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1 11:3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文学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文学小知识

篇1

关键词:天文教育;公选课;教学实践

引言

科学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天文普及教育,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学与高校也都普遍开设了天文学课程。美国国家天文学联盟副主席肯·威尔科克认为:“对于学生,天文学是检验他们一生对科学兴趣的最好方法”[1]。

我国的天文教育目前很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现有高校3152所,在校生超过2000万,其中高职高专1281所,开设天文选修课的高职院校不到20所[2]。近几年一些高校纷纷开设天文公选课,但目前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的仍是凤毛麟角,多数学生天文地理知识贫乏。例如,许多学生不能辨认北斗星、不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或热心于“占星学”,相信网上传播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信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普及天文学知识,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我院在校学生有1200余人。自2003年开设“趣味天文”第二课堂,2009年起开设“星空探秘”公选课。至今已运行天文公选课4个学期,选课人数累计198人。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将天文公选课开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课程。本文分析了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我校教学经验体会,介绍我院天文公选课的实施。探讨天文教育的特征、模式、选修课所面临问题及其对策。

1.天文选修课的必要性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涉及到其所处环境,包括宇宙环境。高职院校的天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天文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新的发现,能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在高职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对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天文是研究天上发生的现象的学问,而很多迷信也恰恰来源于“天上”。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生肖、星座与命运”的所谓对应关系,社会上一度有许多出版物,对这一不科学的论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所谓“生肖”的因果对应的思潮,对社会良性发展危害性很大。天文知识的普及,正是让学生知晓正确的天文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思考方法、破除迷信和伪科学的有力武器。

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说明学生需要天文知识。公选课实施以来,针对天文公选课,我们进行了连续多个学期的问卷调查。累计发出问卷198份,收回182份。被试学生涵盖高职生和中职生,来自4个学院的9个专业,其中3个文科或艺术类专业。

结果表明,有89%的学生希望学习天文知识。对于学生获取天文学信息的途径,我们让学生在以下6种途径中进行多项选择:⑴多媒体网络⑵电视⑶报刊杂志⑷科普书⑸科普展览或天文馆⑹课外活动。统计显示,使用过小于或等于2种途径的学生占46%,使用过3种途径的占23%,4种途径的占15%,5种或以上的途径的仅占2%,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由网络或电视中了解天文信息的。上述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很希望了解天文知识,但是获得天文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少。问卷中还设计了少量天文基本常识题,从答卷结果看,学生的天文知识很肤浅而零散。

关于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点,问卷结果显示了以下几个方面:星座与人生、外星人与UFO、流星及日月食、小行星撞地球、黑洞。

表1是学生回答的选课动机统计表(问卷为多项选择)。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选课动机是积极的。学生希望拓展知识面和提高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选课目的是为修够学分,其部分原因是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数量尚不多。

综上可见,高职学生的天文基本常识还很欠缺,他们对天文知识是渴求的,这种渴求正是探索宇宙和认识自然的原动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很有必要提供途径,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天文知识。

2.天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

2.1教学目标的研究与确定

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来设置教学目标,这个原则对于选修课更为重要[3]。我院天文选修的授课对象是全院学生,他们专业分散,大部分是二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生约占60%的比例。学生数理基础很差,已有的天文知识很零散且肤浅,基本知识往往局限于一些科技史话或科幻故事等。

根据学生情况,参照其他院校的经验,我们将天文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了解一些天文常识和前人的研究历程,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较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天文新成就和进展,激发他们对天文的兴趣。

2.2教学内容的取舍

鉴于选修课的特点和我们的现有条件,我们首先明确一个主导思想:打破纷繁复杂的天文知识体系,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经过多学期教学探索,筛选出一些重要的、有趣味性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内容,重构成为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制订教学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天文现象与天文观测,因为这是天文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而且从现象入手的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二是天文新成果,介绍一些天文研究最新成果,经常结合媒体报道的科技新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入相应天文知识或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特别注意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4]。例如,第二课的题目是“从干支纪年谈起——天文简史”,最后一课“外星人存在吗——探索地外文明”,题目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般选择有趣的事例或经典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还利用一些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5][6]。另外,教学中还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一些重要天文成果产生的背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7]。

天文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课题组开发编纂了讲义。内容源于相关图书资料、天文馆资料、图片、官方网站资料、有关科技新闻等。网络资源中有极多可以利用的素材,但也需要花很大精力去选取和浓缩。讲义涉及经典核心知识、历史、研究方法、趣味实验、天文新发现等。教学内容动态变化,紧跟科技发展形势,也是教学内容之一大特点。

2.3教学方法的研究

按照天文选修课的特点,本课特别适合采用活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容纳大量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丰富的、多彩绚丽的天文图片和视频内容。除此之外,还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主题讨论、室外观测、器材及星图使用、观测记录讲评等,多样的课堂形式和大量的信息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的思维水平。

比如在第一次课上,教师引导做一个有趣的假想“旅行”[8]:多媒体课件演示,从教室出发,由近及远渐渐远离地面、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边缘”。这个假想的旅行,展示了宇宙之大而给学生以震撼,学生正确认识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这个“开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也得到很多教师的好评。

作为天文类课程的重要环节,实地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借助逐步完善的观测条件,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利用不同的学期时段所发生的天象,布置和指导学生完成定期和不定期的观测与记录[9]。这些活动有:课程前4周的月相观察和记录;星图的使用练习;夜晚辨认识别星座和认星;二分二至午时太阳高度角的测量;赤道仪和折射镜的使用等。这些活动往往联系着诸多知识、历史神话、常识等,活动使学生拓展了知识、开阔了心胸、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

2.4考核方法的探索

选修课的考核类型一般为考查。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应天文选修课的考核方法。

根据天文选修课程特点,本课不宜闭卷考试。我们采用观测天象记录、知识竞赛、讨论天文新发现、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掌握程度。例如在2010年,结合科技新闻“发现最年轻的黑洞”的讨论题,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深度解读,经过查找资料和讨论,评出单元成绩,每个学生都不觉得是在考试,但是掌握了科技新知识。在结课考核的学生论文要求时,学生往往很关心如何要求论文的字数,我们对字数的要求很宽泛,字数不做特别要求,重在论文质量。规定学生可以针对其所感兴趣的内容(天文范畴),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认识或观点,不能抄袭或下载,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等。这样的要求下,学生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写出言之有物、观点明晰的小论文。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

3.若干思考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天文选修课,是普及天文知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天文学是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天文学与社会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也有久远的关系。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值得学习的。

通过对天文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观测活动,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和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

3.1授课内容与方式

天文选修课的授课内容可以包括:天文学简史、认识四季星空、天球坐标系、天体测量概述、太阳及行星系统、恒星和星系、现代宇宙学知识。实践部分包括:普通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星座辨认、大行星的观测、河外星系观测、彗星及其它天象观测、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知识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的配备,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

针对该课程知识性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综合性强,学生好奇性强的特点,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座方式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部分可适时做基本观测实习,或针对当时特殊天文现象,组织观测活动,丰富和活跃学生学习内容。

3.2天文选修课的实施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要求学生评价课程对自己的“作用”和学习“收获”。表2显示了学生对天文选修课的基本评价。认为天文选修课“有用”和“有收获”的都占到90%以上。

3.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高职院校开设天文选修课是一项新的教改实验,尚有以下问题要解决:如何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平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趣味性、课外作业内容问题、网络资源的利用、实践活动内容的设置、观测器材购置。

天文选修课的目的应该是:通过选修课学习,了解天文发展历史、天文发现方法和成果,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课外作业的选取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颇大。作业形式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课外阅读后的课堂讨论、小论文、观察记录、观测数据计算推演。研究和布置的作业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引发其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文科生的感悟和追求与理科生有所不同。他们在知识的本体之外,更侧重天文奥秘中蕴含着的人类思想的美丽,更善于理解星语、品位内涵,悟出做人的道理,自我培养净化的心灵。我们不妨将他们的这一学习特点和感悟,引入到天文选修课目标中,使理科学生具有更高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军辉.对我国高校天文学选修课开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

[2]李华南.普通高校天文公选课的构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赵娟.天文公共选修课教学的一点体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4]叶壬癸.天文知识选讲[M] .科学出版社.2002.4

[5]王玉民.星座世界[M]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7

[6]

[7]【美】卡尔·萨根著.李元等译.宇宙[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

篇2

关键词:教育严重人格魅力德育素材

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点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我与学生一道擦窗子,重活我领头做。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打球,赛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站正行礼,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我就端端正正,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我象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另外,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会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我觉得我们老师必须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象“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册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篇3

1. 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我与学生一道擦窗子,抹电扇,重活我领头做,有危险的工作我单独干,这样大家个个积极干,总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打球,做游戏,赛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站正行礼,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学生也就自然照样守纪律了。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小预备铃声响了,我象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 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的扔了一地)。另外,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象“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册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篇4

一、情境≠布景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都在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然而,我们有的老师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过于追求形式,为了情境而情境,把情境当作“布景”,挖空心思,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案例】有位教师上《有趣的图形》一课时,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生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反思】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数学思考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以至于丢失数学课的数学味,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就成了舞台上的“布景”吗?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否有价值?新课程的数学课能否以纯数学的形式呈现呢?

一个好的情境往往是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能激发探究欲望,蕴藏了与新知学习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大信息量,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在同一情境中展开。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教学情境妨碍了有效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情境就缺乏有效性。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学情境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2)教学情境应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基本思维技能。(3)教学情境要根据学科本位知识体系来创设,在“开门见山”中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创设了两个小伙伴亮亮和明明找南面的情境:(播放录像)亮亮和明明周末要去动物园,两人只知道动物园在学校的南面,可是哪边是南呢?你能帮帮他们吗?选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非常熟悉的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本课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帮助亮亮和明明找南面的过程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有的学生介绍用北极星指示方向的小知识;有的介绍通过太阳辨认方向的小知识;有的介绍用年轮指示方向的小知识;还有的介绍用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小知识。

这样的问题情境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问题来自生活,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合作≠散漫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组内成员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同一学习任务。它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案例】一位教师上《克和千克》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话音刚落,小组里忙活起来。组员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我想称文具盒”、“我想称钢笔”、“我想称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另一些人却开起了小差(讲空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无序杂乱的情境下逐渐延续……)

师:哪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称量结果?

生1:“我们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师:“竖笛的重量只有8克吗?”

生1:“好象是85克。”(在组内同学的轻声提醒下,生1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反思】为什么小组内为“称什么”而费煞周章?为什么小组称量物体重量时会有人开小差?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过程,背后更多的可能是放任、散漫、随意和低效,甚至是无效。

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里,不得不令人思考。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的合作是这样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过头,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也都在张嘴,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长则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其余同学就只有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则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的同学干脆把此时作为玩耍的绝好时机……几分钟后(甚至更短)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同学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的同学一张嘴就是“我认为怎样怎样……(压根就没有合作的痕迹)”,慷慨激扬;想发言而没有被叫到的同学则只能唉声叹气;无言以对的同学则怕被叫到而诚惶诚恐或暗自庆幸……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本来就不是矛盾的,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交流、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只是信息单向的传递,谈不上产生碰撞,产生共鸣。因此,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在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长度有关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究竟有什么关系?”学生的猜测结果五花八门:2倍、3倍、5倍甚至8倍、10倍等。“那么,究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需要组织了一次小组合作活动,安排是这样的:(1)独立测量并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把结果填入每组一张的实验报告单中。(2)观察实验单的数据,交流分析,研究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由于急于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确切关系,所以学生们非常认真地投入了测量、计算和合作讨论活动。当他们在小组内填完实验报告单、并经过合作研讨时,他们大吃一惊。尽管各自测量的圆大小不一,尽管测量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结果却惊人地一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相信这种发现,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媲美。然后,教师补充引导:“早在1500百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计算出了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并把计算结果精确到了6位小数。人们把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仔表示,这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3.14。”

三、交流≠对流

新课标教材设计了大量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如让学生合作完成比长短、比高矮的活动,共同探讨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特征,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交流自己分类的标准和分的结果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但以下的案例却值得思索:

【案例】一节《角的分类》课中,教师让小朋友把手中的角进行分类,分好后,教师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小朋友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说,我说……”好几个小朋友从位置上站起来,有几个小朋友勇敢地跑向老师,当老师说:“来,你说。”其他小朋友依然高举着手,有几个口中不停地说着答案,还有几个甚至跑到别人那里“上门参观”。下面三人一组,五人一群,自成一气;上面老师和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自说自唱,无人理会,这时的课堂成了师生两人表演的舞台。自然,全班交流也就成了两人之间的“对流”。

【反思】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得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地从别人那里吸收些什么,有效地利用些什么。笔者认为,首先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把训练当作一项常规来抓。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他的话吗?懂了请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或“你觉得他讲得怎样?如认为好,请说说好在哪里。如认为不妥,说说哪里不妥?”并且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同学和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教师把学生推到合作交流的前台,使教师与学生的“对流”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渠道交流模式。这样学生会显得虚心、投入,有学生发言时,他们也会静静地听,客观地评价,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四、尊重≠放纵

【案例】一位教师执教《保护环境――进位加法》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一一板书:

(1)河边的小男孩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废旧电池?(16+8)

(2)他们一共捡了多少节废旧电池?(16+9)

(3)捡的易拉罐比废旧电池多多少?[(8+22)-(16+9)]

(4)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2+2+2+1)

(5)男孩比女孩多捡了多少个塑料袋?(25-7)

老师接着说:“你喜欢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问题。”学生马上汇报:“我喜欢解决第1个问题”,(16+8)[进位加];“我喜欢第4个问题,数一数就可以了。”(2+2+2+1),[不进位加法]“我喜欢……”

【反思】显然,课堂上最宝贵的授课时间也就这样在所谓的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随之溜走了。虽然适应了学生的选择,但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和淡化了教学的重点,降低了课堂教学实效;部分学生“不喜欢就不做”,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试想,在本课的教学中,选择“不进位加”和“减法”的同学又怎能跟上“进位加”内容的步伐?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要用新理念统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去尊重学生的思维。但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不等于“随学生去放任自流”。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学生为主,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引导无疑极为重要。其一,教师的有效引导应落实在学生思维的碰撞点上;其二,教师的有效引导应适时、适度。

例,教学《线段的认识》一课,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怎样画线段。老师先让学生独立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办法画的线段。学生上台演示,有的沿铅笔杆画,有的沿橡皮的边沿画,有的用尺画,有的用书本画……用哪一种方法好呢?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用实物贴着纸用笔沿边描很方便,有的说用尺画很规范……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实物直的边作依靠画线段是一种方法,但在学习生活中要画一条指定长度、又很规范、理想的线段,要用尺来画。现在大家尝试一下用尺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学习数学是一种生活的需要,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自然从中感悟,他们自然也会带着这种心理需求去探索用尺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了。

五、评价≠“捧杀”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确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愉快,树立学习的信心。

【案例】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

师:“黑板上的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生:“两个。”

师:“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热情表扬)

(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寓示着赞扬和奖励的“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

【反思】“一个图形有几个角”这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无可厚非。但是采取案例中那样由“集体鼓掌”、“口号呼喊”的精神激励加上“金星装点”的物质激励构成的表扬阵势是否有些过了?整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殊不知,一味赞誉与一味指责具有殊途同归的作用。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退去了应有的喜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了“表扬依赖症”,这样的评价难道不是“捧杀”吗?

新课程提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采用鼓励式评价。因为鼓励式评价可以激发优生更上一层楼,可以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但鼓励也应恰如其分,才能真正发挥表扬的激励性。另外,新课程在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因此,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裁判式”评价,我们还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巧妙的使用。如在作业中、考试后或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时,教师切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给学生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应该明确给出“是非”、“对错”、“好坏”的评价。一针见血指出其错误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及时纠正,重新构建新的正确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