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感想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想

篇1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3000字一: 在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响应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号召;也为了给个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利用三十天的时间组织了一项名为爱心辅导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在此做一个总结,作为大学一年级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的动机

在权衡了各项大学生可能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我认为:家教是一份切实、有价值的方案。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尽管我本身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为人师表这个千年的古训却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如何出色的胜任老师的工作,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练。所以本着这样一个向往,我选择了组织家教这项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准备

为了能够增加此项活动的含金量。我为活动订立了自己组织,自己分配,自己招生,自己工作的基本宗旨。其中这里的自己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群体:即所有参与到我组织的这项活动中来的和我具有同等学历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是:万健(XX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管理系)、施政(XX大学数学系)、蒋舒(XX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贾楠(XX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在组织好人员之后,我于17号晚迅速草拟了两份材料。即:爱心辅导介绍广告和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

活动的实施

在XX月XX号散发了爱心辅导介绍广告之后,我们很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询问,并陆续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XX月XX号上午结束招生后我组织分配了各个参与同学的任务,其中我具体负责了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及英语辅导工作。会议结束前我们再次学习了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下午同学们开始各自与负责的孩子家长联系,商定具体的实施细节。

XX号活动正式开始,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条例中的规定,牢记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礼貌、耐心、亲切的完成辅导任务。同时,我尊敬学生家长,礼貌用词,耐心听从家长的建议。在具体学科指导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着偷懒和粗心的坏习惯。我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狠抓辅导效率,减少学习持续时间但增大学习频率的方法,为这个孩子的提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活动结束时,在我和孩子家长共同组织的测验中,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我还统筹着全局,每天与其他四位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活动条例并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XX月XX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通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建议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接受的最有效的磨练

我个人认为: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

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己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其次,通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

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面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应该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组织和参与爱心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能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己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提供了帮助。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非常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3000字二: 作为一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中学生,我参与了环保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实践活动。

这段时间,让我的生活很快乐很充实。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到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教育是课堂上所无法学到的,更加认识到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接触到社会生活,只有切身融入社会,才能真实地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虚心,细心,热心,虽然是小小的打扫卫生,环境保护,也不容许我们有半点马虎大意之心。实践中我对能改善周边环境感到十分自豪。每当看到夸奖我的人和受我影响一起加入到我队伍的人总是不觉地感到一股自豪与欣慰,而我自己也更加努力,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篇2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自2006年实行新教材以来,已经在全国高校实行了第四轮教学。如何高质量地开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每位政治教师来说都是挑战,而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

一、明确思政课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一)加强教材建设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及时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编教材,鼓励教师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最大限度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多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多采用小班讨论等互动式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三)不断探索考核考试办法。

积极探索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将此作为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把两个结合的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免试推荐研究生、毕业鉴定的重要指标。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坚持学校组织、引导与学生自愿参与相结合原则,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参与范围,充分利用寒暑假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努力增强实践育人效果。

(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网络预警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和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网页和栏目。提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探索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一)教师的主观注入与学生的自觉认知相结合。

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实行了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了一套“读、听、讲、谈、看、走、写”的教学模式。即,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资料,开展一系列主题读书活动;听专家、模范人物讲座;听老师系统讲授;讨论、交流、演讲、辩论、表演;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观看电视录像;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写以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小论文,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方面,我们通常在每次课堂授课的前五分钟都安排几名学生进行演讲,题材可以是新闻播报、德育故事讲演、自我介绍、职业畅想以及围绕本专业、职业所进行的介绍和感想。课堂教学中,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辩论,教师适时点拔启发,让学生在论辩中解决问题,释放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探究求索的科学精神,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人生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思政课的信服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大体采用三种形式: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就是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内直接安排大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小品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军政训练、入学教育、专题报告、经验交流、科技发明、勤工助学、主题读书等方式进行的有效利用校内实践资源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就是指导和安排大学生“走出去”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以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三)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思政课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取缔,但是必须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制课件,广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枯燥的政治课变得鲜活起来,激发了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改革课考核方式,科学评价成绩

(一)考核内容由知识性考核丰富为行为考核加知识性考核。

进一步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重视和提高对大学生日常实践行为的考核。不仅有助于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切实解决过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唯分数论”片面做法,降低学生通过期末复习的突击性、投机性及功利,真正落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

(二)考核过程由理论知识考核与日常实践考核相结合。

鉴于思政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就对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做出定性的评价也是不科学不全面的。所以思政课程考核应分两步走,第一步,理论知识考核。课程学习结束后,任课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第二步,在一个合理的点对学生“行”进行考核,进行定性分析。

(三)考核主体将以单一考核主体扩大到多元考核主体。

认识了解悦纳自己,宽容理解接纳他人,这是大学生成才成长过程中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要给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机会。教育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考核、相互考核,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一种检验,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是否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篇3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与社会接轨的良好形式。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须躬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1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有不少的收获,虽然我是当孩子们的老师,但我从孩子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兼职工作是我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快乐也有心酸。我知道人生路漫漫不可能是一直顺风顺水,总会有些风风雨雨磨练你的意志、锻炼你的人格。只有在风雨中不低头的玫瑰,才会开出傲人的花蕾。

在一开始,当暑期班的老师联系到我时,我还不能一口答应下,总觉得当老师是一离我很遥远的事情,而且我也没有信心能教好小孩子们。到后,因为确实找不到其他的暑期兼职,我自己也想了想,以后总会碰到一些自己没有尝试的事情,如果一直逃避,那终将一事无成,所以后我还是联系了老师,答应了这个事情。在学校的程结束后,我回家休息了一天就去了补习班。提前一天去补习班,一是熟悉补习班的环境,二是在前做好我的准备工作,给孩子们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在后的日子里,与孩子们由陌生到熟悉,我也有了一定的教学程序,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我的教学程序。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几个小插曲,正是由于这几个小插曲,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第一事情便是作为一个工作者,就要有一个工作者该有的态度,承担一个工作者该承担的责任。平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前认真备,认真批改孩子们的作业,耐心为他们讲解题目,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但除此之外,其他发生在教室里的事情也不能不管。就拿那次的两个小男孩闹矛盾的事情说吧,虽然这是小事,与孩子们的学习无关,但若放任不管,搞不好就会成为大事。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协调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我的劝解之下,连个小男孩也和好如初,我也感到开心。这事虽小,但让我对工作者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要做好分内的工作,与工作相关的其他事情,自己能尽力的还是该尽一份力,这样不能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开心。

第二事情便是在以后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如果一种方式不行,就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直到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绝不能将就,否则会埋下隐患。这是在教七年级的孩子们音标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在第一天教孩子们音标时,我原本是打算先教他们读单词,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带入音标,但是那天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教了他们单词后,他们连单词怎么读都容易忘记,别谈记音标了。对此,我想了第二种方法,就是先教他们音标,再教他们怎么运用音标读单词。虽然不知道这个方法效果怎么样,但我决定还是要试一试。那天的都上完后,我整理了48个音标,并将他们分类,每个英标还找了便于记住音标读法的单词。我认为这个方法对于他们学习音标很有帮助。音标是学习单词的基础,单词又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以学习音标很有必要。后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效果比第一种方法的效果好了不少。从这事中,我知道人做事情是不会一蹴而就的,想要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选择一个最好的。

我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到的当然不只这些,这只是提到的两点,其他的还有很多,简单的言语并不够我表达,我只是概括的说两点。总之,这个暑假我过的很充实,很感谢暑期班的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也很感谢孩子们教会我许多。这个夏天的回忆,我会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2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2月22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通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建议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接受的最有效的磨练”

我个人认为: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己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其次,通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面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应该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组织和参与“爱心

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能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己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提供了帮助。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非常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3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结束了,这两周有辛酸有苦楚,也收获了欢乐。不是35°的高温就是可以淹没金陵古都的暴雨,要么是顶着烈日跑遍南京各大小旅游景点,要么就是冒着大雨去各个组织机构碰壁。这两周,认识了以前完全陌生的队友,这两周,在空荡荡的校园自己陪自己。

放了假的学校很安静,特别是东区,但是也很荒凉,东区的食堂关了,于是东区的孩子的午饭就是各种泡面米线。早上,挤上拥挤的公交车再转地铁,随着漫不经心的游客涌进了旅游景点,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漫步,我们也没有时间去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我们关注的都是各种景点的指示牌及标志,看多了以至于条件反射到哪都会看看这儿的标志对不对,哪错了,正确的是怎样的。

其实,来了南京上学这么久,从来没有去过南京的旅游景点,这次算是把这四年里要去的地方去遍了。

这两周很想家,特别是累了,饿了,热了,一个人的时候。原本30号考完就会收拾行李马上回家却因为社会实践留了下来。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收拾回家了,小寝空了,大寝空了,宿舍楼空了……晚上一个人躺在宿舍也会怕,也会无聊起来。

其实在团队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是蛮快乐的,大家一起走访一起收集对青奥的祝福,一起在肯德基吃超值午餐,一起走冤枉路,一起淋雨,一起整理资料……

晚上,因为宿舍太热睡不着,等着日出,早上有精神的去走访调查。不得不说,团队里的女生很给力,不怕苦不怕累,不会喊腿酸,没有怨言,队长也很给力,很有想法,第一次做社会实践就能想的很周到。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告一段落了,还有好多东西要整理,大家一起加油吧。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4暑假期间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以“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一系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指导教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筹划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大庆师范学院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践行志愿者精神,积极服务于社会,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性作用,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积极开展了“20--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并征集最与专业相关、最能服务社会、最能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内容,并在全系范围内征集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旗和队服方案。最终通过研讨,拟定了以“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20--年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并组建了社会实践服务团,服务团成员20人。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化学化工学院在20--年暑期开展了以下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了“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对当地游客和村民发放调查问卷来调查和了解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一心乡和龙虎湖畔人们对环保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宣传环保知识,加强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

2、开展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社会实践有目的从以下几个指标对泰康龙虎湖的水质水样的检测:水样的浑浊度、嗅和味、PH值、电导率、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以及离子的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分析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龙虎湖水质是否被污染。并通过与生活饮用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比对,判断湖水是否能作为自来水水源(型集中式供水或者分散式供水的源头)。以及该水源是否可以作为灌溉或养殖用水。

3、开展了“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活动目的是关爱孤寡老人,通过为他们打扫卫生,与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与们建立亲情关系,帮助他们驱除孤独,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弘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作为指导老师,我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实践的宗旨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

在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上,我精心策划、精心组织。首先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实践出真知,让同学们认识到社会实践是自己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在未来竞争中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们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本次的实践活动对于我和所有队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与磨练,队员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专业知识得到了补充,社会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为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深入到广大农民家庭调查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与困难,同时我也认识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农村生活相结合确实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我们大学生的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团委工作中,我会以次为一个工作重点,让我校的大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同时也得到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铁人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5根据各级有关部门关于促进“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精神文件指示,在我校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文艺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级今年总结历年在活动开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对所选拔人员业务素质和礼仪素质的培训工作力度,除此外还在选拔机制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首先在参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同样进行了变革:

亮点一:定期开展常规的业务知识的宣讲、培训工作,对此次参与者进行活动具体业务的培训工作,主要以礼仪知识为主,突显我校高中生的风采,其次还有一些办公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宣讲等其次,还每周定期召开了经验交流大会,以做到精益求精的精心培养:

亮点二:召开新参与人员同往届参与者的经验交流大会,一方面为新参与人员讲诉他们参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另一方面也为新参与人员解答疑问;与此同时还讲诉了发生在他们身上有趣的、记忆深刻的事。而后,在今年选拔机制上同样做了调整,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并将选拔中的每一步都进行透明化:

亮点三:评委全部由往年参加过四进社区的三年级的学长担当,而非学生会成员担当评委

亮点四:各考场的评委分组情况是临时抽签决定,而非指定评委的分组

篇4

关键词:民歌课;艺术实践参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209-02

1 艺术实践参与――学唱环节设置

民歌课中利用好学唱环节对于大学生民歌的学习以至音乐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很大的益处。为了保证民歌学唱的效果,有必要加强与规范民歌实践学唱环节的教学设计。在这里,结合教学实际对实践环节进行设计,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1 在民歌课上适当插入简单的发声训练

笔者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民歌学唱环节上。学生非常希望有一些基本的发声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从而能够更大胆地、更好地、带有感情地演唱民歌。良好正确的歌唱方法可以使歌唱更优美、更自如。然而,普通高校民歌课毕竟不是歌唱发声课,在有限的半年时间内即要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况、又要确保学生学唱一定数量的民歌,再加上歌唱发声方法训练,势必有些喧宾夺主、轻重不分。普通高校民歌课学唱重点应放在尽量让学生有情感的歌唱。投入情感后的歌声自然具有打动人的魅力。而在学唱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歌唱存在的问题适时加以指导,并做出示范,让学生去感受并模仿,了解歌唱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歌唱的气息运用及其训练方法,喉头的稳定,喉咙以至身体肌肉的放松,声音的位置走向,音色的要求,情感的表现等基本内容。每次时间掌握在5-10分钟之间。并通过半年的民歌鉴赏课教学,使学生达到从理论上了解歌唱的基本要求。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唱的效果,同时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

1.2 规定一定数量的必须学唱曲目。并进行检查

由于普通高校学生主要以学习文化课为主,音乐选修课主要是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对他们既不能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要求过于严格,又不能完全没有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歌曲目应该是对当代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当代大学生如果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民歌一无所知、不会演唱,会被别国的人耻笑。普通高校学生应学唱各地区汉族各类体裁、不同少数民族(5、6个典型少数民族)经典的民歌作品不少于30首,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民歌比例为3:1左右。从而达到对民歌概貌的最基本了解。

1.3 学唱环节进一步规范化

学唱环节应包含听老师示范演唱、视唱曲谱、唱歌词、听音响模仿演唱、再次跟琴唱。

1.4 要有学唱曲目的作业布置和课上检查环节

每次课民歌学唱完后,要抽查不同程度的学生演唱,以检查学唱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要求学生课下进一步巩固学唱,并于下次上民歌课时再次抽查。尽量保证好的学唱效果。

1.5 多给学生创造单独演唱的机会

每次课或按一定的座次顺序轮流检查学生学唱情况,或任意抽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单独演唱的锻炼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

2 学生参与的其它方式

(1)课下让学生搜集准备一些课上教学内容的相关背景资料,上课时由学生展示并讲解,师生之间展开讨论。

(2)定期(或两周、或一个月,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举办学生民歌演唱会,由学生演唱指定的、或自选的一些民歌,使学生获得展示、锻炼的实践机会。

(3)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民歌风格听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对民歌风格进行感性或理性的描述,加深学生对民歌风格的感受与把握。

(4)鼓励学生撰写简单的民歌鉴赏小论文,尝试依据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民歌风格进行民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5)有条件尽量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地道的民间歌手的演唱会,或到比较临近的农村进行一次民歌实地采风,使学生感受民歌的本真色彩和乡土气息,并写出感想。

民歌鉴赏教学中,把握好注重民歌情感体验、加强民歌与文化的关联、注重民歌风格的把握、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的四项原则,使学生从情感、风格、文化方面感受认识民歌,并通过艺术实践与参与的各个环节加深印象与体会。使学生获得情感、文化、风格3方面的深刻感受,从而较好地把握民歌的内涵及特点,获得民歌的正确审美,实现民歌鉴赏课教学的目的。

以上是普通高校民歌鉴赏课教学主要应突出的原则,意即通过民歌鉴赏课的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的艺术实践与参与从情感、文化、风格3个方面获得对民歌的深刻认识与感受。这是普通高校民歌鉴赏课教学的总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另外,在普通高校民歌鉴赏课教学中还要注意体现思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篇5

专题讲授中的案例教学

在专题讲授中,案例案例教学的作用是通过依靠“形象——受教育者兴趣和情感——受教育者信念和信仰”的心理机制得以实现的。具体地说:(1)运用具体的生动而形象的案例, 消除学生因理论的过度抽象所产生的厌倦情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接受意愿; (2)把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情景得以具体化,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表现, 矫正因过度的理论概括所产生的种种疏忽;(3)促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强化其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原理、观点的信仰。

专题讲授中的案例教学要做好三点:一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和课堂的案例教学模式。二是怎样把选择的案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我们运用的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即把案例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文字、图片,也配合视频播放,效果十分理想。三是教学案例的运用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不能在课堂临时发挥、信手捏来。事实上,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同教师备课的其它教学内容一样,教学案例的开场白、结尾的总结、所需时间等等都要在课下安排好并非常熟练。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特别要在总结评述这个环节上要多下功夫。常言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教师将一个好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后,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辟的点评和总结。这是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的关键环节。

理论体验课中的案例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体验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考察和调研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体验教学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选择或创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现实背景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图片、实物的参观和有关人员的解说,得到某种信息,获得某种感受,产生某种体悟。其运作过程是:情境选择——参观考察或走访——询问答疑——获得信息——触动情感——激发联想——产生感受——心得体会。例如,可结合专题要求去某些相关行业实习;结合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考察、调研;结合形势政策的要求和优良的民族传统参加公益劳动或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等,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如参观纪念馆,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宜安排在节假日或教学日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进行前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以班级为单位确定1位社会实践负责人,社会实践负责人负责学生选题的组织与协调工人作。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一系列实践学习的选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原则上以4—6人为宜,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实践课题,并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和其它相关准备工作。

(3)每个模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结束后,选择相应选题的学生应以PPT的形式将社会实践结果在课堂上给予展示、讨论并提交给任课教师。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流向 就业期望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热潮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显著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但是,扩招带来的毕业生规模也随之膨胀,使得原本就供求关系不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更为失衡。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社会经济发展仍无法完全满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告别了曾经的“包揽分配”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何去何从”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每个学子都竭力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的新闻和信息显示,“人才流动”的地域性差异已经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因素。经济较发展地区以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集中在大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导致就业流向的区域集中式的“极化”失衡现象。这导致了众多如人力资源浪费,社会发展差距加大、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此时,了解到大学生相关方面的就业期望就显得十分具有意义了。本调查本着客观求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杭州下沙高教区的高校学子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调查,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建议。

(二)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本报告在了解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信息后,综合运用了实证研究的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地流向相关方面的数据和分析。然后,利用问卷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十几所下沙高教区所属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三,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第四,利用了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调查结果,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其他信息,提出对策建议。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亦即随机抽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和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所选包括杭州下沙高教区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十余所高教学生,选择对象具有普遍性。

3.研究内容:

本调查对大学生毕业择业选择,以就业,考研,创业三类为划分,以及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同时系统调查了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和影响选择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房价,婚恋关系,父母期望,发展潜力等等。并运用SPSS专业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阐述剖析。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职业流向

在“大学生毕业后你最希望就业的单位”这个问题中,选择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31.80%,选择去国营企业占27.87%,选择外企的占22.30%,而首选是民营企业的仅占9.18%,选择其他的占8.85%,其中大部分选择其他的同学表明只要符合心中基本条件的职业,无论何种企业都可以接受。

对“造成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的调查结果中,薪酬与福利、稳定性、发展潜力这三大因素选择人数较多,尤其是薪酬与福利占总被调查人数的78.36%,男女生都在择业时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工作的稳定性对女生的影响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对自己所在职位的发展潜力要求高于女生。其他因素中职业的社会地位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的影响要大于男生。

(二)地域流向

调查结果明显表明大学生毕业后主要还是希望能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在调查的同学中希望在一线省会城市就业的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45.25%,希望能在经济较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就业的人占总人数的46.89%,只有少数人愿意在毕业后到县城城镇工作,愿意支援西部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愿意去农村发展的基本没有。

同时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地域流向的城市层次基本是以生源地为基础向上的,即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就业的地区至少是自己家乡平级的地区,而农村的同学也没有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外省的学生更多的还是希望能留在杭州就业。

在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三大因素选择中,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对大学生们在毕业是选择就业地区有很大的影响,而男生在受社会公共资源、房价的影响要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期望、城市交通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所受影响。

(三)其他

在整理调查数据时发现,大学生预期在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75.41%,有21.64%的人选择考研,仅有2.9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优先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早日独立”,所占比例达到54.35%。我们还发现相对于专科学生而言,本科的学生更乐于考研,他们认为考研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其中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希望走学术路线,而专科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占所有人数的84.62%比本科生所占比例的71.50%要高,他们选择直接就业的原因是更多的是为了“为家庭减轻负担”与“实现自我价值”,相对的,在选择就业的本科学生之中,更多的则是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早日独立的追求。同时我们在对大学生希望创业与所在年级进行交叉分析时,发现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希望创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减少;在对学历与生源地的交叉分析时发现专科学校来自农村的生源比例大于本科院校,而总体农村生源占被调查大学生的比例较低,仅为17.83%。

同时,我们还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三名决定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对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情绪稳定,表情自然、无明显变化,访谈过程中气氛和谐融洽,受访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回答,态度明确,保证了此次访谈调查内容的可靠性。

本次访谈主要涉及就业观念问题、职业流向预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地域流向预期、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等问题。金融和财经的女生都希望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最好是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或者银行、国企等,而杭师的男生则更偏好薪酬福利较高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哪类企业工作并不是要点。他们认为对于专业对口与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大,认为现在进入社会都是要重新学习的,学校里学校的还是以理论为主,而工作需要的是实际从事能力。在涉及是否留杭的时候,金融的女生表示会回到家乡,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并且可以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更有效地找到好工作,而财经的女生表示为了留杭的男友愿意继续在杭州与他共同奋斗,杭师的男生则表示虽然希望留杭,但是由于家庭条件一般,加上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是要求男方有房,而面对杭州的房价他也坦言压力比较大。之后在涉及就业政策对他们的择业、择地的影响程度时,他们都表示政策的影响很小。在涉及对自主创业的感想时,杭师的男生表示他曾经有过创业的念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现实的认识不断加深,这让他逐渐放弃了创业,他说,即使各地早已出台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他们这些真正完全是白手起家的人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不说资金问题,单是商场上的各种关系网络、信息渠道、还有其中的各种“门道”想要摸清也并非易事。

三、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倾向之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最热门

原因:利之所趋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截止到2010年10月25日18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已经超过139万,接近140万大关,平均竞争比例达到86: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35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例约为34.3:1。不仅公务员考试,包括地方上的事业单位考试、国企招聘同样报名的人数众多,不可谓竞争压力不大。然而,面对这样百里挑一的竞争难度,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仍然表示报考,希望进入编制。

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是如此具有吸引力,大有化身大学生心中“完美职业”的趋势。究其魅力所在:首先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最主要优点是稳定。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同学觉得工作的稳定性是对他们职业流向期望的最具影响力三大因素之一。相对于企业单位的内部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甚至间歇性的失业和跳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就悠然自得许多,至少是极少有被辞退的。薪酬与福利方面,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工薪水平属于社会中等层次,比外资、民企的工资收入要少,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实行的“双轨制”,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要低于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因此总体福利待遇方面算是很有保障的。根据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严格实行双休日的制度规定的,相对于企业的各种加班加点来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每日按时上下班,相对的空闲时间要比企业多。虽然有“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是在许多人的传统思想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是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隐隐含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且父母也多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天下之大,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各种因素汇集的利益的魅力驱使着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掀起一波波热潮。

倾向之二:就业地域流向期望一般以生源地为下限,多选择一二三线城市。选择西部和农村地区稀少。

原因: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

大学生地域流向的不同在很大因素上受到生源地的影响。大学生生源地一般是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如无特殊情况,生源地一般是大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在以生源地为下限,平级或者向上级地区寻求就业。结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俗语,想必也是一种人之常情。生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情况、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等,是学生从小所享有的社会资源,也是人们长久所处的环境的一种基础条件。当一直以来享有的公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再去改变这一十几二十年沿袭的惯例,多少是不舒适乃至痛苦的。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城市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风气、价值取向,因而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时,大家往往都会选择至少和生源地相类似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是个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西发展差距大的国家。经济上的优势资源普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也正是这一“经济基础”条件的影响,使得国家宏观调控的就业引导政策在大学生中的效果不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生活坏境和发展潜力,自然大学生就趋之若鹜了。另外,父母对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的影响有人不容忽视。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在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比较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相应的生活环境条件等比较优越,就业机会多,就业收入相对也较高的一二三线城市就业了。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农村工商业发展不足,除了大学生村官之外少有适合的岗位供大学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医疗设施落后,交通不够便利等不足,因而对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从小认识到父母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却收入颇微,他们努力学习凭借高考一举步入大学,进入都市学习生活,在见识过繁华的城市之后更是不愿回到农村。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也是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国家强调西部大开发,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但是由于西部条件比较艰苦,生活环境与浙江地区相差较大,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前往支援西部就意味着要远离家乡,因此即使大学生自己存在相应政策号召前往西部的想法,但由于父母阻拦等现实原因最终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其实,相对于农村,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位,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就业信息相对闭塞,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地选择的时候很难得到这些地区的相关就业信息,因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另外,还有不少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偏好东部一二三线城市,而不愿意进入农村、西部就业发展的现状。首先,虽然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政策的倾斜度不够大,给予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大,同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反响和影响力不够。目前社会对于西部、农村的认可性不高,在大学生毕业后时常以工作地点来评判是否“有出息”,如果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或者西部就业会受到周围社会的舆论,对大学毕业生产生心理压力。另外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往往会成为日后的生活久居地,因此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地区就不得不考虑到长久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条件、物价水平、社平工资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婚恋关系以及未来子女教育成长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这种城乡、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公共资源占有率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在大学毕业生确定地域流向时更处于劣势地位。

倾向之三 :大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创业人数极少

原因: 客观条件限制为主因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惠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本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再就业,进一步缓解了的就业压力;其次,创业的拼搏过程将大大提高创业者的各项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大学生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快速成长为社会精英,更有助于短时期内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外,大学生创业不仅为大学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个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刺激国内的经济活力,从宏观上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那么,既然创业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呢?创业所需的基础资源多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等。首先得正视一个客观社会现实,即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创业率过于偏低,即使在大学生创业已趋成熟的港台地区,创业计划实施的成功率也不到百分之三十。残酷的现实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各方面的压力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因而从心理上便失去了“先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创业环境不尽完善,创业促进体系不够健全,还存在主体缺失、职能不明等问题,而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都已了各种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有所欠缺,同时部分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不能广泛地得到政策的扶持。而高校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课程并未列入学校课程,学生很少有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机会,这造成了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同时校园的创业氛围并不浓厚,即便有各类创业大赛,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使得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另外,中国是一个人情味较为“深浓”的社会,这无疑为白手起家,缺乏社会交际和各项基础的大学生又添了不少难题。虽然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抱以了极大的期望,但终究尚未成形为主流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就业的“无奈之举”。种种因素,便造成了就业热潮,创业寒流的现状了。

倾向之四:各因素对于男女生的就业流向的影响程度不同

原因:传统思想价值观

男生女生性别差异导致男女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然而多年来的父系社会的传统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

社会对于男女的要求不同。比如对于男生而言,就业地域流向的房价影响要明显高于女生,这是因为传统思想一般要求男生有房,而女生对此却无要求,再加上房价居高,从而对男生产生的压力要远大于女生。而在职业流向的选择中,女生对于职业稳定性的要求要高于男生,而对应的男生对于自己以后升职发展的潜力要求更高。现在价值取向中并不倡导女强人,通常对于女生的经济要求并不高,而男生则是家庭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一般要求男生的职位或收入与女生差不多或者高于女生。

父母对于男生女生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父母觉得男生就应该在外打拼,留在大城市发展,而对于女生则更多的是希望回到家乡找份工作,不用太辛苦,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足够自己平时的花销即可。

后果分析: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从调查结果看来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职业偏好明显,地域流向集中,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就业流向单一,容易导致人力资源在地域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均衡,产生“人才拥堵”和“人才稀缺”的两种状态并存,使人力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生职业偏好较突出,容易造成人才浪费。人才资源在行业中分布不均导致有的单位大材小用,有的单位人才难求。由于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退化,长此以往会在导致人才的埋没,人力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对中小型企业发展不利,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而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的不均衡会进一步拉大社会差距。如今大学毕业生少有愿意开发西部、发展农村的,甚至不少来自农村、西部的大学生也不愿回去建设家乡,而是希望留在东部城市,这使得农村、西部地区原本就缺乏的人才资源再度流失,加上农村与西部地区原本就地处劣势,社会公共资源占有比例较小,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原因使农村和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遭受更大的阻力。同时大学生都涌入东部城市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我们结合相关社会信息和学科理论,给出以下建议。

(一)致广大学生朋友的建议:

第一,树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培养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的言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个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旨意,引导着个人的品行。正确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正如俗语所说,“学文化不如学做人”,可见,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多么的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未来的择业期望和就业地选择期望都带有较高的理想化的憧憬。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表现出较高理性的同时,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国的就业难,是结构性的就业难。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高素质岗位”的需求。另外,传统的精英化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扩招的热潮开始向大众型转变,大学生数量几何数的激增,注定要使大学生自身转变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第二,指定职业规划,提高个人能力。

良好的开端方为成功的一半。通过自我评估,制定出针对自我优劣的计划,将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感受到,很多大学生关心的是“我需要什么工作”,而忽略了“我能胜任什么工作”。只是纯粹的对择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却缺乏实际努力奋斗的行动。长期和短期的各项计划将有效弥补大学生这方面的不足。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然后通过一步步实践来提高完善自己,为自己在未来即将面对的劳动力市场增加筹码。要是对未来只有着空想和迷茫,那么,残酷的事实终究会使人后悔莫及。

(二)致高校的建议:

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型教育。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高校教育依旧徘徊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校的课程大多把学生们“圈禁”在校园的教室里,完成课业拿到学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机制,从而突破这种“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传统格局,为将来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是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就业信息和其他相关服务也应该随之更进,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求职经验的现状,高校可以针对开展相关职业培训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教导大学生如何在求职过程中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质。同时,在就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高校积极发挥出第三方的桥梁沟通作用,也可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更应配合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走进西部,改善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不均衡的现状。

(三)致社会的建议: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才流动的方向和趋势。而极化失衡的人才流动,其实和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样,都反映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所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资金等资源的合理分配,着力发展人才流通“寒冷”的地区,人才的流动结构自然而然也随之优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得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找起工作屡屡受挫,因而许多大学生偏爱通过考试这种简易的方式来争取工作,变相地拉动了政府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热潮。

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加强校园,企业,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十分直观的减轻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无形中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地选择,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此外,还应缩小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倡导社会形成科学的价值体系,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第二,加强政策引导,缓解大学生就业流向期望的失衡现状。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在大学生群体中收效甚微。大学生依旧普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作为期望就业地。在劳动力市场本身缺陷难以弥补的前提下,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因而,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扩大就业引导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优化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有着可观的作用。

2011年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1YJX10)

参考文献:

[1]木志荣.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

篇7

2012年暑假期间,很多同学都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投身社会参加实践,而且有很多收获和进步。

暑假刚刚开始我也没闲着,玩儿了两天后就琢磨着社会实践的事。这个暑假注定是丰富多彩的。第一,因为作业很少,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实习;第二,这是我的第五次社会实践了,这让我对此次的实践更具信心。在我的计划中“英语教师”是一个很理想的工作,首先我很喜欢教师这一行业,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出色的老师;其次我选择英语教师这一工作也是因为我已经生活在外语系这个天然的英语环境中三年了,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虑到是第一次当老师,所以我选择初中和小学生作为我第一批学生。我相信,百分百的热情加上百分百的努力会让我胜任这份临时的工作。

可是万万没想到,现在是暑假,哪还有学生在学校啊。信心十足的我走访了几所学校,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虽然偶尔有值班老师在,并问他们是是否有暑期班,我愿意当义工,可是......

连连失败的我仔细回想是不是我自身出了什么问题。看来暑期的专业英语学校不太可能让我留下,因为他们都需要有一定文凭的专业英语教师,而我,虽然口语不错,有热情,有信心,肯努力,但英语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敢于面对失败的心,回家后,无聊了几天。要知道,生活中总会有奇迹发生的,就在我茫茫然不知所以的时候,我姑妈问我是否愿意去她的公司当一下临时翻译,翻译一些不重要的文件,释然啊,岂能不应。工作第2天就开始了。

(二) 进入角色

精神十足的我兴致冲冲的来到我姑妈的单位,公司虽然不大,但五脏都很齐全,认识过了部门的主管,接受了一些简单的任务后,我便来到了一张电脑桌旁。其实说是来上班,实则是给别人当助理的,主要的翻译工作都由资深秘书,刘姐负责,我只是负责打字与纠错罢了,不过,对于还未上过班的人来说,着也是非常有趣的。当然,我也会偶尔给其他的同事端茶送水,毕竟,每个伟人都是从琐碎的平凡小事做起的。

午饭时间,同事们有说有聊的去吃饭了,而我却还有些工作没做完,大概也就一千字的打印工作吧,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嘛。。。搞定,午饭好香啊,错觉吗?不会。这是一种丰收的感觉,一种成功的喜悦。

下午是一点半上班的,大多数的人都在睡午觉,那叫一个香啊!下午的工作也是如此,5点下班,坐上姑妈的车回家了,兴奋归兴奋,吃完晚饭洗完澡,整个人都软下来了。扑通!一头栽到床上。

接连几天的工作也是不尽相同。直到第8天,主管让我去谈话,主要目的是表扬,表扬我的勤劳刻苦,对工作认真负责,但是某些错误是不能犯的,遇到不懂的还得请教刘姐,毕竟是老手了,我连连称是。

其实工作就是不断的重复,重复昨天,再重复今天,偶尔有点创新实在是很快乐。很快的,20天的工作生活结束了,收获颇多。

(三) 实践总结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没有工资,但我收获的是比金钱更加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和在以后人生中受用终生的技能、经验。我的思维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能够用更加成熟和理智的目光看待世界。

大家知道,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增加阅历的有效途径;说的大一点就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想每一次实践都是我们在思想上,行为上一个成长的过程。既然是成长那就一定会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孟子曾经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参加实践的人大都没有工资,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融入到那个集体中去了。无论我们做了什么工作,或多或少的都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的能力,并且可以深切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在社会实践中挥汗如雨的过程恰恰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其实我想在实践中所做的这些事,不光说明我们双手的勤劳,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积极踏实做人的心态。

除此之外,让我感触良深的一点就是人际交往。人与人的关系是那样微妙,难以让人捉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跟不同人打交道,当然有不同的技巧,不能一概而论。然而又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我们不能总想着改变别人,因为那样往往无济于事,我们更应该去做的是学会适应别人,学会与人合作。

篇8

[关键词]幼师大学生;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85

教学是教师讲解传授和学生接受学习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交流、交往、反馈、互动。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途径,要践行教与学互动,必然要求变填鸭式课堂为探究式课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简称为“幼师大学生”)因其专业原因,学习的经济学课程很少,本科开设的主要是政治经济学,大专主要开一些专题式的经济学选修课。因此,经济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幼师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的主要途径,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交流性、互动性。

1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原因分析

过去的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上课只专注给学生传授经济学的主要范畴、基本理论和重要原理,教师的职责是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接受。似乎只有教师才有发言权,学生没有发言权。与此相反,教育新形势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客观要求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的交流、反馈,师生要互动感想、互传信息、彼此启发、你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认识、体验和智慧,交流你我的经验、思想与情感,创生新的教学内容,寻求新的发现,进而实现共想、共疑、共究、共赢、共进,做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升。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对其会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可提高他们的经济学素养;二是对其教育教学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他们会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去。

2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以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例,谈谈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此本人展示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

21环节型探究教学实践

按照以往的课堂模式,讲授《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先直接讲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然后分析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对消费需求的不同影响,再讲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最后强调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学生要做的仅仅是识记这些理论,拿经济生活中的交易事实来验证理论,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他的结论。而探究式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探究探索和互动交流。因此,笔者在设计这次课堂教学时,就给了大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以一个简短材料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发现知识。材料与问题如下:

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期高峰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问题一:在你的消费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为什么?问题二:常言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实中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在商品使用高峰期过后再买,购买者能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以这一探究活动为序幕,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列举有关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例;在组织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笔者做了简要点拨,使学生知道当市场充分竞争而且商品质量信息对称时,的确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时,则会出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现象;引导学生对有关例子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并得出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22专题综合探究教学实践

大学经济学教学通常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综合探究活动。笔者在此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专题探究为例,谈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如何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和谐统一的。

221本探究设计意图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协调、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经济发展。

222探究活动策略

分两组分别收集提高效率的表现与促进公平的表现;分两组分别讨论提高效率的意义与促进公平的意义;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学会剖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建议。

223探究路径实例展示

呈现实例一。有一家生产电气设备的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也不够团结,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上任的企业领导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报酬。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消极怠工、不团结、离职等情况并没有明显减少。企业领导经过调查发现,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症结不是报酬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他们认为,与其他一些员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对报酬太低了。

第一问: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第二问:如果你是该企业领导,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展示实例二。吴某就任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员工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总经理年薪30万元。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三四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于是,有的到别的单位兼职,有的“跳槽”。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自己的劳动贡献被低估了。企业内部矛盾日益加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直线下滑。

第一问: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二问: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

3幼师大学生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坚持不懈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使幼师大学生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学实效明显增强。

31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素养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经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悟经济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学生变得大胆大方,爱与老师交流探讨问题,爱与老师谈论人生和生活,学生将学习、做人和生活有机结合了起来。

32实施探究式教学后,课堂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为了完成经济学的教学任务,只强调学生思想与教师讲解内容相同或相似,不同认识都一概否决,这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又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现在鼓励学生畅谈不同观点,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相关问题,答案往往不要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3幼师大学生探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

以往,学生在上经济学课时,或被动听教师讲解或干脆不听,而现在学生的探究意识普遍增强,常常主动交流讨论,好多理论和结论是学生探究出来的。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会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增强分析经济现象的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静,陈友芳经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篇9

1. 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思维层次复杂是英语语言教学的显著特征,教学过程相对繁琐,这种高层思维在英语口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加强口译训练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最根本的措施,高中教师可以借助口译训练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的资源,进行复读或跟读练习,引导学生对英语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沟通交际能力都可以通过口译训练体现出来,在长期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脑力劳动,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敏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口译训练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缓解学生心中的压力,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练习,应构建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提供一个口译实践平台。

坚持进行英语口译训练,可以有效的消除学生的焦虑心情,流畅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应变能力大大提升。除此之外,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使发音更加准确。口译训练中口译输入练习还可以弥补单独语音练习的不足,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口译训练的对策

2.1 灵活掌握、运用多种口译技巧

从本质上来看,口译训练并不单单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翻译出英语句子,要透彻地掌握句子和文章的内涵,将句子的原意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译训练目标要定为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句意上,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入手,注重每一个细节,掌握翻译的要点,运用多样化的口译技巧,确保口译的准确性。口译训练对学生听力测试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借助口译技巧对英语句子进行填写和翻译,从而降低测试难度。

2.2 注重日常积累,增大阅读量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口译技能的提高也需要学生坚持进行练习。高中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摆脱教材的约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口译知识,规定学生每天的阅读量和口译任务,并及时记录口译训练的体会和感想,摘抄优秀的文章。教师还要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口译训练的资料,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要求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扩展视野,增大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反复阅读和背诵口译训练中的段落,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译训练的应用还体现在书面记录方面。利用记录的方式,对学生的翻译起到辅的功效,要求学生在较快的时间内,准确、快速的将句子的意思翻译和表达出来,突显实时性的特征。口译记录并不是完整地口译资料,在训练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和英语能力,只记录一些关键性的单词和短句,再凭借自身的理解进行扩充和完善。在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多样化的口译技巧,注重阅读量和训练量的积累,长期坚持进行练习,就能够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口译能力的目的。

3.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是当前各大学校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口译训练的重视,将口译训练渗透到整个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译技巧,注重日常积累和练习,循序渐进的推进口译训练,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全方面能力的发展。由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译训练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的发挥口译训练的作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英语人才。

[1] 胡敏娜. 口译训练法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3).

[2] 曹翔宇. 浅谈汉英口译训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 江苏高教, 2008(06).

篇10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