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20 10:4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业余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沈旭如此“贪睡”,真是时间不够、工作太忙吗?时间都去哪儿了?
上海大学2014年8月完成了一份上海市白领业余时间利用情况报告。在这份独家提供给《望东方周刊》的报告中,上海大学对198名在徐汇、杨浦、宝山、闸北等区从事金融、服务、物流、教育、商业、IT、公共事业等白领,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白领在“拼命工作、尽情玩”的同时,还在“努力学习”。
我的时间去哪儿了
沈旭在国内一家知名的通讯公司上班,每个周一、周二、周四都要加班,周六还要加一天班。每天早上7点坐公司班车从松江到张江上班,路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补觉的好时间。
沈旭说,周日是唯一的休息日,什么也不想干,只想好好地睡一觉。
像他这样,不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空余时间的人并不是少数。上海大学的调查显示,有20%的白领在工作日除去工作与睡眠时间之外,每天只有2~6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有2%白领的空余时间更少,只有2~4小时。
在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除了加班、应酬之外,交通也是影响个人时间的重要因素。有媒体曾针对上海上班族进行过“上下班时间研究问卷”,有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上下班花费的时间偏长。
和沈旭一样住在松江的IT白领杨晨就没有那么幸运。由于公司没有班车,每天要去金桥上班的他,要先乘公交车到9号线七宝地铁站,再到世纪大道换乘6号线,坐到金桥地铁站再换乘公交车,单程近两小时,每天都有四小时时间花在路上。就算每天准点下班,到家也是晚上8点左右。
杨晨告诉《望东方周刊》:“做软件开发要不断学习新东西,但平时可供自己支配的大段时间太少了,没有能够静心学习的环境。”
白领阶层更看中家庭
不管是哪个行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上班族都有提升自己知识素养的需求。
上海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白领业余时间经常进行的活动中,选择阅读纸质或电子版的书刊杂志位于榜首,有近52%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选项。
2014年上海书展时,媒体作了“在新媒体时代,你还读书吗”的调查。在离开学校以后,经常阅读的受访者占96.8%,离开学校以后,基本不再读书的受访者占3.2%。离开了学校,你为什么还读书?丰富人生、休闲方式、增加知识是人们选择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除了阅读之外,也有近一半白领选择业余时间经常陪伴家人。此外,网络活动、学习充电、旅游、健身运动等也是白领进行较多的业余活动。
2014年5月,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了《上海白领阶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2013年)》,报告对2505位上海白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领比普通市民更看重家庭。在财富、权利、知识、荣誉、爱情、健康、容貌、事业、家庭等价值追求中,白领首选健康,其次是家庭,再次是财富和知识;而市民的选择则是健康、财富、家庭和知识。
上海大学的问卷有一个选项是“业余时间从不选择的活动”,有56%白领的选项是社会活动(市民文化节、志愿者活动等),有44%的白领选择“偶尔”参加社会活动,没有一人选择“经常”和“总是”参加。
难道白领缺乏社会责任感吗?
在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欧阳光明负责的上海白领阶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中,有一道有意思的题目:一艘船在海上遇险,即将沉没,船上有10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五人的救生艇。这10个人是:73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神父、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你自己,你会优先选择哪5个人上船逃生?为什么?
“我们希望借此题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人格修养、人生境界。”欧阳光明对《望东方周刊》说。
调查结果,排在前五名的是:73岁的医生、自己、船长、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和青年模范工人。
被调查的市民,在第一、第二、第五的上船顺序的选择上,与白领基本一样;但在第三位上船的选择上,白领阶层选择了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而市民选择了弱智的男孩;在第四位上船的选项中,白领阶层选择了神父,而市民还是选择了弱智的男孩。
欧明光明解释说,白领阶层凸现了功利本位的观念,虽然表现出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但总体上过于理性,过于实用。换句话说,白领个体价值判断偏重自我。
尽情玩,不忘学
白领选择业余活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上海大学的调查报告问到选择业余活动的出发点时,44%的白领是出于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休闲活动,也有34%的白领是出于“提升人文素养”。可见,重视休闲和自我充电是白领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52%的上海白领认为应该把提高人文知识素养的活动纳入自己的业余生活中,有18%的人更是认为这一活动十分有必要。
而人文知识素养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大部分白领都认为十分重要。选择“非常重要”的白领有22%,选择“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有76%。
上海社联的调查显示,上海白领对财经、艺术、法律、管理及文史哲知识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需求相对较大。
对于既渴求知识又渴望休息的白领来说,属于自己的时间十分宝贵。上海大学的调查显示,有74%的白领对业余时间作了规划,但40%的白领执行起来效果一般或者很差,甚至没有执行。
沈旭所在的行业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两个因压力过大而崩溃的同行。工作几年下来,他已经开始四处打听哪个产品的生发效果更好。虽然总嚷嚷着要运动锻炼,健身卡、跑步鞋、计步器、心率表等运动装备买了不少,微信总是在分享着运动经验、健身视频,但却发现这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南方都市报》曾报道,虽然超过95%的受访白领认为充电有必要,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仅有三成。大多数白领或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或是花费太高负担不起。
最关心时事热点问题
白领业余时间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上海社科联的调查显示,上海白领在业余时间与家人朋友聊天时,谈论最多、最关心的话题是“时事热点问题”,有37.1%的比例,其次是国内外局势、爱情、家庭和物价。这与上海市民日常所关心的话题有着明显的区别――市民比白领更加关注和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物价、房价的动态变化。
从性别上看,男性对时事热点、国内外局势和房价的关注远高于女性,而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和娱乐八卦等方面的关注度则超过男性。
篇2
那时教师的物质生活是清贫的。大家都住在低矮的瓦房里。携家带口的老教师至多两间瓦房,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只有一问瓦房,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只住半间房,几个平方。学校有教师伙,大多数教师都在伙上吃,开饭时要排好长的队伍。粗茶淡饭,每月半斤肉,听说元旦要会餐,大家都要提前激动好多天。
虽说物质贫乏,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非常丰富。每天中午、下午一帮年轻人打了饭就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时晚上备课累了,大家也凑到一块闲聊,有教学随想,有时事评论,有读书心得,也有花边新闻,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大家在闲聊中增长了见识,激活了思想,锻炼了表达能力,学到了教育教学方法。刚毕业那几年,正是文学最热的时候,无论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爱读文学书籍。书店里有了好书,杂志上有了好作品,大家都要奔走相告,互相推荐。我最庆幸的是趁着那几年读了不少书,而且可以大声朗读文学作品,像《莎士比亚全集》基本上是朗读完的,那真是一种陶醉。
教师的业余体育运动也很丰富。每天下午都有一帮青年教师和学生一块打篮球,还有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等,每逢“五一”、“十一”工会都要组织各种比赛。那时,青年教师个个充满朝气,生龙活虎,大家都很充实,很快乐,几乎每人都有一两种爱好,甚至是绝活。有书法爱好者、小提琴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还有象棋、围棋爱好者,什么样的人才都有,甚至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竟是一位退役的国家舢板冠军。
往事如烟,一去不返。现在学校旧貌变新颜,80年代的瓦房一座都没有了,全是漂亮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过去的土路全铺了彩砖,种了绿草,过去高大的树木换成了低矮的名贵花木,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过去提高了20倍。但是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教师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笑脸,再也听不到拉二胡、小提琴的美妙乐声,球场上也没有了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没有人下棋,没有人高声朗诵诗词,甚至没有人高声说笑了。教师们个个显得老成持重,心事浩茫,风尘仆仆,步履匆忙。教师们都怎么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哪里去了?
经过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五个原因:
第一,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加重了。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政府、学校、家长对考试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教学的任务、压力相对较小,教师的业余时间相对充足。而现在大不一样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允许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长,不允许下降。于是绝大部分教师每天起早贪黑地上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地开会、谈话、考试、分析、总结、接受检查,到了毕业班,更是暗无天日。教师们连正常的工作都应付不过来,有时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地扒拉几口,哪还有时间打球、下棋、读书、弹琴呢?教师们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剥夺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
第二。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大不如前了。教师的业余时间都没有了,学生哪还有什么业余时间?学生们课外不打球、不下棋、不唱歌,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教师还会什么呢?现在的青年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比我们更系统、更全面了。但是教书之外的素质、兴趣的广泛程度却普遍不如我们那时的青年教师了。即便现在有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消闲、娱乐了。当年的青年教师现在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业余生活更是少之又少,身体素质在全面衰退。文艺素质也在全面衰退。已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第三,教师居住分散。当年绝大多数教师都住在学校,宿办合一,住宿条件虽然差一些,但大家都住在一个院落里,其乐融融,经常端着饭碗圪蹴在一块边吃边聊。教师们讨论教学上的问题。就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棍子写写画画。由于住在学校里,省去了跑路的时间。就有充足的时间来体育锻炼,发展业余爱好。后来学校盖起了四栋家属楼,半数教师住进了家属楼,虽然家家关门闭户,但总是在校园里,见面和娱乐的时间还是比较多。再后来,校园与家属楼隔离开来,一部分教师又到校外买了商品房,教师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不在同一年级组的老师有时十天半月见不到一次面。由于住到了校外,要到学校锻炼、娱乐一是不方便,二是时间不许可。
篇3
它是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它是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它是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它还是友,帮助我们改正缺点。它是谁?它就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书!
著名的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鼓舞我攀登书的高峰。
暑假的一天,我去哥哥家里住几日。说起哥哥,他虽然不是一个正经的“小书虫”。可是,他有一家子的书,其中的名著更是数不胜数,这次去哥哥家,与其说是住几日,更不如说是让我过一把书瘾。这不,一到哥哥家,我便一头栽进书房,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目。哥哥也急忙进来“招待”我,可我从书架上拿了一本《鲁宾逊漂流记》已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哥哥见我已经看了书,便只好去客厅看电视了。而我却看得出神------
篇4
离开了劳作的土地,大家就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结果,有的年轻人开始整天泡在网吧、舞厅,有的沉溺于麻将、扑克,渐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怎样才能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如何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成了西湖区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从2005年开始,便陆续有代表就此提出相关建议。在2009年初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又再次提出了《拆迁安置小区配套规划健身设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的建议》。
建议指出,农民为了国家建设、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放弃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了习惯的生活方式,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物质补偿的同时,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需要政府关心。
建议还提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重点关注撤村建居地区群众文化体育工作,要深化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其中,新建小区的文体设施,要做到与主体工程共同建设。此外,还要充分挖掘湿地乡土文化传统,为群众性文体活动搭建好平台。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将这项建议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
办理结果:完善文体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代表建议交办后,西湖区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会议认为,蒋村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在拆迁过渡和回迁集中安置地做好群众性文体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民生工程。会议决定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区有关部门和蒋村街道办事处通力合作,出台有力举措抓好蒋村街道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
在西湖区“十一五”规划重点突出“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 “五强区”战略的基础上,区政府根据蒋村街道实际情况,调整规划设置,重点做好拆迁过渡和回迁集中安置地群众文化体育工作规划,明确要求在拆迁过渡地区设立临时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并且利用学校、企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向群众开放。
同时,在新建回迁集中安置小区,做到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和场所与安置房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三同步”措施。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大场馆建设和设施投入力度,仅2009年,蒋村街道财政当年预算就达到了80万元。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蒋村街道根据区政府出台的《西湖区社区、村文化室考核标准》,安排专人加强辖区文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进行考评定级,确保每个文化室管理制度完善,活动正常开放,有专人负责管理,切实发挥其基层文化阵地作用。街道还根据《西湖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实现“15分钟公共体育服务圈”的要求,增加多处临时健身设施,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到目前为止,在已建小区配置了1个健身苑、2个图书室、3个篮球场、7个健身点、10个乒乓球室等文体设施,蒋村新区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馆等设施也正在建设当中。
篇5
关键词:血液病;生活;因素;重视;预防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66-01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化学有害物质的扩散及不适当地滥用化学药物,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会引起血液病。几十年的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物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特别是贫血病,如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即使经济发达的国家,这种病的发病也在10%-24%,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则更高。白血病的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六位,特别是儿童和青年人中白血病的发病率要占恶性肿瘤的首位。按照人口推算,每年我国大约有3万多人死于白血病。事实说明血液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多发病、常见病,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血液病能不能治愈呢?回答是肯定的。血液病不仅能治,并且可以预防。
现代生活的优越在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绝大多数人不会再为温饱发愁,人们住上了新房,甚至开上了新车。那么现代生活究竟使血液病的发生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1 饮食习惯引起的血液病
生活的改善确实从总体上减少了某些营养性贫血的发生,比如缺乏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食物中充分获取这些营养成分。那为什么部分人群中的缺铁性贫血反而会增加呢?一是现代生活使很多家庭用上了铝锅、不锈钢锅,不再用铁锅炒菜了。如果一个家庭长期不用铁锅炒菜,他们就只能从食物中获取铁,而少了从铁锅获取脱落铁的途径,一旦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小孩生长期或妇女怀孕)或丢失过多(如妇女月经等)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了。二是现代生活使某些人感到沉重的压力或工作太忙需要熬夜,使他们养成了喝浓茶的习惯。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离子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三是现代生活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高发,使某些已患病或害怕患这些疾病的人吃饭战战兢兢。他们这也不敢吃,那也害怕碰,久而久之,不恰当的饮食种类限制导致了营养性贫血的产生。
2 装修引起的血液病
现在大多数有了新房的人都要美美地装修一番才搬进新居。他们不知道装修涂料中多含有甲苯或二甲苯,如果装修涂料质量欠佳,会含有相当量的分子苯。这些分子苯经皮肤或呼吸吸收后,在体内代谢成为酚类物质。酚须经骨髓进行再解毒,解毒过程一方面可直接造成骨髓细胞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造成造血细胞核酸结构变化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或一些恶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等。当然不是每一个接触苯的人都会发生这些疾病,发生不发生、病情轻与重,与个人对苯的敏感程度有关。但是接触苯的人群增加了,血液病的发生率也就增加了。预防此类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绿色环保不含苯的涂料,选择质量好的含苯少的涂料,以及在装修完成后让房间充分通风1-2月再入住。
3 染发引起的血液病
追求美的心驱使人们黑发想便彩色,老年人白发想变黑。染发用的染料中绝对含有苯,临床上经常发现,患白血病或MDS的病人可以追问出长期染发的历史。白血病的年发病率是2-3/10万。而10万个染发者中,白血病的发病可能就不是2-3个,而是20--30个了。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不染发,老年人的银发配上大红的衣装不是最美的图画吗?如果实在需要染发应该尽量延长两次染发的间隔,越长越好。并经常化验血常规,一旦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染发。
4 开新车引起的血液病
血液病在汽车驾驶员中相对较高,那是因为他们与汽油长期接触,而汽油中又含苯。现在开车族壮大了,接触汽油/苯的人群也壮大了,发生血液病的机会也就增加了。减小这种可能性的办法是:尽量减少汽油的外泻,如果你开车时经常能闻到强烈的汽油味,那是很危险的。另外长期开车的人不妨经常到医院验验血常规,如果既往血常规正常,开车后出现明显的白细胞下降,又不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那说明你对苯很敏感,应该十分小心。
5 预防血液病从点点滴滴做起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注意公共卫生或缺乏卫生知识,不良习惯又得不到制止,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则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血液病也不例外,且各种公害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各种血液病。吸入大量有害气体和生产废气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废气、废物中含有浓度很高的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空气,也污染粮食、蔬菜、水果、水源等。总之,只有积极处理“三废”,防止人为赖以生存的洁净环境的污染,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6 戒烟戒贪酒是预防血液病的有效措施
香烟中含有致癌物质及致癌物质的催化剂和其他有害毒物,其中包括烟焦油、苯、苯丙芘、亚硝酸、尼古丁、一氧化碳、铅、镉以及201Po(钋)、226Pa(镭)、 228Th(钍)和其他微量放射性核素等近百种的有害气体及毒物。少喝点酒,特别是低度酒,能舒筋活血,兴奋神经。长期饮酒者可使肝脏、心肌、内分泌脑组织营养不良、骨髓造血障碍和缺乏维生素,甚至还会对下一代子女造成不良影响。经常饮酒的人,其生殖细胞受酒精毒害,常会造成胎儿出生后智力低下,严重者呈痴呆或畸形儿。
篇6
一、拓展视野,走进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语文课课前三分钟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阳奉阴违”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或字音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人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教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视而不见。相反如果教师适当地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二、活用教材,回归生活
文章是精神的产品,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如讲解《中国石拱桥》时,“石拱桥”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向学生问这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联系课文内容,自己探寻答案。还可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本地的某一座桥,不准透露桥名,却要尽量注意介绍时一些关键的措词。“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伤心的场合哭过?哭的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哪些人物特征永铭在心,永远难忘?难忘的原因何在?”在讲解《背影》时,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准备这些问题。这样,通过问问读读、讲讲练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三、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如讲授《天净沙・秋思》一文,可以让学生先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可改成小品文,也可以作画,领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楚景象。讲解《孔乙己》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编成一个现场小短剧,训练他们的说写能力、表演能力,再回过头来要求他们品读课文,使差生和超常生都能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让学生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之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之理,让学生既了解了文化,也陶冶了性情;既感悟了人生,也砥砺了品行,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四、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记得有一次听了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该诗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是曹操,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的境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诗歌本身,而是在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后再次拓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去领会曹操那博大的胸襟,并对照反省,看看自己的胸襟如何,该如何达到曹操的那种境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修养。
篇7
平民选秀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新鲜的刺激,人们开始是把它当作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来接受的,就像原来听相声、看小品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性的不断扩展,单纯的看和谈论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他们要真正的参与其中,并渴望起到一定的作用。短信投票就成了一种参与的方式,人们都愿意相信自己的一票是举足轻重的,是有着决定意义的,他们在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05年,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最终夺得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冠亚季军,一跃成了聚光灯下的宠儿,也成了“麻雀变凤凰”的现实写照。当晚,比赛以短信得票多少定胜负,选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短信得票数分别为张靓颖1353906票,周笔畅3270840票,李宇春3528308票。短信投票的天文数字体现了平民偶像背后所代表的广大群众巨大的社会能量。
首先,从观众和选手的关系来看,观众对于选手的青睐并不完全取决于她们的唱功,更重要的是一种吸引,这种吸引以平等为前提,满足了观众自恋的需要。“平民偶像”都只是社会上的“普通”一员,有人觉得她们唱得好,可能也有人会不忿,但总会关注。对于那些狂热的“粉丝”而言,拥护的不只是选手,更是在力捧“自己”。拉康的镜像理论说对他人过分的爱恋就是强烈的自恋。当你深爱着一个人,你会享受到自己付出爱的感觉。加之如今的电视语言日益趋向于人际传播,与观众的互动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心理上的。选手与观众的语言交流、眼神交流,都让“粉丝”得到了爱的回应。观众会在这种回馈中,享受“爱人”眼中最美好的自己。
其次,观众对平民选秀节目的一见倾心也是他们自我认知、自定角色的需要。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被淹没在人群中。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位置,渴望得到肯定。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对自我价值的认定也就有所偏差,也就亟待寻找并确立自我价值,形成自我认知。有些人自己不敢走上舞台,选手就成了他们的影子和寄托,他们此刻的自定角色可能是选手,也可能是操纵者。他们是在为自己投票,享受可以改变命运或者决定命运的和满足,这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平民选秀的前提就是平民身份,因为他们的“普通”,可以给其他人更多评判的空间、选择的空间、“驾驭”的空间,使平民选秀直入人心。
而从选手的角度看,平民选秀给了他们一次站在舞台上,接受世人目光和“挑剔”的机会。简单的说,是给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提高自己某方面的技艺、培养自己更快融入人群的能力的机会。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看,在自我认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他人的观点和态度像一面镜子。选手通过评委对自己的点评,选手之间的交流,以及观众的投票情况,对自我认知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万的选票的这面镜子也只有选秀节目才能打造,纵然评委的语言尖酸、犀利,但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他们的话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选手在各式各样的镜子面前找到不同层面、不同感受的自己,由此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为自己争得更多的选票,这是人社会化的一种必然,是作为一个人自我塑造的需要。在选秀节目这个载体的推动下,选手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可能从“普通人”变成“明星”,从社会分层流动的角度看,可谓是垂直向上流动。这样的改变和“提升”,不仅仅是在专业上的,也是一个人发展所渴望与追求的。
最后,我们从平民选秀节目的平台――电视媒体来看。美国推出平民选秀大获成功,是彰显“美国梦”的重要体现,是美国人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通过大众媒介最大限度地辐射到每个人心理,产生共鸣。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平民群体”显得格外庞大,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更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更努力地去寻找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媒体用自己大众传播这个平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因此,不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选手的角度讲,选秀节目充斥荧屏,是满足大众心理和实际需要与大众传播结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纵观国内的平民选秀节目,学习的态度是需要肯定的。各媒体在不断地寻求与观众沟通、互动的方式,电视节目的贴近性日益提升,但是,选秀节目的商业气息太浓,是节目制作的思想方向存在的偏差。平民选秀注重的是结果――一夜成名,铺天盖地的广告、无休止的胡乱炒作使节目品位低下,难登大雅之堂。
再者,作为选秀节目重要组成部分的评委,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对于中国观众观看节目的心理底线来说,他们已经开始或几近越线了。在这类型的节目尚未与观众达成一致约定时,观众并不能够接受如此直接的批评被裸地展示在电视屏幕上。中国人敦厚善良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让观众更愿意在电视上看到温情与梦想,而坚决反对如此残忍地打击和奚落。
篇8
在“圈养”的考勤生活以外,我们还得有“放养”的业余生活
逛街、吃喝、K歌老三样过时了, “沙发土豆”做腻了,下班回家洗洗睡觉,把日子睡得毫无色泽了。只结果不开花是什么树?村上春树?不是,只结果不开花的树让我想到没有业余生活的可怜虫,他们的日子只以白天的八小时为主干,即便有业余生活,也跑不开那八小时之内的服务区。这犹如一棵无花的树――虽然可能果实累累,但少了花朵绽放的美妙。
若有经济基础,业余可攀岩,可晒日光浴,可滑雪;若经济力量不够,那就走草根路线,做平民驴友,便宜时段去歌城K它个落花流水,或参加书法兴趣小组……总之“HAPPY”是王道。我有个女友,业余爱好逛街“偷艺”――她喜编织,人家大牌橱窗里上千块的毛衫她边试穿边琢磨,最后回家以不到百元就自己搞定。
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以前人们的印象中总认为已为人母的人业余生活只能是奶瓶尿布,后来社区搞中秋晚会,人们居然在舞台上看到她一曲钢琴独奏《梦中的婚礼》,我当下被震到!她的腰身不再纤细,妆容也不够精致,但她脸上有梦幻光泽,我才知道她借儿子学琴的机会,也圆了自个儿的学琴梦想。整整两年,她不间断地习琴,醉心其中。那场“梦中婚礼”在她手下虽“操办”得稍有磕绊,但那的确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婚礼”,是她许诺给自己的“婚礼”。
英伦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说, “我们并非一定得在家里才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自我……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这高度,是为日常琐事烦扰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意思是假期还是尽可能外出,以区别于我们日常沦陷太久的生活。
业余生活也是这样,它对OFFICE生涯是种必要的补氧。优+的业余生活可以提升人生品质,让行走的半径变得更远,内心更开阔。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人,她会四种语言――不是四国语言,是我们祖国的四种方言:粤语、上海话、四川话、东北话。当她熟练地说起那些方言,没人不信她是当地人,至少以为她嫁了当地郎君。
篇9
摄影记者要学会单兵作战
“没有小报纸,只有小记者”。身处再小的报纸,都必须将自己定位于大报,大意识。我始终持这种信念。
1996年3月的报道摄影研讨会上,曾璜和黄文讲了一些国外对版面的要求,他们的介绍给我的印象很深,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立刻就在和陈远忠去云南采访丽江大地震时开始实践。灾难几乎年年都会发生,而一个记者如何面对每一次具体的灾难,是对一个记者的考验。这次我没有做每天动态报道的任务。因此,我有时间和机会深入采访。我的这组报道在雅格布森来中国讲课的时候曾作为范例中的一组,他说,这几乎是唯一一组没有问题的照片。
我选在春节前后到丽江,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一下飞机,在昆明机场我就看到了一架褐色的美军飞机,美国人送物资来了!我马上溜过去采访,拍了美国救援物资和法国的无国界医生组织。
到丽江后,我们一个一个地方走访,了解线索。比如,我们了解到丽江有一座劳改农场有七、八百个犯人,地震发生后,监狱的墙都倒塌了,但犯人没有一个逃跑的。我赶到这个地方时,院墙仍没有修复。
灾难之中一切都不是可以预料的,一切都只能靠你的眼睛去看,靠你用心去感受。
我们就住在老乡家,在丽江呆了二十多天,白天拍摄,晚上采访。新闻摄影记者不能只拍,还要会写文章,不能只写简单的图片说明,你要对你采访的事件作更进一步的报道,要能够单兵作战。我从进入新闻这个行业,一直就是这样工作的。摄影记者单兵作战非常有优势,一方面你的拍摄是直观的感性的,另一方面你又能对事件的背景环境和人物关系用文字进行描述。这样的报道现场感强,又具体又有深度。
比如那次做唐山地震20周年的采访我处在采访的观察阶段,就拿笔记本记录,见到可拍的就拍,拍完了再跟被摄者聊天,对他们进行采访。而且,在采访之前,必须作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你必须对你进行采访事件的背景有清清楚楚的了解,否则,在前方你会碰到因为对背景资料缺乏了解而带来的麻烦。去之前,我在广东省地震局查了大量的资料,而且把关于1976年7月28 号,那天的一切文字资料都复印了。按道理,我不必如此费劲,因为我是报社派去采访“纪念唐山地震20周年”活动的,拍了活动也就完事了。但是,我把所有能了解和看到的一切都作了报道。包括唐山政府提出的“抓住机遇招商引资”这样的内容。
我在“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大标语下等着,几位残疾人通过时拍了一些照片来表达这一内容。当然这照片很图解。但新闻照片经常是说明性的,需要图解的。
“7・28”的前一夜,我们一夜没睡,满大街的转。我拍摄了很多在凌晨烧纸钱的人,唐山人怀念亲人的活动,令我非常的感动。
我还采访了一位在展览馆搞摄影的人,他手里有很多唐山以前的资料,我一方面用了很多他过去拍的照片,把他当作一个摄影者,另一方面还把他也作为采访对象,拍摄了他,听他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反应,我希望通过当事人的介绍来反应在自然灾难面前人们的经历和境况。
我还采访了孤儿,采访了失去妻子和孩子的男人。
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种类型的采访中都应该有自己的视点。否则,你的照片和别人的就没有区别了。
跨越拒绝,进入当事人的生活
1996年10月,偶然地我发现广东大茅岛的小岛上,住着一些麻疯病人,他们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过去这儿有一个麻疯病医院,病人逐渐地治好之后,他们回不去自己的家乡了,于是这一群人就在这个岛上生活下来。
我第一次上岛拿起相机就拍,他们很讨厌我,拒绝我,根本不接受我的采访。我一看这种情况,干脆把相机收了起来,找他们聊天。我先找了村长,在他家住了一晚上,村长问我,你不怕传染呀?我说,我不怕。因为上岛之前我就找过有关专家咨询,治好的病人传染率是极低的。
我还跟他们去芭蕉地干活,看他们打麻将。这样接触下来之后,采访就很顺利了。
我对他们的生活作了一组图片报道。麻疯病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他们被拒绝于世界之外,他们只能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生活。我的报道表达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表现了他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面。他们被治好了之后,也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也快乐活泼。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报道发了之后,引起了不少读者对他们的关心,他们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对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几个子女还在省城上了学。
采访三峡截流之前半年,我就开始积累三峡的资料,从历史到现在,关于三峡的背景资料,我几乎都读了一遍。去之前我跟编辑商量如何报道的问题。我事先制订好一个采访方案和编辑沟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编辑了解你的意图,在采访过程中,彼此可以不断地交流,在我所有的采访中,我都必须跟编辑不断沟通,他们会向我提供背景资料和意见。我也能将自己对照片如何编辑,哪张放多大提出我的建议。这种沟通的结果非常好。作为摄影记者,你不能拍完了把照片往编辑那儿发就完了,你必须随时考虑到版面,考虑你的报道传播效果才行。
我在截流前好几天就到了三峡,先去巴东采访拆迁的移民。一个这么有历史的地方要拆迁,一定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的。另一方面,拆迁规模如此之大,仅就这一点,也值得关注。
采访完拆迁接着采访安置问题。最后自然地,就进行到了截流现场。你要让读者知道一件事的前因后果,知道一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才行。
截流那天有上千记者,我的证件进不了主席台,而且,我认为主席台有新华社记者,报纸可以用他们的通稿就行了。我必须另辟蹊径。
乘警察交班之间,我一步跨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塔上,在塔上架上我的“大炮”(400mm长镜头),一直拍到大坝合龙。我这个位置真是游刃有余,想拍哪拍哪。而好多记者在底下却被警察赶来赶去,无法拍到合龙的瞬间。
那天我用的是黑白胶卷。因为我发现最近的小县城只有一个生产规模不大的冲洗店,这么多记者都在等着发稿,怎么来得及呢?发稿可是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的,所以,我马上请报社记者给我带来暗房设备,改拍黑白,这样,我可以自己控制冲洗时间。
活动一结束,我见车上车,见船搭船,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时间赶到旅馆。定影差不多就赶紧凭印象找出最佳瞬间的那一条传回报社,从赶回旅馆写好文字,冲洗照片到发稿,我用了三个小时。在这种时候,时间是第一位的。
职业化的记者要有职业化的生活方式
一个职业化的摄影记者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和他的职业相匹配的。我每天上午7点半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新闻,直到每天报纸摘要播完后才去办公室。到办公室后先浏览全国各大报纸。我的阅读习惯是首先看照片,我看对同一个事件的摄影报道我们和其他报纸的区别在哪里,哪家报纸编得好。然后再看文字。
摄影记者不能只研究图像,报纸是个商品,报纸办得好不好,读者喜欢不喜欢,跟发行量有直接关系,既然作为一个报人(我们自称报虫),你不关心这些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看完报纸了解了一些新闻线索后,开始打电话与各方面的人交流,找新闻线索。
找到新闻线索后,自己去不了的地方就赶紧找人落实采访。
比如有一次广州下大雾,大家都想去拍飞机延误,但我想到了雾之所以几天不散的原因,也许和污染有关。我便给环保局打电话咨询,他们告诉我,这两天空气污染指标果然非常高,并且对广州大雾从他们的角度作了分析,第二天我到广州街头拍了一张为防止污染,头戴面罩的骑摩托车人的大特写。图像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新闻照片往往不多用大特写,大特写用得好效果是很强烈的。照片和采访文字发出来后,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深入的分析。
每天晚上编前会开完之后,我一定要回到办公室去看新华社今天发的电讯和国外其他通讯社发的图片,每周有二、三个晚上我要到技术科去看二、三个小时的各种新闻照片。
另外,为了工作的需要,我非常注意与人的交往,应该说我的“哥们儿”几乎全国都有。各种职业、不同年龄对我的职业是非常有好处的,新闻记者应该广交朋友,这样,你的知识会广得多。
最后说一点关于相机和胶片
我们常用胶卷一般是200、400、800度的,100度的胶卷基本不用。
我的闪光灯总带着柔光罩,永远安在照相机上。我喜欢打补光,包括拍黑白片,我也强调打补光。在闪光灯上加一个柔光罩拍出来的照片很好。新闻照片也应该尽量地拍得完美,我认为这也是职业化的体现。
篇10
刘佳明,1981年出生,1999年考上大学,但因失去视力,不得不放弃大学课程。2004年,刘佳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钢琴调律专业,并获得全班唯一一张高级钢琴调律师资格证。
2007年毕业后,刘佳明回到西安,奔波于各大琴行、乐器店及音乐机构,为他们和他们的客户进行钢琴调律。创业前,刘佳明的典型工作场景是这样的:琴行售出一架钢琴,会为客户提供一两次免费调律维修服务,刘佳明把这块活接下来,向琴行收取一笔报酬。由于琴行掌握主导权,他每一单只能获得100元左右收入。那时候,作为一个盲人,刘佳明一周要去六七个地方,一个月下来,赚的却不多。他也会接一些单位的活。如西安音乐学院、曲江音乐厅等,有些单位需要开发票,他就只能找熟悉的琴行代开,“总欠人情,也比较麻烦。”更重要的是,“给琴行、乐器店、音乐教学机构打工,自己的个人品牌就树立不起来,永远受制于人。”刘佳明说。
2011年夏天,刘佳明决定创业,工商、税务,各个环节跑下来花了两三个月时间,10月,西安市未央区刘佳明盲人钢琴调律工作室正式成立。“市场决定了我只能走这条路。”刘佳明说。
一个人的创业
刘佳明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个体户”,工作室中最常出现的“员工”是他和他的妈妈。虽然开了工作室,但最初,刘佳明的生活和生意没有多大变化,他对此并不满意。
那时,他结识了一个北京拍广告片的网友,萌发了广告意识。在失去视力前,刘佳明的一大爱好是上网看足球视频,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开着足球视频听;他还喜欢用电驴,那里有很多音乐可以下载。他很自然地想到了网络推广,于是在一些分类信息网站了工作室的信息,还在淘宝上开过一个小店,但由于没花钱做什么推广,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2月,受一个客户的推荐,他又尝试建立工作室官方网站,并通过百度进行搜索引擎营销。
在刘佳明看来,建立网站好处有两点:一是,公司信息一直在线,别人想找就能找到;二是,信息量大,有助于客户理解调律工作。在此之前,很多钢琴拥有者不是使用者,对钢琴了解不多,加之琴行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客户经常提出各种质疑。而“做网站,搜索不到的话意义不大,还不如开个博客。”
3月15日,刘佳明工作室网站上线。3月16日,西安郊区的西岗学校就通过百度推广找到了刘佳明。前后效果的差别,让刘佳明形成了一个朴素的市场观点,“做网络推广,不花钱的肯定不行。”但是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现在,刘佳明每个月为百度推广支付的费用在100元左右。
用了百度推广后,刘佳明最大的感受,其实是议价能力的提升。“客户先有了解,价格比较好谈。以前往往电话没说两句,对方就不愿意听了。”根据服务内容,刘佳明调律一次的收费为300-400元不等,最高一单达到900元。刘佳明在帮客户调律的同时,还做机械调整、修理,价格虽然提高,客户认可度反而增加了。
在这个过程中,刘佳明的技术得到了锻炼,口碑也开始逐渐提升。今年8月,中国盲人调律师委员会成立,刘佳明还当选为委员。在委员会上,他也向其他人介绍了做百度推广的经验。
渐渐地,刘佳明放弃了原有的客户和生意模式,“过去那块客户,基本舍光了。”但在业务量略有降低的情况下,刘佳明的收入反而提高了50%,虽然一个月只有6000元左右。
从创业开始,刘佳明一直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利用自己做调律积累起来的口碑及判断钢琴状况的专业知识,销售二手钢琴,“我们这个行业,要不生产、要不销售、要不教学,只有三条路走,调音师也必须往这方面走。”他已经联系好了一家上海的二手钢琴工厂,并开始看库房。
刘佳明可能没有注意到,在最近的一本畅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顾问的杰里米·里夫金写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以勤劳、大量使用劳动力为特征的200年商业传奇故事结束,代之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在钢琴调律行业,他不就是一个这样的专家?
现在,刘佳明工作室的主要业务包括钢琴调律维修、二手钢琴和咨询服务。刘佳明很看重不起眼的咨询服务业务,“对我的口碑、在琴行和老师中的影响力很重要,是个无形的品牌,比钱还重要。”
点评: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信息化再造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必然路径。中国制造的成功模型将被“电子商务+专业公司+小制造”的模式打破,面对越来越细分的专业化市场,企业如果想让用户找到,一定是靠互联网搜索,而那些无法在百度等搜索平台上找到的企业将很难生存。
10万元起步的净水生意
让我们再讲一个故事。徐斌,1979年出生,2001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富士通做软件工程师。他是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上学的时候我就定了一个目标,到30岁的时候我要有一个30人的小公司。”2004年,徐斌发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净水器。
徐斌第一次看见这款产品,是在北京南三环的一家大中电器,那是朋友选购给客户的礼物。他觉得不错,就自己买了一台,拆拆补补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4年11月,徐斌东拼西凑借了10万块钱,注册了北京英诺格林科技有限公司。没法做太多调查,但又不懂市场,创业初期,徐斌全靠上网,“这就是学IT的好处,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在这样的摸索中,他花了整整一年才“入了行”。
徐斌最初卖净水器的方式是在小区里摆摊,靠取悦社区里的“老太太”开展业务。为了寻求差异化,徐斌也做足了工夫,看着衣着比较光鲜的老太太,就请她们免费试用十五天,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引导顾客对产品的认同,煮的绿豆汤是不是绿一点?做饭是不是香了一点?
但这种发展方式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太慢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接下了第一笔“企业级”订单,一份随手递给某校长的彩页为他带来了在当时堪称起死回生的2万元收入。“(有了这笔订单)公司一下子活下来。公司太小了,太容易倒了。”
徐斌的市场营销多借鉴自同行的经验:看到同行在报纸上做整版广告,效果很好,也开始了大范围的媒体宣传;模仿另一家企业,给客户提供精美的产品资料,给客户不一样的感觉。2006年,徐斌的一个朋友在做一款网络产品的时候,尝试了百度搜索引擎营销,觉得效果不错,建议他试试。在此之前,徐斌寻找客户要花很大的成本,但是通过百度推广一下子不愁客户了。徐斌开玩笑说:“天天坐在这等客户打电话,然后想办法把他忽悠成。”
也是从2006年开始,徐斌的公司快速发展。在一次向创业者传授营销经验时,徐斌说,直到2008年上半年,“我们都依托于百度推广,他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多的客户跟业绩。”与百度合作,“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广)方式。”
点评: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搜索营销是现在最好的营销方式,如果还用传统的拓展市场,基本上做不起来了,“一是有大机构的门槛,二是,人家速度比你快,你就没戏。”
事实上,像徐斌这样受朋友影响,抱着试试态度却成为百度推广忠实拥趸,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常态。比如,北京金圣达伦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汽车陪练公司,公司负责人说,之前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使用的营销方式效果有限,步履维艰;后来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并使用百度推广。目前,公司已有员工七十多人,月收入从万元增加到约30万元。再比如,常州现代护栏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留英介绍说,百度营销顾问刚开始找去时并没有说服她,后来她的一个朋友也做了百度推广,向他推荐。“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那就投一点钱吧。结果效果很好。”
新商业生态
2012年,对于创业者来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百度公司副总裁朱光说,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归纳起来为“三座大山”:一是原材料涨价,成本不断升高。第二融资难,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投资资金欠缺。第三招工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
刘佳明发现,“第一座大山”也是西安二手钢琴企业普遍发展不好的重要原因。“租一个店面,一年就要几十万,压力一大,进琴的质量越来越差,卖给客户,客户就不满意。”他为自己设计的商业模式更加网络化——租个库房,通过百度推广销售,“把琴弹个曲子录成视频,或者内部结构拍成图像、视频放在自己的网站上。”
点评: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
中小企业之所以那么难,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慢慢消耗殆尽,人力成本上升,同时原材料、房租等成本也在急剧上升,实业不赚钱,但未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大利好:首先是旺盛的国内需求,其次是因交通运输的大发展促成的“大一统”的国内市场,而要征服这样的市场,广大中小企业主要善用像百度这样的“大一统”的网络推广渠道。
中小企业无疑对于成本更加敏感,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何百度推广50多万家企业客户,90%为中小企业。百度副总裁王湛说,大企业通常有成熟的专业营销团队,营销预算比较充裕,而中小企业由于能力和资金有限,更看重营销推广的“专”和“活”,“专“就是让中小企业用很少的投入找到自己需要的人群,而”活“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随时应变。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只要有客户,只要你的客户源源不断,那么所谓的‘三座大山’问题都可以被解决。”朱光说。南京沪联是一家生产灌浆料的建材企业,总经理张翮说,金融危机后,建材行业受影响很大,很多同行在这场危机中倒下,而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人力成本、营销成本压力都很大,搜索引擎推广的好处是,它能带来客户的电话。“当年我们投的三千元钱,很快就接到一个十万元的订单。”
搜索营销与传统营销手段最大的不同,其实是让需求与产品对接,而不是先有产品再做推销。张留英说,使用百度推广后,“(达成交易)成功率也很高,因为都是他们需要这个产品找的我们。”这也是为何百度推广被一些人称为新生产力引擎。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如此评价百度:“整体而言,百度推广铺设了一个更加低成本、高效的信息网络,大大降低了整个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在去年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将搜索营销纳入中小企业促进法。
朱光说,大量中小企业“用不上搜索营销不是因为没有推广费用,缺乏专业的搜索营销人才是最关键的。”也因此,百度和工信部去年底共同的“翔计划”一项重要内容,是帮助中小企业掌握搜索引擎使用技能——7月底,百度推广推出了“百度认证”知识培训体系及认证服务,提供有关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课程;9月起,“百度推广企业英才计划”分别在北京、西安、石家庄、无锡四城市启动试点,百度免费帮助超过6万家企业培训出专业的“百度认证营销推广师”,现在“百度推广企业英才计划”已经在全国铺开。
刘佳明也参加了这个英才计划,现在对网站的推广创意、确定关键词,已经不需要再通过客服人员。很多百度推广的使用者说,企业英才计划的线上课程,能帮助了解后台使用及数据分析调整技巧,弥补了通过客服电话学习操作的不足。除了搜索技能培训外,百度还和一些社会机构合作,举办创业者沙龙,帮助他们开拓思维。
紧跟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客户带来更便利、更智能化的营销方式,一直是百度商业产品的发展思路。百度有很多免费增值服务工具,今年,其还推出了国内首款客户来电分析工具“离线宝”。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获取的即时要求,百度7月正式推出百度推广手机版,可以随时查看营销数据、转化率等推广效果,并及时调整推广预算。
王佳明建网站花了600元,是百度帮助找的建站公司,ICP备案、广告经营、域名注册,王佳明都没怎么操心。事实上,有些幸运儿甚至不需要考虑网站建设成本。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2012年到2015年,百度将免费为5万家加入“翔计划”的企业,建设企业网站,并提供百度商桥、百度地图标注、百度统计等多种平台资源,总投入达30亿元。2012年,仅在北京地区,百度就投入了5000万元资金。
技术劳动力时代
杰里米·里夫金说,通过网络将数百万生产者和卖家在虚拟空间中连接起来几乎不需要成本。因此,一个由数百万人组成的分散式网络代替了从批发商到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中间人,并且消除了传统供应链中的成本,并使得手工产品可以在价格上与大规模生产竞争。
许名南出生于中国龙舟发源地汨罗市屈子祠镇狄湖村,家中是“龙舟世家”,父亲许桂生是汨罗市九子龙屈原龙舟制造厂厂长。与国内其他制造轮船来做钢龙舟有所不同,他们是用传统的手艺打造木质龙舟。他是国内第一个利用百度搜索营销推广龙舟的人,效果还不错。而之前,“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力量,方圆几十公里的市场不足以支撑我们这些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