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劳动感悟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劳动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劳动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十部委局联合了《关于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安置富余人员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3〕200号,以下简称《通知》)。为了切实做好《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知》的精神实质。各地、各部门的劳动部门要组织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特别是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劳服企业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劳服企业十四年来稳定社会、促进改革和在市场就业中平抑失业率的重要作用,深刻领会《通知》中明确的新形势下劳服企业的发展方向、重点、目标和任务,以及国家对劳服企业的扶持政策,发挥劳服企业“五自主”优势,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二、加强落实工作的领导。按照《通知》精神,各地就业服务机构和行业部门劳服企业管理机构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贯彻落实工作,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贯彻《通知》的方案和实施细则,各地落实情况要及时报劳动部。劳服企业协会各分支机构。要利用社团组织的优势,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
篇2
听陈老师的课,处处被感动,特别是最后的演讲,几乎每个小孩的发言都能引起别人的共鸣。究其原因,在于陈老师深挖教材,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反观有些课例,课文没有怎么研读就让学生进行漫无边际议论的有之;把教材抛到一边,一味整合(竞赛)课外内容的有之;大量进行非语文活动的有之。须知,解读文本,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我们的“保底”工作。我们要超越教材,先得立足教材,做到“下要保底”“披文以入情”,学生要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体验,首先得在“披文”上下足功夫。
二、注重体验,多方实践感悟语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00年的年会上提到一个课例。教师一到班上,便事先声明,今天的课,黑人小孩不能听。黑人小孩问为什么。老师说,就因为你们是黑人,黑人想要听的话,只能站在教室后面听。这下可把黑人小孩激怒了,与老师争吵起来。老师丝毫不让步,一再无理的坚持。闹到最后,黑人小孩把文具、鞋子等都扔到讲台上来,连白人小孩也加入到为黑人小孩争取权利的斗争中。就这样乱哄哄地闹了一节课。最后老师才叫学生拿出历史书,叫同学们回家自学“种族歧视”一节课。学生在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中,有一种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愤怒、激动,从中体验到了为什么无数黑人会用生命去换取与白人的平等。这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用这种方法教“种族歧视”,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没有情感体验的脑力劳动是最容易疲劳的。积极情感体验不一定都是愉悦的,也可能是愤怒、悲伤等,但它一定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推进课堂发展的。
以精读部分为例,陈老师的言语实践始终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首先借助录像理解了“咆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当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后,老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语言赞美瀑布,将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热爱推向极致。紧接着,出示瀑布课件和品读课文相关段落,学生自然产生失望、悲伤、愤怒等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课堂在这种强烈情感的碰撞中进入。言语实践和情感体验水融,在实践中感悟,感悟又促进学生更好实践。
三、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篇3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引导学生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立,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1)弯弯腰,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都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与家长的沟通做家务的问题。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3)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4)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5)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二、搞好课堂延伸,提高德育效果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1)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2)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3)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篇4
大连市甘井子区学生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劳技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基地。劳技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项目23个专业室,日接纳学生1200多人,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劳技中心有教职工45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是一支专业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塑造美丽人生”是劳技中心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为全区21所中学提供了体验、开题、实施、指导、评价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快乐”。十几年来,劳技中心稳步前进,内涵发展成为学校成长的新亮点。
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技中心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程实施也在同类基地中处于示范和引领地位。
一、科学管理使劳技中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区域运行模式盘活,从德育目标体系完善到专业选择“超市式”管理,从评价体系建立到办学目标确定,无不体现了劳技中心的发展与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更科学、内容更丰富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劳技中心从技术基础、家政指导和职业引导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烹饪、面点、陶艺、金工等11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项目,由此形成了最初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需求,将“探究、创新、成功、快乐”作为劳技中心新阶段的办学理念。依据地方特色、办学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劳技中心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设计开发了编结、圆雕、面塑、软陶、茶艺、烘焙等18个专业课程。
对于未来新校区的建设,我们将把学生的活动区设计成操作实践区、技术体验区、技术拓展区、作品展示区、技术科普区五大区域;把操作实践区划分为美味生活区、美画生活区、美奂生活区、技术生活区、数字生活区五个个性区域,构建出劳技中心的完整课程体系。
2.“超市式”管理,倡导自主选择
劳技中心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在专业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专业,实行“超市式”管理。自主探究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什么比兴趣爱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被动安排为自主选择,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乐趣,其研究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构建“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
2002年,在全国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劳技中心也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经过反复研究与实验论证,我们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最好抓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手足无措、迷失方向;学生可以收获更多,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劳技中心成功构建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融合其他领域。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课堂,经过探究、实践、创新的学习,再带着研究课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调查,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已成为基地办学的有效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4.完善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
依据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劳技中心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办学重点。德育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就卫生、纪律、就餐、安全操作等方面,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课堂德育渗透,在目标分解与教案编写、课堂目标落实、经验总结与提升等环节突出n堂主渠道的功效;三是研究性学习对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创建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真正体现“时时处处皆德育”。在关注学生实践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人为本,用“劳动教育塑造学生的美丽人生”。
5.建立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改进、提高,劳技中心逐渐形成了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可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既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让他们在整个活动中都能感受到评价所带来的收获。改变原有的注重结果评价为注重过程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与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功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二、专业发展能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
1.目标教研,打造精品课堂
为培养“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主、思想上自强、有道德、有理想、有个性、有特长、有科学、有素养”的一代新人,就要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获得成长。教学构想的实施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劳技中心始终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四个必备、三专多能”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了基于岗位、课堂、问题以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着力打造“学前教育与理论探究、探究式教学、操作体验指导、创新引导及研究性学习与指导”五大课型精品课堂,实现“推门听课”的互助合作课堂,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真抓实练,努力为新课程的改革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
教研或科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关键还取决于学生的感受。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升级着课堂的教学模式――“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自主感悟,自己观察,自己操作”。劳技中心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都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知识搜索、技法探究、过程体验、作品鉴赏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个性,彰显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谈自己的困惑、成功的经验、探究的结论,或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可以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如“学到了什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悦,等等。这种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摆脱束缚、解放思维、尽情投入,真正体会“探究、创新、成功、快乐”。
3.任务驱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为了促M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任务驱动式”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带徒等一个个鲜活的任务,渗透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较好地促进了中坚力量的成长,也带动了一批教师的进步,使他们既是成功的“教书匠”,也是勤奋的“研究者”。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在省市教研员、专家的指导下,劳技中心教师编写了《甘井子区区本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该教材已成为省定规范性基地通用教材,并被评为“辽宁省推广教材”。劳技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大连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大连市基地课程标准》《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现都已出版并投入使用,为更大范围的课程开发做着贡献。
三、完善功能定位,更好回馈社会
篇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思品课堂;渗透
当前,“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堂的应用效果不佳。无论是学校,还是思品教师亦或是小学生都普遍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对“体验式”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此背景下,从多维度研究小学思品教学俨然成为小学思品教学研究者青睐的课题。
一、小学思品课堂上“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学校层面看,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目前仍有部分学校为了树立所谓的“好口碑”以及迎合家长的要求,办学理念存在偏差,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教师层面来看,部分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观念守旧,仍是尊崇“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对情感体验的价值认识不充分。同时,新形势的“体验式”教学出现了很多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内容,部分教师对此理解不到位不透彻,对学生“放任自流”,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无法有效的吸收思想品德知识的问题。最后,从学生层面来看,受学校教师和家长追求高分数等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认为“体验式”学习浪费时间,收获的理论知识较少,因而从内心排斥“体验式”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进一步渗透策略
(一)提高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程度
1.学校要促进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学校要端正过分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态度,向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传播“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思想,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另外,学校要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搭建平台。例如,学校可以为小学生设立小老师、小门卫、小值周生等工作岗位,通过小学生对讲课、站岗和维持秩序的亲身体验,明白尊敬师长、尊重身边的每一个同学的道理,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的本领,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2.学生要端正态度,重视“体验式”学习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于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因此,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为其提供情绪支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不能以选择为理由离开课堂中的团体,更不能湮没于其中,而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团体的一份子,要以团体为重,用提供意见的方式给予团体不同角度的价值经验。
(二)高效利用思品课堂,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
1.开展角色体验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高度重视角色体验活动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出发,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内化相关的学习内容。以三年级下册的《我的劳动感受》为例,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扮演医生、警察、护士、农民等角色,通过治病救人、维护治安、照顾病人、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展开,引导小学生亲身体验,并在活动结束之后表达自己的角色感受,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以及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角色体验活动能够引导小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尝试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层层递进,增加角色学习,扩展生活知觉,最终促进行为的弹性和适应性。
2.开展情境体验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小,他们往往只有在亲身尝试和体验之后才会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小学思品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特征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引导学生深刻的体会教材设计的主旨和内涵。以小学三年级的思品课《我不耍赖皮》为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规则,从而能够在社会性活动中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在学习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游戏中的两个人,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及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告知学生在日后的游戏活动、学校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切不可像游戏中的两个人一样。通过此种情境体验活动,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如,在学习《家乡的变化》之前,小学思品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到家乡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参观,并在课堂上播放家乡多年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指出家乡发生的具体变化。
3.开展情感体验活动
由于小学生好玩爱动,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小学思品教师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基于这一现实,教师应立足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思品课堂,争取最大程度的深入到学生的情感领域,通过调节情感,利用多种手段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和强度,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另外,小学思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并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体验,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授《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成长的照片,要求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向其他同学讲述拍摄照片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通过学生的点滴回忆,教师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此,作为子女,一定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通过此种情感体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展“体验式”教学
1.增加实践体验活动
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课堂明理,课外导行。一方面,小学思品课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小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向往室外更广阔的空间。这些都要求思品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室内。教师要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增进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春天的种植》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小学生到校园的某个角落里种植小树,每过半个月就带领学生到小树前观察其生长状况,并利用生动的语言文字将其记录下来。通过整个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小学生认识到不光是人和动物有生命,花花草草也有生命。因此,每个社会个体都应该关爱身边的花、草、树木等小生命,不要去破坏其生长。通过思品教师带领小学生们进行深入的实践,将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增加创造体验活动
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法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小学思品教师应该在导入新课的阶段和课堂的具体实施阶段通过角色体验活动、情境体验活动、情感体验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等具体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情感体验展开联想,获得新的信息和感觉,产生创造的欲望,最终达到实现自我创造的目的。以三年级下册的《我是教室美容师》为例,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趣。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装饰的很漂亮的教室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们利用提前准备好的装饰材料装点教室。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结论与展望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解读和分析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其中“体验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成为研究教育教学较为理想的渠道选择。具体来说,从学校层面看,要提高自身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从小学思品教师层面看,要高效利用教学课堂,通过开展角色体验活动、情境体验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培养学生的攻守操作能力,通过增加实践体验活动以及创造体验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感悟;从小学生层面看,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重视“体验式”学习。最后,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体验式”教学法在各个学科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美术鉴赏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
创新思维,即积极的思维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等。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是指完成思维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自主程度,并通过独立的思考创造出有一定新颖内容,表现为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和勇于创新;实质上它是各种思维优化组合的高效思维,产生于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思维的交互作用中。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美术鉴赏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自觉的审美积极性,力求在美的享受中实现鉴赏教学的任务。美术鉴赏教学是创造性的工作,其创造精神体现在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突出、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出深刻分析,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鉴赏中发挥想象,运用对比、联想,交流、探究等方法,逐渐培养美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美术鉴赏的创造性是通过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爱好,使其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搭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平台。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学生个性的张扬、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布鲁纳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1.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型教学法。利用学习小组展开课堂讨论,相互质疑、释疑、交流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鉴赏内容科学设计问题,既要有基本问题,中等难度的问题,又要有挑战性的问题。当然,挑战性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果子”。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多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学期末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内容写出美术鉴赏的小论文。目的是让学生去主动地查阅有关的书籍,进行学习和研究,选定内容,寻找作品的美点,体会作品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同时要作出分析,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高欣赏和理解美的能力。
2.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高效课堂。例如在《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的教学导入中,我先让学生看《还珠格格》、《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等著名的电视剧片段,再提出问题:你对明清两朝的宫殿――故宫了解多少?这样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很快进入本课主题的文化情境之中。
创新问题情境,使学生有“创造性运用能力”,对于基本问题能举一反三,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发散思维。对问题的解决尽量地深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深层次的体验、感悟、探究、实践的机会。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各个学生对同一作品,因学识、性格、情感的不同,感悟是不同的。因此,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提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发表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样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二、生动呈现教学内容,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投影等,既能使声、光、电、乐同时刺激学生的各个器官,又能增加材料的动感,使同学们觉得生动、直观、有趣,达到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之目的。一个准备充分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让学生目不暇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欣赏到课外的、更多的作品,让学生有新鲜感,同时还可以呈现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和其他途径收集欣赏内容,使呈现方式生动而又多样化,从而营造创新的氛围。
三、美术鉴赏与音乐整合,提供创新思维的土壤。
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艺术门类中最抽象的一种艺术,但音乐能表现丰富的情感,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会展开诸多的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人的情感会不断地变化。如能在美术欣赏课中把音乐和美术进行有机结合,将会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深刻表现主题的教学目标,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及创造力。
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简单提示作品背景、内容,再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纤夫们劳动时的不同的姿态和表情,同时播放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境,体验画面中纤夫们劳动的艰辛,审美同情油然而生,进而受到欣赏对象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展开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由于理性地参与了鉴赏活动,学生的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得到了深化,从而获得了艺术作品意蕴美的领悟和审美愉悦,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极好的土壤。
我把欣赏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学生进想境界后,我发挥主导作用,在音乐声中,用激昂的语调朗诵出著名的诗句:“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这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原来学生模糊、朦胧的审美享受立刻变得清晰起来:辽阔而优美的伏尔加河的风景与贫穷而苦难的纤夫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混然震颤。学生随画面的主人公一起痛苦、挣扎,逐步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画、乐、诗浑然一体的情境,使学生很快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情境,这正是利用美术鉴赏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所追求的境界。
四、美术鉴赏与临幕作品、创作相结合,提供创新的机会。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欣赏到精美的作品时,学生往往有很强的临摹冲动。事实上,只对画面鉴赏,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不把分析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这样的美术鉴赏是不完美的,应该使美术鉴赏与临摹作品、创作相结合。
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尝试。于是我决定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做几件泥塑作品,或是剪窗花。同学们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创作的主动权。还让有创意的同学下次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下次的鉴赏课提供新的内容――自我欣赏。这样做效果不错,学生很开心。
五、开展美术鉴赏综合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小制作训练、服装服饰色彩搭配训练、构图设计训练、泥塑、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鉴赏技能实训等,都是适合高中生美术鉴赏课特点的训练方法。我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1.模仿制作。通常是给学生一件泥塑作品和相应的材料、工具,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剖析、测绘,模仿制作这件作品。
2.命题制作。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工具,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设计制作。
3.自主创造性制作。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和工具,自己独立制作一个想象出来的艺术作品。
这三类训练不仅各有特色,互相充实,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性地教育学生。不管哪种制作,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对作品的鉴赏过程,制作本身就是创新。经过这些循序渐进的制作训练,学生系统地掌握了一些制作技巧,提高动手的能力,培养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素养,传播美术文化,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应是美术教师的历史任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们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妍.浅谈美术鉴赏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2-0072-04
秉承“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就业为主”的办学理念,中职学校必须将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在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任务,需要结合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不断丰富德育内涵,优化德育路径,提升德育效果。
一、中职德育工作现状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教育对象和德育目标两个方面。在教育对象方面,中职学生多具有文化基础差、纪律性差等共性,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实施精心的道德教育进行行为校正。由于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挫折,中职学生多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需要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满意、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德育目标比普通中学更加宽泛和具体,需要在普通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安全、质量、效率、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形成符合社会、企业要求和个人发展实际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际状况分析,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仍偏于理性,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难以使学生将有关学习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二是德育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德育实践。各种德育模式仍停留在学校单一实施阶段,难与合作企业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德育工作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融合度较差,在推进学生职业化、社会化进程方面明显不足。三是社会各界关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将学生思想道德某一方面的缺失完全归结为学校责任,德育环境亟待加强,社会德育力量需进一步凝聚,企业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性需进一步强化。四是德育评价机制虚化,社会内涵和客观性、公平性及可操作性不足。许多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后才显现出来,给就业单位造成了损失,给学校带来了不良社会影响。五是德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够。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及实习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多,成效不大。
二、中职德育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及合作企业应以学生思想道德现实状况为基础,以将来适应企业需要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德育模式。
(一)拓展德育实践
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中职学校应与合作企业一起,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专业教学及生产实习、实训中去,实现“五统一”。一是立足学生所学专业理论,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创业能力等教育,使技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统一;二是结合实训教学,注重劳动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教育,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有效统一;三是强化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德育,学校与学生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学生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道德规范教育,使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效统一;四是紧密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效统一;五是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德育知识传授与德育学习的有效统一。
(二)丰富德育载体
将德育置于“五大载体”之上,使中职德育工作从无形变有形。一是课程类载体。全面落实教育部《中职学校德育大纲》和《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积极推行德育课教学改革,大力推广模块化教学、生成性教学等方法,提升德育课效果[1][2]。二是组织类载体。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学生辅导员队伍,使学生德育工作实现“思想教育个体化、成才服务菜单化、教育方式多样化”。三是管理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及合作企业党团组织和学校德育机构、班主任的作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健全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系统。注重发挥合作企业的文化影响力,使学生逐步成为道德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四是环境类载体。密切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主动争取政府各部门以及社区、企业的支持,造就学生德育的大环境。五是传媒类载体。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舆论阵地。
(三)健全德育机制
建立德育工作“三结合”长效机制[3]。一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健全《中职学生守则》、《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及合作企业指导教师督导学生全面落实,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从德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中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实现自律。二是行为与效果结合的评价机制。在注重教育对象内在素质变化的同时,兼顾其外在行为的量化积累,确保对中职学生的德育进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健全“三好”学生、德育标兵等表彰激励机制,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本能,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四)完善德育体系
在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中职学生“四维”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程、全面、全员育人的局面。一是德育副校长、学生处主任、系(年级)部主任及班主任相互链接的德育管理体系,统揽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二是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相互链接的德育教学体系,在不断提升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同时,与合作企业一起,寓德育于工学结合之中;三是党团组织、学生小组相互链接的德育活动体系,引导学生实现从“德育”到“德学”的转变,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四是学校与合作企业、政府部门、学生家庭相互链接的德育环境体系,实现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等各类德育的相融互促。
三、中职德育工作的路径优化实践
适应当今社会中职学生德育内容多样化、德育环境复杂化的新形势,唐海县职教中心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六条路径,用以承载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
(一)精细到位管理
精细到位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按着“情、理、法”并重的思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学校和合作企业、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严格落实,时时刻刻让学生处在德育大环境之中。为使学生管理工作一步到位,唐海县职教中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职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并进行军训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首都钢铁公司运输部创建“纪律严明、作风规范”准军事化职工队伍的需要,围绕“一日生活制度化、集体行动军事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体化”的目标,制订并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条例》,创设了富有情感色彩的部队管理情景,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营作风感染学生。通过实施精细到位管理,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了中职学生的意志、毅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规范了道德行为,促进了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课堂教育活化
为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唐海县职教中心在组织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的同时,组织部分教师编印《国学传统教育读本》,用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精髓影响和熏陶学生,实现与现行德育教材的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活化德育课堂组织形式,班主任或德育教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题讨论会,就中职学生普遍关心的早恋、网恋、金钱、交友、就业等敏感话题,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团结互助教育、立志勤学教育、创业教育、荣辱观教育等。通过引进企业文化,以先进思想营造校园德育气氛。学校与合作企业一起,在对学生所学德育知识进行常规测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岗位行为的日常表现,建立起全新的德育效果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道德学习、规范道德行为的热情。
(三)家庭方式爱护
由于目前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实行寄宿制,学生远离家庭和父母,极易形成孤独无助感,产生心理失衡和行为偏差。针对这种状况,中职学校及合作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家长人”责任,融德育于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主动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独立,学会品德实践、品德体验、品德感悟和品德选择,引导学生树立与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格,不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唐海县职教中心专门设置了“心灵之家”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对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学校医务室配备了3名专职医生和应急车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学校商店、食堂等直接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场地,使学生在自我服务及相互服务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利用各个传统节日,并邀请合作企业派员参加,举办各种纪念、联谊活动,积极营造“家庭”氛围,缓解学生想家思亲之情,增强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法律规章约束
制度能管理人,也能塑造人。中职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成为诚信守法的企业员工,必须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中职德育工作也必须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做到理性推进。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唐海县职教中心及时修订了涵盖德育实施细则、德育考评体系等内容的《学生手册》,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学习及考试,用国家法律及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对个别道德行为不佳的学生,由学校德育管理部门提出警告,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体“会诊”,提出下一步德育措施,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逐步转变为“自律”。在实训及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合作企业一起,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要求,确定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对执行效果进行督导和考核。为保障学生正当的合法权益,唐海县职教中心还为学生聘请了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使德育工作沿着法治轨道不断推进。
(五)日常检查督促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6至20岁之间,各种习惯养成在好与坏之间极易出现反复,必须加强日常督导工作。督导工作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对德育效果进行常规性检查,内在目的是督促学生永久改正不良习惯,养成固定的优秀品格。唐海县职教中心结合合作企业,将德育督导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教师,所有督导检查结果实行“日公布、周通报、月汇总、学期总评”制度,并将之作为“三好学生”、“德育标兵”评比以及班主任和相关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通过督导检查,学校及合作企业及时掌握了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注重与合作企业密切结合,强化督导合力,及时处置发现的各种德育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防范性德育行为主题,以事前、事中督导为主,事后督导为辅,避免形成重大事件。
(六)德育活动感化
为促进德育生活化,实现“教、学、做”合一,中职学校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强学生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唐海县职教中心以实现“大型活动精品化”、“小型活动经常化”为目标,广泛组织开展“体育天天赛”和“文艺周周演”等活动。通过加大各种文体活动的力度和频度,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校动员全体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或爱好小组),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岗位认识。邀请合作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谈体会,与学生一起论现在、谋未来,极大地提升了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娥.中职德育课“以人为本”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83-84.
[2]温绍金.中职德育课生成性教学模式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17-19.
[3]吴兴富.高职院校德育机制的整合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5-106.
[4]崔景贵.职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创新与范式变革[J].职教论坛,2011(10):4-7.
Discussion on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ing-Studying 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Tangh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UN Fang-fang, YAN Zhi-li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49-02
运用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与机械。尤其对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的数学学科来说,多媒体的运用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要机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与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而愉悦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是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重要优势谈几点认识。
1 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而要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浓厚的兴趣,就需要改变以往教学的枯燥性,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得有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意愿,才会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当作一件礼物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艺术性,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远比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更能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高昂的学习情绪与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点时,笔者充分运用多媒体强大的优势,汇集现实生活中与轴对称相关的各种图形、图案等,进行轮播展示,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就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备、亦动亦静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快为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动态的效果所吸引,将注意力与精力集中于所学内容上,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欲,从而实现兴趣与思维的顺利转移。
2 丰富认知表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理解时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形象事物具体直观地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形象可感的事物,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透过大量的表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起直接讲述结论,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牢固记忆、灵活运用。
如轴对称的概念,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加上简单的讲述来进行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各种事物,如飞舞的蝴蝶、直观的图纸、优美的剪纸等,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丰富学生的认知表象,使学生在抽象的概念与直观的表象间建立联系,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事物中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这样更能透过现象达到对概念的本质认识,从而使学生透彻理解、牢固记忆、灵活运用。学生在运用时再不会机械地套用概念、公式与定理,而学得愉悦,学有成效,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对数学学习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3 刺激多种感官,增强学生识记效果
以往的教学中以听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采用枯燥单调的讲述,获取途径单一,教学氛围枯燥,学习效果徘徊于低效状态中。多媒体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这对于传统教学是一种创新与改进。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来参与教学,这样的教学比单一的听所获取信息的量要大得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记质量。数学由符号与字母组成,单纯地记忆不利于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运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以形象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动态的效果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娱乐学生的耳朵和眼睛,使学生能够通过听与看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为学生预留自主操作的空间,让学生来亲自动手来剪出一组相似三角形,使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创设有效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以往的教学过于机械化,学生完全游离于数学教学之外,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意识不强、程度不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多媒体集优美的图片、滚动的文字、动听的声音、直观的画面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散漫状态到集中状态的顺利转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信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论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突破固有思想与思维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闪现,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用多媒体来呈现数学问题,诱发学生主动探究,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新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使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来向学生展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以及一条固定的边,让学生来帮助把这个不完整的等腰三角形复原。如此呈现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意识,学生会把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会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活动中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将学生思维的全过程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现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得以充分暴露,同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灵感,从而使学生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时机。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作用,是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形势下,要加强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运用的整合,多学习新理念,勤实践、善探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让多媒体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成为新课改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罗纯洁.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研究[J].新校园,2010(5).
篇9
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积极创设条件,营造和谐氛围,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独抒己见――播个性凸显之“种”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能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进行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思维更具挑战性。
在课本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8小时。如果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我一出示此题,马上就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若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当时我非常惊喜,因为这是我没有考虑到,但却实际存在的问题。我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并倡导所有学生向他学习。
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是主动学习所需要的好品质,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永不满足的习惯,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它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
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学生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这个公式来计算吗?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另一位学生回答:“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S=cd或S=πd。”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书本上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因为这就是一种创造。
我们要努力展现课堂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要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人格得以健全。
二、创设课堂活动环境,激发热情――萌个性凸显之“芽”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它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活动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的接触、碰撞和融通,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迸发出富有个性的思维火花。
1.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首先请学生用工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我没有下结论,而是微笑地提问:“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你有巧妙的方法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我马上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时再一次设疑:“如果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轻松又不失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又一次激起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同学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但是他独特的方法却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肯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发展学生学习个性的一把金钥匙。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正是走了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在宽松、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他们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并且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2.体验学习快乐,使学生乐于表现个性。
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成果。
在认识分数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风格各异的画面表示出,黑板上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热情地去赞扬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一切结论,真诚地去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学生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主动探索――施个性凸显之“肥”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思考,只有通过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讲得要尽量少些,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为个体的创造能力追加肥料,促使学生个性凸显。
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没有直接给出物体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腾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测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以及盒中黄沙的体积,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比较、概括、思辨、讨论,理解容积的概念,探究得出容积的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对“饮料为什么不装满瓶”?“饮料盒上为什么写的是净含量”?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堂课上,从实验的方法、工具的选择到最后结论的得出,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灌输,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主动探索,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循环学习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实用价值。这样的认识活动充满生机,学生不但有了亲身体验,而且培养了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实施教学过程开放,解放思维――结个性凸显之“果”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的潜能,开放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1.自主选择,尊重个性。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真诚地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创造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然而,由于学生长期按教师的指令学习,只会用划一的方式去学习,这必然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学生也由于长期失去个人选择的机会,个性的发展也必然受到了压抑。只有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性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的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判断,我们才能尊重学生独有的个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时,我先让学生猜想它们的特点,然后同桌合作,用老师所给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别验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实践操作中感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去设计、去创造、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把选择的自大胆地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完成学习活动,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2.开放问题,放飞个性。
儿童对数学的理解常常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但同时这种理解又是最具个性的。珍视这种最初的朴素思考,并抓住契机及时引导,不仅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的理解,保护儿童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有利于他们相互启发,培养开放、创新的品质。因此,在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要在校园里建造一个面积为12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如果你是设计者,你怎样设计长和宽?”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长6米,宽2米”、“长12米,宽1米”、“长4米,宽3米”、“长5米,宽2.4米”……
就是在这样一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充分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方沃土,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3.延伸课外,完善个性。
在我们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并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引导,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外,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在“探索―发现―再探索”中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真正地领悟数学的内涵,提升个体的价值。
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2)”后,我让学生到市中心十字路口调查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
常州市城中路十字路口某日17:00――17:10经过车辆统计表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摩托车最多,自行车最少,因此,摩托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少年儿童。学生们纷纷提议:把这张表格交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提议寄出后,学生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现在常州市已经正式采取了限摩的措施,学生切实体会到了小主人的角色,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再如:我在教完“求平均数”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走访公安局、居委会,了解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情况。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制表、计算、讨论,得出: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学生们各抒己见,认为:一定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同时,向学校提出建议:请公安局、法院的叔叔阿姨担任校外辅导员,多做这方面的讲座,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学生为能成为小小建议家而自豪、骄傲,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源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了生命发展的课堂,我们从课堂上获得着精神的丰富与生命的成长。在每个充满动感、生气与活力的课堂40分钟里,学生与老师一起在用智慧启迪着智慧、思维碰撞着思维、个性引发着个性,一起体验着、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与幸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篇10
关键词:秩序;活力;城市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39-08 收稿日期:201 1-06一01
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化的历史。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汇聚体,在与人类实践互动中不断化育出承载着多元性的人类可感知和体验的各种文化场所、文化模式、文化制度,也孕育出展现人类文明重要含义的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符号与象征、精神与气质、记忆与梦想,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反观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始于工业文明带动下的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后果,城市文化空间被全球化的浪潮冲撞与支解:现性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日益均质化与同质化,压抑了文化和空间的丰富性;“无地方性”的空间生产模式瓦解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城市生活充满了华丽的碎片和欲望的膨胀,而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格局”;现代建筑克隆复制式的大规模蔓延导致城市趋向呆板与无序,城市的定向功能日渐丧失;人性化与功能化的矛盾冲突导致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延续性及发展和创新活力面临危机;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同造就了人的自我确认、自我认知及经验能力的破碎与分裂……城市文化空间的支离破碎意味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序,也表征着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要想恢复和重建今天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秩序,“必须分析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视角,即城市空间如何获得文化意义、文化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来实现其意义,来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城市。
一、城市文化空间及其生成
“地形学乃是传统神话空间的平面图,能彰显空间,就必能开启空间”,而人对空间之所以感兴趣,在于“人抓住了在环境生活中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城市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并且内在地彼此影响着对方: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物质实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相关性,能够非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而且文化就存在于城市景观、商品消费、城市建筑及日常的城市生活实践之中。城市的进步及可持续的管理方式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如何建构、如何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实践及变迁,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和秩序的象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性产物,人们的生活理想、风俗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凝结与物化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建筑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地流传与积淀,城市中的一切因为人的实践而被赋予具有价值意蕴和意义表达的“文本”内涵。
社会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互关联,以及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和意义,使得城市不再只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成长器。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空间真实地、有意识地表达了物质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城市空间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浓缩了记忆和情感、包含着历史和文化、传递着思想和价值以及凝聚了人类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什么是城市空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哈维所说的“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文化意蕴和文化本质因为与人对更文明、更有序、更有活力的生活秩序的追求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和不同人的生命体验、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而突显出来。
城市文化空间,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序的、有生命力的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载体,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维持、强化和重构的实践区域,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意义表达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从形式上看,城市文化空间既包含直观的、具体的物质性构成要素,如城市居民、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与美学意义的建筑、科研艺术机构,也包含生动的、感性的互动性构成要素,如经济活动、文化交往、日常生活,还包含意义的、抽象的精神性构成要素,如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情感、城市性格、城市心理、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城市魅力。从过程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是传达不同时期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认同等特定内容的历史延续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作用过程。
城市文化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作为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文化空间涵盖充盈的话语场境、实证性事实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现了人类实践和空间特质的相互交织,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同时也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聚。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镶嵌在一定的空间中,城市文化空间本身也是人类生存与实践的客观实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生成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才有了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社会关系,才使城市空间获得丰富的文化意义。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对于城市空间概念的需要,日常生活实践解决了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城市化和文化的存在物,人类实践必定以时间与空间方式存在,人建构着城市空间,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演进与空间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交往与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创造一系列城市文化象征与符号,城市空间因此具有了历史的、文脉的、价值的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形成是人的实践活动、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集聚扩散、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展现其行为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也是人类行为及人类文明有序、可持续的路径。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实体要素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存在则使得城市文化空间相应地具有兼容性和层次性。良好的、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应该既能
够展现清晰有序、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又能够将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创造并保持人类精华和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二、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
1.秩序与活力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的理想状态。“秩序”通常作为“混乱”、“无序”的反义词出现,指合乎规律的稳定平衡态,接近于排列上的规律性和条理性,结构上的平衡性和一致性,整体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秩序”在英文中对应“order”一词,指“秩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西方学者大都依据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条逻辑线索,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上讨论秩序。秩序与社会的可控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人的互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可预测性相关,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它是对社会稳态、和谐、规律及有序的状态揭示,预示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活力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代表保障社会稳定、整合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机制。从静态上看,它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是社会互动和传统习惯的固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从动态上看,它指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能持续生产出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如交换、权力、沟通、价值与文化等,并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实现自我进化。离开秩序,人类社会以至整个自然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稳定的保障。活力指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或是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也指一切行为者获得旺盛生命力,行为过程本身表现出行为主体积极的努力和昂扬斗志。活力必须有承载它的载体,载体是一切存在者。
随着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到城市社会的发展,秩序和活力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和本质与意义也慢慢彰显出来。秩序与活力首先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意义内在相关联:人能够将意识结构和需要体系进行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都是出于秩序的需要;人的生存自我创生、自我确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则在于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活力促使人整个生命机能发挥与实现,推进人类生存意义的无穷生发。伴随着自发和有计划的行动,慢慢形成了日益负载着生产活动功能,并且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所的城市。城市关乎人的生存,从它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秩序与活力不懈追求的意义,城市不仅是人类希望过上有序生活并且能够使之创造性地持续下去的物质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努力使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保持秩序与活力一致性张力的象征性符号。因为人有目的和有意识的实践,城市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城市文化空间也包含着一开始就蕴含在人类实践中对秩序与活力追求的本性。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格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精神秩序化与活力化相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表现着秩序,并且具有“序而不死”、“活力生机”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机与活力,同时却“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代表城市文化空间的稳定、有序、饱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展现了基于科学性、有机性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表达;而活力则蕴含着城市空间的文化生命力、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
2.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及构成要素,它们同时存在并且构成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有机系统,或是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这里的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抽空了时间,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策略的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
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指实体环境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主要在客体形式范围内,从物质实体要素,比如建筑、树林、街道、交通等与周围虚空间之间的交织关系出发,运用归纳及多变量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个局部共时态空格局与模式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律及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进而引申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情感及美学意义。它反映了城市构架的整体性和秩序性逻辑,并且强调城市若要获得有生命力的内涵,不能只注重形式美,而必须在满足城市功能活动要求前提下,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组织感、秩序感及形象感。R.克里尔(RobertKrier)的城市空间主要就是物质性的实体空间,表现为城市形态与现象,由不同的基本广场形态通过变形、融合、变角等方式演变为多样的空间形式,也考虑到广场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传统,尤其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倡导的“寻找失落空间”。寻找失落空间,就是要恢复受现代主义影响而丢掉的城市主义和人性化尺度的原则,恢复传统城市中街道、城区、广场、公园等相互关联的秩序,恢复城市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中实体(比如教堂)与空间(主要是广场)之间关系的美学和艺术意义上空间,他通过考察城市中物质实体如广场、街道、建筑物、纪念物等,从艺术及美学角度总结城市空间构成特色和结构内涵,艺术性的核心就在于整体性、关系性及有机性,只有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城市空间就会丰富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会更富于活力。
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行为与环境知觉意义上的空间,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理解的城市空间。这一层次的空间由单纯的客体形式的分析深入到认识主体人,在环境与人的感知、领悟与理解的双向互动基础上,挖掘空间的文化和符号意义,形成人类社会化共识的基本特征“意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就是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分析,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感知当做整体来研究,希望在城市物质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实践感知三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一致,追求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林奇认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城市物质空间元素同等重要。人如何与城市环境保持协调双向互动的关系,如何成为城市中的参与者,如何真正感受到城市,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可读性与生命力,决定着城市分析与设计。可读性就是城市应该组织清晰,秩序明确,布置得当,连贯条理,个性鲜明,而且还有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悟、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这样的活力特征,这样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秩序性的环境必定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崭新的意义,也会拓展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统一了个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对具体建筑空间的抽象化。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实践关系,包括认同的活动,都是对空间秩序的掌握。他对空间的
理解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即把空间看做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人的身体与创造性,从人亲临的空间性出发探讨场所、路径、领域等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人类生活独特意义的发生机制。空间存在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有秩序的城市空间,以其深沉的历史和精神的脉动,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融合了城市、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设计是否都以人性化尺度为出发点。遵循人本主义目标和企望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有机融合的,不会追随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城市秩序,内蕴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都要试验性地致力于“澄清这一秩序”――满足人类群体最大可能性的成长以及“人格最大程度的文化”。芒福德的城市空间,就是文化精神意义上的空间。它能够保持自身生命力并且能够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明社会的意义象征,在于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只有为了永恒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或资本而设计的城市,其发展的活力之源即“一系列世代不变的生物及社会的恒量”才能被发现,空间的文化意义才能完全突显。建筑的秩序、城市的秩序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秩序的社会与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致的。建筑、城市中蕴含生命秩序的原则,秩序代表着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城市与自然、与生活要充分地保持关联。秩序也意味着城市应该以人性出发去建构,“定位于人性化,福利和服务事业,而不是机械化和利益”,秩序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师的思想里,也存在于时代的政治制度、工作秩序与社会态度之中。“城市理论的公式化”模式下的秩序,即纯粹机器化、纯粹的模仿创造的普遍秩序,并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因为它的生命内涵及活性意义被抽空,城市空间、场所只为特定目的服务,城市会日益丧失发展的生命力。
共时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说明了,城市文化空间是立体的、层次的、多维的,秩序与活力是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目标。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城市中的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同时也要注意城市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活性,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交杂影响。
3.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在历史和时间维度中理解和透视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城市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它并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之外的领域。从文化视角把握城市空间的历史生成,首先是将文化理解成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领域之中,并且同样也是历史地生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理论形态。其次是城市空间随着历史的进程,日益获得并强化文化意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帮助形塑城市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演进序列,每个阶段又有各自兴起、繁荣、衰败的历史逻辑。
古代城市的“神祗的家园”。城市产生于“旧一新石器的文化的社区之中”,这是产生于有机生命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特殊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专门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古代城市紧密地、有秩序地、有组织地集中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复合体。诸如城墙、圣祠、村庄、建筑、集市、广场、堡垒等慢慢在这个复合体中发展,日益有序化,逐渐获得各自的文化意义。如城墙既是为居民提供保护的物质性防御壁垒,也是居民安全感的精神界限,它同时也孕育着野蛮文明的种子;宫殿和庙宇包含的神圣权力,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城市因此不仅仅体现着精神宗教及世俗的伟力,也以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秩序的形式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象征及文化意义之所以获得,并不是各组织部分在尺度、空间上的扩延,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祗,以及整个儿井然有序的空间”。
希腊城邦的“自由的生活”。希腊城邦是经过数代市民努力创造的新的城市形式,它蕴含着更有机的,与人类生存的活的内核更贴近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市民的精神。雅典卫城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和城市全部实在的精华,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统的,自我完备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秩序”,将古代城市真正神圣的元素――圣泉、岩穴、皇宫、庙宇、营地等延续并且聚集于一体,形成复杂而又原始的结构组合,彰显着城市空间的历史和深度。广场则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广度,它具有开放性却没有统一性,包容着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正是在开放性和开阔性中萌生了真正的城市秩序。希腊的房舍是简陋的,住宅条件贫寒,城市空间有限而且是低水平;但它的市民在精神上是广阔和富有的,思想是彻底解放的,因为“他们超脱了文明方式所具有的那许许多多败坏生活的清规戒律和实利主义的名缰利锁”。城市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舒适、奢华与昂贵,而在于拓展了的精神世界,因此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清洁、整齐、优美、秩序的城市在市民身上活化了,市民也真正融入到具有明显形式和关系的城市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之网,在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之间自由地塑造自身。
中世纪城市的“自然的韵律”。中世纪的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城市空间与大自然巧妙地协调,体现了真正实用的有机体的特点。城市布局合理,亲切愉快,生动有趣,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防御式的街道布局、交通设施、城镇格局,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天然形成的,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的韵律,也体现了空间的最基本的文化含义――给居民提供安全和方便的生活和心理安全感。城市空间想象力在人们生活、心理中得到充分发挥,自由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和紧密封闭的有限空间,教堂、广场、街道有机融合在有限空间之中,带来切实的可爱感,引导居民思想和精神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会综合体,而且也是个生气勃勃的生物环境”声音悦耳,景色润目。建筑形式上的和谐协调原则,带来令人满意的真实的建筑氛围,广场、房屋不拘泥于程式的配置关系带来生气和力量,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和对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这两股活跃力量使得城市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
现代城市的“实利的规则”。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和文化的抱负,曾一度具有创造力的中世纪精神逐渐萎缩,被创造性演变的新的世界观所取代。文艺复兴吸取了古典形式精巧的风格与形式、富于想象力、与当时生活很好适应的精神,但在进一步发展时,就把这种精神当教条和公式套用。一味的模仿遮蔽了表现的原则,因为表现
需要在形式创造上具有真实性。结果就是“文化上的自杀”,文化的生命力被窒息,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也被消解。“从那时起――足足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许多集镇和城市,都受到这种思想的浸染。”城市与它的时代、地点和环境脱节,因为对建筑也缺乏理解,以致原本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并且创造浪漫生活环境的新浪漫主义出现荒诞的幻想精神,带来杂乱与浮夸的风格和形式,在与不断工业化所带来的实利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日渐下风。实利主义规则成为后来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开始危及城市的有机统一,并且渗透到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与降低了人们的审美力和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城市建筑被没有丝毫文化意义的装饰包围。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和扩张,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许多庞大的社区,也给予人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它已不再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栖息场所,而是被摧残得枯萎、挤满人群、精于计算、浅薄冷漠的混乱无序的地方。
未来理想城市的“有机的分散”。今天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和衰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越来越令人生厌,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也许沙里宁所倡导的有机的分散,是未来理想城市可以尝试的发展理念。在19世纪就有人从文化中看到新的变化过程和潜在力量,对城市发展作了整体性的预测。城市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是将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城市与乡村和区域的关系是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霍华德也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表达了有机联系的思想,他知道要想改变城市拥挤混乱的状态,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恢复人类的尺度,寻找有机的、独立自足的城市。理想城市是与实际的结合体,合乎人们需要,城市中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更加整齐有序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能够“建立平衡和自治,并且,尽管情况千差万别,能维持得整齐有序,尽管需要生长发展,能维持内聚力和协调和谐”。有机的理想城市是秩序与活力并存的,形式和布局有序整齐,社会生活丰富、经济繁荣,充满积极的城市价值环境。
对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和其文化诉求的逻辑,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多元层叠。只有将城市放置于文化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放置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兴起、繁荣、变迁和衰落的演变历程中,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透视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文化底蕴、厚度和生命力,为城市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即“一种能够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的新秩序”。
三、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从时间和空间关系来考虑,就无法形成并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也无法理解城市丰富的未来。尽管上述从共时态与历时态两个维度揭示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发展相当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城市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并且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城市也通过时间和空间合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文化交响乐。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城市空间存在的方式或格局安排,已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性化与功能化、理性秩序与自然秩序、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交替、变更、徘徊前进的历史,对秩序与活力的追寻则一直作为人类构建理想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梦想贯穿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文化空间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性的挑战。如同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广泛的观念形态,意味着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进步,它是一个开启于启蒙时代的文化合法性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去进行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城市是“现代性的机器和主角”,城市复兴与重建的努力体现了它与现代主义精神之间强有力的逻辑关联,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同时现代主义也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样态与价值模式影响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对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生存的所有方面产生深层的制约与影响。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力量”,造就了人与其生存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造就了对于城市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奇、大、变、快的体验,也造就了居于世界中心却又躲着这个世界的“城市漫游者”(naneur),把现代人带进了自身与城市空间文化断裂的焦虑、孤独、不安之中。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力、想象力越来越弱,对城市空间的权力丧失,他们所经验到是被现代性支解与破碎掉的空间及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使得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丰富性和空间认同感,他们无法在新的城市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分裂的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产生的,这种分裂是人的角色与自我的分离,是人自身秩序的断裂及活力的丧失,是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其实包含人对自身秩序及活力恢复的一种期望,因此它的建构与拓展,要着力于改变现代城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逐渐弥补人与城市空间逐渐的疏离,使人慢慢找回自我、确认自我,找回失去的城市认同感。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的文化联结的复杂导致了城市空间景观的高度复合,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也具有了商品化、异质化与同质化相互交织的更为复合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成为资本整合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并且展示其自身逻辑的过程,也是资本按自己的原则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的过程。资本对城市空间和文化不断侵占和控制,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意义被商品化和消费化侵蚀。全球化不断生产出被消费主义、实利主义浸染的城市空间景观和道德秩序空间区隔、阶层秩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全球化、商品化、资本日益深化的流通力量与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相吻合。文化植根于政治经济之上,货币与商品与资本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形式也必定牢牢嵌系于资本日常循环的过程之中,政治经济的转变,必然促使城市的文化随之转变。这种转变造就货币或商品基础之间文化价值尺度的紧张,个人政治与社会意义的模糊,公共与私人空间疆界的多孔,以及空虚、不安、焦虑及混乱的文化情绪。全球化一方面为文化穿越空间的距离与界限,自由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散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重构与重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导致城市面貌和形态的均质化、标准化和庸俗化。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追捧,而其文化意义被日益抽空,城市文化空间
多样性与丰富性日益衰微。提炼受城市空间发展深层次文化结构所支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重构城市空间的场所意义、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保存城市文化空间的本土性与独特性,应该成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路。
信息化的挑战。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变革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把我们带进后工业信息时代既真实又虚拟的网络社会。城市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物流、财流汇聚点,它已变成了流动的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具有共识性、促动性、网络性的城市也正在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构建着崭新的空间,并且快速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构成了一副建构在“比特”上的崭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文化图景,形成数字城市中的“真实虚拟文化”(卡斯特语)。新的文化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其最深层的影响是文化层面的,它诠释着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生存方式及自由主体价值,这就是今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城市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城市建构在不可见的数字电子流中,渗入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方面,由此兴起虚拟的公共生活和虚拟的公共空间模式。“日益增强的资本与投资的流动性,劳动力结构的转移,更具弹性的生产与消费系统”,也改变和挑战着传统的城市生活及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方式正在解构社会公共生活过程,日益导致现代物质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碎片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人和建筑、文化习俗等都要相应地进行重组,旧的社会运行体制及文明模式也要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需要在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延续、虚拟实践与现实感性活动的互动、虚拟社区提供的认同感与自我创造力促进中保持张力和平衡,这样才能将城市中内植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发挥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代表居民需要、权利和责任的,并且拥有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乌托邦理想。
- 上一篇: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下一篇:医药市场调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