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1 11:1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环境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为重点,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危爆物品的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规范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的法制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全县国庆节、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不发生矿山安全和生态破坏、污染及危爆物品事故,确保全县经济社全安全、环保、科学、持续发展。
二、治理范围及内容
在全县所有矿山企业(含尾矿库)全面开展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治理内容如下:
(一)矿山安全
1、规范许可手续。检查企业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用危险性较大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基建企业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外包施工单位资质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2、强化制度管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火工品管理制度;选矿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药剂、化验用药剂储存、发放、配制和使用制度;尾矿库“八项”制度(排洪构筑物检查、排水盖板封堵、浸润线测量、库区水位控制、实测填图备案、定期巡回检查、冬季放矿筑坝、建设项目技术交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3、强化现场管理。地下矿山重点检查矿井安全出口、开拓系统、采准工程、回采作业、矿井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瓦斯治理、采空区和顶板管理、火工品和放炮管理、防灭火、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及各种技术图纸;矿山专项整治情况。露天矿山重点检查安全距离、开采顺序、台阶及边坡管理、火工品与爆破管理、机械铲装及二次破碎、排土厂、各种技术图纸等。选矿厂重点检查堆料场、破碎机、磨矿机、配电室、带式输送机等重要部位和转动传动部件、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紧急制动装置、电气联锁装置,建构筑物进出口、沟渠、平台、天桥、通道、走梯的安全标识、照明设施和防护装置,设备安装、调试、检修和动火、用电作业管理,厂区防灭火、防排水及防汛物资。尾矿库重点检查库区及周边山体、防洪和排水设施、尾矿坝、库区水位和干滩长度、排渗设施和浸润线、尾矿输送和放矿筑坝、安全监测设施和警示标识;排尾能力、尾矿性质和洗砂选砂;年、季作业计划和调洪演算;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二)矿山打非及生态环境
1、严厉打击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对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责令其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并依法处罚。对拒不退回,再次越界的吊销采矿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露天开采的要埋设越界警示牌,地下开采的要打好封闭;检查地测机构矿山实测资料,是否存在谎报、瞒报、弄虚作假行为。
2、严厉打击无证开采非法行为。对非法盗采、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依法查处到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三不留一毁闭”标准进行毁闭。
3、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矿山企业生态环境建设方案》2014年度治理目标;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收取足额到位。
(三)民爆器材
1、检查落实省政府《转发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情况,是否存在超越法定权限设置民爆物品使用审批前置条件等。
2、重点检查爆破作业单位证照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越界开采、无证开采行为。严格审查矿山企业的开采施工方案、“三同时”企业基础建设方案和探矿企业探矿方案中的爆破部分,严防企业超量领取爆炸物品。对于超期进行基础建设的“三同时”企业、以“三同时”和探矿名义进行采矿生产的,一律立即停止供应民爆物品。
3、检查民爆物品从业单位执行流向登记制度,警示登记标识不规范,违法违规购销,乱存、乱放、私藏、转让爆炸物品和硝酸铵改性处理不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检查储存库安全管理责任、治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是否经过安全评估和治安防范验收,爆炸物品储存、装卸、出入库、流向管理是否规范,守卫力量是否配足,视频监控和技防报警系统是否和公安机关联网,是否存在将危爆物品伪装成其他货物储存在普通仓库等;检查民爆物品运输车辆,是否存在无危货运输资质的车辆、人员运输民爆物品;检查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特别是硝酸铵及其复合肥、硫磺、乌洛托品、氯酸盐类、硝酸盐类、金属粉等物品的数量和流向。是否按规定建立备案、购销登记和实名购买等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运行是否畅通,装载容器罐槽质量是否达标;检查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安全情况,产品规格种类、产品来源流向等是否符合规定;烟花爆竹购买实名制是否落实等。
三、治理方式
此次专项行功采取“企业自查、乡镇全面检查、县直有关部门执法监察、县政府督查”的方式进行。
(一)企业自查。所有矿山企业都要制定专项自查自纠方案,聘请专家参与,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对本企业的各个生产系统、各个工艺环节、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危爆物品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预案、时限“五落实”的要求,及时整改治理到位。
(二)乡镇全面检查。各乡镇要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逐企业提出整改治理意见,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
(三)县直部门执法监察。县直有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督导检查组对各乡镇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抽查。
(四)县政府督查。县政府专门成立督查组,从即日起对各乡镇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专项治理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扎实推进,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把此次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最紧迫、最核心的工作任务,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亲自挂帅,亲自进行部署,其他领导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分口把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带队开展自查活动,确保各项问题和隐患全部按时整改到位,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保。
篇2
【关键词】矿山;采空区;治理;生态环境保护
1、引言
1.1矿山基本情况。新疆铁厂沟煤矿位于伊宁市西北方向的铁厂沟内,行政区划属伊利县巴彦岱镇。目前主要开采A组、B组浅层煤,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已基本采完。目前A组、B组浅层煤开采后形成多处采空塌陷坑,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1.2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1.2.1自然地理概述
(1)地形、地貌。铁厂沟煤矿矿区位于伊宁盆地的北缘,北天山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带,区内冲沟发育,地形变化较大,矿区地形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向东南方向倾斜,区内海拔高程725-915m,相对高差190m,在A组、B组煤的第一水平采空区形成多处地面塌陷坑。
(2)气象、水文。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雨量428.10毫米,蒸发量2364.8毫米,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多年平均气温8.66℃,极端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39℃,最大冻土深度1.8m,多年年平均日照数2764.6小时,全年风速不大,风向以西北为主,且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最大风速为5.0级,一般在2-3级。矿区苏阿勒马特河穿过矿区,是矿区唯一地表水系,为常年性水流,年平均流量0.24m3/s。
1.2.2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三迭系(T)、侏罗系(J)、第三系(E+N)和第四系(Q)。
1.2.3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
1.2.4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矿区位于区域活动断裂附近,地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根据地质指标和地震指标,矿区属次稳定区。(2)矿区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矿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将岩土体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①岩体。矿区内出露的岩体属较坚硬―软弱互层状的砂岩、泥岩岩组以层状构造为主,软化系数低,抗水、抗风化性能弱,力学性质较差。②土体。矿区内出露的土体属碎石土及粉土,广泛分布于矿区,覆盖于侏罗系之上,工程力学性质较差。
1.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采空塌陷区的影响。铁厂沟煤矿较大规模开采始于1957年,目前主要开采A组、B组浅层煤,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已基本采完,目前形成30余处采空塌陷坑,塌陷坑深度多在10m左右,最深可达30m,形状多为椭圆状和圆状,直径多在10-20m,最大可达30m。
矿山地面塌陷坑主要危害对象为区内煤矿矿井、工业广场、矿区运煤公路、运煤车辆、生活区、生产办公区及矿区工作人员。
2、恢复治理的意义
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塌陷区地形地貌及植被,从而使矿山资源尽可能得到最大利用,恢复植被提高矿区水土保持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生态环境意义。
3、地质环境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3.1实施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消灭或尽量减少矿区存在的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各种隐患。通过项目实施基本恢复矿区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绿色矿山”。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投资多元化,解决生产矿山的无废开采与废弃矿山(物)的综合开发利用。
3.2地质环境治理的任务。地质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或减轻现状采空区,预防发生新的由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清除、充填现有采空塌陷区,科学、合理的设计防治方案;恢复治理工作符合矿山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使地表环境恢复到自然状态;通过此次矿区采空区的环境恢复治理,消除、减少地面塌陷的发生。
4、地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4.1地质环境治理原则及工作程序
4.1.1地质环境治理原则。依据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拟定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治灾与兴利相结合,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保护和美化环境治理原则。坚持以治理矿区地质环境,控制人为采煤破坏生态环境,解决治理矿区探矿工程及矿山开采形成的地表及草场植被破坏、地面塌陷等隐患区地质灾害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4.1.2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程序。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程序如下:
现场调查-可行性研究-前期勘查-施工组织设计-地质环境治理-植被恢复。
4.2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根据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包括采空区勘查和采空塌陷治理两个步骤。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初步确定矿区A组、B组煤层的第一开采水平采空区为地质环境治理范围,治理方式初步确定为放顶回填碾压,根据开采现状确定治理面积约360000m2,现状塌陷坑深度10-15m。
4.2.1勘查阶段。由于矿山开采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塌陷区,为了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工程施工方案,必需进行前期采空区勘察工作,详细、准确的查清采空区边界、埋深、走向、体积、顶底板状况以及围岩的工程力学性质等。
勘查工程主要采用资料分析研究、工程测量、工程物探(包括地面物探和和钻孔内物探,如:浅层地层地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间瑞利波法、岩体声波纵波测试、钻孔超声成像等)、井探、钻探、室内测试等工作手段和方法。[1]
4.2.2治理阶段。根据其它煤矿治理采空区经验及相关规定,结合实地调查,针对采空区的规模及力学特征制定专门的治理方案:根据勘查结果对A组、B组煤层的第一开采水平未塌陷地段的采空,区进行放顶,为回填碾压的选择提供依据。经过治理加固后,还应做好地表的防护工作,在地表上植树种草,以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利用目的。
5、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5.1社会效益。通过治理,消除了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的影响,从而保障运输公路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本恢复矿区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利于社会稳定。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的治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对人民生产及生活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矿山生产设施,确保煤矿改建后安全生产,使矿山资源尽可能得到最大利用。铁厂沟煤矿目前正处于改扩建阶段,塌陷坑的存在对矿山的建设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治理后将更有利于矿山建设开发。
5.2环境效益。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塌陷区地形地貌及植被,恢复植被提高矿区水土保持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环境意义。
参考文献
[1] 匡忠祥,宋卫东.《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防治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期刊杂志 1~75业.
作者简介
篇3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问题,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我镇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目标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体为矿山企业主,提高其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工作,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矿管所全体干部
下设办公室主任:
负责活动期间的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工作。
工作内容
(一)时间:从2013年3月——2013年12月。
(二)主要内容:
1、深刻认识当前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是一样,可是一些矿山开采者只顾自己开矿得利,把生态环境保持和治理的投入推向社会和政府,相当一部分矿点生态环境治理保持工程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入。
2、制定我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分解表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将下达的具体任务数分解到各矿山,要求各矿山认真抓好落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并于每月20日交生态环境治理进度表至镇矿管办。
3、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规划、监督和重点工程治理,企业则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加大对治理的投入。要求企业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进行治理,对矿山企业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我镇将及时报新罗区矿管办进行查处。以确保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工作落在实处。
4、加大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
领导小组要明确职责,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按照企业的分解任务,加强监管和检查,防止矿山地质坏境破坏。
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成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担负第一责任人认真组织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戒走过场,务求取得实效,强化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篇4
【关键词】露天采矿;地质环境;治理
一、前言
露天开采是指先将覆盖在矿体上面的土石剥掉(剥离),自上而下把矿体分为若干梯段,直接在露天进行采矿的方法。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很多地质条件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大规模无序开采,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环境问题异常突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处处可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在矿山附近很常见,露天矿山是先将覆盖在矿体上面的土石剥掉(剥离),自上而下把矿体分为若干梯段,直接在露天进行采矿的方法。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及斜坡稳定,最终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山矿渣的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以致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随意堆放,一旦遭遇下雨等恶劣天气,就会形成泥石流。
二、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应本着“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景则景,宜用则用”的思路,因地制宜,多渠道恢复治理。
1、以人为本,排险防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首先要对矿区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进行排查、整治,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因害设防、因地制宜,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分别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3、科学规划,注重效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根据矿山实际情况,本着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科学制定治理规划,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以及资金情况,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多措并举,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工程措施能防治地质灾害,生物措施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针对工程措施投资大,生物措施投资小的特点,搞好合理配置,实现矿山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恢复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首先,矿产开发过程中,规定选择恰当的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开发结束后,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恢复到规定的程度。露天开采过程中,排土、爆破、采装、修路过程都会造成环境问题,对所有造成环境问题的环节,明确规定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标准; 对破获后的环境恢复,对采矿期间所使用的临时设施也应作出技术规定。其次,根据矿山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标准。我国大多数矿区在进行环境恢复时,未对表土实行单独剥离,出现表土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可根据当时剥离物的肥力情况,作出规范,进行植物种植或借土覆盖后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合理改变规范标准。例如,由于依降水量不同,干旱区植被恢复时间应长一些,因此恢复标准应做恰当变动。最后,完善相关法规,保障标准实施。完善采矿许可制度,在采矿许可证申请时,必须包含如何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以后的恢复方案; 制定违反矿产开发的处罚办法与执行方案; 建立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关的保证金制度,未完成者,根据环境污染与恢复程度确定返还保证金比例。
2、严格实施规划,规范矿山管理
一是严格新建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新建、改扩建矿山必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坚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选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矿产资源,方案中必须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审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地质环境治理费用一并列入矿山开采成本,对费用不落实、没有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治理能力的矿山企业,不予发放采矿许可证。二是加强对生产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已经批准的现有矿山企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开采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管理措施,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对开采生产中发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时组织进行恢复治理。督促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大矿小开、一证多矿、乱采滥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3、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并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基于现有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融合相关学科技术方法并进行优化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结合矿山企业实际,引进应用和研究开发开采加工新技术,把巩固提高现有生产技术成果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实现工艺技术改造与挖潜、降耗、增效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积极发展环境监测、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体系。
4、加大矿山生态恢复和复垦种植力度
一是规范矿业开采方式。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采矿权市场建设相结合,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督促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及时进行治理恢复,实现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的双赢。二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建立 GPS 动态监测管理体系,对矿山地质环境实行有效的监控,增强矿山企业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三是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准入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书面承诺与担保制度。由政府向采矿权人或相应的担保机构收取质量保证金,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管理,矿山关停时由政府指令专门委员会或机构评审合格后,方可退还这笔资金及利息。如果评审不合格,则从企业缴存的保证金中扣除治理费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四是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治理率。积极引进和开发适用于矿山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的新技术,开展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研究,加大关停矿山土地复垦力度,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矿业基地,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组织实施矿区的复垦种植,增加耕地数量,确保辖区内耕地占补平衡。
5、创新投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
针对历史遗留矿山多,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无着落的情况下,研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为主体,以其他市场化筹资方式为辅的治理办法,从收缴的矿产资源价款、资源税等涉矿科目中提取一定比例,对以往关停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欠帐进行恢复治理。二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研究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以废旧矿山二次资源利用、复垦矿山土地使用权等作为回报,体现谁恢复、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大力鼓励社会法人或自然人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行产业化经营。三是实施企业化运作。研究创建专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公司,具体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筹措、运行和管理。鼓励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以发行债券等形式从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帮助企业从银行或财团融资,筹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化市场融资机制。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有着高度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生,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西部资源,2006-10-30.
[2]徐曙光,国外矿山环境立法综述,国土资源情报,2009-08-20.
篇5
一、2017年住建厅下达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户。截止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户,按照住建厅要求剩余**户于2018年的6月30号全部完成。各旗县区住建部门对历年房屋竣工验收农户信息资料已全部录入系统。
二、2018年自治区住建厅下达我市第一批危房改造指标63户已下达**区,目前开工42户,剩余21户正在筹措准备。
三、截止目前我市2018年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约为105户全部为***区。
四、目前,由各旗县区住建部门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第三方专业检测鉴定机构成立农村牧区危房鉴定领导小组,对建档立卡等贫困户房屋危险等级进行鉴定,我市将于6月10日前全部完成。
五、我市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档案经过自治区住建厅、市住建委多次工作检查及规范性要求,农户危房改造档案材料齐全规范,真正做到一户一档、资料核验、动态管理。
六、市财政局与我委联合对历年危房改造资金进行专项清理检查,每年年底各旗县区危房改造完成竣工验收后,相应资金均能按照要求拔付到位。
七、按照自治区住建厅工作安排和部署,2017年以来,我委对各旗县组织两次“雁过拔毛”检查,并于今年4月4日对住建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到各旗县区住建部门,按照要求对农村牧区危房改造中“两项工作重点”和“九项重点检查指标内容”做了深入细致核查,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八、我市根据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出台了《****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兜底保障和社会救助扶持对象范围、政策措施,明确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工作目标以及在政策衔接、对象衔接、标准衔接和管理衔接方面的重点任务,兜底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纳入脱扶攻坚扶贫范围,各旗县区政府已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施兜底保障。
九、各旗县区政府对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制定了专项扶贫措施,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各地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已于当年全部完成。
二、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要点
一、按照自治区住建厅、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和安排,我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一个规范、三个方案”既:《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技术规范》、《****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市2018年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及《****市农村厕所建设管理三年实施方案》,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了目标、范围、标准、做法、步骤、措施等。
二、****市下辖*个旗县区,**个苏木乡镇,**个行政村。截止目前,*个旗县区全部完成了县域乡镇建设规划,占全市旗县区100%。我市各旗县区正在组织力量制定相应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个苏木乡镇已全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个行政村全部编制完成村庄规划,达100%。
三、我市于**年制定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各旗县区正在逐一推进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落实情况。我市各旗县政府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参与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规划、垃圾污水处理及卫生厕所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建立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对农村牧区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共卫生厕所等公用设施和村庄绿化建立了管护长效制度。进行有效维护、管理和监督。截止目前完成后续管护村庄3050个,约占71%。
三是建立健全农牧民主体机制落实情况。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广泛动员农牧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牧民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和长效管护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落实情况。市委政府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加强资金筹措、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配备工作人员,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长效管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是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落实情况。建立市职部门和旗县区政府协调联动机制,按照职责分工,统筹解决全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六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情况。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完善督查机制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范围,对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
篇6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水利工程;措施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水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其对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民生工程,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造成一定的水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加强水利工程中的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环境治理效果。
1水环境治理的特点
1.1自然性
在进行水环境治理时,首先要具备的特征就是自然性。也就是说,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确保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环境治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要强化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环保化,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2可持续发展性
近年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水环境治理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环境治理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符合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对周边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因此,要加大对环境工程的重视,积极应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1.3社会性
水利工程建设具备社会性质,目的是为群众服务。因此,要加强对水环境治理措施的严格分析。利用水环境治理措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1.4经济性
加强水环境治理能够充分实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保护,有效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水环境治理体现着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进行水环境治理时要合理分析治理措施,确保制定的措施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而且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水环境治理的水利措施与实践
2.1信息资源采集
信息资源采集是水环境治理的基础工作,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和资料收集的科学性,才能保障水环境治理效果的有效提升。在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时,登记信息、安全信息、材料信息等都要记录齐全。根据施工地周围的气候、地质条件,加强对勘察等资料的收集,掌握主河道的河流特性以及集水面积等。例如,在水库进行加固之后,水库面积、库容、原水位系数变化相对较小,但是水利工程运行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库容、水位等出现变化,降低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因此,要加强对信息和资源收集的重视程度,强化水环境治理基础工作的科学性。
2.2河道改造
河道改造是有效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必须要加强对河道改造工作的重视,积极强化河道改造工作的质量。在实际改造过程中,要加强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充分考虑到河道改造工作对周围环境以及水环境的污染,积极制定与河道改造工作相符合的施工方案,并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河道改造工作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能实现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进行河道改造时,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对河道改造中岸边保护、水量疏浚、周围绿化等众多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强化河道改造工作的质量。其次要保障施工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推进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最后要积极强化河道安全运行,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
2.3堤岸建设
在水环境治理中,堤岸建设是非常重要也是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创新理念,加强对堤岸建设技术的完善与更新,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全面落实堤岸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评价,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关注。也就是说,在堤岸建设时不仅要有效强化工程施工地的勘察与分析,还要充分结合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升堤岸建设的质量,满足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2.4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工作人员
要想有效实现水利工程中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就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通过培训和考核工作人员,强化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此外,要加大工作人员在生态理念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培训,强化其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实现对我国水资源的保护,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良好发展。
2.5加强管理监督,发挥综合治理水平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监督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法规对水环境治理进行约束。其次,建立相应的水环境管理部门,针对水环境破坏现状进行合理分析,有效确保水环境治理效果的提升。水环境管理工作人员要组织群众进行水环境保护的学习,设置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水环境治理的巡查与监督。水环境治理工作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部门的工作,也需要政府与群众的配合。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招标的合理控制,按照相应的程序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在施工前签订细致的施工协议,有效防止投标单位利用合同漏洞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篇7
关键词:矿山宕口;治理方案;设计;宜兴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465-03
Discussion on Mines Control Scheme Design in Yixing
LIN Fang1,ZHANG Jia-yang1,ZHU Xiao-yong2
(1.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ology,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3,Henan,China;
2. Jiangsu Mountain and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td. Co., Nanjing 210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of mines in Yicheng town, the control scheme of three districts in the mines was prilimilarily discuss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high-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rol project b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eliminate hidden danger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mines; control scheme; design; Yixing
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西南城郊结合部的矿山采石宕口现有环境与周边绿阴成群的青山绿水极不协调,而且成为宁杭高速公路、宁杭公路等交通沿线的最大视觉污染源,严重破坏了宜兴市南大门的景观,影响了区内人民工作、生活环境和宜兴市开放发展及建设“绿色宜兴”的整体形象,同时也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矿区内存在多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随意堆放的废矿渣等固体废弃物,易诱发泥石流灾害,危及周边村庄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加速周边土壤的退化。国内外对矿区治理成功案例较多[1-6],目的是消除矿区遗留的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污染,改善其生态地质环境。通过对宜兴矿山宕口的综合治理,可以美化宜兴市的城市形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活、生产、投资环境,有效利用矿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促进宜兴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宜兴矿山宕口地质环境现状
结合前人对矿区的调查情况[5,7,8],分析了治理区内存在的多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主要分布于采石宕口中上部高陡边坡区域,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山体滑坡、崩塌及危岩等。
根据该矿区1∶1 000地形测量图等相关资料,该宕口占地总面积约82 180 m2,其中宕口底部平面面积约45 060 m2,露采坡面面积约37 120 m2。露采坡面最高约106 m,坡顶线长约846 m,坡脚线长约980 m。整个坡面一般上部较陡,中下部较缓,上坡面局部陡立,甚至反坡。该宕口露采坡面顶部及坡面上存在多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根据矿区地形地貌并结合矿区治理后的整体效果,将整个矿区分为3个治理区,各区的地质环境现状如下。
1.1 治理一区现状
该区现状包括露采坡面及宕口底部平面两部分,其中,露采坡面面积约8 731 m2,平均坡长约365 m,最大高差约62 m,平均坡度约50°,局部较陡,甚至反坡。宕口底部平面面积约5 326 m2,高差约8 m。宕口坡面岩石裂隙发育,局部岩体极不稳定,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不利于露采坡面的环境治理,必须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前提下,对坡面陡立区域进行适当爆破削坡降坡,以满足露采坡面植被恢复的需要,并保证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
1.2 治理二区现状
该区包括露采坡面及宕口底部平面两部分,其中,露采坡面面积约12 753m2,平均坡长约332 m,最大高差约64 m,平均坡度约40°,局部较陡,甚至反坡。宕口底部平面面积约16 769 m2,高差约4 m,宕口底部平面堆放有部分生产废料。宕口坡面岩石裂隙发育,局部岩体极不稳定,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不利于露采坡面的地质环境治理,必须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前提下,对坡面陡立区域进行适当爆破削坡降坡,以利于露采坡面植被恢复工程的施工,并保证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
1.3 治理三区现状
该区包括露采坡面及宕口底部平面两部分,其中,露采坡面面积约15 636 m2,平均坡长约278 m,最大高差约66 m,平均坡度约45°,局部较陡,甚至反坡。宕口底部平面面积约22 965 m2,地势南部较低,北部较高,最大高差约16 m。宕口坡面岩石裂隙发育,局部岩体极不稳定,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不利于露采坡面的地质环境治理,必须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前提下,对坡面陡立区域进行适当爆破削坡降坡,以利于露采坡面植被恢复工程的施工,并保证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该区南部露采面已生长有部分植被,可不进行植被护坡与绿化。
2 治理方案设计
篇8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生态铜鼓,举全场之力加强修河源头保护,形成源头水保护工作机制,突出重点,联合执法,彻底治理,排除隐患,提升水质,确保修河源头生态环境安全。
工作目标
1、对我场云台山工区、高桥工区、英溪工区区域内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进行全面治理,确保区域内河水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
2、搞好云台山工区、高桥工区、英溪工区的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工作。
组织领导
1、成立机构
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领导分工
(1)党委书记钟赣敏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
(2)副场长杨正宇侧重抓区域的环境治理、养殖场、加工企业等污染源的环保监管工作和督促各工区搞好沿河环境整治工作;
(3)副场长黄瑞源侧重抓区域内的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工作。
3、经费安排
在林场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该项目经费优先的原则,确保该工作顺利运行。
工作安排
1、宣传发动
6月20日至7月8日通过宣传栏、标语、动员会等形式,对修河源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宣传发动。
2、调查摸底
对辖区内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统计,制定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搞好云台山茶坪至上庄、英溪公路可视范围内林相林貌摸底统计,制定沿线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3、项目实施
年7月10日至12月31日为项目实施阶段。
(1)做好两块保护区标志牌和一块永久性有关环境保护内容宣传牌。
(2)对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项目主要领导要把好“环保第一审批权”,禁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3)在9月底前完成场部自来水改造,并建立对辖区内饮用水源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4)7月至8月份,在全场开展河道清障、疏通工程,对农村的沟河塘渠进行全面清理,清淤、清杂、清垃圾,改善水质。金沙河流域及饮用水源地每年清理不少于两次。各工区按属地原则负责辖区内河段清理工作。
(5)开展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治理。推广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建设,严禁居民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影响河流水质。
(6)7月底前着手场部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改造,并拿出建设方案,在云台山及和尚潭设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将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居住比较分散的要求独户或联户设置填埋坑,将生活垃圾就近填埋,垃圾填埋至少要半个月进行一次,严禁居民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此外,垃圾填埋点选址要合理,禁止在河流两边建垃圾填埋点,且垃圾填埋点尽量不要建在水源上游。
林场设立环卫站,建立管理制度,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聘请专人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并每月进行环境卫生评比。可以适当收取住户的卫生费,作为环卫管理费。
(7)规范畜禽养殖。鼓励和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有机肥生产车间、沼液还田利用、向周边农民集中供应沼气等综合治理项目,推广养殖散户沼气池。严禁将畜禽粪便直接外排。
(8)禁止已明令淘汰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实施农业土壤测土配方施肥,采取灌排分离等措施控制农田氮磷流失。大力推广缓释可控化肥和以秸杆、畜禽粪便及污泥为原料的有机(复合)肥生产和使用。
(9)结合“一大四小”工程,对辖区内的通道绿化和可视范围内林相林貌建设和保护。一是对公路两侧迎面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林分进行封山,设置封禁牌,严禁采伐、开荒、砍柴、采石、放牧等破坏林相的活动;二是对公路沿线杂灌、冬茅较多但又有培育前途的林分,进行全面砍除杂灌、挖除冬茅,采取见缝插针形式,适当补植阔叶树;三是对公路沿线已经的陡壁、塌方地、冬茅山等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高密度补植木荷、枫香、尖粟、杨梅、东京野茉莉等阔叶苗和杉、松等常绿针叶苗;四是制定护林公约,对公路沿线的行道树及补种的林木聘请专人进行管护。
(10)严禁乱砍乱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预防水土流失,营造绿水青山的和谐生态环境。
篇9
[关键词]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 治理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74-2
1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所需,而导致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破坏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和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遏制生态恶化,已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2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2009年根据《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进行了系统评估、预测和如何治理等。为矿山企业今后发展,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将得到一定遏制。但是,仅靠一套方案是远不能完全解决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确切地说是需要系统的政策、法规。
当前有些政策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政策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从开始实行地质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律依据,在我国的地质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地质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所发挥的作用不尽如人意,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性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在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上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3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措施
3.1发挥政府职能优势,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地质环境破坏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矿山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区域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建议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法制办公立法计划,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为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要明确矿山环保的目标,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对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规定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破坏浪费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3.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就应当广泛深入地开展有关地质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培养矿山企业负责人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地质环境保护与保护其自身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矿业权人、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共同参与,把这项工作做好。
3.4加强监管,依法开采
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好坏,需要有严格的监测、监督检查等制度的支持,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手段作为保障。矿山建设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保证各项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措施不落实、设施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矿山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对强行生产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在矿山企业年检中加强矿山环境的年检内容,对矿山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
3.5完善地质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法律政策只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依据,但是环境治理要花费大量资金。只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才能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因此,要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必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解决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资金问题。对于历史上由采矿造成的矿山环境破坏而责任人有过失的,各计划部门、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矿山环境治理资金,专项用于矿山环境的保护治理;对一些矿山开发时间较长或已接近闭坑、矿山环境破坏严重,矿山企业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治理的,由政府补助和企业分担;对于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遵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和有关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各地政府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调动矿山企业及社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捐助,积极争取国际资助,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将矿山环境治理纳入市场机制之中,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矿山环境的治理。
3.6发挥科技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作用
矿山环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治理好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应着重研究矿业开发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及防治技术,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采用先进的采、选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业化。引进和开发适用于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新技术,进行矿区生态重建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加大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同时,要努力学习各国矿山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和改善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3.7地质环境检测
地质环境监测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构成地质环境的各种要素的变化进行的专门性测量。地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地下水动态(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监测、地下水均衡试验、地质灾害、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与地下水关系密切地区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这些地区的酸性降雨监测。地质环境监测是一向长期的工作,只有做到早预防,才能把握好环境保护与治理主动权。
4小结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于矿山企业来讲,除了政府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外,还要从科学技术上加大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杜绝对地质环境产生破坏的因素,严把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门槛,要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深入到环境治理当中,泛泛而论的治理方案编制,要从技术上体现谁编制谁负责的原则,空洞无效的方案要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梯田建设:通过严把“四关”把好:田面关、地埂关、削坡关、道路关)注重“两个快上”上机械、上人力)狠抓“七种安管形式”即落实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书、安全合同、安全保险、跟班作业、选择经验丰富的机手和技术人员、下班清场7种安全监管形式)抓好“四项验收”中验、自验、准验、终验)落实“两种机制”目标管理、末位淘汰)抓好解川至彭姚川3万亩梯田示范带建设。完成流域综合治理面积25km2实现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三是预防监督:坚持落实“三同时制度”水保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突出“两大主题”方案编审和监督执法)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报和审批力度。依法管护好各项治理成果,联合农综、扶贫、发改、国土四部门共同完成全年梯田建设任务。二是流域治理:围绕“四个结合”将流域治理与果树栽植、淤地坝周边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相结合)突出“五种模式”荒山造林+果树栽植+沟道淤地坝+优质梯田+坡面种草)重点围绕淤地坝工程周边环境治理、梯田建设、水保项目工程开展配套建设。力争使全县所有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落实率达到100%。加强水保执法力度。确保及时发挥效益。要抓好水保国策宣传教育,着重突出新颁布的水土保持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水保法律法规意识。四是淤地坝管护:围绕日常管护和综合开发两个重点,严格按照《县淤地坝工程管护办法》县淤地坝安全预警预案》做好淤地坝工程的隐患排查和管理工作,完善工程防汛管理制度,明确管护人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落实防汛抢险物资,确保各工程安全运行。
配套田间道路21公里。三是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项目:计划建设基本口粮田5500亩。三大项目”一是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计划新修基本口粮田7958亩。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计划新修梯田7500亩。
四大措施”
1以项目论储为支撑。以流域综合治理和坝系建设为重点。并积极向上汇报,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水保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投资动向。储备四郎河代店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固沟保塬综合治理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上两级计划盘子,从而为水保生态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2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省委、省政府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项目的大好机遇。每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0km2以上,全面提速治理步伐。充分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全力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农发梯田、重点口粮田三大水保项目。新修基本口粮田2万亩以上,不遗余力地配合推动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善流域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3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为重点。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林权改革、生态工程效益开发等事业全面发展,树立水保工作新理念。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提高广大群众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水保执法宣传。达到开发与治理协调,建设与管护同步。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载体,创新模式,宣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由单纯治理向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转变;由防护型治理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由单纯人工治理向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转变;由部门单一实施向多部门、多元化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