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要素范文

时间:2024-04-01 17: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环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环境要素

篇1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环境治理;污染防治。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以及化学品、农药等现代科技产品的使用,人类社会向自然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使得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立法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我国亟需系统化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一、我国土壤生态环境现状。

土壤是“以母质为基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而成的土状物质,它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以及生物体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1]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植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础之一。土壤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与交换,保持着结构和功能的动态稳定。土壤结构多样、功能多元和过程复杂的特性使得土壤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却非常脆弱,土壤具有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以及自净的功能,其能广泛接触水、大气、固体废物等中的污染物,这就使得土壤极易受到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产生一定的水和大气次生污染的环境效应,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 1.5 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 3250 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 200 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10 以上”[3]。这些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酸雨、大气尘埃、工矿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化肥和农药、工矿废水灌溉、农家肥、地膜污染等。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富集性、复杂性和不易逆转性的特点,这使得土壤污染的危害严重,治理困难、耗资巨大。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首先,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使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于人体内,引发各种急慢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其次,土壤污染威胁生态安全。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依附于土壤的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还会导致水、大气、海洋等环境要素的交叉污染,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安全。最后,土壤污染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使土壤生产力和耕地质量下降,导致粮食减产、粮食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缺陷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制化是我国根治土壤污染的基本路径。

目前,我国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总体可分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土壤污染防治专门法及相关法三个部分。首先, 《环境保护法》 对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

《环境保护法》 第 20 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壤污染和土壤生态环境破坏从水土整治、动植物保护、化学品及农药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防治。其次,我国目前尚无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现有与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 《水土保持法》 和 《土地复垦条例》。2007 年 《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 (试行)》 从监督管理、污染场地的评估与认定、污染场地的治理及修复、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规定。1995 年制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对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的土壤规定了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最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主要涉及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等污染防治及 《土地管理法》、 《森林法》、 《草原法》、 《矿产资源法》 等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另外,其他环境保护专门法中有助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还有 《环境影响评价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节约能源法》、 《农业法》、 《城市规划法》、 《标准化法》、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等。

然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还相当不完善,存在严重的结构与功能缺陷,已明显不能为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有力地法律制度保障。

第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结构性缺陷。首先,立法缺乏系统性。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我国不仅环境保护基本法性质的 《环境保护法》 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相当简单,而且还缺乏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这既与当前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极不相适应,也严重制约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开展。其他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只有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散规定,且这些规定多是宣言式和框架式的,既无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明确详细规定,又缺乏相互配合联系,无法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立法缺乏对土壤的统一性保护。现有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土壤进行规定,缺乏对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化规定。立法的土壤规制对象比较狭窄,偏重规制农业土壤污染,对工业、城市土壤污染重视不足。再次,立法缺乏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制度供给。立法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使得立法缺乏可操作性,行为规则原则性、概括性强,明确性不够,缺乏针对性。最后,立法缺乏对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的系统性规定。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管理。

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政主管部门不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分工负责的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清。环保、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多头管理,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土壤污染防治系统性工作。

第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功能性缺陷。结构与功能具有对应关系,结构决定功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结构性缺陷直接导致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功能性缺陷。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功能上是为了实现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而现有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明显的重预防轻治理的结构性缺陷,其造成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功能性缺陷。即使在预防土壤污染方面,立法也存在严重的偏重控制点源污染,忽视对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面源污染控制,导致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防治土壤面源污染方面的功能性缺陷。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立法更是很少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即使有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地方立法,由于其立法层次低、适用范围窄、手段单一,仍无法有效治理土壤污染。

三、域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借鉴。

域外国家和地区对土壤污染防治主要实行专门立法、相关立法和综合立法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立法。

美国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制定了专门的 《土壤保护法》,该法通过防治土壤污染、流失来保护农业生产。之后,美国又从对废物全程管理的角度防治土壤污染,制定了 《固体废物处理法》、 《资源保护回收法》、 《危险废物设施所有者和运营人条例》、 《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 《超级基金增补和再授权法案》 和 《纳税人减税法》 等法律。此外,美国在水污染防治的 《清洁水法》、水源地保护的 《安全饮用水法》、化学品等有毒物质污染防治的 《有毒物质控制法》 和《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法》 中从对各污染源的控制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英国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制定了专门的 《环境保护 1990:

Part IIA法案》。另外,英国注重对污染的系统防治。 《污染控制法》 是英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该法对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实行全面系统控制。英国还在对生活垃圾处理的 《生活环境舒适法》、对危险废物控制的 《有毒废物处置法》 和 《有毒污水处理法》 中从对各污染源的控制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

德国针对土壤污染制定了专门的 《联邦土壤保护法》、《国土整治法》、 《联邦土壤保护与污染地条例》 和 《建设条例》 等。“德国近期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实践主要包括法院的司法判例发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整合两个方面。”

[4]同时,德国意识到仅仅依靠专门的 《联邦土壤保护法》 等法律法规防治土壤污染是不够的,需要将专门的土壤污染保护法律与涉及土壤领域的其他法律结合起来,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化与系统化。德国先后制定 《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肥料和植物作物保护法》、 《基因工程法》、 《联邦森林法》、《联邦矿业法》、 《联邦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整体控制。

日本针对土壤污染防治也制定了专门的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 《土壤污染对策法》、 《土壤污染对策法施行规则》。

日本多次修订 《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 并根据该法对农田土壤中镉、铜、砷等含量进行监测,并对超标土壤予以修复。日本2002 年颁布的 《土壤污染对策法》 以市区的土壤污染为防治对象,对调查的地域范围、超标地域的确定,以及治理措施、调查机构、支援体系、报告及监测制度等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规定。另外,日本在 《水质污浊防止法》、 《Dioxine 类物质对策特别措施法》 中也有涉及防治土壤污染的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针对土壤污染制定了专门的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并制定了详尽的配套法律规范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实施细则》、 《污染整治费收费办法》、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监测基准与管制标准》、 《征收种类与费率》 等共18 项法案,这些法案与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相结合形成了台湾地区比较完备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四、系统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1.系统化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必要性。

系统化之所以成为我国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目标,除源于我国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需要与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认识加深,还源于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与系统论理论的发展。

首先,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要求立法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整体性防治。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特性的认识加深,在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缺陷的同时,逐步确立起整体环境观,并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理念———生态中心主义来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中心主义要求生态系统中所有构成要素必须维护生态系统本身的相对稳定,坚持整体主义思想,实现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5]。生态中心主义强调整体性、内在联系性,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视为最高价值。环境法中的生态中心主义是指将人类和自然作为一个生态整体,从宏观上指导环境立法、运行,规范人类行为的一种理念。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特点及土壤污染源的多样化需要人类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树立整体环境观念,通过对土壤污染的多源整体性控制,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系统论为系统化完善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系统论是对系统科学的哲学抽象,强调整体性。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6]。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和运行的,系统具有多元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等特征,其总是动态运行并保持相对稳定。系统论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运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的具体运用是土壤污染系统控制,即对土壤污染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控制”[7]。一方面,土壤与水、大气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而,我国进行土壤污染防治还需加强对水、大气等多环境介质的污染控制。另一方面,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整体性,其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普遍联系而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各组成要素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组织性和有序性,在功能上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必须遵从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规律,对土壤污染进行整体、全过程、多种环境介质的系统控制。

因此,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完善需要以生态中心主义理念为指导,强调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运用系统科学中系统论的方法,来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系统化防治。

2.系统化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实现路径。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化立法。系统化立法可以实现防治土壤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目标。

(1) 修订 《环境保护法》,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 《环境保护法》 已严重不适应时代环境保护需求,亟需进行系统性修订。“《环境保护法》 修改的最终目标乃是基本法和法典化。”[8]但我国现在还很难实现 《环境保护法》 法典化的目标,目前比较可行的途径是先实现该法的基本法化。基本法化意味着 《环境保护法》 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整体保护、对多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修订后的 《环境保护法》

应明确以独立章节规定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建立适用于所有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创立有效的对各环境要素的开发、保护与污染防治立法的协调机制。

(2) 制定专门的 《土壤污染防治法》 及配套法规、规章。

修订后的 《环境保护法》 虽是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法,但限于基本法性质制约,该法不可能对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针对土壤污染防治,我国还需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系统控制。

第一, 《土壤污染防治法》 在规定预防土壤污染的同时,偏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处于生态污染链的末端,目前已有大量立法对其他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进行了详细规定, 《土壤污染防治法》 无需再将预防类单行法的污染防治内容分解纳入。否则,不仅会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与其他污染防治立法的重复。

第二,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坚持生态中心主义理念,树立整体环境观念,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生态中心主义理念可以加深人类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认识,促进人类对土壤污染实现系统的污染控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是指在土壤污染防治中,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进行土壤污染控制,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因素,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社会的调整机制,实现经济、社会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11~1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是生态中心主义理念的法律化实现路径,其直接催生土壤污染系统防治的具体法律制度。

第三,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各项制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 尤其要明确规定土壤保护规划制度、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壤污染监测与鉴定制度、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制度、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和保险制度,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测预防、使用管理、污染修复和损害赔偿的全过程管理。另外,《土壤污染防治法》 可与在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排污许可制度建立链接,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备案制度。

第四, 《土壤污染防治法》 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监管体制。土壤污染监管体制是 《土壤污染防治法》 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支撑和中枢,是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战略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保障。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明确中央土壤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合理划分土壤污染防治中央主管部门、地方分级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职权,建立有效的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问责机制。

第五, 《土壤污染防治法》 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土壤污染信息公开是我国土壤法治的必然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明确规定政府有责任主动及时公开土壤污染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注意发挥社区和村委会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委托社区和村委会成员作为兼职监管员,以便及时掌握土壤污染信息。同时, 《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土壤污染程序化回馈机制,保障公众土壤污染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给予百姓参与土壤污染防治门径。

(3) 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土壤环境法治建设的基础,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执法、司法的依据。我国应“构建一个以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为基础的,包含农用地土壤环保标准、场地土壤环保标准、土壤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土壤环境标准样品和土壤环境基础标准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同时,我国应不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严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的标准,以满足各地不同的土壤保护需要。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应能对包括农村土壤和城市土壤的各类土壤规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应能全面综合管理进入土壤的物质及物质留存土壤期间的状况和离开土壤的状况。

五、结论。

系统化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防治土壤污染的保障,可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原有立法的结构与功能缺陷。系统化之所以会成为我国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目标,除源于我国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需要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认识的加深,还源于人类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中心主义嬗变与系统论理论的发展。人类秉持整体环境观,使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首先,应修订 《环境保护法》,以独立章节规定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其次,应学习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经验,制定专门的 《土壤污染防治法》 及配套法规、规章。同时,我国在系统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系统的综合协调,避免立法重叠, 《土壤污染防治法》 在规定预防土壤污染的同时,偏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防治法》 应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各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监管体制,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第三,我国应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尤其是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严于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的标准,以满足各地不同的土壤保护需要。另外,水、大气与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情况会严重影响土壤污染防治的效果,我国还要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加强对其他环境要素的保护,完善水、大气与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立法,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公平司法、引导守法,真正实现土壤污染的系统化防治。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刘静玲。 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

[2] 朱静。 美、日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度对中国土壤立法的启示 [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21.

[3] 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724,2012- 3- 9.

[4] 秦天宝。 德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与实践 [J].环境保护,2007(10):70.

[5] GeorgeFrancis. EcosystemManagement,33 Nat [J].Resources J.,1993:315.

[6]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

篇2

一、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展土壤基础调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污染源监管、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土壤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统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

二、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以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和人员,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五)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实行防治结合。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防治土壤污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同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积极协调国土、规划、建设、农业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六)主要目标。

到20*年,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有所提高。

到20*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三、突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七)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难以修复的耕地提出调整用途的意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八)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监督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和修复,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

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加强对化工、电镀、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区域性或集中式工业用地拟规划改变其用途的,所在地环保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的结论作为规划环评的重要依据。同时,要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审查规划环评文件;对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区域,环保部门依法不得批准该区域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造成污染的单位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其所承担的修复和治理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造成污染的单位已经终止,或者由于历史等原因确实不能确定造成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有关人民政府依法负责修复和治理;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修复和治理。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责任。

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九)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质量管理,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调查的进度和质量;在搞好调查成果集成的基础上,组织对调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做好数据、文件、资料、报告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好实施。组织制修订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判别、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等标准,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十一)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专门人才。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编制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应包括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十二)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组织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筛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的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重点支持一批国家级重点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为在更大范围内修复土壤污染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十三)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地方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每年有所增长。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壤污染防治,保证资金逐年增加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地方也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我部将协调中央财政部门视情况对地方土壤污染防治给予资金补助。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

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campaign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will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paper wil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act factor for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after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yp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fter the change of 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which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of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the soil quality, farmland microclimate and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land for traffic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land use type of simpl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fluenced.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相关资料统计,自2000~2010年10年以来,我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已经累计补充耕地约526万,根据国土资源部所制定公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约800万,可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工程尚处于现代意义上土地整理的初级阶段。

一、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就是指在项目区所开展以平整土地、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田间道路为主的建设工程工程,土地整理以工程项目通常以工程的方式开展,例如对于耕地的整理主要进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石方回填和平整土地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打破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 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土地的平整工程会改变整理区域中的微地貌,而农田水工程则会影响整理区域中盐类和水分的分布和迁移,因此土地整理工程的规模、性质、管理水平等特性必然会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之一。

2、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土地景观是由廓道、斑块以及基质所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而土地整理工程也就是人为促使原来土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譬如在耕地的整理中会对田块形状、田块面积进行一定改造,同时可能会对沟渠和道路等进行重新布设,而田块通常被认为是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道路和沟渠可以被认为是景观格局中的廊道,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也应是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

土地整理工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对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必要的调控,从而导致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分布布局的变化则又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二、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农田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一般能够带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使土壤中的盐渍化得到缓解,因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容易受到侵蚀,而且土壤排水系统还减少了水饱和土壤的面积,限制了排水洼地的范围,可以减轻内涝的危险,但是排水工程对土壤也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若排水系统排水强度过高 则会使河道洪峰提前出现、地表径流加快,这样以来就增加了泛滥的危险,另外,由于水的侧压和静水压力补偿作用,会使排水系统干渠两侧的地下水位被抬高,反而引起两侧土壤返盐现象。

2、土地平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由于土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如铲平机、推土机和刮平机等,正是由于大型机械的使用和机械化的挖填过程,有可能会破坏表土熟化层,造成土壤板结,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中速效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减少,而且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其土壤性状也会有较明显的差异。

3、交通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交通用地增加,必然会引起噪声和废气污染的增加,废气会降低空气的清新度,而由此产生的噪声则降低了局域环境的静谧度,同时交通通道作为廊道的作用也为物种的入侵提供了可趁之机,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破坏生物生存环境,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的放线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减少。

4、土地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土地的整理工程中应尽量使田块形状规则、整齐,以便于机械耕作和规模经营,一般应将不规则的地块整理成为规整的长方形,而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农田集中和连片,以便于管理与机械化操作,因此,在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可以使田块的连片程度提高、土地规模扩大以及降低田块的破碎度,而田块破碎化则表现为田块的数量增加而总体面积减少,田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在土地整理后,由于田块规模得到扩大,零散的田块得到归并,因此田块的破碎度就会降低。

三、结束语

从生态学的意义来看,土地整理工程是一个打破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再重建新系统的过程。由于土地整理工程还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尤其是对水田、道路、树林等板块进行综合整治,在整理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整理区域和背景区域的水环境、水资源、植被、土壤、大气、微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其他生态过程产生诸多有利或有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土地整理中,相关人员应明确辨别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同时还要预测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并对工程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测,这样才能使土地整理工程真正地成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时土地整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可以为土地整理决策提供必要技术支持,为完善国家的土地整理技术规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庆媛.土地整理目标的区域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

篇4

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生态理念,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坚持绿色、节能、节水等原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设计原则,阐述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

1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美学、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景观形态和结构进行合理布设和配置,科学塑造视觉景观,全面考虑城市园林周围的环境要素,使自然生态环境和园林建筑相协调。为了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在规划设计城市园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运用生态学原理。城市园林在创建生态系统中应坚持生态平衡原则,从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角度出发,结合沈阳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情况,有效调节城市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绿化系统,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健全的群落复层结构,使不同植物可以良好的共生共处。(2)保护生态多样性。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保护生物环境,特别注意保护具有地带性的植物种群,如野生植物栖息地、当地乡土植物等,并且城市园林设计应有节制的引种,分析植物的生物特性,使植物和城市园林环境相协调,使其快速良好的生长。

2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策略

2.1种植乡土树种

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区域功能、绿地水系土壤特征,有效结合人工生态景观和原地形生态景观,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优化植物结构设计,尽量种植本地植物,这些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成活率比较高,可以满足城市园林设计要求,节省养护成本。例如,沈阳市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选择凹叶景天、金叶景天、八宝景天、红叶景天等耐旱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耗水量较少,而且养护管理简单。

2.2使用生态物料

基于生态理念,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态物料,提高生态资源和物料利用率,保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节约各种资源,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首先,设计城市园林时,增加园林土壤土层中的有用物质,绿色植物养护和栽培需要遵循很多原则,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园林规划建设时,应仔细分析当地的土壤环境,结合实际的土壤环境,有针对性地添加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其次,积极运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资源,城市园林施工设计需要应用很多的建设材料,为了提高节能性和环保性,应尽量采用环境友好型,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和材料,科学规划和布设园林景观,提升园林设计水平。最后,城市园林设计应尽量节省施工资源和物料,减少能源消耗。

2.3优化植被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需要选择多种类别的植被,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优化不同地区的布景设计,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效果,增加生态园林的人性化和生态性设计,给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结合不同植物独特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绿色植物,例如,在城市园林水质环境周围搭配和布设合适的水生植物;在远离水质的区域种植一些耐旱植物。选择不同物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艺术表现、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因素,结合城市园林周围生态环境和实际的园林空间,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园林。

2.4保护园林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多注意整洁性和美观度,当前现代化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涨,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持续恶化,这对城市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应注意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和协调性,结合城市景观环境现状,根据现有规划、土地条件和人文特色,分析人们生活质量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生态目标,优化园林规划设计,选择当地的绿色植被。依据城市园林周围环境的地形、水质、土壤,构建和谐的园林景观,采用合适的移栽方式,降低园林设计成本,做好植被的养护和栽培,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理念,坚持人性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运用生态学原则,结合不同城市的气候和水文环境情况,严格把关城市园林设计的各个环节,优化和改进园林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降低植物的栽种和养护成本,推动城市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子岚 单位: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绿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421-03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Green Space Soil of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LIU Gang,JIN Yan-ming,HU Hao

(Graduate Schoo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of several important function zones in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15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ommunity, schools, squares, parks and street. Analyse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pH, soil organic matter, available N,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were conducted.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Cu,Zn,Pb,Cd) in soil samples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ad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dopting the single factor index and Nemerow multi-factor index methods, the pollution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pollution extent. Cu pollution index of sample area C1 (Nanhu square), E1 (Jiefang road) and E2 (Kaiyun street) were higher and the maximum of them were 2.03, which showed that these areas were in the status of light Cu pollution. All pollution factors in other areas were potential.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Nemerow synthetic pollution index method indicated that all soil in sample areas was slightly polluted.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were mainly large-scale enterprises, then some ordinary enterprises.

Key words: green land soil; heavy metal; evalu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Changchun city

长春市是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基本形成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长春市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1]。相关研究表明,交通运输、工业排放、市政建设和大气沉降等造成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越来越严重[2,3]。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仅影响和改变城市土壤的生态功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城市绿地土壤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多数是以较大范围的城市和农村土壤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而对城市中单独一个区域还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分类调查。为此,以长春市朝阳区绿地土壤按不同功能区特点进行分区,在功能分区典型的地点进行采样,通过相关的试验和分析,试图了解不同的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污染特征、污染的空间分异性,为长春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区的选择

样区设置在长春市朝阳区,按功能区划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分别为A.小区、B.学校、C.广场、D.公园、E.街路,共采集了150个混合土样,具置见图1。

1.2土样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根据城市土壤特点,选择代表性功能区进行采样,在选定区域上以“S”形选择9个点,在各点取0~20 cm土层土样,在塑料薄膜上将各点土壤均匀混合,用四分法逐次弃去多余部分,最后将剩余的1 kg左右的平均样品装入样袋,带回实验室。土壤样品经风干、磨细过筛(1.00 mm、0.25 mm土壤筛),用于测定土壤pH值(电位法)、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K2Cr2O7-H2SO4)、土壤速效磷(Olsen法:0.5 mol/L NaHCO3,pH值8.5)、速效钾(1 mol/L NH4OAc,pH 值7.0)、土壤重金属元素Cu、Cd、Pb、Zn的浓度(HF-HClO4消煮法)[4]。

2结果与分析

2.1土样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浓度

城市绿地土壤多为搅动的深层土、建筑垃圾土、回填土等,其土层变异性大,呈现岩性不连续特性,导致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含量、pH值、容重及与其有关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显著差异。城市土壤土层排列凌乱,许多土层之间没有发生学上的联系,多为沙石、垃圾和土所组成,有机质含量少[5]。土样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见表1,重金属浓度比较见图2。

从各土样采集地点的功能区划分来看,E1、E2、E3号街路绿地土壤的pH值、容重较高;D1、D2、D3号公园绿地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相对较高,这与公园土壤所处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从各土样采集地点的功能区划分来看,E1、E2号街路的Cu、Cd重金属含量都较高,A1、A2号居住小区的土壤含Zn量较高,C1、C2号交通要塞的土壤含Pb量较高。

2.2评价方法

土壤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单项(单因子)污染评价和多项(多因子)污染综合评价[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1单项污染分级指数法污染分级标准参考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东北平原长春经济区区域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报告,以测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为基础,借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污染分级标准。以测区背景上限为重金属元素累积起始值(Xa),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类标准作为污染起始值(Xc),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类标准作为重污染起始值(Xp)(表2)。

污染分级指数是指某一污染物影响下的环境污染指数,可以反映出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根据公式(1)计算出的单项污染分级指数,对单项污染程度进行分级。

Ci≤Xa时,Pi=Ci/Xa

Xa<Ci≤Xc时,Pi=1+(Ci-Xa)/(Xc-Xa)

Xc<Ci≤Xp时,Pi=2+(Ci-Xc)/(Xp-Xc)(1)

Ci≥Xp时,Pi=3+(Ci-Xp)/(Xp-Xc)

式中,Pi为污染分级指数,C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值,Xa为累积起始值,Xc为污染起始值,Xp为重污染起始值。土壤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标准见表3。

2.2.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单项污染分级指数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只能分别了解每种重金属在长春市表层土壤的污染状况。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则可以了解这4种重金属在长春市表层土壤的综合污染状况。

为了突出环境要素中浓度最大的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6,7],计算公式为:

P综=[(Pimax2+Piave2)/2]1/2 (2)

式中,P综为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i为单项污染分级指数,计算公式见公式(1),Pimax为所有元素污染指数最大值,Piave为所有元素污染指数平均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反映了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按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其中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见表4。

2.3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的不同程度,同时又突出高浓度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用来评定和划分土壤质量等级更为客观。评价结果见表5。从表5中的单项污染分级指数可以看出,样区A3、B1、B2、B3的土壤Cd质量等级为清洁,样区C1、E1、E2的土壤已受到Cu的轻污染;其他样点的各项污染因子为潜在污染。从各样区综合污染指数可知,土壤均受到轻度污染,这是由于样区周围没有较大规模的重金属污染企业,而其他污染源的污染也应得到足够重视,如汽车尾气中的Pb、居民生活垃圾中的Zn等。E1、E2的绿地土壤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慢慢也会变成重度污染。

对各功能区重金属单项污染平均值进行比较,Cu单项污染的大小顺序为小区<学校<公园<广场<街路;Zn单项污染的大小顺序为学校<广场<街路<公园<小区;Pb单项污染的大小顺序为小区<学校<公园<广场<街路;Cd单项污染的大小顺序为学校<小区<公园<广场<街路;各功能区重金属平均值综合污染进行比较,其大小为学校<小区<公园<广场<街路。

3结论与讨论

1)长春市朝阳区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为源输入的影响,但与其他开发历史较长的城市相比,长春市城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上较低。

2)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区表层土壤中不同重金属来源存在着差异,其中Cu、Pb和Zn主要来自交通污染;而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Cd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及化肥施用。

3)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样区,其结果反映朝阳区目前总体的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但还需对多种样品(如土壤样品、大气干湿沉降样品、水样品、植物样品、有机样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想要更加准确地反映该区的土壤质量,需要更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因此,在进行重金属源解析时应该结合各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周围环境状况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平,谢忠雷,李军,等.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25(1):108-112.

[2] HARRISON R M, LAXEN D P H, WILSON S J. Chemical associations of lead, cadmium, copper and zinc in street dust and roadside soil[J]. Environ Sci Technol,1981,15:1378-1383.

[3] THORNTON I. Metal contamination of soils in urban areas[A]. BULLOCK P, GREGORY P J. Soil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C].Hoboken, NJ: Wiley-Blackwell, 1991. 47-75.

[4]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7-211.

[5] 王焕华.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表土重金属污染特点与微生物活性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6]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96-98.

[7] 徐燕,李淑芹, 郭书海, 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15-4617.

[8] 李其林,黄峋,骆东奇.重庆市农作物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及污染特征[J].土壤与环境,2000,9(4):270-273.

篇6

1产地选择

(1)蔬菜产地应远离工厂、医院、矿区、生活区、交通主干线、垃圾场。

(2)拟选地区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相关污染物检测值不超出国家有关规定标准。

(3)根据当前本行业对土壤一蔬菜系统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来决定适当放宽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极限值,对较低污染的土壤,经改良治理后,只要产出蔬菜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乃考虑予以利用。

2蔬菜种类(品种)选择

据我们研究,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茄果类

3优化肥料结构、改进施用方法

(1)配施有机肥。有机肥料养分释放较缓、持久且丰富平衡,有利于减少蔬菜硝酸盐累积;同时,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农药的吸附能力,有机质又是还原剂,可促进土壤中cd形成硫化镉沉淀,促进高价铬(cr6+)转化为毒性较低的低价铬(cr3+)。有机肥施用比例要因种、因土、因时而异,如:对于硝酸盐累积比较高的绿叶菜类.有机肥配施比例就要适当提高;反之,对于硝酸盐累积较低的豆类、瓜类、茄果类,有机肥配比可适当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重的地,有机肥配比则高;反之,则低。各茬连续使用有机肥时,可适当减小比例:反之。增大。

(2)化肥品种选择。据我们研究,施等N量不同品种化学氮肥蔬菜硝酸盐累积大小顺序依次为施NH4N03>NH4HC03>CO(NH2)2>(NU4)2S04>NH4CI。为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生产上要考虑避免使用含硝态氮肥料、碳酸氢铵,合理开发利用氯化铵和硫酸铵。也可以应用含C1-肥料与其他氮肥配合使用,利用C1-有抑制亚硝化细菌活性的特点,降低土壤硝化强度.减少蔬菜硝酸盐累积。缓控释肥料,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蔬菜累积硝酸盐量。另外,施肥也影响到土壤生态环境与重金属活性,研究表明不同形态的氮、磷、钾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环境具有不同影响。某些形态化肥更有利于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与植物体内重金属浓度,如:降低作物体内cd能力的各种磷肥比较,以钙镁磷>磷酸二氢钙>磷矿粉、过钙。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化肥关系也很密切。因此,生产上应根据统筹兼顾的原则来选择适合化肥。

f31控N与平衡施肥,氮肥宜早施深施集中施:研究表明蔬菜硝酸盐含量与施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生产上应根据蔬菜的需N特性,合理控制施N水平,避免滥施氮肥。同时,也要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肥,促进糖类转化和呼吸作用,促进N代谢而加快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K在体内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促进NO,吸收,又能还原NO-3,并以还原为主,促进氨基酸蛋白质合成。施用钾是减少蔬菜N03措施之一,但K+的这种作用只有在生长过程及NK平衡时才起作用。增施微量元素如Mo可以提高蔬菜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氮肥作基肥应全层深施,作苗肥要早施促早发,严格控制最后一次追肥至蔬菜收获之间有一个合适的安全间隔期,以保证蔬菜吸收的NO3在体内有足够的转化代谢时间。

(4)添加氮肥硝化抑制剂,使用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消毒剂1与改良土壤:添加硝化抑制剂能降低土壤消化强度,减少蔬菜中N0-3累积。我们对多种抑制剂研究表明,以双氰铵的降污效果较好,生产上双氰胺使用量一般占纯化肥N的6%~8%。每667 m2施石灰20-25kg,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消毒杀菌,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每667m2施硫磺1.5-2kg对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效果也不错。

(5)使用污泥、垃圾肥、粉煤渣、有机肥的质量要达标或经过无害化处理,同时污泥、垃圾肥、粉煤渣等的用量还要严格控制,不突破有关要求。

4合理排灌

蔬菜对硝态氮的吸收、运输和转化与水分密切相关。干旱情况下,蔬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影响.其硝态氮累积显著增加。在许多情况下.收获前几天进行灌水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下降。通过控制水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可以影响到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如Cd、Pb重污染土壤改种水生蔬菜,有利于减轻Cd、Pb危害。采用深沟窄厢,做到厢内、围沟、腰内相通配套,防止渍水,可以减轻蔬菜病虫危害。

5加强通风透光

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蔬菜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蔬菜NO3累积;同时,也有利于蔬菜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因此大棚蔬菜要注意及时掀盖通风透光,保持棚内空气流通。

6轮作间作套种

实行轮作套种,科学安排茬口,利用品种间的互惠和颉抗作用,减轻病虫害发生危害。水旱轮作制下,前作土壤淹水种稻有利于Cd、Pb等形成难溶性沉淀物,减轻其对后作蔬菜的危害。

7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准确使用农药

做好病虫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对症下药。药剂选择上,要首选生物农药、生化制剂;其次为低毒低残留农药;再次如遇到灭性病虫害时,选择药效好的中等毒性和低残留农药。严格按使用要求控制好农药用量.掌握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8蔬菜收获后要及时保鲜加工处理

篇7

【关键词】地域;园林景观;文化

1、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这种发展是根植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而非简单地移植外来文化。如果设计师能够根植于本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深层关系,就能够找到现代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嫁接点,设计出现代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相生的作品。

2、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产生主要受到地域的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自然特征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构成生产资料的自然条件综合体,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土壤环境、动植物等,人们的行为受到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各自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即是影响地域文化的人文特征方面。葛剑雄教授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空间范围特点的文化类型”。

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地域文化产生的根源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不同行为,由于地域位置的不同,其地域文化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才使这个世界上的文化缤纷多彩、特征鲜明。

地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地域文化逐渐移除固有的不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化,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形成要素与机制的特殊性,形成了其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形态稳定性、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独特性等特点。

地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对的存在,它们互相交流、渗透、借鉴、融合、联系与发展。如果没有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一味自我封闭,拒绝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地域文化就会逐渐丧失固有的生命力。历史上许多地域文化曾经辉煌一时,后来却逐渐衰落直至泯灭。只有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才能推动文化自身的进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各地域文化的斑斓色彩和独特魅力,这是任何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今后地域文化能够得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关地域文化的研究应当高度重视历史上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包括它们融合的成果、经验与规律的总结与整理,进而在当代的交流与互动中对地域文化提出新的见解。

3、影响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要素

构成地域性景观的地方性因素是产生地方性特征的重点。地理纬度变化、海陆分布变化、海拔高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自然环境带有了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季节变化,又使得地表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也发生变化,形成了具有地域季节特征的景观效应,由此造成了各地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在影响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要素中,气候、地形、植物和地方材料等要素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

3.1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素是地域性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塑造了形式各异的地域景观,“野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形象的描述了塞外和江南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迥异奇趣的两种景观:一个是典型的北国风光,另一个明显是江南情境。前者位于地球温带与寒温带交界之处的内陆荒漠草原,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稀少,湿度低,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后者位于地球亚热带与温带交界之处的中国华东沿海地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寒热温差较小,年平均气温偏高,植被相对茂盛。为应对这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人们在这两个地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景观和建筑处理手法,这在民居建筑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3.2地理和地形的影响

地理和地形是景观场景形成的基本元素,地形是连接场地中所有物质元素和空间关系的主轴线,是决定设计环境的结构性因素,地形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景观的地域特征。在《淮南子・地形训》中关于“地理”一词有这样的论述:天地之闻,九州八极。《白话易经》中对“地理”一词又有如下论述:易与天地之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在这段话里,地理就是地貌的意思。高山、平原、丘陵、河谷、草原都是形态各异的地形,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很明显的例子,我国的地形地貌成西高东低的台阶状分布,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的地形分布非常复杂,都因其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而得以区分。尽管各地区也同样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植被等,但地形却始终是最明显的产生视觉特征的因素之一。

3.3水资源的影响

从卫星云图上看,整个地球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区域被水覆盖,水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在景观设计中,对于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重中之重,同时作为生物圈生存发展的必要元素,水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某个区域的气候、植被等要素的发展,同时在设计中水的运用可以增加区域内部的生机,同时对区域内构筑物起到软化和衬托作用,赖特的流水别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3.4土壤的影响

土壤作为地球生物圈的母体元素,决定并制约着各个区域的发展,动植物群落、地理地形、水体等一系列元素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制约着不同植物的生长,而不同的地方性植物又因不同的地理地形产生不同的地域性景观。

3.5营造方式的影响

人居环境的建设追求与自然和谐,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不同气候、地理地形条件下所产生的人居环境是各不相同的,营造方式更是大相径庭,作为环境中固定的构成元素,不同的营造方式所代表的文化也是有地域之分的。例如南北方民居的差异就是因为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各具特色。

4、地域文化的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地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需要人们去了解、消化,最后将其升华。尽管现代文明的发展对地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赋予其无限的发展契

机。新观念与思维方式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审视有了更多的思考维度,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果运用现代科技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以批判的地方主义精神来延续地方的文化,并添加新的、有生命力的时代内容,摆脱原有文化的桎梏,就能发展人们自己的地域文化文化、科技、经济和自然相互影响与制约,而地域文化恰恰为园林景观设计师找到了其中的平衡点,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园林景观作品。

5、结语

由于地域文化产生的根源在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当地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才真正富有内涵和生命力,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石油开采 生态环境 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96-01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开发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东部、西部、海上和南方十几个省、自治区、四大石油勘探开发区。然而,随着石油开采量的扩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对于陆地石油开发过程中,石油对油田区环境地质的污染研究尚不深入。因此,研究探讨其开发过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l.石油开采后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石油的地下存储主要在沙区或部分山区。石油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是由于其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复杂,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1.1 开采过程对环境影响

在石油开采前期阶段,勘探人员需要通过打测井或使用炸药爆破的方法来确定井位,对周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在开采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为活动的增加也会对当地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油田开采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层,使地面变得疏松,易出现大面积的风蚀、沙化土地。同时,地下开采常常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渗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从而加剧开采区的风蚀和水土流失;此外,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加之石油本身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一旦发生井喷或泄漏,将对生活在油气田附近的生物带来致命威胁,破坏生态环境。

1.2 炼制加工过程对环境影响

石油在其加工炼制过程中也产生弃渣、废料、废水、废气等,破坏周边及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加剧区域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

1.3 运输及基础建设过程对环境影响

石油输送主要靠输送管线来完成。其过程中工程建设主要有管线铺埋区层开挖、管道铺设、分层回填、弃土等流程,易造成地表,表土疏松、抗外营力能力下降、结构改变、肥力下降,使得土壤密实度增大.保水性降低;同时弃土、弃渣,抗蚀性、理化性质差,使植被遭到破坏,产生水土流失,危害生态环境。

2.关键因素的影响及指标要求

2.1 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

落地原油通过径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源,一旦污染会直接造成土壤及农作物污染。作物的污染又促进家畜、家禽和人体内有毒物质的富集,在整个食物链中最终危及人体健康。我国《工业企业设计标准》规定,石油在地面水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3mg/L。油田废水处理应严格达标排放。

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有的油田区周围居民掘井取用地下水为饮用水,并且多为人畜共饮。石油废物通过各种途径污染了地下水源.它对人体危害不象细菌或病毒那样来得激烈而明显,而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石油对水色、水味和溶解氧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国家对饮用水中的油允许界限定在0.1-1.0mm之间。

2.2 对土壤的影响

油田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钻井、洗井、试井、采油和修井过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喷及固体废弃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会引起多项环境要素的改变,以致危害生态环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响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烃,绝大部分是高分子组成,它们粘着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种粘膜,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因此采油区应种树种草绿化、净化保护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于种粮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长出的稻米光泽较差,粘性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烂、不易保存。所以对落地原油和泥浆等要回收处理,一方面可回收资源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土壤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井场、道路、站所、油气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设扰乱和破坏土壤主体构型,影响了土壤通气和透水,改变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态和地表土壤结构;使土壤抗冲性降低,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保设施,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同时施工中产生的废水汇人地表径流,造成水污染;弃土、弃渣及生活废弃物,虽已就地回填,但仍为松散堆积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

2.3 对植被的影响

篇9

一、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我校2012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环境监测实验属课程内实验,计划学时16,相对繁琐的实验内容和冗长的实验过程,学时偏短,实验总体表现为老师赶进度,学生走过场,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并探讨改革的对策,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更优秀的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综合性、实践性由于课时限制,考虑到各环境要素水、气、土壤的代表值监测,一般在安排实验内容时会选择较典型的环境质量参数作为测定项目,多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水体环境监测有废水中CODcr测定、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废水中氨氮测定;空气质量监测:总悬浮颗粒物测定、空气中SO2测定;污染土壤中Cd含量测定等。学生通过以上实验项目的测定,可掌握某项具体指标的分析测试技术和相关仪器的使用,但遇到实际环境问题,如对自来水厂取水口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对当地典型矿区周边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由于项目要求监测人员从现场采样到分析测试到数据处理到综合评价的全过程参与,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二)教学手段机械,程序化从目前实验项目的安排可知,以上这些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事先选好监测指标,并在实验室准备好需要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多地是对某些实验技能进行了温习:如电子天平称量、分光光度计测试、酸式滴定管的使用等,很大程度上与分析化学实验步骤重复,实验被限制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指定方法等条条框框下进行,完全体现不出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连续性等特点。与实际环境监测工作相差较大,可能会导致学生将来走上监测工作岗位时所学知识和实际要求的脱节。

二、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

(一)补充和完善实验内容现有的实验项目多属验证性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和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对监测课程的纵深认识和全面理解帮助不大,而实验指导书上枯燥的内容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除现有实验内容作为基础实验外,很有必要增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具体实验内容可结合周边环境特征或学生感兴趣的环境热点问题,可以因时因地制宜。例如:按现有教学计划,监测实验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开设,正处赣州市的雨季,而赣州市降雨特征是十雨九酸,针对这一突出环境问题可开展雨水监测。对照城区规划,按照监测程序完成现场调查———优化布点———采样———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出具报告,得出具体结论。又如对于赣州市当前受国家环境保护部重点关注和投入的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可组织学生选定一典型矿区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分析,在类似的实践学习中既提高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当地的环保职能部门提供一些基础数据以供参考。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验证性实验可帮助学生温习和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除强调操作必须规范和标准外,如果对具体实验环节作一些巧妙变化,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很大。如COD测定实验:1.在配制测试水样时,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是日常饮料、早餐奶;也可以选择实验室常用药品如葡萄糖、淀粉等。让学生在实验开始前便充满期待,带着好奇和探索心理去完成接下来的实验任务。2.在方法的选择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对平行样进行测定,在消解完样品后,一组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一组用传统滴定分析法定量,比较两种方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同时与标样进行比对,看看那组的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更高。而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则应该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把握总的方向,在布点采样前对学生的监测方案进行把关。把错误消灭在正式工作前。注重培养学生的监测过程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充分开发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随着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与之相应的监测技术日新月异,监测方法与标准不断更新,在实际工作中大型仪器及其联用技术应用变得常态化,而作为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本科实验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在课程实验中接触的仪器主要局限于天平、摇床、分光光度计等一些简单的基本仪器,由于台套数有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TOC分析测试仪等一些原理和操作更为复杂的大型仪器接触机会很少,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进入工作岗位后遇到此类仪器不会动手,增加工作困难度。在此建议尽可能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增加学习机会:1.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采用多媒体手段,将教研室或学院现有的大型仪器工作原理、操作步骤、维护保养等理论通过视频形式让学生有感性认识;2.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加入老师的课题小组,跟随经常使用某项仪器的研究生或本专业其他老师直接学习;3.对于学校没有的仪器,可考虑利用实习机会向本地环境监测技术部门请相关工程师演示和讲解。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建设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来讲,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但如果在该区域修建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库区的微气候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是因为,水库的建成对区域水体及湿地面积造成了影响,使得空气湿度随之增加,进而影响到气温、风速、降水等,导致微气候环境发生改变。在气候条件的变化中,又尤以降水的变化最为突出。水利工程会对局部地区的降水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降水量大幅增加。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库区湿地面积增加,积水明显增多,受太阳辐射影响,水分蒸发形成降雨。第二,降水分布状况发生改变。水库建成会使原地貌发生变化,迎风面降水量明显大于背风面。第三,降水时间产生变化。在大气对流作用下,库区夏季降水明显多于冬季。

(2)对土壤环境和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会造成局部区域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库区的土壤环境。水库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过分湿润致使植物根系衰败,呼吸困难,土壤出现沼泽化、潜育化;由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还会形成土壤的盐碱化。在水库在浸没区,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而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兴建如水资源分配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壤沙化。

(3)对水质、水温的影响

在河流上筑坝建库,将使坝上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库区水动力条件也将发生改变,急流变缓流甚至静水,水深、水面宽成倍增加,造成库内水体水质、水温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坝下游河流的水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库区水质变化主要体现在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的沉降和泥沙含量的增加,使部分水质指标发生变化等,坝下游河道水体水质则受制于库区水体水质以及坝下游河道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体自净能力变化。通常状况下,在河道水体水质本底状况较好的前提下,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体水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是,若有污染源排入河道,水库工程的调蓄作用造成河道水量的减少将有可能加剧水质污染的程度。

(4)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生物的迁徙路线,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直接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导致生物间稳定的生态关系被破坏。

(5)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对于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常常会因为需要占用大量的用地面积、工程量大等诸多因素,不得不安排库区附近的居民搬到别的地方居住,而实际已经存在的交通等一些设施、建筑和文物古迹同样需要搬到别处,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到库区附近区域中的交通乃至经济。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会使库区附近的土壤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引起土地盐碱化。此外,还会影响到当地的气候和温度,当地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劣,给一些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直接威胁到附近民众的身心健康。比如,某一水利工程中,因占用面积大、搬迁居民人数多,严重影响到了库区附近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该工程投入实际使用后,库区内的水位呈上升势头,严重冲刷和淹没了部分文物古迹。尽管国家及时制定并实施了一些措施,但文物古迹在水的持续冲刷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措施

(1)建设完善的生态水利规划制度

要想进一步加快生态水利规划的建设进程,就必须制定高效完善的制度,也就是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际过程中,为了对水库大坝等生态环境问题加以有效控制,必须执行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工程项目的建设虽能充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还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系统,有时候还会出现生态失衡。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时,应把一部分资金纳入到环保范畴中,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确保生态平衡。此外,还应建设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是施工时要深入到现场分析研究拟建环境,并据此编制相匹配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它的内容基本上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前的环境调查。要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特别要检查此流域中水的问题与土壤的成分,全面了解附近的环境。并且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相关因素,准确地预测该工程施工中诸多的环境影响因素,同时,提供相匹配的应对方案,从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根据我国有关水利工程、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管理,促使水利工程与土地、林业等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处。比如,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毁林占地、水质、大气、噪音等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的检查与监管,对超出环保标准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并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做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拟定相关措施,对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履行环保要求,用实际行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的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加强绿化

生态水利规划项目建设中,会用掉大规模的土地与绿草地,直接导致当地的绿化遭到严重破坏,当众多的植被被损坏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与此同时,随着上游河水含沙量的不断增多,将会大大提高水坝、水库等的水位,加快了水利工程的老化。所以,必须做好绿化工作,将一些植被如柳树栽植于上游流域中,这样,就能够避免水流冲刷或者侵蚀上游土地,对河水含沙量进行有效控制。除了采用上述措施外,还应不断降低施工作业中的噪声,特别要对一些设备的噪声污染加以控制,可采用明确适当的施工时间、降低爆炸强度等方式方法,防止事故作业中产生较大的噪声和严重的污染。

(4)合理利用空间的主体

空间利用了水利工程建设在那,在建造的活动空间区域问题。在当受到合理利用空间,应加强施工现场的规划土地资源、控制、降低速度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水利工程建设全面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协调发展。

三、结语

水利工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可少的重要项目,对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障群众良好生存与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从而推进生态水利规划建设,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长生.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