。
教材与煤化工企业共同开发,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新的教学理念,所选取的主要内容,涵盖当前煤化工的新技术,新方法,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具有行业职业岗位特点,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拓展空间。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材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并充实应用实例内容,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注意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注重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的有机结合。强化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行文应言简意赅,语言表达精确、科学。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1.按现代煤化工生产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设为课程导引、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六个典型工作模块。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
2.以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仿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系列实训为主线,实施工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部分课程在课堂组织教学;部分课程在企业现场进行教学;模拟实训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利用校企两种教学资源,校企师资队伍,边讲边做,边做边学,讲讲做做,学做合一。充分利用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和校内外丰富的实训资源,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的工作过程导向,以“会做”为原则,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掌握化工操作工技能的目的,并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职业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并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品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的组织和安排都紧紧围绕该目标进行。
4.以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来确保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来实施。
4.以课程标准为技能考核环节的核心,根据课程知识点多、知识关联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依据化工生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上应尽可能地与职业资格考核接轨,增加主观分析和操作技能训练性试题,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鉴定题库,使之能够真实地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考核形式上,不以一卷定成绩,而是平时考核(包括讨论能力、学生参与度、完成任务情况、现场动手能力)、现场教学、阶段考核、专项实训与期末理论考核的综合考评。
4.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大纲和进行教材建设。根据化工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企业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础,关键技能为核心提炼能力教学点,并以此为基础编写工作过程导向、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煤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煤化工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2】,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化教学和不同层次的实习过程,使学生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更好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毕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
参考文献
篇9
贵州能源现状、发展思路及重点领域探究
特高压空载线路过电压研究
新型球头立铣刀刃磨加工研究
车用内燃机气门弹簧优化设计
壳聚糖复合膜农药剂型的应用研究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的重点工作
高纯茶皂素的提取技术及应用
辣根过氧化物酶/聚乙烯醇缩丁醛/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检测过氧化氢
尿基高塔复合肥中缩二脲的测定
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
“十一五”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以贵州9县/区为例
低温制高纯氮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
《电工技术基础》实验线路连接的快速指导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探索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热水器模糊控制
2011年贵阳市空气质量343天优良贵州省环境状况及“十二五”环境保护发展思路
聚酰胺/聚酯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城市新建休闲广场的定位思考
抗氧化剂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贵州铜仁地区栽培油茶种苗生理特性及繁育技术研究
凹球冷压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与研究基于三维CAD系统的快速产品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矩形盒零件拉深成形极限的模拟研究与分析
流体输送流动降阻剂选择的研究
贵州软件产品可享改革优惠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磷酸根的干扰及其消除
分析化学实验半微量化的探讨
如何提高日光灯功率因数
化工职业性中毒及预防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互联网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高职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
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贵阳市磷化工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湿法磷酸制取磷酸脲的研究
壳聚糖保鲜金秋梨的机理与效果探讨
薄片状摩擦制品制作工艺试验
自校正频率输出模块的设计
在Windows中显示多幅彩色图像的技术
基于GPS和GPRS的移动电子保险箱系统的实施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09年度教学科研工作会
利用人体感官检查电气故障
论成人高等教育《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浅谈微生物的纯培养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认识
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握形势,超前思维,突出创新,切实做好学院各项工作
浅谈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初探——《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 高职食品专业《粮油加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是永城职业学院食品化工系食品加工专业的骨干课程,课程内容多、实践应用性强,针对食品加工专业的特点及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食品加工专业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长期以来,“理论教学枯燥,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考核采用期末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此类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较差,理论考核成绩一直偏低。实训课仅局限于某一技能的模仿操作,与实际岗位距离较大,不能反映职业岗位的岗位要求,很难体现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不是针对职业素质的考核,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宗旨[1]。
《粮油加工技术》是食品加工专业主要的专业课,是阐述各种粮油食品的加工工艺及相关技术的科学,它涉及有机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知识。21世纪,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将不断涌现[2]。这对高校粮油加工技术实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局限于验证粮油食品工艺中的工艺技术。本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把考核内容、标准、方法整合到每个项目中,按照完成项目的能力、水平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生整体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3]。
一、改革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原理,再布置课堂练习,现场指导、检查,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对没有掌握的随时辅导,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2.直观教学。利用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示范,使学生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知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3.讨论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同一实训项目给出不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加适合,从而掌握在不同条件下该选用什么实训方法。
4.团队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强调组内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功共享。如:蛋糕的综合实训项目,要求每个组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对照国家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卫生方面的检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4]。
二、完善教学条件
1.修订教学计划、大纲。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因此,在修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理论上以够用、实用为指导思想。
2.精选教材。近年来,《粮油加工技术》除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外,结合粮油加工技术考证要求编写补充讲义、实验指导书,适应本专业的特点。
3.认真制订授课计划。授课计划是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落实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执行性文件。任课教师在进行本课程教学前必须制订出符合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授课计划。
4.完善实训设施。实训设施是实训操作的基本条件,而《粮油加工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性操作为主的课程,对此,近几年不断完善实训设施,使与课程相适应的焙烤实训室、油脂检验实验室更加完善。
三、改革教学手段
1.运用现场教学。食品化工系现有粮食检验、油脂检验、理化检验等实验实训室,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采取现场教学方法。学生身处实训环境,听看结合,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实训室现场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掌握知识的速度更快,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
2.充分利用习题库。《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建有完整的习题库,教师可以利用习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测试,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在课堂上利用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5]。
四、加强课外实践教学
1.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不定期地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如目前的蛋糕加工兴趣小组,共有成员10名,做到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次活动由指导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完成相应任务;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示范。
2.业余开放实训室。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开放的实训室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实验,每个实训室在开放期间安排一名教师和几名学生共同管理。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项目具有很大的益处。
五、改革考试形式
多年实践表明,实训考核与评定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重视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粮油加工技术》课程的考试模式是:平时考核+操作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平时操作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认真的作风和操作技能,占总分的10%,操作考核是对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实训操作技能的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综合考核,占总分的50%。
综上所述,《粮油加工技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并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增强了工作能力。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刘靖,展跃平,张伟,等.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2):48-51.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