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废弃物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01 11:2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废弃物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厂废弃物管理办法

篇1

一、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责任分工

(一)县区政府责任。“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各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本辖区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统筹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有关部门责任。

农牧部门负责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管,依法查处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违法行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负责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的许可与监管,严格规范分装食用植物油行为,严厉查处无证分装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行为;依法查处非法提炼加工“地沟油”黑窝点以及使用“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等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经营食用油的监督,规范经营者建立食用油购销台帐、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行为,严厉打击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行为,杜绝“地沟油”流入食品市场。严厉查处购进和销售未经许可的分装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并通报当地质监部门。

卫生部门(待职能划转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监管。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查处购买、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购进和使用未经许可分装的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并通报当地质监部门。

环保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处置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竣工“三同时”验收工作,依法监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及排污情况;负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依法查处超标排放油脂废水等环境违法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餐饮业行业管理,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指导,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地沟油”流入预防机制,引导餐饮企业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各项管理制度,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餐饮企业诚信经营。

城管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的许可、备案和监督管理;禁止有毒、有害废弃油脂和餐厨废弃物进入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系统。负责对批准设立的占道经营食品摊点、早市、夜市及占道经营食品流动商贩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规范销售和使用食用油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经工商、卫生等部门认定销售和使用“地沟油”违法行为的占道摊点和流动商贩。

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旅游景区景点食品经营摊点食用油购进与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配合监管部门依法开展食用油购进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山庄及周围寺庙旅游景区景点内设立的食品经营摊点食用油购进与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配合监管部门依法开展食用油购进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财政部门负责对食用油监督抽检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对构成犯罪的制售“地沟油”案件进行立案查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执法及“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督促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中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生产经营单位责任。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单位和油脂加工、经营单位对其生产、收集、运输、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和生产经营的油脂负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实名制。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生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加强对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二、进一步强化“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

(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加工厂(点)为重点单位,以食用油质量和进货渠道为监督检点,以全面排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所用食用油质量和进货渠道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或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的违法行为。

(二)食品流通销售环节。以食用油销售者及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严厉查处和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行为。严格规范销售者主体资格,监督食用油销售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依法监督销售者把好食用油进货关,监督食用油销售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三)餐饮服务环节。以城市(镇)、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矿区等重点区域的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为主要对象,加强巡回监督检查,主要查验食用油购货查验记录和索证索票记录,依法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行为。对使用“地沟油”的餐饮单位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废弃油脂提炼环节。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仔细排查和清理非法提炼“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对发现的问题追查到底,对黑窝点一律取缔,严厉打击有关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化利用。

(一)严格餐厨废弃物处置。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本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要求其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随意倾倒、堆放或排入公共排水设施、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禁止餐饮服务单位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发现问题严厉查处。要以集体食堂和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推行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保持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二)严格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具备相应收运资格、未经许可或备案的坚决予以取缔。重点监督检查餐厨废弃物运输单位是否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是否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并保持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三)严格餐厨废弃物后续处理。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监督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维护处置场所周围的环境卫生,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餐厨废弃物的,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微生物菌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要监督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保持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设备停产检修要提前书面报告。

(四)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监督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单位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要创造条件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通用的信息平台,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餐厨垃圾的收运单位收运的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要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处置单位予以确认。

(五)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查处和收缴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运输工具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的行为。对违法销售或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内部食堂不按照规定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除进行处罚外,还要追究食堂所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四、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各县区政府要借鉴国内外处置餐厨废弃物的成熟经验,积极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餐厨废弃物回收、运输、集中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沼气、工业油脂、生物柴油、肥料等产品,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会同市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积极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技术研发、资源化产品安全性评估等工作,加快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发展。

市城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广泛调查研究,年底前确定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区,并牵头研究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和试点县区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对试点县区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示范推广。试点县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认真做好试点工作。其他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借鉴成熟经验,积极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五、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地沟油”整治、餐厨废弃物管理是城市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多。各县区政府要站在讲政治、保民生、促和谐、维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二)认真组织督导检查。市政府将适时对各县区食品安全整顿、“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问题突出且得不到解决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县区政府也要对本辖区开展“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全省“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及时核实举报线索,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如发现违法提炼、销售、使用“地沟油”和购进、使用来源不明食用油脂的,监管部门要坚决依法严厉查处并立即销毁。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在“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单位,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和非法制售黑窝点要坚决予以曝光。

篇2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逆向物流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农业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四大类。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实施对现阶段“三农”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点

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除具有一般的逆向物流的特点外,还有其典型的特点。

1.数量大。统计年鉴中对农业废弃物还没有统计数据。但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有40多亿t。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26.0亿吨,农作物秸秆7.0亿吨,蔬菜废弃物1.0亿吨,乡镇生活垃圾和人粪便2.5亿吨,肉类加工厂和农作物加工场废弃物1.5亿吨,林业废弃物(不包括薪炭林)0.5亿吨,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吨。

2.分散性。我国地域辽阔,与城市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集中性不同,农村生产和生活是分散进行的,村落相互之间的距离近的几百米,远的几公里;家庭是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因其分布地域广泛, 从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分布面广、逆向物流服务对象的数量庞大,逆向物流规模普遍较小。

3.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这就决定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表现为在农产品成熟时,出现短时、较大的农业废弃物,而季节过后,农业废弃物迅速减小;畜禽生长出栏也都有一定的周期;这些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呈现较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4.差异性。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各地农副产品品种多样,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地区,同种农副产品,其质量等级也不一样。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存在着地区间人文经济等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总量不清。我国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仅仅是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进行的粗略估算,每年产生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分布、利用状况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出入很大,难辩真伪;各种利用途径比例及具体应用情况也不清楚。更谈不上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的数量、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等确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数据不准,必将带来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盲目性,从国家层面上难以制订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规划。

2.利用意识不强。数以亿计的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和潜在资源库。以1999年畜禽粪便产生量为例,所产生的19亿t畜禽粪便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农业废弃物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用当前农林废弃物产量的50%作为电站燃料,可发电4000亿kW・h,占目前我国总耗电量的30%左右。2020年的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达到15亿t标准煤,如果将其中的50%用于生产液体燃料,即可为我国石油市场提供2亿t液体燃料。目前,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双重性认识不清;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农村正向物流、工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或者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技术,而很少有人关注农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对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忽视,从而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投入和建设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

3.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显得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讯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我国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网总规模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比,仍相当落后,公路密度只有美国的约五分之一英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十五分之一。目前仍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在我国农村由机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其余80%则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我国农村的汽车、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平均每20户才有一辆,而当前世界平均车辆保有量每10人一辆车。这些都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4.农业技术与装备落后。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资金不足;而在国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只占30%,产后投入比例高达70%。我国优良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创新的技术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适应性能好和推广价值高的技术更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到位,比如在我国规模化养猪设备引进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整套技术,而仅是盲目的引进养猪设备,而忽视粪污处理技术设备的配套。不清楚农业废弃物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导致我国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利用率低、商品价值低,不能形成产业化,也就不能有效地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低,等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靠人工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成本。

5.缺乏政策法规。目前国家没有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专门法律或法规,近几年各行业部门临时制订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标准或技术准则,标准化程度较低,随意性强。具有执法权的环保部门只按制订的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去监督管理,只有“罚”没有“奖”。基本上采取末端治理思路去“堵绝”污染。管理养殖业的农业部门,主要是抓“肉、蛋、奶”的生产,不重视农业废弃物这类“副产品”,更谈不上相应的鼓励治理政策。多头管理也造成部门间的有关政策法规的矛盾和冲突。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可操作性差,而且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没有对应的废弃物管理办法,更谈不上系统的监测、监管、预测和预警体系。缺乏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的导向或地区政策变动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缺乏理性的规划,出现不必要的混乱,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会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谋求农村逆向物流新发展的对策

1.构建顺畅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支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需要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回收点、回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农业废弃物的利益应该具有规模性,企业应该组成战略联盟形式。逆向物流运作流程应具有以下流程:分散产生-集中回收-分类配送-专业处理-分类配送-进入企业联盟。经过高级专业化处理后的农业废弃物,此时将其分类配送到需要的工业园区,企业联盟再利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如图所示。

2.营造良好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环境。从发达国家发展逆向物流的经验来看,发展逆向物流需要法律、规章做保障。目前新农村建设刚刚步入轨道,新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难度很大,更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建议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关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制定一系列涉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从事农业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因此,应由政府出面,各方协调,统筹规划,制定新农村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方面的相关规则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土地、资金和技术扶持等),同时应加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和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强化对耕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监控,约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3.企业联动,促进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由于农业废弃物具有分散性、差异性、季节性等特点,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应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道路,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企业是回收逆向物流的主要来源方,参与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重视回收逆向物流发展,加大回收逆向物流投入,加快回收逆向物流人才储备,成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主力军。开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实现:(1)由产生农业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2)由需要农业废弃物的企业回收。(3)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注重鼓励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4.发展农产品物流技术,源头控制农业废弃物。农村物流中,农产品是重要物流客体,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还缺乏现代的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有四分之一强的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另据统计,我国每年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输路途中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源头控制要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有利于逆向物流的实施。,开展绿色正向物流,加强正、逆物流协调配合。加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源头控制是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重要一环。源头控制得好,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品就少,就能大大减少回收逆向物流业务。

5.培养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专业人才,增强全社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首先,必须向企业和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提高企业和农民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的认识水平。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现代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适应时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省略

[2]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9)

[3]孙振钧 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

篇3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台北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39-12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城市垃圾量也与日俱增,舒缓资源损耗并减轻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议题。2015年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显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且增长快,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到2012年17081万吨,30年增加近6倍。由此带来的垃圾处理负担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分三大类:有机物质、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和可循环再利用材料。目前中国城市垃圾除极少量可回收再利用,由居民从源头实行分类,自行送至回收点出售外,其它绝大部分采取定点投放、混合收集方式,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清运,居民将圾垃置于废物袋内,丢到指定大垃圾桶,然后由卡车运到中转站。这种垃圾混合收集的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导致了可回收垃圾被污染,降低了再利用的价值,不利于垃圾后续处理,且产生诸多污染。垃圾粗放式填埋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走在前沿,垃圾管理模式成熟且完善,城市卫生和生活环境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还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垃圾负担”已经转变成了“朝阳行业”。比如,德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循环经济和垃圾管理法》,确立污染者付费、垃圾无法再次循环利用才可以废弃等原则,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日本严格管理垃圾分类,目前人年均垃圾产量只有410kg,为世界最低。在美国,2011年废料回收再生原料超过1.35亿吨,相关产业提供了46万个工作岗位,产生综合经济效益870亿美元。

北京作为2000年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历十多年实践,目前效果并不理想,垃圾源头分类执行效果不佳,基本仍采取混合装运,大部分可回收资源被直接填埋、焚烧,垃圾围城问题凸显,环境压力增大。如何妥善处理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16年北京城市发展委员会解

读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提出将研究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创新。

台北市是台湾地区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最成功的城市,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采取“垃圾费随袋征收”“强制垃圾分类”等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推动市民进行垃圾减量与资源分类回收,取得显著成效。台北家户垃圾量从1999年2970吨每日,降至2015年1008吨每日,减量66%,垃圾费随袋征收前资源回收率仅为2.4%,随袋征收后2015年资源回收率平均为56.56%。①最新数据显示,台北市2016年1月至9月底日平均一般垃圾量 1,020吨,较随袋征收前减量 65.7%, 1月至8月底资源回收量30万8,453吨,资源回收率达58.19%②。鉴于两岸居民在文化观念、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较为相似,生活垃圾特性也相近,相比于国外城市的做法,台北市处理生活垃圾的“台北模式”对大陆城市具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 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研分析

台北的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问卷调研采取纸质版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98%,有效率97.4%。调查对象男女比例47∶53,基本符合台北市居民性别结构,问卷中各年龄层、各个时期定居台北的居民均有分布。

访谈对象有台北环保局工作人员(垃圾清运科、废弃物管理科、资源循环管理科)、民间环保组织(台湾环保联盟、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台湾绿盟)、一线清运人员,以及部分民众。实地观察台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厂与周边有关垃圾处理设施。

1. 相关法律政策较为完善

关于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相关法令和政策均由台湾环保署出台,由台北环保局负责执行和实施。台湾在1974年就出台了《废弃物清理法》,到2006年经过9次修订,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版本,对废弃物的回收、清运、处理作了详细规定。此外,还出台了《废容器回收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回收废弃物变卖所得款项提拨比例及运用办法》、《违反废弃物清理法按日连续处罚执行准则》、《民众检举违反废弃物清理法案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有赏有罚,具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和执行方案。以保证《废弃物清理法》的有效实施。具体内容见下表:

首先针对社区居民的政策手段主要有:

(1) 强制垃圾源头分类。在把垃圾丢进垃圾车前,市民必须自觉按要求进行分类,否则清运人员拒收垃圾。同时依据《废弃物清理法》第50条罚款1200~6000元新台币(1人民币约4.6新台币)。

(2) 定时定点定线“垃圾不落地”清运。市民直接将分类垃圾定点定时放到垃圾清运车上,取消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如果居民错过了垃圾车经过的时间,只能到另一处投放或等待下一次的清运。

(3) 垃圾费随袋征收。市民需要使用内含垃圾费之专用垃圾袋盛装一般垃圾方可交清运队清理,不可用其他垃圾袋代替,若违反将被拒收。但资源回收物可以免费交给清洁队回收。丢多少垃圾付多少钱,垃圾愈少,缴费愈少,从而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

回收,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近几年,为贴近民众生活需求, 具有购物袋及专用垃圾袋双重功能的环保二次袋也进入了各大卖场。每年取代消费型购物袋3600万个,充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4) 减量政策。环保署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减量政策。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限塑政策(限制购物用塑料袋使用、塑料类免洗餐具使用、塑料类托盘及包装盒使用)。二是一次用产品减量(免洗杯、免洗餐具、免洗筷减量)。三是包装减量(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签订志愿性包装减量)。四是有害物质减量(限制干电池重金属含量、限制含汞体温计)。

其次,针对产品生产商与回收商。1997年实行“资源回收四合一”,到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以资金流为主线,资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员会对产品制造企业征收垃圾处理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其补贴给产品回收者(包括社区民众、回收和处理企业),从而形成一个以经济刺激为导向的回收系统。从调研数据与结果看,这些法律政策对于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效果显著。

2. 组织机构健全,执行到位

台北市垃圾管理经历了由试点到强制执行、逐步培养市民垃圾分观念的近20年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阶段逐步实现“垃圾零掩埋,资源全回收”。台北市环保局目前下辖8科4室,各科室分工明确,细致,整体工作效率高,实现了整个城市环卫管理的有序运作。其中,由环境清洁管理科负责垃圾及回收物收集与清运等事项,由废弃物处理管理科负责废弃物处理设施工程规划、兴建、营运督导、废弃物处理回馈、垃圾清理收费规划、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基金管理等事项。由资源循环管理科负责资源循环城市规划、废弃物源头减量管理、资源回收规划管理、专用垃圾袋管理等事项。另设废弃物处理场负责复育公园与回馈设施管理,其下辖12区清洁队4696名清洁工。所属机关还管辖环保稽查大队、内湖垃圾焚化厂、木珊垃圾焚化厂、北投垃圾焚化厂。

一线清运人员认真负责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部分清运人员接受过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科普,加上日常积累,基本具备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全市有184条清运路线,4053个收运点,大量的垃圾清运工默默奉献工作岗位上,其中不乏年轻人员。其工作流程是:一般家庭事先进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丢入垃圾车,清运车司机负责分类收集,对未分类完全的垃圾进行再分类,且有权拒收未分类的垃圾,严重者甚至可以处以罚款。而在一些公寓、学校、商业大厦中,由于无法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则会将清洁工作外包给清洁公司,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

社会民众执行与配合意识显著。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与制度规范下,政策的要求已经很大程度地内化为民众的环保认同。通过观察可知,大部分台北市民会自觉进行源头分类,其中中小学生与年长者积极性更高。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做好垃圾分类的主要动力来源”时,42%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是大家共同的生活习惯”,也有部分(29%)受访者将 “分类对节能环保有好处”和“政策强制规定要分类(25%)”是自己垃圾分类的动力所在。在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利弊影响方面,76%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让生活环境更整洁”,74%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之后“垃圾量减少,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有83%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有助于“节约资源能源”,49%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到位是行动积极配合的有力保证。

3. 垃圾处理专业化

(1) 分类收集与中端清运

从1996年起,台北开始实行定时定点定线“垃圾不落地”、三合一资源回收垃圾清运。垃圾车分资源回收车、一般垃圾车两类,主要对可回收物、一般垃圾、厨余垃圾三大类垃圾进行收集。具体的资源垃圾回收表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台北市居民对当前资源回收方式满意度很高,77.3%的受访表示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2) 末端处理

实行“资源回收四合一系统”。地方政府清洁队、回收商、回收基金和社区民众四部分共同合作,促进资源回收,垃圾减量化。每部分各司其职,自主积极性强,回收者能够从中获益,经济因素带动了资源的回收率的有效提高。

对于厨余垃圾重点回收与利用。2003年底,台北市全面回收家户厨余,分“堆肥厨余”(生厨余,未经烹调)及“养猪厨余”(熟厨余,一般家庭剩饭菜)两类回收。分别放入经过压缩式垃圾车改装的厨房垃圾收集车后方或侧面加挂的蓝、红塑料桶中,放入前要沥除水分,废泔水油则进行密封。厨房垃圾处理不需付费,若将普通垃圾杂物混入厨房垃圾排放将被罚款1500~6000元新台币。除去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厨房垃圾外,台北的餐饮业也日趋壮大,厨余垃圾量也随之增加,但厨余垃圾回收率不降反升,自2004年由4.57%上升至2013年的9.75%,10年间回收量增提高近2倍。回收的2类厨余垃圾中,养猪厨余公开标售给有相关证件的养猪户再利用,但必须经过预处理、高温蒸煮后方可喂猪;堆肥厨余经收集后先于垃圾焚化厂贮坑内专区暂置,经简易翻堆约3个月去除大部分水分后取出产制肥料,部分由焚化厂制成土壤改良剂。目前,环保局也在规划兴建台湾首座日处理量200公吨厨余生质能厂,彻底解决堆肥厨余去化处理问题,更能转废为能,节能减碳。

垃圾焚化处理。台北一般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焚化处理占垃圾处理总量约95%,全台已兴建完成26座可回收电能大型焚化厂,经过焚化后产生之剩余物质(如飞灰稳定化物或底碴)以掩埋作为最终处置。市内设三大焚化厂:内湖焚化厂(1991年运作,设计处理量900吨/日)、木栅焚化厂(1995年运作,设计处理量1500吨/日)、北投焚化厂(1998年运作,设计处理量1800吨/日)。附设完善空气污染等防治设施,可快速将垃圾安定化、减量化及回收热能发电。焚化底渣2005年10月起全面委外再利用,再利用方式为筛分稳定处理后再利用于沥青混凝土、道路及管沟回填工程、级配骨材等。自设飞灰水洗前处理厂,将处理过的飞灰作为部分土质替代生料,委交水泥业者掺配于水泥生料中,产制一般卜特兰水泥。台北市最大的垃圾焚化厂――北投垃圾焚化厂中,垃圾车的过磅,垃圾倾倒、垃圾粉碎等过程无不显示出先进的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每个月焚化厂负责人都会接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团体比如学生、环保组织等参观学习,可见焚化厂在实用性与教育性上均发挥了作用。为了减轻居民对于焚化厂的排斥而产生的“邻避效应”,焚化厂配套有很多回馈居民的设施,如居民可以免费申请参观的洲美运动公园,还有可凭身份证免费使用的游泳馆(焚烧垃圾的热量可以提供温水)、篮球场、网球场、主题馆(含交谊厅、健身房、读书中心、视听室、餐厅)、地下停车场等,实现了与附近居民的和谐相处。

垃圾掩埋处理。2002 年台北提出“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对无法回收利用、焚化的垃圾才进行掩埋,掩埋量由实施的第 1 年 2001 年的每日1 300 t 降低至 2009 年的 59 t,减量达 95.5%,至今垃圾填埋量下降到零。原设有内湖垃圾掩埋场(1970启用,1984封闭,2013清除)、福德坑垃圾卫生掩埋场(1985开建,1994用罄封闭,1999进行复育工程)、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1994开建)保留9公顷作为垃圾分类暂存使用,其余进行复育工程。

4. 宣传引导教育效果显著

在早期,为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政府联合媒体的力量,拍摄视频短片,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益处和具体分类的操作方法,设计众多海报广告与大量分类标识,开展大型活动,派发分类宣传手册到家庭。时任负责人(“市长”、“环保局局长”等)都亲自上阵,参与短片拍摄,号召社会公众配合垃圾分类的推行。事实证明,这些宣传引导工作对于当时垃圾分类刚刚起步的台北市来说效果是显著的,问卷调查显示“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和广告倡导”是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环保团体在宣传引导教育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主妇联盟”就是这样的组织。1986年一群教授的太太注意到台湾日益严重的垃圾和环境问题,自发成立了“主妇联盟”。她们从台湾大学教师宿舍区开始推广垃圾分类,逐渐扩展到学校、社区,一家一户地发宣传单与分类手册,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并自制小礼品奖励垃圾回收,在充分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基础上,办宣传讲座,举办大的活动提高民众兴趣,不断号召,吸引媒体扩大影响力。一年开展将近两百场宣讲。她们曾经跟随垃圾车参与垃圾回收清运过程,不仅对居民而且对清洁工和清洁单位本身,都做了大量的讲解和指导与说服工作,宣传垃圾分类意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分类进行。“台湾环保联盟分会”会长洪辉祥先生表示:垃圾分类说到底是一个意识问题,要让民众知道我们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作为环保团体,要让民众了解自身的工作和努力,号召更多的人参与。首先是把居民的环保意识提起来,再一个就是教给居民正确的办法。

台北学校细致的环境教育对于青少年分类的践行,有很重要的作用。清洁工们反映,目前小学生是做垃圾分类最为认真的群体,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产生的垃圾较为简单,另一方面是分类教育的大环境与背景影响。实地考察的台北市阳明山小学,一年级就设有专门讲解垃圾分类的课程,进行学习和考评,每个班级设置专门的同学负责,配合学校清洁人员,做好班级垃圾处理与监督。他们还采取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评比,倡导鼓励同学们积极践行,同学们的表现都很认真。中学的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参观垃圾焚化厂等场所,让学生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更能意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自身日常生活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在校园食堂、私人餐厅、宿舍等区域,都能发现大量关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的创意宣传标识广告,传递着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回收利用的大量信息。

二、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法律法规与政策

北京等城市目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五大层次(如图)

作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北京实际执行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立法上的确切规定,主要依靠民众自觉遵守,长效动力不足。首先,缺乏一部占主导地位和统领地位的法律,从而难以构建保障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规定了防治包括城市垃圾在内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城市垃圾管理及污染防治其他立法的基础,但该法中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并无具体规定。

其次,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得都是比较原则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对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实施无害化处置。”但对于具体如何分类,在收集、清运、末端处理和回收各个流程应遵守什么样的标准以及主体责任,未进行立法层面的规定。

再次,北京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依据的相关法律基本都为倡导性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与台北设定了高额“不分类”罚款相比,缺乏强制性要求以及违规制裁的具体措施。

2. 管理架构与执行落实

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分为两级,分e是国家级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机构,与城市一级的管理机构。国家一级的由建设部与环保部组成,城市一级的由地方政府的环卫部门组成。北京市环卫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6个部门构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处于最高层,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和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市商务局负责再生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回收,下辖市容环境管理处和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处,分别负责实施北京市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和城市市容标准,协调、监督、检查北京全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再下一级则是北京垃圾渣土管理处、北京市环卫设计科学院、北京市使馆清洁运输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处负责指导、管理本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渣土等固体废弃物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工作。另外,北京市东城区与西城区生活垃圾的垃圾收运工作是由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北京环卫集团公司负责的。对比台北,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下辖科室少,部分机构之间分工不够明确细致,也没有把垃圾处理当做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执行层面的分工,垃圾处理流程在布局上没有得到体现。

从职能上看,居委会、街道、物业等部门具体负责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市商务局负责再生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项系统工程工作量繁重,涉及机构部门较多,而在操作上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例如再生资源管理就呈现出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特点,虽然各自的职责都有所划分,但在一些职能上又有所重叠,其表现为中央和地方设立了多种管理部门负责同一职能,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协调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管理效率。当遇到有利益的项目时,部门之间表现为争抢将其划归自己的管辖范围,当管理中出现漏洞和问题时,则表现为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也会造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割裂。

一线清运人员在没有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只单纯的收集运输混装垃圾,城市生活垃圾量的逐年增长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工作大、工作压力重,但清运人员的薪资水平却维持在低水平,近年来关于环卫工人被歧视被侮辱的社会报道又层出不穷,垃圾清运这项能够体现奉献精神的职业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甚至被世人所不齿。

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较少,践行层面也就大打折扣。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实际上只摆放一个垃圾桶,生活垃圾回收率只有不到5%。海淀环卫的一名基层管理者向我们表示“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说实话,首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也在推进,但实效性不好,宣传上一阵风,热热闹闹,过后还是那样,每个小区里都有几个垃圾分类桶,但大家还是混合扔到桶里,小区里有收废品的捡有价值的纸板之类的,剩余的也就都混合装运走了。北京每个区都有市政管理委员会里负责垃圾分类的科室,也就出些宣传品、发些垃圾桶,做些小试点,但坚持不了多久就又恢复原状了。”

由于不存在长效分类激励和处罚机制,居民难以自觉形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因此将各类生活垃圾打包投放或是直接倾倒进附近的大垃圾桶,是居民比较日常的做法。居民对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认识,还浮于表面,并没有扎根于内心,内化成一种公民意识。2015年,我们在北京选择10个不同层次小区,3个公园,1个学校的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1份,回收580份,有效问卷550份,回收率96%,有效率91%。关于垃圾处理责任承担问题,只有39%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排放者应当承担分类的责任,从自身做起;而半数以上居民认为垃圾分类主要依靠政府和环卫部门,与自己关系不大,未能意识到自身责任。

3. 垃圾处理流程

目前北京市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定点投放、混合收集方式,居民将圾垃置于废物袋内,丢到指定大垃圾桶,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到中转站进行二次分拣,再进行处理。居民也可以选择从源头处实行分类,分离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自行送至回收服务站点出售或致电收购人员上门收购。

北京市厨余垃圾比重很大,但除了餐饮行业厨余垃圾进行单独回收外,家庭厨余未进行单独分类处理。丰台区的某个小区曾经是全市重点学习的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却在2014年被媒体报道指出“破旧的皮鞋被扔到厨余垃圾桶里”。混装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末端处理上,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有垃圾处理厂28处,采用卫生填埋11处、焚烧处理11处、堆肥处理4处、综合处理2处。无害化正规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垃圾处理需要,过半填埋场超负荷运行。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量1000t,但实际日处理量达3585t,负荷率358%,垃圾填埋场未达使用年限就已达饱和状态。大量垃圾被简单填埋或直接露天放置在城乡结合地带,产生垃圾渗沥液、填埋气等臭味源同时,给周边环境埋下重大隐患。生活垃圾堆肥虽然发展起步早,但原料垃圾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杂质多,堆肥不宜直接施用农作物,市场反响差。北京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呈上升趋势,虽然处理效率高,但由于源头不分类,塑料厨余等可回收物与一般垃圾混合,垃圾湿度大,会导致焚烧效率低,降低焚化炉使用寿命,产生二f英等有毒气体,从而引l居民对焚化厂建设的抵制。

4. 居民意识与宣传教育

通过调查了解到,居民目前对垃圾处理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环境资源主体责任意识缺乏。有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13%的受访者表示对垃圾分类知识很了解,知道大部分垃圾如何分类,44%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43%的受访者表示对分类知识基本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多数垃圾不知道该如何分类。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其无法践行,加之意识不到垃圾分类的益处,缺乏对垃圾回收的认同与践行的动力,对垃圾分类处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在情理之中。清洁部门对垃圾混合装运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无意义,反馈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垃圾桶设置不足等缺陷。

北京市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会在一些特定阶段进行密集的宣传,但目前未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宣传深度和持久性不足,民众参与度不高,没有落实到每家每户,家庭社区垃圾分类氛围未真正形成。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在宏观上教育学生要节能环保低碳,与台北及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中小学环境教育相比,北京的学校尚缺失细致的环境教育和分类引导,学校在引导青少年确立的垃圾分类观念、掌握垃圾分类科学知识和养成分类习惯上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对北京市生活垃圾

处理工作完善的建议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分阶段推进

根据台北分类意识推广快的阶段的特点,法律政策起到的作用非常巨大。调查显示台北市民垃圾分类的重要动因就是源于政策的规定。因而针对北京现行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加入强制性的法律内容。垃圾分类与民众利益挂钩,能快速有效引起民众的重视。另外,台北市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政策也显现出其因地制宜、具有创意性的特点。在实际操作层面具有可实行性,能让民众、生产商、回收商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北京的相关政策也应考虑到垃圾分类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能够细化到操作层面,既有普适性,又有区域的特色。更重要的,政策如何有效地传达给民众,需要相关机构制定切实的方案来执行。

在落实法律法规与政策时,可以按以下五个阶段推进,分别是规划宣传期、预先试用期、持续推广期、教育规劝期和处罚执行期。以保证民众充分适应接受和配合,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2. 协调社会各界分工合作

政府、企业、民间环保团体、媒体、学校通力合作非常重要。建议政府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并授权独立的环保部门着力策划布局、执行与监督,给予相应资金、技术、人力支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环保部门要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组织架构,把垃圾处理当做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执行层面的分工,可按垃圾处理各个流程中所要涉及的工作内容作为部门划分标准,并规划相关促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方案和措施。同时寻求和企业、环保团体、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在各个层面设立奖励激励机制,设立经济利益分享,让做环保有利可图,为做环保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动力,推动他们投入到垃圾无害化处理事业中。媒体应积极配合政府相关机构的相关措施,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的优势,帮助群众逐渐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并科普相关知识。环保团体要吸纳榜样团体的优秀经验进行多方的探讨,发挥连接政府与民意的桥梁作用,联合专家学者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的专业性,向上积极反映问题,提交建议方案,并表达居民诉求,向下举办相应活动,推广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带动民众践行。一线清运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了解垃圾分类基础上引导群众。学校需要对环境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相关宣传与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宣传引导方面,建议分工:

3. 垃圾处理建议系统方案

一是生产管理环节。垃圾的前身是商品或商品的附属物,所以要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源头在生产。政府应该引导厂商采取可回收材料,严格限制不可回收材料与污染环境的材料的使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惩治,主要通过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厂商征收垃圾处理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生活垃圾回收相关的企业,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补偿金等政策,扶持垃圾处理企业和环保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对其进行大力宣传,引起民众及其他厂商的关注及效仿,一步步逐渐减少不可回收物投入生产。

与此同时,生产源于需求,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首先应该确立环保意识、垃圾源头减量的意识,提倡公众减少使用不可回收物,可采取措施: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带头践行;提供重复使用餐具,对一次性用品收费,对自带餐具者提供优惠;在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宣传教育等。

二是分类收集环节。北京市城市垃圾组成中厨余垃圾的含量最高达50%,其次塑料、纸类约占10%。建议在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初期,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一般垃圾三大类。可回收物包括纸类、金属类,瓶类等(随着垃圾分类处理的推进,可以对于资源可回收类的垃圾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积较大之资源垃圾需通知清洁队特别安排或自行联络回收商进行回收。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堆肥厨余”(生厨余,未经烹调)及“养猪厨余”(熟厨余,一般家庭剩饭菜)。北京应着重回收厨余垃圾。一般垃圾即指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而对于有害垃圾如日光灯管,干电池等,掩埋后可能渗出重金属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应单独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完善垃圾分类的各项基础设施,公共场合合理设置三种垃圾桶,到后期可逐渐撤掉部分垃圾桶,提倡“带着垃圾回家”。

设置垃圾站(定时开放)及垃圾站管理与监督员,严格监督,接收家户垃圾。只收专用垃圾袋(环保PE材质,不同规格不同价格)并随袋征收垃圾费,以经济因素促使居民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有利于资源回收。专用垃圾袋的推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合作,初期可由政府免费发放给民众使用,作为强制垃圾分类及随袋征收政策的推广宣传,中后期则采取指定企业专门制作,民众付费购买的方式,可回收物有价征收。

三是清运与末端处理环节。每天定时定点清运垃圾站垃圾,可回收物送到可回收工厂,一般垃圾送到相应焚化厂,厨余送到厨余处理厂。学校、商业区、工作区的垃圾可外包给经过审核批准的清洁公司进行清运处理。

对于厨余垃圾处理,除台北外,还可借鉴英国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经验,集中收集生产出有机肥料。既有利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企业的兴起,也有利于一些闲置土地被投资开发利用。另外可发展厨余发电,2011年英国废物处理公司斯塔福德郡坎诺克市建设了全球首个全封闭式厨余垃圾发电厂,目前该厂平均每天可以处理12万吨垃圾,发电150万千瓦时,可供应数万户家庭24小时用电。

垃圾焚烧适合北京土地紧张,经济实力强,垃圾热值大的特点,要完善垃圾焚化处理技术,增加配套设施和惠民工程,将焚烧垃圾所产生的部分经济利益,回馈于民众,实现信息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将有利于化“邻避效应”为“邻喜效应”。

北京生活垃圾填埋可借鉴德国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垃圾的机械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设立物质分拣系统,利用机械的分选设备原理,把垃圾中的高热值物质,金属和玻璃等有用物质分离,主要采用筛分、次选、破碎等,分选后的垃圾中的有机质经过生物的好氧堆肥(符合中国厨余垃圾比例大的特点)或厌氧消化后,对其剩余产物进行填埋。

四、 人才培养与教育普及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个长期工程,目前北京的一大缺陷是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不足,高级人才不愿意投身“垃圾”事业,“垃圾”事业带头的专家太少。从台湾环保组织联盟的经验来看,环保组织的背后需要有智力团体的支撑,为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为宣传人员提供专业教育。从台北北投焚化厂参访体验来看,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背后是一群科技研究人才的深耕与自我牺牲。所以北京需要在教育与引导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行业并进行系统的培养。同时,需要充分重视环境教育,发挥学校对于青少年环境资源意识强化,分类观念和分类习惯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青少年在带动家庭垃圾分类方面的作用,学校与环保组织、社区对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与主体责任意识,形成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共识的局面。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当下,北京面临着垃圾围城困境和资源匮乏的严峻考验,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台北模式”对破解北京面临的“垃圾之围”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北京应从法律政策层面进行规范,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采取民众可接受的方式,加强分类宣传,普及环境教育,使政策设计深入民心,参与方都能从垃圾分类回收中获益,从而在根本上扭转垃圾处理的困境,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赵莹.程桂石,董长青.垃圾能源化利用与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0-79.

[2]梁斯敏,樊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与管理对策探讨[J].环境工程2016 05-11.

[3]李友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 1318-1320.

[4]王燕.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及启示[J].污染防治技术,2009(4):23-26.

[5]何志武.论日本政府发展垃圾发电产业的扶持政策[J].湖北行政学院报,2009(2):92-95.

[6]琪,陈灏,赵玉柱.台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探讨及其对大陆地区的启示[C]. 2015 (4).

[7]北京市政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课题组. [C]北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研报告2009-02-01.

[8]陈钰瑶 范玺珂.中国大陆垃圾分类立法研究――与国外相关法律比较分析 [J].市场论坛,2016(6).

篇4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7

第三章  市场和产品方案 .......................................9

第四章  原料供应及能源消耗 ..................................12

第五章  生产工艺与设备.......................................13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15

第七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20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规划...............................22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3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4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25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龚国华

单位现址: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项目建设地点: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技改申请理由

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PTT纤维生产的公司,近几年随着中国纺织行业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PTT纤维产品销往华南、华东地区,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网络健全,力量雄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本项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训人才,不仅为市场提供大量先进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顺应国际潮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所以组织建设项目,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1.2.2技术改造申请理由

  主要为了满足市场要需求,所引进的纺织设备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德国欧瑞康纺丝机。产品定位为高档,以满足PTT纤维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纺织产业市场前景喜人,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增长较快,因此,本项目的投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

1.3.1 研究依据

(1)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基础资料及市场情况。

(2)国家鼓励发展的政策。

1.3.2项目编制原则:

    根据“依靠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精神,按上级政府对项目审批要求,经市场预测和全面评估测算,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节约投资,争取国家现行对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3 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PTT纤维生产线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

1.4 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建设目标

(1)该项目的实施,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并提高产品综合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装备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2)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生产能力,年产值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4.2 项目的主要内容

    (1) 引进纺丝机4台,配套国产干燥机5台,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3000吨PTT纤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新增利税2170万元。     

   (2)厂区内供电、供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适应性改造。

(3)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原则。

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总额为4980万元,其中;

引进工艺设备投资        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

国产工艺设备投资       60万元。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1.6 研究的主要结果

经可行性研究其结论性结果为:

 (1)在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二十条中纺织第02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充分说明本项目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

    (2)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本项目引进的纺丝机以其经济性、高产量、高质量闻名全球,经济实用且便于操作,是非常适合中小企业选购的优质产品,目前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都引进了大量的的纺织机械,售后服务也可以得到保障。

(4)本项目通过引进关键设备、配套相关国产设备及公用设施,对公司PTT纤维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完善。通过改造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并且提高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5)本项目安排在原厂区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已征土地和现有厂房,新建检测试制中心一幢,加快了建设速度,提高了效率,是一个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6)本项目关键生产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手段完备。配套设备选用也以先进、高效、环保、节能为原则。

(7)项目重视环境保护,拟投入适量资金建造环保设施对三废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废气将达到排放标准。项目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问题将通过恰当措施得以妥善解决。

(8)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80万元,铺。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9)项目建设期12个月,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新增税金为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1170万元。 

(10)项目实施后,企业实力将显著增强,经济分析表明:

              投资回收期为:2年

              投资利润率为:25.82%

              销售利润率:10.5%

                 投资利税率为:36.34%

投资收益率:23.12%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数据

   

1、生产纲领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

   

3、新增主要生产设备

   

9台套

   

4、公用工程

   

用水量

   

80吨/年

   

耗电

   

50万度/年

   

5、人员(新增)

   

20人

   

6、全年生产天数

   

300天

   

8、项目实施地总建筑面积(m2)

   

20000

   

    9、已有建筑面积(m2)

   

20000

   

10、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

   

4980

   

11、销售收入及税金

   

销售税金(万元)

   

1000

   

利润总额(万元)

   

1170

   

财务评价

   

投资利润率为

   

25.82%

   

    销售利润率

   

               7%

   

    投资利税率为

   

36.34%

   

投资收益率

   

23.12%

   

投资回收期

   

2年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l 企业概况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地处长江三角洲中收地带泗阳,与京泸,宁通,沿江高速相连,距上海两个半小时,距南京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公司地址在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PTT纤维及其产品 。

2.2 企业承办条件及优势

 公司有精干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招聘了一些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严密的产品检测手段,公司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设计新产品、新工艺。

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产、供、销有机结合,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有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他们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保证了生产决策的准确性。为本项目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销售前景乐观。

本项目以增加综合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减小排放为主,并随着设备硬件更新、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并最终占领国际领先水平的终端市场为目标。

公司宗旨:卓越的品质,良好的信誉,一流的服务。公司重视技术进步,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为产品向高档次、高质量、目标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比较充裕。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

 

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3.1 PTT纤维简介

   PTT纤维由对苯二甲酸( PTA)和1,3-丙二醇(PDO)缩聚而成,其分子结构式为((CH2)3O O=C O=CO))PTT纤维综合了尼龙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加上本身固有的弹性,以及能常温染色等特点,把各种纤维的优良服用性能集于一身,从而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新材料之一。

     PTT纤维具有涤纶的稳定性和锦纶的柔软性,其表现在:

1、PTT织物柔软而且具有优异的垂性。

2、PTT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优于涤纶 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及聚丙烯 PP纤维,与尼龙 6或尼龙 66纤维相当)。

3、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

4、PTT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98℃—11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

5、PTT织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及免烫性。

6、PTT适应性比较广泛。PTT适合纯纺或与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生产地毯、便衣、时装、内衣、运动衣、泳装及袜子.    

     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方法,其质量稳定可靠。采用连续式流水线作业,确保生产效率和过程质量。

 

3.2市场分析

3.2.1国内外PTT纤维市场现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知名老牌企业也被破产保护和购并,全球纺织制造企业进入了新一轮洗牌的局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世界前50强企业销售额比重比2007年又提高了近20%。

      自世贸组织取消中国纺织品配额后,PTT产业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纺织品在全球的份额中将上升到45%,国内每年消费的面料达300亿米,江苏产业用布业每年消费达4亿米以上。

3.2.2 中国PTT纤维市场发展前景

(1)行业增长大势所趋

    就目前来看,行业对于2010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客观判断,也是对中国目前所处地位的深刻理解。

    (2)出口渐暖但尚需时日

    目前全球纺织市场的年增长率大约为3%左右,其总规模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1450亿美元左右;降低一个层次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年增长率如按10%计算,2010年中国市场也将达到320亿美元,占据全球纺织行业22%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一支力量崛起不可避免。

    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拉动纺织业的出口需求。

    此外,受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本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所决定,中国市场将呈现一个相对较长且增长高于2009年上半年速度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受经济缓慢复苏和世界建筑市场的萎缩,出口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3.3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3.3.1拟建规模

根据目前国内生产情况和市场预测,兼顾稳妥和规模经济效益,计划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3.3.2产品方案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工艺流程: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 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3.4.3生产纲领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生产计划安排,产品纲领如下: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  原料供应

4.1原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是PTT为原料。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从事多年该产业的人才,有广泛的供应渠道,熟知原材料供应源和行情,所以,本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可在国内市场以优质优价购买。

4.2能源消耗

本项目所需能源主要是水、电,由于生产能力扩大,各项能源均须增容,执行政府指导价。见下表4-2:

表4-2:                        主要能源价格

序号

   

名称

   

年耗用量

   

1

   

   

50万度

   

2

   

   

80吨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 设计原则

(l)本项目将根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的生产能力,利用已有厂房设施。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纱机,配套干燥机等国产设备。

(2)生产辅助设备以节能、高效为原则。

(3)重视环保,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科学的处理,使三废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4)配备完善的质量技术措施及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使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竞争力。

(5)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业职业安全卫生及节能原则。

(6)全年工作天数:300天;每班作业时间:8小时。

5.2 生产工艺

    根据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

 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与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相似,PTT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如下:PTT 切片投料筛选切片输送切片料仓干燥机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卷取落筒(PTT-POY丝)。然后是PTT-POY丝第一罗拉第一热箱第二罗拉第二热箱第三罗拉上油卷绕(PTT-DTY丝)。

      

5.3 设备选型

5.3.1 选型原则

     (1)本项目拟购置引进PTT纤维生产关键设备。选择引进的设备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实用的最优设备,并考虑以下因素:设备性能先进、维修性能好,通用性、互换性好,结构合理、备件容易解决;能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工作效率高;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2)可靠性高:设备成熟度高。采用已充分验证并经过使用的设备;生产稳定性高。  

5.3.2引进设备

本项目关键生产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公司经过认真调研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从德国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丝机。拟选择的符合项目要求的相关设备特点介绍如下:

(1)纺丝机

    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符合项目要求,欧瑞康S5型单色纺丝机是欧瑞康公司近年推出的经济实用型产品,无论从稳定性、适应性、多功能、易操作和维护等各方面都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推向市场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停地改进,目前已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5.3.3 国产设备

国产设备选用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的设备,有的国产设备采用引进技术制造,核心部件国外采购,国产设备主要有:干燥机。

 

5.3.4新增设备清单

         引进设备清单 (外汇比价为1:6.83)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产地

   

美元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纺丝机

   

S5

   

4

   

180

   

1229

   

720

   

4920

   

德国

   

合  计

   

4

   

720

   

4920

   

          国产设备清单                单位(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产  地

   

1

   

干燥机

   

5

   

12

   

60

   

中国

   

合计

   

2

   

60

   

 

       第六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6.1 环境保护

6.1.1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认真执行“三同时”原则.

(2)在工艺设计中积极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

(3)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采取综合治理.

6.1.2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规定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6348―1990);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1.3 污染治理

6.1.3.1主要污染源

根据产品生产工艺,项目新产生的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有:纺丝机等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产场地的冲洗废水及生活废水。

   (1)噪声

    新增的纺丝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噪声。这些设备均安装在厂房内工作;且选用的设备噪声相对比较小。同时厂区内和在车间四周空地均植树绿化,可以减弱对外界噪声影响。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及生活污水。

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涤污水合流排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所有废水都将通过厂区管网收集处理到入网标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

(3)固体废弃物

    公司固体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存放及管理。依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回收,部分可回收固体废弃物通过垃圾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废是废弃的包装材料和员工生活垃圾。

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厂内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后,定期由该工业用地环卫部门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填埋。

(4)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基本无废气产生。

6.1.3.2绿化

绿化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及减小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司已在厂区道路两房及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种植有树木、草皮等,本工程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平补齐,新增绿化面积。

7.2 工业职业安全卫生

7.2.1 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标准

    (1)《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6265-90 ) ;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6801-91 ) ;

    (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82 ) ;

    (4)《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IS-2000 ) ;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 ;

(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

(7)《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及国发(1983)8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6.2.2 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工业卫生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进行工程设计,以防为主,尽量把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消灭在设计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2)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危害安全与卫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3)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的规定,解决尘危害和安全生产问题,坚持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产体工程实行“三同时”的原则。

6.2.2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分析

(1)各车间楼梯、平台可能发生人体跌落;

(2)机械伤害;

(3)电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

(4)电动设备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6.2.3 保证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措施

(1)对于有危险性因素,设专门的堆放场地,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废水治理后达标排放排放及治理措施。对产生有害气体、废热气、灰尘的工艺设备设局部排风。

   (2)投资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序,新增设备均按安全规范布置和安装,留有足够的安全运输通道,运输作业按安全程序进行,确保安全生产,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知识培训,使职工养成按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的习惯。

(3)对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均采取了治理措施,确保生产环境清洁。              (4)电气及照明均按照有关规定设计。车间内新增的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安全绝缘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5)建筑物均有可靠防雷接地。

    (6)车间内设有通风设施,以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7)新招收的生产工人必须经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8)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9)企业己有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制度及措施,仍可执行。

6.3 消防

6.3.1 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版;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6.3.2消防措施

(1)厂区内现有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路面,环绕主要生产车间布置,厂区道路宽度及最小转弯半径按有关规范设置;新增道路最小宽度为6m,可以满足厂内运输和消防要求。

(2)本工程生产场地防火等级属丙类,厂区、生产场地等按照消防规范设置消火栓。同时,建筑单位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配置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3)全厂设置消防组织,配备专职安全员、生产场地内配备兼职安全员。加强职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实行持证上岗。

 

第七章  节    能

7.1节能

本项目主要消耗能源是电、新水、压缩空气等。

7.2依据

国务院1986年1月12日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合理的使用能源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其能源消耗不应高于国内先进指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必须有合理能源的专题论证”。

7.3能源消耗

根据生产过程各种消耗指标,折算本项目能源消耗见表8-1。

表8-1                   综合能耗表                    

   

   

   

年 度 消 耗

   

1

   

   

104Kwh

   

50

   

2

   

新水

   

m3

   

80

   

其它

   

7.4节能措施

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加有关能源政策,在有关工艺及其他设计中采取下列节能措施:

(1)工艺节能

本工程主要工艺生产设备均选用先进、成熟的设备,精密度高,各部件紧密配合,运转平衡,有自停装置,不存在空转,且整个生产过程为高度自动化控制。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的显著优点。

(2)节水

冷却水;设计过程将空压、制冷等动力设备及工艺用冷却水集中在动力站,进行冷却循环处理。生产运转过程中,除补充少量的水外,绝大部分水都回收重复利用。

(3)节电

    ①变压器、风机及水泵等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②车间照明采用节能型灯具,采用节能型灯具后可节电30%。

③加强用电制度管理,严格用电计量考核,生产部门装设分电表,促使各部门节约用电。

④变电器采用电容器补偿,使功率因数达0.9以上,减少电能损失。补偿前功率因数约为0.6,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以上。

⑤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设备的启动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能耗。

(4)节约冷热能源

    凡用热、用冷设备及管道,全部采用新型保温材料,以尽量减少冷热的损失。

    (5)厂房工艺布置技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采用封闭式管理,减少物料运输,节约运输能源。配电间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减小损失。

 

 

第八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1 企业组织

企业实行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晰。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公司设有办公室,生产供应部,技术部,品质部,外贸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充分发挥管理部的职能,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办法,以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整个机构按照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人员精简的原则进行设置,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8.2工作制度

全年工作日300天,管理人员白班制工作,生产工人二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 小时。

8.3 劳动定员  

本项目需新增员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4人,管理人员4人,科技、管理、营销人员部分外方引进,也可以从人才市场和大中院校招聘,生产工人可招用中专、中技毕业生,录用下岗工人及失地农民。

8.4 劳动生产率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0万元/人•年。

8.5人员培训

项目需新增各类人员共20人。由于工艺水平提高,设备先进程度提高,要求企业对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以提高人员素质。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9.1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总安排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公司将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根据各项工作所需时间,参考同类项目的实施进度,总的项目建设周期安排为12个月。

建设周期共分二个阶段,分别为:

(1)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3个月。

(2)工程建设阶段,时间为9个月。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审批。

工程建设阶段包括建筑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设备安装及调试、工程验收等。

项目正式批准后,由我司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或委派专人成立项目筹建小组,负责筹建工作。筹建小组将签定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提供必须的基础资料,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验收,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确保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 概述

本项目为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

10.2 编制方法

    工程按有关概算指标进行估算。

项目引进设备价格根据外商报价结合市场调研确定,价格以CIF价计取,外汇比价为1:6.83,所需外汇由企业购汇解决。

10.3投资估算

10.3.1 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4980万元,其中,进口工艺设备投资4920万元(用汇720万美元);配套工艺设备投资60万元。

 

10.4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占用参照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并考虑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采用详细分项估算法估算。

10.5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9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4980万元,全部企业自筹。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1.1 生产纲领

项目达产后,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11.2 固定资产

项目实施后,企业将新增固定资产4980万元。

11.3 产品成本测算

(1)原材料、外购件及燃料动力费用根据产品物料消耗及材料价格进行估算。

(2)工资及福利费

    项目所需定员20人,年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年3万元计,全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150万元。

(3)折旧费:投资折旧按9.5%的折旧率计算。

(4)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15%计算。

    (5)财务费用.按财务制度规定,将生产经营期发生的长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以财务费用的形式计入总成本。

    (6)其他费用:为了便于项目的评价,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作了适当归并,将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折旧单独列出后,均计入其他费用。

11.4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

11.4.1销售收入

项目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销售价格按现行市场价格计取,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为9000万元。

11.4.2 销售税金

产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新增税金103万元。

11.4.3 利润及分配

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份新增利润总额1170万元。

11.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5.1新增投资利润率和新增投资利税率

新增投资利润率=

新增投资利税率= 

11.5.2投资回收期

      经计算,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为2年,

11.6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11.6.1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新增生产能力只要达到43.64%时,项目即可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