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勤工助学 实践 道德
一、道德在实践中形成发展
(一)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所得出的结论表明:道德的产生既不是神的旨意,也不是历史推动下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它所处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和经济关系所制约形成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决定道德的关键因素来源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基础,那么透过这些,是什么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社会基础呢?很明显,是生产活动促使上述两者的形成。生产活动, 就是所谓的物质生产劳动,而这种生产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改造自然来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实践。人们在生产活动实践中慢慢形成了人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自然的、社会的和主观意识的条件,而随着这种条件的逐渐成熟,又逐渐产生了对道德的需求。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生,也是伴随着实践。写到这里不难看出道德的产生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依赖性,也说明了实践确实是道德产生的基础。
(二)实践推动道德的发展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反对普遍的道德形式、抽象的道德语言和骗人的道德说教,反对空洞无物的伦理道德研究。在他看来,行动、实践等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光靠抽象的到的概念去定义和约束是不靠谱的,必定要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而推动其发展。
事物形成和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和过程,这中间会有不同阶段的量变和质变,而道德从产生之初到现在,其量变和质变都是不容忽视的。在研究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实践对其量变和质变的重要影响和推动都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在它的外部,而在它的内部即内在矛盾性。那么显而易见,推动道德的发展中,实践的内在矛盾起了巨大作用。因为人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实践矛盾是多样的,正确的实践和错误的实践,进步的实践与保守的实践,实践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等等,而道德就是在在这斗争中进一步印证对错进而发展的,实践中的斗争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称道德为“实践精神”。
二、高校学生道德维度生成方式选择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将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灌输到学生意识中,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使其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同时,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产生真正的自觉的道德行为,实际地践行道德义务,积极地改造现有。。
不难看出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而当代大学生更是未来的接班人,对于他们光有智力和知识上的引导和灌输是远远不能到达完美的社会主人的目标的,对于其的道德教育也应该落实到关键,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势在必行。国内的大学基本都开放了道德教育理论课程,但是根据我的调查,大部分的德育课程收益甚微,并不能更好的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指导。既然在实践中道德可以得到发展和衡量,那么开展必要的实践德育活动很有必要。在众多的可行性方案中,勤工助学的德育效果不容忽视。
勤工助学经过多年的演变,从最开始的单纯资助学业的“助学”发展到如今的既培养学生专业业务社会能力经验,又注重发展学生道德践行和品质培养的“助人进学”的变化更进一步可以说明勤工助学已经逐渐由单一的目的成为了现在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勤工助学过程中, 大学生通过参观、劳动、服务等各式各样多样的社会实践, 以感性认识体验社会的丰富性、生动性,感受时代的脉搏, 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 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并在与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中,直接向工人、农民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如勤劳节俭的品格、吃苦耐劳的作风,以及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等。这对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勤工助学中,大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高校学生的道德在勤工助学中得到发展
(1)在勤工助学实践中大学生实现了道德自立。勤工助学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加速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它能够促进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工助学工作使学生在困难之时获得帮助,因此对于学生走出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在勤工助学实践中大学生实现了道德自信。从事勤工助学的学生中,还是存在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那么这些学生在助学过程中在心理上,贫困生普遍存在内向、自卑、孤傲等心理。贫困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往往成为全家的寄托和希望。在校学习期间紧张的学习生活, 对于这些逆境中求学的贫困学生来说,无疑又加重了心理负担;就业市场对人才高素质的要求,促使贫困生不得不努力拼搏,立志成材,特别是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贫困生,面对家庭的厚望,经济、学业和就业的多重压力,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不愿意被别人瞧不起,不愿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他们渴望与同学正常交往,渴望与更多的朋友交流思想,但是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本能的把自己和别人分开,以维持一种难言的自尊。正是在长时期的自尊与自卑心理的交互影响下,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容易出现精神压抑、焦虑和郁郁寡欢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这些因经济困难而造成心理贫困的学生,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获得经济资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心理上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实现“精神脱贫”,最终依靠自强不息的努力撑起一片蓝天,渡过生活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勇敢地迈进社会,走向明天。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帮助贫困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奋发的学习精神,正确对待自己的贫困处境,从而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摆正位置,主动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对生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评价,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3)在勤工助学实践中大学生实现了道德自强。当前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学习上的功利化现象也比较明显。唯我独尊观盛行,自理、自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很脆弱的,所遇到的不如意之事常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把握丧失了信心。在勤工助学的实践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是勤工助学中大学生出现的比较多的道德问题之一。勤工助学活动能够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走向自主的经济基础, 促进大学生生活自立化。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意识, 积极地结合实践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用自己的知识为周围的人和社会服务。这种生活自立能力的获得,又能够深化自主意识、自主精神的培养, 提升参与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 做生活和事业的强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高校企业 团组织 挂职锻炼
我院自2010年开始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共青团干部赴珠海市金湾区、斗门区各区、镇居委会为期一个多月的挂职锻炼活动,活动得到了金湾区、斗门区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实践效果和成效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笔者以珠海城职院团干基层挂职锻炼为切入点,谈谈高校团学工作中“校企团”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建立和推进地方与高校人才互动机制,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索新途径。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校企团”工作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决定
1.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
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就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主要由高职教育发展特点决定,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学生不断了解职业角色、岗位技能、职业实践等。校企合作可以很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实训条件不足的矛盾,可以共享社会、企业、行业资源,给学生一个实践锻炼平台和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合社会,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很好的平台。
2.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
高职教育的举办者是政府,没有政府的认同,高职院校就没有办学需要的人、财、物力支持,所以高职院校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为政府分忧解愁。我院作为珠海市唯一一所市属高职院校,紧紧扣住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按照城市发展产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办学。
3.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与社会劳动实践相结合,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个重要命题。
(二)滞后的团建模式限制了团学组织的吸引力
高校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影响下,团组织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但是,有新意、有亮点、有吸引力的团学活动少,不能满足青年人更注意实际,崇尚自由、独立多元化的精神需求。传统团组织活动受很多限制,形式单一,没有创新和创意,在开展过程中就是走走过程,完成任务,没有实质性突破点,共青团工作没有发挥的阵地。因而开展团学活动中缺少吸引力,偏离共青团方向。
二、大学生挂职锻炼活动成为“校企团”工作切入点
近几年,我院社会实践参加人数、组团数目、实践形式、内容空间创造了新的纪录,2012年学院组建了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三支,是往年的三倍,实践形式丰富,包括团学干部精英、挂职锻炼、企业文体服务等,实践内容涉及社区生活、党团建设各个方面,包括心连心工程建设、基层团组织建设、计划生育、人口普查调研等。涉及珠海20多个村镇社区部门,为保障工作落实,我院专门成立了挂职锻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组员由学生工作处处长、团委书记、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作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作落实、规划和重大问题解决。同时还成立下属办公室,学生处、院团委老师、辅导员纳入办公室成员。主要牵头负责组织、执行和下派任务。另外还在挂职单位设立了挂职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挂职单位领导组成的“挂职锻炼指导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处理和协调,保证信息及时传达、沟通和工作执行迅速得力。
为巩固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分别从制度建设、培训体系、管理考核、安全监控等方面做了挂职锻炼工作长效机制。例如:颁发了《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工作手册》、《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挂职锻炼考核评优办法》,从指导思想、活动主题、组织方式、基地建设、人员要求、挂职时间、工作职责、评价奖励等方面规范了挂职工作,并按照学院规定,完成挂职工作的学生可获得2个学分。为保证挂职锻炼工作的长效指导性,我院还定期实地巡查和信息平台指导,选派指导老师深入工作现场巡查,检查工作手册填写情况,与挂职单位、学生交流沟通,随时向学院反馈信息,解决学生的困难。工作结束后,举办“分享成长”经验座谈会,分享挂职成果,对挂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行表彰。
三、挂职锻炼活动成果
(一)挂职锻炼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成长诉求
挂职锻炼在时空上、形式上、内容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工作内容十分繁杂、涉及方方面面,大到党团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小到邻里关系处理、会议组织、文案写作等,而解决这一事情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工作体验和得到多方面锻炼。
(二)建立了良好的基本长效机制
挂职锻炼活动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双向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整合育人资源的作用,高校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系,按照“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发展需要,共建良好的实践基地,推动地方与高校人才互动机制建立。
(三)团组织活动得到了拓宽
作为挂职锻炼活动内容之一,帮助基层单位建立团支部,吸收青年进入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年,为基层活力添加新鲜血液,完善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开展丰富的团组织生活,活跃基层。
(四)拓宽了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
通过大学挂职锻炼活动,我院十多名毕业生走入了基层工作岗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既拓宽了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又满足了挂职单位从高校引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的目的得以达到。共青团干部走入基层工作岗位,实现梦想。
四、浅析拓宽和深化校企团思路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想信念;逐级实现目标;劳动观;啃老族;
教育方式;早熟;早恋;敞开;封杀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民族兴。”这已是被历史所验证的事实,也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为此,党和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在教育上的各项投入一年胜过一年。硬件设施、教育资源师资队伍逐年增强,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营养餐”更是惠及千家万户,然而,回顾历史,现代教育却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探究、改进。
一、学生思想品德下降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和报道,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在校学生不服老师管教,打伤老师、侵害同学、做事不计后果等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为此针对问题学生而设立的诸如“丑小鸭学校、特教学校”等私立学校运应而生,也演绎出不少矛盾和社会纠纷。因此,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价值观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下,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下面,就我个人发表一点看法,与诸君共勉: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的。在这几方面中,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直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育”为先。德育是根本、是基础。因为德育在人的成长成才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学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要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如:语文课教学要通过祖国灿烂文化、风土人情、民族英雄故事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长辈、爱他人、爱劳动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历史课要通过对中国及世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特别是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科学家、思想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地理课、生物课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养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德;数理化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可以培养学生讲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尊重客观规律等优良品质;三生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增强生存能力的培养。
3、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4、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现办法。人因为有梦想而伟大,有了梦想才会有行动,有创造力和推动力,人生价值因此得以实现,社会也因此而进步。
我曾抽样调查过50名六年级学生和50名九年级学生,问题是:(1)你为什么要读书?结果,96%的小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80%的中学生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人能象年少时那样,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你为什么而活着?结果,98%的小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5%的中学生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可见,理想教育在中小学生乃至高中生、大学生中是多么的缺乏、紧迫。人生仿佛一艘在海上行驶的轮船,如果迷失了方向,那么它等不到靠岸就很快会把燃料用光,以至沉没在社会这个大海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我认为,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心,最好的办法是:逐级实现目标法。
如:一个小学生,他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医生,那么,他的远期目标是必须通过高考就读一所名牌医科大学,中期目标是必须通过中考就读一所重点高中,近期目标是通过初考就读一所较好的初中学校,眼前目标则是保持较好的学习成绩,每天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超额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从不拖延,并养成习惯。须知,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有时限的目标,才具有真正的指导行动和激励意义。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切实把目标定为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将终生的大目标逐级分为许多个小目标,设立计划,逐级完成,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
我们不妨一试,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理想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强大的后备军。
二、劳动观念淡薄
前段时间,我在昆明电视台“新闻从新看”栏目中看到一则报道:“《宅居14年,大学生饿死家中》”。报道说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不出去找工作,在家“啃老”,窝居14年。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母亲年老体弱,又无依无靠,也改嫁了。他还是足不出户,结果,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竟然饿死在家中。报道最后说:“啃老族”越来越多,但希望这样的悲剧今后不要发生。该报道图文并茂,我相信绝对是真的。看完后,我的心情很沉重、很气愤,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懒惰的人呢?“啃老族”越来越多,并且由城市发展到农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原因很多: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但我认为: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出在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记得80年代前,每个农村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农基地,每个周的劳动课,老师就带领我们去劳动。春季,收获的是黄灿灿的小麦;秋季,收获的金灿灿的玉米,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交了学杂费,幼小的心灵充满喜悦,很有成就感。城市里的学生则去工厂学工,去清扫马路,干得有声有色,也很欣慰。也许,我们那时的劳动成果根本算不了什么成果,但是,劳动却荡涤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使我们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想要的东西都必须用劳动去获得。正象老舍先生写的《养花》一文中说的:“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
现在,那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再也看不到了,虽然也有劳动课,但都是空谈理论。这让我想起美国著名教育家和演讲艺术家――戴尔・卡耐基的话:“再好的理论知识如果不付诸于实践都等于零!”所以,我坚信“啃老族”现象的出现,我们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教育中的劳动技术课必须改变方式,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付诸于实践,让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参与到劳动中,去感受劳动的快乐、劳动的意义,劳动是最好的大学。
人活着,就会有需求:
健康,它是我们生命不息的源泉;
食物,它是我们生存的保障;
睡眠,它是我们战胜疲劳的支撑;
金钱,它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可能;
保险,它是我们后顾之忧的解脱;
,它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满足;
自尊,它是我们心灵的升华。
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需要。在此,我也要规劝“啃老族”们,还有那些太懒惰的学生们:靠娘,娘会老;靠墙,墙会倒。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为什么连自己最原始、最朴素的需要都要依赖父母、依赖别人呢?为什么不敢去正视自己有改变这个现实的能力呢?不劳动,一味地去啃别人,难道就不觉得可耻、可怜、可悲吗?
三、早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
篇4
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师生认识上缺位,参与面不广,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自身成长的重要环节。中央和教育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对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指导。然而,一些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认识偏差。一部分高校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轻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有些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自身专业教学没有关系,不愿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一项硬任务,被动地接受和应付。有些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上的缺位明显表现出学生主体意识的淡薄,未能认识到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实效性差
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工作不到位,缺乏严密监督和评价等原因,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教师由于认识不足、工作繁忙,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对社会实践报告结果没有严格要求。一些学生存在明显的走过场,比如开展的社会调查对象数量偏少,甚至有学生在社会实践登记表直接找单位盖章敷衍了事。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的国情、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入了解,从而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2]。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僵化,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普遍重视社会调查、家教、参观考察、公益劳动等传统形式,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不利于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要彰显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经费短缺,缺乏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制度是开展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础。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领导管理制度、目标导向制度、过程监控制度、激励评价制度等,难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实效性。部分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总之,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规范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和形成。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营造师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因此,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力量,在全校形成“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3]。高校要彻底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英模式,避免点上轰轰烈烈、面上鸦雀无声的状况,重视师生全员参与,回归实践育人的本真意蕴,满足广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教师应重视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其自身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通过实践成长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展好社会实践,提高实效性,进而从根本上规避形式主义倾向。因此,要让学生提高认识,端正社会实践态度,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二)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拓宽社会实践领域
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学习参观以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文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具体阐释。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既包括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而高校校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舞台,如社团活动中的社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课程学习、校园内外社会实践内容,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全方位育人,加强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创业就业相结合
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社会实践要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一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对大学生来说,要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自己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专业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5]。二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学校要优化创业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保障机制
篇5
关键词 三生教育 实现路径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Path to Achieve College "Sansei Education"
SONG Yang, LI Yan
(Instit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Abstract Ultimate concern of "Sansei Education" - Lives Education, survival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ansei education" path to achieve the perspective put forward by the curr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Sansei education" the main channel, attention to stimulate latent func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social field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o achieve "Sansei education" value target.
Key words sansei education; path; college
时值社会剧烈转型时期,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普遍性的社会焦虑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上以“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茫然”等形式透显出来,因此,探索以生命为终极关怀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现路径,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应充分发挥三生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有的生命都无法重复或替代的,教会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依托。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和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就失去了最本质的内容,所以,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1 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认识的自觉、认同和感悟,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缺乏生命意识,就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去热爱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①生命的存在,无疑是一切意义的前提。然而大学生中不乏因为感情受挫、成绩不好等事情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的,甚至仅仅因为一些小事怀恨在心进而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的同学或老师,比如去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都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从而在生活中无法正确指导个人行为。
1.2 学校教育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并不少,其中很多学生自杀的原因就是由于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解决不及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在一味追求学业成绩的教育制度下,大学生的心理以及道德状况往往被忽略了。②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不受重视,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隐患,进而在当前竞争型社会中不断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多渠道地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为学生建立生成性的心理档案,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能,跟踪学生心理状况,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现代健康观念的宣传教育。
1.3 学校教育也应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最主要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成长的教育环境,所以教师应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个体的心理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解决个体化需要,创设具有生命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其生命成长的历程,以求达到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其生命的价值不仅是取得好的成绩和存在于物质世界当中,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方式来努力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
1.4 通过开设生存、挫折、逆境、死亡教育等课程强化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课程主要指关于如何在各种险情下进行自救或救人的知识,也就是教学生如何保存生命;挫折和逆境教育则需要创造一定的逆境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了解痛苦和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深刻体会到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的生活中才会有乐趣,从而更加享受生活,珍惜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死亡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不以冲动的情绪面对死亡,而能运用理智的心态处理,以哲学的角度来思考生死的问题,即以理性与超越的思维来认识与面对死亡的问题,进而审视自己的生命,以超越生死与有限性,创造出个体生存的智慧,才能积极地面对生命与死亡的课题。③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人的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总是在不断生成新的生命,并一直产生意义,而这些意义使生命成为一种独特的、不确定的过程,使人的发展永远富于创造性和超越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注重生命发展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并在自我不断地学习、发展与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 高校应重视激发家庭教育的潜隐
家庭作为个人的首属群体,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深远而直接的影响。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是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从以下两点发挥家庭环境对生活教育的重要作用:
(1)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中国历来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就充分体现了古代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大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单靠高校的宏观教育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家庭教育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家庭氛围之中,对于孕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建立定期与家长沟通制度,支持家长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便捷的网络方式,经常、主动地与学校和子女联系,利用寒暑假子女回家的机会,适时地进行生活上的教育,强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深入开展。
(2)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学校应培养学生尊重、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并要求学生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获取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密切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又便于家长及时发现子女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进行督促和引导。④与此同时,子女的言行也可以帮助父母根据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社会形势下子女的心理特点来调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实现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终身、相互、持续的教育过程。
通过以上两点表明,在家庭中家长的角色不仅仅是给予子女生命和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还承担着引导和教育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桥梁作用。这样才会促进家长们意识到为子女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宁静、愉快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才能为学生照亮未来追求幸福生活之路。
3 高校应积极推进社会场域的教育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点,他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学校与社会密切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在社会中的主体实践性,是“知与行”结合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清自我,缩小“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的差距,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自己。当前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自我价值的认知、职业定位等一无所知,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的出现,使大学生的生存、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上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剖析,才能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才能在以后步入社会的生活中找准自已的位置,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较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从而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实现强化其社会化生存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存在方式等目标,避免因就业环节中出现的种种压力、困难、挫折而产生的不平衡心态、偏执的想法以及过激的行为。⑤
(2)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社会互动,学习与各种群体和谐相处,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了解并遵守社会通行的价值体系与规范,明确规定未来的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意志品质,逐步实现社会化。增强个体的生存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感、道德判断力、社会适应性等内在修养,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存在方式以及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3)对学生而言,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促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的现状,是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过程,是自身的个性与社会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了解社会,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036)
注释
① 周德新等.浅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J].武陵学刊,2009.3.
② 戴曦.高校生命教育实证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J].南京师范大学,2005.9.
③ 卢屏等.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J].社科纵横,2007.1.
篇6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生活化 缺失 回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和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新的时代下,大学生面临种种选择的困惑与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简单化和形式化,脱离生活实际,教育效果日渐式微。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不断进步所要求的全面型人才,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回归。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起来,它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加强同生活的联系,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日常生活情景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必要性基于以下原因。
1.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最初源于生活的需要。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中,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生产劳动教育、生活方式教育以及原始宗教教育。这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同大自然作斗争,获取人类必需的生存资料和得以延续的发展资料,保证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进行。维持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最起码的生存的需要,是原始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得以产生的历史根源。随着阶级的形成,统治阶级为了强化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使思想道德教育为本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因而突出了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的教育,使其逐渐演化成了今天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也就不可能有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人的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源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特别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能由意识自身来解释,只能由生活的变化发展来说明。现实生活的进程,决定意识的进程,现实生活样态的转换,决定意识形态的转换。生活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而,物质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内容源泉。
2.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相互价值关系上,生活更具有本然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个人的目的,社会是绝对至上,个人是不受重视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属人的”趋势凸显,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把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尺度,把人的各种智力和精神资源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人的智慧、道德、精神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组织形式,是人的生存空间,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完美社会的构建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人本身,为了满足和提高人的生活创造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实际上是避免脱离现实,回归现实生活。
3.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生活中完成。从生活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总是内含在生活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空间,最终归于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转变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就是实现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要达到目的,在矛盾转化过程中,不只受到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影响,还有来自生活的其他诸多要素的影响。受教育者不仅受自身的现实生活影响,而且他也是自身生活的主体,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有其能动性,他们总是立足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生活需要以及对生活的感观来选择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
同时,个体的思想品德发展也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即与他人交往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离开了真实的生活情境,离开了生活体验,离开了与人的交往,就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产生,更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不转化为生活,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不转化为生活,个体的思想品德就没有一以贯之的特性,就是容易消失和变化。所以,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的主要表征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急剧变迁,人们思想上出现一系列困惑,渴盼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适时的指引与解惑。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生活的变迁,脱离生活实际。有些人仍然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满足于种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忽略了生活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三个最主要的表现。
1.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是指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超理想的境界,从而出现与生活现实的脱离,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表现为它在现实生活之上预设了一个至善至纯的完美无瑕的世界,认为培养完美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它只问价值,不问事实;只作应然的思索,不作实然的判断;只憧憬未来,不反思过去和现在,一味停留在自己主观愿望设定的圈子里,并以此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没能观照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式的实践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视之为可以单独存在的,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之外专门进行的活动,否认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认知开发的过程。认为只要掌握了政治思想道德知识和发展了认知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相应的“德行”。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人们的思想品德在于对思想道德知识的掌握,没有必要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3.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主要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社会工具价值,忽视受教育者的本体价值。在我国相当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过多地强调人对社会需要的服从,而个体的实际生活需要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人在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片面追求的是社会意志至上,而把受教育者当作单纯的客体看待,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和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施行的是强制灌输,单向度的教育。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是否“听话”、“服从”为最高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探寻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认和思考。针对目前生活化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开放式的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走出象牙塔,要求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重视生活事件的德育价值。大学是文化的聚集地,也往往是各种信息的扩散地,大学必须具有包容、理解与争鸣的品质,具有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对生活价值的维护和追求,不应割裂学生与整个生活世界的联系,而要强化大学生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把原本单独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的、开放式的时空环境中。整合家庭、社区和学校的教育优势组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大学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场所的建设,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
2.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的主要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目前,“两课”存在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未能联系实际的倾向。为此,改革和优化“两课”教学体系,突出“两课”的针对性,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在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关注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3.重视大学生交往和实践
的基本原理,始终是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的。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思想道德不可能到学生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学生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是科学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为我们共同的幸福生活所使用的方法。只有通过交往和实践,通过社会角色的承担,个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情感意志体验,从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和志愿者活动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4.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给予式德育模式在部分教育者头脑中占居统治地位。这种德育模式的特征是:以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中心;视知识为绝对真理;单向性教学模式;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的答案;决策权在教师手中。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内外都有坚固的思想基础。如康德曾断言,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中国也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古训。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对知识的摄取颇多,但易导致所传授思想的僵化和绝对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塑造。从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完善,其教育主体性的发挥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良好行为养成来源于人的自觉自由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是从灌输开始,到培养情感,锻炼意志,内化为个体信念,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施教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认识、体验、活动、发展和整体人格形成的过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既造就主体性健康人格的需要,也塑造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教育的转向是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积极可行的,有利于大学生主体人格的提升,更好地开发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
[3]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5-117
[4]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43-47.
[5]沈雪妹,谢钢,刘小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性回归―教育生活化.生活理性化[J].江苏高教,2003,(4):54-56.
[6]钟平艳,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64-65.
篇7
关键词:理工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79-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2015年2月4日,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2015年3月9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提出“中国大脑”的提案,建议瞄准前沿技术,布局重点领域,创新科研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革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归根结底来源于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国家逐步启动多项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如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和财政保障。科技创新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后备力量,为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重视、地方扶持、各方支持、学校实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许多理工类院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使科技创新教育正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教育理念、培育体系、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较单一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体系建设缓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二、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二)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最后,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师德高尚、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一,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
(四)打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园创新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文化内容。高等理工类院校大多历史悠久,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对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具有很大的优势条件。重视日常创新教育,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思想;定期组织学生汇报学习动态,交流经验,分享体会,扩大科技活动的覆盖面。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推进科学讲座、发明制作、科技竞赛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参与度,扩大参与面。积极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参加各类创新型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学生会学术科技部门、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等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带学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热情。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其开阔视野、增强自信,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宝贵的机会和经验,也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且适应新世纪高标准的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卫玉彩,赵振军,张树彬.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6,(05).
[2]李永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3,(11).
篇8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现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万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吹奏乐器——陶埙。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前256年的周代就曾出现过庞大的宫廷乐队。特别是唐代,音乐高度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音乐的先进行列;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音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西洋音乐所替代不了的。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展、变化,而且一直都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民族音乐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文背景。民族音乐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带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集体创造的,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的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中它们相互辉映,相互竞争、衍生发展。同各种其他艺术相同,民族音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融合了周边民族音乐的精粹,演化出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音乐传统,比如南方民歌的山歌、东北二人转等。各民族的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注定要吸收其他民族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每个民族的艺术都会长存,只要是本民族音乐中的好的部分,就会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乃至传唱,如此一来民族音乐自然会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某些民族早已被历史的慢慢长路所模糊,但他们留给后世的艺术财富却没有被抹杀,这些民族的存在就有了其意义,民族音乐及艺术的存在也就有了极大的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如何让这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下去呢?在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中,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加强艺术表现力是能否提高中国民族音乐水平的关键所在,作为民族音乐的爱好者以及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就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了。为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所以音乐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给学生展现民族音乐的机会,要特别强调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现在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当中汲取了营养。着重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起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责任。
时代在发展、在前进,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和欣赏习惯也都给民族音乐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世界上任何艺术精品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改革民族乐器,改编民族器乐,就要培养民族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作曲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健康的发展。民族音乐要发展,只凭高水平的演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音乐听众,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使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人们的都市文化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民族音乐应让更多人接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不是单一的职业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素质。但从目前的社会使用情况看,高职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社会需要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加以解决。因此,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决定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现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一、“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需求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别沿海地区需求更加广阔,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到知识经济的需求与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一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公关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包括道德意识、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敬业创业精神,并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健康心态承纳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迁、地位更叠等带来的矛盾。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和交通枢纽,是大广州战略南拓的终点和重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将在“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背景要求上做文章,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着力为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等行业和相关岗位提供应用型人才,同时适应广东省产业转移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新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然乐观,我校各专业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状大;高职院校也为社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解决的就业总量是4500 万,而大学生2750 万,占半数还多。广东省自2006 年至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 年是21.08 万,2007 年是24.72 万,2008 年是30.52 万人,还有来自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和“海归派”学生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
第二,经济发展态势不稳,结构性矛盾突出,给就业带来“寒流”。“十一五”初期,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仍然难以满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需求。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全社会能解决80-100 万个就业岗位,而每一年增长的就业人数都远远大于gdp 增长的速度。而2008年又突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经受不住风暴的袭击,做出了减产甚至倒闭的决定,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此外,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做鞋子(低级制造业)不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却以这种产业为主;做基因产品(指高科技产业)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又极为缺乏这样的企业。因此,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大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牺牲品。
第三,“天子骄子”的骄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大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就业教育,如果大学生不能认清这一事实,不能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调整心理预期,抓住市场需求的关键,必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束缚与约束。因此,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第四,专业人才难求。从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需求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招聘中感到专业人才难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专业技术不过硬,不能胜任岗位。即企业需要的专业职业院校没有,或者即使有这样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第五,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较差。与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少有自己的特点,难于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技术应用型的专业,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等专业具有明显的高职特点,除此之外,大多数服务贸易型的高职专业都可以在本科专业里找到,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观念模糊;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其用人风险,选用同样的专业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人才就不足为怪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本就难以提高,在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其就业矛盾就尤为突出了。
近几年,以上问题在我校毕业生就业中也出现过,特别是自2008 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现状对我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专业教育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毕业生人数总量大,就业难度大。“十一五”期间我院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在2500 人左右,即将会有一万多人要就业,作为一个地方高职院校,压力显而易见。二、我院毕业生生源单一,极不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我院毕业生70%来自于大广州地区,而广州地区接纳毕业生的能力已日趋减弱,而我院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异地就业,这给我院的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三、学生的素质跟企业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多专业岗位不仅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强,而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胜任综合性的工作,如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法律专业等知识。因此,现实需要人才培养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不宜过于强调“专门性”,而应该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就业对策
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出现的问题,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并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走学科建设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即讲学历又不惟学历。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全方位深化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实施校企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学校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的开发等。同时还应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的能力标准。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具有探索性的工程。
(三)特定的高质量的师资
西方历来有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教的说法。可见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重要性。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该兼有职业素养传承的责任。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着重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学院可以聘用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士充实到教学一线。
(四)正确处理专业的宽广性和窄专性的关系
为了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设置综合型、交叉型、复合型专业,使其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而对于订单教育,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专业的窄专性,使毕业生具备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对口,紧贴企业的需求。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必将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根本性好转。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高职就业形势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这同样也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 年第3 版.
[2]潘宏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3]马庆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4]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3,(5).
[5]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篇10
近年来,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越来越受广大高职院校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和技术岗位“零接触”,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职业技能得到训练、职业道德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 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1.1 建立校企共同育人制度
职业教育实现将自然人培养成职业人的目标,就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服务、管理过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学校每年重大的教学活动都邀请合作企业参加,重要的教学计划和教改工作及时与合作企业探讨,征求合作企业对学校培训计划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2 建立报告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每年十一月份将第二年的实习计划报到河南省教育厅,经省厅批准向各企业下达任务;并委托前往企业的带队老师将学生的实习计划和人员分配报往学校,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调配安排。
1.3 加大经费投入,稳定组织机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也更加繁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企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学生在工厂里面实习,企业不但要给学生们发工资,而且企业也要不断的出资培训在工厂里面实习的学生,当企业把学生培训成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工人后,很多学生又不愿呆在工厂。为解决这种问题,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出资在工厂培训学生,并向企业授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优秀实习基地”的称号,以稳定组织机构,增强企业的带教责任。
1.4 实施双向聘任,稳定带教队伍
从合作企业聘请客座教授、副教授、讲师定时来学校讲授工厂里面实际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应该怎么解决。同时也让学校的教师们到合作企业里面担任技术骨干,和合作企业里面的工人师傅进行技术交流。当学校教师无授课任务时可以到合作企业上班,这样就促进了学校与合作企业“双师”(高级技师、教师)队伍的建设。
1.5 表彰先进典型,调动带教积极性
每逢教师节到来之时,我校都要开展隆重的表彰优秀教师的活动,并在各合作企业开展表彰优秀带教教师的活动。经合作企业评选推荐,其事迹报学校审批,并发给“优秀带教师”荣誉证书及纪念奖品。
1.6 刊登带教论文,促进共同提高
在《院报》开辟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专栏,刊登和交流个实习企业的带教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 实习基地的发展探讨
2.1 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保障校外实习基地的长久性和稳定性
校外实习基地要想长久、稳定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仅靠高校和企业是不够的,政府要实施相应的政策法规去鼓励社会支持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去解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所面临的困难,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实习。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接受学生参加企事业的单位给与必要的优惠待遇,解决他们应接受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而带来的实际困难,对于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而成绩显著者,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奖励,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保障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完善监督高校的执行力。
2.2 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
若要提高学校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校把“注重应用,重视能力,巩固基础,提高实践效果”作为建设实习基地的指导思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生产实践观和科学意识得到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依托行业背景,建设“就业型实习基地”;应用“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招生人数以及学校内的实习条件,通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对本专业实习基地提出具体的实习数量要求,形成一批优质稳定的实习基地。
2.3 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我校凭借军工特色先后与富士康、宇通等多家大公司签订合同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合作企业把公司的生产线搬到我校供我校学生生产实践。学生们通过真正的操作之后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但牢牢的得到了掌握,而且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为公司生产一些产品获得相应的报酬。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毕业与就业之间的“零距离”,学生们到工厂之后不用在实习就可直接上班操作机器。这样不但可以为公司省去大笔的培训资金,还减少了操作事故的出现。
学校设立相应的部门来负责院内的实习基地建设,各系也必须由专人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实习教学工作,合作企业也必须安排负责人驻扎在学校内,为实习的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负责协调和落实各项共同建设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作必要的指导和协调。学校要加强与合作企业负责人的联系,加强与合作企业共建单位的感情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校企合作新型势的建设和实习教学方法。各系部应加强和校企合作校内实习基地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对实习工作的要求反馈给实习基地,以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2.4 加强实习基地的检查与评估
在组织实习活动过程中,学校应设立实习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反馈,例如: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质量反馈;通过学生的实结反馈;通过指导老师总结评估反馈。通过这几种反馈机制,可以实现对下一年的实习方案的修正与完善,而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实习老师和企业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思考。当然,学校也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对不能满足实习教学要求的,应督促实习基地及时整改或调整。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基金。根据对实习基地的检查评估结果对其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实习基地的发展和建设。
3 结语
学校应不断分析实习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创新的理念、新颖的思路、有效的措施建设更多模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采取各种更有利的办法和方案来确保学生实习课程的内容、时间和质量。把教育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强、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美香,刘武,盛天金.加强实习基地的做法与体会[J].南进部队医药,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