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堂文化;生活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40-03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是课堂文化的类型之一。所谓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就是以联系生活与实践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文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陶行知先生则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建构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追求。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就如何建构这种课堂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状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进行了十几年,但是过分关注应试分数、忽视学生生活实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虽然在联系生活上有很大的进步和改观,但是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知行脱节、忽视生活实践的状况,仍然使人感到忧虑。要建构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状况,努力做到:
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审美生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幸福和快乐为出发点,改善学生的生活实践状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把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改善学生的生活实践状态。
第二,提高W生的生活质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状况,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而关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也就是关注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这是教学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尊重、理解、关爱学生的生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生命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最大限度的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教师还要努力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境界。
第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打造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创设各种生活情境,积极开展讨论、辩论、游戏、表演、朗诵、演讲、竞赛、制作、展示等各种课堂活动,让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还应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等课外活动,让实践活动向课堂外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必要条件
建构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需要教师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一些必要条件,这些必要条件包括:
第一,充分挖掘生活实践资源。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以及学生自身,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可以挖掘利用的生活实践资源。充分挖掘这些生活实践资源,对于打造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校生活实践资源,会使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强化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一,还能使学生感知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充分挖掘家庭生活实践资源,可以强化家校之间的联系,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家庭情感,促进亲子沟通,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幸福感。充分挖掘社会生活实践资源,可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活性、时政性,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增强学生热爱社会的情感。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实践资源,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智慧和生活实践能力。
第二,精心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打造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有关的生活实践情境。学生置身在这些情境中,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可以创设的生活实践情境有两类:一类是真实情境,一类是虚拟情境。真实情境就是结合生活中真实的人或事所创设的情境。这种情境真实性强,可信度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这种情境所蕴含的道理,容易理解这种情境所说明的问题,容易受到这种情境的浸染。由于受课堂时空的局限,学生不可能总是置身在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中,更多的情况下是置身在虚拟的情境中。虚拟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模拟生活中的人或事所创设的情境。学生置身在虚拟情境中,会感到新奇,会乐于参与到情境中,做到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创造。
第三,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也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可以开展的生活实践活动有两类:一类是课内生活实践活动,诸如讨论、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演讲、现场调查等;一类是课外生活实践活动,诸如社团活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体验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生产劳动、勤工助学、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等。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会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会更好地参与实践、了解实践、融入实践,从而打造出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
教学鲁教版九年级“奋斗成就未来”时,教师是这样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必要条件的:第一,教师展示了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旧貌换新颜的具体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和图片等,然后问学生:开发区的人民发扬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座的许多同学的父母就是开发区的建设者,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辛劳,哪位同学介绍一下?第二,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手提袋,告诉学生在老师的家乡有一个手工活,就是给手提袋绑上两根小绳好用来手提。然后教师让学生现场操作,把课前下发的小红绳绑在铅笔或圆珠笔的两端,老师计时,看绑完一根小绳用多少时间。全班同学都在动手操作,结果是绑完一根小绳,最快的同学用时10秒钟。这时老师让学生猜一猜,给手提袋绑上一根小绳可以挣到多少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可以挣到1分钱,接着让学生算一算:一分钟挣多少钱?(0.06元),一小时挣多少钱?(3.6元)。这时老师感慨地说:“3.6元钱挣得多么不容易啊!开发区这些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劳动成果!”第三,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和学习生活中,与艰苦奋斗精神相违背的现象,请举例说明。第四,教师要求学生夸夸自己身边艰苦奋斗的好同学。
上述做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社区生活、家庭生活、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生活实践资源,精心创设了文字材料、图表和图片、现场操作等生活实践情境,积极开展了动手操作等生活实践活动,为建构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教师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之后,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这是建构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的关键,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感悟。道德与法治课所传授的一些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单纯进行讲解,教学远离生动的生活世界,远离多彩的生活实践,也许学生越听越听不明白,甚至越听越糊涂。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准确感知,更难以有所感悟。久而久之,W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而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有关知识,感悟有关道理,学生会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抽象的理论就会变得通俗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教学效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第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思考与探究的课堂氛围,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追求之一。思考与探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教师创设生活实践性的教学情境,把思考与探究引入生活实践,学生的思考会更全面、更深入,探究会更主动、更自觉。
第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参与体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这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人文学科,特别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没有这种参与和体验,学生的情感就难以得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就难以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会落空。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参与与体验,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生活性、实践性强的课堂活动,特别是亲身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去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探求知识的乐趣会更多,对自己言行的反思会更自觉,学习的收获也会更大。
教学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时,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堂活动:
活动一:挫折小调查。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样的挫折?请写在卡片上。
活动二:课堂游戏。
游戏一:单脚站立。
第一次的游戏规则:①一只脚的前脚掌接触地面,另一只脚不能接触地面。②独立完成。③坚持不住者或违反规则者,自动站到一边,退出游戏。
第二次的游戏规则:①一只脚的前脚掌接触地面,另一只脚不能接触地面。②坚持不住者或违反规则者,自动站到一边,退出游戏。
游戏二:传球。以小组为单位站成两队,按顺序传球,球必须经过每个人的手,完成时间最短的组胜出。
活动三:课堂演示:上课前,教师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张自己画的画,上面有高山、深谷、彩虹。教师先把写有各种挫折的小卡片有重点地粘贴到这张画的山谷里,意为挫折使人陷入低谷;然后把写有战胜挫折方法的一面面小红旗有重点地粘贴到山下、山腰直到山顶,意为战胜挫折成功登顶。画面上的彩虹,意思是战胜了挫折,如同雨过天晴,彩霞满天。
上述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挫折小调查”这一生活实践中感知感悟,在“课堂演示”这一生活实践中思考探究,在“课堂游戏”这一生活实践中参与体验,较好地打造出了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
总之,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实践的课堂文化,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状况,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必要条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政治课 主动参与 尝试
中职政治课教学,是否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职业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职业品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引辩论――激学生口“动”
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对道理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话题《比翼齐飞翔――我竞争我进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生意中,吴老板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张强在生意中有不诚实表现,这时,如果你是吴老板,你会怎么做呢?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小辩论(该不该告发张强),在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扮演员――促学生脑“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职业,就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中职政治课中,一堂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话题中的人物,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话题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话题《我的权益我维护》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遇到诈骗时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而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面对诈骗时,我们应该采取明智的做法,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三、重实践――引学生行“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中职政治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职业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话题《生活中的博弈》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懂得珍惜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借体验――诱学生心“动”
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在中职政治课课教学中采取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内化为职业道德认识。例如话题《学会生活技巧》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良好职业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中职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花红斌.新课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江苏教育研究,2002(8).
篇3
关键词:作文;社会生活;衔接;活动;体验
小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当中,美好的感情、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都可以通过作文反映出来。在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把社会生活与自己的作文有机的衔接起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多彩的生活。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使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巧妙衔接起来,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人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生学会学生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架起与作文之间的桥梁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离开了对生活点滴的感受感悟,就很难做到有感而发。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
教师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条件,写文章就是写生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生活――劳动、参观、游玩、采访、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当学生们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内心。
二、教会学生走进生活,搭建作文与生活衔接的平台
在“生活与作文衔接”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夸xx”、“我佩服他”“他真行”等形式的活动,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配合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新闻报道”、“小导游”……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等,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懂得保护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成功的喜悦、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三、教学生学会及时积累,抒写个性是衔接的灵魂
篇4
一、 激活学生资源
1. 设计有效、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实践活动为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课程。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和行为。设计对学生有用的、有创意的实践活动,不仅要有学生发言踊跃的热闹,更要有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活动前对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活动的形式应该服从于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非所有新奇的形式和过程都能增强活动的效果。
在上了《有多少人为了我》课后,笔者带领学生参加了校内的公益劳动,清扫学校操场、电脑室、阶梯教室,清洗食堂地面等,还一起采访了学校的保安、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了解他们从早到晚一天的辛劳都是为了学生们;还带领学生跟清洁工人一起清扫校门口的马路、捡垃圾。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为他们服务的人们产生了了解的兴趣和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同时,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设计有趣、易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学生在接触了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后,所受的教育最深刻,因此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集知识和经验于一体的情境中体验,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显得十分重要。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
例如上《从一滴水说起》一课,笔者校的老师设计了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状况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组一名家长的带领下,分组活动,各组带有不同的任务,到不同的地点,搜集不同的材料,比如:水的样品收集、水环境的照片拍摄、听取周围人家对水的回忆……根据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原因,事后大家共同拟定了一份给当地镇政府的倡议书,希望全镇人民都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培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3. 做好实践活动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活动总是伴随着评价。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离开课堂后,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学生的活动及行为,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活动的评价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激励性的评价更能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家长将活动记录、调查问卷、活动报告、照片、查找的资料等内容进行综合整理,以各种形式开展评价、展示,并放入学生的品德成长袋,这样还可以经常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体验活动的成功和快乐。
二、 做实学校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的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特点和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围绕品德与社会课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关的主题中队活动,进行实践活动和道德行为训练,以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课后,少先队开展“感恩亲人”活动,让每个孩子体会家人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和尊重家人,学会体谅和关心家人,并为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在活动中,再次感受到家人的爱是无法用一件小小的事情来回报的,懂得了爱家人的方法和情感。
三、 用足家庭资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第一所学校,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一生有重大影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和家庭分不开,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了解家庭生活、与父母经常沟通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父母养家的辛苦,从而学会孝敬父母;通过参与家庭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参与劳动,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品德等。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校通、告家长书等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也成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如讲到《我爱秋天》时,就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设实践活动的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去田间地头认识本地的典型农作物,同时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实践的课,就要放开手,制订周密计划,让父母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 用活社会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诸暨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其他的名胜古迹。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我们成立了“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参与的快乐,了解本土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培养热爱家乡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篇5
一、开发“生态园课程”基地资源
校园环境绿化不仅能为学生创造景色幽雅、空气清新、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也能成为学生综合实践的课程基地。城区学校的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成长在水泥森林里,缺乏对动植物的了解,更缺少对生命的敏感和体验,匮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体会。
基于以上的思考,学校开发出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生态园学生活动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果园、植物园、种植园、养殖园、模拟生态园以及微型农耕博物馆。生态园的诞生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身边生活与感悟生命价值的绝好机会, 是学生们动手实践的好场所。它的建设遵循“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基本准则;它的活动强调“动手中学习、观察中学习、体验中学习”。生态园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融入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老师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养殖活动,组织学生感受、体验各类家常蔬菜和身边动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参与到每个环节的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分享到丰收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更加乐于探究。
可以说我校生态园的建成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学校缺少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的难题。生态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科普实践活动的焦点,一系列主题性的学生体验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增长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观察能力,搜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关爱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主人翁的B度参与社会、学校建设的热情。
二、开发“食物健康课程”基地资源
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食物,懂得健康饮食、合理饮食,并珍惜食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该素养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现在很多的城市孩子,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上不会做家务,更不懂得食物的挑选、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健康等相关的生活必备知识。
鉴于此,学校决定因地制宜,将食堂打造成一个不可多得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基地。聘请食堂厨师作为专业讲解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挑选新鲜的食物、怎样清洗食物、了解简单的配菜方法、健康的烹饪方式、常用的烹调技法及配料等知识。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对各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和时间表,每学期安排几次食物与健康方面的专题综合性学习。在初步了解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学校会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去搜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知识,然后自行设计学校一周食谱,与学校午餐食谱做对比,提出他们的建议与看法。学校也会定期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对学校午餐食谱做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当上学习与生活的主人。另外,学校要求学生在家中具体实习操作,并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在班级分享。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校会在每年的春秋季游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自带自己动手做的食物,并从食物挑选、营养健康、烹调方式、食物季节性等方面在班级作分享与交流。在一年一度的奇思创意节上,学校还会分年级进行食物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大赛,提醒孩子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开发校外基地课程资源
中小学校普遍面临生均面积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的基地与设备不足的现实问题,而校外可开发的基地却能进行很好的补充。鉴于此,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校外的很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场所,解决了校园资源匮乏的难题。
例如,利用学校食堂定点采购食品与企业、农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我们在这些工厂、企业、种养殖大户建立了科技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参观,接受专家、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到餐饮行业、农业园区开展“小小服务员”“我们的小菜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起长期合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外教育基地是对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成为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新场所。这些地方资源的发掘,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也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协作、探索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篇6
关键词:本土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06-01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怎么也亮丽不起来。怎样全面有效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实施,使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
一、选题贴近生活,培养丰富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教学模式,着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兴趣,注重情感教育与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家乡有一座建于清初的土楼――聚奎楼。这座土楼的规模结构、建筑艺术堪称闽南之冠。这些独特的资源,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校本活动――“家乡的土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们去土楼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体会、感受土楼的建筑艺术,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二、立足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关注时事新闻。现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的时代。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使学生耳聪目明,头脑灵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锻炼,我们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上等多种信息渠道收集信息,择其重要的两三条新闻,写在“每日信息”摘录本里。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收集、整理信息的活动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2、收集农谚。农民群众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在劳动中被广泛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虚心地向自己的长辈学习,收集这些生动的语言。把“农”语收集到自己的摘录本上,下面是学生收集的一些本地农语:“ 云跑东,太阳红。”“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使得学生体会淳朴的“农”味。
3、体验劳动的快乐。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生家庭特点,要求学生多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传统的农活,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亲身体验,用心感受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社会,我们不能局限于学校,而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让学生个性自由飞扬。例如:综合实践课《家乡的土楼》,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立子课题:土楼由来调查组、土楼历史调查组,土楼建筑艺术调查组,土楼文化价值探索组等。同学们自由选择活动小组,深入到土楼现场进行采访调查,从生活实际中积累素材。通过亲身的体验、观察、调查,分析等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讨论与合作的方法。
四、课余拓展,感悟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着重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我校区不远有一条小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发臭发黑,虾儿鱼儿全不见踪影,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家乡的小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和参与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 , 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熟悉各种社会资源,融入社会,感悟生活。
如果学校是一池清水,那么本土生活资源就是浩瀚的大海。知识来源于生活,让教学活动面向本土生活,就能使活动如生活般色彩斑斓、充满乐趣。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坚信,有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综合实践教学一定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实习场理念;优化;节庆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8-02
“真实性”、“实践性”、“行动性”是实习场理念的核心。将“实习场”理念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节庆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使幼儿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全面和谐发展,使幼儿获得幸福童年生活的目的。运用“实习场”理念来开展“节庆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做到“真正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关注幼儿的行动和思维,关注幼儿的体验和感受”,使节庆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并投入到各种节庆活动中,多方位地促进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发展。下面以大班“幸福点心房”三八节庆祝活动为例,让大家分享以“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
一、了解“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
1.活动背景。对幼儿来说“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作为大班的幼儿,能感受到平日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与辛劳,为了让妈妈过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感谢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活性实习场,特意邀请三位“点心师爸爸”参与活动,让幼儿在“点心师爸爸”的带领下,走进“幸福点心房”,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美味的点心,作为节日礼物送给最爱的好妈妈品尝。
2.活动意图。旨在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精美可口的小点心,表达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生活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3.情境脉络。在“幸福小厨房”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形成了探究、交往的情境脉络。①学做小孕妇,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和幸福。②学做小记者,了解妈妈的工作与生活。③自制厨师帽,准备围兜、袖套等物品。④合作布置场地与环境。⑤自选加工的点心区域。⑥跟“点心师爸爸”学做点心。⑦与同伴分享制作点心的乐趣。⑧赠送美味小点心,让妈妈享受宝宝劳动的成果,感受浓浓的爱意。
4.片段点击。片段一:选择做寿司点心的幼儿数量比竹帘数量多了一个。我正想走过去解决,只听到孩子们已经七嘴八舌讨论开了,有的幼儿说:“重新选择。”有的幼儿说:“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来解决。”有的幼儿说:“用点兵点将的方法来决定去留。”聪明机灵的丁丁说:“我和西西合用一块竹帘,一起合作做寿司。”大家都赞许丁丁的想法。于是丁丁和西西你铺竹帘、我放紫菜地合作做起了寿司。片段二:阳阳很专注地包着寿司,只见他在整张的紫菜上先放了一勺米饭,再在饭上加了黄瓜、蛋皮、胡萝卜、肉松等食品后,用力地卷竹帘,然后打开来一看,阳阳呆了,寿司卷怎么成了中间鼓两头尖的橄榄型了?阳阳挠挠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是妈妈最喜欢吃的寿司,我做得这么丑,妈妈肯定不喜欢的。”阳阳没有气馁,只见他眼睛盯着旁边的文文,仔细地观察他包寿司卷。看了一会儿,阳阳一拍脑袋,叫道“傻了,我没有把米饭压平、铺均匀。”说完,又重新做起了寿司卷。片段三:师:在制作点心中,你有什么开心的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幼:我今天做的是小兔馒头,虽然我做的小兔只有一只耳朵,但我很开心。师:哦?做了只有一只耳的小兔为什么会开心?幼: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小兔馒头,虽然我做的小兔断了一只耳朵,但我把对妈妈的爱已经放在小兔馒头里面了,妈妈吃了肯定会非常开心的。
二、解读“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
1.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真切体验。“幸福点心房”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面粉、真实的食料、真实的工具、真实的制作过程……这些真实,让幼儿获得了真切的体验。这种让幼儿通过自己实践操作进行学习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特别容易让幼儿进入学习状态。幼儿在与真实生活情境、与同伴们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问题,如“片段二”中所描述的,这些问题暗暗地考验着幼儿,同时也考验着教师,幼儿的许多真切体验不是来源于我们教师的说教,也不是来源于图片等资料,而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
2.在参与实践中促进思维发展。纵观“幸福点心房”节庆活动的情境脉络,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是具有自主性的,幼儿通过实践和交往,引发思维,建构自己的经验。活动中教师不是无所作为的,要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在“片段一”中,我没有对幼儿的问题着急给以评判,更没有加以指责或提供帮助,而是我以观察者的角色,非常欣赏幼儿之间的尝试和探索,让幼儿自主协商解决问题,这无疑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提高了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行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在节庆活动中,教师尽可能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活动,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好探索的天性,在与人、事、物的互动中主动获得很多有益的知识经验。在本次节庆活动中,幼儿真真切切地做了回小主人,如:幼儿做小记者了解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幼儿学做小孕妇,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和幸福;幼儿拿起画笔,彩绘出自己的漂亮妈妈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唤醒了幼儿的主动行动的意识,所以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制作点心活动,用自己能干的双手来回报妈妈的付出及表达对妈妈的爱(片段三)。
三、思考“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
1.如何把握节奏,达到活动目标?“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是在生活场景中进行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过程很富有动态感。但在这样的动态教育活动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教师把握不当,难以按原计划组织活动,有时会束手无策。这是“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常见的问题,这对组织节庆活动的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不断提升组织、策划、观察、应变等能力,不断使活动目标得以落实。
2.如何把握角色,产生有效互动?“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活动环境的开放性需要教师的多重角色。活动之前,教师是发动者;活动之中,教师是聆听者、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活动之后,教师是欣赏者、学习者。在“幸福点心房”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与同伴、教师产生了有效的主动互动;有的幼儿有胆怯、观望状态。教师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角色,来让每一参与活动的幼儿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呢?这在以后的节庆活动中需作更多的研究与探讨。
3.如何捕捉信息,做出客观评价?“实习场”理念指导下的节庆活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教师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应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对幼儿的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真实信息,以便对幼儿做出比较客观、比较正确的评价。以“实习场”理念优化幼儿园的节庆活动,能更好地体现“以幼儿为本”、“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得到更多亲身参与、感受体验、表现表达的机会,得到更多有利于其发展的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意;实践;自主探究;集体合作
一、创意亮点
1.由造型而文化,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学生在缸窑厂里实践和体验,使之体验到原始材料――红泥的乐趣,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各种不同造型艺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并弘扬民间艺术;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2.制作与意义传达、理解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校外有针对性的实践这一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有一个更亲密的沟通接触,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加体现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在情境中创造,让创意升华
在缸窑厂,学生与缸窑师傅亲切交谈,亲眼观看制缸过程,在鲜活的情境中感悟陶泥的特点。沟通交流后,学生亲手制作,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更多创意的生成,培养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
二、活动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三大学习方式,这几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形成。本活动将三大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
自主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美术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全程感受陶艺的造型魅力,增强学生的美术动手制作的自我效能感。
探究式学习作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之一。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带着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新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意更有特色,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一起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共同参与每一环节活动目的的制订以及活动总结的撰写,泥塑造型动手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互相评价,交流创作的经验和感情,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创意策略
1.由问题入手,集体合作
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做好活动准备,使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整个活动从问题入手,使学生有目的地活动,带着思考的内容去实践。在活动过程中,重视集体讨论和小组分析探究,激发思维广度的扩散,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成长。
2.造型生动,自主探究
泥塑是一种造型艺术,让学生全程动手操作体验创作的。在活动中,师生都更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造型,理解造型的规律,更要让学生感受造型的艺术魅力。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造型表现的特点,在动手过程中探究陶艺造型的艺术特点。结合课堂教学中有关陶艺的知识内容,建构新的审美经验。
3.学生主体,归纳总结
在活动中注意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地位,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和动手权,不压制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另外,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要给予及时的辅导,使活动更加有效。活动结束后,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归纳总结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都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为美术特色创意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而准备。
四、活动成效
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了知识要点,感受到了动手表现的乐趣,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培养自己更加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真正含义。
学生通过实地的实践制作,深入理解了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从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许多造型的技法,感受到了农村特有的泥质材料带给他们的欢乐,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完整地了解了陶艺的制作和烧制过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创作结束后,学生互相交流创作体会,互相评价作品,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美术的情绪高涨,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五、活动反思
通过学生的实践制作,我认为可以把缸窑这一特色美术资源推广到义乌其他中小学中,红土是一个天然的美术资源,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缸窑,了解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丰富、有价值的美术资源,有这么有价值的文化内涵。通过活动的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挖掘自己家乡的特色美术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更摆正自己的位置,制作时更需耐心与毅力,使学生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八年级一班一位学生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会加油的,美术课给了我力量!陶泥给了我勇气!”可见,学生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愿意完成艺术创作。当然,一次美术活动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完成,美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突破新教材,放飞新课程的翅膀。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在点滴里形成的,我发现有很多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展示机会,教育教学最好的场所也未必只是课堂,在这一传统模式下反复碾磨终究单调了些。有时候,也许因为我们教师的灵感,学生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就会给我们的陶艺特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惊喜。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抓住它,多些思考,多些比较,多些学习,多些反思,多些尝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谢艾格.走进陶艺[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12.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体验生活 学生兴趣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56-01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虽然新一轮课改已经实施好几个年头,但是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本人认为,如何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经常练习写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作文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只有拓宽学生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才能丰富题材,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一) 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而他们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空空,无内容可写。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在教学中打破了封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鸣,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教师要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位的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对事物进行观察。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其次,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同一片飘落的黄叶,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的苍凉,有的人却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从劳动者额头滚动的汗珠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珍贵;从风雪中送来的雨伞上感受到真挚的,浓浓的亲情。
(二)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切身体验的事情才是具体生动,有情感基础,最富有生命活力的。
首先,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
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亲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唱唱跳跳,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喉;让他们涂涂画画,尽情抒发自己的灵感,创造出有灵气的作品;让他们在百米跑道上拼搏冲刺,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亲手实验探索,享受其中的欢乐和愉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极富生命力的素材。
其次,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平时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学生到田野里去春游,去各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生活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放风筝、挖野菜,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寻访名人和历史足迹,到附近的工厂、养殖基地去参观访问。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大自然与现实世界不断给他们以新鲜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
再次,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
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联系,对一些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多参加家务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多带孩子走走逛逛,看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带他们去走亲访友,感受淳朴的亲情,学会交往的礼仪。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写作的题材库更充盈。
二、用作文表现生活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不等同于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了。"只谈生活,不谈技巧"是不行的,学生仍然只会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咬着笔杆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如何让学生用习作来表现生活?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在教学中试着以随笔为突破口,让学生用随笔来体现生活,描绘生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易于动笔
学生刚开始写随笔往往不知从何处入笔,一天的生活就像一团雾,理不出头绪,分不清重点,结果写出来的随笔就像"流水账"一样,三言两语,面面俱到。为此在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抽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我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学生的选材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提倡习作自由,教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多加启发,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所得有条理,流畅地表达出来。
对于学生平时的随记更是不加限制,不拘形式,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放开思路,只要有灵感就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本子,自由自在地把新闻和想象倾注于笔端。可以是洋洋洒洒上千言,也可以是短短的两三句话;可以是对生活中某个精彩片段的描绘,也可以抒发心中的某种情感。渐渐地学生的语言越来越活泼生动起来,渐渐地越来越独到深刻起来,写作的本领在无形之中渐渐高明起来。
其次,让学生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指导学生观察,带学生参与实践,还是指导习作训练,教师都要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自觉地搜索素材,探索习作形式,进行构思写作。
我让学生写随笔时,非常重视体现层次性,对于后进生采用"扶着走"的方法,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则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分层要求,可适应和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作水平,避免了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学生都乐于主动参与,自觉愉快地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 《陕西教育(教学)》2005年01期
篇10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50-01
一、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资源,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科技制作、科学探索、创造科技和综合能力为活动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二、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活动资料》是根据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动资料》在活动形式上包含五个系列:思维训练系列,科技制作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创造科技系列和综合能力系列。这五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提升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也是提倡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它前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从内容看,“主题”是从生活、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事情或现象。从过程看,实现“主题”规定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验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感受和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2、在社区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家庭、社会是活生生的课堂,学生自我服务内容在家庭中体现得最充分,父母的家务劳动或一技之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庭里的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其隐性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领悟劳动价值的过程,并以此达到学生关心他人,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走出学校建立起学校社区二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园区,在服务于社会之时,不断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资源共享。
3、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展探究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创造教育渗透于生活性活动之中,是一切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由于发明创造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国策和能够在,如果学生仅有探究的兴趣,而缺乏探究的能力,那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探究能力发展,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秀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 上一篇:财务计划流程
- 下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