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1 18:1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扶贫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扶贫调研方案

篇1

一、高度重视,积极动员

3月6日,发改委专门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这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会上县发改委副主任、驻李集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蔡家启带领全体帮扶干部,全文学习《XX县脱贫攻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方案》,并就有关具体事项给大家做出说明解释,就走访调研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讲解,使大家深刻领悟方案精神,确保调研走访活动有的放矢。委党组书记、主任李绍奎在会上对大家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为进一步增强帮扶干部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走访时要做到,问家庭基本情况要核实到人、问致贫原因要分清主次、问脱贫需求要准确无误;在拟定脱贫时限时要因人而异,在确定帮扶项目上要两厢情愿,在敲定帮扶措施上要切合实际,在划定帮扶责任上要岗责分明。要通过此次活动开展,把“量身定制”的帮扶措施具体落到实处。

二、广泛走访,摸清实情

会后,李绍奎主任带领委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全体帮扶干部一行分四批前往临水镇李集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针对今年重新调整的53户包保户,他们各找门路,做到一户不漏。李绍奎主任先后走访了村两委和自己包保的贫困户,紧接着在驻村工作队队长蔡家启陪同下,查看2017年单位帮扶项目两条道路和一个水渠硬化现场。李绍奎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要深入调研,了解20xx年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村两委和镇政府沟通汇报,抓好李集村项目储备建设,立足村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2018年度工作计划,精准组织实施;扶贫工作队要充分利用在基层工作、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确保李集村2018年村出列任务按期完成,促进振兴乡村战略落地生根开花,为打造美好乡村,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做出新的贡献。

全体帮扶干部积极投身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之中,先后利用4天时间,深入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和扶贫对象促膝谈心,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登记表》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摸底表》要求,逐项询问,认真填写,并对帮扶对象住房进行全景拍照。对不在家的户主,通过亲友帮助、电话询问等方式,尽可能与本人取得联系,获得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力争填报尽量准确。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上海学生公寓”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科技扶贫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县科技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扶贫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村领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科技扶贫,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的通知》情况。县科技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共同印发了《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方案》,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重点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协调安排省市县三级名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72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全覆盖。

2.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协议签订、履行及帮扶成效情况。协调省市县59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72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根据绩效考评情况汇总,共开展培训293场次,受训6302人次,引进新品种173个,新技术155项,帮扶贫困户725户,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考核优秀33人,合格26人。

3.转移支付用于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省下达24万元,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培训等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经费安排21万元,拨付科技特派员(59名)包干使用,科技特派员帮扶1个村经费3400元,帮扶2个村及以上的经费适当增加,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材料编印、技术指导、交通差旅费补助等。科技特派员培训安排3万元,由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承担,各1万元,用于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培训工作。

4.本年度县本级科技特派员认定及管理情况。制定《寿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20年“三区”人才工作实施意见。5月22-24日,举办1期科技特派员创新能力暨现代农业发展培训班,培训54人。2020年选聘县级科技特派员84人,其中新聘61人、续聘23人。

5.县本级调研指导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情况(含调查情况表等)。结合工作考评,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并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团,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建专家组,深入全县72个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二、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情况

1.辖区内省级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情况。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启动第五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工作的通知》,2020年益丰生态、农门天下蔬菜2家企业申报了河蟹养殖、蔬菜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价,通过省级备案。至此,寿县已认定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应用作用。各工作站建立了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其中席草工作站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

2.县本级对辖区内备案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调研和指导情况。多次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工作站调研指导,并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支撑当地扶贫产业发展情况。我县各工作站技术力量较强,产业特色鲜明。如寿县河蟹绿色养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隐贤镇贫困村姚祠村境内,依托当地水利、水生资源优势,在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组织科技特派员,围绕河蟹绿色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优化养殖业结构,促进水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寿县蔬菜无公害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由淮南市农科所和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服务团队,帮助贫困村和周边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动产业发展。

4.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获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今年,我县新备案2家工作站获财政资金支持36万元,严格按照工作站建设要求,实行专款专用。

三、科技扶贫项目实施

1.对省级及以上科技扶贫项目,以及省转移支付科技扶贫项目监督管理情况。对2020年转移支付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并报经市科技局备案同意,共立项4个项目,拨付资金29.8万元。签订了项目任务书,明确预期目标和经费使用范围,督促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取得实效。配合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开展科技扶贫专项“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监督检查,对反馈的问题及时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2.项目取得的帮扶成效。我县科技扶贫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及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种养业技术水平,通过项目实施,让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增强了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回报社会的能力。如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承担实施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湖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围绕草坪草百慕大与农作物秸秆、黑麦草等混合裹包青贮,生产营养价值高的青绿饲草,并根据湖羊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裹包青贮的饲草与精料配置湖羊全混合日粮,提高湖羊的采食量,增加湖羊日增重,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湖羊生长速度与肉品质。同时,通过收购贫困户的秸秆、贫困户进场务工和免费技术咨询等措施,使贫困户增加收入,为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消费扶贫工作

落实《安徽省科技系统“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情况。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科技特派员基地,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扶贫产品,并开展宣传推介。采购扶贫产品折合金额58.67万元。

五、创先争优工作

篇3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一是成立机构,确保帮扶责任精准,全区“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布置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任组长,两名副局长及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科室,大队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XX村“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专项具体办公室,并抽调一名副局长和一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是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村上2013年新一轮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局多次派出工作人员协助驻村干部,深入XX村对一百户贫困户家里进行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XX村共有85户贫困户符合精准帮扶,并对第一批贫困户进行了物质慰问和技术帮扶,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XX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药材种植为龙头,XX村发展土鸡养殖,养殖业:牛、羊、猪,并对未来三年全村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目规划文本已完成并上报。

四是干部包抓、确保示范带动精准,按照科级领导帮扶两户,一般干部帮扶一户的要求,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首轮由执法局、镇、村干部工包共同宝抓精准扶贫示范户、协助贫困户选准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提供技术、发展产业,协调有关部门及友好单位进行救助和捐助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力争通过一对一帮扶,使贫困户能够顺利脱贫。

二、当前项目完成情况

2014年计划在XX村实施4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实施完成,其中协调有关部门用于XX村村委会办公场所设施改善和贫困户养殖业启动资金2万元,友好单位捐助5千元也已到位,其他用于养殖的启动资金也正在积极谋划中。

三、下步打算

一是完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局将结合XX村实际情况和中委、省、市、区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该村精准帮扶实施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度精准扶贫机会,为XX村的整体发展和贫困用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在性,操作性、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数据资源管理局强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形成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的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按照人社、组织部门的意见,及时选出扶贫一线的合适人员替换退休老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耽搁、驻村职责很明确、攻坚一线有战士,为单位包村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组建扶贫专班攻坚克难,继续由扶贫分管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在国家验收“县摘帽”的关键节点扎根基层,攻坚在一线,排查最疑难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并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期间逐户摸排,为本年度持续干旱缺水危险提供了线索,为后期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帮扶计划,结合实地调研和下乡座谈,及时掌握信息实施精准帮扶。

(二)领导调研

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率班子成员到求知村开展实地调研6次。从农特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党员活动建设、公共基础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调查、与群众促膝交谈以及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根据需要投入帮扶资金,结合实际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力所能及地帮助村与项目牵头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结对帮扶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落实

1.根据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1)选派原扶贫专班同志担任驻村扶贫队长、继续由分管扶贫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落实驻村工作基本保障;(2)通过今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2019年拟脱贫户18户44人,尚有5户14人计划2020年脱贫;(3)取消了产业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逐户摸排调研,帮助120户申报产业扶贫,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家庭收入;(4)按照要求,对结对帮扶户做好小额信贷到期户的告知和催还工作,目前我局结对帮扶户小额信贷到期4户均全部还款,贷款利息均由政府帮助承担;(5)按照每季度调研、每两月走访的方式,对照年初的帮扶计划对结对帮扶29户实行精准帮扶,为其中一户特别困难的家庭介绍护林员岗位增加务工收入;(6)同农业农村局沟通争取国家助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50万,用于村发展种植175亩白茶项目,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2.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局投入资金共4.16万元,其中3万元用于村建设痘元路,1万元用于“暖冬行动”,对2018年后23户未脱贫送温暖体现节日问候,1600元用于对结对帮扶的两个有重病人员的家庭送救济金。在实施项目方面:我局帮助申报修建、且均已完成施工,路正在实施,175亩白茶项目开始土地平整阶段,各项双基建设有序完成。

3.结对帮扶政策落实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帮扶人严格对照计划表,按照项目实施的政策要求,逐一落实。全村实施产业扶贫120户,危房改造4户,教育扶贫58人,光伏扶贫45户,项目落实更精准,帮扶成效再凸显。

4.促进基层党建方面: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结合主题教育在村上党课2次,充分利用党课理论宣讲,提高党员群众的带贫减贫、发展家乡集体经济以及争当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驻村工作队召开扶贫夜校超12次,利用扶贫夜校,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扶贫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和身边典型,调动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二、存在问题

我们深知取得的帮扶成果来之不易,落实帮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帮扶方式还需再扩展,产业扶贫还可以加大投入,单位优势还需要继续开发。

篇5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深鼓舞着我们。2017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攥紧拳头攻坚。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区域,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打好攻坚战。研究制定《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方案》,针对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20个重点乡镇和200个重点贫困村,按照“一个目标、一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方案、一套机制”的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目标。

二是瞄准靶向发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贫、社保政策兜底、基础设施建设这四场硬仗,科学制定脱贫方案,全面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小康社会。

三是撸起袖子实干。将2017年作为脱贫政策落实年、脱贫质量提升年,以实干求实效,以精准促攻坚。在全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活动,看贫困识别退出是否真实、看脱贫攻坚责任是否落实、看重大政策措施是否落地、看贫困群众是否满意,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水平。春节前,全省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深入扶贫联系点开展调研慰问,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力推动工作落,发动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篇6

一、基本情况

1、扶贫开发项目立项情况

2001年-2012年,水城县经省、市审批立项的扶贫开发项目共512个,安排种植业项54个,养殖业项目305个,道路、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人畜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113个,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24个,综合扶贫试点、培训与劳务输出项目等16个,共启动实施442个,占86.3%;市级审查申报大连对口帮扶援建项目31个,主要安排于文教卫生项目,共启动实施23个;中央、省、市、县挂钩扶贫队项目90个。

2、扶贫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五年来,国家、省、市下达到水城县的财政扶贫资金5643.07万元,其中国家、省级资金5047.93万元,市级资金595.14万元。投入种植业项目990万元,占15.9%;投入养殖业项目3600万元,占63.8%;投入道路、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人饮工程、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440.7万元,占7.8%;投入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项目建设189万元,占3.3%;投入综合扶贫试点、培训与劳务输出项目514万元,占7.2%。累计拨付项目资金4289.414万元,占到县资金的76%。大连对口帮扶资金共587万元,到县扶贫办专户425万元,累计拨付资金270万元,占63.5%。小额扶贫信贷资金3421.3万元,其中:农行2421.3万元,信用联社1000万元。共发放贷款3421.3万元,投入种植业1728.39万元,养殖业1452.78万元,其他项目242.13万元。累计回收近2000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79%。中央、省、市、县驻乡扶贫工作队共投入1098.9万元,于当年工作队收队前均全部投入使用。

3、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申报由乡或县业务部门按县、乡扶贫规划申报,县扶贫办按财政扶贫资金投向进行分类汇总,县财政局按省、市控制资金进行项目筛选,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后,扶贫办、财政局再联合行文上报。根据国家和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县的实际,出台了《水城县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试行),对到县的各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管理。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监督管理,指导项目资金拨付与资金报账。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前期调查,方案审查,扶持对象审核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核查、报账票据账物审核、项目验收等工作。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等措施,对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扶贫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

二、存在问题

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扶贫工作者及有关人员的辛苦努力,水城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326个重点村和"一山一河"地区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扶持,全县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贫困面减小,贫困程度有所减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逐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资金到位迟,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乡村申报、县级审查、市级审核、省级审批的工作程序,省、市每年下达资金计划和项目批复文件都在下半年,加之县级要对乡镇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致使资金拨付到项目的时间较迟,项目进度不能按计划实施。

2、项目资金投入标准低,投入量少,乡、村和农户自筹资金难度大,影响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扶贫工作的效果。扶贫项目一般都要求乡、村和农户配套资金,但由于扶贫对象主要是贫困乡、村,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基本上无资金可配套,许多项目无力承担,严重制约着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很多贫困户特别是极贫户由于不能配套资金和偿还贷款信用度低而得不到扶持,多数项目也只能以有一定经济能力、能配套部分资金的农户为扶持对象,对于如何扶持极贫户脱离极贫线,目前还没有好的方式。按照省的规定,农户购买一头牛仅补助700-900元,一头猪补助120-200元,贫困农户自筹资金难度大,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提高补助标准,缩小规模的现象。修建村级公路每公里补助1万元,虽然农户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公路质量较差。

3、部分乡(镇)村重项目争取、轻实施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乡、村作为重点扶持地区后,资金投入量大,项目较为集中,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项目专人负责、专人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慢,报账不及时,扶贫资金专户挂账数额较大。有的乡、村项目申报时考虑不充分,项目申报后难以实施,出现擅自变更项目或迟迟不实施等情况。有的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措施不力,项目不能发挥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项目技术服务没有很好跟上,有的项目效益不太明显。在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重资金投入,轻技术投入,没有很好的建立健全技术扶贫体系,也没有积极探索有效的经科结合模式。近几年来,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种养业,但是由于乡镇农业科技人员较少,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跟不上,即使农户得到了资金项目扶持,也还是采用传统的种养植(殖)方式,不能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产品规模小,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很明显。

5、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重项目实施开发,轻后续管理,致使有的项目实施后无法验收。项目实施结束后,没有利用项目实施后积累的资金、技术等条件延长扶贫产业链,增加发展经济的后劲。

6、贫困村的类别确定不够准确,有的一、二类贫困村的贫困程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有的甚至比非贫困村要富裕,真正需要扶贫的村寨得不到有力的扶持,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扶贫工作的进程。

7、贫困乡镇财政非常困难,拿不出项目的前期经费和管理经费,扶贫资金又实行专账专户管理,不准挤占和挪用,致使有的贫困乡镇争取和组织实施扶贫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自动放弃项目,制约了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

8、扶贫单位的性质不统一,工作人员身份不明确,待遇标准不一,影响了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水城县乡级扶贫站自成立以来,是参公管理还是纯事业单位一直未予以明确,工作人员既不能参与评职称,又不能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工作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队伍难以稳定。

四、意见与建议

针对水城县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组经过充分分析研究后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在扶贫资金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我市扶贫开发要立足现有资金规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贫数量、收入指标的倾向,将收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2、由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调研组,着力研究解决扶贫资金"计划早,下达晚"的问题,保证项目在验收之前有充足的实施时间。同时对阻碍扶贫项目实施的申报、资金到位、拨付比例、实施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找出原因,简化程序,简便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3、扶贫开发要由扶贫部门单一型扶贫向社会型扶贫转变,集中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向社会吸纳扶贫资金,以减轻各级财政的负担。市、县(特区、区)两级帮扶单位要继续为帮扶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办实事;要加强对社会扶贫力量(如非公有制企业)的动员、整合和配置,使各种社会扶贫力量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形成共同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合力。

4、积极探索有效的扶贫资金管理模式,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全市各级扶贫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制定保障实施的配套政策,对能够用于重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资金,要制定相应措施予以落实,最大限度保证扶贫开发项目所需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将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各类扶贫资金最大限度的盘活,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5、认真探索扶贫资金的"滚动使用"机制,使扶贫由单纯补贴的输血型向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造血型转变。以前扶贫工作侧重于解决贫困群众眼前的具体困难,资金投入量少、需求量大的矛盾难以解决,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今后应改变扶贫资金的投向,变补无偿使用为有偿扶持,逐步扩大扶持范围,使贫困户和低收入户都能得到扶持,而且形成各自的产业。

6、要做好督促监察工作。一要督促资金尽快拨付到位;二要监督项目实施进程;三要采取聘请对口帮扶单位的干部作为扶贫办的督察特派员,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村的资金落实及项目实施情况;四要明确扶贫项目的责任人员,实行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法人制度。

7、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项目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建立运行管护制度,并将运行制度落实到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和项目农户,使项目实施产生的收益能持续运行,保证已形成的资产稳定增值增效,并帮助农户积极培植后续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8、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技术扶持体系,提高扶贫效果。要用足用好农业科技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l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在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9、为了调动贫困乡镇实施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可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项目前期经费和管理经费,用于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同时,乡镇干部尤其是乡、村级主要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前期工作经费和管理经费等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要以扶贫攻坚大局为重,尽心尽力抓好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10、要合理确定贫困乡村和贫苦农户,调集有限的扶贫资金进行扶贫,让真正需要扶贫的村寨和贫困户得到有力的扶持。

篇7

一、金融扶贫“产业贷”情况

县被省办确定为金融扶贫“产业贷”示范县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听取了县扶贫领导小组的汇报并就县级400万元风险补偿金进行了研究安排。扶贫办在县领导的支持下,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了合作意向。3月下旬,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主要领导和主管人员赴扶贫办专题学习金融扶贫工作。并重点学习了“产业贷”,实地参观了产业贷项目区,带回了大量资料,对“产业贷”工作开展有了基本的了解。目前,省级、县级风险补偿金已全部到位,正在等待省《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的出台,同时筛选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文件出台后迅速开展工作做准备。

二、2014年减贫人口落实和2015年减贫计划实施情况

1、2014年度减贫人口已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县有减贫人员台账,乡村有减贫人员登记册;减贫户帮扶手册体现了帮扶和增收情况。

2、2015年减贫计划实施情况:2015年项目实施计划正在收集编制,因此减贫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和帮扶计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贫困户落实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专项扶贫项目、行业扶贫项目,社会扶贫项目落实到户工作正在进行。

三、2014年、2015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落实情况

1、2014年项目已审批正在实施,已报账556.5万元,2015年资金项目编制工作已启动,完成收集各村上报计划。

2、集中力量解决1000个贫困村特色产业问题情况:14个村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情况2014年度已完成,正在实施当中。14个重点村共在2014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91万元。

篇8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1、强势推进和谐生态村创建。

年计划完成65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5个整乡镇整治、3个市级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镇创建,启动5个中心村建设。经过8年建设,全县597个行政村中有288个已完成“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占48.24%,剩下的村庄都是班子战斗力相对较弱或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差,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已完成所有“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村的村、乡镇、县、市到省的逐级申报、立项、任务下达和实地调研指导;组织交通局、林特局、卫生局、环保局和财政局对乡镇业务骨干、工程承包人员和部分村干部共72人进行业务培训,现场参观两个村的半成品工程;向村干部和部分乡镇干部发放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服务指导联系卡”200余张。已经有3个村基本完成整治,12个村整治任务完成一半,其它50个村已经启动整治。

2、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

目前我县按照“三有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的实施。我们制定了年度乡镇(街道)“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春节前后进行了一次督查通报和排名通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工作回访。全县597个村共有保洁员1199人,其中社区106人,农村1090人,已组织了5期共458人保洁员轮训。继续通过财政拨款、村民收取、乡贤捐资等方式筹措活动资金,其中一季度财政预拨专项资金100万元。

3、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是今年省市适应新农村和生态省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县领导十分重视,目前农办正会同县发改局、财政局争取世行贷款,用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思路已经大环境学院讨论推出,现在进入调查、研究、确认阶段。

(二)以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1、继续实施产业扶贫。

我办认真总结我县十年扶贫成效,制作了县十年扶贫纪实宣传片。6月份,经农林大学、县委办、县府办、县农办、财政局、发改局、水利局、农业局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上半年,按照村级种养业、村级公共设施、基地配套设施、帮扶组织四类,下拨了年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370万元,其中省财政253万元,县财证配套资金117万元,同时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的意见》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公告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成年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项目预申报工作,同时对申报年产业发展项目名称、地点、完成时间、投资规模、实施效果和带动低收入农户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年度扶持对象,指导和督促项目实施。

2、加大实施金融扶贫力度。

我办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协助督促已开展的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正常运行,4月份,会同审计局、财政局对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资金审计。目前互助资金总额200.1万元,农户入股资金40.1万元,发放借款总额149万元。5月份,帮助年新增的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筹建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实施扶贫小额贴息信贷,下发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申报通知要求,明确扶贫贴息对象、贴息依据、标准和贴息最高额。

3、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作。

下发年年度下山搬迁计划和年度考核要求,把移民搬迁项目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纳入县二个社会考核。积极推进移民小区建设进程,完成朝阳二期征地47亩,安置区平面图总体设计方案,目前安置区设计方案报批、施工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正在有序进行;4月份,针对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问题,出了《县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暂行规定》(政办发[]40号),切实解决制约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的瓶颈。上半年共完成下山移民261户,792人。

4、继续扶持农家乐发展

上半年农家乐完成投资210万元,接待餐位数达7573个,床位数达1213个,共接待游客92.8万元,直接营业收入4675万人,购物收入2865万元。上半年我办多次与农家乐协会一起对街道、镇、镇等重点区域的农家乐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是针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指导。4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期农家乐业主培训班,并到永嘉等地参观学习;6月份,我办带领部分农家乐业主进行了一次外出考察,受益匪浅。同时,我办和农家乐协会不定期在各大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区域展示发放农家乐宣传折页,并在农民信箱、新农村等网站加强宣传,充分展示我县的农家乐特色。

5、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创建。

年初,我办在各乡镇申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6个市级强村、20个县级强村创建对象,涉及蔬菜、杨梅、蜜梨、笋竹等10多个产业。分解任务后,我们组织农业、林特等相关部门对今年的创建村进行多次的工作指导,并针对创建村的产业发展,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村的产业发展水平。

6、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截止目前累计已完成培训3629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987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42人,实现转移就业1453人。我们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并制定了农民培训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开展“两创人才”培训,我们把农村“两创人才”培训及精品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层次。加大对日常培训班次的监管,上半年我们多次对各培训班次进行暗查,督促培训机构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三)以推进“三农”服务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改革和服务保障水平。

1、加大政策改革创新。

今年我办围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加强调研,排定了五项重点调研课题,分别由领导班子负责落实。同时,我办加强政策性调研,完成了农业农村扶持奖励政策的制订,已经县政府发文。破解了困扰多年的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和房产证办理的难题。按照原有政策,高山移民户的户籍登记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以至于“两证”都无法办理,严重影响高山移民户正常权利的享受,拖延了扶贫工作的进度。我们在调研后召开座谈会,会同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展开讨论,把这件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工作细化,出了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屋登记的相关政策。

2、加强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

今年我办加强指导员制度建设,要求各派出单位严格选人,派出精兵强将作为新一批指导员,4月份,我办完成了第六、第七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交接,第七批指导员共92人,其中省派8人、市派9人、县派75人。5-6月,我办组织慰问了全体省派农村指导员,6月初,分别召开省派和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例会,6月底,举办指导员培训会。今年我办抓好指导员信息报道和典型培树,已刊发《今日农村》专刊3期,向上报送信息5篇,其中《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在《新农村》第5期上发表。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加快“初级型和谐生态村”的创建。将继续加强业务指导,拓宽筹资方式,采取月通报制度督促整治进度和施工质量,6至9月召开施工骨干经验交流会和面上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由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及所属创建村,根据省考核办法要求,帮助指导建立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档案和工作账。确保在11月份65个整治村都完成任务。

抓好“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要理顺管理体制、抓好机构配置,7月上旬整合县清洁办,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集中正式办公;同时明确县财政资金到位以及改进资金拨村方式,制定新的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保洁员工资按月、足额、及时拨付;建立县领导调研、联系、定期督查制度,保证清洁家园活动强势推进。7月初召开全县清洁家园领导小组成员和乡镇(街道)书记会议,并在7月上旬组织一次全面排查,开展大清扫,8月份组织召开全县清洁家园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市督查通报提出的整改方案,由分管县领导带队到两个乡镇(街道)跟踪督查彻底整改,迎接市回访;将县域内主干道、两侧以及各风景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村等列入重点区块,将、三个中心镇和4个建制镇作为重点乡镇,开展一次卫生大整治活动,并进一步健全保洁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培树典型,带动活动开展,今年创建、、、等示范乡镇和全县100个示范村。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县村庄整治还有309个村未开展,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计划,争取三年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我办下一步牵头做好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发改局、财政局包装项目,尽快把世界银行的贷款申请下来;提请县政府(或办公室)相关领导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把项目抓紧运作起来。在得到世行的贷款前,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先筹备资金,适度开展实施。

(二)着力实施扶贫开发。

继续实施产业帮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着力形成扶贫开发的有效合力。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指导督促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加大来料加工扶持力度,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积极搭建平,拓宽来料加工业务渠道,计划在7月份,组织筹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会,筹建县来料加工协会。

加快异地脱贫步伐。推进集镇和中心镇安置区建设步伐,实现山区群众下山脱贫易地致富。着力做好朝阳二期公寓式安置房开工建设,幸福花苑五期安置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镇鹤栖新村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抓落实,今年完成600户1800人的移民目标。

加大各界帮扶力度。积极筹办省级结对帮扶推进会;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联合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慈善等社会群体,扩大帮扶力量。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工作,开展“真心帮扶、合力助农”主题实践活动,“中秋”节前组织全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

(三)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提升农家乐品位。修编农家乐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品位。以街道东升村、镇村、镇九遮村、嵩山湾度假村、寒山湖度假村等四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为主要对象,围绕农民风俗和农业观光两条主线,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土特产资源及农事参与活动,深化和拓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内容,将之逐步打造成我县的“农家乐”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点。计划举办一次“农家乐”厨艺、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农家乐三项技能大赛”,促进交流。确保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0万元以上,建成首批市级农家乐“三大基地”4个,培育四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家以上。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我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贯彻执行精准扶贫战略决策,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增加收入为主要任务,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到户的精准脱贫共建战略,到2020年年底,色柯镇幸福一村建档立卡已脱贫的贫困人口继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三、工作思路

2020年帮扶工作中,我局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防止松懈、防止滑坡,精准发力去结对帮扶,树立“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按照“思想帮扶激发内生动力、资金帮扶改善家庭环境、精准施策提供帮扶效果”的工作思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帮扶措施

(一)压实帮扶责任。继续坚持帮扶人员原则上不调整,每人每季度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了解情況,分析帮扶对象的困难原因,制定一户ー方案、一人一措施,坚持扶贫与扶志、日常帮助和临时救济、物质帮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着力着力解决实际困难,与驻村工作队及时沟通信息,切实提高贫困户致富能力。(二)加强政策宣传。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工作要点,提高贫困户思想认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防止返贫。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引导,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等、靠、要”思想,坚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继续走访调研。分管负责通知全年入户走访调研不少于1次,宣传扶贫政策,认真听取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及村两委汇报,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户情、自然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具体困难等,详细掌握情况,对结帮扶事项。着力抓好贫困户收入达标、贫困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台账规范等重点工作,积极配合村两委制定好乡村振兴计划。(四)凝聚工作合力,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加强对帮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使帮扶干部进步熟悉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和要求,提高帮扶水平和质量。结合党组2020年党日活动计划,开展“主题党日+脱贫攻坚”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到幸福一村开展结对帮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春节”、“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对其进行不少于5次的走访慰问,通过物质经济支持、帮扶、协调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篇10

2009年,我县的社会扶贫工作严格按照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动员社会各界、各阶层力量积极参与帮助贫困村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筹集社会扶贫资金831万元,其中部门绑捆资金318万元,汶川地震捐资513万元(捐资中的400万捐赠给地震受灾区,另外113万元用于我县受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完成特困村公路建设7条45公里,新建囤水田353亩,新建维修水利设施1300处,维修校舍1处,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950人(次)。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1、积极做好2009年筹集社会扶贫资金的各项工作,并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力争资金筹集额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