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

篇1

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首次将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义务写入条文。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旨在引导干部职工将孝道文化和感恩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把“孝心献父母、爱心敬老人”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全系统树立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同时,引导职工从孝亲教育中懂得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单位、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公路各项工作,为和谐公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集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加强“孝亲·感恩”教育。百善孝为先。要充分依托公路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和道德讲堂这一载体,积极开展“孝亲·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带领职工落实“弟子规”,修身、修心、修德,常说感恩话、多做孝敬事,养成孝敬美德,让孝德文化植根于职工心中,培养职工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做德才兼备的公路人。

2、加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敬老事迹报告会、敬老故事宣讲、敬老摄影书画征集展览、敬老家庭文化展览等形式,开展直观生动的主题教育,教育和引导职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敬老爱老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扩大典型激励、示范和辐射作用,倡树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积极开展孝亲敬老实践活动

1、家庭孝亲敬老自觉化。结合“新24孝标准”,注重提高赡养父母标准,关心照顾父母生活,定期为父母清扫居所,定期为父母添置新衣,定期为父母洗脚查体,定期看望父母,定期陪父母参加户外活动,定期为父母购买生活必需品等。重点开展好“四个一”感恩父母行动(即为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家务、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带父母查一次体),当好敬老表率。

2、集体孝亲敬老制度化。各单位要结合“公路人的节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孝亲敬老”实践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强化领导责任,采用各种形式为职工父母、困难家庭、帮扶对象等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和单位的和谐与幸福,让老人安度晚年。

3、社会孝亲敬老常态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结合“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广泛投身爱老社会活动实践,不断丰富“311感恩社会行动”的内涵。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服务活动,与老年人结对子,为高龄、孤寡和生活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养老服务,为老人献爱心、办好事、办实事。

(三)大力倡树孝亲敬老先进典型

层层评选孝亲敬老典型。采取群众评选、基层推荐的办法,深入开展“孝星孝子”、“文明家庭”、“敬老好儿女”、“好儿媳”等评选活动。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发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参与和支持热情,将身边默默无闻、感人至深的敬老先进典型挖掘出来。要通过评选,让职工感到孝敬老人光荣,让老人感到家庭和谐的幸福,让孝亲敬老的先进典型受到社会尊重,使整个评选推荐过程变成学习教育的过程。

三、活动的要求

(一)强化领导。要把孝亲敬老活动纳入年度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强化保障措施,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工作落实,提升活动效果,确保老人们得到实惠与照顾。

篇2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介绍实施目的,打消被试者顾虑,鼓励真实作答,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完成。

2结果

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91.2%。

3讨论

(1)问题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目的、意义的了解情况是比较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目的、意义(分别占94.3%、89.9%、81.1%),说明学校、学生对这个问题都比较重视,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单一、局限,针对性不强占38.1%,认为形式多样、丰富占60.9%。这个结果说明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上还要增加多样性,丰富内容。

(3)实践效果:目前社会实践取得普遍积极的效果无法实现,原因是:组织机构往往挑选好学生、精英生参加,覆盖面不宽占63.6%,同学投机取巧,没有正确对待占35.1%。这个结果也是目前许多高校组织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写照,有一定比例学生没有正确对待也是存在的问题。

(4)管理制度上,组织开展和激励机制:有有效的机制占52.6%,没有有效机制占47.4%;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健全占51.8%,不健全48.2占%。由此看来,管理制度尚待完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5)实践目的:选择实践主题时首先考虑的问题:自己的兴趣爱好占70.6%,老师的主题要求占65.7%,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占72.4%,评奖的需要占0。说明学生考虑偏重实用性,这个结果是符合现状的。

(6)大学生活中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次数:没有占5.3%,1-5次占87.7%,>5次占8.8%。从这个结果来看,学生参加的实践数量还是偏于少数,因为这些都是高年级学生,如果按每学期1次算,3-5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6-10次,说明社会实践数量远远不够。

(7)所在团队的项目企划是如何产生:由组长提出占7%,由指导老师、学院老师提出占30.1%,由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的占33.3%,学院或是社团的传统保留项目占27.6%。这说明大部分的实践项目是由学校和学生策划的,因此学校应注重策划实践项目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实践项目与专业学习要有一定相关性,以便学以致用。

(8)实践地点通常在:根据实践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区占68%。这个结果说明基本能按照实践的目的进行,具有实效性。

(9)当地相关部门不予实践配合的主要原因:认为这是在公款吃喝,不予配合占43.4%;因有过大学生去做实践但收效不大的情况,所以不再配合大学生实践占53.9%。这个数据说明实践部门不配合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尤其是实践效果方面不太好,值得我们深思。

(10)实践期间的费用:交通费用占42.1%,住宿费用占27.6%,餐费占53.1%。学生对费用问题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费用基本合理。

(11)社会实践中困难来自于:和学业产生冲突占28.9%,计划和事前准备不够完善占64%,缺少经验占71.9%,受访的单位不配合占43.9%。医学生课业繁忙,理论学习与实践时间冲突,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比较合适;也要求实践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考虑问题要周详,多总结积累经验,多向老师和高年级同学请教,做到每次实践都应该达到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12)实践过程中,与校实践部沟通的困难:主要是过程繁琐占58.3%,实践时间短,无法及时反馈占32.9%。说明学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存在沟通途径复杂,沟通效率低的问题,应简化沟通途径,提高沟通效率,让远在实践点的同学有问题能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使实践顺利进行。

(13)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认为没有预期想要的结果,是廉价劳动力占50.1%;时间太短,无法进入真正的角色占62.3%;组织管理有待提高占48.2%,选题太空泛,操作性不强占20.2%。这些主要是项目的过程管理问题,有待实践管理部门改进。

(14)对实践成果的评价:实践中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正在或即将被应用只占9.2%,暂时没有被应用占43.9%,实践中侧重于了解社会现状与发现问题,没有形成具体解决方案占27.2%,实践成果浮于表面,不深入占17.1%。这个说明实践成果大都处于或是研究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或是由于社会缺乏重视或其他原因而未推广应用,只有不到10%的成果被应用。问题值得深思。因为学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做实践,只有结果有现实意义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既要过程也要效果的,如果只有过程而没有效果,那么教育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这就要求在实践选题时需要老师多给予学生指导,与学生专业结合,增强目的性,增加实践成果推广的可能性。

4建议

(1)继续加强对医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的教育,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人心。

(2)社会实践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医学专业开展课题调查研究,也可以大队伍到学校实践基地参观、劳动、支医、支教,也可以到红色根据地参观学习等等。

(3)实践管理要规范化、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要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加强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监控,加强沟通,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

(4)建立实践效果评价体系。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量化考核;实行综合评价:学校实践部、实践单位、指导老师、个人自评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哲学;哲学大众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A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001−05

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哲学作为理论的基础性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社会治理中发挥指导作用,因此也就有了哲学大众化的要求。然而,这样来说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显然说服力不够,因为它没有涉及到哲学与大众需求的关系。只有明确了哲学与大众的关系,才能进一步阐明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也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哲学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从哲学的实践本质出发,来论证面向实践是哲学大众化的根据与旨归,并试图为哲学大众化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思路。

一、哲学大众化面对的是

大众实践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是对哲学本体论的革命,主张世界只有相对于人来说才有意义。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对此,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实践就是包含人作用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社会生活的活动,或者说,实践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在这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活动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体。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类:理论、实践、制作。理论只限于沉思的活

动,制作是指依据外在的目的生产出产品,实践则是指追求善的活动,有研究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是指包含伦理的以及更高的思辨的有选择目的的运用的活动。[2](20)后一种解释将实践与制作区别开来,制作的对象是自然物,是依据自然界的规律来生产出产品,从产品的制作本身来看无需涉及伦理,关于制作的研究后来形成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实践则是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追求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在社会中活动必须受到伦理的约束。康德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在狭义上把实践理解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等。黑格尔提出了劳动的概念,实际上使得实践的概念扩展到人们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同时他也指出:“一个人劳动时,他既是为他自己劳动也是为一切人劳动,而且一切人也都为他而劳动。”[3](56)这说明,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重点仍然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马克思在他的《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作了深刻的分析,他不是在工具和技术的意义上分析劳动,而是从劳动关系展开分析,从工人劳动的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不平等,批判了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社会的不道德、退化和愚钝。

综合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实践和劳动的概念,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一个总体实践概念。活动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但普通生物的活动是由自然关系所规定的,非目的性的,而人具有意识和目的追求,因此所谓实践,就是人的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的目的是由人的意志和意识所规定的,是由内在发出而指向外部的。根据实践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将实践划分为两大类:改变自然的实践和改变社会的实践。改变自然的实践即是创制出产品的活动,改变社会的实践即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显然,创制活动更多地是由自然规律所规定,但是由人类所发出的这种创制活动却是最终指向社会,带有鲜明的目的性。据此看来,哲学是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大众实践中来的哲学,同时又以指向大众实践为其理论归宿,因而本文认为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哲学。但哲学不是解释实践对象的部门科学,而是对实践本身进行反思所形成的理论。这种经由反思而得到的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目的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的理论。那么,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便为它的理论回过来指导大众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动物按照自然规律所规定的方式生活,而人类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动物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在当代人的社会活动中,法律、道德、家庭、国家、社会组织(市民社会)构成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中,私法、道德、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依然存在着,它们变成人的存在和存在方式,“在它们的现实存在中它们的运动的本质是隐蔽的。这种本质只是在思维中、在哲学中才表露、显示出 来。”[4](110)确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考导致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认识不清,引发进一步的错误行为。那么,哲学大众化实际上就是要将面向实践的哲学与大众切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哲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教育上。

二、新时期哲学“大众化”

的使命在于澄清生活的意义

哲学研究的实践主要不是改造自然对象的生产活动,即技术活动,而是受道德、平等、自由、正义和幸福观等价值观影响的社会活动。制作等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有用的产品,制约这类实践目的的因素主要是外在的自然规律;而与人相处和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指向人类自身的,为的是使人自己成为像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实践具有目的性,而目的是人作为意识主体所决定的,人们做出某项实践的决策,其目的又是由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看法,即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哲学大众化的使命就是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增强幸福感。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功能不仅如哲学家所研究的用来解释世界,而且更应该用哲学来指导人的实践,改造人的生活世界。哲学大众化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仍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把哲学仅仅当作是解释客观世界的方式,当作所谓“科学的科学”。于是,哲学被当作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因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把它应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认识,则变成了所谓的客观规律,对人们而言这些规律是外在的强制,而这并非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如前所述,实践包含改变环境和改变人两个方面的内容,而通常所说的作为方法论的哲学,仅仅是指改变环境的一个方面,相对于人改变自身来说只是外在的,因而无法被人们接受用来改变自身。实际上,哲学研究的就是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实践,哲学给人们提供的不是理论指导(说教),而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澄清,以便获得清晰的、有意义的生活。哲学应当积极面对新时代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澄清,帮助大众寻找积极的生活意义。

我们生活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经历了短缺经济的痛楚,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解放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快速致富使得数量型的概念占据了人们思考的中心。人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可是,速度快并不一定带来效率高,效率高并不一定带来效益好。而且,这几年来在我国,追求过快速度带来的是短命的住宅和桥梁,原本引以为荣的世界最快的高铁却因追尾的惨重事故而不得降速。信息产业几何式速度的发展,使得虚拟世界很快成为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缺乏面对面的交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网络上的欺诈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哲学大众化就应当针对速度、效率与效益、虚拟与现实这些问题,给予大众分析的方法,帮助他们反思这些问题,重新确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明确生活的意义。

哲学虽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但与其他的意识形态不同,哲学除了反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诉求外,它更要求以这种哲学来武装劳动群众,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洪流中来。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后,他们的主要任务便转为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公平上来,而且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反思分析法来认清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不能把哲学大众化当作仅仅是执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手段,应当转变把哲学当作唤醒工人大众阶级意识的工具的做法,以哲学贴近大众的生活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关于自身生活意义的正确看法,这才是当前哲学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帮助

大众获得实践反思能力

人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人。前者表示人作为客体受自然律支配,后者表示主体具有自由意志,即精神。精神能够思考对象,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的知识,在这里,精神对自己的本质,即能够思考的确证需要在其对象中显现出来。可是,思想毕竟不是现实,思想的内容要想外化为现实,只能经过实践。显然,实践是思想外化的活动,哲学作为思想的原则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设定自己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动物都有感觉,感觉会引发机体的活动,但“感觉不引起实践”,因为“选择是实践的起因”。[2](168)在这里,实践的关键是选择,即做什么、为何做、如何做,可是人们依据什么来进行选择,这又要进一步来分析。一般来说,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具有依赖感觉而行动的动物精神,这是现代行为经济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人们的许多经济行为受动物精神支配,并不总是理性的。[5](Ⅶ)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依理性的规则和目的来选择行动。本来依据动物精神是被动的,谈不上有选择,但在动物精神和理性之间则有了选择,古典经济学假设人在任何情况下的决策都是有理性的,否定人有非理性的动物精神,结果是经济危机不断袭来。所谓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在决策时要警惕和控制自己的动物精神,尽量依照理性来做选择,而反思自己的动物精神和建立理性思维,非哲学不可。

长期以来,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被解释成方法论,甚至被当成能够指导一切的方法,这种将辩证法作为万能工具的做法导致哲学的滥用,对哲学的大众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指出:“那种已经不是向外部而是仅仅在自身内部进行的抽象思维运动,就是说,纯思维的辩证法是结果。”[4](100−101)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只是精神运动的抽象形式,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基础,而非方法。形式与方法不同,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式由内容所规定,因而不能把某一类形式作为万能的公式方法去做任意的套用,这样的做法会产生荒谬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6](24)这表明,马克思改造后的辩证法是一种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属于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

哲学反思不同于方法论。尽管方法论要对具体方法所隐含的前提进行哲学分析,但它毕竟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例如社会学和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而且,方法论起着选择方法的作用,因而与方法一样,都指向外在的目标,是为了达成目标所使用的工具。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哲学反思则不同,它以实践者为主体,同时又以实践为对象,即实践者在反思中澄清自己的思维,并在实践与反思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主体更具有理性。不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只是以过去的经验简单地予以应对,过后也不会进行反思,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善于反思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情势,在自己的经验库里考察是否有相匹配的经验,同时对这些经验进行反思,考察其合理性,最后做出决断,这样,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理论宣传工作者基于急功近利的考虑,将哲学方法论化,再由方法论进一步变为实用的方法,最后再变为操作性的技术化。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也是脱离了马克思哲学之本义的,因为技术操作脱离了价值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工具论被人们从生产技术领域移植到社会领域,提出了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的概念,政府也常常把公共政策当作工具来使用,寻求以技术手段来治理社会。持工具论者忽视了工具(或技术)也是抽象的产物,某项工具的应用要受到严格的条件约束,而具体的社会问题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们企图一劳永逸地采用某种工具使问题得以解决,但事实上没有一种方法或工具能适应所有的情况。而哲学能为人们应用方法和工具提供反思性原则。因而,哲学大众化的目的是为大众实践提供反思性原则,以保证大众实践避免一味地走向工具论的道路,而是应该要让大众时刻地保持一种理性反思的意识,用一种开放全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例如,辩证法要求从全面性、过程性(历史性)、和普遍联系性来看待社会问题,依事件的发生过程来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政策工具,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在其他地方被证明是有用的政策工具。

四、大众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哲学

大众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时代性就体现在它源自当代大众的实践,作为“精神的精华”它又必须而且能够指导大众的实践。哲学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大众化中,可是在中国,哲学大众化的事业进展并不顺利,这里的主要症结在于推进者把哲学仅仅当作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了哲学大众化面临的受众的多样性。本文认为,哲学与其大众化的关系就是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的关系,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哲学理论体系,哲学的大众化则是哲学分析和反思方法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然而,大众生活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样的,这就需要一部分哲学工作者走出理论书斋,面向社会、面向人们的生活,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法,通过宣传、讨论、对话、咨询等方式普及哲学理论精髓,提高大众的理性思维素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涉及工作决策、家庭生活、教育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马克思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哲学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在于他的实践,实践的本意是人的追求善的社会活动。哲学大众化工作应当紧密结合人的社会活动,即面向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工作和教育活动,提出基于哲学的分析范式,如制度范式和伦理范式,以及价值观分析,来帮助人们反思自己的社会活动。例如,针对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较为严重,工作的责任感被轻视的情况,可以发展实践哲学的责任论,将其纳入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培训中。责任不能陷于空谈,而应落实到个体,具体可以设计成以个体为本位的责任论:①责任蕴含结果的承担,必须有一个最终的承担者,最终意味着不可再分而集体是可以再分为个体的;②责任需与相应的自结合,没有权力者可以不承担责任,而权力是由个体来行使的;③责任意蕴回应,回应者应当是决策者,最终的决策者是有权拍板者。这样的培训就是有针对性的,具操作性的,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感,减少决策的失误。

当代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哲学家认为专业哲学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局限于学术界的范围,使哲学丧失了它的生命力,因而他们也在努力推动哲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向普通民众普及哲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哲学大众化在欧美许多国家被作为哲学实践而盛行,在美国出版了《国际哲学实践杂志》,在英国出版了《实践哲学》杂志。实践哲学是指将哲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众多的专业和工作领域中。美国有Lipman教授的“儿童学哲学”项目,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个城市设有哲学学校供人们研修。欧洲许多国家流行哲学咖啡吧,专业哲学工作者在那里主持哲学讨论会,开展哲学咨询活动。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哲学实践运动不承担意识形态宣传的使命,主要是为了解决个体精神价值层面的问题,许多从事实践哲学的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哲学大众化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

“构成实践的,不是行为模式,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7](79)生活世界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领域。我们过去在进行哲学大众化活动时,往往将生活世界只看成是集体的实践,而忽视了个体的实践,导致许多人将哲学看成是极度抽象而与个体生活无关,排斥生活需要哲学反思的理念。但事实上,无论个体是否有哲学的反思,他都必然会依据一些于他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前提预设来行动,这就是非反思的自然思维。在自然思维指导下的个体往往忘了人的生活意义,使自己陷入外在事物的控制之中。有哲学反思精神的个体常常会问自己:我们理解了生活本身吗?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我们知道自由选择是什么意义吗?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应当怎样?等等。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十分切近,只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要比日常生活反思要更加的彻底以及全面。哲学的实质是实践哲学,它源于大众的实践,又可用于指导大众的实践。因此这样一种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适合了大众的需要,也能够为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哲学的大众化也就有了它的正当的必要性。实践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变化性,当实践变化了,我们的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要随之变化。如果说,在革命战争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进行革命的意识形态宣传,唤起大众的觉醒,这就要靠集体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和平时期,哲学的主要使命就是创建和谐的社会,帮助大众认清生活的意义,这就要落实到个人。讲理性,不盲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使哲学回到大众的社会实践,哲学大众化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 阿克罗夫, 希勒. 动物精神[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9: VII.

篇4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其独特的课程性质要求实践活动在这门课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实践动手制作是技术设计转化为实际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生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就犹如“赵括纸上谈兵”,因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用技术。

一、通用技术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现代教学观强调技术课程要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景、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生在参与时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我们要允许讨论、争论,注意正确导引,这样才能营造活跃、宽松、向上的探究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从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中,体会到设计的乐趣、制作的艰辛、创造的成就。我们在惊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结论,有利于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整理分析能力。

(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设想,把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中随时随地发现的一些自己认为是不顺心、不顺手的物品想办法加以改进,使之顺心顺手而形成的物品,从不顺手到顺手的思维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理论课堂中创设实践活动

1.创设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乐于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实践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全方位、立体式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合理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善于实践

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教材知识点贴近、吻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学得有效。

3.精心选择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易于实践

(二)实践课上有针对性地开设实践活动

掌握技术操作,增强动手能力,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较多自主探究、创新应用、发明创造等空间。有利于激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技术设计、制作,亲历技术设计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激发创造欲望,强化手脑并用,发展实践能力,改善学习方式。

三、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愿望

教师要激励学生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完成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愿望与兴趣,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到底。

(二)提供丰富易得的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如何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带材料的任务,告诉学生与实践活动有关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力准备齐全。

(三)让学生明确理解实践活动的要求

实践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完成一个怎样的作品。让学生明确理解实践活动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实践活动的作品完成得更加成功。

(四)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需求等,方能使学生对制作活动保持满腔热情并持之以恒。

(五)让学生解释制作中运用到的知识原理

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最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制作的作品所用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一方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他们的思维得以升华。

(六)组织好展示、评价、激励活动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课堂展示、班级展示、学校(班级)陈列、竞赛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在通用技术活动中的作品,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制作兴趣。

(七)让制作活动向课外延伸

篇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世纪,二十一世纪需要人才是具有“开拓型”的人才,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培养新世纪的建设和创造者,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奠定物质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去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动手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利用游戏来和愿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

(1)角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通过动作来表达的,如用身体的摇晃表达在“船上”,再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幼儿自然在游戏中去模仿成人的劳动,给孩子穿衣服、喂饭、洗脸、梳头,学习叠被子,炒菜、洗碗,打扫卫生等,游戏结束后,还要学习收拾整理玩具材料等。

(2)体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体育游戏中开展拍皮球练习,跳绳练习,还有转呼啦圈,跳皮筋、踢毽子、骑自行车等,都能很好地促使幼儿动手、动眼、手脑并用,以及肌体的协调运动。

(3)科学角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科学角或科学室中做小灯泡接通干电池的实验,物体的沉浮实验,虹吸现象的实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弹力球,磁铁玩具等,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去动手操作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为幼儿创造动手实践的条件

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操作实践材料,是幼儿动手的物质条件。

(1)教师要充分利用成品的玩具和材料,让它们在操作中发挥作用。

(2)要多给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废旧物品为主的原材料,可供不同能力水平地幼儿需要,如提供纸工活动后的各色纸屑、纸盒、饮料瓶、易拉罐、鸡毛、雪糕棍棒、线轴、彩色旧毛线、各色布头等。

(3)作品展览活动,将幼儿平时所做得泥工、绘画、折贴、插塑、自制玩具等作品收集起来,供幼儿参观学习,去激励幼儿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环境创设活动

环境的创设,应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现代教育观。

一年四季的墙壁画得更换,节日活动的环境布置,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过程。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由于幼儿身心愉悦,无过多的束缚与规定,幼儿能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操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由于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收集、布置和整理工作,最终幼儿看到和享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与成果。

四、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并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

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的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使之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将来更好地为自我和他人服务。

(1)多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如利用泥工活动、折纸、剪贴等,训练幼儿的手指肌肉的发展及手指的协调能力,利用打击乐 促进幼儿敲击节奏的协调,利用拼拼、折折活动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2)强化值日生工作

对值日生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如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餐具、桌椅、清扫地面,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等。

(3)开展园地劳动,经常带幼儿到班级种植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种植活动,如整理田地、拔草、浇水、选种、播种、观察、记录生长等,这些劳动都有利于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地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

五、密切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幼儿园或班级可通过“家园之窗”专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想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之间还可以采取便条交换,信息反馈等途径,保持教育上得一致。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涵 模式 新型工业化 主导 动因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学校,而生产活动的载体,对于今天来说,最基本的就是企业。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和生产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那么,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生产型学校和学习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根本上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学校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学校发展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促进企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校企合作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根本大计。因此,要以认真的态度,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规律,开拓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新跨越。

校企合作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如果,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不同,主导校企合作的主体不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同,校企合作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局面。下面着重从内涵和模式两方面来分析校企合作的规律。

1.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例如,学校的招生工作和企业的招工工作联合起来,招生同时也是招工,在这一联合行动中,既要宣传学校,也有宣传企业,学校和企业的形象都展现在学生和家长的面前。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包含工作的相互参与和融合。例如,企业可以参与学校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某些教学活动,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要。又如,学校的师生可以到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参加生产,达到实训和生产双丰收。

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教育和生产的密切关系,使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操作训练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劳动者。从根本上说,离开生产办教育,教育就是无的放矢,就失去了意义。校企合作,能使教育和生产直接地联系起来,教育直接接受生产的检验。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发现某些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本地企业生产的需要不一致的情况,就可以及时调整,以便适应生产的需要。所以,教育和生产相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

可见,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就是学校和企业为了实现教育和生产相结合而进行的联合行动。另外,从校企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来看,校企合作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现了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

首先,校企合作的理论意义,在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和生产相比,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为了生产培养技术人才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所以,生产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第二位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源泉,生产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质量的高低,是通过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大小来衡量的。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高低,能更加直接地在生产中体现出来。教育的发展水平,归根到底还要受到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比较快,于我国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和多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的质量优势分不开的。正是教育和生产的这种密切关系,使校企合作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体现在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在新型工业化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不仅具有生产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功能,特别是大型企业,集科研开发、教育推广、规模化生产于一体,越来越体现出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而这种趋势不断推动着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另一个特点,技术性劳动的不断普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那么,校企合作就成为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生产型学校和学习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活跃的机制,而且还需要强有力的主体运用有效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的机制、主体、模式加以分析。

2.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单项合作向多项合作、直至全面和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战略合作发展的过程。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2.1订单式。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确定招生的专业和数量,企业承诺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这是校企合作的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最初级的形式。

2.2交流式。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例如,企业方面的人员参与组成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学校师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又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到校给师生作报告,使师生了解企业文化。

2.3分享式。企业和学校在财物资源方面的分享和交流。这有利于发挥双方资源潜能,达到扬长补短、节资增效的目的,从而促进双方的更快发展。

2.4渗透模式。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可以向企业渗透,某些环节放在企业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向企业渗透,某些生产经营环节也可以放在学校完成。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例如,企业可以在学校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并邀请师生参加。又如,企业可以在学校建设生产线,也可以同时供学生实习之用。

篇7

关键词:初中;劳技教育;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1-01

一、当前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本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走访调查本人所在城镇及周边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劳技教育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劳技教育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上不上无所谓。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虽然排进了日课表,却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有的学校七年级按规定才上,八、九年级则不上,改成了其他科目。许多学校领导的观点是劳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好是不要。

(二)片面劳技教育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劳技课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把学生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视劳动为“没出息”“低智商”,把老师视为“不会教书的”“教不好的才去上劳技课”,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视为正常现象。学校虽然也有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但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没办法只有去做。甚至有的班主任将打扫卫生的简单劳动归为劳动实践,错误地、局限性地认为,劳技课就是让学生们多参加劳动。

(三)单一劳技教育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也没有正常的教研和培训,许多学校劳技课的开设确实也存在困难。上面要求开设,教务处只有安排有一定专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或者由从某个学科将近退休的老师来上,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是不在行的。同时也存在短期行为和浅薄意识。具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材中能上的内容上一下,不能上的就不上,甚至有的学校采用因噎废食的做法。

二、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本人总结出几下几点策略:

(一)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多功能的劳技教学实践基地,置办各种型号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机械工具、缝纫机设备等,开展自行车简易维修操作、缝纫机的使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和实验操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实施劳技教育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提供较好的实物场景。

(三)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劳技教学师

资队伍学校劳技教育得以保证和顺利开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本人认为针对劳技课的教学,可采取内挖和外聘的办法。一方面,在科学教师队伍中,挖掘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另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就近聘请农业、工厂、企业等技术人员为本校授课教师来校讲课,还派教师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有了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劳技教育就有了师资保障、智力支持。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燕,加快普及农村初中基础教育势在必行[J].云南农业,2005(12).

篇8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

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

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着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XX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03-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社会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认知社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1 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总书记200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练就品格、素质,发现和挖掘自我。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群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使大学生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明确了责任的含义,培养了责任感,体验了自身的价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参加活动,巩固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一个集体中,从而增强了集体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了尊重他人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本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为进一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做好准备。

2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在思想认识方面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视。由于没有形成社会、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全局、整体的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具体、高质量地落实。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其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多,使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多数人认为实践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产一线参加社会劳动和实践锻炼,学生怕苦、怕累,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2.2 在实践规划制定方面

大多数高校都还缺乏关于社会实践的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的目标规划,被动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与教育相脱节,内容单调。实践与教学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割裂开来,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没能纳入教学内的计划安排,社会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活动的专业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的内容单一,有的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2.3 在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方面

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在很大一部份原因在于评价方法老套、单一。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必须以制度机制作保障,同样,高校的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社会实践就难以正常健康运转。

2.4 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寻找社会实践场所基地建设既要有眼前的目标,更要有长远的目标;既要有单一的目标,更要有系统的目标,最终达到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长期、规范、有效、层次”是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目标。

2.5 在实践经费方面

由于教育经费本身不足,实践活动的经费就显得更为拮据。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实践经费已成为一块极大的绊脚石,它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

3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及相应的策略

高校要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习中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终极要转变为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积极了解这个社会(包括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不是一句空话。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尽快缩短学生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改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短板”效应。

搭建实践舞台,促进学生成才。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实践锻炼,包括校园实践、校外实践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自觉参与、感悟,努力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就业、创业等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等。主动加强文化素质自我教育,有利于把健全人格自我教育渗透到实践之中,感悟社会的真实面,从而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身体力行地把德育教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是人生的自我创新!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做好,涉及到专业、形式以及课程的改革,还有领导机制和实践深化的基地问题。具体地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

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根据不同的年级,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各有侧重。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低,可以安排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式。高年级别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3.2 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要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社会实践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把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因地制宜,使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生得到锻炼。社会实践的特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与实践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多样化,来自城市的学生多接触农村,经受锻炼,让来自农村的学生多接触城市中、小学、机关、科研单位,使得他们开阔视野。社会实践不能仅仅限于寒暑假,在活动时间上,要形成制度化。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有连续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地”,立足校园,放眼周边,深入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社会调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科技发明,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勤工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3.3 社会实践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高校的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化两个课堂,教师与群众两类教师、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有机结合。而社会实践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专业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尤其要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萌芽,给予特别的扶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创造欲望,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作为一个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综合测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级分等考评,考评结果应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同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也应像担任其它学科教学的教师一样计工作量、并纳入教师晋职晋级考证体系。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办法》,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使活动贴近学生特点,做到有章可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观已被新的课程观所更替。

3.4 社会实践实行领导责任机制

面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势、新问题,要使其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社会实践的领导机制,形成程序规范化、工作制度化。

3.4.1 建立社会实践的层次领导机制

首先,学校可建立校级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团委牵头,以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为成员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负责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其次,系(院)可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由系(院)牵头,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学生分为成员单位,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实施。最后,班级里可成立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团支部牵头,党支部(或党小组)、班委参加,负责具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还应包括学校指导教师骨干队伍、校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这样的队伍,将有效确保活动内容的高层次化。

3.4.2 社会实践工作程序化

为了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必须对社会实践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消化活动成果的全过程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程序,这套基本程序应包括准备阶段、联系选点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需要作充分、细致、具体的规范和统筹安排,从确定主题、组建分队、组织培训到动员和必要资料器材准备都必须环环扣紧,扎实周密;在选点阶段,就是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选取社会实践的地点,将社会化实践的目标和主题结合起来。在实践阶段,要按照活动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3.4.3 社会实践工作制度化

开展社会实践必须强调纪律、安全、集体观念、控制经费、充分考虑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活动计划,并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还需要建立并完善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社会实践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交流,成绩评定、工作量计算、汇报演讲、成果展览、宣传报道,表彰先进等,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扩大受益面。

3.5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

建立基地是社会实践的前提和媒介,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相对稳定的对象,有相对适宜的内容以及相对的检验标准。学校在基地建设方面,设立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安排专人负责,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在基地建设标准上,必须配备一定条件和一定规模,考虑是否符合学生实践条件,并且对大学生和企事业基地双方明确责任也义务,形成书面协议,保证基地建设正常化制度化运行,同时不断总结,召开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3-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可聘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基地建长远规划。应把建立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6 社会实践实现资金保障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杠杆,协调推进活动的方式,学校和社会团体及单位应该签订协议,拿出各自的资源优势,按照“共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实践接受单位之间开展项目合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达到双向收益、互惠互利的目的。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贴实践经费。通过相互合作,有利于学校与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学校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吸收社会资源,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紧张的难题,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组织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学校牵头为主向学校、学生、实践单位共同牵头为主转变;建立多元化的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实现社会实践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学生、社会共同投入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 王秀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 谭辉旭.面向“新课改”,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4] 张兵亭,徐梅,冯素玲.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探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 尹春芬.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6] 史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5).

[7] 杨晓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长治学院学报,2005(2).

篇10

关键词:民间美术;中学美术教育;民间艺术;运用

一、引言

民g美术作为我国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几千年美术文化沉淀的产物,也是我国美术艺术的宝贵财富。民间美术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对美术文化传承与创造的象征,代表了中华劳动人民的身份以及发展历史的见证。因此,对民间美术进行传承教育,尤其是在中学教育中结合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民间美术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创新、发展都受到了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随着高科技电子设施的不断出现,民间深处的艺术文化越来越被忽视,很多艺术形式都面临失传的状态,比如,当今很多小学生与中学生都不知道中国美民间美术中有剪纸文化这种艺术形式。这是由于中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不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思想与思维都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状态,因此,对传统的事物缺乏兴趣,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来对中学生开展民间美术的教学就显得十分有教育意义。现如今很多中学生都对互联网非常熟悉,每天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然而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民间艺术,他们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中学生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意识,这就说明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必须通过在中学教育中来进行开展。中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和学习、创造民间美术,可以帮助中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民间劳动人民所具备的艺术智、艺术理想以及艺术精神,可以让中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与艺术传承的责任感。与此同时,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教育,还可以让中学生被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所感染,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由于中学美术教育的课时有限,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必须利用好有限的课时,将民间美术内容融入在美术课当中。同时,由于中学生对于民间美术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与了解,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提前做好功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尤其是将学生的学情与整个教学设计相衔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了解与学习,从而对民间艺术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总之,美术教师在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中学美术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由于中学美术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因此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美术与其他课程相比,需要教师准备的工作更加复杂,比如,画画的构图、色彩对比。如果教师能在课前设计中设计出画面丰富以及色彩变化多样的教学内容,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从而更好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在教学设计中达到画面多样以及色彩丰富的效果,美术教师可以巧妙的将民间美术的内容融入在教学之中,比如,通过设计专题的形式:剪纸、皮影、雕塑、刺绣、器皿、玩具、绘画等不同的专题,融入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之中,前提是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与接受能力,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既要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 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景仰,又要向学生传递艺术与美的感受。

其次,中学美术教师应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学生对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缺乏了解,很容易对这种新鲜的事物产生偏见。为了让学生客观的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中学美术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用新颖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在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来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比如,在讲授剪纸专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欣赏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关于剪纸的文化背景,然后下载一些经典的民间剪纸图片,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做一些简单的实践练习。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在民间所使用的场合、时间,以及它的象征意义;通过观看一些经典的剪纸图片,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到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家都来源于民间;最后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可以锻炼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精神文化内涵。

最后,中学美术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价。民间美术的内容博大精深,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将民间美术的内容运用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中学美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规律,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要得以保持,而对教学中的问题则要进行及时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