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废弃物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01 11:1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废弃物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规范废旧物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对已经过审批同意报废帐务处理的固定资产、工位器具、管理用具、产品、材料、工具等资产实物,加工造成的废料,加工产品不能利用的边角余料,钢屑、铁屑等的管理。
3管理程序
3.1废旧物资实物统一归口于生产部集中管理,所有废旧物资一律要求登记实物台帐。
3.2废旧物资实物的入帐登记。
3.2.1报废帐务处理的物资。
各物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物资实际状况,对需报废帐务处理的物资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已经过审批同意报废帐务处理的废旧物资实物,应与其他物资隔离管理。
3.2.1.1提出书面申请,并根据资产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填写“报废帐务处理物资清单”一式三份。
3.2.1.2经鉴定部门签字后报分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
3.2.1.3把签批“报废帐务处理物资清单”随同实物转交生产部签收。
3.2.1.4把已签收的“报废帐务处理物资清单”交财务部、物资归口管理部门、生产部各一份。
3.2.1.5财务部、物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报废帐务处理物资清单”做帐务处理,生产部根据“报废
帐务处理物资清单”登记废旧物资实物台帐。
3.2.2加工发生的废品材料
3.2.2.1由车间把质检部开的“废品通知单”替代“报废帐务处理物资清单”随同实物转交生产部签
收。
3.2.2.2单据传递及帐务处理同3.2.1.4、3.2.1.5的程序。
3.2.3加工产品不能利用的边角余料
3.2.3.1由车间根据实物情况填退料清单随同实物转交生产部签收。
3.2.3.2单据传递及帐务处理同3.2.1.4、3.2.1.5的程序。
3.2.4钢屑、铁屑等废料直接归生产部管理。
3.3废旧物资的处理
3.3.1生产部应及时对废旧物资进行清理,合理利用使其尽快变现。
3.3.2废旧物资清理
3.3.2.1废旧物资的清理,统一由生产部根据清理方式(销售.回收利用等)填写“清理物资清单”一式二份。
3.3.2.2清单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规格数量、清理单价、金额、部门负责人签字。
3.3.2.3报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
3.3.2.4把审批后的清单反财务部一份,做实物清理,同时减实物台帐。
3.3.2.5废旧物资销售,必须经财务部收款后开出门证,方可出公司。
4考核
篇2
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审计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有权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审计应重点关注相关部门是否从法律层面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固体废弃物管理上的关系,检查是否通过立法明确固体废弃物管理模式,即是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散化管理模式还是战略层次上的一体化操作层次上的分散化模式;关注是否从法律源头明确各种固体废弃物管理责任人,检查各级政府、企业和公民有关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是否明确;关注是否在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对各种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职能职责,以及职责设定是否缓解了参与部门多、职责分散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关注是否制定固体废弃物管理战略和一体化规划,检查一体化规划是否涵盖废弃物特征分析、填埋与焚烧设施选址,运用何种激励机制对企业、研究机构和个人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行激励,对环境受害者的补偿机制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的重大决策如何体现社会公平等内容。
二、回收系统审计
关注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和资源化水平,检查是否建立城市垃圾处理厂与其他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形成城市固体废弃物在企业间的循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价值增值;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检查焚烧和填埋处理能力是否落后于垃圾的生成数量,在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及农村郊区的垃圾处理是否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关注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特别是新型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对填埋场的温室气体和渗沥液处理的效果。
三、资金和项目审计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资金和项目审计包括:一是环卫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二是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涉及到的审计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环卫资金审计应重点关注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入库和拨付以及环卫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检查资金筹集不到位、分配不合理、拨付不及时、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环卫资金足额筹集、合理分配、及时拨付、合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程项目审计应重点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及其效益情况,检查工程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规划不合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促进工程项目质量达标和满足无害化处理要求,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监管职责审计
我国固体废弃物监管涉及城管、环保、财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各自履行着相应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审计应重点关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境管理、服务、监督责任的履行情况,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对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新建垃圾处理设施是否不予审批,环保部门是否不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门是否制订符合国情的污染控制标准,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运行的监督管理。城建城管部门是否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制定建设项目监管、验收管理办法;是否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是否利用合理的政策和经济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是否开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投资、建设、运营和作业市场,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监管职责审计促进相关管理部门全面、科学、有效地履行固体废弃物监管职责。
五、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地沟油"集中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仔细排查和清理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依法取缔和惩处一批涉及"地沟油"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规范食用油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职责分工
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任务分工,认真安排和做好有关工作。
县食药监局:负责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综合协调和监督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整治工作。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打击购买、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行为,以及与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用餐厨垃圾制作食品的违法行为。年底前制定和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要求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单位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帐制度、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和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制度。
县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整治工作。加强对使用油脂生产加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查明油源购进渠道,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的行为。牵头依法查处非法提炼加工"地沟油"黑窝点和使用"地沟油"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
县工商局:负责市场流通环节整治工作。以集贸市场、油脂批发企业、食杂店等单位为重点,加强监管,督促经营者建立食用油购销台帐,杜绝不合格或来历不明的食用油流入市场。对擅自从事废弃食用油脂和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经营活动的行为,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县农业局:负责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所的监管,依法查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畜禽的违法行为。
各乡镇:配合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活动自年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日-月日)动员部署阶段。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根据方案要求,分头制定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并及时将方案上报县食安委办(设在县食药监局)。
第二阶段(月日-月日)集中整治阶段。各乡镇及有关部门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重点单位,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工作,对非法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废弃物、以餐厨废弃物饲养畜禽的行为以及非法制售"地沟油"窝点进行严厉查处。
第三阶段(月日-日)总结阶段。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总结专项整治经验,进一步完善食用油监管制度,并于月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送县食安委办。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全县建立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县长负责制,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具体工作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落实。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本方案要求,严密部署,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承担整治和监管责任。要针对整治重点环节,建立联动机制,不推诿扯皮,加强合作,切实遏制违法行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打违法行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查处力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仔细排查清理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对非法收集、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一律取缔,对违法经营、使用"地沟油"的单位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要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和旅游景区为重点,以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为主要对象,加强对食用油购货记录和票证检查,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以食用油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单位为重点,严查食用油源购进渠道,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的行为。加大查处和收缴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运输工具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的行为;对违法销售或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内部集体食堂(餐厅)不按照规定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除进行处罚外,还要追究食堂(餐厅)所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篇4
本刊讯 近日,占地19亩,总投资9825万元的昌黎奥成食品有限公司羊定点屠宰场建成开业,该定点屠宰场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河北省昌黎县在畜禽产品加工行业方面将逐步走上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新道路,对该县“放心肉”工程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该县畜禽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据了解,该定点屠宰场位于泥井镇侯家营村,是一家清真屠宰场,主要屠宰畜禽种类为羊和鸡,设计年屠宰羊80万只,鸡200万只,是昌黎及周边地区“菜篮子”工程项目。据屠宰场负责人介绍,该屠宰场硬件配置、技术力量、建设规模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配备有冷库、冷链运输工具、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伊斯兰教协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清真屠宰场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以穆斯林为主,突出产品“洁养德”食品特征,确保昌黎县及周边广大回民和市民真正吃上“放心羊肉”。
进口美国猪肉
须出具无瘦肉精残留检测报告
本刊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风险警示通告,要求自2013年3月1日起,进口肉类进口商或其人在入境口岸报检进口美国猪肉时,应当提供经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无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报告。
近年来,我国在口岸把关中多次从美国进口猪肉中检出国内禁用兽药莱克多巴胺残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风险警示通告,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身体健康,肉类进口商从美国进口猪肉时,应将有关要求告知美方出口商,确保进口时顺利通关。
据了解,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包括我国、欧盟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禁止其用于食用性动物,而美国在肉猪饲养中仍有使用。
河北禁止未处理的餐厨废弃物
喂养畜禽
本刊讯 河北省近日出台《河北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从2013年2月1日起,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河北省境内从事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活动。
办法规定,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应建立台账,在每月末向所在地市容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月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不得随意倾倒、堆放餐厨废弃物,也不得将其排入污水雨水管道等市政公共设施以及河道、渠道、湖泊、水库等场所。
篇5
[关键词] 绿色包装 产品责任制 减量化 押金制 环境税
一、我国包装废弃物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一方面包装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使我国的资源能源紧张状况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年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在l600万吨左右,包装废弃物已占城市固体废物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每年还在以超过l2%的速度增长。至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情况除啤酒瓶和塑料箱周转较好外,其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相当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不到包装产品总产量的20%。
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我国产品制造业和包装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管理和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采取有利措施;未注意对环境深层次影响,仅从材料的低成本考虑,大量使用了环境不能降解的塑料材料;企业又未承担回收处理的责任,致使近年来,包装废弃物尤其是塑料包装废物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还在于我国对包装废弃物的立法尚不健全,缺乏强制性的包装废弃物管理法规,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行政处罚手段,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包装制品的违规生产,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 要根治长期困扰我国的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等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规范产品的包装,促使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
二、 我国对包装废弃物立法的现状
目前对于这一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我国仅有几部内容涉及到包装及其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此外还有l99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通则》。2000年l0月,上海市政府颁布实施了《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于2005年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06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 《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
从上述法律法规的相应条款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产品包装及其回收利用的法律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光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中并没有规定“易回收处理、处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的具体标准,也没有明确按哪项“国家规定” 回收、再生和利用。
另一方面有些法规规章虽相对详细,但法律层次低,处罚力度小,实施后的效果不佳;而有些又只是推荐性标准,并不具备技术性法规的强制效力;至于一些地方性法规又仅限于管理当地的包装废弃物,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
因此我们有必要吸收国内外包装废弃物法律法规的制度和实践,加强适合我国实际状况的包装废弃物立法。
三、 对我国包装废弃物的立法思考
基于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包装废弃物立法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包装废弃物立法的基本原则
(1)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中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因此,我们也应参照此原则规定:包装生产商、使用包装的产品生产商、销售商、进口商、消费者等都必须承担包装废弃物的污染防治责任。
(2)扩大生产者责任的原则。所谓扩大生产者责任是指:生产者不仅应当承担产品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责任,而且还应当承担产品使用、报废后的一定的环境责任(即产品的回收义务)。所以包装生产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这样才能激发包装生产商简化包装的内在动力,从而从源头上对包装废弃物实行有效的控制。
(3)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包装物的设计阶段就要树立绿色包装的思想,从源头上控制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3RlD原则进行包装产品的设计。
(4)全过程控制原则。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包装原料采集、材料加工、包装设计、包装制造、包装使用、包装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
2.包装废弃物立法的具体制度设想
(1)提倡绿色包装体系。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提倡绿色包装具体而言要做到:减量化(Reduce)、重复利用(Reuse)、回收再生(Recycle)和降解腐化(Degradable)。即当今世界公认的发展绿色包装的3R1D原则。
(2)成立专门回收系统。各地应成立专门负责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组织收运者对企业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分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这类公司必须保证包装材料生产商、包装物生产商、经销商的包装废弃物达到规定的回收率。对于这类回收公司,政府可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如免交营业税、所得税等)。
(3)垃圾分类制度。混合垃圾处理成本高,污染大,利用率低。实行垃圾分类,即根据垃圾的性质和用途,分置多个垃圾箱,再在垃圾箱上用文字和图示提醒消费者将各种不同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箱中。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的处理、加工和再利用,同时降低了处理成本。
(4)鼓励押金制。所谓押金制是对有污染环境潜在可能性的产品先交纳预付金,如果产品使用后交还到规定的收集点从而减少了污染,就向使用者退还预付金。押金制度不仅提高了包装品的回收率,更让消费者改变了使用一次性饮料包装的消费习惯,转向使用更有利于环保的可多次利用的包装品,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大有裨益。
(5)开征包装物环境税。环境税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通过开征包装物环境税、调节税率、开征或减免税等手段,促使利用环境资源的包装物生产商考虑环境成本,改变无偿使用环境、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从而达到从源头上减少包装物产生的目的。政府通过征收包装物环境税获得收入,根据需要用于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的各项支出,从而使得促进包装物减量及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过程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如果国家(或行业)有意鼓励生产厂家使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做包装,也理应在税率的调整中加大倾斜度。
(6)限制过度包装的规定。该法中应该规定包装成本应少于商品价值的15%,容器空间应少于产品体积的20%,产品包装不能多于2层。否则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双倍赔偿。
3.包装废弃物立法的基本框架构想
基于以上内容,中国的包装废弃物立法初步设想应包括如下几章:
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二章,管理体制。主要界定包装废弃物的管理基本机制,确定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范围。
第三章,商品包装标准。主要界定商品包装的范围和标准。分别对各类包装作出相应的规定,提出相应的要求。
第四章,质量监督。主要界定全国包装质量认证范围、包装质量监督的程序、办法,包装质量监督的基本要求和负责监督的部门。
第五章,包装改进。主要界定包装改进内容、要求和重点以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法律责任。主要界定违反本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七章,执法主体或被委托的执法主体。
第八章,附则。主要界定本法的生效时间,解释权益内容。
四、结语
加强对商品包装废弃物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加紧制定专门的包装废弃物立法,加强对商品包装的管理,才能防治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秋:关于制定《避免、减少包装废弃物法》的立法建议[J].包装工程,2003,01,65
[2]巫忆陵:关于我国废弃物的立法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18
[3]叶柏彰叶铭: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势在必行[J].中国包装工业,2006,03,43
篇6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进一步完善收运体系建设。为有效破解收运能力不足瓶颈问题,在进一步优化收运线路基础上,协调项目单位采购4台8吨收运设备和2台20吨拉运设备,将单次收运能力由原来的188吨提升至260吨。目前,收运和拉运设备均已采购到位并投入使用。为满足餐厨废弃物300吨/日的收运需求提供了运力保障。
(二)完成了生产设备升级优化任务。为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挖掘生产潜能,项目单位从去年年末开始,在不影响正常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对预处理生产线和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目前,两项技改任务均已完成,设备运行稳定性、单机生产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为设计能力300吨全部达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解决预处理生产线废渣含水率过高问题,协调项目单位采购一台螺旋压榨设备。目前,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废渣含水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协调完善输变电工程建设。影响餐厨废弃物收处顺利开展的瓶颈就是电力负荷不足问题。现有的临时用电负荷只能满足日处理餐厨废弃物200吨左右,进一步加大处理量就会出现跳闸现象。为尽快打通瓶颈,市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多次深入餐厨项目现场,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帮助协调电力部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目前,电业部门已经完成了收尾工程建设,并于7月初将正式电接入厂区。
(四)强化收运管理,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今年以来,项目单位在加大设备、人员投入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通过加强收运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与餐饮企业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漏收情况;加强工作主动向,积极与收运对象沟通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投诉案件发生;加强收运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收运人员操作技能和道德文明水平,在工作中做到文明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单位形象;工作中既当收运员,又当垃圾分类宣传员。通过积极行动、制定措施、加强整改,我市餐厨废弃物规范化收运水平不断提高。
(五)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升行业管理意识。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管理属于新生事物,各区城管部门认识不高,主动工作意识不强,甚至扯皮推诿。加之办里没有行业管理部门,行业考核、监督手段弱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尽人意。我们以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为契机,及时转发国家、省、市关于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文件,及时召开行业管理会议,落实和部署属地管理任务,部署台账建立、承诺书签订工作任务,印发行业考核方案、细则,逐步培养和提升各区城管部门行业管理意识。
二、存在问题
(一)废渣外运处理受限。目前,餐厨厂每天通过预处理单元分拣出约50吨的生活垃圾等废渣,由于含水率在60%左右,双琦厂以含水率过高为由拒收。经协调,最近阿城垃圾填埋厂同意每天接收40吨,尚有约10吨废渣无处处理,只能在厂区临时存放。由于气温过高,废渣散发的臭气经常遭到投诉。
(二)餐饮单位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目前,造成餐厨项目废渣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餐饮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强,往往将大量生活垃圾掺杂进餐厨垃圾,不但直接导致餐厨厂废渣量过大,也极易引发生产线故障。
(三)各区属地管理意识不强。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管理属于新生事物,各区城管部门认识不高,主动工作意识不强,甚至扯皮推诿。加之办里没有行业管理部门,行业考核、监督手段弱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差强人意。
三、下步打算
(一)广发宣传发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下半年,结合《哈尔滨市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加大立法宣传力度,引导市民群众科学消费,提高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垃圾分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二)强化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扩大收运范围。下半年,继续协调项目单位加大人员投入,采取两班制工作制度,确保纳入收运体系的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收干收净,杜绝出现漏收情况。继续扩大收运协议签订范围,提升收运数量,力争8月末实现日收运300吨餐厨废弃物工作目标。
(三)加大餐厨废弃物集中整治力度。为确保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在相关部门大力执法支持下,餐厨项目单位开展综合整治行动,教育、举报餐厨废弃物非法拉运行为,说服引导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单独收集餐厨废弃物,杜绝与生活垃圾混放。发现餐厨废弃物非法倾倒、收运、出售行为,及时向行业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同执法部门开展执法行动。
篇7
关键词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回收体系 管理政策 法规
中图分类号:X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74
Abstract Effective recycling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s (WEEE) has attracted every country's attention. The relate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laws are essential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ycling of WEEE.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laws of WEEE recycling in Germany, Japan and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lso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the WEEE recycling policy and law system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WEEE; recycling system; management policy; law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器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同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与日俱增。与生活垃圾不同,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成分复杂,其中既包含了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也包含了贵金属、树脂等可重新利用的再生材料。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和有效利用加以关注。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以及建立相关政策体系来进行规范和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产品的报废和处置等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涉及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和电子废物的再生利用。①我国对相关问题也日益重视,近年来相继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及相关配套政策。②
本文首先阐述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管理政策法规及其实施况,并和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进行对比,据此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政策体系进行了探讨。
1 国外管理政策和法规
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开始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立法。90年代末期,日本颁布实施了专项法规,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立法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1.1 德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
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以环保优先为原则。德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③1991年德国政府制定了《电子废物条例》,规定了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进口商承担接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返还的责任。1996年《物质封闭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确立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厂家承担“生产者责任制”,即应承担减少废物产生和废物处理的责任。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欧盟WEEE指令,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关于电器电子产品销售、回收和环境无害化处置管理法令》,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再使用、回收再利用与其他再生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处置量。
德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系统涵盖了公共废物管理机构设立的收集点、商业收集点,以及生产商的收集点。政府成立了废旧电器登记基金会(EAR)负责全德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产业基金的管理。基金来源于生产者付费,基金会负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费用的统一收集和支付。在EAR体系下,生产商被征收的费用有主要包括了注册费、资金担保费用、运输费以及处理费等,此外还有少部分的EAR机构行政管理费用。
1.2 日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
日本政府《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进行了引导。“循环型社会”是通过废弃物减量化、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及适当处理手段(简称3R),实现节约天然资源消费、减少环境负荷的社会。④为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两个综合性法律,一是《废弃物处理法》,以废弃物适当处理处置为管理目标,二是《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上述两个综合性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各种再生废物的回收法。
2001年日本开始施行《特定家用电器再商品化》(简称《家电法》),明确规定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商和进口商、销售商、消费者需履行的责任,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由生产商或进口商承担,回收和运输则由销售商承担,而涉及到的回收处理和运输费用由消费者承担。《家电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减轻了填埋场的处置压力。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费用管理模式上,日本没有建立类似德国设定的回收处理基金,其处理所需的资金是由消费者承担的,资金流从消费者直接到处理企业手里,其优势在于节约了政府的管理成本。但是,由于少数企业垄断了市场,导致居高不下的处理成本。⑤
2 国内管理政策和法规
2.1 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法律法规概述
2003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借鉴欧盟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两项指令,研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其核心理念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规定电子电器产品生产者承担的环境责任不仅包含于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延伸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和处置。⑥
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法律体系中,核心专门法规是2009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了配合《条例》的实施,有关部门又下发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审查和许可指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补贴审核指南》等。《条例》实施的一大亮点是:规定2011年1月1日起由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专门用于补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根据《条例》的规定,生产商和进口商负有缴纳基金的义务,从这方面看,基金来源与德国相似。《条例》还就如何规范利用基金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活动进行补贴作了规定。
2.2 国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
目前国内涉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的利益牵扯到众多方面,导致其流向具有复杂性。目前我国市场自然形成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模式主要有三种,包括个体回收户回收模式、供销社物资回收模式和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模式。⑦个体户回收是我国回收废弃电子产品的主要形式,我国90%以上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都是由个体回收户走街串巷回收得到。这种回收方式的成本低利润高,经营灵活,因此发展很快。但个体户作业环境简陋,防护措施少,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个体户本身的健康产生了危害。总体来看,我国的废旧家电实行有偿回收,回收价格较高,而德国等西方国家废旧电器是无偿回收,日本等国的电子产品废弃者更要向回收企业缴纳处理费。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若干有关废旧电子产品处理的法律法规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对废旧家电的处理方式都是随意拆解,完全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市场自发运行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已经实施了一段较长时间,并且在不断完善之中,对电子产品的生产者以及进口商、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明确责任要求。相比较而言,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才开始逐步认识到电子废弃物的危害,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也日益重视,但结合我国国情,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 结语
通过比较国外的回收管理制度,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以个体户经营为主,容易形成政府管理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从西方先进国家的报废电器的回收制度来看,既包含了一个高效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处置中心的运营和管理,也伴随了“谁污染,谁付费”的补贴金制度的存在,而就我国国情而言,从废旧家电有偿回收到丢弃废旧电器要付费的转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重点要建立解决废旧并行市场管理制度并且要完善资金补贴的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废旧电器回收经营渠道,建立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回收网络;其次,实施废旧电器检测制度,建立二手电器销售的市场准入制度;最后,为完善回收处理企业资金补贴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体系进行管理,包括督查缴纳回收处理费用的稽查机构以及专门负责基金管理的部门。
基金项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5- xjkj-072)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基金项目
注释
① 周全法.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4-9.
② 柳旭.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法学研究,2013:157-158.
③ Eurosta T.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EB/OL].(2012-10-25)[2013-03-20]
④ 李博洋,李金惠,刘丽丽.国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0(6):32-37.
⑤ 王亚涛,尹建锋,徐鹤,张墨.日本废弃小型家电回收体系及其借鉴[J].未来与发展,2014(10):32-37.
篇8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逆向物流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农业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四大类。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实施对现阶段“三农”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点
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除具有一般的逆向物流的特点外,还有其典型的特点。
1.数量大。统计年鉴中对农业废弃物还没有统计数据。但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大约有40多亿t。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26.0亿吨,农作物秸秆7.0亿吨,蔬菜废弃物1.0亿吨,乡镇生活垃圾和人粪便2.5亿吨,肉类加工厂和农作物加工场废弃物1.5亿吨,林业废弃物(不包括薪炭林)0.5亿吨,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吨。
2.分散性。我国地域辽阔,与城市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集中性不同,农村生产和生活是分散进行的,村落相互之间的距离近的几百米,远的几公里;家庭是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因其分布地域广泛, 从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分布面广、逆向物流服务对象的数量庞大,逆向物流规模普遍较小。
3.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这就决定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表现为在农产品成熟时,出现短时、较大的农业废弃物,而季节过后,农业废弃物迅速减小;畜禽生长出栏也都有一定的周期;这些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呈现较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4.差异性。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各地农副产品品种多样,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地区,同种农副产品,其质量等级也不一样。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存在着地区间人文经济等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总量不清。我国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仅仅是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进行的粗略估算,每年产生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分布、利用状况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出入很大,难辩真伪;各种利用途径比例及具体应用情况也不清楚。更谈不上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的数量、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等确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数据不准,必将带来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盲目性,从国家层面上难以制订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规划。
2.利用意识不强。数以亿计的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和潜在资源库。以1999年畜禽粪便产生量为例,所产生的19亿t畜禽粪便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农业废弃物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用当前农林废弃物产量的50%作为电站燃料,可发电4000亿kW・h,占目前我国总耗电量的30%左右。2020年的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达到15亿t标准煤,如果将其中的50%用于生产液体燃料,即可为我国石油市场提供2亿t液体燃料。目前,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双重性认识不清;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农村正向物流、工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或者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技术,而很少有人关注农业废弃物的逆向物流;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对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忽视,从而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投入和建设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
3.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显得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讯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我国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网总规模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比,仍相当落后,公路密度只有美国的约五分之一英国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十五分之一。目前仍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在我国农村由机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其余80%则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我国农村的汽车、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平均每20户才有一辆,而当前世界平均车辆保有量每10人一辆车。这些都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4.农业技术与装备落后。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资金不足;而在国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只占30%,产后投入比例高达70%。我国优良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创新的技术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适应性能好和推广价值高的技术更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到位,比如在我国规模化养猪设备引进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整套技术,而仅是盲目的引进养猪设备,而忽视粪污处理技术设备的配套。不清楚农业废弃物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导致我国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利用率低、商品价值低,不能形成产业化,也就不能有效地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低,等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靠人工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成本。
5.缺乏政策法规。目前国家没有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专门法律或法规,近几年各行业部门临时制订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标准或技术准则,标准化程度较低,随意性强。具有执法权的环保部门只按制订的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去监督管理,只有“罚”没有“奖”。基本上采取末端治理思路去“堵绝”污染。管理养殖业的农业部门,主要是抓“肉、蛋、奶”的生产,不重视农业废弃物这类“副产品”,更谈不上相应的鼓励治理政策。多头管理也造成部门间的有关政策法规的矛盾和冲突。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可操作性差,而且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没有对应的废弃物管理办法,更谈不上系统的监测、监管、预测和预警体系。缺乏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的导向或地区政策变动导致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缺乏理性的规划,出现不必要的混乱,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会给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谋求农村逆向物流新发展的对策
1.构建顺畅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支持。良好的逆向物流网络需要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回收点、回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农业废弃物的利益应该具有规模性,企业应该组成战略联盟形式。逆向物流运作流程应具有以下流程:分散产生-集中回收-分类配送-专业处理-分类配送-进入企业联盟。经过高级专业化处理后的农业废弃物,此时将其分类配送到需要的工业园区,企业联盟再利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村逆向物流网络如图所示。
2.营造良好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政策环境。从发达国家发展逆向物流的经验来看,发展逆向物流需要法律、规章做保障。目前新农村建设刚刚步入轨道,新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难度很大,更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建议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关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制定一系列涉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激励机制,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从事农业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因此,应由政府出面,各方协调,统筹规划,制定新农村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方面的相关规则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土地、资金和技术扶持等),同时应加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和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强化对耕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监控,约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3.企业联动,促进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由于农业废弃物具有分散性、差异性、季节性等特点,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应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道路,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企业是回收逆向物流的主要来源方,参与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重视回收逆向物流发展,加大回收逆向物流投入,加快回收逆向物流人才储备,成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主力军。开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实现:(1)由产生农业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2)由需要农业废弃物的企业回收。(3)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注重鼓励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4.发展农产品物流技术,源头控制农业废弃物。农村物流中,农产品是重要物流客体,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还缺乏现代的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有四分之一强的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另据统计,我国每年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输路途中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源头控制要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有利于逆向物流的实施。,开展绿色正向物流,加强正、逆物流协调配合。加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源头控制是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重要一环。源头控制得好,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品就少,就能大大减少回收逆向物流业务。
5.培养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专业人才,增强全社会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首先,必须向企业和农民宣传现代物流知识,提高企业和农民对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的认识水平。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知识,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现代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适应时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省略
[2]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9)
[3]孙振钧 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
篇9
【关键词】废食用油 回收利用 生物柴油 消减二氧化碳 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现在因“地沟油”既废食用油问题引起人们种种不安,地沟油怎样才能无污染地合理回收,变废为宝,再生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本因有吃油炸食品“天妇萝”的习惯,每年从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家庭厨房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食用油,但日本的废弃食用油回收处理得既环保又资源化,因日本人不随意把废食用油倾倒至下水道里,所以废弃食用油没成为“地沟油”之前,就在政府、企业及各个家庭消费者共同努力下,将废弃食物油制造成饲料、肥皂、涂料、油漆以及加工为柴油车燃料、各种锅炉用燃料,高效清洁地回收利用资源。本文通过考察日本废弃食用油的回收和利用,找出对中国的借鉴之处。
一、日本处理废食用油的现状
据日本全国油脂事同合合会统计,日本2008年消费了237万吨食用油,产生了约45万吨废食用油,其中30-35万吨来自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约10万吨源于一般家庭。源自食品加工厂、餐饮业的废食用油的回收比例高,近80%被加工成饲料、肥皂、涂料、油漆及柴油车燃料BDF(生物柴油车燃料,bio-dieselFuel)、锅炉燃料等。源于一般家庭的废食用油,约有1万吨左右被回收后加工为BDF燃料、肥皂等,约有9万吨未利用而直接焚烧后填埋。一般家庭的废食用油的回收利用比率低,为减少环境负荷,京都等地展开了用一般家庭回收的废食用油加工BDF的事业。
2008年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的废食用油利用的详细状况为,一般加工成饲料(20万吨)、肥皂、涂料、油漆等工业用原料(4万吨),柴油车燃料BDF(生物柴油车燃料,bio-dieselFuel)、锅炉燃料等(2万吨),未加工利用直接焚烧、填埋的约4至9万吨。
二、废食用油回收再利用的意义
通过废食用油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达到防止地球温暖化,构筑循环型社会的目的。使用BDF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汽车尾气中黑烟的排放量,同时可以减少垃圾排放量及石化燃料的使用量。废食用油如果直接倾倒到下水管道里,最终会污染江河。因一滴废油的污染,要用几百倍的清水才能恢复至鱼虾能够生存的水环境。废食用油的回收再利用活动,又是环保教育的重要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提高从幼儿至年长者的环保意识,增进地域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废食用油的回收搬运过程中,行政部门、企业、市民共同参与,增强地域活性化,使地域和社区居民的活动更充实、更有意义。
与汽油和轻油等化石燃料相比,BDF的硫氧化物和黑烟的排放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视为零,因为作为食用油原料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在燃烧BDF过程中只排放相当于已被吸收过的量的二氧化碳,因此BDF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被看做零。废食用油的有效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排放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食品安全保障,减少有限的石油资源的使用量。
三、日本废食用油回收处理的各种路径
1、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制度
日本政府在公害处理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上曾经有过惨痛的失败教训。上世纪60年代,经济高度发展所伴生的各种弊端尽显无余,1950年代新泻水病、四日市哮喘病、富山市周身疼痛病等公害接连爆发,使企业被迫向受害者支付了巨额赔偿。以此为契机,日本政府开始设立公害防御机构和制定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目标的一系列法规政策。1964年总理府设置公害对策推进联络会议,1970年、1971年分别改组为内阁公害对策本部,环境保护厅,2001年升级为环境省。先后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56年),自然环境保护法(1972年),环境基本法(199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法(1998年),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2000年),鸟类保护及狩猎的适正法(2002年),自然再生推进法(2002年),生态多样性基本法(2008年)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1970年政府制定的《关于废弃物处理和清扫的法律》(简称《废弃物处理法》,2008年修订)中明确规定了废食用油的回收、搬运和加工处理等具体条例。规定在食品加工等企业产生的废食用油为产业废弃物,一般家庭或餐厅等产生的废食用油为一般废弃物。作为产业废弃物的废食用油的排放、搬运、加工处理,都要在《废弃物处理法》规定的产业废弃物的范围内,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运行。而源于一般家庭的废食用油的回收再利用,采取向全民普及环保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知识,促使各个家庭消费者的自觉参与和分工协作。
首先,规定废食用油产生企业在委托他人帮助处理废食用油时,要严格选择具有相关营业执照的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协议,并对委托处理的废食用油的搬运过程、流向及最终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认,以确保废食用油的适当正确处理。在委托过程中要跟进记录搬运加工处理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单。并规定废食用油排放企业在整个过程中要确保废食用油的质量,如不能掺入水或杂物,要在洁净的室内,用清洁且有盖的专用容器,放在专用的场所保管等。
其次,从事废食用油的收集搬运工作的单位,要从废食用油排放企业和废食用油最终流入企业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取得〈产业废弃物收集搬运营业执照(废油)〉,法律严格规定收集搬运单位必须把废食用油运至排出企业指定的加工处理厂,不能擅自更换加工处理厂或途中擅自卖掉。明文规定搬运废食用油等产业废弃物的车辆必须在相关部门备案,车辆的两侧要标有产业废弃物收集搬运车辆字样,且要标明单位名称,营业执照号码等。在产业废弃物的收集和搬运全过程,要随时携带营业执照复印件,每个环节都要填写管理单。规定搬运时必须使用备案车辆,严防废油渗漏或飞溅,必须搬运至规定的加工厂,加工厂要有详细记载回收、搬运、加工、加工品流向等的记录。
最后,废食用油的加工处理,必须由有〈产业废弃物处理营业执照〉的单位在有《食品循环利用法》中规定的〈再生利用事工定〉资格证的场所加工处理。严格按照委托处理协议进行加工处理,不能不经排放企业同意擅自转包或变更加工用途。加工处理单位在接受委托加工处理废弃物时,要尽量减少废水,废油对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委托方意向处理,不能接受超过本单位加工处理能力的加工委托任务。
规定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产业废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在整个过程中也要跟进记录单。加工单位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废食用油,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品质,规格等物尽其用,提高资源回收再利用率。
中央政府至地方各级政府中,都设置环境政策局,循环型社会推进部等部门,管辖区内的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并细化到废食用油的回收据点的设立和运营。各地方政府办公网中都详细明示家庭废食用油的分类和回收方法,通过图解具体详细地介绍回收方法,时间和地点。印发大量的宣传手册,组织市民参观废食用油燃料化设施,加强市民的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意识。
如拥有自治体中规模最大的废食用油燃料化设施的京都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在市民中普及废食用油炼制生物柴油的知识,用家庭垃圾有偿回收中的垃圾塑料袋的市政收入,2008年设立废食用油回收据点补助金制度,资助团体和个人设立废食用油回收点。2009年回收废食用油约18万立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吨。
把回收的废食用油精炼加工、化学处理后,提炼成BDF,用作市政府的垃圾收集车、公用车及公交车等的燃料。
继京都之后,其他城市也都纷纷加大一般家庭产生的废食用油的回收力度。如德岛市2007年4月开始对家庭废弃食用油进行回收,德岛市的废食用油回收主要由在街道、区、市登记的资源垃圾回收团体完成。各回收团体挨家挨户用塑料瓶收集废弃食用油,然后交由市委托的再生能源公司统一回收。德岛市每年回收的废食用油预计可达18吨。为促进回收工作,每回收1公斤废弃食用油,德岛市政府奖励12日元。
2、企业废食用油的利用和活用
按照1970年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规定,食品加工等企业产生的废食用油为产业废弃物。大型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等产生的废食用油一般都被加工成饲料、肥皂、涂料、油漆等工业用原料。近年来随着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塑造认识的加深,对地球环境变化关注度的提高,一些全国规模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开始着手把从企业集团内部各加工企业回收的废食用油,通过自社专用精炼设备,加工成生物柴油,用于自社各店铺间商品运输车的燃料。如大型外卖食品加工连锁店ほっかほっか亭(热菜热饭亭)和やよい(套餐盖浇饭店),在日本国内有2371店铺,每年使用610万立升食用油,约产生370万立升废食用油,从2007年起该企业和废食用油加工精炼企业合作,开始导入“废食用油循环利用系统”,购入废食用油加工精炼设备。通过废食用油的回收、利用和活用,参与资源循环型社会活动,利用连锁店各店铺拥有质量相同的废食用油的特点,把自社内产生的废食用油在企业内部直接回收,加工成生物柴油,用于社内车辆的燃料。既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又可作为石油代替物减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量,同时还可抑制由于原油上涨而引起的社内各店铺间原料运送费,履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企业的社会责任。
由于1997年缔结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的5年内,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0年排放量减少6%。2010年为约定期限,而各种数字表明,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增无减,很难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排放目标。所以2010年春,日本经济产业省通告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将现行法中的「排出量报告制度修改为「排出量规制制度,以强制手段削减企业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另外,近年来日本企业强调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业社会责任,规定企业作为“企业市民”应采取更符合道德规范的企业行为。
食品加工厂、餐饮业等排出的废食用油被规定为产业废弃物,在排出、委托搬运和加工处理时都要在严格的法律监督和管理下运作。如排出时要填报传票,用以明确废食用油来源,加工处理责任人和加工处理场所。传票在严格追究排放企业社会责任的氛围愈来愈浓厚的现实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日本的食品加工厂、餐饮业等排出的废食用油不直接倒入下水管道,而是冷却,过滤后装入指定容器内,交由指定业者搬运处理,再加上用于加工“天妇萝”油只能用植物油,且多次反复使用过的油加工的“天妇萝”口感不佳。所以,“地沟油”的产生和再回到餐桌的可能性较小。
3、一般家庭的回收再利用
源自一般家庭的废食用油主要是炸“天妇萝”的油,日本人习惯把炸过2―3次食品的油扔掉,日本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极少有人把废食用油直接倒入下水里。日本把一般家庭产生的废食用油分类为一般废弃物中的可燃烧类垃圾,需丢入可燃性垃圾袋。为使液体的废食用油固化,日本人通常是用市贩的食用油凝固剂凝固,或用吸油纸、旧报纸汲取后作为可燃垃圾丢弃,废食用油最终在垃圾处理厂被焚烧,尽管购买油脂凝固剂的费用要高于食用油本身。20世纪末起,日本人开始意识到无论怎样以环保的形式丢弃,废食用油最终都只是被焚烧,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由政府主导的以地域为基本单位结成的「地域垃圾减量推进会议、各地域的NPO法人等非营利法人、志愿者及一般家庭消费者等携手开始回收各个家庭及小规模食品加工企业的废食用油加工成BDF。
从一般家庭中回收的废食用油(只限于植物性油,如菜籽油、向日葵油、芝麻油、红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蓖麻油、色拉油等)经过过滤食物残渣、冷却、装入旋盖式食用油空瓶中后,连同超过消费期限的尚未开封的食用油一起,集中于公民馆、垃圾收集处、消防局、NPO法人指定地点及志愿者家中,然后由取得许可证的相关企业运至加工厂。由于一般家庭消费者严格按要求回收废食用油,用废食用油加工BDF的转换比例较高,一般100L废食用油可加工精炼成90LBDF。
日本政府和政府运营的研究机构也用各种形式资助市民和各种民间团体开展废食用油回收再利用活动,本世纪初开始有大量的民间团体参与废食用油的回收再利用活动。如2001年6月成立的NPO即特定非盈利活动法人「北大阪生态网络(北大阪エコネット),2004年成立的NPO法人「保护丹后自然的会(丹後の自然を守る会)等。
从「北大阪生态网络的活动历程可以看出政府扶持民间团体参与回收废食用油的力度较大。「北大阪生态网络于2001年1月取得认证资格开始活动,2002年12月获得「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エネルギ・技合(NEDO))的援助资金,开始实施「废食用油生物柴油燃料化普及事业。之后2003年9月和2004年11月连续两年从所隶属的叫做箕面市的市政府得到“非盈利公益市民活动促进补助金”,实施了「废食用油回收系统普及事业。2005年9月利用取得的箕面市非盈利公益市民活动促进补助金,在实施「废食用油会回收系统普及事业活动中,编写了「废食用油回收资助指南。2007年4月利用取得的箕面市非盈利公益市民活动促进补助金,配合「废食用油回收据点的扩充事业,开始无偿贷出废食用油回收器材。
四、对中国的启示
在中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废食用油产生量也连年增多,2000年约消费了1200万吨食用油,2007年已增至2250万吨,据上海大学统计中国每年约产生废食用油500万吨。在中国也有很大一部分废食用油被回收利用于锅炉燃料等,但由于废食用油的回收处理体系不完善,再加上不断高涨的对食用油的需求,一部分废食用油被不法利用,经加工处理又回到餐桌的事例也很多。
据武汉大学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家调查的结果,中国每年约有相当于食用油消费量10分之一的200―300万吨废食用油流入餐桌。和BDF制造等生态环保的再利用方法相比,“地沟油”经过简单的提炼用很低的成本就能再利用或再贩卖,利润空间大,致使不法业者屡禁不止。
中国现在废弃物管理面临严峻问题,作为废弃物管理重要一环的废食用油的回收和有效利用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有待规范。现在参与废食用油回收搬运的不但有取得相关营业执照的正规的单位,还有无营业执照的和大量的个人回收业者以及中间商等。中国在完善法规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还应对企业进行环保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同时应增强对一般家庭消费者的资源有效循环利用和环保的宣传教育,增强对BDF事业的扶持和资助力度。据预测,中国现在每年约有500万吨的废食用油产生,而到2020年会增至390万吨,作为BDF原料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以废食用油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的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政府继国务院1992年6月颁发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2年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颁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2005年4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之上,率先于2005年1月制定并颁布了「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2005年4月施行了「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实施方案,2006年3月实施了「上海市餐厨垃圾自行收运管理方法,「上海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实施细则,2008年又下达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用油脂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尽管如此,据上海市公布的上海市废弃物管理所的数据,2008年约产生了15万吨的废食用油,而统一管理控制的回收量为1.01万吨,即回收率为1.41%,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日本自不必说,比美国的4.3%,德国的3.1%和英国4.7%也有很大差距。
虽然近年来中国完善了BDF相关法规制度,BDF制造技术研发取得长足进展,但因原料不足,销路不畅,政府资助力度不够等原因,还没形成足够的规模。应加强扶植力度和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全国油脂事同合合会:废食用油循环利用手册(UC オイルリサイクルの手引き)[S].2008.
[2] 室田武:地球环境经济学(地球境の学).教育出版社[M].1995.
[3] 宇田川、中村青志:图说日本经营史(マテリアル日本史).有斐[M].2009.
[4] 日本废食用油的产生量、回收及处理状况(日本の食用油.食用油の生量および回・理状)[EB/OL].env.go.jp/air/report/h22-01/4.pdf#search.
[5] 大史:由废食用油回收带来的环境负荷递减效果(食用油回による境荷低の果).京大学大学院新域成科学研究科[M].2003.
[6] 幡谷一:企业集团内部进行废食用油回收利用和活用的影响分析(企グルプ内における食用油の回と利活用による影分析)[D].筑波大学,2007.
篇10
1.1污染现状
中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以几十亿t计,由于污染事故与事件逐年增加,才渐渐被人们重视。农业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可利用品位不高,成分复杂,二次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同时缺乏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投入,导致农业废弃物污染呈现出数量大、品质差、危害多的特点[1]。农业废弃物污染主要表现在:秸秆焚烧增加了空气污染指数并影响到交通和航空运输事业;养殖场周边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景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健康,直接导致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残留进入土壤,一方面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增加土壤微生物的耐药性;农业“白色污染”影响景观、土壤的正常功能、作物的生长以及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等[1-5]。
1.2资源潜力
农业废弃物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中国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按目前的沼气技术水平能转化成沼气3111.5亿m3,户均达1275.2m3,可解决农村的能源短缺;以农作物秸秆为例,将目前的5亿t秸秆转化为电能,以1kg秸秆产生电1kW•h计算,就有电能5亿kW•h的潜力;作为肥料可提供氮(N):2264.4万t;磷(P2O5):459.1万t;钾(K2O):2715.7万t;作为饲料,仅玉米秸秆能提供1.9~2.2亿t。通过表1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潜力分析可见其巨大的商业开发前景[1-4,15,18]。
1.3资源化现状
中国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中国的堆肥(composting)和沼气(bio-gas)技术在传统的生态理念指引下被广泛应用,从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收集到的370多个生态农业(ecologyagriculture)实用模式中,就有1/3是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为纽带联结形成的高效生产模式[5,6]。近些年来,农业废弃物在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能源化
农业废弃物是农村能源(ruralenergy)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先后对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农作物秸秆热解气化等技术进行了攻关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也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目前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的方向有:高效沼气和发电工程系统研究;组装式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设备和工艺技术研究;中热值秸秆气化装置和燃气净化技术研究;移动式秸秆干燥粮食工艺及成套设备研究;秸秆干发酵及其配套技术研究;秸秆直接燃烧供热系统技术研究;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研究;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燃料油、间接液化生产合成柴油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有机垃圾混合燃烧发电技术;城市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技术;“四位一体”模式和“能源-环境工程”技术农业生态综合利用模式研究等[1,8-11]。
2)肥料化
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秸秆等)和乡镇生活垃圾的肥料化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农业废弃物肥料化的主要方向有:畜禽粪便开发研制的生态型肥料和土壤修复剂等技术;不同原料好氧堆肥关键技术研究;高效发酵微生物筛选技术研究;以城乡有机肥为原料,配以生物接种剂和其他添加剂,高效有机肥生产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的腐生生物高值化转化技术研究;畜禽粪便高温堆肥产品的复混肥生产技术研究;秸秆等植物纤维类废弃物沤肥还田技术研究;农作物秸秆整株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技术研究[1-4,12-14]。
3)饲料化
目前,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分为植物纤维性废弃物的饲料化和动物性废弃物的饲料化,因为农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类物质,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便可作为饲料应用。主要的技术有:通过微生物处理转化技术,将秸秆、木屑等植物废弃物加工变为微生物蛋白产品的技术研究;通过发酵技术对青绿秸秆处理的青储饲料化研究;通过对秸秆等废物氨化处理,改善原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氨化技术研究。动物性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是畜禽粪便和加工下脚料的饲料化研究,由于动物性废弃物的饲料化存在太多的安全隐患,不值得提倡[1,6,13,16],因此不在这里赘述。
4)材料化
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高蛋白质资源和纤维性材料生产多种生物质材料和生产资料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又一个拓展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高纤维性植物废弃物生产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等材料研究;通过固化、炭化技术制成活性炭技术研究;生产可降解餐具材料和纤维素薄膜研究;制取木糖(醇)的研究。主要应用方法有:稻壳作为生产白碳黑、炭化硅陶瓷、氮化硅陶瓷的原料;秸秆、稻壳经炭化后生产钢铁冶金行业金属液面的新型保温材料;麦草经常压水解、溶剂萃取反应后制取糠醛;甘蔗渣、玉米渣等制取膳食纤维;利用秸秆、棉籽皮、树枝叶等栽培食用菌;棉籽加工废弃物清洁油污地面;棉秆皮、棉铃壳等含有酚式羟基化学成分制成聚合阳离子交换树脂吸收重金属[1,14,17,21]。
2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中,由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大、品质差、危害多的特点,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价值还存在一些消极的观念,没有放在整个社会循环系统中考虑,导致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总量估计不清,技术支撑不足,政策引导不力等的现实问题,阻碍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1,19]。
2.1资源总量不清
中国每年到底产生多少农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呈怎样的分布,利用状况如何,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没有准确的数据和记录,仅仅是根据作物和养殖规模估算。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出入很大,难辩真伪;农业废弃物是如何处置处理的,各种消纳和利用途径比例及具体应用情况如何,没有量化的数据,也没有估算的标准统计数据。各地根据农业废弃物的数量、特点,以及不同区域依据其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确定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有哪些,都没有明确的数据,中国的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停留在粗略的估算上,数据不准,家底不清,导致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的盲目性,限制了切实可行政策的制定[1,18,19]。
2.2重视程度不够
数以几十亿t计的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源和潜在资源库。以2003年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为例,所产生的21亿t畜禽粪便是中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9118万t,远远超过中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有效地无害化处理和转化为资源,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据国家环保局在太湖地区的调查,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占面源污染的60%。农业废弃物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若将全国农业废弃物所蕴含的能量转化成沼气计算可达3111.5亿m3,户均达1275.2m3[1,2]。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绰绰有余。因此,农业废弃物是一最大的搁置资源。目前,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这种双重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1,7]。
2.3技术装备落后
虽然中国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传统,但是创新的技术少,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有很好适应性能和推广价值的技术更少。实际上我们原有的优良传统技术(堆肥技术、沼气技术)没有大的发展,就是由于长期困扰生产的一些问题,比如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筛选,沼气的产气率和设备、堆肥的设备和氮素损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到位,如,中国规模化养猪场废弃物处理的设备引进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整套技术。不清楚农业废弃物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导致中国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利用率低、商品价值低,不能形成产业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没有竞争力,也就不能有效的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在设备的投入上,财政的支撑和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不足,一些很好的技术在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得不到应用和推广,导致废弃物的资源化在低水平上重复以至发展缓慢,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1]。
2.4政策法规缺乏
中国目前已建立了若干项涉及废弃物资源化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台政策,然而相关的农业部门,主要是抓“谷物、肉、蛋、奶”的生产,并不重视农业废弃物这类“副产品”,更谈不上相应的鼓励治理政策,即便是在食品安全受到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也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而且多头管理也造成部门间的有关政策法规的矛盾和冲突。目前的策略基本上是采取末端治理思路去“堵绝”污染,没有强调全过程的综合治理,这样“堵”的结果是废弃物累积性危害的爆发。目前的政策主要是废弃物的治理性和限制性的政策,标准和准则不全面,不统一,有些标准要求高,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只有“罚”没有“奖”,可操作性不强,运行成本超过相关责任人的承担负荷,执法人员执行难度大,导致政策落实难。此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有关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专门法律或法规,而且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没有相应的废弃物管理办法,更谈不上系统的监测、监管、预测、预警体系。中国急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1,7]。
3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
3.1总体发展思路
中国在未来15~20年,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总量依然呈增加的趋势,如果不加合理的利用和处理,农业废弃物,尤其是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将更加严重。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安全,而且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紧密相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理论,以人为本,由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开始,逐级发展到循环农业,循环社会的“三环”循环总体发展战略思路:第一个“环”是从农业本身发展的层面,按照生态循环原理,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连接种植和养殖业,构建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第二个“环”是依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四位一体”农村发展模式;第三“环”为在上述两个循环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循环社会特征的农村小康社会。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处理,主要的技术突破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处理和生态利用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物质、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产品经济和商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新技术、新工艺进步,促进生物质能源在可再生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保护环境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单项技术
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提升现有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比如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筛选和高效工程菌的构建,高效率的机械设备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工艺和工程技术的升级和设备水平的提高,提高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2)技术集成
依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将各种技术优化组合,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技术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3.2发展战略重点
通过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升级和产品拓展,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的无害化、高效化、高质化和工业化。具体有十个重点课题,即:农业废弃资源肥料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农业废弃资源饲料化技术与产业化;农业废弃资源新材料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农业废弃资源生产生化制品技术与产业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废弃物环境安全和预警体系研究与建设;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环境工程与生态技术;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生物技术;废弃物处理与综合资源化利用生态工程模式;现代工程技术提升废弃资源机械设备研发与示范推广;农林废弃物生物转化的基础研究。
4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对策和保证措施
通过对中国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和资源化技术现状以及主要的瓶颈和资源潜力的分析,依据中国未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GDP翻两番的目标和目前面临的“三农”现状,应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材料化水平;针对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大、品质差、危害多的特点,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消除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开发生物质能源,发展生物质经济,变废为宝,物尽其用,需要从政策上引导、技术升级支撑、确保资金投入等方面,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得以落实。
4.1政策引导
针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缺乏相关的政策性引导,应制定出废弃物资源化的相应政策,明确废弃物资源化的方向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教育和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素质,鼓励相关技术的引进和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扶持相关人才的培养,补充和修改相关治理政策,实行全过程管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相结合,政策和法规标准要有步骤、分阶段、分区域的制定和落实,标准要切实可行。
4.2技术支持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要依靠技术支撑,在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组合升级,解决两个层次和两个升级的关键技术。两个层次是农业废弃物集中程度比较高的养殖场等点源污染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技术的攻关和农村广大区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技术攻关;两个技术升级是提高转化效率和提高转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将大量的污染物转化为能源物质和资源,消除环境污染,通过技术的升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益。
4.3投入资金
投入不仅是资金的投入,还要有管理、人才等等,但是资金的投入是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保证,环保政策落到实处,将技术关键和难点顺利攻克。相关政府单位的财政支持引导废弃物资源化的方向,解决面上的污染问题和广大农村的能源短缺,吸纳社会资金和鼓励企业的参与,生产高值化产品,促进农业废弃物在整个社会循环圈中的流动和循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