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20: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1

1.知识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及运动的性质。

(2)掌握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其大小、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在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四、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将物理引入生活,从生活中举例。本课程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引入和分析论证课题;二是由打点计时器实验数据分析及频闪照片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前者是教学的组织进展形式,后者是课题的重、难点,两者相结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推理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七、教具准备:课件、牛顿管、刻度尺、铁架台、计时器、电源、重物、纸片

八、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那么,在我们生活实践中有哪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课件显示汽车的启动,刹车过程,六楼高空坠物等。

引出:今天我们将对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物体的下落运动进行分析。

(演示实验,师生互动)

分别将1.重物和纸片;2.重物和纸团;3.纸片和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请同学们观察他们下落的快慢。

由学生观察并得到:1.重的物体下落更快;2.物体下落的快慢似乎与质量无关;3.物体下落的快慢应该与空气的阻力有关。

如果我们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又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演示实验)利用牛顿管演示金属片和羽毛在1空气、2真空环境中下落的快慢(附:事先抽成真空做2实验,再现场充气做1,现象区分明显,效果更佳)

学生观察得到一致的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新课教学)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在有空气的空间,若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我们可以忽略阻力,物体的下落就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忽略次要因素而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

复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纸带上的数据处理方法。由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探究并得出结论:相等时间内重物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且由X=at2=恒量,判断出重物的下落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课件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分析频闪数据,进一步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我们发现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相同。那么这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是相同的。我们将它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

3.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纬度越低g越小。一般取g=9.8 m/s2或g=10 m/s2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4页)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都适用,同学们能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表达式?(由学生自主完成推导)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

h=■gt2;

vt2=2gh

九、课堂反馈

课本45页第2、3、4、5题。

篇2

【关键词】有效利用;抽象;魅力无穷;兴趣;发现式学习

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改变物理教学方式并重。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式学习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其有效途径就是将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在物理教学中理清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数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充分体会到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优越性:

第一、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其次,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班通”提供的网络资源、电子白板等,实现“人机互动”,这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式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各种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和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的学生发现式学习提供条件;教师可以在服务器上建立如:“魔灯”平台,将物理教学信息置于平台中,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媒介获取其信息并思考,从而达到发现式学习及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心理学表明,感知愈具体,表象形成就愈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优化组合,再配合以教师的讲解,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使传播信息量增大、传播速度加快,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正确地理解概念,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磁场的磁感应线的方向与形状这部分教学时,尽管教师可以用挂图、铁屑和小磁针等教具演示,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于理解,若是利用计算计多媒体设计三维空间画面,并模似出磁场周围的磁感应线的位置、形状和方向,栩栩如生,既准确又科学。再配合传统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由直观上升到理论就轻而易举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物理探究能力

第一、复杂的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的形象展示。物理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用语言、用文字等难以讲清道明,学生也难想象出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却能变静为动、变难为易。如:“自由落体运动”,“机械波的产生过程”、“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等,用计算机模拟时可化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变难为易。还可以用“慢镜头”播放,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和物理过程;如:在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用课件的形式演示了实验的全过程,给学生展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和操作原理,特别直观和清晰。同学能很快区分两种计时器,而且会简单的安装使用。使用课件“慢镜头”播放实验的演示过程,对个别在瞬间完成的实验能够看得很清晰,更有利于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第二、缩放两个不同的“世界”,让学生对研究的对象有直观的初认识。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宠然大物又说不清道不明,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看挂图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印象;现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微观世界加以放大,把庞然大物加以缩小,展示在学生眼前。例如:“理想气体模型”、“布朗运动”、“自转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等,可以利用电脑制作flas,形象而具体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微观和宏观世界有初认识。

第三、利用频闪照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运动规律。利用频闪照片记录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然后再与学生真实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研究运动规律,同时也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条件获得频闪照片,也可用照相机的录像功能获得运动视频,再利用软件(如:TMPGEnc 4.0 Xpress)将视频分解为帧帧图片,再进行有序排列,也可记录出各种运动的运动轨迹,为研究运动规律提供有效的图文资源。如:在研究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可用此法进行操作。

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其核心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充分发挥物理与信息技术交融的魅力,真正使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特效。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标》

篇3

下面从物理教学课例出发,以新课程理念的学生发展为视角,考察教师导学谈话的有效性,试探索和启示最优化的课堂操作。

一、谈话互动应以学生的点滴进步为取向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而有效课堂应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发展或取得预期进步展开。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到新东西、是否学有所用,或学得好不好、收效高不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在谈话互动中没有收获,教师即使“说得”很多、“导得”也很细,其导学也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在单位时间的收益低,学得很辛苦,或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教师的课堂导学谈话也是低效的。其实,最优化是判断“导”与“学”有效性的标尺。

按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让学生获得最好发展的合理教学方案,师生以相对最省的时间花费和精力投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最优化不单纯追逐效果,更要达到效率,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效果和可能大的成效。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的劳动产出,而且产出效益是以学生的有效学习来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有效学习量与师生精力的投入之比。因而,最优化理论要求把效率与效果同时加以考虑,实际上,也就给教师发出了基于学生学情,以怎样的导学谈话影响学生,才能令学生取得最佳进步或发展的有效教学呼唤。

有效教学理念实际是倡导“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中,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发展着想,处处以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去视听、思考、评估或反省自己的课堂言行,通过现场教学问题和当时学情的难易度来实施教与学的活动。

二、动态导学谈话“取于设计”、“生于学情”

尽管导学谈话的依据是教学设计,但不等于一成不变地照搬教学设计操作,因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景是具体的、繁杂的而且多变的,只有到了课堂才能知道真实情况,课前设计是难以精准预测的。教学设计只是根据教学对象和三维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最优化为重心的课堂教学构想及程序。所以,教学设计应把分析学情和如何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同化、顺应、平衡)作为课堂教学构想的核心,适时反思导学言行和评价预案的有效性,而动态“生于学情”的“以学定教”谈话技艺,是操作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前提,是问题导学迈向有效和最优化的成熟标志。

既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谈话导学技艺收获不同的课堂效果,那么要想问题导学最优化,首先教师就应摒弃“照本宣科”的谈话灌输做法,摒弃只关心课堂言语的环环相扣和按教案“牵着学生思维走”的教学习惯或课堂操作步骤。要恪守编写教学设计的备课理念,明白课堂设计只是构想,仅是对课堂双边活动的预想、预测或预案,这种策划只能针对课堂活动的大方向、大轮廓和师生信息交流的主线。其次,教师要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领和原则,践行“取于预设”和“生于学情”的课堂动态策略。因为只有到了课堂上才能知道互动的真实情况,即存在“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应变技艺”,具备一定的管理动态课堂或临场应对学生“真实学情”的能力。因此,课前了解学情是基础,课中洞察实情的“视听”是关键,据此自评、反思而适时调控课堂言行,才能让教学谈话预案有效化作“动态生成”的问题导学活动。

三、问题导学谈话的有效性考释

1.引课导学

引课导学,就是教师通过预设的话题引入新课(教学问题),其目的是让新旧知识流畅而有效地衔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而快捷地投入探索新知的学习状态。一般以温习旧知识的复习性提问、巩固已学知识的结论性提问、以设疑激趣引发探索奥秘和新知欲望的实验或谈话探究方式引出新课。引课的话题或导语是不是“导学”问题?是“真”问题还是无需引导的“假”问题?链接什么相邻的教学问题?有没有意义?链接的必要性或意义大不大?该引题对引导学生探究或激发其理性思考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果或作用?在没有自我评估的教学自律下,难免遭遇话题作用或目的不明确、陈述表达不清楚、缺失指向性和导向性、问题难易度和问题量不适中、为问而问作秀等等情况,时常引发谈话提问多余、低效或无效的后果。

下面以“大气压强”的引课导学为例,考释某教师引题谈话的有效性。教师:“大家知道,物质有三态,我们已经学习了固态、液态的压强,那么气体有没有压强呢?”学生可能回答“有”、也可能随意回答“不知道”。该引题“大气压强”谈话,看似简明流畅,其实是无效的:(1)引题谈话“气体有没有压强”的用意是什么?是设疑(激趣)引题、还是复习知识的提问、或者以设问让学生去探究新知?是为突出重点提问,还是为处理难点谈话?(2)预设的谈话作用(效果)有多大?事实上,我们难以琢磨出该谈话的功效。如果引课导语有益于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或能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心智活动(猜想),以至在探索新知、解决疑难上得以进步(发展),如此的导课言行是讲实效的。不过,上述教师对学生的设问,学生无法在知识或方法上有所感知,何况其言词“固态、液态的压强”,已经透露出“气体有压强”,其言意直接指向“大气压”知识(结论)目标,再让学生去“猜想”实则多余,因为已经流失了思考的空间和价值,所以,多数的回答为“有”。而且,该话题也没有让学生去“猜想”的情景衔接或线索,所以,也有不少学生必然会说“不知道”。可见,“气体有没有压强”的设问,一是没有可供思维驰骋的材料,纯属让学生瞎猜,二是没有“导思”的空间而无引课价值,即谈话设问是假问题,实际上没有必要,因而,这样的引题或导学无用亦无效,甚至引费课堂有限时间的疑虑。

2.课例导学

以“半知的”知识为导学基点的谈话探究,是教师引领学生深究思考的教学技法。因其以谈话交流为启迪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平台,而类似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不过,前者着眼于引领学生潜心思索,旨在以“启发发现、倾听补白”的谈话引导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惦惦脚”就能够得上目标,以此互动方式启发和激励学生思考、积极深究问题,实现探究学习或发现问题结论的探索体验;后者实际关注的是学生接受式学习氛围,意在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思路,教师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处于跟进式理解学习状态。

例如,关于“力的作用性质”之导学谈话。教师:“踢足球时,球离开脚后,脚对球的作用力消失了,可是球还要继续向前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吗?”学生似乎心领神会,于是回答:“不是”。这种典型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学生处于接受式学习环境,教师不是向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而是意在如何把知识“嚼烂”(讲清楚)直接“喂学生”(让学生接受)。其实,上述问题属于学生“半知的”范畴,教师不妨提供“足球从飞出到飞行,最后又在地面上停下来”的(运动)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维加工“力使足球运动,又使其停下来”,继而以“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的谈话点拨,学生也许就能体验和概括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其学习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所以说,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是结果式启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问题答案为中心的启发,教师针对设问的话题,事先拟定好一个学生尚未认知,或头脑中没有储存过的“标准答案(结论、结果)”,通过所谓的“启发式”提问,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逼近问题答案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教师往往因此而获得启发教学的成功感。但实际上,课堂导与学的探究效果变得低效,问题导学的效能大打折扣。

探究“半知的”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的问题导学,是以“启发——发现”为价值取向的谈话探究,是物理课堂最基本而常用的教学技法。下面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谈话片段为例,考释教师导学谈话的有效性。

教师:(引题谈话)我们把物体自由下落过程定性成什么性质的运动呢?(随之,投影图片)以导语“请同学们观察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注意照片是用等时法拍摄的”,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提示关键信息。

(关于落体性质的话题属于“半知的”知识范畴。谈话导语让学生积极思考小球运动的快慢,该知识已为学生熟悉,无需启发,所以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处理,旨在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教师要求学生深究的问题上来。)

学生:v=s/t,平均速度v增大、小球做加速运动。

教师:嗯,推理有据!同学们参照小球影像数据速算间距差,还发现影像间距差d近似相等。其实,这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缩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d必为常数,设频闪间隔为T、加速度为a,那么d=aT2,据此,我们可以把自由落体定性为什么运动呢?

(教师反馈、评价后的补白,一是让学生以假设验证法把自由落体定性为“匀加速”运动,二是勾起学生回顾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外延,为引出探究加速度的测算方法埋下伏笔。d=aT2为推论性知识,只在习题或实验中出现过,该教师的补白适时、有效。)

学生:d≈1.6cm为常数,自由落体为“匀加速”运动。

教师:聪明。利用频闪照片的数据,我们可用哪些方法测算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运用我们已有的匀变速运动知识或方法,试一试。

(测算加速度“可用哪些方法”的设问,其答案是开放的,难易适度,属于学生“半知的”方法。因而,谈话探究教学适宜。)

学生甲:用位移公式s=at2/2计算。取小球前5个影像间的距离s=12.5cm,算出a=2s/t2=2×0.125/(4×0.04)2≈9.77m/s2.

学生乙:d=aT2,小球的加速度a=d/T2≈1.6/0.042=10m/s2.

教师:嗯,两位同学的方法各有特色,数据也合理。请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新方法?

学生丙:取小球的3个连续影像,第2个影像为时间中点影像,因为小球做匀变速运动,因而,该段平均速度■=(v1+v3)/2=v1+aT=v2,即时间中点(影像点)速度等于该点前后两个影像间距上的平均速度:v2=■;以平均速度推算各影像点的瞬时速度,然后运用速度公式v2=v1+aT,即可算出加速度。

(教师通过“还有没有其他新方法”的谈话引导,激励学生思维创新,实现了探究——发现的谈话价值取向。)

3.启发导学

导学谈话贵在启迪学生思维、点拨思路、引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于某些具有一定深度或疑难的物理示例,就要注意设置问题链,即让启发话题渐次推进知识节点、导向方法脉络;让谈话由浅入深递进、缓释问题难度;让对话演绎环环相扣、指向疑难深处。因此,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应有问题链,教师以阶梯式话题与学生互动,为启发导思奠定有效演进基础,补白拓展性知识或方法、点拨知识节点或构思取向、启发思维过程或方法脉络。

(1)结果式启发(问答式谈话)。示例:将质量为m的物块轻轻地放在以2m/s匀速传动的水平传送带的一端,物块由一端运动到相距30m的另一端,历时16s。问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是多少?

教师:滑动摩擦系数是待求量。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怎样?

学生:与带速同向。

教师:对。那么物块最初做什么运动,最后又怎么运动呢?

学生:匀加速运动。

教师:嗯。不过,当物块加速到与带速相同时,就会相对静止而匀速运动至另一端。想一想,物块最初的加速度该用什么知识和方法计算?

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

教师:以?滋表示摩擦系数,则加速度是多少?据此,以速度公式算出物块最初运动了多少时间和距离?

学生:a=g?滋,t1=2/g?滋,s1=at12/2.

教师:很好。物块匀速前进的距离怎么计算?基于传送带总长即可推算出?滋吗?

在没有题设图示的情况下,一般应引导学生学习边审题边画图(情景图、受力分析图)的思维技法,而该结果式启发谈话让学生被动答问、剥夺其主动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显然,难以有启迪学生思维与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此类传送带问题的作用,更难以让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进步,因而,这样的启发谈话是低效能的。

(2)过程式启发(导学式谈话)。示例:如图1所示,两条轻质细绳系住重物,绳■与天花板夹?琢角,在足够长水平绳■的端点B向天花板逐渐移动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与天花板的夹角?琢不变。试探究:该过程中两条绳中的张力变化情况。

教师:水平绳■的端点逐渐移动,■绳的“夹角?琢不变”隐含什么?重物处于什么状态呢?(引导学生审题)

学生:重物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教师:嗯,不错,重物是“动态”平衡!小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以补白反馈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平衡是动态的,随即引出探究动态平衡的条件问题)

学生:合力为零。

教师:对,学有所用。重物受几个共点力平衡?这几个力各有什么特点?(以激励性评价启发学生构建动态平衡“图式”,解读与之适配的各力动态特征。)

学生:重物受三个力。重力不变,■绳的张力方向不变,■绳逐渐倾斜,张力(大小和方向)随之变化。

教师:高见。■绳的张力方向不变,■绳中张力逆时针旋转,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渐渐增大。那么,怎样计算这两个变力的合力?(面向全体学生反馈、补白,启发思考动态合力的计算方法。)

学生:正交分解式合成……不,直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教师:嗯,不过,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图示是动态的,我们将遭遇分析合力变化的困惑!还有其他分析方法吗?(旨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哦,还有……。

教师:是否可尝试三角形法则呢?我们知道,它与平行四边形法则无本质差别,而且,有时更为快捷、实用。基于三个力的动态平衡,可以定性推断其中两个动态变力(张力)的合力情况吗?(教师倾听,动态生成“补白加点拨”的谈话,引领学生建构三力的动态矢量三角形合成图。)

学生:哎呀,知道了,以■绳和■绳的张力作矢量三角形,它们的合力必然与重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教师:对,两条细绳中张力的合力必须竖直向上,重物才能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聪明!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矢量三角形分析图和结论展示出来,让我们也分享一下吗?

学生:(举手)我来,于是走上讲台,画出图2并解释了结论(学生在教师的谈话引导下,获得了具体进步,其进步是明显的。显见,这是过程式启发下的有效学习效果。)

图2谈话导学:构建动态平衡下的矢量三角形

教师:该矢量三角形直观地反映了■绳中张力在不断减小,而■绳的张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态势。其实,物体凡是受共点力作用而平衡,都可简化为以三个共点力构成的闭合矢量三角形来分析和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图解思维技法(教师归纳“串理”,点明分析共点力尤其是三力平衡时,圈定并建构闭合矢量三角形图解法的应用价值,以此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技法。)

4.反馈导学

反馈,是指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对实时学情作出的监控反馈或给予学习成效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答问的正误给予的研判、肯定、鼓励,对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时反馈点评、纠错导向、补白护航等。倾听,指教师欲采集来自课堂的学生学习实情,就要“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反应),以此实时洞察课堂“学情”,即教师要有换位明察的导学技艺。“倾听”让教师不埋头拉车,发现学生想法的由来,是诊断其知识经验背景中所欠缺某一知识或思维方法的“听筒”。

故此,教师在课堂导学中,必须正视和反思自己的反馈谈话,学会“倾听”和评价。(1)以激励为主,适时评价,力求评价标准个别化。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的效果。不同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不同,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导学效果。例如,对学困生的些许或微小进步,要予以积极的评价反馈,让这批学生感知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关注和认可,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以此点燃其努力学习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2)把握评价语的褒贬分寸。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反馈点评,要让学生有“受益性”,因而,内容翔实、言简意赅的评价语至关重要。首先,不能仅仅说声“好”,以对话形式应付,也不要以“对”或“错”等简单褒贬学生的回答,力图客观、适度的点评是关键。其次,在反馈问题的“正误”判据时,避免以“对不对”、“是不是”等无效的“口头禅”形式讲评,这样的问答式讲评,缺少启发性,也会显得苍白乏力。(3)不可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或想法。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回答或认识,有深浅之分、快慢之别,教师只有察颜观色、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分析学生的声音,才能明辨学情进行诊断性评价,让学生知晓有关知识或方法的缺陷,明白努力的方向或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肖学雷.物理习题分析/示例教学思维范式.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篇4

在实习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习,首先是听课。要做好听课笔记,跟着授课老师的思路走,授课是一门艺术,既要讲得清楚,又要生动。听课就是听出老师的教学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授课老师的教学优点。

听了课后,准备授课。授课首先要备好课,备好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写好教案。

备教材,分析教材,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都得在授课前清晰地规划好。

备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现有的水平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写教案,是把整个所要讲的知识在课堂中怎样实现的过程写下来,从三个维度,以学生为主体。

接着是上课。在真正的课堂中,我毕竟是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上面对那么多的学生,总免不了紧张。

刚开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总忘记下一步该说什么,尽管已经准备了很久,对教案,对教材都眼熟能详。上课的节奏不能把握。

我第一节上的是自由落体运动,虽然准备得很充分,可是在课堂中,学生还没听懂我在讲什么,笔记也还来不及做,我就开始讲授下一个知识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我讲的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犹如云里雾里。由于指导老师同时教四个班的,接着第二个班老师亲自操刀,同样的内容,我的知道老师却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活跃。接着第三个班老师又给回我上,在观摩了老师上以后,听取老师的意见,在重要的知识点反复强调,这样学生才这道这个知识点要做笔记,课堂节奏放慢,高中生的接受能力虽然比初中时有所提高,但是速度还是不宜过快的。课堂中偶尔加入些轻松幽默的语言,确实使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又能更好地学习。在课堂中一定要跟学生互动,提问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全班,问题一定要问得有意义,有启发性。第三节课上完后指导老师肯定了我的工作,这使我大受鼓舞。接着在第四个班里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

讲了两节的新课还讲了一节的习题课。

习题课的习题不宜太多,我选了四道题,都是些典型而且全面覆盖所学的知识点。在讲题过程中,要借助草图构建物理过程,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讲授习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要照顾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讲题是节奏同样要适中,语言简练,不能啰嗦,学生才能听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的课堂中才能学到授课技能,在这里要谢谢指导老师的不吝教导,以及上课学生的配合。

实习还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不易。工作繁琐。

高中生在生活、学习以及纪律方面需要班主任像父母般仔细反复叮咛,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教好自己的那门功课外,还要进行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如晚上巡宿舍,早午晚三个时段的跟班等等。由于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大多是家中的独自,难免娇生惯养,没受过什么挫折,心灵比较脆弱,又要彰显个性,他们都很早接触网络文化,思想比较早熟,比较叛逆,喜欢跟班主任对着干,教育他们需要一手硬一手软,树立班主任的威严,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两手同时抓。

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两个“大姐大”,还有一大票的顽皮男生。对于他们我选择逐个击破,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建立师生中的信任,帮助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分享他们的快乐。

刚开始晚修坐班时,我坐在讲台上不敢直视学生,更不敢在讲台下面走动,后来才逐渐从我是教师的角色出发,慢慢走上班主任工作的轨道。

晚修坐班刚开始时学生也不敢问我题目,跟他们熟络以后,才渐渐有学生请教,到后来整个晚修,我都基本不能停下来坐坐,都在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基本都是很简单的,但是你不能不耐烦,要详细而又清楚地给他们讲解,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班主任工作还有很多琐屑的事,校的广播操比赛,早上的升旗,早操等等,都要亲力亲为。当我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时,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也不繁琐,我们会快乐地完成这些工作。

我在办公室里听到过一个很有感触很受感动的话,因为高一要军训,班主任也要跟班一起去。一位教师问军营里的情况,领导说班主任的生活必需品军营有提供,而且多多都没问题。学生要自带。接着办公室里的教师都说:“那我要63条棉被,这样我的孩子们都不用这么麻烦带这些去了。”可见,班主任工作其实也是老师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实习的总结。实习让我具备了教师的一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待加强。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也。

篇5

面对高考压力,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模式,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全校开始实施“1+1教学模式”。所谓的“1+1教学模式”,即“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的组合模式。“自主课”在前,“互动课”在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在汇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过程,共同解决一个或一组教学问题。第一个“1”是自主课(使用教学案),第二个“1”是互动课(使用教案),其中“自主课”强调三个要素,体现学案的价值取向,“互动课”设计三个环节,即“小组展示”“导学释疑”“检测小结”体现课堂的结构特色。

下面我以《平抛运动》为例来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我觉得欠缺的地方。

第一个“1”,我让各班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由6~8人组成,成绩好的是组长,每组都优差生搭配,以起到好带差的作用,学生围圈相向而坐。

首先我告诉大家任务,这节课要掌握的是平抛运动的定义和

性质、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以及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研习或合作探究,按要求完成本节学案的

内容(学案是我们老师根据资料的情况,强调了核心考点,补充资料上没有的题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

我的任务是当好“导师”,个别解疑。我会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答疑,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学生的情况不同,差生、中等生与优等生,给他们基本题型的解答,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各组长收集起来,为上好第二节课做好铺垫。

第二个“1”,我把上节课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类整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概念,规律不清;一类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掌握不牢固。

1.第一类问题的具体表现

(1)对平抛运动的性质没搞清楚,不知道它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实际是对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定义和平抛的受力特点没搞清楚。

(2)对平抛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特点不太清楚,即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

(3)对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不是很清楚,实际是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不清楚。

2.第二类问题的具体表现

(1)不会画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矢量三角形。

(2)对于求比值的问题,不会找出共同规律,写出表达式,然后根据要求量和某个量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来方便解题。

(3)对题目中的临界问题找不到临界条件。

针对第一类问题,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不少学生基础比较差。对于第二类问题,我从学案里选了基本题型让学生来讲解,讲解完我会问学生是否正确,有问题的地方让他们加以纠正,如果他们找不出来,我再纠正,还会问他们有没有其他方法,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讲解做点评,并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所用规律。

我选了一道选择题(2010·全国Ⅰ卷):

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起速度方向

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1虚线所示。小球在坚直方向下落距离与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通过学生对这道题的讲解以及我的点评,学生掌握了平抛运

动的基本规律,会画速度和位移矢量三角形,并用三角函数知识解

题,还记住并会应用结论: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tanθ=2tanα.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比如临界问题,我会提出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句让他们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这些条件以及一步步解决

问题。以下面这道题为例:

如图2所示,女排比赛时,排球场总长为18 m,设球网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网前3 m处正对球网跳起将球水平击出。若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为使球既不触网又不越界,求球的速度v0的

范围。

通过讨论:

首先,让学生理解实际的运动过程,排球运动员是在网前3 m比网高0.5 m处击球,触网和越界都是临界条件。

其次,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触网还是越界球拍出后的运动,都只

受重力,有水平初速度,所以球做平抛运动。

最后,让学生清楚触网对应的初速度是最小值,越界对应的是

最大值。

分析完这些以后让学生上黑板做,学生迅速做完了。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案设置问题恰到好

处,学生是乐意想办法把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

第二,给学困生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只要差生能抓住课本这个资源,就上课讨论过程中可以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第三,锻炼了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学生上黑板做题,考验了他们的心理素质,锻炼了他们的应考能力(一般我会根据题目的难度限制解题的时间),训练了他们的解题规范性,还

提高了他们对题的驾驭能力,因为会解跟能讲出来是两码事,后者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模式是从高三才开始实施,学生不适应,特别是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因为他们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其次,这样的情况下,教学进度令人担忧,因为我带的是校重点班,班上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大部分题都存在问题。这样的互动讨论、让学生讲解的模式,特别是有些学生如果再不太会讲,很浪费时间。

篇6

物理是传承学科知识、揭示科学规律、公告科研成果的重要学科,物理课程与当今先进科技成果紧密结合就不能缺失。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在物理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网络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学生习题更新、掌握高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3.直观生动、新奇有趣

物理学科比较抽象,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利用现代媒体,能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非常浅显易懂,学生更能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一些平时难做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我们可以用多媒体使情景恢复,很好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学生很清楚地观察。如在讲解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空洞的理论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制作让学生有非常详尽的了解。根据不同内容,利用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4.难为易,操作便捷

利用多媒体能恢复习题情景。以高一物理平抛运动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本节课习题的处理都感到费力,原因是物体的运动要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演示实验太快,瞬间完成,学生不易观清楚。为了使学生弄懂这一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图、分析、讲解、说明。即使如此,有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同学也还是听得似是而非。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即可轻松自如地解决,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再将此过程模拟出来,控制动画的运动速度,使学生非常清晰明了地观察此现象。

5.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在目前阶段仍旧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这种模式在重新组织提供物理情景,设置物理过程,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有许多优越性。这种教学模式对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选用也比较适合,并且可以应用于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甚至实验课。

但在应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加强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弥补如前所述的诸多不足。同时,应主要针对难点、重点的突破,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千万不可滥用或搞形式。例如,因物理学科其自身的特点,物理演示型课件就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就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另外,针对物理学科,建议加强并重视与物理实验教学相互结合渗透,使之相得益彰。

6.学校应加大软件库的建设,加强积件的开发

教学资源尤其是软件的严重缺乏,是目前困扰课程整合的另一个瓶颈。我国去年“校校通”工程投入已达200多亿,但投资效益并不明显,其瓶颈就在于教师培训和软件建设的滞后。中小学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美国在实施中小学信息化规划时,2000年硬件、软件及资源、教师培训投资比例分别占63%、20%、17%,专家评估达到理想目标的比例宜为45%、25%、30%。但限于现状,要想大规模的建设软件库,一则不现实,二则目前的软件急需更新,因此,各个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新一代教学软件积件的开发,也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篇7

1.物理教学的心理化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物理知识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感兴趣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案、优化学案,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内在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应做到:老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重视学习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感,体验类科学发现的探究历程,掌握物理学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常用思维方法。教师要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有意义的潜在问题,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视角上的感受,使教学内容自发地引起学生直接、迅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实物展台上,将接通220V交流电的白炽灯泡,置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时,在屏幕上会非常清楚的看到,灯丝在不停地抖动。学生看到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思考,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终于领悟到其中的物理原理,体会到探究的愉快,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达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2.物理教学的意义化策略

教师要培养学生渴望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乐学、要学、会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枯燥乏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学习方式,运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吻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富有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1)、在物理教学中注意言传身教,把某些不含情感因素的物理内容添上情感色彩,加上适当的渲染,以情激情,影响感化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例如:讲"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我说它们是"情同手足,唇齿相依,既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年同月同日死"。再如讲"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来拒去留"时,以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个闭合的金属线圈产生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磁铁插入时,线圈后退,即来时拒绝,犹抱琵琶半遮面;磁铁离去时,线圈往前追,似依依不舍,柔情似水等等。通过这些带有感彩的知识讲解,诱导学生进行有趣而积极的思考,介入知识的深思之中。

(2)、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物理语言、图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相、电视画面,将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等动态语言合理组合应用于教学,让学生喜欢你上的每节课。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教学中,我用Flas演示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回收过程。当发射速度V1v>7.9km/s 时,卫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围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当发射速度11.2km/s V

这样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兴趣。到下课了,许多学生还是兴致勃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

3.物理教学的成功化策略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追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哪怕是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赞赏。为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物理教学中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而人的潜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它克服困难的程度来衡量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设置难度不能太大,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一根细绳挂在又高又暗的城堡中,我们看不见它的上端,只能看见它的下端,如何测出细绳的长度?学生们的想法有:①、爬到城堡的顶端,放下一根绳子,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②、一人站在城堡的顶端,自由释放一小石子,另一人在释放一小石子的同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然后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t2可求出绳长。③、让绳子下端做微小摆动,利用T=2 可求出绳长。综合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第三种方法最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要适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中产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4.物理教学的美感化策略

篇8

关键词: 提问能力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家巴布鲁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却有形无形地影响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师习惯于通过讲授、提问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却很少让学生通过提问表达想法,只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教育贵在创新,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应从问题切入进行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问的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引导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中心。

一、让学生有问可提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应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这种发现“真理”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求知的训练才能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1]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好奇和怀疑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问问题罢了。牛顿正是对下落的苹果好奇,提出为什么苹果不往天上去,而是落到地上来这一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正是对开水蒸气顶开壶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学生如果缺乏好奇和怀疑,就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不用说创造能力了。学生应该从教室里学会提问的艺术,知道问题是“如果”提出来的。

知识不可能全都正确,学生要不断对自己学到的知识产生怀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能力,敢于挑战作者的权威,敢于挑战编者的权威,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敢于对作者的文本提出质疑,敢于对编者的注释提出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接受十个知识更有价值。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用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因重量而呈现不同的速度,挑战了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存在2000年的结论,不同重量的物体,从高处下降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重的一定较轻的先落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的不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会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蕴含着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作者构思主旨、情感中心的“文眼”质疑,对蕴含着作者思维轨迹、行文顺序的思路质疑,对蕴含着文章多元理解、尚无定论的模糊点质疑,对蕴含着文章丰富想象、有所发挥的“空白点”质疑。让学生读中有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让学生愿意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却不愿意提问,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同时因不愿意提问影响了创造能力的开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提问动机,诱发学生提问。

在激发学生提问动机方面,常用的策略有二:一是提供相应的信息,诱发学生提问。通过课堂和其他活动方式,向学生提供有关科学家在学生时代善于主动提问,后来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使学生由羡慕想到“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时刻提醒自己主动提问。二是组织竞争活动,激发学生提问的动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看哪组学生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给予表扬,表现好的组,会更加努力,保持第一,表现差的组,会总结教训,争取战胜好的那组。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知过程的主体,享有这种思维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没有哪个学生愿意放弃这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谁也不想认输。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让学生敢于提问

许多学生愿意提问,却不敢提问,有话不敢讲,有问不敢提,有理不敢论,唯恐遭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训斥、嘲笑和挖苦。这些情况经常存在于专制、封闭、严厉、压抑、紧张的课堂里,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甚至认为学生在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学生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和惰性,丧失敏锐性、批判性和创造性。[2]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看做是人格独立的人,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学生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学生交往,使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有血有肉、丰满充实。教师应该通过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和关心每一位学生,支持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应该做到大公无私、襟怀坦荡、不感情用事,对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待人诚恳,信任、理解、同情、尊重别人,与学生心理相容,保持长久的友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那些不敢提问的学生,教师可以点名让他们起来提问,学生提问时,一定要保持课堂的安静,让他们尽量把所有的问题问完,以使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也尽量使他们提的问题少一些疏漏,避免打断他们的思路,削弱他们提问的勇气。学生从被动提问到主动提问,完成一个彻底的转变,在无所畏惧、大胆提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让学生有时间提问

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关注的是抽象的学生,而不是具体的、有差异的学生,或者往往关注个别优秀学生,关注教师与学生一一对应的问答式教学,常常出现的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回答,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完全依照教案或者课后的习题,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环节、完成“教案剧”的过程。[3]一堂课的时间全部由教师操控,偶尔会剩余些时间也只是让学生做练习,教师丝毫没有意识到学生还有没有疑问。积极的学生可能会利用这些时间向教师提问,也可能利用课下时间向教师提问,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能够做到的,而且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问答,所产生的效果只能使部分学生受益,没有关注到其他学生的需要,达不到学生集体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时间提问。

在这方面,常用的策略有二:一是教师每讲一部分,便问学生有没有疑问,有疑问则解决,无疑问则继续讲课,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得到解决,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顺畅。二是利用一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解决学生的疑问,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没有疑问,一堂课才算完美结束。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