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003
1引言
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资源环境的制约压力,使城镇建设低碳化和生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将两者有机结合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是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议题。
该理念将低碳目标和生态理念相融合,旨在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经济模式、提高环境质量,构建“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低碳生态城市属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范畴,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两个概念相比,它具有复合性、多样性、操作性、高效性、循环性、共生性、和谐型等基本特征[1]。
2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和
实践探索2.1理论研究进展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从城市规划角度,通过对城市规模性质的合理定位、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等,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交通、产业等方面将能源需求和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实现城市的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工程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中包括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主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及10个分报告。该战略报告是目前针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问题最为权威、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详实有力的理论基础。
同年,中规院“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研究”课题组经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完成了《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编制(尚未正式)。导则共分为16章节,包括资源承载力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建构、市域城乡统筹、集约节约用地、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住房保障与生态社区、绿地景观与公共空间、历史保护与文化弘扬、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健康的水循环系统、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内容。《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的出炉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与约束,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2.2国内实践探索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是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做得比较典型的案例之一,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区内,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相邻,地处天津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km,距北京150km,总面积约31.2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生态城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其中包括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好于等于国际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等于310d/年、SO2和NOX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大等于155d/年、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单位GDP碳排放强度150t\|C/百万美元、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日人均生活耗水量不大于120L/人·d、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小于60%、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小于20%、就业住房平衡指数不小于50%等具体指标[2],共涵盖了自然环境友好、人工环境协调、生活模式健康、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经济发展持续、科技创新活跃、就业综合平衡、区域协调融合等九大方面的内容。
新区规划建设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3陕西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201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通知》,决定在五省(区)八市开展低碳发展试点工作,陕西省成为国家第一批的五个低碳试点省区之一。这一政策为陕西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挑战。
长期以来陕西省形成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板块,不同的自然地貌、资源禀赋、社会人文背景使各区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呈现出各自的地域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的低碳化建设重点为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即产业化发展,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主。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雄厚,制造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关中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环保、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以低碳技术应用为重点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的陕南地区在保护原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进行水力资源的阶梯开发,寻求可持续的城市低碳生态建设道路[3]。其中地理优势明显、城镇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的关中地区低碳发展对全省的低碳生态建设起着引领带头作用。
2010年2月,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以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的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它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新区将以“保护耕地、保护生态、保护文物”的原则和“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建设新城市”的目标,建设都市农业和现代城市高度融合的现代田园新城。新区规划区总面积882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km2,区域内水域、农田、文物保护、生态绿地等非建设用地占到70%以上,共有空港新城、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5个城市组团。2012年刚刚完成的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为西咸新区向低碳生态化的建设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
秦汉新城立体城市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中部。规划区范围北至兰池四路,南至兰池大道,西起秦苑三路,东至秦苑四路,规划用地总面积156.8hm2。现状规划用地主要为村庄居住用地和农林用地。规划区北侧为汉惠帝安陵,南侧紧邻渭河[4]。规划目标是把立体城市打造为一座“集约高效、生态宜居的未来城市”。
立体城市是由中国房地产商、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提出的一个新型城市建设计划,它的基本模型是在1km2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约600万m2,可容纳8万人的绿色智能建筑群。该建筑群拥有居住、工作、教育、医疗、休闲等大部分城市功能,建筑内部高速电梯纵横交错,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满足大部分工作生活等需要,是一处舒适便捷的宜居社区。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不同,立体城市以使用最少的土地,配置最优化的产业,实现最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和最和谐的社会关系为目标,注重竖向发展,将原来“摊大饼”的城市空间布局转变为“摞小饼”的竖向立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大疏大密,产城一体,以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的规划策略为引导,构建科学完善、可持续的城市系统(图1)。
5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的低碳创新优势
5.1土地集约使用
高效利用土地,以约55%的立体城市都市化区域进行项目的开发,剩余的土地作为开敞空间用地或基础设施用地。
秦汉新区立体城市规划使用综合社区的概念,在同一地块中进行不同性质的功能安排,使人们步行不超过5min即可到达购物、饮食、娱乐、休闲、轨道交通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部进行竖向多功能单元的复合布置,提高单体建筑的利用率。建立立体步行系统,通过连廊、步行道等连接各个建筑,使城市空间与功能由二维平面扩张变为三维立体融合。
5.2产城一体
以核心产业为主导,进行城市多功能布局,城市50%的居民可以在立体城市中就业,其余在周边消纳,实现职住平衡,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使人们在新城中安居乐业。
5.3可持续交通
建立安全连续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创造安全的骑车环境,设置专用的自行车线路,并设置安全的交叉口,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和安全的停放场所。
通过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之间的隔离,以及行道树的种植,适于步行的交通信号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多层次衔接,推动社区服务设施的发展来鼓励步行作为个人交通替代方案。
推行TOD模式,形成一个低碳、可靠、经济的公共交通网,鼓励绿色出行。减少立体城市中的车辆保有量。
5.4绿色建筑技术
营建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筑东、西面设置高保温性能的绿墙等技术,大幅度降低太阳直射的热效应。尽可能应用简单的技术如通风、外遮阳等[5],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使建筑成为能源的发生器,推广建筑与太阳能的一体化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20%,实现能源需求在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减少20%的能源使用。
5.5雨水收集技术
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建设雨水调蓄池对雨水进行调节,提高立体城市内涝防治水平,采用屋顶绿化、植被浅沟、下凹绿地、渗滤、滞留等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化、低能耗处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浇洒和冲洗厕所等,从而降低市政用水需求,规划区内实现一年一遇雨水径流零排放。
5.6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规划污水处理采用分散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内部部分污水就地处理,建设建筑中水处理设施,建筑中水作为建筑内部的冲厕用水和屋顶绿化用水,绿地和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用水采用集中处理回用的市政再生水回用,敷设专门的再生水管网,再生水总体回用比例达到30%以上。
5.7垃圾处理技术
设置区域性垃圾自动收集系统,通过真空管道分类输送,将不可循环利用废物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回收可再生物料,利用园林垃圾进行堆肥,或者对剩下的、不可再生的垃圾进行气化或热解来产生能源等方式,形成更有效、更卫生的垃圾收集方法。
5.8景观绿地营造
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不同类别的绿地布置,进行行道树绿化、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室内绿化等,形成多维度、内外渗透的绿化空间,使新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m2,营造舒适、宜人、低碳的生活环境,降低热岛效应。
6结语
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是当代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环境、社会、经济多因素促生的产物,是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在低碳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演变的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这种模式还在不断的实践与探讨中。 如何将这种模式推而广之,使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根植于不同的城市建设中,提高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我们不再受雾霾困扰,不再为暴雨发愁,能够快乐地工作与生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行动。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安超.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190):48~52.
[2]孙晓峰.生态城市规划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2010,8(234):36~40.
[3]闫文静,史怀昱.陕西省低碳城市建设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41):1069~1074.
[4]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核心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西安: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5]仇保兴.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J].城市发展研究,2010,2(17):1~15.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城市
Abstract: the reasonable urban planning in low carbon cities construction should play a leading effect, low carbon concept, low carbon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o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so as to achieve maximum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better, so as to explore a suitable to China's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low carbon citi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低碳城市的内涵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方式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规划城市。
“低碳城市”的具体内容包括: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推动地方政府、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目前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示范和建设各种发展类型的城市,如生态城市、清洁能源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人类活动足迹加剧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共同应对的巨大挑战。
2. 城市规划关注“低碳城市”的必要
2.1 城市化带来的高能耗
根据研究,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5~4 倍,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为中国提供如此大规模的钢材和水泥,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对高耗能产业的需求是刚性的。即使技术进步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经历一段刚性的高增长阶段;这些说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2.2 工业化带来的高能耗
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一般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劳动力逐渐从农村进入城市,并且逐步呈现出明确的专业化分工,然而,现代工业分工需要将各种要素运输并集中在城市,完成生产后再将产品送至消费地。因此,需要为市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高效、便利的运输体系。工业化过程不仅是其本身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增加,也带来相关交通系统的能耗增加。
2.3 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收入水平提高,能源消费特征会发生转变,导致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农村人口移居城市后,将以电力替代煤炭、木材等传统能源;收入水平提高使人们更倾向于消费清洁、方便的电力。最为显著的是城市交通发展会导致更多燃料及电力消费。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随收入水平提高而快速增长,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后,收入提高,导致购买力提高,刺激家电需求增加,意味着更高的人均能源消费,如果家电由国内生产,又会带动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增加。
3.规划中降低能源消耗的手段
3.1城市空间布局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3.2产业结构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3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 70%以上。因此,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交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出行方式。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 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转贴于 中
3.4 房地产开发。
控制开发用地强度 ,加大生态绿地的规模,控制规划区内单位人口的用地指标和加大生态绿地的比例,是任何有效的能源使用条件下减少城市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美好,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低碳管理模式。
4.结束语
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中低碳城市应该被看作是充满生机的个体,通过低碳技术与城市建设部分产生联系、相互作用,是对可持续性的城市建设活动的积极鼓励,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低碳时代;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
引言
近年来,“生态”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如“生态县”、“生态域”、“生态省”等等。在这其中,有个名词为“生态工程”,它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和领域,并使之更加环保和绿色。目前,生态危机以及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他们也深深地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经济的增长只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低碳时代”。本文就是以低碳发展为主要背景,着重阐述了当前时期下如何建立生态导向型城市。
1 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1.1 概念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基于科学的、合理的、正确地以及实事求是的城市规划,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增添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依据相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来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它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结果。简而言之,它是集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以及经济高效等方面的人类特殊形式的居住区,它是将生态环境、城市以及人三者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由上述概念可以得知,生态导向型城市的规划是以人、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三者为基本要素的,因此在实际规划时,应该注意加强这三者的和谐,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态导向型城市。
1.2 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下,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3)有利于突出生态经济的优势地位;(4)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
2 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原则
基于如上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的概念以及低碳时代下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的介绍,目前加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已经是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之原则
所谓生态位,指的就是某个物种在生态群落之中,在营养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所占据的地位。对于城市生态位,就是一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文明程度,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地位及其人口、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基于此,这就决定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吸引力。因此,在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城市生态位最优化的原则。
2.2 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原则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又称为“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它是指以生态学的角度为根本出发点,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或是承载能力。我们知道,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生态系统及其脆弱,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而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在实际的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之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实现:(1)在实际规划过程之中,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计算出所规划的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2)实际过程中,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净化能力,如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人工净化的能力等,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与城市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3)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3 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具体实施方案
3.1 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3.2 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对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地把握及认识,从而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此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衡量城市生态规划的态势,且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具体规范及条例等。然后,还应该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以将各自的生态规划经验相互交流。
3.3 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只有充分地展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所焕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周岚, 于春.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1):8-11.
篇4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阶段,无论从人均面还是从覆盖率积来看,我国城市绿地规划都处于较低水平。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不再以是视觉欣赏为目的,它也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主体而存在,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所以城市绿化要以生态优先为第一要义,在保留原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基础之上,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注重绿地规划与建设,将人为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
一、城市绿地的现状
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城市绿地覆盖率低,区域差异大,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小,国际上通常认为最适宜的人均绿地面积为60m2,而我国人均公共绿地仅为6~8m2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只着重于扩大绿地面积并不能实现目的,还要依靠科技,对有限的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比如在生态类型、空间结构布局以及斑块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将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经管整体的生态效应扩大,共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这一重大问题。
二、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绿色有机整体,它是由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所以,在规划中,要将绿地系统当成整体单位进行思考和管理,以便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二)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通过构建多样性生态绿化景观,并合理配置绿地整体生态空间,将改造与恢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协调好,利用自然生态要素,使整体生产力提高,使景观生态结构健全,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物质生产以及能量流动的高效进行。比如,可以将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综合减灾系统结合起来,将绿地调节城市水文循环系统的功能发挥出来,提高绿地对水分的吸收、储存和渗透功能,减少地表径流,补充城市地下水。
三、城市绿地“生态化”建设措施
(一)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城市绿地建设着重点,因为城市不同,其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都不同。所以,在绿地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切忌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盲目攀比、相互模仿,而是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绿化方案要科学合理。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景观资源与生态要素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地规划由城市景观廊道及各类绿地斑块构成的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生态绿地数量不仅要多,分布也要均匀。一方面,既要立足于城市当前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在新形势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大化的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完美结合。以满足城市规划的合理需求,实现城市的发展。从具体的方法来说,因地制宜应该做到:
(1)应用地带性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要提高,并且达到维持城市的平衡的目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势在必行。使植物种类丰富,使其空间异质性提高,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将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逐渐建设出来;与此同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慎重的引进其他地区或者国外特色物种。
(2)将植物群落自我维持机制提高。依据环境、土壤以及位置等综合因素,利用和适应不同城市特殊地下环境、气候以及土壤,使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尽可能与城市环境相适应;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适生环境,使绿地自维持机制提高。城市绿生态建设要尽量选用与当地土壤、气候相适应的物种,以便其可以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将群落自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
(二)提倡立体绿化
随着道路绿化、景区绿化、庭院绿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用于绿化的空置土地越来越少,而立体绿化恰好破解了这一难题。有数据显示,夏季正午阳光直射2个小时,有植物遮蔽的墙体温度比阳光直射的墙体温度低4℃左右。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提倡低碳环保,立体绿化就是生态、节约型绿化模式的典型,既绿化又隔温,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也能保温,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因此我市园林绿化部门应积极引导市民认可这一绿化模式并加以推广。
(三)综合各项新措施,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纵横交错。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2)兼顾点带。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3)成为城市景观之一。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其历史悠久,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4)连锁反映。依托城市,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四)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创造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通过点、线绿色规划,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以及街道绿地,以及河流改道扩建,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工厂需要搬迁,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五)利用进行绿地雨水生态建设
一般通过3种方法利用雨水:
直接利用,把雨水汇集起来经过处理直接利用。
通过下渗方式,把马路牙子和路面的水引入草坪中,起灌溉草坪的作用。
3、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如北京的绿色生态小区,就是通过地面到渗井再到处理厂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并用于绿化、冲洗路面等。
结语
总体上来讲,我国中小城市在发展中由于过分注重经济增长,使得城市绿色空间绿化地带逐渐被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为了减少城市建设的土地限制,很多城市中心地带的公园被迁移到郊区,这样城市中心的绿色因此而减少,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营造,一定程度上使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为了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要加大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力度,根据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控制结构指标,重点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要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就要先明确土地生态规划的概念。本文采用吴次芳等编著的《土地生态学》的定义,即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土地生态规划总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的,更多研究的是一定区域内的土地生态系统长期运行发展的战略部署。
将土地生态规划定位在城市,便是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以城市土地为对象,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土地区位背景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土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2.城市范围内各土地组成要素之间及各土地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物流、能量流与价值流的传输与量化。
3.土地生态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
4.城市土地生态区的划分原则、类型、结构及其功能。
5.土地生态规划方案的编制模式和方法,实施规划方案的途径与措施。
6.城市土地生态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显然,编制和实施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核心是明确了解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即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状况、特点。城市土地生态系统兼有土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如净化、承载、物质交换等,其本身又具有敏感性、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特别脆弱,若不持续保护维持平衡,很容易出现系统紊乱,引发环境问题。
存在问题
现行城市土地规划内容片面,忽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演进的两面性。
土地生态系统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而目前城市土地利用大多是在建设用地的经济概念下进行的,强调了土地的社会属性,忽视了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内在的生态作用,将“城市”看作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的人工环境,强调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种理念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空间需求作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忽视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生产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所衍生的其他生态与环境效益,致使城市土地开发损害了其自然特性,“人为控制”大于“自然作用”,加速了城市土地的生态破坏。
现行规划对土地资源综合生态效率的相关规律认识不足。
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建设基本规律之一就是追求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某些生态与文化效益的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而现行相关规划则常常被“显而易见”的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所主导,因而自然成为片面短视的规划。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仍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公共设施及公共绿地不足,这无疑影响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环境。
城市土地评价标准和分区类型片面。
我国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称为“建设用地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基承载等内容,大多属于“土地建设经济性”范畴,针对重点是建设活动本身的经济性,这就忽视了环境生态等相关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目前多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只做了城市土地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工业区、仓储区等,对城市土地生态分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强调城市土地的社会经济功能远远多于生态功能,直接导致规划无法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作规律。
企业迁移不能解决生态问题。
常见的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方法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迁移到郊区,事实上迁至郊区的污染企业依然能污染城市土地。因为大气、水污染可以扩散渗透,而对郊区的土壤污染又造成更大的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来城市扩展用及此地,必然是一个已经被破坏了的城市土地生态系统。
一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致力于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合理、可持续、高效集约利用,相关费用的计算也应将生态成本包括在内。但现实中土地利用费用只计算征地费用、投资费用、人力投入等经济成本,往往不计生态环境成本,这样不符合现在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三个效益高度统一的策略。
实施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的建议
进行“生态阳光”规划,探索土地生态分区。
所谓城市土地生态阳光规划就是让城市土地减少过强过重的负荷,规划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与密度,缓解城市土地压力。在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度分析和土地承载能力分析分别涉及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同侧面,应该把两者串联使用。只有将这两种分析串联运用,才能使城市土地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进行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限制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行为,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符合生态学原则,创造既合乎人类理想又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地利用方式。
保护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地生态设计,建立水土保持工程。
不断优化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加强城市污染的综合防治,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城市土地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水域及其动植物可提高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商业、住宅、工业等其他城市土地系统,具有经济、社会功能,但常常会降低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要通过合理配置城市绿地、水域与商业、住宅、工业等用地系统,来提高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如可以将地表全封闭的行人路面改为网格路面,在格子中植草,既增加了绿地面积,又保护土壤、促进水循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扩展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即将生态环境因素成本加入,按照一项土地利用规划会对土地本身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正负面影响,进行损害和效益对比分析。分析方法有直接市场评价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和重置成本法等。
篇6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景观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湿地公园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通过人工手段对原有的自然湿地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以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 并且同时兼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和示范功能。其整体规划蕴含了文化和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研、游玩、休憩的一块特殊保护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脚步的较快,湿地资源受到的严重破坏,湿地类型和面积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致使湿地的功能日趋衰退。因此,湿地保护规划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规划工作者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其中湿地公园建设就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着重突出湿地景观,同时还要尽量维持区域内的自然风貌, 为公众创造一个零距离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设计人性化原则。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尽可能在不影响或通过人工措施更有利于湿地动植物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修建必须的旅游观赏设施及缩微景观,使游人舒心悦目。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游览及休憩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3)美学原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首先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赏心悦目的视觉观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性以及奇异性等,充分利用湿地水体和生物的特点,创造湿地意境,提升湿地审美境界。
2.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2.1规划区概况
某市处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且文化历史悠久,规划区位于城市东南部,由于长期开采地下资源形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部分荒废的村庄和工厂遗址可改造成为文化纪念场所,保留该区域的城市记忆。局部植被资源丰富,保存了一定的乡土树种。荒废的农田和分布较广的小面积水塘为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和生态农业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地块北部紧邻资源丰富的县城,为生态农业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地块中部有铁路穿城而过,需要考虑其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2.2 建设理念与功能分区
景观生态规划以“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为理念,以“生态、文化、景观、旅游”为主题,根据循环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林农复合经营和湿地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资源塌陷区土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核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并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特色经营,形成基于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建设模式。基于上述理念并结合场地的空间格局作出以下功能分区,如图1 所示。
图1
2.3 规划主体内容
2.3.1 植物种植规划
植物作为有生命力特征的景观材料,不仅在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由于其本身形体、色彩、寓意的多样性,而成为影响视觉审美和文化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植物的生长受温度、土壤和立地条件等多方面制约,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创造应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和满足不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力求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生态设计为指导思想,建设多样化生态环境,形成水生、湿地、陆生等多层次的植物景观。
2.3.2生态农业规划
塌陷区对耕地的破坏较为严重,仅仅通过土地复垦的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湿地公园位于新老城区的交界处,可以充分发挥其城乡交错带的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如在生态农业体验区开辟特色养殖区,开展特种水产业和农业复合种植(经济林混交种植、经济林下种植药用和菌类植物、生产“森林蔬菜”);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采摘、农家乐等活动。又如在山林野趣区设置苗圃培育基地和经济果林区,结合森林探险、林中野营等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3.3复合景观设计
(1)水系景观恢复与设计
水系景观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公园发挥生态修复、娱乐休闲、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正确梳理场地积水区与周边地形、水系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挖湖蓄水、调控水位、植被恢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建立湿地公园水系平衡系统。湿地公园采取地表水与雨水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补水,依靠区域周边较近的河流、汤河水库进行生态补水,同时考虑人工湿地与水系的连通性,保证湿地生物廊道的完整性。充分利用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和造景作用,运用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达到缓解水体供给压力,实现建设湿地公园自然水系景观的目的。以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通过水生生物、根系微生物和人工介质的吸收去污功能,保证区域水体的水质要求,同时补充了地下水。采取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岸线等形式,设置水禽栖息地和恢复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和湖滨植被带,丰富湿地公园本土动植物资源,创造池塘、溪流、沼泽、浅滩、沙洲等多样性的生态水系景观。
(2) 生物景观的引入与可持续利用
湿地公园生物景观主要由植物景观与动物景观构成。植物景观不仅包括由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组合而成的景观,还包括果蔬园、农田、茶园等经济作物形成的大地景观。动物景观包括湿地公园中的鸟类、昆虫、鱼类和小型动物。动物作为可移动生物,为湿地公园带来了灵气和生机,也为人们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和了解动物的习性提供了机遇。不同于一般的拥有较好自然景观条件的湿地公园建设,该湿地公园的基质为工业废弃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现有动植物资源稀缺,需要在保留场地乡土树种和动物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引入当地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设置乡土树种园和果树园; 又如在山林野趣体验区设置蝴蝶园和百鸟园等,以自然山水为蓝图,以幽静、秀丽为特色,再现“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朝日斜来照户,春鸟争飞出林”的生物景观。
(3)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景观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对土地上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历史演变的载体和见证。因此,文化景观的塑造不仅要挖掘历史文化,体现历史内涵,更应该尊重场地的过去和发展轨迹,维护场地的乡土景观。
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塑造主要基于当地文化、湿地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如在入口景观区设置文化广场,将历代描写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诗词场景以浮雕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开采遗址处设置文化小品,传递城市起源与发展的信息。又如在湿地休闲体验区设置水街与水上民俗体验园,开展别有风味的水上娱乐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等。
4 结语
湿地公园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城市的土地更新和景观生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改善老城区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升老城区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以土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建设湿地景观、农业景观、文化景观为主要内容,不同功能分区各具特色,相互支撑,最终形成集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夏海山,王凌绪,夏正伟.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以山西司马矿景观生态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7(10).
[2]陈秋计,刘昌华,谢宏全,等.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6,26(5).
[3]马力,胡海波,沈杰,等.泰州防空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J].林业科技开发, 2012,26(2).
[4]罗萍嘉,陆文学,任丽颖.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区塌陷地再利用规划设计方法———以徐州九里区采煤塌陷地为例[J].中国园林,2011,27(6).
篇7
关键词:低碳环境 低碳城市规划
1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进行低碳城市规划,首先要明白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规划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在城市建设上进行改进工作,但是两者却有着明确的差异性。对于生态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规划工作的重心是放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方面,是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划需求,而对于低碳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规划的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全球气候的变化问题,重在减少碳排放的需求,在此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覆盖面是比较广泛的,可以说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包含着低碳城市的规划内容,所以要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一定要明确低碳城市的意义。
2低碳建设的基本要求
想要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则必须清楚的了解在城市规划中,如何进行低碳建设,了解低碳建设的基本要求。读者认为,要在低碳环境下进行城市规划,则必须清晰的对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以及低碳建筑做出相应的研究分析。
所谓低碳产业,笼统的说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表示本身产业生产的特征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类型,可以说是绿色环保的产品生产产业,其二表示的是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大力引进低碳生产技术的产业类型,在此新能源产业则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对于国外来说,各个国家对低碳产业都做出了相应的诠释,比如英国提出的《低碳产业战略远景》,其中主要包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引进可再生能源、低碳汽车研发利用以及低碳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比如新加坡对低碳产业的努力方向,包含城市新型建筑的研究利用、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利用、生物能电力的研究利用以及实现产业低碳发展的研究等方面,这些发展方向的提出为低碳产业的发展尊定了坚定的基础。
所谓低碳能源,笼统的说就是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关心的问题。对于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世界各国都做出了相应的成绩,比如丹麦的风力发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风力资源利用国家,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进行电力的转换,为丹麦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比如德国的太阳能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电力资源的转换为德国提供了高达百分之三十四的用电量,可以说低碳能源的利用是取之不尽、用之环保的可再生资源。
所谓低碳建筑,笼统的说就是指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就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使用微型发电,尽量使用生物能源等,严格按照低碳建筑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我国对低碳建筑也做出了相应的工作,最初《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文献的提出,其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文献的提出,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献的提出,对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我国低碳建筑的建设做出了严谨的规划。
3低碳城市的规划探讨
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我国同济大学的潘海啸教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绩,最后得出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三个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低碳城市的区域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区域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的建设,对于低碳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绿色交通的空间结构化建设,对城市段路径实现土地混合建设,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对于低碳城市的详细规划发展模式,中心问题是市民居住环境的小区规模建设,将居住环境空间较大的街行区尽量减少,避免汽车等大型交通工具的通过,使得城市实现以“11路”、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区域交通模式。
当然,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的实践探索,我国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低碳城市的建设工作主要围绕的是生态规划进行摸索实践的。比如深圳市的低碳城市实践探索就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提出《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市规划》文献之后,深圳市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了一定的理念基础、建设方向,在光明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通系统改革以及绿色建筑规划等工作,于二零零八年三月份“绿色建筑示范区”成功展现在市民眼前。在这之后,天津与唐山也相继响应,《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文献相继出现,对低碳城市规划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天津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围绕的工作是绿色建筑问题、绿色交通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并且在绿色交通环节中对GDP碳排量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唐山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围绕的工作是空间结构的低消耗、低排放等工作,并且针对性的对能源利用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低碳城市规划实例,笔者认为,要想做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其一要明确低碳城市的理念地位,将其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项重大工程,比如昆山市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昆山则直接将低碳城市作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也制定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文献中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分析,比如居住环境的公共交通走廊的规划、城市交通枢纽服务业的建设、城市周边用地的混合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减少碳排放的交通法则改革等计划;其二要从能源利用的方面下手,首先要明确低碳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不断的研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其次要从能源的利用效率下手,不断的引进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加大能源利用效率的控制;其三要做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建设工作,加大绿色环境的占地比例,让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顶值,增强二氧化碳等碳气体的转化城市功能等。
4结束语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来说,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城市只是停留在城市规划理念的炒作上,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更别说是低碳城市的建设了,所以在此希望我国能够重视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明确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具有可操性、广泛性的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并且将其正式的编进城市规划编制中,使低碳城市建设脱离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路立田,野张良.天津城市规划低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11年z1期
篇8
Abstract:Our country promised in the 2009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that in the year 2020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our country will decrease 40% to 45% compared with the year 2005.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mission target,to establish a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system is a mark of the new concept. It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develop a low- carbon city. Urban planning i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basic strategy of the city,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reliable protection.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体系
Key words:low-carbon city;city planning;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85-01
研究背景:
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凡特・阿列纽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过去100多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200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83.1ppm,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上升了0.74℃,科学家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85ppm是“引爆点”。很显然,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1 全球气温上升源头分析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阳活动强度变化、大气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状态变化和海洋的作用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因素。首先,根据近万年来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太阳活动强度变化是造成气温波动的最为重要的因子,但是这种活动强度变化人类对其无能为力。其次,海洋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海洋吸热、环流调整等过程对全球气温变化起平衡作用,因此,不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外在驱动因子。第三是土地覆被状态变化,第四是大气气溶胶浓度,这两者都与人类活动有关,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影响其变化。所以,城市化进程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2 低碳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低碳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也必然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直接手段。气候变化涉及的人为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增温的主要因素,而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因此,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转型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3 低碳型城市主体功能区分类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战略
在推进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过程中,各个地区由于基础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城镇化发展过程和阶段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应有差异,具体的低碳发展道路也应有所区别。
低碳主体功能区的思想实质,就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的发展定位。要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基础、发展任务和功能要求出发,遵循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定位城市发展方向。从主体功能区三类地区的基本特征、发展需求和限制因素出发,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分类引导城市按照低碳生态理念发展,应是中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基本宏观战略。
优化开发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化布局,提高集聚经济效应;合理安排产业组织,优化行业内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强化用地标准,注重土地挖潜,结合新增用地调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要确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总体发展方向;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 低碳城市规划理念是发展低碳城市的有效策略
低碳城市规划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理论知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通过广泛的部门协商和公众参与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等来实现城市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低碳城市规划应坚持城市整体规划原则,综合平衡原则,区域协调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参与管理原则和效益协调原则。
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城市低碳现状分析;(2)制定低碳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3)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为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低碳城市提供重要手段和工具;(4)预测和评估。
5 推行低碳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发展低碳城市的保障
低碳城市规划环境评价是对城市规划发展对环境影响进行预评价,通过技术指标与规范性要求对规划方案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城市发展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低碳城市规划环评旨在从规划缓解强化城市未来发展对可持续思想的贯彻力度。
规划环评工作要遵循早期介入原则、整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与相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原则。
低碳城市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九个主要方面:(1)规划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价;(2)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3)规划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分析;(4)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6)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分析;(7)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8)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9)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
6 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展望与建议
低碳城市规划是最近城市规划师、官员、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今后30至50年中,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规划的重点,我们应该在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探索中国追求低碳城市的方法和手段。
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设立、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发展低碳城市提供了基本战略、有效策略以及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低碳城市规划:需求低碳化发展[J].建筑科技,2009,15:40-41.
[2]潘海啸,刘贤腾,John Zacharias,等.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J].城市规划汇刊,2003(6):42-481.
[3]何涛舟,施丹锋.低碳城市及其“领航模型”的建构[J].建筑经纬,2010,2:55-57.
篇9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规划策略;层面
1.引言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大、中城市能源的消耗占全球75%,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80%,可见城市在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积极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求,低碳型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旧模式下的中国的城市发展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旧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降低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引起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故新时期低碳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约束着旧模式的发展,是一次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上的新调整,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模式脱胎换骨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2.1低碳城市及其规划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1]。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 City 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2]。
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所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需要。而低碳城市规划则为达到低碳城市模式的目标,在以“低碳”为宏观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而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模式的接生医生。
2.2建设低碳城市的内涵
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提出,将低碳经济理念和城市规划理念两者有机组合,形成了“低碳城市规划”[3]。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具体化,亦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新结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广低碳理念,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好城市规划的前期介入工作,实现一种理念的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理念支撑城市规划主导模式,实现城市规划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以政府低碳政策为杠杆,引导低碳城市规划;(3)以城市规划布局为手段,实现低碳城市的几何空间结构,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倡导新能源适度替代,推广低碳能源应用。(4)体现城市居民生活观念、意识的提高,以低碳理念、特征转变现代城市生活方式;(5)以人为本,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整体合一、互惠共生的经济高效、低碳环保、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区形式。
3.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3.1 城市规划布局层面
3.1.1城市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2]。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其策略如下:
(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部优化
一方面,优先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如,结合城市规模灵活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RT),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发展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快速公交(BRT)系统,牵引低碳交通格局;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模式),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另一方面,发展环保型交通工具,研发智能交通,规范小型交通工具,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发展。如,开发研制新能源、小排量、轻型环保类交通工具,推广以人力为主的小型交通工具飞应用;适度合理的限制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解决其所引发的过多占用城市规划用路、能源浪费、尾气污染等问题;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加强人与交通设施、工具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充分利用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
(2)城市交通规划的外部协调
将低碳交通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协调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的关系,使交通系统的规划支撑城区土地规划;研究交通规划外部的需求分析、规划模式,从整体把握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布局;强调节能环保的交通理念,在道路规划建设中,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要素,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全民交通素质水平,培养绿色交通消费的意识,树立有节制的交通观念。
3.1.2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
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城区空间方式扩张,将新的规划布局于公共交通纽带。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地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
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4]。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3.1.3 城市土地规划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方面,探索不同用途组合,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结合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以“大分区,小混合”的原则构建以多功能混合使用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减少资源的利用实现低碳目标[5]。规避城市总体规划中惯用的功能分区方法所导致的功能区用途单一、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对已按原则规划的土地,通过对其混合功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甄别,纠正功能分区僵化的布局。
拓展以公共交通为支撑,适合人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用地地块面积,规避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拓宽城市基础建设、加大城市街道等大尺度的建设倾向。学习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项目,加强城市非传统建设用地的开发,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规划模式;曹妃甸生态城项目,探索低碳生态城市之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模式;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项目,按照低碳生态理念的“改进”,而非在场地原生状态下的规划模式。
3.2 低碳技术层面
3.2.1 倡导节能型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和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科学合理的节能型建筑设计技术应用亦是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节能型建筑则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而且能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节能型建筑的设计[6]包括:建立建筑节能型政策与法规;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评价体系,明确建筑的量化数据和量化指标;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产品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推广应用;推广节能型建筑设计,促进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生产企业等就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应用节能型建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推广普及绿色节能建筑。针对不同地区方位,提出不同的节能建筑设计认证系统和相关制度,作为对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节能标准做出审核、评价。把具体的节能建筑设计过程及其内容按照不同的方面加以评审,确保实际设计中建筑节能化、绿色化的应用可行性。
3.2.2 推广低碳能源应用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1 中国低碳城市的类型
中国在建的低碳型生态城市规模从几个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盘新建型,另一类是调整提高型。
1.1 全盘新建型低碳城市
全盘新建型生态城市如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曹妃甸生态城等,多建在非传统建设用地上:天津生态科技城用地位于海边,现状1 /3是废弃的盐田、1/3是盐碱荒地、1/3是有污染的水面;曹妃甸生态城填海造地。
1.2 调整提高性低碳城市
调整提高型生态城市如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南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是工业园开发的拓展,目前已经进行常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按照生态原则进行的改进规划。
2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2.1技术方面的发展
在建筑物节能方面的应用上,在现如今建筑的能耗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据此,有的学者主张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小区地面和建筑物顶层建筑材料等方法来改变“城市的小气候”。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在小区规划中,将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天然隔热层,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又可以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在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方面上,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已经被公认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基本模式之一。
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规划由概念层面推进到可操作层面的关键所在。
2.2 空间层面方面上的发展
低碳城市规划的发展赋予了紧凑城市新的意义。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中,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推崇紧凑、多功能的用地方式,主张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以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
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总体碳排放中的比重还会上升。 据研究,小汽车的人均能源消耗是公共交通的8倍以上,而人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是公共交通的50倍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师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模式。
在增强城市碳汇能力方面,有的学者主张用绿环将居住用地和第二产业用地隔开,同时扩大绿地、公园的规模,并避免建筑与绿地相互隔离。
3 低碳城市规划方法
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是界定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四个关键方面,它们相互依存。要系统地看待城市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对于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发展的要求,保持它们的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强调某一因素,导致整个城市的失衡。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可以划分为三大步骤。
3.1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低碳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制定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这四个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产业方面提出从单一制造型经济向高科技研发型经济转型,产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方面提出营建步行范围内可达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方面提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和生态环保的人工环境;资源、能源方面提出低碳节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
3.2 变革城市规划的各个系统
根据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变革城市规划的各系统。内容大体可分为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景观生态规划、能源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规划六大系统。
3.3 将发展目标和各系统落实在空间规划上
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将发展目标与各系统的要求落实到空间规划上来,形成生态控制性指标,指导土地开发和建设。以中新苏州生态科
技城为例,将各系统的生态控制性指标分解,然后结合到各地块的土地出让条件中,确保在开发建设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4 低碳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尽管对低碳型生态城市的认识仍在探索当中,我们注意到并无固定的、终极的模式,各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因此发展道路必然差异很大,应灵活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在探索中根据反馈的问题积极地加以调整。在规划与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三个层面的八个值得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4.1 规划与实施层面上的改进
在规划与实施层面上,低碳型生态城市需要多方面有效配合才能成功实施,构建低碳型生态城市涉及规划、建筑、环保、产业等诸多方面内容,因此需打破条块限制,由多个管理机构有效配合才能实施。例如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规划涉及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等机构以及开发公司参与实施。
受周围环境的制约,所以需要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碳型生态城市由于规模限制,既受外部影响,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在解决自身内部环境问题的同时,需要与周边环境保持良性互动,输出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在规划中强调提升内部的环境质量,同时通过高效的生态支撑系统与生态补偿措施,减少能源、资源耗用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各系统方案,确保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为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相对应的方案。
4.2 在技术选择层面上的改进
对于通过投资的合理回报,规避可能的技术风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低碳型生态城市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关注节约资源、能源和降低环境影响,虽然维持费用有所降低,但是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由于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在融资、产权、回报机制上面应有所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一些技术需要进行先进技术的试点与尝试,由于采用一些探索性的措施与先进技术,而非常规措施与技术,因而称做低碳型生态城市。但是这些探索性必定增加技术风险与投资额,使实施难度大大增加。因为需要细致的调查分析与权衡,所以应当先做试点,根据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而非单纯的技术的先进性来决定是否采用。
4.3 讲求实效,避免生态技术措施的“符号化”
应避免急功近利,不顾应用条件,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技术,使生态技术措施符号化,成为标榜生态的符号,忽视实效,徒具生态之表,丧失内涵。
5 结束语
现如今,中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的多重压力,城市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在规模、发展、布局、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方面上都与低碳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在建立低碳城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找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在城市低碳发展方向需要不断的探索。
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到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而现在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要有一定体制的完善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等等,而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和探索,解决不利的问题,这样低碳低碳城市的建设方面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