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6 00:1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戴望舒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戴望舒 隐藏与表现 人生体验

一个人在梦境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来说,它底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杜衡《望舒草・序》

戴望舒的诗歌是现代的,同时也是传统的:它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戴望舒一方面倡导新诗的“现代性”大量译介法国象征派诗歌;另一方面他又是人们心目中的“雨巷诗人”,诗作意境深远,极富古典意味。

那么这样一种结合与之“既不想隐藏自己,也不是表现自己”的创作动机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这种隐藏与表现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呢?

据杜衡在《望舒草・序》中的描述:“望舒至今还是这样。他厌恶别人当面翻阅他底诗集,让人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大庭广众之下去宣读更是办不到的。”[1]戴望舒的作品中究竟融入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让他如此谨慎的不愿坦露于世人呢?

有人将戴望舒诗歌的这种隐秘性与西方象征派诗歌联系起来,认为这中隐秘性是象征主义“潜意识”里的朦胧体系。而又有研究者认为这种隐秘性是戴望舒对于个人隐私(即爱情)的维护,是诗人“自身的一种态度”。[2]

“隐藏”无法言说的爱恋。

在《戴望舒诗全编》中所收录的戴望舒的《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三本诗集,共93首诗中,仅有《元日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口号》5首诗是表现社会政治题材,而另有《祭日》《萧红墓畔口占》《赠克木》等一部分诗歌是表达怀念友人述说心中苦闷的题材,而像《流浪人的夜歌》《残花的泪》《可知》等等一大批诗歌则都是饱含着作者对爱情的感伤情怀。例如《可知》反复哀叹“旧时的欢乐到回忆都变作悲哀”。《回了心儿吧》苦苦哀求着“回来啊,来一抚我伤痕,用盈盈的微笑或轻轻地一吻”。可见爱之于戴望舒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正是出于对爱情的敏感,戴望舒才如此谨小慎微的不愿将他的诗作展示于世人。

戴望舒一生的情感经历是坎坷的,他先后经历了三次失败的爱情。在《望舒草・序》中杜衡曾提到:“正当艺术上的修养时期初次告一段落的时候,每一个个青年人所逃不了的生活底纠纷便开始蜂拥而来。”1927年,22岁的诗人与好友施蛰存之妹施绛年相恋,然而这段爱情自开始对戴望舒来说就不是幸福的。由于两人之间性格的差异以及施绛年对戴望舒那张“有装饰趣味”的脸的芥蒂,这场爱情从一开始就带给诗人无限的烦扰与不安。这注定了诗人对于爱情的付出是不顾一切的,似乎也是一相情愿的。然而幸福就像手中的沙,抓的越紧失去的就越多。正式由于爱得深切,所以才又能否长久拥有这份爱的忧虑。

这种忧虑郁结起来,自然的流露为诗人心中的一个“隐秘的灵魂”,而这种“隐秘的灵魂”并非是法国象征派诗人那里“潜意识”里的朦胧体系。在戴望舒这里,“隐秘的灵魂”是诗人心中有关爱情的人生体验,是诗人基于这爱的体验而发生的感性层面的“诗情”的抒发。而有关爱情,诗人是难以直接向世人坦露的,这是诗人出于对个人爱情隐私的保护。对于自卑的诗人来说,爱情之于他是私密的个人空间,是不可示人的,脆弱的心灵与飘忽不定的爱情,使他更加的敏感,敏感而小心维护着他对于爱情的追逐。

而在法国象征派诗人那里,“潜意识”里的朦胧体系,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对人的本体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感应体系。在他们那里,爱情不再是一种经验,而是一种本能,它指向的是本质的,是抽象的,是理性,是一种超验的审美世界。而戴望舒却没有达到这种理性,他只是将心中最隐秘的部分――爱情,小心地维护起来。在他的诗歌中,像《可知》那样直接表达爱情的作品是少数的,多数时候诗人是将他执着的爱隐藏在他的感伤情调之中。例如《生涯》中:

泪珠儿已抛残,

只剩了悲思,

无情的百合啊,

你明丽的花枝,

你太娟好,太轻盈,

使我难吻你娇唇”。

诗句中隐含的是诗人痛苦的爱情滋味,在恋人那里得不到同等的爱情回报,付出的再多得到的也还是寂寥。

1932年10月间,戴望舒满载着对施绛年的爱恋他上了赴法留学路。其实,出国留学也是戴望舒的无奈之举。1931年诗人与施绛年订婚后,施绛年要求戴望舒取得学位并有了稳定收入后方可完婚。为了千辛万苦追求到的爱情,他只得选择留学法国。1933年-1935年间,诗人身在法国却闻听爱人移情别恋。他的忧虑和他对迢迢前路的迷茫话和在一起,写下了《乐园鸟》,“这是幸福的游云呢?/还是永恒的苦役?”诗人对乐园鸟苦苦飞翔却能否达到目的地的询问与担忧,正好与他自己去国前后对这份爱情可能有的结果的掂量相应。诗歌中的犹疑、感伤和迷茫正好与诗人在这场恋爱中的不自信有着潜在的呼应。然而最终是人得到的只是一颗“空洞的心”。[3]

杜衡说:“从乐园鸟之后,望舒直到现在[4]都没有写过一首诗。像这样长期的空白,从望舒开始写诗的时候起一直到现在都不曾有过。”可见这次失败的爱情经历对世人造成了多么沉重的打击。所以说诗人想要“隐藏”的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爱恋,一种私密的爱情体验。

“表现”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自然流露。

既然戴望舒维护他的爱情隐私,将之隐藏,那么为什么却还要在诗歌中流露出来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诗歌之于诗人,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自然流露。在哪里,诗人的情绪是不受操控的,是自由的,这种生命形态的自然流露在诗歌中,就表现着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要隐藏而又郁结在心中的一切。而诗人的创作则是他通过语言将这种生命形态的流露记录下来。

我们或许可以在杜衡的话语中找到印证:“在苦难和不幸底中间[5],望舒始终没有抛下的就是写诗这件事情。这差不多是他灵魂底苏息,净化。从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中逃避过来,低低的念着‘我是天风更轻更轻,是你永远追随不到的。’”诗人心灵受到重创后,不想直接坦露心声,而痛苦却在内心郁结成团,那么诗歌这“另一世界”就成了诗人的出口,在那里诗人可以尽情地释放他心中的郁结。例如是人创作于1943年的《等待》:

我守望着你们的脚步,

在熟稔的贫困和死亡间。

当你们再来,带着幸福,

会在泥土中看见我长大的眼”。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第一任夫人穆丽娟离婚之后,妻子与女儿的离去再一次刺痛了是人脆弱敏感的心。在无力挽回的痛苦中,诗人将对爱情的绝望寄托在诗作中,表现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用无法说出的爱与灵魂。

隐藏与表现之间。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总结,爱是戴望舒心中永远的痛苦与依恋,并是一个无法言说的隐秘的灵魂,而对于这份痛苦的折磨,早已化作诗人生命中的另一个世界――诗歌。而诗人“隐藏与表现之间”的创作动机则是为了将这种隐秘的灵魂“泄露”于另外一种人生――诗歌之上,从而释放心中郁结的忧郁、哀伤、痛苦与执着。“隐藏”是刻意为之,而“表现”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诗人的生命形态。

注释:

[1]1922年~1933年 戴望舒于1922年开始写诗,《望舒草》出版于1933年。

[2]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3]戴望舒:《望舒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现在”指望舒草出版之时,即1933年。

篇2

唐代文人韩愈为了鼓励儿子读书,特地做了一首长诗,“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意思是说,一个动物的“人”,要变成社会的“人”,而腹中“有诗书”,还要靠读书。

台湾作家叶庆炳在《品诗词,悟人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在求学时代的读书量超过离开学校以后的读书量,此人从书本上所获是极有限的;必须离开学校以后的读书量远超过求学时代的读书量,才能毕生受用不尽。人生在世,有读不完的书,正好像有赚不完的钱。”因此,生活时时要赚钱,就像人生时时要读书。虽然读书多少与挣钱多少并不绝对成正比,但是,不读书想赚钱,应该很难了。

有一种读书状态必须很认真:每一个概念要搞清楚,上下文的逻辑要理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有人对这种读书法有乐趣,称之为“精读”。很多为了应付考试的读书,也属于这种状态。还有一种读书状态,只需要理解作者想说什么,理由是什么,搞清楚就可以了;还有一种读书状态,作者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从作者的文字里获得了什么;还有一种读书状态,你发现书是随时可以经常查询的知识仓库;还有一种读书状态,是让自己轻松,“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读书的快乐……读书的状态很多,关键看你希望从读书行为中获得什么。

读书的种种乐趣、好处和必要,在过去的纸媒体年代确实很重要,因为在纸媒体时代,广义的书籍几乎是知识文化唯一的载体。那么,在网络时代,读书是否因为网络的普及而改变?改变是肯定的,但是网络能改变的更多只是载体,很少能改变“读”的行为。网络时代,读书依然是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用心阅读外,网络时代还提供了其他“阅读”方式。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但是,它们依然不能取代用心阅读。用心阅读,可以让我们真正地拥有,让我们安静下来。

    早就有人问我,应该读哪些书?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曾经有一个人说,他只读100年以前的书。他认为,至少要经过100年,才能确认一本书是否有价值。他的这个说法虽然比较保险,但也不能绝对。

还有一种比较可取的办法是,如果一个作家的人品是可爱、可信、可靠的,一般来说,他(她)的书也值得一读。反之,如果一个作家人品有问题,读他的书就要当心。但是,最好的办法是,多读书以后,翻一下目录,看一下简介,大致就会知道一本书是否值得自己花钱、花时间。

篇3

“网影”――即一种以网话文写作在网络上传播的新型艺术品种已经诞生。这是一种看似“电影”或“电视片”,但本体上已有区别的新型“影”类艺术品,我们把它称为“网影”

在中国电影100周年向第2个100周年迈进的当口,“网导”胡戈的《馒头》似乎重演了100年前电影激起戏剧家和“戏子”们的愤慨和扼杀欲的一幕。“电导”陈凯歌对“网导”胡戈不谈艺术,不谈文化,急巴巴地“诉诸法律”,使人想起最早“影戏院”里在银幕上放出断头断身驱的人像时(特写镜头),上演过的控告之类的偏激行为,那时甚至还有人要烧了电影院这种伤风败俗滥用“人像”的玩意。然而,100年前对屈指可数的几个“电导”尚且阻击不了,小小光影百年星火燎原;今日铺天盖地的网虫和网影院(网站,Blog,Podcast等等 )和万联即时互动的“互联之网”所做的发行和传播的工作,你电导再牛,那怕如千手观音,你又怎样去按那亿亿万万的网虫“跳蚤”?

相反,我倒要在此深思熟虑郑重其事地宣告:在中国电影百年之时,中国的“网影”正式诞生。我今年有幸担任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精品百人评委之一员,倘若百年之后,我还有幸做中国“网影”100周年百部精品的评委的话,那么,胡戈网导的《馒头》肯定是标志性的一部。其实在此前风靡一时的短片《大史记》(2001),这可能是“网影”的开山之作了。全部使用《列宁在十月》中的画面剪辑而成的《分家在十月》,以及《无间道》、《断臂山》衍生的作品,还有更多的像用《大长今》音视像制成的管理课程如“跟着大长今学励志”之类,不断出现;假如在这一、二年中,新的软件硬件的大进展使视频下载、编辑制作更傻瓜化。那么,“网影”编剧和导演必如细胞分裂般繁荣了。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时代,一切以数码方式呈现音视像及其蕴含的各种东东,都已经以无穷无尽的“hyper”(超链接)的方式割裂、重组、相联、拼接,在第一瞬间演化出无数无限的新作品。这种“文本”和“表征”互动互灵互用互创的状态,就是我们在1999年提出的“网话文”新文化形态。

作为多媒体时代的网话文时代,音像视像在文化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意义上,完全具有了文字的抄写、摹写、概述和复印的可能性。在网上,各种音视频的再写作将汇为普遍的文化大观,这正是文字文本写作的自然延伸。而这样一种超文本的多种媒体及其文本形态的析解、链接和重组,因为无数网民即时传播和即时改编的可能性,会快速地变形、衍生,从而处于“无穷动”的创作―欣赏―再创作的过程中。只要不是全盘剽窃,就如白话文时文章可以引用一切已出版的书报一样,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了。在美国,90年代,黑人女作家兰德尔“戏仿”名著《飘》,从黑人女奴的视角重新演绎之,采用其大量的人物、情节和对话,加以改编和重组,创造了具有新的意义和艺境的《风逝》。《飘》的版权管理基金会把其告上法庭。然而,法院认定兰德尔的戏仿讽刺之再创作,可构成“合理使用”。这岂不是有关这类艺术创作“侵权”与否的与“国际接轨”的案例吗?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网影”――即一种以网话文写作在网络上传播的新型艺术品种已经诞生。这是一种看似“电影”或“电视片”,但本体上已有区别的新型“影”类艺术品,我们把它称为“网影”(并使用新撰的英文wovie,来自movie)。网影似乎是一种一部一部作品文本外的“体外蒙太奇”――把不同作品的音视像和文字等等拼接组合(“montage ”),从而表达自己的艺境和意蕴。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并已着手在做:像当初爱森斯坦创立电影蒙太奇理论一样,创建“网影”的美学和相应技巧和类型片等等的理论。也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国际性的“网影”节和大奖赛不久将临,中国,北京或上海或深圳或杭州,能开风气之先吗?我们这就建一个网站来做这件事。

篇4

关键词:图书情报;网络;服务

图书情报是文献综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文献的存储、传播、收集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与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献保障系统。全球网络化时代的出现,使得信息资源数目猛增,但同时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人们通过网络阅读书籍、浏览新闻等,对传统的图书情报地位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

1现代网络环境对图书情报服务的发展要求

1.1通过革新满足人们的图书情报需求

在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了。所以,传统的图书情报发展也必须与数字图书管理技术进行结合,进行跨越性的转型,以满足市场需求。传统的图书馆中,书籍收藏量非常大,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信息体,但现在,很多书籍信息都来源于网络,尤其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结合以后,图书馆相互之间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快速、有效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1]。因此,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在传统图书情报的基础上,融合网络技术,进行革命性创新,实现数字一体化的完整结构。

1.2转变图书情报服务工作模式

在网络数字化的背景下,图书情报的工作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变,具体表现在减少前台工作人员,增加网络技术专业人员,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含量。这也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效率、结果等都会发生改变。融合网络技术之后,图书情报的工作模式逐渐向“一体化”靠拢,即服务对象由传统的书籍资料转变为读者用户。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采用数字化图书馆运行模式,甚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必须得到提升,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数字化技术,实现图书信息的快速流通。基础工作人员素养的提高,也需要相关部门来整合,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服务体制。

1.3建立数字化图书馆

目前,传统图书馆转型为数字图书馆已经是时代必然的趋势了,在转型过程中,图书馆要审视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信息数据库。网络技术与信息数据库结合在一起,能够加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建,规范文献资源的整合模式。同时,图书情报还要积极开创社会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对社会中存在的数字化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收集、利用,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不同需求,对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言,也是一大动力。就数字化图书馆而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信息资源的存储率,这也是图书情报的重要发展依据。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信息获取平台和资源环境共同构成了信息交流体系,以此为交流工具,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学习、交流等,并往下划分成多个子系统,实现信息的传播。

2图书情报在现代网络中的作用

网络化社会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图书馆只有积极奋进,与时代接轨,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味地抵抗,只能被社会的大浪吞噬。图书情报有着自己的重要作用,是人们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途径,即使是在网络化社会中,它的作用依然明显,只是信息传播的模式需要进行革新。

2.1图书情报的信息化作用

对现在图书馆所收藏的书籍信息进行研究,发现纸质版的书籍资料数量正在减少,相比较而言,电子版书籍信息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就传统的纸质书籍与电子版书籍相比,电子版书籍信息更容易查询、检阅,且不占用实际的存储空间,这也使得电子书籍的使用权限更加重要[2]。与此同时,网络的迅速普及,更加使得信息的获取途径多元化,呈现出获取快、信息多的特点,传统的图书情报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了。在如今的网络大环境下,读者更加倾向于信息获取的时效性,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图书情报服务体制,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实现图书情报的信息化,并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信息的作用,提升图书情报信息化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积极引进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有效、更加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2.2图书情报的自动化作用

不管是对待什么事物,它发展的历程都需要以之前为基础,知识的延伸更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也是不断总结、吸收、利用前期内容的过程,这属于知识信息的传承性、持续性。在这一过程中,图书情报转型也要以大量的书籍馆藏为基础,从实体文献信息转换为网络虚拟文献信息。对传统的图书馆而言,所存储的书籍文献等成为我们进行信息加工的原材料。图书馆馆藏资源很多,如果用户想要找到多需求的信息,需要费一番时间,而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作用就是帮助用户缩短这些时间,使信息查找变得简单快捷,有效地提高业务水平。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革新,用户对文献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网络技术也被积极地运用到图书情报中去了。用户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来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这在无形中也帮助用户建立起了自我服务的能力[3]。而且,图书馆用户在利用网络进行自动化信息处理的时候,也大大提高了用户对网络文献服务的使用率,这也符合时展的特点,提高了图书情报工作的时效性。

2.3图书情报的标准化作用

图书情报的标准化作用,是保证图书情报在现代网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图书情报管理走向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对数字化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涉及文献中的文章格式、符号变换、标引准则等,建立完善的标准规则。图书情报数据库的构建,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准则,按照“登记-数据转换”的模式,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的管理,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用户对专业性信息的查询服务。这为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和平台,为图书服务质量注入了新鲜的能量。对此,我们应当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服务、业务能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需求,及时调整图书服务模式和服务要求,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前行。

2.4图书情报的专业化作用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图书市场也处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用户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变的多元化,图书馆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结合网络技术,创建更加专业化的文献服务。图书情报工作的服务目标要精准,服务类型要适合自身,努力精通服务业务,将所属的全部文献资源按照类别进行整理、组合,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构建一个高专业性的服务模式[4]。传统的图书馆馆藏书籍,都是以“册”为单位存储的,这样的方式简单却不利于用户使用,也不符合当代用户的需求。采用现代网络化的电子信息管理,能够精准地加工文献中的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对象的对接传播,确保服务模式更加精准、更加专业。除了提供查阅功能外,图书情报工作还应该为用户提供下载功能,构建下载平台,实现专业化发展。整体来说,这样的服务模式既可以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又可以凸显图书馆的专业化作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图书情报的工作效率。

3结合相关网络建立信息化战略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图书情报变为整个信息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图书情报为基础,构建一个信息网络是现在图书馆所要做的工作,但是图书情报网络与其他网络的性质是有所差别的,二者在服务目的、服务模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图书情报发展已久,与网络融合是时代的要求,针对文献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建立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实际上是对传统图书服务的一种补充与提升。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积极致力于图书情报网络的构建,在实际操作当中,要结合当今网络环境的背景,明确图书情报网络的组建准则,对科技、经济信息等要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以及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业务,保证图书情报信息化战略的完美实现。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图书情报网络建设也是存有一些问题的,比如,网络体系协调性较差、业务组合单一、资源组建重复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网络系统的互补造成影响,制约着图书情报服务的扩展[5]。所以,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调整网络服务的顺序与模式,避免出现服务体系相互约束的情况,保证用户可以快速、简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图书情报网络发展的长远战略,完善网络信息化的组建模式,对网络信息化建设有正确客观的认知态度,并努力实现图书情报网络与其他多网络协同发展的目标。

4结语

对图书情报来说,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应该勇敢、及时地抓住这一机遇,对这一“绊脚石”发起挑战。做到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积极利用网络技术,组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发挥图书信息的作用,为读者创建最佳的信息服务。面对网络环境背景下的用户人群,及时改变服务模式,将“用户为主”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革新服务意识,实现图书情报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进,李凯琳.计算机网络在图书情报现代化中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2013(10):111-121.

[2]高制秀.基于网络的现代图书情报信息特征与供给[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3):35-37.

[3]寇苏荣.网络图书馆的发展及必须解决的问题[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9):123-125.

[4]李开,王建毕,常晓.关于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知识网络构建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9):56-59.

篇5

关键词:网格;考试系统;技术;设计;节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385-04

远程考试系统建设是学校和考试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主考部门与应试者实施考试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了效率,这样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组织基础设施来适应动态的远程考试需求变化,以改善远程考试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1]。

1 目前远程考试系统的特点

目前的远程网络考试系统多为基于WEB网络的基础上架构和实施的[2]。通常采用:前端由JSP网页实现表现逻辑,中间使用JavaBean的组件实现系统内部复杂的业务逻辑,后端使用数据库实现数据逻辑;即在网络上的考试应用程序,需要它维护着一个数据库,存储着考生,题库,管理员信息,主要包括命题人出题,部门管理,系统管理,学生在线考试,自动判卷以及相关的系统维护功能。(如图1所示)

这种基于Web网络的考试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习资料,使资源得以利用,然而,Web考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3]:

1)运行环境较为封闭

目前WEB考试系统是一个系统性测试工具,对其维护、管理、更新、统计与分析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的,这种要求下就致使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特定专业人员操作使用,使之不能够广泛的得到应用普及和使用,系统间互联协作的能力低,缺乏数据交换,各个数据库实际上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提供智能化的检索发现。

2)考试系统的不兼容性

现阶段,各类考试系统都是架构不同的平台和使用不同的语言及数据库开发的考试平台,这就使得在考试应用的交互操作时,不得不考虑计算机硬件标准,这样不兼容给开发和推广带来了很多不便。

3)系统平台研发成本较高

由于不同类型的考试开发了不同的考试平台,这就使得考试系统的单一性,使得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资源共享性底下,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无法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造成重复建设。

2 网格技术简介

2.1 网格起源及定义

网格(Grid)这个词来自于电力网格(PowerGrid)[4]。它曾在很多领域(科学计算、数据访问、信息共享,知识处理、仪器设备远程控制、科学可视化等)里都有出现,其含义也随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区别。简而言之,网格可以从以下描述为以下三点[5]:

1) 协调不服从集中式控制的资源。即网格能集成和协调资源与用户在不同控制域内的活动。

2) 使用标准的、开放的、通用的协议和接口。即一个网格是由多用途协议和接口来构建的, 该协议将能解决诸如鉴别、授权、资源发现和资源访问等一些基本问题。

3) 提供非常的服务质量(QoS) 。即允许按协作方式来使用其成分资源以提供各式服务质量。

2.2 网格技术的特点

1)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网格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它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程序的互联互通。

2)协同工作:网格第二个特点是协同工作,很多网格结点可以共同处理一个项目。

3)通用开放标准,非集中控制,非平凡服务质量:网格是基于国际的开放技术标准,这跟以前很多行业、部门或者公司推出的软件产品不一样。

4)动态功能,高度可扩展性:网格可以提供动态的服务,能够适应变化,实现了高度的可扩展性。

3 基于网格技术的远程考试系统模型的分析

基于网格的虚拟考试环境的模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共享有限的考试资源,为了实现现有的考试系统间相互沟通、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在现有考试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采用OGSA 网格体系结构,应用GT3(globus toolkit) 网格平台开发工具包,建立网格平台,以实现网格内新型的资源管理、信息服务、数据共享功能[6]。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1 网格考试系统设计

网格在线考试系统,通过用户(考试客户端)可访问网格节点(考试服务器),网格节点访问与调用中央集成服务器的网络资源,从而实现考试功能。也就是说在网格基础设施的每一个网络节点来实现本地软件资源管理和远程协作、共享。

网格在线考试系统以应用技术的B/S模式展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网格结点。系统有前端、中间和后台三个部分组成,前端为接受用户请求和响应用户请求的应用程序服务,中间为处理网格用户的性能需求的网格门户,后台为以数据和服务形式存在的网格题库。

3.2 网格考试系统具体应用分析

网格考试系统通常具有主要有考试业务、辅助管理、查询功能及数据转换功能。下面就以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为例做以逐步说明。

3.2.1网格集成服务器安装环境。

对于网格技术下的考试组织,只需要安装设定特定的服务器作为网格门户以便于网格用户即考试实施部门根据不同考试的需求下载相应的考试数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考试安排只需要改变数据连接通道下载不同的题库数据信息就行了,这样只需要改变对题库的编排,根据网格节点访问集成服务器终端即可实现。

目前集成服务器环境选用Windows 2003操作系统,安装Sql Server 2000及安装补丁(升级后可选用更高版本),并且要完全安装互联网信息服务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服务。IIS的安装意味着能够考试网页,并且有ASP(Active Server Pages)、JAVA、VBscript产生页面,有着一些扩展功能。这样在考试端只需要访问集成服务器的.asp考试网页就可以进行考试。

3.2.2 节点服务器考试应用软件的安装

在网格节点服务器(考场服务器)应用软件安装完毕后,保证服务器网络连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考试数据下载完毕前要使节点服务器和中心数据服务器保证互联网通畅,以便下载考试数据。当然在数据下载完毕的情况下,至少保证考试应用端和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局域网通畅,使考试端能够访问考场服务器所.asp考试页面即可。

考场服务器安装完毕后,输入指定的考试服务器账号,设定好服务器访问IP地址后运行服务器应用程序(如图3)。

3.2.3 网格考试系统下在线考试的实施

1) 在节点服务器准备完毕后,这里指的是包括考试数据下载完毕后,考试机只需要在局域网通畅的前提下逐一检测和访问服务器所的.ASP考试网页并进行考试环境检测。这种考试环境的检测主要对考试及系统和系统中所安装的考试所需要的文字处理程序进行考试环境检测,这种检测是必要的,因为这种检测可以发现并提前处理考试机应对考试的能力,以便在考试期间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2) 在保证考试机设备的正常访问考试服务器的前提下,根据服务器排座指令,对整个考试机进行座位号排定。考生只需按照自己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指定的座位上参加考试即可。

考试服务器根据编排的座位号,启动自动组卷功能,题库便会根据组卷策略对每一座位随机组成试卷。需要强调的是此时当组卷成功后,考生只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参加考试。当然这个时间可以在网格考试系统的中央服务器中进行考试策略的修改,以应对不同考试的需要。

3)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因为考试操作页面是访问由考场服务器的.ASP页面下进行操作的,此操作有个最大的有点便是时时将考试信息和考生的考试过程备份在服务器上,这样即便出现设备的故障,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排除和考试机换机处理,依然能够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

4) 考试结束后,考场服务器只需将数据上传至中心服务后,等待考试成绩的就行了。当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中可能出现的丢包现象,作为辅助功能的数据备份导出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3.2.4 网格考试系统的安全保证措施

1)访问安全性

网格考试系统在实施在线考试时,由各考试用户通过访问网格节点的.asp页面实现考试的,那么增强网格访问安全性是所要考虑的第一级安全性。这就要通过使用登录和授权来限制个人的访问权限是增强网格节点服务器的最简单方法。也就是说根据网格考试系统的具体要求,需要强制对网格中的各个组件应用安全性并对不同的网格组件提供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也就是常说的节点授权。

2)考试信息安全性

网格中信息的安全性,包括所提交的信息、所生成和返回的信息、网格所存储的数据以及任何数据。在每个层次上,数据都应该受到访问保护,使用类似的授权方法作为一个整体对网格进行访问。对于支持数据来说,应该确保数据库、安全存储以及其他外部数据源也都是安全的,并且它们的数据都不会暴露在没有经过适当授权的网格之外。

3)数据传输安全性

这一点和一般的网络数据传输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一致,那就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防火墙的启用和杀毒软件的应用。当然在专用网络环境下,也就是具体的考试过程中不连通互联网络的时候,暂时可以对防火墙或杀毒软件进行禁用。

总之,网格技术在当前远程教育网络考试中使用与现有单一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相比较,就是充分的利用考试资源共享这一特点,也就是使用一个公共考试平台,来完成多种需要的考试任务,这样不但节约了研发各类考试平台的成本,也大大简化了考试实施流程。

4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网格在线考试系统在技术层面上能实现数据资源特别是试题库充分共享,使得考试更加快捷、公正、公平、高效。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除了考试试题库建设、考务要求与标准等一般性的问题之外,还有待于解决以下的问题[7]:

1) 目前还没有网格的统一标准: 没有统一的标准, 大家各行其是, 限制了网格发展;

2) 网格考试资源动态分配问题: 如何有效, 高效率地使用网格考试资源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3) 目前因特网速度及数据传输力不足不稳定造成数据延迟: 对于那些需要即使响应的考试环境难以满足要求;

4) 人机通信交互的问题: 人机通信交互时,造成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够丰富,最终影响到考试中数据间接性传输中断;

5) 网格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安全问题: 这是网格在线考试要投入广泛应用必须事先解决的问题。

网格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各类网络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共享,这也标志着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建连,冯少荣.基于网格的远程考试系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 赵源.基于J2EE的高职院校在线考试系统[D].内蒙古大学, 2006.

[3] 李志奎,姚争儿.基于WEB的考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4] 贺滢,张瑞生,胡荣静,赵勇,谭婧.网格技术与VLAN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1).

[5] 史文翀,曾文华.网格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7).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图书馆,编目管理

 

一、管理层面

(一)质量教育工作

提高质量如同一辆前进的推车,必须在质量意识的推动和牵引下,依靠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两个轮子的共同作用才能前进。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指出:“该逞: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教育要做到经常化,而不是搞突击,赶任务,或临时抱佛脚;要经常抓,反复抓,在教育内容上要温故而知新,对编目员的态度培训要重视。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端正了,任何工作才能做好,这是一个必要前提。编目人员对质量的责任心也事关重要。只有编目人员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高度工作责任感,书目数据的质量才有保证。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是质量教育工作的核心。编目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要熟悉机读目录著录格式,还要掌握分类法、主题词表的发展情况,同时要在掌握标引规则的基础上注重分类和主题标引的一致性等等,对网上文献信息能够独立进行搜索、选择、下载并分析整理加以利用。计算机编目最大的特点是充分揭示文献,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检索点,编目工作的内容不仅是简单的分类和著录,还包括主题标引、使用规范文档、编写文摘提要等,这一切都是以编目员付出更多、更复杂的劳动为前提。而标准化、规范化更是编目工作对编目员提出的高要求牌。

(二)编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及相关支持性措施

编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就此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实际调研。论文参考。

从文献资料中发现,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有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编目工作制度,管理工作具体细致。比如海南大学图书馆自2004年7月起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任命了质量管理代表,成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确定了质量方针与目标,同时也制定了编目部的工作手册,依据1509000管理认证体系的标准,将编目部工作具体细化,主要内容包括:(l)部门工作职责;(2)人员构成;(3)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4)编目工作流程;(5)编目工作目标与检查;(6)编目相关文件和规范;(7)记录表单;(8)附件等共8部分。依据国家统一质量标准,制定统一的著录细则,使文献著录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图书编目加工的规范性文件,如:《海南大学图书馆工作规范》、《海南大学图书馆图书加工规范》、《海南大学图书馆索书号取号规则》、《海南大学图书馆图书著录的补充规定》等。

另外,各个图书馆对编目质量控制都采取了一定措施,基本上都有成文的编目工作制度,都重视编目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都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重视读者反馈。

衡量书目数据质量好坏不再是唯一依据—符合规则、标准,而需要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将读者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以上案例中重视读者反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

二、技术层面

我国编目规则目的或目标:“两化”和“五性”,即标准化、规范化和准确性、统一性、完整性、通用性、权威性。我们在编制书目数据时,应依据的标准有以下几方面:

著录标准化。著录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描述,书目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著录的标准化。1980年以来,我国己陆续颁布了《文献著录总则》等GB3792系列,其中有7个关于文献著录方面的国家标准。同时,与图书馆编目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标准、规则也应运而生,如《GB3259-8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2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5795-86中国标准书号》、《GB12451-90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等。1996年,文献标准化委员会又组织起草了《中国文献著录规则》。这些标准、规则对于统一中文文献著录、处理中文文献数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图书馆在文献著录时必须严格执行上述标准、规则,而且各馆还应在执行过程中制定出本馆的编目细则。

标引标准化。文献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特征的一种手段。论文参考。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结果将形成文献检索系统中两种重要的检索点。因此,标引质量的控制是文献数据标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保证文献标引标准化,首先必须保持分类体系的一致,即使在分类法统一的条件下,也应在分类标引细则上保持一致,如:①分类复分表的使用;②对丛书、多卷书的处理;③组配的级别,不同学科专业文献的标引深度;④自由词标引、增词标引的使用;⑤对于反复到馆且标引方法多种多样的某种文献规定选用统一的标引方法等。另外,采用规范化的检索词典主题词表,是提高标引质量,使整个标引标准化的基本措施。目前国内采用的《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文献主题标引的标准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在具体操作时还需要一系列的标引规则和统一的实施条例,以便标引人员共同遵守,达到一致性要求,以保证文献数据的质量。

数据格式的规范化。论文参考。从计算机联合编目、联机检索的角度看,不仅要有统一的著录标准和标引工具,还必须使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规定记录在机读载体上的记录格式,便于通讯、交换与数据质量控制。中文文献采用文化部颁布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CNMARC)。但由于各操作单位对MARC格式字段的理解、做法不一,书目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规范控制。规范控制或称权威控制,是文献著录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文献编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控制是指对录排检标目的规范、统一,其目的在于保持同一排检标目的一致性。。建立目录排检标目规范的工作,在机读编目中又称为规范文档,包括主题规范文档、名称规范文档和丛编规范文档。编目员或计算机通过查检规范文档,可对具有多种形式的事物名称进行规范,选定某个名称作为标目,从而将与该名称相关的记录集中在同一规范、标准的标目下,以保证标目的一致性、规范化,提高数据的有序性。故而,规范文档的建立是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图书馆于1997年编写了《中国机读规范格式使用手册》、《中文图书主题规范著录规则》、《中文图书名称规范数据款目著录规则》,使各图书馆在编制规范数据时有了依据。另外,北图还制作了名称规范数据库和主题规范数据库。

三、结论

领导重视、支持,保证文献源和书目数据源质量,有运行良好的编目系统,有业务交流与学习的条件与机会,有完备的参考书及广泛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渠道,工作氛围激发工作热情。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工作中去,工作中形成知识共享、不断创新的文化,最终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⑴程国平.质量管理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⑵赵晓洁.新时期图书馆编目T作的发展契机[J].前沿,2007(5):235-237

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 服务创新 网络环境

一、引言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与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实现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社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化的快速普及和以知识经济产业为主导的今天,知识的全面汇集,知识的有效利用,知识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工作。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对知识融合与创新平台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积累。因而,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开展创新型服务,必将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知识管理的概述

知识管理一般意义上讲就是:“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图书馆管理同样也可以利用知识管理促进其发展。对于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和不断创新来实现精神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网络时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时代对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应用和创新,促使图书馆从传统的单纯文献服务模式向全面深刻的知识服务形式转变,并使其在知识产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1.关于显性知识的整合

主要包括对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虚拟图书馆建设两个方面。前者就是将本馆收藏的非电子化文献数字化,包括书目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载体全文数字化。后者是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组织,将大量无序的信息使之有序化,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整合,最终形成具体的知识库。并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知识信息服务。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知识管理的策略对这两方面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的建设,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加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起具有馆藏特色资源的数字图书馆。

2.关于隐性知识的挖掘

除了具体的显性知识以外,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还包括虚拟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脑海里,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挖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潜在知识功能,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管理人员的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使得知识管理下的现代化图书馆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3. 用知识管理理念引导和规划图书馆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它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在知识经济中,图书馆应该把服务的重心放在对知识的挖掘、整合与揭示,促进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使之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用途。对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实现对传统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上的快速转型,树立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的发展战略。

四、运用知识管理实现服务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图书馆要想在网络环境下生存,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还是网络时代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和永恒的主题。

1. 开展以网络为媒介的咨询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图书馆已经逐渐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和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的参考咨询服务,这些服务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技术机制,一方面正努力建立工作流控制、质量保障和与面对面咨询的协调机制。一方面积极推动协作参考咨询,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分布的参考咨询资源。它们以浩如烟海的因特网资源以及丰富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为依托,以一批参考咨询馆员和主题专家为后盾,通过服务系统,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问的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

2. 开展主动型服务

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这种服务是读者目标驱动的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需要图书馆馆员具有超前意识,即超前于读者的现实欲望,主动出击,深入目标读者群体,把读者需求调研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的宣传结合起来;它非常重视读者需求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它要求与读者的联系更明确、更紧密,建立起针对具体读者或读者过程的服务责任制。

3. 以读者为根本,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所谓个性化,即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用户第一观念最充分的体现。个性化服务充分考虑读者的个人特点和独特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它包括个性化的检索方式,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法。个性化信息服务按所依赖和采用的技术,目前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个性化定制服务,利用信息推拉技术,向读者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栏目,实施查询服务;或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推送,根据读者的定制提供相应的信息栏目。二是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但根据读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而且还能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动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还必须注重对读者信息需求的获取和分析。读者的信息可以从读者的注册和调查记录、流通和借阅记录、参考咨询留档、馆际互借记录、电话和邮件服务情况、电子数据库的使用等统计和分析中得来。基于大量读者的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应对集成化信息进行高效率的过滤,即进行“信息分流”,从而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5. 开展数字化服务

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数字化信息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选取信息。现代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信息需要,及时化、个性化、快捷化的趋势。其次,数字化信息资源将会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特点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数字化信息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为现代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技术手段。

6. 通过网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国际合作,学习先进国家的信息技术,熟悉和掌握各国的信息资源的特点。加强与世界各国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合作,加快中国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向全世界展示中文信息。把世界上更多更好的信息介绍到中国,更好地为我国的读者服务。

总之,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对读者进行知识型服务,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信息整合和知识创新,并快速实现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服务模式转型,从而达到图书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新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09.

[2]张茵.图书馆信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明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化[J].情报学,2006,10

[4]成溪.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网络

0引言

软件工程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网络开放的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安全性低等问题,影响使用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对软件工程技术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探讨网络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1软件工程技术的概念分析

软件工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程序设计的结合体,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等众多特点,且软件工程技术中包含了设计语言、设计模式、系统平台、数据库设计等众多内容,所以,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由于软件工程技术是在网络基础上展开的,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在此种情况下,使得软件工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安全问题,甚至会出现软件系统瘫痪,对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软件工程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体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标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更加注重软件工程师的协调能力和敏捷性,所以软件工程师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展开软件工程技术开发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2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呈现的问题分析

2.1软件工程技术系统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信息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且我国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落后,所以软件工程技术系统经常受到黑客、网络病毒的入侵,造成用户信息被泄露,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2.2其他软件对软件工程技术产生的问题

现阶段,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型的设计软件相继被研发出来,在人们生活中使用,在此种情况下,会对软件工程技术带来严重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软件呈现出人性化设计,而我国现有的软件工程技术缺乏人性化设计,无法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新型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普遍较高,而我国现有的软件工程技术安全性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会呈现出系统运行稳定性下降的趋势,制约了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3软件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3.1在软件工程技术中引进软件构件技术

软件构成技术主要是指对已经开发完毕的软件进行重新组装,通过重新组装获取新的软件,让这些软件具有新的功能,从而可以在不同领域被使用。在软件工程技术中使用软件构件技术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软件开发工作效率,提高软件工程系统整体质量,为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在软件工程技术中使用面向角色程序设计法

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软件工程技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使用的程序设计法主要是集中在数据结构上,而忽略角色的考虑。面对此种情况,软件工程技术人员要想保证工作质量,就需要在软件工程技术中使用面向角色的程序设计法,对软件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设计对象进行访问控制和设计工作,以保证软件工程技术能够在不同环境中使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3.3创新软件工程技术

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软件工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要想保证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创新软件工程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对软件工程技术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简化,让软件工程技术系统可以满足人们需求,赢取更加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软件工程技术进行升级,更新换代,在软件工程技术更新过程中解决以往的弊端,保证软件工程技术性能。

3.4加强软件的检测技术

要想保证软件工程技术使用的安全,就需要提高软件的检测技术,根据不同软件系统设置不同的检测方法,提高软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现有的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在软件系统中安装安全检测技术,对计算机进行防护,从而避免人们信息被盗取,保证人们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迅猛,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市场需求。面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软件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软件工程问题存在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预防对策,保证软件工程技术的正常使用,推动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堂宇.浅析目前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76-77.

篇9

摘要:微电影是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介相遇而开启的新的电影可能世界。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微电影兴起的媒介技术基础;在网络媒介技术普及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以及“微文化”生活方式,又进而构筑了微电影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以网络媒介为生长基础,微电影在创作、生产、传播、审美欣赏、艺术时空和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开始突破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限制,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一系列新特性,不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态,而且深刻地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微电影;网络;传播;媒介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3011506

近年来,微电影(microfilm)凭借其不受传统“大电影”制作和传播法则约束的自由风格而流行于中国互联网络,在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上广泛传播,展现为网络文化场域中一道光影斑斓的视听文化景观。微电影的崛起和发展,既与当今网络媒介技术的变革紧密相关,又呈现出一种电影艺术创造、传播和审美欣赏方式的变化;同时,它的诞生亦开启了网络媒介环境中电影艺术创造的新的可能世界。

目前学界对微电影的探究,一种倾向是基于传统电影工业长期形成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坚守传统“大电影”工业形态的艺术理论思维框架,对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新形态持质疑态度,认为微电影只是在网络平台播放的故事短片或微电视剧,远不能达到传统电影工业的制作标准,因此微电影或者与电影无关,或者不能视为相对独立的电影形态[1]。另一方面,大多数学者则肯定微电影是一种新生的电影现象,认为它是一种主要通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新的电影形态;其特征是放映时长较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符合电影艺术特性、有一定的专业性、成本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轻量、制作周期相对较短等[2]。一些相关的论著对微电影的制作方式、规模体量、艺术手法、传播模式、受众接受等方面的特性作了概括和分析[3],有的论著也从网络媒介文化层面对微电影现象作了一定探讨[4]。但目前这类理论研究,或者同样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电影工业标准来衡量微电影的制作水平,或者集中于对微电影的具体形式特征、制作技术、影视批评等问题的探讨,使得对微电影的理论研究总体上还处于一种直观现象描述的层次。

尽管微电影还处于兴起之初期,但随着当代人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虚拟生活的急剧扩展和深入渗透,作为网络时代视听文化的新生儿――微电影创作的增长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我们以为,面对新事物发展初期人们对微电影表现出的热情瞩目和积极参与,理论研究的视野不应仅停留在对微电影现象的直观分析上,也不应仅停留在对微电影作为“存在者”的具体描述上,更需要着眼于微电影与网络媒介内在连结这一关键因素,深入到媒介基础变革的根本层面,自觉地去探寻新媒体环境中电影存在形态变化的问题。由此,当前微电影的研究和实践,必须打破用微电影去贴近传统电影工业标准的思维定势,探究网络媒介对微电影形态建构的基础性影响,回应微电影对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究竟是什么等问题,以预见和开拓微电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助推微电影艺术创作、传播与消费的社会文化实践。

一、网络媒介作为微电影生成的媒介技术与文化基础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是讯息”[5]。他认为,从人类传播演变的过程看,最重要的讯息不在于一个时代所传播的内容,而在于它所采用的传播媒介技术的性质。麦克卢汉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是从一定的侧面揭示了媒介技术本身的变革对社会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乃至对社会生活及其文化形态变化带来的重大影响。电影是与技术进步结缘最为深厚的现代艺术形式,媒介技术的变革深刻地影响到电影形态的创新。从电影形态的媒介系统的构成上审视,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首先在于它的媒介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传播媒介革命,在深刻影响社会与文化革的同时,也给电影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带来了重大改变,从而生成了微电影这一电影艺术的新形态。

现今的新媒介技术,主要是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媒介技术。在这些媒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网络传播平台、博客、微博客、QQ群与微信群、移动APP等多种新的传播媒介形态,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环境的重大变革。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的技术和传播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一,网络媒介最基本的技术特征在于,所有的媒介形态(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在形式上都是数字化的、统一的。由此使得信息的复制、修改、压缩、传送等变得十分便捷,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水平和质量;也使得多种媒介的融合成为可能,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能够相互包容,为各类媒体提供共同的传播平台。其二,网络的“无中心”技术架构和开放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从多方面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垄断状态,分散了传播控制的话语权,使大众广泛地参与到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开放性、互动性亦成为了新媒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其三,网络传播既包罗了传统大众媒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又生成了极为多样的互动传播模式,它既是面向大众的传播,又凸显出“小众”的、个性化的传播。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在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中的普及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互联网及其所包含的一切媒介移动起来,筑造了人们随身携带的流动的精神家园,由此极大地诱发了人们对流动空间中“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其四,网络传播是全球互联的,且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媒介,人们可以即时即地把信息传送给全球范围的用户或参与远程互动交流。网络的这些特性,从技术基础和传播模式上塑造了微电影形态所固有的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化、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移动化等新媒介形态特征。

作为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的产物,网络不仅变革了人们的信息交流、物质生活、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方式,而且构筑了与现实社会并行和相互作用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形成了网络文化(包括现今兴起的“微文化”)的虚拟文化生态,铺天盖地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次,“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移动化生存”已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以多样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各种网络文化潮流此伏彼起,进入到电脑终端或手机等移动终端界面,充斥于虚拟实在的数字化空间,连接到人的感官和内心世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在由人们的信息共享、意见表达、情感交流、文化传播等构成的网络世界中,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并存共生,雅文化与俗文化交织互渗,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之间继承、碰撞和撕裂,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融汇和冲突,由之汇集成为多元交错、绵延无尽的精神文化场域和意义空间。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加之网络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及其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网络文化内容的呈现更是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理性与感性、现实与自由、历史与未来、理想与梦幻、挚情与欲望共存交汇,反映出网络时代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置身于广阔而复杂的网络文化生态之中,面对人类生命之鲜活流动甚或巨大涡漩,微电影创作无论是呈现与想象、娱乐与审美,还是肯定与批评、逐利与创造,都融入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影像”。

由此,我们认为,从电影系统本身最基本的构成看,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电影艺术的连结,深刻地改变了电影艺术的技术基础和存在形态。网络媒介上述的技术和传播特性,重构了微电影形态的媒介技术“座架”,改变了电影制作、传播和大众参与的模式以及艺术表现方法,形成了微电影作为“媒介系统”较之传统电影的相对独立的属性和特质。电影又是在“媒介系统”之上生成的“想象系统”,它以形象的方式与观众经验中的现实同构,构筑和演绎出一个基于影像叙事的“想象”的世界[6]2526,从这一层面看,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网络文化形态的生成,为微电影提供了媒介文化基础:微电影作品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意指于网络文化生活中人们极为多样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娱乐的需求;而开放的、互动传播的网络世界,亦成为最适于微电影创造和展开的场域。所以,只有以网络媒介技术和媒介文化为基础,才可能深入地把握相对独立的微电影新形态不同于传统电影形态的新特质。

二、微电影对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突破和对电影艺术时空的拓展

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到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构成的运作系统。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丁・麦茨曾把传统“电影”描述为由生产机器(指外部机器、物质机器,包括金融投资、物质资料及其分布和使用)、消费机器(指内部机器、精神机器,包括电影观众及其观赏心理机制)和促销机器(指批准机器和保证机器,包括电影批评家、电影史家、电影理论家及其工作系统等)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运作系统[6]89。另一位法国电影研究者J・伍蒙则从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层面,把“电影”定义为:“电影一词包括一系列不同的对象:一种司法与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制度,一种企业,一种美学意义的生产,一种消费实践的总和。”[7]对比传统电影工业的整体构成,我们可以看到,以网络媒介为基础而形塑的微电影形态,从生产、传播、消费以及体制规范等方面,开始突破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框架和视域。

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赋有显著的大众参与、交互的特质,它开始打破传统电影工业中资本和专业制作者对电影艺术的话语垄断,使微电影呈现为大众参与的电影文化形态。传统“大电影”是工业时代的典型艺术形式,它的生产和传播涉及由资本、企业、制作、发行等一系列实体因素构成的庞大的运行系统,其制作所需的巨额资本、专业的编导和表演、优越的设备技术条件、多层次的发行渠道等,实际上形成了资本和专业制作者对电影作品的垄断权,电影艺术的创造受到商业逻辑的塑造,观众基本上被排除在电影直接生产之外。数字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运用,则为打破传统电影工业体制,开放电影生产过程,推动大众参与微电影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可能的条件。现今,人们只要拥有一台家用摄像机或数码照相机甚至一部智能手机,加上一台普通的电脑就可能完成微电影的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流程,并通过互联网轻易地实现其发行。这种低成本的投入和大众化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和传播的门槛,调动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在微电影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生产和制作的主体明显的多样化:既有专业影视公司和专业团队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电影爱好者群体(如青年学生群体)拍摄的微电影,也有普通大众利用触手可及的数码工具如摄像机、DV和手机等参与制作的微电影。此外,通过网络交互,观众还可以参与微电影剧本创作、电影批评等活动。由此,造成了一种人人皆可能成为导演、演员、影评人的情形。大众参与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分散了电影作品的话语权,使电影艺术进一步普及化;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大众的参与和创造,在根本上构成了微电影得以生存发展的动力之源。

微电影所具有的“碎片化”、移动化传播和网络扩散等传播特性,既规定了微电影的“微”制作方式,也影响到其传受方式及其商业模式,正逐步建构着它显著区别于传统电影工业的传播模式,并形成了新的微电影文化生活形态。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主要针对影院传播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场所,采用仪式化的封闭的群体观影方式,依循经典的宏大叙事方式和追求震撼的声画效果,营造想象与现实相混合、乃至梦幻沉浸的影像空间,满足大众影视娱乐或审美需要,并主要依赖电影票房收入和商业广告等来赢取利润。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流动变化增强,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依托网络媒介平台和移动通信终端,利用随时随地的“碎片化”时空接收和传播信息。微电影的制作和鞑ブ饕针对的就是新的网络传播模式。由此,首先要求微电影的制作具有“微”型的体量和相对较短的播放时长,以适应影像快速传播和观众“碎片化”观影的需要;其次,微电影传播强调大众的互动参与性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观看何种微电影,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其他观众或主创人员进行交流,使微电影观赏转变成为一种电影生活空间;再次,微电影的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由制作方或官方组织宣传推广,但更为根本的则是依循网络信息扩散的模式,因观众的认可、喜欢而不断转发、共享,以“病毒性扩散”的方式迅速蔓延。此外,在用户主动的网络生存环境中,微电影的制作方亦改变了电影的发行和赢利模式,他们可以选择多种渠道上传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并采用更灵活方便、更容易被广告商和受众所接受的软性营销模式来赢利生存,网络平台广告、互联网影院与手机影院的开拓,都迅速成为微电影行业赢利的主要方式。

微电影拓展了开放的、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电影艺术时空。微电影生发于信息传播最为自由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传播的高度开放性、尤其是各种社会交往工具所具有的“自媒体”性质,给用户参与微电影的创造与传播过程提供了自由的条件,在较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电影工业中各类“把关人”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话语控制。在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规范的前提下,微电影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更有可能表现自己对生命存在的本真感受和体悟,挑战商业意识形态和一些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呈现人的生活和世界的极为鲜活多样的影像,揭示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践行中的微电影已经开始呈现出极为多样化、多元化的生活主题表达,建构着复杂多样、光影交错的电影文化的网上精神世界。基于网络媒介的“真正的个人化”传播、“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方式,微电影的传播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仪式化的集体观影方式,形成了一种由观众个性化的观赏所聚合而成的大众狂欢的文化娱乐场景。一方面,观众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等观赏和参与微电影作品,是以身体不在场或远程出场的方式实现的,在时间、空间、内容的享有上都极为个性化,其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深度,都与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相关联,基本上不受外部压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一部好的或精彩的、新奇的微电影作品,如果得到观众的认可,就会通过地域分布极广但兴趣品味相近的观众的在线点播、参与、共享,形成网络虚拟广场中的大众狂欢场景,而这种狂欢参与的规模之大,却是传统影视世界难于达到的。微电影的兴起和发展,向我们展开的是一种广阔的电影艺术发展时空。

三、微电影不同于传统电影工业的艺术与审美发展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在生产、制作、传播和消费等方面,业已逐渐突破传统电影工业的体制和模式。但所有这些只是给微电影创造开辟了可能的场域,它作为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态,必须在网络媒介文化空间中,成为其自身所是的东西。也就是说,它还必须成为一种适应人们网络文化生活的需求,具有独特风格,作为艺术和美学意义的生产,以真正生成自身内在的生命力来赢得观众的认同和参与。目前,不同于传统电影工业的艺术表现方式,微电影已然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的艺术与审美发展的可能趋势和可能形态。

我国学者王一川较准确地概括了微电影的一般艺术美学特性,他认为“微电影规模微小但又容量丰盛,在微小规模上集中惊人的意蕴丰盛,可以更自由地从事反常规的刻画”[8]。在艺术表现上,微电影既保持了电影媒介存在的本体属性,以电影的综合性、视像性、运动性、蒙太奇等艺术或技术规定性为基础,又渐而形成了见微知著的叙述方式和短时长内凝聚深邃意蕴的“微”表现风格,通过电影叙事与艺术表现,乃至戏仿、幽默、拼接等表现手法,使观众在观赏娱乐的同时,或体验到自然、社会和人生之美的深意,或批评、超越社会现实的不足,参与到主题极为多样化的艺术世界之中。从艺术美学观念上审视,微电影凸显出一种见微知著、带有游戏意味的、充满跳跃性与流动感的自由创造精神。与放映时长100分钟左右的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微必须依靠巧妙的创新构思,以一种带有颠覆性的独特创意,采用新颖的拍摄视角,将观众熟悉的各类影视主题在短时长内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动创作者的想象力以及电影语言的组织和表现能力,让短时长的微电影体现出完善的审美境界。这个道理与中国艺术要求作品具有意境之美的主旨是相近的。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寥寥松石虫鸟、几枝梅兰竹菊均可表现充盈于宇宙间的生命气韵。微电影的艺术特色也有相同之处,其放映时长短,必须超越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手法,使影片于生活的细微处展现出韵味深长的生命感知和体悟。例如,北京电影学院2012届毕业生创作的微电影《惊喜先生》,通过讲述一个玩偶努力离开安身立命之所,不断追寻众人的关注,最终发现其真正归宿的小故事,表达了人的生存价值的多样化意蕴。观众可以把该片理解为人对自我价值定位的追寻,也可解释为人往往借他者的目光而审视自身。可以说,《惊喜先生》以日常平凡的事物和细节表现出了人对理想、美和自由的追求与苦闷,以及探寻过程中的欢乐与淡然。可见,一部优秀的微电影无需依靠传统电影宏大场面和叙述长度,亦能传达出作者对人之生命存在的深切感受,并追求一种自由创造之美、一种富有游戏性质的艺术之美。

在网络环境中,电影爱好者和普通大众参与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敞开了一种电影艺术真正回归大众的可能性。这种社会各阶层的人皆可参与的创作与欣赏模式,突出了微电影具有的大众娱乐文化性质。但我们更应当看到微电影作为艺术的属性,追求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的审美品质。一方面,人们不宜用传统电影工业的技术标准和风格来苛求大众对微电影作品的创造,而需要鼓励普通大众参与到多层次、多形态的微电影创作和鉴赏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大众化形态,并不掩蔽其艺术的和美的特质,而是要求人们“把生活转换成艺术,又把艺术转换成为生活”[9],以凸显日常生活之美。艺术是人类具有审美属性的创造活动,它融合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为人们建构着一种自由的、美的、创造性的精神存在方式。因而,大众的微电影创造活动的重心,不是刻意追求电影制作的高技术水准(当然这并不排斥其表达艺术不断臻于完美的需求),也不在于倾力打造主流商业大片所倚重的视听特效,而在根本上是通过创造微电影“有生命的影像”,去呈现人和世界、现实和理想,揭示人的自由生命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构造出一个极为广阔又多样化的微电影艺术世界。

微电影不仅正在以微叙事与深意蕴、生活化与审美化等特质,形成自身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现风格,而且,以网络媒介为基础,它打破了传统电影作品叙事所具有的封闭性,展露出一系列具有开放和互动参与性质的微电影创造的可能形式。微电影可以利用其体量小、时长短的特性,借用影视系列片的形式,创作微电影系列片,并广泛吸收观众参与后续电影故事的编剧,把微电影作品转化为大众情感体验和生活梦想投射的世界。制作者也可以运用微电影观影的互动特征,开放影片的叙事情节,创作观众可依据自己的情感趋向,选择故事展开过程和结局的“选择型”微电影。制作方还可依托微电影传播过程中观众互动参与的便捷性,设计带有游戏性质的观影与参与模式,适应网络文化互动传播的特性。因此,我们以为,在微电影的类型中,基于其创作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分类标准,应当是看微电影作品是否具有显著的互动参与性。其中,“互动参与型”正体现了微电影形态不同于传统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

从社会文化层面考察,微电影的风靡,又显著地体现出现今人们思想和情感更为多样、观念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多元发展态势,呈现了当代文化境况中现代性与后现代精神相互交织、抗争又不断融合的状况。后现代精神体现着“对多样性、差异、非连续性和开放性的强调”[10],而网络文化作为典型的后现代文化场域,其基本特性就是去中心化、分散话语权力,倡导多样、差异、开放和创新。生成于网络文化生态中,质疑、批判和追求新异的精神,也构成了微电影创作的重要趋向之一。微电影有意背离传统电影大片的经典叙事方式、类型化风格与固定的、充满仪式感的放映范式,并试图用幽默与反讽的艺术表达、碎片化和开放性的传播模式,颠覆传统电影商业主流话语地位,反抗当代电影中一些封闭的、僵化的影视文化模式,表达当代人在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性等矛盾冲突中遭遇的困惑、无奈和求索,因而,带有明显的先锋审美的特质,展现为一种以大众娱乐的形式、揉合反思与表征的影像艺术形态。微电影创作中的这种趋向,体现了生命流变过程的永恒变化特性,呈现出电影作椤坝猩命的影像”的本性,因此也是微电影创作的重要价值追求和重要视域。从这个角度看,微电影是一种以“他者”身份存在于影视文化领域中的新型媒体。但微电影的“他性”不能被理解为一种与传统影视艺术的二元绝对对立和排斥,也不能陷入强调绝对差异、否定所有传统观念的另一种形而上学之中,否则,只会使微电影的艺术观念和实践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沼。微电影的“他性”体现了网络时代电影艺术的拓展和创新,它可以在传统“大电影”难于触及的广大领域里得到长足发展。它既是对传统电影宏大叙事风格与仪式化传播范式的消解,又需要秉承其追求真、善、美的诗性精神,吸取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遵循电影美学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微电影艺术实践和创新,在艺术上达到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美好境界。

四、结语

综上可见,尽管微电影尚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已彰显出它对电影存在形态的深刻变革。在我们看来,这种改变主要体现于三个基本层面。其一,微电影诞生和植根于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网络媒介的新媒体特性革新了微电影生产和传播的媒介技术基础与模式,多元化、多样性的网络文化奠定了微电影存在的基本场域,由此生成了电影艺术存在的新形态,建构了大众参与的网上微电影文化生活世界。其二,基于新的媒介技术基础和网络文化环境,微电影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电影工业生产、传播和消费等方面的体制和模式,拓展了新的电影艺术时空,形成了新的网络化、移动化的电影传受和互动参与方式。其三,微电影正以微叙事与深意蕴、日常生活审美、自由创造等特质,形成自身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现风格,并表现出具有互动参与性的电影艺术创造的多种可能形式。因而,我们认为,只有把握微电影的媒介技术和媒介文化基础,了解微电影文化的存在状态,驾驭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深谙微电影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懈探求微电影艺术的创新,才可能使其真正成为网络时代富有生命活力的电影艺术新形态。

参考文献:

[1]倪祥保.“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J].电影艺术,2012(5):60;乔燕冰.微电影火了之后[N].中国艺术报,20120627(T01).

[2]金德龙,杨才旺,王晖.中国微电影(20142015)[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3.

[3]杜剑峰,汪竹青.微电影・微记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1921.

[4]邱章红,徐辉.第四票房:中国网络电影产业的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119.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6]王志敏,赵斌.电影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

[8]王一川,胡克,吴冠平,等.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2(6):102.

[9]迈克・费瑟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496.

[10]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

Microfilm: A New Form of Film Art in the Era of Network

HUANG Sha1, XIA Guangfu2

(1.Art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College of Media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Microfilm could be a new movie world, which combined with film arts and networking medium. Rapid advances in digital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created a variety of new media modality,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ed a media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ise of microfilm.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the life style of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micro culture” constructe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culture of microfilm. Microfilm 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film industry model and presented the new features in creation,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e timespace of art an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It is not only establishing a new form of the film art, but also reflect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profoundly.

篇10

(1)网络营销对数据的观念转变带来的机遇。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转变以往观念来理解信息时代的大数据,这样大数据才能在网络营销领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依赖于随机采样。与局限在小数据范围相比,使用一切数据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确性,大数据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样本分析法,但这不再是我们分析数据的主要方式,慢慢的,我们会完全抛弃样本分析。在接受这个转变之后,企业会得到更好的数据来指导以后的营销,分析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当数据只有500万的时候,有时候简单的算法表现的很差,但当数据达10亿的时候,准确率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5%以上。(2)数据在网络营销领域可创造的价值机遇。信息社会使得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膨胀着数据,一旦拥有了数据分析的工具以及必备的设备,就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更快、更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了。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累积到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信息总量的变化将导致信息形态的变化。现在的大趋势是在互联网和各种电子用户终端上,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和再利用为新开发的产品做广告和销售服务等来创造商业价值。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这些平台都有着难以想象的潜在数据价值有待开发利用。需要做的就是在数据海洋中进行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并且及时的将它们加以应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营销策略

1.搜索引擎精准营销。(1)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以信息管理技术为基础,以消费者洞察为手段,给予充分了解顾客信息,针对顾客的偏好对市场进行恰当细分,并采用精细化营销操作方法,将细分市场做透做深,已获得预期收益。相对于传统粗放型营销方式,精确营销可以说是营销思维的一次革命,它是基于客户的信息和行为,以市场细分为核心。以数据挖掘为手段。进行精确营销不但可以节省营销成本,更能有效的提升用户的感知,改善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2)精准营销对大数据的应用。精准营销首先需要的就是对大数据的处理。在商品信息和消费信息数据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搜索不仅是网民无法逃避的信息检索手段,更是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必经环节。网络可以整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兴趣点、搜索关键词、浏览主题词、到访页等数据信息进而描述受众的属性,最终得出该群体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特征。因此,营销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因而,投放广告更加精准,而且细分程度越高,营销的效果越好。

2.再锁定精准营销。(1)再锁定营销。所谓“再锁定”就是说为广告产生回头客或者说增强顾客忠诚度。试图将那些曾经访问够某个网站而没有产生购买行为或者有效行为的网民产生二次访问、实际购买,甚至是长期锁定购买。这不仅给企业增加了潜在用户而且在销量上也是一个大的突破。(2)再锁定营销对大数据的应用。与互联网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意味着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革命管理。消费者和搜索引擎的瞬间交互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站和广告的列表,实现了在这一刻的特定功能。然而在这一刻之后以往的查询也可以变得非常有价值。如果一个客户突然间开始选购以前不会光顾的店面或者领域,渐渐对新的品牌建立忠诚,也许是全棉内衣裤、平底鞋、无香乳液,跟踪后发现几个月后又会买一些营养品,如钙、镁、锌,继而会关注和购买婴儿用品,通过数据的挖掘和收集可以使零售商推测这个客户怀孕及了,这样就可以在其孕期的每个阶段给客户赠送相应的优惠券。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销售量,还可以建立或者增强顾客忠诚度。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做到精准的预测分析才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商战中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