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4-11 10:0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三数学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三数学知识点

篇1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有哪些?初中数学学习是对学生逻辑计算能力的培养,学好初三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共同阅读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请您阅读!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一、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

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

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 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

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第四章直线形

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判定、性质。

内容提要

一、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

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

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__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

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代数部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几何部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圆。

1、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

无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无限小数;二是不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注意:判断一个实数的属性(如有理数、无理数),应遵循:一化简,二辨析,三判断.要注意:"神似"或"形似"都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3、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三要素")。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5、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篇2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23章 旋转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图案设计。本书中图形变换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旋转。“旋转”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3.1旋转”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旋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用旋转可以进行图案设计。

“23.2中心对称”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这些内容之后,通过线段、平行四边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最后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一关系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一节让学生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轴对称、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第24章 圆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圆”这一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4.1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绍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第25 章 概率初步

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学了“概率”一章,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了。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5.1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

篇3

第21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不是二次根式;

(2)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 ≥0.

2.重要公式:(1) ,(2) ;

3.积的算术平方根: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2) ;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 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2+bx+c=0 (a≠0)时,Δ=b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Δ<0 <=> 无实根;

4.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1) 第一年为 a ,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第23章 旋转

1、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面、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

(1) 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 两个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 两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4、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6、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

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第24章 圆

1、(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

1.垂径定理及推论:

如图:有五个元素,“知二可推三”;需记忆其中四个定理,

即“垂径定理”“中径定理” “弧径定理”“中垂定理”.

几何表达式举例:

CD过圆心

CDAB

3.“角、弦、弧、距”定理:(同圆或等圆中)

“等角对等弦”; “等弦对等角”;

“等角对等弧”; “等弧对等角”;

“等弧对等弦”;“等弦对等(优,劣)弧”;

“等弦对等弦心距”;“等弦心距对等弦”.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OB=∠COD

AB = CD

(2) AB = CD

∠AOB=∠COD

(3)……………

4.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1)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2)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如图)

(3)“等弧对等角”“等角对等弧”;

(4)“直径对直角”“直角对直径”;(如图)

(5)如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

(1) (2)(3) (4)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CB= ∠AOB

……………

(2) AB是直径

∠ACB=90°

(3) ∠ACB=90°

AB是直径

(4) CD=AD=BD

ΔABC是RtΔ

5.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几何表达式举例:

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

∠CDE =∠ABC

∠C+∠A =180°

6.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如图:有三个元素,“知二可推一”;

需记忆其中四个定理.

(1)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

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OC是半径

OCAB

AB是切线

(2) OC是半径

AB是切线

OCAB

9.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1)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乘积相等;

(2)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 (2)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PA·PB=PC·PD

………

(2) AB是直径

PCAB

PC2=PA·PB

11.关于两圆的性质定理:

(1)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 (2)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O1,O2是圆心

O1O2垂直平分AB

(2) 1 、2相切

O1 、A、O2三点一线

12.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中心角an ,半径RN ,边心距rn ,

边长an ,内角bn ,边数n;

(2)有关计算在RtΔAOC中进行.

公式举例:

(1) an = ;

(2)

二 定理:

1.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3.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为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 公式:

1.有关的计算:

(1)圆的周长C=2πR;(2)弧长L= ;(3)圆的面积S=πR2.

(4)扇形面积S扇形 = ;

(5)弓形面积S弓形 =扇形面积SAOB±ΔAOB的面积.(如图)

2.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积:S圆柱侧 =2πrh; (r:底面半径;h:圆柱高)

(2)圆锥的侧面积:S圆锥侧 = =πrR. (L=2πr,R是圆锥母线长;r是底面半径)

四 常识:

1. 圆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3. 三角形的外心 Û 两边中垂线的交点 Û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的内心 Û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Û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相交 Û d<r ; 直线与圆相切 Û d=r ; 直线与圆相离 Û d>r.

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d表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其中R、r表示两个圆的半径且R≥r)

两圆外离 Û d>R+r; 两圆外切 Û d=R+r; 两圆相交 Û R-r<d<R+r;

两圆内切 Û d=R-r; 两圆内含 Û d<R-r.

6.证直线与圆相切,常利用:“已知交点连半径证垂直”和“不知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的方法加辅助线.

第25章 概率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 p.

注意:(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3、求概率的方法

篇4

【辅导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丰台区 马家堡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5

篇5

关键词: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在第一轮复习前,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向中考宣战。一个好的动员是高效复习的开始,很多老师已经开始第一轮复习了,但是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复习的开始,没有紧张感。因此在第一轮复习前,需要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一一谈话,对于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要鼓励他们形成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在跟上老师节奏的同时,按照自己既定的复习计划展开复习。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首先要在人格上对学生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帮助他们找出自己在数学别擅长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为什么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得很好,但是其他知识点的水平很差,要把好的经验用在薄弱环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一、以教材为基础,形成网络知识结构图

数学的第一轮复习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是对教材知识点的串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打破教材上的固定顺序,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点网络结构图,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几何、代数、概率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集中讲解,然后形成网络结构图,这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每复习一个知识点,便连带复习附近的两个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例如,代数部分可以分为有理数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等,分式下面又分为分式加减法、分式乘除法、分式方程,这样便于学生记忆。

二、巧用教辅,深化理解

篇6

目前,我国初高中学生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具有模块结构上的特点,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知识结构上多种多样,更加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的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初三到高一数学知识的无痕衔接。

二、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知识时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初三的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高一的数学教材内容更加抽象,多是对于变量的研究,在计算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多,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知识体系发生了变动,使得数学学科的知识点难度加大,习题量变得繁重复杂,解题也更加注重于技巧性。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对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是相比较来看初中数学教材降低的程度较大,高中生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即使教材中的内容难度降低,教师还是会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使得高中的习题难度依然较大,也因此导致了初三学生在接受高一数学课程时显得十分吃力。

(二)在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学习内容相对较少,教师的教学进度缓慢,能够有时间对教材中的重点难题或者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讲解和练习。而高中则不同,高中由于涉及到的学科增多,因此各学科在一周中所占的课程数量较少,而教学内容又相对较多,因此高中教师通常会提高教课的速度从而使知识点能够全部讲解完毕,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和学生掌握薄弱之处也没有时间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得刚刚从初三升到高一的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够良好的适应这种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通常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跟着老师学,不善于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对课程的重点和考试的要点通常也都是教师归纳完毕后交给学生的,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训练,进入高一学习之后,由于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管理较少,使得学生普遍有些应付不来,有些学生只能完成当天的作业量,而忽视了预习、复习等环节,使初三学生在高一数学学习时的压力增加。

三、让初三学生在无痕中接受高一数学基础知识

(一)教师注重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过渡

初三学生在经过中考后到?_高中之后,将会信心满满的对待这个新的开始,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一开始接触到的集合与函数等问题将会使学生突然感到压力倍增,从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中间发挥调节的作用,积极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心理过渡。例如,在面对学生的紧张恐惧情绪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之间互相谈一谈对于高一数学中函数部分知识学习的心得和体会,传授学生一些学习函数的小方法、小窍门等,并且对于学生在函数以及因式分解等方面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教师在课后可以寻找有关函数方面的典型例题,与同学共同思考解答,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缓解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其能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对待高一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以“函数”方面知识为例

由于学生是刚由初三升到高一,对于初中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比较熟悉,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教材,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材课程的衔接研究,将高中教材初中化,才能够更好的让初三学生接受高一知识。初中的课堂比较生动灵活,而部分高中的教学课堂而过于规范严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立,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有关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说:“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能够运用到函数。比如商场的促销活动,购买3只以上的茶壶则能够享受买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个茶杯)或者打九折的优惠活动,已知每个茶壶20元,每个茶杯5元,若想获得最大的实惠,则哪种优惠方法更加合算呢?”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生活相关内容十分感兴趣,纷纷跟上教师的思路,开始进行函数的学习。

(三)以“因式分解”知识为例

对于因式分解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项式乘法的逆思维的方式来探索因式分解中的新知识,“探索”的方式与“回忆”的方式正好相反,它是通过将多项式划分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方式进行运算,因此称为因式分解。例如[ma+mb+mc]中的每一项都具有[m],因此这里的[m]被称之为公因式,在将多项中式[ma+mb+mc]进行分解时,能够分解为[m]与[a+b+c]的乘积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被称为提公因式法。同时,在因式分解中还具有[a2-b2=(a+b)(a-b)]以及[a2+2ab+b2=(a+b)2],这两种因式分解的形式被称为是公式法。在学习高中函数时常常离不开因式分解的运用,例如,求函数[y=(x+1)(x-3)x+1]的定义域时,将可以通过初中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高中函数问题的解答,以此来更加良好深刻的学习高一数学知识。

篇7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回归

历年的中考试卷都注重“双基”的考查,数学中考题的难度大概分布为70%的简单题、20%的中档题以及1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命题几乎覆盖了代数式、不等式、函数、三角形、四边形等主要知识点,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运用能力. 此外,试卷中还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应用题,用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命题都是所学基础知识延展开来的产物,如果基础知识掌握有缺漏,答题必然会有错误,失分就在所难免. 所以在初三复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看书,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 每一章节的复习,教师应先让学生熟读课本,再让学生思考这一章节的内容,梳理知识,理清脉络,系统地、多方位地去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学知识中提炼、概括出对数学内容(如本章的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等的本质认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途径和手段.

二、注重复习反思

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题后反思与总结. 初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 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如果发现有鱼从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在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知识弱点和不足. 因此,发现了错误应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 查缺补漏的过程就是反思过程,除了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中考数学卷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教师要提醒和教会学生在做习题时既要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又要重视一些常见的错误解题方法的总结,对于一些易遗忘的知识点或易错的题型可适当的归纳在记事本上,考前看看,提醒自己,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三、注意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

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多,且在学的时候知识呈交叉形螺旋状上升. 如果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将知识及时地进行梳理,则学生头脑中所获知识映像将是模糊的、不牢固的,甚至用时有可能张冠李戴. 为此,我们必须对三年来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并条理化、系统化,给学生一条清晰的、完整的知识链,以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随心所欲地借助相关知识闯过难关. 如在复习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四边形这块内容时,可将有关知识归纳整理成如下链条:

又如,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通过列表格的方法寻找性质与判定的异同,可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篇8

关键词:初三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课堂实践

一、培养初三学生数学思维及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是评价一个学生数学能力高低的有效标准,这两者的培养是渗透在日常的数学课堂实践中的,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初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将在初三阶段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对初三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增强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二、培养初三学生数学思维及素养的主要措施

初三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阶段必备的数学知识,那么要想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就必须对初三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及素养的强化训练和培养。下面是几点个人建议及措施:

1.以基础知识为前提,培养思维方式和素养

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数学如果没有打好根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素养呢?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素养时,最重要的就是督促学生扎实掌握初一至初三的数学知识。从分析题意到提出解题思路,每一步都必须用到基础知识,无论是概念原理,还是课本中的例题解析、课后延伸,每个看起来简单而基础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解答一个难题的关键。因为再难的题,也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成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其虚无缥缈地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毫无目的地一头扎入题海之中,不如让学生回归课本,从最基础的原理做起,从课本知识体系架构和例题的解题思维中,静下心感悟课本,教会学生基本数学思维及素养。比如说,数学课本中,早已在例题解析中,教学生运用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包括反证法、待定系数法等。回归课本,重视基础,是培养数学思维及素养的本源和关键。

2.议题设疑,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题意分析和解题思路。教师可以通过议题设疑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建合理的情境问题,设置问题和悬念,要求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和解答,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完整地表述出来,从中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和盲点。然后通过教师评价或者其他学生的判断,从答题情况入手,剖析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素养,让学生知道自己思维上的漏洞和数学素养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完善数学思维,增强数学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运用初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经典例题。立体几何是初三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许多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在立体几何中,数学思维及素养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抽象思维进行空间想象,将三维立体转换为二维图像解决问题,所以,解题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此时,教师可以引入例题,设置问题,逐步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开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题干和题意,思索解题思路,然后教师再通过听取学生的思路,发现、寻找学生的思维盲点,及时纠正,并加强训练,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解题训练中,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3.严谨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素养,简单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要做到思维清晰、条理分明、环环相扣、有理有据,复杂问题简单化,拓宽思维的宽度,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分析题意,从而发现问题根源,提出解题思路和措施。数学素养则体现在解题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和数学术语的应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求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较高的数学素养,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答题形式和逻辑的重要性,这是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素养的最直接表现。大到一个公式在题目中的应用原因要有所依据,小到证明题要写“证明”两个字和“因为、所以”两个符号的正确写法,这些细节都是数学思维严谨性和数学素养高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三、总结和思考

初三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成绩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中将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从扎实基础、议题设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三方面,培养初三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效率;策略;心理素质

总复习,顾名思义就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学习,如此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初中数学总复习,有利于提升各个层面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会使原来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弥补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欠缺,会使数学尖子生更进一步深化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总复习进行的好坏对于中考升学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初中数学总复习这一环节,要紧贴新课程改革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有计划的策略来进行。

一、围绕新课程标准,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丰富,各个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教材中,历时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很容易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遗忘旧知识。围绕新课程标准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有利于将数学各个知识要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体系,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化的脉络,学生记忆理解起来就简单许多。同时,制订总复习计划,会使学生有条理化进行复习,避免了复习中的盲目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具体的复习计划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准,对一些数学知识要点可以进行专项化训练,对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测试练习题,依据测试结果再确定复习计划中的重难点,进行重点突破,如此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初中数学复习的总体效率。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归纳整理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思维引导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学会归纳整理。学会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在复习阶段对数学知识进行条理化归类,有利于在将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成一个整体,不但易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的效率。

以初三代数教材为例,其中涉及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初三几何在圆这部分涉及7方面知识,可以复习纳总结为:1圆的性质;2直线与圆;3圆与圆;4角与圆;5三角形与圆;6四边形与圆;7多边形与圆。

三、尝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总复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如此就会使学生在中考实战中思路开阔、灵活多变。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就会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成效。例如:在有关初二数学的一道习题:ABC中,AB=AC,于AB上取一点D,又在AC延长线上取E点,使CE=BD,连接DE交于BC于G点,求证:DG=GE。分析:欲证DG=GE,但DG与GE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这时启发、引导学生采用添加不同辅助线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一共做出了三种添加法(见图1、图2、图3)。

由于三种不同辅助线的做法,使辅助线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又构成了新的图形,体现了教学中的灵活变化的观点,对思考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考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是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选拔性考试。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要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够以平和稳定的心态面对中考,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各个阶段的复习,最终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数学总复习对于中考中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抓住这一阶段的学习,要采取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11.

篇10

关键词 数学复习策略 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

一、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有效的复习计划够使复习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了复习中的盲目性。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最好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复习主要在于强化基础,从3月份开始。第二个阶段的复习在于将知识进行纵横向链接以及进行专题训练,从5月份开始。第三个阶段在于查漏补缺,从6月份开始。

(一)第一阶段复习:抓好基础知识,强化基本能力。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学会基本的方法,对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是复习的基础和重点,侧重双基训练。

复习时要吃透课本。例如:从教科书中寻找到中考题的原型。尽管每年的中考数学都会出现许多新的题型,但是传统的基本问题所占分值比例仍然是较大的。许多试题都是从教科书中取材的,试题的构成基本上是在教科书中的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延伸或扩展而得到的的,只要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它是有那种题型改造而来的。要通过书中的例题、习题掌握学习方法,对例题、习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第二阶段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第二个阶段的复习就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结构进行构建,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数学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第一个阶段的延伸和提高。

第二阶段的复习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例如:在安排时间方面,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要多下工夫,甚至不惜“浪费”时间,投入足够的精力,一定会把它弄懂弄通。由于第二阶段复习比较特殊,学生在就会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基础知识,而只是一味的做题,就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知识点的遗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办法就是注意解题后进行反思来增加对知识点的复习和记忆。其次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注意选择提升难度,这是由这个阶段的复习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不提升一定的难度,那么想要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是很困难的,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也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因素,要把握一个度。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强化思维过程。不要只想着如何加大练习量,这样反而会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求成,在这个阶段赶进度,是“糊涂阵”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阶段复习:考前模拟,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例如:要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要求来答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积累考试经验,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第三阶段的复习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设计的模拟题要有明显的难易之分,立足于考试但又要高于考试。趁着学生提高能力的同时要严格的评分。选择好合适的题目来讲,数量要少,但是要有代表性,要把题目讲透,一旦决定要讲一个题目,那么就必须要做好一些工作,例如:首先要讲透;其次要进行拓展;再次就是要提供相类似的练习题来给学生做;一定不要什么都讲的讲评,而是要一点带过式的讲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来消化和纠错。学生要将老师讲过的内容整理下来,虽然有些题老师没讲,如果做错了就要好好的纠正。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要进行在记忆和再巩固。老师要想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就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二、老师要教会学生好好利用复习策略,增强复习的效果

(一)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要告诫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自己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说明学会了知识点的应用。不要遇到不会的题就找同学和老师,这样容易形成依赖思想,应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因为自己做错的题再去请教同学和老师,这样对此题的记忆就会比较深刻,不容易忘记。

(二)精题精练,在反思中提高。

要想想学好数学,需要多做多练,而且还要做一些质量比较高的题目。要将质量高的题目细细的品味,讲究成效。不要利用题海战术,但是也要有一定量的练习题。老师还要告诫学生要想提高能力,基础知识是基石。需要学生心平气和的回忆,自己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来。

(三)建备忘录。

学生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记一些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对那些比较典型的题目以及有疑问的题目还有那些易错和易忘的知识点,要及时的进行记录。还要经常性地对以前的错误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补足缺点,并逐渐转化为优势。

(四)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心理准备,调整好考试心态。

学生的复习要按照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例如:首先要准确无误地将需要记忆的那部分知识记熟,然后再进行再学习,达到进一步弄清其根本含义,并且将相似的知识点加以区分。其次是要消除“高原现象”,在中考复习中的一个阶段,每个学生都会有头脑麻木、不想学习、学不进去、心情烦躁等感受。这是一种个体心理行为,暂时原地踏步、停滞不前,需要放松和转移。这时说明学生过度疲劳,需要适当的课外活动以减轻疲劳。并且充分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最后要教会学生消除“遗忘错觉”。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许多学生会感到头脑中“一片空白”,心情更加紧张。这时应要求学生先做几题,让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改变“遗忘错觉”。

三、总结

制定复习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复习结果的好坏,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数学成绩需要制定一个好的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