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

时间:2024-04-02 10:4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冷链物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冷链物流

篇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议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但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博科资讯武兴兵在进行了大量有关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调查后指出,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就不会再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3S、自动识别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网产业发展建设.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的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良好的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

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既保护了农产品的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又可以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还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红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观察

篇2

[关键语]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而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生鲜易腐农产品(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福建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的冷藏运输商仅是从传统演变而来,一般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冷链

[作者简介]陈艺(1983—),女,福建福州,硕士在读,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

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没有形成跨区域服务网络,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而且,任一环节、任一家企业的条件不规范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受损。如加工环节中一些企业使用不好的原料;运输与配送环节中一些企业用保温车代替制冷车;销售环节中一些企业的冷柜温度设置不当,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储存期。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

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设施严重不足,县一级高速路网覆盖率约60%左右,普遍缺乏大型冷库等存储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县一级基本都有1个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但部分乡镇尤其是闽西北山区的很多乡镇都没有农产品集散网点,农产品集散难度较大。?从储存设备来看,目前的冷库大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冷库的储蓄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达不到20%。可见,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三)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只有个别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网站;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停留在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风险较大。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造成企业和客户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匮乏

冷链、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物流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举例来说,预冷是冷链当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经营者有此相关方面的技能,而且也缺乏专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使得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预冷的重要性。虽然福建多数高等院校已开设物流专业,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展开,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也没有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此外,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物流职业培训仅仅是侧重于工业品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三、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对策及思考

国家发改委7月28日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

(一)不断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形成“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层物流节点网络,加快建设为周边及中西部地区提供“公铁水”联运、“无缝衔接”服务的物流项目,大力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重点加强县一级高速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产品物流的载体,也是农产品流向全国、流向世界的路径。要做到村村通公路,并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同时,根据各地区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对于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如加强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尽量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创造条件让仓储式会员店、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推广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与配送,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中的分销配送业务,构建城乡双向物流。

(三)加强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必须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加大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研究力度。如:蔬菜加工重点发展和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及调理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提高质量档次;水果加工重点开发超临界液体萃取食品、果汁饮料、罐头、果酒等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要采用轻便材料、透明材料、绿色材料,实现农产品包装的轻便、实用、精美,既美观又无污染。在吸收国外的最新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保鲜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产品保鲜的贡献率。三是在运输方面上信息的沟通可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新晨

(四)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因此,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鼓励省内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鼓励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信贷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结束语

总之,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海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43-47

[2]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03)158-159

[3]郭黎霞.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0,(13)225-227

篇3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 528404)

摘要: 文章分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两种模式——非合作博弈联盟和合作博弈联盟成因和运作特点,并从合作机制、收益分配和农产品品种三个角度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阐述了其共同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促进两种模式发展建议。

关键词 : 非合作博弈联盟;合作博弈联盟;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61-03

作者简介:李中全(1982-),男,江西南昌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0 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营养调剂型转变,对食品消费的安全和品质要求也日益关注。政府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法》、《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重视并推动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农产品与冷链物流等相关内容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也从冷链运输、冷链安全与冷链模式等方面来完善冷链物流的理论,但是通过检索发现,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博弈的研究却不多。本文即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的角度去比较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

1 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与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由于国内农业分布广、农产品品种多、生产和物流方式比较落后,这使得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有其自身一些困难和特点:①投资大。冷链物流需要的一些造价高昂的特种设备,如冷冻冷藏车、冷冻冷藏仓库等;②时点控制。部分农产品[1]对于温度、湿度和微生物需要实施控制,这要求冷链物流对于信息的有较强的控制能力;③时效性。为确保农产品的保鲜美味,要求农产品从采摘(或屠宰等),经过一系列物流活动,最终出售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尽可能的短;④实施难度高。由于我国地域特性,农户众多且分散,不同农产品对冷链流通的要求不一致,各企业对冷链的控制力度差异等原因,造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施过程复杂,难度高。

2 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的两种模式

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取决于各联盟成员是否有效衔接,在市场主导下,农户(基地或合作社或生产基地)、经销商(超市或加工中心)、零售商、消费者通过相应的合作机制组建不同的联盟形式。

由于形成农产品冷链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为确保联盟成员的共赢,则必须存在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负责管理、组织和信息传递工作,把不同地域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高效组织起来。通过整理以及调研了解到,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主要存在以理两大类。

2.1 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运营商为主体的非合作博弈冷链物流模式

该模式是以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为核心,由其来组织、管理整个农产品冷链的运作并提供农产品交易场所。具体做法是,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通过检索各地农产品生产信息,或直接与农户、生产基地,或间接与经销商、合作社把农产品的生产、集散统筹起来;通过对就近市场的需求状况,然后把农产品的分销与零售统筹起来,最终形成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储存保鲜、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图1)

2.2 以大型超市和加工中心为主导的合作博弈冷链物流模式

大型超市或加工厂作为整个农产品冷链核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中心,一方面延伸到冷链上游,通过单独投资或合作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及加强与农户、经销商和加工企业渠道畅通,实现农产品无缝流通,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另一方面自建和合建农产品配送中心,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向连锁店或超市配送生鲜农产品。(图2)

3 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的两种模式的比较

3.1 合作机制

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在其中最重要的功能起着信息交流与提供农产品交易场所的功能,因此,对于上游的农户或生产基地、经销商以及零售商和消费者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虽然成员彼此之间结成联盟,但是联盟成员更多的是追求个体的最大利益化,甚至是可能在损害其他成员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提高,而非整个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提高。

大型超市或加工厂以自身为核心,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冷链联盟,既要确保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和销售上形成无缝流通,努力实现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这一绿色目标;也要确保冷链整体增值,使联盟成员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这不仅仅需要对农产品冷链具有一整套的运作和流通作业标准,也需要具有相当的再加工增值能力。

3.2 收益分配

在非合作博弈前提下,各成员竭力希望获取最大利益,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有必要设立有谈判、协商环节在内的扩展式非合作博弈框架讨论企业间合作关系。通过谈判协调确定收益分配应以各成员的贡献来展开,比如经销商从农产品产品把农产品收集,然后运输到较远的市场所得利润相比较应获得更多。而大型超市或加工厂相对联盟其他成员要付出更高成本和承担更高风险来维持整个冷链的有效运行,在联盟过程当中也是以大型超市或加工厂为核心,因为其为保证企业盈利的决心远高于联盟其他成员。因此收益分配在保证各成员盈利的同时,应加大对大型超市或加工厂的分配,尤其是在增值所带来的分配。

3.3 农产品品种

非合作博弈中,由于联盟性质较为松散,各联盟成员对农产品冷链的管理、标准和运作存在差异,使得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并且是以成品的形式从农户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因此对于这一类联盟而言,选择产量规模大,价值较低,或经过简单加工保质期较长的农产品为宜。如土豆、萝卜等果蔬。

在合作博弈中,由于大型超市或加工厂对整个冷链实行严格控制,即从农产品的采摘、集散、加工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冷链管理,为产品的保质保鲜制定严格的运作标准,对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冷链增值。在该联盟中,选择产地较近、易腐坏、价值较高或根据市场需要需深加工的农产品为宜。如鱼、肉类和鲜奶等。

4 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的两种模式共同问题和改进建议

4.1 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

鲜活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在非合作博弈模式当中尤为明显,因为该模式追求以空间换利润,而自身实力不够,因此经营的农产品常常以常温形式流通。即便是在合作博弈的模式中冷链各环节也缺乏统一规范化的运作,只能在冷链部分环节中采用低温处理,而在其他环节,如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 “断链”现象。

4.2 冷链物流服务主体实力比较弱小

在非合作联盟模式中由于成员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的利益,忽视其他成员的利益,彼此掣肘,限制了各个服务主力的壮大;在合作博弈模式中,由于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服务体系未健全,因此主体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冷链物流服务主体弱小进一步导致彼此之间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妨碍优质优价的机制形成,而反过来又循环阻止冷链物流服务主体的壮大和降低冷链物流服务降低。

4.3 促进非合作博弈联盟和合作博弈联盟的相互补充

由于国内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经济发达水平差异,使得单靠某一种冷链物流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在非合作博弈模式中,农户或生产基地、经销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分销商各成员所获得的信息、技术等硬软件条件相对受限,对于农产品整个冷链缺乏通盘考虑,也缺乏实施整个冷链的条件,但是由于在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有着大量、分散的信息流动,促使各成员通过非合作博弈的形式自发组织联盟针对价值较低、距离较为分散等农产品承担冷链的各个环节;而在合作博弈模式中,由于大型超市或加工厂凭借自身实力,挑选符合条件的成员组成联盟,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针对规模大、价值较高等农产品物流实施严格的冷链控制。因此有必要促进两种模式各司其责,相互补充。

4.4 健全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果蔬、肉类、水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完善生鲜农产品等溯源安全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广农产品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大力发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加强建设两种博弈联盟模式配合,推进农产品的南北互运冷链物流体系。

如统计表明:某市2012年全年肉类、水产品、果蔬产量分别为4.31万吨、35.46万吨、76.11万吨,在以大型批发综合市场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当中,其中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部分果蔬、部分奶制品基本在没有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和销售;而在以大型超市或加工厂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中,这一比例为78%的肉类,70%的水产品,10%的奶制品,但是大部分果蔬依然是在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和销售。

通过实施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并重的战略,建立农产品冷链公共信息平台,规划和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促进两种博弈联盟模式的协同发展,优化农产品、农户(生产基地)、经销商、超市(批发市场或加工厂)和分销商的组合,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多向流动。在最近针对合作博弈的调研中,肉类和水产品的比例下降到70%和68%。

5 结论

文章根据农产品冷链联盟现状分配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种类型,从运作模式、合作机制、收益分配和农产品品种讨论了两种博弈联盟的特点和差别,但是未能定量深入分析其运作状况。最后对两种博弈联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改进建议稍作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0-2015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篇4

Abstract: Hainan Island is located in China's southernmost end, and its sunny is enough throughout the year, has plenty of rain, which is known as "natural greenhouse", and is a golden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h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one-third of GDP of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e is one of Hainan's pillar industries. However, due to the low propor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cold ch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melon and fruit are still circul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cold 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capacity is seriously inadequate, resulting in great losses of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ircula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extremely necessary and timely. In this paper,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o solv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propo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problems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关键词: 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物流系统

Key words: Hainan;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transport;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8-02

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类等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由预冷处理、低温环境加工、保鲜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等方面构成。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综合考虑农产品生产、采收、保鲜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个要素,并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

1.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我国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国内80%以上的生鲜商品还是采用常温流通手段;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果蔬就有8000万吨腐烂,占果蔬总产量的20%~40%,浪费总资金达800亿人民币,高居世界榜首。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1.3 冷链物流的分类(按温度分)

1.3.1 高温冷链物流或冷藏链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0℃~6℃之间,如蔬菜、水果、新鲜牛奶、冷鲜肉等。

1.3.2 低温冷链物流或冷冻链需要将产品温度控制在-18℃~

-20℃,如冷冻肉类;速冻食品,如速冻水饺、速冻面点;冰激凌等。

1.4 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影响冷链物流发展的技术因素

①采购环节——绿色养殖、栽培技术和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

②产地加工环节——真空预冷技术、冰温预冷技术,延缓农产品质量下降下降速度,延长保鲜期;

③储藏环节——自动化冷库、气调冷库、多温冷库等技术,有效延长储存保鲜期;

④运输环节——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冷藏运输车等技术,实现“门对门”服务;

⑤销售环节——保鲜柜、展示柜等技术,保证系统终端消费者得到合格的、高质量的农产品;

⑥信息控制环节——GPS、GIS、EDI、条形码、MIS、温湿度红外遥感技术,实现全程控制。

1.5 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基本流程

以荔枝为例:

产品采收—清洗(杀菌)—选果(分级)—包装—预冷—装箱—入库—冷藏—装车—运输—销地冷藏—销售

1.6 构成冷链物流的子系统

①农产品采收与采后处理:种植基地的农产品采收、采后处理及使用的化学物品选用、分拣设备、农产品预冷处理操作;

②冷链运输子系统:将农产品从发货方送到收货方,涉及的环节有各类冷藏容器和运输车辆,如: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等;

③冷链仓储子系统:冷链商品的储存、保管,涉及的环节有各类冷藏库、冷藏柜、冻结柜;

④冷链装卸搬运子系统:冷链商品在物流节点上的装卸搬运;涉及的环节有冷藏库;

⑤冷链包装加工子系统:冷链商品的包装、加工,涉及的环节有冷藏库、冷却冻结和速冻装置;

⑥冷链配送子系统:运输支线上的选、配、送货,涉及的环节有冷藏车、集装箱;

⑦冷链信息子系统: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各子系统间的高度衔接和配合,涉及的环节有条形码、RFID技术、GPS、GIS、温湿度红外遥感、MIS、DSS等,现代物流管理中考虑与物联网技术结合。

2冷链物流在海南热带农产品中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显示,海南省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海南冷链物流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还显不足;从农产品种植基地到批发市场,新鲜果蔬通常未能做到预冷处理;运输多采用棉被、塑料苫盖等“土保温”方法,技术装备落后;初级加工和分拣区没有低温环境;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出现中断现象非常普遍,且管理控制难度大;冷冻产品的装车、装船大多是在露天操作而未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物流各个环节信息传递不畅,使库存、装卸、运输等缺乏透明度,造成冷冻冷藏产品在配送、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风险及成本增加;由于冷冻冷藏运输效率低,生鲜冷冻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70%。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海南农产品收购商大多是一些个人或企业,临时委托一些个体户或者部分功能型物流企业来进行农产品运输。后者缺乏的冷藏保鲜意识,亦没有必要的冷藏设备,故在对外销售的过程中,采取冷链物流的农产品所占比例极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物流成本增加。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缺乏核心企业,海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合理的物流体系,小企业各自为战,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2.2.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增加了农业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2.2.3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冷链设备设施的缺乏,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压力很大,无法为易腐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2.2.4 农产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在初级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业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发展与推动。

2.2.5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缺位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的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系统的实施还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因此在运营与监管上亟待提高。

2.2.6 冷链物流配套不协调、布局不合理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我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

2.2.7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难以配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有其规律性,冷链物流必须与其配套才能有所发展,目前的冷链物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增加了物流环节(节点),每增加一个环节(节点)成本就加大,风险也加大。

2.2.8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信息不对称我国冷链物流主要使用冷藏冷冻运输车,货物信息不畅通导致冷藏冷冻运输车经常在货物停车场等货源,往往是有车找不到货,有货找不到车,浪费了汽车资源,使用成本加大。这也是第三方冷链物流难以介入的主要原因。

2.2.9 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规划农业厅、商务厅等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均从自己分管权限出发,缺乏系统观、全局观的考虑,在多方面有相当的局限性,使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感到困惑。也未发挥海南的教学、人力、经济等资源优势。

3以供应链理念,构建和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1 物流系统庞大复杂、系统建设投资大由于以保证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与一般货物的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较,具有系统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更大,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宽广、参加的人众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3.1.2 时效性高,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农产品具有时效性,海南农产品的反季节销售在每年的11月-4月份具有市场优势,但是仍时有滞销,要求冷链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科学生产运作。

3.1.3 高成本性,要求进行科学的生产规划与物流运营管理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能耗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农产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3.1.4 参加人员多,知识技能广而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冷链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知识、物流管理知识、农产品加工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技能,冷链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营,更需要技术经营复合型人才。

3.2 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思考

3.2.1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研和管理政府部门划拨适量经费,专项加强农产品物流学术研究,及时出台各项相关扶持政策,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

3.2.2 积极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由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培育农产品冷链市场的良性发展。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帮扶小企业快速提升,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完善,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3.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地方的各种扶持基金和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配套综合运输网络,改造与完善仓储配送设施,改造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设施条件,积极推进和开展各类农产品保鲜技术与专用装备的推广与普及,加大热带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热带农产品预冷处理、保鲜加工与包装技术。

3.2.4 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以物流服务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营销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即时询价、网上交易、信息、物流服务、质量追溯为一体的农产品行业信息交易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嵌入海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中,有效地引导农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提升海南农产品增值效益,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2.5 构建国际农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背靠大陆面向东盟的滩头地位和经贸桥梁作用,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我省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特别是果蔬产品的贸易合作,建设东南亚各国的果蔬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交易平台和物流运作中心,同时,推动温带水果出口东盟各国的贸易及物流业务。

3.2.6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协调方式扶持、规范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互动发展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热带农产品深加工、物流技术领域的技改补助、先进设备引进和贷款贴息。对名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给予宣传、表彰和物质奖励。

3.2.7 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保证海南冷链物流的顺利发展职业学院、高校要利用机遇,抓紧调整专业结构和物流专业的知识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加快冷链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企业在职人员短训班、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快本土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以解决农产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冷链物流人才缺乏和知识结构欠缺的矛盾。专业院校可以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适当扩大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1]李玉凤等.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1年5月.

[2]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7).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陕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低碳经济模式是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践。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物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农产业营销提供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陕西省冷链物流体系优化问题,对于提高陕西省农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低碳农业发展的内涵及国内外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以农业构成的第一产业为主体,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不断深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发展低碳农业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所谓低碳农业,既表现在农业的作业方式,也表现在农业的产品结构以及农业的产业形态等层面。例如,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提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就是低碳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如,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是低碳农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的体现;再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新形态是低碳农业在产业形态方面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以及低碳农业的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生态农业法》为欧盟低碳农业提供法律保障,《低碳经济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是美国低碳农业的重要法律依据,澳大利亚于2011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规定了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规定政务应以碳排放权交易获得的收益为低碳农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成果推广提供服务。2016年8月,农业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为指导,制定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旨在发挥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的总体目标。

二、陕西省农产品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分析

所谓冷链物流,是指在产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中,保证产品始终处于特定低温环境,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损失率的过程。实践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受到两方面因素激励,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模式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而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物流过程,必须通过发展冷链物流的形式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质量不受到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农产品与东盟国家具有较强互补性,中国面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产品领域,而蔬菜、水果等产品由于较短的产品保质周期,对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实现需求的不断深化和扩大,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果蔬冷链流通率达5%、冷藏运输率达15%,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23%、冷藏运输率达40%。从冷链物流的客户来看,果蔬、农产品位于金字塔最底层,市场最大、需求旺盛。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随之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但是,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一,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缺乏规模化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小而散,冷链物流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不高;第二,由于我国冷链物流的综合管理效率和物流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冷链物流的损耗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到5%的平均腐损率,冷库、冷藏保温车等冷链物流设备较为短缺;第三,产品冷链流通率低,全程冷链比例不高。陕西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强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如洛川苹果、临潼石榴、火景儿柿子、陕北大枣、周至猕猴桃、镇安板栗等。2015年,全省果园面积达到1865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1630万吨,果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果业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以猕猴桃为例,陕西省宝鸡市的眉县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之乡,也是国内最早人工栽种猕猴桃的地区之一。2016年,全县猕猴桃总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46万吨,总产值29亿元。全县农民户均栽植猕猴桃4.5亩,人均1.16亩。提升现有陕西农产品生鲜品牌价值,打造更多优质品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冷链物流的支持。

三、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陕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

结合陕西省在发展冷链物流领域的需求,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体系应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1.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冷链物流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构决定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成本,在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出口农产品基地为依托,中心城区(周边)、重点乡镇、生产基地、示范园区梯次配置,全面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中心城区(周边)布局建设综合型或专业型冷链仓储设施,形成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在果蔬生产重点区域布点,建设果蔬保鲜冷库。2.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本质上必须大力推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陕西省在推进冷链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方面,首先,应坚持本土培育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农产品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冷链物流设施;其次,为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方面的引导和激励功能;再次,鼓励区域内冷链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联合或并购做大做大,发展陕西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3.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陕西省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居于重要的节点位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陕西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东盟等国家等陕西水果的需求较多。但是,东盟等“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普遍缺失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条件,也缺乏对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的投资能力。因此,陕西省在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跨境农产品销售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4.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体系。资本支持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对于陕西省冷链物流企业小而散的现状,有必要建立多渠道的冷链物流资本支持体系。一方面,在传统金融体系领域内,优先保障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及冷链仓储设施建设用地,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冷链物流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方式;另一方面,在非银行金融领域,积极通过冷链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冷链物流担保和融资租赁等形式建立多渠道的冷链物流资本支持体系。

四、结语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全国领先的农业种植基础及加工能力,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物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农产业营销提供基础。结合陕西省在发展冷链物流领域的需求,陕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体系应建立多层级冷链物流体系结构,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加强境外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建立多渠道冷链物流资金支持。

作者:成志平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照阳,吴迪.后危机时代: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169-173.

篇6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链”的完整性,要从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入手,加强市场对整个链条的控制。

(二)运营成本较高

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就必须安装相应的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运输,储存在低温仓库,并采用先进的电脑信息系统加以控制等。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三)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精益性和敏捷性的双重特征,既要求着眼于各物流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又要求物流速度快、对市场反应灵敏。而农产品物流体系复杂,参与主体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物流过程中需要质量监控,从而需要高度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

二、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一)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市畜牧生产全面增长,渔业产量显著提高,蔬菜生产供应形势较好,水果产量逐年上升,我市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全国市场。同时,随着重庆与国内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农产品消费品种余缺的相互调剂日趋增多,肉类、水产、果蔬等涉农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初具规模

截止2010年,全市既有库容500吨以上的冷库45座,总库容约17万吨,万吨以上库容的冷库7座,库容量10.6万吨。其中,公共性冷库13座,库容13万吨;现有冷藏运输车170辆,年运输量35万吨。

(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万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天利方星食品有限公司、重庆金帆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冷链公共服务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中,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分拨中心和服务企业,占据重庆及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约90%的冻品供应市场份额。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市政府已将冷链物流作为“十二五”物流规划重要内容,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引进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冷链龙头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一)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

由于我市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工不足,畜禽活体运输销售对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威胁,与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适。具体体现在:冷库总体容量小,大型公共性冷库设施缺乏;人均冷库容量仅6千克,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万人冷藏车拥有量0.05辆,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肉类、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冷链流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腐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分布失衡,占全市库容能力75%的19座冷库集中在主城区,物流集散与城市居住功能矛盾日趋明显。

(二)冷链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产品损耗亦高。

四、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来实现其健康发展,本人就如何优化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法规体系

推广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制定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施细则;建立以HACCP 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全程检查与监督机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规范化运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二)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三)加快低碳冷链物流建设

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有效手段,实现资源集约化,发展绿色冷链物流。结合我省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通过低碳冷链物流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低碳冷库、低碳运输等。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再利用等战略性冷链物流企业。实施低碳冷链物流创新示范工程,规划和建设一批省级低碳冷链物流试点企业。

(四)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

充分发挥重庆市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冷链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院校等参与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加快我市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在冷链物流的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合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地方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推动重要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五)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鼓励冷链物流专业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设备,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技术;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参考文献:

[1]叶勇.张友华.中国冷链物流的最新发展和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79).69-71

[2]高国云.浅析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J]中国市场.2008.(3).11-12

[3]柴本澄.中国物流现状与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6.(1).1-2

篇7

关键词:AHP;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商选择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ervice ability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research object, use AHP weights for evaluation at all level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ervice ability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provide a useful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ngaged in business or people in the choic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uppliers.

Key words: AHP;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supplier selection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涌现出越来越多爱吃“鲜”的消费者,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冷链物流作为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发展更是受到政府的重视。2010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l展规划》,第一次全面综合规划指导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鉴于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和易损性,从事与生鲜农产品有关的企业或个人在如何选择冷链物流供应商上非常头疼。基于以上背景,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商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商服务水平的评价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李远远、李志浩、刘礼帅从财务、客户服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1];邓爱民、杨葱葱、傅志明运用可拓理论建立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综合评价模型,同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2];邓延伟、邬文兵、许金立、张熠华参考SCOR模型,并结合水产品的特殊性,给出了水产品冷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李梅、吴冲、胡建平基于模糊物元模型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估[4];王变娜、陈辉发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对食品冷链物流绩效进行了评价[5];方凯、钟涨宝、王厚俊、贺岚本构建了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效率进行了评价[6]。

以上学者对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都有借鉴意义。但鉴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冷链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还待提高,特别是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从事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等服务方面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评价作进一步的研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利用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冷链物流供应商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拟为对从事与生鲜农产品有关的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冷链物流供应商时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1 层次分析法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迪(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冷链物流供应商能力评估中,可以通过将体现冷链物流服务能力的各项因素由定性关系转化为定量计算,把各因素分解成若干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相对重要因素,最后综合各因素重要性,进行服务能力大小总排序,评估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进而为选择冷链物流供应商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

2 冷链物流供应商评价模型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参考以往文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冷链物流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划分为服务质量、运输能力、成本费用、技术设备等几个因素。反映服务质量的指标,如订单处理效率,准时到货率,信息交互能力等;反映运输能力的指标,如全程冷链率程度,货损率,腐损率等;反映成本费用的指标,如服务收费水平等;反映技术设备的指标,如冷库容量,冷藏车数量,信息技术设备等,如图1所示。

2.2 层次结构图形构建

根据评价指标建立供应商选择的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2.3 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

由表8可知,在反映冷链物流供应商服务水平因素中,腐损率占0.35,在众多单个指标因素中位列第一,从准则层面看,运输能力占0.52,由此可以看出运输能力在冷链物流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当下我国冷链物流运输能力较低,在降低产品腐损率方面还待提高,因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发展高新技术,提高运输能力,降低生鲜农产品腐损率。

3 结束语

我国冷链物流处于发展初期,对冷链物流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评估方法与成果较少,从事与生鲜农产品有关的企业或个人在如何选择冷链物流服务商上没有定量的标准。本文科学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半定性、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从而科学、合理地对冷链物流供应商服务能力进行评估,为从事与生鲜农产品有关的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冷链物流供应商时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远远,李志浩,刘礼帅.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7):1329-1334.

[2] 邓爱民,杨葱葱,傅志明. 基于可拓方法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评价研究[J]. 经济管理,2010(4):86-90.

[3] 李梅,吴冲,胡建平.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估[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392-394.

[4] 王变娜,陈辉发.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食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J]. 财务管理,2014(10):65-67.

篇8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引言

经济增长的大趋势,使得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必然。生鲜农产品是大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品质高低、安全与否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生鲜农产品又是一种极易腐败、保鲜期短的特殊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物流的水平要求更高。许多生鲜产品的运输必须依靠冷链物流,因此我国冷链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冷链运输和冷库组成。根据中冷物流联盟的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2626万t,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8%。冷藏车保有量达99662台,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2%[1]。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规模企业达1000家,前100强冷库企业的冷库总容量达1177万t,前100家冷链运输企业的冷藏车数量达11822台,具体见表1-表3。从数据可知,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给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2.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2009年,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便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3]。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2015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建成一批运作效率较高、具有一定规模化、标准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推广物流核心技术,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4]。政策的支持,给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指引着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产业链较长,时间跨度大,受环境、温度因素影响较大。其保鲜期短、极易腐烂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储藏、运输中必须采用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的成本更难以控制。生鲜农产品的利润往往较低,而采用冷链物流则要承担较高的物流费用。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物流业虽发展迅速,但运输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肉类、水产品、蔬菜以及水果都未采用冷链物流的方式,导致其流通损失率都在10%以上。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建设不完善便是造成我国冷链物流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由冷链运输设备和冷库两方面构成。我国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主要有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铁路冷藏车仅占铁路货车的1.1%,公路冷藏保温车辆99663辆,占货运汽车的0.3%左右[3]。而冷链物流较为发达的美国,公路冷藏保温车辆则高达20万辆。由此可见,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还十分短缺,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除了冷链运输设备的短缺,还存在设备落后陈旧等问题,造成我国冷链的损耗率较高。同时我国冷库的库容量也十分不足。我国目前冷库的库容量是26260640t,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且我国冷库建设地域差异大,结构不合理。如只重视肉类冷藏而忽略了果蔬类的冷藏,冷冻库多而保鲜库少,城市与农村的冷库建设差异大,中西部地区的冷库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其功能的失衡。对于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而言,高成本是其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冷链物流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而导致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则是冷链的损耗率和物流成本高。因此重视连点成线,结链成网,建立我国冷链物流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冷链物流的利用率,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因素。

3.2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内果蔬冷链损耗率高达25%,一年损失近千亿吨。而在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果蔬的损失率一般都在5%左右,美国部分电商甚至将损耗率控制在1%。冷链损耗率高不仅仅由冷链基础设施短缺落后造成,还与我国的 冷链物流技术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车辆的制冷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的流通提供质量保障[6]。制冷技术的落后,导致了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同时也造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高成本。因此,冷链技术的改进与普及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至关重要。

3.3缺乏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通常应该包括原材料采购、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五个环节。由于缺乏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冷链运输并未完全覆盖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方方面面,在某些环节存在冷链环节缺失的情况。这样便导致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率,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根本利益。

3.4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据中国冷链物流网的数据统计,我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为15%,水产品为23%[7]。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缺乏使农产品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200多项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但都是推荐型标准,非强制性。在我国行业自律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的执行力往往较弱,这样的标准便形同虚设,无法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3.5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

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是阻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3]。较之普通物流,冷链物流不仅仅要求更高的技术,还需要对于信息数据的管理能力。而目前我国缺乏对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高校也没有开设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专业与课程。专业人才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冷链物流朝着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4.1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1)运输能力是物流发展的依托,所以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首要的工作是加快高速公路、铁路的网络建设,提升公路、铁路运输能力,提高农产品物流速度,减少农产品在物流运输途中的损耗。(2)加大对大型冷库建设的投入,增大大型冷库的库容量,提升大型冷库的冷藏质量,并对其冷藏能力进行专业划分,避免资源浪费。在区域上,则应重视中西部冷链物流薄弱地区和空白区域的大型冷库建设,尤其是要将农村地区的大型冷库建设放在冷库建设战略的重要位置。但在大型冷库建设中,应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冷库容积,而不是盲目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3)除了加大大型冷库的建设力度外,还应该重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在农产品电商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未来农产品零售的前景广阔,而批发零售冷库这一薄弱环节必将制约其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批发零售冷库建设已是刻不容缓。批发零售冷库的建设目标应与大型冷库有所区别。与大型冷库建设专注冷库容量的增大不同,批发零售冷库的建设更应注重物流的便捷度与布局的合理性,即密切结合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并根据区域消费特性,建设符合区域优势农产品冷藏特征的冷库。(4)要实现冷链物流的无缝衔接,就必须加大对冷藏车建设的投入。具体而言,可以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开发适应我国冷链物流水平的冷藏车技术,除了开发通用型的冷藏车外,还应开发具有特别用途的、能适应不同农产品冷藏需求的特种冷藏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外交流,积极与国外成熟物流企业合作,从国外的成熟技术中吸取营养,加快我国冷藏车建设。(5)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是一种易腐败的商品,物流信息的不及时无疑会导致农产品的损耗,所以,从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角度来看,利用大数据与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精度,降低因信息模糊导致的农产品损耗。具体来说,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包括有线网络建设和无线网络建设,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尤其是加强农村和中西部网络覆盖稀疏区域的信息网络建设。其次,物流企业自身也应增加对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将每一个物流环节通过网络联通,尽力缩短每一个物流环节间的衔接时间,减少信息真空区域,并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完善自身物流信息网络。

4.2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我国应针对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标准,对冷链物流行业进行规范。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所用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应制定统一的冷藏设备标准,包括设备功率、型号等,将该标准下发到各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物流设备制造厂商,并根据各类别农产品的具体特性制定不同的冷藏标准,以确保冷藏质量,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2)冷链环节进行标准化,避免冷链运输途中出现真空部分,同时,冷链行业也应根据具体的农产品类别,制定具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避免由于企业的管理缺失导致的冷链物流环节缺失,减少因冷链断裂造成的损失。(3)设计并使用统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结合农产品冷链物流特点,切实从提高时间精度、缩短物流环节间间隙的角度提高物流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则应该广泛运用各专业高校的智力优势,根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各农产品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改进。

4.3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与技术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而言,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都应该成为推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1)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农产品冷流物流人才,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2)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结合自身需求,开发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口的专业物流技术,如物流环节优化、物流管理系统等,尽可能的提高物流效率。(3)加强与国外成熟物流企业的合作,从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结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建立适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物流模式。

4.4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对于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由于冷链物流设备昂贵,因此,只有少数大型农产品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多数农产品仍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因此,我国应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应给予农产品生产者、小型农产品经营企业、电商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其采用冷链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作者:邱楠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业发展分水岭[N].中国食品报,2015-12-28.

[2]中国冷链物流网.2014中国冷链及冷库车保有量数据统计[EB/OL].

[3]张建军,杨艳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36(2):102-105.

[4]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EB/OL].

[5]崔洪.从中国冷链物流50强发展报告看未来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2015,(3):76-77.

[6]沈艳.电商时代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4,(30).

[7]晓科.农产品冷链物流如何应对挑战[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4,(5):13.

[8]沈艳.电商时代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4,(30).

篇9

关键词:淮安;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就是指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使易腐、生鲜食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体系。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产品、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变质和污染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

二、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淮安食品冷链物流在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部分淮安生产、商贸企业也投入建设了一批专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但大多为企业自身服务。目前,相对于淮安市、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而言,淮安冷链物流的发展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区域需求,淮安冷链物流的发展也还处于初期阶段。

(一)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一条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农产品只有在四个环节中都处于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才能保证其质量,减少损耗。当前淮安市能独立开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综合性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大多冷链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且范围小,没有建立跨区域服务网络,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尚未建立。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冷链意识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要素包括:农产品供应商、加工制造商、批发及零售商、餐饮服务商、消费者、冷链物流商以及冷链物流管理部门等主要主体。

1、农产品供应商冷链意识不强。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投资高,而淮安市大多数农产品生产是由农民分散经营,作为农产品供应商的农民没有能力承担低温储藏等物流设施的高投入,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导致农民冷链意识不强,使得农产品在产地以最原始的形态卖出,而农产品的产值不增反降。

2、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环节虽然都有相关的温度标准,但企业在运作过程很少执行,所执行的也是企业自己的标准。这造成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或 “二次污染”,影响食品品质,严重威胁居民消费安全。由于企业间的技术标准也不同,不仅影响了食品的安全,还造成了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诸多浪费。

3、目前淮安市的超市、大卖场或便利店等零售企业,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用于低温食品的装卸场所,装卸食品都是在常温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操作方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冷冻食品的回化现象,影响食品的质量。同时,这些零售企业在冷柜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超市冷藏食品堆放超过规定的冷柜装载线,影响了制冷效果;冷柜各种食品所需温度的规定不够完善,冷柜温度控制得不到保证;缺乏定时检查制度,等等。

4、许多物流企业都是租用个人的冷藏车开展运输业务。虽然这节省了物流企业的成本,但有些司机为了节省油料,不开或少开制冷机或在运输途中擅自调高制冷温度,直到接近目的地时再调回到原来要求的温度,这都达不到冷藏运输的要求,危害食品安全。

5、很多批发市场是露天经营,而运输方式则采用简单的敞篷车或金杯车加冰。由于批发市场大多是属于承包经营范畴,各监管部门缺乏明确监管权责,食品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三)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例较低。淮安农产品除了一小部分用来满足本省需求外,大部分省外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经销商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的正规的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比例低,且规模都较小。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许多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有待改善。淮安市虽建有涟水机场,但当前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还是靠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冷藏运输和冷藏保温车辆非常少,大部分的农产品运输都是普通货车加塑料布。铁路冷藏运输中大部分是陈旧的机械性速冻车皮,严重缺乏规范的保温保险冷藏运输设备。而且,农产品流通装车大多在露天进行,并非在冷库或保温场所操作。另外,许多企业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无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低温保障,造成农产品大量损害。

(五)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冷链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对于信息化的要求也比传统物流高,信息不流通便会导致断链的现象,延长产品的配送时间,加大物流风险。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淮安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刚刚起步。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落后使得农产品供求状况、库存、销售等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以上种种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难度。

三、发展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完善激励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是一个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需要政府部门介入与支持。政府支持:一是政策上;二是资金上。加强政府支持,逐步将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及服务体系等纳入政府的投资预算中,加大冷链物流建设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另外,政府亦要建立积极的税收激励机制,将政府财政支持范围扩大到冷链物流的专项补贴、相关贷款贴息等。除此之外,政府更要协调冷链物流相关部门与机构,加强合作交流,减少“断链”现象。

(二)完善行业标准,加大监督管理。作为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城市,淮安市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验,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提高冷链物流主体冷链意识;逐步建立权威认证监管体系,加强综合管理,规范和整顿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类企业进入冷链物流行业参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市场的主体,在连接销各方、整合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然而,淮安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例低、规模小。要发展本市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势在必行。一是要打破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通力合作;二是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培育和壮大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及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三是积极引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利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设备等形成行业标杆,以便高起点、开放式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四)加强基础设施设备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快慢。淮安市应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大规模改造或更新已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增加使用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大力推广冷藏集装箱的使用;加强农产品冷库建设力度,建立低温冷藏库和保鲜库,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环节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效率。

(五)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不但能提供相关的市场动态信息,更是实现完整的冷链物流和温度控制管理的支撑。政府部门应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扩大网络覆盖面,尤其应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建设步伐。各行业部门要积极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物流企业建设专门的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项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如GPS、GIS等。将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监控车程,车内、库内的温度、湿度信息。

四、结语

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不同需求,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淮安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淮安市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步伐,推进全市冷链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兰洪杰,康彪.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0.6.

篇10

关键词:RFID;农产品;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52-03

引言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随着国际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转基因食品的涌现,人们对农产品,尤其是新鲜、营养的水果、蔬菜、海鲜产品、肉类等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内在品质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这类商品具有鲜活性、易腐烂性等特点,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冷链物流为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的保证提供了途径。冷链物流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生鲜食品在采收、加工、包装、存储、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处于一定的适宜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持生鲜食品质量的一整套综合设施和管理手段,是一种由完全低温环境下的各种物流环节组成的物流体系。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在冷链中贮藏、流通时间、温度及产品耐藏性方面,有着比常温物流系统更复杂的过程。有数据表明,中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于中国冷链物流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白白浪费,这也是中国一直出现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并存的矛盾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利用物联网进行产品追溯,可以有效地对农产品进行跟踪,使信息更加快捷有效地传递给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使整个运输过程可靠、快速、准确、一致,使农产品的质量更加安全、有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利用RFID技术,把农产品信息通过电子标签记录到食品安全数据库中;在农产品运输环节,RFID可以为物流公司提供实时监控和跟踪,很方便地查找车辆所在位置,减少物流企业的人工成本;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蔬菜、水果、生鲜类产品腐烂变质的问题,RFID可以在中转过程中做到及时检测,及时剔除,减少了最终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隐患。

一、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1.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冷藏保鲜车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最关键的环节。但是在中国,农产品的运输工具主要以敞篷卡车为主,具备制冷(保温)功能的车辆少之又少。这种运输设备的欠缺直接导致中国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损耗量高居世界首位。事实上,中国冷藏车市场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冷藏车、保温车的年产量只有3 000台左右。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1—8月,冷藏车共生产3915辆,保温车共生产200辆。日本冷藏车的年产量稳定在3万辆左右,美国为5万辆,分别占全国货车总量的80%以上,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仅为10%左右。中国农产品的冷藏运输在整个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0%~20%,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达到80%~9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8年,中国有保温车、冷藏车、保鲜车3万辆,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有12万辆。可以看出,在现有的冷藏车数量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悬殊很大,美国的冷藏车数目是中国的近7倍,人口相对较小的日本,其冷藏车的数量也是中国的近4倍。2009年底,中国共有6587辆铁路冷藏箱,占铁路货运车厢的1.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0.3%,美国为1%,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目前中国冷藏保温车辆有5万多辆,在美国,平均每500人就有一辆冷藏车,在中国台湾,每1 000人就有一辆冷藏车,而中国大陆人均冷藏车数量远低于这一水平。

除了在冷藏保鲜车等设施方面中国严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在农产品的存储设施上也显示出严重的不足。在冷库建设上,目前中国有冷藏库约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随着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的逐年上升,冷库缺口较大,中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经使用30年以上,而且冷库的结构不合理,很多冷库只用于肉类和鱼类的贮存,水果和蔬菜的存储量较少,但是即便是专用于果蔬存储的冷藏库,其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也有明显的缺陷。

2.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在中国,下游的农贸市场几乎没有冷链,冷链主要集中在超市,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提供货物、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农产品物流相对来说市场化程度低,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也造成了行业运营状况的混乱,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损耗和较高的成本。相比之下,国外的冷链物流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一些发达国家将容易在途中腐烂的农产品承包给一些优秀的冷链物流公司,这不仅使得市场分工细化和专业化,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和人们的健康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