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1 12:1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1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33-02

大学生只有在思想上对国家前途命运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良好的素养,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好地成为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那么,要真正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先分析总结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提出加强和改进之策,然后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一条创新之路。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不断完善,现已在各门学科上的建设、课程上的设置、教材中的建设以及各种工作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进一步地健全与完善,而且相互运作得也更加和谐,教育效果也得以明显改善,高校党团组织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工作,从目前来看,学生思想是向上的、积极的和健康的,这是一个主流发展方向。由于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异常复杂,所以,折射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上,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纵观大学生思想教育历程,我们看到,从有思想教育开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从时代出发,创新不仅要从内容上,还要从方法上与时俱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身处于大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社会的变化、环境的变迁对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显著的影响。这就要求作为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强化环境意识,对环境大的变化要有敏感性,能及时地对各种环境影响做出选择和调节。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着政治上的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经济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建立加强,文化体制还要不断完善的时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也会出现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也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各种社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波动,也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2.复杂的网络环境。现在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的传输可以把各种信息,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理论观点、行为文化等等类型展现给人们,特别是对新事物好奇,又有机会大量接触网络的大学生面前。由于,市场经济所建立的是一个商业的社会,网络也不能例外,因此,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不可控性,对大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环境给思想工作者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往往都已年满18岁,已经是一名成年人,但是,形形的网络信息有时候难辨真假,因此,思想工作者在如何指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对错误思潮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大学生主动对网络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抵制方面一定要下功夫。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社会环境。为此,如何能在校园内也保障良好社会环境,使学生健康发展成为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点之一。

二、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1.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是一个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校大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率达到98%以上,由此给新媒体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交流的便捷性,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但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我们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索怎么利用新媒体来转变教育观念、如何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的内容、怎么更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来创新教育模式。多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就看我们如何应对。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最受大学生们欢迎的是微博这种娱乐资讯平台及信息交流平台。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现在的多媒体有所了解,并能熟练掌握,要认识到利用微博开来展学生教育工作具有的优势。一方面,经常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准确把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可以用主流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大学生,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消极文化影响,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思想政治的内容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思想的浪潮也冲击着高校学生,因此,在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到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联系学生,能与时俱进。首先,我们要把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贯穿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用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把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及那些虽然默默无闻但工作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做奉献人作为楷模,激励学生。其次,要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如现在的就业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日益加大,这也意味着走出校门的学生也与日俱增,就业的压力因此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开始尝试自己做老板,为自己打工。为此,结合现在的就业形势,响应国家的号召,创业教育还应包括理想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部分的内容。

3.课堂教育的方法创新。高校中,课堂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战场,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加强课堂上的教育。因此,每个高校领导应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地位,对课程建设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即所说的“打铁还要自身硬”。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第三,教师应设计各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总之,面对当今新形势、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探索出一条符合时展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军,莫诗浦.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6):158-161.

[2]曹顺霞,田杨群.新形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83-86.

[3]周先进,李颂明.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75-79.

[4]沈阳,田晨耕,李舒晨.闲言碎语中的宏大信息流:微博研究[EB/OL].

http:///?p=4418,2009-07-16.

篇2

[摘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组织者正确认识与处理好主渠道与主阵地之间的关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里,有利于在深化辅导员德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深化思政课教学研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拓新局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实践教学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教育大辞典»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两个概念分别进行了解释,再加上道德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从目前来看,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三个核心点,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同。三个核心点虽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德育。我们有时也把“德育”叫做思想政治教育,即“大思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让大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品德教育的任务是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

“大思政”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具体方法或模式,“大思政”描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状态。在这种应然状态下,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学校的全部空间,渗透到学校的全部领域。高校德育大纲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十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职员工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分工协作、团结统一的工作状态。从德育的三个组成部分来看,党团组织、思政课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辅导员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品德养成、行为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深刻认识与处理好“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对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负有最大责任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组织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主渠道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除党团校承担少量的理论教育外,其余都是通过思政课教学来实现的。党团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属于思政课范畴。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般被称为“小思政”。思政课,从课程名称上看,它区别于“一般课”“理论课”“思想课”“政治课”“思想理论课”“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政课”。思政课,首先是一门课,其次是一门理论课,最后是专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一门课程,这是它的课程定位。思政课专职教师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课的结构与形式为依据(由教师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对特定的对象讲授特定的内容),是在具体时间内的教室里(课堂可以延伸、扩展到教室以外)对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即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是极具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工作,但它并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

(二)主阵地

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就是说,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或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主体队伍是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各类教师(包括思政课专职教师)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党政工群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力量。思政课兼职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时,其所从事的是主渠道工作。思政课专职教师兼任辅导员,或者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时,其所从事的是主渠道工作,在面对本班级学生时,其所从事的是主阵地工作。具有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体系中具有“双主体”属性,但要区别对待他们的主体属性。

三、认识主渠道与主阵地关系的意义

(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将“大小思政”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组织者对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得并不准确,。他们往往只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看到了主渠道和主阵地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清楚具体是怎样的联系。更为遗憾的是,不少高校的党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副书记,甚至有的思政部主任,分不清楚“大思政”和“小思政”的区别,分不清楚“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区别,一味夸大“主渠道”对“主阵地”的补充关系,把补充关系上升到对等关系、超越关系。现实中表现为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现不佳的责任怪罪在思政课教师教学身上,怪罪在辅导员工作身上,以教改为名,冲淡、弱化思政课理论教学。

(二)推动两支队伍联系,优化“大小思政”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两个系统各自运行,两者基本上没有联系,或者说联系不够紧密,结果导致同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两大队伍彼此分离、互不了解,大大影响了育人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具有的理论优势,能从理论层面指导辅导员的实践工作;辅导员具有的实际工作经验,能从实践层面协助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教学。将两支队伍联系在一起,优化“大小思政”师资队伍,长此以往,势必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三)深化辅导员德育工作研究,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

高校德育大纲规定的十大教育内容,无论是对辅导员个体而言,还是对辅导员集体队伍而言,要全面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了思政课教师的通力配合与协作,高校辅导员就可以在德育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有所侧重、有所突破,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

(四)深化思政课教学研究,开拓实践教学新局面

便于学生参与的诸如教学录像(或电影)、研讨、演讲、辩论、成果展示等思政课课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完全可以视为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这样就可以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狭义地定义为思政课校外社会实践教学。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将内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努力实现知行统一。独立地研讨它的特殊性,既有利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的探讨,也有利于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还有利于与“大思政”实践活动的结合,有利于开拓实践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证明,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产生和学生工作的失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力度,更应该重视加强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主要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靠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生工作对其自身的关心和爱护,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自觉地按照教育目标去发展和完善自身。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到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对学校的意见、对教学的不满以及心理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这些是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的。如果我们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学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校的发展产生质疑甚至不信任,一些问题就会向恶性方向发展,给我们的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实际,正视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并积极进行解决,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的、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它是基于一定目的,有规律的教育活动,所以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运行,学校都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要求学生要遵守并且执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也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生按照当代大学生的规范和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把规章制度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呢?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是为自己着想,是为自己服务的,这样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加以引导,要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引导,寓教于管理之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只有用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行政管理引导其行,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比如,我们管理高年级的辅导员,如果其所带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很有可能会对自己放松要求,出现逃课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对学生加强管理,重申纪律要求,并结合就业形势以及个人理想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是典型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二)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

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时代青年,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特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传统的灌输教育、“填鸭式”教育,而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有目的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注意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平等的与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创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我们在每次进行考试纪律教育的时候,如果照本宣科的宣读考试纪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但是我们有的辅导员采用的是开展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以“作弊利大于弊”和“作弊弊大于利”为辩题,在学生中开展辩论,学生们积极参与,争论激烈,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于考试作弊慢慢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也是隐性教育的典型例子。

(三)自我教育为主,外部教育为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教育主体的作用,要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自我教育的组织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党团组织的功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适时引导下,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制定管理条例,评比措施。学校要积极支持学生自治,积极为学生开创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参与意识,让学生来参与学生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这样,是从教育形式来完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很多高校都实行的“学生党员宿舍”,学生党员“责任区”,都是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意识和功能,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

(四)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

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都是教育的手段,表彰和处分都是教育的措施,都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效果要更加有利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某高校有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学业成绩一落千丈,一学期出现了5门不及格的情况,按照学校规定处于退学的境地。辅导员经常找他谈心、做工作,帮助该生分析原因,寻找差距,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发展到后来,该生见到辅导员和同学都不再打招呼,甚至回避见面。辅导员通过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该生自尊心甚强,好胜心甚强。辅导员于是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从该生的长处入手。该生沉迷于网络,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比较熟练,辅导员请他帮助制作并管理班级主页,为班级同学传授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而且辅导员还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该生网页管理的效果,在学期结束授予他“对班级贡献卓越先进个人”。这些正面的教育慢慢的显现了教育的效果,该生由此开始在各个方面显得比较积极主动,慢慢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成绩慢慢提升。辅导员对于该生的转变更是适时的给予表彰和鼓励。一个学期结束,该生成绩大幅度提升,没有出现不及格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面教育的例子。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教育方式,较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小结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公寓

随着高校学生公寓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普及,大学生每天在公寓内的活动时间不断延长,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日趋复杂多样,公寓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公寓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之一。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学生公寓,了解公寓思政工作状况和特点,把握思政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是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首先,学生公寓是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而言,学生公寓的环境及服务质量如何,将对他们学业、意志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是学校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寓内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更为全面地实施。其次,大学生在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独立意识与自立意识之间具有相对的不平衡性,而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更易在学生宿舍中显露出来,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深入学生公寓才能了解学生的问题,才能及时抓住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会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保证。

大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今社会多样、快捷的大众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可以在公寓里随时听到国内外的各种声音,足不出户便可获得大量信息。尤其是计算机走进学生公寓,大学生通过网络便可快捷地查询和利用国内外资料,头脑中容纳了多来源、多层面、多途径的社会信息。但往往由于学生思想单纯、情绪不稳定、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知之甚少等,很容易被一些假、丑、恶现象所蒙蔽。因此,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证高校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教育青年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二、加强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实行自我管理。

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须多方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学生是公寓的主人,学生人数较多,不便于管理,为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建立学生公寓的自我管理组织,在每个学生寝室设寝室长的基础上,每层楼设层长,每幢楼设楼长。楼、层长要及时向学校和公寓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排解矛盾,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可实施激励措施,对公寓管理工作比较好的,实行正面的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得力的实行批评教育,使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2.实行“以人为本”的方针,改变以“物”为中心的公寓管理模式。

目前有不少高校学生公寓基本上都是按照“以物为中心”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往往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物”的管理就可以了,恰恰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观上认为只要管理好“物”,其他问题都可以解决。这种公寓管理模式的直接后果导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很难到位,忽视了公寓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作用。为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最基层――公寓,还需力戒形式主义,完善公寓管理员制度,设置专职管理员,这是搞好公寓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管理员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公寓教育管理的成效,应做好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组织等工作,保证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公寓管理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以育人为本”,在公寓的管理中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以服务学生为准则,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新时期的公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服务学生为准则,要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事实为依据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要把交流、对话、感染作为教育管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与人格形象,以“润物无声”的奇特效果去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在大家庭中的温暖。

4.以活动为纽带,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

思政工作者可通过对公寓文化的观察来掌握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班级观念弱化,班级集体活动减少,以公寓为单位的生活群体和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连接起来的群体逐渐成为学生集体活动的主要形式。要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习娱乐、文化生活、情感交流、心理指导、文明公寓评比、公寓文化观摩等,做到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安全意识、自律能力、内务整理、学习情况等方面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

总之,大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高校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重任,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地深入到与学生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生公寓,使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不断增强,创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田道敏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思考[J].许昌学院报,2009,28,(4),155。

[2]张智昱 张志刚 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9),65。

篇5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研究利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有利于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

20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中最早提出了“隐性课程”。杰克逊认为:“在校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这后一方面是经由非学术途径,暗默地潜在地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初的“隐性课程”也在逐步发展,不仅它的叫法在变,而且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定义,可谓是百家争鸣。但综合起来研究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发现大家的定义都没有脱离基本的内容,只是观察注重的角度不同,犹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是不一样的。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定义:首先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来作比较定义,如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一种“‘非正规’形式,是相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而言的,相对符合一般公认标准的‘正规’形式而言的,它不是大学里已经司空见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①。其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来定义,如认为“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方式”②,是“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③。最后是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来定义,如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而言的,它是指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对象客体的思想、行为、情感、心理等发生影响的教育,如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等方式都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形式”④。本文采用的刘晓芳的定义,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⑤。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从属关系,而是平行关系。它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所具有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所难以起到的教育人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建立与培养其精神境界、道德境界及世界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的大学生刚刚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独自适应大学生活,身上骄、娇二气严重,心理上是一种断乳状态,很容易茫然无措,精神压力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时刻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活动场所等渗透教育的目的,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调整并处理自己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境界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境界。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维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在教育中更是把他们置于一种主动的角色,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自主性。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加上他们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活的集体化程度高,具有激感的良好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不觉得有一种外界的力量强迫他们接受教育,从而能够保持信息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和兴奋的情绪,比较自然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渐地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健康心理及人格特征

科技的瞬息万变,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等是这一阶段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情况,这都给今天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面对这变化不定的社会,所学的东西有时与社会现实不合,不免产生疑问、沮丧的心理,思想上感到迷茫、困惑、痛苦,稍微碰点壁就越加感觉到失落和为这社会所抛弃,因而易产生极端恐惧的心理,深感自己处在危机中,受到身边人的小小攻击就会失去理智,做出让常人很难想象的可怕行为。比如大学生杀人的马加爵、郭力维、张超等等。他们做出这些可怕行为的原因就与这些压力有关。尽管他们的事件看起来是个偶然的事件,但偶然与必然往往是在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联系着,所以这些事件仍引发了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与思考。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可以应用心理咨询来帮助有困惑的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颇多,实效性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视和运用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会从思想上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的认识,并且在实际中加以利用,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祖国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彭向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5]罗剑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M].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6]向敏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C].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师范大学,2003,(10)

注释:

①向敏青:《论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法》,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第10期

②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彭向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探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

(一)自我教育的涵义。

自我教育指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和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自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中的自我教育,还包括学校教育之前和完成学校教育之后的自我教育,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属于狭义范畴,其中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大学生根据学校、国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促进自我完善。

(二)自我教育的特征。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

受教育者的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思考和内心体验分析,个体意识的内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活动的自主性得到全面体现,形成主客体的统一。

第二,目标选择和发展方向的自主性。

在自我与社会外界规范发生矛盾、冲突时,更多地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纠正自身缺点与偏差,从而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社会要求和规范中。

第三,内化的主动性和自控性。

教育方法由“外部灌输式”转变为“内部疏导式”,物质生活可以让科学家、发明家帮助我们创造,但是精神生活必须靠自己体验。道德构建具有体认性,需要人们在头脑中进行思想重演,然后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一)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重视自我教育,首先,教育内容呈现出丰富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但存在重复现象,针对性不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育模式主要采取传统的理论传授方式,存在方法单一、手段落后、模式枯燥等不足,压抑大学生求知和求发展的主动性。最后,教育队伍建设已经引起高校重视,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些许不足,影响对大学生主体意识、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

(二)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有积极的追求、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新事物的迅速接受能力,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托付的新生力量,但大学生健康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我教育环节呈现出不和谐局面。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社会对人的教化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大大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其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也容易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这会对青年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青年学生要借助自我教育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越强,约束力越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自信心增强,且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积极和自信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不是积极从自身而是从社会和他人身上寻找受挫折的因由,甚至对社会、他人产生不满和怨恨,心态变得消极、扭曲等。这些倾向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和客观地认识自我,为自我健康发展设置障碍。所以,必须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控能力,从而为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坚实的自我教育平台。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实践密切相关的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良好气氛。建立各类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当前,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展开,但与老校区厚重的人文气息和校园精神相比,新校区往往更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对精神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人文气息淡薄,大学精神缺乏,使新校区的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与老校区的大学生存在差距和差别,整体的校园风貌、校园精神和文化风貌与老校区的脱节,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加强新区文化建设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

(三)创新学生组织,使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进行自我教育。

1.创新学生组织,保障自我教育进行。

传统学生组织,如班集体、学生会、社团等都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是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结合新形势,努力进行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如根据学生党建特点,建立党团协调组织,结合学生工作性质将一些重要工作纳入职责范围;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宿舍管理公寓化,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组织,从而更贴近学生生活,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实现自我教育。

2.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进行互动教育。

中国科技大学学社提案是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途径。在校内,凡涉及大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事项,都邀请学生广泛参与论证、讨论。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的BBS上畅所欲言地表达意见,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学生意见,然后转交学校领导批办或由有关部门直接处理。

首先,学生的参与既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又是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理性认识自我、评价他人与自我的过程。其次,在研讨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层次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一方面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它启发学生系统地、动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调整学生对问题把握的方向,以保证思想观念的交锋在正确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价值;创新

G641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育模式兴起于近两年,它指的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在个性化教育的塑造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说,个性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凸显学生的长处是个性教育的内在含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个性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发展模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曾经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个性教育的提出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预防学生误入歧途、沾染不良的习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所凝聚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品性,帮助学生树立独树一帜的个性,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含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的具体问题

(1)授课方式“大众化”,忽视教材个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学、忽视思想实践课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当前部门高校的思想教学中,所选用的课本、教材和其他学校寻去的本科、专科教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一来,导致高校课本中传授的知识过于宏观,在教材上并无针对性。直接引发授课方式、教学结构、培养计划、学分制度较为“大众化”“统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才华的展示挖掘。

(2)教学模式“灌输化”,忽视学生个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发展个体,因此在教学形式上需要教师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都重视“照本宣科”,使大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趣味性,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和全面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考核“单一化”,难以树立威信

学生是教育的施主体,在考核机制上,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大多数来自于期末考试,在评价机制上也多采用“学分制”的评价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的搭配。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个性发展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发展途径,在精神教育的推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特点和心理需求,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探索、相信自己,具备坚毅、果敢、善良的良好的道德品性。其次,要加强大学生思考能力的哦培养,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思路。当学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要使他们具备对事物客观严谨的分析和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除了教育方法的创新,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感,树立科学的精神创新理念,尽量减少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和影响。

(2)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教育环境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是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部门院校都实行“大锅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一方法不利学生的培养。而“目标管理”方法则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树立“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例如,将思想教育设置为理论阶段、实践阶段、融合阶段三个方面层次。要针对学生在某一课程、某一特长上,推行者三种思想教育阶段。在大一、大二理论阶段,注重加强学生对健康心理的理论认知。在大三实践阶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结合的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大四、实习期等设置为融合阶段,通过增加学生自身行为、道德水平的提升,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佳突出。

(3)构建科学化的评价模式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袭了“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以分数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化,个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评价机制变得更加立体、生动。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助、教师评价为综合的课程评价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全面的评价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的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化的教育研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葛亚莎.个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4).

作者简介:董璇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9.12 性别:女 籍贯:河南南阳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菲律宾马尼拉大学,指导与咨询专业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团学工作(学院团委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和辅导员工作思考)等

篇8

关键词:思想预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33-03

增随着信息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逐渐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具有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思想预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一种获取学生当前还没有出现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思想信息的获取方式,正不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充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行思想预测,对于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预测的含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启发和教育,引导学生实践的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辨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入侵和影响,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热情、磨炼他们综合素质的耐力,努力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习得教育影响并转化为个人意识,又把个人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科技讯息向大学生的不断传递,就带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变革和快速进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提供的先进手段和技术,由此也就更能突显思想预测的重要作用。思想预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密切相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需要在内容、方法、操作、机制等多个方面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思想预测进行相应的转变、革新、更新。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满足时代的需要,就需要思想预测的发展作为推动其发展的前提之一。思想预测是指教育者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根据以往的和调查所得知的思想预测数据资料,选择科学、适用的预测方法,对人们的思想发展大致趋势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倾向作出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在预防教育中予以运用的思想信息方法。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预测也就是要事先对其思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学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思想走向和发展动态作出符合实际和规律的判断和预判,目的在于指导教育者的工作实际。

二、强化思想预测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对预测必要性的的一种经验式总结。在新时期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态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相应的改变。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思想信息的预测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思想预测是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源于其主动性和预防性,符合实际的思想预测不仅能提供给教育者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是为教育者赢得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强化预防教育的时机。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没有任何意义。②在实践中,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够正确预测学生的现实需求, 教与学不协调,效果不显著。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社会上的贫富分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断突出,这必然对一些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等产生影响较大,极少数学生也容易产生悲观厌世、报复社会的心理。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超前性,强化思想预测,在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进行预防教育。

(二)思想预测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其对实效性的要求。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已经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发现和掌握不及时,更不能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引导机制,再加上方法手段与大学生脱节,仅仅在问题出现和激化爆发后再去解决。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只发挥了事后的惩治和疏导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思想预测,正确的预测则是为了在预见的前景的后果面前,采取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措施,一句话,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③重视思想预测,对大学生思想的发展态势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导致意外出现的可预见部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高瞻远瞩,改变被动局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三)思想预测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新技术水平

要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们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自我提高,就需要以切合实际的思想预测向他们展示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思想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预测可采用当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方法,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例如: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认识思想观念产生、变化、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理论,认识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深度、层次和广度,从而掌握思想信息预测的内外规律。要做好思想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并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所提供的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

三、强化思想预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途径

思想预测是具有复杂性的预测活动,进行有效的思想预测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要使思想决策具有你针对性,进行思想预测时还要关注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思想预测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它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作,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思想预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作好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是强化思想预测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学生思想进行预测,首先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更要进一步注意事物自身具有的否定因素,才能真正预测思想的未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法宝。要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预设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来估测实现目标过程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思想倾向。具体说,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就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党教育方针的要求,向他们提出毕业时政治思想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并对可能产生的错误倾向进行提示和预防。在选择思想预测内容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心理和思想状况出发,以学生为本,并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思想预测的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预测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长期目标,将更多的人性管理和人文关怀给予学生,这样才能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真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达到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并能精准、及时狄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在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化解学生在思想上的文体和疑问。还应该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进行工作方法和学生思想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工作。要真正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运用到观察和思考问题之中,抓住问题的核心,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学习运用现代科技、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作个有心人,更加敏锐的观察和发现学生思想外显行为的特征,勤于思考,善于研究,进行有效的思想预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思想或行为上的问题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具有超前探索的能力,当问题尚处于萌芽阶段,就能及时发现,准确推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做出正确的思想预测。

(三)重视网络获取信息方法为思想预测提供前提条件

思想信息获取是思想预测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成长于我国互联网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一方面,大学生在身体上基本成熟,心理上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其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掌握先进技术;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则正处于初具规模技术逐步成熟阶段,最易于被人所接受,为人所掌握。这两方面原因都使得大学生与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良好结合,在客观上推动其思想信息表达方式的网络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预测应该顺应并利用这一规律,加快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从而不断拓展网上获取大学生思想信息的网络工具。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④思想预测在网络技术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预测的理论研究应该抓住机遇,加大科研力度,主动建立和完善思想信息网络获取方法,为思想预测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对大学生思想信息网络获取方法在理论上的探索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网络获取方法在实践中发展。

(四)善于将把握规律与总结经验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预测,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经验的总结,还要关注受教者自身思想的变化规律。高校扩招以来,我们已经在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上获得一些新经验,也就是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总结。比如:当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时,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信任、信念、信心、信仰的危机;当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容易产生危机感、怀疑感和实用功利倾向;当外来文化盛行时,特别是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冲突时,容易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当腐败现象频频发生时,容易产生政府信任危机,同时波及学生降低行为要求。

还要注意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教训。例如,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出现过个人利益至上的极端思想,促使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现代化进程同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解决。我国的现代化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上述的某些现象却在重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善于将把握规律与总结经验相结合,才能在出现类似情况时驾轻就熟,做出科学的思想预测。

说过: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 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⑤这就说明,思想预测就是充当一个相对的动态的预测。对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或者是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测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多方影响不能做出精确的预判,预测结果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对准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思想预测不能因为情况多变发杂为停止,同时在预测时不能无视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以预测为行动指南夸大其作用,又不因为各种的不确定因素而放弃预测。

注 释:

①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②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③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⑤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娄淑华,杨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爱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索

菏泽学院美术系2007级设计本科班在年级辅导员和班委的倡议下,同年10月以班委为核心开展了一项公益基金活动,成立“壹圆・希望助学联盟”,以班内成员每人每月拿出一元钱的方式投入到公益基金中,并成功资助安徽省临泉县庙岔镇的失学儿童――范秀美同学等7名同学至今,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

该活动在系领导的支持下,全系内高调推广,面向全系实施助学计划,并计划面向全校、全社会广泛发动,以此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失学儿童,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锤炼品质,纯洁人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探索和尝试。

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谈谈关于此项活动带来的思考:

一、助学联盟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美术系大部分学生是9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较多,父母有着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缺乏传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和对生活的体验,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观念淡薄。但是他们个性张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知识面广,更加追求民主,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新事物认识了解的渴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参与并在参与中充分展现自己。因此,系里因势利导,遵循学生的这些特点和教育的规律,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动员全系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中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把做好助学联盟的指导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来抓,作为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二、助学联盟计划的思想基础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后天的生长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才有了善恶之分。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本身就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有这样的基础,我们应当继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坚持以“爱”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切入点,积极地加以引导,科学地进行教育,以爱心育人,培养学生用爱心回报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助学联盟的具体实施

1、以班委、学生会入手,充分发挥朋辈指导作用。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支柱,是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左膀右臂,是学生先进的代表,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其他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其管理和模范的带头作用,以此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本工程从选题到发动,再到具体实施,都由学生干部在征得领导老师的意见后自发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干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服务和奉献的理念,又使自身从中体会到了快乐,为其他同学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范。

2、以整体培养为主,个体教育为辅,进行集体教育。

善于利用集体而又正确结合个体加以教育引导,是一个高校老师的必修课,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每个学生工作者分内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在集体中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奉献行为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通过演讲、观看DV片、签名等形式,以集体的感召力带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对个别思想不激进的同学加强个体辅导,通过谈心,了解心理、思想和家庭背景状况,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3、以感恩教育结合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只是停留在说教上,更应该注重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结合。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讲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另一方面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情实感。在助学联盟这项活动中,我们号召学生“省出一元钱,献出一份爱心,付出一份真情,收获一份快乐”。同时,受助学生的感恩之情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从别人对自己的感恩之中得到启示,体会到爱心奉献的重要和崇高。正是用这样的“小爱”把感恩社会与科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奉献一片爱心,成就一个梦想成为助学联盟最终的育人目标。

4、以实地考察获得真实资料,紧贴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感化学生的心灵。

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可塑性、形象思维能力强。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实践性和渗透性。把抽象的政治理论变成具象的知识、形象真实的材料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去感知、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多而且复杂,简单的说教作用捉襟见肘,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就不能泛泛的空讲道理。比如向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如果专讲施与伟大、奉献高尚,我们要无私的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学生只知道爱,而不知为什么爱,为什么奉献,怎样爱,怎样奉献,而通过真实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件和案例,恰如其分地剖析案例的实质,揭示爱心奉献的内涵和意义,教育效果就要好得多。

这项活动中我们组织同学们与被资助的失学儿童建立档案关系和通讯联系,以生动、感人的资料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学习的不易,才能触及心灵深处并引起共鸣,从而取得活动的成功。通过思想教育的这种实践性,使学生的心灵和思维得到真正的净化和升华。

篇10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微博作为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掀起了很大的风波,随之“微时代”到来。“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微博在高校校园内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信息沟通交流带来了便利,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都是“微时代”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传统教育和“微时代”的精华,积极创新教育新思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分析

1、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教师也利用多媒体等网络工具,但是多数只是利用其搜集教学信息,而在实际教学交流中却没有体现,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的借助教材或者简单的榜样事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时候学校或者院系会组织一些活动,如板报设计等,起不到实效性的教育目的。目前大学生都是90后,新潮、网络达人等是90后的代名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也将成为空话。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善。

2、冲击了当前高校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几门课程,这些内容主要在思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历史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内容都是经过无数次检验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微时代”的到来,微博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辩证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扭曲的现象,而微博上的信息缺乏监管,形形,很容易误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产生质疑,这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3、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数是权威性的教授,或者知识渊博,具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通常被教师的才华和能力吸引,对教师的见解非常的崇拜。但是“微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微博中可以看到许多的信息,可以说有很多的信息比教师讲的还要丰富,这就都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偏向“老龄化”,这些教师和教授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微博信息,这就容易导致师生在课堂沟通的时候产生分歧,从未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1、利用“微软件”,抢占教育阵地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微软件”,抢占教育阵地。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等将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这些交流平台中,一些正面宣传,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进行整理,制作成大学生喜欢的形式,定期在这些“微软件”中,还可以将先进的榜样事件编辑成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样学生在利用“微软件”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2、利用“微软件”,传播正能量“微软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传播速度快,一个人的转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千人万人,这也是“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可以借助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微软件”上多一些传递正能量的消息,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这样学生周围的信息都是正能量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3、利用“微软件”,增强互动交流

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说教的形式进行,在没有新媒体的冲击下,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下,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自己的理念,利用“微软件”,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自己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高校可以开展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对学生的一些留言和建议及时的回复和采纳,这样才有利于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作保证。

4、利用“微软件”,关心学生日常生活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逐渐成为了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之间通过这些“微软件”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关注新闻,关注时事,这都是“微时代”下的学生的日常。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微时代”,避免受“微时代”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才能够利用好“微时代”,从而达到教育高效性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视“微时代”,提高自身对“微时代”的认识,与时俱进,积极的借助“微软件”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明辨出“微时代”的利于弊,让学生既能利用好“微时代”,又能远离“微时代”的弊端,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朱珠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