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4-04-01 11:1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背景;高职艺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前言

许多艺术类的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并不高,难以在未来的就业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也导致高职艺术类院校的教学质量较低,难以为社会提供一批专业的艺术人才。不仅如此,目前的艺术院校最近就业竞争较为激烈,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难以找到工作。尤其是在大城市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大城市虽然机会多、资源较多,但是却无法提供给这些高职院校的艺术学生。这样一来,挫伤了高职院校的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2.提高高职艺术教学质量改革过程中面临困难

目前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艺术学校的教学质量,仍然还面临较多阻碍,需要基于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具体分析:

2.1缺乏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

绩效考核过于注重量化考核,岗位目标教学职能不明确,导致在工作的过程中忽视工作完成质量和效率的考核。高校缺乏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岗位的工作内容指标进行详细分解。缺乏建立标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明确的规划。限制了绩效激励的有效性发挥,缺乏岗位目标教学的建设,不明确教学职能。[1]

2.2藝术类学校绩效管理机制缺乏

艺术类学校缺乏对教师绩效管理的绩效水平,也缺乏教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建立绩效的管理体制。对于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没有兼顾到,缺乏培训的激励机制。缺乏教职工发展提升的重要举措和健全的培训激励机制。当前高校培训激励主要集中在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培训激励项目丰富,但是对于艺术类的学校缺乏培训激励机制。对于艺术类的教职人员的福利较少,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其需求与能力水平的提升,缺乏晋升空间。会影响到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质量和工作目标的达成。[2]

2.3艺术类高校激励体系不健全

绩效激励机制有利于高校挖掘教职工的最大潜能,缺乏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缺乏竞争机制。高校如果不能结合学校的特殊性,激励的体系就会不够完善,不遵循学校发展的整体方向,缺乏为其发展提供平台的机会。这样一来,不利于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也没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缺乏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德行等缺乏相应地考察。[3]

3.解决提升高职艺术教学质量改革困难的建议

针对上述高职艺术院校在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改革经验,决定提出以下建议:

3.1明确岗位目标和教学职能

绩效考核不能过于注重量化考核,岗位目标教学职能要明确,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工作完成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不能限制绩效激励的有效性发挥,加强岗位目标教学的建设,要明确教学职能。在高校组织结构及职能分析的基础上,要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4]

3.2建立艺术类学校绩效管理机制

艺术类学校对加强教师绩效管理的绩效水平和教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建立绩效的管理体制。教职工发展提升的重要举措和健全的培训激励机制要建立。当前高校培训激励主要集中在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培训激励项目丰富,要增设对艺术类的学校的培训激励机制。对于艺术类的教职人员的福利适当增加,加强重视,满足其需求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增加晋升空间。减少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质量和工作目标的达成的影响。

3.3健全艺术类高校激励体系

绩效激励机制有利于高校挖掘教职工的最大潜能,设立激励机制。高校如果尽可能结合学校的特殊性,激励的体系就会更加完善,尽可能遵循学校发展的整体方向,为其发展提供平台的机会。这样一来,有利于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德行等也要进行相应地考察。

4.结束语

人才应当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尤其需要重视高职院校艺术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如此,还需要增强学校的教学实力,让高职院校的艺术老师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提高综合素养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好更好的榜样。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应当更新,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增加高职院校艺术人才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赵明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探索[J].福建茶叶,2020. 

[2]倪尔妍.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3]刘佳,周庆,王艺贤.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J].南北桥,2020(2):9-9.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英语 就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142-0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育也应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坚持“能力为本,素质为重”的指导思想,构建“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就业能力为目的。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就定性为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教育,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语言教学也被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灌输,缺乏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高职教育重新定位为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不单单只是蓝领工人,英语语言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职场沟通能力等,是学生提高素质必不可少的学习项目。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中学阶段习惯了应试教育,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在职业学校只要学好技术即本专业就达到了预期,无须再进行英语学习。他们对自己认识不清,无法准确定位,感觉迷茫,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

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是依然以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级别考试为指挥棒,认为通过了级别考试的学生即达到了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水平。这样的高职英语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宗旨显然是相违背的,虽然考试也能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没有体现出对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实现高职英语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不符。

考核测评体系陈旧,测试特别是学期测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卷面考试之上,缺乏对实用的英语技能如听、说方面的考查。高职学生英语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的涉外交际,如果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测试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那么最终还是回到用纸笔交流的哑巴英语上,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把行业知识引入公共英语教学是大势所趋

高职教育的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其核心就是为学生就业提供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据一项对职场成功人士的调查显示,在成功人士的成功要素中,与交际沟通能力相关的因素占80%,而专业技能方面的因素只占20%。所以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向应当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便于在今后的就业实践中能让学生使用英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现代社会对“专业+外语”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英语技能上。引入行业知识是势在必行。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还不能顾及行业知识和英语的结合,即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学生,都使用统一的教学课程体系,同样的教学模式,同一本教材。这样的公共英语教育是不适合现代的社会的现实需求的。实践表明,融合了行业知识的英语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目标相适应的。

(二)社会和市场是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社会和市场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相应工作环境并具备用外语在工作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目前毕业生的专业外语知识十分欠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学生备受青睐。为此,必须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业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改革。

(三)现行的忽视课程调整的英语教学方式问题突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专业性向社会职业性转变,高职课程结构也从传统的以学科为方向的课程结构调整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实践型课程以构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学科专业性课程是理论为核心的课程。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能力为目标的。因此,需要削减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强化实践、操作课程, 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现行的高职英语的课程结构过于讲求课程体系的完整,希望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有发展,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用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就业中所要使用到的基本技能不外乎是听和说两大方面,会借助工具读懂一些专业资料即可。而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还是不分学科专业的大一统基础教学。只重理论教学,忽视了真实技能的培养,学生学的英语和专业及以后的工作岗位脱节,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毕业后英语水平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三、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教育需要在专业设置、 教材选择、师资配备上适应注重培养实用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教材的选用上,更注意使用技能内容丰富的教材,真正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同时要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娱乐性、讲座性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愉快的学习过程。

(二)双师型教师素质逐渐成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建设这样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公共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英语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都会对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能不断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主体改革为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科学定位职场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线索,循序渐进地进行使用英语技能的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重新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进行多变课堂教学活动,用画外配音、角色扮演、小组竞赛、听英文歌学词组、看电影学俚语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

课程设置应该面向社会和市场,增强实践性,突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特点,务求确保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打破学科界限,使学习的内容服从并服务于就业领域的实际问题。高职英语课程应兼顾英语基础训练与职业英语应用,以知识、文化、素质为核心,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课程目标的定位要以人为本,寻找适应学生现实的、基本的、实用的语言学习目标,强调英语学习的实际运用性。同时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互动,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背景知识等。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实际需求,规划好英语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只有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和测试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而只有以实际技能为本位,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基准,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才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谈刚.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3-2004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韩运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篇3

【关键词】设置形式;设置特色;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现实情况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改进。这其中,课程设置改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最终取决于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因此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澳大利亚TAFE学院课程设置的观摩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其灵活多变,考核多样等设置特点,对比我国现实国情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引发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点启示。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陈旧

我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仍然沿用或借鉴普通本科的专业课程内容,没有及时补充与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技术联系的新知识、新经验。其次,相关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程度不充分,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及实训条件不足。另外,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衔接不上,严重影地响了学生对相关证书的获取,使学生与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相距甚远,最终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二)校企合作虚设

学校与企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合作下的教学规划匮乏。在教育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等方面,企业参与的现象并不多见;二是校企实训合作不充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有些流于形式,缺乏实训计划的指导,有的由于专业本身特殊性,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口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训,而不得不另寻他家勉强的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三是企业为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服务于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双赢的模式由于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加上观念的影响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形同虚设。

(三)院校之间课程重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采用各自为阵,课程设置的重复增多,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学校对校际间协调的意识淡薄,对于生源的竞争多于课程建设合作;二是协调机制不健全,同一经济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高职院校,由于生存竞争,导致现有的交往仍是相互设防,很难组织统一的高职课程协调机构。

(四)评估体系单一

我国的高职课程设置评估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缺少企业的参与,导致评估主体的单一及过程单一,缺少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二、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

(一)课程设置的理念及培训对象

TAFE的课程是根据社会发展、行业需要、社区需求开设的,其中有金融、银行、贸易、商业、信息工程、建筑、旅游、烹饪、缝纫、营销、娱乐、汽修、交通运输、媒体、艺术、室内装潢等,范围之广是任何培训团体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可注册的课程达近千种。每年可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提供约450门课程进行选修,每年有56000名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国家的学生在TAFE注册。课程设置随着行业需求进行削减或增设,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被行业接受,此课程马上停止。课程评估分三个层次进行:课程委员会,注册委员会,国际标准。TAFE还可依据各行业制定的职业标准和相应的培训标准,派人与企业内专职培训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培训项目,经公司认可后,由TAFE照此实施。行业咨询委员会ITAB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TAFE管理的权威机构,也是澳大利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机构,行业咨询委员会参与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同时进行本行业的就业需求预测和职业分析,负责教学质量评估,提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看法和建议,向TAFE学院和其他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专业、课程和教学依据,行业的主导作用是TAFE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TAFE培训对象包括:中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残疾人、少数民族、留学生。培训方式有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脱岗培训、行业培训。培训对象和方式的多样化为TAFE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课程设置形式

TAFE课程从几小时的短期课程到三年的全日制课程均有,所学课程与实际工作职业技能紧密相连,这些课程大多是根据社会经济和商业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工业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开发制定,以确保提供最新的培训,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TAFE的课程安排既有阶段性的又有可连续性的,学员可以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可以通过学分的认证,灵活地在证书、文凭或者提高个人品位等方面自由选择;TAFE课程与澳洲大多数大学学位课程衔接,某些TAFE课程的学分经过权威部门的评估,以后可直接转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分,即承认已修的课程,学分可以转移,可允许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更高级别的大学课程。机动的课程设置形式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前往TAFE就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特色

TAFE的课程设置特色是以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s)为职教框架,每个专业配备一个培训包。培训包具有国家级的权威性,是政府组织,由政府官员、企业家、行业协会专家、TAFE学院著名学者共同制定的国家职业教育及培训框架、认证框架和国家资格认证标准,经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批准后颁发。培训涵盖课程设置的方方面面教学文件,涉及职业教育及培训的资格、资源、课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技能要求、质量标准、评价手段等,所有学院均按培训包的要求进行教学。培训包的课程开发有明确和严格的依据,主要由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ITAB)制定的,以行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为依据,必须在VET权威认证机构获得认证和注册。课程以模块组构成,包括必修课模块组和选修课模块组;以核心技能进行模块组合,每个核心技能模块再分为若干个小模块,以模块推进教学。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为与时俱进,培训包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它有一定的有效期,期限到了,必须对它进行整体更新,重新评估,修订标准,否则将失去使用资格。培训包必须根据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其灵活性、实用性及先进性,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国家经济发展护航。

(四)相关资格认证

澳大利亚政府以各行业不同岗位、不同技术等级的技术要求标准为依据,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规范就业市场、证书、学位、学历和职业岗位要求,国家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是由八级能力水平构成的能力标准体系(ASF),规定只有取得TAFE证书才能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性工作,即使是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必须取得TAFE学院的培训证书,才能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就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普教与职教相等值的证书体系,职教领域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能力标准,教育界与产业界采用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证书体制,TAFE学院所举办的各种课程均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承认,学员按教学计划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澳大利亚政府给予承认,同时获得所有英联邦国家的认可。

(五)教材选择

课程设置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求、行业需要等设置的,教师根据联邦政府国家培训管理局和州教育培训部总体规划及评估内容和标准选择教材,调整教学内容。这给各学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学制和学习时间都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给学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能力培训是TAFE职业培训体系的主要特色,其培养目标不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理论知识,而是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做什么,所以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考评,而更注重实践考核,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考试一般为现场实际操作,评估者根据其效度、速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估,所以评估过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三、TAFE课程设置给我们的启示

(一)强化企业行会意识

由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规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项政府行为,由有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召集相关的企业、行会专业人士及院校专家共同筹划,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新内容,以确保其先进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政府的行政介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规范专业的课程设置,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产生。依靠企业,配合企业,形成校企间的优势互补,产教间的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发挥各骨干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企业建设成为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训实习提供真刀真枪的演练场所,为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工程服务。跨企业的职教培训中心也应该面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组织企业联办或行业社团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教发展途径。

(二)优化专业课程,推行核心技能模块组合教学

为避免出现本科压缩版的课程设置,高职教育要打破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从职业岗位需要的角度来设置课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如何实施课程设置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技能模块组合构成课程体系是TAFE教学包的特色之一,此模块组合教学对我们进行优化课程设置颇有借鉴价值。专业课程设置应紧扣职业技能需求进行课程组合,以核心技能模块为单位,每项核心技能模块可由分技能组成,分技能还可按需再分为细分技能。各层次的技能配有对应的系列课程。技能模块组合包含两方面,其一,选择适当的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其二,把一门学科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选择其中适当的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核心技能模块组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制缩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岗位技能的培养为主导,保证了学生在两或三年的学制里掌握岗位必需的技能。

(三)加强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

教学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上,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走上工作岗位,为此要下大力气搞好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并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具体内容和安排及教学的评定标准应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跟上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步伐,切实满足就业的现实需要。

总之,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是需要上至政府职能部门下至教学一线的教职员工群策群力才能完成的一件工程。政府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上把好关,掌好舵,企业行会和相关教学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并能根据市场的风云变化和学生的切实需求灵活机动的调整课程设置结构,相信成功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也必将为高职教育整体的蓬勃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Z].2005.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版.

作者简介:

陈伟(1980-11)性别:女 籍贯:安徽淮南 现供职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媒介经济

篇4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建筑工程管理 技术 管理 经济 造价

【中图分类号】G710

一、 专业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城市形态的形成,从而带动城乡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市场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 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顺应了建筑市场的需求而衍生的一个专业。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需要大量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但现有的工程管理培养模式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行业现状仍存在一定距离。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算是较为年轻的专业,目前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但基本上以工程技术为依托,兼顾管理、造价、经济,不同的院校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培养土木工程技术、造价、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算是一个建筑“全能”专业。

可是,这样的“全能”专业真的能让建筑工程管理的毕业生们全能的胜任建筑行业中各岗位的工作吗?

二、专业改革现状分析

现下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咨询单位等。这些公司对建筑管理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是市场的迫切需求了。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水平来看,多数的学历水平较低,但是基层相关的施工技术工作经验丰富,良好的专业技术是保证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就是要培养具有工程、建筑、施工、生产等相关专业技能,而且具备了相关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通过以下行业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看出,行业当下的现实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尽契合,导致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尴尬。

而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领域过泛,什么都想抓,什么工作岗位都想能胜任,虽然愿望是好的,但由于知识技能多而不精,反而有“小刀很多把,把把都不利”的无力感。相比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术型毕业生来说,感觉更显弱势。如何把高职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建筑类教育中的极强专业,并具有竞争力,已成了呼之跃出必须的改革。

三、已有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但由于是新兴的专业,存在着专业实践基础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理论研究还欠缺、实验室及设备不完善的缺陷等,在专业实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专业定位、形成特色职业发展模式,既需要把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规律,又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和学院发展实际出发,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系统研究职业化、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问题。

四、改革目标和内容

如何能提升我们高职院校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本次主要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具体包括: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

从技术、造价、管理、经济、这四个核心大方向出发,四手都抓,但可以根据专业的历年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出偏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在摸索和跟随市场的脚步中前进,分出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方向。从现下行业需求情况和我院综合办学能力来看,主抓土木施工技术和造价两个方面,兼顾经济和管理,既可满足市场对建筑行业大批量施工技术和造价人员这两块的需求,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施工和造价两个方向做到知识结构和技能虽少而精,又能兼顾胜任管理类和经济类的工作领域,为就业拓宽方向,提高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因工程管理行业的实践性要求较高,除了内部教师需继续进修及提高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外,加强企业工程师来担任课程教学的模式是我们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这一方面我们学院可以说较有优势,利用学院自有建筑产业中的资源,聘请项目中现场施工和预结算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进行实践教学,将项目带进课堂,课堂融入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枯燥的理论知识“填鸭式”灌输模式。

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材改革研究。

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等领域的知识根据政策要求和市场情况不断在改进和调整,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材因内容陈旧和更新不及时等原因与实践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同时对于最新的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理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针对拓宽专业,应把合理应用教育技术,开阔学生知识领域作为首要问题考虑,而不应再死守教材理论。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吸收传统知识外,更多地还要吸收先进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仅用加法和减法修改教学计划无法体现教学内容的改革。

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根据专业侧重方向,完善核心课程,修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增加贴近当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知识需求的课程,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5、建筑工程管理的教学模式建设研究。把课堂移步至实验室、企业、工地现场,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等。

五、改革的创新之处

1、不盲从部分高校较极端的课程教学体系,偏“土木”,或偏“管理”。根据各类建筑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向,建议按主抓技术、造价,兼顾经济、管理开办专业。

2、利用本学院自有产业项目的优势,加重和加大学生实践课程,让学生把课堂搬到工地更为便捷,提前角色带入,为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3、重视和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让我们的毕业生能进入就业岗位直接就业,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

七、结语

总之,广西北部湾经济商圈和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坐落广西南宁为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无限商机,使得建筑等相关行业还在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人才空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招生与教学就还将继续下去。我们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的课程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方式探索,都有待于专业教师的进一步完善与丰富,以越来越娴熟的步伐顺应市场和时代的发展,以越来越饱满的姿态填补市场的空缺,为该专业的人才输出和提高就业竞争力补充更完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案研究》,张兰英,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实践趋势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0-0089-05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经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规模发展后,加强体系建设和延伸、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改革创新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从国际视野看,近年来,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个体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解决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吸引力低、学生融通性差等问题,从政策开发、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各个角度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为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OECD、欧盟、澳大利亚、德国等为代表的众多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都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和路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

2007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创新”的研究项目,该研究对澳大利亚、丹麦、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特别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创新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创新有什么不同的理解?为什么要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OECD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主要模式是什么?怎样设计和制定创新性的职业教育政策?2009年,这一项目出版最终研究报告《实现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创新》。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形成一个正式、连贯、有稳固支撑基础的创新系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是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满意度。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幸福都是非常关键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在政策开发和实践层面都形成明确的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形成同时支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创新的政策框架,包括促进新知识产生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发展统一的知识基础,如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数据等实证性资料;形成规范性制度,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政策和实践中的新知识进行分析和传播,以对现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出挑战,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的相关利益群体间形成持续的基于事实的对话机制;增加投资,加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的监督和评估[1]。

自2002年形成职业教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哥本哈根进程”以来,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就成为欧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推动下,欧盟设立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研究项目,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开展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研究,自2007年以来,这一研究项目接连了12个研究子报告,并于2009年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报告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积极的老龄化、保证充足的技能供给、保持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消除社会排斥及增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创新的目标是:更加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解决技能失衡和短缺问题,成为青年人和成年人获得职业资格和实现知识更新的有吸引力的教育选择;个人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获得的职业能力和资格应该得到充分认可,同时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是透明的[2]。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会上题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的工作报告。报告将加强创新和研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报告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做到顺应需求,还应做到创新;不仅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包括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确定如何扶助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弱势群体,并为其开办培训[3]。报告在传统经济和社会视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型视角,强调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和政策的分析,对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法能否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疑问,同时探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

作为国际职业教育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的网络论坛上,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也成为相关专家探讨的焦点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制定有效的政策,设计定制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纳入到与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中;在企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间建立伙伴关系;发展质量和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模块化的离职或在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确保职业教育体系是灵活、适应性强,而不是僵化、标准化的;确保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与其后续的工作是相似的;教师能得到持续的专业发展;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学习框架的一部分;加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联系与合作;在经费和人力资源方面持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加强社区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

二、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趋势

在国际理念的引领下,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在职业教育机构办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美国

社区学院是美国开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近年来,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实践成效显著。2007年,OECD对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创新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学院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表现在:以“工作是学习的手段、工作是学习的内容、工作是学习的目的”为理念,在课程开发者、教师和学生与工作场所间都建立密切联系;课程实施中注重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或项目;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实践培训,能够确保他们的理论学习有应用的工作场所,并且是任务导向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这是美国社区学院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创业技能是实现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4]。

2012年,美国社区学院协会题为《重新实现美国梦——社区学院及国家未来》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社区学院在实现美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重新设定社区学院的作用及其工作方式。报告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重新设计、改造和安排,其具体含义是:重新设计学生的教育经验,重新设定社区学院这一教育机构的作用,重新为社区学院这一教育体系建立伙伴关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和教育机构的成功。基于此,报告提出了社区学院在教学实践方面改革创新的方向。见图1[5]。

现状 改革方向

图1 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创新的方向

(二)德国

德国一直以其高效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闻名世界。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着企业培训位置减少、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社会融合、适应新兴经济领域发展等诸多新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从2006年开始,德国推出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两个创新性行动。

第一个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Innovation Circle on VET),这一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结构和衔接,使职业教育政策更加适应新的人口、经济、科技和国际发展趋势。2007年,研究小组《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和结构改进十条建议》,建议包括:增强职业培训的成熟度;加强弱势群体的培训;完善学生在学校、企业及各层次和类型教育间的转换路径;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灵活性;拓宽培训基础,实现对培训的有效利用;确保学习者获得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加强“第二次机会”教育,促进青年和成年人获得相关资格;增强开放性,提高学习者的流动性和认可度;提高双元制培训的国际化水平;加强行业、科学和政府部门间的合作[6]。

第二个是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Innovation Circle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这一行动主要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实验和评估自我管理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实践导向的方法,建立现代学习文化和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中促进自我组织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师能力培训,培养组织文化[7]。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革新意识,注重依据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改革更新。近年来,为应对全球经济竞争及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开始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系统变革,并把目光投向实践层面具体教学的改革创新。2007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确立了“追求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创新”的研究项目,2009年题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创新——国际视角》的研究报告,报告从工作本位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员工专业发展、合作网络建设、学生学习任务、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创新的趋势。与此同时,报告还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际职业教育实践创新的趋势,并把其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实践创新进行对比,见表1[8]。

三、比较与借鉴

近年来,在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提高质量、加强特色和示范性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以此为指引,我国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集团化办学、示范院校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改革创新的实践。比较来看,虽然我国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传统和历程存在差异,但在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价值导向、趋势和理念上还是存在很多共同之处的。

首先,国家政策引导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主要是由政府政策启动的,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改革发展理念及示范性院校建设和集团化办学实践也是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政策的推动下得到迅速推广的。由此可见,只有政府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并为其提供充分的政策和经费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

其次,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工作本位学习是世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领域。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包括美国的以“工作是学习的手段、工作是学习的内容、工作是学习的目的”为出发点的社区学院课程改革,以及澳大利亚需求导向和德国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其核心都是以加强工学结合、实现工作本位学习为目标的。从我国高职改革实践来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而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代表的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实践也多是以工学结合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在课程、学生实习或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突出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及适应性是世界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我国近年来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主要途径的高职改革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其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这一目标的核心体现。而德国、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改革也是质量本位的,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是OECD和欧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四,加强教育机构与企业及教师员工间的合作与网络化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加强区域内及区域间高职教育机构间及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战略联盟或集团化的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从表1国际职业教育实践趋势来看,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员工及机构间的联系、合作及网络化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趋势。

第五,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战略和关注点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背景、办学者及管理者的教育观念有着密切关系,而且紧密依存于当地高职教育发展实际。如欧盟所提出的以“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研究,主要是针对欧盟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技能人才供求提出来的。德国的两个职业教育创新行动也是针对其本身面临的企业培训位置减少等问题启动的。

在这些共同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所强调的主要策略、措施及途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我国未来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宏观角度看,国际社会更注重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如UNESCO提出的通过职业教育发展引领整个社会实现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欧盟、澳大利亚和德国提出的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对处于不利地位人口的培训,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促进社会融合与包容中的作用,以及各国普遍强调的加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类型的合作等举措,都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4]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Working out Change: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2009.

[2]Cedefop. Modernis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rth 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in Europe: Synthesis Report[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9.

[3]Transform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uilding Skills for Work and Life——Main Working Document[R].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3-16 May, 2012.

[5]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Community Colleges and the Nation’s Future——A Report From the 21st-Century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Community Colleges[R]. 2012.

[6]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en Guidelines for the Modernization an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novation Circle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Bonn, Berlin 2007.

[7]OECD/CERI Study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VET.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the German VET System Country Case Study Report[EB/OL].OECD 2008. [2010-04-06]. http:///edu/ceri.

[8]Richard Curta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R]. 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009.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Views and Practical Trends

LI Meng-me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Industr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China)

篇6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究

为进一步匹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肩负亿万职业技术人才培育的现代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职业教育未来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培育创新的职业技能人才,实现人才红利的内在需求。基于此,考察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在综合分析并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社会需求与内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举措,是厘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走向的有效途径,更能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1当下职业教育现状

可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紧扣改革主题,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命和改革走向无不与经济社会改革要求相契合,体现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根本需求。在改革语境下,职业教育事业的推进成效显著,飞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就业方面贡献颇多,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动大批劳动者在接受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劳动素质,使更多劳动者可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并在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人才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做出了显著贡献。为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立足发展基点,重新调整改革发展方向,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求新求变,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为目标,重塑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力度,创新改革模式,尝试依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获取技术人才红利。但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与问题,无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都存在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逐步深化,力求使得职业教育改革行动真正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需求。

2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瓶颈

2.1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从宏观政策层面上看,国家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释放人才红利的战略决策,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保驾护航。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十三五”规划中有关现代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面,也展示了我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与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态度。从资金投入支持上看,近十年间,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现有数据显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向职业教育进行财政性拨款达1.2万亿元。这一拨款数额在“十三五”期间还将有所提高。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现状看,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与创新强国的中国梦目标,离不开亿万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支持,而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专业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必将建立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基础之上。从社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将投资注意力转向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社会办学、与职业院校对接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方式使得职业教育体系的边界差距逐渐缩小,更多的投资与支持热情必将带来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性发展。从劳动者个人看,随着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制度性分割对劳动者就业的深刻影响将随之降低,这意味着劳动的平等性将得到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备受歧视的情况将有所改变,接受职业教育将不再是劳动者的无奈之举,教育选择多元发展使得技能出众的劳动者必将在劳动就业市场受到青睐。这将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最强动力。

2.2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当前,现代职业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策、资金强劲力度的双支持,供求两旺的职业人才培育形势,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职业教育仍面临发展瓶颈,问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促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走上全面深化之路。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仍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作为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脱离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影响着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投入了可观的资金扶持现代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相比之下仍显薄弱,急需提升;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机制不畅导致人才培养游离于企业要求,从而使来自企业一线的实用知识并未传输给职业院校学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校企深度融合还需扎实推进。最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专业技能传授与职业精神培育不同步的缺陷,造成职业教育培育的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不高,职业精神不完备,从而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3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举措

为契合经济社会转型的人力资源需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最终将着眼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特色办学影响下的多样成才为目标,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发展保障并重的良好局面。

3.1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无法摆脱时代社会这一外部环境而单独进行的,只有立足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变革需求,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有可能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显示,已逐步步入内涵发展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仍存在过多依赖政府扶持、自主能力薄弱等缺陷,在此基础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企业参与的外力推动,更应在不断强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前提下,使得体系内部的资源配置与整合成为可能,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开拓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设服务于国民素质与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在内联外合的前提下,协调职业教育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与羁绊。虽然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备,体系框架也日趋清晰,但是顶层与基层间仍存在不够匹配、衔接不畅的问题,这与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的不平衡与差异化趋向有关。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法律保障,职业教育法的构建势在必行。再次,构建内外融合、前后延伸的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智慧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端性”需求。最后,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应用型本科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创新点。

3.2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命题来源于职业教育运行系统构建的根本需求,主旨在于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制度执行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实践问题。深入考察治理体系建设的内容维度,不仅应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各个主体入手开展外部治理尝试,还应在思考内部治理设计的基础上,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现产业对接、多元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多举措并行的良好局面,以期完成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一方面,要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构建,必须立足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育这一动力因素,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秉持开放态度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应开展我国本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有效实践,确定职业教育规范与标准,赋予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机与活力,并逐渐摸索出以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等为典型的办学模式本土实践;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化发展特点使其具备了引领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发展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边界将被逐渐打破,多种类型教育模式与多元人才层次的系统构建将成为可能,上下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与延伸势必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的支撑环节与推动力。

3.3立足人才培养革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革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智慧型技能人才不仅为经济社会转型提供智慧支持,而且促使劳动者终身教育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与市场需求脱节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人才质量提升问题,解决的重点在于如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首先,应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国际职教改革趋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系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将成为衡量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与依据。其次,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多元信息反馈为核心的保障评价机制,具体应包括保障与评价的指标、过程、机制、对策、路径等体系内容。再次,理清保障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主体,除了职业院校这一人才培养革新主力外,还应将行业、企业引入主体构建的范畴,在充分考虑技能型人才以及劳动者、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保障与评价体系与机制,强调利益相关者在评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突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3.4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强化职业教育集团与投资融资体制建设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校企深入融合而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无疑是显示了未来职业教育的走向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集团不仅强调的是院校与市场、企业的合作办学,而且也注重不同类型及层次的教育范式在充分衔接或延伸的基础上构建的联盟。一方面,强调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的构建必须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以互补优化为核心的构建理念还需要企业、市场的充分配合与积极参与;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投资或融资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构建,不仅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而且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办学力量薄弱的问题,走实践育人之路,促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强化职业教育集团与投资融资体制建设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举措,势必为现代职业教育集约资源、优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绝不能一蹴而就,职业教育的各方主体还应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推进与首创精神的培育,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层逻辑与具体操作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

[2]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5,(5).

篇7

 

本文立足于教师本职工作,提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双师型”教师的机制策略,以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提供人才支撑。

 

一、引言

 

2015年6月11日(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不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实现国富民强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以培养高素质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主要机构,大学生是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生力军,而教师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创业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以此帮助其实现就业。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创业人才的机构,其承担着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目标的职能,而教师则是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大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双师型”教师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保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的社会实用型人才,针对此点需要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践锻炼中遇到的问题,为此传统的以理论专业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师满足不了创业创新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师型”教师是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力

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处于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创业创新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要改革,而双师型教师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力。三是“双师型”教师也是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现实需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根据市场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比如针对当前“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很多学生选择电商创业,为此就需要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此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虽然我国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上年度的57.2%提高到59.2%;高职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天数由上年度的25.9天增加到27.8天。尽管如此,“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其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总体严重不足。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教师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尤其是具有“双视”资质的教师数量更是匮乏。二是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数过少,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要占到65%左右。另一方面是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力的教师比较少,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造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双师型”教师匮乏的主要原因。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缺乏科学的保障制度。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其作为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但是结合实践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师培养建设方面缺乏科学的制度保证:首先,政策没有及时跟上。在创业创新教育环境下,要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政策要求也要进行调整,构建以教师综合素质为考核标准的政策体系,但是目前国家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仍然是以理论教师为主,而忽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社会各方面对“双师型”的教师培养存在偏见。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对技能工作岗位存在一种偏见,基于此种偏见认识使得教师不愿意深入到企业中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结果就会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2.“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不清晰。创业创新教育环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时需要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师培养上会忽视创业创新方面的教育,导致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满足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要求。

 

3.培养机制建设缺乏有效的合作方。基于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在于寻求合适的平台,而校企合作则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但是基于校企合作开展层次不深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具体的培养中缺乏有效地合作方:一是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基于工作性质因素,企业不愿意向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践锻炼机会;二是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实践锻炼中。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实践锻炼岗位不切实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其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的动力。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构建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对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仅仅把握时代步伐,以构建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对创业创新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1.构建分层开发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新要求,为满足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立足于实际,建立多层开发的教师培养体系:一是改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模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但是其关键还是在于提升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学科带头人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要根据市场及专业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有前途的教师确定为培养对象,重点进行培养。二是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青年是高职教育主力军,另外由于中青年教师处于好学的阶段,因此要大力培养该年龄段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担当重任。

 

2.健全“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关系到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到教师职业规划体系中: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地方经济与职业发展相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方式,比如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要将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其中,以此保障教师的能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例如今年7月份在深圳举办的高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就向教师详细地讲解了关于创业教育的内涵等,有效提高了高职教师的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三是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教学发展规划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规划制定也必须要将创业教育与教学发展相融合,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氛围。首先,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全国上下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当下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给了职业教育“顺势而为”的新契机。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其次,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例如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措施,支持高职院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双师素质,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

 

4.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因此要通过建立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职业院校要为教师提供完善的科研工作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为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平台。例如职业创新孵化基地的建设,就为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拓宽师资渠道,改革人才聘用机制。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满足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推进 职教改革和创新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意义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个领域中,实事求是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进职业教育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破解一些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使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培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好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层面上,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属于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的人的教育;另一方面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在学校层面上,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证书教育,是面向成年人择业培训的教育,也是面向所有人提高生活品质的教育。

正确认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改革与创新。今后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为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保障事业发展的机制,同时,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质量显著提高,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这些目标都要通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来实现。

推动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目的是使职业学校办得更好。形势和发展迫使职业学校更新观念,推进“校企合作”,着力抓好内涵建设和管理。经过多年的积淀,我校的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已有了一定基础和条件。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和实践,就一定能把职业学校办好、办活、办出特色。

二、以人为本,客观认识职业教育价值观

1.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的第一价值得到了提升。

以人为本,可简单理解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为了一切人。就教育整体而言,只有关注人人、服务人人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现代教育对于教育对象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帮助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人们关注教育公平的焦点是让人人具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总理也指出:“只有人人接受教育,才能体现社会公平”。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能给人们提供比普通教育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在今后的终身学习体系中,职业教育将向所有人开放。职业教育和培训应能使所有群体的人都能入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入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这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

另一方面,如果教育无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不关心人的就业,势必远离群众,远离实际。然而不能要求任何一级、任何一类的教育都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须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努力从总体上满足人和社会的各种需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掌握职业能力是使人掌握的基础知识具有意义和富有动力的条件,这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

还有,促使人的心灵觉醒,使学习者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觉融入社会的意识,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目标,其他目标都应该首先保证核心目标的实现并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大量事实证明,职业教育把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遭遇“学业失败”的青少年导向“学业成功”,使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由此可知,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我国的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而人们也在大量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发现,结合职业场景和工作实践实行全面素质教育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比普通教育具有明显优势。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说明“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运用于教育领域是可以把握的,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能有效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

2.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价值观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职教工作者要树立基本信念:相信人人有才。目前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生构成比较复杂,其中相当部分是中考或高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但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商低下,也许是因为比较贪玩,不够努力;也许是因为相关背景不理想造成了学习成绩落后;也许是其他原因造成了这一次升学考试的失误;更多的是在单一学业评价标准之下无从扬长避短而屡遭学业失败。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是及时发现并珍惜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相信这些特长和潜力能够被开发。只有相信人人有才,职教工作者才有可能对全体学生富有爱心和信心,才能真诚地欢迎基础、背景、个性、志趣相异的“各色人等”,而不把参差不齐的生源现象看成是短期的、权宜的情况,更不能看成是无奈的现实。

其次,职教工作者要知道职业教育的首要使命:帮助人人成人。职业学校一方面要为每个人创造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每个人不断增强自觉接受社会运行规则约束的意识,成为合格公民。“成人”是指成为“社会人”。“社会人”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包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能有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从提高学习效果的角度考虑问题,职业技术学校也必须把“成人”要求放在首位,因为获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前提是学习者愿意接受和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帮助,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感觉和兴趣,树立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考察和对待职业教育的价值,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职业教育,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更有效地办好职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我国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观念和制度创新比增加经费投入更重要、更紧迫,也更有效。

三、职业教育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一是办学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并将继续扩大;二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主题;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模式改革已经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这是职业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更新的理念,更有力的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深化改革创新。一方面要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推进教学环境、专业设置、教材应用、教学方式、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创新,进一步形成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

改革四个模式。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改革职业教育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四是创新教学方式,推进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和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五是创新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聘用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能力已经具备,下一步的重点是实现规模能力和质量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质量需要全方位加强各个环节工作。其中,德育工作是首位,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师队伍是关键,办学条件是基础,管理制度是保障。我们必须在各个环节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最终达到三个目标:一是使学生具备两种能力,即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二是使学生获得两个证书,即学历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使学校做出两大贡献,即为国家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行动计划将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坚持立足全局、服务产业,问题入手、重在行动,近期突破、服务长远,宏观布局、推进试点,强化保障、重视评估,实施好“十项计划”,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四、实现科学发展,要统筹兼顾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发展要讲究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的方法是要统筹兼顾。统筹就是把各个工作因素都考虑进去,配置好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兼顾。但不是平均用力,平均用力事倍功半。

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要搞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各种各级职业教育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并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为此,应统筹兼顾地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篇9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82-07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尤其在顶层设计、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第一,社会吸引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认可度不高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升学为导向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功能和特色弱化,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较单一,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有待提升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其社会认可度,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需要把握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要素,逐步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二,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从教育功能来说,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时代使命。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突出表现为职业素质不高、专业化发展理念淡薄、服务和创新意识不强、高层次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依据教育经济学观点,职教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向就业市场输出的一种教育产品,其自身具有公共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从商品性视角分析,职教人才自身质量高低决定了其能否获得用人单位的聘用和认可,决定了其自身成长空间、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晋升通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职教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完善,职教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合法性和职教功能合理性的法理依据。职教政策法规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保障条件等方面均作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从体系建设的视角看,目前我国职教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职教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这不利于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不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攻坚期的历史关头和现代转型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其中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破解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比较借鉴的视角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科学、完善、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其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探索和实践创新,有助于开拓我国职教改革的新思路,科学规划我国职教发展的新路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注重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管理体系、教师资格制度等方面及时变革,不仅提升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缘起

17世纪初,英国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以及打败西班牙等老牌海上霸主赢得海上霸权,对新大陆财富的觊觎重新点燃了英国殖民者对于北美的向往。在英国等殖民国家对北美的开拓和争夺过程中,促使本民族文化、教育被引入北美大陆,使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呈现出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性特征,如主妇学校、阅读和写作学校、慈善学校等。在殖民地发展后期,富兰克林受到启蒙思想影响,主张学校应传授学生实用知识,培养殖民地所需的熟练工匠,并在1747年的《关于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之提议》中描绘了文实学校的蓝图。由此,促进了北美殖民地文实学校的兴起。

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初始形式,起源于中世纪行会制度,伴随欧洲殖民活动而进入美洲。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儿童获得一定的就业技能为目的,以家长的允诺为前提,跟随行业师傅进行技能学习,具有自愿性;另一种则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或者贫家乞儿在政府的强制之下成为学徒,具有强迫性。在1642年的《马萨诸塞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和师傅必须教授孩子阅读和理解宗教教义以及国家法律等能力,任何家长或师傅违反了该法,都将被处以罚款,并应将孩子送到那些愿意执行该法的新主人那里。1647年的《老骗子撒旦法案》又进一步强化了学徒制中的教育因素。

学徒制以契约形式约束师徒双方的权、责、利关系,一旦匠师签约接受培训任务,市镇当局便会提供给师傅传授技艺的资料和工具。同时,由匠师和家庭或者儿童保护人签订契约,契约中一方面规定匠师进行教育并传授技术,不准苛待或只用不教;另一方面规定学徒为匠师服务,不准犯规或有不良行为。学徒制契约涵盖多个行业,包括纺织工、印刷工、船工、医学等。对于学徒的学习期限,1665年纽约市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学徒必须注册登记,从10岁左右开始接受学徒培训,且学习期限不得少于4年。1711年,将学徒制的学习期限延长至7年。在规定的学徒期完成后,师傅根据学徒的学习情况判定学徒是否完成学徒培训。如果予以认可,师傅便会在市民大会上对这一事实予以承认并载入大会记录,由此学徒便可独立从业,而那些师傅对其学业不满意的学徒将无法从业,并且面临着延长培训期的后果,直至师傅对其学业予以认可为止。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不仅成为美国殖民地时期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殖民地的青年人获取从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独立战争后的农业与技工教育――美国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

18世纪上半期,伴随着启蒙思想对英属殖民地的影响,英属殖民地民族的民主意识逐步觉醒。1785年,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独立战争后的美国社会逐步趋于稳定,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对棉花、大豆等农产品需求旺盛,但传统的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手工加工方式粗糙,难以适应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在此背景下,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应运而生,开创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河。

1775年,美国在费城创办了旨在推动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自治团体“农业促进协会”。该协会在州立小学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倡导在青年农民工群体内普及农业科普教育,并要求教师将农业科技知识与各科知识教学相结合,开创了美国教育史上将职业教育纳入普通教育的新模式。

1812―1815年,在反英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后,美国从半殖民地经济进入独立自主经济状态。产业革命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一批农业职业技术学校诞生。1820年,纽约成立了第一所机械学校,成为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最早的职业学校之一。但由于这些学校多为私人所办,师资、经费、设备等缺乏保障,而且人数较少,因此尚处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

1840―1860年,由于工商业不断发展,中高级技术工人培养乏力,美国开始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学生严重缺乏职业准备的状况,1751年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文实学校,教授测量学、航海术、机械等课程,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将古典课程与现实实用学科相结合、兼顾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的中等学校。到19世纪中期,美国共建立文实学校六千多所,招收学生26.3万人。但文实学校由于其私立或半私立的性质,属于收费教育,从而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望接受教育。同时,由于规模有限,后期的不少文实学校更倾向于学生的升学而非就业,成为变相的拉丁文法学校,从而难以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合适的人才。在此背景下,1821年在波士顿诞生了美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立中学,该类中学具有大众性、实用性特征,不以学生的升学准备为目标,而是面向学生的就业,由此也被誉为美国的实科中学。

19世纪30年代,美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对技术工人的文化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人阶级无法负担子女教育费用的处境,促使政府萌生了通过建立公共学校以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想法。这也成为美国公共学校运动兴起的诱因,其中贺拉斯・曼作为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的代言人,创立了美国第一所提升教师能力的学校。由此,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发展的道路。

(三)南北战争后的赠地学院和初级学院――美国职业教育的勃兴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日益发展的农业和工业对于工程和农业职业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但由于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刺激,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缓慢。为此,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案――《摩雷尔法案》,并提出:国会的每位议员应按照每人3万英亩公共土地的标准向各州赠地,所赠土地的经营收入用于资助已建的农工学院,称之为“赠地学院”。由此使得《摩雷尔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联邦政府对公共教育最早的干预。1887年,由于赠地学院师资不足,加之学习工程类的学生远多于学习农学类学生,美国国会颁布了影响颇为深远的《哈奇法案》,该法案提出要资助赠地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1890年,美国制定了第二部《摩雷尔法案》,明确规定联邦第一年补助各学院1.5万美元,以后每年追加 1 000美元,直到每年补助2.5万美元为止。赠地学院的蓬勃发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程度高一度成为美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骄傲。针对当时许多家长欲使其子女接受中等后教育而又无力承担费用的状况,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于1901年和1902年呼吁修改学制,并率先将大学的四个学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两个学年和中学最高年级构成一个教育段落,即初级学院;后两个学年命名为高级学院,学生在完成初级学院学业后可获得文科副学士学位。1901年,伊利诺伊州成立了美国第一所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Joliet Junior College)。随着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初级学院设在社区,并把社区服务作为办学宗旨,因此,也被称为社区学院,并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层次,由此成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

191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史密斯―莱韦斯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应协助各州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土地授予法案权限。1917年,国会修订并颁布了新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新法案提出联邦政府须协助各州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积极开展农、工等五类教育。该法案颁布实施后,高中阶段开始分设学术科、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在普通中学进行职业和职业预备教育的情形,使普通中学逐步变成了综合中学。由此,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系统逐步形成。同时,《史密斯―休斯法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法案。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提出《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改变了美国中学以往单一的升学功能,对美国综合中学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美国中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1929―1933年,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使职业教育在全国青年失业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愈加受到重视。在此期间,美国政府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先后颁布了《史密斯―本赫法案》(The Smith-Bankhead Act)、《乔治―埃尔译法案》(The George-Enlrzs Act,1934)等法案,使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无论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该阶段的职业教育立法都满足了当时美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农民工等其他群体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有利于解决美国青年失业率极高的社会问题。可以说,职业教育立法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凭借其高科技和发达的军事工业成为盟国军火的主要供应者。为满足军事工业快速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美国国会在1940年通过了《国防职业教育法案》,并紧急调拨一亿美元财政专款用于开展军事工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训练。1946年,美国教育总署颁布了《关于中学生活适应教育法案》。此外,还成立了青年生活适应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生活适应教育”思想。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乔治―巴登法案》,将2 900万美元分配给农业、家政、工业、商业四个部门,这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获得政府财政资助,也有利于推动美国职业教育的极大发展。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上下为之震动,美国的教育家及公众猛烈抨击本国的公立学校教育,并将美苏军事竞赛中的劣势归咎于美国教育,要求尽快进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ce Education Act),该法并非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颁布,但其对于建立地区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却发挥了积极作用。1967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相关法令,继续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并扩展了其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对工人和技术工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日益提高。面对日益攀升的失业率,政治家们将目光聚焦在职业教育上。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评估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肯尼迪就任后还敦促美国国会分别于1961年和1962年颁布了《地区开发法》和《人力资源开发训练法》。从法案的影响来看,有助于增加当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扩大职业教育范围。1963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这是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法案涉及职业教育的内容如下:组建全国性职业教育委员会;重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扩大职业教育对象范围;增加2亿美元职业教育拨款,支持职业教育科研和实践。在1963年《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68年颁布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该修正法案着重强调扩大美国职业教育的适应范围,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力度,将学术教育、技能训练与工作实习有机结合,使职业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产业部门的日益增加,职业变换速度加快,由于普通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薄弱等原因,使美国的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首次提出了“生计教育”的概念。“生计教育”是一种广义概念上的职业教育,并不是指某类特殊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和能力。197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生计教育法》。1977年底,联邦政府制定了“生计教育五年计划”,并划拨4亿美元财政专款用以鼓励州立职业教育发展。但生计教育过分强调职业、劳动和实际经验,而忽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因此,生计教育并未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1988年,《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的颁布,进一步突出了职业训练的现代性,明确指出90年代职业教育和训练的焦点在于发展经济,并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设计,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也纳入职业训练的对象范围内。

(五)新世纪以来,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面对新世纪国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逐步开始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上议事日程。为确保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更加符合新世纪美国经济发展要求,继1984年颁布的《帕金斯法(I)》之后,1990年又通过了《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即《帕金斯法(Ⅱ)》)。该法案倡导“技术准备教育”,建议各州制定“技术准备教育计划”,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和地方培训计划投资16亿美元,主张将地方或州的高中与社区学院衔接在一起,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内容,为学生做好从学校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准备。1992年初,美国著名学者雷・马歇尔在《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一书中提出,美国若想建立高工资、完全就业的经济体系,就必须提升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效率,借助德国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计划。该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反响,并促使1994年美国《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School-To-Work Opportunities Act of 1994,简称STW)问世。该法案强化了职前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提供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为期三年的学校职业教育加企业培训,完成计划者可获得高中文凭和产业界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STW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以学校为基地的学习、以工作场所为基地的学习和连接两者之间的教学活动。通过STW的实行,在1997―1999年间,美国中学阶段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的人数由100万增加到250万。但由于受到政府换届影响,许多政治家对该法案当初制定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并持反对态度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在2001年被废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由专门型向多元型、综合型转变,促使人们对学生生涯成功所需的持续发展能力、职位适应能力等内容愈加关注。在此背景下,STW逐步被STC(School To Career)理念所代替。STC是在继承STW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结合时代所需强调终身性、全面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终身职业教育、全民职业教育、关注个体发展以及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等内容。STC改变了以往职业教育仅对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加以关注的观念,使职业教育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开始为个体的生涯发展提供支持。STC理念的执行,不仅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方面、综合性的需求,也有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STC在今天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依旧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作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在不同历史阶段都能够及时地颁布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使职业教育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从比较借鉴的视角看,应理性思考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科学借鉴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应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情,积极探索美国经验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为当前和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使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关注个体生涯发展。1974年颁布的《生计教育法》明确提出,生计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职业教育,应通过学校模式和社会模式,对学生和社会成人开展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乃至在职的各种教育和培训,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20世纪末,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由STW向STC的转变,凸显出美国职业教育对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促进生涯成功的不断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其职业教育思想,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关注个体的自然成长、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改造,职业教育的设计应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体现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彰显,注重对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对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突破传统职业教育仅着眼于学生某一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向学生适应某一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的过渡,不断加强对个体生涯规划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信号,主动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美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主动进行教育改革,从而使职业教育在美国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能有效发挥其时代功用。例如,二战后,针对退役军人顺利转入平常人生活的问题,1944年,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了《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和《退伍军人就业法》,为大量的退役军人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在此阶段,社区学院通过开设短期课程、专业培训,与军队签订合作协议,服务于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后的形势需要,使社区学院在此背景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性、滞后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地位愈加重要。因此,职业教育要在国家发展背景下获得大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增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积极营造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有效性。

(三)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不仅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等多方面的有效保障,也促使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职教立法协同共生。1862年颁布的《摩雷尔法案》不仅是美国政府资助职业教育发展的开创之举,也推动了以农工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促使美国中职学校系统形成。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标志着美国地区职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也有利于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1994年《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的颁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实现由学习到工作的顺利过渡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备是校企合作未能有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中,不仅应及时更新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还应不断制定和完善推动职业教育各方面发展的配套法规,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覆盖面全、权责明确、各方利益协调的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George Emery Littlefield.Early Schools and School-Books of New England[M].New York:Russsell & Russell,1965.

[2]Butts R F,Lawrence A.Cremin.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merica Culture[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53.

[3]Kaestle C F.Pillars of the Republic:Common Schools and American Society[M].New York:Hill and Wang,1983:31-32.

[4]Lawrence A.Cremin,America Education:The Colonial Experience,1607―1783[M].New York:Harper & Row,1970.

[5](美)L.迪安・韦布.美国教育史[M].陈露茜,李朝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82,78-79,138,225-226.

[6]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2.

[7]刘传德.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史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2):56-57.

[8]刘传德.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J].外国教育动态(比较教育研究),1982(5):43-47.

[9]张渭城.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24.

[10]Rippa S A.Education in Free Society[M].New York:Longman,1984.

[11]刘传德.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和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

[12]董维春,刘晓光,等.赠地学院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66-67.

[13]顾金玲.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兼析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19-22.

[1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65-267.

[15]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6,106-107,154,206-207.

[16]Venn Grant.Man,Education and Work[M].Washington D.C.:America Council on Education,1964:60-61.

[17]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资料选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6-180.

[18]续润华.五大法令对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60-62.

[19]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33.

[20]陈雪芬,吴雪萍.浅析美国的STW运动[J].教育与职业,2002(6):46-48.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

【 abstract 】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the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regions, and help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also helps to strengthen local problems research consciousness, 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explanation of the practice, cultivate goo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of scholars, bringing in national regions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Keywords: national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族地区而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巩固已有成果,促进其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需要以教育研究为先导,需要教育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甚少。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学者提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响亮口号,以此作为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策略。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它有一种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是整个国家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

一、 职业教育研究能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基础,各国纷纷加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社会需要具备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但现阶段,从整个教育体系看,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以基本趋向完善,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刚刚起步,特别是民族地区遇到的苦难重重,它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需要地方乃至国家政策保证,另一方面更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指导。职业教育改革不能光靠行政命令,要研究怎样改革才能有效,把职业教育改革建立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职业教育改革牵涉的问题和方面十分广泛,诸如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师品德、教育体制、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这些都急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并提出有效的相关的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专业改造要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特别要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在职教实际中,如何面向市场,如何把握市场的规律,如何设置职业教育专业,才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坚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二、 职业教育研究能全面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快速有效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成为当下一项紧迫的任务。

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我们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做好这项工作,必需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对象,出发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点是教师素质的提升,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研究,促使人们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提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由于未能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这种带有一定局限性的个人经验,只能为少数人所接受。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研究,进行科学的总结,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样才具有比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来带动教育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成果一旦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力量。

三、 加强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

职业教育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反思性和研究性,它是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通过职业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极大的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尤其是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界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与日剧增。那么,教育研究又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调整其已有的知识结构。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重新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为了研究的需要,教师需要学量的理论知识,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发展。因此,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能加强合作意识。第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素养。在具体的教育研究中,教师的问题意识、专业意识、反思意识、钻研精神,对前沿问题的把握与领悟能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能力,反思与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第三,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避免前人已经犯下的错误,吸收前人研究出来的优秀经验与成果;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调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四、 教育研究可以指导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科学管理

教育科研可促使教育决策科学化。决策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信息日益社会化。职业院校在逐渐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出现许许多多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牵涉很多因素,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又十分复杂。只凭老经验,是难以奏效的。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可以提高领导者的科学管理意识和教师的研究能力,增强教育者观察各种教育现象,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锻炼和提升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领导职能的转变,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效益化的实施进程。

教育科研为各个院校管理者注入活力。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强化软件和硬件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关系等。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科研的力量来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学校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首先,通过科研解决学校实际遇到的相关问题。学校教育科研在研究中要有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想去解决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学校能跳出自我。换位思考,准确地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寻求办法,在提高研究能力的同时,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其次,通过科研可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活动,采取相关的奖惩制度,可以解决教师想解决但又难以解决的很多问题,既有针对性,又能激起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而针对于职业院校研究的积极性,就能产生持续性的相关研究行动。

五、 职业教育研究能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