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时间:2023-03-14 10: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篇1

旅游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旅游行业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变革。由整体的行业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升级为按区域规划的产业升级模式,用区域推动整体,用区域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趋势会制约行业整体经济增长。区域旅游行业之间存在着对整体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和区域间发展规律存在着的空间变化。

二、区域旅游经济受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体影响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面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了让该行业更加有序的发展采取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手段,从整体到局部的对行业进行内部调整。

(一)区域旅游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

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是由旅游市场的经济增长带动起来的,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下势头良好,区域旅游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把整体的旅游市场按照地区划分为一个个小块,在旅游市场中不同旅游区域的经济增长不尽相同,有快有慢。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丰富的景区自然要吸引更多的人群。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受“木桶效应”的影响,发展最缓慢的区域总是会制约旅游经济整体的发展效果。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对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制约只是相对的,就整体趋势而言区域旅游经济对整个旅游市场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二)区域旅游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

用区域旅游经济推动整个旅游行业发展使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区域旅游结构化推动整体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区域化的发展旅游经济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一些风景特别优美的自然景区可以忽略时节的制约。如四川九寨沟、云南丽江等地只要天气允许就会有游客欣然前往。有些人文景区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想参观的名胜古迹,如北京天安门、北京故宫、万里长城、秦兵马俑。这些景区基本上不会受到季节的制约总有游客不远万里前往。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有被国人追捧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十分迅猛。没有著名景区的区域乏人问津。划分区域后就会产生区域间的对比,旅游经济收益不好的区域就会主动寻求经济发展。这时该区域聚会加大风景区的宣传力度,加大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行业建设,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区域间因为旅游经济增长幅度有大有小,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加大投入谋求发展,带动该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从而推进整个行业的旅游经济增长。

三、区域旅游经济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下的区域差异

旅游产业从业结构优化后决定了其要分区域发展的特点,每个区域对旅游产业的整体的贡献值存在差异,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一)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贡献差异

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存在着增长贡献值的差异,优秀的风景区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样的景区可以给该地区带来高额的回报。景区参观人数的增加会影响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每年景区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景区的环境进行修缮。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无法吸引游客高度关注,该区域旅游行业会大力推动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制造人造旅游景区。不论各区域对整体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多少,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季节变化规律

旅游是一项受空间和季节制约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区域旅游表现的最为明显。人们会根据假期的长短来选择将要前往的旅游区域,短途旅游人们一般会选择离居住地只有几个小时就可到达的地区。假期长时人们会选择一些离家较远的风景名胜。短途旅游都在居住地周边区域,长途旅行才是旅游市场拼搏的关键。旅游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人文景观相对受影响较少。在冬季人们不会选择北方的海边,如果去海边会去海南。在雨季人们尽量不会选择去山区旅游,雨季在山区旅行有被困的危险。有些景观只有在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季节才能看到,如哈尔滨的雾凇、冰灯,漠河的极光等。旅游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十分强烈,是人们出行时的首要选择因素。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辽宁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对策

辽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围绕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进行。为此,政府应在如下几个方向进行规划和政策建设:以新兴产业、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创新;扩大市场;保障投资;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一、将新兴产业、服务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辽宁GDP已过2万亿,进入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将决定辽宁未来的产业层次、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在全国的战略地位。辽宁曾经错过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不能错过这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一是要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把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对象;二是要建立长期的领导、执行和监督机构和机制;三是要完善税收、金融、政府采购、创新等各项政策。

2、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

服务业仍然是辽宁产业中一大短板,目前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比重最高,但增加值却较低,效率下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辽宁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辽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需求。因此,一是要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特别是专业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科技中介、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工程评估、法律服务等行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三是不应忽视生活业,特别要加强支持中小型、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没有众多小型企业的繁荣,不能真正激发服务业的活力。

3、发展轻工业,优化轻重工业结构

辽宁轻工业太薄弱。当前,这一局面出现改观,辽宁轻工业在全国的比重正在上升。但这主要源自于农产品加工业,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不升反降,如化学纤维制造业。因此要优化轻重工业结构,一是注重调减高耗能、高污染、投入产出低的重工业企业,增加围绕辽宁原材料工业优势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企业。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三是注意保护和扶持具有辽宁传统优势的地方轻工业。例如纺织服装产业,要从生产经营型向品牌联营型转变,加速改造和提升服装产业。四是围绕石化工业发展下游的精细化工产品,打造出“油头、化身、轻纺尾”的石化工业新格局。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辽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30%多的份额,且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经有限,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下降,且就业结构变化趋于平稳,出现“僵化”现象。劳动力不断从低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不能让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因此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规模化经营程度。这有利于采用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产出,也可以让更适合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转移出来。二是支持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从信贷、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同时鼓励农业领域的创业行为,培育富有合作精神的农业企业家。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劳动力本身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适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需要,也是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提升劳动力素质。一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注意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二是在应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民多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3、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可以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加快保障性住房等方式,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来延缓人口红利的递减过程。

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辽宁重工业比重远远偏离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且重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投入,属于粗放型增长。辽宁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将依靠投资驱动的增长逐步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创造上来。

1、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关键技术

目前,国际上创新型国家R&D经费占GDP的比重均值都在2.5%左右。2014年辽宁该比重仅为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能实现辽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2.0%目标。因此,一是必须把加大科技投入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辽宁发展规划,使辽宁研发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点领域,通过政府科技立项,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2、提高大学教育科研实力,促进产学研合作

辽宁高校整体实力与北京、上海、浙江等第一集团尚有不小的差距。为此,一是要根据辽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辽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超前部署一批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形成科技储备和后续发展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类创新载体,引导和支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盟内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3、加强创新制度建设

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良好的司法体系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制度保障。随着辽宁产业结构进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进步将由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向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转变。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更有利于技术模仿型的技术进步,但对鼓励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而言,产权保护不力将导致知识创新能力的下降,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

四、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有较快的资本积累。1990年代,辽宁正是由于投资不足,才拉开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快速发展时,辽宁耽搁了;在辽宁刚刚进入跨越发展、进行赶超时,经济危机发生了。辽宁要变危为机,必须在投资上做出更大努力。

第一,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水利工程等建设。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在产能已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投资基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通过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将来的经济上升周期作准备。当然,不能单依靠政府投资,而是通过规划和引导,把民间资金引到实体经济和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在农业区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原来市区部分产业的转移,从而为市区腾出更多空间发展更高级的产业,从而形成更合理的梯次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

五、开拓市场,扩大需求

需求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动力。但辽宁的出口是个短板,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有限。辽宁的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长期形成的销售思维和销售模式,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环境下的市场开拓。

1、鼓励出口,拓展海外市场

出口,特别是对欧、美、日等高端市场的出口,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写设计各个产业、各种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国标体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成为标准联盟的成员。支持省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认证,以加入国际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出口产品档次。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必须培育世界级的企业,打造国际名牌产品,才能开拓国际市场。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外大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提升出口产品档次。

2、创新商业模式,开拓市场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需求。随着制造业越来越向个性化、柔性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局限于传统的卖产品模式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资本品方面的商业模式亟待创新。

六、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进一步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极大改变,并且会继续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和销售模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不可能离开信息化,信息化是提高产业效率的必由途径。

1、建设以服务工业企业“两化”融合为特征的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

围绕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船舶、汽车、物流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着力提高信息应用水平,提升关键装备、仪器、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信息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泛应用。

2、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要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两化融合作为技改专项资金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在中小企业专项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和项目支持,以及中小企业共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把工业行业信息化应用以及软件的开发和市场化作为电子发展基金中重要的支持内容。省政府也要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相应的专项扶持政策。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混合所有制下创新网络与产业升级研究,项目编号:W2015299;沈阳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动态生态系统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RWQN-140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开放式创新网络视角下辽宁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能力提升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4BJY031。)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49-03

2010年,鞍山成功获选“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在实现华美转身。

一、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比2006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9.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2.7亿元。鞍山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正在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5:55:39.5调整为2010年的4.3:53.7:42,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

(一)农业已经由传统农业全面转向现代农业

鞍山坚持用现代物质手段武装农业,大力发展以设施种植业、设施养殖业、设施渔业和设施林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近百万亩,总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全市农民实现户均一棚,设施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以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达到400家;全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县域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到2010年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含千山区)实现126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年均递增26.97%;农村城镇化率达到了68%。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10元,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竞争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86亿元,比“十五”增长1.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0户,比2005年增长2.7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比“十五”增长4倍。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一钢独大”向“五业并举”转变。鞍山本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鞍钢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快技术改造,正在向精品钢基地迈进。精品钢和钢材深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精特钢和钢材深加工率预计达到50%,比2005年提升30个百分点。在做强做精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菱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由78:17调整为57:28,其中,钢铁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71%下降到39%。实现了由过去钢铁“一柱擎天”向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业并举”转变。

2.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地企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鞍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产品水平、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实现大幅度增长。鞍钢一大批精品钢材项目相继投产,使鞍钢板管比达到82%,高附加值产品达到50%,向世界精品钢基地迈进扎实一步。地方工业实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鞍山在大力支持鞍钢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力推动地方工业高速增长,坚持以项目升级为核心,按照集群、企业、项目、空间“四位一体”抓招商,积极吸引海内外和本地企业投资鞍山,推动地方工业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以本地民营和引进企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每年以41%的速度高速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33.5%提升到71.7%,,实现利润由2005年的16.5%提升到6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26.4%提升到91.4%,全市工业发展实现了以鞍钢为主到以地方工业为主的改变。

3.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大力推进工业进园区,鞍山工业基本实现了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已由“十五”期间的3个工业园区发展到18个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比“十五”期间新增220平方公里。园区已进驻企业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并已全部开工建设,投产项目占50%以上。

(三)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鞍山市服务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r903亿元,同比增长20.6%,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9.5%提高到今年的42%,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9%提高到40.6%,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之比由2005年的1/3:2/3到现在的2/3:1/3,服务业已经与第二产业并行成为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上升。“十一五”期间,金融、房地产、科技、信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租赁和商务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比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38.4%;二是特色旅游业发展较好,五年累计实现旅游创汇6.4亿美元,旅游综合收入605.6亿元,分别年均递增37.9%和30.7%;三是连锁经营等现代服务业态蓬勃兴起;四是规划建设中的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带也粗具规模。

二、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辉煌的成效,特别是随着中央制定了新一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鞍山作为沿海与腹地间最重要的连接点,通过“两个融入”的加速推进,为鞍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

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但与此同时,现阶段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突破。长期以来,鞍山第二产业始终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一、三产业比例偏低、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慢

第一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农林牧渔业发展不均衡,林业、渔业加起来占第一产业比重不足5%,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名优特色产品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份额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设施农业起步晚,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不完善。

(二)工业结构有待改善

一是从产业结构上看,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亟待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调整和发展,鞍山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原材料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菱镁新捌料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镁合金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光电光伏产业还处在起步和创业阶段。二是从企业结构上看,具有较高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的企业不多。尽管一批大型企业,特别是地方大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但在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多,配套企业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不多。三是从产品结构上看,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还不多。传统产业中精深加工和特种产品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中低产品亟须向中高端产品发展转变。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如鞍山市大力发展的化工新材料、光电产业,分别仅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和0.6%。

(三)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

2010年鞍山市第三产业占全市比重达到4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60%至80%的水平。从内部结构来看,一是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比重偏低。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传统服务行业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不到1/3。二是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够优化。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相对较好,而科学技术研究、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公共设施服务等行业则发育缓慢、市场化程度低,作为现代服务业标志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仅占全部第三产业的5.4%。三是服务业布局有待完善。产业聚集度、业态集中度不高,城市综合体数量偏少。服务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协同性较差,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不强,难以产生真正的集聚效应。

三、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十二五”时期,鞍山将继续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项目为核心,以增量调结构,推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次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的转变。

(一)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工业是鞍山发展的魂,是鞍山发展的根: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鞍山以钢兴市,经济转型必须依托多年业已形成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做大做强“钢都”品牌。但目前国外钢铁企业精特钢比重已占到三分之一,所以促进钢铁产业由以普碳钢生产为主向精特钢生产和钢铁深加工为主的转型升级,改变产业在“微笑曲线”中的位置。“十二五”期间,鞍钢不仅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而且还将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依托鞍钢加快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已成为鞍山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拉长、加宽产业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专业分工明晰、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依托鞍山大型冶金成套设备集成和加工能力优势,重点建设鞍山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由以单件制造为主向以集成创新制造为主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矿山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菱镁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周边化工资源,发挥煤化工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热源、新动力及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光伏光电产业。

(二)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鞍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制造业基础。在坚持工业立市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结合这一基础优势,不能离开鞍山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及高度城市化的发展目的。因此加快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优先发展与制造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加速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中介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生产业。二是重点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建设商务集聚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千山、温泉、岫玉、钢都等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千山文化旅游带、汤岗子温泉城等旅游集聚区;全面发展房地产产业,围绕“百湖城”、“温泉城”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规划,提升房地产开放建设水平,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全面协调发展。

(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篇4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环节 发展模式 功能性政策

一、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和一幅多元而复杂的图景。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18932元,约合2500美元。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于世界前列;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和研发获得了实质性进展;高技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出口规模列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国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内部(主要是工业)高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以部门结构变化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较快,而以附加价值、技术含量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高度化水平较低,使得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但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有利于提升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研发与科技服务、设计、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等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强化,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适应性也在迅速凸显。农业信息化、良种化、以及农产品加工、营销、绿色基地和产品检测、监测体系等建设步伐远远落后发展的需要,关系食品安全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与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压力加大。综合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专业化等关键环节滞后的制约。

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使得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也特别大。一是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比较高,资源、能源和环境难以为继。二是我国产业发展日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但是基本处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国内企业在价值链低端的恶性竞争,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三是第二产业单兵独进,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错位,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二)形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特征的原因分析

形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展阶段、体制机制环境的因素,更有全球分工模式变化和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原因,其中产业发展模式是直接表现,而体制机制是形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的更深层原因。

1、全球分工模式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分工深化改变了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外部条件,出现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国际分工模式。在生产体制方面,过去主要是追求成本最低化、产品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体制;而当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装备的现代化,出现了追求内在价值、按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及时生产、敏捷生产体制,使得产品的竞争由过去的价格和品质竞争,转向价格、品质、个性化、响应速度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其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分工深化,产品生产的价值链被拆分为单个独立的节点在全球进行布局,国别之间的分工由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分工,转变为制成品内部不同要素密集的部件或生产环节之间的分工。这就使得行业发展不同于过去通常要经历进口一进口替代一大规模生产一出口一产业转移的过程,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某一生产环节,而不一定是某一行业或完整地产品生产参与国际分工。

2、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形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的直接原因

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强化了投资与重化工业之间的自我循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是一个以投资带动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时期,但是,我国现行体制又强化了这一特征,比如过度追求GDP,人为压低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资源要素成本,刺激了对投资的需求。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60%以上属于建筑安装,建筑安装带动最大的行业又是能源资源密集型和对环境影响大的钢铁和建材。因此,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必将导致投资一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一投资的自我循环,同时也加剧了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二是加工业过度依靠加工制造环节,而研发、设计、品牌、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薄弱。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工厂”,但主要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而研究开发、品牌、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过度依赖外资。外商直接投资象一柄两刃剑,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与我国比较优势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阻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如研发和营销依赖具有优势的母国而削弱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挤压本土企业的本土品牌,对关键行业进行控制等。在传统模式之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将逐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但全球化条件下研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对外资的依赖,使得我国工业所占比重很高,在工业内部名义高度化提高很快,而实际上附加价值高端环节被外方所控制,工业实际高度化水平并不高,国内生产业难以快速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形成制约。

三是出口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的过度依赖,使得国内产业固化在一般加工制造和组装环节。这是一个劳动力要素和中间原材料投入最为集中的环节,必然导致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污染比较重。而一般贸易中,低层次的一般贸易比重过高,企业之间主要依靠降低价格的低水平恶性竞争,不但加剧贸易条件恶化,还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3、工业化阶段因素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尤其是对基础设施、住宅、汽车等较大需求,加大了对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遇到资源、环境的压力,面临“增长的极限”。以至于一些学者在70年代初提出了“均衡增长”、甚至“零增长”的主张。而事实上,发达国家经济并没有出现零增长,而是得到了持续发展。究其原因,

正是依靠技术进步成功地摆脱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成功地实现了以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依靠技术和知识等软投入为主的转型。从我国来看,要从依靠物质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技术等创新为主导的阶段,又面临着研发水平低和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的现实。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人才短缺,也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4、存在外延粗放的体制机制环境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的更深层原因

目前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配套的体制还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而与提高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贡献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尚未健全,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

一是财政体制的缺陷和政府拥有的资源、要素配置权过大,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在目前地方政府还存在追求GDP快速增长的机制条件下,刺激了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通过直接和间接手段配置土地、信贷资源,盲目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而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化工业,放大了重化工业的弊端。

二是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被低估,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客观上造成了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过度需求和浪费。合理的价格信号不仅能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还能激励开发节约资源的技术。如果我国资源价格改革不到位,价格扭曲状况便很难扭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很难落到实处。

三是信用制度缺失,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分工深化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提高了交易成本,放大了研究开发、品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的风险,制约了专门化分工的形成和生产业的发展,也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我国正处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首先,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由需求升级、城市化、中西部加快发展等带动,重化工业仍将得到较快发展,将对资源、环境形成挑战,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度最大的时期。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需求呈现升级和多样化趋势,要求促进分工深化细化,向深加工方向和研发设与营销、品牌等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

第二,要素供给条件正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成本快速上升期,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如前所述,中近期是我国资源、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继续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化模式,能源、资源、土地、环境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二是我国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据研究,到2015年前后,我国人口结构将达到拐点,老龄化人口比重显著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依靠劳动力投入增加带动经济增长时代将结束。上述诸多因素,将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力、资源及生态环境等要素价格上升,再加上促进社会和谐成本和国际和平发展成本的上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成本快速上升期。

第三,伴随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全球范围的分工深化,推动了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物质产品与信息和服务的融合,以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融合,附加价值主要来源也由制造环节转向研发和营销服务两端。随着国际产业技术进步,国内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对建立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产业体系既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

三、处于十字路口的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一)国际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产业发展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如火如荼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不但使信息产业迅速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使得后发国家有可能利用最新技术、新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产生高效率、节约型、少排放的新的业态或工艺流程。比如钢铁行业中熔融直接还原冶炼技术的出现使得炼铁水耗、能耗下降一半,而污染物排放更是大幅度下降。二是改变企业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比如电子商务让偏远山村有可能走向世界,根据客户的需要按照订单生产。三是改变了产品特性,比如制成品中包含的服务和信息内容越来越多,甚至后续服务增值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四是出现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如在对企业、园区物质流、能源流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工艺创新,使得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得以实施;又比如观光旅游农业,使得农业与服务业出现相互融合。

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一些传统产业得到了新生,同时,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使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形成了全球产业链这一新的全球分工模式。国际分工也由过去的产业间、部门间分工转向进行部门内不同生产部件和不同环节的分工。全球产业链分工是一个呈现“微笑曲线”形式的价值链分工体系:发达国家占据了高附加价值的两端,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价值的中间生产环节,因而,有可能固化不能迅速作出相应调整的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分工地位。同时,过去的进口替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产业发展生命周期也受到了挑战。

(二)处于十字路口的我国工业化,要求加快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现在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十字路口:是通过不同于以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继续固化原有的发展模式和原有分工格局。与此相应,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问题的讨论也日益激烈。一条路是最省事的路,那就是借用跨国公司的力量,发挥比较优势,纳入世界分工体系之中。但是,简单地遵循比较优势,很有可能会强化现有的分工格局,导致工业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服务业需求外溢,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其利益分配也会不利于我国国民福利的提高,同时,将更加加重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甚至难以为继,上述结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条路是抓住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战略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战略的转变:摆脱对传统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由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品牌和服务的竞争,实施提升比较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但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经由企业来实现。而提升比较优势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则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和政府的推动。比如,在关键环节,通过降低外部风险,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品牌培育和专门化分工;在结构上,促进能够有效改善市场结构的排头兵企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

第二,积极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物质要素投入中由主要依靠不可再生的物质要素投入为主,

转向更多地依赖可再生的物质要素;另一方面,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三,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注重比例关系到提升关键环节的转变。通过上述战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的转型,鼓励自主创新,鼓励建立与全球化相适应的营销体系,鼓励分工深化细化,鼓励生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和融合,推进制造业、农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强化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品牌、分工深化细化等关键环节,鼓励对能源、原材料开展精深加工和机电工业等高加工度工业的发展,促进由价格竞争向品质、服务和速度竞争转变。

四、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和着力点

(一)基本思路

产业结构的优化最根本地应该体现在适应需求的不断升级变化,着眼于:一是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位置;二是改善投入结构,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这一思想和我国产业结构特征,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根据新型工业化要求,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支持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低污染(洁净化)、高附加值的高加工度行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和提升新型工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摆脱能源、资源、环境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制约,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生态型、高效型、集约型的新型产业体系,努力构筑五大格局。一是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优化格局;二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的企业组织合理化格局;三是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合理布局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协调化格局;四是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化(多元化)格局;五是工业新型化与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融合化发展格局。

(二)基本着力点

1、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保持农业稳步发展

一是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二是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三是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五是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的期货市场,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发展,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撑条件。

2、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业结构的升级转换

一是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防止外资对我国排头兵企业的收购和控制。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区段向高附加值区段、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新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摆脱能源、资源、环境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制约。

三是支持具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特征的机电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3、促进分工深化,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

一是顺应产业融合、分工深化细化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支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鼓励创新业态,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的专业服务外部化发展,促进专业服务业发展。

二是打破行业垄断,鼓励竞争,继续把竞争机制引入银行、证券、保险、铁路、民航、邮政、电信等领域。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分工的法律法规,强化服务业的规范服务、诚信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分工的文化氛围。

三是抓住国际上服务业转移加快的趋势,在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关键领域的实施控制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承接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等国际服务业转移。

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努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政策重心由部门倾斜,向结构性政策与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并重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处理好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的关系、处理好发挥比较优势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市场比较完善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短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主要应该由市场来解决,而追求长期目标如改善国际分工地位、战略性进入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设计和支持。在转轨时期,一方面,要加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育;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市场信号扭曲和失效部分进行弥补,同时,适应产业结构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向关键环节滞后的变化,政策重心应围绕努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由过去的部门(结构性)倾斜,向结构性支持与关键环节(功能性)支持并重转变,一方面对战略性产业进行有效支持,另一方面,突破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

(二)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和环境条件。如风险投资机制、技术鉴定、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创新型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实业资本的合资、合作机制;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技术产权交易体系等。

二是制定和完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政府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支持,如增加对研究开发的资助,建立专门的担保体系等;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优惠与加速折旧制度。

三是转换“技术引进”模式,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集成创新互动结合,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性局面。

四是完善产业技术供给体系,增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及工程化能力;关注技术升级方向性问题,组织和支持有利于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具有外部效应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作和联合攻关,建立合作研究机制。

(三)加强制度创新,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制度性保障

一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法规的建立健全,为促进分工细化深化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提供制度性条件。

二是加大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协调和组织力度,促进重大攻关项目的联合和协作。

三是加快金融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是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尽快解决国际化人才培育、外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外海投资的体制机制问题。

五是加快资源税改革,加大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

(四)大力支持教育、职业培训,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

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基础教育免费制度和职业教育补贴制度,降低受教育者的投入成本。

篇5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篇6

关键词: 产业结构;城镇化;面板分位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90-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从城镇或城市的起源来看,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工对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杨小凯、张永生在其新古典城市化一般均衡模型中,指出城市的起源是分工演进的结果。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改进,社会状态沿着“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完全分工”的路径演进。工农业之间分工的不断深化将会导致城镇与城市的出现[1]。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可以使得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型,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2,3]。另外,产业在发达地区或城市集聚的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区域空间内的产业转移,从而会影响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Bruckner(2012)以非洲为例,考察了农业部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农业总产值和城镇化率之间呈反比[5]。Shahbaz and Lean(2012)则以突尼斯为例,研究发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重要联系[6]。

我国学者马凤鸣(2012)考察了产业结构转变和城镇化两者的关联,指出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而城镇化的出现则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7]。郝俊卿、曹明明(2012)以关中地区为例,分析发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城镇化之间具有较强的时序关联[8]。陈晨子、成长春(2012)以我国1978~2011年经济时序数据为例,通过构建ECM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9]。

图1展示了2000~2011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Industry)、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Service)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Urban Rate)的历史变迁。根据表1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判断,目前我国整体处于城市化中级阶段,以第二产业为主。尽管较多文献基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发现了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城镇化效应,但从图1可以发现,2000~2009年,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呈现“此消彼长”趋势,2010~2011年两者都趋于平稳;2000~2011年我国城镇化却稳步增长。从图形走势来看,不论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和城镇化的变化趋势之间的规律性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地区间的差异性使得加总数据并不能反映个体变化;处于不同产业结构阶段的地区,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此,下面将基于2000~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引致的城镇化效应。

(三)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1. 城镇化率(URAT)。用年末城镇人口占该地区年末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率。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缺失值经过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进行补充。

2. 产业结构(SEVE)。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SEVE)最大,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份额最高。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经计算得出,缺失值经过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进行补充。

3. 交通基础设施(ln INFR)。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通达性、接触度以及外部联系。一般而言,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的地区,越容易接触到外部先进理念、技术、文化等,通过技术外部性、知识外部性、文化外部性等途径受益更多,因此,城镇化进程也会更快。用区域单位面积的公路里程反映地区的公路网建设水平(单位:公里/平方千里)。数据来源于历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由于数据较大,并基于减小异方差考虑,采用对数形式进入模型。

根据表3中面板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在0.1、0.25、0.50、0.75和0.9这五个分位数上,分别基于不存在非观测异质性和存在非观测异质性的情形下进行了多次估计,可见,λ=1对应的回归结果是相对最优的。

对于两大类回归结果,第三产业份额的参数估计值都显著为正,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第三产业份额的增加确实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以λ=1.0、QR=0.5为例,参数估计值为0.041,说明第三产业份额每增加1个单位,会带来城镇化水平0.041的增加。

同时,对于第三产业份额处于不同水平的省(市、自治区)而言,不同分位数上对应的参数估计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0.1、0.25、0.50、0.75和0.9这五个分位数上,λ=1.0时对应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2、0.03、0.041、0.036和0.021;以存在非观测异质性时调整参数λ=1.0为例,处于0.5分位数对应的估计值最大,并且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果,为“倒U型”结构。也就是说,第三产业份额适中的省(市、自治区),2000~2011年第三产业份额的增加带来的城镇化效应最为明显;第三产业份额相对过高或过低的省(市、自治区)而言,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城镇化效应较弱。对于其他参数下的回归结果,估计参数的“倒U型”结论仍然成立。这一结论与表1中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完全吻合的,是对城市化理论的有力支撑,而这也是对现有此方面实证文献的有益补充。

对于产业结构引致的城镇化效应,其估计系数呈现出倒U型,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在中国,处于低分位的样本更多的是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后者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而服务业的发展是高度工业化之后的结果,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相对落后的工业发展水平是影响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城镇化效应的重要原因。对于在较高分位的样本,则是以发达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的第三产业已经相对发达。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会影响其城镇化效应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处于中间分位的样本,则更多是中部地区,其发展较好的工业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条件,而发展相对滞后的第三产业则是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城镇化效应得以极大发挥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依据现有城市化水平分类标准,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中级发展阶段(见表1和图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但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全国平均水平上的数据难以反映地区经济异质性:按现有划分标准,我国部分东部地区已经步入城市化高级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恰恰相反,甚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上研究发现,第三产业份额的估计参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城镇化效应是存在的。但处于不同产业结构水平的地区,这种效应有较大的差异。

注释:

①在类似的条件下,Graham, Hahn and Powell(2009)发现,在非差分面板数据模型中不存在偶发参数问题(Incidental Parameter Problem)。

我国在没有大规模资产普查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首先估计一个基年值,然后用永续盘存法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某年物质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恒,杨琴. 欠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31.

[3]李启平.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6-31.

[4]Bruckner, M.Economic growth,size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urbanization in afric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2,(1):26-36.

[5]Shahbaz, M and Lean, H.H.Do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ol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unisia[J]. Energy Policy, 2012,(40): 473-479.

[6]马凤鸣.产业结构转换与城镇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3):45-47.

[7]郝俊卿,曹明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2,(2):127-132.

[8]陈晨子,成长春.产业结构、城镇化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ECM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2,(11):85—89.

[9]Koenker, R.Quantile regression for longitudinal data[J]. 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2004,91(1):74-89.

篇7

摘要:经验表明,生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本文利用1997-2013 年间的统计数据,从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研究出发,对江苏省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生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行业发展不均衡,传统行业的发展要优于新兴产业;虽然江苏省的生产业对GDP 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江苏的生产业并不是江苏的主导产业也不是支柱产业。

关键词 :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所谓服务型经济是指“ 服务业在GDP 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 自1980-2002 年, 全球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55%增加到66%, 服务业吸收就业比重也呈不断增长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则达到80%以上。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生产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已达到70%以上, 生产业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Paganetto指出生产业,尤其是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变革,促进了OECD国家和美国经济的增长;格鲁伯和沃克通过对加拿大及OECD 国家的生产业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分析, 指出生产业是服务业的最大组成部分和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Sassen 的研究指出:伦敦、纽约和东京集聚有多项高级专业服务业。她研究表明,高级生产业是当前世界城市形成的一个主要特征;程大中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生产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研究表明,1981年后中国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但所占的比重仍偏低,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前后向关联效应相对较弱;钟韵、阎小培基于全国、区域、城市不同层次的研究视角,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特征以及对广州这一地区经济的影响;夏沁芳以北京为例实证研究了生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生产业的发展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也对北京生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产生了较好促进作用的结论。

本文在分析生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基础上, 结合江苏产业结构和生产业发展实际, 对生产业促进江苏制造业优化升级进行研究。

一、生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1.生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伴随外包业务的发展,生产业逐步与制造业相分离,日益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通过为制造业提供中间要素投入与增值服务,生产业贯穿于制造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制造业中间需求的增加又驱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生产业的发展完善有助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基础条件,减少市场进入风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与制造业相关的制度环境也会得到优化。再者,生产业各部门的外部性使得生产业在同一地区的集聚,这样有利于强化制造业的外溢效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与分工成本。由此可见伴随着生产业的发展,制造业分工的深化与细化得到强化,区域间与部门间的经济关联更为紧密,经济的“传导机制”与“诱发效应”更加有效,这使得生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动力。

2.生产业使得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可能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储蓄率为外生,长期经济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并且具有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但没能解释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受制因素;罗默、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主要包括罗默的研究与开发模型(技术内生)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资本具有正外部性),将技术进步视作内生,同时指出知识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不再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假定存在两种投资机会:一种是低收入水平上的边际产出递减(满足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另一种是高收入水平上的边际产出不变(满足罗默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本文通过索洛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相结合的图形加以分析(见图一)。图一中横坐标代表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k),纵坐标代表每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y),生产曲线f (k)表示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产出;s 为储蓄率,n 为人口增长率, δ 为折旧率点。a为低收入与低投资水平下的“新古典增长均衡”,实现无增长的稳态(即收敛于a);b点为高收入与高投资水平下持平投资线(n +δ)k 和储蓄线sf (k) 的交点,b点右方储蓄线sf (k) 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横坐标均大于kb* ,并且储蓄线sf(k)位于持平投资线(n +δ)k 的上方,说明可实现持续增长(即b点是发散的)。因此,如果投资于实物资本,短期内有望伴随较高产出,但无法保持这种增长势头的可持续性;如果将资本引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生产业,则可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生产业具有高知识密度和高技术含量的特征,有利于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有利于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与“清洁”产品的生产。

二、江苏省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1.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总体分析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历年GDP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如图二所示的走势图。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江苏省从1997—2013 年这16年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增速有小幅提高,GDP 总量从2000年开始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增长。自2001 年以来,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都在继续增加,但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相比缓慢,与第二产业的增长差距逐渐拉开,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差距有所拉大。第一产业继续保持了小幅增长。

由历年《江苏发展年鉴》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江苏省各产业结构的比重情况。从图三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在1998 年之后逐年下降,2013 年下降到了3.37%,其发展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小。同时还可以看出,从1998—2009 年,第二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大体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此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表现出稳步前进的态势。但自2009年,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拉小了距离。第二产业的占比呈减少趋势,对应的第三产业占比有所上升。从2009 年以来,第二、三产业的占比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

2.江苏省生产业总体状况分析

从图四可以看出,在1997—2013 年的16 年间,江苏省的生产业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1997年的生产业产值为3876.11亿元,到2013年上升到了46710.63亿元,涨幅为12.05倍。这16年间的生产业产值一直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增长态势,2009年以后生产业产值的绝对量呈现出跨越式增长。1997—2013 年,在本文的研究区域中,生产业产值从1997 年的3876.11亿元到2013 年的46710.63 亿元,绝对量增加了42834.52 亿元,年均增加量为2677.16亿元,近几年的年均产值增加量有很大进步,但这是在基期产值比较大的基础上获得的,最终导致了年均增速有所放缓。

从图五可以看出,自1994—2009 年的16年间江苏省生产业占其GDP比重一直保持在8%~10%之间,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和震荡。2002年为这些年中的一个相对高点,此后生产业占GDP 的比重虽然有下降的态势,但变化并不明显。而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左右,这说明生产业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994-1999年中,生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一度还超过了70%。相比而言,之后生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份额有所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减弱。

3.江苏省生产业各行业分析

⑴江苏省生产业各行业发展规模。从图六、图七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业各行业产值逐年增加,但各行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

江苏省生产业部门行业规模中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在2009 年占到GDP的3.5%。金融业与房地产业行业规模接近,占GDP 的比重在1.5%左右。1997年以来,批发和零售业一直处在生产业的首位,2010 年到达了一个高位。2005 年金融业产值明显下降,从632.88 亿元下降到492.4亿元,但之后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生产业务中的房地产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所占比重,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批发和零售业,其比重逐步增加。2012年以后生产业务中的金融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房地产所占比重,其比重逐步增加行业产值排名最后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2013年其总产值为703.64亿元,占生产业总产值的1.51%。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生产业内部各行业中,代表传统生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无论是占GDP的比重还是占生产业的比重都很大,远远比代表现代生产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各自所占GDP 和生产业的比重大。这就表明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生产业,而对现代生产业的依赖较弱。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传统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得到了施展,而现代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有待提高,其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

⑵江苏省生产业各行业发展速度。以2013年分析来看,从表1可以得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生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增速达到21.54%,紧随其后的是金融业,增速为21.4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排第三,增速为14.87%,然后是房地产业,增速为10.54%,接着是批发和零售业,增速为9.09%,排名最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速为6.28%。从平均增速来看,2000-2013年平均增速依次排名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从图八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生产业中6 个产业部门可以被分为两个组别: 一是经济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的产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二是经济贡献率较为稳定的部门,只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批发和零售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除在2013 年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赶超外,其他年份均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其对经济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一个高位,贡献率为3.34%。从总体上看,江苏省批发和零售业产值占GDP 产值比重在3%之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01—2009 年间有所下降,其中,由2004年的2.07% 降至2005 年的1.41%,是降幅最大的一年,从2004 年的高点下降之后,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房地产业的贡献率在2010年达到一个高点,由2009年的1.88%升至2010年的2.03%,也是涨幅最大的一年,之后逐步下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贡献率从2004年的0.96%降至2005 年的0.52%,之后呈现波动下降,但在2013 年回升比较显著。应该特别关注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此行业部门对经济贡献率的绝对数不像其他行业部门那样波动幅度大,表现得相对稳定,当其他行业部门的贡献率出现下降的时候,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仍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对江苏省经济实现持续、平稳、快速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 年金融业的经济贡献率降到了历史低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处于历史相对下降。批发和零售业的经济贡献率波动最大,它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呈现上升和下降,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2002年的高点之后,2005 年又出现了一个高点,而2007年出现了近年以来的低点,之后的3年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2013年又出现大幅下降。

通过以上的模型的分析,虽然江苏的生产业对GDP 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江苏的生产业并不是江苏的主导产业也不是支柱产业; 随着生产业的发展, 生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都在迅速的成长, 而且内部的结构也越来越优化; 江苏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GDP 的贡献率也是逐年上升, 因此江苏生产业对江苏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政策建议

江苏省生产业发展源于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 江苏现代工业化发展对生产业产生了的巨大需求, 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生产业的有力支持。在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高效率、高层次的生产业, 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制造业发展,促进江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1.继续加强传统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消除制度障碍, 加大开放力度, 打破行政性垄断, 鼓励社会个人资本的加入,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此外, 加强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 建立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制定行业标准,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使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提高生产业层次

通过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生产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 江苏省生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仅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等行业占据比重相对较高, 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等生产业所占比重则明显偏低。因此, 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生产业的发展重点, 拓展科技、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生产业, 努力提高生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实现江苏省经济结构的转型。

3.完善江苏省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 坚持产业联动推动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

江苏省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还要以制造业的发展拉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完善江苏省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 坚持产业联动,借助生产业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及层次, 加快江苏省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1-88.

[2]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5):46-51.

[3]郑吉昌. 生产业与现代经济增长[J]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 ( 1) : 27-31.

[4]Sassen S :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篇8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活力的增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彼此之间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拥有一批大型的、先进的、在国内具有支柱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稳定份额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而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参与,而且需要政府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服务者,致力于解决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市场机制所不能合理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各产业的合理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主体的行为上,通过企业行为传导其政策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应将以上两项经济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大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良性互动,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篇9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快速增长所伴随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都具有以下的一些普遍特征:其一我国的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以及就业所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了增长的主导产业;其二出现了一批增长较快的行业,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三大量的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涌现,在工业中占据的比重不断增大,推进整个经济朝着技术、知识密集,节约资源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可见,在较大程度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作为同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实践也表明,只有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才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全球化的世界,实现了科技共享,这就大大的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引进科学技术的空间。大量的引入和利用科学技术资源的同时,导致了我国国内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虽然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在升高,但是整体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04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列28,处中等偏下。

国内重要资源的供给压力较大

目前来看,我国的能源供给较为紧张,很多地区频频出现各种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增长的高能耗水平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引导这种高能耗的趋势还会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如石油、金属矿等资源的供给,国内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如果不尽快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整个经济的发展向着一个资源节约型模式发展,那么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无法承受这种高能耗的消耗。

服务业较落后

一直以来,服务业落后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的一个主要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与其他同等水平国家相比,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偏低的状态。我国的服务业交落后,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的科学技术环境对工业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导致提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开放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逐渐变小

在此之前,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所采取的主要是填补空白式的方法,即缺什么引入什么。但是目前我们处在技术开放环境下,在今后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产业、产品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这就使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从国外引入高新技术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的战略基点,更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环节。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与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应该依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在一些关系国家战略发展和科技发展前沿的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进高新科技又好又快发展。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展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经济军事安全和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战略,给予大力支持。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把重大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关键技术和新型设备的研发依托具有目的明确,研究成果直接服务项目的优势。并且以项目为依托其研究成效是可检验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投入,我们要着力投入到信息技术、生物技以及新材料、新制造技术等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地发现研究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并且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属于我国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以我国为中心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与封闭的经济环境相比而言,开放环境下的技术能力不同于封闭环境的“闭门造车”,而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系统,不需要自己去从头形成一个技术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技术集成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核心部分,所谓的技术集成能力指的是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的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的多数企业在集成外内和国外的技术资源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为我国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的技术基础。

加强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来说,我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住宅、汽车等大众化的消费品进入高涨时期,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时加快,使得对材料、能源等的需求压力增大。尽管这些产业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不太可能会一下子跨越过这个阶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再走高能耗、高废弃的经济发展老路。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经济发展道路,目前,即使是在采掘工业或者是原材料工业也都涌现除了新技术、新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些行业的重型特征,就需要在发展过程当中,利用高新技术走出一条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环境友好的新型道路。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相对工业来说,是一种资源消耗较少,环境友好,利于持续发展的行业。服务业是一项可以促进消费、利于改善消费比例的行业,而且服务业中的教育、文化、科技以及休闲健身等行业还可以全面的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近年来服务业成为了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促进服务业而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一要制定宏观政策,将服务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二要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着重要反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其三加快服务行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其四持续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其五加强对服务业基础条件和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之下,才能保证服务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积极地改善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过高、服务业较落后的问题,对于推进整个社会经济积极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荣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经济经纬,2007(2).

[2]赵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7).

[3]白小明.论科学发展观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2009,9(2).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63-02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是指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

1.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产业结构合理化,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所实现的产业之间的协调;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

2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2.1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的定性分析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反过来,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出高新技术人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1.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各产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居民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的提高。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社会分工,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必然要对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需求必然得到相应增长。

2.1.2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

(1)高等教育发展本身就是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教育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加快教育发展本身就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规律。

(2)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力知识结构反映一国人力资源的技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产业技术结构水平的过程,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反映资源的转移关系。

2.2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的定量分析

首先,看福建省各产业的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这十年间福建省第一产业产值大体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上,而二、三产业的产值增长十分明显。尤其在2004 年以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明显加快,并远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可见福建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基本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

其次,从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0年至2009年,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可见,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保持了一致。从业人员的变化趋势中,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和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

再次,分析高等教育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数量与二、三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又缺乏弹性。其中可能的原因如下:

(1)福建省对高校的投资力度不够,目前还存在着高校数量不多,重点大学很少,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了人才的紧缺,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

(2)可能是由于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与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协调,因此不能很好地促进该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科技成果少和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状况,科研成果转化难已经成为制约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3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福建省高等教育对其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及可能存在的原因的分析,我们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当地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兴办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适应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针对福建省经济及产业结构特点,合理设置专业,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再次,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阳.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研究及其发展简述[J].江苏高教,2002(3).

[2]李永东,陈钧.高等教育与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6(2).

[3]米红,韩娟.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7(1).

[4]杨帆.试论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2(3):68.

[5]李亚青.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