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前沿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前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环境与行为研究教学一、前言
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事业在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给景观设计行业以及景观设计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这对于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
然而,城市环境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急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如近期盛行的“欧陆风”“草坪热”“广场热”等。这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缺乏地域性和对使用者的关怀。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细致的前期调查研究和策划;设计者与使用者缺乏有效沟通;缺乏相关项目使用后评价体系。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与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有关。行业实践的现状与多年来的专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
因此,当今的景观规划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探讨对于传统景观设计建设的技术与方法,更要面对以集体大众为主体的公共性景观,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与私密性较强的个体人居而言,人类聚集体现了群体活动及其公共性,探讨人类的各种聚集活动以及由此对于城市景观提出的种种公共性要求,这是景观设计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新重点。
在具体的景观设计教学上应能满足在设计实践出现的这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而运用环境行为研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此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环境行为研究概述
1.环境行为研究的发展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也称为环境设计研究(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把决定因素归结于影响行为的环境,强调“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环境行为研究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但重点研究对象是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ver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
中国的环境行为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则先后在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引起专业人士的广泛兴趣与关注。目前,这一领域的内容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学等相关专业应该了解的知识,也已列入建筑学等专业教育评估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把环境行为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2.环境行为研究方法
环境行为研究中调查方法大多以问卷、调查、观察、采访为主。社会学家John Zeisel在《Inquiry by Design: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一书中将环境行为研究的方法归为以下几类:观察实质痕迹;观察环境行为;专题深入访问,系统的提出问题;标准化问卷;文献资料法。
环境行为研究一般是综合使用上述方法来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研究者和设计者应该知道如何组合研究方式。
3.环境行为研究在景观设计教育实践及其发展
目前我国的景观学还未成体系,相关专业建设尚不规范。很多专业建设的思想仍然局限于“美化”“绿化”方面。在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陆续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1995年以来,中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将环境心理学的教学纳入专业评估范围之内,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领域对学生设计思想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综合院校及师范院校,也开设了这门课,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然而在景观设计、景观建筑专业,比较缺乏相应的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方面的课程,因此迫切需要此方面教学的研究和应用。
三、在教学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几个阶段学习,贯穿整个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门专业核心课分为许多专题,其中景观场地规划设计、景观建成环境分析、景观改造设计,这三个专题跟环境行为研究相结合则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1.环境行为研究在景观场地规划设计教学的应用
场地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入门专题课程。目前业内分段式的工作方式,使得场地的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整体性的统筹计划与考虑,缺乏人文关怀,学生只注重形式语言的丰富,而忽略了场地整合性、场地地域性、使用者的各类需求。通过环境行为研究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场地设计的一些理论来进行授课,组织学生调研考察,可以令学生更具有宏观思维和理性思维。
(1)行为观察。在课程初始,在进行环境行为研究理论内容授课的同时组织学生到各类公共空间进行行为观察,总结使用者的需求、行为规律,让理论结合实践。
(2)进行场地规划设计。根据行为观察得到的各种数据、资料,学生结合场所设计授课的其它内容,对特定的场所进行场地规划设计。
(3)设计后总结。进行了具体的场地规划设计后,组织学生到类似现场进行观察、感悟,通过换位思考,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组织班级教师讲评、学生互评。
2.环境行为研究在景观建成环境分析教学的应用
在讲授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建成环境分析主题时,可采用讲授、讨论和实例研究结合的形式,运用环境行为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建成环境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经典案例的理解,更全方位的对于建成环境专业评价,对设计实践有更充分的准备。
(1)经典案例导读。在经典案例的讲授时,例如在开设的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中,特别注重使用者生活方式和习惯、社会习俗的讲解。
(2)建成环境评价。组织学生到本地已建成的景观,进行环境行为的实地调研,根据各种研究方法来对该环境进行评价。由于该门课是本科生课程,故注重实地观察和数据资料的累积。并可以采用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学研究的兴趣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中人的关注。
3.环境行为研究在景观各项绿地设计教学的应用
在设计课时,可设置实地改造设计练习。运用环境行为研究理论和实地考察,再进行设计工作。这种基于环境行为研究、促进换位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设计课提高了学生设计和研究能力。
(1)原场地行为研究。运用实地行为观察、拍摄照片、行为地图、随机性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原场地使用者需求和行为规律进行总结。
(2)提出不足与改进之处。在进行总结之后,分析该环境原有设计的不足,并结合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所学的其他知识,提出改进方案。
(3)进行更新设计。根据前提的调研结果,进行更新设计,并将新旧方案进行对比,讨论出各项利弊。
四、教学实例运用
这是本科三年级的居住区设计课程作业,布置学生进行居住区绿地更新设计。该班级共19人,专业为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方向,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基于环境行为研究、促进学生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设计课程提高了学生设计和研究能力,其作业中的创造性与真实性也有较好的结合。
1.实例概述。该场地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由三个机关单位的宿舍和三栋商业、机关办公楼所包围的一块绿地,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已使用了十年。四周的住户主要是中青年为主,退休老干部居多。由于该绿地是十年前所设计建造,其道路和植物等各方面的规划设计已渐渐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需要进行一个更新设计。
2.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实地的使用者行为观察、拍摄照片、描绘行为地图、随机性访谈。
3.做分析报告。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学生在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行为规律,场地的光照、气候等方面进行该场地的全面分析,并进行汇报。以下是一些学生汇报的图片(图1)。
4.进行设计。学生根据实地调查得出的结论,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该地进行改造更新设计。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方案(见图2)。
五、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 (1)有助于更好理解经典作品。环境行为研究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度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令学生从社会学和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更深层次的设计问题。在教学中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经典案例,并进一步了解其设计成功的原因,从而获得对景观设计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有了这种全面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学生就可以科学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建成的景观环境,跳出简单的表现形式模仿,根据人文、自然、文化背景进行自己的设计思考,推动景观学向前发展。
(2)有助于全面认识和把握设计前调研工作。设计前调研工作一向都是设计实践中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国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项目都缩短了应由的调研时间,而学生在学习设计实践的课程的同时,更好的全面认识和把握设计前工作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设计思维,对于未来的工作将会大大提高效率。
(3)有助于从使用者角度,从社会学方面学习景观设计。以往的景观设计教学都是注重物质环境设计,对于精神环境方面提及不多,更多的只是简单的从绿化、美化方面出手。而运用了环境行为研究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则更好的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设计,更好的拓展本学科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用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独立学术精神,学以致用,密切联系社会,促进行业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切实改善,取得实践和景观教育的双赢。
2.局限性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环境行为研究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运用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首先,是课程开展的时间限制,由于使用者的行为观察需要一个时间长度,若需要全面的考察,则需要四个不同季节、节假日和平时日等不同时段来考察,否则会以偏概全,但学生由于授课时间限制,只能在有限的时段进行考察,这就需要教师授课时借鉴前人研究的内容来更全面的辅助学生思考。其次,学生进行景观设计实践时如果过分依赖环境行为研究的内容,这会带来对其他方面问题的忽略或简化,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设计的方案以偏概全。
六、结语
在当今的景观设计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主题下,让学生掌握从使用者和社会学角度来进行设计实践,全面认识景观并具有自主学习、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开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促进形成适宜我国的景观评价体系,促进行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因此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运用环境行为研究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对经济学课程虽然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其特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重点论述。
1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1结构严密,分支众多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现阶段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主要板块。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讲授的重点内容。西方经济学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研究并发现了市场经济运行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但是,西方经济学中也汲取了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仅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学术界的各种对立和排斥也给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1.2数学性是经济理论中的支柱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由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众多联系密切的经济数量关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本身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数学的抽象性特征使复杂的经济变量得以用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来表示,进而建立经济模型,从而使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变得简洁明了,易于观察。
1.3理念实用性
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其理论诞生于现实经济生活,又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西方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知识讲授多于经济学方法训练
考虑到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庞大的特点,面对重点、难点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阶段,如果一味地按部就班地讲授西方经济学,忽略了经济学方法的介绍,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记忆只是暂时性的,习惯性的死记硬背无法代替真正的了解,听完课后很难掌握结论性的原理的形成思路。久而久之,学习效率就不高,学生思维的训练逐渐荒芜,逻辑的建立得不到锻炼,很难正确把握学科特性。
2.2非主流学派理论和前沿动态理论介绍较少
不同高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不同的编者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在内容上,大都以体现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体系和内容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现代经济发展下涌现的诸多新问题,在新古典综合派之后,产生和发展了影响力不如主流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和很多较为前沿的理论。但是这些非主流学派理论和前沿动态理论并未编入教科书之中,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就陷入狭隘的视角,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动态的了解,不利于学生在经济学方面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形成。
2.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
合理使用数学工具,培养数学思维,灵活运用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有助于学生经济学的学习。然而学生大多数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学生习惯性的容易产生对定性分析的兴趣,从而减少了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的研究耐性,只停留在教学中涉及的经济学案例、经济学渊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好地锻炼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研究能力,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也不够深入。
3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基础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实际二者相结合的学科特性,在这样的体系下,存在的根本即是其抽象理论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不能仅仅增强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与领悟,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从微观和宏观的双重方面出发,加强对现实能力的分析和判断。经济学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运用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既避免了枯燥乏味得学习过程,又减缓了学而无用的情况发生,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经济学是无处不在的,这一切,主要源于教师在平时生活、工作中的思考和积累。
3.2强化师资力量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需要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以及活跃的创新思维结合方式。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要采用学术讨论、学风交流、实践学习、科技培养等优化方式,创造更优条件,提高各方面水平支持。在海外聘请优秀教授的这种方式下,很大程度上促使大学焕发新的力量,从而增强优秀学术学风与教学科研的深度影响。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3.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加经济学前言介绍
篇3
[摘要]:本文说明了国内高校金融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介绍和分析国外高校金融学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国内高校金融学教育理念,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篇4
关键词:交易费用理论;不完全契约;企业边界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86-01
1 引言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科斯、阿尔钦和德姆赛茨、阿罗等几位经济学家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对于企业理论研究的盛行主要还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导致这一领域学术活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产权学派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下的发展;二是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包括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合同理论和委托理论。
2 现代企业理论变迁
2.1 企业为什么存在?
据资料显示,如果将企业理论严格界定为关于企业为什么出现和企业内部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学问,那么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始于20世纪30年代。对企业存在的原因的理解主要基于斯密的分工理论。科斯指出,所谓“分工限制市场范围”的斯密定理,并不能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假如市场的功能就是组织劳动分工,为什么还需要企业呢?科斯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才是企业理论的起点。
科斯理论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可否认他的贡献,70年代以后的企业理论的发展大部分都受到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的影响。如张五常在比较了科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观之后对企业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即企业与市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权威”)来代替市场方式(价格机制)进行组织分工的,而是用要素市场代替产品市场。威廉姆森进一步规范,拓展了科斯和张五常等人的企业理论,他引入有限理性,投机、机会主义等假设,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专用性资产投资无法达到最优并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面临更大的困难,造成市场的高成本。因此,纵向一体化治理的企业可以替换现货市场,通过内部化来削弱机会主义行为对准租的剥削。
2.2 企业边界理论
对于“企业组织的边界”问题,科斯认为,企业扩张会带来自身的组织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对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来说,收益可能是递减的,因此,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的双重作用,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主要观点是: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与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边界与组织规模的变化。总结起来说,威廉姆森认为企业边界扩张是对交易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为企业组织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对于威的企业边界的观点,哈特持有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并没有说清企业的本质,尤其是没能说明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也没有回答企业的归属和边界是什么样的问题。哈特提出:企业就是由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所组成。企业的资产是企业所有的实物或非人力资产,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资产所有者拥有对该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2.3 不完全合同理论
既然合同是不完全的,是可以调整的,那么为什么合同的不完全性还那么重要呢?关于这个问题,哈特是这样作答的:合同在重新调整时会产生多种费用,如事后成本与事前成本。前者产生于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后者产生于对重新协商的预期。修改合同条款时,合同各方可能争论不休,但这种争论对总的生产目的没有任何好处;信息不对称时,重新谈判可能达不到有效率的协议。如果交易双方在签订了不完全合同后进行了专用性投资,在重新签订合同时,就可能难以找到新的交易伙伴(因为寻找新的交易伙伴要招致“沉没成本”),双方“套牢”在已做出的专用性投资上,产生一种新的成本。这种成本可能比前面提到的两种成本更大。因此,理性的经济个体在专用资产的投资上缺乏积极性,即这种投资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总是专用性投资的不足。
对于哈特的企业产权理论即不完全合同理论,是现代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代经济学前沿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值得提出的是,虽然合同不完全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事实,但在理论基础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哈特本人也承认对此方面的理论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哈特理论的缺陷还需要后来人对其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帕特里克・博尔顿就对产权理论关于所有权价值和一体化成本和收益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正式的说明。并采用了GHM模型对不完全合同理论的事前效率和事后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验证。
任何理论都有其相通的地方,如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企业,也可用于研究其他形式的组织和制度。而且它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博弈论;策略;纳什均衡
一、引言
博弈论又称对称论,是描述、分析策略的一种决策理论。1937年美国数学家冯·纽曼最早把对策论引入经济学。1944年,冯·纽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argebston)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把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中,并且博弈论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产业组织理论、委托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某一经济主体的决策既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而且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过来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的决策。博弈论描述在这种形势下各方理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所实现的结果,分析各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二、博弈论的概述
(一)博弈论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为、信息、策略、支付、结果、均衡。参与人是指博弈中选择策略与行动以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决策主体,其可以是自然人或者社会组织,博弈论中假定所有局中人都是机智和理性的。行为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策略代表着参与者的相机行动方案。支付是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结果是博弈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
(二)博弈论分类
博弈论可以根据博弈者选择的策略不同、支付结构的不同、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等进行分类。
第一,根据博弈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博弈论主要分为两大类: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也称正和博弈,指博弈双方的利益均有所增加,或者至少其中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非合作博弈指一种参与者不可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是一种具有互不相容味道的情形。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第二,根据支付结构的不同,博弈可以分为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常和博弈是指各博弈方的得益之和是一个非零的常数。变和博弈也称非常和博弈,是指随着博弈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总和也不同。
第三,根据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博弈分成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两个参与人同时选择或两人不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的行动。
第四,根据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可以将博弈分成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策略集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一个博弈中,了解得不够精确,或者不是对所有的参与人都有精确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三、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迄今为止,我们分析企业、个人决策的中心问题是追求效用、利润、收益或产量的最大化。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人们有时并不追求最大化,而是追求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目标。这是因为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理,人们在追求较高目标过程中通常也会遇到较大风险,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比较厌恶风险的。因此,人们可能采取一种风险厌恶型的策略,。而最小最大原理就能够满足风险厌恶者的需要,指导人们追求他们相对满意的目标。
最小最大原理要求局中人首先从收益矩阵中找出自己的每一种策略下至少可以获得的收益,也即所能获得的最小收益,然后从这些最小收益策略中选择出收益最大的策略,即从最小收益中选择最大收益。
最小最大原理的合理性表现为不管对方采取何种策略,局中人至少可以获得这个最小值之中的最大值,因此称之为最小最大原理。最小最大原理确保某种收益而不是最高的收益,因而是一种在最小利益中求最大利益的原则。这种策略相对比较“安全或保守”,参与者想确保他起码能够获得某种数量的收益,所以,参与人按照这种原则所确定的策略也叫做稳妥策略。[1]
四、博弈论的应用
(一)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存在很多博弈论的身影。比如我国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博弈论,说的是齐威王与大将田忌各出三匹马,一对一比赛三场,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胺给田忌出主意,让最差的马去与齐威王最快的马比,而让最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次优的马,让次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最差的马,这样便以2:0取胜。
还有一个关于纳什均衡博弈论的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智猪博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正如上面两个博弈论例子所遇情形一样,没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最佳利益,甚至是损人不利己。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经济、社会、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2]
(二)博弈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自从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以后,经济学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地那种以个人孤立决策,其他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影响则被典型地简化为以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从而使经济分析更能反应经济系统的本质[3]。
如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商品价格大战。根据纳什均衡博弈论观点,各商家价格大战的结局即为一个“纳什均衡”,且价格大战的结果是谁都不赚钱。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为零。竞争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即一个“纳什均衡”[4]。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有利,但对厂商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厂商实行价格大战意味着自杀。[5]事实上,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即“纳什均衡”。
此外,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污染,可政府却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宁愿牺牲环境,也不会主动增加对环保设备投资。依据看不见手的原理,所有企业均会从利己角度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策略,即进入“纳什均衡”状态。
五、结束语
博弈论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现实社会中被应用到各领域中去。入世以来,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采取扩大内需,积极推进“走出去”的原则,如我国成功地举办了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体现得恰到好处,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学俊,吴进红.中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赵凌云.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K·F·齐默尔曼[德].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周林洋.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理论[J].金山企业管,2004,02(1):41-43.
篇6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涉及领域及经营模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加之外部经济形势多变、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大量的不对称信息使得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为其提供融资渠道的组织或个人利益受损,资源配置出现低效,“融资难”继而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首先,从逆向选择的角度分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大致是从企业产能规模、经营资源、信誉、还本付息能力、担保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贷款对象。而我国中小企业受较长时间以来其自身发展方式上的限制,存在着资金实力和担保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导致银行不易把握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等情况,故也不愿意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其次,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尽管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向信誉较好且发展规模颇具社会认可度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收益要好于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由于国有企业得到政府的实质性保护较多,这种保护就目前中国市场而言,都是银行等信贷机构必须纳入其提供贷款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尽管有政策和业界理论支撑,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和“慎贷”的现象仍然普遍。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制度的缺失导致的逆向选择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所谓“逆向选择”,是指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加上中小企业通常不愿意向外界披露企业经济指标等关键信息,致使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更加严重,最终导致商业银行为经营失败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或者拒绝给有困难但能成功的企业提供资金。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制度的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中小企业不按照与商业银行的协议或对商业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或在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拖延偿还或不偿还银行债务风险,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过高。
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即使中小企业按照银行的要求向其提供现金流、利润率以及还款计划等资料,银行由于难以确认其真实性,为慎重起见,一般也不会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从价值导向方法看,中小企业礴以拿出令银行满意的抵押品作担保,所以银行也不会给它贷款。也就是说,单靠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誉难以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中小业普遍存在信用问题:1.融资信用不足;2.中小企业的倒闭和歇业率较高;3.存在产权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4.财务信息不真实;诚信信用缺失。
三、信息不对称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思路
(一)战略管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多,随意性较大,创新人才的严重短缺,导致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缺少了这一企业长存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企业自己还是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有意提供融资贷款的第三方,都不能获取有效的相关经济信息,导致融资渠道锐减。因此企业需在思想上对其高度重视,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重大问题作出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企业资金有限,想在一定平台上引进人才难度较大,且耗费的成本也较高。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人员持有其股份,扩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信息技术部门和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相关数据分析处理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实行激励机制,以物质奖励为主,有助于企业建立共同的中长期企业发展目标。注重企业人才培养。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技术能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形成企业人文价值。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加强,也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以给予市场更多有效的企业信息,规避唯利是图的不具长远发展价值的企业占用有限资源,形成中小企业之间的健康优胜劣汰机制,以保证其融资渠道通畅。
(三)财务管理
1.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会计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领会各项条款的内容,会使用各企业经营过程中用到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为其发展和投资提供有用有利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2.增强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要增强法制观念,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
3.企业财务和会计机构分设
要求企业财务和会计机构分设,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即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还有就是要对财会人员不断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4.加强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对费用预算的重点项目和各类损失要进行重点监控,现金流量预算的重点是经营性流入量和流出量,要确保资金回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新项目投资的企业,要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总预算、现金流出量的计划、筹资预算计划,在财务管理制度中确定预算控制办法及程序。
成本控制工作直接关系成本支出、产品定价、经营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实行成本定额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及时的收集生产成本的信息。其次,要对企业的成本数额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找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分析原因。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的同时,事后分析成本数据,总结各时期的成绩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5.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求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
(四)科学投资,力求投资风险最小
在确定投资项目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研究产品的销路和发展前景,预测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利润以及原材料的采集供应地。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应选择中短期投资。如果是借款进行投资,还要考虑筹资成本的高低。如果对外界信息收集不完全或不明确,最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或者固定资产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熟悉产品制造工艺流程,掌握技术,以稳妥的方式逐步扩大企业规模。投资项目开始以后,要派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如果要进行对外投资,投资后要对被投资方进行跟踪了解,要求其按时提供经营状况信息,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派专门人员到被投资方,参与其管理,以便及时准确的反映投资盈利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汇报并解决。
(五)电子商务管理提出,利用互联网减少信息不对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提高,中小企业大部分财务人员都能够掌握网络的各项基本功能,由此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内部网络财务公司信息系统,并直接与因特网联接或与其它企业的网络联接形成企业外联网,实现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
另外,随着银行业传统经营向网络经营延伸,中小企业可以以网络为依托,享受网络银行带来的好处,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监控。
四、总结
银企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对其进行分析、解决的时候,固然应该认识到它的绝对性,即这是一种双方沟通中必然会存在的问题,也须牢记它的相对性——只要通过努力,这种不对称性的消极影响完全能够降低到一个可忽略的水平。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是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关系,即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这里既包括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的渠道建设,也包括信用担保体系、融资辅导体系的建设。
这其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内源融资能力(自我积累能力)。也是本文始终研究分析的重点,即企业自身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尤其是在市场中呈现给投资者的企业信息质量和参考价值的管理策略。这就需要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处理识别上;与此同时结合信息管理技术,提升各类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以求给参与市场投融资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更为全面、有效的信源。信息资本的天性是实现不断增值,只有强有力的积累才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内源融资大的企业,其偿债能力、信用程度也相应高,获得外源融资的可能性则更大。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M].纪沫,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述(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4.
[4]Avery,R, and Bergcr, A, N, (1988).‘Loan commitments and bank risk exposure.’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FEDS) Federal Reserve Board (August).
[5]Berger,A,N.and Udell, G. F. (1990),‘Collateral, loan quality, and bank risk.” Working paper.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 25 (January), pp.21-42.
[6]Besanko,D.and Thakor,A,V.(1987a).‘Collateral and rationing: sorting equilibria in monopolistic and competitive credit markei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 28(October),pp.671-89. (1987b)‘Competitive equilibrium in the credit marke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vol. 42 (June), pp.167-82.
篇7
关键词:应用,高等教育,专业特色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来都是我国文化、教育领域追求的“繁荣”,无论是35所也好,还是100所也罢,要满足这个“繁荣”,我们所期待的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不能是千人一面,差异化、特色化不仅仅只限于校名代码,教育神韵的魅力四射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类拔萃的法宝。笔者所在的南宁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这颗璞玉如何打磨,焕发魅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其雕凿成以教学方法、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特色为三条棱的三棱镜,使应用型教育折射出七彩光线。
一、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是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开办成功的有效教学方法
将案例运用到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就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其教学是围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他们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公平研讨,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或是结论。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后自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他的“问答法”编辑成书,由一个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个道理,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法。
19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方法”被引入哈佛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之中,在法学院进行教育改革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认为“律师可以如科学家一样,凭据对原则或原理的深入认知来开展工作,这种认知如果在法院判决的案件教学中学习得来,学习者就可以获得最好的认知效果”,也就是说案例教学并非单纯地讲故事做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对故事的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弄清、学懂人文社科领域的原则或原理,并能掌握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随后该教学方法不仅被其他高校效仿,还被成功推广到哈佛医学院,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多数医学院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真正让案例教学法确立并进入辉煌时代的是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正式推行该教学方法,并因此成立了商业研究处,专门进行案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这恰恰符合了朗德尔提到的案例教学法配套的“实验室”就是“图书馆”的论断:“图书馆是教授和学生们需要的必要场所,它对于我们,就像实验室之于化学和物理学者一样,就像博物馆之于动物学家一样,就像植物园之于植物研究者一样”。这个商业研究处至今仍开展着工作,不断用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案例丰富着哈佛的管理教学,更使案例教学法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也得到深入研究并推行,其工商管理学科整体水平和mba教育均位居全国前列。后起之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学也离不开案例教学。其他重点院校在建设工商管理本科的过程中也同样从案例教学法入手,使专业建设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如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全国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在研讨了案例教学法、实践实训法、模拟情境法、行为示范教学等多种方法之后,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
由此可见,在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中,选择案例教学法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如何办出与众不同的案例教学,找到属于应用技术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呢?这正是本文接下来要阐述的观点。
(二)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赋予案例教学法以生命,使之开花结果
清华大学的案例教学将哈佛案例引入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案例,拥有了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王者身份;东北财经大学的案例教学根据中国人学习习惯和课堂教学安排的国情,选择短小、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一边挖掘晋商历史,特别是乔家字号的研究;一边与东北国家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帮企业疏导整理企业成功的管理实例,由此充实了其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与此同时,引入现代网络教学,使课程常态化,提高教与学的互动,为其全国工商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以上工商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实践,正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成功例子。作为新成立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样可以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做文章,重拾桂商、衔接北部湾和东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应该可以成为我校的特色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广西、洞悉广西企业和经济发展态势,这对于学生毕业后服务广西、建设广西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挖掘
案例教学法的建设思路如上所述,要突出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案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挖掘特色:
1.民族特色的企业发展。桂商历史悠久,玉林、贵港、梧州历来是商贾重地,广西老字号企业的历史非常值得“古为今用”;柳州、南宁作为新兴工业、商业中心,本土企业案例颇有代表性和时代性,将管理理论与相关案例整理提炼能体现“应用”的本土特色。
2.彰显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的战略发展前景。作为坐落在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前沿城市的应用技术大学,在案例教学中融入两大经济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社会发展思想,又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经济区的行业发展现状,为就业作铺垫。
3.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能动主体进行教学尝试。将课堂尽最大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讨、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脑”、“口”、“手和脚”,助其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到自立自强社会人的修炼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引”和“导”,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未知任务的同时,领悟管理的内涵和管理者生存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进一步深化尝试。
二、以学生素质培养彰显专业特色,保证人才独一无二
(一)同为工商管理专业,但学生因学校出身不同而素质、能力各异
有关数据显示,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在管理、交流技巧以及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方面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极高评价,在以上领域哈佛商学院在全美都名列前三。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会显示出各自学校特有的校园素质,有较深的校园烙印,究其原因,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招生要求、培养目标有关系。
我国高考招生一考定终生的制度近几年才逐渐变革成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形式,因此,国内院校这方面的甄别并不明显,多是以专业强项示人,而不是毕业生整体素质示人,简而言之,毕业生个人素质的校园特色不明显。这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与国外名校的培养水平差距。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试点,我们应认清差距,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创立自己的校园特色。
(二)对学生素质彰显校园特色的培养难题及解决路径的思考
1.重视素质缺失的补充教育。众所周知,虽然国家下大力气强调并出台了多项规定,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就在2013年7月4日,教育部《做好2013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通知中还强调,暑假期间,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紧接着,教育部于2013年8月22日又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实施的各项政策虽有一定成效,但冰冻非一日之寒,中国的素质教育仍落后于国外,从学校到家庭,我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在如此中国教育大环境下,缺失素质的高中毕业生来到大学进修,要让这些学生烙上校园文化的印迹,对学生进行素质缺失的补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将要入学的本科新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缺失的素质、能力和确定相对应的素质培养目标,是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办出校园特色的关键。
2.自主招生,选择符合校园特色的人才。比尔·盖茨虽未毕业,但他能被选拔进入哈佛大学,即使没毕业仍做出了商界奇迹,符合哈佛大学的校园特色,本身同样说明了哈佛办学的成功。此类事情并不是特例,因此,国外商校对学生的选拔机制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这就如同企业招聘,如何挑选适合学校文化,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生源,是学校得以做大做强的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难题。一言蔽之,招到优秀的学生很重要,招到适合校园特色的学生更重要。从这方面讲,高校自主招生应该是最终的趋势,因此,作为试点的应用技术大学,率先建立本学科本专业自主招生的选生机制和选拔程序是重要工作;其次,根据当地中小学教育状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本校校园特色,则是为招生选拔设置门槛,同样重要。
三、培养过硬专业技能,打造管理通才
带着校园特色的学生步入社会,如果不能为企业认可,不能为社会带来效益,那么培养也是失败的。“应用”的新义,笔者认为就是“应社会之所需,为企业之所用”,做不到这一点,“应用”就没有了生命。哈佛商学院能培养出懂经济、懂市场、懂金融的总经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被认可,从而使它成为了美国的“常青藤”。作为应用技术试点院校,除了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和定位外,为后继院校总结找寻自身发展道路的途径也是责任之一,其中培养人才专业技能的选择方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拟将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定为“宽基础,有专长”。宽基础容易做到,而“专长”的选择就较难决策了。在众多管理技能中选择出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并适合学生状况的管理技能培养目标,是专长建设的核心问题。下面仍以哈佛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得出解决以上核心问题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企业、社会需求定位专业技能培养内容。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成功的总经理应该是一个全才,至少应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种技能普适性强,还可以为技能拥有者提供正确看待和处理管理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也成为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必修课学习后具备的主要专长,课程教学也围绕这一专长进行建设。
另外,哈佛还认为,具有创造力是成为出色总经理的基础,而具有创造力应培养相应的特质,因此专门开设“总经理学”这门第二学年唯一的一门必修课,使学生具备成为能力型高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可见,哈佛商学院的目标就是培养总经理、经理,这也正是结合了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运而生的“管理专长”——经理型的综合能力。
第二步,因材施教,全方位培养“专长”。在哈佛商学院,学生在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各种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培养决策能力,并且要学会在做出这些决策后对它们的自我反省。换言之,哈佛商学院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的,因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面对没有答案的案例要尽力去思考最佳的解决方案。为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哈佛商学院所有的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会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任课教师也会对每一个案例的课堂教学进行特别设计。
按照以上两个步骤,同样也可以提炼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培养的“专长”。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广西也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也随着外部机遇和威胁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如何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如何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需炼出火眼金睛,清晰预测出未来经济走向是市场效益取胜的至关重要的法宝。因此,可以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相应技能设置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上,除了满足宽基础的要求外,还需要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全方位重点配套建设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划分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连锁经营管理技能和品质管理技能。
篇8
关键词: 反垄断法;横向合并;指南;反竞争效果
2010年8月19日,美国司法部(doj)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了新版的《横向合并指南》“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也可译为“横向并购指南”、“水平并购指南”,本文采“横向合并指南”这一译法,其中“合并”为广义。关于2010年新指南,可访问:justice.gov/atr/public/guidelines/hmg-2010.html.(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替代了doj与ftc于1992年共同的《横向合并指南》
虽然美国1992《横向合并指南》在1997年对“效率”部分进行过小部分修订,但1997年版指南并非独立版本,美国在讨论2010年指南的修订对象时均指1992年版指南;美国1992年指南中译本参见《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2期、第3期(王晓晔译本);关于1997年修订版中译本,参见:商务部条法司.主要国家(地区)反垄断法律汇编[g].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王晓晔译本,可访问:justice.gov/atr/public/guidelines/hmg.htm.(以下简称“旧指南”)。美国《横向合并指南》自颁布以来,其制度框架与分析方法便对全球企业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指南的每次修订也都体现了合并反垄断控制理论与实践最前沿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2008年才颁布,我国合并反垄断控制制度仍待完善,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合并指南,更是目前我国理论与实务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横向合并指南》此次修订体现出美国合并反垄断控制的重大转型,其极可能对世界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发展再一次产生深远影响,及时对此次修订加以研究,无疑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完善与执法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横向合并指南》修订的背景
美国合并反垄断控制最主要的成文法渊源是《克莱顿法》第7条,但该条只对合并反垄断控制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所以在早期美国合并反垄断控制的执法中任意性非常大。1965年,哈佛大学教授donald f. turner提出反垄断政策应具备更大的明确性与经济延续性,建议执法部门出台合并指南。doj于1968年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合并指南,内容涉及横向合并与非横向合并,指南对执法部门可能禁止的合并类型及理由进行了明确说明。1968年指南非常强调市场份额等结构性因素,体现了哈佛学派的思想,这也与当时法院重视对市场竞争进行结构性分析的态度相一致[1]。1968年指南出台后,历经1982年、1984年、1992年及1997年4次修订,指南的每次修订不仅体现了当时政府对于经济的理解,也体现了实际的执法经验,其中1982年与1992年的两次修订是重大分水岭[2]。1982年doj对合并指南进行了重大修订,主导思想体现了重视效率分析的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极大地增加了横向合并审查中经济分析的比例和复杂程度[3]。1982年版指南提供了一种严格的分析方法去界定相关市场,并提升了判定反竞争效果的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的门槛,该版指南被很多人视为现代反垄断法的一个里程碑,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合并反垄断分析中的模糊性与不可预测性。1992年合并指南首次由doj与ftc联合,作为两个机构评估合并的主要政策依据,联合的指南内容只涉及横向合并。
目前美国非横向合并审查方面的执法仍适用司法部1984年版《合并指南》中非横向合并的相关内容。关于该版指南,可访问:justice.gov/atr/public/guidelines/2614.htm.1992年版指南介绍了潜在反竞争效果的协同效应与单边效应理论,明确了横向合并分析的严格步骤:界定相关市场并测算市场集中度、判断潜在反竞争效果、考虑市场进入、效率以及破产。从理论角度看,《横向合并指南》只是表明了doj与ftc对于合并审查的态度,但实际上它也成为美国法院判断一项合并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重要蓝本[4]。
就2010年指南再次修订的原因而言,除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革新需要包括指南在内的反垄断制度予以及时调适和彰显外[5],有两个主要原因直接促成了此次修订:首先,执法部门认为旧指南的分析方法过于僵硬,严格遵循它可能使得部分具有严重反竞争效果的合并逃脱监管。实际上在过去数年中,执法部门内部已经采纳了新的合并分析方法,旧指南中的很多要素已经与执法部门的最终决定关联度不大,执法部门的实践操作与旧指南内容脱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其次,旧指南的部分内容已经成为执法部门在法院诉讼中的严重束缚。美国法院在过去多年间已经逐步接受了旧指南的分析方法,特别是相关市场的界定方法,这导致当执法部门不遵循旧指南行事时,如执法部门没能证明某个旧指南要求的因素或者法院对案件事实运用指南的分析法则得出与执法部门不同的结论时,往往执法部门会在法院败诉。
doj与ftc 2009年9月共同宣布开始此次修订,并邀请公众参与评论,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地进行了系列研讨。系列修订研讨会就旧指南是否实际反映了doj与ftc合并审查当前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同时就指南修订过程中如何适当体现相关法律、经济的最新发展情况予以了充分关注。在修订过程中,两个机构广泛收集了包括律师、法学家、经济学家、消费者组织及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提交的公共评论意见。2010年4月20日,指南修订草拟建议稿草拟建议稿(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 for public comment)刚好在美国律师第58届反垄断法春季大会召开的头一天,在2010年4月21日至23日于华盛顿召开的大会上,该草拟建议稿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美国司法部负责反垄断事务的助理检察长christine a. varney以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jon leibowitz亲自到场对2300多名各界与会代表就指南的修订过程及建议稿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建议稿的后续公众评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关于草拟建议稿,可访问: ftc.gov/bc/workshops/hmg/index.shtml.对外,供公众评论,在对草拟建议稿的相应评论意见进行吸收后,两个机构最终于2010年8月19日对外了正式修订稿。
二、美国《横向合并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指南反映了doj与ftc多年来对大量合并交易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个机构2006年联合的《横向合并指南评论》
该评论(commentary on the 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对理解美国横向合并制度非常重要,2010年新指南就明确指出“2006年的《横向合并指南评论》的内容对于本指南也具有有益的补充作用”。关于该评论,可访问:justice.gov/atr/public/guidelines/215247.htm.的内容。从指南的整体内容安排来看,旧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论、市场界定与测量及集中、反竞争效果、市场进入、效率以及破产等六个部分。新指南在内容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与扩展,内容涉及概论、反竞争效果证据、目标消费者与价格歧视、市场界定、市场参与者与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单边效应、协同效应、强势买方、市场进入、效率、破产、竞争性买方合并以及部分收购等13个部分。下文将主要遵循新指南的体例对修订的核心内容作一简要梳理。
(一)反竞争效果证据
新指南包括一个新的部分称为“反竞争效果证据”,该部分介绍了执法部门在合并审查中主要考虑的用以判定反竞争效果的证据类型与证据来源。新指南指出,执法部门在判断一项合并可能导致的反竞争效果时,会考虑任何可行及可靠的证据。新指南提到的证据类型与证据来源,主要是执法部门在办案中所发现的、在预测合并竞争效果方面最有价值的那些证据类型与证据来源。新指南列举的证据类型包括:第一,已完成的合并中实际产生的竞争效果,比如合并后的涨价。第二,基于经验的直接比较。执法部门会寻找那些在判断合并竞争效果方面包含有用信息的历史事件,比如去评估相关市场中最近的合并、进入、退出等带来的影响。执法部门也会去寻找那些与相关市场类似的市场中所发生的相关变化的可靠证据。第三,相关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第四,合并当事人间的竞争程度。执法部门要考虑合并当事人是否已经成为或者如果不发生合并则可能成为实质性的激烈竞争者。第五,合并一方的破坏角色。执法部门会考虑一项合并是否可能通过消除“背离企业”(maverick firm)背离企业是指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扮演着破坏份子角色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会抵制那些用于定价或在其他竞争条件上合作的行业标准。比如,一个企业可能通过新技术或者新商业模式来改变市场竞争条件,或者基于自身能力去扩大生产从而降低价格。来减少竞争。此外,新指南也解释了上述证据的潜在来源,包括合并当事人、消费者以及其他产业参与者和产业观察人士。
(二)目标消费者与价格歧视
较之旧指南,新指南对价格歧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分析了参与合并的企业判断那些能够承受更高价格的特定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类型的能力。新指南的这部分内容反映了目前执法部门的实践,执法部门过去数年在市场界定以及对竞争效果的评估中一直都对价格歧视予以重视。新指南指出,当检验一项合并可能的反竞争效果时,执法部门会考虑反竞争效果是否会因为购买相同或类似产品的消费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当卖方能够通过对特定消费者进行可盈利的涨价来实施价格歧视时,消费者间不同的竞争效果便可能出现。当价格歧视具有合理可能性时,执法部门便可能基于消费者的类型而分别评估竞争效果。不过新指南也指出,只有在满足“区分定价”与“限制套利”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价格歧视才具有可行性。首先,进行价格歧视的供应商必须能够对目标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进行区分定价。其次,目标消费者不能通过套利来克服相关的价格上涨,比如从其他消费者那里购买或者通过其他消费者来间接购买。
(三)市场界定
新指南将市场界定的主要功能明确为两项:首先,市场界定有利于具体确认产生竞争关注的商业及地域边界;其次,市场界定可以让执法部门确定市场参与者并测量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新指南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降低了市场界定的重要性。在旧指南中,合并分析的第一步是界定相关产品市场与地域市场,在此基础上执法部门通过测算市场集中度等途径来具体判定合并的潜在竞争影响。新指南则指出,执法部门的分析不需要从市场界定开始,市场界定只是执法部门在评估竞争效果时可能运用的一系列工具中的一种,当能够获取反映竞争效果的直接证据时,执法部门将更倚重那些直接证据而非市场界定。新指南强调,有关竞争效果的证据也能够支撑对相关市场的界定。比如,如果能够证明因提供一组产品的许多重要竞争者的减少而导致这一组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这本身就能够说明这组产品构成了一个相关市场。
现代市场界定的方法与市场势力的经济原理日趋一致,但同时也受到其他方法尤其是模拟方法(simulation approach)的挑战[6]。新指南中界定相关市场的核心方法与旧指南一样,主要是运用“假定垄断者测试”(the hypothetical monopolist test)去确定产品市场与地域市场,新指南就这种方法的应用以及可能影响其应用的事实的变化提供了例证,强化了该方法在合并分析中的重要性。新指南明确执法部门进行ssnip(small but significant and non-transitory increase in price)测试ssnip即“小而显著的非临时性涨价”,作为一种测试相关市场的方法由美国1982年合并指南正式确定。ssnip测试通过寻找最小的产品群以及最窄的地理区域来判断一个假定的垄断者能否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一年)盈利性的维持高于竞争市场的价格(通常假定增长5%),如果假定的垄断者在最小产品群中实施价格上涨而不能盈利,则将下一个最接近的替代产品加入相关市场中并再次运用ssnip测试进行分析,这个测试过程反复进行一直到假定的垄断者可以盈利性地施加一项价格上涨为止,这样界定的产品范围与地理区域就构成相关市场。时,一般将合并没有发生时市场上稳定的主导价格作为ssnip测算的基准价格。如果市场上的价格在不发生合并时可能改变,比如由于创新或者市场进入导致价格变化,则执法部门可能利用预期的未来价格作为测试的基准价格。如果由于协调行为的瓦解而使得价格可能在不发生合并时下降,则执法部门可能利用那些更低的价格作为测试的基准价格。指南也指出,在特殊情况下,执法部门实施假定垄断者测试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关注合并前的企业与假定垄断者之间在市场激励方面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明确的基准价格。此外,指南还提到,当反映企业对于产品价值之特定贡献的明确或隐含的价格能够被合理明晰地确定时,执法部门也可能基于这些价格进行ssnip测试。新指南还强调了执法部门对ssnip测试的灵活性,执法部门对于ssnip的运用将基于产业特征而变化,价格增幅可能高于或低于5%,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过去执法部门的实践,如ftc就曾宣称对石油行业以及超市行业的特定交易一般只采用1%的ssnip增幅进行测试。新指南还对“临界损失分析”(critical loss analysis)临界损失分析主要是试图去测算导致垄断者涨价失败所必需的销售额或产出额的减少幅度,即临界损失,通过将这个幅度与实际涨价后可能发生的销售额或产出额的减少相比较来确定某个替代产品或地理区域是否属于同一市场。如果假定垄断者的销售额或产出额实际损失小于估计的临界损失,表明涨价有利可图,因而合并企业具有市场势力,应将备选市场界定为相关市场。如果实际损失高于临界损失,表明涨价无利可图,因而合并企业没有市场势力,应扩大备选市场,将下一个替代品或替代区域纳入相关市场。作为一种ssnip 测试的实施方法予以了明确。临界损失要考察使得假定垄断者涨价失败(不能盈利)所必需的销售额的减少幅度,新指南将假定垄断者由于涨价而实际可能减少的销售额称为预期损失(predicted loss),并指出,如果预期损失小于临界损失,则涨价对于假定垄断者就是盈利的。在评估预期损失时,执法部门会考虑各种消费者替代的证据,包括对备选市场(candidate market)中合并前产品的利润进行关注。新指南提到,除非企业实施协调行为,合并前产品的利润越高一般意味着企业的产品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低,因此预期损失也就越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还加强了在界定地域市场时消费者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旧指南主要基于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界定地域市场,而新指南则指出,当因目标消费者所处位置使得供应商的价格歧视可行时,地域市场也可能基于消费者所处的位置而被界定。
(四)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
就市场参与者的判定,新指南提到,那些当前不在相关市场上,但面临一项ssnip时却可能快速进入市场供应产品并且不产生明显的沉没成本(sunk costs)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而已经发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常与可变成本作比较。在经济学理论中,理性人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而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指南中此处的沉没成本主要指不能在相关市场之外被恢复的进入或者退出相关市场的成本。的企业,也可被视为市场参与者。新指南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执法部门都基于相关市场中实际或预期的收入来测量企业的市场份额。新指南也维系了运用hhi指数hhi 为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的简称,hhi指数通过相关市场中所有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测算市场集中度。美国1968年合并指南最初确定的市场集中度测试指标是cr4指标,即通过计算相关市场中4家最大的市场主体占有的行业总产出的相对份额来判断市场集中度,美国1982年合并指南采用hhi指标替代了cr4指标。去测算市场集中度的作法,并提高了判定合并可能的反竞争效果的hhi指数门槛(见下表),从而更为接近实践中执法部门应用的标准。
新指南的hhi门槛仍然低于执法部门过去数年实际适用的标准。从实践来看,过去数年执法部门实际采用的标准明显超过旧指南的标准。比如,ftc从1999年到2003年的执法表明,除石油产业以外,如果合并后的hhi低于2000,则ftc很少予以反对,除非是该市场上最大的一些企业参与了该项合并;对hhi低于2400的合并,ftc也不大反对,除非合并导致的hhi增幅为300或更高[7]。新指南也提到,执法部门可能利用市场中重要竞争者的数量来测量市场集中度,当重要竞争者与较小规模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存在明显差距,或者当在相关市场中测量企业收入非常困难时,这种方法最为有效。
(五)单边效应
doj现任首席经济学家carl shapiro认为,1992年到2010年之间,美国合并控制最大的变化就是执法部门对反竞争效果中的单边效应(unilateral effects)
单边效应关注合并可能导致企业具有能力去单方面实施涨价、降产等损害市场有效竞争的行为。越来越重视[8]。较之旧指南,新指南对单边效应的论述更为详细。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还将旧指南中反竞争效应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单边效应成为独立的一部分并调整到协调效应前,这也似乎可以反映出单边效应理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对单边效应的分析中,新指南非常关注合并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程度,重点分析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差异性产品市场中的单边效应、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或由拍卖确定的市场中的单边效应、同质性产品市场中产量或产能减少时的单边效应,以及源自创新减少或产品种类减少的单边效应。
新指南降低了市场份额在评估单边效应时以往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依据旧指南,如果合并后企业在相关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很低,执法部门一般不会关注单边效应。新指南却指出,执法部门可能对与合并企业之间直接竞争程度相关的任何合理、可行及可靠的信息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可能的单边效应。另一方面,旧指南规定,如果合并后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35%就意味着合并很可能导致单边效应,新指南则取消了这一假定。
新指南介绍了执法部门用于评估单边效应的新方法,对于出售差异性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执法部门可能采用“向上定价压力”测试 (the upward pricing pressure,简称upp测试
upp测试法由ftc现任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farrell和doj现任首席经济学家carl shapiro系统提出。(参见:joseph farrell, carl shapior. antitrust evaluation of horizontal mergers: an economic alternative to market definition[j].the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vol. 10,2010.))来评估合并可能导致的单边效应。比如,两个出售差异性产品的企业合并之后,企业可能单方面地提高产品价格并能保持盈利,这是因为合并一方的产品因涨价而导致的销售损失可能只是转移到合并另一方的产品上,在这种情况下,合并企业产品之间的直接竞争程度就是判断合并后单边效应的关键因素。新指南提出,执法部门可能通过评估“转移率”(diversion ratio)来判断合并一方销售的第一种产品与合并另一方销售的第二种产品之间的直接竞争程度。这里的转移率是指,因第一种产品价格的一次上涨而导致的转移到第二种产品上的那部分销售比例,即消费者将合并另一方的产品作为替代而产生的销售损失比例。新指南指出,转移率在评估单边价格效应方面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更高的转移率可以说明发生单边效应的可能性更大。在可以获得充分信息时,执法部门可能评估转移销售额的价值,将其作为测试对于第一种产品而言源自合并的向上定价压力的一种指示器。新指南指出,基于转移销售额的价值来判断单边价格效应,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市场界定或者对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进行计算。因此,在差异性产品市场的合并案件中,执法部门可能更多地依赖转移销售额的价值来判断单边价格效应,如果转移销售额的价值较小,则产生显著单边价格效应的可能性就不大。
新指南强调了执法部门通过审查合并可能导致的非价格效应,比如对创新和产品多样性的损害,来判断单边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创新问题以往只在其他指南如《知识产权许可反托拉斯指南》(antitrust guidelines for the licens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中被强调,新指南表明,执法部门会考虑合并是否会鼓励合并后的企业将其创新努力降到低于合并前的一般水平,从而减少创新竞争。就创新的减少而言,可以体现为合并降低了合并后的企业对一项已经开展的产品开发继续进行的激励,或者降低了合并后的企业重新启动新产品开发计划的激励。此外,指南也提到执法部门还会关注合并是否会导致竞争激励减少,从而使得产品种类减少。
(六)协同效应
合并有可能不是通过单个企业来营造市场势力的威胁,而是在行业内创造有利于串谋的条件[9]。新指南对协同效应(coordinated effects)
协同效应关注合并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企业更便利地通过共谋去实施涨价、减产等损害有效竞争的行为。的讨论与旧指南区别不大,新指南主要就合并对协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市场容易受协同行为侵害进行了分析,更新了判断协同效应时所考虑的因素。依据新指南,如果下述三个条件都符合,执法部门就可能基于协同效应对一项合并进行干预:(1)合并将很大程度地提高集中度并导致一个高度集中市场;(2)市场显示出易受协同行为侵害的迹象;(3)执法部门具有可靠的依据去判定合并可能加重市场的这种易受侵害性。此外,新指南也对企业过去实施过共谋、市场定价的透明度、产品相对同质性、消费者转换低成本以及“一致竞争条款”(meeting-competition clauses)
现实中主要有两种一致竞争条款:一种是“不一致就解除”条款,卖方与消费者签订合同约定卖方将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若不一致就解除消费者的购买义务。另一种“不解除”条款使得卖方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但没有解除条款。一致竞争条款实质上是将消费者作为监督人,这种机制使得消费者有激励去监督和举报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这使得由于价格背离行为容易被发现,竞争者之间率先降价的激励因而受阻。等能够辅助判断市场易受协同行为侵害的若干证据类型进行了说明。
(七)市场进入
对合并反竞争效果最重要的抗辩就是市场进入,如果市场进入很容易,即使合并产生一个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拥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市场进入也可能确保市场竞争机制在合并后持续有效地发挥。和旧指南一样,新指南只对那些满足及时性、可能性与充分性要求的市场进入予以考虑。新指南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对市场进入的及时性要求上,旧指南明确执法部门一般仅考虑能在2年内完成的市场进入,新指南取消了2年期的规定,采取了更为模糊但实际上更为严厉的要求,即进入必须是“足够迅速”(rapid enough)。在市场进入的可能性方面,新指南指出,如果市场进入对企业有利可图,则市场进入具有可能性。市场进入的盈利性则依赖于进入市场后企业可能的产出水平、价格以及可能产生的依托于进入市场后企业运行规模的单位成本。在市场进入的充分性方面,新指南指出,如果市场进入至少能替代合并一方企业的规模或者实力,则市场进入是充分的。如果一个或更多的小规模企业没有重大的竞争劣势,则这些企业的进入也可能是充分的。此外,重要的是,新指南指出执法部门会考虑其他企业进入相关市场的实际历史,并对这些证据给予实质性的关注。指南提到,当相关市场上的企业利润出现非暂时性的增长,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缺乏成功与有效的市场进入,则可以说明成功的市场进入可能是缓慢的或者困难的。如果相关市场上企业的市场价值大大超过它们有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则可能说明这些企业拥有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的市场进入者要去复制那些无形资产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非常困难。
(八)效率与破产
1997年旧指南对“效率”部分进行了适当修改,进一步明确了效率抗辩的具体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市场集中度很高时,法院与执法部门对于接受效率抗辩还是有所质疑[10]。新指南没有对旧指南中效率的规定作出实质性修改,但从整体上看,新指南对效率抗辩所要求的证据的可靠性比旧指南要高。和旧指南一样,新指南认为执法部门只应考虑那些合并特有的、可认知的效率,尽管研发效率也可能被考虑,但其能否被有效认知,新指南保持怀疑的态度。
新指南在破产相关规定方面也没有实质性变化,执法部门对破产企业抗辩的态度基本没变,执法部分通常不会认为破产企业的资产将退出相关市场,除非满足以下条件:(1)破产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将资不抵债;(2)破产企业不能依据破产法的规定成功地进行重组;(3)破产企业已作过虽不成功但却真诚的努力去寻找对其资产比较合理的报价,以便既能使其有形和无形资产继续保留于相关市场上,又可使市场竞争受到拟订合并更小的不利影响。
(九)其他方面的修订
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新指南还对强势买方(powerful buyers)、竞争性买方的合并(mergers of competing buyers)以及部分收购(partial acquisitions)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新指南专门对强势买方问题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执法部门会考虑强势买方对合并当事人的涨价能力进行抑制的可能性。比如,如果强势买方有能力与激励与上游企业垂直联合或者资助市场进入,或者如果强势买方的行为削弱了卖方之间的协同效应,则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新指南也指出,主张强势买方的买方势力可能抑制合并后的涨价要受限于一系列的因素,执法部门不会仅仅因为存在强势买方就去假定其能够阻碍合并导致的负面竞争效应,因为即使是那些能够通过协商而获得有利条件的买方也可能被一项市场势力的增长而损害。此外,即使一些强势买方能够保护他们自己,执法部门也会考虑卖方市场势力是否会对其他的买方造成不利影响。
新指南也增加了一个单独部分来讨论竞争性买方间的合并。新指南指出,正如竞争性卖方合并能够加强市场中卖方的市场势力一样,竞争性买方的合并也能够强化市场中买方的市场势力。买方市场势力有时被称为“买方垄断力”(monopsony power),在评估一项合并是否可能加强市场中买方的市场势力时,执法部门将运用评估合并导致的卖方市场势力同样的分析框架,在界定相关市场时,执法部门则会强调在面临假定垄断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的一次下降时卖方的替代性选择。
新指南也反映了执法部门近年来对于竞争性企业间的部分收购越来越浓的兴趣,新指南确定执法部门将对部分收购进行审查。新指南指出,执法部门将关注部分收购损害竞争的几种主要方式。首先,部分收购可能通过给予收购企业去影响目标企业的竞争行为的能力,从而减少竞争。其次,部分收购可能通过减少收购企业去竞争的激励,从而减少竞争。再次,部分收购可能通过让收购企业获得目标企业不公开的、竞争性的敏感信息,从而减少竞争。新指南也指出,虽然部分收购通常不能产生合并特有的效率,但执法部门还是会考虑部分收购是否可能创造可认知的特有效率。
三、对美国《横向合并指南》修订的评价
(一)新指南透明度与灵活性大为提高
整体而言,美国《横向合并指南》此次修订呈现出“透明”与“灵活”两大特点,即新指南扩大了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反映出执法工作更大的灵活性。新指南在内容上进一步淡化了
主义色彩,制度设计趋向一个事实为基、更富弹性的分析框架,整体上折射出了奥巴马政府积极的反垄断态度。
就透明度而言,doj与ftc在指南修订过程中一直都将透明度的提升作为此次修订工作的主旨。从最终结果来看,新指南在篇幅上较之旧指南有很大提升,内容也更为翔实,增加了诸如反竞争效果证据、部分收购等新内容,对于单边效应等内容则作了重要扩展,并在指南中通过20多个案例对指南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应该说,较之旧指南,新指南更为清晰地传达了doj与ftc在横向合并反垄断审查过程中的执法思路与具体分析方法。
就灵活性而言,新指南抛弃了旧指南确定的“五步分析法”,
旧指南确定了界定市场并测算市场集中度、判断潜在反竞争效果、考虑市场进入、效率以及破产五个核心分析步骤,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也对合并反垄断控制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构成了大量合并控制理论研究的分析主线。降低了市场界定的重要性,青睐更为直接的反竞争效果证据,采取了更为多元的分析方法。新指南指出,合并分析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程序,执法部门会结合他们的经验对那些合理、可行及可靠的证据,运用一系列分析工具去评估合并是否会实质性的影响竞争。这意味着在具体案件中,执法部门将基于事实、环境和经验去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而非遵循传统上固定的、逐步的分析方法。
(二)新指南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此次修订体现了旧指南颁布后过去数年间合并反垄断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更好地反映了执法部门的实践。
首先,新指南更客观地反映了执法部门的实践,解决了过去数年执法部门实践与旧指南不一致的问题。执法部门的实践在过去数年间与旧指南的内容存在很大差距,实际上通过旧指南已经无法获得执法部门如何进行合并审查的真实有效信息。比如就相关市场界定而言,过去数年两个执法部门在实际案件的内部操作过程中已经不将市场界定作为必经程序,而对有助于判定竞争效果的直接证据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再比如hhi指数门槛,执法部门实际控诉的合并交易往往都大大超过旧指南确定的门槛。旧指南的很多内容实际上对于执法部门而言已经名存实亡,新指南更好地反映了执法部门的态度,这将有助于外界把握执法部门对于横向合并的真实态度。
其次,新指南吸收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合并指南自1982年版开始便明显地不断强化经济分析色彩,每一次修订在都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反垄断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合并反竞争效果最初的经济学理论主要集中于协同效应的解释上,1983年salant等人提出单边效应概念后[11],经济学理论对单边效应的研究便不断深入,执法部门过去数年中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合并可能带来的单边效应。此次修订吸收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一个突出例证就是在单边效应分析中upp测试法的引入。upp测试法近两年引起了美国理论与实务界的热议,新指南最终予以吸收,将其作为两个执法部门日后判定单边效应的重要工具之一。
再次,基于合并经济效果的复杂性,与过去几次修订一样,此次修订持续体现着“去结构化”特点。竞争作为一种发现的过程,对于合并反垄断控制所体现的人类理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随着诸如网络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现代经济模式的发展,今天的合并反垄断控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美国合并指南出台之初,具有典型的结构主义色彩,集中体现于在判定合并反竞争效果时对市场份额与集中度的过分倚重。从指南过去各版的修订来看,修订中一直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不断挣脱指南早期强烈的“结构主义”特性。在“去结构性”这条道路上,指南的此次修订应该说是很大的一次跳跃,这可以从固定分析框架被打破、市场界定以及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作用被大大降低这些方面反映出来[12]。
最后,新指南的出台建立在美国所具备的相关成熟条件基础上。美国执法部门在多年执法的基础上积累了合并审查的丰富经验,法学教育体制及专业人员流动机制
美国法学教育的基础学位为jd,这也是美国法律职业的主流学历,由于攻读jd学位前一般需要获得其他学科的学位,这使得美国法律职业人员往往具有综合性知识背景,加之执法人员、学者与律师三者间的流动在美国非常畅通,许多反垄断从业人员都在这三种身份间变动,这些因素也促进了美国反垄断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促成了美国反垄断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而美国在反垄断经济学等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指南的修订提供了扎实的学理给养,这些因素都为指南的不断革新与执行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新指南降低了合并审查的确定性
新指南瓦解了过去多年旧指南建构起来并为社会各界所广为接受的分析框架,吸收了新的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横向合并反垄断审查的统一性,并带来了不确定性。
首先,传统分析框架被打破,使得合并执法的可预期性降低[13]。实际上,在指南修订过程中,对于是否废除传统的固定分析框架,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的分析框架虽然不完美但也提供了坚实的分析基础,为合并反垄断审查创制了可预期性[14]。对于新指南的修订,甚至有观点认为执法部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15]。就美国司法系统而言,法院多年来已经接受旧指南确定的分析方法,下一步法院是否会接受新指南所倡导的灵活分析模式,特别是对市场界定的态度是否会改变,仍不明朗[16]。实际上这种冲突已经出现,在2010年8月新指南刚不久,美国一个地方法院就否决了ftc对lundbeck公司一项已经完成的收购的事后指控。
ftc v. lundbeck, inc., civil no.08-6379, slip.op., 2010 u.s. dist. lexis 95365 (d. minn.aug.31,2010).该案涉及lundbeck公司收购一种涉及动脉导管的药物治疗方法,ftc认为该收购使得lundbeck将其早期收购的针对同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的价格提升了1300%。尽管ftc举出企业合并后涨价的证据,法院还是因ftc没能对相关产品市场进行说明而拒绝了其诉求,法院仍然认为市场界定是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必要前提。因此,如果日后法院普遍与执法部门的态度不一致,则合并交易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新指南吸收的新经济学方法由于缺乏充分的实证基础,其科学性仍待检验。以upp测试而言,该方法主要停留于学理探讨,仍缺乏充分的实证经验作为支撑[17],而新指南对其具体运用也缺乏充分的说明,类似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仍待观察。
再次,指南对于合并可能导致的非价格效果的关注度仍显不足。应该说较之旧指南,新指南对于非价格效果的关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对由于减少产品质量、种类、服务或者减少创新而导致的消费者损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这方面的规定仍显粗糙。新指南后,ftc现任委员j.thomas rosch便了一份独立声明,指出新指南仍然过度强调基于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原则及模型,相比之下,对于非价格竞争效应的关注还是显得不够,没有提供一套有关非价格效应方面的清晰分析框架。
最后,在新指南框架下,企业可能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新指南更为灵活的分析框架也意味着执法部门更大的执法裁量权,如在合并申报过程中,当事人需要出示的证据类型可能更为复杂与灵活,而由于新指南对数据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则很可能导致执法中对当事人过重的信息要求[18],新指南的这些变化可能使得部分交易面临更大的交易成本。
四、美国《横向合并指南》修订对我国的启示
(一)尽快研究制定横向合并指南
对于企业合并,我国《反垄断法》借鉴欧盟的作法
使用了“经营者集中”的概念,该法第4章对经营者集中进行了规定,涉及集中的概念、集中的申报、审查程序、审查的标准、附条件批准等内容。《反垄断法》实施前,我国有关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的主要法律规定为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2003年联合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该暂行规定在2006年修改为《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9年该规定再次结合《反垄断法》进行了修订。《反垄断法》出台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又颁布了系列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企业合并反垄断控制的主要有:《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金融业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计算办法》、《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等。此外,为了指导经营者集中申报前的商谈和具体申报工作,商务部还制定了《经营者集中商谈规则》、《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流程图》、《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文件资料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经营者集中申报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细化和指引,便利当事人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
在反垄断基础性法律之外制定具体的合并指南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行作法,而考虑到横向合并与非横向合并的经济原理以及导致的竞争效果存在很大的不同,目前各国的趋势一般都是制定单独的横向合并指南。就我国制定横向合并指南的必要性与意义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认识。
首先,制定横向合并指南是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完善的要求。《反垄断法》的颁布不是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结束,而是刚刚走完的第一步[19]。我国在《反垄断法》之外积极出台了系列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但横向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制度体系仍不完善,也不统一,且主要局限于程序性规定。我国需要对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尽快予以整合完善,确保合并反垄断控制这一高度专业的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其次,制定横向合并指南是规范与促进执法行为的要求。只有通过完善干预权的立法,将干预权行使的步骤、次序、方法系统性地纳入规范的渠道,进行具体、完备、透明的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防止干预权的滥用[20]。我国《反垄断法》刚实施不久,执法部门的经验积累并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制度的明确性、统一性与稳定性的要求就更高。通过指南来确定合并审查的具体分析框架,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的统一与高效,同时也可以提高执法透明度,避免执法权的滥用。
再次,制定横向合并指南有利于增进市场交易预期、促进市场发展。合并指南的制定可以让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了解执法部门对市场上合并交易的态度,从而在交易中可以进行相应调适,提高合并交易的预期,节约交易成本。
最后,制定横向合并指南有利于市场竞争文化的培育。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反垄断法》所体现的市场自由竞争文化在我国仍然不足,《反垄断法》执法初期合并指南所承载的竞争文化培育功能不容忽视。竞争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减少反垄断法的施行成本[21]。指南通过对具体合并反垄断控制规则的明确,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合并控制机理,可以促进包括企业、消费者在内的各种主体自由竞争意识的生成与深化。
(二)合理把握横向合并指南的内容
研究制定横向合并指南首先需要对指南的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美国《横向合并指南》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笔者将合并反垄断控制制度归纳为三大子制度群,即“反竞争效果认定制度群”、“反竞争效果抗辩制度群”和“反竞争效果补救制度群”。这种归纳实质上关联于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基本原理,合并作为一种利弊兼具的经济现象,对其理智处理需要关注规模经济与市场势力效果,进行相应的权衡也就不可避免[22],合并反垄断控制就是在合并导致的积极效果与消极效果之间作取舍。“反竞争效果认定制度群”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制度设计来甄别一项合并可能给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由相关市场界定制度、市场集中度测定制度、单边效应判定制度、协同效应判定制度以及这些实体分析所关联的证据制度和诸如ssnip与hhi等经济分析方法和定量指标所构成。“反竞争效果抗辩制度群”则是判定是否存在特定因素抑制合并反竞争效果或者使得容忍反竞争效果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主要由市场进入抗辩、效率抗辩以及破产抗辩等制度及相关的证据制度和经济分析方法与定量指标所构成。“反竞争效果补救制度群”则是在维护市场有效竞争与促进企业合理发展之间获得平衡,通过对特定合并交易附加条件来确保在合并顺利进行的同时不会产生严重的反竞争效果,由资产剥离等结构性救济制度与知识产权许可等非结构性救济制度、相关的证据制度、经济分析方法与定量指标所构成。这三大子制度群构成了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基本图景,可以认为,合并反垄断控制主要就是围绕着合并可能导致的反竞争效果的判定—抗辩—救济三个核心环节来展开。
“反竞争效果补救制度群”,即合并救济
“合并救济”源于英文“merger remedy”的中文翻译,也可译为“合并补救”、“并购救济”,“merger remedy”一词为国外理论与实务界的主流用法,我国《反垄断法》中使用的概念是“经营者集中附条件”。制度,是否纳入合并指南,该问题在美国《横向合并指南》最新修订过程中也曾讨论过,主流意见认为合并救济措施的灵活性可能会影响指南的稳定性,因此合并救济不适合纳入指南,最终出台的新指南也维持了这种思路,这实际上也是目前美、欧的一致作法。
美国有关合并救济的主要文件是2003年ftc的《合并救济协商声明》(statement of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s bureau of competition on negotiating merger remedies)和2004年doj的《合并救济指南》(antitrust division policy guide to merger remedies),欧盟是2001年欧委会并于2008年修订的《合并救济通知》(commission notice on remedies acceptable under the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39/2004 and under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802/2004)。
笔者认为,合并救济措施的灵活性是相对的,这并不影响将其纳入合并指南,相反,包含合并救济制度的后合并指南在内容上会更完善,整个合并反垄断控制机理也表达得更为清晰与连贯。就我国横向合并指南的制定而言,将合并救济制度纳入指南应作为可能的方案之一。因此,笔者主张我国横向合并指南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反竞争效果认定制度群”、“反竞争效果抗辩制度群”和“反竞争效果补救制度群”三方面展开。就目前而言,我国这三方面的制度建设都不完善,特别是后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更是不足。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短期内我国可以分步骤就三大制度群暂时逐步出台指南或者分别出台指南,长远而言,则可以考虑出台涵盖这三方面制度群的大而全的统合性横向合并指南。
(三)平衡合并审查制度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如前所述,美国《横向合并指南》此次修订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合并审查的制度框架更为灵活,打破了旧指南确定的“五步分析法”,甚至连市场界定这一合并审查传统起点的重要性也被大大降低,这一最新发展趋势提醒我们,要关注合并审查制度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合并审查制度的灵活性实质上主要源于合并导致的经济效果的复杂性,美国《横向合并指南》每次修订的不断“去结构化”主要就是基于对合并经济效果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革新。
灵活的合并审查制度框架可能更为科学合理,但也对执法部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合并反垄断审查应以制度的确定性为原则,个案中的灵活性为例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目前我国执法机构及市场主体的相关经验与专业知识仍然不足,人员素质还不足以去适用一套太过灵活的合并审查制度。其次,我国也缺乏足够的执法经验去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灵活分析框架。美国新指南的灵活分析框架建立在多年的执法经验上,而我国仍处于反垄断执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实证经验积累去建构一套符合我国市场特点的灵活性制度体系。再次,我国合并反垄断审查的经济学理论支持也不充分,特别是针对我国特定经济转轨期及产业特点而开展的合并反垄断经济学研究仍然不足,这使得现阶段我国对于采取更为灵活的合并审查框架更应该慎重。最后,合并审查的可预期性在反垄断执法初期非常关键,不应盲目追求制度的灵活性而影响制度的可预期性。反垄断执法初期,合并审查更大的确定性对于执法部门与市场而言都非常必要,一套相对稳定与明确的制度框架有利于节约各方成本,也对市场竞争文化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在把握合并审查制度确定性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对制度的必要灵活性给予足够的重视,这要求我们在特定案件中也应保留一定的灵活性,而不能完全拘泥于形式化的分析路径。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把握合并审查中制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首先,一般案件的分析应遵循相对稳定而明确的分析框架,这套分析框架主要围绕相关市场界定、市场集中度测定、反竞争效果判定、市场进入与效率等反竞争效果抗辩因素的考量以及合并救济等环节展开。其次,允许执法部门在特定案件中打破常规分析框架进行审查,比如避开市场界定而采纳特定的直接证据类型。再次,执法部门在内部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来确保非常规分析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如建立非常规案件的内部复审制度。最后,通过外部辅助机制进一步确保非常规分析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比如,在非常规分析案件中引入专家证言、强化这类案件审理中对竞争者、消费者、社会团体等第三方主体的咨询以及社会听证等。
(四)加强合并审查中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反垄断法与经济学理论的联系非常密切,反垄断法自诞生以来就将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23]。近几十年以
来,经济学对反垄断法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大。波斯纳法官甚至指出,当今在反垄断问题上,经济学方法之外的其他各种视角已经基本上销声匿迹[24]。目前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地区的反垄断法发展更是呈现出法学与经济学加速融合的趋势,包括倚重数学工具的计量经济学也都在美、欧反垄断立法与执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合并反垄断审查的实质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合并作为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带来规模效应,但合并在带来效率增进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反竞争效果,如横向合并就容易导致企业间的协同或者单边限制竞争行为。但是,要具体对合并可能导致的经济效果进行利弊分析并作出定性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结合各类市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这就需要运用各种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模型对个案进行具体分析[25]。因此,对企业合并这种经济现象进行反垄断审查时,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经济分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倚重经济分析,这就要求在合并反垄断审查过程中,将法学与经济学进行高度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通过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来支持法学的定性判断。
合并审查中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主要可以体现在合并审查规则中经济学理论的融入、执法人员经济学基本素质的提高以及执法工作机制中法学与经济学分析的协调三个方面。首先,合并审查规则中经济学理论的融入。这包括合并审查规则对合并关联的经济学原理以及特定经济分析方法的吸收以及量化指标的确立。比如市场界定中的替代性理论、合并竞争效果的单边效应理论与协同效应理论,以及ssnip法、临界损失分析法、upp测试法和hhi门槛等,这些都是合并审查规则中经济学理论融合的例证。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应加强针对自身市场特点的反垄断经济学研究,特别是诸如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的量化指标不能简单地借鉴国外的数值,必须结合我国的特殊市场条件进行测算,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合并审查制度中经济学理论融入的科学性。
其次,执法人员经济学基本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法学教育体制,许多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缺乏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就反垄断执法而言,我国必须重视执法人员必要经济学知识的培训,因为这对于理解反垄断规则以及更好地执行规则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执法部门应考虑建立常态化的执法人员经济学培训机制,从而提高反垄断执法人员经济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最后,执法工作机制中法学与经济学分析的协调。由于合并审查的经济分析专业性非常高,因此执法人员适当的经济学培训并不能替代专业性的经济分析工作,美、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反垄断执法部门都有一套成熟的法学专家与经济学专家分工合作机制。我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经济分析部门,但规模仍然有限,下一步如何加强合并审查中的经济分析力量,并形成科学的法学、经济学分工合作机制,是我国执法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
(五)建立合并案件跟访制度
合并案件跟访制度是指对于审结的案件(包括无条件通过、附条件通过以及禁止)中具有典型特色或重大影响的案件,执法部门内部建立一套对这些案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后续跟踪回访与分析总结的制度。对以往案件的跟踪与研究实际上也是国际经验,美国、欧盟都会基于对以往案件的分析,就合并反垄断审查相关研究报告。
建立合并案件跟访制度的积极意义可以体现在下述几方面:首先,案件跟访有利于及时总结执法经验,可以加快我国执法经验的成熟,并为制度的完善与执法的优化积累实证信息。其次,通过案件跟访可以基于个案来检验制度的科学性以及执法的合理性。由于我国缺乏充分的反垄断实证经验,制度的建设主要还是靠借鉴域外经验,制度的本土融合性并未历经充分的验证,因此反垄断执法初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试错”性质。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案件跟访来尽量减少“试错”的代价便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案件跟访制度也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市场竞争特性的深入认识。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期,特殊的经济体制与产业格局必然对市场竞争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案件跟访制度来考察合并当事人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真实反应,这无疑也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市场竞争特性的认识,而诸如市场集中度等定量指标的设置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进行检验与测试。
合并案件跟访制度的建构可以从案件跟访的途径与原则以及跟访所获信息的处理与利用两大方面来把握。首先,案件跟访的途径与原则。目前我国执法资源有限,案件跟访应尽量通过低成本的途径来进行,并且以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原则。比如,开通特定的执法信息跟踪网络平台,就合并案件的后续市场反应向社会提供信息传导平台。此外,还可考虑对特定案件涉及的经营者、竞争者、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消费者代表等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电话或邮件回访与沟通。其次,跟访所获信息的处理与利用。执法部门可以在内部建立审结案件数据库,并可以有意识地分产业进行案件跟访与数据库建设,尽量把握不同产业的特性。执法部门还可考虑定期对案件跟访获得的信息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的制度完善与执法改进提供有益的支撑与帮助。
参考文献:
[1]rudolph j. r. peritz. competition policy in america: history, rhetoric, law[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232.
[2]franois lévêque, howard shelanski. merger remedies 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union competition law[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3:13-47.
[3]迈克尔•d•温斯顿.反垄断经济学前沿[m].张嫚,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8
[4]phillip areeda, louis kaplow, aaron edlin. antitrust analysis: problems, text, and cases[m].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2004:717.
[5]antonio cucinotta, roberto pardolesi, roger van den bergh. post-chicago developments in antitrust law[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2:68
[6]杰伊•皮尔•乔伊.反垄断研究新进展:理论与证据[m].张嫚,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4.
-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
- 下一篇: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