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范文
时间:2023-03-31 08: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那么,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l、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盖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中防止学生松驰、疲沓、厌学,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
2、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例如服装的色彩配置、贺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等等。
4、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个体或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露出来,经常发生而被镶嵌在个性之中,产生某种行为。美术教育的特点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它是靠真情来打开审美者的心灵大门,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体悟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发展审美能力。在教学中以情施教,有利于运用情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这幅举世名作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以一组学生排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了犹大的卑劣、丑陋,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意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以达到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二、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由于观点障碍、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方法障碍、技能障碍等,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针对这种无问题意识的状态,怎样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创设问题情境。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首先,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地卷入了探究美术知识、技能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次,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自行提出问题,并引发他们对所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现代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同伴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
3、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它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获得实效。
三、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美术学习探究过程。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全县中小学,我们推行美术“学案导学”学习方式的整体研究,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即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像,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呼吸,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真正的参与。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广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完成学习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进发出令教师意料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
篇2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目标也在随之改变。现阶段教学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技巧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懂得如何应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才真正算是接受了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教学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将来的社会也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社会,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秉持着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状态来进一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自身的适应能力,对于人的终身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础,给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过去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重视对学生被动的知识灌输和硬性的绘画技巧培养,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教育目标的实际要求。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学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
自主学习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所以,想要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新的社会背景,就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起。
二、实现美术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学习中的乐趣,以及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中所蕴含的美。其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有趣,然后在使用低起点、速度适当、按部就班的方法,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有意识的引导和学生使用正确的审美角度来对待美术学习,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看待进行充分的融合,进一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从而使美术教学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构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二)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力度,构建自信心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和闪光点,通过合理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自己,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期望和实际要求得以实现。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于美术学习感悟力的不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要不断促使低层次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表扬鼓励建立起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因此有效的师生交流也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美术学习的环境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进一步证明,只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建放松、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美术学习创造中迸发出火花和激情。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不要过度的对美术教学进行把控,要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领悟、鉴赏和批判等权利给予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善于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篇3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生对知识需求最直接的表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优化美术课堂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1引人入胜的导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对一节课的影响犹如人与人交往一样,它的最终结果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上《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时,学生面对节日的年画很熟悉,如果只是展示图片,学生不会产生太多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合理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一些以剪纸为题材的动画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民间美术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可根据视频的内容制作出相应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那么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
2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如高中、中专的学生,他们的奋斗目标大都已确定,审美的观点随看年龄的增长逐渐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让他们作为一个主体,教师只能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高中美术教材《鉴赏》,内容庞杂,如果按本照搬的话,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不如换个角度做,变单纯解决问题为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变传统的模式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问题情境——建立问题——解释问题——知识拓展——讨论归纳”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分析、实践体验,通过收集、整理、加工、描述信息等寻找问题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堂教学也更关注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用过多的理论讲述代替学生的理解、揣摩、思考和运用,势必会出现“老师台上讲得又渴又累,学生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美术本身是一门副科,如果在课堂中不能好好的调动他们的眼、口、手、脑的参与,只能使学生产生被动、消极、滞后的学习意识,最后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自然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2.2多媒体的运用: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被称为知识创新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历史时期,在信息时代里“网络”已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通过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课件软件,将美术教育中使用的图像、文字、视频及超链接编辑到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中去。课件分别通过视觉、听觉、静态、动态、文字、图像等形式造成对学生大脑的冲击,使学生在学习中抱有兴趣,引导其始终处于主动状态。
2.3想象力的培养: 许多事实证明,美是科学家灵感的“激发剂”,是科学创造的依托,艺术是科学创新之翼;而纵观中外艺术发展史中各种艺术形式本身的发展,也是不断地追求艺术形式下的“新”之“美”,意味着艺术形式的不断革新。
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思维飞扬起来,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如在《中国民间美术》课堂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看书、教具、图片、上网查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民间美术的信息,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美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最后,通过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如此综合、立体、生活化的课堂上,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式探究体验,在最大的程度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
评价是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新课标的重要保障。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只注重备课和上课,上完课,一天的任务算完成,而较少去关注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价试验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使教学评价与手段与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强化了评价内在的激励作用,指出了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美术;素描学习
素描学习是大学美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少人认为它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造型练习。忽略了素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实,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具备一切造型艺术的共同点,也能艺术地、能动的表现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因此,素描历来是被作为“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基”。在长期的素描专业训练中,搞好素描宜从以下几个面进行。
1.千方百计调动兴趣,找到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但素描需要自己的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进而迸发智慧的光芒。那么如何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欣赏优秀作品,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在欣赏的过程中,悟透艺术精髓-优秀的素描作品看起来简单,但是却作为经典流传的根本所在,从而加深自己对素描的认识:
艺术大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在生活中有了认识,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虽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拉裴尔见到一个认为很能代表圣母形象的青年妇女,恰巧手边又没有纸,就将其画在了一块薄煎饼上。他的圣母作品之所以传神,正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与细心观察、勤奋实践的结果。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通过欣赏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要跃欲试。其次,虚心向老师学习,看老师的作品,从而产生兴趣,与此同时,对自己要高要求,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素质。较好的水平和能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这更能激发自己的素描兴趣。
2.虚心求教,感悟精髓,加强训练
一张画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是学好绘画的关键。在作画的训练中,经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并麻木地进行下去,这一恶性循环的症状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对象没有整体深入的认识、理解及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没有对感受到的第一印象进行追踪和提炼。而只凭臆造,概念、机械地表现对象。对此问题,要虚心向老师学习,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由表及里地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比如:当发现形不准时,科研向老师求教,谈谈作画时怎么想、怎么看和怎么画,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方法,以便老师给予相应的微观指导,从而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去学习,这样就会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
3.多种方法并举,加强科学性
素描因素分析法。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要进行认真把握,进一步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等是物体内部最重要的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体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学习造型的关键,而色调、明暗等因素在我们观察物体时是生动的、丰富的,都是人凭直观感觉它们在光的作用下,起到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的作用。从而在思维上明确建立诸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具备思维上的概括能力。
移位、组合学习法。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物体移位、组合教学法是打破传统素描训练方法的新的手段。传统的方法是摆好实物的写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一组石膏几何模型静物,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对它们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在具体作画中,有时只能凭借眼前的实物获取一定的艺术信息,在沉思默想中形成有结构的意向,即创作构成有意识的主体空间。可以根据思维中形成的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在这种具有艺术情趣的体验中,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4.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检验自己的成果
篇5
关键词:美术;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合作探究
一、引领自主探究,激活探究式学习思维
激活探究式学习思维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美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点,而自主化探究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理解、掌握美术新知识中激活探究式学习思维,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学“色彩的冷暖”为例,教师不要直奔教学内容,可以先让班级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以及对颜色的直观感受。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播放课前制作好的“色彩的冷暖”课题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自主欣赏、体会过程中说说自己对它们有着怎样的感觉,在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顺利引领其走进基于探究式学习的美术课堂。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具体、生动呈现“色彩的冷暖”的知识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有效探究式学习,在积极思考过程中正确理解冷色与暖色的定义,掌握正确判断冷、暖色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客观呈现冷、暖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整合“色彩的冷暖”知识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如何利用冷色与暖色布置房间、搭配衣服鞋子等。学生在生活化元素启发下可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顺利激活探究式学习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分析、总结“色彩的冷暖”知识要点,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巧用相关的色彩知识,巧用水粉颜料、绘画本等学具,绘制一幅冷色调或暖色调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探究式学习思维与意识。
二、强调合作探究,发展探究式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是美术探究式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把握美术课程内容基础上深入设置探究问题,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构建并完善美术知识体系,为美术课内外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以“梦幻的城堡”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将合作探究巧妙融入美术探究式学习中,在多媒体辅助下,让班级学生观看色彩缤纷的城堡,并说说视频中的城堡由哪些形状组成,引导学生动手将纸张撕成可组成城堡的不同形状。例如,撕成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在拼一拼、组一组过程中感受不同图形组成的不同城堡形状。随后,教师可以在讲解“梦幻的城堡”制作的过程中深化合作探究环节,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制作“梦幻的城堡”。在合理提示、点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各小组学生潜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结合多样化的几何图形,探究城堡制作中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制作步骤、制作方法,共同分析、解决探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过程中引领学生继续深层次合作探究,巧用多样化的制作方法。例如,运用对折、镂空方式合作创作极具特色的“梦幻城堡”。同时,学生的想象、创造等能力也有所提高,为提高美术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保障,实现了美术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外探究活动,实现探究式学习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探究式学习要求,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探究实践活动,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实践任务。教师要进行科学化指导,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在发展美术能力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实现高效探究式学习。以“我设计的服装”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综合考量“我设计的服装”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开展课外“我设计的服装”探究式学习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引领各层次学生利用服装设计美术知识以及技能技巧,巧用传统图案、民间图案,进行服装创作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在合理化引导基础上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解决服装设计实践中服装色彩、服装款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将掌握的美术理论知识转化为重要的技能,在提升多方面能力过程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在培养美术核心素养过程中不断张扬个性。这样一来,教师进行科学化指导,学生实现了高效探究式学习,就将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教学进行了升华,更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小学美术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从中使学生获取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美术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观察、体验、欣赏、表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饱满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让学生始终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和选择权。这种学习方法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特点,按照自己的学习愿望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此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儿童学习美术艺术是一个特殊阶段,它能反映出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特殊的思想情感。如果教师不解放思想,不采用生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儿童的创作灵感,而是给它们规定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孩子们的绘画,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的绘画难免死板,没有生气。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技能,相反会使儿童的思维受到限制,创造力也被受到限制。
为了儿童的未来发展,为了造就儿童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为了培养现代人才,我们应高度尊重、保护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想象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学生真正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才能共同提高
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形式下,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传统的师生单向互动,改变为多向互动。并在讨论、交流中才能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学习,通过这样互动交流,才能使学生毫无保留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也能养成他们能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更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共同完成学习的目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融洽,使学生能体验到平等、民主、和谐、友谊,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和积极参与的乐趣。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篇7
关键词:劳苦;艺术感觉;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47-01
我常常回想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觉得美术课最容易上课,同时又最难学得好,当自己也当上美术老师的时候,也觉得美术课最容易塞责,同时又是最难教得好。美术课在本质上是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想来想去,这样难学难教的课程。恐怕不会有特别新颖而速成的捷径先天的艺术修养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后天的奋发努力则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了。这里我们来谈一下美术课的学习法。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须耐劳苦
学习一切功课都要耐劳苦,这是谁也知道而不必多说的话。有的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娱乐,而英语数学等课必须要下工夫,美术课就不要什么劳苦了。有的学生认为美术画的好坏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想英语数学等课不用功就会交白卷,而美术就没有交白卷的道理,无论怎么画都可以混过去,画的好坏也是老师随便说说,哪里想英语数学等课有标准答案,因此也不肯下工夫去学习了。因而学生间豆油这些误解,而这些误解的来由,由于我国的艺术文化还不够发达,社会的人们还不能认识到艺术对于人生的切实效果,轻视艺术。而初中学校对美术也是少加注意,逐渐养成学生轻视美术课而不肯劳苦的习惯,有人曾调查,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很多学生对于美术课不肯花工夫。
有人说,不描不成绘画,不奏不成音乐。美术技法不能想数学凭思考而想出,也不能想哲学那样一旦悟通,必须时常练习而熟练,技法是日积月累的工夫,不是可以取巧的,试问一个完全没有学过画的人,能在纸上画出准确的形状吗?没有日积月累的磨练技法是无法入门的。
所以学习美术课第一须要有恒心能劳苦,技法练习必须有持续的恒心,愈能耐劳,所得进步愈多,这就像种田,怠于耕耘则收获少,勤于耕耘则收获多。
二、须涵养感觉
美术课的性质与其它学科不同,英语数学等课需要记忆理解,而美术课则须通过感觉而传递到心灵,所以学习美术须涵养感觉,而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常常忽视感觉。譬如走到一个房间,就看到某人,某物,而很少有平心静气的去鉴赏人的姿态,物的形状。美术课就是磨练感觉,接受美的艺术学科,美术并不是完全排斥理智的思考,也是需要有理智,只不过更需感觉而已。所以学习美术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学习其他课程上课时需要理解,思考,记忆,美术就更需感觉了。前者学习的是已得出的结果,后者是得到了当时的经验。前者就像是听报告,后者就想是看戏,报告可以请别人代听,看戏就不能请人代看了,所以上美术课的时间特别珍贵,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在创作把握客观事物时的艺术感觉就显的非常重要,艺术感觉是同学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客观世界感悟的心理体验过程,具有深刻的内在心理因素,是由学生灵感派生出来的激情和敏感,这种激情与敏感虽然短暂,但却是形象思维过程中闪耀明亮的一瞬,是自身艺术修养和个性直觉品质高低的灵感再现。因此,在作画过程中,同学们始终要依靠自己特定的艺术感觉,不断完善对绘画语言的思考。而自己特定的艺术感觉的产生,根源于同学们自身艺术文化经验的积累。取决于每个人本能个性和爱好构成的心理素质。艺术感觉需要在美术实际中培养发展。例如在艺术构图中,同学们尽可能多的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接触不同类型的视觉形象,品位客观自然的丰富品质。使每个同学迸发出对题材的艺术直觉,以及对色、质、肌理、节奏所产生的表现欲望这些具有强烈个性品质的美术创造意识越敏锐、越强烈,则审美意识的感受就越丰富。
三、须学健全的美
篇8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欣赏;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33-01
由于小学生缺少对美的发现,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变得特别重要。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时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 美术的世界是具象与抽象的混合,需要人类对于色彩世界的感官,也需要专业的知识。所以,美术课上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探究分析。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告知什么是美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高年级的学生较弱,这样的情况使得小学美术课更应注重于吸引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尽量将教条形式的定义简化或省略,将美术欣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内容更加适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美术不是文字能够简单概括的,一幅画在不同的观者眼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正是美术的魅力所在。小学生因为不理解课本中枯燥的知识,使其只看表面图画,对于美术欣赏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本末倒置的。相比课本中的知识,一幅优秀的作品会给学生更加直接生动的印象,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这些画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还在日后接触其他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将知识点融入生活,融入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而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提高对于美术欣赏的兴趣,也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告诉学生什么是美,明白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美术欣赏主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它在开发学生心智、挖掘学生的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课堂上常让小学生进行美术欣赏肯定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但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往往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比较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是引导者,耐心的讲解。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选择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供给学生欣赏。当然,我们要选择符合儿童情感的儿童感兴趣的艺术品。研究表明,最能刺激儿童欣赏欲的是一幅作品的色彩。因此让学生最先接触美术作品时可以挑选色彩明亮的,以此来激发他们欣赏的兴趣。教师除了讲给学生色彩构图等知识,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反映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的阅历经验不足,教师还应选择一些儿童容易接受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等。这些作品学生会津津乐道,同时也对美术欣赏增加了兴趣。通过大量有美术欣赏活动,扩大学生的欣赏面,感受发现色彩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当然欣赏活动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坚持下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创作美术作品,体验什么是美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可能孤立的,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生活情境以及作者思想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仅限于教室、课本,只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是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生活环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的特征、美的表现形式以及美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影响。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我应该将教材的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小学生有许多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这些时间,让美术欣赏成为一种乐趣。带领学生到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或是景观建筑中观赏,村庄市井、奇石田畴、蓝天白云、飞禽走兽,都有着惊人的美、无穷的美。在这些轻松又自由的环境中将美术欣赏的知识点在无形中印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尽情地欣赏美、发现美、写美、颂美,是实施美的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方式。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社会活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心灵的震撼,萌生审美情愫,产生审美情感。
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培养;课堂导入;课堂引导;适时评价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要设好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新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设计等。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导入。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而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强,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等方法导入。同样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导入要有启发性
在课堂上,经常性地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倡他们大胆、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索,让学生主动地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如“看谁想法妙”、“谁的想法更精彩”,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导入要有新颖性
新颖的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这样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结合其他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美术元素,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在美术课中,制造出“新鲜”的氛围。
二、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尊重学生,鼓励创新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寻找新点子。低年级学生绘画的兴趣很高,且画得很快,容易有画不好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动手给学生修改。因为教师的修改失去了学生原有的天真与稚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导致原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感觉、领悟和表现被替代。
2.指引观察,强化记忆
绘画的前提是观察,只有通过观察去感知物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感受,让其自由发展。自由发展不是不教育,自由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既可以指引学生观察实物,也可以指引学生进行一些抽象的构图和表达,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活动,自由发挥想象,在随意的推进中建立了画面的“形式王国”。
三、教师要适时评价过程,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表示出共鸣和欣赏,应多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坚定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
1.语言评价
对于学生的学习作业作出积极评价,多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批评或否定,比如“很好”、“你真棒”、“你一定能行”等等,极大鼓舞了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清楚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方向,正确引导。看见微小的闪光之处都应及时鼓励表扬,重视学生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
2.肢体评价
教师对孩子绘画作品表现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他们。比如:伸出大拇指、抚摸他的头、眼神饱含期待与其交流,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3.物质奖励
发一朵小红花、一个小勋章、一件小饰物,学生都会很在乎的。在一次课上,我给发言积极、想象丰富的孩子发一朵小红花后,从此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慢慢开始发言,发言的同学变得更多更积极。
4.文字评语
篇10
关键词:初中美术 自主学习教学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初中生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老师单纯注重技法的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意识和情感,不曾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压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致使他们缺乏上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针对这种现实,巫需教师丰富教学观念,拓展教学方式方法,高扬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在众多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自主学习方式就是就是其中之一,将之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美术教学的现状,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1]。
1、影响初中生美术自主学习的因素
1.1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作出的因果解释。韦纳指出学生一般把自己的学习失败归因于四类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不同,对他们的学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因对其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样的外部因素,这样就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者倾向于把自已的学业失败归因于可以弥补或纠正的原因,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样即使学习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不良的学习结果,这种自我保护型的归因也会引发积极的自我反应[2]。
1.2目标设置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参照物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控制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成分。学生如果把自己的目标设置为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相比较把目标设置为胜过他人,来避免自卑感或避免完不成任务,更倾向于使用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还表明,学生所设置目标的特征也会影响其自主学习动机。与设置远期目标的学生相比,设置近期目标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控技能更强,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与设置太高或太低目标相比,设置有一定难度而又可以实现的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推动作用。
1.3意志控制水平
意志控制是以考诺为代表的意志学派极为强调的一种学习品质,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惫、情绪的烦恼和外界的干扰等,这是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使学习坚持下来。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启动作用,意志控制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维持能力[3]。
2、初中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2.1目标设置能力的训练策略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学生自己设置美术课目标并完成目标的意义所在。因为与不加说明的制定目标相比,给出理由的美术任务目标更能使学生清楚认识到此次美术学习目标的价值所在,更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动机。其次就是要给予学生自选美术课学习目标的空间。在每节美术课开始不久,教师简略陈述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美术学习目标。同时,还应教会学生把复杂的美术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简单、近期的学习目标。因为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尤其是复杂的学习任务,他们害怕这样的学习任务太困难,预期到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完成,而把复杂任务分解成便于完成、具体的简单目标,可以使学生感到任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一步步地完成分解的任务,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设置美术学习目标时虽然是高水平的但也要是可以实现的。
2.2 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动机、鼓励尝试自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愈好。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过去都是老师先讲同学们再学,这堂课老师先不讲,请学生们先自学,看看大家能不能学会,并且自己动手把作品做出来。”―这样的新尝试将可能激发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自学中的进步进行表扬,对美术学习成功作努力和能力方面的归因反馈来激发学习动机。当然教师除了言语上的激励外,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刁能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可以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以通过让学生做活动或游戏来激活学习热情,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或者在教学中选取与美术语言有一定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和意境上较为和谐的音乐,渲染出特定的意境,以促进学生投入的学习。
2.3提供足够的美术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要想促进学生美术方面自主学习,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然是不行的。而在实际美术教学操作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仅没有,他们正常上课的时间都还有被浪费的倾向,通常被浪费的学习时间经常在这几部分:维持课堂纪律、分发学习资料、多媒体设配的调试、在课堂上准备制作材料和提早下课等。教师浪费的时间越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越少。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节省自己的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时间。然后,通过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的方式或者举办美术竞赛、画展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美术学习创作中,也是一种很灵活的扩大学生美术自主学习时间的方式,在这种美术学习创作时间内,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自主意识也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发挥。
3、结论
总之,自主学习作为适应时展所必需的和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将使他们改变以往被动、机械、他主的学习状态,走向主动、有意识、自主的学习状态,为其终生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