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时间:2023-03-14 10: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篇1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篇2

关键词:财政支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意义

1.1推动产业稳步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根据现有财政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能够使市场更加稳定运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市场企业功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更强,实现市场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产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将老旧落后的产业进行改革或淘汰,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岗位资源。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

1.2稳固产业收入效益,实现财政经济的健康运行

产业经济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缺少活跃性会导致产业经济出现下滑。通过财政支出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对产业进行经济支撑,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能效益,提升发展水平,提高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财政支出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是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建设行为,通过对产业经济的带动,能够稳固产业收入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政经济与财政收入的健康发展。

1.3优化产业财政支出,提升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价值

目前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的财政支出主要有政府性财政支出、行政管理性财政支出、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性财政支出等。以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为例,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会直接体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产业产能和经济效益有着积极影响,通过优化升级,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产业生产的主体,推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突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重要价值。

2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途径分析

以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在实现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上,要在保证传统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对新兴产业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完成各产业的协同发展,确保市场经济和社会整体的稳定。

2.1提升财政支出投入力度,建设多元化财政支出支持模式

财政支出支持力度与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政支出支持力度的提升,财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产业投资的力度符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增速基本情况,对于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使产业模式与市场需求相呼应,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样对于提升产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虽然财政支出支持属于政府性行为,但是财政资源流入市场后,仍然需要市场自身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完成运作。建设多元化财政支出支持模式,能够将有限的财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市场价值,实现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这样能提升财政资金的实际价值。例如对于一些新型能源产业,可以鼓励实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模式,从而实现创新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方式,减小了财政干预对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影响。

2.2明确重点扶持产业,实现各产业之间的共同优化和升级

财政支出支持政策,要明确具体的重点扶持产业,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在财政资金配置上要稍有倾斜。这样能够缩短产业之间的发展距离,缩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差异。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支持时,需要明确优势产业,从而确定相应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完成这部分产业创新升级。确定需要扶持的产业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减少传统产业的财政支出支持,加大对科技科研业、基础教育和医疗、环保产业、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高精尖制造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这样能够尽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在财政支出支持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重复性投资或过度投资的问题,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保持产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恶性发展的问题,从而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3提升对教育科技的财政支持,提升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需要提升劳动力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对于产业的结构升级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受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含量的制约,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果不明显,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这种情况比较多的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因此,在财政支出支持政策中,可以适当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型企业提升扶持力度,加大多一些高精尖等技术含量较高产业的投资资金,从而提升科学技术、教育知识等资源的快速积累,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力素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质的规定性,意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永恒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我国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分工细化而产生了许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客观要求。?

首先,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或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的变化。?②正如经注学家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herrick b,kindleberger,1983)所说,“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指和以前相比产出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其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低级产业结构,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的,这也使得资源和环境成为我国经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要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传统工业化的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造成人口失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方向相统一。?

第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现代服务业在相当程度上把工业中研发、设计、服务等内容包容在内,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要求等方面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需要按照“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与党的“十七大”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内在相统一的。?

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主导产业(见表1)。而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能否为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条件。一是在劳动力供给数量过分充裕时,政府受“充分就业”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而将支持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发展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紧缺时,政府除了采取鼓励劳动力流入和输出资本的政策外,就是支持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试图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解决劳动力要素供给的不足。二是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同样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不仅要有量的保证,而且要有质的保证,即教育和训练的水平、掌握高度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有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就能发展技术集约程度较高的产业。20世纪末至今的两大潮流为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其一是我国大学的大规模扩展,提供了大量的收入水平要求较低的高技术劳动力,其二是跨国公司日益把研发中心设立在我国,技术外溢逐步加速。

不过,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从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要素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见图2)。因此,要加快发展我国经济,就需要加大培养和提高满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劳动力素质。?

三、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将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据统计自l989年到现在,美国已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一些行业甚至永远消失了,比如传呼机行业无情的被手机行业取代。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不清楚个人电脑为何物,那时许多工作也无需电脑操作技能,而今天人们却在工作中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了。?

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培育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要夯实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基础作用。据统计,自1999年我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起,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今后要按照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结构。二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这既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必然反映。三是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中的作用。继续教育通过改进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从而达到开发受训者的潜能,提高组织效能的目的。它既是对以前所接受的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克服知识老化的弊端,同时又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知识为主,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不断修正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注释:?

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10-15)。?

②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j].(国发[2005]40号).?

[2] 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孙福全.产业经构调整微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林善炜,周松峰.环境友好型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张帆等.产业经济学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优化升级

一、四川产业结构概述

1.现状

从2000年开始,四川省产业结构在平稳中不断的调整,逐步向工业强省的目标迈进。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平稳下降,从2000年的25.4%到2009年的15.8%;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41.9%,到2009年的47.4%;第三产业所占GDP比例在波折中前行,从2000年的32.7%到2009年的36.7%。

将四川省近十年来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的产业呈现出两低一高的特点。这就是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过低。这很不利于四川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川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能力。而这一内容是否能顺利的实现,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四川的产业转移存在很多的问题。

2.存在问题

(1)产业优势不明显。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四川省的优势产业包括了装备制造、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这些产业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各级行政部门为了自己地区的利益以及自己的政绩,强行将一些自己管辖区域内的产业部门论证为主导产业,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一些产业在各个地区都是其优势产业,各个行政地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而由此产生的后果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还有专业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因此得不到提高。

(2)产业园区缺乏集聚力,经济缺乏增长极。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2009―2012)的通知中,可以看到,目前,我省通过国家审核设立的开发区共有43个。其中,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经商务部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经海关总署批准的出口加工区2个,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批准的省级开发区38个。同时,我省还有作为产业集中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其他各类产业园区147个。截至2008年底,全省各类产业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3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0.4%;完成工业增加值2285亿元,增长44.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5%。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的现实意义是不置可否的。但是,就全省产业园的发展现状来看,与东部沿海以及部分中部省份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平衡。我省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周边,成德绵眉资遂六市产业园区数量占全省的42%,盆周和民族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规划水平不高,配套衔接不够。园区产业定位不准确,园区产业功能分区不合理,具有产业集中度的园区仅占15%左右。三是对外资的引进力度不够。我省多数产业园区以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为主,引进外资在园区招商引资总量中的比重较小。

(3)产业传导机制作用。由于产业政策在传导的过程当中会发生信息的耗散、畸变、失灵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产业传导机制的存在,以此来消除和减少收信的不确定性,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产业传导机制不同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因为它没有一套完善的传导系统,所以如何建立合理指标的有效性,如何考察产业政策的效果显得很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当国家产业政策传导至四川省时,其真实价值已经发生了无可避免的减损,而四川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的产业政策时往往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承接产业转移。规划中写到,四川省应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努力把四川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低能耗和无污染的现代产业。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全面增强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重点,招大引强,努力四川省建成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基地、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

从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川省在未来五年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四川产业结构的现状,要做好产业转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正确选择优势行业,避免重复建设,好大喜功现象的出现,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第二,提升产业园区的聚集度,合理规划各产业园区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外资;第三,提高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能够正确解读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予以实现。尽力排除产业传导过程当中出现的可能导致信息耗散、畸变和失灵的因素,使产业信息真实可靠,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郑备.四川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势行业的判断[J].理论与改革,2006(1).

[2] 江世银.四川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J].理论与改革,2009(5).

[3]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2009-2012年)的通知[Z].川办发〔2009〕55号,2009.11.19.

[4] 杨爱民.四川产业结构现状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0(12).

[5] 达捷.四川产业协同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10(11).

篇5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2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篇6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108-02

一、引言

谈到产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学等问题,不得不对产业的渊源有所了解。从经济学的发展来看,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对资本主义的市场活动进行描述中,提出了可能式的产业理论,即劳动分工以及其产生的专业化协作等原理。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家的产权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通过表面上利益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了法权关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联系:“政治经济学不是把财产关系的总和从它们的法律上即作为意志关系包括进来,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形态即作为生产关系包括进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洪远朋提出的产权理论比较研究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所有权范畴和本质,所有制、所有权与全部生产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方面来分析产权理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宏观方面进行阐述中,马克思主义从所有权本身是有可分性出发,指出所有权并非仅仅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它包括由于主体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职能而引起的所有权及使用权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从微观方面说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理论。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存问题及其根源

第一,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向不是非常明确。我国的产业结构是在政府赶超战略主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西方的产业结构转换是在产业协调基础上按照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规律进行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由高度加工劳动密集型阶段到技术集约化阶段发展过程中, 虽然可以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以及高效的管理汲取国外的经验, 积累足够的物质、资金和技术保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一步到位,逾越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确显示出与工业化一般模式的较大背离。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对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地方具体情况结合很不到位。另外,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理论指导现实情况的是具有规范分析框架、合乎逻辑、经得起较长时间检验的产业结构理论, 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 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第二,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看,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同时存在,且不均衡现象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从内部不均衡来看,主要表现为信贷投放过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物价水平持续走高、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等。近年来,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但宏观经济内部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内部失衡,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所致。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明显特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驱动现象十分突出,投资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从国际上来看,外部失衡是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国际延伸在分析固定资本补偿问题时,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补偿的不平衡,也会破坏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和各种条件不变,特别是劳动生产力、劳动总量、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在寿命完结的(有待更新的) 固定资本和以旧的实物形式继续起作用的固定资本之间的比例不是不变,那么,在一个场合,尽管需要再生产的流动组成部分的量保持不变,但需要再生产的固定组成部分的量也会增加;因此,第一部类的生产总额必须增加,不然,即使把货币关系撇开不说,也会出现再生产不足的现象。” 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必不可少的步骤。

第三,在实践上我国还没有找到调整中的主要问题和战略重点,严重影响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很多领域存在着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这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障碍之一。“大而全, 小而全, 面面俱到”的重复建设, 一方面浪费了资源, 加剧市场过剩能力;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和项目小型化、分散化, 降低了产业的集中度和资本的集中度,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 使得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削弱了产业竞争力; 同时还会助长不正当竞争和市场混乱以及地方滥用国家优惠政策, 造成财政收入的流失。与此同时, 我国长期以来制定产业政策的重点主要侧重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等符合产业规划的产业优先发展以及扶持一些困难企业的生产经营上。

三、用马克思的产业理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没有正确的产权理论,就不可能有我国产权改革的理论创新,从而很难为改革补足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基于此,本人试图在对马克思产权学说的理论框架和分析逻辑全面阐述的基础上,探寻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对我国产权结构改革的作用,从而为改革的理论和制度全新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产权思想研究,这样才能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理论基础。纵观国内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我们需要重新界定,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说道:“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能有损于后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即注重当前利益,也要重视长远利益,统筹兼顾,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关系。在国内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中, 大家一致公认, 马克思产权思想比之西方产权理论更深刻, 其理论体系框架尚待探索。

其次,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所揭示出的以商品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规律, 是社会主义再生产也必须遵循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实现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行的, 马克思的分析包含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平衡问题, 二是供求总量内部构成比例平衡问题, 即结构平衡问题。当前,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研究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结合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全面指导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咸宁市;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44-02

在曾经“唯GDP增长”的年代,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是各级政府长期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持续恶化,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只追求经济增长率显然不应是政府追求的唯一目标。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具体到产业发展方向上,即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是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许多城市进入瓶颈期,开始思考产业配置和升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来展开探讨。

一、咸宁市基本概况

素有“湖北南大门”、“武汉后花园”之称的咸宁,位居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大改革试验区的中轴线上,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核心城市。近几年来,咸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已成为全省发展较快、变化最大的城市之一。当前,咸宁市政府已经摆脱了重视经济数据的提升而忽视环境建设的阶段,转而将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经济研究发展的新方向,是许多二、三线城市在进行转型的时期所必须把握住的重点。

二、咸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都集中于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以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中的比重来衡量结构调整的成果。显然,这种探讨和比较显得过于简单和直接。三大产业之间讲求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是基础,是发展根本和原料保证;第二产业是支撑,是产能体现和物质保障;第三产业是发展,是城市发展和未来活力。三者之间缺一不可,也不能侧重于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忽视其他产业,应该强调三方协调,共同优化发展。

从该表中看出,咸宁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逐步合理和完善的趋势。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26.4%下降到2013年的18.7%,但整体规模仍在扩大,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4.8%,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咸宁市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在湖北省排名前列,但利用森林资源创造效益的能力有待加强。畜牧业近几年来受到政府的重视,产值不断提高,呈现出第一产业多方面发展的态势。

咸宁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在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实力,曾经的弱势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在工业领域,咸宁市的支柱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类和食品饮料类,政府的招商引资的大手笔项目也集中在这两个领域。但这两大行业的产品属于快消类产品,市场竞争大,产量接近饱和,利润率不高。所以这几年来,咸宁市一直在注重第二产业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并且取得了成效。在以前并不具备优势的矿产冶金以及高新技术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423.09亿元,同比增长13.6%。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整合方面,咸宁市政府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和发展理念,所以重工业基本在咸宁市一直没有形成,轻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咸宁市政府更是根据湖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于2014年将湖北咸宁恒宇工业有限公司、咸宁市天宏化工有限公司和赤壁中南水泥有限公司的设备拆除报废,淘汰落后产生共计30余万吨。

咸宁市第三产业的产值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跟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因为咸宁市的山水资源丰富,所以旅游业一直是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而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并不仅指旅游本身,而是集餐饮、住宿、购物和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即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该行业的发展还可带动房地产行业等的进步。但咸宁市的第三产业还停留在传统批零行业的发展中,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义不够强烈,在此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加快咸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和建议

1.凸显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各县特色还未完全形成,主推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不够大,宣传力度不够广,包装特色不够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力度,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观光休闲的体验式服务。针对咸宁市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加速转型:①加大投资、拓宽渠道,实现产量增长。咸宁由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优势,完全可以依托武汉市场,招商引资,为农业发展注入资金。武汉市人口众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且具有当地湖北特色,是其他地方的农产品无法替代的。②突显特色、加大宣传,提升产品竞争力。咸宁市有许多优质农业资源,相对于传统农业,投资周期较短,回报丰厚。嘉鱼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蔬菜产业基地一直是武汉各大超市的优质供应商;通城油茶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在人们关注健康饮食的今天,市场前景良好;崇阳的楠竹产业一直稳中有升,而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的鸭业产业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通山的山区资源丰富,现代牧业发展前景广阔,生态养殖是未来养殖业的主导方向,牧场示范基地的建设也在进行之中。③发展集群、健全市场,促进高效流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产业集群型的农业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加产业链效应。大型农业园区应该着重发展观光旅游和采摘行业,并在服务过程中宣导生态农业和品牌的意识,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2.选准主导工业,进行支柱产业升级。在前期的建设铺垫中,工业园的规划和发展一直是咸宁市的发展重点,但也存在重复建设,没有合理规划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咸宁市工业的发展应该以节能减排和精细化发展作为方向,城区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和森工等轻型工业为主,并加强信息科技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在打造“咸宁制造”的同时,还要打造“咸宁名片”,让客户对咸宁生产的工业品有认同感和品牌认知度。

3.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旅游竞争力。咸宁的山水资源在湖北小有名气,作为“灵秀湖北”的主推方向,观景式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配套服务和后续服务现在成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点。要追求更高增值性和附加值的旅游,网络便利的预定平台、高效运转的集散中心以及方便的吃住玩一条龙等都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运作。

4.依托高校平台,进行技术创新。这几年,咸宁市在承接武汉教育资源向二级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武汉市的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众多,若咸宁能利用好这一优势,顺利承接资源的转向和转移,必将获益良多。湖北商贸学院从今年启动搬迁计划,并将于三年之内整体搬迁至咸宁。而且,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咸宁校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咸宁校区以及武汉工业学院咸宁校区等都将在咸宁落户发展,这将为咸宁带来丰富的人才输送和消费能力。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能实现人才的考察和锻炼,并最终留住优质人才,这些都是可以积极依托高校资源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钱津.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学习与探索,2008,(8).

[2]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杂志,2007,(18).

[3]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74-84.

篇8

一、河南产业结构低的成因

(一)思想观念保守封闭

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区位优势型,比如京、津、沪模式;二是开放带动型,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模式;三是外资促进型,比如珠江三角洲模式;四是民营经济拉动型,比如温州模式;五是集体经济主导型,比如苏南模式。河南地处内陆,中国腹地,是传统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区域,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传统历史文化影响造成河南人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官本位观念浓厚,思想上保守,观念上封闭,注重安分守己,创新突破意识淡薄,敢想敢闯敢试的认识不够。因此,改革开放的广度、力度、深度必然不够,很多时候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干,模仿别人,落后于人。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走上多宽发展道路,讲得就是这个理。

(二)市场经济发育和培育缓慢

综观全国区域发展路径,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即凡是发达的地区也是市场经济培育和市场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在河南,政府主导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远远不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差强人意,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现象时有发生,商品和各种要素特别是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不时受到限制,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不够顺畅,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和发展受到很多限制。

(三)体制机制转变革新不到位

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行政效率低,审批环节多,办事讲关系、重人情,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淡薄,诚信制度缺失,均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国有企业改制、结构调整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扶持和保护非国有经济的政策制度不到位、不够给力,投融资运行机制不完善。

二、优化河南产业结构的对策

(一)以深化农村土地经营使用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土地的自由流转,充分盘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多年来,河南农业依靠国家政策、科技支撑、加强农田基础建设等,河南粮食总产实现了十连增,连续十年稳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5197元提高到2012年的7525元,但来自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种植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却从2007年的42.99%下降到了2011年的37.39%,这说明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种植业以外的其他收入。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八连冠”滑县,全县人均GDP只有13981元,比花卉苗木种植大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鄢陵县低23356元,比河南蔬菜种植大县新野县低18012元,比河南养殖大县潢川县低10867元。农业种植比较效益低的事实显而易见。

综观世界农业发展轨迹,研判中国和河南未来发展方向,走上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种粮食不是不能挣钱,也不是只能挣小钱,成了规模就能挣钱,也能挣大钱。搞农业也不是不能发财,搞现代农业就能发大财。破解河南农业发展难题,化解农民增收缓慢困境,必须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消除体制机制束缚。而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因此,要突破这一模式,必须首先深化农村土地经营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土地的自由流转。要抓紧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大力度,鼓励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实施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助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有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有助于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现代畜牧业、特色高效农业以及现代养殖业发展,而且能使更多的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非粮种植、畜牧养殖和其他行业,推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问题,减少隐性失业和季度性失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顺势而为,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点、中部特色、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充分发挥河南在人力资源、市场潜力、交通区位、文化底蕴等方面优势,以做大做强为方向,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一是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引进承接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先导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三是促进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产业集群。强化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强企业和产业关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深加工、精加工,延伸链条,努力增加附加值,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强省;加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走向市场导向型,改变过去那种“卖原料、吃资源饭”的窘况。

(三)以加快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抓紧做大做优做强第三产业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生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建设,建成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金融业发展,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路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新兴文化产业;注重培育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9

一、关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争论

中国日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一判断在学术界已经没有太大的争议。但是,关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发展重化学工业是工业化中期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这种观点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出现的产业结构重型化相符,同时也与工业化理论一脉相承。另一种观点认为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推动,这可以从近年来在政府文件中多次出现的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论述中找到政策支持。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时,往往将发展服务业与工业化对立起来,在制定支持服务业和支持重工业的扶植政策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和抵触。

国内学者对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到底应依靠重化工业还是服务业这一问题的争论中,一些学者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主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观点,这一观点以吴敬琏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吴敬琏认为,一些地方政府热衷的重化工业的实质仍是走旧型工业化道路,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支撑外延式增长,无助于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他主张,中国的工业化后期可以依靠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主要依据是:一是根据霍夫曼等人的理论进行结构升级的结果是很快出现资源短缺和失业率的上升。二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贡献率高于重工业。三是新型工业化目标与发展服务业并不矛盾。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以重化工业为主,这一观点以厉以宁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厉以宁认为,工业重型化在中国具有必然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历了轻工业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二次重工化”开始显露端倪。这既有“由轻到重”的客观规律起作用,又体现了产业发展本身对设备更新改造的巨大需求。主要依据是:一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途径经历了从轻工业开始转入重工业阶段,再转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上不可逾越。二是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发展国防力量,必须依靠重化工业,但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发展重工业。三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重工业的高污染和高能耗,但并非重工业本身造成这些负面效应。除此之外,樊纲等经济学家还认为,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不应过分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展重化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仍是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依据是:一是中国人均收入不及高收入国家的=三十分之一,片面强调中国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看齐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工业化发展规律。二是不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带动较多的就业,而且重化工业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对劳动就业的更大需求。三是服务业发展要以制造业为基础,服务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制造业的发展。

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和方向

我们认为,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结合本世纪前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_方向和总体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道理在于:第一,虽然中国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但是无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程度,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长期来看,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动力。第二,从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产业结构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容易导致很多弊端。即使经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比例迅速增长,但其服务业也是高度发达、比重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甚至在工业化前期这些国家服务业比重也是处于主导地位。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服务业比重也远远高于中国。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同时结合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否则产业结构将会出现畸形。第三,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都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任务,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中国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口标,必须在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和升级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实现这一目标有三个主要手段:第一,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第二。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制造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第三,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为核心,使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在现代服务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从而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生产率首先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同际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的现代新兴产业部门。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

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协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就业等约束条件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在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营性活动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参与,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打破恶性竞争,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再一方面,降低企业退出壁垒,通过不断推进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企业普遍存在产业进入和退出成本过高等问题。还有,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三)大力调整服务业结构.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褴体水准;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组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品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等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四)有效协调发展服务业和吸纳就业的关系

目前,在中国服务业中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是传统服务业,由于传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对就业的贡献率很有限.过度依赖传统服务业吸纳就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本深化带来的就业问题.也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服务业发展结构。因此,应在挖掘传统服务业就业潜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业,着力扶持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中就业容量大的社会服务业(例如物流、社区服务、信息服务等),通过全面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来扩大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各行业就业的密度和带动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制定优惠和扶植政策;制定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员工和事业单位员工自由流动和发展除全日制以外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采取有效措施和制定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为企业多吸纳劳动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普及各层次的教育培训,加强全民对提高教育水平和积累人力资本的认识,正确引导居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这对增强劳动力就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至关重要;制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相关投资和金融政策,避免企业不合理地出现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倾向。

(五)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其一,制定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引导投资结构,发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优化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应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来引导投资方向和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从而避免因投资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风险;除了严格控制土地供给以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的调节作用,使地价的高低能够影响不同行业与不同地区的投资成本,进而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和导向作用。其二,要深化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构建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就资源使用而言,有必要建立各类企业都要为取得重要资源使用权和开采权付费的机制。同时,各地应强制建立起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和安全投入制度。就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而言,政府要承担起保护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公共职责,要明确“先支付费用,后取得排污权”的原则,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保护环境目标的实现,通过制定严格的产业投资的环境标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目标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六)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兴工业化相结合

在经济服务化和工业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的条件下,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力量。第一,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从第二产业总投入来源中服务业和工业所占比重的国际比较来看,除了第二产业在自身总投人中占比最高以外,第二产业总投入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次于第二产业,因此第三产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中间产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这一比重低于国际水平,表明中国服务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所占的比重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在产业链构成方面,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附加价值也越来越有限,未来第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三,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多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生产业既是随产业分工从工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产业部门,同时工业也决定了对生产业的需求规模和产品结构,而且,第二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中间产品和投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务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消费品以及生产资料等基本上南第二产业提供。因此,应通过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兴工业化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篇10

[摘 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是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是新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宏观背景,提出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新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伴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新疆农业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1978—2010年农业总产值由19.1亿元增加到1846.1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6.8%。表明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整,新疆农业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1980—2008年以来,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呈显著增长态势。从下图可以看出,新疆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1980—2008年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绘制所得。

2008年比1980年分别增加了约47.76倍、49.4倍、63.49倍、274.39倍,总体来看,渔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从图中也可以发现,2002—2008年以来四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平稳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新疆的农业产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以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为主。同时牧业产值在新疆也占很大的比重。农业和牧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点产业,这既与自然气候有关,也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其他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愈来愈显著,渔业、林业发展速度增大,使得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且调整速度缓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与部分省份相比较,新疆地区农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3%,此比重过高,而且四川和吉林已低于50%。新疆的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均低于其他省份。总的来说,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低,结构不尽合理。近三十年来, 新疆农业产值结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种植业产值一直在70%左右,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新疆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林果业发展与开发不足。详见下表所示:

(2)粮食种植结构单一,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来讲,从1978—2009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棉花面积在逐步增加。近三十年来,粮食作物和棉花占种植业面积的比重之和变化不大,农业内部以粮食作物和棉花为主,饲料作物种植较少,种植业整体比重偏大,而名、优、特产品较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由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为满足粮食需要,只有不断毁林、毁草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减少的恶性循环。

2 影响新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

2.1 环境制约日益严重

新疆是我国典型干旱区,降水稀少。新疆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65.5%(其中极端干旱区占28.8%,干旱区占36.7%),如果将半干旱区计算在内,其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88.7%。新疆是中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沙尘、大风、干旱、洪水、雪灾、寒流、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近十年新疆农业平均受灾率虽低于全国,但成灾率却高达6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制约了新疆生态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水资源的约束

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2008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9%,是我国最为干旱缺水的省区。2008年新疆用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65.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2.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农用地均用水量为11642.8m3/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8倍;新疆农用地均产值为25936元/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0%。可见,新疆水资源利用率高但基本用于农业生产,农用地用水多却产值不高。在新疆水资源紧缺的环境下,新疆的农业就是灌溉绿洲的农业,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效益均严重受水资源的制约。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间水资源的配置也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2.3 农业科学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新疆农业科技投入较小, 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4%~0.5% ,占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的0.05%~0.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1.5%~2.0%。

3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策略

3.1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缔造新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品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就是把新疆种植业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为主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构造畜牧大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场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依托大西北牧业、麦趣尔、天康畜牧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生猪、羊、奶牛养殖,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迅速扩大生猪、羊、奶牛的养殖规模,为龙头企业提供有一定数量、较为稳定的优质畜产品。新疆应抓住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畜牧业比重,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现代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3.2 要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发展特色农业区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牧四大基地建设。棉花产业基地巩固提升棉花产业,以建设阿克苏市、石河子市纺织工业基地为轴心,着重规划建设喀什地区至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棉花产业带和天山北坡棉花产业带。粮食基地重点发展伊犁河谷、环塔里木盆地北线、塔额盆地、昌吉东部、博州西部粮食产业区和产业带,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县。特色林果产业区,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加快建设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稳步建设吐哈盆地、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优质特色林果产业带。畜牧业生态区,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额尔齐斯河流域加快建设牛奶产业带;在伊犁州直、博州、昌吉州、巴州、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重点建设细羊毛产业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