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工商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工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工商管理

篇1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多领域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实验方法始终是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理科学创新和研究、传播和教学、形成和发展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为实现实验方法在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大体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管理行为及其规律。在工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40年代,是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管理实验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步,管理科学的理论在实验、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此阶段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企业关注的焦点通常放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量、提高员工积极性、设计合理的工序等曰常管理问题上。这一时期的管理实验主要是基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人及其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比研究,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积极性、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从中归纳出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比较著名的实验有:泰罗的铲掘实验和金属切屑实验、吉尔布雷斯夫人的动作分析实验、梅奥的霍桑实验等。

号称“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在企业中从事科学管理实验达20多年致力于探索使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有效管理举措。例如,为了使金属切削生产效率提高,泰罗从1880~1900年做了一系列实验,专门配备310台不同的机器,把80万磅钢铁切成碎屑,记录了50000次试验数据,最后总结出影响工作效率的12项因素及各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并设计出一把专用快速计算尺在此基础上制订工艺规范和劳动定额,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训练工人,结果使新工人的生产效率比具有十年以上工龄的老工人还高2-9倍。这项实验耗资20万美元,但企业获得了比为实验所支付的要多得多的收入。泰罗认为:与其在缺乏科学数据或单凭经验的情况下.长期低效率地工作,还不如花一些时间做实验,在高效率下取得更大的利润。泰罗还做了大量其它实验,并在总结26年的实验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他数次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答辩,为此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管理的广泛兴趣。

第二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在这一阶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环境也随之复杂起来,同时管理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思想,管理研究开始注重企业的整体流程和具体的职能管理。此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拓宽,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被运用起来。在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人”实验、韦伯的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绩效研究比较实验、弗约的社会性动机比较实验、加拿大萨斯喀钦温大学C.C.Potter教授开发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BusinessSim-ulation)等。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以竞争加剧与全球化为时代特色。这迫使研究工作者开始重视战略管理和跨国经营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人使用。管理实验的中心也由以人和工作为中心开始转向以组织和流程为中心。

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是指工商管理教育培养计划中不同性质课程的组成及其所占的比重。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下设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属于二级学科。

本文为研究方便,以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研究调点。

本文调查了国内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部分高校工商管理学院的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各具特点(见表3)。这种差异一般是由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成长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为进一步把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本文对国内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进行了统计(见表4)。从表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8门课程,是中发现,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主要专业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课程。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

从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看,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大致可遵循这样的原则:①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系统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②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在实验中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③使学生熟练掌握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普及型管理软件和工商管理领域正在推广的管理方法;④引导学生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研究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

要保证实验教学面的拓展和质的提升,一个好的途径就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了解用人单位管理实践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从目前来看,可以围绕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课程,建立基于课程的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系统。下表是本文作者设计的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制下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思维及行为惯性,有些意识和观念可以说已经根深蒂固,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制度性的“坚冰”,一般的改革对其已经难有成效,只有“卡里斯玛”的权威和力量才能够将其化解。而“卡里斯玛”对于中国大学制度改革的作用,就是主导打破阻碍大学制度改革的“坚冰”和扫除思想观念障碍,为大学提供新的思想和制度平台,促进大学建立符合大学活动规律、与“世界大学通例”相通、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样的举措对于中国大学而言将具有与“废科举、兴学校”“恢复高考制度”一样的历史性意义,并将被载入中国教育史册。

毋庸置疑,我国的大学制度改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其关键是在实践上怎么做的问题。

篇2

    一、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

    引创新之水进课堂,关键在于工商管理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锐意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当是工商管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创新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虚心学习,以科学的态度,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各学科都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遵循学习规律,变“教堂”为“学堂”,大力提高课堂效率,防止课内任务向课外延伸,减轻学生负担。每个学科可以根据目标学习的原则,订出具体的工商管理教学计划,让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学习。

    二、工商管理教师要构建创新情境

    工商管理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内化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现代教学理念统摄课堂教学。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创设以下三种情境:一是营造和谐相长的师生关系。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使“导”和“演”完美结合。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关系、解惑攻疑的合作关系、指路导行的益友关系。要尊重每位学生,像教育家魏书生一样;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潜在的智慧,大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是设计精巧别致的工商管理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注入创新之水,环环紧扣,环环相接,珠联壁合,浑然一体。三是运用现代高效的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学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个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传统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从教材检索信息后,单向灌输给学生;而今,在工商管理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辅助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的结合,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等的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协同作战,提高工商管理课堂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的全新的教育局面。

    三、工商管理教师要激励创新行动

    创新,是一个吐旧纳新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适当的延伸、拓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要持之以恒,允许学生失败,帮助他们在跌倒处汲取教训,激励学生百折不挠,誓登高峰。工商管理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要像珍惜玫瑰上的露珠一样,珍惜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千锤百炼,内化为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化功能,将着重于研究对工商管理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实施“两个层次”和“两个面向”的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即:一是浅层次目标。让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的学习方法,知道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二是高层次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两个面向”指: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面向每一节课,对学习过程(环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点拔。工商管理学习过程包括:定目标,订计划,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作业,概括总结,应试,迁移创造,自我评价等。

    四、工商管理教师要更新其理念

    更新其理念就是要求工商管理教师必须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转变工商管理教师角色,以适应全新的工商管理课程理念要求。工商管理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全体教师转变角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手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搭建学生展翅的舞台。创新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创新课堂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工商管理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合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全力实施创新教育,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奠定坚实基础。转变教学观,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转变,首先是工商管理教学思想上的转变;第二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过程、观念;第三,是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法观念:变“教”为导,“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在平时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的方法体现。

    三是工商管理教师要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创新整合。工商管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是各科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工商管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教,要体现大课程观,而不是去教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用创新手段去教每一节课。

篇3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科学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人们大众对于企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当今企业具备了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从而达到了较高的工商管理阶段。但是,我国企业距离工商管理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主要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的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目前我国企业仅是刚刚开始市场竞争,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进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大的差距。

1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要

企业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主要就是结合了科学管理思想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方法,必须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了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诸多内容,不仅具有这些硬性管理,同时还具有诸多软性管理,比如企业文化以及非营利性社会活动等。工商管理工作必须要对日常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够保障企业逐渐的朝着目标发展,并且采取先进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目标。

2企业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作用

2.1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工商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工作流程,将不必要的程序删除,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发生。

2.2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企业来讲,在进行工商管理工作的时候能够设定相应的方案,从而在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决定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路线,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从而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且还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3发挥奖惩制度的优势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的时候,必须要最大程度上激励员工们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工作效率,另外,必须要认真的落实员工们的各项福利待遇,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条件。

2.4准确把握企业的资本状况以及财务情况

为了能够保障企业实现正常化以及有序化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从而要求工商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掌握企业自身资本的基本情况,才能够为后续的金融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条件。

3企业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是比较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尤其是在市场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企业本身的组织结构还没有得到完善,从而无法真正的约束企业的日常行为,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无论是在本质还是管理规模上都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国大部分市场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竞争力的重要性,另外,我国企业对于效益问题还不能完全的掌控,国外大部分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是综合管理体系都远远没有达到国际上平均水平。

3.2企业的经营模式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机构的市场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对自身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变,目前比较常见的经营理念包括了零库存以及即时生产等,但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来讲,这种经营理念并不科学、合理,市场销售与企业生产呈现正比的关系,并不是没有联系的两个项目,所以,企业为了能够达到销售目标,必须要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生产者必须要真正的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生产,从而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才能够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3企业自身价值的定位不明确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的由传统的技术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工商管理理念逐渐的被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变化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更多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长远目标的制订,为了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在进行长远目标制订的时候,工商管理机制必须要符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否则就会导致因为企业对自身价值定位出现问题,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4企业类型的转变问题

传统企业模式主要就是依赖于外来订单,并没有自身去开拓市场的能力,最终就造成了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MADEINCHINA的现象发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朝着学习型方向发展,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会逐渐地被其他企业替代,失去上升的空间。

4提升工商管理发展的主要措施

4.1牢固树立企业诚信理念

对于企业来讲,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诚信的理念,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企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从而才能够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必须要不断的深入诚信的理念,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4.2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让每个员工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以,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财务管理的发展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并且从某种角度来讲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要打造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才是保障财务工作的基本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拓展财务管理的范围,才能够更为精细地开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4.3强化人员管理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真正地关心员工们的日常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够提高员工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提高员工们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够加强员工们对企业的归属感,真正的从心理认可企业。

4.4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国际市场上证明自身,并且通过国际市场不断的促进自身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对于市场开放度高以及具有激烈竞争的产业更是这样。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的趋向饱和。如果依然坚守国内市场,进而就会获得比较少的利润,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拓展市场空间,逐渐地朝着国际市场发展。

4.5强化关键技术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技术和创造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关键技术,更好地配置和优化企业的资源,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进行工商管理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资,从而才能够真正地培养企业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才能够赋予企业更多的生命力。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积极地引进更为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进一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作者:王子安 单位: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92-94.

[2]李俊.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1(9):186.

[3]陈子琼.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2010(16):122.

篇4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大纲、培育目标、教材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

1.教学重点和培育目标落后于时展

通过对国内近10所著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发现教学重点几乎都是放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方面,试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在这个培养框架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建造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维护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对企业来讲,独立开发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投资巨大,而且风险不可预测。相反,选购、实施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统不仅经济上合算,而且通过和系统开发和实施部门通力合作,将项目风险大大降低。近年来以用友、金蝶等为代表的国内I:RI’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企业自主开发系统时代已经结束。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必须适应这个重要的时代变化,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2.教材内容缺乏对工商管理学科特点的把握

以国内比较著名的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为例,如清华大学版(薛华成,第3版)和高等教育版(黄梯云,第2版),教学重点均放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组成、建设、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维护等方面。根据本项目组的了解,有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得过于简单,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等,有些内容又过于复杂,属于比较专业的理论,如,数据库设计一中的范式、E-R图等,即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非常吃力。在教学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一方面,学生对于简单的内容因为没有新意而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复杂的内容因为难于掌握不易产生兴趣。加之,这些开发信息系统的知识仅在软件开发行业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需要长期实践积累才能较好的掌握和使。用。因此,我们认为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此课程的真实意图,改革当前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非常必要。

二、教学大纲及内容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教学大纲和培育目标的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大纲必须清晰地区分两类不同的培养对象。

(1)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培养方向是未来的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可沿着现有的思路继续发展,偏重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设计技术等。

(2)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应用信息管理企业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驾驭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让学生明白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究竟是如何流动、如何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在其中可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而不是总要跟踪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这样才能把学生从掌握系统开发技术的陷阱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笔者通过对国内近10家企业进行调查,企业普遍反映选择、实施、应用、维护信息系统的工作非常之复杂,急需既熟悉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考察了国内外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后,深感国内教材内容的相对落后以及国外引进教材的“水土不符”,它们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编写出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面向工商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已经成为我国培养跨世纪工商管理人才的当务之急的工作,必须尽快编写出来,为广大的师生服务。

我们认为,面向我国当前工商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使用对象定位清晰,即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新教材应当克服传统教材由于对象不够清晰导致的重点不突出以及知一识老化的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讲需要一套为工商管理学科“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

(2)内容符合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教材应当凸显当代工商管理学科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内容选择上不应当追求知识量大、新、高,而是恰当的覆盖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使学生对企业如何选择、实施、应用、维护好信息系统打下一个基础。克服目前国内的教材中过分强调面广、点深的要求,导致这门课程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库、通信、网络等高技术知识,而没有反映出现代管理究竟如何更好的使用信息技术,即教材将更多的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3)体现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即应当体现出恰当的与时俱进。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升级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内容中将增加系统外包、项目管理等更符合企业应用现实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把将宝贵教学资源去教导学生“如何开发、设计信息系统”等。

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批判;价值;运用

案例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行为和企业结果进行剖析来总结企业管理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决策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工商管理学科教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当前的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性非常大,尤其是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更是与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变动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时期所应该采取的管理方法都各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开始提出,以研究案例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科学,这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误区,使其在未来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照本宣科,给学生带来误导。那么案例研究方法能否被运用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呢?以下本文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1.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已经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但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一直都未曾中断。并且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越来越激励,人们对其的批判言论也越来越多。具体来讲,反对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主要是说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2.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在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其还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笔者认为,能否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领域将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发挥出来,主要在于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为了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可以从其发展历程和其工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2.1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案例研究方法最早的代表就是教学案例学派和经济主义学派。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将案例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商业的教育过程当中,效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在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管理教学文集,这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30年中,案例教学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直到20世纪中期,在福特基金会的帮助下,案例研究方法才等到了一定的推广。而在我国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高校中教学过程中的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开办了许多案例培训机构,来促进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

2.2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

3.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建议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并非是一无是处的,那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是非主流研究方法的人只是从片面角度来看待案例研究方法,并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剖析案例研究方法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定位案例研究方法,才能采取正确的案例研究方法来研究工商管理的相关课题。

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研究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够合理全面。并且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经典案例非常少,即使有对企业管理进行调研的活动,也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走马观花的粗略调研,缺乏真实的求证和调研。这就使得现有的工商管理研究案例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并不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工商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中,应当大力提倡用国际化的视野、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深入企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强调案例研究步骤的规范性,并严格地区分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的异同,不同于教学案例而撰写出的研究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的重要步骤;撰写研究案例时,忌讳用主观判断的、含糊的语言,强调通过调研访谈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要注意案例细节,从细微之处往往可以观察到新事物,新事实。第一手资料如实验室观察的数据一样重要,它必须是真实、客观、可信赖,是研究性论文的立论依据。只有在优秀的研究案例基础上发现研究事实、提出研究结论,其研究成果本身才会有较高的可信度。

4.结语

总之,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只要多采用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典案例作为研究案例,并积极结合实际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对案例进行分析,就能够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研究结果。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客观端正的科研态度,正确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任胜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J].经济师,2005(03).

篇6

一、引言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系统研究工商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过程,从而发现复杂管理行为背后运行规律的学科。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实践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变,工商管理学科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和学院在工商管理学科设立之初就开始重视设立实验教学环节,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设置中,工商管理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不足,缺乏计划性 

目前,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主要开设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9门课程。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实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在设置理念上存在以理论课程为中心、实验课程为辅的传统观念,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有些课程根本没有开设实验课程。此外,在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缺乏总体规划,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清晰的有机整体,导致不同教师根据自己课程和教学需要安排不同教学内容,有可能造成重复实验或者断裂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教学环节的延续性和体系化。 

(二)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实验教学法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应用目前大多停留在案例型实验教学法这种单一模式上,在案例教学的分析和讨论中,由于没法设定边界明确的企业及企业活动的范围,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角色不明,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得到验证,使得案例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从实验教学过程来看,由于案例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一方面教师要先优选出合适的案例,另一方面学生要提前研读案例文案并课前讨论,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学生缺乏课前准备,存在“搭便车”的思想,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较差,导师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让案例讨论课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三)实验教学内容落后,缺乏实效性 

针对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系统规划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利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践行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目前培养的工商管理本科生大多存在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等问题,由此引发了高校对于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大改革。实验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企业,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要。教育部 《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518号])指出“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 

(二)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差,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们针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展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沙盘(ERP)模拟经营法等多元化的实验教学形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学科采用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将经典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典范。但是为了避免以往案例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的现状,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增加了“微课”这一环节。改变以往学生对文字材料的厌倦,我们提前制作5-10分钟相关案例的背景材料,采用PPT或者小视频的方式提前发送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了案例讨论的成功性,改善了案例教学的质量。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们针对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促销策略制定等,运用项目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活动,编写调研问题,分析数据结果,形成分析报告,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贴近社会为指导理念的实验教学内容更新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而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培养组成方式,自然要贴近社会的需求。无论是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项目的确定,还是实验软件的更新方面都要能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我们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共同编写案例库和素材库,特别是要保证经常持续更新案例和情景游戏,要求又能力的教室翻译国外的最新案例和游戏,或者直接采用国内企业的实际发展的案例和困境,给学生不断的新刺激,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运营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6-01

1.引言

运营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在企业经营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科学的运营管理能够使资源获得有效利用、使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良好运营管理能力更是企业管理人才必备的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将运营管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管理专业课程,运营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理念、技能和方法,并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柔性和快速反应的管理。但是由于运营管理课程理论内容较多且不易理解,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运营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学校特色或专业特色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与其他学校雷同,不具竞争力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大同小异,只涉及一般的管理理论,没有融入学校特色或专业特色,运营管理课程亦是如此。例如,航运特色院校的运营管理没有涉及航运类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外贸特色院校的运营管理没有涉及外贸性质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这使得很多企业常常抱怨招聘的人才在能力方面并没有很大差别,更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2.2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教学接轨

运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性相当强。但是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而且学生也缺乏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难以理解运营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1]因此,只靠纯理论教学的方法会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3案例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多数高校的运营管理课程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案例讨论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好的教学案例少。引用的这些案例要么是国外教材案例,要么案例和课程理论的联系程度不大,有些重要理论更是鲜有案例出现。另一方面,教师主导式的案例教学是教师以讲解案例为主,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也不够透彻,使得不少学生觉得案例讲和不讲没有多大差别。

2.4教师对运营管理理论的理解不深刻

运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也就是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应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2]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将直接影响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运营管理课程教师的师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经验,对知识的讲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且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有些教师自己对一些理论也是一知半解,更没有办法给学生讲解透彻。

3.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运营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该课程,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授课中常用的多媒体视频和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企业参观、企业实训、沙盘模拟、模拟诊断、角色扮演等方法都是效果非常好的实践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灵活多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认识,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3.2编写优秀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在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良好的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准备优秀的案例。因此,组织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来合作编写案例,以丰富课堂案例内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长短应当适合;编写或准备的案例必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为学生准备一些案例相关的互动问题或者互动游戏,增加课堂气氛;加强教师自身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

3.3教学内容体现学校特色或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合理分配各章节教学时间外,还应该适当的根据学校特色或专业特色,针对性地增加特定类型企业的运营管理内容。例如航运类院校应结合自身航运优势,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在讲课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适当引入航运类企业或者港口类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内容,介绍这类性质的企业与一般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区别,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3.4增加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

运营管理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而目前大多高校运营管理的教师群体普遍没有实践经验,师资水平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应该定期进行师资培训,把培训教师工作制度化、长期化,还可以选送教师到相应的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弥补其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3]

4.结束语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运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起来,体现教学特色,避免专业教育趋同,才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文彬.本科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文教资料,2013年第14期(总第610期):155~157

[2]盛丽俊.基于航运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探析[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10年11月,第22卷,总第183期:24695~24697

[3]陈军.运营管理实训教学探讨.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年第5 期(总第299 期):64~66

篇8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但对于中国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职业教育并非首选,他们更愿意选择普通高校就读,认为这会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不过,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中国政府近日提出,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消除职业教育矮人一等的偏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被认为不仅是为升级“中国制造”创造人力条件,也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难题。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中职生的现状

 

然而,目前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并不是对其深远意义的认识,而是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是被家长逼迫去上中职学校,这就造成他们在心理方面缺乏自信。文化基础薄弱,功底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们往往觉得低人一等,容易造成自暴自弃。可以说,缺乏自信、厌学,是中职生的普遍现象。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有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他们虽然厌学文化课、理论课,但对于实训课兴趣浓厚。而这一点恰恰又是中职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如何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吸引学生,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达到用工单位的要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内容。

 

三、如何让工商管理的课程更吸引学生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学习该专业的欲望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当一个人产生了自信心,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会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力量产生后,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调整师生关系,维护他们的自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自信心程度,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一步是上好关键的“开学第一课”。这里提到的其实就是“首因效应”,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要让学生们建立自信心,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喜欢他,尊重他的,老师的态度要温和,时时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维护他们的自尊,这样就能使学生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无形之中逐渐增强。

 

(2)大量运用赏识教育,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要学会“赏识教育”,以发散的眼光看学生。虽说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但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闪光点,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学会发现学生的亮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一点亮光,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亮点,不断地肯定他们,认可他们,你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会越来越亮,并不断扩大,这样就能顺利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3)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与管理专业的知识联系是很紧密的。比如,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因此,我应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去质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发现学习该专业的现实意义。

 

2.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中职学生强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地方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工商管理专业更强调学生具有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动手、动笔、动嘴等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运用他们的强项,结合本专业的要求,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活动的余地、表现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3.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体验该专业知识的力量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系统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对理论的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巩固知识。通过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在讲到《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企业定价策略”后,我安排了一次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给每组分派任务,要求学生到不同的商场去调查同一种商品的定价,每组把自己调查的情况,做成一份资料交上,并作评比;然后,各组根据自己情况,分别进一批商品,做出定价,然后进行销售,比一比,哪一组销售的多。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该活动后,学生一致认为,有了理论知识指导后,自己对定价感到更灵活,认识更深刻。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思索和改进。职业教育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作为肩负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线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让我们来共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建设高效率的大学英语课堂,就必须改掉以往那种刻板僵硬的程序化模式,要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艺术创新。大学英语课堂要求师生共同步入审美境界,形成一个教与学、知识与能力、意志与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篇9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高等教育中存在学与用脱节、理论多实践少[1]、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现象[2],成为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力图以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为例,分析说明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借鉴。托利多大学是美国俄亥俄州 13 所州立大学之一,成立于 1872 年。2006年7月与俄亥俄医学院合并后,成为俄亥俄州近百所高等院校中财政预算排名第三的公立大学,目前有 10 个学院,230 个本、硕、博专业,其专业广泛性位居美国第十七位。全校学生对教员的比率为19∶1,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是全球高校中5%获得 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认证的大学之一,其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获得了该认证。AACSB 提供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及会计学科的认证。在我国大陆地区通过 AACSB 的学院只有三所,分别是中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 1 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 12 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 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 6 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 1 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 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 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 AACSB 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 21 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 AACSB 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 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 1 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 1 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 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 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 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 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 Film 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 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 Excel、Spss 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 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 Real Connection 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篇10

1实验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发展现状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的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管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思辨研究,另一类是实证研究.其中,实证研究是用实践或实验数据来进行研究专题的论证,从而能够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实验研究在工商管理学科形成初期就有了,比如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等所做的动作时间研究和制定定额,就是通过实验完成的.并且,随着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实验研究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实验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实地实验发展时期,从实际研究环境入手,提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办法;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拓宽,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得到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批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管理实验的中心由以人和工作为主开始转向以组织和流程为中心.[1]管理实验方法的发展,模拟管理软件的完善,网络设施的投入,为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全面建设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理论的补充和深化.通过实验环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实验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工商管理学科本科层次的学生普遍缺少管理实践经验,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让他们认识企业、体验管理、感悟管理、应用管理,是我们管理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为适应社会信息化要求,加强管理信息化教学内容,越发重要和紧迫.

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

目前,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等8门课程,是该学科普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实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进一步反映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的理念上存在以理论课程为中心、实验课程为辅的旧观念,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所进行的两次教育改革中重点加大了实验教学改革,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很多大学实验学时都超过30%,有的甚至达到50%.而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课时数一般偏少,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8%~20%不等.尽管部分院校根据社会对管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工商管理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只是象征性的,没有较大突破.[3]

2.2实验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开设工商管理实验课的本意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运用管理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一要求,每个实验项目的选材不仅应务求真实,而且为实现“管理者”身临其境的分析与决策过程,还必须模拟出较为真实的管理环境.然而.从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几种工商管理实验教材看,绝大多数实验项目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些实验项目的普遍缺陷是:实验的素材缺乏“真实感”,验证的内容过于“书本化”,实验的重心大多是Excel软件的应用(即通过使用该软件使学生解决过去在纸张上所完成的作业).显然,这种“实验”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实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某些高校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清晰、共同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有机整体.管理学理论存在递渐性,由于不同老师教授不同科目,有可能造成重复实验或理论链断裂现象,严重影响了实验的论证效果.另外,从实验方式看,学生仍属于被动的接受者,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3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改进建议

3.1加强实验教学比重

要保证工商管理学科教学面的拓展和质的提升,一个好的途径就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了解用人单位管理实践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拓展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工商管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该以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为轴心,以理论课程知识的秩序为红线来进行安排.在管理实验课程设计中,首先应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验认知型的专业实验课程,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商企业、保险公司、税务局等单位现场参观,也可以邀请企业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等,这属于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实验.通过认知阶段的实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大学二年级时开设验证性实验项目,可以围绕每一门主干课程开设一门实验课程,编写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决策效率模拟实验来实验其变化和效率的影响关系;通过战略投资决策模拟实验来验证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以及决策者的博弈理论的有效性等.这一阶段,在重点抓好核心实验的前提下,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结构,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最后,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综合性的管理实验课程,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财务管理、审计、企业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点的全面融会贯通.比如ERP沙盘模拟教学系统,集角色扮演和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企业管理部门、税务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实习,使学生能熟悉工商管理的各个环节,熟悉现有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擅长知识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