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河南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9843.4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94.5%,年均增长18.1%。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1762.07亿元,年均增长20.7%;农产品物流总额为4092.48亿元,年均增长7.9%;进省货物总额为3516.91亿元,年均增长11.8%;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416.17亿元,年均增长18.2%。物流需求系数(全省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为2.1,较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体系
河南省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运输业发达,省会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2005年河南省公路通车里程数为79506公里,在2008年增加到240645公里,增幅达202.68%;200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为2678公里,在2008年增加到484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增幅达80.77%;截止到2008年河南省铁路通车里程数为3989公里,约占全国地方铁路总长的25%;内河通航里程数为1439公里;航线里程从2007年的143899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6743公里,航线也从57增加到65条。
(三)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
物流的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销售网络系统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系统化、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信息化是其核心所在。2009年河南省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电信业务1242.77亿元,增长15.4%;邮政业务54.88亿元,增长16.7%。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94.38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463.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16.83万户。电话普及率为55.12部/百人,增长7.7%。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25.99万户,增长26.6%,较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为物流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规划迟缓,管理体制滞后
2005年底,有关河南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而此时中国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物流业早已经过了规划期,已进入到了物流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阶段。而且现行各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规章中,部分已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一体化的要求,亟需修改完善;与现代物流相关的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标准也亟需规范、统一。在管理体制上,河南的物流产业表现为分散的、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尚未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物流大市场。
(二)物流企业技术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尽管河南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和设备仍比较落后,像自动引导搬运车(AGV)、自动化立体仓库、电子标签捡货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中小企业还停留在人工操作阶段,效率低、效益差。物流资源缺乏整合,物流作业方式落后,人工作业多,机械作业少,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由此造成物流过程的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
(三)物流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截止2009年年底,全省共拥有A级物流企业29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12家,3A级物流企业14家,2A级物流企业2家,全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跻身全国5A级物流企业行列。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我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利润水平较低,大型物流企业和明星企业较少。大多数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因此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满足大型企业的物流配送要求。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每有近万吨的货物流量,但在河南至今还没有找到一家能够让其满意的物流公司。从总体上看,河南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综合服务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物流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推动第三产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力量。物流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河南乃至全国物流业的发展,河南物流乃至全国物流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削弱了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调配人员,而是一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据统计,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6%,而其中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是微乎其微,不到3%。要使河南省现代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培育、引进物流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三、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统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当前河南省的现代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在《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制定,要根据规划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
现代物流业涉及众多行业,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因此可设立跨行业、跨部门的专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快物流用语、各种技术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明确各种行业标准、省际标准、国际标准,以利于跨地区、跨行业的物流市场的建立,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完善郑州通信枢纽建设,同时借助省际及省内已有骨干传输网络,建成通达省内外、省中心城市的高速传输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努力推进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及各电信运营公司通信网的无缝连接,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
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关键。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技术和以电子数据交换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支持专业物流经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整合物流资源,培育大型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是能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各类物流企业,要建立大型物流企业,必须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通过强强联合、物流资源的整合,打造河南物流品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物流资源的整合,鼓励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发展一批大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积极引进国际大物流公司,带动本地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业务联系等方面的(下转第117页)(上接第75页)转变,逐步与国际大物流公司看齐,形成既能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物流。
(四)加速培养现代物流企业急需的人才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这要求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能熟练进行配送业务的专门人才。物流企业想得到长远、快速的发展,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配合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有明确的员工培训计划与目标,也必须有营造人才的氛围和机制。
参考文献:
[1]钟若愚.走向现代服务业[M].上海三联书店,2006:188-189.
[2]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245.
[3]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6.
[4]刘科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5]吕冰.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J].科学时代,2010(4):157-158.
[6]付春雨.河南物流业发展展望[J].经济师,2008(7):91-93.
[7]宋之苓.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07(45):56-58.
[8]朱永明.基于中原崛起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6(7):91-93.
作者简介:
篇2
物流系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广义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它已从以前简单的物料搬运发展到今天的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
进入90年代末,全世界的制造者和分销商继续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产品定单更小、更频繁,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且更加用户化和服务价值升高等。经营者们必须使工厂的运行适应定单的混合、更短的定单周转时间和更高的生产能力。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适应不断提高要求的库存管理、运行的柔性以及各种过程集成的程度。在供应链中集中对一些过程进行转移、结合或消除,使得工厂以及仓库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在这些变化的要求下现代物流技术从各个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现代物流系统的广义内涵
从广义上讲,物流泛指物质实体及其载体的场所(或位置)的转移和时间占用,即指物质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它是在生产和消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并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有机地衔接“供”和“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合理化,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存储、提取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空中单轨自动车(SKY-RAV-Rail automated vehicle)、堆垛机(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
发展至今,物流系统是典型的现代机械电子相结合的系统。现代物流系统由半自动化、自动化以至具有一定智能的物流设备和计算机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统组成。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智能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
现代物流设备是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机械学科发展来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从物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来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采用是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仿真技术的应用使物流系统设计处于更高的水平。物流已经成为并行工程的基础和CIMS的组成部分。
2 现代物流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重视、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物流系统技术与设备,并在1994年和1997年先后召开了两届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1999年10月将再次召开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
下面就分别从物流设备的规划布局、设计、仿真以及物料从到货、仓储、在线加工以及发运等过程阐述目前国际物流系统技术的现状及新的发展趋势。
2.1 多维仿真进入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布局规划
要实现对设备和物流工艺更加有效的布局规划,目前一个重要的工具是仿真。仿真软件将凭经验的猜测从物流系统设计中去除,对设计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特别有效。在屏幕上,操作者可以观察不同的场景,通过不同的生产能力对各种物流方案进行评价,并可以假设一些条件,比如一个子系统暂时停止工作后,观察可能发生的情况。
仿真软件的开发者们也继续在提高软件的水平,最新的软件通过四维(x、y、z、时间)设计,使得系统更加接近现实世界。更加复杂的软件倾向于软件不但在设计时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也成为一个操作控制工具。
惠普公司在俄勒冈的喷墨打印机工厂在进行自动化物流改造时也选择了AutoMod仿真软件包。他们力求实现从装配线接到一个电子定单开始,最多30 min内所有的装配组件都能送达装配工作站的JIT目标。为了解决组件输送的这个瓶颈,他们最后选择了两个AS/RS、零件箱传送线、AGV等自动化物流设备。他们将实际的定单数据用于仿真模型,逐步细化物流方案。他们将今天运行的流畅的物流很大程度归功于设计时的仿真。
2.2 接货
接货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接收物料更快、更安全、高效和准确。码头充当接货和发货双重任务,所以码头的物流布局又分为结合型、分离型和直接转发型。和供应商和客户的及时的信息交流是流畅码头物流的关键。Crossdocking是个越加被广泛应用的操作,它就是将接货的物料直接发运,省去了仓储等其他内部操作。实现Crossdocking的条件有:
(1) 到货时这些货物的发货目的地就已经知道。
(2) 需要这些到货的客户已经做好了接受准备。
(3) 到货物品是被预先贴好标签或打好条码的。
(4) 你的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容量已接近饱和。
(5) 到货物料的价格是预先定好的。
应用自动数据收集(ADC)可以提高接货的效率和准确性。
2.3 存储
从接货码头下一步就到了存储区。现代制造业的一些新的概念,象JIT、连续物流和跨码头直接发运(Crossdocking)使得库存量和库存时间都大大减少。存储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物流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储技术。通过应用缓冲站、积累区以及一些相关操作,仓储已不只是一个短暂的物料停留过程。
篇3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现代物流 物流一体化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为接轨世界经济的前沿,这要求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实现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物流一体化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
1、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物流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物流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以物流的发展为基础的,物流对经济增长起着支撑作用。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专业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工,必然带来货物在空间的位移,专业化分工越高,货物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在空间上就越广,而物流的作用被解释为克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性、空间性距离过程,可以说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
2、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经济系统形成与经营承包的一种主导力量,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即基础作用与促进作用)。而同时,经济增长越迅速,对物流的需求就越高,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越大,物流在经济增长中就愈显重要,因此经济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如图1所示)。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现状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8775亿元,占全国22.5%,比2005年增加了4977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达到35147元。上海人均GDP达到55306元,比上年增加8589元;江苏8市人均GDP达到31042元,比上年增加5542元;浙江7市人均GDP达到31363元,比上年增加5164元。
2006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25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全国情况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20亿元,比2005年净增加了447亿元。人均财力方面, 2006年长三角地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55元,比2005年增加532元。从16个城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看,上海以8312元雄居榜首,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第三位的苏州(3691元)和杭州(3051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收入均值达到13481元,同比增长13.7%,上海以16683元遥遥领先,浙江7市均值达到15022元,比江苏省8市平均的11731元高出3291元。
2、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各城市物流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方便快捷,物流业发展水准在中国已处于领先水平。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物流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间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是近几年长三角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高速公路网已将长三角的16年城市全部覆盖在“3小时经济圈”内,加上宁波北仓港、南通港等,能够组合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运网络;高度现代化的浦东机场,则与虹桥机场、周边城市机场一起,共同构成了有竞争力的国际空运中心。这些十分有利的物流基础硬件设施,加上近几年来在物流信息系统和快速通关方面所做的巨大改进,使得长三角形成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物流基础,成为吸引外资制造企业和采购中心进驻的有利条件。
但是,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这几年经济活动的实践也显示,长三角物流水平的低下,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力(能)已经趋于饱和,特别是沪宁、沪杭铁路的利用率已经达到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严重塞车现象经常发生。
然而长三角三省市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纷纷出台政策来加大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同时以此为基础,长三角城际铁路筹备组也提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框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都市圈。根据规划方案,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如: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上海―嘉兴―杭州等城际轨道交通线。
四、如何构建长三角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
根据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物流一体化网络,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看法。
1、对物流一体化的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组织方式、管理模式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现代物流是指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整合和一体化过程。而物流一体化是指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和促进关系,它是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具体体现,是应用系统方法。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
2、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建设对策
在我国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各种物流环节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呈现分立发展的局面;二是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建设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三是由于受部门、地方、行业利益方面的牵制,存在着部门、地方和行业保护现象。因此,物流一体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把物流各功能、涉及的各个行业统一规范、管理,以使现代物流发挥出整体最大优势和效益。在本文中,具体对于长三角物流建设的对策如下。
(1)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计网络是发展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通过长三角以及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关系研究,我们发现长三角不仅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且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还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快速发展,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没有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进一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成为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辐射内陆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编织的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各个城市发展不同的定位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物流分工协作,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合理布局,实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网络化,发挥共享性和兼容性,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努力扩大物流有效需求。除在供给角度对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三角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三角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现代物流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3)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强长三角三省市的合作,无疑在构建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三省市政府和各界人士早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早在2001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政府就共同发起组织了第一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三省市政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等重点专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有效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建立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系制度,加强三省市现代物流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在长三角构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市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无疑在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融入长三角,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专题论坛,加强三省市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适应了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建设物流园区,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和上海逐渐向全球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和重要结点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 熊伟、刘南:供应链竞争力与经济发展[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 张潜: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07(9).
[3] 康贻建: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9).
[4] 陶进、姚冠新: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机理及规划探讨[J].区域经济,2005(11).
[5] 张晓阳:基于CSSCI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学研究评析[J].中国市场,2005(36).
篇4
关键词:现代物流 国际 国内 启示
一、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势
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促进物流发展,物流成本较低,大型物流公司积极开展并购和整合物流能力,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良好,第四方物流服务已经进入市场,拥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和具有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全规模大的物流园区。物流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和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高,出现物流运作全球化,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趋势。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体系,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近近一倍。物流业务附加值低。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低,物流总费用中的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偏高。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例依然偏高。保管费用过高。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1.统筹规划,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应注意:一是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三是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经营性设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实行企业化经营。四是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五是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化水平。六是要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积极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为用户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因此,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结构设计,管理方式一定要贴近市场,方便用户,注重以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为支撑.要坚决反对和制止那些不顾实际,圈占土地,重复建设的做法。
篇5
关键词:厦门现代物流;发展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growthpoint of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viewed as“profit do a black continent.”As a coastal city of Xiame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irst has the advantage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then has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advantages of taiwan.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role of Xiamen city economy can not be ignored, and become the key tooptimiz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Xiamen construction of the“Haixi”center in the city.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Xiamen b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Xiamen, suggestions on how to avoid mistakes, take a real,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present stage Xiamen city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trend of the ci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roa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Xiamen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uggestion
现代物流已经被视为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任何地区的经济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要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都需要不断增强现代物流的意识。厦门市尽管目前有许多“物流公司”,但很多只是企业和运输企业换了块牌的物流公司,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货代上,很少能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即是说,现代物流服务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 厦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及意义
厦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之间,是海峡两岸大三通的最前沿,拥有通往世界各地的远洋航线及国内航线148条,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汇枢纽。厦门城市发展目标是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厦门市作为“海西”建设的中心城市,其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1 厦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
1.1.1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厦门自身经济崛起的需要
厦门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既依赖于传统第一、二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和拓展,继续在做足做大做强原产业的同时发展新兴工业产业,拓宽产业链,开展部分海洋农贸产品的深加工,加强化工产业、机械制造、石材交易、光电产业等发展的同时,也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拓宽,旅游、商贸、物流、会展、餐饮等第三服务业正在积极快速发展,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保障其他服务业和传统第一、二产业能否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关键。加强发展城市现代物流业,也就等于是在加强城市的经济发展。
1.1.2 周边及厦门地区人民生活生产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生活质量、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向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改善并不断提高人民当下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物流作为承载改善这一状况的服务领域之一,加快物流市场发展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1.3 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第二、三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全区内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球化的经济贸易趋势和物资流转模式要求厦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加强厦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1.2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厦门城市发展的意义
1.2.1 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厦门城市整体竞争力
现代物流业最突出的作用是会普遍降低商品交易成本。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一旦形成,就可以减少网络成员之间的摩擦和交易成本,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1.2.2 发展现代物流业能有效地扩大就业率
它不仅能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而且又能增加地方税收的收入,从而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1.2.3 厦门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
厦门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与国际物流企业增多交流的机会,吸取他们先进的技术,带动厦门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国际上加深对厦门的了解,吸引外资,促进厦门整体经济水平。
2 厦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厦门物流市场正处在不断开拓与发展壮大之中,将起着不断促进厦门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力发展厦门的现代物流业,尤其是以国际物流为重要依托的对外贸易,将促使厦门经济实现飞速发展,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国际贸易圈中,实现厦门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和全球化。
2.1 厦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2.1.1 厦门现代物流业拥有先天优势
厦门拥有港口优势、企业优势和众多物流园区及强大的物流运输网络等硬件基础。厦门港对接台湾,航线线路遍布海内外,是享誉全球的重要港口。作为海峡西岸的一个重要深水良港,港区夹于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及台湾西岸港口群的中间,可以说是南北船只过往的咽喉要道,内外物资进出中国大陆的主要隘口之一,这奠定了其在海上经济交通和海上军事战略的绝对地位。有利的流通条件让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优势明显,再加上如今不断完善的陆上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和空港的建设等,进一步加速和改善了该区域的流通环境,更能为货物的进出口提供良好的服务。
2.1.2 物流园区数量持续增加
厦门市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分布在东渡—象屿—航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和海沧、杏林及浏五店等四大物流园,以及农产品、工业园区、汽车及配件、建材和医药等五大物流配送中心内。厦门港物流园区数量持续增加,并已经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物流企业。目前东渡—象屿—航空港保税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已建设运行。厦门市物流发展水平应超前于多数行业,领先于其他城市,才能体现其“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要体现“支柱”就得针对厦门存在大量传统物流企业体制的问题,实施相对应的策略促进这些企业进行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辐射功能强劲的本地大型物流企业,并带动小型企业的发展,这样能起到缓和国际物流企业带来的竞争力度。并要求对物流园区合理规划,避免盲目浪费资源。
2.2 厦门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厦门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尽管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从总体而言,厦门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仅提供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服务,很少能提供综合的物流策划、组织以及深入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程管理,厦门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距离现代物流还有差距。如今,一些外国企业正虎视眈眈进入国内市场进行市场分割,物流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近几年国外的物流企业争相抢滩我国,马士基、伯灵顿等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相继在厦门设点发展,但他们的投资规模不大,因而未能起到一个物流公司引来一批相关企业,进而形成地区物流优势,带动本地物流发展的作用。从企业因素分析看,厦门还相对缺乏辐射功能强劲的超大型物流企业。
在我国,物流园区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都在规划自己的物流园区。厦门也推出了四大物流园区,其中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已全面启动,这些都体现了市政府对于扶持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物流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经过多年发展,厦门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比如现代包装技术、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一些物流企业已有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现代物流企业正在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而条形码、EDI、网络这些用以处理大量信息的技术和手段,尽管在一些物流企业中开展得较早,但普及程度远远不够:条形码仅局限于大中型企业, EDI的应用范围相对集中在进出口企业与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由此可见,促进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厦门物流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厦门物流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物流企业人员素质偏低,对物流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完善,导致物流企业很难发展壮大;厦门物流企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很好地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3 促进厦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3.1 引进“超一流”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推动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物流的发展将最终体现于大量先进物流企业的成长。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特点使物流相关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和互补性增强,超大型物流企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突出。一家“超一流”跨国物流公司的全球或全国性物流配送中心,往往能吸引一大批物流相关企业围绕在它周围,作为其客户或合作伙伴,客观上起到推动该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的作用。
篇6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20-02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又称之为物流联盟或合同物流。近年来物流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很多制约因素还未有效解决,形势较为严峻。
1第三方物流面临的发展环境
1.1宏观环境向好
(1)物流政策密集公布。近年来,国家为推动物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在2010年出台了一些相关细则。5 Q$ W1 i5 W r' N物流政策密集公布将加速社会物流需求的释放,第三方物流业的黄金周期或将来临,将成为工业化后期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2)物流市场需求增加。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企业为了有效的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要把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以便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而物流业务通常不被企业视为核心业务,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被弱化或者外包。另外,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物流费用存在很大的困难,要取得更大的进展将付出更多努力,要想实现新的改善,企业不得不寻求其它途径,包括物流外包。供应链竞争和物流外包的需要,释放了大量的物流需求,给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2微观经营环境严峻
中国物流市场快速增长,但是缺乏规范的市场运作准则,还没有真正形成现代物流的市场环境,大部分的市场需求还是集中在运输、仓储、包装、分拣等基础性简单服务上;竞争增加,竞争在低端价格上加剧。而物流企业却面临着油料价格、仓储消防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涨等成本困境,促使物流企业经营走向同质化、低利润,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方物流的数量正逐年增长,物流从业人员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据2009年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业的统计数据),目前市场中有大约10.6万家相关物流企业,其中大约1.8万家已注册第三方物流企业,行业集中度低。与世界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很多国内物流企业甚至只能是跨国知名物流企业在中国的物流分包方,国际领先物流企业在获取物流总包高额利润的同时,使得中国物流企业成为国际领先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物流操作方,为满足苛刻服务要求而付出辛苦劳动的同时只能获取低额利润。
2.2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整体上来说,企业规模小,经营实力弱,服务水平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础设施大都简易、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设备也比较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物流渠道不畅,信息化技术落后,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无法满足现代物流服务需求。而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不规范,特别是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不健全也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硬件基础。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尽快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水平。从企业来说,在促进规模经济和网络化经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较大的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作业所需的基本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增值服务设施;积极推广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施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而当前除了少数极具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供应商具备自建物流园区的能力之外,一般的小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因此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参与整合资源,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从而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减少一些阻碍。
3.2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方案,注重客户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注重客户供应链的管理与不断优化,加速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市场的一体化整合。这将是未来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发展方向。
3.3加速信息化建设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做到快速客户响应,就要求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灵活运用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快速反应和有效客户响应等。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与应用。通过互联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共享;通过对全球定位系统和射频技术的应用,增强对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地对物流全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3.4注重管理团队建设
物流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用物流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要求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之相适应。他们应该在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方面达成共识,树立与顾客达到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思想。
4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虽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宏观政策环境向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可以利用政策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资源整合;煤炭物流;发展
作者简介:李嘉琪(1968―),女,北京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物资供应分公司科长,经济师,研究方向:物流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7.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7-0013-02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提出及意义
由于我国能源储备具有多煤、少油和气的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体。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资基础。虽然我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但由于煤炭不可再生属性,加上中小煤矿企业过多、煤炭产业分散、煤炭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煤炭资源消耗巨大,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煤炭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煤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的转变,《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中指出:煤炭资源整合是指合法矿井之间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以及合法矿井对已关闭煤矿尚有开采价值资源的整合。同时《意见》提出了我国煤炭资源整合的6条原则,对改善煤炭行业整体状况有重要作用。
煤炭资源整合秉承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淘汰行业中的落后生产力,改善当前煤炭行业多而散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改变煤炭资源业界的无序恶性竞争,实现煤炭行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煤炭产业自身结构的优化,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兼并重组、资源整合进程,我国煤炭行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其进一步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在北部与西部地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送”的局面,这决定了物流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外,作为以煤炭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煤碳生产所需的相关零部件等辅助材料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高效煤炭物流的依赖。
1.现代物流及煤炭物流的内涵
一般认为,传统的物流在销售活动中是起桥梁中介作用,实现物从生产者或经营者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物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深的理解。现代物流除了考虑到原有的配送问题,更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活动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等各方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物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于一体,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战略措施,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简单而言,煤炭物流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仅包括一般生产企业所涉及到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还包括煤炭业所特有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煤炭物流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更因煤炭的特殊性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煤炭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煤炭物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种种种原因,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1)对煤炭物流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深。首先,由于物流管理体制不明确,使物流业存在着标准不明晰、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更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物流行业得以良性发展的环境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求。具体到煤炭物流领域更是如此。虽然煤炭企业经过前期的建设发展,具备了相对集中的物流运作方式,但是由于时间和成本限制,对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物流的相关认识与研究并未深入,煤炭物流在煤炭产业领域,远没有像诸如煤炭资源、煤炭产销那样受关注。物流仍不是煤炭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许多企业还没真正意识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煤炭资源整合环境下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
(2)煤炭物流的现代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煤炭物流管理方式落后、物流系统粗放,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在资源整合环境下,煤炭企业致力于现代企业公司制度的建立,但受原有体制的惯性影响,部分企业内部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仍是靠组织内部传统的自我服务。其次,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和水平落后,缺乏对应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造成物流信息传递失真,材料或产品的多次中转运输,无形中增加成本。第三,缺少大型优秀物流企业。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煤炭物流服务企业目前仅局限于较低层次的物流作业层面,而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相对缺少。
(3)黑色物流。煤炭物流被称之为“黑色物流”,其原因有二。一是以煤炭颜色命名。二是与现在所提倡的绿色物流背道而驰,故称“黑色物流”。在煤炭运输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煤炭一路风吹雨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煤炭散装堆放、占地面积大的特殊性,也容易在开采、运输、储存、加工、流通等诸多物流环节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三、资源整合下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策略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加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矿井、办矿主体普遍减少,矿井生产规模有大幅度提高,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许多,安全生产形势转好。随着资源整合、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及煤炭产业国际性战略扩张,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煤炭物流成为必然。煤炭物流也将获得持续长足发展的契机。
1、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构筑煤炭实物物流平台。煤炭物流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整个经济领域,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关注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物流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使煤炭物流的后续有力发展具备了初步条件。加快推进国家的煤炭物流专项规划的有效贯彻落实,有利于促进煤炭物流的通道建设,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加快煤炭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步伐,做好计量标准、物流作业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对现行标准进行整理,实现物流标准的统一化和科学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煤炭物流平台的专业化,为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煤炭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以更好地服务于煤炭行业。
2、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煤炭物流现代化水平。煤炭物流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结合当前物流的先进理论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先进装备,如现代信息技术、仓储装卸技术、运输专用车辆等,实现煤炭物流行业的资源整合、过程优化,缩小与现代物流的差距。煤炭企业自身要深刻认识到现代煤炭物流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要按市场规律切实做好煤炭物流发展规划。企业在综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物流事业部,或可采取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实现煤炭物流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以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加快煤炭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积极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采购供应、库存、配送、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实现对物流的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管理,优化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鼓励较大的煤炭行业骨干企业积极探索,致力于专业化的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建设,提高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水平,使煤炭物流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的“大物流”时代。
3、多管齐下,实现煤炭黑色物流到绿色物流的转变。政府部门要对煤炭物流做整体规划,从全局出发,避免重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只有这样,绿色煤炭物流才能有坚实的后备力量。煤炭企业要从思想上接受绿色物流的理念,并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积极推动绿色流通加工,采用绿色无污染的运输交通工具,如厢式封闭公路煤炭运输车辆,防止在运输途中造成新一轮的环境污染。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自然保护协会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煤炭绿色物流进行积极宣传倡导,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和了解,并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 刘谦.浅析中国煤炭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及仓库选址优化[J].现代商业,2009,(05).
[2] 张文军、谢建林.浅谈我国煤炭物流[J].中国储运,2008,(04).
篇8
【关键词】绿色物流 管理 对策 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带动了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护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成为当今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绿色物流的提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及我国资源的短缺,绿色物流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依据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的,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实现物流在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从而降低物流行业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但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发展尚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有关绿色物流的思想观念相对薄弱
由于我国绿色物流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绿色物流的发展理念尚不健全,相关物流企业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企业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并不想对我国的环境负责,认为环境的治理是我国政府的责任,绿色物流思想几乎不存在。另外,虽然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却还没有转变自身的观念,对于绿色物流相关理念缺乏认识。
(二)我国绿色物流相关政策法律仍不健全
自90年代开始,为引导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我国开始制定与物流业相关的政策。尽管我国政府对绿色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很多国家纲领性文件中都提及了发展绿色物流,也制定了很多宏观指导性政策,把发展绿色物流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但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物流法,更加没有专门的关于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另外,由于与物流行业相关部门单位较多,且各部门相对独立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导致物流业的无序发展,进而造成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成本投入。
(三)我国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技术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绿色物流发展技术及基础设施在促进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机械化程度、物流自动化及物流网络化及信息化技术方面。另外,绿色物流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可循环利用,但是我国物流在很多包装材料及其他材料上都很难做到循环再利用这一水平,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资源造成一定浪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交通运输设施,然而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总体规模相对还较小,运输网络密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我国缺乏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而言,我国物流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素质较为低下,专业水平不高,懂管理同时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而且我国关于绿色物流的研究与教育水平与国外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关于物流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物流这门专业,即使开设了这门专业及相关课程,但其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有关物流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也是在近些年才有所发展。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其关于绿色物流的研究及相关资金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是对其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即上岗工作,很多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或专业经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尽管我国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绿色物流作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发展相关经验,为我国绿色物流顺利发展打通道路。
(一)树立绿色物流发展观念
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物流企业,树立绿色物流发展观念是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绿色物流是建立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必须转变自身观念,不能仅仅看眼下的利益,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鼓励物流行业全体人员的绿色物流意识。将节约、环保的思想传授与每一位员工,将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废物排放及节约资源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加强对企业员工关于绿色物流知识的培训工作,培育其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使绿色、生态、环保的绿色物流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对绿色物流理念进行关注,并通过绿色物流消费行为来促进绿色物流行业的管理与发展,通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舆论,也可以使企业认识到物流运营绿色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二)完善绿色物流相关政策法规,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协调与扶持作用
由于整个物流行业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个部门又相对独立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造成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浪费,阻碍绿色物流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工作机构,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指导与引导。其次,现代物流行业作为一个近些年崛起的新兴行业,如何按照现代的管理技术、管理观念来规范物流企业的运作,来为社会大众提供物流服务,我国政府可以有目标有计划的通过政府的扶持、引导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绿色物流企业,以带动整个物流行业向绿色物流的方向发展。再次,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我国绿色物流必要的条件。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作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车辆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条件远远赶不上物流行业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物流运输的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各方面投资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绿色物流顺利发展。最后,物流信息化技术也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物流信息平台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准确度高等诸多优点,在现代物流管理工作上有着很大的意义,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构建物流相关信息平台,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提高我国物流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物流企业在经营获益的同时还应兼顾环保
绿色物流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物流企业各运营环节的绿色化来实现,所以物流企业相关经营是实现物流绿色化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物流绿色化,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绿色环保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物流运输是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取各种运输方式之所长,有机的将其进行结合,较少运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如,从绿色的角度出发,铁路运输是资源消耗最少、产生CO2最少、对环境污染最低的运输方式,而公路运输是产生废弃物最多、对环境污染最大、资源消耗最高的运输方式,而航空运输相比而言成本较高,运输速度较快,仅仅适合一些高价、急需物品的运输,而水运限制性较大,在很多地方并没有水运这一运输方式。对于以上各种运输方式,企业可取各个运输方式的长处优势,将其有机结合起来,长途可采用铁路运输结合送货上门的公路运输,实现物流运输的最优化,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另外,在物品配送上,应开展共同配送,以减少环境污染。在配送过程中,可以人为的有目的的对城市中的某一区域的物流物品进行共同配送,这样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为企业节省人力财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更符合绿色物流发展理念。最后,物流企业在进行货品包装时应实施绿色包装材料,以免包装物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简化包装、使用易于回收再生的材料都是物流行业进行绿色包装不错的选择。
(四)培养绿色物流行业相关高素质人才
绿色物流作为近些年来的新兴行业,对专业及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急迫。我国教育行业应积极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特别是我国高等院校,应加大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加大其人才培养的深度,设置绿色物流本硕博学位,培养现代物流管理高素质高层次懂管理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另外,面对物流行业中的低学历、专业知识严重匮乏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其相关专业培训工作,特别是物流的具体操作管理及现代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按当代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现代物流人才,在有效避免人才不足及过剩的同时,还不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促使现代物流行业走向绿色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刘洁.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8).
[2]王俊峰, 王兰.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7,(7).
[3]邓昀.广西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对策研究[D].南昌,广西大学,2014,(5).
篇9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国际 国内 启示
一、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势
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促进物流发展,物流成本较低,大型物流公司积极开展并购和整合物流能力,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良好,第四方物流服务已经进入市场,拥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和具有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全规模大的物流园区。物流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和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高,出现物流运作全球化,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趋势。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体系,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近近一倍。物流业务附加值低。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低,物流总费用中的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偏高。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例依然偏高。保管费用过高。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1.统筹规划,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应注意:一是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三是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经营性设施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实行企业化经营。四是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五是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化水平。六是要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积极建设区域物流系统,扩大地区之间的物流合作,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为用户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因此,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结构设计,管理方式一定要贴近市场,方便用户,注重以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为支撑.要坚决反对和制止那些不顾实际,圈占土地,重复建设的做法。
2.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非核心业务。引导企业逐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模式与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快周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的现代化.要加强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服务。
(2)加快发展与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
(3)用信息化推进物流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高交通运输的组织水平和作业效率,从信息资源整合入手,抓好物流资源的整合,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发展的道路。
(4)发展满足物流运作需要的运输服务方式。发展多式联装箱运输,散货运输,航空快递运输等方式,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的紧密衔接配合。积极发展散粮,散肥,散装水泥运输物流方式,建立大宗货物高效,低成本运输系统。要优化城市交通管理,为配送车辆在城区的通行和停靠作业提供便利。
(5)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口岸执法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地方物流商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实现一种认证,一个门户和“一站式”服务。
(6)提高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外资进入我国物流领域,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竞争.鼓励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
3.重视物流教育和培养人才,政府应加大对物流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方面的投入,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动。
4.是抓好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要形成物流的服务标准,完善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
5.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体系,减少因为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损失并增加的贸易成本,更好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6.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少量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在特定物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7.积极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合理化以满足更多的有效物流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物流产业网:美国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启示.物流产业网,2008年8月28日
篇10
【关键词】发展现状 对策
一、合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四大物流通道的交点(东、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西南地区物流通道),周围500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中国东、中部最发达的7省1市近5亿人口。合肥已经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形式并存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网络体系规划中的42个节点城市之一。随着铁路枢纽建设的全面提速,机场、港口、出城口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推进,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现代物流业作为唯一的服务行业进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合肥被确定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级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更好的支撑。合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
二、合肥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体制亟需完善
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而现状是分行业运输管理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并存,各部门、各行业各管一块、各自为政。全市物流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造成衔接不畅、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致使物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二)物流供需结构不平衡,结构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三)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企业缺乏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机构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社会上缺乏专业咨询机构,政府缺乏专业物流管理与规划人员。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有出自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由国家经贸委的物流经理的职业标准,还有中国交通协会的国际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等等,使得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无所适从,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和和规范的管理水平等的培训。
(四)物流基础工作亟须加强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运条件建设仍需加强,航道等级低、港口基础设施薄弱、分布不合理状况亟须改变。二是全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化程度不高。三是物流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四是物流园区、货运战场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布局不尽合理。五是全市尚没有一家出口加工区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合肥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的发展思路
一方面,应成立合肥市现代物流推进领导小组,加强对现代物流推进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由商务、运输、外经贸、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土地、招商、财政等部门派员组成,负责现代物流推进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对物流业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具体包括:合肥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指南,建立物流设施开发运营招标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及外资注入物流业;利用政府贴息、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式,多方筹措物流业发展资金,设立物流业专项基金。
(二)促进物流园区建设
政府部门应站在全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总体规划与布局,以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为目标,使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与国家物流节点城市规划相衔接,解决合肥物流系统中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防止目前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的上项目、争项目形成的园区规划失衡、过度竞争的重复投资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重点扶持一些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项目,实现示范引导作用。
(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以合肥为中心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提高货运能力。加强铁路、公路场站建设,提高货物运输和配载效率。
加强水运交通建设。加快建设合肥港综合码头和裕溪、巢湖复线船闸,提升合裕线航道通航等级,打造江淮流域的内河航运中心;推进“引江济淮”工程。
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加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四)加快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于物流建设的重要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市场竞争机制来促进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在资金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软件,避免盲目建立一些大而全而不能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的信息系统。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先进的物流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立足合肥实际,培养物流人才
以教育机构培养为主,科学规划、正确定位物流专业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模拟物流供应链过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场所与技术支持,培养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与院校、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赢”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