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02 10:4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户经营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四个转变;实践;四大优化;玉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146-02
一、“四个转变”的新理念的确立
2004年6月份之后,随着市场中心任务的调整,玉桥管理思路有所拓展,以楼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和优化商铺布局的工作逐步推广,工作内容也有所调整。但是,面对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这个转变还不够。要从根本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是要求我们要确立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进一步强化和突出经营的理念和职能。如何执行新的战略,进而及时调整玉桥市场的运营战略,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提出了“由租赁式服务管理向经营运作转变、由被动服务管理向主动服务管理转变、由粗放服务管理向精细服务管理转变、由传统模式向创新运作转变”为内容、以经营运作为核心、以提升绩效为目标的“四个转变”的新理念。
提出“四个转变”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要确立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尤其要强化和突出经营的理念和职能,把上上下下的注意力和各部门的工作着力点放到经营运作上来,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做得更加优化、更加规范。
二、选择 “四大优化”作为经营管理提升的突破口
要落实“四个转变”的理念,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看它是否符合“四个转变”的要求。要改革现有的工作流程,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新设计新的工作流程。在优化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四大优化”作为经营管理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四大优化”即优化商户结构、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商铺布局、优化诚信市场建设。
优化店主结构是提升玉桥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共赢价值观的可靠保证。我们采取了扶持、培育、引进、储备、淘汰等一系列措施,积极调整、优化商户结构,提升优质商户的比例。对市场现有的优质商户实行倾斜政策,支持他们做大做强;对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商户采取多种形式的反哺支持,培养他们快速成长壮大;对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商品或有连锁能力和扩张能力的商户积极引进。同时积极实施《商户分类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商户退出机制(末位淘汰制)”,逐步提升优质商户的比例。
优化商品结构着立足于提升品牌商品的比重,提高销售商品的整体质量,推动优质服务。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品牌商品经营保护管理办法》,引进与退出相结合,指导商户引进品牌,自我选择储备品牌。二是坚持执行《商品准入审验制》,严把商品准入关。三是积极调整商铺布局,支持和鼓励商户经营品牌商品。四是严格商铺转让条件。首先满足内部转让,鼓励优质商户兼并。五是控制委托经营商铺总量,限制短期经营行为。
优化商铺布局的重点是整体性调整商铺布局,确保市场的品牌经营布局需要和环境美化,实现由市场向百货购物广场的转化。一是按楼层或区域统一规划、设计商铺与布局,逐步实施,争取用2—3年的时间使市场布局整体有较大改观。二是发展和建设经销商品专业街、特色街和专营店,体现区域特色。三是在统一规划前提下,鼓励商户自主亮化、美化商铺,显示商铺个性。四是引导商户提高商品展示水平,增强商品销售的吸引力。采取这些措施后,逐步营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优化诚信市场建设重点做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我们按照诚信标准体系、诚信管理体系、道德调控体系这三个诚信建设框架,先后制定了《市场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市场商品品牌管理保护办法》、《市场先行赔付实施办法》、《市场不满意退换货承诺实施办法》、《诚信经营商户标准》、《诚信商户考评细则》、《营业员管理实施办法》等十项诚信建设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市场管理者、经营店主,包括店主聘用的营业员的诚信行为,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者和经营店主的文化引领。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员工、对店主和营业员进行持续不断、大规模的职业道德、诚信理念培训,运用案例分析、典型示范、诚信论坛等方式,启发企业成员、经营商户和营业员的诚信认同,形成了“诚信是市场的生命”、“诚信是效益之本”的自觉意识,引领诚信自控和自律。
三、“四个转变”的深刻影响
“四个转变”是继玉桥确立商场化管理理念、服务管理理念之后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对玉桥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四个转变”帮助我们克服了传统的、惯性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地走继承与创新之路,按照“高起点谋划、按规律办事、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从思想认识上、思维方式上、思路拓宽上、行动步调上真正做到思想转轨、工作转型、作风转变、服务创新。
2.“四个转变”拓展了经营。过去玉桥的经营偏重于物业管理和租赁管理,抓好现场管理和收费是各管理员的主要工作。随着“四个转变”观念的调整,以楼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和优化商铺布局的工作逐步推广,工作内容也有所调整,帮助员工确立了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身份,进一步强化和突出经营的理念和职能。
3.“四个转变”巩固了诚信市场建设成果。2005年以来推行了:不满意退换货”制度;2007年全面实施市场标准化管理办法,以商品准入审验管理为重点,严格商品审验准入制度,大幅度提高商品准入审验商铺比例;玉桥市场先后被江苏省授予“江苏省样板市场”、“江苏省五星市场”的荣誉称号,提升了玉桥整体的诚信形象。
从理论到实践,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到“四大优化”的转化,推动了玉桥持续进步,塑造了“玉桥”这个江苏省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 范钧.高新技术产品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0,22(5).
[2] 潘成云?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互动性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9(12).
篇2
一、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形式和危害
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线上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以POS收单和便民支付为代表的线下支付以及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由于互联网支付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因此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的市场领域主要集中在后三类。
(一)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形式
以宁夏市场为例,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形式主要有以三类:一是派驻业务员开展相关业务。支付机构在当地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派业务员在当地拓展商户。开展的业务以银行卡收单业务为代表,业务员拓展商户后,与商户的协议签订、密钥罐装、机具后续维护等均由支付机构法人机构负责,不能落实《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所提及的本地化服务和管理责任。二是依托通讯运营商开展支付业务。支付机构与当地通讯运营商分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由通讯运营商分公司在当地拓展商户,支付机构负责提供在商户布放的非接POS设备。作为实际运营方和资金管理方,以及提供相关的配套支持服务,支付机构可以充分利用通讯运营商分公司已储备的客户资源拓展支付业务。如在当地开展手机支付业务,且不向当地人民银行备案。三是委托当地公司拓展市场。支付机构通过与当地无关联关系的公司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发展特约商户和对特约商户的后续维护工作外包给当地公司,在拓展银行卡收单业务中存在对商户资格审核不严、任意降低扣率等多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危害
支付机构异地违规开展业务,势必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首先是恶性竞争,破坏行业秩序。以银行卡收单业务为例,个别支付机构为了抢占市场,选择给商户更低费率、给或加盟商更高佣金的做法来拓展业务,或者在发展特约商户时,只要求提供身份证及银行卡号等简单资料。其次是加大套现的风险,个别支付机构在异地经营过程中,直接以“可以将个人结算账户作为收单账户,可以帮助客户套现”等作为宣传,吸引商户的眼球。再次是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支付机构异地经营中展业和退出都较为随意,一旦其退出造成在当地的受理终端、清算服务突然中止,客户将会投诉无门,严重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或增加客户实现合法权益的成本。
二、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监管存在的难点
(一)信息获取难
目前,全国已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已有250家之多,大多支付机构出于迅速抢占市场以及节约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异地经营中通常是业务拓展先于机构设立,支付机构不设立分公司异地经营,其向业务所在地人民银行主动报备的意愿不高,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关注媒体广告、商户收银台布放的机具以及金融消费者或银行、银联的举报等,造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获取信息被动,掌握情况不全面、不及时,难以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监管。
(二)调查取证难
支付机构采取派驻业务员,与当地公司合作、等方式拓展业务时,对与支付机构合作的商业机构或个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没有行政调查和检查权。对于支付机构拓展的商户,尽管《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进入与收单活动相关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直接到商户调查取证并不顺利。造成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异地经营违规操作存在调查取证难的问题。
(三)整改落实难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监管手段单一,目前主要采取的基本是三步走的处理方式,第一步约谈支付机构当地负责人,督促其限期整改;第二步向上级行通报情况、通过法人机构加强监管;第三步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支付机构进行处罚,但是并不能有效限制支付机构异地违规开展业务,支付机构一边派人与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周旋,一边继续拓展业务,而整改意见却迟迟不予落实。
三、造成监管难题的原因
(一)支付机构分公司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收单机构应当对实体特约商户收单业务进行本地化经营和管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支付机构不得在未设立省级分支机构的省从事预付卡业务”,明确了支付机构异地从事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需设立分支机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分别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但就目前的制度看,对支付机构分公司的监管主要还局限于设立备案,对于日常业务的监管缺乏系统的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日常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仍处于自我摸索的状态。
(二)通讯运营商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监管无据可依
通讯运营商支付机构异地经营主要从事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业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监管中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关于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专项管理办法尚未出台,手机支付的定义尚不明确和统一。如在手机卡上加载支付账户,客户存钱至该支付账户,即客户可持手机在布放了配套POS的商户实现闪付,对于这一业务是定义为手机支付还是预付卡,再如现在许多支付机构推出的插在手机上的刷卡器,是属于移动支付还是收单(移动POS)等等,如何正确界定,都没有明确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监管中存在迷惑。二是通讯运营商支付机构异地经营主要依托当地通讯运营商分公司,而目前相关管理办法并没有明确这一形式是否合规,对通讯运营商采取这一形式拓展业务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又该如何监管,同时通讯运营商当地分公司也会认为自己不属于支付机构,而不配合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工作,目前对于此类业务的监管尚属真空地带。
(三)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在人民银行内部,目前就支付机构监管的沟通协作机制不够健全,随着支付机构业务的不断拓展,对于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工作重点已经从准入审批调整为支付机构日常业务合规经营与风险防控,因此亟须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协作监管机制。比如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发现支付机构存在异地未设立分支机构即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时,多次督促未取得效果的情况下,会与该支付机构法人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联系,但目前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工作中有诸多不便。而在人民银行外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作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不能充分调动各监管部门的行政资源,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四)监管人力不足,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支付机构监管的人员往往只有1~2人,而仅在宁夏这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所掌握的开展业务的支付机构分支机构就有5家(备案和未备案合计)。同时支付机构所从事的支付业务种类多,包含了银行卡收单、预付卡、手机支付等,而每种支付业务的创新速度都可谓日新月异,对于监管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五)监管成本大,违规成本低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已备案的支付机构分公司进行非现场监管以及开展现场检查,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接到对于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投诉时,需投入人力物力去进行调查,核实问题后还要督促整改。而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异地违规行为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与所投入的监管成本相比,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的成本太低。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建立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的监管制度
尽快颁布《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管理办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明确:一是明确对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非法人支付机构,业务所在地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向各银行机构发通报、借助媒体公告、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限制其业务开展,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权威;二是明确支付机构依托通讯运营商当地分公司开展支付业务是否合规,如果合规应明确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对通讯运营商当地分公司进行监管、可以调取相关资料、可以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在业务开展中支付机构和通讯运营商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三是明确支付机构异地经营应具备的条件、需履行的义务、违规责任、处罚措施等;四是对支付机构异地设立分公司且备案,但是不开展业务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完善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跨地区监管协作机制
进一步明确支付机构法人所在地和业务所在地人民银行的监管责任,建立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处理流程。对于支付机构异地经营所在地的人民银行通过督促、约谈等方式仍不能发挥作用的,应当建立规范的信息报送方式和渠道,将违规信息报送至其法人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和人总行相关部门。建立支付机构的“信用档案”,将支付机构异地违规经营信息写入“信用档案”,“信用档案”的信息在人民银行内部共享,对于“信用档案”记录问题较多的支付机构在今后变更以及分支机构设立等方面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对于收单机构或经其授权的特约商户所在地的分支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总对总银行卡受理协议的,总行能够建立信息库汇总“总对总收单协议”情况,并在人民银行内部共享,便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掌握。
(三)建立与各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合作机制
与工商、税务、公安、银监等部门建立协作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资源,在对支付机构异地经营违规行为的调查处理方面,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效能。以与工商行政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为例,在营业执照颁发方面,支付机构分公司必须到当地人民银行完成备案后,工商行政部门才可在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中加入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支付业务,促使支付机构分公司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对于不设立分公司即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借助工商部门的行政资源,从而提高人民银行的监管效力。
(四)培养监管人才,不断创新监管手段
篇3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农资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要求,现就全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场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全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农用生产资料集中经营总体要求,城镇内现有的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部进入县农资大市场,实行集中经营管理。今后凡从事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经营业户也一律进驻县农资大市场开展经营活动。
二、进一步清理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政企分开的要求,认真清理整顿政企不分和乱挂靠、乱挂钩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现有挂靠县农委、各乡镇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一挂靠县供销联社,由县供销联社进行统一管理。要从源头上查处农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非法经营主体,严把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经营化肥、农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经安监部门资格审查和经营许可,符合主体经营资格,对不具备条件的,工商部门坚决不予发证和备案。农委、工商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所有农资经营主体进行清理,对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三、严格农资商品的市场准入
对需要经过审定、审批、登记或许可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要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或越权审定审批,切实加强对农资商品市场准入的管理,防止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农资商品进入市场。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或国家已明令退出市场和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要依法吊销或者注销生产经营许可证。
四、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建立日常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制度,突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农委、工商、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办案,集中力量对全县各类农资销售市场进行逐一检查,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超范围生产经营农资产品;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以及国家禁用、停用、淘汰的农资产品;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生产销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以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假冒伪造或者买卖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或者产品登记证、推广许可证以及伪造、涂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和有关质量标识;农资生产销售中计量违法、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的行为。对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篇4
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因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被处以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卫生许可证。此外,还对食品委托加工行为作了严格规定,要求必须在产品上标注委托双方的卫生许可证编号。
据悉,这是卫生部首次统一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标准规范。
摩托车出口企业资质提高
3月1日起,我国将对摩托车产品出口进行资质管理和授权经营管理,摩托车整车年出口额不足50万美元,或国内市场销售数量不足3万辆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将被挡在摩托车出口行列之外。
目前,我国摩托车产品出口中无序状态十分严重,造成恶性竞争.为此,商务部协调摩托车管理的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以规范我国摩托车产品的出口秩序,首次形成了贸易、产业、质检、海关、认证等相关管理部门联合推动规范出口秩序的工作机制,从产业到流通领域进行全套管理。
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获缓解
长期困扰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有望在银行业多项政策支持下得到缓解。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今年将引导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小企业贷款机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比如,适当减免小企业贷款业务利息收入营业税,允许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损失按一定比例税前核销或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建立专项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新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就新办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给予了明确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为:一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新注册成立的企业;二是新办企业的权益性出资人(股东或其他权益投资方)实际出资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累计出资额占企业注册资金比例一般不超过25%。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推进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近日表示,今年国家将对已有矿山一律按规划要求进行资源整合,力争做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力争2年内基本解决小煤矿过多问题,实现矿山的合理布局。
据悉,今年国家将对全国土要产煤区全面实行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统一组织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对新设矿业权一律实行有偿出让,主要通过招拍挂方式确定勘查开采主体,对已有矿山进行资源整合,凡是低于标准的采矿中请,一律不予批准;凡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设置新的矿业权。
《低开出口发票行为处罚暂行办法》出台
4月11日起,低开出口发票行为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可能被禁3年外贸经营。
商务部近日出台的《低开出口发票行为处罚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初次违反的企业予以警告;对第一次警告后2年内再次违反的企业除予以警告外,可以并处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以上违法行为,对外贸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视其情节,给予违法企业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期限内从事有关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处罚,对于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可视情节,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期限内担任外贸企业法定代表人。凡涉嫌偷逃骗税需移送稽查部门立案调查。
虚报瞒报统计资料最高罚款5万元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已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果企业事业组织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将被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个体工商户如果有上述行为,将被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类玩具3月1日起强制认证
篇5
影响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二是监督管理因素。这里主要探讨影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监督管理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机制;二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三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四是银行卡业务参与各方的协作关系。这四个方面既涉及到银行卡业务经营主体的管理能力,也涉及到了银行卡业务外部监管者的监管水平。
商业银行要完善银行卡经营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经营管理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模式和银行卡的卡种构成两个方面。
从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卡发展历史来看,在发卡机构的内部运营机制上,核算独立、管理集中的利润中心化运作模式是一种普遍采用、行之有效的银行卡业务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了银行卡业务在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全球信用卡发行量已达1亿张,银行卡收益占其纯利润的1/3。在香港,据估算,信用卡为香港各发卡银行创造的年收入总额达70多亿港元。而我国各商业银行大都采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造成发卡机构众多,计算机系统、发卡、打卡等设备分散投入。截至2001年底,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发卡机构就达991个。再加上财务上统收统支,不严格核算成本和收益,促使一些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发卡规模,造成重复投入大、资源利用率低,加大了经营成本,而且不利于开展统一的市场拓展、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
从发达国家(地区)银行卡发展经验看,借记卡只是银行为满足部分客户需求的辅产品,具有循环透支功能的贷记卡才是赢利的主导产品,是银行卡业务收益的主要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卡种构成基本以借记卡为主,准贷记卡占比很低,贷记卡仍处于发展初期。另外,在已发行的银行卡中,存在大量的睡眠卡和低效卡,银行卡业务资源浪费严重。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发展缓慢,使银行卡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商业银行要采取切实措施,对现有银行卡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借鉴国际同业的先进经验,实行集约化经营,完善卡种结构,充分发挥银行卡业务的利润中心的作用。
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卡业务涉及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多方参与者,业务运营涉及储蓄、结算、信贷等诸多领域,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集多功能于一体,风险较大。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例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都包括于其中,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则尤其突出。
在过去的十年里,万事达卡和维萨卡国际组织收到的信用卡犯罪损失报告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我国银行卡绝大多数是借记卡,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缺乏深入的认识。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同时存在着无序竞争、不规则运作以及发卡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都将成为产生银行卡风险损失的漏洞。我们必须借鉴国际银行卡业的发展经验,未雨绸缪,改善和加强银行卡业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银行应根据银行卡卡种的属性、业务种类及其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规范各类银行卡的资信审查、开户、授信/发卡和受理等操作程序,从制度上明确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实行谨慎会计原则,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科学地设置组织架构和管理程序,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其次,各商业银行要将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银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之中。银行卡是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的便捷渠道,扩大了银行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但并没有改变业务的风险性质,风险可能还会更大,更不好控制。银行不能将通过银行卡开办的各项业务与通过其他方式开办的各项业务在风险控制上分割开来,要实现集中统一控制和管理。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建立集中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风险易发、高发环节的管理,逐步实现业务风险的集中控制。同时,要注意提高银行系统共同防范风险的能力,尽快实现各类客户信息,特别是不良客户信息的共享,利用银行卡业务联合的优势,共同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银行卡经营风险。
最后,要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内部审计。银行要把对银行卡业务的审计工作纳入到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对银行卡业务的操作程序、运行成本、经济效益、技术安全保障等进行全面审计,并切实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人民银行要对银行卡业务实施有效的监管
1.提高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效率,鼓励银行卡业务创新。目前,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实行的是以审批制为主、备案制为辅的准入制度,准入工作主要集中在总行,市场准入工作相对较严。
银行卡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它逐渐成为银行业的主导产品。该业务自诞生以来,就以服务功能不断推陈出新见长,这就要求监管者跟踪市场,多思考新问题,多研究新发展变化,避免出现因监管能力不足而阻碍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问题。
进一步简化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尽量避免层层审批。改革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制度,将以审批制为主、备案制为辅的准入制度逐渐过渡到以备案制为主、审批制为辅的准入制度,对部分卡种还可以实行事后或事前报告制度。突出市场准入工作重点,将审点放在风险较大的银行卡,例如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业务方面,从而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积极的金融创新,改革银行卡经营管理体制,设计出有利于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先进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和管理能力开发新的功能和新的卡种。同时,要严格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卡人资格严格审定。
2.改善和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于1985年,经过17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2年第一季度,按法人统计,全国共有发卡金融机构近60家,发行各类银行卡4.1亿张,其中借记卡3.84亿张;银行卡账户人民币存款余额4691亿元,外汇存款余额25亿美元;银行卡人民币账户消费信用20亿元,外汇账户1514万美元。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随着中国银联服务的逐步到位和银行卡的联网通用,银行卡业务在我国将会获得长足发展,会进一步渗透到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随着外资银行、国际信用卡机构逐渐进入我国银行卡发卡市场,我国银行卡市场将呈现竞争活跃、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同时风险也会增大。因此,人民银行在今后的现场检查中,应逐渐加大对银行卡业务检查的比重,将银行卡以及以银行卡为载体发生的业务统一纳入现场检查的范畴内,纳入统一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框架中,从业务、技术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务的非现场监测,及时了解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动态,分析银行卡业务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防患于未然。
3.完善银行卡业务的监管法规框架。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目前在银行卡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监管规章,但该规章法律层次不够,也存在许多操作方面的问题。目前,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银行卡条例》的草拟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银行卡条例》的出台,将确立银行卡发展和监管的基本法规框架。该条例出台后,我们还要进一步修改《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并针对银行卡业务的具体环节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形成系统的银行卡法律框架,维护银行卡业务在我国的稳健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市场准入监管还是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应坚持积极审慎的监管原则,既要求发展、求利润,又要保证质量和减少风险。
篇6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鼓励有序竞争
网络支付安全是整个市场规范发展、市场参与者有序竞争的内在需要。围绕安全与效率的核心目标,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强化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的合作,在鼓励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同开展网络商户和消费者安全支付教育的同时,要尽快研究涵盖整个网络支付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机制,推动诸如安全技术、反欺诈、反洗钱、防钓鱼、“黑名单”共享等具体措施的落实。
而在网络支付效率的提高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深化网络支付领域共同遵循统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构筑高效、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需要认真辨别,寻找具有相似经营理念、共同发展目标、较强内控能力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双赢合作模式。
提升支付业的服务能力
创新是支付行业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原动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宏观经济金融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突出保障和民生,消费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变化,政府监管部门要鼓励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立足全局,抓住机遇,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加大与宏观经济战略相关的全场景的支付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应用,挖掘相关增值服务,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有序健康发展。
篇7
一、积极推进户外广告整改提升
依据《市市区户外广告、招牌设置总体规划》、户外广告设置详规,组织对合法有效户外广告进行整改提升。一是继续推进市区户外广告详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全覆盖,为整改提升提供规划依据;二是加大户外广告整改提升力度,努力打造一批户外广告整治精品工程;三是组织开展“回头看”,清理拆除市区剩余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及存量合法有效高炮、灯杆挂旗等广告;四是扩大户外广告整治范围,向次干道、社区延伸。
二、全面强化数字化城管和城管执法基础建设
(一)全面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
完善市级数字化平台和七区数字化城管系统,逐步扩展软件系统功能及实施范围,及时对地理基础信息进行普查更新,指导五市2012年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修订《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手册》,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置程序,加强对区(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完善评价考核办法,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制定疑难案卷应急处置办法,建立精细普查、精确发现、精心指挥、精准处置、精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监管机制,提高案件处理率。进一步增设视频监控点,整合视频监控资源。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加强数字化城管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城管执法基础建设。
1.积极推进法制建设。按照国家、省、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要求,抓好《行政强制法》、《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加快《市城市容貌与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修订,力争制定出台临时市场设置管理、亭体设置管理、查处违法建设等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改进、丰富和完善“城管执法业务网上运行系统”功能,推进实施执法业务网上运行和处罚裁量标准完善细化,促进执法工作规范透明运行。
2.不断完善城管执法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实施城管执法行为规范。会同监察、法制等部门,分类制定城管执法行为规范,对同一类违法现象在全市统一认定标准、管理行为模式,规范执法方式方法,明确处罚标准,设定完成时限,明确绩效考核标准,促进城管执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深入推进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和社区城管工作站。在2011年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推进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确保实现责任无缝隙覆盖。进一步推进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2012年底全市七区社区城管工作站覆盖率达100%,并不断探索完善社区城管工作站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城市管理的社会基础,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将各区市政府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2012年绩效考核。三是完善城管执法宣传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户外媒体等设立专栏、专版等,突出“视觉污染“整治、规范占路摊点群、数字化城管、社区城管工作站、“城管先锋”事迹等工作重点,展示城管执法良好形象。
3.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加强中队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按照《中队等级评定办法》,继续推行中队等级达标工作。着力强化对中队内务的督导检查,从基本的行为准则和标准规范抓起,培养城管执法人员良好的职业风范。不断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和城管协勤员队伍的纠察力度,及时纠正违反队容风纪行为,严肃查处野蛮执法、执法懈怠、等严重违法行为,维护队伍形象。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现行的城管执法人员衔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人员的荣誉感,努力促进城管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三、着力开展三项整治
(一)开展占路经营专项整治。按照“合理布局、疏堵并举、方便市民、整洁有序、规范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设置便民利民的固定摊点、特色摊点、季节性和节假日摊点。建立占路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出台《市便民摊点群设置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为各区治理占路经营提供政策指导,配套出台《沿(临)街店铺跨门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商户跨门经营行为。在露天烧烤多发季节,进一步出台措施,进行专项整治,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秩序,确保道路畅通,使全市占路经营整治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开展违法建筑清理拆除。一是组织各区、市对各类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建立管理档案,制定计划分年度逐步实施拆除,其中2012年全市计划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5.4万平方米;二是结合查处违法建设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转变工作思路,细化考核标准,组织各区、市重点遏制和打击各类新建违法建筑行为;三是根据市政府立法计划,配套出台我市的查处违法建设规定,进一步规范和保障违法建筑清理拆除工作;四是充分发挥媒体和社区城管工作站的作用,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将存量违建拆除计划和新生违建查处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社会满意率。
(三)开展门头牌匾和占路亭体整治。
篇8
一、发展目标
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含个体工商户)突破2.4万户,新增4650户(其中个体工商户4500户,私营企业150户);税收突破5亿元,新增5000万以上,增长10%,其中纳税超1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5户,超1000万元的3户以上;注册资本60亿元,新增25亿元以上,增长71%,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的民营企业增加40户以上;从业人员突破13万人,增长10%。
二、工作措施
(一)重点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激励调动、调度促动、措施拉动、培训带动”的有效机制,加大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产业集群等载体的建设力度。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划出5万元用以扶持成长性、千百十工程中小企业工作经费,确保全年有9家以上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对当年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的由市财政给予每户1万元奖励,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龙岭工业区管理办、东山工业区管理办、市各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能人创业。
充分利用闲置办公楼房、厂房、仓库、校舍和其他大型场所,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制定优惠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和二次创业者创业。着重在引导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投资者和二次创业四类群体能人创办企业上下功夫,出成效。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入园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二是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平台和创业服务;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创业条件;四是建立科技成果和创业项目信息库,为投资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龙岭工业区管理办、东山工业区管理办、市发改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三)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五大平台建设。
1、创业辅助平台。
以全民创业为主题,以能人创业为主力,以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载体,引导创业型企业围绕产业龙头,开展专业化配套协作。加快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孵化功能,降低创业门槛,落实创业政策,催生中小企业成长,提高创业成功率。(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工商局、龙岭工业区管理办、东山工业区管理办、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办公室)
2、融资担保平台。
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增加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扩大规模,发挥效益,开展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价。进一步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提高对民营企业贷款比重,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行股权质押、无形资产质押、仓库(存货)等质押贷款和企业联保。进一步完善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年内举办2期以上政银企洽谈会,力争签约项目60个,签约资金10亿元以上,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亿元以上。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我市民营企业担保贷款。(牵头单位: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办、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各商业银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工商局、市国资办)
3、信息网络平台。
通过推进市重点企业及相关部门信息联网,扩大信息量,拓展服务内容,提升中小企业网的服务功能。建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数据库,推动企业上网工程,帮助企业建立网站。组织开展网上人才招聘、技术转让、产品展览、电子商务、网上MBA培训等活动。(牵头单位:市政务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市民营企业局、市工信局)
4、教育培训平台。
一是创新培训形式,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社会知名专家的合作,着力打造以座谈、交流、讲座等形式,以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品牌创建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为内容的“中小企业讲坛”,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经营、善运作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二是引导更多的培训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赣州市举办的各类培训;四是市财政预算内在继续安排10万元培训资金,由市民营企业局负责全市民营企业主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全年举办6期以上培训班,培训2000人以上;五是积极向上争取培训专项资金和培训指标;六是组织我市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各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5、指导服务平台。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知名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生产技术、市场拓展、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品牌创建等方面搭建咨询、指导和服务平台。促成我市民营企业与发达地区的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的合作,并为企业引进所需的各类人才。(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各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建设和完善提高民营经济服务水平的八个机制。
1、联系互动机制。
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坚持和完善各部门行之有效的联系互动工作制度,及时地了解并分析民营经济运行动态,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各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2、政策宣传机制。
一是通过简报、网站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继续办好中小企业简报,丰富简报内容,扩大覆盖面。加大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来激发全市人民创业热情;二是在南康电视台继续开设民营经济工作专题节目,每月播出2期;三是利用春节、中秋节召开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座谈会,引导和鼓励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四是举办1期以上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共同探讨我市全民创业和发展民营经济课题。
3、督查落实机制。
一是树立服务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为民营经济提供“高效、便捷、公开、周到”的服务,杜绝一切刁难现象的发生;二是实施重点企业挂牌联系制度,不断提高各部门服务民营经济的质量和意识。
4、信息监测机制。
建立面向全市民营经济的信息监测机制,发挥好“引导、服务、参与、协调”职能,做好每季度1次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5、激励扶持机制。
市财政预算内继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采取贴息、补助和奖励的方法对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争创品牌、参加展会、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中小企业成长性工程”和“千百十工程”等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一是市财政继续从本级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50%的经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重点对矿产品、家具等六大主导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给予奖励;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服务平台、产品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扶持,年内组织申报2-3个项目,力争有1-2个项目申报成功;三是落实国家、省、市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四是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对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各类展览展销活动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2000元补助,财政统一安排了展位费的不再补助。五是对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申报程序和资金来源按《南康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6、自主创新机制。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制定并实施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扶持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低档次、松散化向系列化、集群化转变。二是引导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抓好众鑫矿业有限公司、汇丰矿业有限公司、罗边玻纤有限公司、大澳涂料有限公司、华亿木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骨干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引导企业走联合重组道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着力培育10个以上在江西省和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品牌。(牵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各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7、市中小企业协会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发达地区先进行业组织机构的沟通交流,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及时收集整理民营企业主的各种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并不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寄头单位:市民营企业局,责任单位:市中小企业协会)
篇9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繁荣城乡经济、保障就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各类中小微企业已达到470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8%以上;对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无论是就业还是创新,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太小、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协作配套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随着发展阶段和宏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通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最近出现的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使得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过高,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遇到重大障碍。如何构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引导民间资本流向中小企业,将民间资本变成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资本,使中小企业真正步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结构不合理
据相关统计表明,在创业初始阶段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主要是内源融资,原始资本积累中内源性融资高达57%,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仅有29.7%。内源融资的规模有限,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仅靠内源融资远远不够。外援融资中,银行贷款是主要方式,但获得的信贷支持很小。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80%多的企业一年内的流动资金只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部分需要,60%多的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对于直接融资,虽然我国先后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但要求甚为严格,门槛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达标,只能放弃直接融资的渠道。
(二)融资缺口加大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均受到影响。生产要素中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外产品市场需求降低,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压力陡增,存货占用较大比例的流动资金,企业急需资金。与此同时,由于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水平、降低出口退税率等,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明显趋紧。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大幅降低,资金周转趋缓,原来一些经营不错的中小企业也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情况。由于无法清偿借贷资金,导致危机前活跃的民间借贷规模也大为收缩。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日益加大。
(三)融资成本增加
银行出于安全的考虑,对贷款利率不断上调,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央行对信贷新增规模实行窗口指导政策后,信贷规模降低,商业银行提高了利率上浮的空间,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涨了30%-40%。
这些做法让中小企业生存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其他金融机构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例如,企业申请担保贷款,考虑到担保费率,中小企业支付的融资成本高达20%。若是从地方民间融资贷款,年利率10%以上,有些地区借贷利率高达20%-30%,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信贷规模降低的情况下,导致部分企业对从民间的贷款支付的月利率达到40%-60%,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增加,经营风险随之加大。
三、以浙江省为例构建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一)金融支持体系
1.建立信用担保机制。一是设立浙江省政府的中小企业担保计划,由省政府全额拨款,由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及其在各地的办公室直接操作,采取选择协作银行以授信担保方式进行。二是由各地区市政府操作的专业担保体系。在省级政府担保不足的情况下,对本地市区的中小企业投入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等,采取政府出资或担保协作银行进行贷款,逾期不能偿还由政府来补偿协作银行的方式,解决这类中小企业靠自身不能获得贷款的困境,切实关注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2.科研经费支持。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浙江省政府将其研究开发预算的一定比例投向中小企业,以资助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资助项目分为两种:一是对尚处于创意阶段的研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给予5万元以内的补助;二是对已开展实践的研究开发项目拨款30万元以下。
3.促进中小企业资本的形成。(1)成立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由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管辖,以营利为目的、由民间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提供资本。(2)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建立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中小企业资本公司。该公司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的一种融资项目,其目的是满足该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该公司可以提供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所具有的全部融资项目和技术支持项目。(3)发展浙江省二板股票市场。由于全国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门槛高、条件苛刻,可以建立浙江省级的二板市场,并制定完善的退出机制,使得中小企业发展良好、资金充裕时不再占用该渠道获得的资金,给其他发展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法律法规支持体系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法律法规还不够细化、具体,为此应在各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浙江省政府等应制定符合浙江经济发展特色的相关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和文件办法。包括具体的《浙江省担保执行办法》、《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贷款管理办法》、《浙江省中小企业财政税收减免方法》等,使得实际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落到实处,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财政税收支持体系
1.政策性贷款。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一般快速贷款和紧急贷款。一般快速贷款为非急需的短期贷款,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的首选项目,借款人为在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申请表等文件;贷款人是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合作银行,其通过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论证材料和担保证明,将款项放给经由中小企业管理局确认的借款人,最高可获得10万元额度的贷款,贷款银行可获得高达80%的信用担保。紧急贷款是一般快速贷款的发展,目的在于向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手续简便、速度更快的小额周转资金贷款项目,最高不能超过20万元,借款人提供相应证明文件便可获得60%的贷款保证,利用电子贷款程序可在24小时获得贷款,10年内偿还贷款,利率参照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规定。
2.实施税收优惠、费用减免措施。主要有:(1)对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企业,在实现盈利(扣除劳动力费用)前,除缴纳水电等经常费用外减免其他税费,保证其存活下来并继续发展壮大;(2)雇员在20人以下的公司,对于个人收入纳入公司利润只缴纳一次公司所得税;(3)收入不足1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可长期减免其投资税;(4)对投资1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实行永久性减免投资税政策。
(四)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1.筹措技术研究开发资金。具体做法为:首先由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购买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或优惠股票,然后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根据法定标准,给中小企业贷款,短期贷款5年以下,利息额为贷款总额的40%以内;长期贷款利率在同期国债利率基础上再加1%,但不得超过15%。
2.发放研究开发资金。具体内容是凡纳入到浙江省政府计划的并属于基础研究阶段的项目,向每个企业拨款5万元以下;当该项目进入实用研究阶段时,向每个企业拨款50万元以下。但是其研究的内容必须限制在以下7项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软件技术、新能源、生物制药、机械制造、自然资源、信息技术、环境资源。
3.资助研究开发指导资金。对指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的大学,视不同情况给予5万元以内的指导费;对附设中小企业经营技术综合指导中心的大学拨给20万元以上。
(五)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专门的咨询台,通过电话帮助解决在开班和运行企业中出现的问题。电脑控制的电话信息系统全天工作、全周工作,人工的咨询则在周一到周五的9点至下午5点工作。
2.定期、不定期地出版描述中小企业管理局项目和服务的免费出版物。
3.开设了在线服务,通过一个电子公告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一天运行24个小时,一周7天,内容包括:出版物,对中小企业局项目的通道,合同的要点,各地事件,在线培训,联系其他服务机构,在线服务和信息提供,电子邮件,下载,特殊兴趣群体间的信息交换等。
(六)人力资源培训支持体系
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对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具体内容是:已经退休的职业经理人和在职人员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其向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免费指导和相关收费合理的培训,根据这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在一些大学和学院里成立浙江省中小企业研究所,研究所的成员是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他们负责向浙江省中小企业随时随地提供免费的现场管理咨询。
(七)国际化支持体系
1.促进中小企业顺利开展海外业务。服务对象包括潜在的、已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的浙江省中小企业。结合浙江省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促进浙江省中小企业顺利开展跨国经营业务的相关政策主要从提供资金、人才和信息支持方面展开。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良好的企业,例如杭州万向集团和浙江省中小企业管理局共同举办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和现场研讨会等活动;在收集信息方面,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浙江省工商联合会、当地的商务参赞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和帮助。
2.促进浙江省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1)建立进口信息网,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提供进口信息,举行相关进口产品或零部件的展销会;(2)建立健全进口贷款项目;(3)对进口贸易实行一定量的税收减免;(4)促进出易方面,通过驻外使馆、参赞、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举办样品展销会等方式,为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机会。
篇10
甲方:______购物中心发展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服务者)
乙方:_______(业主/物业使用人)身份证号:________
为了维护_________广大经营者的共同利益、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和商誉,统一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根据《____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____市物业管理办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签订本协议,甲、乙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享有对_________实施统一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的权利,对管理范围的场地、设备、设施、环境卫生、治安消防、经营秩序及各项经营活动等事务全权实施管理,维护_________的正常运行。
2.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_________的各项规章制度。
3.甲方享有依法向乙方收取物业管理费、公共设施维修基金,经营行为保证金、公共能源及相关费用等权利。乙方不按规定交纳相关费用,甲方有权向乙方收取每逾期一天3‰的滞纳金,逾期20天不缴纳的,甲方不再有义务提供各种管理服务,对所欠费用可采取催缴和强制措施,直至诉诸法律。
4.尊重乙方自主经营的权利,不干涉乙方正当的经营活动。
5.有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止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经营管理协议之行为。
6.在不影响整体经营布局的情况下,可利用部分空地、墙面等处从事经营活动,收益用于市场推广。
7.依法行使政府职能部门委托的权利,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接受业主/物业使用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听取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8.甲方可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从事部分物业管理工作。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享有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经营范围内的依法自主经营权,服从甲方统一管理及整体的业态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自觉配合甲方组织的促销活动,维护_________的整体形象。
2.自觉遵守_________的各项规章制度、办法和规定,按时足额向甲方缴纳物业管理费及各种相关费用。
3.严格遵守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执证经营,依法纳税、交缴工商行政管理费。
4.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消防演练和培训,确保经营区域的消防安全,并承担相应的消防责任。
5.对经营销售的商品自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销售商品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6.对店铺承租人、使用人及访客等违反_________管理制度所造成的损失、损害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7.自觉配合甲方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和宣传教育、文化工作。
8.业主出租商铺时,应事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甲方,与甲方签定《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在与甲方签订该协议前,一切责任仍属乙方责任。
9.承担由乙方行为引起的一切民事责任。
二、各项费用标准及交纳办法
(一)装修保证金
乙方如需要对店铺进行装修(租赁者需征得业主同意),必须按_________《业主/物业使用人装修守则》规定,缴纳装修保证金,装修需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无息退还装修保证金给乙方。
(二)物管费
按元/平方米/月(按建筑面积收取)每季度支付一次,提前15日收取。
(三)自用水、电费按乙方自挂表抄数收取独立上缴;公共能源费按实际发生费用根据经营建筑面积比例据实分摊。实行月计交缴。
(四)市场推广费
根据实际需要,由甲方制定推广、促销方案,甲方代收的推广费全部用于_________整体的营销推广。计元/平方米/月(按建筑面积收取)。
(五)空调使用费
除乙方独立安装使用的情况外,由甲方根据空调使用当月总费用结合乙方场地面积大小,按比例收取。
(六)其他费用按相关规定办理。
三、双方约定遵守的市场管理公约
(一)经营秩序和经营行为的管理约定:
第一条 乙方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________的各项管理规定。商品明码标价,亮证亮照经营。严禁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和违禁物品。
第二条 乙方承诺接受甲方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不得扰乱市场秩序。
第三条 乙方因商品质量问题与顾客发生的纠纷,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____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协商解决,不得与顾客发生争吵、打架等行为,遇到纠纷时应主动妥善解决,协商不成应与对方到相关部门或甲方协调处理。
第四条 乙方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____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严禁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维护_________的整体信誉。
第五条 不得有使用大音量音响设备或高声叫卖、张贴、追逐、打闹、玩弄电梯等影响他人正常经营和玩弄公共财物的行为。
第六条 不得有打牌、下棋、睡觉、酗酒、划拳,以及赤膊等不文明行为。
第七条 经营场地以店铺门口为界,禁止在界外陈列商品,摆放商品展示模特儿(架)等任何物品,禁止任何占道行为。
第八条 严格遵守规定营业时间,按时开门营业,并遵循:
1.未经甲方同意不得迟开门和早关门;
2.不得擅自中途或提前关门停业(超过3小时按歇业1天处理);
3.不得擅自歇业。
第九条 乙方须遵守行业规定,严格维护全体业主/物业使用人的共同利益,不得诋毁其他商户。
第十条 乙方的电话、传呼、手机号及通讯地址等联系方式因申报内容不实或变化后未及时告知甲方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自行负责。若由此给他人造成一切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一条 乙方从业人员应按规定向甲方管理部门申报,营业期间内需佩带购物中心统一的《营业员证》,无证或佩带他人证件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事宜。
第十二条 遵守国家和甲方有关变更物业的规定,乙方转让、抵押、出租、转租、调换、与他人合用摊位,需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并登记备案。
(二)遵守甲方治安、消防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十三条 乙方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61号令》、《____市消防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严禁在购物中心范围内吸烟、动用明火及其他影响购物中心安全的行为。
第十四条 不得收藏、携带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汽油、鞭炮等)等违禁物品。禁止打架斗殴、无理取闹、干扰管理人员工作等行为。
第十五条 乙方捉获违法分子不得自行处置,应及时通知并移交甲方。
第十六条 严禁偷窃、挪用_________的公共设施、财产和他人物品等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 乙方有协助国家执法人员履行职权的义务,不得有阻挠国家执法人员执行公务,作伪证等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 乙方必须做好店铺内的防火、防盗、防扒、防骗、防恶性案件和自然灾害的自防工作,闭市和歇业时要收管好货物并锁好门窗。闭市后不得私自进入购物中心取货,如有特殊情况须进入的,应当由乙方本人办理相关手续后与保安员一同进入本店铺,并迅速离开,不得逗留。
第十九条 严禁私自拆卸或损坏购物中心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各种消防器材。
第二十条 在非火警情况下,未经批准禁止移动和使用购物中心内所有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二十一条 严禁在消防卷闸门附近摆放任何物件,严禁圈占消防栓或防火间距、堵塞、防碍消防通道。
(三)对购物中心机电设施设备的管理约定
第二十二条 严禁动用送配电及照明设施,不得私自开关各电源、动力装置以避免造成损坏。
第二十三条 照明及其他设施严禁私自拆除、乱拉(接)、更改和增加用电负荷和线路。
第二十四条 店铺内电器设施发生故障,应向甲方提出报修,在甲方的监督下进行修理或由甲方进行修理、更换并按规定缴纳委托维修费。
第二十五条 购物中心电梯(电扶梯)运行时,需严格遵守“乘坐须知”:
1.未经管理部门同意,不得使用客运电梯和电扶梯运载货物和其他杂物;
2.电扶梯运行期间禁止反向行走、嬉戏和跑跃,停运期间禁止行走;
3.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乘坐电梯须有监护人陪同;
4.乘坐电扶梯时,头手身体严禁超出扶梯外,以免发生事故;
5.禁止向电梯上丢抛包装箱(袋)等废弃物,禁止携带超长物(1.5M以上)棍棒、杆等物件乘坐电扶梯;
6.电扶梯运行期间,非紧急情况不得擅自使用停止电(扶)梯运行按钮;
7.使用电梯运载货物时,需听从电梯操作人员指挥,不得超载,进出货物时应避免损坏电梯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店铺内预留的电话线路及附属设施,乙方有关人员不得私自拆、改、挪用甚至偷窃。安装电话开通后,应自觉遵守电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甲方有关的专项管理规定。
第二十七条 乙方电话出现故障,应请电信部门维修或向甲方管理人员提出委托维修,不得私自拆修。
第二十八条 空调运行期间,购物中心外沿的窗户需关闭,乙方不得擅自调整及用物体挡住进出风口,确因需要调整可向甲方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
(四)清洁卫生管理约定
第二十九条 禁止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乱倒污水,乱扔包装物、食品盒残渣等有损清洁卫生的行为。
第三十条 自觉维护购物中心的环境卫生,依照规定定时对店铺门、灯箱、柱等处进行清洁大扫除。
(五)对其它方面的管理规定
第三十一条 甲方对店铺的统一装修和设施设备的统一安装,乙方不得擅自拆卸、增添、移动。
第三十二条 开业后乙方需要对店铺进行装修的,需书面提出装修申请并经批准,在完清手续后严格按照业主/物业使用人《装修守则》的规定在闭市后入场进行施工并做好防噪处理,不得影响周边经营和生活。
第三十三条 因房屋、设施、设备等故障必须及时抢修,需乙方让出经营场地时,乙方须无条件配合。因城市建设、市场改造需要拆迁或停止使用场地设施,乙方须无条件服从配合。
第三十四条 不得擅自撕扯、涂污、毁损甲方设置的封条、通知、宣传、告示,不得损坏移动各种告示、警示牌、导向牌。
第三十五条 严禁携带各种宠物、家禽等进出购物中心。
第三十六条 乙方依照规定,须按时向甲方缴纳各项应付费用,不得拖欠。
第三十七条 乙方家属、来访客人、雇用的临时工(如营业员、搬运工、保姆等)或乙方店铺的承租人或使用人违反本协议规定的,概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四、违约责任
第三十八条 凡有违反有关规定,乙方须向甲方支付100元-1000违约金并承担全额赔偿责任。超过规定期限加收滞纳金(3‰/日),超过三天仍未完清的可由甲方对乙方摊位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自乙方使用期满完清有关手续退出商场当日为止。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七、附则
《装修守则》、《店铺经营规范》、《治安消防安全责任书》、《装修承诺书》为本协议有效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代表人签章:_______ 代表人签章: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