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排放管理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碳排放管理考核细则

篇1

关键词: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51-03

一、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思路

河南省作为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应根据本省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供给侧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作用,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形成以企业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政府作为交易市场规则的制定与监督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强制性配额交易市场。具体为:用完善的制度构建交易市场,通过立法构建碳排放的各类要素,赋予利益相关方权利和义务,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科学设置碳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项要素,充分发挥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

二、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措施

1.科学确定排放总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省资源消耗型产业比例偏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碳排放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环境质量堪忧,与国家标准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仍将持续增加,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降低碳排放总量,不仅是完成约束性指标的任务,更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高环境质量,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河南省必须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

因此,应根据河南省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特点和产业结构实际,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降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各项要素成本。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能源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明显,使它们在减排成本和参与动力方面有所不同,各个企业接受相同的碳排放约束,会降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被接受程度及可操作性。

2.做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政府无偿分配、固定价格出售和拍卖等。在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前提下,应根据河南省情制定初始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成本上升和外部竞争加剧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对企业影响较大。拍卖排放权会增加企业成本,免费分配方式则可以顺利实现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现存排放收费制度的对接。因此,河南省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宜采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根据国家政策,对现有的企业免费分配排放权,对新进入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有偿分配激励政策;第二,对所有排放者分配初始排放权实行固定价格出售方式;第三,公开拍卖初始排放权,这样可以兼顾企业利益与制度衔接。

3.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同广东、上海等试点省市相比较,河南省在碳排放的政策法规完善方面还相对滞后,缺乏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试点与交易市场等配套运行的相关政策规范。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要求,河南省在2016年应提出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企业名单。名单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其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作为确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的参考依据。对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核算、报告与核查。围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能力建设,针对不同的对象,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对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运行管理、注册登记系统应用与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培训;对参与企业,着重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知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注册登记系统使用、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培训;对第三方核查机构,重点开展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的培训;对交易机构,主要进行市场风险防控、交易系统与注册登记系统对接等方面的培训。

4.在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发挥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金融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能离开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碳金融发展的有力手段。河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应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服务业要把培养一批深入理解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掌握环境风险控制手段、适合发展碳金融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有期货、期权交易的设施,利用交易结算系统的整体性与互补性,从事碳排放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产生规模效应;第二,加强银行、保险对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支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投资基金,开发针对绿色、低碳节能和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业务;第三,通过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期货等机构投资者协同努力,创新碳证券、碳期货交易等碳金融衍生产品,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5.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基础。河南省应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碳排放权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接国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节点、步骤,制定和出台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细则、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细则、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监督管理细则等办法和细则,逐步完善全省碳市场建设的政策管理体系。规范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的监测、采集和记录管理,制订并实施监测计划,确保重点排放单位按照国家要求监测、核算和报告碳排放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建立节能监察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和电子邮箱。

6.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高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应创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为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便利。河南省要加快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碳排放的监测、核查及认证。加强报纸、电视与网络等媒体宣传,使公众了解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认知度。

应引导企业建立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这样,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越强烈,目前自愿进行碳减放交易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在政策引导的同时,既要加快推进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要加大力度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宣传国家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增强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动力,使参与碳排放交易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与社会形象。

7.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把有关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大力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使其成为行业品牌。中介机构本身要苦练内功,加强与国内外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合作,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为国内碳排放项目提供诸如项目开发、交易服务,主动参与到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中来。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政府、企业、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提升河南省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整体实力,为参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大部分省市一样,人才短缺是当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瓶颈。在雾霾频发的环境下,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培养具有精通业务和创新能力的碳排放交易人才是当务之急。河南省应着力培养一批视野开阔、专业扎实的碳排放权交易人才,以促进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要聚集证券、期货、保险、能源经济、碳排放核查等专业人才,带动碳排放咨询服务、第三方核查机构专业人才的发展,为河南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赢得加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动权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9.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培养与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在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中尤为迫切,要继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科学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室外传媒等新媒体,正面引导舆论,围绕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及相关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的主题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大众的认识与参与程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社会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和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社会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益处,了解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知识,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关注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量,培养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习惯,自觉养成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综上,面对2017年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大势,河南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省应根据自己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实际,结合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要求,科学确定排放总量,做好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作用,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积极培养碳排放权交易专业人才,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鼓励先进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开展重点排放企业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培育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积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尤其要对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与考核制度、碳汇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行动统一,顺利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使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并起引领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瑞.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6,(7).

[2] 刘昱洋.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 刚.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Z].2013.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人力资源;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71-04

一、低碳经济及其特征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该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1]。该白皮书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此后,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定义,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中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3]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小组组长冯之浚教授将低碳经济概括为“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尽管上述概念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① 战略性[5]。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也是低碳经济的实施主体,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对其经营管理进行战略性调整。

② 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则强调更高的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同时,社会福利水平不因此而降低,不为了减排,抑制经济发展,降低生活质量。这种经济模式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③ 创新性。低碳经济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调整经营结构,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而我国的经济支柱不少属于高能耗产业,对碳的依赖性很高。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温室气体控排减排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将会面临显著的合规风险[6]。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从事简单加工而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来说,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压力将会更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倒逼”机制会迫使这些没品牌、没知识产权的粗放型生产企业进行经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产品符合低碳标准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7]。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三、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

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

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

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

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

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9]。

(四)激励员工低碳节约行为,约束员工高碳浪费行为

企业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让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在制定企业低碳经济绩效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其逐层分解,并根据企业成本预算及低碳化目标,制定考核细则,最终形成员工低碳行为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在考核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与低碳行为绩效考评指标相对应的薪酬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企业低碳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企业低碳绩效有直接贡献的员工,可以根据成本降低程度或社会效益的高低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树立标杆形象,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低碳发展之中。

(五)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低碳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要促使员工行为低碳化,而且要做到管理活动自身低碳化。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各环节中,都要贯彻“低碳”理念。人力资源规划低碳化要求系统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制定出企业低碳型人才的供求平衡策略,以支撑企业的低碳发展战略。招聘低碳化要求采用低碳化的过程和手段,以最低的招聘成本和最环保的方式完成招聘任务,如采用电子化招聘,极大地节省各种社会资源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培训低碳化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避免培训的铺张浪费;在培训过程中,灵活运用培训的手段和方式,适当应用计算机辅助培训、网络培训、多媒体远程培训等新兴技术培训手段;对低碳培训进行监控与管理,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绩效考核低碳化要求企业将低碳行为绩效纳入员工的绩效考评体系中,设计员工低碳行为KPI,据此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引导员工产生有利于企业提升环境绩效的低碳行为。薪酬管理低碳化要求企业设计与低碳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对员工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

[参考文献]

[1]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 2003.

[2] 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2.

[3] 张坤民,等. 低碳发展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 冯之浚. 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9(12):18-23.

[5]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6] 邓梁春.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环境,2008(6):60-62.

[7] 祝福冬.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碳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10(7):51-54.

[8] 朱海滔. 培养低碳人才“烧”旺低碳经济[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45-47.

[9] 孙会,贝金兰. 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 企业活力,2011(2):57-59.

A Stud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ffects of Low-carbon Economy

on Human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Li Gang

(School of Managemment,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篇3

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建立低碳环保的综合交通系统至关重要。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作为担负着千万市民出行重任的主体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发展绿色低碳公交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从几年前第一批天然气公交车的投入使用到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的示范推广;从公交车人工调度到智能调度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到助力市民环保出行……济南公交走上节能低碳的发展之路。

2011年,济南公交4072部运营车辆节约柴油124.9万升、节气144.7万立方米、节电27.3万千瓦时。运营车辆综合能耗降为6.58万吨标准煤,比2010年节约743.9吨标准煤,下降1.13%,减少碳排放1854.5吨。

全市天然气线路达50条

近年来,济南公交先后投资5437万元,改造完成966辆CNG公交车;投资8437万元,购进160辆CNG公交车;投资3000万元,建成4座公交CNG加气站,配备12辆翘装燃气运输车……济南公交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进行天然气代用燃料和新能源车辆研发、应用。

济南公交承接了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济南市工况下代用燃料汽车运行考核研究”课题,并顺利验收。通过自主创新取得《在用城市大客车CNG单燃料发动机改装研究》等成果;与东风南内和潍柴动力等合作,进行CNG单燃料发动机改装试验,并成功大规模应用。经测试,改装后的天然气车辆,动力性良好,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推广CNG公交车1130辆。其中,改造970辆,购新车160辆,天然气车占公交车总数的27.4%。从2007年济南市开通首条绿色公交线路以来,目前已发展至50条。

2009年,济南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购进100辆新能源空调客车(国Ⅳ标准),全运会前投运,较同类车辆节能30.46%,示范推广效果良好。2010年,济南市扩大示范运行规模,新购100辆12米大容量新能源空调公交车。2011年,再度投运100辆混合动力新能源空调公交车,新能源车示范运行763.6万公里,平均油耗28.12升/百公里,较定额节油11.7万升。与去年同比下降3.67%,节油6.99万升,减少碳排放218.8吨。

斥资8.94亿元新购1665部公交车

济南公交通过科技手段,积极开展城市工况研究,总结归纳各条线路的实际运行工况;与潍柴动力合作研制公交版节能环保发动机;通过调整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降低最大扭矩点和最低油耗率点的转速,适应公交运行工况要求。同时,通过优化车辆动力总成匹配,使公交车运行更节能、更经济。公交人不断研究试验,在公交车上安装温控电磁风扇离合器,节约能源,保证发动机正常水温;合理匹配发动机冷却和暖风系统,优化车辆舱体结构,使车辆运行更节能、更经济。

济南公交以全运会为契机,大力提升公交装备水平,加速车辆更新,积极选配新车型,提高运力保障能力。2007年以来,投资8.94亿元,新购车辆1665部,全部达到国Ⅲ以上环保排放标准;淘汰环保性能差的老旧车辆1268辆;改造升级为国Ⅲ标准柴油车有364辆;新购车辆中,大容量公交车占90%以上。

责任追究量化考核

万余济南公交人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层层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层层考核兑现;推行能耗定期分析制度、路查制度、一对一帮教制度、故障车不上路制度、车辆尾气排放汇报制度等;掌控燃料消耗情况,重点治理异常超耗车辆,定期通报,限期整改,并对责任人考核兑现;对排放不达标、浪费燃油的驾驶员进行一对一教育,及时改正不良的操作习惯;加强尾气检测,凡经过维护和修理的车辆,尾气检测必须合格;把好出车关,加强出车前车辆检查,冒黑烟车一律作为故障车处理,禁止冒黑烟车上路运行。

同时,济南公交实行车辆定额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制定《节能减排管理规定》、《公交车辆尾气排放管理规定》,结合“星级管理、星级服务”,与“争创星级线路、争当星级驾驶员”活动挂钩,对各级管理人员及驾驶员进行经济考核;对每辆车的材料费、燃油(气、电)进行定额管理,浪费燃料的驾驶员不能进星,并实行节奖超罚。另外,按综合目标考核情况核发管理人员工资额,浪费燃料、排放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工资额度。排放不达标车辆按每车100-200元扣罚主要领导工资,按月考核兑现。公交人节能减排意识不断提高,有效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

驾驶员争做“节油能手”

济南公交积极推行节能环保单程操作法,加强驾驶员操作技能培训,组织技术人员与优秀驾驶员,采用跟车与交流等多种形式,总结各线路优秀驾驶员的实际操作方法,经过多次修改,形成各线路“节能环保单程操作法”。在全公司全面培训推广,规范驾驶员的操作,为节能减排打下坚实基础。

篇4

    一、环境会计简述

    (一)环境会计概念 国内学者孟凡利在其专着《环境会计研究》中把环境会计的本质归纳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具体地说,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作的反映和控制”。从而环境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包括外部使用的信息和内部使用的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而促使企业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环境会计核算特点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与传统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应承担责任的环境活动,并非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企业的环境活动与财务活动是两个相互交叉的领域,凡是与财务活动相关的环境活动都应纳入环境会计的复式记账系统,并保持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兼容;凡是与企业财务活动无关或者暂时无关的环境活动,因无法采取确切的货币计量,若达到重要性要求,应在报表附注中给予披露。

    (三)环境会计六大要素 在环境会计中,企业使用“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所有者权益”、“环境收入”、“环境支出”、“环境收益”六要素对其所进行的环境活动进行归纳核算。其中,环境资产是以货币计量并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和为降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措施的资本化成本,包括碳排放权、废水排污权在内的有关环境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因环境污染和消耗形成的负债,如应付的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所有者权益指与企业所有者有关的环境投入,并作为对企业享有的投资权来记录;环境收入是反映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所得到的收入,包括出售环保资产、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以及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社会收益;环境支出是指企业在进行环境活动中的各种支出和生态保护的社会成本,按资本化条件分为环境费用和环境成本两部分;环境收益为环境收入减去环境费用的差额,反映企业的环境绩效,类似“本年利润”账户,企业设置“环境收益”用于结转会计期间内的环境收入和环境费用。

    二、基于环境会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指标体系的综合性 现代社会提倡“低碳经济”,企业在选取绩效指标时,应与低碳环保的理念相挂钩,从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环境状况两方面同时入手,全方位评价企业的经济行为。同时也应注意各指标之间权重的分配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既不可重蹈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又要保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二)指标的可获得性 选定的指标应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也要考虑相关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便于企业或利害关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分析。一般来说,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下,相关的环保指标可以通过企业年报,统计报表、报表附录等会计资料中找到,也可以通过一些定性的描述加以补充说明。

    (三)指标的相关性 企业在绩效评价时提供的数据应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相关,如,作为政府和公众更关注企业污染的排放情况以及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伤害程度;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因注重环境保护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而经销商更关注企业生产的环保产品是否能让顾客满意。所以,纳入环境绩效的指标应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相关性的需求。

    (四)指标的现实性 选用的指标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要结合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国外的环境绩效指标发展要比我国早很多,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文化、经济发展程度、法律、公众环保意识、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指标的选取、考核和评价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从环境会计的核算特点可知,部分环境活动可以通过相关的财务行为得以反映,因此,企业的环境绩效体系与经济绩效体系也并非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对可以通过财务活动记录的环境影响,其环境绩效指标可部分并入经济绩效体系中,另一部分可在社会责任绩效体系中体现;对财务活动无法描述的环境影响,其指标则应全部归入社会责任绩效体系中,以体现企业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所履行的社会职责。原理如图1所示:

    为了使同一企业可以在不同时期纵向对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横向对比,所以,笔者在选择指标时,以相对指标为主,绝对指标为辅,便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基于环境会计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综合经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对传统企业盈利能力的改进。传统反映企业盈利状况的一级指标主要是对企业取得的净利润所运用的净资产、总资产数量进行评价,二级指标主要是从资本保值能力、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净利润带来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与费用的关系等方面对基本指标进行修正。为了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环境资产报酬率,在二级指标中增加了环境成本费用收益率,这两项指标能分别反映企业环境资产的获利能力及因加强环境管理而对当期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同时,企业环境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也是投资者重点关心的问题,参考资本保值增值率,企业也应在二级指标下设置环境资本保值增值率。

    环境资产报酬率=(环境收益÷环境资产)×100%

    环境成本费用收益率=(环境收益÷环境成本费用)×100%

    环境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环境所有者权益÷年初环境所有者权益)×100%

    (2)对传统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改进。传统资产营运状况的一级指标主要是从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状况,二级指标主要是从存货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及不良资产的比率方面对基本指标进行修正。上述指标均没有单独体现出企业环境资产的周转效率,为此,本文在一级指标中添加了环境资产周转率,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环境资产的周转速度。此外,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尤其应关注碳排放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碳排放权的核算和计量。在环境会计中,企业将获得的碳排放权记入“环境保护资产——碳排放权”科目中,随着二氧化碳的排出,该项资产也继而摊销,转入“环境费用”或相关的“环境成本”中,为了反映碳排放权的周转状况,在二级指标中增加了碳排放权周转率,与传统资产的运营观念不同,该指标的数值越低,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量越少,在环保上取得成绩也就越理想。

    环境资产周转率=(环境收入÷平均环境资产)×100%

    碳排放权周转率=(环境成本费用÷平均碳排放权)×100%

    (3)对传统企业偿债能力的改进。传统偿债能力状况的一级指标,主要是从负债与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二级指标主要是从经营现金偿还负债的能力以及速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方面对基本指标进行修正。但这些指标不能反映企业因环境问题而发生债务的情况,也不能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水平。为了突出企业的环境行为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环境负债比率,二级指标中增加了流动环境负债比率、非流动环境负债比率。环境负债的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的负债多数是由环境活动引起的,企业应加强对环境活动的管理,尽量避免因环境问题而致使企业出现财务或公共关系方面的危机。

    环境负债比率=(环境负债÷负债总额)×100%

    流动环境负债比率=(流动环境负债÷环境负债)×100%

    非流动环境负债比率=(非流动环境负债÷环境负债)×100%

    (4)对传统企业发展能力的改进。传统的发展能力指标主要是从企业销售额和资本方面判断企业的发展能力。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除了应具备良好的销售业绩和雄厚的资本外,还应具备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事实表明,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环保产品销售增长率,在二级指标中增加了三年环保销售平均增长率。

    环保产品销售增长率=(本年环保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环保产品销售收入)×100%

    三年环保销售平均增长率=()×100%

    环保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根据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应计入“环境收入——环保产品销售”中,因此,该数据可以从“环境收入”账户的明细账中取得。

篇5

关键词:森林碳汇;森林增汇;森林法

一、森林碳汇的作用

面对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主因,国际社会正在采取两大应对策略: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高新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因能源利用不充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间接减排,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碳汇作用,达到固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目的,减少其在大气中的含量。[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推进,各种工业直接减排措施的采用和实施,人们不断的发现,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潜力大、见效快、成本低、对经济增长影响小等是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森林法》中森林增汇法律制度的不足及缺失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植树造林制度、退耕还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对扩大我国的森林面积,提高林木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采伐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的推行,对增强林农的营林积极性,扩大森林面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木质量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措施,即上述各项制度的实行对增加森林碳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明确把林业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所以森林碳汇并未在现行法律中得到直接明确的规定。作为林业方面的基本法,《森林法》也缺乏对森林碳汇的直接明确的规定。虽然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森林采伐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森林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都不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

(一)植树造林方面。我国《森林法》第十一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对保持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位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森林法》中规定的全民义务植树不具有强制性,更多的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对不能完成义务植树的公民没有任何的强制性和责任追究,使得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在现实执行中缺乏操作性和责任保障。这种由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虽然对提高我国的森林面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却并没有起到充分发挥公民义务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预期目标。同时不断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也不在其预设的目标之列。因此在未来《森林法》的修改中应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的目的之一,规范义务植树造林的操作细则,增加责任保障条款,最终实现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终级目标。

(二)封山育林方面。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天然更新能

力,使森林自然恢复的一种育林方法。主要措施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人为的垦荒、牧砍等破坏活动。[2]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育林方式,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一样对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扩大森林面积和增加森林碳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法》只是在其第八条第一款中将封山育林作为一项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予以规定,缺乏对封山育林的对象、方式和时间的具体规定。由于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不高,封山育林的对象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且《森林法》没有规定划定封山育林区的统一标准,所以在现实中基本上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封山育林区进行随意划定。

(三)森林分类经营方面。森林分类经营对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木储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目前我国的森林总类共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种。随着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问题的不断关注,碳汇造林活动的不断发展,“碳汇林”这一新兴林种开始应运而生。然而这一新兴林种却无法归入我国《森林法》原有的五种分类当中,使之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四)森林采伐方面。《森林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是国家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唯一原则。虽然现行《森林法》对限制林木采伐及伐后更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不难看出,限于时代的原因,《森林法》中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更多的是侧重于林木的取得而非促进林木更好的生长,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考森林虑碳汇的增加减少问题,这样的规定不利于森林碳汇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从当前我国《森林法》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看,其对森林碳汇补偿方面的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首先,补偿范围过窄。根据现行《森林法》的规定,目前除了重点公益林,其他分布面积很广的公益林全部不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之内。这极大地打击了那些私有林被划归公益林却没有得到相应生态效益补偿的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其次,补偿资金来源途径单一。再次,补偿方式单一且标准偏低。

三、《森林法》修改中完善森林增汇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植树造林制度。鉴于我国《森林法》中规定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制度存在着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和责任保障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可对植树造林制度作如下修改和完善:第一,明确将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植树造林的目标,鼓励全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造林。第二,增加义务植树造林强制性条款和责任保障条款。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植树造林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并且应按期组织公民进行义务植树活动。设立义务植树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期向不能完成义务植树的公民收缴,义务植树金收缴后应及时出具相关发票证明。义务植树金只能用于植树造林,可作为其他有能力植树的人及其他公益组织植树造林的经费。针对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又不按期缴纳义务植树金的公民,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第三,针对有些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可以增加规定公民植树造林的专家或林业相关部门的指导条款。由专家或林业相关部门对公民植树造林的树种选择及幼苗种植时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指导说明,以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信息公开义务,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公开植树造林的相关信息,便于公民查询,接受公众监督。第四,建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碳汇信用档案,实行植树造林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所种树木的成活率和树木成活后的碳汇聚集量记录在碳汇信用档案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碳信用额可以折抵其相应的碳排放量,同时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的碳信用额作为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遏制植树造林中“只种不养”情形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封山育林制度。鉴于封山育林在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森林碳汇的持续增加,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首先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将封山育林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森林保护基本制度。其次,明确划定封山育林区的标准,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可操作性。将封山育林的对象、方式及时间,封山育林区内的禁止性和限制性活动做统一明确的规定。最后,实行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定期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政绩考评,考评标准为封山育林的具体执行情况,封山育林后的森林覆盖率提高指数和森林碳汇增加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封山育林制度的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封山育林增加森林碳汇的作用。

(三)退耕还林制度。 退耕还林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停止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耕种,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树造林,从而达到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面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包括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两种工程。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一样,对扩大我国的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2002年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使得退耕还林工程走上了法制化的管理范畴,但当前我国的《森林法》并没有规定退耕还林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明确规定退耕还林制度,将退耕还林制度同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一起纳入我国森林保护基本制度的行列。同时明确规定退耕还林过程中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相关具体内容。实行和封山育林制度一样的以碳汇量为考核指标的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将退耕还林后增加的森林碳汇储量录入农户的个人碳汇信用档案,作为对林农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的补偿依据,以此调动林农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工程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汇的作用。

(四)森林分类经营制度。随着国际社会和我国森林碳汇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迫切要求我国的《森林法》改变其对森林的分类,将“碳汇林”纳入其保护和管理的范畴,给予“碳汇林”应有的重视。所以为了适应林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及更好的加强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该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改变传统的森林分类方式,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类型,把碳汇林纳入公益林的范畴进行经营管理,促进我国碳汇造林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立森林分类经营规划制度,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森林的类型、分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森林经营规划,明确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将碳汇量的增加作为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及规划实施的参考因素和检测标准。

(五)森林采伐制度。碳汇林同用材林、薪碳林不同,碳汇林的培育目标不是为了提供木材,而是为了增加森林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国现行《森林法》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不利于碳汇林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森林碳汇量的增加,必须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完善森林采伐制度。

鉴于《森林法》中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缺乏对碳汇林采伐更新的明确规定,建议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碳汇林的采伐更新管理制度。明确碳汇林采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林木质量,增加碳汇储量。对碳汇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即根据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度砍伐调整林分密度,提高林木质量,最大限度的促进林木碳汇储量的增加。进行采伐前必须编制采伐和抚育计划表,对碳汇量的变化做评估预测,明确只有在碳汇量的增加量大于林木固碳流失量的前提下才可对碳汇林进行采伐。

(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众所周知,森林碳汇是一种公共物品,超强的外部性是其内在的缺陷。必须通过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来弥补其外部性的缺陷,给予森林碳汇贡献者应有的利益补偿。建议在我国《森林法》在修改中,设立专章规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公益林确立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客体,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确立为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补偿资金、市场碳汇交易资金、社会及个人捐赠基金等。明确提高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同时改革单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式,根据各地区林农森林维持、增加森林碳汇成本的不同,实行分类补偿制度。

(七)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碳汇交易制度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创立的。森林碳汇交易是将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利用区域间碳排放和碳吸收量的差异,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由森林碳汇的购买者向森林碳汇的供给者提供有效支付,从而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补偿。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碳汇交易开始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碳汇交易起步较晚,所以基本上仍处于起步试验阶段,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尚未在《森林法》中提及。

由于国内碳汇交易市场及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碳汇交易市场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我国作为碳汇市场交易额的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却对碳汇交易的价格完全没有话语权。要想在国际碳汇交易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和应有的话语权,必须通过国内立法确认和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法律制度。所以笔者建议,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建立森林碳汇交易管理体制,明确森林碳汇交易的管理机关及森林碳汇交易的基本程序、规则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在未来必将面临国际社会巨大的减排压力,采取间接减排措施,增加森林碳汇储量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森林法》的修改,完善我国的森林增汇法律制度,对增加我国的森林碳汇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联合国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但该体系恐怕五六年出不来,还得靠我们自己”。

2012年6月,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在信息披露、信贷风险、流程控制等方面首次做出了相关规定,给出了监管部门将日渐重视绿色领域的信号。据上述银监会部门负责人表示,此刻他们正逐步深化细则,以期尽快颁布绿色信贷统计标准。

倒逼绿色“国标”

“目前我们只有行里自己的标准,来源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鼓励类产业和限制类产业的规定,将明确为绿色领域的产业全放进去了。”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殷红表示。

有一些专家指出,连国家发改委自身恐怕也很难界定的所谓绿色产业,产业支持政策上易出现偏差,当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窘境就与政策脱不了干系。银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很难把握标准,才会屡屡出现“漂绿”现象和信贷风险。

“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都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

尽管绿色环保是全球公认的未来方向,但何谓真正“绿色”,国际上也缺乏清楚的概念,具体到每个国家的态度与方案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环保事件,促使银监会加快制定绿色信贷国标。2009年,由于陕西省凤翔县东岭冶炼公司的长期污染,导致当地851名儿童出现血铅超标;2011年,国家环保部在各地排查的1930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中,取缔、勒令停产及整顿了近1600家;2012年9月,曝出全国“铝业巨头”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四年内发生过9起泄露泥浆事故。

“‘国标’何时出台、如何出台?这就是关键所在。”曾刚指出。

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银监会眼下正在起草的有关绿色信贷统计文件,也可能成为除资产质量和收益状况等商业性指标之外,监管部门评价银行优劣的全新维度。

绿色信贷“国标”是否会真正为监管部门所用,关键就在于其范围的宽窄。“概念太窄了会有失公平,太宽了就失去政策激励的意义。”曾刚说,“此次‘国标’必须具备产业和行业上的差异化特征”。

面对“搞金融的人不懂技术,搞技术的人难懂金融”的现状,只负责金融领域的监管部门,进行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之作,实属不易。

跨界难题

通常,环保企业尤其新兴产业企业都具备一定的高科技特征,企业运营中工业标准、能耗技术会涉及大量的新兴科技和方法学,以致于绿色产业的制定会涉及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国家能源总局、住建部、交通部和铁道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因而,绿色信贷的统计也很难完全由银监会一家独揽。

“目前,我们的原始依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其他相关联的国家级文件。此外,各大部委有关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具体细则,也是主要的参照依据。”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做到项目环境效益可测量、可报告与可核实,是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悉,绿色信贷统计工作已经初步完成,目前正处于征询各部委意见和建议的阶段,预计今年底将开始在各银行进行试行,明年可能开始正式实行。

专家担忧,由于各大部委之间难以协调关系和平衡利弊,银监会只能在其间不厌其烦地“找最大公约数”。

例如,进行水资源研究的部委专家很可能希望将绝大部分与水相关的项目都录入绿色信贷之中,而进行电力研究的部委则提倡将更多的电力项目列入其中,各利益相关方势必会因此产生一些难调和的矛盾。

“先有产业政策、后有金融规划,这是常理。缺乏发改委来率先制定绿色产业标准,绿色信贷的出台不会太顺利。”上述专家认为。

据介绍,“国标”目前初定“十二五”规划中的三个重点领域为必须支持的绿色领域,即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业。

其中,制造业拥有国家提倡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诸如硅钢生产等传统产业升级的部分,再加上技术装备行业中效率高、智能化的技术升级设备等,以及能效服务贷款,都可被列入绿色信贷的范畴。

此外,碳排放达标且能耗合格的绿色建筑项目也应该被认为是绿色信贷。相对于公路交通来说更环保的轨道交通,亦可能列入绿色领域。

“这并不代表完备的绿色信贷概念。我们仅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一切还在努力探索和完善中。”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专题分析处调研员李晓文说,一个制度并非开始就趋于完美,常常是先摸索,而后逐步规范。

成本博弈

然而,专家指出,绿色信贷发展的最大障碍不在于政策或风险,而在于商业盈利。

在曾刚看来,2005年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后,业界的呼声和兴奋度非常高,普遍认为所有社会成员都应付出一定成本来挽救人类环境,这是高尚且理所当然的事情。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垮了人们的良好愿景,也凸显出碳交易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所有人的焦点重新集中到了如何维系生存之上。由此,曾一路高歌的碳金融市场出现颓靡。

“这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绿色经济势必具有外部性成本,会比普通经济模式高出一部分环保成本,相当于用现在的钱来购买未来。”曾刚称,“当欧美经济危机持续至今、失业率居高不下时,绿色经济自然会在全球范围内低调起来”。

外部性成本的存在,让绿色信贷至今仍遭受银行的本能排斥。前述专家也认为,唯有在项目盈利能力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积极性,避免仅靠“漂绿”来凸显其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发生。

“银行不能做慈善更不能无视风险,因而我们考量项目的首要标准还是商业回报能力。”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部一位负责人坦言,尽管身为国内唯一的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也无法回避盈利问题。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按照政府的财政参与度和市场机制的发挥程度,绿色项目的盈利能力大约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即自身能产生现金流,只需少量政府补贴就能良性运作的项目,比如污水处理等。第二类是完全可以纯市场运作的项目,有着较为诱人的商业前景,几乎不需要政府补贴,比如水泥余热发电、城市新能源公交系统等项目。第三类则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诸如国家对山河湖海的治理项目,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承销债券来解决资金问题。

“经济效益最明显的第二类项目,才是银行应该更多介入的领域。”上述高管称。

但对于第一类和第三类项目,相关专家认为应该从国家补贴方面来寻找解决办法,因为市场80%的外部融资均来自于银行,银行每年好几万亿元的贷款余额具备很强的杠杆作用,如果政府能对某些特定行业进行补贴,则会引导银行向该行业有所偏倚。

如果直接给银行贴息或者允许税前提取拨备,以及在坏账核销程序中给予银行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刺激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篇7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 低碳 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活了全球60亿人口,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但不能忽略的是,为提高产量,过度的使用农药、化肥,产生大量的化石能源与二氧化碳,给能源利用以及环境污染造成极大的压力。因而,改革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强调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带动经济实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低碳事业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必须首先接受低碳技术的洗礼,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各个方面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含量)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量、增加高碳汇、提高变温室气体为宝的科学技术和适应气候环境变化等各种先进技术,来提高土壤养分中的有机质,实现高效率、高碳汇、低能耗、低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低碳农业技术就是旨在运用低碳、高效、科学的农业技术改善农村现有的经济生活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双重配合,一方面,政府能为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等,另一方面,市场能有效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不断研发及推广等,但就目前低碳的发展状况而言,政府与市场均存在失灵的现象。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场失灵是指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就发展低碳农业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政府失灵

(1)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国家为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各地政府将节能减排加到各地政绩考核中,但是由于地方要为保障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经济收入,依旧鼓励一些大中型污染企业的发展和高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往往难以实现。(2)财政支撑力度不够。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高投入低效率的性质,使得政府在投资上更偏向于见效快的产业,忽略对低碳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3)不合理的财税体系。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新兴性,农业成果转化率低,政府在设计低碳财税体系的分配标准时,很难保证在城乡之间、贫富阶层之间和行业之间比例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政策激励效果的长期性,阻碍了市场主体行为变革的速度。(4)政府绿色采购机制不完善。由于相关低碳农业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农业产业链跟不上,同时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往往选择高碳等非环保产品,低碳农产品市场份额越来越低。(5)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通观目前我国有关低碳农业的法律法规,《农业法》第六条、《节约能源法》第59条、《农业技术推广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2条、以及《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乡镇企业法》、《农药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条款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仅从宏观上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原则规定,缺乏有关低碳农业的具体规定。

2、市场失灵

(1)低碳农业技术的负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是产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这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技术革新,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但由于创新者必须承担所有的成本和风险,一旦成功,又不得不与其他市场主体分享创新成果。由此技术创新前期的社会边际效益往往大于个人边际效益,个人承担的边际成本却又高于社会边际成本。这种成本收益的严重不均衡阻碍了市场主体对技术创新的投入。(2)市场主体的行为难以协调一致。一方面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新兴性,不管其发展前景如何广阔,在发展初期,市场主体很难改变原有的生产、消费模式,整体低碳农业技术的市场消沉;另一方面市场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对待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态度不同,垄断企业可以将开发的成本风险转移到价格中,而非垄断企业只能自行承担成本风险,还需要在市场不太成熟时承担开拓市场的风险。

尽管政府和市场都存在有失灵,但是二者还是相互交替发展,不断配合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市场失灵对政府干预产生了需求,当政府干预的预期收益大于干预成本时,政府干预将让位于市场机制。当政府干预所带来的边际预期收益等于干预的边际成本,政府干预就达到了最优水平。而目前低碳农业技术属于新兴的农业产业,技术不是很完善,在发展之初,政府还需要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补充市场机制的失灵,所以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中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的运行机制。

针对目前,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提供不间断的财政支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度保障,抑制市场机制的畸形发展,保障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而目前政府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方面的作用并未有效的发挥,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1、政府要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

低碳其实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尽量自然通风,自然的采光,这样的生活环境才是完整的,才称得上是低碳的。我国普遍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力量的薄弱,人们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上,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依旧严重,农村地区环境立法不健全,管理混乱,执法问题突出,农民环境参与意识淡薄等等突出问题,低碳理念尚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在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期,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有低碳意识,从身边的点滴改变开始,形成整个农村低碳氛围。

2、政府需要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的财政投入和财税体制改革

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公益性,而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性质,又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主导性。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的高投入低收益,近年来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强,对技术的开发及完善不利,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联合高校等研究机构大力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不断投入企业等规模化生产及利用。加大财政投入也可以缓解普通企业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前期成本风险,削弱垄断企业的市场垄断份额。同时政府还应改革低碳农业的财税体系,颁布相应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及研究机构不断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3、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立法要充分体现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要通过立法,把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低碳消费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既要有低碳农业的上位法,又要有相关的法规、办法和政策等实施细则来保障低碳农业技术的从开发之初到实际大规模运用的顺利展开。三是要强化执法监督。在立法时就要对法律的实施进行预评估,充分考虑执法的可行性,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低碳经济法律各项规定的贯彻实施。四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度。低碳农业技术的宗旨在于改善农村环境,所以在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环境污染的责任承担主体。

4、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机制

一是研究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绿色采购管理新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的要求和引导,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节约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二是充实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体系。将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实施范围从现有的几十类节能、环保产品,扩展至政府采购的其他领域;采购扶持的范围逐步覆盖再生和回收利用、新能源等产品,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完善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监管和评估机制。在合同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中引入绿色标准,综合衡量合同的成本收益,并将其作为政府采购合同授予的评价标准;完善绿色产品信息库,丰富产品性能、指标、绿色性能和参数,帮助采购人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加强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培训,帮助其满足绿色采购要求。

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之初,政府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来引导整个低碳市场的发展,相反,市场需要及时给予反馈信息,使政府不断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及方向,二者相互配合,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J].调研世界,1999(11).

[2]张仲威.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4(03).

[3]丁泽霁,杜志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会议.

[4]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科学,2002(05).

篇8

1.宏观层面

(1)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统筹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强调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优化配置和衔接配合,以较少的资源占用和更高的整体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需要。道路运输要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在站场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换乘和衔接,积极促进并参与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在运输组织上更加注重旅客出行换乘和货物多式联运的需要,积极对接其他运输方式,满足完整的运输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与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的有效衔接。

(2)大力发展绿色运输方式

几种运输方式中,从运输效率来看,海运和铁路运输最环保,公路运输次之,空运效率较低。相关数据表明,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铁路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1/4。因此,应加强水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水路运输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碳排放少的比较优势;构建铁路运输网,不断提高铁路辐射能力,更多地使用电气化铁路运输;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增加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利用,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3)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实现燃料低碳化。开发和引进碳含量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碳合成燃料、氢气和电力,推广替代燃料车发展,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等车辆。制定交通税费优惠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车辆发展。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能耗降低35%,应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

2.中观层面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协调交通和土地利用

完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由高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交组成的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经济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全面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积极引导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提高营业性运输的比重,达到降低全社会能源消耗水平,减少排放的目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将引发更频繁、更长距离的出行,导致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促进土地多功能用途的开发,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综合客运枢纽为导向,引导城镇和城市空间向公交走廊和枢纽地区集聚,形成紧凑布局,既减少城镇漫延发展,又便于人们乘用公交,减少小汽车依赖。同时还要倡导土地混合使用和功能配合,减少跨区出行,实现交通减量。

(2)改善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提供良好的运输环境

堵车、路况差等都会增加车辆的能耗,并产生更多的废气。日本机动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车辆在低速(10公里/小时)行驶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0公里/小时时的1.7倍,30公里/小时时的2倍。而通过缓解交通拥堵的交通畅通化措施能够提高行驶速度、降低油耗,从而能够有效减排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公路基础设施结构,加快未铺装路面改造,消除砂石路面路段,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车辆经济运行速度,降低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公路网络化建设,强化连接线、断头路等薄弱环节建设改造,发挥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效益,减少绕行和迂回交通,提高运输效率;强化公路养护,改善公路路面状况,降低磨擦系数。同时,通过合理设置限速标志、在拐弯处增设防撞护栏等措施,确保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减少刹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改善包括行人和自行车的交通网络建设,提供安全的自行车和行人的交通专用道路。

3.微观层面

(1)优化运力结构

积极引导和鼓励选择使用推荐车型,优化运力结构。在客运充足、道路条件好的线路鼓励发展大型、特大型客车,提高单次运输能力,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加快制定落实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的配套规定和实施细则,加强实载率调查和客运调控,切实落实该项政策。公路货运加快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辆,发展低能耗货车,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重型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促进货物运输拖挂化,推广厢式化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探索开展汽车列车运输。

(2)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加快道路运输组织结构调整,着力推进运输集约化、公司化改造,整合运输资源,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市场主体。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兼并、联合、重组、收购、引进外资等形式,推进客运线路公司化经营,整合资源,提高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车辆实载率。加快发展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规模效益和网络效益。

(3)推进生态型客货运输站场建设

以新一轮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建设为契机,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更新设计理念,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设施设备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环保生态型客运站。

二、管理提升促进低碳交通发展

1.宏观层面

(1)建立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机制

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财税制度,建立多种绿色税制。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应用了税收以及财政补贴政策作为节能减排的一个手段。例如:英国征收高额燃油税、加拿大对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赋予特许税权等。我们应积极研究促进新能源车辆发展的税收政策等,通过合理地减免购置税或直接补贴等方法来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如美国对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购买柴油轿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3400美元的税收返还。完善清洁发展机制(CDM),逐步建立碳交易制度。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如提高燃油税税率,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盟国家征收的燃油税税率普遍较高,并且柴油税明显低于汽油税。越来越高的燃料价格同时具有直接的和长远的影响,直接的影响为减少出行或货运运输,激励更有效的经营方式以及推动转向成本更低排放效益更高的运输方式。对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影响将比直接影响更大,因为交通系统的用户,燃料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可以制造和购买更节能的车辆,增加碳含量较低的燃料的使用以及更根本的调整,以及在出行中减少能源消耗的交通模式。不过,这些价格上涨将增加低收入消费者和一些企业的负担,因此将需要在执行政策时考虑解决公平问题。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对重型货车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引导车辆的大型化方向发展。

(2)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奖惩和激励政策 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实现节能者、减排者受益,高耗能、高排放者受罚的体制机制。对部分污染严重、油耗未达标的汽车进行

取缔、罚款或一定的交通限制等措施;对重点节能工程给予支持,采取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多节能,多奖励;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关闭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通过中央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交通部门积极争取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

(3)科学引导交通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对节能减排的作用突出。我国道路客运正面临着私人交通机动化时代的到来,从2005年开始,私人小汽车突破1000万辆,并以每年约500万辆的速度增加。尤其是2009年1月14日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私人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2009年底小汽车4242.7万辆,同比增长29.3%。按照目前速度,到2015年,小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98亿辆。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私人小汽车相比,道路客运人均燃油消耗及占用道路资源约是其1/4,因此,迫切需要坚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该项措施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中观层面

(1)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策略

交通管理策略包括拥挤收费、交通诱导系统以及停车政策等,旨在改善局部区域的交通流状况,提高交通运行速度,达到减排的目的。其中拥挤收费就是针对常发性拥挤而提出的一种能有效解决拥挤、污染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不仅不应该取消收费,而且为了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效率,可以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在考虑该项措施,如上海根据市场需求和道路容量,研究更加完善的调控措施和合理的机动车总量规模,在适当的时候推行“道路拥挤收费”。据预测,在实行“拥挤收费”的区域内,交通量有望降低10%到20%,平均车速将提高15%到25%,这一措施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交通能耗。但是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调控措施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停车换乘场的建立等。

(2)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

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加强宣传贯彻和具体指导,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禁止高能耗客、货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以推动汽车制造企业主动积极地研究、开发、使用汽车节能新技术。制定超限值车辆退出营运市场标准,从政策引导、法规强制、经济鼓励三方面着手,建立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退出制度,做到不达标新车不进市场,超能耗车在规定时间内逐步退出市场。

(3)实行运输车辆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管理制度

建立并推广道路运输行业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在营运车辆上的应用,不断提高能效标识的社会认知度。大力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节能产品认证,规范认证行为,扩展认证范围。完善节能产品(技术)的目录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行业节能产品(技术)目录。

3.微观层面

(1)提高道路运输组织和协作水平

与美国有代表性的运输公司车辆空驶率在10%以内相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全国运输汽车的空驶率约为37%,回程空驶、资源浪费正是造成我国车辆的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3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管理技术,强化货物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促进运输网络化发展,同时提高货运实载率和降低能耗水平。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随着消费者对物流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直达运输将大力扩张,通过共享直达运输渠道,不同的物流公司把相同直达目的地的货物集合到一起运输,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企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行业合作,特别是加强业务不密集地区的投递网点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投递网点,有助于提高成本效率。

(2)强化行业节能减排培训、宣传工作

加大减排宣传与培训以及投入,开展经常性的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将节能减排知识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车辆油耗定额管理,鼓励节能驾驶

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健全车辆用油定额考核管理制度,定期考核车辆用油量,奖节罚超,降低单车油耗和排放水平。提高汽车驾驶员节能素质,鼓励节能驾驶。强化驾驶员节能培训,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素质。

(4)实施大型货车限速战略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为大型货车安装限速装置,保障车辆在不超过经济运行速度下行驶,节油的同时减少高速状态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美国在国家公路上实行联邦车速限制战略,能减少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1%~1.8%,而且还带来重大安全效益。

三、技术进步促进低碳交通发展

1.宏观层面

(1)加快化石能源替代技术研发

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许多提高效率的技术仍然面临着技术障碍或存在着成本高、性能缺陷等问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如大多数的国家都借助于生物燃料的推广来进行道路运输的二氧化碳减排,但是,生物燃料所占比例很小,到2010年最多为10%。主要是因为第一代生物燃料是从甘蔗中提取乙醇,减排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非常高。第二代生物燃料从纤维素或者木质素提取,可以以更低的代价完成减排的目的,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尚存在不确定性,很多国家政府都支持研发第二代生物燃料。有些国家也在推进其他类型的燃料,包括天然气、沼气。氢燃料电池大大超过当今内燃机效率,氢气在长期上为减少温室气体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电力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成本低于汽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一般接近或超过公路单车燃油经济性。大部分低碳燃料如高乙醇或天然气混合的燃料,至少需要简单的车辆设计改装,只有少数的燃料,如10%~15%混合的生物柴油和乙醇,可以直接用于目前的车辆而不需要改装,而对于有些燃料,特别是电力和氢气,要求全新的汽车驱动技术。

(2)通过汽车技术提高燃油效率

汽车制造技术对于车辆的排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的汽车仍将是市场的主流,传统燃料汽车节能技术的开发仍然必须进行。想要在中短期实现道路运输的低碳化,最可行、最值得推广的是对现有车辆的制造工艺进行改良和升级,压缩传统内燃机车型的节油空间,比如增压技术应用、汽油直喷技术、高效变速器的普及等等。具体而言,改良可以从车胎、车身材料、传动系统以及发动机等多个方面入手,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鼓励使用子午线轮胎、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降低附属设备能耗;车辆设计要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减少重量以及利用空气动力减少阻力等,提高车辆自身的排放技术水平。

2.中观层面

(1)加快智能交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加快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运输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出行条件。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系统,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运输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掌握客货流向流量变化规律,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减少无效出行、空驶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开发、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如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流动态管理系统、车辆GPS技术,通过先进的交通管理和信息技术,减少车辆运行距离,提高交通平顺程度,减少加减速和怠速工况,来减少机动车排放。

(2)提供和完善出行信息服务

在公路特别是普通公路沿线及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增设必要的信息设施,建立基本覆盖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广播网络及行业统一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如最新路网资料、交通条件、事故和预期的延误、公共交通和其他出行替代方式、气象条件、道路建设、特别活动等,帮助旅客进行出行路线的选择,提高旅客出行时间效率,

3.微观层面

(1)大力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每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能提高3~4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因此,应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等方式,鼓励高速公路ETC应用与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体系和分级管理的收费结算体系。通过实施推广工程,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ETC系统,逐步扩大ETC车道的覆盖率,培育和扩大ETC用户规模。

(2)加强车辆定期检测与维修保养

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与燃油消耗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如果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不良,将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造成大量燃油的浪费。因此,通过加强车辆检测维护,保持良好技术性能是汽车降低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加强在用车辆检测、维护等,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抑制能耗上升。严把汽车维修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关,控制尾气排放和车辆油耗,确保维修质量和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积极采取交通运输节油措施。

篇9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千岛湖区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1-0049-04

2001年,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根据《浙江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要求,对所经营的千岛湖区森林进行分类区划界定。2004年,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出台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按照要求,公司对2001年区划界定的生态公益林进行了调整完善,全公司区划界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3012hm2,涉及16个国有林场,公益林面积占全公司林地面积的72.9%。千岛湖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经过10年的建设和保护,成效显著。

1 组织保障和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1.1 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相关科室中层领导及林场场长组成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等,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林场也建立了相应的实施小组,负责本辖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公司还专门成立了护林巡逻大队,负责本公司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

1.2 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公司与林场签订《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林场与专职护林员签订公益林管护合同,由各场场长担任监管员,签订监管责任书,各监管员对辖区范围内的专职护林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由此建立了分级负责和统一监管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形成公司、林场、护林员三级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管理模式。

2 生态公益林建设举措

2.1 精挑细选,组建专职护林队伍

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总要求,对公益林专职护林员规范化管理,实行护林队伍全覆盖。

2001年开始,各国有林场均建起了专职巡山护林队伍,共有护林员80余名(每年根据考核情况,对个别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国有山林护林的护林员进行调整)。公司遵循县政府出台的专职巡山护林员管理办法,执行“四项制度”:①培训上岗制。以林场为单位统一组织专职护林员进行培训,发放上岗证、红袖套、服装、电喇叭及台帐登记簿,规范巡山。②“双重管理、双层监督”制。护林员实行由所在林场监管员及公司护林巡逻大队双重管理,同时接受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局的双层监督。③巡山工作考核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并实行报酬与考核挂钩制度。④暗访督查制。公司及林业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组对巡山护林员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尤其是在森林火灾高发期,专门组织森林防火督查组下林场督查,确保专职巡山护林制度落到实处。

2.2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护林意识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制作生态公益林公示牌16块,全部上墙;明确公益林监管人、管护责任人的管护范围及职责;在重要公路沿线设置了100余个公益林警示牌和宣传牌;利用专职巡山护林员通过培训后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2.3 提高质量,大力开展林相改造

为提高05、06省道两侧及中心湖区生态公益林景观功能与林分质量,从2005年开始,公司大力开展了林相改造工程和景观林建设工程建设。建立领导小组,实地调查规划,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林地清理、劈抚、补植等人工促进改造为主的措施,确保资金到位,先试点后推广,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2005-2011年共实施林相改造(包括景观林建设)工程5721hm2。由公司主持的浙江省林业重点科技招标推广项目“针叶林阔叶化改造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获第七届省林业厅、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2007年度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4 科学规划,提高防火科技水平

千岛湖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快,森林面积增加,林分郁闭度提高,给森林防火带来了严峻挑战,森林防火的责任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公司加强扑火工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提高防火设备的科技含量,2011年初公司申请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和“山地扑火装备背心”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授权,提高了森林防火的科技水平。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积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以发挥永久性的森林防火效益,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改善千岛湖生态环境。在公司林场原有90km生物防火林带基础上,2005-2011年建设了42.8km生物防火林带,以达到科学防火的目的。2011年10月20日,公司主持制定的杭州市农业地方标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通过专家评审,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机制。表明公司森林综合防火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

2.5 应对灾害,加强消防应急力量

为提高对重大森林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公司组建专业的三支森林消防队伍,并在东南、西南、西北三片成立相应的森林消防组织。公司制订了《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处置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还筹集部分资金,陆续配备了森林消防车3辆、侧三轮摩托车7辆、摩托艇2艘,增添了防火服、对讲机、风力灭火机、水枪、锄头柴刀、照明设备等森林消防设施。

2.6 强化管理,减少木材采伐数量

为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对公司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了调整,严格森林采伐管理。按照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不同功能类型要求进行伐区工艺设计,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工作流程。木材年总采伐量从过去的20000m3,下调至7000~8000m3。同时停办了林化厂,停开松脂,减少木材生产性消耗,保护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2.7 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公司及林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安全防范,把生态公益林的安全置于整个林区治安防范网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违法犯罪行为。

2.8 实施监测,有效防控病虫危害

公司加强了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病虫监测预报,建立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森林病虫害监测中心点,每年进行4次松毛虫虫情调查和2次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监测,对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枯死

松树重点进行取样镜检,有效地提高了林业灾害的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2.9 项目资金,按照规定落到实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照浙江省财政厅和林业厅的要求,开设银行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使用采取预算管理,年初编预算,年终经生产检查验收据实结报。平时由公司统一规划,公司相关职能科室监管,林场具体实施。林场根据合同及项目需要到公司办理资金审批。基建工程或重大工程项目按县及公司相关规定办理招投标。

3 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

3.1 促进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根据《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森林经营方案(2010-2020)》,2001-2008年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增长率达15.14%;森林生产力年净增率达3.62%。生态公益林的森林资源实现了持续增长。混交阔叶林的比重从14.97%提高到29.51%;完整群落结构的比重从59.14%上升至65.51%。

3.2 完善了森林群落结构

采用以地带性自然森林植被为主要目标的适当疏伐、择伐、林下补植等阔叶化改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适当疏伐封育改造6年后,恢复成具有较多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的松阔混交林,乔木层中苦槠和石栎重要值已超过10%,生长在灌木层的枫香等乔木树种以及短尾越桔等灌木树种亦进入林冠第2层,重要值高达20.73%,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达0.856和2.244;马尾松混交林择伐改造6年后,已恢复成以苦槠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苦槠密度由800株/hm2增至1350株/hm2,重要值由25.83%升至44.82%。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中等;马尾松次生林全部择伐17年后,苦槠、石栎和青冈等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呈现快速恢复性生长,林分密度为950~2050株,hm2,重要值37.36%~62.10%,该群落仍处在进展演替之中,稳定性较差;马尾松林下补植阔叶目的乡土树种,山杜英、枫香树种生长良好,有改善林分水源涵养的功能。林下补植山杜英、枫香的林分枯落物重量分别比对照的马尾松纯林高14.35%、36.89%,枯落物持水量分别比对照马尾松纯林高23.33%、38.33%。在0~60cm土层的总贮水量分别要比对照的马尾松纯林高41.14%、50.10%ul。

3.3 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按照替代法和活立木蓄积年净增率推算,公司经营的千岛湖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年净增生态效益为5939万元,是经营单位的生态公益林木材采伐受限后的经济损失1110万元的5.35倍,是现行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损失性补偿额518万元的11.47倍。

3.4 保护了林木种质资源

公司姥山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4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之一,200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2010年被评为全国林木良种先进单位。

已建成集良种生产、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开发为一体的林木良种基地。基地现保存各类种子园57hm2、母树林6.7hm2,各类子代测试林、示范林63.4hm2。收集保存了马尾松种质资源1119份,杉木种质资源108份,柏木种质资源47份,黄山松107份,珍稀树种种质资源44份。

累计生产提供良种28113kg,其中马尾松1709kg、杉木25511kg、柏木450kg、火炬松443kg,生产销售阔叶树苗木120余万株。该良种基地生产的马尾松、杉木、柏木等种子园和火炬松母树林等用材树种的良种,其材积遗传增益高达15%~25%以上,前后取得了28项科研成果。

3.5 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

林业对气候变化具有特殊作用。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毁林排放,成本低、潜力大、操作易、见效快。

通过REDD+项目预估,公司碳汇项目22年期可得碳汇总计576194.54t,按$5,t计算,公司碳汇毛收益为$2880972.71。

3.6 确保了下游饮用水安全

新安江水库巨大库容,对钱塘江湖汐起到顶湖冲淡作用,从而改善了钱塘江口城市的供水条件。根据淳安县环境监测站近年对千岛湖地面水质量平、丰、枯3期30个分析项目的监测,千岛湖水环境质量为I类水,水质优良,可直接饮用,为浙西北300万人饮用水提供了保障。

3.7 促进了森林旅游发展

生态公益林建设造就了许多优美的森林景观,促进了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千岛湖旅游已成淳安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淳安县年接待游客量从初始的3500人次(其中湖区接待游客875人次),到2010年,千岛湖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3.6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45.4亿元,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01亿元。

3.8 保障了新安江电站发电

千岛湖以蓄水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交通、水产养殖、风景旅游、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多种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功能。

基于公司近50年坚持不懈地保护千岛湖山水资源,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和税金。

森林带来的间接效益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千岛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精心呵护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以湖兴县”、全力打造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水业基地、生态宜居福地、都市农业园地、文明和谐境地,实现淳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林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千岛湖区生态公益林存在着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影响着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混交林少,林分稳定性低、抗逆性弱,存在松材线虫病的致命威胁;植物色彩单调,景观效果差,生态服务功能低。

4.2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

物价上涨过快,补偿标准提高不明显。表现在给林权单位的损失性补偿标准偏低;尚没有固定的建设资金投入;公司及林场监管组织缺少相应的工作经费补助,难以调动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性。

4.3 林相改造资金压力较大

千岛湖区林相改造需要实施的面积范围广,建设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大。

4.4 经营管理手段有待改善

对林相改造的方式方法需要提高认识,加快林相改造步伐,必须加大疏伐改造的强度。对生物多样性及固碳减排能力的监测技术需要普及与研究,管理政策、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5 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县”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必须要有林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公益林的稳步推进,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公益林的领导,协调各部门关系,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规范使用各项资金,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康发展。

5.2 加大资金投入

千岛湖生态公益林存在着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问题,影响着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实施林相改造工程、景观林建设工程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新时期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又一抓手。由于建设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仅由林业部门的单一投入,已不能满足公益林建设要求。建议按照《千岛湖万顷森林景观改造规划》方案,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这项惠及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得到顺利实施。

篇10

低碳金融,顾名思义也被称为“绿色金融”。低碳金融泛指低碳与金融的交融,即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服务,内容包含碳排放权交易及其相关的如银行信贷等等。所以银行的重要意义在低碳金融中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2009年刘明康提出,两个重要的成分需要银行去发挥:一个是实行推广低碳金融的观念,二是努力去创新低碳金融相关的业务。2010年马骁说,虽然对于低碳金融,银行试图在发挥一些些的作用和措施,然而仍然没有发挥到实质的程度,很难对金融机构造成影响。银行作为低碳金融开展的主力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经济转型发展、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民生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充分发挥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低碳金融发展势在必行。

(一)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伴随经济增长背后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低碳口号,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思路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实施的节能减排任务工作,遏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资,发展低污染、低耗能投资,优化资源配置,这些都需要金融手段的支持。低碳金融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发展的一大创新

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发展自我、应对现代复杂经济形势的自主选择,是实现银行业有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的最佳路径。开发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不可避免地需要研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融资方式,而低碳金融的提出正合时宜,延伸了金融创新的创新空间。低碳金融也推动了银行业的转型发展,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三)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为缴纳税收和创造利润,进行慈善捐助,更表现在通过自身的银行业服务特别是信贷,向那些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项目发放贷款,优化信贷资金配置,达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双重功效。低碳金融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银行业通过低碳金融服务和业务创新,既可以达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实现自身的企业价值。2008年,兴业银行率先公开宣布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国首家、全球第三十六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机构,也成为了低碳金融的先行者。

国内银行业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一)低碳金融得到银行业普遍认同

赤道原则,国际大多金融机构遵循建立推行的,它的依据是世界金融银行及公司相关的规则,主要是评判、估测以及管理各项融资服务中的相关社会和环境风险的一项标准,旨在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作为用来规范银行业项目投融资的赤道原则目标是对银行企业项目在投融资时,综合评判、考察此项投融资对环境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为了在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的运行。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提供了行业标准,已成为国际惯例。赤道原则适用于全球各个项目资金总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所有新项目融资和因扩充、改建对环境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原有项目。赤道原则的意义在于把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和项目融资具体化,为银行信贷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准则。截止2006年,位于世界各地的90%以上的金融机构在利用《赤道原则》进行全球的项目投融资业务。联合国大力倡导各国开展低碳金融的相关立法。我国第一家赤道原则使用的兴业银行,在2009年,在项目融资服务上兴业银行为扩大福建华电永安发电,赤道原则遍布全世界69家的金融机构,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5﹪是其提供的。

(二)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

我国当前的低碳金融以绿色信贷为主,主要开发一系列相关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项目,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扩张。绿色信贷为转变银行信贷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绿色信贷主要依赖于银行,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进行大量的积极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到2009年末尾,兴业银行总计总计发放了金额高达165.83亿元、共计223笔的节能减排的贷款项目。兴业银行在绿色信贷说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银行业的低碳金融创新

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出现与低碳金融相关的金融创新项目,包括各种产品创新、融资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在2007年,中国银行有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理财产品,随后深圳发展银行也推出了。2010年4月8日,《中国光大银行碳中和服务协议》是北京环交所与光大银行签订。同时,私募基金和我国信托公司在低碳金融相关义务进行开拓。在信贷中为了应对金融环境类风险,在积极支持低碳金融相关类的融资项目,国际银行开展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双高”项目减少贷款,同时严格检测环境风险。

国内银行业开展低碳金融业务的不足

(一)我国低碳金融的政策法律支持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国低碳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政府对于低碳金融的关注日益增强,然而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信贷投融资和税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务的不完善,不能够达到为低碳金融发展的投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支撑。

(二)我国的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准备不足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低碳金融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类的利润幅度、利益空间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没有优良合理的安排好银行业的人员分配、公司治理、机构配备的各方面的情况。低碳金融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套的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环境风险、科技力量风险、国内市场化的风险及一切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三)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比重仍小

目前,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主要倚重的是绿色信贷银行公司,很大范围的体现在银行上。银行不断提高的绿色信贷利益在银行业的信贷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较低的,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是绿色信贷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的不乐观。目前绿色信贷仍然较模糊,银行业金融机构缺少专业的相关人员,绿色信贷的产业项目标准和指导目录仍然不明确,无法去制定金融机构内部的考核评定办法和无法细则化。

国内银行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完善建议

(一)加快建立与低碳金融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金融企业的相关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没有制定出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就目前而言,我国低碳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政府对于低碳金融的关注日益增强,然而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信贷投融资和税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务的不完善,不能够达到为低碳金融发展的投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支撑。我国虽然大力宣传赤道原则,但是效果欠佳,金融企业对此回应甚少。所以,建立健全的低碳金融法律法规,明确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使之体系化是当务之急。在现在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贷款人的相关义务,科学审慎的评判金融企业的环境社会问题。同时,对社会环境的评估报告去参照赤道原则做出相应的更改。

(二)完善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

低碳金融业务要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现在,银行业的产品相似和一些规则制度的相近,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活力不足,银行准入的不完善,在市场竞争中让银行之间竞争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推动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显然是力不从心。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在推动低碳金融发展中的意义得到证实。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的完善对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积极地作用,低碳金融普遍得到公众的认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低碳金融投资市场体系。

(三)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绿色信贷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