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01 11:1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废弃物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责任分工
(一)县区政府责任。“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各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本辖区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统筹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有关部门责任。
农牧部门负责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管,依法查处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违法行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负责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的许可与监管,严格规范分装食用植物油行为,严厉查处无证分装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行为;依法查处非法提炼加工“地沟油”黑窝点以及使用“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等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经营食用油的监督,规范经营者建立食用油购销台帐、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行为,严厉打击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行为,杜绝“地沟油”流入食品市场。严厉查处购进和销售未经许可的分装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并通报当地质监部门。
卫生部门(待职能划转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环节监管。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查处购买、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购进和使用未经许可分装的食用植物油违法行为,并通报当地质监部门。
环保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处置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竣工“三同时”验收工作,依法监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及排污情况;负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依法查处超标排放油脂废水等环境违法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餐饮业行业管理,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指导,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地沟油”流入预防机制,引导餐饮企业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各项管理制度,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餐饮企业诚信经营。
城管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的许可、备案和监督管理;禁止有毒、有害废弃油脂和餐厨废弃物进入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系统。负责对批准设立的占道经营食品摊点、早市、夜市及占道经营食品流动商贩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规范销售和使用食用油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经工商、卫生等部门认定销售和使用“地沟油”违法行为的占道摊点和流动商贩。
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旅游景区景点食品经营摊点食用油购进与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配合监管部门依法开展食用油购进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山庄及周围寺庙旅游景区景点内设立的食品经营摊点食用油购进与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配合监管部门依法开展食用油购进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财政部门负责对食用油监督抽检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对构成犯罪的制售“地沟油”案件进行立案查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执法及“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督促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中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生产经营单位责任。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单位和油脂加工、经营单位对其生产、收集、运输、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和生产经营的油脂负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实名制。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生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加强对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二、进一步强化“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
(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加工厂(点)为重点单位,以食用油质量和进货渠道为监督检点,以全面排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所用食用油质量和进货渠道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或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的违法行为。
(二)食品流通销售环节。以食用油销售者及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严厉查处和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行为。严格规范销售者主体资格,监督食用油销售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依法监督销售者把好食用油进货关,监督食用油销售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三)餐饮服务环节。以城市(镇)、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矿区等重点区域的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为主要对象,加强巡回监督检查,主要查验食用油购货查验记录和索证索票记录,依法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行为。对使用“地沟油”的餐饮单位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废弃油脂提炼环节。以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近郊区为重点,仔细排查和清理非法提炼“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对发现的问题追查到底,对黑窝点一律取缔,严厉打击有关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化利用。
(一)严格餐厨废弃物处置。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本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要求其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随意倾倒、堆放或排入公共排水设施、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禁止餐饮服务单位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发现问题严厉查处。要以集体食堂和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推行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保持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二)严格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具备相应收运资格、未经许可或备案的坚决予以取缔。重点监督检查餐厨废弃物运输单位是否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是否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并保持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三)严格餐厨废弃物后续处理。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监督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维护处置场所周围的环境卫生,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餐厨废弃物的,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微生物菌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要监督餐厨废弃物处置单位保持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设备停产检修要提前书面报告。
(四)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监督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单位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要创造条件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通用的信息平台,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餐厨垃圾的收运单位收运的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要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处置单位予以确认。
(五)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查处和收缴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运输工具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收运餐厨废弃物的行为。对违法销售或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内部食堂不按照规定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除进行处罚外,还要追究食堂所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四、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各县区政府要借鉴国内外处置餐厨废弃物的成熟经验,积极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餐厨废弃物回收、运输、集中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沼气、工业油脂、生物柴油、肥料等产品,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会同市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积极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技术研发、资源化产品安全性评估等工作,加快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发展。
市城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农牧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广泛调查研究,年底前确定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区,并牵头研究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和试点县区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对试点县区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示范推广。试点县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认真做好试点工作。其他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借鉴成熟经验,积极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五、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地沟油”整治、餐厨废弃物管理是城市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多。各县区政府要站在讲政治、保民生、促和谐、维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二)认真组织督导检查。市政府将适时对各县区食品安全整顿、“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问题突出且得不到解决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县区政府也要对本辖区开展“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全省“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及时核实举报线索,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如发现违法提炼、销售、使用“地沟油”和购进、使用来源不明食用油脂的,监管部门要坚决依法严厉查处并立即销毁。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在“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单位,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和非法制售黑窝点要坚决予以曝光。
篇2
进一步加强对“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的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食安委[2011]7号文件精神。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工作目标
提高企业守法经营、诚信自律意识。严厉打击以餐厨垃圾作为食用油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通过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彻底杜绝“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建立废弃食用油脂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整治工作内容
一)组织采取明查与暗访形式,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行为。各村(居)要将“地沟油”整治作为食品安全整顿的重要内容。对“地沟油”非法收运、生产及销售行为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一是严厉查处非法收运“地沟油”行为,重点检查不具备资质而擅自收运废弃食用油脂、或不符合收运条件的行为。二是全面排查和清理非法生产“地沟油”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对发现的问题追查到底,对黑窝点一律取缔,严厉打击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三是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为重点,严肃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的行为。
二)要求餐饮单位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以集体食堂和个体餐饮单位为重点,规范废弃食用油脂产生单位的管理。规范餐饮单位废弃食用油的收集、存放。推行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等设施。餐饮单位要建立有关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的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等情况。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内部集体食堂(餐厅)不按照规定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除进行依法处罚外,还要追究食堂(餐厅)所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三)加强对食用油购货记录和票证检查,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馆、餐饮摊点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为重点对象。依法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的行为。对使用“地沟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以村(居)为单位,专项行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要组织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派出所要主动介入,查清违法犯罪事实,依法从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村(居)要认真组织对回收餐厨废弃物行为的排查,对回收单位和个人予以登记造册。
四、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本村(社区)整治方案,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0中旬)各村(居)要认真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五、工作要求及措施
落实工作责任。各村(居)要将本次“地沟油”专项整治作为本年度食品安全整顿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效果落到实处。
篇3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强化对油脂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食用油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仔细排查和清理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生产、提炼、销售、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的违法行为。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进一步规范食用油生产经营秩序,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和调查摸底阶段。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整治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摸底排查,摸清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其原料和销售渠道,增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整顿实施阶段。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将“地沟油”整治作为食品安全整顿的重要内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行为。要按照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任务分工,找准突出问题,确定整顿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和收运管理行为,建立严格的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要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坚决取缔非法加工黑窝点,依法查处有关违法犯罪行为,追溯源头,切断非法供应链,严防“地沟油”流入流通、餐饮环节。
(三)巩固提高阶段。巩固整治成果,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检查验收阶段。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并根据整治行动进展情况,适时组织督查验收。
三、整治任务分工
(一)区卫生局主要负责“地沟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切实加强统筹协调,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及时收集和报送有关信息,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完成专项整治任务。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食用油的风险监测,完善相关检测方法。
(二)区质监分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地沟油”整治。要加强对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原材料进厂关、生产过程关和出厂检验关,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三)区工商分局主要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地沟油”整治。对非法从事废弃食用油脂和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经营活动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经营的食用油开展全面监督检查,督促经营者建立食用油购销台账。以集贸市场、批发单位、食杂店等单位为重点,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行为,严厉打击销售“地沟油”违法行为。
(四)区药监分局主要负责餐饮服务环节“地沟油”整治。以城镇、旅游景区等餐饮业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为主要对象,开展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查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打击购买、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烹饪食物的行为。
(五)区贸易局主要负责加强餐饮业行业管理,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餐饮企业诚信经营。
(六)区城管局主要负责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综合协调、监督和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行为,督促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单位建立台账。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和个人市场准入管理。
(七)区经信局主要负责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制定、监督和管理工作。
(八)区环保局主要负责废弃油脂和餐厨废弃物产生、利用和处置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
(九)区畜牧局主要负责畜禽养殖环节整治。加强对畜禽饲养场(户)及饲料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畜禽。
(十)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依法受理、侦办有关部门移交的涉及“地沟油”问题涉嫌犯罪案件,严厉打击有关“地沟油”犯罪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开展“地沟油”整治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的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负责统一领导整治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2),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做好“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整顿工作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监管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形成联动打击合力。
(二)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加强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教育。督促企业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生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加强对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三)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支持鼓励群众参与“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对有关投诉举报“地沟油”和非法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的线索,及时进行查处。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食用油等方面的食品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单位,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支持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有关工作措施、进展和成效,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和非法制售窝点予以曝光,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对“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逐级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扎实、效果显著的,要给予鼓励表扬。对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要定期向区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信息随时报送。领导小组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导方案见附件3)。
篇4
一、工作概况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县目前已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我队具体承担全县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以抓重点、分阶段的方法,转换监督模式,突出监督重点。两年多来,我队多次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集中式供水单位、学校及幼儿园(含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经过全体卫生监督员的扎实苦干,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医疗卫生、放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明显改善,卫生监督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有效维护了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2年至今,全县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接种事故发生,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发生。
二、执行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为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检查,我队把传染病防治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我队连续三年均召开了集中开展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工作会,对本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早作部署,制定下发了开展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有效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控的安排部署。通过层层分解责任,分级管理,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二)加大宣传,重视培训。为提高广大群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我队十分重视宣传与培训工作。一是每年把《传染病防治法》学习宣传纳入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增强依法防治的意识。二是发放资料宣传。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开展活动的机会,上街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咨询。三是多种形式配合宣传。我们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肺结核、艾滋病、麻疹、甲肝、乙肝、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三)明确职责,重点督导。我队按照各股室职能职责组织执法人员对各自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要求加强重大传染病及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中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督导;要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制度、不定期抽查制度及见面约谈等方式严格执法;要求加强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对发热门诊、腹泻门诊进行督查;要求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继续深化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责任感和警惕性。
三、存在问题
在专项检查过程中,我们虽然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一是有些单位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重医轻防”的思想较严重,群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之过少;二是传染病防治队伍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培训;三是个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人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漏报、迟报、缓报现象发生,一定程度造成传染病统计的准确性。
四、下一步工作
通过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了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在传染病防治、医院感染、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法律意识,为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队将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教,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二是以多种手段促进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传染病处置工作制度和传染病自查制度,完善相关记录,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作流程;三是切实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乡级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使之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五、建议
(一)各级党政机关应充分认识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做到有效预防、有效控制、防治结合。针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和重点问题,应周密部署,制定预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宣传、教育、农业、检验检疫、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篇5
一、专项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器具。这次重点专项整治的产品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滴定管式输液器、注射针、静脉输液针、血袋、采血器。
1、提高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确保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城市卫生安全的大事,是上海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两年来,市政府有关部门把专项整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加强监管意识,强化监管力度。
市药监局去年进行了三次稽查行动,检查了医疗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医务室共2268个单位;今年以来,结合年检,又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制定了监督检查方案,做到每季度有监督检查分析。在抗击SARS期间,市药监局每三天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强化监管,以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使用安全。
市卫生局加强对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执法工作。去年下半年,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889家,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市和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出动卫生监督员678人次,对医疗机构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后毁形、废弃物的消毒、流转、收集储存和集中处理等环节进行了逐一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成整改。杜绝未经毁形、消毒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流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经过督查及整改,一些在使用、处置上存在问题的工厂医务室、学校卫生室、村卫生室基本符合要求。
2、制定规范性文件,推进规范化监管
为了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专项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长效管理,相关的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市药监局组织起草了《上海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和《上海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这两项规定草案已进入立法听证程序。
市卫生局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器械进库”要求,规范进货渠道,规定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必须查验生产、销售单位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索证),禁止临床科室擅自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坚决杜绝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医疗用品的违法行为;严格领用、使用、处置登记制度,规定使用后必须及时毁形、消毒、集中处置,以防止流向社会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3、把住源头、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经过专项整治,本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由原来20多家减少到11家。这11家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厂房改造率达100%,洁净厂房面积增加130%,仓储面积增加了83%,检验室面积增加了65%,原来一些手工操作的工序也改为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为污染。去年底,11家企业均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企业的质量意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4、重视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处置项目开始启动
根据市政府去年138次常务会议精神,市环保局建立了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的联席会议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就处置设施的选址、布局、医疗废弃物产生量等问题多次进行专题协商,目前已完成了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项目的技术论证工作和《上海市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规划》。选址已确定,市规划局正在审批中。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两年多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专项整治工作,在抓好专项整治,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加强研究,积极采取治本之策,着力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本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总体上是比较好的,特别在SARS期间经受了考验,保障了城市的卫生安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代表们通过明察暗访,发现一些单位和企业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离规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代表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经营企业要督促限期整改
代表们在检查中发现,个别经营企业的仓储条件还不尽人意,墙面漏水发霉,室内温度、通风及卫生条件较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建议有关部门督促限期整改。
2、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监管力度
本市医疗机构对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基本上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但在检查中也发现少数基层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漏洞,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未能消毒毁形,甚至将其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据去年11月市药监局第二次抽查,发现少数工厂医务室、乡村卫生室和个体经营户,在使用后不毁形的,其户数占该类总数户分别为12、5%、2、12%和1、38%的比重,如不制止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使未经消毒毁形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再次流向社会,造成传播疾病的隐患。建议市卫生局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管,作专题研究提出对策。
3、抓紧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系统
去年,市人大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医疗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建议建造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场所。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意见,市政府第138次常务会议作了专题研究,确定由市环保局牵头落实解决。目前该项目总体进展不快。代表们指出,建立全市性集中的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系统,是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一系统涉及不少相关部门,建议市政府统筹协调,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尽快制定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规划,加快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系统建设。
4、有关医疗器械的国产化、价格等问题
在监督检查中,部分市人大代表还对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产品开发提出了意见。现在医院里使用的许多医疗产品是从国外进口的,费用昂贵,给医保和患者增加了经济压力,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进行规范加强管理;对国产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给予政策扶持。一些来自医疗机构的人大代表提出,对部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如实心导管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消毒的前提下,应允许重复多次使用,以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和医保的经济负担。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代表的意见,对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篇6
[关键词] 固废管理 垃圾分类 有害废物 宣传教育 加强立法配套政策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88-01
党的十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与追求。近年来,垃圾围城、秸秆焚烧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废旧电子产品乱拆乱丢也经常见诸报道。但由于固废对环境影响表现为迟缓性和曲折性,在城乡生活中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与防治被忽视。本文在结合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乡固废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就如何加强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给出了措施和建议。
1 城乡生活固废处置存在的问题
1.1 城乡居民产生的固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固体废物包括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使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和半固体废弃物质,包括生活垃圾、污泥、粪便、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和农业废物等。作为“三废”之一,固体废物的受关注程度不如另两废――废水和废气。目前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及新闻媒体对大气污染及地表水污染的关注度有目共睹,但对城乡居民生活固废的重视远不如前者。
固废污染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主要因为废水和废气难以储存,必须排放,容易被公众关注,属于显性污染。城乡固废往往被临时填埋或者堆放在角落,而长时间不被发现,属于隐性污染。相比治理大气和水,政府在处理固废方面的投入与固废带来的污染是不成比例的。纵观以上原因,城乡固废管理亟待引起社会各群体包括政府的重视,切实加强管理,以减少固废带来的环境危害。
1.2 垃圾的分类管理没有落实
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有些地区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分类管理则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工作。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垃圾分类管理较差,我所在的地区大多数垃圾桶尤其是在住宅小区内的垃圾桶都是未进行分类的普通垃圾桶。一些比较发达地区尽管提供了分类的垃圾桶,也仅进行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简单分类,并且因缺乏相应的监督,落实情况较差。这与国外先进国家垃圾分门别类的分出多种并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 城乡生活中的有害废物管理薄弱
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尽管国家规定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但上述废物收集处理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上述有害废物不是被混入普通生活垃圾被送往垃圾场进行填埋,就是被随便乱丢在河道荒野等偏僻之处。而上述有害废物多是一些含有易吸收、易迁移、易富集、不易降解的重金属及有机废物,可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
1.4 农林牧副渔产生的固体废物被忽视
农林牧副渔各项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是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木屑、动物尸体、大量家禽家畜粪便、以及农业用资材废弃物(肥料袋、农用膜、苹果袋)等。农业废物是所有固体废物中最大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上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更是数十亿吨。秸秆焚烧也许是目前严重的雾霾事件的诱导因素之一,而没有被有效处理的畜禽粪便,对水源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农田使用的废塑料薄膜长期残留在农地里,破坏了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不但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更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2 关于城乡固废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需加强立法及配套政策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颁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出台,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固废管理的工作,但由于缺少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使环境管理的手段缺少明确依据。对此需要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城乡固废管理责任主体、管理措施等。
2.2 应加强固废管理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固废防治工作的认识。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治理污染的自觉性。
2.2.1从启蒙教育抓起,在中小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管理教育,让全民都有使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环保观念。
2.2.2通过网络、电视、专家巡讲等手段加大固废治理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和曝光,形成舆论氛围,增强民众的意识。
2.3 结合环境网格化管理管理体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固废管理能力
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各地正在建立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权责清晰、便于监管、利于处置”为原则的环保监管四级网格,这一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并且将管理直接延伸到社区和村,这有利于固废管理的全覆盖。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固废管理。
2.3.1目前各县级环保局大多数未设置专门的从事固废管理的机构,甚至没有专人进行固废这方面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可适当增加固废管理人员配置,以增强固废管理能力。
2.3.2针对乡村社区生活垃圾处置,应当统筹安装分类垃圾桶,制定相应的办法确保垃圾能够分类堆放。并进行废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的集中收集,从源头解决城乡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
篇7
1、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执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医院的各项管理规定,服从组织领导,听从工作安排。
2、文明行医,对能处理解决的病人不推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和交叉感染。对治疗有困难的危重病人可安排会诊或转院,必要时由医护人员带急救设施及药品监护转送。急诊优先,做到快速、准确、服务优良。规范书写各种医疗文书。
3、上班实行24小时双班倒,晚班和节假日实行双岗制,超出平均上班时间可安排调休。按时上班,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上班期间尽职尽责,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坚持原则,不开人情方和人情假条,为病人保守医密,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期间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随到随诊。尽量减少差错,杜绝责任事故。若发生事故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对治疗室的针管和药品要严加管理。对药敏试验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执行医嘱和按处方给药,发放药品做到“三查七对”。处方按时结帐汇总装订并限期保存。各类抢救药械随时准备完善,以备急需。对住院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管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使病房设置规范化。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遇异常须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做好应急抢救等工作。对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严格按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定期保养、维护医疗设备和仪器,保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值班期间对丢失或损坏的物品视情节予以赔偿或处理。
6、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传染病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上报,防止传染病流行蔓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好校内传染病的管理,注意发热病人和群体性发病原因的调查与监控,执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切实做好计划免疫、疫情报告和护理及卫生宣传
等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必要时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7、严格购药渠道,确保药物质量关。定期盘存药品,及时按程序报废过期变质药品。对毒、剧及医学专用药的处方严格按国家有关制度办理。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药房和消毒室。熟记药品价格,划价准确,收费无误,做到账目清晰,钱款准确,手续完善,及时上缴财务账款。除急诊病人,执行先收费后发药的制度。
8、配合学院相关部门做好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好师生的预防宣传、健康教育和各类体检整理归档工作。
篇8
一、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早餐经营规范》(SB/T10443-2007)行业标准,以服务民生、满足居民对早餐消费“卫生、营养、便捷、价廉”的需求为宗旨,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规划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促进发展与规范设置相结合、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规模经营、规范管理的早餐经营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早餐消费提供优质服务。
(二)发展方式。重点扶持集中生产、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餐车、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采用固定门店、快餐亭与早餐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布局合理的早餐服务网络。
(三)发展目标。在1年时间内,扶持1家早餐经营龙头企业,建成2000m2标准化生产和统一配送一体化的早餐配送中心,早餐经营网点50-100个。以带动全区早餐经营规范发展,逐步形成以早餐经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一批规范化的早餐经营门店为示范,多业态发展早餐经营的格局。
二、推进计划
(一)培育规模经营、规范管理的早餐经营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引导专业化早餐经营企业及现有大型餐饮企业参与早餐工程,拓宽早餐服务领域,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规范化,保证早餐食品安全、卫生和放心。鼓励早餐经营企业与现有其他餐饮企业早餐网点及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餐厅(食堂)等发展合作经营、加盟经营,统一配送早餐食品,增加早餐工程和早餐经营覆盖面和辐射力。对早餐生产、配送、销售实现一条龙服务且达到规定标准的早餐经营企业,作为区早餐经营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
(二)按照《早餐经营规范》要求,提高早餐经营管理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早餐经营企业按照《早餐经营规范》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依法办理证照,明示营业时间、供应品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其他特殊规定;日常生产经营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环保、节约、消防、安全、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与产销规模相适应的职责、规范和制度;要特别加强早餐经营的卫生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早餐经营和早餐食品安全、放心;建立垃圾污物管理制度,要统一垃圾容器,维护经营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及时清运垃圾,不抛废弃物,确保地面无油污、无脏水和垃圾。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加强对“放心早餐”工程的组织、协调和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区推进“放心早餐”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具体负责组织对全区早餐经营网点进行规划;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早餐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对早餐经营企业的行业指导。
区卫生局、质监分局、工商分局等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要高度重视早餐经营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监管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监督服务工作。镇、各街道办事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环保局、监察局、教体局、民政局、住建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分局、规划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做好服务,积极支持早餐工程的实施,为早餐工程和早餐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实施步骤
(一)确定实施企业和规划早餐经营网点布局。
(二)为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阶段。
(三)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定规模的早餐供应网点。
五、扶持政策
篇9
关键词: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77-02
目前,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60万,死亡130万,现有病人200万[1],而且癌症病人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化疗是癌症治疗常用手段之一,因此医护人员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近期和远期毒性,这类药物的靶器官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且其中的某些药物已被证实在治疗剂量下具有致突变作用,甚至致癌作用[2]。护士在对癌症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中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防护。现介绍如下。
1医院组织措施的加强
1.1医院职业防护管理。医院管理者应充分重视专科防护教育,加强防护管理,提高防护意识,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作为专科病房,从购买防护设备开始到制订具体的防护措施,应由科室内主要负责人提出,科室领导和护士长应首先掌握加强专科病房职业防护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职业防护管理[3]。
1.2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健康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4]。我国现已制订两个防护原则,即尽量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和对环境的污染[5]。应加强对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进行专职培训,提高其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进行常规性防护知识、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考核。建议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让护士了解化疗药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险的内容,通过学校的系统学习,使其进入临床工作后更加重视自我防护。
1.3树立管理者为护士服务的管理理念。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健康状况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应树立护士为病人服务,管理者为护士服务的管理理念。加强对执行化疗操作护士的职业保护,定期对执行化疗操作护士进行体格检查,合理安排休假、孕期和哺乳期护士应暂时脱离接触化疗药物环境[6],避免致畸及自发性流产发生。
1.4加强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操作者的危害,减少与化疗药物不必要的接触,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消除护士认为戴手套麻烦、浪费、操作不方便、担心病人有意见的错误认识,科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操作者有章可循。工作时牢固树立一个观念:严格执行卫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地保护自己[7]。护士长不定时进行检查监督,并将每位护士执行制度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8]。彭金莲等[9]应用ISO9000质量控制标准对化疗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制订了规范化、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部门作业指导书,对化疗防护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地防止了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
1.5进行岗前系统知识培训。美国健康监护联合委员会(JCAHO)对参加肿瘤治疗工作的医、药、护等有关人员提出要求,即进行岗前系统知识培训,包括肿瘤药物资料的详细介绍,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和使用情况、注意事项、副反应、剂量限制、输注方式、成人与儿童剂量、单药与联合用药剂量的了解,以及各种肿瘤治疗信息、重要药品知识、特殊药品剂量使用表等,通过系统学习,取得相当于“上岗证”的合格证书后方能从事肿瘤治疗工作。有研究显示,对肿瘤科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护士进行防护干预可增强护士防护意识,转变不良操作行为[10]。所以,在我国也应该进行类似的培训,护士应熟悉化疗药物的分类、作用原理、毒副反应,获得相关证书后方可上岗。
1.6加强废弃物管理。中国医院药剂师协会(ASHP)对化疗药物垃圾管理有明确规定,要求与其他垃圾分开,放在特殊标志的厚塑料袋及防漏容器中,加盖。《卫生保健废弃物安全处理》指出,细胞毒性废弃物应当用坚固、防漏、带盖的容器收集,并标明细胞毒性废物。
1.7药物请领。保存防护化疗药物要注意与其他药品严格分开放置,为了防止药瓶碰撞破裂,化疗药应置放专用的防漏小盒内,设专用的化疗药柜及冰箱,保管储存药品时做好标志。
2加强化疗技术各环节的管理
2.1使用专用的化疗药物配制装置。国际权威机构为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制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规定,配制所有化疗药物须在竖式层流生物安全柜(BSC)内进行。目前,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了BSC配制化疗药物。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化疗药物配制室,无条件者在空气流通、装有排风设备、人流较少的地方进行。尚晓春[11]研制的简易隔离箱内进行,有效减少了护士配药时与化疗药物接触机会。
2.2加强化疗配制室管理。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有抽风设备,每日通风2次,每次20min~30min,做好空气净化和消毒,定期监测空气,严防微粒超标。操作台面用专用湿抹布擦拭,避免干式清扫,在配药前减少人员流动,停止清扫工作。化疗药物不慎洒在地上,用吸水纸吸干,用湿毛巾擦拭,防止药粉尘飞扬,再用肥皂水清洗擦净。
2.3在药物配制操作过程中的防护。
2.3.1操作前防护。①化疗药物配制:化疗药物的配制工作应在专用的配药室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没有专用配药室时必须在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室内进行。②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护衣、戴口罩、帽子及双层聚氯乙烯手套,以减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肤接触。
2.3.2操作时防护。①打开安瓿时应垫无菌纱布以免划破手套,打开冷冻粉剂安瓿时有溅出的危险,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将溶媒沿安瓿壁缓缓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粉末浸透后再搅动。②抽吸液体药物时药液不应超过注射器的3/4,以免药液外溢。③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④药液不慎溅在皮肤上或眼睛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3.3操作后防护。①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而污染室内空气。②化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均应按污物处理。清理时需戴手套、穿隔离衣,完毕后用肥皂彻底洗手。化疗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马桶用后反复用水冲洗。
3人性化护理管理体制
3.1加强对护士职业保护。定期轮换岗位,一般3个月轮换1次,定期体检,合理安排休假。
3.2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缓解疲劳状态,定期放松,参加一些休闲活动,缓解压力,培养健康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平衡,正确面对压力。护士长应爱护体贴护士,制定各种应急流程,保障健康。
4小结
肿瘤科以静脉化疗为主,我们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虽然能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但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无明显选择性,因此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有抑制作用,不仅使病人出现毒性反应,对经常接触者也会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而我们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却不够重视,且自我防护意识较淡薄,防护行为不规范,措施不到位。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化疗药物对我们护理人员身体的损害是可以避免的。参考文献
[1]吕式媛.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64
[2]董超仁.病理生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79
[3]毛秀英,李莉,王晓英,等.骨髓移植层流病房的化疗防护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医院,2002,6(7):39-42
[4]杜淑美,花雷,张育.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因素及健康维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23-625
[5]邓红球,虞玲丽.湖南湘雅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4):80-81
[6]吴玲丽,孙迎芳.化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防护问题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4):175
[7]于有芹,梁小坤.护士肿瘤化疗防护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3,5(1):66-67
[8]叶志华.浅谈护士长管理在化疗防护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2005,18(6):876
[9]彭金莲,张秀兰,詹风球,等.应用ISO9000标准对化疗防护进行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2):145-147
篇10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039-03
欧盟是环保主义最活跃、环境法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在废物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最先认识到:作为一项完善的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应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盟废物管理法律已经是一个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的超国家的、统一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为各成员国提供了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也起到了引领各成员国废物管理立法体系建设发展的作用。为加速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欧盟各国普遍制定了一个有法律、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法律体系。
一、欧盟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的特点
欧盟废物管理立法在构成与发展趋势上,正不断地为适应管理需求而完善,由条例、指令、决定、建议等构成的废物管理法律体系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实施机制。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
欧盟的废物管理由早期单纯处理向综合治理转变,从根本上转变了废物处理的内涵,重视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污染、回收资源。欧盟废物管理战略目标是通过选择较高层次的管理目标,确立了“废物分级”的处理体系,即遵循预防或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利用——堆肥——处置的顺序,强调资源化是垃圾处置的首选方式和最终发展目标;将管理目标向物质产生的源头减量化延伸,全面且综合地考虑废物管理的每个阶段,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通过对物质“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物质产生、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良性循环。“增长必须是环境可持续增长”体现了循环经济立法的特点,而“改进废物预防行动计划、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向可持续的消费型式转变”等措施,体现了力求遏制废物产量与经济增长同步态势的努力。
(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可行的措施与目标
欧盟的环保理念一直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理念的不断更新,必然带动着相应立法原则、制度及实施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因此,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欧盟实施有效废物管理的必然的思想基础。几乎所有欧盟成员国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在废物管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强调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有效提高了物质和能源的回收利用,并以资源化为废物处理的最终发展目标。欧盟通过环境政策、指令等,明确规定或体现了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如源头治理、废物分级原则,充分体现了其废物管理理念的精髓。
此外,欧盟废物管理目标具体明确,严格限制达标期限。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的资源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欧盟通过制定废物管理的框架性指令,指导各成员国依据本国国情选择具体、适宜的方式以实现指令的目标,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三)政企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协调运作
欧盟各成员国废物管理模式尽管有所不同,但均强调政企要分开,权责要明确,从而使管理机制协调运作。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废物管理规划、法规并监督执行、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协调各参与方利益关系并对环境质量予以监控;企业则应在相关法律框架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利明确,因而促进了各方的高效运作。 最典型的如德国处置包装废物的双向回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政府只规定该公司应完成的回收利用指标并予以法律监控,其余均由市场决定,这样有利于推动再利用产业化及规模化。
(四)引入多种管理手段,提高废物管理的灵活性
欧盟的废物管理,不仅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而且辅以税收、财政补贴等诸多经济手段,实现了多种政策工具的结合,从而使废物管理的各项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尤其是使用经济激励手段,能激发各企业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积极性。
欧盟废物管理大部分是以成员国各地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结合以政府许可形式引入的社会资本这一多元的融资渠道,从而为废物的综合管理提供了资金保障。此外,多个成员国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税收,它是对某些使用了危害环境的材料或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施行的一种税。引入它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生产者采用先进技艺,进而达到优化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的目的。
(五)公众的积极参与
废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广大公众积极投入环境事务中,享有更多的参与权,才能使全社会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才能使环境法律制度得以贯彻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环境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环境法治的重点。在欧盟,不只是政府和企业,各公民团体以及普通民众对欧盟环境法律、政策的制定均有重要影响,如在推行新的废物管理指令时,就十分重视对公众意见的采集与反馈。欧盟较强的公众环保理念和忧患意识使废物分类得以充分的展开,降低了废物处理的难度与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二、欧盟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健全法制,依法进行废物管理
欧盟各成员国废物管理的法律框架已较为完善,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废物管理的各个方面,也使所有参与方有法可依,并依法享有各项权利;保障废物管理工作能够依照市场经济规律正常运行;就法律角度而言,健全的废物管理法律制度为废物管理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最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进行的废物管理制度改革。1997年意大利颁布的第22/97法令标志着改革的正式开始,该法令确立了废物综合处理的政策:废物减量化;源头治理;回收、再利用和能量恢复的三维回收及无害化处置。它不仅促使清洁技术、生态标识、EMAS规定等的出现,还促成政府与经济实体间达成废物回收的自愿协议。其积极作用主要是突出了“污染者付费”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原则;界定了废物处理运作的最佳辖区范围,这为规划垃圾处理厂综 合网络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法,是开展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约束力及强制力,能够协调各方关系,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欧盟废物管理的实践表明,通过立法对废物进行管理是废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法律的强制力对促进废物管理非常有效。
(二)确立可持续的废物综合管理
目前,我国的废物回收后通常被直接填埋或焚烧,不但危害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可再循环利用的资源。可见,废物资源化对我国尤为重要。废物再利用水平低是一个主要障碍,由于废物回收周期长、收益率低,企业缺乏投入该领域的热情,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这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此外,我国目前要求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政策规定也较少。目前,中国70%左右的垃圾通过简易堆放和填埋进行处理,20%左右的垃圾通过焚烧和堆肥进行再利用,其余的10%左右则通过废物回收进行循环利用。
可持续的废物综合管理是从多年的固体废物管理经验发展而来的成功理念。其重点是,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全部废物系统内容的综合规划过程(从产生点到最终处置,并包括这两点之间的所有步骤:废物减量、循环利用、重复利用和资源回收)并对系统的各个方面都予以重视。 我们应确立可持续的废物综合管理,让所有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参与战略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通盘考虑对所有废物管理技术的优缺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点。这种管理模式采用分级管理原则,提倡解决废物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首先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并在源头对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进行分类,以提高可循环利用物质的质量,不能再循环利用有效减量的废物应尽可能重复使用。设定废物减量具体目标,由此解除废物产生量和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其核心思路是: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从源头减少废物量,避免废物产生应成为废物管理最优先的目标。
废物管理目标的设定,将决定我国废物问题未来的走向和可能达到的效果,也将决定有关部门将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和策略。具体而言,我国可参照欧盟的《废物管理指令》,以降低社会整体物质消耗及物质消耗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根本出发点,将管理目标的优先顺序明确设定为:旨在避免垃圾形成和降低其后续有害性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设计>产品或部件的再利用>垃圾分类和无害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包括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无害化的能源回收(且达到一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终的无害化处置。
(三)积极推进废物分类回收
废物分类回收是欧盟成员国普遍采用的收集方法,对废物进行分类能够提高对废物管理问题的认识,随之而来的是废物量的减少(或增长率的下降)。最典型的是葡萄牙政府在各城市建立了废物分类回收站。这种回收站由3个大型和1个小型垃圾桶组成。绿色、蓝色和黄色的3个大桶分别装玻璃制品、硬纸和铝制品,红色的小桶装电池。这一举措对废物的回收和处理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分类回收基础上,建立各种废物再利用公司,使废物处理产业规模化。
废物分类是改变末端处理现状的必经之路,但它也是目前我国废物管理部门的软肋,应该在规划和实施上都得到加强,分类回收应主要从源头(个人、家庭和单位)抓起,尤其是废物分类运输和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在源头进行废物分类的长期目标,当这一基本的先决条件确定以后,在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方面,才会有可能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我们要根据废物的特性,以最大限度资源化为原则进一步细化当前废物分类办法,强制执行废物分类,并积极推广废物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废物分类回收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废物回收处理体系,从而提升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另外,拾荒者和废品经营者对废物分类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应对他们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和行为规范,保证拾荒者和废物经营者安全工作、守法经营。
具体而言,首先要倡导全社会进行废物分类回收,在学校、机场、工厂等地,设置分类回收废物容器,将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加以分类回收;倡导居民在家中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装不同种类垃圾,再将垃圾扔到回收站、回收站将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厂、以及垃圾处理厂处理的过程中也应分类处理。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出发,确立强制废品回收制度,促进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规定使用回收标志,标注在所有使用后需回收的商品及包装上,并标注其材料名称或代号、符号,以利于废物分类回收,促进废物回收利用。
(四)采用多种灵活的废物管理手段
在我国,经济激励手段只是政策法规等直接管制的辅助手段,而在欧盟,经济手段构成环境政策法律的基石。欧盟非常注意经济激励手段的有效性、管理可行性、成本最小化以及措施的可接受性。政府激励手段可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用于对直接管理的补充,包括税费征收、押金制度等。此外,为鼓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欧盟及其成员国还建立和完善了绿色GDP、规划与布局、有效管理与监督、科技研发促进、多元化回收方式并存、公众参与、市场运行等制度。实践证明,经济激励等手段与直接管制结合运用,能够激发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积极性。适当运用税费、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可以为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提供来源,使直接管制得以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废物收集、运输、处理过程均处在政府的统包统管之下,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是政府财政,渠道单一,在许多项目资金都有缺口的目前情况下,其投入也是极其有限的,无法满足废物处理量大量增长的需要。废物处理业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沉重的包袱,严重制约了废物处理的可持续发展。从欧盟经验来看,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废物问题,应由政府投资转变为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广泛引入社会资本注入才能使废物管理事业蒸蒸日上,以推动废物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在许多欧盟国家,废物处理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将废物处理上升到管理的高度,废物问题就变成一项大而全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废物收集、分类、填埋等方面,还涉及政府的环保政策、法律政策、处罚手段等问题。
(五)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参与
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废物管理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这源于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欧洲国家追求可持续发展上的积极努力,与其较高的国民素质和全方位的环保教育分不开的。所有制度最终的执行都与公众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瑞典人民自觉接受绿色教育,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眼里没有废物,只有错置地方的资源,几乎所有垃圾都是可回收的。他们把较零散的生活垃圾放入最严实的袋子,密闭保存,以避免洒漏或散发异味,然后将这类垃圾送到垃圾处理厂高温焚化,由此产生的热量用于企业生产。从而使瑞典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资源回收利用率,真正实现了“把垃圾变成某种可利用新资源”的循环经济。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欧盟经验,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通过协调整合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废物管理知识及其重要性,并结合废物分类、垃圾收费等改革措施,让公民设身处地感受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从而使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对废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此外,充分的公众参与是欧盟废物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在欧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均有途径发表各自的观点,因而保证了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而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机制仍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以传统的政府和企业双边制为主,在公众参与方面稍显不足。使公民有权利参与政策的制定中,有助于增强公众的自我认知性和自觉性,即会觉得自己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承诺,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制度、政策的实施。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提高公众对废物管理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废物分类等管理活动,降低废物处理成本高、利用率低的压力;另一方面使公众自觉践行从社会的源头减少废物产生,进行绿色消费,实现社会消费环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注释:
郑如苹.欧洲城市垃圾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环保产业.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