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范文
时间:2024-04-01 11:3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实践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劳动竞赛活动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广州石化近几年来炼油新建装置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有竞争,就会促进发展,有比赛,才能找出差距。为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如柴油加氢改质项目,通过三个阶段的劳动竞赛活动,攻坚克难,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创造了国内同类型装置建设工期仅为12.5个月的新纪录。多年以来,工程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劳动竞赛的平台,多次创造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新纪录,被股份公司工程部誉为屡次创造奇迹的单位,连续三年被中国石化评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事实也证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劳动竞赛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劳动竞赛的必要性
目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当然可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机制或政策法规,以及利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去解决。但是不管政策法规、制度或合同如何完善,总存在着局限性。即政策法规、制度或合同在某些问题前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说是难以调整的。因此建设项目管理中开展劳动竞赛,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对承包人进行激励和约束,使之按照合同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的过程。
第一,人的积极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政策法规、制度或合同总是要通过人去执行和落实。因此,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除了约束以外,更重要和更关键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有效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把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其能动作用。特别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对承包人管理的各种风险,使得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第二,劳动竞赛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人的问题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开展劳动竞赛的核心是调动参建各方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是按照劳动竞赛“比、学、赶、帮、超”的原则,劳动竞赛不仅调动了参赛个体的积极性,更重要地是通过“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劳动竞赛是一种群众活动,它通过宣传教育、样板引路和组织发动等手段,引导广大的参建者围绕着建设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是开展劳动竞赛是帮助企业创建信誉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炼油配套装置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中,将劳动竞赛作为一种提高管理水平和规避风险的手段加于运用是必要的,它是对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手段。
二、劳动竞赛活动在广州石化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历年来,广州石化工会都把组织职工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围绕企业的年度目标,抓住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重点、难点、薄弱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以创新创优为目标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读书自学等活动,以增强职工的发展、创新、主动意识。劳动竞赛活动得到了专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以2011年为例,公司工会坚持按照“工会牵头组织协调,专业部门主抓竞赛,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总结评比表彰”的竞赛机制,年初,由各专业部门提交劳动竞赛项目,筛选确定了16项分公司级的劳动竞赛项目。每项劳动竞赛都做到有方案、有考核、有结果、有报道、有总结讲评,先后有310人在竞赛中受到表彰。劳动竞赛达到了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加快工程建设步伐,促进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确保装置安、稳、长运行的目的。
以质量安全进度为劳动竞赛核心内容
开展劳动竞赛,可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手段。如何设定劳动竞赛内容,尤其是竞赛核心内容的设定,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确立高标准的建设目标
第一,建设目标及确立原则。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时间性、被限制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并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第二,广州石化新建炼油装置的建设目标体系。各参赛单位要紧紧围绕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优质、快速、安全、高效、廉洁为主要目标开展竞赛活动。主要目标为:
一是优质: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0%以上,确保省、部优工程,争创国家鲁班奖。
二是概算控制:以“不突破概算”为目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三是科技创新: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攻克“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技术难题。
四是工程进度:按工期计划完成任务,统筹规划,周密安排,不松懈,不怠工,不延误每一阶段工期。
五是安全生产:力争为事故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工程中不发生一例安全责任死亡事故。
六是廉政建设:按章办事,公开透明。不发生一例违法乱纪案件。
广州石化新建装置项目管理部应将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分解为参建各方具体的目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确保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的实现。
篇2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介绍实施目的,打消被试者顾虑,鼓励真实作答,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完成。
2结果
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91.2%。
3讨论
(1)问题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目的、意义的了解情况是比较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目的、意义(分别占94.3%、89.9%、81.1%),说明学校、学生对这个问题都比较重视,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单一、局限,针对性不强占38.1%,认为形式多样、丰富占60.9%。这个结果说明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上还要增加多样性,丰富内容。
(3)实践效果:目前社会实践取得普遍积极的效果无法实现,原因是:组织机构往往挑选好学生、精英生参加,覆盖面不宽占63.6%,同学投机取巧,没有正确对待占35.1%。这个结果也是目前许多高校组织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写照,有一定比例学生没有正确对待也是存在的问题。
(4)管理制度上,组织开展和激励机制:有有效的机制占52.6%,没有有效机制占47.4%;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健全占51.8%,不健全48.2占%。由此看来,管理制度尚待完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5)实践目的:选择实践主题时首先考虑的问题:自己的兴趣爱好占70.6%,老师的主题要求占65.7%,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占72.4%,评奖的需要占0。说明学生考虑偏重实用性,这个结果是符合现状的。
(6)大学生活中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次数:没有占5.3%,1-5次占87.7%,>5次占8.8%。从这个结果来看,学生参加的实践数量还是偏于少数,因为这些都是高年级学生,如果按每学期1次算,3-5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6-10次,说明社会实践数量远远不够。
(7)所在团队的项目企划是如何产生:由组长提出占7%,由指导老师、学院老师提出占30.1%,由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的占33.3%,学院或是社团的传统保留项目占27.6%。这说明大部分的实践项目是由学校和学生策划的,因此学校应注重策划实践项目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实践项目与专业学习要有一定相关性,以便学以致用。
(8)实践地点通常在:根据实践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区占68%。这个结果说明基本能按照实践的目的进行,具有实效性。
(9)当地相关部门不予实践配合的主要原因:认为这是在公款吃喝,不予配合占43.4%;因有过大学生去做实践但收效不大的情况,所以不再配合大学生实践占53.9%。这个数据说明实践部门不配合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尤其是实践效果方面不太好,值得我们深思。
(10)实践期间的费用:交通费用占42.1%,住宿费用占27.6%,餐费占53.1%。学生对费用问题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费用基本合理。
(11)社会实践中困难来自于:和学业产生冲突占28.9%,计划和事前准备不够完善占64%,缺少经验占71.9%,受访的单位不配合占43.9%。医学生课业繁忙,理论学习与实践时间冲突,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比较合适;也要求实践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考虑问题要周详,多总结积累经验,多向老师和高年级同学请教,做到每次实践都应该达到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12)实践过程中,与校实践部沟通的困难:主要是过程繁琐占58.3%,实践时间短,无法及时反馈占32.9%。说明学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存在沟通途径复杂,沟通效率低的问题,应简化沟通途径,提高沟通效率,让远在实践点的同学有问题能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使实践顺利进行。
(13)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认为没有预期想要的结果,是廉价劳动力占50.1%;时间太短,无法进入真正的角色占62.3%;组织管理有待提高占48.2%,选题太空泛,操作性不强占20.2%。这些主要是项目的过程管理问题,有待实践管理部门改进。
(14)对实践成果的评价:实践中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正在或即将被应用只占9.2%,暂时没有被应用占43.9%,实践中侧重于了解社会现状与发现问题,没有形成具体解决方案占27.2%,实践成果浮于表面,不深入占17.1%。这个说明实践成果大都处于或是研究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或是由于社会缺乏重视或其他原因而未推广应用,只有不到10%的成果被应用。问题值得深思。因为学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做实践,只有结果有现实意义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既要过程也要效果的,如果只有过程而没有效果,那么教育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这就要求在实践选题时需要老师多给予学生指导,与学生专业结合,增强目的性,增加实践成果推广的可能性。
4建议
(1)继续加强对医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的教育,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人心。
(2)社会实践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医学专业开展课题调查研究,也可以大队伍到学校实践基地参观、劳动、支医、支教,也可以到红色根据地参观学习等等。
(3)实践管理要规范化、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要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加强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监控,加强沟通,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
(4)建立实践效果评价体系。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量化考核;实行综合评价:学校实践部、实践单位、指导老师、个人自评相结合。
篇3
7月15日,XXX大学党委书记XXX带队前往XX县XX镇食用菌产业园、“纳米小镇”筹建基地,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XX镇党定村XX养殖数据中心,考察调研学校定点帮扶工作。该校副校长XX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考察调研。
惟农是务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在XX镇食用菌产业园的种植大棚,XXX与正在参加暑期劳动实践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同学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多到乡亲们家里走一走,多和村里的孩子们交流交流,在科技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听到同学们用温度传感器帮助解决大棚恒温问题后,校领导对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行为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发挥所学所长,用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赋能。
XX镇是XX校友XX院士的故乡。结合当地产业、教育、资源特点,学校积极对接协调资源、提供智力服务,帮助XX镇形成了建设“纳米小镇”的乡村振兴方案。校领导一行在实地走访考察“纳米小镇”筹建基地后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入对接,挖掘拓展定点帮扶领域,帮助落实落细建设方案,深入促进教育资源互联共享,为“纳米小镇”建设及当地产业发展给予持续有力支持。
青春奉献 集聚人才振兴活力
在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本次劳动实践课程一经,就有80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竹园1号书院XXX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大家挎着篮子开始采摘,心里都在暗暗努力,都想多采摘一些。走进美丽乡村,我们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劳动的经验,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XXX为参加劳动实践的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帮助XX村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历程。他指出,XX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到2020年的21000元,整体脱贫致富,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贫困村脱贫的缩影,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表示,自2013年被确立为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来,学校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地方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西电贡献。
XXX勉励同学们珍惜参加劳动实践的宝贵机会,深入乡村、走近群众,亲身感受人民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乡村、理解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还要关注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要,结合所学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 汇聚产业振兴动力
篇4
徐敬贤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作了些有益探索。
一、综合运用,把德育有机渗透在劳动教学中。我认为,不应把劳动课简单地看作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习惯的课程,而应看作以德育为主导,以劳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融汇智能培养、动手能力训练和美的熏陶等多方面内容的一门课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积极捕捉上述内容因素,尤其德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动课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剪喜字”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剪字?你见到最多的剪字是什么字?
“喜”多用于什么场合?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在前剪喜字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表示我们爱祖国、盼统一、迎回归的美好愿望。因为有了上述讨论,所以学生们在剪字时极为认真、小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劳动成果,提高学生劳动兴趣和认真态度。以往,学生们认为劳动课是副课,应付一下,教师给个成绩就行了。因此,部分学生上劳动课很不认真,劳动成果也很不像样,更谈不上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学生们把劳动课当作一种练习课,其劳动成果也自然是练习品,没什么价值。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要让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作用。我在课后,总想法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利用起来。比如,用学生做的纸花纸链布置教室,用学生加固的扫帚打扫教室等等。学生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有了正式的作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也注意了劳动成果的质量。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性。对学生来讲,新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工具、材料、任务和要求都摆在学生面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加工,这里面蕴含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创新的答案,决不是唯一的,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固扫帚,圆形扫帚和扁形扫帚的捆绑,不能采用同一方法。
上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地提出扫帚的捆绑方法。学生们积极思索,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的方法虽然很幼稚,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维的成果,他们很兴奋。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筛选经济、简单、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捆绑,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篇5
小学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小学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小学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小学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小学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小学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劳动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说”与“做”统一,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结合实际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被激发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次所听的劳动课程,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规定的表格中调查相应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论,所以只有关注的方向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或把教师的主管经验强加给学生。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篇6
关键词:生态危机;实践;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01—02
生态危机凸显以来,劳动实践作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受到西方绿色理论,尤其是深生态学的批判;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作为理论基石,拓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并没有从内在关联上说明人类实践与生态问题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实践理论的生态学内涵,来说明劳动实践并不是生态问题的成因,而是人在其根本存在方式的维度上,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上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载体。
一、劳动实践中的人与自然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控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日渐凸显,已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存续发展的时代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绿色理论将人类实践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实践理论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过分强调,无限的发展生产力以及专注于改造自然、忽略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是生态问题的根本成因。那么,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根本方式,不存在人的实践关系之外的自然界,也不存在脱离了任何具体生态环境的人类实践。第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在人作为与其他一切自然生物一样的生物体特性,也表现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第二,实践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存在、并创造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信息交换,“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57。第三,在现实的历史层面上,人类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实践的统一体。这一方面表现为具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文明形式,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产和文明形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其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实践一直是被作为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来理解的,这造成了深生态学对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狭隘理解。自然在历史和社会文明,尤其是物质中,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伙伴”,和人一样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表现在自然具有不依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单独的类的发展作为主旨,而是以全面的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人与自然的主体际关系具体地表现在实践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之中。第一,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还表现在实践必须依靠客观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开展,它的成果也必须以相应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也不仅体现了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创造性活动,也表现在人的生产实践必须符合外部世界的尺度,必须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身的需要;第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无法超越现存的社会史,也表现在社会生产必须基于一定的自然史。
最后,人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地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人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人的实践创造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的高度统一当中,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生产方式转型中生态变迁的作用,但后继的生态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内在地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自然的生产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自然的生产关系,是受着自然条件制约着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协作方式,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和它们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自然的生产力决定着人类劳动中的生产资料、再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自然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人必须遵循和保持自然系统内部的各种依存的联系。自然以内在于人类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式发挥着其主体性,它与人类的实践互动方式,产生了文化、社会、劳动和自然的整体。人作为既是自然物又是属人的特殊物种是这一互动过程的集中体现。
二、劳动实践与生态危机
既然劳动实践在理论上并不具有导致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现实中劳动实践又是怎样与生态危机紧密相连的呢?
篇7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2-02
《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介绍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讲清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以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第二层次,要厘清实践、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第三个层次,就是要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还要从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 在这里,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就是说,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也现实地塑造自身,“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实践的检验。可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 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
三、全面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既从历史考察自然,也从自然考察历史,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实践观的现实意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光.如何讲授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2):27.
篇8
关键词:社会实践;科技传播能力;局限性
一、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科技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发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将知识、技术传播到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须将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传播。于是,科技传播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同样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但是科技传播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扩大技术革新成果的推广,体现创新技术的社会价值,发挥科技传播的“服务”功能,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
贝尔纳说过:“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也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培根提出:“科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处于科技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是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放下书本,实战操作,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被正式列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考核内容,在校生都必须修够社会实践学分才能毕业,大学生也从每年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实践环节已然成为高校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局限性
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的一些原因,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一些阻力,活动的规模、效果打了折扣。目前,在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所受的局限性来自三个方面。
1.社会所受的局限性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了规定,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地从政策、资金、人员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各类工厂企业、社区单位要摆正态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从提高行业人员素质的角度,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地方单位,受制于领导体制、地方财政和其他一些因素,活动的安排上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2.学校所受的局限性
从高校的角度讲,校方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当然希望尽一切力量把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好。除带领各院(系)一起帮助学生把个人的实践活动把好关、指导好外,高校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地方政府、社区单位、企业联系,为学生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可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力不同,所设置的专业不同,和社会的联系紧密度不同,各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等原因,使得学校受到一定的限制。
3.个人所受的局限性
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科技传播的前提是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但是必须具备传播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力的培养不是只关在教室里、实验室里就能滋养出来的,超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顽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都需要从实践中得到锻炼。但一些大学生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到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各种优先推荐机会都是和个人考试成绩挂钩的,并没有一个实践技能的检测成绩与实质性的评判依据,从而忽略了对实践的重视。
三、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1.全国各地组织对社会实践的配合程度不同
全国各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按照团中央的批示就开始狠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做法是送科技到农户、送培训到田间、送技术员到农技服务站,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各地政府和组织的配合程度不一。首先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在政策制定、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差异,好的地区做成了“双赢”,差的地区形同虚设。其次是机构设置不清楚,国家虽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但并没有具体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由哪一部门来具体负责,造成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实践活动时,哪个部门都能管、哪个部门都不管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实践活动的差异。
2.全国各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支持程度不同
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比较重视的。高校按照团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实验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员,还有校医院、学生餐厅、车队等后勤部门的负责同志,保障经费使用和后勤食宿等问题。但不同的学校,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活动策划力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3.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影响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可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准备应付各种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利用一切可能联系工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所以,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综合素质很强的高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参加或不能很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这与社会上需要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大学生前去实践的需求相矛盾。
4.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是一路考试踏进大学校门的,书本知识丰富,社会知识匮乏。一些大学生就业思想不端正,不想从事条件艰苦的工作,不想去基层,不想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不想去需要有奉献精神的部门。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不纯,所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准备不充分、创意不新颖、团队合作意识差,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达不到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
5.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影响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多数大学生思想端正、信仰坚定、人格健全,毕业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可是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享乐思想严重,就业选择不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目的,而是以物质享受为先决条件,实践活动不脚踏实地,讲究虚荣,只做表面文章,到基层、一线和农场去调研或实践时,怕吃苦,故而得到的信息也就不可能全面、客观,与那些沉下心来、不怕吃苦受累的学生比起来,个人收获相差很大,老百姓受益也少,科技传播效果不佳。
四、增强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提高的对策
1.改革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社会实践是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不断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按照团中央的意见,各地每年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看清新形势、发现新情况、找出新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方案,随时调整当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工作重心,内容上要涵盖校园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科技推广、政策宣传、社会调查和考察、军政训练、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基层挂职锻炼、科技支农、支教扫盲、企业帮扶、法律普及、信息咨询、环境保护、社区援助、勤工助学、文化宣传、文艺演出、公益活动,还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
组织形式上则可以灵活掌握,多数学校采取项目申报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策划,自己到校外联系,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取得学校的支持后,个人参加或自行组成团队参加;各院(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联系专项实践项目,院(系)团委负责向学校申报项目,获得批准后负责挑选队员,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地方政府或厂矿企业有时也会来学校联系,要求组成专项的实践团队,企业甚至可以自己挑选参加的队员,这些活动组织和参与形式的灵活性,更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2.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
列宁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水平。所以,要想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认真设计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根据新形势、新需求,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迎接新挑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和考查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在科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自己设计了很多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如发放书面宣传资料、口头宣传、开讲座、设讲坛、当面咨询、技术培训服务、手把手实际操作传授技术等。在基层乡镇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和考察、乡村文化大院等项目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习社会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会得到充分检验和提高。
3.完善实践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要想把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评价机制。由于社会实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活动,对于实践的时间、主题、形式、活动策划、组织安排,以及实践的效果、收获,有时学校很难全部掌握,也就很难对每一个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但是根据这些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各个学校都建立了评价机构,制定了一套基本的评价机制,并逐步加以完善、健全,使其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目的、特点。只有逐步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2]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篇9
作者:余传信
劳动创造美好,劳动改变世界。学校聚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育人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成果,为我校劳动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1、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展劳动第一课教育,班主任老师引领示范如何扫地、拖地、并规范班级卫生的标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
2、班级文化布置有劳动文化,各班张贴劳动宣传标语,让劳动文化真正融入孩子的内心。
3、班会课开展劳动教育榜样、班会讲述名人爱劳动的教育故事、开展劳动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
4、学校每周开展班级劳动卫生文明班级评比,促进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体验劳动创造美和改变世界的美好。
5、班主任组织开展好每次大扫除活动,老师带着着学生一起干,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收获。
二、创新劳育课程设置
根据我学校校情、学情开设符合学校建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劳育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兴趣和实践劳动的热情。如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的次数逐步增多、形式日益多样化。
1“特色课”激发学生兴趣
我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心灵手巧”手工课, “烹饪美食制作”,“茶艺”,“组装机器人”等特殊劳动课来激发孩子劳动的热情,以劳促育,培育孩子们动手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特色活动”培育孩子爱劳动爱学习的习惯
(1)我校春季和秋季组织学生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践活动、“劳动研学”活动,带孩子走出教室,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美好,感受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成果,既获得了真实的劳动体验,又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加深了爱国爱乡爱家情感。
(2)我校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跟孩子们分享劳动的美,让学生学会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开展“亲子包饺子”活动,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品饺子,通过劳动教育增进亲子关系,并体验到劳动的美和乐趣。
三、搭建劳动创造平台
1、学校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快乐菜园子,每个班一个块土地,孩子们在自己班菜园种上蔬菜。劳动课老师带领孩子到菜园子跟孩子讲解素菜生长的特点,孩子在学校就可以体验自己亲手种的菜。
2、学校通过我们的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为平台,为学生搭建劳动桥梁。春节开展我们的春节手抄报,春节制作花灯、包饺子、贴对联劳动教育。端午节开展包粽子比赛。中秋节开展制作月饼。植树节带领孩子们植树,一起为学校增添新绿。在雷锋节和重阳节,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劳动感恩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活动丰富、有趣,又契合生活,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其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3、通过综合实践课、主题班(团队)会、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等,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四、建立良好劳动评价体系
篇10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 上一篇: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
- 下一篇:环卫安全生产方案及措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