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劳动实践过程范文
时间:2024-04-01 15: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劳动实践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重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从宏观教学规划和微观教学方案的实施,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类群“三大模块”提供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的实践教学成为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实习见习 社会调查
一、地方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地方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与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精英型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他们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力量,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各种基础性工作,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因而深深融入民众之中,他们必将代表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体现民族整体素质与特征,而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展现着技术进步的时代特征。因此,构建适合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应该是培养既有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富有科学精神、富有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构建理论教学完成课程体系和完成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中的比例和分量,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突出体现了实践性教学,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目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实践教学本身出发,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类,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描述,构建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第一种研究成为狭义上的研究,第二种研究成为广义上的研究。
1.在狭义研究上,一些研究者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种类型。陈淑君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化管理,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 、管理方法和技巧。(3)综合性实验课程。但是对这三个方面内涵的描述尤其是对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夏艳玲认为基础实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课程。而李艳荣则认为专业认知实践教育、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根据课内课外的标准,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类型。如杜毅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1)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包括讨论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2)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包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周慧文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课堂教学包括模拟仿真实验,课程实训等。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有教学计划,对学生有明确要求的校园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蒋蔷则将实践课程分为(1)模拟实习课程。包括建立模拟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该大厅是一个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社会保险业务电子化建设的集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的实验基地。建立模拟法庭,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模拟实习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2)集中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集中实践课程。
2.广义上的研究,也就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角度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与规划。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即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比如,褚福灵(2003)认为首先应照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设计成劳动管理职位和社会保障管理职位两大类别,相应地实践教学划分为(1)劳动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组织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劳动人事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2)社会保障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医疗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失业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工伤与生育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3)集中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主要部分。毕业实习即社会实践,将学生安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顶岗值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成果总结,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理论和技能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就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李贺平[8]等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划分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三大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实践设计及实施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展开。 就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课程而言,通过课程实习应使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劳动力市场政策, 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应涵盖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熟悉管理环节,进行人力资源诊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实习应着眼于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劳动就业, 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方向, 劳动监察管理的要领等等;社会保障理论课程实习,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等方面,了解我国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熟悉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实验, 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拨付,保值增殖模拟实验, 财务核算及其信息系统维护、开发等。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际开展的现状
应该说现在各个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能够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管理实践教学,这对于完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标,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如实习中学生的分散性,考核中有些项目很难量化,主要以定性为主,加上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思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6)经费投入不足。院校中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少,一些模拟实验无法开展。实践教学一般都要外出,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类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三、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选择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地方院校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搞好专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过程结束后,评价实践效果。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必须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内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训练上;如学生基本的政务礼仪训练,主要掌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和交往技巧;其他必须的各种能力,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实践训练完成。
第二部分是集中实践,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和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
(1)课程大作业与学年论文:主干课程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等安排课程大作业;安排学年论文,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写好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见习、实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认识实习安排主要参观社会保险办理流程、社会保险实务,了解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了解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工作状态,见习主要目的是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最后环节,一般安排9周时间。
(3)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寒暑期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和社会调查研究。
以上实践教学的三大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在宏观的层面整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模式的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机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根据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可以形成实践内容三大模块专业方向:人力资源模块;社会保险模块;社会工作模块。三大模块实习集群的形成,为学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社会实践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模式的建立,为确保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协调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新活动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因此,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机制。适合地方院校、特色鲜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新体系。应分别建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办法。包括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实习、见习评价体系;社会调查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等级设置,一般设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五大等级要求分别制定,评价过程严格集体评价程序,评价教师签名等。根据各类实践教学性质的不同,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大相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单独规定(参照河南城建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成绩评价参考附件资料,各种实习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实习、论文任务书)
要实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条件,为实现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必备基础。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主要通过征订著名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自编实践教学使用教材。
实验室建设,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应体现现代社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需要。现场仿真环境建设,如建设社会保险中心模拟现场;专业实验室群建设,特色实验室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满足三大模块方向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同课程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综合实习的需要。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方向,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方向主要选择,社会保险中心,社区、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民政部门、住房建设部门、住房公积金、慈善部门和各级各类工会等等;社会工作方向主要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有社区、国家其他各类基层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妇联等社会公益性组织、慈善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服务的场所等等
发展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与全国同类型院校的经验交流,不断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地方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与各级各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方式与作用
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提高思想意识和个体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根据课程教育和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素质教育的相关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参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职业介绍中心” “社会保险中心”;民政部门的“爱心超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深入社区, 参观社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重心下移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参观具有标本意义的村镇或者社区,调查国情民情乡情,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考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
2、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根据提高学生能力和教育教学需要,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当地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参与社区社会保险材料的整理、建档;参与民政部门的相关工作;社会保险中心的相关工作。在整个活动和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宣传了学校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促进了社会的认知等。
3、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该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见习和实习;或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开展劳动与社会宝宝长的相关工作;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创新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基本方式,作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的研究创新体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调查研究在目的方式等方面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大不同。从目的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研究性创新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外化,所谓内化是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使之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外化是把已经掌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从方式来看,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研究依托实践,倡导以社会实践为主导,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4、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作用
在构建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相一致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更加科学与完善,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组成部分。并通过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促进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丰富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持系统,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竞争力。
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从事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开阔眼界,增强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力培养,主要突出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四是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情感实践观念,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富有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
障专业的特殊性就是与弱势群体交往多,通过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培养大学生一定的道德觉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而后对事物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情境,能互相交流认识,体验情感,分享彼此的成果,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在接触的人群中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作用的独特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教学过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环节则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并逐步实现从专业理论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它在保证大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及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功效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功能上,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反过来又促进传统的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共同构成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这个层面讲,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弥补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发挥不了的特殊功效。
3、方式的综合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这里所说的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主要是与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相区别,它是指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它不像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那样强调教学过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而是要打破纯粹的理论教学环节的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目标追求上,它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大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展开多方面的联系,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游离其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不仅指适应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的系统性,而且还包含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系统性,即体现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商场现代化.2010(6).总第614期
2、夏艳玲,劳动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劳动保障世界.
3、李燕荣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4、杜毅. 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三峡高教研究.2010.
5、周慧文.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0)
6、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科教文汇.2009(7)
篇2
通过我多年教启智班劳动实践课发现,上好劳动实践课,对智障儿童的影响很大,劳动实践课比文化课有很大的优势。
1、通过劳动实践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的生理缺陷,并发展智障儿童的能力。
智障儿童大多都存在感官方面的障碍(器质上的或机能上的),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这些障碍的存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但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智障儿童补偿或部分这些功能的缺陷。我们人体机能的任何功能都是在活动过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的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的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彼此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在实践过程中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器官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器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智障儿童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刺激,在产生刺激后,智障儿童就会做出反应,这样他们就会和人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就会产生态度和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儿童就会提高各种能力。在与人的交往间便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做事就会提高思维和逻辑能力;对物的观察会提高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2、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
劳动实践在智障儿童的认知及概念形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劳动实践过程中,我们所接触的劳动环境,劳动对象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东西,它们显得最直观,也就很容易使人明白和认识。这样就使人很容易思考,也就有利于头脑中概念的形成。当智障儿童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时,就会接触到许多的工具,如桶,盆,镐等,在接触中,智障儿童逐渐对这些工具产生印象,这是桶,那是镐,经过反复的使用这些工具就会形成了“桶”和“镐”的概念和印象,接着对这些工具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但形成了概念而且明白了这些工具的结构,用途等,这样的概念形成过程就简单多了,比起单纯的课上讲解显得容易多了,这对智障儿童来说,效果就更明显了。
3、智障儿童的训练目的就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成为有用的劳动者。
这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费尽心思去康复教育这些智障儿童,其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就离不开劳动时间活动,我们就必须以此为中心去训练这些智障儿童,让他们去接触劳动,懂得劳动,并参与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基本的劳动任务,做些最起码的生活自理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够自食其力,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智障儿童大多语言能力较差,动作不协调,感知觉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上好劳动实践课并不容易。
1、在劳动实践课上注意说与做的密切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劳动实践课中,教师在示范讲解每种劳动技能的步骤时,要把每一个步骤都用准确而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说清楚,使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并能说得出。智障儿童在做之前要先说说如何去做,做过之后,再把做过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智障儿童对劳动技能的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要多做多说,反复练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在劳动实践课上,要加强直观性教学。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生理、心理的缺陷,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劳动教学中,有多采用直观性教学,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实物等教学设备向他们讲授。教师要循序渐进,把劳动技能操作分解成几个步骤,一步一步教学,教师示范一步,智障儿童观察并操作一步。智障儿童把每一步练习都做得准确无误后,再把各个步骤综合起来练习。
篇3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篇4
关键词:劳动实践基地;构建;利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24-0
同志指出:“不要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全过程十分强调开放性和动态性。就目标而言,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就内容而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结果而言,强调学生活动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劳动实践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其活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经历,提倡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体验和感受生活。
劳动实践教育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不是对儿童进行科学训练,而是使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层次上复归儿童天性,建构学生的健全人格。因此,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其意义是重大的,它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构建劳动实践基地和充分利用基地,主要做法如下:
一、实行三个结合,把劳动实践教育落到实处。
(一)劳动实践与实施德育工程结合。重视德育工作,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促进德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学会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前途,改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二)劳动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特别是劳动技能教育,其规范性的操作训练,对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提高劳技课课堂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学,如聘请农业专家和富有经验的农民,到学校做讲座,培训教师,或到课堂执教等。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为独子,学生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学校教育的积极效应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所抵消。为改变这种状况,一是给家长开办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讲座,二是想办法引导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如要求小学在接受一年级新生时逐个询问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家长提出“补课”的要求,从一年级起,由低到高安排包括个人卫生自理,洗涤小件物品(如红领巾、手套、鞋等)整理个人生活、学习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的烧饭做菜、花卉栽培等教育内容,由家长评定成绩签署评语,学校在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课成绩。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家长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二、尝试三种模式,提高劳动基地资源利用效率。
(一)实践体验。从基地的角度看,如果劳动实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模式,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问题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或由教师直接提供,既可以来自学科,也可以源于家庭和社区,可以针对某一具体学科,也可是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这样,可以打破固定教材的局限,走出课堂和学校,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情境陶冶。通过开发和利用基地,有意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学生通过写话、日记、习作、作画来抒发内心的真切感情,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
篇5
关键词:;人学;实践性;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人学理论中,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的本质分析
(一)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的实践指的不仅是人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根本之处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一切事物和事实的根基,是人的“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因而又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人在“实践之维”中生成
人的本质的生成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人的类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
在史前时期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恩格斯明确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先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迈出了从猿类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到人手的形成,在劳动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接着产生了语言。最后是人脑的形成。“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因为人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化”的自然界。在有意识的生产实践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证明自己是肉体的主体和精神的主体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中得到改造,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属性是通过劳动得以体现的,因此,劳动是人得以生成的基础。
2.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的超越。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生成坐标,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特性,包含了人肉体与精神的各种秉性的生成。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因此,个人的生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人是在“实践之维”中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实践使得人的本质不断发展,从而为人的演进开拓了无限的可能。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1)人们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过程中,作为活动对象的知识,来自书本,是一种间接经验,但就知识总体而言,却是来源于实践,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2)实践推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靠摸索和积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自己的劳动技能技巧。所谓实践长才干。正是“生成劳动给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3)实践改造人世界观,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代德育的转向是人学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实践之维”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依赖于社会实践,凸显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转向,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一)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契合
传统德育偏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出现德育内容抽象化,缺乏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就应当是实践的教育,应当是回归人的生活的教育,即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依据受教育者内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炼道德规范,使其产生共鸣和内化。同时,注重内容真实性与趣味性,激发兴趣,采取双向性开发,使得教育对象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还能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实践转向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转变,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引导。相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这种方式更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它帮助教育对象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尤其在面临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判断时,让教育对象学会体悟和反思,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进而完成内化,顺利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引导的方式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着眼长远,淡化威权意识,放弃标准,把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2.平等对话。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课堂上,受教育者被视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了德育的失效。人学思想中,教育实践的真正交往体现于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人人平等参与交往,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由形式主体变成真正主体,交往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该以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交往,实现精神、意义与情感的共享。
3.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让教育对象在熟知的场景中,或陌生的场景,甚至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让教育对象通过道德选择,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规约。此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锻炼人的道德思维,更能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使得道德实践更为顺畅进行,效果更为理性。
篇6
摘要:目前对幼儿的社会教育,使得孩子缺乏同伴交往,而家长对幼儿过分的宠爱,使幼儿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程度总体不容乐观。因此,在大班进行了“开展生活劳动活动对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利用本地区的地域特点及风土人情作为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成长发展有意的教育内容,让幼儿通过社会参观和实践活动等生活劳动活动,学到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及技能,学会合作、学会分享,陪伴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向成功。
关键词:生活劳动 社会性 幼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儿童的社会生活空间日益扩大,如果幼儿的社会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社交能力及与人协作的精神,那么就会使幼儿成人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求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学前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格外重要和必要的。
我们在大班进行了“开展生活劳动活动对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旨在通过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本地区的地域特点及风土人情做为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成长发展有意的教育内容,让幼儿通过社会参观和实践活动等生活劳动活动,在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形成其初步的日常生活规则和社会规则。
二、我们的行动
(一)生活劳动活动内容的选择
生活劳动活动的内容多样,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需要、生活环境和季节特点,在进行研究时把活动内容分为两大块,即实践活动篇和社会参观篇。实践活动,又分为日常活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实践。日常活动实践主要是指让幼儿参加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生活性劳动和食品制作,如洗手帕、洗菜、做水果三明治、水果沙拉等。公益性实践活动,是让幼儿参加一些为社会、集体或环境提供服务的,具有帮的实践活动,如环保小卫士、帮助清洁道路和绿化带卫生等。
(二)生活劳动活动的组织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活动的开展,我们结合不同的活动内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图):
三、生活劳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点
1.顺藤摸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尤其是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本性,按着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思维水平来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幼儿可以迫于成人的压力坐在那里“接受教育”,可以坐在那里只看你动手,而他什么也不动,那么就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了,自然也就得不到“瓜”了。所以,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顺着幼儿“兴趣”这根“藤”摸,才能使活动达到理想的程度,摸到你要的“瓜”。特别是社会性教育,教师更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研究中,我们贴近幼儿的爱好,更好地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按照幼儿的喜欢兴趣,组织专门的生活活动。
2.顺“其”自然。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来自个性和能力方面的差异,那么在活动中,教师就应该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给能力足的孩子以足够自由的空间和余地让“其”进行自主的活动,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则可以降低操作活动的要求或是教师从旁对其进行特别指导,让孩子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自然地接受活动所带给他的收获。也许不同能力人的收获会不同,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他自身的能力和意愿之上的,并不是教师所强迫的。
3.顺水推舟。在活动中,教师会也许会听到类似于“老师我不会”“好累啊”这样的声音,这就是代表孩子们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了。收到信号后,教师应该首先对情况进行了解,再针对情况行动,万不能在活动中进行包办代替,而是应该相信孩子,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对幼儿进行启发和鼓励,尽量借助幼儿原有的经验,顺着这两股“水的力量”把“小船”轻轻推起来。而不是直接进行驾驭,使之向前。应当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促进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确立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
四、分享点滴
(一)社会认知方面
通过一系列“生活劳动活动”的实践和参观,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改变了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作风,孩子变得独立自主了,都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做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会发现有幼儿会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有时还能进行分类投放,而且对于别人乱丢垃圾、破坏绿化的不良行为,大家看到了都会进行指责。
(二)社会情感方面
幼儿在生活劳动中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体验到劳动的真正意义,从而使他们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大家更是对身边的伙伴和自己有了重新的了解和认识。记得在参加幼儿园的故事比赛和广播操比赛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地进行准备,因为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们朝同一个目标前进:我们一定要尽力做得最好。
(三)社会行为技能方面
1.生活上动手能力的提高。从学会了食品制作后,经常可以听到家长来告诉我们,孩子在家没事就做水果三明治、水果沙拉给他们吃,有时候还会洗洗手帕和碗筷,他们能把课堂上所教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无论是在幼儿平时的交往过程中还是活动中,明显地感到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正是快乐的生活劳动活动让他们能快乐面对生活。
五、展望未来
在幼儿园里,生活活动是一日生活中重要的教育活动类型,是促使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一些隐性的教育活动。不仅能自己动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还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心中有他人。希望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及技能,能陪伴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朱静怡.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同时,使学校的德育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
关键词:社会实践;学校;德育途径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没有地位。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我们积极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劳动技术课是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衔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劳技教育。
同时,开展劳技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德、智、体、美、劳都是重要的,他们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还需要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不断熟练,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发展,可以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得到升华。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面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一无劳技教师、二无劳技教材、三无劳技设备、四无劳技基地的困难,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艺美术、计算机操作、电气维修等六门劳动技术课。学校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建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学和活动基地,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
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由学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学校植物园,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向外提供优良花卉苗种,创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工艺美术组制作的根雕等艺术品受到外省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每学期末,学校对劳动技术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并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等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规定劳技课成绩不足80分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劳技课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必修课。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年前,本校与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建立了厂校共建对子,成立了校外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厂校长期稳定合作的联系制度。我们动员工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任务、定目的”的“四定”方式,营造全厂重视、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教育的局面,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与生命力。我们聘请工厂领导、工人、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参与学校有关教育教学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并就办学情况向学校提出咨询、批评和建议。每逢节日和重大活动,厂校互派代表共庆。每年暑假,工厂帮助学校在营地举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组织学生定期到工厂参观、学习、劳动,熟悉化学工业的工艺流程,听取厂史和劳动模范事迹介绍。工人师傅忘我的工作精神、严明的劳动纪律、娴熟的操作技能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地与工人师傅结成了朋友,他们互赠礼品,互通书信,相互激励,并肩奋进。
三、创建劳动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学校植物园、临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锦纶厂短丝车间建立了三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工农群众,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劳动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主要劳动。这些基地平时由学校教师和农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们确定劳动内容,保证了基地平时有人管、活儿大家干。大家为学校植物园栽花种树,挖坑掏沟;到农村积肥除草、割稻;到工厂搬运货物。一个学期后,到劳动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达3500多人次。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一粒种子经过劳动者的播种、育苗、锄草、灌溉而丰收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亲自体验到了粮食从粗糙的原料变为精美的产品所经过的几十道工序,不仅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珍爱劳动人民的道理,而且体验到了人类驾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生产劳动虽然是艰苦的,但所获劳动果实是甘甜的,它给人们带来喜悦,使人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就是美,不劳而获就是丑。”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那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学激动地说:“劳动不仅能创造人、锻炼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体,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体,美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古往今来人们讴歌劳动神圣的理由。
在办好三个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给学生每人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载家务劳动情况。通过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辅助劳动,大大地克服了当前学生中的娇、骄二气和好逸恶劳的恶习,既培养了他们从小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美德,而且训练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美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从小培育了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们还要求学生参加“当一个星期家”的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学校当个好学生,在家里当个好孩子,在社会当个好青年”的教育活动系统地结合起来。
四、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农村、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在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工厂,调查劳动致富的农村专业户等等。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学生在参观一个纺织工厂后在日记中写道:“平时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产一件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今天工人师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体会到了工人为四化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一名学生在考察了工厂计算机指挥中心后,大开眼界,在作文中写道:“我进一步懂得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同样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层次劳动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针对假期举行的活动,举办了“家乡新闻会”、“寒暑假调查报告评选”、“‘祖国在前进’摄影展”,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事实面前坚信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篇8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观点 劳动习惯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中指出在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接受养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文明风采”竞赛等特色活动的激励,中职学生在学习掌握技能的同时,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提高。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学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礼貌了,懂得感恩了,做事情有章法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展及我国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
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的认识。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内容。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在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使我们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在的人类。所以我们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劳动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成长和存在的需要。我们通过劳动改变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因此,不同的劳动有着不同的收益,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有着不同的劳动,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奉献。无论是有价劳动还是无价劳动,都是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苦也好,累也罢,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劳动证明我们不懒惰,劳动说明我们不贫穷,劳动表明我们不落后,只要我们想进步、想拥有、想改变,劳动一定能够为我们实现。
革命先烈同志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因此,我们中职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劳动实习,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人生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最光荣”。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品质。
我国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意义是重大的。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它要求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劳动者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劳动生产任务,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维护工作制度和生产秩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并对社会负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保证集体劳动的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劳动者在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就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向社会负责,这是现代社会法律要求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既是劳动者的义务,也是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保证。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提高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劳动者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熟练劳动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因此,我校在教学中不断增加劳动实习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通过劳动技能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三、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人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劳动技术教育课就给了学生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劳动技术教育课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认真思考、动手操作、发明创造等能力,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健壮学生的身体,即劳动技术教育课能益智健体、养德强能。
1.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强健学生的身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学生到实训基地亲身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不易――既需要娴熟知识技术,又要有强健的体魄,尤其机电专业的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更需要有健壮的身体。从而让许多学生想到自己父母打工赚钱的不易,培养加深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质。在劳动实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计算机、车床等劳动工具都需要保养维修,没有劳动生产工具就无法进行劳动、生产产品,让学生产生保护劳动工具的思想意识,热爱劳动工具。通过与工厂工人、果园工人等一起进行劳动生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按规程办事等优良的劳动品质。学生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欣喜若狂,内心就会产生成就感――文化知识虽然没学好,但能进行劳动生产了,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使学生在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随时随地都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行、弃恶从正,积存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合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
2.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自己能对事物有美丑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突出地落实到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去。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模仿,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一门集自然生活美、形象艺术美、品德心灵美和精湛高超的技术为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课。劳动技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引导他们在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上健康成长,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今年我校举办的艺术节中,机电部钳工教师把美学知识与钳工做件相结合,学生做出了航母、飞机、自行车、梳子等工艺品;现代服务专业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舞蹈“职教小苹果”;计算机专业学生制作出了优美的平面设计图形,等等。这些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并使学生在自己创造美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欢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劳动技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进入实习室、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劳动生产知识、劳动技术知识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等,如果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劳动实习、实践,所以就督促自己去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劳动产品,这就使得他们总是不间断地积极地去学习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零散知识到完备知识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体脑结合,能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生产知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训练,使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劳动技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劳动生产工具,并形成相应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的能力。
4.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手工小制作、农林果树修剪栽培、机械零件加工制造、图纸设计、会计实际做账、网页制作等,这些方面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在劳动技术教育课中引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培养积极的观察习惯,让学生体会到想象和创造的快乐,努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发明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劳动技术课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知识技术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明创作意识的萌芽,在学校就培养工程技术发明创造、手工艺术制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发明创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人生体验,使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提高中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校必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实现中职教育“由大部分学生面向高考到直接就业教育”的转型。
参考文献:
篇9
1 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社会实践指人类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一般被认为是主体的行为及其表现。而关于“素质”的界定,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因学科侧重点不同,观察角度、解读也各有差异。教育学将素质理解为:由生理学和心理学共同发展而来,指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益于身心的各种特性、品质与能力的总和。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指的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提升、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育目标
成功教育至少具备两个要素,即正确的教育目标和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此外,还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里国家将“实践活动”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文间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形成与己相适应的、独立解决事物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说,开发实践能力就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和品质。
3 社会实践的作用及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措施
3.1 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获得、有助于能力的长足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整合与完美,尤其对实践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的增强有独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社会实践,其对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2]。
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通常由个性来表征。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个性发展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个性的形成过程也是实践活动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当实践者在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进而形成一种并列或从属关系时,主体的个性也随之形成。简言之,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必须通过人的多种活动、践行和体验来完成。传统文化中把人格理解为人品,健全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塑造完美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完美人格是人内在素质的核心,其能催生出仁爱和自信、诚信和自律、超越和谦虚、无私和勤奋以及尊重和自尊。
3.2 具体做法
1)以人为本,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其具体表现形式有访问、调查、演讲、训练和劳动等。目前,学校教师针对当前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个性,如自私、个人主义、不尊重他人、不善交际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怕失败和挫折等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出发,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探索优化心理素质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开展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性指导的研究,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实践基地是物质载体,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做法:一是深入发掘并利用现有的各种德育资源作为参观、考察和训练的实践基地;二是注意发挥校友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争取共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实践基地;三是就近寻找德育教育资源(如敬老院和孤儿院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和接触社会,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四是注意挖掘校园潜力,延伸校园劳动空间,扩大公益劳动范围。
3)大胆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另一方面是课程实施素质化。教师可以积极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统、包等弊端,积极开拓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实行优教工程。近年来,学校在探索素质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先后举办了有关语文学科的“记者招待会”“辩论会”和“演讲会”等活动,这种形式多彩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全面素质的教育,培育了一些学有所长、个性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能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以身作则、齐心协力推进素质教育。首先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学校每学年都要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校领导亲自关心,召集会议,协调好校内外各部门的关系,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德育处提前拟订社会实践计划,发通知、做动员,并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班主任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实施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将实践计划纳入课表。再次,充分利用假期。假期课外生活持续时间长,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第四,建立考评机制。考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应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考核评价检验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在把握好主渠道的同时,还要辅以社会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3],其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光正.浅谈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7-81.
[2]李明富.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24(9):157.
篇10
1.实践基础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认识中实践基础,其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是认识的主体,而现实的人同样是“感性”的人,即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能呼吸、吃喝拉撒、有血有肉、能思想的现实的人,所以,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同样人的认识也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
在马克思看来,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的反应,这样一种能动的反应表明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方面,认识是客观的,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复写、摄影与反应,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然而,这种客观性存在原因还远不止于此,认识还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认识与意识相互联系,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意识包含认识,认识相对于意识来说,是人类一种相对成熟与系统化的意识,所以,相对于物质世界来说,在一定层面上,二者是可以等同的。人的意识或者说认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同样它也是人的确立的标志之一,是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相对应,与一切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相对应,也与一切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相对应,而人的意识则呈现出最高级、最复杂的特性。同时人的意识还需要借助于一种独特的物质,即人脑,离开了人脑这种物质,意识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人的认识又是主观的,这是因为,人的意识又是一种能动的反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从而可以在现实客观原型的影响之下,创造出客观现实中没有的主观影像。
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对应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这二者同样都具有辩证性质。即客观世界存在着广泛的、多样的联系,是不断发展的,而人的认识也是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而把客观世界同人的认识联系起来,使主观同客观相符合,从而使人类不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的手段和动力正是实践。同样,只有人才能充当实践的主体,因为实践正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桥梁和实现。在现实实践的过程中,人既可以是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也可以充当的实践与认识的客体,这就是人对于人的认识与改造。当然能够充当认识与实践主体的,只有人类自身。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与认识关系,事实上正反应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实质,而这一活动的源出正是人的感性存在,即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现实的结合,个体的人所进行的具体的、历史的、具有现实丰富性的一切活动。
实践既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手段,同时,实践也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所以,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服务于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所以,“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是一步步的必然的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这些条件并非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必然是一样的)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1)
人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事实上也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实现和确立的过程,人的生存在人的本质实现过程中,具有最为根本的意义。人的认识使人得以在思维中超越自然界,从而站在了自然界的对面,人一方面属于自然界,必须适应自然界,遵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人又不断超越了自然界,甚至走到了自然界的对立面,从而不断强化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
人的认识过程,作为一种辩证的运动,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为了服务于实践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认识之所以是能动的反映,这是因为,人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不断实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人类首先需要能够不断逃避其他动物和自然灾害对人的伤害,继而实现战胜这些动物和自然灾害,发展到今天则是整个自然界彻底置于人类的统治之下。这就需要人类不断实现认识水平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所以人类的活动集中体现在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使客体能够不断满足人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主要体现在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方面。而实现这种需要对应的实践形式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丰富自身的需求与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再这样一个过程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而是对物质的一种改变。这种改变本身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2.生产劳动实践与人的确立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内容: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在现实意义上,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掌握了语言,使得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技能和属性,人的意识可以使人对象化的思考这个世界,而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劳动在人类由古代类人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那么,在上述概念中,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科学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对于人的产生与确立,马克思、恩格斯最为强调的是劳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别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劳动是指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劳动首先是一种动态的活动,体现为一种创造和改变,同时劳动还体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和科学技术相关联,而对于人的产生和确立,则是改变和能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从人或者古代类人猿的现实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论述劳动。
劳动首先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其次是锻炼了人,发展了人。劳动首先需要使用工具,这一点使得人的劳动与其他动物有了不同,其他动物不会使用工具,更不可能制造工具,而人则可以制造工具并且使用工具,当然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在利用工具方面则经历了从利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的转变,从利用和保存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转变,这就体现了人的能力的增长。因此,在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者中,劳动工具是潜含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高低。所以,人不仅依靠劳动实现了生存,还在劳动工程中使人的生存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表现在劳动上就是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劳动工具不断改进和提高,更加有利于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当然的最重要的是劳动锻炼和提升了劳动者的水平与能力。
在劳动过程中,古代类人猿需要互相之间进行协作,这就需要互相交流,逐渐语言就产生了,语言产生,人与人逐渐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促使了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和人脑的形成,这就是人的思维意识逐渐形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的产生也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即从地球产生之初,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的发展,再从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的发展,最后才从高等生物所具有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
3.实践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毋庸置疑,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方向、动力,实践也为认识提供了条件,实践也作为人类认识检验的唯一标准。
从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人类的认识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它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同步,与人类自身的实现与确立同步,与此同时我们以可以看到,认识能力与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强化和互相证明的过程,这表明了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脑髓和为它服务的器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2]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践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不断沟通了人类与现实世界,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使现实世界不断发生着为人类的目的而变化。实践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变化。认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世界中,实践即作为一种手段,也作为一种目的而存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离开了实践,认识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认识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把主体与客体较好的结合了起来。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实践论就成为一种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实践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