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统计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2 10: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统计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统计调研报告

篇1

摘要:随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

>> 金融支持“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传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原则 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土地有序流转的探讨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研究 河南900亿元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分析 关于湖南省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若干思考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 气候变暖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关于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模式的思考 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思考 关于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对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年11月3日。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ndsj/2016/indexch.htm。③乔金亮:《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北移》,《经济日报》2013年1月15日。⑤李华林:《新型主体唱主角适度规模有效益》,《经济日报》2016年11月23日。⑥高云才:《农产品加工业将更有活力》,《人民日报》2017年1月2日。⑦魏后凯、王业强:《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⑧张先锋、程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3期。⑨“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⑩《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部网站,http:///sjzz/qiyeju/dongtai/201505/t20150514_4594357.htm,2015年5月14日。薛江华:《广东粮食自给率仅32%》,《羊城晚报》2015年2月8日。

Abstract:While the deepening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become the main line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work in the next period,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he core area of national grain production is the core area of guaranteeing the production and safety of the national grain.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ts important position and demonstration role are more obvious, meanwhile, its own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bottleneck are more prominent, the reform task is more important, and challenge is bigger. The core area of national grain production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support,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ransformation of processing,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adjusting the product structure, production mode and industrial system.

Key words:the core area of grain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recommendation

篇2

一、春播工作圆满完成

中央及市县粮补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月—日的一场中到大雨,截止月日,全县春播圆满完成,共播种农作物万亩,其中粮作万亩,经作万亩,粮作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高粱万亩、其它杂粮万亩,经济作物中,棉花万亩、蔬菜万亩、瓜类万亩、其它万亩。从今年春播完成情况看,主要呈现大宗粮食种植比重大、农作物种得足种得严等特点。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齐全,长势喜人,但有部分地块已呈旱象,如近期无较大降雨,春播作物生长和夏播工作将受到一定影响。

二、夏粮生产情况

全县种麦万亩,已全部收割完毕。由于今春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返青推迟—天,加上生育期内受旱,预计全县夏粮总产可达万公斤,单产公斤。

三、夏播形势严峻

月下旬至月上中旬虽有降雨,但分布不均匀且雨量较小,夏播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万亩夏播任务,目前仅完成万亩,其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

四、优质小麦、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承担了市农业局的两个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是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该基地坐落在静海镇南五村争光渠东,面积为亩。示范推广品种为京。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使示范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获得了单产斤的好收成。年月日,以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验收。示范区的建设,为我县小麦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样板,带动了全县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提升了粮食生产质量。二是优质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面积亩,坐落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周边。已按实施方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棉花现已进入现蕾期,长势良好,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一是印放《农业信息》期、计余份。发送到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管农业乡镇长及名农村信息员手中,成为他们指导农民调结构、闯市场的好帮手。二是及时掌握全县农业生产情况,并以当日信息的形式向县委、政府、县广播局及《静海文汇》报送信息条。三是部属信息县物价月报表及时完成,并完成文字分析材料篇,完成玉米成本调查报表,并撰写了分析报告。四是完成市局粮经处及市场信息处安排的报表等业务工作。五是向《天津农业信息网》、《农民致富信息》报送信息篇。六是及时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六、协助搞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

积极配合县农委搞好指标分解、夏粮联查等工作,配合种子公司做良种补贴工作。在实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过程中,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向市、县有关部门及时反馈。

七、绿证培训及其它工作

我科承担的名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学员们反映热烈,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我县农村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组织编写的万余字的《农业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被市绿证办在全市范围内采用。

完成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关于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调研报告》、《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市人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情况调研》等文字材料篇。

八、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⒈及时掌握全县秋收作物的种植、管理情况;并作好灾情的统计及上报工作;掌握今秋种麦进展情况。

⒉继续配合农经委搞好粮食直补贴及良种补贴工作的落实。

⒊继续办好《农业信息》,并搞好信息搜集及上报工作。

⒋按时完成部属信息县的月报表和文字材料分析。

篇3

新的八月工作计划书将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深入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县委科学发展观办公室的统一布置和安排,深入细致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第三阶段活动。

二、项目的综合管理方面

1、完成2009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立项审批工作。

2、着手准备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的编排工作,到8月底形成上报项目初步汇总稿。

3、做好2010年省公共建设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工作。

4、着手准备投资项目培训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5、制定出台嵊泗县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6、做好1—6月份的政府重点实事项目的进度分析,并对进度缓慢的项目加强跟踪管理,促使政府重点实事项目顺利推进。

7、着手做好全县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分析例会。

8、做好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可研报告的报批工作。

9、做好小洋北侧围垦项目与浙江能源集团相关洽谈工作。

10、做好浙江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能源集团关于绿华成品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经济运行监控方面

1、组织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分析例会,完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完成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

3、完成东部地区一体化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4、完成金融危机对嵊泗经济影响后续跟踪调研报告。

四、规划编制方面

1、提出“十一五”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组建工作班子,着手开展中期评估工作。

2、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作,提出课题调研思路,报省、市发改委。

3、赴普陀、岱山兄弟县区就“十一五”中期评估开展情况及“十二五”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

4、完成洋山产业发展规划评审及《嵊泗东部区域(嵊山—枸杞)发展规划》、《嵊泗港口岸线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期意见征求工作。

五、招投标管理方面

1、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会同监察部门制订招投标投诉联席会议制度。

2、制订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培训计划。

3、积极尝试开展政府协议采购活动中的“二次询价”方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工作。

六、粮食管理方面

1、做好县级储备轮换工作,完成县级储备粮小麦1500吨出库和储备油75吨的轮换。

2、认真做好“八一”期间的部队走访慰问工作。

3、积极开展申报星级粮库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七、统计服务工作方面

1、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2、做好《2008年嵊泗统计年鉴》资料收集、编印、核对和出稿工作。

3、全面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出台嵊泗县服务业统计调查实施细则。

4、全力做好经济普查资料归档整理和县级先进评比准备工作。

八、物价监管方面

1、继续做好清费减负的落实工作。

2、开展价格服务进“重点工程”服务工作。

3、开展以中介服务价格检查、家电下乡检查、成品油价格检查、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等价格执法工作。

4、做好民生价格监测信息公布工作。

篇4

一、落实政策,全面贯彻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

(一)全面实施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结合《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6632”工程,完善规划,搞好衔接。

(二)全面贯彻落实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政策措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及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滁政[2010]149号)文件,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政策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二、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一)加强法制学习。根据《市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干部职工法制学习,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学习宣传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粮食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并将学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开展“5.26”《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日、“10.16”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活动。

(三)组织参加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加强粮食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规范程序,扎实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组织参加粮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按照省局要求,今年将进一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

(三)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重点是对2011年形成的粮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切实提高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进一步做好不符合省政府《关于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五)加强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四、搭建载体,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生产要素参与园区建设,集聚粮油食品加工项目,打造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进一步组织我市粮食企业和园区项目与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企业洽谈对接,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对已经承接的项目,要跟踪落实,搞好服务。对宣传推介的项目注意信息反馈。对有意向的项目组织签约、搞好对接。重点启动粮食产业园、来安粮食产业园、明光粮食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长粮食产业园、凤阳粮食产业园、琅琊粮食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见效益;积极推进全椒粮食产业园、定远皖东粮食物流园项目谋划与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园区建设督查工作。要按照省局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园区建设;扩区扩容,完善功能;突出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园区管理;发挥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园区质量效益。重点督查和指导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全省粮食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报送工作。

(三)抓好“861”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省“861”重点计划项目,加强“861”项目建设管理和进度报送工作,

篇5

一、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推进依法统计。坚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制意识,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一是学法用法更加普及。把《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读本作为局机关人员必学书籍。通过学法、知法、懂法,做到在统计工作中不说外行话、不做违法事。二是法制宣传更加深入。把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每年制订普法宣传工作要点,确定普法宣传周。通过悬挂横幅、下发纸质宣传单和开通普法专栏等方式,做到统计法制知识进课堂、上媒体、下企业,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执法检查更加到位。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执法大检查,重点对统计台帐不完善、迟报、漏报、错报等行为进行检查与纠正。20__年度不断扩大统计稽查范围,特别是把统计数据质量低的乡镇(街道)和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共稽查32家单位,立案20家,罚款7000元,统计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监督就是帮助”的观念,积极主动地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规范统计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高度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会议纪要,确保我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三、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履行统计职责,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按照“用数据说话,为发展服务”的要求,不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整体水平明显增强。

一、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全力服务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监测,及时编撰统计信息。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和分析预警,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20__年度有六篇分析获县领导批示,两篇刊登在县政府《参阅信息》上。《今年我县经济开局严峻》获__批示,《我县小升规家数或出现负增长亟需引起重视》获徐淼批示,《我县在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粮食生产”指标落后的原因分析》获__批示,《我县前三季度GDP仅增长7.8%形势不容乐观》获__和__批示,《__县人均GDP比较分析》获__批示,《一季度GDP增速:__、__、三门之不同》获__批示。二是建立四项会议制度,获县长批示。针对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测研判,建立了四项会议制度。出台的文件《__县统计局关于印发〈周一工作例会制度〉等四项会议制度的通知》获徐淼批示。三是加强调研出精品,提高统计服务质量。调研分析着重放在选好题、出精品上,拓宽课题调研渠道,丰富课题调研内容,落实课题调研力量。20__年度调研报告《服务业发展:__与__比较分析》刊登在《__政研》第__期上;调查分析《关于__县近几年企业外迁情况的调查分析》刊登在《__政研》第24期上,并获__批示;《__县企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刊登在《__信息》第18期上。四是加强与经信、发改、商务等相关部门的交流、沟通。发挥统计部门信息、分析、咨询和监督职能,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指导、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市定发展目标考核工作,协助召开相关协调会,共同研讨解决方案。四是及时对月度、季度和年度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运行特点和关注问题做好分析,为县经济分析会提供优质统计资料,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二、积极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事关统计的效率和质量,市局统计巡查后,针对我县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几点意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县统计工作会议,对全县统计基层基础进行了具体部署、落实。建立了__统计分局,成立了统计中介机构;落实了村居(社区)统计人员的报酬。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局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专门制定了《__县乡镇(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量化标准》__的配套政策,对每一个细项进行细分量化,使乡镇街道和企业、村居做统计工作有方向、有目标,对基层的督查有标准、有依据。

三是精心谋划、有效推进第三次经济普查。全力以赴做好PDA上门登记、数据处理、数据评估等各阶段任务,高质量完成三经普各项工作任务。技术论文《提高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获市二等奖,《对单位基础信息规范化工作的一些思考》和《PDA在第三次经济普查使用中的思考》获市三等奖。

同时,配合县政府加强与各责任单位的沟通协调,抓好数据评估认定工作,推动为民办实事和县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工作的全面完成,认真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重视人民群众对统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虚心听取对统计工作

的建议。来信来访及[文秘站:]时组织查办,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使人民群众对统计工作更加了解和信任。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工作的职能越来越多,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工作任务重,局机关人员偏少,压力大;基层统计人员不够稳定,专业素养不高。二是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周期性大型普查几乎年年都有,单项调查逐年增多,20__年“平安三率”调查就开展了4次,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三是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少数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实施“企业一套表”,实行联网直报工作以来,我局只能在网上监管,对数据的审核、质量的提升压力很大。四是统计协调难度大。目前,统计工作实行下算一级核算办法,县里各项报数均由市掌控,同时市对各县市区的绩效考核按指标增幅来排位,工作压力非常大。

为有效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按照省市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分批次搞好建设。积极开展多形式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建立、完善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制定数据审核评估办法,严格规范统计数据报送程序,提升统计数据公信力。

二是深入践行统计为民理念。及时数据信息,实事求是地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工作,挖掘数据背后规律,为县委和县政府当好参谋。

三是完善企业联网直报工作。进一步推进网上直报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数据质量。

篇6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国土资源部再举大旗,推出为时10个月的“保增长保红线行动”。这个行动,将为土地管理以及抗击金融危机的工作,创造新的契机。

为了大局,奋战十月

2009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保增长保红线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宣告“双保行动”这部土地管理的年度重头戏正式拉开大幕。

3月底,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之前,国土资源部印发了《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双保行动”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行动的推进阶段以及具体的工作部署;建立了以部办公厅、土地总督察办公室、调控司、规划司、耕地司、利用司、储量司、执法局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督察部门牵头,其他各部门联动协作,负责“双保行动”的整体工作安排。

“双保行动”有三项主要任务。―是保障用地,督促各地将扩内需保增长的调控政策执行到位,确保扩内需项目用地到位。二是密切跟踪,把握土地调控政策实施的新态势,对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调整和完善土地调控政策的建议。三是严防反弹,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监督各地严格抽行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和标准,保证有限的土地投放符合中央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

按照方案设计,“双保行动”由三方面的工作组合而成。

专项工作是行动的核心,通过扩大内需政策实施调研、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督察、配合服务扩大内需的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计划差别化管理与地质技术信息服务这五项工作,一步一步落实“保增长”政策。目标在于为扩大内需项目供地。

支撑工作是行动的基础,主要内容是跟踪把握土地调控政策实施的新态势,评估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目标在于及时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和措施。

策应工作是行动的保障,包括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的实施、违规违法案件的查处等三项具体工作。目标在于维护土地管理的秩序。

整个“双保行动”3月1日开始,11月30日结束,全程分四个阶段逐级推进。

刚刚过去的3月份是启动部署阶段。关键在于将“双保行动”推向人们的视野前台,置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上,上下一心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4月到6月,也就是当下,是调研宣传阶段。关键点,一是深度调研,准确掌握各地用地需求和用地审批的真实情况,及时摸清各地暴露出来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计划指标中期奖惩建议。2008年执法检查中大显身手的卫星遥感技术再度出马,覆盖的城市是2008年的整整两倍,达到172个。土地动态巡查制度更是布下天罗地网,各级土地管理机构,特别是国土管理所每天都分片、分区、分路段、有重点地巡查。任何抱有侥幸心理的违法用地都将无处遁形。而且,国土资源部在5月下旬,头一次安排了部领导带队,分组分片到各省去督察。二是集中宣传,在系统内外同时造势,扩大“双保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宣传重点在土地调控政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等。三是坐实调研和宣传的内容,想方设法将地方动员起来,切忌“空对空”。切忌“以文件贯彻文件”。正如甘藏春在4月初一次联席会议上所言: “宣传什么,调研什么,这个‘什么’是这一阶段的迫切问题”。

7月到9月是督察推进阶段。突出关键问题和重点地区,会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查处,进一步清理前期调研报告中初露苗头的那些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或用地标准,搭车用地,借机圈地,侵害农民权益之类的问题。

10月到11月是评估总结阶段。在评估“双保行动”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完善或制订土地审批和监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业地价调整、土地征收、划拨用地目录等方面的政策,形成制度性成果。

从237号文件到“双保行动”

“双保行动”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近半年来,国土资源部一步一步配合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决策部署的必然选择。

2008年11月28日,万众瞩目的4万亿投资计划面世十天后,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37号,以下简称237号文件),定下了“保发展”“保资源”两手抓不可偏废的工作基调。

237号文件涵盖8个方面24项政策措施,按照“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定,秉承“依法依规、突出重点、节约集约、优质高效”的原则,强调下一阶段的工作要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区恢复重建等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为重。

为使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尽快到位,237号文件要求各地将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下,优先安排用地。237号文件还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前,凡列入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因选址难以避让基本农田的,可以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再者,237号文件为服务大局,在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上用了不少心思,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主动参与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为地方出谋划策。237号文件还大胆提出,列入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申请用地预审时,在完成初步设计、确保征地补偿安置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申请先行用地。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237号文件下发后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投资项目的统筹和管控作用,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进行重要性排序,在规划布局中统筹考虑。

237号文件还突出了对民生的关注,优先保障的几方面用地,民生项目排在了最前面。城镇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用地;农村优先保障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等用地。对纳入新增中央投资计划的城镇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文件要求各级国土部门加快供地速度,落实到具体地块。

2008年12月22日,国土资源部主动沟通国家发改委等10个综合管理部门和用地大户: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地保障和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98号,以下简称298号文件),提出及时提供用地保障、严格规范用地管理、促进各项建设依法依规合理用地的10条具体要求。

2008年底,237号文件和298号文件的威力初步体现了出来。国土资源部调剂年度剩余指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52万亩,保障了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用地需求。2009年国土资源部确定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总量为630万亩,比加08年增加了50万亩。

2009年2月开始,国土资源部组织各派驻地方

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在全国开展了一轮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的快速调研。“两会”期间,国土资源部与东、中、西部8个省区市就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进行了座谈,并且再次与10个综合管理部门和用地大户进行了沟通和衔接。

国土资源部为“保增长”作出的积极努力显而易见。到2009年3月中旬,两个多月来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建设项目用地达到384件,批准用地面积102621.6公顷。其中,公路项目153件、铁路项目29件、机场项目3件、港口项目5件、航运项目3件、水利水电项目34件、能源项目100件。

而调研和座谈中听到、看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也引起了国土资源部的警觉。他们发现,一是有的地方规划修编衔接期与扩大内需项目用地需求存在矛盾。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考察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后,在这些地区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写到,这两省一市相当多数量的扩大内需项目用地不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亟需调整。比如,上海市本轮规划确定的指标2002年就已用完;浙江省和福建省分别有60%和90%以上项目与本轮规划不符。

二是有的地方浑水摸鱼,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征地,操作程序不规范,个别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强行征地拆迁。有的地方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不到位、不落实,侵害了被征地农民权益。比如上海督察局的报告认为,―些重点工程等项目有了便捷的用地审批政策,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搬迁安置用地政策,按1:1的比例确定拆迁安置用地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避让基本农田的难度很大。这种现状很容易因为工程进度出现违法用地的现象。

三是有的地方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不了。上海督察局的同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两省一市本就后备资源不足,现今“扩内需、保增长”更是加剧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矛盾。耕地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空间布局的余地越来越小。上海市的情况尤其严重,已经难以在市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完成占补平衡任务。此外,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鄂湘黔三省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调研报告》中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经济发展快、用地量大的地方和经济基础薄弱、用地量小的地方都难有补充耕地储备,前者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后者是耕地超前开发垫付资金不足。

四是有的地方借机突破政策界限,未批先用、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违规违法问题出现反弹。上海督察局的报告反映,为加快扩大内需项目开工进度,个别施工单位以重点工程建设周期短、时间紧、任务重为由,迟迟不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五是有的地方遇到的现实困难,暴露了供地审批程序在新形势下的困难。比如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大量不符合规划的新增投资项目需要在上半年上马,而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尚未批准,通过对现行规划调整的方式审批,程序多,周期长。而武汉督察局的报告称,现在的建设项目供地审查对重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把关不够,闲置土地将会难以避免,危及节约集约用地大局。

国土资源部意识到,这些问题当前虽然只出现在个别地方,如果不及时防止和纠正,就有可能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为了确保土地政策从一开始就“不走偏、不折腾”,“保增长”同时“保红线”的“双保行动”成为了2009年国土资源部工作的逻辑必然。

“保增长”与“保红线”的有机统一

“保红线”,与“保增长”看似有所抵触,其实无论是从战略层面,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两者都是有机统一的――是为了大局,也是为了国土资源事业自身;是顺应当下情势,也是双双指向未来。

“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这一对矛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盘踞在中国的强国复兴之路上。作为宏观调控部门,把握地根的国土资源部,近年来一直处于这对矛盾的漩涡中心。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我们必须在激流中正面迎击这一难题。

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在一个时期内将“保增长”置于首位,是责任,也是使命。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改革的大局把脉引航,会议《决议》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土地管理两个“最严格的制度”。就在这个秋天,一年多来钝刀子割肉一般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忽而图穷匕首见,急速酿成危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到了2009年,各大经济体政府的强力干预,将金融体系崩溃的可能暂时逼到后台,而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的停滞和衰退引起了更深的忧虑。

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国内经济放缓的态势持续数月,尚未结束。世界贸易组织3月23日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历史性地下降9%。3月初,第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成交比上届下降39.06%。4月,波罗地海指数(BDI)再度从2000多点跳水到1400点上下,预示未来中国钢铁业是乍暖还寒。更让人揪心的是,企业实现利润在总体下降。1月到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这一水平比去年9月到11月的4.98%大幅下降了42个百分点。现在说“中国奇迹”已挣出危局,似乎还为时过早。

国家着眼于大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定下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条主线,立意高远。经济衰退的魅影逡巡在世界大大小小的经济体上空时,中国GDP保8%,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是一等一的大事。或者说,在三十年的改革中,一直都是头等大事。国家经济社会的各个向度,当前都以“保增长”为重,是无可置疑的。

另一方面,“保红线”不论是针对当今形势,还是着眼未来,也都丝毫不能放松。

工业化、城市化是国家长期的发展战略,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而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坚守的,任何时候都不放手的安全战略。18亿亩这个数字,不是拍脑瓜拍出来的,而是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与未来的粮食安全作出的科学论证,本身就是“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结合。

就今年的经济大环境而言,在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前两架双双失灵的状况下,中国政府看准国内消费这一自救的命门,推出4万亿的保增长投资计划,颁布扩大内需的10项重大措施,进而陆续通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虽然现在不能说大底已现,但各项指标都表明,中国经济还是很有可能早于其他经济体,率先重新焕发活力:2009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会,公布第一季度各项经济运行数据。GDP“结果好于预料”,同比增幅为6.1%;其中,投资和消费双双表现出色,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高达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而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更是创出4.58万亿元的“天量”,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

两个“最严格的制度”掷地有声、言犹在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历经几年坎坷刚刚出台,4万亿之下陡然上升的用地需求会不会使得趋严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所松动,会不会冲击新规划?会不会进一步对18亿亩红线形成威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信贷放量,

让我们不得不引起警觉:近来一些地方在征地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会不会在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通道里演变为全局问题?

具体到今年国土部门的工作,“严防反弹,维护土地管理秩序”亦是“双保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甘藏春在动员部署会议上发言说,“双保行动”一方面“通过更积极主动的服务,使得保增长的措施更实、更快、更有力”,另一方面“通过更加严格规范的措施,确保扩大内需的项目走得更稳、更实、更有序”,“是纠正和预防实施扩大内需政策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倾向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保红线”同“保增长”一样,是为了扩大内需项目走得更好。况且,“用地需求不是漫天要价,不是什么项目都上,是保障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在4万亿投资清单上的项目。”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张璞,在4月10日的“双保行动”在线访谈中这样解释。

何况,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维持土地管理秩序,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内需项目,也是土地管理事业的内在需求。中国的土地管理法律和制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改革的激流中,不断经受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的洗礼。土地管理的具体政策理当随经济大势而动。而土地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又必须坚持和完善。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面前,土地管理制度应当保持运转的稳定化和常态化。

现今,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土地调控政策调整幅度较大。但是,无论经济社会形势如何变幻,在今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低,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这是国家大计,也是国土资源战线的天职。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稍有松懈,将是难以更正的历史性错误,必将贻祸后世。

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不放松“保红线”的神经,不仅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主动地服务大局,一方面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同时,还要求我们在调整与坚守之间完善自身、锐意改革。正如徐绍史在“双保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指出:“应对危机和国内的调整转型的双重挑战应该以改革的办法来破解难题”,“要从危机当中获取启示和经验,推进改革,使危机成为改革创新的动力和契机。”

不是翻版的“百日行动”

“双保行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7年9月到2008年1月的“百日行动”。同样涉及一个时期内集中凸显的土地违法现象;同样是一次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虽然这两次行动都是当年国土资源部的亮点所在,二者也都是国土资源部在大规模使用宏观调控杠杆,但是,“双保行动”不是“百日行动”再战江湖,它与“百日行动”从外部环境到内容都有很大不同。

首先,时过境迁,两次行动的经济大背景已大有不同。从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来看,2007年正值2003年以来经济发展上行通道的顶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导致“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现象高发。而2009年,很可能是国内这一轮经济增长放缓的谷底,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一出,用地计划必然随之调整。而且,虽然都是宏观杠杆在动,“双保行动”是配合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4万亿投资计划而动,切入国家经济的脉搏更深,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更为广泛。

篇7

通过到中学实习,深入学习如何当好一名科任老师以及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胜任现代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单位

*************

三、实习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

四、实习目标

1、上好实习课?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而教育实习就是一个锻炼和提升自己这方面能力的绝佳机会。首当其冲的是讲课的水平如何,因此,在实习的时间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实习课,做到认真备课、讲课以及总结。不论是新课还是重复课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虚心向原科任老师学习,每次备课都应该给原科任老师过目,听取其提的意见。每次上完课之后也应该主动咨询老师以及队友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指正,以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做好班主任工作?实习期间,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而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虽然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学习了不少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理论,但是真正的班级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不能有教条主义,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常应该多到班里了解情况,多向原班主任学习管理心得,多总结经验。

3、适应实习生活?教育实习为期两个月,而且是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与陌生的队友一起度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两个月时间,能否适应实习队的生活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实习质量,因此,融入实习队的大家庭,适应实习生活尤显重要。一是要与队友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二是要尽自己的能力为集体服务。

五、实习内容

教育实习主要分成三大板块: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以及教育调查。具体内容如何:

1、教学实习

1)听课:通过听原班主任的课,大体了解教学的情况,进而使自己对这些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听队中相同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手法;听队中其它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的讲课技巧。

2)备好每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我们认真把每一节要上的课都提前准备好,搜集相关的资料,理好教学思路、写好教案、做好PPT,并让原班主任查阅,这样我们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3)教学技能方面: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左右着整个课堂的进程。只有我们在教学技能方面下工夫,课堂才会变得活跃生动,学生才不会昏昏欲睡,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

4)教学后勤工作方面:这也是整个教学实习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紧张而活跃的教学后,要严密监管学生的课后作业情况,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5)做好实习日记:记录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如听讲座、授课、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各种实习心得、总结等),并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对象,活动评价(成效)、指导老师意见等,并请指导老师签署意见。

2、班主任实习

1)做好熟悉新生的工作,查看学生手册等资料,争取多到班里走动,了解班级情况以及熟落学生。

2)抓好班级的常规规范,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3)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4)开展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教会学生劳逸,学习、娱乐两不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努力创建班级文化,通过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组

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6)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7)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3、教育调查

1)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定好调研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与队友共同商量,编写一份有质量的调查问卷。

2)注意了解实习学校的情况,做好调查问卷的印制、派发、统计等工作。队员之间注意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尽量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3)定期开会汇报调查的进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疑问,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如何执行等问题。

4)认真撰写调查报告,不抄袭他人作品。初稿完成后可以拿给老师和队友过目,听取他们的修改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报告。

5)如果所调研的题目与实习学校相关,调查结束后应该及时向实习学校反馈调查所得的情况,并感谢实习学校的大力配合以及支持。

六、实习措施

1、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做好上实习课的准备,并且虚心听取原科任老师的指导。

2、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工作,对于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误要个别指正,对于学生提出学习、生活、感情上的疑难问题要耐心解答,不能置之不理。

3、争取多上实习课,特别是多上新课,每次课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另外,要争取多听课,原科任老师的课、其它相同专业老师的课、队友的课等,并且做好听课记录,从中取长补短,汲取别人的可取之处,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与原班主任以及其它任课老师交谈,看学生手册,学籍登记表,学生姓名表,座位表,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和熟悉学生,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同时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5、开展班主任日常工作,监督升旗、课间操、眼保健操,指导出黑板报、开展文体活动、团队活动,检查批改周记、检查作业等工作。进行早读、晚修、轮班的值班工作,以及按时参加教工例会。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

6、主持一到两次主题班会,最起码独立主持一次班活动(包括班会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可邀请其它实习队员出席,其它实习队员应积极参与准备工作,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7、服从学校和学校的指导老师及队长的领导,并严格遵守实习的各项制度,实行坐班制。

8、自觉服从领导,虚心请教实习学校领导、有关任课老师、班主任,服从实习学校工作安排,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对实习学校的教师职工要有礼貌,不许在中学生面前批评议论实习学校的领导、教师和职工,如对实习学校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生活上有什么建议,应由队长集中向学校领导反映解决。

9、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思想、仪表、言行均为学生的表率。节约用水、用电、粮食、文具和实验用品。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发型。

10、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表决时少数服从多数。

篇8

县政协对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段时间,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本次调研情况作一总体报告。

一、基本情况

农村敬老院是解放以后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当时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专门为农村中的那些年龄较大,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五保人员设立养老场所,俗称敬老院。据统计,全县有农村五保户550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2%。这批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也有小部分是孤儿。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五保供养金,另有少数有部分劳动能力,挣些收入辅之。其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两种,目前,我县有农村敬老院15所,分乡办和村办两种,分布在马田、高亭、三塘、城关、洞口、龙形市、大布江、鲤鱼塘、柏林等9个乡镇。其中乡办的5所,村办的10所,最多的一所19人,最少的一所1人,供养五保人员共112人,占全县总五保户的1.8%,敬老院五保人员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每人每月130元的城市低保金,有的乡镇或村里每年会拿出少量的经费,用于敬老院的炊事人员工资、设备添置和维修院落等。还有的敬老院人员因原村组有责任田,所以就带粮食入院,各吃各的粮,如鲤鱼塘镇敬老院就如此。全县15所敬老院的管理模式除城关中心敬老院实行了人员、财务领导统一管理外。其他敬老院各有不同,如柏林镇的龙王市敬老院和口泉敬老院,这两所敬老院共10人全部住在家里,造成空院,还有高亭乡敬老院原来只有一人,现在也是空院,龙形市乡石阳敬老院共7人,有3人住院里,有4人住家里。有的敬老院每人每月发60元、100、120的不等,其余的钱留在院里做水电费、买菜、煮饭人员工资。伙食上,煮饭吃菜有公共食堂的,有分散小灶的。据统计,有7所敬老院无炊事员,他们是各吃各的。管理模式一般是乡镇管理资金,院内推荐一名同志负责全院工作。除城关中心敬老院、柏林敬老院有护理工作人员外,大部分敬老院是五保人员自理,医疗方面没有一个敬老院有医务室和医务人员,老人看病一般就近就医,诊疗费、医疗费(除城关中心敬老院)基本上是自理。老人逝世后一般由当地出钱安葬,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就全县而言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居住环境普遍比农村中分散供养五保人员要好些。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地方对敬老院工作缺乏责任感。有些认为敬老院还是一种负担。当地领导很少过问,群众也不关心,各级党委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造成一些敬老院人员越来越少,条件越来越差,有的敬老院甚至有萧条的感觉。

2、经费严重不足。敬老院的经费不足是普遍现象。村级经济落后、财政投入无力、社会捐助无望,更无院办收入,单靠低保资金过日子,大部分敬老院无工作人员,请不起炊事员、护理员。有的用不上煤,用不上水电,只得烧柴火,更谈不上办公费和招待用费了。特别是院内五保户治病难问题相当突出,多数人有病得不到治疗。

3、基础设施条件差、档次低。由于资金缺乏,除了改扩建的敬老院以外,其他敬老院的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居住条件相对落后,既陈旧老化,又破烂不堪,一些老人们基本上还用着几十年前早已过时的老家当。有的敬老院因无钱改造,环境、绿化、卫生等相当差,看上去很不规范。

4、管理跟不上。由于缺少工作人员,一般敬老院都由乡村干部兼管,因此在管理上很不直接,甚至断层。而院内的负责人多为老人,文化低、素质差,不善于安排生活,也不会做思想工作,有的敬老院一年四季难开一次会,更谈不上组织活动了。既无制度、也无规章,组织纪律涣散,甚至东住一个,西住一个,长期不住院里。难以管理。

5、集中供养率低,发展不平衡。五保集中供养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地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我县的集中供养率相对比较低,才1.8%,且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有几所敬老院,而有的乡镇无一所敬老院,有的村五保户百分之百实行了集中供养,而大部分的村集中供养率几乎为零,特别是江右片的十多个乡镇,其集中供养率不到1%。每个敬老院的人数相对比较少,有的才一两个人.

三、几点思考

兴办农村敬老院,推行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实行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前进,是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县计划用3—5年的时间逐步将所有五保人员实行集中供养是完全可行的。抓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就全县的农村敬老院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办好农村敬老院,关键在领导。领导的重视程度如何,决定着敬老院的兴衰成败,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村级领导要将敬老院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范畴。同时,乡村敬老院要安排会领导、懂管理、善经 营的人去负责,不能是挂职或兼管,院长要以院为家。再则,要对领导者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实行赏罚分明,充分调动院长的积极性。要办好一所,巩固一所,决不能应付了事,更不能把它当包袱甩。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从我县的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来看,除去年改扩建的两所以外,其余普遍较差,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标准,也不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因此县、乡财政和有经济能力的敬老院所在村要拿出资金帮助农村敬老院改扩建,要对敬老院的院落、房屋、绿化、道路、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住房与卫生间、浴室配套,有公共食堂、文化娱乐室、医疗健身室,开辟猪栏、鸡舍、菜地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办公设施及五保老人的日常用具、健身器材等设施,使敬老院真正成为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乐园,真正成为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3、规范管理,健全制度

一是坚持入院老人的审批程序,界定准入条件,经过本人申请、组、村、乡审核批准后方可入院;二是签订协议,对入院五保人员的口粮问题、零花钱问题、治病问题、丧事处理问题等敬老院要与组、村、乡协议好,明确职责,不留后患;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上墙,要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对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明确分工,加强工作责任性,增强服务意识;四是加强院内财务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和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五是要经常组织五保人员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包括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健身娱乐活动;六是积极发展院办经济,象养猪、放鱼塘、种果园、小型加工业等都可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和地理优势,增加收入,弥补院里经济。

4、抓基础、上规模,提高集中供养率

一是以村为主,县乡村同办,提高集中供养率.经调查,我县需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人数为3500人左右,要实现全部集中供养,只能采取县乡村几级兴办敬老院的办法,即县办3所,供养600人,乡办20所供养600人,村办100所,供养2300人。在几级办院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村办院为主,各地可根据五保人员的数量和乡镇区域,实行村村联办,这样,有利于场所、资源、人员经费的利用,同时,也可加速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步伐。

二是因地制宜,集中联片,兴办示范型敬老院。根据我县五保户的分布和地理位置,即东部地区11个乡镇有五保户1844人;中部地区9个乡镇有五保户1804人;西南地区6个乡镇有五保户1856人。按照以上分布情况可在每个地区兴办一个大型县办敬老院。东部在鲤鱼塘办一所,中部在湘阴渡镇办一所,西南部在马田镇办一所,每所敬老院占地面积在100亩左右,入院老人在200人以上。通过考察,我县目前有很多学校的废弃房子,可利用这些学校场地,改扩建为敬老院,如鲤鱼塘境内的五中,学校已经空闲,场地相当大、房子也比较新,绿化相当好,非常适合办敬老院。同时利用有关政策,争取农村敬老院改扩建资金。

三是定编人员,解决经费,财政纳入预算.要巩固发展敬老院,维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经费是关键。根据我县的办院经验,村办敬老院的经费需3万左右,乡办的5万以上,县办的在数十万元。而敬老院目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无工作人员经费,无五保户治病经费,无房屋修缮经费,因此建议工作人员、护理人员要实行定编由财政解决工资,同时财政年初要将敬老院的有关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给予解决。

篇9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b)-0125-04

A cognition survey about liver cancer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CAO Haiming MAO Siying WU Zheli CHEN Xinlin CHEN Bingli YANG Shengxin LIANG Jueyao LIANG Xiaom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cognitive degre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bout the risk factor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which may be benefit to primary prevention of PLC with propagandiz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CM preventive treating theory. Methods By using cross-section study,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whose age range from 16 to 85 years old in Qionghai and Meizhou were selected. The awareness rate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LC were detected with chi-square test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The cognition degree score and health behavior score among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general inform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mong 6 risk factors of PLC, the awareness rate of aflatoxin and pickled foods between Meizhou and Qionghai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01, P = 0.032). In cognitive degree score,ther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ctors of age (P < 0.001), occupation (P < 0.001), education (P < 0.001), incomes (P < 0.027) and residence (P < 0.001); whereas in healthy behavior scor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actors were residence (P = 0.002), gender (P = 0.013), age (P = 0.025) and education (P = 0.001).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of Meizhou and Qionghai are still lack of awareness about the harm of chronic hepatit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Different life styles have obvious influence on cognitive degree score and healthy behavior score. The age, education and residence may b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cognitive degree score and healthy behavior sc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CM preventive treating theory has profound meaning.

[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Risk factors; Cognition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我国,肝癌病例总数占世界肝癌病例总数的55%,且预后极差,从发生症状起平均生存期仅有11周,从诊断之日起平均生存期仅有6周[1]。肝癌因其在国内的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给医疗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肝癌有着明确的致癌因素,因此,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社区居民肝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知信行调查,从致癌因素的层面上进行肝癌预防的健康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6~8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便利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地区和海南省琼海地区各300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4份,回收有效率为97.3%。

1.2 调查方法

用经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课题组调研员持调查问卷以统一指导语言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内容: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肝癌危险相关因素知晓状况。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并进行不同一般情况居民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评分。

1.3 质量控制

严格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用语和询问方式。调研组成员在调查期间对每日调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数据录入前核查所有调查表,由两名数据管理员独立进行双录入。

1.4 统计学方法

先使用Epi Data 3.1设定好调查表文件,完成问卷调查后再用该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构建数据库。使用SPSS 19.0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在2012年6~8月期间共调查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地区和海南省琼海地区共584名社区居民,对其一般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地区、性别、年龄等分布情况见表1。

2.2 两地居民知晓率对比

如表2所示,在梅州和琼海两地的6个因素知晓率对比当中,黄曲霉素致肝癌知晓率和腌制食品致癌知晓率这两项,两地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P = 0.032),均表现为梅州地区居民知晓率较高,可能与两地居民生活饮食习惯、耕种作物类型差异有关。

2.3 不同一般资料组别间知晓程度、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如表3所示,在不同基本信息居民的知晓程度得分比较中,年龄(P < 0.001)、职业(P < 0.001)、学历(P < 0.001)、月收入(P = 0.027)和住所(P < 0.001)5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和住所会影响居民的知晓程度。而在健康行为总得分比较中,地区(P = 0.002)、性别(P = 0.013)、年龄(P = 0.025)、学历(P = 0.001)4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健康行为方面,不同的地区也有影响。

3 讨论

祖国医学中,没有“肝癌”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肝癌大抵属中医“肝积”“痞气”“积聚”“癥瘕”“臌胀”“胁痛”“肝胀”等范畴。肝癌的发生与饮食内伤、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肝病迁延、先天禀赋不足和脏腑虚弱等内外因素密切相关[2]。

3.1 对慢性肝炎的危害认识仍然不足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一直都被认为是引起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占了世界乙肝患者总人数的近50%,而肝癌患者占到世界肝癌患者总人数的50%以上,乙肝高发区往往就是肝癌的高发区,两者的相关性高达80%[3]。琼海市和梅州市均有较高的乙肝流行率[4-5],提示两地居民皆有较高的罹患肝癌的风险。中医学认为:“疫毒”感染是导致肝炎的致病原,湿热毒邪入侵,正气欲抗邪外出,平衡状态被打破,则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6]。从本研究结果表2的分析来看,两地居民仅有约半数的调查对象知晓长期的慢性肝炎会有发展成肝癌的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两地居民皆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人们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和健康责任。

3.2 生活饮食习惯影响两地居民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

摄入高含量黄曲霉素、亚硝胺类物质饮食物的人群,其肝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两地对黄曲霉素和腌制食品这两个致癌因素的知晓率有差异,两者均为梅州地区的知晓率较琼海地区高,且梅州地区健康行为总得分稍高于琼海地区。这可能与两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农业是梅州的特色,当地农民以种植谷物、花生为主[7],常年与粮食的储存和防腐工艺接触,因此可能对污染粮食的黄曲霉或寄生曲霉较为了解,并对其产生的毒素也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梅菜、腌菜是客家地区的特色菜之一[8],客家人对腌制食品了解程度高,因而对腌制食品的特点关注较多。而海南的菜肴,重在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当地口味咸、常吃腌制品的居民占极少部分[9],故其对腌制食品的危害了解不深。可见,当地的生活饮食习惯可能是导致两地对相关因素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有差异的直接原因。中医认为饮嗜食肥腻、酗酒无度、饮食不节、霉腐不净,都可使脾胃受损。湿浊、痰浊、湿热困遏肝脾,阻气碍血,气滞血瘀。各种因素胶结难解,癌毒内生,变生症积,结于胁肋,发于肝胆,本病乃生[2]。

3.3 对糖尿病与肝癌的相关性了解甚少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消渴的病机亦统为津液耗伤,终表现为肾阳衰微、脾肾俱虚[10]。而脾失健运、气血两虚又是肝癌发病的基础[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诱发肝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患上肝癌之前就已患上糖尿病[11]。本研究显示,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包括糖尿病患者)不了解,甚至不能理解糖尿病与肝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单项的知晓率最低。有资料显示:两地的糖尿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2-13]。因此,应推行中医的保健养生方法,并增强当地糖尿病患者主动监测的意识,加强对当地糖尿病患者的肝癌筛查。

3.4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肝癌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知晓程度得分和健康行为得分与居民的学历、住所、月收入等有关,因此在宣传肝癌健康教育时应该顾及到这些因素。而“治未病”是指运用中医干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防治理念,是中医学注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成为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14-15],适用于各个层次的人。其核心落实在“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中医认为肝癌是多种致病因素胶结难解日久而成,癌毒形成过程潜伏隐匿,因此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2]。由此可见,推广普及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论观念,对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允怡.肝细胞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51.

[2] 叶丽红,程海波,章永红,等.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名病因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0,(10):2627-2628.

[3] 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39-1841.

[4] 刘良,沈立平,符茂真.琼海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认知及行为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3):1873-1875.

[5] 秦锐和,黄闽昌,邓建华,等.梅州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2):29.

[6] 邢宇锋,张晓晖,陈英杰,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病机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4):196-199.

[7] 曾佛应,钟福生,姚永升,等.以新理念引领梅州农业新发展——如何用工业理念、绿色理念引领梅州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J].嘉应学院学报,2008,(4):51-56.

[8] 王泽巍.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分析[J].福建地理,2006,(2):71-73.

[9] 刘荆洪.海南饮食旅游文化初探[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08,7(3):49-53.

[10] 贾海骅,赵红霞,赵凯维,等.探讨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2,25.

[11] Donadon V,Balbi M,Casarin P,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Italy: potential role of insulin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7):5695-5700.

[12] 郑敏莉.梅州地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情况调查[D].广州:暨南大学,2010.

[13] 汤小兰,李阿莉,张开金.海南琼海某农村老年人常见病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86,401.

[14] 倪红梅,何裕民,沈红艺,等.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8):750-751.

篇10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健康;生活习惯;农民工子女;城市儿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5-0098-04

Comparison of the living habits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school ag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in Shanghai and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YIN Xiao-jian1,JIA Li-qiang2,XIONG Jian-ping3,GUO Qiang1

(1.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Health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1620,China;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Nanchang 33001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living habits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school ag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in Shanghai and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dietary habits of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school ag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in terms of physical activity, school ag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daily activity time than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and their learning pressu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the obesity rate and myopia rate of school age 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urban school age children, but the obesity rate of school age boys of peasant workers was at a high level as well.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health;living habit;children of peasant workers;urban children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经济快速的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同时人口移动的特征由外出务工者向“家庭化”整体转变,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学习。2010年,中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随迁农民工子女达到1 400多万,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1]。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来到城市以后,由于家庭经济以及父母职业等的原因,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和城市的生活习惯并存,而这种生活习惯对他们的健康必然产生影响。Azcorra[2]对墨西哥从农村移居到尤卡坦梅里达市的儿童与当地儿童的比较结果表明,母亲的身高、儿童的居住地、家庭收入以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他们体格的重要因素。Fujiwara[3]对生活在本土和生活在美国夏威夷的日本人的比较研究表明,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前者的身高和体重要比后者的矮和轻,并指出前者女性的月经初潮要晚于后者。某些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运动等,与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人的生存和寿命有重要作用[4]。

目前国内少见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对上海市农民工学龄儿童(以下简称“农儿”)与上海城市学龄儿童(以下简称“城儿”)的生活习惯等进行比较分析,探寻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和健康等差异的原因,为制定该群体健康干预措施等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罗南中心小学与民办罗希小学1 465名学生。其中罗南中心小学1~5年级学生916名,其中,上海市户籍学生525人,农民工子女391人;民办罗希小学2~5年级学生549名,全部为农民工子女。本研究所指农民工子女系指父母亲均为农村户籍,其他外来务工者子女均除外。

1.2 问卷调查及体格测试

为了解该群体学龄儿童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知识等本研究在2011年3月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506份,回收有效问卷1 465份,有效回收率97.3%。同时以学校领导、老师、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作为访谈对象,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生活、运动、卫生等习惯。身高及体重等测试按照《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5]检测细则进行。测试人员为所调查学校的相关体育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专职教师及研究生,测试前进行统一培训。身高、体重测试使用的器材是中体同方生产的ZSTF型身高体重计,测定前校对0点,被测定者赤足、穿薄衣,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

本研究中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6],由于该标准中没有偏瘦儿童的分类标准,故将不属于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学龄儿童均划入正常组。学龄儿童生活习惯等的比较、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等,统计软件为SPSSv18.0,以P

2 结果及分析

2.1 日常习惯比较

在“上下学采用的主要方式”方面,选择“走路”的,城儿男女分别为16.7%、21.1%,而农儿男女分别为26.1%、28.4%;选择“家长接送”的,城儿男女分别为72.8%、56.8%,农儿男女分别为56.8%、60.0%;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周一到周五起床时间”城儿与农儿无论男女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06:00以前起床的农儿与城儿男生分别为45.0%、20.1%,女生则为47.6%、28.3%,每天起床时间明显农儿更早。在“每天做作业时间”方面,选择“0.5 h”以内的城儿男女分别为9.1%、13.4%,而农儿男女则为19.8%、18.4%;选择“2 h以上”的城儿男女分别为28.5%、19.8%,农儿男女分别为19.1%、13.8%,其中在男生差异非常显著。在“冬天洗澡频率”方面,“3天以内洗一次澡” 城儿的男女分别为42.2%、43.9%,而农儿男女则为32.3%、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感冒、咳嗽等轻微病症时的就医习惯方面,选择去“大医院就医”的城儿男女分别为30.9%、28.9%,农儿男女分别为16.2%、1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身体活动情况比较

对“放学后到回到家这段时间会在外面玩吗”这一问题,选择“会”的城儿男女分别为15.5%、10.4%,农儿男女生则为20.7%、18.2%,其中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回家后的主要活动”选择“帮家里干活”的,城儿男女分别为12.6%、14.6%,农儿男女分别为14.6%、29.2%,其中女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跟伙伴玩耍”的城儿男女分别为6.1%、7.3%,农儿男女生分别为11.3%、6.9%,其中男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其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62.2%、64.6%,农儿男女分别为47.1%和49%,城儿高于农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其它”的大部分在备注中写的都是“做作业”,说明城儿的课业负担明显比农儿重,每天的身体活动时间比农儿少。

2.3 饮食习惯比较

“每周6~7天”吃早餐,城儿男女分别为84.2%、85.3%,农儿的分别为69.9%、72.3%;“每周6~7天”吃午餐的,城儿男女分别为83.5%、86%,农儿的分别为71.2%、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餐“在家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85%、89.9%,农儿的分别为73.5%、83.7%;在“外卖摊”吃早餐的,城儿男女分别为3.8%、2.0%,农儿的分别为16.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吃零食方面,选择“每周0~1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38.5%、32.9%,而农儿的分别为26.6%、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城儿的饮食习惯要好于农儿。

2.4 食物摄取情况比较

在食物摄取频率方面,每周食用“水果”“肉或鱼类”“蛋类”“乳制品”“豆制品”的频率上城儿高于农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食用“水果”方面,“每周6~7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49.2%、52.4%,农儿的分别为39.9%、36.6%;在食用“肉或鱼类”方面,“每周6~7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48.5%、34.8%,农儿的分别为34.9%、33.1%;在食用“蛋类”的频率方面,“每周6~7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38.3%、30.0%,农儿的分别为23.0%、21.2%;在食用“乳制品”方面,“每周6~7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54.8%、50.4%,而农儿的分别为43.3%、38%;在食用“豆制品”方面,“每周6~7天”吃的城儿男女分别为22.0%、17.1%,农儿的分别为14.4%、13.4%。

2.5 超重及肥胖情况比较

上海市超重的城儿男女分别为22.5%、12.4%,而农儿的分别为19.4%、8.6%;肥胖的城儿男女分别为16.6%、12.0%,农儿的分别为8.6%、3.9%,农儿超重肥胖率显著低于城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 近视情况比较

上海市城儿男生的近视率为20.8%,显著高于农儿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方面,城儿与农儿的近视率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是导致一些疾病发生的根源。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70%、发展中国家40%~50%的死亡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7]。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城儿在饮食、卫生、就医等习惯显著好于农儿;在身体活动方面,农儿每天的活动时间显著多于城儿。儿童时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和家庭环境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显示,上海市城儿父母学历水平为高中以上的比例为60.5%,而农儿父母的比例则为24.7%,城儿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显著高于农儿父母。李永红[8]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不仅决定其自身的卫生知识、态度与行为,同时也直接影响其子女的健康行为,对子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城儿与农儿生活习惯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农儿放学后在外面玩以及回家后帮家里干活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儿,每天做作业时间比城儿更少,农儿早上起床时间更早。这与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调查显示,农儿父母多为个体经营者和体力劳动者,而城儿父母职业多为脑力劳动。走访发现,部分年龄较大的农儿放学回家后会帮助父母经营摊位等,而早上父母一般起得早,农儿会较早的来到学校。农儿课业负担较轻,首先与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其次与上海市农民工子女中考政策关系密切。虽然上海市政府宣布2010年所有在沪农民工子女都可以享受和上海同龄人一样的义务教育权利,免费进入公立学校就读,但是他们在初中毕业后只能回老家参加中考或者进入上海市中职学校,所以如果农民工子女始终无法获得在上海的中考资格,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动力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食物摄取频率方面,城儿对“肉或鱼类”“蛋类”“乳制品”“豆制品”等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取频率明显高于农儿,而蔬菜、粮食类食品的摄取频率则没有显著差异。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庭观念所决定,近年来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不再过着拮据的生活。有研究认为:农民工的膳食状况正在向城市居民靠拢,其饮食状况保留了一些我国传统饮食的优点,比如谷类食物较多,较符合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摄入量,但水果蔬菜特别是水果摄入总量过少,奶及奶制品消费太少,这些饮食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状况[9]。

张文静[10]调查发现,超重学生和体质正常的学生相比有较多的不良饮食习惯;爱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少动喜静等习惯是引起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上海市城儿超重肥胖率明显高于农儿,其中城儿男生超重肥胖率最高(超重22.5%,肥胖16.6%),这一结果已达到或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11];农儿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到19.4%和8.6%,也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需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Renzaho[12]对从非洲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儿童(3~12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与他们在澳大利亚居住的时间长短及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Jams Hill等[13]对英国的肥胖儿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肥胖不仅仅与身体活动的减少有关,而且也与能量的摄入不平衡密切相关,即能量的摄入大大超过了能量的消耗。本次调查发现,城儿在食用肉类、蛋类、乳制品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频率方面明显高于农儿。城儿的课业负担较重,每天做作业时间显著多于农儿,城儿经常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时还要继续参加家长给报的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等。同时,城儿每天的身体活动量总体少于农儿,农儿放学后在外面玩以及回家后帮家里干活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儿。因此推测城儿的超重、肥胖高发生率与摄食习惯以及身体活动量少有紧密的联系,而农儿的肥胖问题也与摄食不平衡关系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城儿的近视率高于农儿,其中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项研究显示,近视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通常父母近视的度数越高,孩子患近视的可能性越大[14]。除此之外,后天环境因素也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如长时间的看电视、用电脑或者写字、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以及不正确的阅读习惯等,繁重的学习负担及身体活动时间减少是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张铭志[15]研究发现,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比较,近视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儿童的课外读书时间比农村儿童长,城市和农村的近视儿童花费在读书上的时间明显高于非近视儿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4.6%的城儿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在2 h以上,只有11.0%的所用时间在0.5 h以内;而民办学校的农儿每天做作业时间在2 h以上的为14.7%,0.5 h以内的为20.8%。比较发现,近视率高的城儿课业负担明显比农儿重,长时间的近距离读书、写字等,眼睛得不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是导致城儿近视率高的主要原因。

4 结论

1)上海城儿的饮食习惯显著好于农儿,但在食物摄取方面,城儿对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取频率显著高于农儿。

2)在身体活动方面,上海农儿每天活动时间显著多于城儿,学习压力与城儿相比较小。

3)上海农儿超重肥胖率、近视率显著低于城儿,但农儿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同样处于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凤凰网. 进城农民工数量超2亿子女教育问题如何解决[EB/OL]. news.省略/history/phtv/

tfzg/detail_2010_03/26/406817_0.shtml,2010-03-26.

[2] Azcorra. Family migration and physical growth in Merida,Yucatan,Mexico[J]. Am J Hum Biol,2009,21(3):398-400.

[3] Fujiwara. Differences in health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native Japanese and Japanese-American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1999,14(2):273287.

[4] 苗大培. 论体育生活方式[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25):97-102.

[7] Tim Sullivan. Key concepts in eommunication and eultural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16-23.

[8] 李永红,杨进. 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37-38.

[9]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内首度公布农民工饮食状况调查结果[EB/OL]. news.省略/

Zgjx/2007-06/13/content_6234600.htm,2007-06-23.

[10] 张文静,陈发慧. 中学生超重肥胖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调查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70-71.

[11] 陈春明.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 Renzaho. Obesity and undernutr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n immigrant and refugee children in Victoria[J]. Asia Pac J Clin Nutr,2006,15(4):482-490.

[13] James Hill. Physieal activity and obesity[J]. The Laneet,2004,363(9404):18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