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城市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城市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旅游城市规划

篇1

1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发展的必然性

生态旅游可规划为4个层次:基础层次、核心层次、辅助层次、目标层次。首先,对于资源环境和客源市场的研究,对于资源的类型、质量、数量和分布进行分析评论。其次,是客源市场的需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纲领,对于各个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城市生态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和规划意义。

2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现存问题

首先,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间接造成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污染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对经济也起到了阻碍作用。生态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和损害,又影响了可更新旅游资源的增值,最终进入影响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中。目前,城市旅游业规划没有相关管理体系,相关规划有待修订完善,部分项目设施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制约了旅游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宣传不够,人力、物力投资不够,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各个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分布和具体服务项目并不了解。旅游区内管理服务也有待加强,监管不到位,旅游区内部自然景观受到生活垃圾、牲畜放养等破坏,卫生较差,生态环境杂草丛生。目前旅游业还需要各行政管理部门合理扶持,但旅游项目审批关下部门较多,手续繁杂,公共服务始终得不到良好地改善。

3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3.1加强行政经济保证

加强对于城市生态休闲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加强政府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宏观调控,指导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协调好决策、管理、规划、促销工作的展开。各行业、各部门协力合作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加强生态旅游区的行政机构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旅游协会机制,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定,生态旅游区域内的项目需要按照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才能开展。项目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建议,多进行经济、技术、环境的考察论证,做好一切与项目和设计方案可行性的研究工作。

3.2打造田园综合体特征

以一定的田园景观环境和生产生活为基础,田园综合体指的是,结合农林牧渔的生产与乡村文化习俗、农家生活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资源和观光旅游活动,是一种新的综合体形式。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旅游和娱乐等活动更倾向于亲近大自然。田园综合体依托城市服务于城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运用农林牧渔资源,结合城市现有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优美独特的田园景观和山水景观,将生态环境和有限旅游合理结合,打造休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能够一站式满足游客们对于旅游区的体验要求。打造以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还能将结构单一的生产活动转型为休闲农业化,其中包含旅游、休闲、独家、地产、会展等在内的全能型休闲产业的中和发展构架。

4结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人们对于生态的需求和对于生活最初梦想的美好描绘,设计田园综合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域,能够让城市和乡村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以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地产综合开发的模式,带动城市周边和生态旅游区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作者:于小琴 单位:北京生态园林集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桂林;山水园林城市;SWOT分析;对策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概念由钱学森教授于1990年首先提出。他认为:“所谓‘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将来更应发展的、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颐和园的人民化”。“山水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shan-shui city的音译法避免了从狭义上来理解它的望文生义现象。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这么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第二句话是重视现代科技,运用环境美学。第三句话是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山水园林城市(shan-shui gardencity)是山水城市的前一个形态。按照钱学森教授对山水城市建设的四阶段定义,即:一级一般城市(现存的);二级园林城市(已有样板);三级山水园林城市(在设计中);四级山水城市(在议论中)。

一、桂林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漓江水资源保护仍待加强

桂林境内河流众多,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其中,科学规划绿地系统,实施“拆墙透绿、拆房建绿、还绿于民”的城市绿化工程;成功开发“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对漓江流域和桃花江、南溪河、小东江、宁远河等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此外,还新建和续建了一批以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项目。在漓江沿岸环境保护问题上,桂林市吸取了20世纪80年代的“黑色教训”,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始终与工业污染防治相结合。对市区老污染源实施搬迁改造,如先后对位于市中心区的桂林电厂、腐乳厂等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桂林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殊荣。

(二)生态产业发展迅猛,要加大总体规划力度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建设。到目前为止,桂林已建成生态县5个,生态乡10个,生态村15个。在漓江沿岸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龙头的生态农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恭城模式(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协调发展,如阳朔的万亩金桔林、恭城大岭山的连片桃林、桂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景点相继出现。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新村成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自然生态旅游方面,着力建设了以水域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如漓江;以森林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如猫儿山;以地貌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如芦笛岩等模式。

(三)生态意识渐浓,努力构建生态建设软环境

桂林市采取多途径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介加大宣传,开辟环保热线,设立公益广告,提倡“绿色”消费,组织志愿者环保行动,创建“绿色学校”。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清除交通沿线“白色垃圾”,为漓江“洗脸”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发动群众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此外,近年来,桂林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有关适合当地情况的环保规定,配套建立了规范的执法体系。生态立法的逐步完善,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和保障。

二、桂林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地理环境资源优越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峰林地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城内共有大小石山134座,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35%:漓江自北往南缓缓穿城而过,小东江、桃花江分布在东西两翼,这些江河与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以及诸多的湖塘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水景系统。

2、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桂林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始安县始,桂林便成为历代广西和南方地区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唐代以来“前朝后市”奠定了桂林市中心区的格局。宋代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窄,山、水、城有机结合的城市形态。明朝在独秀峰下修建靖江王府,将城池向南扩大至象鼻山,桃花江作为南护城河,将原护城河(桂、杉湖)辟为风景湖面。

3、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包括30多个行业大类的工业体系,加工业门类齐全,全市20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476种获国家、自治区优质产品奖。2010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62家,橡胶、机械、电子、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在广西占有重要地位。

(二)劣势(weakness)

1、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

六按照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名为A;51-100名为B;101-150名为C;最后50名为D。例如A中,每10名细分一个等级,分别为A++,A+,A,A-,A-,如排名1-10为A++到D-共20个等级。

表1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200个进行计量的城市进行的研究,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城市:群起群飞襄中华)蓝皮书的形式。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就全广西而言,桂林的综合竞争力在南宁和柳州之后,排第三;但就全国而言,桂林却处于中等水平。

2、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虽然桂林旅游业优势突出,但旅游与文化结合还不够紧密,灵渠、靖江王城等开发利用还不够,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次,桂林旅游业除了酒店、漓江航运较具规模效益外,大多数旅游景点都规模小,内容单一,而且较分散,不利于现代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与竞争的需要。再次,由于缺少规范化管理,优质服务还需加强,对桂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3、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作为旅游城市,桂林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3:45.3:36.4,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对桂林而言,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要求桂林以高的姿态来面对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一方面,作为西部地区的城市,桂林要带好积极建设的头,正确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全力推进地方建设:另一方面,桂林要以领头羊的姿态来带动广西经济的发展,建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城市发展的特

有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2、东盟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带来的机遇

我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接的要道,对于桂林来说,这是拓宽东盟旅游市场的良机。桂林现在已经加入了“泛珠三角”合作组织,加入了“两广六市”(广东:广州、佛山、肇庆;广西:桂林、梧州、贺州)无障碍旅游区,加上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改造、桂梧高速开通,使桂林作为广州的后花园优势日益明显。同时,桂林与港澳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对桂林以后的发展有着强劲的推动作用。

3、入世后带来的机遇

我国的入世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拓宽国门的表现。桂林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增加,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桂林旅游的国际化更加明显,在国际竞争中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面对来自国际间的竞争,对于那些以前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到压制的行业,诸如交通、通信、服务贸易等将是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四)挑战(threats)

1、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矛盾

我们知道发展不是无代价的发展,其所谓的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也都是在~定资源、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少浪费的发展。从这点上讲,以自然山水闻名的桂林在面对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问题上面临挑战。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所谓的“山穷水尽”现象成为可能。例如,随着桂林旅游打漓江牌的深入,漓江水质状况每况愈下,枯水期,漓江山水景致受到极大影响。

2、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表现最明显的挑战便是来自国际间的竞争。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乃至桂林经济的严重冲击。如何在逐渐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取得市场制高点,成为各行各业最关心的问题。

三、桂林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

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上面构建桂林山水园林城市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桂林市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抓住外在有利因素,通过内外有利环境的塑造,逐步改善自身的不足,正确面对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这正是桂林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选择。

(一)做好城市发展生态规划,协调旅游业、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的局限是制约桂林目前三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桂林城区沿漓江南北纵向发展,沿岸经济的发展势必对漓江的环境问题构成威胁。如何处理以旅游为生的桂林与桂林的工业、农业问题成为了发展桂林山水园林城市的最基本问题。

从系统的观点看,就是要做好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城市规划,协调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综合考虑桂林的城市发展、桂林的自然山水、桂林的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要积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兼顾生态农业的推广,主打生态旅游的牌子,在旅游景区建设生态环保景区,倡导原生态的旅游方式,逐渐改变旧有的观光式的资源消耗型的旅游方式。同时,利用生态旅游的牌子,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以现有的生态农业诸如恭城模式、荔浦模式等为起点,进行新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探讨,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农产品的产业链结构,逐渐改变生态农业的观光模式,加大旅游停留的时间以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明确城市区位功能定位,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怎样协调城市发展的空间问题,其实质就是新城与旧城关系的协调问题。对桂林而言,首先要明确城区功能定位:中心城区有诸如古南门、靖江王城、历代古桥等,可根据这些历史文化遗留优势将其建设成为历史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中心区,同时适当降低人口居住密度,平衡人地关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东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园区模式建设好,同时大力发展会展、文化教育、体育等产业,着力打造成为广西高新技术基地;南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和工业、商贸业;城西区建成现代物流、行政中心,成为新城建设的重点区域;北区则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正确定位城市路线,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为导向。现代化国际旅游已经成为了当今旅游业所追捧的对象。国际旅游城市一方面既具有国际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是应具有全方位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具有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诸如便捷、高效的交通、通讯系统,第三产业发达。另一方面又具备旅游城市的特性,即旅游形象鲜明,具有丰富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城市产业结构布局上,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桂林应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为导向,目前可以考虑先深入开发生态旅游。像水资源、气候资源、空气负离子资源、植物精气资源等都是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有很多的优势可言,其资源丰富且廉价。

(三)建构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实现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绿色代表希望、和谐,森林有着“城市之肺”的比喻,广义上讲是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的净化作用。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应突出将自然山水融于城市之中,利用桂林众多的山峰和湖面水体,规划和开发一个均匀分布的城市绿化系统,实现“城市之肺”与城市的良好结合。比如,可以依托主城区各种名胜古迹和现有公园,拆除周围建筑,开辟出较大的绿化带;通过绿色植物的隔离作用,合理组织好城区交通路线问题,解决城区交通拥挤和城市美化的双重难题。要注意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利用桂林亚热带的自然光照温度优势,着重栽培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植物,间种灌木,形成梯度,增强立体感,减少草坪的栽种面积。另外,在植物的选种上要注重因地制宜与生物多样性的结合,生物是否多样性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长久运转的有效指标。

(四)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形象,寓历史于现代

城市风貌特色的体现就是地方、民族文化的体现,也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现代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并不等于传统文化的丧失,相反,应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发掘地方传统民族文化。如对本地方以传统民间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展开大规模的调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审视和探讨城市的外在形象,有针对性的修复破坏的古建筑,比如王城。同时也应对传统精神文化加以开发,大规模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总结构建城市的内在文化,像桂林地方戏――桂林彩调也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在桂林总体规划中,要着力建设以老城区为首的桂林历史文化建设。文化桂林,是发展桂林旅游业应该重点建设的对象。

篇3

郴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景点开发、设施建设、旅游业管理等都有较为厚重的积淀。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了郴州基础和支柱产业。近年来,郴州旅游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GDP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从1997年郴州市成功举办第一届郴州山水旅游节后,2000年开始,郴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举办生态旅游节作为开放兴郴的重大举措。2000年―2007年,郴州市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生态旅游节,连续举办了八届,对整合旅游资源,传播旅游形象,提升郴州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郴州生态旅游节,2005年被评为全国节会50强,由此,成为了具有全国一定影响力的节会品牌。2009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和“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重要规划,即“至2020年,将郴州建设成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品级。

随着郴州构建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和提升旅游产业品级的需求,郴州生态旅游产品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从优化郴州生态旅游产品文化和提升郴州生态旅游产品保护意识两方面来探讨生态旅游产品优化的路径。

一、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郴州生态旅游产品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为中心,以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相关社会组织为的,遍布城乡的文化服务点和网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不仅只是为当地居民服务,更是一种地方生态旅游文化,在生态旅游产品优化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

(一)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品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常是指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等设施,但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即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可以更丰富,不仅是指一些文化场馆和机构,也应包含无形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比如昆曲作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省郴州市的优秀文化旅游资源,也是郴州人们的高端文化遗产。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就可以利用昆曲作为当地居民的公共文化的特点,把高端的文化资源开发成常规的表演形式,就像以前一样搭台唱戏,不仅供旅游者观赏也作为当地居民的休闲方式,这样既能丰富旅游文化,增强旅游感受,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品位,又可以使作为郴州高端公共文化的昆曲得以以常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好的服务大众,提升人们的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挖掘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

公共文化可以把深奥的文化转变为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我们都知道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而周敦颐曾三度在郴州为官,是在郴正常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政绩较好的朝廷官员。他在郴州兴学校,办农桑,关心民间疾苦;他亲辟莲池,自种莲花,也自喻莲花,写出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写尽莲之高洁和君子之品质。郴州的爱莲湖风景区就是结合郴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现代城市理念经营城市的产物。这样的旅游文化开发,使得相关文化走进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也走进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里。

城市公共术景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伊利尔・萨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其含义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城市具象去领略城市文化,那么旅游者也会在旅游城市,透过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真实的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旅游文化。而当地居民也会在公共艺术景观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如郴州五岭广场的标志性雕塑“神农作耒耜”,就反映了郴州的历史,代表了郴州的文化。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的事迹就发生在郴州。当时正是狗尾巴粘了谷种,让炎帝开始种谷。之后,炎帝在嘉禾的九老峰下的“丙穴”中,对关养在那里的六畜,开始了驯化,而用牛耕田的历史也由此拉开。神农发现嘉谷,驯牛教耕、遍尝百草三大贡献,郴人皆占有,此为郴之幸也。而其归葬之地,现今虽不属郴,但“神农精神”却流传郴地,新鲜依然。神农作耜在郴山,彰显的是“奉献、创造、忘我”,也可以说是“敢为人先”的一种郴人精神和文化。

(三)通过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提升生态旅游文化的效益

公共文化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一地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出旅游资源的内涵,让旅游资源“活”起来,更好的服务于旅游者。比如郴州的文化中心内有市图书馆、展览馆等设施,就在五岭广场旁边,它们都是郴州的公共文化设施,为郴州市居民提供了休闲等文化服务。如果这些场馆与旅行社开展合作,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根据客户要求组织特殊主题类的活动项目,或者开展学生团活动等,通过媒体宣传,建立品牌效应,这样可以使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价值得以提升,进而引起当地居民对公共文化的重视,吸引更多的人来充分利用和保护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一个很好良性循环。又比如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旅游者追求异质文化的感受,成为旅游地的吸引点,同时,增强目的地人们对自身民俗文化的自豪感,激起爱护、保护、发扬民族、民俗文化的热情。丽江古城的开发,让纳西族人们认识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原本只有老人玩的东巴古乐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也走向世界各大舞台,从而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也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下来,现如今在丽江光看一场东巴古乐表演,门票价格就在百元以上,不算其它的附加效益都已经很可观了。

又比如,郴州桂阳阳山古民居的开发中,就应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阳山古民居这个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阳山这个村落居住着何氏族人,他们崇文尚武,重伦理,求和睦,明理义,事农桑,涌现出进士、举人十余人,官至将官、翰林者多人,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贫,自发设立了“重九会”(敬老)、“议学会”(助学)、“女儿会”(扶孺)、“禁戒会”(自律)等,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数百年家风,这也当今应推崇的精神文化。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升郴州生态旅游产品保护意识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人们缺乏应有的生态旅游教育,缺乏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意识,有些行为完全是出于无意。生态旅游教育的缺失可以由高校来弥补,旅游景区、社区又可以为高校提供很好的实习实践机会,通过高校和旅游景区、社区的合作来提升人们保护生态旅游产品的意识。

(一)校企合作提升生态旅游产品保护意识的模式

1.高校提供培训和专业指导

(1)为旅游景区提供生态旅游专业讲解。首先在学校要开设生态旅游相关的课程,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学生的培养采取分阶段培养的形式,即在旅游旺季,专业学生进入景区做生态旅游专业讲解,把生态旅游知识贯穿其中,从而潜移默化的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传递给旅游者。如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可以培养专门的景点专业讲解员,经过生态旅游知识的专门培训。在团队入园时由景点专业讲解员进行讲解,在游览的过程中要重点结合生态旅游的知识进行讲解,由于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很大,游客乘景点旅游车进入的时间较长,在沿途一方面通过专业景点讲解员的讲解,另一方面可以在旅游车上播放有关生态旅游的相关宣传片,来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意识。这项工作如果长期坚持去做,可以有效的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生态旅游意识。

(2)共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做好生态旅游宣传。利用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和生态旅游景区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推陈出新,设计出一些能启迪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是设施和旅游项目。如开发出一些体验性旅游产品,原汁原味的真品、精品,避免文化污染。科学的做好旅游市场营销,科学的宣传旅游产品,用对游客负责任的态度来宣传生态旅游目的地,避免过度宣传,以免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通过高校的专业力量,科学准确的确定生态旅游景区承载量。

(3)为社区居民开展培训。可由高校组织生态旅游专业志愿者团队,由他们分批与社区居民联系,深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的影响,结合适当的专业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使生活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和周围的居民从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中或观光中获益,而后自觉地保护这些让他们获益的生态旅游资源。

2.生态旅游景区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而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正肩负着培养生态旅游专业一线人才的使命。职业院校要求以服务地方企业为主要目标,比如我们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地处中国旅游城市郴州市,旅游业是郴州的支柱产业,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产业的支撑型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生态旅游课程,还要学生把生态旅游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去应用,他们非常需要通过实习实训来提升他们的生态旅游的专业实践能力。他们的实习实训就要到生态旅游景区去,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到实践中去发现非生态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要。高校从理论上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旅游意识,非常需要企业为他们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而企业也需要大量的懂得生态旅游的专业人才来管理。

(二)提升生态旅游产品保护意识的作用

1.解决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的专业培训与提高的问题

生态旅游景区一般是没有收到干扰、生态和文化特色保留比较完好的地方,当地居民思想朴素,缺乏相应的生态旅游专业知识,而一些旅游经营者也比较缺乏生态旅游专业知识,同时他们又没有时间、精力、经费去进行的专门的学习,而通过校企合作,由专业学生深入他们的生活中,把培训与教育放入的他们的生产、生活中,由学生通过实践对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开展培训教育,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学习与生活、生产、工作的矛盾,又不需要增加过多的经济负担。

2.解决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的矛盾

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机会,也有更多接触一些生态旅游景区非生态的行为和现象,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有利于的培养出更优秀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保障。因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满足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的要求。而校企合作可以很好的为将要从业的专业人员开展良好的职业培训,从而确保行业内拥有高素质从业人员,有效的为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良性循环。

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机会和层次

通过深入当地居民生活中,宣讲生态旅游基本常识,以身作则,示范带头作用,逐渐提升居民的生态旅游知识,随着居民生态旅游专业水平的提升,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当中,从而从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当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变原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只能从事一些浅层次的工作的局面,从而调动起居民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积极性。

篇4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市委办印发的《“深化发展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找准*发展定位”课题调研方案》的要求和安排,我局结合实际确定了相关调研内容和形式,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综合分析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症结,提出解决措施。

一、取得的成绩

“十五”以来,*城市建设紧紧围绕综合配套改革的工作大局,不断加强城镇、景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庄建设整治,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建设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城区以规划为龙头,以城市道路、市场、广场公园、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园林绿化、生态等建设为重点,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

(一)加强规划编制,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从1956年至1988年,*曾先后编制了三次城市总体规划。1994年组织编制完成了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撤地设市后的2002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组织重新编制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并不断加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使*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在各个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有序推进。尤其是2002版本总规批准实施后,围绕“奋力提速发展、实现黔中崛起”的战略部署,*市以规划为龙头,不断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城市功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美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现有城市总规已显现不足,在完成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之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预计年底完成。

(二)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改造,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撤地设市后,*城区先后改造和建设完成了北二环路、江山路、北郊路、学院路、北马东路、南华路、塔山东西路、运输路、马鞍山路、凌云路、双阳路、科学路、*大桥及引道、龙泉路、市西路、西水路、体育路富佳花园段、建军路、军民路、迎宾路、黄果树大街以及城区部分小街小巷的治理改造等工程,建设改造道路总长度达33.8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达到177.2万平方米。正在实施的项目有中华东路、东二环路、机场路、西航大道延伸段、迎宾路二期等工程,武当路、北山路、安普路、二环路等城市道路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启动实施。随着城区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通达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带动了房地产业、建材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实施的道路建设中,都采用地方石材铺装人行道,既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带动了地方石材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在人行道上设置专用盲道和轮椅车道,体现了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展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形象。

(三)以广场、园林绿化建设和贯城河综合整治为基础,推进生态旅游城市建设

“十五”以来,*城区广场公园的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先后建成塔山公园、新大十字东西游园、文庙广场、若飞广场、开发区广场、金钟广场、南马广场。几个广场公园每天游人如潮,体现了市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之举。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组织编制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出台《*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并对市区的古树名木进行摸底调查后挂牌保护。随着一批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的新建和改扩建,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加大,绿化覆盖率达到31%。

贯城河原本是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由于人口激增,水质逐渐变黑发臭。1999年着手实施一期综合整治工程。先由水利部门在“十五”初期完成了河道拓宽改造以及桥梁建设,然后由建设部门在2003年底完成沿岸人行道和栏杆铺装。在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所有人行道及桥面采用地方石板铺装,所有栏杆采用地方白绵石栏杆,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一期下游的贯城河二期综合整治工程正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四)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城区的环卫设施建设在“十五”以来迎来了一个崭新的。303万立方米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和配套的无害化处理厂于2003年启动建设,现已完工投入使用;2006年,城区规模为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动工修建,预计今年年底试运行。此外,*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及公厕的星级改造也陆续完成,人行道上设置了大量不同款式的果皮箱。这些设施的建成和完善,较大地改善了*的城市环境和市容市貌。

(五)强化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风景名胜资源非常丰富,风景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80%,远高于1%的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4.2%的全省平均水平。撤地设市以来,建设部门在市、县(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加大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申报工作力度。在“十五”期间申报了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关岭花江大峡谷、平坝天台山—斯拉河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申报了镇宁普里山、西秀区七眼桥云峰屯堡、西秀区宁谷天落湾、*千峰山4个市级风景名胜区,至此我市已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4个市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我市正在抓紧将屯堡文化和花江大峡谷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已上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报工作正等待专家现场考核。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景区都在设法加大力度。黄果树先后建设和改造完成了游览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电动扶梯、景区大门、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对周边5千亩山头进行造林绿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龙宫、紫云格凸河及其他省级风景名胜区也先后完成了游览步道、景区大门、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管理用房、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镇宁普里山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较好地开发了夜郎洞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仅150万人(次),旅游收入仅3亿元。到2006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7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亿元。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达到9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经济增长。

二、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由于历史、环境资源条件、资金缺乏等各方面原因,我市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缺乏大型支柱产业支撑,县域经济不强,规模效应不明显,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城镇辐射带动和服务广大农村的能力较弱。在农村,道路、市场、供水、排水、电信、垃圾处理以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历史欠帐太多,村民危房比重接近20%,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困难多、难度大。

在城市建设方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掀起新一轮建设改造,努力扩大城市规模,力求发挥*城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广大市民称赞。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及各方面原因,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导致很多工作曾一度受阻,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发展速度。

(一)房屋拆迁影响建设项目推进

一是房屋拆迁中确权工作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如证照不全、房屋使用性质确定、土地取得方式界定、权属争议等问题,需要由规划、国土、房产、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进行确权,尤其旧城区的改造更为突出、数量更多;二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对城市房屋拆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拆迁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三是拆迁安置补偿开始仅有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能满足被拆迁户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导致工作不能推进;四是对困难户、低保户、下岗职工等无经济收入群体的补偿安置难度大;五是对“城中村”农户的拆迁须解决拆迁后的生存问题;六是房价上涨过快进一步加重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二)征地工作影响建设项目推进

由于受国家征地政策调整的影响,加上部分农民在征地时不断要求提高补偿标准,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引发矛盾纠纷。如龙泉路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施工单位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组织配合下三次进场,三次均受到农民强行阻拦而无法动工,原因是土地征用问题未解决。在黄果树大街等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农民的征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落实解决,导致工程施工无法进行,严重影响项目进度。

(三)资金缺乏影响建设项目推进

资金缺乏是现阶段制约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依靠申报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手续程序较为繁琐、周期较长,加上市、县、区财力有限,不能进行相应配套,导致部分项目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项目进度。如中华东路小十字至东门桥段(南面)的拆迁在办理拆迁许可证并开展动员之后,目前已与14户被拆迁户签定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但由于资金不到位,拆迁工作不能继续,项目建设无法推进;黄果树大街改造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道路建设拆迁安置房建设不能启动,对被拆迁人18个月交安置房的承诺不能兑现,也增加了临时过渡费发放的支出;西航大道延伸段等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后续工作难以完成;原定今年开工建设的武当路、安普路、北山路等项目也由于资金未落实,项目迟迟未动工。

(四)前期工作不细致影响建设项目推进

一是受前期工作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小、不够深入细致。决策阶段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决定着项目建设的成败。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准确,外部建设条件不落实、缺项漏项等,致使投资估算失真。加上设计人员的造价节约意识淡薄,而图纸审查人员只审结构安全,不注重造价优化,造成初设概算过低,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超概现象。二是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不到位,项目即过早启动,尤其是在新的拆迁管理法规及物权法颁布实施后,拆迁征地工作难度加大,费用超概,造成项目推进困难。

(五)市政工程施工协调工作量大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在每个市政工程当中,均涉及到供电、供排水、燃气、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通、有线电视几家管线配套建设甚至国防光缆和高压线迁移等问题的协调,各家要求不一,审批程序和层次差异较大,每个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资金投入上都必须经过多次开会大量协调,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尤其是为提高城市品位而实施的供电电缆入地工程,因受供电部门投资调控政策以及施工图纸设计滞后的影响,导致供电电缆入地工程与道路建设同步施工难以协调。

(六)招投标管理不到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近年来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都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因对工程量清单的质量要求非常高,编制人员必须深入现场、熟读图纸,清单编制不得漏项、不得少算或多算,且应对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作详细描述。但由于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理解不足、知之不多,计算得出的标底价、拦标价不能反映工程实际造价。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不惜以低报价中标,为保证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还能有利可图,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不断制造纠纷寻找索赔理由,导致工程的工期延长及质量下降,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

(七)城市建设及管理体制的调整理顺过程影响城市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撤地设市以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也是城市建设及管理体制摸索和逐步调整理顺的一个过程,使城市建设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撤地设市初始,市区建设管理事权过于上收和集中,两城区在具体管理中责权分离,出现工作积极性差、影响工作推进的不良局面。2003年市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成立时,明确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由市项目中心负责实施,最初几年由于得不到区政府及基层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一些拆迁征地等工作进展不顺利,加上协调工作量大,影响工程进度。2005年以后,又重新考虑将部分项目交由区级部门负责,缓解了一些矛盾和问题。2006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市项目中心的大部分职责划转到城司,部分项目也逐渐交由城头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由于各方面原因,到2007年以后才实质性逐步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的城市建设。另外,受城市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影响,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在建成后迟迟不能投入使用,部分建成后的道路、广场项目难以移交有关部门进行正常维护管理。

(八)物价上涨过快给城市建设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受物价上涨过快的影响,人工工资大幅上涨,沙石、钢材等建筑材料全面涨价,造成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大部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完成都要超概算,同时也经常造成业主与施工单位因合同纠纷而导致工期拖延。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按照建设*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继续实施和完成黄果树大街、中华东西路、西航大道延伸段、迎宾路、机场路、南航路的改造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北山路、武当路、安普路和西秀新区龙青路、四号路、体育路、凤东路、建设路以及开发区星火路等工程,同时启动城市二环路建设,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此外,根据建设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在新的总体规划出台后,将按规划进一步加大其他片区或组团城市道路建设的力度,逐步壮大城区规模。

(二)尽快完善各种市政及公共设施

在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抓紧建设市区管道燃气项目,扩建梭筛引水工程,并配套建设供排水管网、供电、电信等市政公用设施,改善旧城区市容市貌,使新区开发具备条件并尽快形成规模。环卫设施上,启动实施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根据需要扩建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垃圾中转站及其他设施。园林绿化建设方面,逐步完成虹山公园、娄家坡公园、若飞公园和环城防护林带以及沿贯城河的滨河绿化带等的建设,进一步美化城区环境。另外,尽快启动和开工建设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会展中心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客运站等公共设施,加大星级宾馆、酒店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整合风景名胜资源,进一步加快黄果树、龙宫和紫云格凸河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抓紧屯堡风景名胜区的申报,加大宣传包装和促销力度,将屯堡文化进一步打造成*旅游精品。逐步加大关岭花江大峡谷、普定梭筛、*千峰山、镇宁普里山等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各类设施,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旅游产品专业市场,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四)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和扩大新农村建设试点覆盖面

进一步加强县城和各重点镇以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城镇化打好基础。总结推广黄土桥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范围,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改善村庄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构建和谐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五)进一步细化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前期工作单位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强化可研优化设计工作,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征地拆迁配套政策和补偿机制。三是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过程和事后管理。严格按照省建设厅要求,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对使用国有资金和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工程项目,采用拦标价无标底招标,通过适当提高投标保证金并由银行转帐的方式,有效遏制挂户投标,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人员业务素质,合理制定工程拦标价和最低限价,防止围标行为发生;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交易行为,确保工程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四是继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管,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使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四、有关建议

(一)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快市政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积极申报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放宽市场准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在一些项目上采取独资、股份制、BOT、TOT等多种形式,通过冠名权、经营权、开发权等的有偿出让,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在出让土地时可将道路等设施建设作为附加条件一并交由开发商承建,以上规模的小区开发带动城市支路等市政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思路,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潜山县;问题;对策

“生态城市”指生态健康的城市,它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1]。也就是说生态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自身生态特色的城市。如今,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是沿长江一带著名的历史名城,是古皖文化的源头,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拥有建设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当前潜山县城市发展规划侧重于长江流域产业承接转移,寄希望于发展工业振兴地方经济。根据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应该限制发展工业,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因此,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潜山县亟需解决的首要工作任务。

1 潜山县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目前的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2]。潜山县确定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从基本县情出发,综合考虑潜山县生态重要性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现实水平上所做的合理选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践行美丽中国的必然趋势。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潜山县生态现实决定了必须建设生态城市

潜山县坐落于安徽省西南部,为皖西南中心地带,是长江中下游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扼大别山咽喉,濒临长江黄金水道,地处北亚热带边缘,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

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天柱山为例,该区位于潜河、幸福河流经地带,地处县城潜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天柱山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亦兼具灌溉、给水、调节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然而,潜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滞后、生态资源开发粗暴,当前,潜山县,天柱山景区内有一定规模的宾馆十多这家,小旅馆几十家。随着旅游区建设力度的加大,项目落地的各种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环境污染的治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全县环境基础设施空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尚未起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其相关环境基础设施的配置薄弱,按建设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和国内先进水平衡量差距较大,给当地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

此外,旅游区承载影响能力是有限的,当影响超过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现象,导致物种种类减少甚至消失。即使影响在旅游环境系统承载力范围内,高密度的游客活动同样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3]。然而,潜山县在旅游业远未达到其承载力上限时,已经给周边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急速增加了当地的本底污染负荷。其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游客量的增加,生活污水、固体废物等垃圾随意排放、丢弃的现象随处可见,且纳污水体幸福河属于劣V类水质。事实情况表明,潜山县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其污染与不良影响预防措施尚未到位。因此,必须加强旅游管理,应用高新科技手段、引进高级专门人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生态化、科学化。

总而言之,潜山县的生态重要性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能走以破坏环境,违背自然为代价的短暂性增长方式,潜山县应该在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布局下,走适应时展要求的人与自然一体化生态旅游行业发展之路。

1.2 潜山县产业现实决定了必须建设生态城市

在许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都把工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支柱[4]。但往往收效甚微且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小觑的生态破坏等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潜山县各届领导均致力于发展工业,振兴经济。如今的经济增长虽相较于以前有着很大的提高,但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尤其是沿海地区,仍十分落后,直到今日,潜山县仍在全国贫困县之列。潜山县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强势招商引资,以壮大工业主导产业为目标,大力承接产业经济转移。对外来的重污染,高排放的工业进行接纳引进。这种规划目标仍然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本质上是一种短视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不可避免增加当地污染负荷、破坏当地居民历古以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贻害无穷。

与其舍近求远,不如充分发挥潜山县生态环境独特性和优良性的优势,充分挖掘旅游业和生态产业潜力。潜山县拥有5A级风景名胜区1个,拥有三祖寺、二乔故里、金紫山等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但其配套生态产业却极不完善。潜山县拥有风景名胜区面积高达500km2,但全县2012年接待游客量为312万人,仅相当于面积250km2的云南洱海2010年的游客接待量。可知潜山县旅游业管理技术较为落后,规模较小,尚有较大潜力可挖。由旅游业带动的服务业、生态养殖、手工制作等产业大有文章可做。因此,潜山县更不应该舍本逐末,舍近求远。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产业质量,加大宣传,从生态保护、健康疗养、休憩心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包装。从而促进全县经济的优质、快速、可持续发展。另外,潜山县还应该利用国家政策,加大与下游发达城市的沟通交流,争取获得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开源节流,从而为全面建成生态城市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上述,潜山县应该从自身的基本县情出发,抛弃以工业化发展为主导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推动当地的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1.3 建设生态城市是潜山县践行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如今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践行美丽中国的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先行。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中的各部分都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5]。

潜山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人文景观,纷繁的生态环境固然是大自然的馈赠,当地居民为此而感到自豪。然而,这种自豪感也引发了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使当地居民产生了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从潜山县一些政府官员到普通的城镇居民,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还没有认清到这个问题,也未深刻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危及到城镇的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效益是短暂的。更有一部分居民事不关己,单纯的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政府和国家的责任,而与他们无关。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民参与。建设生态潜山,更需要当地居民的支持。

建设生态潜山,定会激发潜山全体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践行美丽中国提供思想保障。建设生态潜山,也会使改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为践行美丽中国提供物质保障。建设生态城市,是潜山县践行美丽中国的不二选择。

2 潜山县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对策

通过潜山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追诉,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设潜山县生态城市。

2.1 以地域特色为重点,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

城市规划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6]。近几年来,国内许多新规划的城市景观呈现千城一面的景象,过多的模仿成功城市的规划设计,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缺乏有目的的建设控制,已成为大多中小型城镇普遍面临的尴尬局面。因此,潜山县在进行规划建设中要坚决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潜山县本地资源特色,规划设计独具皖江南魅力旅游名城。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文化底蕴与文化精髓,只有将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出特色城市,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和价值[2]。在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几点:

一要,以保护文物为重点,合理规划。潜山县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在规划建设中,要立足于保护历史文化,对文物建筑进行适当修复,避免修建一些与历史景观不相符合的建筑,影响景观的整体布局。

二在,规划时应考虑到地形、气象、产业等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布局要密切注意河流、风向的走向,诸如彭岭开发区位于县城上风向,应该建设排放大气污染轻的企业,其它类型污染源的企业尽可能安排到开发区三合、八一新区落户,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应该就近安排到县城污水处理厂一带。

三要,加强对特色景观的建设,打造潜山县独树一帜的景观特色。潜山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县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古城文化营造了县内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天柱山风景名胜区、金紫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同时还拥有张恨水陈列馆、太平古塔、摩崖石刻、薛家岗遗址等人文景观。这些景观极富有地域特色,且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潜山县的生态城市规划的最大亮点,也是潜山县对外宣传中的最有效的名片。此外,在对景观的开发利用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适当合理的开发,保证资源的永续性。

2.2 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强化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7]。作为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它在环境保护中充当在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潜山县目前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出发,结合全县实际情况,要加强对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资金投入,特别是分别对“三区”的区域控制。目前,开发区现有工业布局不合理,七零八乱,同一行业不能归类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项目间相斥现象突出,不利于配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从长远角度来看,度假区也应该建立自己的污水处理厂,集中控制辖区内的污染源。现有设计规模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万吨,不可能带动度假区乃至风景区的污水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集中控制就是将度假区、开发区若干个工业企业、住宅小区按照统一要求去规范环境基础建设,统一环保要求,统一达标排放。度假区正在启动建设,特别要注重,否则又要重蹈开发区旧辙,积重难返,难以补救。

2.3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对发展观的新的认识和对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8]。基于潜山县目前的产业现实,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潜山县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一,确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皖江南“慢城、休闲、生态旅游城市”。首先,站在潜山县经济欠发达,城镇建设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利用潜山县在自然和文化上的优势,应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上的发展有所倾斜,打造潜山县新特色、新形象、旅游新品牌。

截至2011年2月,全球已有23个国家的141座城市成为被国际慢城组织认证的“慢城”,南京高淳桠溪镇于2010年底成为我国首座慢城。慢城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具有一定辐射面、享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目的地,慢城建设和发展成了城市旅游目的地践行的新热点[9]。因此,潜山县可以基于潜山县旅游资源丰富、古城文化浓郁、社会生活节奏舒缓等优势,从慢城建设入手,抓住机遇,明确方向,将潜山县定位于旅游、休闲、养生一体化的生态慢城。

第二,潜山县政府应该把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在工业方面,尤其要避免进行产业结构转移,除了引入适合潜山县情的、低污染、低能耗、科技含量的清洁生产项目外,其他项目基本不宜引入。而对于风景区、度假区绝对禁止工业项目上马,度假区范围内的项目引进要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高度把关。此外要同步加强对已落户工业企业的宏观控制。在经济增长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外,更重要的是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收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10]也就是说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整个潜山县的生态经济发展建设。既要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和重污染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又要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特别要在当前招商引资中,坚持引进的适合县情的项目。

2.4 加强全民环境意识教育,增强生态保护的社会宣传效果

生态保护宣传的重要性是全社会所公认的,它在促进人类环保意识觉醒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1]。为了让潜山县居民充分意识到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即从思想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环保和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即可在潜山报、潜山电视台等媒体网络以及环保局自办的“潜山环保简讯”等平台开展宣传。也可组织开展论坛、讲座和竞赛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咨询活动,回答群众疑惑的问题以及急待解决的污染投诉的矛盾。利用与群众、企业接触的机会,大力宣传环保方针政策、知识和法规,使环保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使之家喻户晓,把落实环保真正变成广大群众自身的行动。

第二,实施政策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法制教育。首先应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城镇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针对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城镇居民乱排乱丢现象要采用执法与说教结合的方式,使居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做到从思想上规范自身行为,而对于企业铤而走险,偷排偷漏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整治绝不姑息,利用社会监督,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给相关企业一定的警醒,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对潜山县重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已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城市的建设既是顺应城市演化规律的必然过程,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综合多种因素的考虑后,这也同样是安徽省潜山县最明智的长久选择,如何构建生态城市,潜山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潜山县必须依据全县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找到适合潜山县经济发展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摒弃不合理的观念,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2]邓秋野.城市规划中地域特色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以北海市为例[DB/OL].http://,2011-08.

[3]张继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翟东昌.生态经济视角下宁波现代新城发展探索与研究[J].社会与发展.

[5]盛学良,彭补拙,王华等.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导报,2000(5):6.

[6]沈洪艳,宋存义,贾建和.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城市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6):726-730.

[7]刘淑红.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反思[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5).70-73.

[8]段文霞,肖猛,李光跃,陈放.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34-37.

[9]张海燕.基于山水城市的邢台市旅游吸引力提升对策[J].2013,30(2).

篇6

关键词:比较优势;旅游产业;闽三角;厦门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168-03

引言

闽三角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区内包括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地级市,面积约25 1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1 474万。闽三角地区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该区域对福建省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据统计,2007年闽三角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达4 527.6亿元,占福建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9.43%。

闽三角地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荟萃,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内部旅游产业的发展却不均衡,其中以厦门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在不断加强闽三角区域合作的今天,对厦门旅游产业在闽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厦门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也有利于厦门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

1比较优势理论简介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斯密(Smith)的《国富论》:“每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这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李嘉图(Ricardo)阐述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它的主要观点为:各个国家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不同,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有“绝对优势”,各个国家应当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该产品,从而获取比较利益,再通过交换换取自身不占优势的产品,各个国家在不同的阶段,都应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也较广泛,国内学者主要对国家、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郭剑英、羊文辉[2]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陈通[3]等分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万先进等分析了我国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目前,国内学者很少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2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是指由于特殊的产业资源禀赋和成熟的产业体系所形成的优势,是一种比较而言的存量优势[4]。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地位、旅游产业要素、旅游产业经济、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政策几方面。

2.1 旅游资源比较优势

旅游资源优势通常指某个地区由于某种旅游资源的资源禀赋较好而呈现出的优势,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开发难易程度等方面。厦门拥有亚热带海湾风光、岛屿风光等南国自然景观,也有着历史遗迹、宗教文化、侨乡风情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曾被授予全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气候宜人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有异国风情的鼓浪屿,树影婆娑的万石植物园,神秘幽雅的南普陀, 神威镇海的胡里山炮台,柔涛拍岸的鳌园,还有风光旖旎的环岛路, 纯情天然的天竺山森林公园,拟建中悠闲宜人的轮渡文化广场, 鼓浪屿海底世界,台湾民俗文化村等许多巧夺天工、绮丽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有关苏颂、郑成功、陈化成和陈嘉庚等历代先贤的人文资源, 故厦门有“海上花园”美誉[5]。全市有4A级景区5家,其中鼓浪屿更是厦门旅游的代表,曾被评为福建省10佳风景区之榜首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等,具有很强的旅游品牌效应。同时厦门作为一个地区的商业中心,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场所、品种多样的购物场所,厦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

2.2 旅游产业地位比较优势

作为首批沿海经济特区,厦门市在改革开放前期就把旅游业确定为仅次于金融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厦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厦门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2006年厦门旅游业的收入达253亿元,占厦门GDP总量的21.7%,旅游业已经成为厦门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厦、漳、泉三地旅游收入占GDP总量的份额差别显著(见图),厦门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相比泉州和漳州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2.3 旅游产业要素比较优势

厦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的建设成果显著。厦门的交通十分便利, 其海陆空主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如空中:厦门是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海上:厦门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陆路:经过厦门的高速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鹰厦铁路也与全国铁路网贯通。厦门拥有SM城市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和沃尔玛等购物中心,它的购物商场、饭店、娱乐业和旅行社的产业素质也日益提高。截至2006年底,厦门有4A级国家旅游区5家,旅行社67家,旅游饭店95家,社会旅馆380家,床位约22 700张, 其中星级饭店49家[6],五星级饭店到2008年已有5家。

2.4 旅游产业经济比较优势

产业经济是指某个地区依靠现有的资源和产业来增加国民收入和其他国民经济福利。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厦门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厦门旅游业创汇持续快速的增长,到2006年已接近6亿美元,对比漳州和泉州旅游业的创汇(表1),可看出厦门旅游业创汇在区域旅游发展中也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采用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对厦门与泉州和漳州的旅游产业经济进行比较,其公式为: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2.5 旅游市场比较优势

2.5.1 入境市场比较优势

厦门做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又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中心城市,在吸引入境游客方面,拥有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入境手续办理便捷等优势,并且厦门地处东南亚国际旅游圈和我国华南旅游圈的交叉地带,对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的入境游客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使得厦门成为闽三角地区吸引入境游客量最多的市场(表2),说明厦门在闽三角地区的旅游入境市场存在比较优势。

2.5.2 国内市场比较优势

厦门在吸引国内游客方面同样存在着比较优势,根据福建省旅游局计财处2007年的统计,厦、漳、泉2006年接待的国内游客分别为1 402.07、688.67和961.10万人次。

2.6 旅游发展政策优势

厦门已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发展的蓝图。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旅游会展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三大现代服务业之一,旅游业将做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厦门市政府的城市规划中把城市性质确定为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这意味着厦门的城市品味将是一个生态型海滨旅游城市,这有助于厦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原有的旅游资源。同时,海峡两岸的“三通”一旦实现,厦门将做为台湾游客进入大陆观光旅游的重要口岸,这势必会强烈刺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3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厦门旅游业在闽三角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其旅游业发展对比国内外优秀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限制了厦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1 规模和经济总量较小

厦门偏居在一个海岛上,地域不大,经济腹地也很小,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极限;厦门的人均GDP虽高,但由于常住人口只有233万,GDP总量也只有1 168.02亿元,可以说厦门的“辐射作用”不算太强,旅游容量也不大,其交通、宾馆等旅游业发展基础的剩余空间不大,这影响到了厦门旅游业继续发展的后劲。

3.2 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水电供应还不是很充足,与外界联系的陆路交通能力有限,市内交通系统还有待完善,新区建设的配套工程跟不上,煤气供应和污水处理也较薄弱[7]。

3.3 管理水平不高

厦门旅游业虽然发展历史较早,但旅游业的系统管理水平仍较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经常出现相关管理部门非协调化的多头介入,不利于旅游行政部门对全行业进行整体规划和有力的宏观调控[8],增加旅游管理成本;旅游法规的制订赶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效应。

3.4 旅游产品单一,科技水平不高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挖掘不够,旅游产品的科技投入不高,造成游客的回游率不高,依靠增加游客的方式来提高旅游业的收入,对厦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4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4.1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闽南旅游中心城市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又是对台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海港城市,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宣传,完善对内对外交通体系,主打闽南文化的牌子,发挥其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增强其旅游业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更好地建立其在闽三角区域旅游的中心城市地位。

4.2 加强闽三角区域旅游协作

闽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该地区具有相似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若能加强区域旅游组织的协作,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使得闽三角地区的旅游市场形成一个整体,在相互竞争、协作的机制促进下,提高区域旅游管理水平,这对旅游产品较单一、旅游市场容量不大的厦门来说,无疑将提高其旅游业的生命力。

4.3 完善旅游管理机制

实现厦门旅游业发展由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调节的机制,把旅游业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厦门旅游的建设,做好服务和后勤的工作;同时对旅游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重新评估,适当调整部分管理机构,提高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业宏观调控的能力,完善旅游管理机构的体系。

4.4 抓住两岸“三通”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

“三通”势不可挡,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需要,厦门旅游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厦门对台旅游有着交通和地缘近的优势,一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厦门将会成为台湾游客到大陆观光旅游的重要口岸,这对厦门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对厦门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厦门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4.5 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支持

现今科技观光已经越来越受游客的欢迎,鉴于厦门目前科技旅游占旅游业比重不大的现状,在厦门的主题公园、游乐场等地方所应当更多的融入科技元素,让普通游客感受科技旅游的魅力,这将有益于提高游客的回游率,更好的提升厦门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玉芳.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07,(9):268-270.

[2]郭剑英,羊文辉.我国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财金贸易,1996,(1):16-18.

[3]陈通,章奇志,吴延兵.基于比较优势的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7-41.

[4]万先进,吴南,伍婷.基于比较优势的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J].经济地理,2007,(5):873-880.

[5]林明太.厦门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184-187.

[6]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新闻中心.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淡会成果新闻稿[EB/OL].省略.cn.

篇7

关键词:多规合一 旅游区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

引 言: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已经从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人居适宜指数发展到了实现智慧型城市建设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即城市建设即要符合符合人民生活发展需要,又要显示出环保、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旅游区建设成为一个热门项目。而旅游区规划如何能够达到多种建设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多规合一”的规划背景

1.1 “多规合一”的基本含义

“多规合一”并不是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各项规划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仍按各自相关专业要求编制完成,以满足提交人大审核或向上级报批的要求。通过“五个一”,即“一张图”、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审批流程、一个监督体系,达到“多规合一”。从旅游区规划的文件中体现的多规合一是规划项目的综合设计,而在旅游区实际规划过程中体现的多规合一,则是旅游区规划本身带来的城乡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综合发展。

1.2 “多规合一”的发展状况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四委、部联合发文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环保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目前开展“多规合一”就是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四规合一”。广州市是广东省率先进行“多规合一”建设的城市,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广州市通过一系列城乡统筹规划,实现了城市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市民宜居指数和土里利用率的共同发展,成为“多规合一”的典型。在这一系列规划中,围绕着旅游区发展的多规合一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旅游区规划

2.1 产业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

湛江市是广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漫长的海岸线和岛屿资源成就了湛江市的渔业发展,为湛江市南三岛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条件。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应与湛江市土地资源应用规划向结合,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土地资源规划更加科学。旅游规划区位于南三岛的东部,是湛江湾的外海岸线区。整个规划区呈南北狭长的条带状,南北向长约8km,东西向陆域纵深在1―1.9km之间,它北起南三岛大辣村,南至南三镇沙头寥村,东临南海,西接南三镇田头圩,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0.49km2 。规划区的建设用地约77.18公顷,约占规划区的7.54%(红色图斑);风景旅游用地166.55公顷,约占规划区的16.27%(深蓝色图斑);一般农地286.59公顷,约占规划区的28%(浅黄色图斑);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防护林)约46.45公顷,占规划区的4.54%(深绿色图斑);自然保留地约98.24公顷,占规划区的9.6%(灰色图斑)。为了使旅游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南三岛土地规划形成了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旅游区用地和自然资源保留用地的立体型规划布局,以旅游区产业发展为主线的交通用地同时也能够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而自然资源保留地也可以作为旅游区产业持续发展的资源。

2.2 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

南三岛旅游区的建设规划可以反映出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规划区内现状排水体制主要为为雨污合流制,无系统性的排水设施,大部分以明沟形式排放,沟渠走向随意性大,排水断面较小。虾场通过管道向海滩排放污水,已对周围环境以及近海水体造成了一定污染。遇到排污量大,潮水顶托,污水不易扩散,引起“黑潮”现象;村民生活垃圾以丢弃至海滩,或小规模堆放,定期焚烧为主。无统一固定收集点,通常散布于路边及水塘边,对规划区的土壤及沙滩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旅游区的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进行一系列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政工程建设,包括居民垃圾投放点、排污管道修建、水利设施修建等,这些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旅游区发展,便于滨海度假村的日常经营,但是,这些建设项目一定会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有效减少由于居民随意丢放废水和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另外,旅游区建设规划中还包含了退虾场为休闲海滨或自然保留区等项目,这是对粗放农业滥用环境资源的控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

2.3 旅游区发展规划与乡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

湛江市南三岛旅游区的近期发展规划是构建滨海休闲度假、亲水娱乐、温泉疗养、冬休、渔岛生活、文化体验几大功能板块,树立湛江滨海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建成国内知名的海洋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携手湛江市其他旅游景区, 创建国内重点滨海旅游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企业的进驻,将为南三岛的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区开发是农村居民创收的主要途径;而南三岛旅游度假区的长期发展目标则是通过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拓展宗教朝觐、城乡统筹板块的旅游服务,延伸旅游服务链条,建成国家级滨海旅游示范区、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湛江旅游产业的龙头和彰显湛江旅游形象的代表作。这样一个长远的旅游区发展规划目标,将促使湛江市及附近乡村的居民和各类社会组织都积极投入到旅游区建设当中,其中,以渔业文化为主线的旅游文化建设,将吸引大批资金的投入,使乡村经济彻底脱离传统的农业经济形势,转而以农业文化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形式。

3.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旅游区规划的实际价值

通过湛江市南三岛旅游区规划我们可以看出,旅游区规划实际上实现了多规合一的规划目的,即将湛江市南三岛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乡村经济发展规划在旅游区规划表达出来。在这样的多规合一背景下,旅游区规划的实际价值表现在实现乡村经济与人居环境发展的高度结合的方面,而旅游区规划在促进城乡发展高度统筹的同时,也是在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规合一背景下,旅游区发展规划从表面上看来是以旅游经济发展为主的产业性规划,但实际上,旅游区规划实现了对规划区内各类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综合性协调和部署,能够起到全面改善地区建设面貌的作用,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科学模式,值得我们进行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廉军伟.智慧城市背景下实现“多合一”的策略研究[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年9月:133-136.

篇8

关键词:地域 文化 灾后重建

1. 项目背景

玉树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距省会西宁800公里,东西长738公里,南北宽406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得40——60%。

玉树州首府结古镇,自古以来是青海西宁,四川康定,西藏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受灾区域3万多平方公里,结古镇属于重灾区,大量房屋遭到严重损坏,面临灾后重建的需求。此次灾后重建采取原地重建,局部避让的建设方式,并提出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重建总目标和规划原则。

新的城市规划为三河五片带状城市空间结构,我院本次设计区域为结古镇南部片区,片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

2.结古镇地域性价值概述

结古镇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绚烂多彩的民族艺术,特色的服饰和舞蹈,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雄伟的当卡寺和文成公主庙等众多的文物古迹。

(1)建筑结构

结古镇运送材料成本较高,多为就地取材,所以以夯土,石材建筑为主,一般为2-3层楼房,倚山建房,以石砌墙,外墙光滑平整,朴实厚重,与四周的山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非常强烈的本土民居特征和地域风貌。

但是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和用材方法在现代的建筑条件下来看是相对落后的,本地建筑多数采取这种用石块叠加的制作方法,对水平方向的抗弯,抗剪强度以及刚度不足,导致在地震中经受不起地震中横波的震动,以至坍塌。

结古镇藏族传统民居,喜欢用单体的形式,将所有功能的用房安排在同一栋建筑之内,比如起居室、储藏室、卧室、经堂按次序排放,形成围合或者半围合的院落空间,多数以平屋顶为主。

本土民居在立面上呈现下大上小的梯形,这是由于当地居民传统砌筑和夯筑墙体的技术有关,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向中间收分,外墙向内倾斜,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而内墙仍然与地面垂直。

院落和院落之间紧密相连,几十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形成聚落的群居结构,这与藏族历史中诸部落之间的社会生活形态有关。

(2)建筑风格

结古镇民居除了外表有强烈的藏族地域感之外,还体现在其大门,窗户和屋顶的形式上。

色泽多以红、白、蓝、黄为主色调,这种色调的产生来源于藏族对生活和生产中的主要色系得延伸。大门门楣都安装梯形“巴苏”,并且适用于窗楣和檐口,起挡雨和装饰作用。窗花花式各异,图案不一,屋顶四角有翘起的小顶。

4. 玉树结古镇南部片区西杭扎南商住组团

西杭扎南商住组团项目位于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南部商住组团沿胜利路东西两侧布置,东临巴塘河景观带,北邻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地貌属巴塘河Ⅰ级阶地,地形地势相对北高南低,地面标高为3690~3694.4米。

项目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144377.47 m2,由A45、A47、A48、A26和A27五个地块组成,规划总建筑面积160849.75 m2,本工程由住宅、商业和相关居住配套用房组成。

灾区的重建工程,不仅仅是建几座楼房,而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区的固有文化和居民对再建场所的认知感以及回归感。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地域性文化的特点,将其融汇于新建的建筑中,营造出一种本土自然、社会和居民和谐发展的环境。

(1) 传统建筑形式和空间的采用

在结古镇本土的建筑中,是以院落为主导的民居形式,院落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小组团,这是种基于当地民族历史而形成的建筑生长方法。在原地重建的建筑项目设计中,当然不能抛弃这一传统的地域特色,应贯彻这种本土民居院落围合生长方式的建筑形态,并加以延伸。

西杭扎南商住团,舍弃现代建筑中行列式的呆板布局,采用本土建筑中围合和半围合的空间形式,延续本土民居中自然形成的空间结构,院落和院落相互连接,形成用现代手法演绎结古镇传统藏族聚落生活结构的形态。同时院落形成的组团之间构筑成街坊,一层为商铺,小区内所有街道均与城市主干道相连,形成连续的商业街,结合商业街景观缔造舒适精品的购物环境。用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思想使居住商业配套成为有机整体,在现有资源、地形地势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融合、居住交通与空间模式的有机结合、居住特色与环境品质的塑造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思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品质。

在建筑细部处理中采用了逐层退台和出挑等手法,很多户型中设置了室外露台,给住户提供了多种休憩娱乐空间,让每一户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景观资源,以体现对居住者的人性化关怀,创造出一种唤起民众回归感和认知度的生活氛围。

(2)结古镇灾后重建中现代化的建筑手段的植入

在玉树地震中砖混结构的房屋有80%倒塌,玉树处于三江地震带板块,本项目设计为适应当地地质,采用了更为牢固的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Tg=0.45。

项目在的节点设计中,引入了当地牧人的""人""字型帐房,用膜结构进行实现和点缀。将浓郁的草原风情带入组团,加深本地地域文化在建筑风格中的体现。

(3)和本地自然环境的融合

a装饰特点:组团中的建筑吸取了藏式建筑中“巴苏”的装饰特征,在门楣和窗檐上都有应用,上下相扣,逐层出挑,形成藏族民居有的装饰风格和效果,将商铺的门楣和居民的窗户处理成这样不同的进退变化层次,以丰富加强立面的主体效果和民族地域效果。

b色彩特点:建筑以灰、白、黄、红为主要基调,在局部构件如——屋檐、门窗等上进行色彩的变化,以达到片区总体的色彩的和谐,这样的色彩传承于藏族人民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和宗教理解的提炼和应用。这样的色彩理解和运用,符合当地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

c结构特点:许多史料中有藏式建筑 “屋皆平定”的记载,在结古镇的民居中,大多数为平定结构,所以本项目也采延续了平层屋顶的做法,让其与原本的建筑形态进行交汇融合 。

d平面特点:尽量将辅助功能用房,卫生间、厨房及储藏室布置在建筑的西向和北向,主要功能房间如住宅卧室、起居室则布置在南向和东向,保证了上述功能房间高质量的室内舒适度和采光日照要求。

5.在灾后重建语境中建筑的发生和发展

(1)可以肯定的是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建造。无论是汶川或是玉树的灾后重建,都应该是建立在对该地区城市发展和建筑模式上的提升,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标。

(2)玉树重建和汶川重建又有所不同,绝不能简单复制和套用汶川的模式。玉树所在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物资上和运输上都相对汶川不便。玉树居住区的科学安排和布置包括规划以及应对地质条件的相应措施,还有玉树强烈的本土藏区特色风貌,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的全景规划和思考。

(3)对于灾后重建城市的发展。玉树位于三省交汇地带,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持续,都必须重新安排和设计。高原生态旅游城市是玉树的建设总规划和目标,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单体建筑的思考需要符合玉树本地民风特色之外,一种全新的旅游风貌总体特征也应当考虑在设计规划中。

(4)建筑的发生和发展,应带有传承和发展的设计思路,具体说就是人居环境系统的重新建造。将玉树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基础,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社会文化基础,人口数目和现有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环境资源承受能力出发,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布局,再回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是为建设玉树进行建设,而不是为建筑进行建设。建筑的发生和发展都应该遵循这一轨迹。

6.总结——地域文化建筑在灾后重建中的营造

通过对玉树结古镇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自己的设计心得:

(1) 从“建筑”到“建筑”

为什么是从“建筑”到“建筑”,两个建筑中一个指本土建筑,一个指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两种之间应该打双向的箭头符号。

因为建筑学不只是基于建造建筑本身,首先应从建筑学的视角中心审视地域建筑中的特点和营造方法,再回归到需要设计的建筑本身上,以挖掘本土建筑的特征风貌为目标,再在自己设计中加以表现和反馈,达到二者的互联互通,以寻求二者之间之于本土现代建筑的平衡点为主要的设计目标。

(2) 从“文化”到“建筑”

“文化”二字扎根于当地的历史和社会表现中,而建筑只是社会文化现有物中其中一个点。在建筑中常提到的地域性,代表的恰恰就是当地本土的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的外部特征和结构特点是可以从本土建筑中直接学习和应用的,但这只是所谓文脉中的表象。

更需要的是深层次地去了解植根于本土社会、文化、地理条件所形成的该地区建筑特征的缘由和规律。应从其他的角度和目光去思考和审视这一表现,将其融合为思想,再回归到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以及理论中。

(3) 从“地域”到“营造方法”

从地域的特征性,再到建筑师的思想,手法和作品这一过程,有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继承,本土建筑风格的创新,或者对当地文脉的重塑。追根究底,是一种地域形式的营造方法,将本土的风格特征融入建筑师思想再通过建筑设计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法。

应该对本土现有建筑的发展、来源,历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建立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去寻求一种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最本质的思想和手法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建筑技术和手段高速发展的今天,多样性的建筑元素开始慢慢的趋同和融合,地域自然环境对建筑本身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地域特色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中慢慢丧失其地位,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而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加强本土地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联系为当务之急,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保护,传承,这些都是用建筑的手法对当地地域特色的延续和发扬,也是对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保护。

将现代技术创造建筑的手段屏蔽掉,去重新整理度量地域建筑的本质属性,回归地域建筑本身,弘扬其特性,在设计中摸索其规律是我们当务之急。

7.结论

在玉树结古镇扎南西杭商组团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从地域性去探索当地建筑文化思想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探索到一种即延续本土文化的特征又和现代建筑设计接轨的一种建筑营造方法。

灾后重建的历程中,重点不是简单对建筑进行构筑,应该采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和复兴的本土地域文化让唤起当地民众回归感和认同感,建设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育林.地域性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绍明.汶川大地震后羌区文化重建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9)

篇9

一、科学合理规划、展现“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从来就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切建设工作均应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以特色为灵魂,创新思路,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凸现规划对城市建设指导的科学性,对人的适用性和对社会的效益性。

为此,我委曾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高起点完成了8272平方公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大胆突破行政区划的概念,根据池州现状特点及自然生态环境特征,按照“立足区域、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提出了“一主一副一区,联动发展,组团推进,三位一体”(主城区、青阳副城及九华风景名胜区)的组团式空间发展格局,及适应经济区域化要求的,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城、城-乡、城-山”互动的,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城镇体系。坚持城镇总体规划以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为重点,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局部和整体、近期和无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其次我们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快进行了城市多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集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提高了规划的覆盖面。同时严格批后管理,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再次是注重城市设计的高标准,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城市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特征、历史特点、文化特质,坚持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使建筑物和城市广尝道路、园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市设计,努力弘扬历史文化,体现时代风貌。为确保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国内外先进城市,了解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国内规划设计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我市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切实提高我市城市设计水平。同时坚持规划设计面向市场,依靠群众,广泛宣传,征求市~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项目决策审批实行分级审查、审批制,严把规划设计关,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如市政府1号工程清溪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景观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这一设计理念,力求高起点,高标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不求最新,但求最特。

二、更新传统观念、强化为~识

市委、市政府去年底就提出建设为民政府,对我们建设系统强调要把“整修群众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前灯”作为2004年建设工作的着力点,这个命题虽然今天已被广泛理解和认同,但当初提出时,我们思想上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模糊认识和担心。一是为民政府建设助长了部分市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增加了城市的拆迁难度;二是建设部门的工作与市民密切相关,管与被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使我们一度畏难情绪明显。在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建设负责任、有作为的为民政府的理念指导下,委党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后,“民贵官轻”的思维逐步在建设部门树立起来,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践行为民政府建设的措施,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第一信号,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反过来又通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果,来不断提升系统干部职工对建设为民政府的认同感、参与度、自觉性、责任心。

在人民至上、民贵官轻的思维方式确立后,我们乘势引导系统职工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倡导人性化管理方式。首先界定城市管理对象是市民,管与被管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有不少管理对象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全委上下要以公仆之责、平民之心履行管理职能,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管理中,要以对待客人的态度,运用说服教育方式,更多地运用亲和力的办法,提高执法技巧,使极大部分管理个案处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仅城管去队执法管理,自推行人性化管理以来,投诉率下降60%以上。今年清溪河等重点工程大规模拆迁基本没有发生矛盾激化的问题。二是推进建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加强建章立制,强化批后监管。自七月份起,建口所有审批项目一律进中心,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变跑部门为部门跑。另外我委还采取了部门领导中心坐班制,加大现场受理答复问题的比重,以方便群众。

篇10

论文摘要:加入WTO后,旅游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旅游业既有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旅游业是重庆国民经济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必然要在同其它行业的积极互动中实现。因此,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关键依赖旅游产业战略管理,本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一.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重庆直辖以来,全市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产业地位、发展规模与格局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各项旅游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已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01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达177.6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市GDP的10.15%;与直辖前比较,年均递增率为30%,五年间GDP比重上升了6.59个百分点。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31.3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63亿美元,与直辖前的1996年相比,年递增率分别为14.l%和18.l%;接待国内游客395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4.07亿元人民币,与直辖前的1996年相比,年递增率分别为23.l%和31.3%。伴随着国际旅游稳健发展,国内旅游也异常火爆,假日旅游异军突起。前年三个“黄金周”共接待国内游客1038.4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96%;国内旅游收入27.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在2001年期间,重庆市实施的旅游厕所、旅游商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导游管理和农家乐管理等五大工程,已初步取得成果。

八年来,重庆市在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在政府累计投入1.5亿元旅游结构调整资金的引导下,带动社会投资12.17亿元,其拉动比例为1∶10,累计开发旅游项目99个。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有国内、国际旅行社203家;一至五星级饭店111座;国家4A至1A级旅游区18个;海外游船41艘,国内定点游船48艘;旅游定点车辆575台,开辟了10条郊外旅游专线和4条“魅力重庆一日游”专线;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52家,定点餐厅、商店151家:有12个区县(市)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初步统计,全市现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余人。

目前,重庆旅游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重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是,面对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周边省市竞相发展旅游的激励竞争形势,结合旅游强市的目标,重庆旅游产业依然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资源开发程度低,产品单一,旅游精品不多,品牌不够突出,市场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和加强重庆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应以强烈责任感、危机感、使命感,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发展重庆旅游业。

二.重庆市旅游产业政策的重点

在旅游业“十五”规划的基础上,从争创最佳旅游城市入手,以机制革新、旅游资源整合、培育品牌、增强竞争力为线索,进一步在全市构筑大旅游的格局。市政府及旅游管理机构应重点突破八个方面:1.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行旅游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革新与建立;2.努力建设和培育“三峡旅游线路”,使这个旅游区更具特色和规模;3.进一步打造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精品景区;4.各级开发度假旅游产品,规范“农家乐”旅游市场;5.开发文化品位高、地方特色突出的旅游商品;6.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7.培育重庆旅游名品;8.营造整洁、优美、优质宜人的旅游环境。

重庆市政府在考虑以上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时,必须立足重庆旅游的现实条件,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重庆特色的旅游产业道路,即坚持先发展以“三峡旅游”路线为主的入境旅游,逐步发展区域旅游,随后发展国内旅游,最终形成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大格局。三.重庆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框架和具体对策

(一)构筑重庆旅游发展蓝图,完善旅游发展规划

以建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地为目标,依托重庆市自然山水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区位优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重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塑造品牌,坚持高起点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完善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发展旅游产业,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广开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加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导向型投入。在综合平衡各类基建项目、制定年度技改计划时,应将旅游项目单列或对重要旅游项目开发给予重点政策倾斜。市政府应多用贴息手段,在努力争取国家旅游国债项目的同时,加大结构性的投资引导力度。如每年可在全市旅游企业地方税收超过上年的新增部分的20%增加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庆市各区县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区域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导向性投入。其次,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实施多元化旅游投资,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大力参与发展重庆旅游业。鼓励旅游企业联合、改制上市,积极运作大型旅游股份公司,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努力争取年终奖发行旅游产业建设债券或彩票。再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应把旅游业的重点项目纳入招商引资库,积极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产业,允许采取合资、合作、拍卖、参股、转让、租赁、承包等形式,拓展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强化旅游产业在重庆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产业已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一,从产业关联来看,重庆旅游业是产业关联性很强的,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辐射和波及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第二,从产业地位来看,重庆旅游产业是一个日趋增长的产业,在全国和重庆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从重庆市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定位来看,重庆具有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而且潜力极大。因而,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时,应着力培育旅游精品,适应旅游市场需要,提高重庆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现在旅游业已被确立为重庆的支柱产业,应在进行劳动密集型项目开发时,加大旅游产业优先开发力度。并且围绕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要求,抓好旅游交通建设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搞好城市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文化、娱乐、餐饮业的发展。总之,在强化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必须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按照城市中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动调整完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行为。

(四)深化旅游企业改革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建立旅游企业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旅游企业体制,鼓励以资本和旅游资源经营权为联结纽带,通过相互参股、资产重组、兼并联合、授权经营等形式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旅游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放开搞活中小旅游企业。第一,走集约化经营道路,调整旅游企业结构,实现跨地区、部门、行业的集团化大型企业、专业化中型企业、网络化小型企业的企业格局,积极发展区域合作,创新经营模式。第二,扩大开放程度,积极吸引国际资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与经营,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建一批中外合资旅行社和外资控股、独资经营的旅游企业,并向国内开放市场,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重庆旅游企业的资产重组。第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加快培育旅游企业竞争力,增强竞争意识。通过“关、停、并、转、破、租、包”将劣势企业淘汰,彻底改变重庆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第四,国有资本逐步从旅游企业中退出,人力推进旅游景区(景点)、饭店经营权的“拍卖”;对新建重大旅游项目推行股份制公司进行市场运作。

(五)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政府要经营城市

把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营造一流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城市功能。大力推进绿化型、美化型、净化型、亮化型的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提供鲜明的旅游导向和热情友好的服务。加大保护力度,对废气废水进行全面治理,建立重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作好重庆步行街、餐饮特色一条街建设,增强城市旅游功能。

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地位要求重庆市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时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从理念、方式、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城市营销。在总体规划和宣传前提下,努力塑造“山城、江城、雾城、不夜城”和“红岩革命精神”以及“抗战文化”三大鲜明的城市主题,全面高质量地展示重庆旅游的特色形象。

(六)培育旅游景区精品,建设文化旅游名品,开发度假休闲新品

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注重规模特色,重点建设重庆特色旅游产品,全面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第一,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改变小而乱、低水准的状况,提升景区的水平和规模。把巫山、大足等4A级景区建设成为世界级著名景区。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设备支撑旅游,借三峡水库建设之际,开发世界级的水体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第二,将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凭借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依托重庆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名品,提高重庆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和旅游竞争力。以巴文化为中心,以民风民情为主线建设特色旅游区。例如,重庆吊脚楼街区、巴人遗址旅游区等。第三,研究旅游市场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内涵,实现重庆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观光旅游和特殊专题旅游相结合的重要转变。开发建设度假休闲旅游区、农业旅游区和工业旅游区;积极发展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修养旅游、保健旅游:在培育高星级高档次饭店时,开发一批假日饭店、乡村客栈、农民饭店和营地式度假村。

(七)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资源配置活动日益增多。旅游经济活动的公平性、有效性均依靠现行旅游管理体制的健全,旅游业高效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笔者认为,重庆市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体制,这样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促进旅游产业的有序化,更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因而,实现重庆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必须进行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创新。第一,强化旅游行政部门的权力,以市长为统帅,建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第二,明确旅游产业的管理主体、管理权限,从而有利于防止管理混乱,令出多头的现象。第三,由旅游部门牵头,会同计划、工商、税务、公安、交通、城建等有关管理部门,实行“一厅式办公”,形成产业调控能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第四,改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习惯通过直接的所有关系、财产关系、人事关系来行使管理权力的现状,调整旅游资源的管理经营方式,确定所有权,明晰管理权,搞活经营权。第五,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将保护纳入事业管理。

(八)树立形象,加大宣传力度

重庆市在实施“旅游外扩”战略时,须整合各种宣传力量,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对重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特色、旅游品牌和旅游口号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应加大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长江三峡旅游路线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周边省、市、自治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国内远程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市场覆盖率;加强国际旅游市场促销工作,提高重庆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吸引力。办好特色节庆活动,搞好搞大“三峡国际旅游节”,使其在国内、国际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九)加强行业立法,规范旅游市场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依法治理是旅游产业管理活动的最高层次,只有先用法律界定出制度,政府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旅游活动进行公平有效的调控。加强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为重庆旅游产业提供以下保证:第一,确立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保证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第二,明确市场主体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公正有效的约束。第三,有利于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减少低层次、缺乏资源保护意识的游客对重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构成的极大威胁。例如,长江三峡漂浮的垃圾就是游客造成的。

重庆市政府在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方式和经验时,应积极推进旅游法规、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特别是导游的素质,全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全面规范旅游购物市场、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规范导游人员行为、整顿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维护重庆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l]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旅游业“十五”规划[Z].2001.

[2]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