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7 11:3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近,为推进报刊社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既提出了“路线图”,又明确了“时间表”,报界又将掀起新一轮转企改制热潮。此番改革的关注点,已经从改不改制,转向了改制之后如何实现科学的企业化运作上。这种转向,是报业改革的理性化过程。
转企改制,目的是解决报刊社发展主体的市场身份和法人财产权问题,进而推动报刊社内部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改制的目标指向,就是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度,即公司制。报刊社转企改制,重点要解决产权制度问题,让经营者在市场上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实现经营者责、权、利的统一,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报业公司体制。
“两兼顾”并未带来“两全其美”
改制的端倪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报刊社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体制不变,但自收自支、自负赢亏,通过自我积累实现自我发展。
报业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其产业属性必然要活跃起来,其产业部分必然要与市场接轨。这就导致报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色”:“事业”性质对应的是意识形态属性,“企业化管理”对应的是产业属性;“事业”是身份,“企业”是操作规则;“事业”是防火墙,“企业”是放水养鱼;“事业”是“紧箍咒”,“企业”是自。
报业的这种运行方式,最初是报业自身突破旧体制寻求自主发展的探索,后来则演变成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保证文化安全和舆论管控,另一方面又想改变国家包办的局面,促使报业远离机关化、贴近读者和市场。
但是,这种“两兼顾”的运行方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带来“两全其美”的局面,而是越来越“两不靠”:众多报刊社的舆论引导功能并没有因“事业”性质而得到强化,说得好听一些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说得不客气点,就像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对当今不少报刊批评的那样,“以党八股、假大空、粗陋幼稚的宣传来敷衍塞责”,“是在宣传上自废武功”。另一方面,就是“事业”性质缚住了报人的头脑和手脚,报业发展活力不足,产业难以壮大。
随着中央高层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占领市场与占领舆论阵地是一致的,没有市场就没有阵地。所以,近几年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改革,不少报刊社开始着手改制工作。从宣传经营“两分开”探索,到出版社、期刊社整体转制,到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融资,“事业”的色彩越来越弱化,“企业”的路子越走越明朗。
报业发展主体的企业化,是由报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取向决定的。报业的主营产品是报纸及其他媒体。每种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都十分完整,符合产业的定义和要求。以综合性日报为典型,其生产销售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内容的制作(通过采编形成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物化(通过印刷形成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的销售(通过发行以物化为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的销售(通过广告赢利,期刊及一部分报纸依靠发行赢利)。报业发展主体的营利模式,则主要通过经营传媒产品和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通过资本手段,控制媒体的种类数量,确定主营业务的范围、规模和发展取向;建立完善而灵便的市场反应机制,针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出传媒产品;不断开拓和占有市场,及时发现市场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等等,都是对报刊社的基本要求,是报业发展主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发展取向,是以资本为纽带,发展成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这些要求和能力,是“事业”体制满足不了的,只有企业才能做到,只有企业制度才能保证。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面向传媒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即媒体企业,对外在形态和内在组织方式进行深刻变革,是报业主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改制后的实现形式: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
报刊社改制成企业后的实现形式,从道理上讲,应该是报业(集团)公司。但是,我国的报业集团多数由党报社“剥离转制”而来,内部事、企交织,本身就十分复杂。而由于报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国家确定的政策导向是:“除了党报党刊、人民出版社以外的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社、图书出版社,基本上都要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改造成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那么,有的转制,有的不转,有的先转,有的后转,使报业集团在过渡时期内成分更为复杂,成为一个兼有事业、企业法人的多法人混合体。
科学分析改制后报业集团的总体构成,从体制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事业部分(党报编辑部)和企业部分(除党报编辑部外的其他单位)。从业务属性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党报编辑部;媒体类子公司,即市场类媒体转制而成的公司(包括编辑部);经营性子公司,即发行、印务、信息等子公司;党报经营部分(主要是广告经营)改制成的子公司。改制后,报业集团基本实现了公司化,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延伸方式占有资源和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资本运作,实施收购、兼并和重组,借以构建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改成企业后,报业集团的市场化运作在体制方面基本可以得到保证。
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作为报业企业化的实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我国报业(集团)公司在管理上的复杂化。我们只有通过恰当的组织方式和制度设计,使各类成分组织有序、协调运行,使“混合体”成为“联合体”。
不问“身份”:企业取向是根本
体制问题,虽然表现为“身份”差异,根本还是内部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的。解决体制问题,目的就是提高内部的市场化程度。改制解决了报业市场主体的身份问题、形态问题,但是改制的成功,不在于从“报社”到“公司”的名称改变,而是对内部进行组织变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反过来说,只要内部实现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不管叫“报社”还是叫“公司”,都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报刊社的市场化转型。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规范组织行为,才是推进报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既有事业又有企业的报业集团,内部各成分统一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对实现集团整体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阶段,虽然报社的发展方式日趋市场化,但内部管理仍然大量沿用事业管理方式。转制后,事业部分并没有太大改观;企业部分,虽然名称变了,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事业的痕迹,延续着行政管理方式,转变还需要过程。行政管理的原则与市场管理完全不同。在行政管理方式下,各发展主体的责、权、利分离,面对市场的灵活性、应激性差,成本、产品意识薄弱,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活力。所以,报业集团转制成为市场主体后,必须在内部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确立企业取向,打破“身份”界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优化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才能有利于内部成员间协调一致,提高效率,共同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实施企业化运营,是报业集约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统一价值标准,是企事业集团和谐发展的自我要求。这三个维度的坐标统一于一点,那就是要坚持文化企业的取向。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设计组织架构。企业的要求,就是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导向。报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在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时期,更接近于机关。坚持企业取向,要以强化集团管控、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四种能力为重点来设置部门,加强重点部位,缩减冗余。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再造业务流程。事业体制下,报社的业务流程比较简单,其主体是办报流程,坚持业务标准。但是成为企业以后,流程的设定要转向效益标准。随着集团所办媒体的增多,市场应激性的增强,需要对各类资源和产品的流动路径做重新设定,以保证资源充分利用,产出效益最大化。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改进内控制度。事业体制下,内部控制主要依靠各层级之间的行政命令。但成为企业以后,集团内控的工作重点,一是统一责权利,二是无缝监督,要将自上而下的层层指挥,转变为各发展主体在责任、权力、利益统一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集团统一实施监控。要按业务、按项目、按流程分别进行产权制度、财会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设计。符合条件的报刊要转制成公司。转制公司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为纽带明确集团和各条块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母子公司的权利义务和投资收益,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激发各发展主体的积极性。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建立内部市场机制。正如海尔所坚持的那样,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上一环节的市场,都是下一环节的供应商,如此,在内部建立起市场关系,在每个环节都确立市场导向。报业集团坚持文化企业取向,也要在每个环节都强化市场意识,建立起内部市场机制。采写、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各个环节都是“生产者”,都有自己的“市场”,都要坚持质量标准,都要强化成本意识。现在各报业集团都十分重视经营成本控制,而采编环节也有自己的成本控制原则,就是要以报道效果衡量报道投入,使成本与成果的“性价比”达到最佳。
篇2
【关键词】铁路系统;现代企业制度;权利与义务;政企关系;组织制度;垄断
0 前言
在当今社会,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炙手可热,而一些泱泱国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陈旧的管理理念、落后的管理模式以及置若罔闻的制度规范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时代赋于他们改革的号角,我认为改革最重要的就需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增强企业经济实力,活跃市场,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1 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具有明朗的产权特性,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真正成为可以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大市场上施展拳脚与对手抗衡的实力派。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2.1 具有明朗的产权特征
目前,就大部分国有企业而言,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参与企业的决策、监督,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的缺位。明朗的产权特征就是要求“所有者”代表进驻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监督。这样,企业不仅仅只是重视盈利多少,产量增长多少,而且国有资产增值、保值,降低国有资产经营性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也会相应得到重视。
2.2 具有明确的权力与责任体制
明确的权力与责任体制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国家这一大环境下,国家(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行使权利、承担义务,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承。
二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严密的组织机构,各机构照章办事,不越权,不违规,形成一套明确的权力、责任体制。
2.3 具有政企职责分离的特征
政府、企业所有者以及企业本身这三者各自行使各自的职责,政府部门依法做好宏观调控、审计监督,制订完善的政策法规;企业所有者则是负责管理好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等;企业本身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4 具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考核与人性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就是科学的管理模式。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盈利的法宝,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范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 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我的国情以及铁路系统特有的行业特点,铁路系统的改革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但是也是势在必行的,也就是说,目前,在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有一定困难的,它需要一个稳步的过程。
3.1 需要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铁路系统的政企关系
在铁路系统,国家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而真正的“使用者”就是企业本身,国家行使其应尽的权力、义务;企业本身则应做好其本职工作,不越权,不越位,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3.2 建立规范的铁路系统组织制度
在铁路系统,势必要建立规范的组织制度,使企业的出资者(国家)、所有者代表(代表国家进驻企业)、经营者(企业本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由于各组织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组织部门的监督权力,使组织制度能够完美落实。
3.3 建立有限责任制度
有限责任制度的社会经济价值包括:减少和转移风险,鼓励投资,克服无限责任对企业形式发展的束缚;减少交易费用和降低管理成本,促使企业有效率地经营和发展壮大。但有限责任制度存在滥用有限责任的危险。公司人格否认是克服有限责任缺陷的方法,有偿责任的引入,是我国立法的必然选择。有限责任制度被喻为《公司法》的一块传统基石,在铁路系统,建立有限责任制度可以扭转以前的只负盈、不负亏,由国家负担一切后果的不利局面。
4 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铁路系统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企业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落实了保值增值责任,形成了国家对企业的有限责任制度,基本消除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 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企业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各自的职责,为企业机制转换初步打下了制度基础。股权多元化促进了国有资本与其它所有制经济的结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通过改革建立完备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所提高,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4.1 适应国企改革的流向
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提出十几年了,但是仍有很多国企处于困境,原因就是改革滞后,没有顺应国企改革的流向。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实行股份制办企业,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4.2 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铁路系统可以发行股票以融通更多的资金,这比银行贷款风险更低,没有还贷的压力以及银行利息的负担。这种以较少的资本融通较多资金的做法可使企业控制更多的国有资本,还可以通过屡次发行股票以控制更多的资本额。
4.3 缓解铁路系统垄断局面
谁都知道铁路是我国少有的垄断行业之一,垄断行业的天然特性使得铁路行业很难进入市场,私人不可经营。在铁路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上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可以降低垄断的可能,使铁路行业更多、更好地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5 结束语
在我国,铁路系统实施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法律层面上,应废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的各种法律制度、政策法规。在具体工作方面,要认真做好铁路系统企业的产权核资、资产评估等工作,既要依法改革,又要使得企业依法治理,形成一个各方面都相对规范的现代化企业。
【参考文献】
[1]许晓峰,刘拥成.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知识[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2]何孝贵.关于铁路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石家庄(下转第307页)(上接第210页)铁道学院,2001.
[3]董爱云.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税收 税制改革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税务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多年来,国有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改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经济应当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税收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尤其在促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培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支持国有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高科技企业发展、支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清费立税、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方面要尽快研究对策,本文拟就深化税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现行税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适应性和差异性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形成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一种规范化、法制化的新型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涉及企业内部一系列制度的确立与创新,也涉及包括税收制度在内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它要求税法统一、税制规范、结构优化、税负公平,只有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才能体现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也才能促进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真正的面向市场的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
1994年,我国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思想指导下,依据财政、效率、公平原则,对原税制进行了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深刻、影响力强的结构性改革,初步搭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框架,这对企业改制是有利的。但也不可否认,94税制改革毕竟是对部分税种进行的改革调整,税法尚未完全统一,税制尚不够规范和完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税制结构不够优化,具体表现在税种的组合不够科学合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匹配。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重看,1994年税制改革后,流转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达70%左右,其中增值税为50%左右,所得税比重约为20%,其他税种不到9%。从优化税制的角度出发,流转税虽然具有收入稳定、课征及时、便于征管的优点,但也有隐蔽性和累退性等特点,如果流转税所占比重过高,税收的调控作用将大打折扣,而公司或企业所得税是调控公司行为的一种手段,可以用来有效地实现政府的某些政策目标。因此,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流转税应尽可能体现征税面广、税率低、少优惠、严征管的原则,以避免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决策造成更多的影响。所得税应尽可能发挥“调节器”的作用,而目前所得税占比重偏低尚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第二,税法尚未完全统一,未能贯彻税收“国民待遇”原则。1994年及其以后渐次进行的税制改革,打破了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内资企业实行有区别的所得税制的老框框和旧模式,在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当前我国仍然存在“两税并立”的局面,虽然名义税率基本接近,但在税前扣除项目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外资企业较内资企业宽,税负不公平,如地区投资优惠、产业投资优惠、再投资退税优惠、地方税减免优惠等,而且在税前扣除、坏帐处理、利息列支、交际应酬费支出以及资产处理等方面的规定都比国有企业宽得多,使二者的实际税负相差甚远。据测算,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实际负担率只有8%左右,仅为国有企业实际负担率的三分之一。税基不规范、税收优惠差别大,客观上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不利于平等竞争,进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再如,1994年的税制改革尽管统一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统一税率,但同时又对城镇集体、乡镇企业、民族自治地方企业、校办企业、福利企业,“老、少、边、穷”地方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减免政策,而这些优惠政策,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很少能够享受到,使内资企业的税负并未真正拉平。据对一些省国有企业税负的调查,国有企业所得税负比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高出4%、18%、21%。如此大的税负差别,国有企业怎么可能有竞争力?
此外,企业所得税的征管不规范
,归属不科学,不利于企业改制。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分为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得税,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征管,并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来确定其收入归属。这种将产权收益和所得税混为一体,对于企业改制将产生不利影响,其突出表现是,该种方式,不利于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以股份制为代表的各类企业组织形式,通过资本纽带,多渠道融资,企业的隶属关系必然被打破,走无主管部门的独立自主经营的路子,企业成为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对股东权益负责的法人实体,既不属于中央企业也不属于地方企业。因此,企业所得税就不能再按隶属关系区分税款归属,否则将对企业改组改制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按企业隶属关系征收企业所得税,无法打破部门与地区的界限,企业仍然属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不能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经济主体,企业自主权当然无法落实到位,不利于政企分开。
第三,从增值税来看,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这无疑有利于保障财政收入,但“生产型”增值税不能彻底解决重复征税,这对于促进产业专业化、协作化程度的提高和贯彻国家发展专业化、协作化的企业集团产业政策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同时“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进而不利于贯彻国家的产业结构政策;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不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要素存量的素质,因而有碍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增值税与营业税征收范围来看,我国现行税制,增值税与营业税实行并列调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产生了不规范的扣税凭证,如运输发票,从而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上出现了运费抵扣率低于实际负担率,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不足的问题和任意填开运费发票进行抵扣的问题;二是引起国税局与地税局的矛盾,由于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窄造成了混合销售收入计税标准模糊、征税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实际工作中,国、地税征管交叉,出现了抢税和争税现象,加大了税务督查难度,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
从增值税消费税交叉征收来看,我国现行流转税制格局中,增值税与消费税实行交叉调节,且分别实行价外税和价内税,两税的复杂计算给企业会计核算、指标统计和财务分析造成许多麻烦和困难。消费税作为价内税,还会造成价税不分,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应征消费税商品的市场价格信号,给企业经济分析带来困难。
第四,从税收调控的广度与力度来看,我国现行的税收调控的广度与力度还不够,缺乏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规范的产权交易,促进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有可能提供兼并的资本大约有1万亿元,这种巨大的资本市场,一方面给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大量的产权转让收入(损失)。税收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理应加以合理调整,而我国目前尚未对资本利得建立专门的课税制度,在资本利得税收待遇上出现了资本利得内涵的法律概念不明晰,缺少利得税款的抵扣方法和对规避税收行为的反避税措施。特别是从我国现行的有关对资本利得课税的税收规定来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资本利得(如股息和红利所得)存在着重复征税,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优化劳动组合,需要妥善解决离退休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和企业下岗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救济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刚刚起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现在社会改善面还比较小,也不规范,使得工人干部一下岗就惶惶然。我国的社会保障收入采取收费形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失业人员的增多和我国逐渐迈入老龄社会,现行筹资方式正日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例如保障覆盖面窄、比例不统一、资金管理分散、在支出上不能作到专款专用等问题。因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非规范化形式和体制上的法律约束不足削弱了社会保障功能。从长远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应走上规范的法制化轨道,用税收形式筹集保障资金是较好的选择,可目前,我国税制在此方面也属空白。
二、深化税制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必须深化税制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尽快统一内资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使各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纳税
本着公平、效率、简便和国民待遇原则,制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基,统一税率,统一扣除标准,统一优惠政策,统一征管程序,实现由按经济性质、投资来源、投资区域给予优惠向产业优惠为主转变,缩小减免优惠范围,实行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在企业所得税负担水平上,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达到基本公平。在
统一企业所得税制的同时,还应解决好其归属问题,取消目前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企业所得税和地方企业所得税的做法,恢复企业所得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的地位,建议采用所得税“同源共享,分率课征”的办法,即将企业所得税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国税”和“地税”系统分率课征。
(二)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作用
一是逐步提高所得税的比重,以发挥所得税的经济调控作用;二是从长远来看,应转换增值税的税基类型,将“生产型”增值税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因此而减少的财政收入可采取两个办法弥补:尽可能取消流转税环节的减免税政策,据测算通过选择合适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再考虑用1999年底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到期将增加的350—400亿元增值税收入来弥补转型造成的减税,收支相抵尚有余;通过扩大所得税税基和严格征收以及取消所得税过多优惠政策也可保证收入不会大幅减少。从目前来看,可以考虑应对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准予高新技术企业购入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设备按一定比例计算抵扣,这将有利于企业加快设备更新速度,推动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形成现代企业规模,并实现规模效益;三是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将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劳动服务环节,以解决增值税营业税并列调节出现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变价内税为价外税,并在零售环节征税,以便体现消费税调节目的,减轻生产企业负担;五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增强征收的刚性,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征收成本、有利于扩大资金覆盖面、有利于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预算监督;六是开征资本利得税,缓解和减除股息的经济性重复征税,恢复资本性融资手段的平等税收待遇。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必须利用税收手段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对从事股票交易的所得、房产和固定资产产权交易的所得适时开征资本利得税,从而建立与经济国际化、企业经济成分多元化相适应的税收体系,更好地发挥直接税的调控作用。
(三)税收优惠政策要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
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进企业增加技术含量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根本举措。“九五”及“十五”期间,我们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而关键的又在于促进企业健全技术进步的各种机制。税收分配已深深融入到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不可分割的载体中。就所得税而言,在我国目前“两税并立”的局面下,对鼓励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优惠条款、优惠内容并不规范和统一,也不系统;优惠方式单一,不够灵活,优惠措施不够得力,企业难以从中真正获得实惠。在税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加大对企业科技投入的优惠力度。首先,转变税收优惠方式,确立以税基式减免优惠为主,并辅之税额式减免优惠,由事后优惠转变为事前优惠,强调税收优惠对技术开发的引导作用,使企业因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税收优惠的利益明朗化,并同企业共同承担因采用先进技术本身而带来的风险,引导和鼓励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其次,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视增长情况,可规定准予在税前加倍扣除。以此来激励企业逐年加大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第三,税收政策要有利于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队伍的稳定,并促进人力资源储备机制的形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归根到底要依靠企业现有的科技人才和对未来人才的储备。我国一些税收政策规定不适应知识经济下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培养的要求,如每人每年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可扣除的工资额偏低,与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高额工资的现状不相适应,不利于企业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最后,建立技术开发基金。技术开发基金按企业投资额或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并规定可在计征所得税前抵扣,这样可降低企业在开发与应用先进技术时的风险,鼓励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四)完善国有资产流动、重组等方面的税收管理体制,改变改制、改组企业的税收管理法规缺位状况,促进改制、改组企业的规范发展
篇4
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企业的档案工作也面临着一场挑战。面对挑战,企业档案工作应如何加快步伐,改革究竟如何入手;档案工作新的管理模式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档案馆(室)藏体系怎样布局才有利于档案作用的发挥?
一、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是企业档案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必然阶段。因为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双方需求和互相补充的。
1.企业改革需要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无论是转变经营机制,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档案为企业调整组织和产业结构,对外经济合作、清产核资,进入市场成为具有独立法人权力竞争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档案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遇。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继而进入市场经济。由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转换经营机制是企业改革的重点,这便预示着企业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必将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企业档案工作还停留在目前管理状态,将很难有大的发展。因此,作为企业科技信息管理的组成部分,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着手进行改革,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特征
何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表述,这里试对其基本特征做些描述。
1.经营机制的转变,将企业推向市场,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要高速运转,要求档案以情报、信息的形态出现,比较强的表现在为企业现实活动服务等方面。档案利用的周期普遍缩短,发生作用的机遇有很大提高,利用方式要求简便,快速灵活。
2.企业经营范围的拓宽,使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断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新的档案成分便与之俱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发生很大变化,需要档案人员广泛收集,科学管理,有效地提供利用。
3.统一指导、分级保管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企业的商品经济属性和独立的法人地位确定后,企业便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档案作为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从内容上看,是企业各种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竞争机制不可缺少的信息财富。
4.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将更多地引入效益观念,实行对内以价值计算服务水平,对外走经营之路,向实现档案信息商品化过渡。
5.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条件是档案部门能够真正独立地拥有和行使监督、指导、检查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档案资料信息的属性和流向趋于复杂,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具有法人权力的经营实体。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便可以表述为:统一指导、分级管理、职能独立、讲求效益。
三、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之一,因此,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应遵循企业生产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把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机制同企业档案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结合起来,既做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又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调整组织结构,设立宏观指导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任务包括:(1)负责贯彻实施国家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2)制定并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制约手段,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3)制定本企业档案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4)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培训,全方位提高档案人员素质。(5)开展档案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总结、交流企业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促进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成果。(6)加强档案宣传出版工作。(7)加强档案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申报、评比、奖励、推广体系。
2.调整档案馆(室)布局结构,实行分级保管。档案的布局结构是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所以,调整布局结构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难点,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正确理解和分析“集中统一管理全部档案”的含义,树立档案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观念,为档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企业档案实行分级保管的范围应该以独立法人实体单位为界限。
3.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的服务机制,使企业档案工作向经营方向发展。实行新的服务机制,是企业员工和档案人员面临的一次思想变革,是提高企业整体档案意识的必然过程。其关键是解决好档案形成和利用的矛盾。应认识到:档案是形成者在其正常工作期间形成的,对档案形成者来说,“档案形成价值”已在其工资奖金中体现出来,归档后代表“档案形成价值”的只能是企业,决不是形成档案的某个具体部门或个人。而利用价值是再生产过程产生的,与形成者在经济上也不再发生任何关系。因此,只有企业才能决定档案的存毁、出售或转让。档案部门实行新的服务机制,就是代表企业来实现档案信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篇5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用法律规范来确立国有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更要求通过法律对企业产权的确认调动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及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来创造企业活力。因而,构建国有企业法律体系以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着眼企业增量利益的调整,确认劳动者、企业家、技术人员产权以激发企业活力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立法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关企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由于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企业制度。具有其固有的优势,有利于使国有资产决策和利用分散化、民主化。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正规化的惟一途径。问题是目前的企业法、公司法和民法以及劳动法都只是从把国有企业重构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市场主体这一层面来规范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偏重于明确企业的民事或商事主体地位。也就是在没有把国有企业内部关系调整好(政策性、社会性负担没有剥离、自生能力、内部活力没有产生)之前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去与形式平等而实质不平等的具有“狼”性的非国有企业去竞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中型企业徒具公司制的形式,而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跟以前一样。要么是政府的执行机构,要么“内部人控制”,无法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我国企业立法不完善性有关。笔者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立法应该:
1.在法律体系上应以投资责任作为分类标准,体现企业主体平等性。我国企业立法单从体系上看是较为完备的,以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外资企业法等;以投资者责任为标准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但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同一企业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调整而且其规定相互矛盾。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公司法之间、独资企业与私营企业法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二是法律条文在各企业立法之间重复较多,浪费了立法资源。三是各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有的企业享有较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之间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基于此,现阶段做好企业立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梳理。理清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漆多俊教授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即把企业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分为并立关系和交叉关系。从而对《公司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之间的关系、《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间关系、《合伙企业法》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析的分析。 [2]但是,这种分析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一般法与特别法、普通企业法律形态与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掌握。且这两种关系是否一定是在效力等级相同情况下才能使用,由于其提供的例子全部是同一效力等级,又没有作出说明。如果是,那末这种分析框架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是则如何建立这种分析框架。只有在对现行的企业立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明晰的了解才能对现有的企业立法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界限分明、覆盖全面的企业法体系。第二是设立法制的价值取向。我国现行的设立法制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而牺牲了经济效率。企业设立的特许主义与核准主义还是主要的准则,程序繁琐,耗时费财;立法内容多有重复且规定严格的法定资本及其交付期限,实行实缴资本和资本维持制度以及对企业经营范围严格限制;企业设立主体的法律责任偏重。在注重交易安全的同时失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效率。而且过分地注重交易的安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因为只有效率法则才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谁没有效率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立法应该效率与交易安全并重,让企业的设立主体有多种选择,既能灵活的设立,同时又能顺利的退出;把市场准入制度与企业设立准则主义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企业设立主体与中介机构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设立法律责任,真正提高企业交易安全。
针对国有企业立法有的学者主张采用特殊形态企业立法,名称可以为公营企业法、国有企业法或国有企业改制法;有的学者则主张只按投资者责任立法,不单独针对国有企业立法。笔者认为既应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有很多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战略和社会责任,不能采用公司制,只能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又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了wto,对国内外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需要平等对待企业、实行无歧视立法。因此,将外资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等分解整合到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国有国营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中,再辅之以国有资产管理法及特殊行业准入立法。基本上可以既保证了立法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企业的平等性。目前,国有企业在许多方面难以与非国有企业实质上平等,非国有企业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又占有了先发的优势(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依据《公司法》第21条规定,国务院应对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办法作出统一规定,如不能作出统一规定则应依据实际情况作出指导性意见。其原则是体现平等性。这是国有企业在第一层面上重构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才能培育成具有独立人格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者。只要存在特权就很难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2.企业立法在理论上着眼于企业增量利益 [3]调整。目前我国企业立法受民法理论影响较大,重点是界定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立法是主流,就是1993年出台的以投资者责任形式的企业立法《公司法》也主要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股权)与企业经营权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涉及了股息的分配,它只是股东-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没有涉及投资者、投劳者、管理者(严格意义也是投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1)民法理论对增量利益的调整采取理论逻辑是:确定物权所有者物权产生法定孳息(民法上把企业经营利润作为法定孳息)物权所有者享有法定孳息的收取权。但这种调整方法只能适用于农业社会时期工厂的所有者、经营者甚至生产者三者合一的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以这种调整方法来调整企业利益的分配根本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一是忽视了增量利益产生的劳动的存在。物是不能自行增值的,资产只有投入运营,在生产环节产生增量利益。而活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第二是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二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大的作用。二是知识工人在职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跟企业中知识工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密切相关。而我国企业法并没有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性质(有的学者以人力资本的概念来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的产权)否认其参加利润分配的权利。就是对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也是采取限制的态度。公司法对专利、工业产权、信誉(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企业不超过30%。第三是否认了按劳分配,实质是按资分配。目前,我国企业法所体现的分配关系还是国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得利润、工人得工资。
(2)企业法理论应该是着眼于增量利益的调整(但并不否认对存量利益的界定),通对企业内部增量利益关系的调整调动投资者和投劳者的积极性来注入企业的活力。这是企业立法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法律界定投资者以决策劳动和资本所有者两重身份取得利息和部分利润,管理者以管理劳动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技术人员以其科技劳动和技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普通劳动者以其生产劳动取得部分利润索取权。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职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多种途径:一是利润分享制。在美国、法国和英国普遍实行:在法国,199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实行了利润分享制,参加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英国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润分享法规,1980年参加利润分享的职工达到51万人 [4]而且这部分收入可以享受法律的税收优惠。二是企业价值分享制,即采取股票期权方式对企业的价值的增值分享的制度,199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 [5]80年代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 [6]三是企业所有权分享,即职工持股计划(esop)。四是管理权分享制。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职工利益,主要在德国普及,1976年德国颁布的《共同决定法》规定,职工在2000人以上的公司监事会(相当于董事会)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 [7]企业职工通过参与利润的分配使企业的所有者与职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关心企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应以各自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社会主义法律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确认,确认其劳动力所有权(包括企业家产权)同资本、技术、信息共享利润分配。
3.在法律制度上应通过企业家产权制度、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制度、技术产权制度的确认及对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各种形式按劳分配制度和按要素分配制度,施行投资者、投劳者的利益制衡的各种公司法律制度,重构国有企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1)企业家产权制度。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是解决我国企业家资源稀缺和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要条件。确认企业家产权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确认企业家阶层的法律地位。法律上有阶级划分,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有职业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但没有根据所有权和经济职能进行的阶层划分。如雇主和雇员,董事、经理和雇员的划分。法律地位不明确,也就谈不上权利与地位及法律上的保障,鲍莫尔(baumol)提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处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源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 [8]的引导和发挥。并提出三条定理: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各个社会企业家资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的应用配置。即用法律确认适合企业家资源向生产领域配置和应用的游戏规则是社会发挥企业家生产力作用的首要的制度条件。因此,明确确认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并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是企业家产权制度的确认的首要条件。二是企业家产权的内容包括经营权、管理创新所有权、信息所有权、企业家以自己的经营形成的无形产权。法律确认企业家产权内容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剩余索取权。在公司法律制度设计上,是以企业家产权可以作为出资的形式-产权股份化方式参与剩余索取还是在公司章程中以契约(合同)方式参与剩余索取;是以强制性条款规定企业家产权还是用任意性条款来确认企业家产权。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欧美公司法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三是企业家市场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家产权的界定和定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90%以上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任命的。对企业家的评价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而政府对企业家的评价实际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务员考核,不能体现企业家的产权价值。
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以及“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实际就是对企业家产权取得剩余索取权的承认。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企业家与所有者和企业利益的长期相关和一致性。使企业家剩余控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发挥其创新、开拓精神,塑造企业的活力机制。
(2)劳动者产权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包括投资者的决策劳动、经营管理者的指导与协调及监管劳动、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及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已包含在企业家产权中,技术人中的脑力劳动分两部分进行确认,一部分是技术人员的创新劳动的结果: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上已给予确认。另一部分内化于技术人员劳动中科技劳动在法律上也应给予确认(将在下面技术产权中予以阐述)。因此,这里需要法律确认的劳动者产权制度主要是指投资者决策劳动与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或服务劳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劳动产权因为与投资者的资本所有权的合一而容易被忽略,认为投资者仅仅以资本所有权而享有剩余索取权,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纯粹的生产劳动或服务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容易被忽略。另外“英雄史观”的深刻影响,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 [9]总认为企业的活力只是来源于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殊不知,没有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企业是不可能搞好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最根本的作用只不过起到了激发全体职工的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企业职工的意志,上下同心、共担风险和利益的作用。知识经理也从监督劳动转变为亲自参加劳动;从加强工作方案和方法转变为理解工人。 [10]台湾《天下》杂志里有一句话说得好“经理与工人间相互理解,便能撑起企业大厦。”因此,劳动者产权制度的合法化是劳动者提升自己产权价值的催化剂,将极大地促进劳动者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关心企业利益。因而它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劳动者产权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典型结合,在公司制中引入劳动者产权制度也应是个很好的尝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各省市也制定了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法规,上海、北京、深圳等十几个省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组建职工持股会”的试行办法,目前,我国实行职工持股的方式大体有四种:一是根据国家体改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内部职工股。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三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设立职工个人股;四是组建职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严格地说,职工持股(esop)并没有真正体现劳动者产权制度的法律化。它还是以投资方式取得股权。没有体现以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取得股权产权制度,与职工持股收购(ebo。employeebuy-outs)一样,还只是一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
(3)技术产权制度。知识技术的载体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知识技术创造的价值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活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了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形成合力,在创造新使用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使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相应地,知识技术产权制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它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生产资料中形成物化劳动,是物权的一种形式。另一部分是知识技术内化于科技劳动者上的活劳动。这种活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简单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内物权”。“内物权”的股权化,是体现知识技术产权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的结合,基于知识技术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在公司法中应对技术产权出资比例给予适当的提高,当然,这与技术市场和评估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但不能因市场的不成熟而限制技术产权的价值。这里有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到目前生产力水平的不够发达,资本还具有稀缺性,对技术产权在公司法中的规范还是以任意性条款予以规定,但在税收方面应有优惠的法律规定予以引导。
注释:
[1]史际春.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法律问题[db/ol].http//civilaw.cn.2001—04—26。
[2]漆多俊.市场经济企业立法观—企业、市场、国家与法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68。
[3]陈乃新.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析法[j].法商研究,2000,(2):12。
[4]韩宝江.西方世界的拯救—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51。
[5]nceo.employee stock options fact sheet.nceo.org/。
[6]lesley baddon,people's capital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ofitsharing and employee share ownership,roatledge,london,(1989).31~32。
[7]李永杰.国外股份制经济100年[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161~168。
[8]丁栋虹.企业家产权制度建设及在中国的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0,(1)。
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会计;监督
一、关于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构成
(一)国家监督,国家监督和抽查审计单位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通常是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行使权力以代表国家。在相关法律要求下,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力,严格审查企业内部的报表、财务报告和账簿会计凭证,不允许有作假现象出现。国家和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在同时作用情况下,才能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
(二)社会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监督在社会审计监督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三)单位内部监督。关于单位内部的监督,我国《会计法》有过明确的相关规定。单位内部监督包括以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为主体,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会计机构要注重会计各影响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监督企业单位内部会计审计过程的效果,健全单位企业会计监管机制。
二、分析我国企业单位会计监管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发生原因
(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会计的监督职能长期得不到发挥,其原因是我国没有健全的能对会计监督进行约束的机制体系
例如尽管新《会计法》颁布了,但并没有能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出现了之前的“琼民源”事件。“琼民源”虚假年报,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使公司股价在短时间内直线上升,高位套牢了大批股民,短短一年之间,“琼民源”从最被看好的“黑马”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这是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琼民源”事件可以说对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强烈的冲击,大众股东的利益一度受到严重的损害,但在这样的事件中却并没有明确对应的法律条款能对导致这事件直接领导者进行法律制裁,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会计监督机制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仍能发现即时新制度已经颁布,但却没有很好的起作用。一些企业尽管运用了新的财务制度,却在新制度条件下在实际情况中仍采用传统的做法,根本无法很好的建立健全新制度下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问题一度出现,会计管理十分混乱。
(二)不完善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达不到平衡
在当前,部分单位缺乏根本性的内部控制,名存实亡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这是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监督不健全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会计秩序混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是没有明确的执行依据,无法行使监督权力,现象屡禁不止。
(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
企业单位高拥牟蛔魑等问题,不利于会计的有效监督。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单位的高层人员只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特意指使和授权会计机构伪造账单、财务报表和做假账,甚至不惜进行违法会计事务。这破坏力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会计工作严重受着企业单位高层的制约,会计机构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到监督职能。
在企业单位中,有人认为会计监督给公司各项工作带来不便,受种种的条件限制,甚至认为会计监督限制了自己工作的进行,给工作带来了种种麻烦,这样不利于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甚至是无法进行。
在企业中,下级干部的业绩往往体现在报表数字上,对企业的考核也往往是考核其经济效益,在上级领导对下级人员的考察和引进投资中,企业员工为了自身利益和名利以及所谓的小团体利益,会指使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做假账、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任意窜改数据,从而用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财富和名利。
(四)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目前,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会计的监督能力。由于会计工作本身是技术内容不是很难的工作,企业为了压缩成本,聘请了业务能力一般的会计人员。一些会计师甚至没有通过正式的会计专业会计培训,没有获取到相应的会计专业资格,导致会计人员水平不均衡,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会计工作是基础,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如果缺乏,执行会计监督将会更加困难。
(五)会计监督管理违背信息化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经济条件下,会计领域所呈现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信息化管理,但现在财务电算化系统只被部分正式会计核算财务企业所采用,用来核算企业会计信息。而大部分企业由于考虑到成本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的问题,财务会计不是使用的信息管理技术,或者信息技术不完善。如果是经济活动频繁,业务量较的大企业,手工记录就会容易出现错误。 另外手工会计也有会计欺诈的风险,这将影响到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
三、分析加强会计监督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法
(一)完备企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体系。
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在企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过程中,监管机制是有缺陷的,其作用也受到机制缺陷的限制。这就要求单位内部有一定的内部监督力度。
企业单位内部的监管机制的完备和建立包含如下几方面:第一,要明晰实施监督重点经济事务相互制约的决策程序;第二,分离制约所有参与了经济工作的相关人员;第三,明晰定期审计内部信息进的程序,划定清理财产范围,时间和组织程序。有效实施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是分离不相容职务,真正落实内部监督机制。
落实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原则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参与到经济工作中的所有相关人员要互相制约分离;明晰定期审计内部信息进的程序,划定清理财产范围,时间和组织程序。有效实施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是分离不相容职务,真正落实内部监督机制。
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欺诈行为,更不能出现经济腐败现象,杜绝会计造假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粉碎过程。改正和杜绝企业决策出现的失误和经济欺诈现象,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全和升值,改善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通过设立完备的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管体系,构成一连串具有规范性和体系化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措施,真正落实企业单位内部监管体系。
(二)增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增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实施会计授权制,加强国家会计监管和审计效能,发挥会计审计的作用。
直接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授权制的方式任命企业会计的主管或负责人员,监督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和合法性,并指定会计人员,具有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权力,有权参与并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
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和薪酬福利费用由财务部门或主管部门负责,要阻止负责人干预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将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从单位分离出来,实施激励制度和会计人员的发展行为准则,应将会计人员的经济效益和会计监督的履行情况结合起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执法意识,
(三)提高社会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力。
在注册会计师在被委托后,依据法律规定,以第三方的客观身份公平和公正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数据,在公开企业单位会计信息后,依据法律规定,对其信息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社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力进行提高,注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同时,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管理组织要有规律或不规律的以抽查或考核的方式审查注册会计师,督促注册会计师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岩.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J].品牌,2015(8):150-150
[2]张广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65-165
篇7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短短几年时间还不足以发展成熟,发挥其应起的积极作用,现实中也自然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得到真正体现,而完全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根据何远卿的观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应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人身关系的独立;②财产关系的独立;③业务关系的独立;④意志关系的独立。而在我国,从独立董事的产生来看,根据《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的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通过。但是我国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所以独立董事基本上是由大股东挑选聘用或推荐产生,他们往往与董事会中的某一高级管理者有良好关系,而成为“人情董事”或“花瓶董事”,从而带来人身关系的不独立,并影响意志关系的真正独立;从独立董事的薪酬来看,独立董事的薪酬取决于聘任他的公司,由董事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通过。而现时的独立董事薪酬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果薪酬太低,就很难调动独立董事投身工作的积极性;如果薪酬太高,就易被大股东收买,以致很难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任期来看,根据《指导意见》,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该上市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但是连任时间不得超过6年。虽然规定独立董事任期以6年为最高限,但6年毕竟是一个不短的期限,假设取其极端,某独立董事在某一公司中连任6年,那么在6年内,它通过与该公司的其他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管理人员共事,极有可能被同化,而失去独立性;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上来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仅占董事会成员的1/3,不能在公司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这不仅影响其独立性,而且影响其监督作用。
2.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很难理顺,职责权限不明确。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接近大陆法系,即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构,不参与公司决策、管理,但对公司的某些业务有批准权,可以间接控制董事决议。而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原本就是力求在中小股东、经营者和大股东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制衡关系,从本质上说,也就是利用“外脑”对公司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由此不能让人感觉监事会与独立董事有职能重叠的嫌疑。而《指导意见》也并未对独立董事应履行的职责作出明确的界定,更使得两者的职责界限模糊。正如高旭军所说,多人监督等于无人监督。到底如何行使监督权,再多大范围或领域内行使监督权,都给独立董事带来了困扰,使其应有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3.独立董事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上市公司发展的要求。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决策机构中的主要成员,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及法律、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科学技术等多种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独立履行职责的个性、品质、经验及能力,更需要前瞻力、洞察力以及对广大股东和公司利益负责的强烈责任感。独立董事只有具备这些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对公司各项决策进行独立判断、独立地发表意见,并为公司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而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大多是大学教授、社会知名人士、经济学家、律师等学者型或名流型人士,他们可能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但未必都具备技术、商业、管理、特别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且他们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在不同公司中兼职的现象又比较突出,所以基本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顾及公司事务,往往只是“挂名董事”,这就使得他们对公司情况一知半解,不但不能为公司的发展提出独到的见解,反而有可能使公司花了财力却不见收益,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危机之中。
4.独立董事的责、权、利往往不对等,激励机制不健全。根据深圳交易所的有关调研显示,不少独立董事目前的车马费每年只有5-6千元,有的甚至是免费的,如上市公司“郑百文”的独立董事陆家豪就是免费的,这与他们所肩负的责任是不相称的。独立董事从上市公司获取酬劳的同时,不仅是以自己所拥有的学识为回报的,更是将自己多年奋斗所赢得的良好声誉为担保,而且,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很可能面临法律条款的追诉。这样的责、权、利不对等怎么能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呢?而且,《指导意见》没有具体规定如果公司经营活动违反了法律法规,独立董事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样,由于没有法律责任的压力和约束,也就使独立董事缺乏了勤勉履行其职责的外在压力。
5.独立董事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以致它们不可能制止或纠正公司董事、经理等有损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根据有关规定,独立董事拥有重大关联事项认可权、提议权、发表独立意见权、知情权、外部审计机构或咨询机构的独立聘请权、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等职权。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职权,独立董事能对董事、经理起到制约作用吗?而实际上,这些权力的事实无一不需要董事会的合作,如果董事会不肯召集临时股东会,独立董事的权限没有任何意义。
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途径
我们既然看到了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其健康积极地发展。
1.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独立董事的传统看法,逐步接受“独立董事”这一概念。首先,使人们树立公私分明、依法办事、公正廉明的法制观念,从而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行奠定社会基础。其次,“独立董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必须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真正认识它存在的意义,逐步接受它,从而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奠定公众基础。
2.从制度法规上,逐步完善信托制度,充实现行《公司法》或《证券法》。首先,不断完善《信托法》,同时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信托条例、制度等,从而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奠定法律基础。其次,我国现行《公司法》或《证券法》中应具体详细规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各自的职责、职权范围,以使独立董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各公司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具体规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权限,赋予其更多的制约手段,并促使其规范运作实施。这里所说得更多的职权是指要赋予独立董事不需依赖于董事会而可独立行使的权力。可以将审计和财务监察权赋予监事会,主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同时强化独立董事在公司战略决策、提名、薪酬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发挥其决策参与作用。
3.从独立性上,必须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公司中得以真正有效地体现。从产生机制上来说,首先必须改变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产权和外部的市场竞争机制。所以必须进行产权改革,改变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一方面,我们要在公司治理准则、上市首发、增发和配股过程中坚持股权制衡的原则,切实推行国有股减持政策;另一方面,应逐步完善累积投票制,以使中小股东行使权力的机制能真正发挥作用。另外,选聘独立董事时坚决贯彻这样一种程序:由董事会提出独立董事的素质要求及条件,然后由其提名,报经股东大会审查考核,最终由股东大会批准。总之,必须要避免大股东操纵独立董事的产生,并保证独立董事的综合素质。
从薪酬激励机制上来说,(1)不允许独立董事持有公司股票,以保证其财产关系的独立性。尽管有的学者提出应逐步对独立董事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但我认为虽然这样做会激励独立董事更关心公司事务,但这样必然会使独立董事在财产上对公司有依附关系而妨碍其独立性,使其与内部董事不具备实质差别。(2)必须使独立董事的薪酬与整个公司的业绩和独立董事个人的业绩挂钩,以激励其为公司利益而努力工作。而这就要求建立一套企业市场价值指标和企业会计指标有效结合的独立董事业绩考核体系。(3)应使独立董事的报酬体现风险性,并适度加大其风险性。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因为这种制度的存在,使得独立董事因不重视对公司决策、管理的监督而使公司陷入危机情况所应负的责任降低,对他们的积极性也有所腐蚀,会使其用更少的时间关注所聘公司的发展情况。(4)独立董事的薪酬还要体现公平性,不论是与行业薪酬对比还是内部薪酬相比。另外,我们应当积极贯彻《指导意见》中有关薪酬问题的指示。根据《指导意见》,上市公司应当给与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订预案,经股东大会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披露。目前在我国采取适度津贴加奖金的办法是比较可行的。(5)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独立董事的机会主义行为,须使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达到最大的对应。根据张维迎的观点,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决定于每类成员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相对难易程度。这一结论背后的逻辑是,给定契约不可能完备(从而不可能让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所有权,可以使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大到最大程度的对应,从而带来的“外部性”最小,企业总价值最大。
从任期来看,独立董事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机构,应该尽量压缩其任期。最好是两年左右,并禁止连任。当然这还没有得到实践证明,只是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但我认为由于任职时间短,在某种程度上会使独立董事减弱与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熟识的动机,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加强保持其独立性的愿望。
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上看,根据萨蒙的观点,董事会中只应有3名内部董事(即CEO、COO、CFO),其余都是独立董事。至少董事会2/3的席位应为独立董事。只有在人数比例上保证,才能使独立董事有弱势群体变为强势群体,真正确保其独立性。美国公司中的独立董事的比例很高,比如,在2001年,IBM公司的董事会共包括15名董事,其中12名是由外部人员担任的独立董事。
篇8
一、企业制度建设与档案事业管理重要性
企业制度建设关键在于产权明确、权利清晰、有效管理。档案事业管理是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管理的集中体现。有关规定要求,国家档案行政管理单位在档案事业管理中,统筹规划、注重统一性,各区域档案行政管理单位对所在区域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严格监管,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为:管理好所在部门档案,同时对档案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档案事业中的统一性管理、分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档案事业制度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促进市场经济进步,特别是推动了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转型。
在市场经济改革環境下,该怎样进行统筹规划、分层管理,成为企业档案事业革新的重要内容。从WTO后,一些跨国企业、集团等开始融入社会行业中,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进步,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国有企业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混合所有制企业诞生,国有资产分层授权管理,进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企业档案事业管理体系,还需要跟上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进而完成档案工作革新。
二、企业制度建设与档案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国有企业发展而言,国有企业融入现代企业发展,遵循公司制,成为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融合的最佳状态。而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看,企业更多的注意力在生产经营中,档案工作依然停留于传统管理中,未与生产经营融合,没有得到较高重视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降低、人员裁剪使得管理人员无法专心于工作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受管理权利影响而造成档案单位、编制较为随意化而影响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无法形成统一管理模式,各自为政。非公有制企业中,多种原因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监督不到位,此外,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行的档案事业管理制度仍未完善,这也是现阶段影响档案事业革新的核心问题。
基于制度确定方面而言,有关条例法规中规定:档案工作结合企业资产关系,进而展开统一性、全面制度管理模式,这对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影响下,企业结构规模变化多端,一些大型企业多结构单位、多法人,档案管理制度与市场档案管理要求背道而驰。制度的多样化使得档案随之变化不定。在这样的形式下,若继续实行单一管理制度,档案事业管理将会受到冲击,进而造成档案管理难以有效开展。所以,应该怎样革新,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档案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三、企业制度建设与档案事业管理对策
(一)档案管理工作因势利导。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注重政企分离,但这并非代表放弃企业管理,而是更多的凸显企业主体影响,以及管理能力。21世纪发展状态下,强调宏观调控、分层管理,有关单位相互配合。第一,指导企业将档案工作重新整合、开展;第二,将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应用在各企业管理中。各地区档案管理单位根据结合该种方法做好档案工作。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管理科学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中的中心企业叫作集团公司。各集团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建设现代企业档案工作,利用这一特点发挥导向作用。
(二)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能够确保企业信息的有效利用、储存、整合,同时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以往空间、时间限制。所以,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成为现代企业档案事业建设中的重要途径。受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影响,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实行一体化信息管理。数据分享与企业信息的融合,构成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这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中心管理企业全部数据文件,进而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档案管理走向更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扩大销售,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篇9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1.革新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在成本管理中渗透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法制观念等新的思想和观念。
2.合理设置成本管理组织
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现代企业通过成本管理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3.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标杆成本法、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等,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导向,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及设计阶段设计好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试图在制造过程降低成本。我国企业要在总结国外成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发展提高。
4.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
在成本管理中引进先进的、经济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成本信息质量,还可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替代了以往繁杂的事务性劳动,加快了成本信息的处理,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只有搞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成本管理,才能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管理科学化。
二、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他们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对成本管理目的的认识为例,我国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理解是单纯的降低成本。但是简单降低成本,有时候不仅不能给企业来带效益,可能还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项目施工时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这样做从表面上看给企业带了短期效益,但从长远看,它会使企业的声誉受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企业的长期效益。
2.成本管理内容不系统
成本管理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和事后分析评价三个阶段,包括预算、预算实施、调整预算、分析对比和业绩评价几个环节。有的企业只注意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忽视售前和售后环节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片面追求生产量降低单位成本,结果造成产品积压,销售困难。有的企业只注意物质产品成本,忽视非物质产品成本。这些做法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系统,不能达到全面成本管理的目的。
3.成本管理手段老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企业的规模都在发展壮大,但其成本核算手段却没又发生变化,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成本效益。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其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传统成本管理重视直接费用的核算,忽视市场开发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导致了企业决策信息的失真。提供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的成本信息是相待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成本管理手段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
三、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1.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随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化生产的扩大,企业现代企业成本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扩大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就每件产品形成乃至消亡的历程而言,它所经历的是从产品策划、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用户使用、废置处置这样一种循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野出发看企业生产的产品,其成本构成包括制造周期成本、顾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等等。产品制造周期成本包括材料、劳动力等等;顾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顾客使用成本等;社会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弃置成本等。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变迁,成本管理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拓展。
2.成本控制环节不断延伸
传统成本控制单纯的从下游入手,即对成本进行维持式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无法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系统控制。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因而,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发展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等目标,实现目标的综合效益。 采取新的成本控制模式,能够有效控制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能对企业价值链实行全程控制。
3.将企业战略融入成本管理
现代成本管理要从企业战略出发,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控制。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选择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方面。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态分析三部分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在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体系下,企业要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是现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成本管理实践的创新
1.创新成本管理意识,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
企业只有从创新入手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企业要从技术创新上寻找新型替代材料,从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来减少各类浪费,从存货管理创新上来降低存货占有量等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成本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成本管理应注重降低成本的长远性,以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为目的。因此,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实现由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成本管理要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洞察全局,综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成本管理涉及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现代企业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方法,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规避与化解经营风险、提升收入及节约成本。构造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企业应着重注意制定预算目标、设计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建立预算管理的组织体制三个环节。企业管理者要明确企业各部门所要达到的具体预期目标,将成本量化到每一个责任部门,使每个人都有考核指标,调动全员节约成本的积极性,对企业的销售、生产、分配以及筹资等活动加以统筹规划,进而全面落实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
3.成本管理方法创新
创新成本管理办法,要把构成企业利润的全部减项都纳入成本分析和控制的范围之内,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提出降低成本的新措施。实行项目化管理核算,划小核算单元,所有费用实行完全成本法核算。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构建交互式信息处理平台,不仅可以快捷地处理与成本有关的数据,而且提高了成本信息标准性。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现代成本管理活动提供了可能,保障了现代成本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在企业所属各单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实行动态成本控制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无形成本也采取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迟鹏武.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07.
[2]王玉英,刘树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企业经济.2004(5).
[3]郑淘.战略成本管理系统下的成本控制.华东经济管理.2004(4).
篇10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政企分开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我们进行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
1现阶段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1.1产权界定不清,关系模糊
刘先平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由于国有企业属于国家的附属物,它本身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国有企业自身很难形成一般企业所具有的自主经营与约束机制。国有企业负责人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于一身,这就很难界定企业负责人的地位。使企业负责人既无法真正代表国家,也难以真正代表企业,其行政职权和应承担的责任亦无法定位。
1.2政企不分,职责不明
提到国企改革,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政企不分,倪敬启曾指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是“从计划经济脱胎但没有换骨;社会包袱难卸;政企分离不彻底”等。由于国有企业在行政上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与其是行政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并且国企负责人由主管部门任命、调整。当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时,国有企业就会抱怨主管部门的政策;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希望得到政府的补贴与政策倾斜,这是国有企业一种普遍的矛盾心理。
1.3企业负担过重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在进行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必将带来一大批员工下岗和失业,这就要面对员工的安置问题。国有企业要解决职工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导致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一些责任绝大部分由企业自己负担,这种现状无疑增加了国有企业自身的负担。
1.4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形成
当前,大部分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在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已经被打破,但没有被彻底打破,国企里局部分配的平均主义还普遍存在,严重地挫伤了有劳动创造力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垄断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靠国家垄断资源获得的,毫无创造力的劳动却能得到获得丰厚的回报,辛苦的付出却只能获取微薄的收入,这样的分配制度自然不能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2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举措
2.1推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措施之一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以便实现投资的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问题一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其根源就在于政资不分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难以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制度。股份制作为一种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排除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随意行政干预和控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使国有企业真正享有法人财产权,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2积极推动国有大型企业整体上市
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应尽可能选择整体上市的制度安排。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母公司应积极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应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后,要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这无疑将促进国有大型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影响,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效率。明确界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各自权限,做到权责分明;健全各项制度,保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限得到有效行使。在以上基础之上,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同时,也能避免其违法乱纪行为,树立对企业长期经营的思想。
2.4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与约束
健全的公司外部治理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制度保证。证券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约束,以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加强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约束,增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与约束,使国有企业经营者任何违法违规的冒险行为都将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
3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必须推进股份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不断优化产权结构;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从而使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先平.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