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排放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出口贸易竞争力;相对排放;协整分析;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5.05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观点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阻碍论。多数学者认为,环境管制会导致成本内生化,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的成本必然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求达到新的均衡点,使企业以更高的价格提供更少的出口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贸易竞争力随之下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环境管制会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污染产业转移假说,即发展中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不愿也没有太多能力投入更多的成本以治理环境,环境的跨国界特性使得全球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Levison和Taylor分析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20年间130个产业的贸易量,发现污染减排成本与净出口负相关,即贸易竞争力受到环境约束的影响[1]。Kalt认为,环境保护管制削弱了美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
第二,促进论。根据这一观点,环境管制会使得污染密集型行业从中获利。学术界对此的主要观点有:更加干净的工作环境会使工人们心情愉快,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国内的环境约束会激励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创新优势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果一个国家较早投资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技术研发,会在污染密集型行业获得先动优势。代表观点有波特假说:批评静态观点,认为实施严格的、制定合理的环境约束,不仅不会降低竞争力,反而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
第三,不相关论。主要认为环境约束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明显,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某些具体行业除外。Jaffe以美国制造业为背景进行研究,并没有发现环境约束会影响贸易竞争力[4]。Harris等人通过重力模型,研究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影响[5]。段琼、姜太平分析了环境强度指标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标的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二者之间不存在规律的相关性的结论[6]。赵细康实证分析了环境保护强度的大小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未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 [7]。肖红将环境保护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指出环境保护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具备规律性相关关系[8]。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的分析集中在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和竞争力的关系方面,多数学者采用对环保强度指标和竞争力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的方法,很少有人对碳排放和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相对排放指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指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更清楚地判断环境与竞争力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建立和数据来源
1.贸易竞争力指标
贸易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贸易竞争力由于选取的角度不同,衡量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在运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标出口市场占有率(MS) =一国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的基础上,以中国和美国出口市场占有率的比值作为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X),以此来反映双方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趋势。若X
2.环境指标
对于环境影响的量化,学者们多数采用环保强度指标或排污量指标,如李秀香、张婷以CO2排放量为污染指标[9],尹显萍利用相对SO2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10]。笔者认为,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CO2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沿用尹显萍的方法并将采用相对CO2排放量作为环境指标,实证分析环境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其中相对CO2排放量计算如下:
Yijt=t年i国CO2放量/t年j国CO2排放量,i、j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t代表时间,Xijt代表相对CO2排放量。
t年(j)国CO2排放量=t年(j)国煤消费总量×煤的CO2排放系数0.683+t年(j)国石油消费总量×石油的CO2排放系数0.536。
由图1可以看出,环境指标Y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90年后期出现下降,主要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1990-2003年间的Y变动幅度一直低于1,表明美国的CO2排放量高于我国;2000年以后Y值快速上升并且超过了1,说明中国的CO2排放量超过了美国,这表明中国的环境规制相对美国而言是宽松的。另外,贸易竞争力指标X在总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在1996年出现了下降,并且在2007年相对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1。该走势表明,我国贸易竞争力不断上升,在2007年超过美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标的变化趋势总体是一致的,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是以环境质量恶化为代价的。表现在图中,为2001年之后我国的贸易竞争力相对提高;与此同时,环境指标开始大幅上升,即我国的CO2排放量相对而言开始超过美国。
很多时间序列具有非平稳的特征,为了避免出现相关的检验很显著而变量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线性关系,即“伪回归”,在分析之前,先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然后再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本文利用ADF 检验方法,实证检验LNY、LNX数列的稳定性,基于SIC最小的原则,检验结果见表2。
平稳[BG)F]注:(1)D表示变量的一次差分;(2)(c,t,k)中,c表示截距项,t表示时间趋势项,k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由表1可知,原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情况下,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这意味着可以在90%的置信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说明LNY和LNX这2个变量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即为I(1),满足协整的前提条件。
2.协整检验
平稳性检验说明变量LNY和LNX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E-G 两步法验证。首先,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第一步,协整方程
对LNY和LNX进行OLS回归,发现D-W值仅为0.2895,表明残差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一阶自相关,加入适当的滞后项,得到LNY和LNX的分布滞后模型
lny= 0.3228 + 0.4920+ [AR (1) =0.9060](2)
t(1.0686) (2.0505)(5.1730)
R2=0.9438 调整后的R2=0.9358 D-W =1.4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加入一阶自回归AR(1)后,拟合优度较高,而且消除了自相关。从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贸易竞争力指标每变动1%,就会引起环境指标变动49.2%。
第二步,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可以说,调整后的时间序列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为了进一步解释我国碳排放量与出口贸易竞争力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后,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该模型将误差修正项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回归方程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它表明X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15.42%被修正。模型反映了LNY受LNX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说明出口贸易竞争力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以上协整检验,虽然证实了LNY和LNX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对于具体方向的因果关系仍不明确。为了研究这2个变量之间具体的因果关系,需要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他们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1990-2007年的中美环境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标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第一,贸易竞争力指标是环境指标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即碳排放的增加。也即是说,我国的出口贸易方式是非环境友好型的,进而表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逐渐成为碳污染天堂和污染产业转移的对象。
第二,环境指标是贸易竞争力的Granger原因。这意味着我国环境管制的宽松,为依赖于能源消耗的出口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环境指标和竞争力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性。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即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我国宽松的环境管制,即碳排放的加剧,也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国应制定相关政策,既能保障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又有利于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引进外资企业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必须改变以往一味发展经济、大开国门、不加选择、盲目引进外资的作法,对于发达国家把我国作为污染天堂以转移污染产业到我国生产的情况,要加以抵制,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其次,要积极加快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变,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我国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国内企业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高能耗、低效率产品的出口转向清洁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未来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是环保产品,因此,要大力研发并占领世界市场,从而既提高竞争力而又保护环境。最后,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增强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应重视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法规的制定,积极与国际法律接轨,尽快弥补法律空白。另外要增强环保意识、继续做好宣传,加大全民参与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Arik Levinson and M. Scott Taylor. Unmasking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4 ( 49): 223-254.
[2]Kalt. J. P. The Impact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Policies on 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G]//M. Spence and H. A. Hazar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rper and Row,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88.
[3]Porter, Michael E. and Class van der Linden.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5 (9): 97-118.
[4]Jaffe, Adam B., S. Peterson, Paul Portney and Robert N. Stavin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 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5 (33):132-163.
[5]Harris, M. N., L. Konya and L. Matyas. Modeli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Bilateral Trade Flows: OECD, 1990-1996[R]. Melbourne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2000.
[6]段琼,姜太平.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2(12):49-51.
[7]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肖红,郭丽娟.中国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92-96.
[9]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2排放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7):9-12.
[10]尹显萍.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8(5):42-46.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focusing on ChinaUS Trade Practices
GAO Fenglin
(School of Economic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almost doubled, and China is expected to be the world’s largest country of carbon emission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port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lated indices of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environment by using cointegration tests, causality test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lative emissions and relative market sha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0 to 2007.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re exists a Granger cause between each other.
篇2
本文对碳会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策略,对于实现企业低碳发展,促进企业会计管理的升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出台政策,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低碳经济在这种背景下也开始受到世人的关注。我国作为新兴起国家,在社会转型期,也需要积极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碳排放问题,需要对企业碳会计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计量,加强碳会计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发展碳会计规范提供建议,以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更好发展。
一、对碳会计的认识
碳会计最初是由美国的StewartJones教授提出来的,是对有关碳排放、碳交易以计量方面的会计问题的统称。这种概念在现代已经有了新的发展,碳会计是指以货币为计量的单位,对企业碳交易过程进行有效认定,对碳交易过程进行计量和披露。通过碳会计能够帮助企业认识到节能减排,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有效减少碳排量,保护环境的目标。目前,实现节约优先、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碳会计与这种经济要求目标是一致的。碳会计有其产生的背景,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作为新兴国家,碳排放量超标,对环境做成了很大的损害,走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个体企业而言,也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创建美丽中国作出努力,这也是个体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实施碳会计计算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评估潜在排放温室气体的风险,能够为企业制定有效方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支持,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另外,碳会计从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对企业的低碳经济有着很深影响,能够帮助企业构建自己内部的含碳产品及服务的成本核算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碳管理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碳会计能够帮助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实现低碳化,便于对企业的监督,能够促进企业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将低碳经济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
要构建碳会计体系,需要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要能够从会计领域的最高法律《会计法》入手,完善碳会计的法律内容,确定碳会计的法律权威,这是企业落实碳会计管理的法律依据。另外,我国要积极制定完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关于低碳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法律.能够通过法律手段,落实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内容,以法律形式加强企业进行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为企业内部构建碳会计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2、普及低碳经济及碳会计知识。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不是很好,原因之一是我国对低碳经济知识宣传的力度不足,很多人没有低碳经济意识,缺乏环保意识,国民对低碳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中,不重视自己的低碳行为。对于企业而言,也缺乏碳会计意识,甚至有些企业对碳会计的就没什么概念,因此,国家加强对低碳经济及碳会计的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公众能够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积极构建碳会计体系。
3、构建碳会计理论体系加强其实务研究。
构建企业碳会计理论体系,是落实碳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借鉴国际上发表的权威报告《碳会计》并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企业碳会计理论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强碳会计的实务研究,能够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环境,在传统会计的指导下,完善我国碳会计实务体系,制定出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会计管理策略,以有效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
4、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以追求利益为主,我国提倡低碳经济,对部分企业而言将会极大的损害他们的短期利益,一些企业会抵触我国的一些关于减排的政策,不一定会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构建碳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需要对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要能够通过监督,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生产,进行碳会计管理。国家可以设置专门的碳排放监督机构,监督企业的行为。一些企业为了逐利,会通过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动机,以逃避社会减排的责任,造成会计环境的不断恶化,国家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杜绝企业的一些不良会计行为,能够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发动社会力量,转变企业的不良会计行为,为碳会计体系的有效构建提供支持。
5、加强碳会计管理工作。
加强碳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对碳排放与交易事项在财务会计框架内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管理,对碳排放与交易的核算进行管理对于企业业务业绩及经营战略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要加强碳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考虑企业环境影响等因素,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企业财务决策,能够基于生命周期进行碳成本核算,通过对成本综合效益的比较,为企业低碳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毛以虎 单位:康奈可广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碳会计;碳排放权;碳管理;碳披露
一、京都议定书与碳排放权交易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使得各国政府、公司和个人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992年,联合国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在1997年12通过《京都议定书》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即发达国家具有强制减排义务(所有发达国家的CO2等6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排5.2%),而发展中国家并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低成本减排,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排放贸易(Emission Trade,简称ET)、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简称JI)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其中,CDM项目正是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同一减排量上存在的不同的成本,即价格差而产生的可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每个发达国家缔约方都有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表现为一种排放权利,就是“碳排放权”。面对碳排放权的排放限额规定,各国可根据自身的减排成本的大小,或者控制自身碳减排量,出售剩余额度;或者超出自身排放限额,购买额外的排放额度,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就因此产生了。可见,本来并无价值的碳排放权,在《京都议定书》的约束下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成为了一种可供买卖的商品,会计上就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需要报告其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及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等。但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尚无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规范,碳排放权交易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会计问题。
二、碳会计的产生与国外研究现状
“碳会计”一词最早是由斯图尔特·琼斯(Stewart Jones)教授于2008年提出的。因为最初以碳排放及交易为核心的温室企业排放引发的会计问题,是纳入排污权会计框架内进行探讨的,但随着碳排放、交易及其披露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学者发现,传统的排污权框架已经不能满足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所有会计事项,需要单独设置一个碳帐户来对碳排放及其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处理,也有学者认为要将碳固(Carbon Sequestration)及鉴证(Carbon Assurance)业务纳入其中,即企业的碳账户在排放市场中进行交易前,须由胜任的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这样,2008年,斯图尔特·琼斯(Stewart Jones)教授将碳排放、交易及其鉴证等会计问题综合到一起称之为碳排放与碳固会计(Carbon Emission and Sequestration Accounting, CES Accounting),简称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这是首次在会计研究文献中独立出现“碳会计”一词,从此,“碳会计”作为一类重要而又特殊的会计事项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从国外文献的研究进程看,Bebbington和Larrinaga(2008)从碳排放配额的会计处理、与碳排放相关的风险核算与报告、与碳排放相关的不确定性核算与报告三个方面阐述了碳会计涉及的内容,指出是否对政府无偿分配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入账以及怎么入账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一种支持净入账法(net approach),即无偿分配得来的碳排放配额不入账,购买的才入账;一种认为总入账法(full approach),即无偿分配来的可视为受赠资产,同样需要入账。碳资产和碳负债的计量基础的不一致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碳排放相关的风险来自于管制风险和竞争风险,高碳产品的竞争力会下降,而能源依存度低、应用新技术的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会提升。
Ratnatunga和Balachandran(2009)则阐述了京都议定书机制的实施对企业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影响,指出碳会计成本要求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或为产品终身为碳成本归集期间,它除了要核算产品整个生成过程中的形成碳成本外,还要核算原材料采购的运输途中形成的碳成本,产品报废、产品循环利用形成的碳成本和碳机会成本。碳管理会计即在传统分析标准与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碳治理、碳信息管理、碳管理培训和碳政策等要素,对采购、生产、销售、产品回收、循环利用等各环节进行有碳影响的分析,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而随着能源管制政策的出台,投资者也开始关注企业面临的“碳风险”,即CO2排放措施的不断出台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为了形成公司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信息披露标准,弥补正是财务制度的缺失,2000年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投资者发起设立了一个国际性合作项目——碳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反映被调查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息,披露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引致的风险、机遇、战略和减排目标、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方法、温室气体减排管理、气候变化治理等四个方面。另外,对于具有碳固价值的森林资源,其吸收CO2的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额外的碳减排指标,因此在低碳背景下,森林资源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为其传统意义上所界定的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更体现为碳固价值,因此对这类可再生能源信用资产会计处理问题也受到Ratnatunga(2004)等学者的关注。
由国外对碳会计的研究,我们发现,碳会计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1)企业碳排放和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2)碳排放权受限引发的企业成本管理和战略决策问题;(3)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和框架问题;(4)企业中可再生能源信用资产价值的再评估与计量问题。
三、国内碳会计研究现状
我国虽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并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削减义务,碳排放-配额机制在我国并尚没有开始实施,因此,碳排放权在我国暂时并不是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并不需要会计予以反映,这造成我国企业的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碳会计相关研究缓慢。
(一)CDM下碳减排量的会计核算
我国作为CDM项目的参与方,可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在我国境内实施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减排项目,由此获得经过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可以抵消发达国家的部分碳排放量,作为其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定量化限控和减排承诺的一部分贡献。CDM项目一种是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另一种是投资于提高能效的项目。于是,CDM下经过第三方独立机构审定和核证,并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即“碳减排量”是有价值的,具体价值大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CDM项目在申请时已有国外买家合同,已约定好了碳减排量的合同价格,另一种是该项目可能还没有找到国外买家合同,这时,要将碳减排量划入中国国家帐户,等买家确定后,确定了交易价格,再由主管机构核准转出。
因此,对于成功注册了通过审核的CDM项目的企业,就需要对CERs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中国第一个CDM项目—是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项目,于2005年6月27日在CDM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之后许多企业参与注册申请了CDM项目。需要注意的是,CDM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程序,从申请到批准最顺利也要3到6个月时间,不论是否注册成功,前期的设计、包装费用至少需要投入10万美元,CDM项目的交易成本较高。
我国碳会计论文比较少,研究范围计较窄,主要是CDM下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应将碳减排量确认为何种类别资产的问题上。主要观点有确认为金融资产、确认为存货、确认为无形资产三种:(1)作为存货的赞同理由为:CDM项目下的碳减排量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为持有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反对理由为:碳减排量是无形的,高额且有风险的CDM申请费怎么办?(2)作为金融资产的赞同理由为:碳减排量是金融衍生产品,拥有自由交易市场,始终以公允价值计量;(下转封三)(上接第272页)反对理由为: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市场。(3)作为无形资产的赞同理由为: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以单独出售或转让,且由于CDM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不属于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反对理由为:碳减排量应该属于流动资产。
(二)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内容
随着政府排放管制的不断强化,企业应逐渐认识到积极进行碳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积极主动应对,企业才能在低碳经济时代占有主动权。反之,如果只是被动接受,很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认为,所谓碳资产管理,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涵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如:碳监测、碳披露、碳减排、碳交易,以及在低碳时代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其他措施。祝福冬(2011)从低碳背景下的PEST分析、树立低碳经营理念、进行低碳流程再造、低碳供应链管理、低碳营销、低碳公共关系以及二氧化碳信息披露等方面介绍了碳管理涵盖的内容。他们一致认为,碳核算是碳管理的起点。碳核算是一个多层次的碳计算、记录、数据储存和数据管理系统,它能帮助企业进行碳排放的精确测量和分析,摸清碳排放量和排放结构。只有有了可靠的数据,企业才能计算“碳排放成本“,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
(三)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会计上主要是对CDM项目产生的碳减排权的确认和计量,对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关注较少,也没有探讨与报表附注相关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方法。另外目前我国公司的碳管理意识还不够明确,没有建立自身的碳核算信息系统,再加上对于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信息,国内没有强制企业披露的要求,这导致我国企业无法或不愿意对外披露其碳信息。在CDP全球世界500强的调查中,13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也只有2家回复。2010年,国资委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于央企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书作了要求,要求上市公司围绕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披露其责任管理和绩效信息。但在环境信息披露上,披露最多的内容是“节能减排”、“绿色办公”和“公益慈善”等有关信息。部分报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披露。大部分上市公司“碳信息”、“水信息”等方面信息披露不足。
张彩平和肖序(2010)认为,我国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应该更侧重于公司具体的碳减排行为,披露内容也应更详细具体,披露信息审计标准也应相对比较简单;在碳信息披露的格式上,张锐认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传统的财务报告中增列碳会计项目或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另一种则是单独报告,提供与碳会计相关的信息。
通观我国和国外的碳会计研究现状,发现我国碳会计研究进展较慢,原创性研究较少,大都是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研究内容比较简单,尚处于简单的碳减排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阶段,虽然学者对碳管理和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但企业整体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实施效果不明显。
四、碳会计未来研究展望
有人对《京都议定书》2012年后的后京都问题表示担忧,认为一旦后续强制减排约定失效,企业的碳排放权的价值将大大减少,关于碳会计的研究也就没有意义。还有学者认为我国会通过碳税的征收来促使企业减排,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在我国市场前景不明朗。
关于这个争议,笔者认为后京都问题一直受到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关注,并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其中,我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他国家也纷纷公开了其减排承诺或方案。因此未来的强制减排是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的未来发展,是不会逆转的。
关于我国减排机制的设计,碳税和碳交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梅德文从三个方面对碳税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可能会先征收碳税,在各方面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碳交易和碳税都会实施。因此,尽管短期我国会征收碳税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但碳交易一定是一个长远的机制,它的实施是个早晚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的碳研究虽在理论和实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处于规范零散性的起步阶段,理论与实务差距较大。我国碳会计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①建立企业的碳核算信息系统,构建企业的碳会计体系;②培育碳会计所需的公允价值准则规范及其市场环境;③研究与碳会计规范相关的配套准则,提高各个准则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Jan Bebbington, Carlos Larrinaga-gonzalez. CarbonTrad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 [J].European Accountin gReview, 2008.Vol17,No.4,697-717.
[2]Janek Ratnatunga, Stewart Jones. 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Accounting: The Paradigm ShiftRequired in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Assurance[R].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Meeting, Anaheim CA.2008.
[3]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3):77-81.
[4]张鹏.CDM下我国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财会研究,2010(1):39-41.
[5]张铭.关好你的碳资产[J].新理财,2011(5):42-43.
[6]蒋婷,陈泽勇.低碳经济浪潮下企业的供应链碳管理方法研究[J].电子质量,2011:34-37.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碳会计;信息披露;低碳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6.05.119
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之一。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国际社会纷纷响应。发展低碳经济,将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切实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尖锐环境问题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国的专家学者开始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大量的研究,以期能够构建合理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对减少企业碳排放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章对国内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试图为碳信息的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
1 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王宁宁(2013)认为碳信息披露主要是企业在碳足迹评估基础上,将其自身的碳排放情况、碳减排方案、碳减排计划执行情况适时的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从而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廖高、张夙、张亚连(2014)认为企业可以单独出具一份低碳报告涵盖低碳质量情况和低碳改进成果,低碳质量情况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碳排放成本、碳排放交易权的情况等;低碳改进成果包括:企业绿化率、绿色税收、低碳技术的使用情况、获得的碳质量标准认证等。周惠明(2014)认为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低碳要素信息和低碳绩效信息。其中低碳要素信息是指可以作为官方正式参考的科目且可以通过货币实际计量的信息的一般财务报表。低碳绩效信息,是指非官方且不能用货币加以衡量,但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披露的与低碳因素相关的会计信息。
2 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目前,我国专家学者主要从两种形式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一是建立独立低碳会计报告;二是建立非独立低碳会计报告。所谓独立低碳会计报告方式,是指独立于传统的财务报告,另外编制和提供一套反映企业“碳资产”“碳负债”等情况的低碳会计报告。所谓非独立低碳会计报告方式,是指将低碳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合并披露,即主要通过在现行会计报表中增添新项目的方式或单独设立气候变化信息模块来反映低碳会计信息。
2.1 独立低碳会计报告
储沛瑶、吴君民(2015)认为在企业内部建立碳影响报告书来计量有关的碳资产和碳负债,并将碳纳入企业的预算,实行全面管理制度,以充分了解碳排放企业的风险和机遇。丁小丽、尚亚楠、丁时勇(2011)认为应在传统会计编制的三大会计报表的基础上以图表的形式编制碳排放的报表或以文字的形式披露CDM项目基本情况、碳排放权计价采用的方法、碳排放权的二氧化碳含量、碳排放权获得时间以及现行价值等信息。陈小平、王德发(2012)也认为应该编制碳信息披露表,对各种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的碳排放量数据进行核算、收集、披露;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2.2 非独立低碳会计报告
谭中明、刘杨(2011)认为企业有必要清晰了解自身碳资产情况,明确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碳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新的会计项目,对企业参与碳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或义务进行核算与计量,并表内化,就形成了旨在加强企业碳资产管理的“碳资产负债表”。闫明杰(2011)认为碳会计的工作结果应以报告的形式系统地表示出来,以供信息使用者使用和参考。除了需要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碳会计项目外,还需要在附注中增加披露碳会计信息,比如环保责任履行情况、国家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等。刘金芹(2010)认为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与碳排放权有关的下列信息:CDM 项目的投资规模、项目的资金来源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信息、CDM 项目的相关成本费用、CDM 项目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CDM 项目的收益、外币折算方法、CDM 收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等。
3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何玉、唐清亮、王开田(2014)研究了碳信息披露、碳业绩与资本成本的关系,他们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越充分,资本成本越低,与自愿披露理论预测相符。而且,因为投资者对碳业绩好的企业披露的碳信息不太敏感,碳信息披露水平与资本成本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碳业绩好的企业可能较弱。他们还发现,碳信息披露与碳业绩负相关,这与合法性理论预测一致。研究表明,碳信息披露是企业的理性选择,企业通过披露碳信息减轻合法性压力,进而降低资本成本。
贺建刚(2011)对世界500强公司以CDP做了问卷调查,并以此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其管理绩效。研究发现,企业披露碳信息的主动性和透明度正日益提高,而且行业差异很显著,这
对于降低信息环境不确定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具有积极意义。在碳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正在积极开展行动,但实际绩效却不容乐观,80%以上的企业还没能够达到减排目标,而且极少数可能在短期不会采取行动。
王仲兵、靳晓超(2013)以沪市89 家社会责任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构建了碳信息披露指标(CDI)并实证检验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发现结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较少以至于资本市场信息不能充分反映,目前碳信息被认为是社会责任中环境信息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导致碳信息的增量信息功能缺失而使资本市场反应不足等,当前要实现资本市场碳信息披露的企业价值反应,其基础工作是构建规范的碳信息披露体系直至碳信息披露准则。
4 研究启示
我国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他们不同的背景以及目标的不同,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没有形成全面的体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气候的变化,企业经营将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碳管制的影响,民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中央政府更是力主低碳发展战略。因此,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要兼顾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需要做更多经济后果的研究以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法规。
参考文献:
[1]王宁宁.低碳时代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2):120-121.
[2]陈小平,王德发.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10):14-16.
[3]刘金芹,荣云松.碳信息价值研究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4(4):23-24.
[4]廖高,张夙,张亚连.“四化两型”建设与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实施路径[J].会计之友,2014(5):33-35.
[5]周惠明.低碳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框架设计[J].财会通讯,2014(19):127-128.
[6]储沛瑶,吴君民.财务视角下企业碳排放战略管理探究[J].财会通讯,2015(2):69-71.
[7]闫明杰.碳会计的会计体系构建探究[J].商业会计,2011(7):7-9.
[8]贺建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J].财经论丛,2011(4):87-92.
[9]丁小丽,尚亚楠,丁时勇.低碳会计产生的必要性及其与传统会计的差异[J].会计之友,2011(25):46-47.
篇5
2011年4月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第七届CFO高峰论坛上表示,在低碳时代,企业必须实现低碳化,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收益。如何通过各种的工具、产品以及手段最小化管理风险,发现机会,提升碳资产价值,应该是碳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作为中国最大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北京环境交易所在2009年6月18日与全球最大碳交易所――欧洲的BlueNext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cDM项目在BlueNext平台上的同步。这为中国的碳交易卖家直接面向全球买家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
强制减排是趋势
近几年来国际碳市场发展迅猛。交易量从1998年的190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将近87亿吨。200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到144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后,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称,中国碳市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梅德文介绍说,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碳市场可能都会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减排量交易为主,但CDM只是单向双边场外交易活动,尚不能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国内碳市场。而且整个2009年,中国CDM市场交易量只有13亿美元,还不到全球碳市场的1%。接下来有可能发展的是国家自主减排行动,以及双边合作――NAMA,比如中日、中美、中欧等,这是一个新的产品项目。
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引入的3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其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低销额度交易。国内CDM项目需要向发改委申请,并在联合国注册。尽管中国CDM项目总减排量占全球的37.25%,但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数量却很少,落后于印度与巴西;同时,我国在CDM交易中的议价能力也比较低。
中国目前还存在自愿减排(VER)市场。很多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投资获利、管制预期等动机,自愿购买碳减排量,以抵消其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碳中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因此产生。
与CDM不同,VER不需要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也不需要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只要能够找到买家即可进行交易。因此VER交易省去了许多中间申请的环节,节约了大量时间一最快大约一到两个月就可能完成交易。2010年6月5日,中国第一个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成立。梅德文在平台成立时表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推动“熊猫标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的发展、应用与完善,努力使其成为国家认可的自愿碳减排交易标准。2011年3月29日,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HK,0817)通过北京环境交易所成功购买16800吨“熊猫标准”自愿碳减排量,这是基于“熊猫标准”所开发的减排项目减排量的首笔交易。
梅德文认为,VER由于市场规模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只能够起到促进中国碳市场能力建没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国碳市场发展的一次“演习”。但就现状来看,VER市场仍是中同碳市场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可以为将来过渡到强制减排市场做准备。
除此之外,最新的政策动向是特定行业、特定区域(双特)碳交易试点的提出,其本质就是局部总量控制下的碳市场。2012年1月1号起,欧盟将向中国航空公司强制收取航空排放费,这有可能倒逼促进中国行业减排机制的发展。
梅德文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碳市场、碳金融,一定是在强制减排背景与金融背景下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将会从CDM市场到VER市场,到双特,再到NAMA,并最终走向碳金融市场。”
碳排查是关键
在低碳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碳交易需求已经开始浮现。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碳资产管理服务部门、机构的建立。梅德文介绍说,所谓碳资产管理,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涵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如:碳监测、碳披露、碳减排、碳交易,以及在低碳时代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其他措施。这些行动的自愿或是强制属性,将取决于企业所在的政策监管环境,其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营及品牌价值。
碳资产管理一般包括碳检测、治理与战略、碳绩效评估与披露等。梅德文将碳资产管理分为7个步骤:第一是准备工作,第二是摸底监测,第三是设定目标,第四是信息披露,第五是评估改进,第六是实施计划,第七是碳交易。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效率;碳排放;DEA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3;F22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2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资源的高投入、环境的高污染,以及低效率和碳排放剧增,即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与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温室气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碳排放强度看,我国的碳排放强度不但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例如,2010年我国每万美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3.8吨,是美国的3.8倍,日本的6.9倍, 欧盟的 6.3倍,巴西的7倍,印度的1.6倍①。
“十三五”纲要已明确提出,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在研究经济效率的同时,把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利用经济模型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对于推进低碳发展、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
2003年,英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低碳消耗和低污染以获得高产出,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推动经济的发展。J. A. Duro 和 E. Padilla利用 theil 指数分解法,证实影响碳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1]。Kei Gomi,Koji Shimada等对建立区域低碳社会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发展应该建立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制定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计划,通过温和的经济增长来实现目标和计划[2]。M. David等分析了不同国家及部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3]。Toshihiko Nakata,Mikhail Rodionov等认为全球应通过构建一个新的能源系统向低碳社会转型,常规的能源系统侧重于世界能源供给与需求网络,新的能源系统应该是立足于减少全球碳排放,更改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创新系统[4]。Fankhauser S借鉴英国的经验,为碳减排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际可行的建议。他认为,给碳定价是至关重要的,但低碳还必须解决更广泛的市场、投资的政策和行为失败问题,这反过来提高政策的复杂性和协调的问题。碳转型主要是革命的生产,而不是消费。供应方面的创新和需求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行为,但前者占主导地位[5]。Xue J, Watanabe S.通过分析日本的碳排放现状,对日本政府对气候管理和能源管理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广泛开展能源外交、建设能源储备、大力发展新能源以保障能源供给,推动了日本传统社会向“新型低碳社会”的转变。日本的气候政策和能源政策对于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6]。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针对碳排放和能源政策的研究,对于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学者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
1.对低碳经济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陈诗一基于SBM-DDF-AAM低碳经济分析理论机制,构建了低碳转型进程的动态评估指数,并对改革以来中国各省级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估和预测[7]。朱承亮在考虑非期望产出SO2和COD的基础上,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从效率视角对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效率较低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但效率较高的省份未必全部为东部省份,个别西部省份在一些年份均处于生产前沿;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8]。刘瑞翔利用了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发现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是中国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9]。周莹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了省域低碳经济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0]。相关学者对省域低碳经济效率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各省低碳发展的差异,进而对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对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林伯强得出对我国碳排放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和能源强度[11]。涂正革发现:经济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5百万吨(MT);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很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节能技术与工艺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12]。李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回归,考察了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认为产业结构对改善碳排放效率最有成效。史亚东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主要能耗行业在碳减排约束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碳减排约束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1314]。贾登勋利用Tobit模型研究了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15]。
中国学者主要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回归等方法来研究我国的碳排放和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碳排放的相关因素,进而探索改善碳减排的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低碳经济效率极低(有效值低于0.45)地区有:河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河北、山西等7省,说明这些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迫切。例如山西省,GDP为12 113亿元,CO2排放量为10 396万吨,资本存量为11 511亿元,劳动力人口为1 790万人,能源消耗为19 336万吨。山西省是明显的高排放、高能耗省份,产出并没有高出平均水平,低碳经济效率极低。甘肃省,GDP为5 650亿元,CO2排放量为4 048万吨,资本存量为6 155亿元,劳动力人口为1 492万人,能源消耗为7 007万吨。甘肃省各项指标都很低,但其低产出是低碳效率极低的最主要原因。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基于交叉评价DEA方法,测度和评价了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低碳经济效率,避免了传统DEA模型中权重依赖性的缺陷。
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基本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分布,且省际差异明显。从区域层面上看,低碳经济效率东部为0.68,中部为0.58,西部为0.48,同时,从省际层面上,各省低碳经济效率差异较大。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湖北、海南等7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河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河北、山西等7省,这些地区低碳经济效率最低。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低碳经济效率低下的主要来源。在明确了省际低碳经济效率差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分析每个省市效率低下的原因,考虑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战略,有的放矢。例如,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煤炭产区,属于传统能源大省,煤炭开采与加工对地区碳排放影响较为显著。山西高能耗行业所占比重达到53%,因此其低碳化进程中,应加大煤炭开发使用领域的技术投资,强化高能耗行业研发管理力度。
(二)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的手段
1.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应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提高能源效率。以“高能耗、高产出”的辽宁省为例,应当在产出不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2.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限制“高能耗、低产出”产业的发展。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比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以山西省为例,面对其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特征,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
3.提倡低碳消费与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消费直接关联。要求在大幅度提高经济指标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只有通过节能减排、要素重置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改善才是低碳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鼓励自主研发,加大技术投入强度,完善碳权交易平台和碳基金运营模式。完善碳交易平台,将碳排放纳入效率评价体系,激发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政府为低碳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拨款,同时鼓励民间投资,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与资金支持。
注释:
①此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中二氧化碳数据来源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
[参考文献]
[1]Duro Juan Antonio, Padilla Emilio . 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er capita CO2 emissions : A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by kaya factors[J] . Energy Economics , 2006,28(2):170187.
[2]Kei Gomi, Koji Shimada, Yuzuru Matsuoka, et al. Scenario Study for a Regional Low carbon Society[J]. Sustainability Science . 2007(2):121131.
[3]David M, Christopher Y. Achieving deep reductions in US transpor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cenario analysi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Energy Policy , 2009,37(12):550559.
[4]Nakata T, Rodionov M, Silva D, et al. Shift to a low carbon society through energy systems design[J].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0,53(1):134143.
[5]Fankhauser S.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a lowcarbon economy: lessons from the UK[J]. Climate Policy, 2013,13(3):345362.
[6]Xue J, Watanabe S. Low Carbon Economy in Japan[J],Handbook of clean energy systems,2015(6):37193753.
[7]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8):3244.
篇7
关键词:低碳建筑;发展;互动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房屋建筑作为人类所必需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发展快、能耗高、建设量大、碳排放量多,而节能减排成本又较低、效果较好。因此,建筑行业被认为是走向低碳经济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行业,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建筑,尽可能减少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将成为房屋建筑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1低碳建筑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积聚增加,随之而来的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 % 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排放温室气体。据统计,我国的建筑相关能耗已经超过工业成为社会第一能耗大户,占总能耗的46 .7% 。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在相同技术条件下,我国在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3 倍。因此,实现低碳建筑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碳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提供具有合理舒适度的使用空间的建筑模式。它要求通过碳排量计算来评价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减少总的温室气体存量,从而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最终实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共生,做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2低碳建筑的核心
低碳建筑的评价原则是:以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说话,我们文化、习惯、地理都不一样,很多技术在国外适用,在国内却并不适用,从节能上看,我国实际能源数据,如美国的烘干机,这种高效能烘干机对我国不大适用。某些建筑或许真的能达到节能百分之多少的目标,但这种所谓的节能可能是在与那种未曾采用节能手段或技术、产品但为了追求较高舒适度或其他目的而使用大量高能耗设备的建筑运行情况相比时得出的结论,至于此类节能建筑的实际能耗,则可能比传统模式的建筑能耗还要高。走低碳建筑之路是时代必然的选择,也将是赢得民众认可、赢取市场先机的必经之路,因此,谁先踏上这条路,其实是抢占了市场的先机。此外,由于国家缺乏全面的权威认证,所谓高碳还是低碳,很多时候,都只是生产厂家的自说自话,明明是高碳的产品也能包装得很低碳,因此应加强低碳的认证体系建设。
3低碳建筑开发阶段及其互动分析
低碳建筑的开发,要求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低能耗低污染的开发路线 从项目开发的角度,低碳建筑的开发包括项目的前期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以及建筑物最终拆除报废等阶段。然而当前的研究只是将开发周期各阶段看作是一个个独立体,单纯地研究其对建筑碳排放所造成的影响,而缺乏其内在关系的研究因此,分析各开发阶段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对开发低碳建筑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3.1正向作用分析
所谓正向作用分析,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基于前期工作对于后续阶段的影响性进行的分析。由于运营维护阶段对后期拆除报废影响不是很显著,故在此不作分析。
3.1.1前期决策阶段及其对后 续阶段的影响分析
前期决策阶段是低碳建筑开发的首要环节,作为行为主体的开发商与相关咨询机构对低碳建筑开发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和社会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设定建筑物的低碳目标,并对其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技术经济分析,最后作出投资决策与传统建筑开发所不同的是,低碳建筑的开发要求开发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立足于全局树立低碳意识,并设定一个清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低碳建筑目标,其他阶段则将总目标分解细化,按此目标要求实施低碳控制 决策阶段统领着低碳建筑开发全局,对其他阶段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1.2规划设计阶段及其对后 续阶段的影响分析
低碳建筑的规划设计是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以及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的要求,进行设计工作,并为低碳建筑项目提供建设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过程。该阶段提供的图纸及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此外,规划设计阶段对建筑的能耗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在项目后期运营维护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采暖供热能耗大室内通风采光不佳以及拆除报废过程中部分建筑材料不能回收利用等问题,则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就埋有伏笔不难发现,规划设计阶段是低碳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它使得低碳总目标经规划节能设计而具体化,可控及可操作,同时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3.2逆向作用分析
所谓逆向作用分析,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后续工作对于前期工作的影响性进行的分析 低碳建筑开发中逆向作用较为显著的是运营期(运营维护和拆 除报废阶段)对建设期的影响 施工阶段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即后续阶段的反作用。
运营期 (运营维护和拆除报废阶段)决定建筑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业主的节能意识,对废弃物 废旧建筑材料和垃圾的回收和循环使用的技术发展,及成本因素 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等其中,物业管理单位是运行阶段公共部位的管理主体,对低碳建筑的运行服务水平起着较大的作用。传统物业所配置的设备系统之间只能独立运行,加上传统的物业管理侧重于现场管理,着眼于有故障时维修处理,具有 维持的特点,在无人监控下就会有空转,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难发现,传统物业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其非正常运行,并且在维修费用与使用效率的权衡中,尽可能降低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仅考虑其经济性而并未考虑到设备设施的碳排放,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低碳建筑要求物业的低碳化管理,要求物业管理在项目前期介入,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建造等阶段,从物业低碳节能管理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进行主动管理。
在决策与规划设计阶段早期,设计人员要立足于全局考虑环境社会因素,同时应让各参与主体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发商材料设备供应者物业管理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参与其中,形成团队,充分交换意见共享信息,从而进行一体化设计,进而降低对施工建造运营维护以及拆除报废等阶段的不利影响,最终实现建筑物的低碳化。
结束语
低碳建筑的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低碳建材与节能设备设施是其物质及技术支撑,对碳排放的主要阶段进行控制同时保证其低碳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建筑各开发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动性的核心在于低碳建筑开发前期的决策与设计,要求各参与主体间的互动,进行一体化设计;材料设备的低碳技术、可回收技术以及其他低碳节能技术是低碳建筑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材料与建筑材料的低碳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加州CCER试点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80-03
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全球性。各国政府和机构都在积极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及创新利用市场机制等。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命令规制手段和市场激励手段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科斯定理是其交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它是指在国家、地区或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赋予碳排放行为合法权益,将其进行量化,并允许其拥有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权利,以此达到减少碳排放总量的目标,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2005年,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碳排放权成为国际商品,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机制,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发展。从2005年开始,欧盟27国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3国启动了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EUE mission Trading System),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已经进入第三阶段(2013-2020),目标是到2020年在1990年排放总额的基础上降低20%。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The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RGGI)是美国第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强制性减排体系,由美国东北部及大西洋沿岸中部的10个州组成,只针对电力部门的区域温室气体项目并进行排放权拍卖,目标是到2018年降低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10%。2007年,西部气候项目(The 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WCI)正式成立,发展至2009年底共涵盖美国西部七州和加拿大四省,目标是到目标是到2020年该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5%。2013年1月1日,美国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转。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深圳碳市场鸣锣开市,作为唯一进行交易的试点市场运行至今近半年,为其余试点提供了实际运行经验,紧随其后,11月26日,上海碳交易上线,11月28日,北京碳交易上线。
美国加州经历了六年的准备,于2012年正式启动加州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州的机制综合了美国及欧洲其他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的最佳做法,总结了美国区域性的排放权项目经验,并进行了创新。加州排放权项目包括约139家工业企业,并且已经开展了三次排放权的拍卖。加州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实施方面的经验,对中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根据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实际运作情况,重点介绍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排放限额的设定、分配、拍卖、补偿及法律监督与处罚。
1 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述
加州的总量管制和交易项目是实现《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又称AB32公司法)的关键要素。排放限额与交易计划采用市场机制来奖励减轻污染的公司,确保加州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该项目共分作三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2013-2014年),第二阶段(2015-2017年)及第三阶段(2018-2020年),每一年,允许排放的水平和额度数目都要下降。
加州已于2012年11月举行了第一次排放权配额拍卖,各相关企业于2013年1月1日已开始执行该项目。第一阶段(2013-2014年)的企业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年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及加州内的电厂(年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和电力进口商;第二阶段(2015-2017年)增加天然气和交通燃料供
应商。
在加州的总量控制和交易项目下,所有的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必须强制上报,在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备案,每年上报其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获得或购买排放权配额的方式来支付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每一个排放权配额就相当于一吨温室气体(一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所有上报的排放量必须通过公认的独立第三方验证,并得到加州的认证。没有完整或及时上报将面临经济处罚,同时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会上报的减排量。
2 设定排放限额
如何设定排放限额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问题。加州为地区排放权的总量设定了限额,旨在到2020年把加利福尼亚州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相当于减少15%。2013年的排放量目标比预计2012年排放量低百分之二,2014年下降两个百分点,以后每年(截止2020年)排放权总量每年下降三个百分点。目前,加州的排放权总量管制涵盖着多个行业累计600家企业(每年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的企业),从2013年开始包括发电企业和大型工业企业,并计划于2015年增加天然气、交通燃料和其他燃料的供
应商。
3 分配排放配额
加州的机制综合了美国及欧洲其他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的最佳做法,通过在计划初始免费提供许可额度来帮助完成过渡,允许公司企业储存其额度以便将来使用,并且建立了额度储备以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每一年,允许排放的水平和额度数目都要下降,从而为大幅减少排放提供逐步的但却强有力的推动力。同时制定排放权份额时,不是基于企业过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是基于企业的产量,并将企业和行业内最好的企业进行对比,建立排放权标杆。
具体来说,大型工业企业在项目开始之初可获得免费的排放权配额,但是在项目后期必须购买拍卖的配额。工业部门的配额量按照该行业平均排放水平的百分之九十进行分配,并逐步下降。这个排放平均水平是基于企业的能效水平对标而计算得出,从而奖励高能效的企业。按照企业的产量和效率水平,每年对企业的配额数量进行调整和更新。而电力公司可获得免费的配额,配额的额度按照近年来平均排放水平的百分之九十而设定。但是,电力公司必须拍卖所有配额,其拍卖所得必须返还给电力消费者。
4 拍卖排放配额
到目前为止,加州已分别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和2013年5月成功举办三次排放权的拍卖,拍卖的最低价格维持在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0美元。同时加州利用追踪系统(CITSS)对排放配额的使用情况(包括二级市场)进行追踪。加州政府鼓励市场广泛参与,并采取了特别措施维持排放配额的拍卖价格,包括为碳价格设置了保留(最低)价格,防止价格过低;以及建立成本控制储备,并保存配额总量的百分之四保存作为战略性储备,其目的在于将成本维持在可管理的范围,同时也确保配额能有更高的定价。另外,为防止市场操纵行为,限制配额保留数量和购买数量。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年,第二及第三阶段为期三年,能对市场进行更好的调控,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
5 排放权补偿
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定排放权补偿必须是额外的、可量化的、真实的、可核查的、可实施的及永久性的。排放权补偿项目必须满足加州认可的条款要求,并通过获得加州公认的第三方验证机构的核查,其份额不能超过总减排义务的8%。
6 法律监督和处罚
每年受到总量管制的行业提供的配额和补偿占前一年排放量的30%。每三年,这些行业提供的配额和补偿,涵盖在这为期三年的阶段中剩余的排放量(第一阶段为期两年)。如果没有按期完成目标或配额不足,期限外的每吨排放量必须获得四个配额。也就是说,排放权配额的价格将提高至原价的四倍,对那些没有按期完成目标的企业进行处罚。
7 对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建立到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排放权的总量控制和交易,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机制,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这个市场的建立和正常运转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中国的排放权交易试点从项目开始到市场的启动,筹备时间非常短,同时七个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与实施的规则也不尽相同,各地在碳交易体系的政策法规、核查核算、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平台搭建等领域做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成果,这也造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复杂局面。
在碳排放权补偿方面,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对CCER的进入做出不同规定,在已公开的方案中,上海市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草案)中对CCER的使用限制为年配额的5%;天津的试点实施方案中规定了10%的比例;这两个试点均未对项目范围进行限制。而湖北、广东则规定了用于抵消的CCER需为省内产生或省内备案的项目,比例均为10%。北京市的抵消比例大约为5%(有部分优先考虑西部地区项目),同时北京市辖区内项目获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必须达到50%以上,即对想使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的企业来说,每使用一吨的CCER其中就得“搭售”半吨的本地项目;重庆市的抵消比例约为8%,可能限制在本市范围内;深圳比例尚不明确,但也将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减排量。
篇9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产业高投入、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扩大。在高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成为能耗之首,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本文选取高能耗建筑产业,对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技术路线、研究理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能源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对与建筑产业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有个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助力“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
2.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技术?国外主流的观点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而言,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现有的技术(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2]。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创新起于毫末,但最终将通过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另一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如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文献研究发现,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即以情景分析为核心和以技术预见为核心,这两种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技术选择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过模拟政策措施和技术发展情景对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关键问题,对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文献[4];而技术预见则在综合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术预见结果为主要依据,得到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如文献[5]、[6]。
2.2 主要国家的低碳技术路线
低碳技术种类繁多,各国家和地区对低碳技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欧盟注重走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7],日本侧重于节能技术[8],美国则选择了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9](见表1)。
国家技术前瞻课题组就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应用时间做了预测,其中建筑节能和能耗输配系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6]。吴昌华(2010)针对中国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分析,分析了各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成本,提出了一个低碳技术创新链条概念解决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节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的第一阶段,未来新概念低碳建筑还处于探索阶段[10]。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允许中国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走低碳节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11],有学者采用情景模拟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透过对28种低碳技术的模拟分析,认为我国2050年实现减排任务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术路线图作为脉络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术战略、产业结构规划和明确的减排目标和任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提。从文献的研究看来,未来的低碳技术创新趋势应该是走“减碳”、“碳中和”、最后到“负碳”的技术发展路线。
3 低碳技术研究理论
学界较著名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低碳技术体系研究理论包括史帝芬·巴克乐的稳定楔理论、麦肯锡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和乌恩鲁的碳锁定理论等。
稳定楔理论[13]是目前被公认的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创立者史帝芬·巴克乐和罗伯特·索克罗从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中筛选出了15种关键技术,将其命名为“稳定楔”,认为这15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像楔子一样,在稳定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把15种“稳定楔”技术分为5类,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管理的技术;②燃料使用的转换与CO2的捕获及储存技术;③核能发电技术;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术;⑤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技术。稳定楔理论第一次全面审视了人类现有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技术的碳排放贡献及其减排潜力对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进行了筛选,为人类的减排行动指出了重要方向。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是麦肯锡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支持下开发出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14]。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该成本报告不仅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和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投资和融资需求均做了详细的评估及成本估算,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动态性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减排,包括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与“稳定楔”理论不同的是,麦肯锡评估报告不仅注意了各种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减排潜力,而且分析了各种减缓技术的应用成本与投资需求。这对政府和投资决策者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碳锁定理论是由格利高里·乌恩鲁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能源政策》陆续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锁定》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碳锁定概念。他认为,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存在,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结合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的发展,即“碳锁定”。其来源主要来自技术、机构、产业、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
碳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高能耗产业,研究指出,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进而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
文献[18]认为,由于内部惯性,解除碳锁定需要外生事件的冲击。如相关技术的危机、政府规制、技术突破、消费偏好的改变、“缝隙”市场和科学发现等6大方面。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能耗产业的碳锁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评估
4.1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演变
早在19世纪,“生态建筑”就出现在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中。“绿色建筑”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融入了绿色建筑理论中,以1993年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为标志,形成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随之出现,学界开始从能源、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进行研究[22~24]。
国内对建筑业创新研究也经历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建筑的演变过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为“标题”关键词分别检索,其时间序列统计见表2。经分析发现,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起步较晚,内容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表2数据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低碳技术为主题的文献只有17篇,发表时间集中在近2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未作统计)。说明有关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
在绿色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方面,文献[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术创新是基于成本竞争和服务考虑,而未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如“总框架、目标人群、教育、结构调整、激励改革和风险补偿、绿色建筑标准的改进和税制改革”等七大方面来解决。建筑技术研发创新也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来进行[26]。文献[27]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建筑产业的脱碳,减少碳排放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标准综合建筑。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如环境控制、LED节能、节能技术集成网络等)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国家对能源的过度需求[28]。如文献[29]基于英国建筑产业评估状况,指出建筑高能耗产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专家团队,采用垂直整合设计、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和研发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与建筑产业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也有学者从建筑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新型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证建筑产业的低碳可行性。文献[30]以山西建筑产业为例,指出“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是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实现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定碳排放基准线,促进行为节能和行为减排,分析可行资源,建立高效的系统调适和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33]。
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亚绿色之星、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基于全寿命周期为主轴构建指标,内容多集中在绿色节能和绿色宜居等方面。权重则根据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碳排放和设计中创新的评价指标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绿色之星”体系中有单列指标对建筑的技术创新进行评估。
对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学者在现有绿色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评估内容[36],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37]为我国低碳建筑社区减碳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国家统一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未权威公布之前,有关低碳建筑评估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探讨。
5 技术进步与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随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 [38]。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国际性比较可以帮助了解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文献[39]认为建筑节能和能效提高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或设施的使用,这也是节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与建筑的能效关系密切,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产业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献[41]对建筑产业上游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能做实证分析发现,只有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率。利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显著降低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国钢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潜力还有很大空间[42,43]。 建筑材料产业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能耗[44];文献[45]通过对我国6大产业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能源效率的长期或短期分析结果看来, 建筑业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6 结论与展望
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集成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献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个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建筑行业的特征和在当今高能耗产业“碳锁定”状态下如何从技术、政策和操作层面来实现低碳建筑产业的革新,即从技术创新的本身规律上来解决当前能源紧张和碳排放问题,以综合集成、多维度和多种技术系统集成管理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控碳技术、提高能效为绩效指标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来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隽, 胡秀莲,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 2009.
[6]钱祖.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R].创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吴昌华. 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报,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6-20.
[34] 施骞,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7]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J].动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韩一杰,刘秀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各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篇10
关键词:低碳采购;绿色采购;环境管理;供应链;饭店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108-04
一、引言
企业采购的材料和产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均会对降低环境冲击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环境管理倡议,GEMI,2001),故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将环境管理与采购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环境管理技术的传播,这是企业提高环境绩效(Robert Handfiel,Steven v Walton,et al,2002)及获得真正的竞争力(GEMI,2001)的有效途径。
尽管饭店采购从传统采购过渡到绿色采购已经经历了一场采购范式的革命,然而,现行的绿色采购由于仅仅关注所采购商品或服务在使用、加工、替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未能将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物)分解等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因而使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而难以真正全面满足饭店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呼唤饭店环境管理的深化,并由此催生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采购过程和模式的问世。2003年,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它为包括饭店业在内的诸多业态指明了一条新的企业绿色管理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并进一步导致了最近(2010年上半年)一个崭新概念――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出炉。从理论上讲,低碳采购将开启新的饭店管理理念、文化、环境、过程,并将引发经营管理人员行为模式的变迁。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及绿色采购工作,厘清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概念、内涵、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已经正当其时。饭店的低碳采购不仅是绿色采购的延伸,它更是一种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这一更为系统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既可降低饭店的总体采购成本,又可降低采购过程和供应链中的总体碳排放。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饭店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同时,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普及将使饭店业真正获得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营之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涉猎有关饭店绿色采购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本领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然而,随着世界饭店业的快速发展,饭店绿色采购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有必要来评估及重新审视现行饭店绿色采购的现状及问题以便找到应对变化的对策。不仅如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以国外的饭店业为研究对象,鲜见针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饭店业实业界和学术界加深对这一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在国内的实施和普及,同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当然,中国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对世界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
尽管已有学者就绿色采购和低碳饭店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然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定义直到2010年才由洪文艺提出。在他看来,“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要求饭店在采购设备、物资、食品时,既要关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又要关注所购商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加工、消费、降解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在综合比较权衡中作出既有益于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选择。这一定义较好地把握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通过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进行概念对比,可以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差别。绿色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并作出环境保护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再循环、再使用、材料的替代使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当我们选择所关注的环境因素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在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各个环境因素均被考虑;而在后者,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及降解等因素并未涉及(见表1)。比较显示,低碳采购管理比绿色采购管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生态性、技术性。
三、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饭店采购管理流程一般由5个步骤组成:制定采购计划;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采购方式;商品验收、入库和使用的动态管理;总结、修正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方法是:对应传统饭店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步骤)上实施不同内容的“低碳干预”。即:考虑饭店的环境绩效和减碳目标;比较商品的碳排量;选择低碳排量的采购方式;对商品库存和使用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对结果进行总结、调整和修正并制定新的低碳采购管理方案和目标(如图1所示)。干预的结果是:饭店通过自身的低碳采购努力达到减排的目的,并不断提高饭店的整体低碳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使饭店业为全社会的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必要性
(1)在气候、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加剧之时,国际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注重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深化饭店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又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因此,饭店业有必要采用低碳采购来降低资源的利用以为国家的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3)“全球环境管理倡议”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饭店企业为降低环境影响,有必要通过低碳采购来对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流程加以干预。
(4)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对现行绿色采购管理流程的革命性再造,饭店企业对
自身真正竞争力的持续追求使得低碳采购成为必然。
2 可行性
同传统的饭店采购比较,低碳采购管理具有“新颖性”、“生态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新颖性。低碳饭店及低碳采购管理均是新生事物,前者以饭店的资源节约性和环境保护性为特点,后者则表现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预示着低碳采购管理在低碳饭店创建的热潮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获得较大的成功。
(2)生态性。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低碳排放。饭店要么通过购买低碳材料、商品,要么鼓励提倡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实现低碳排放。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通过供应链干预来从源头上和全过程降低饭店运营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冲击。这一环境价值取向顺应了国内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潮流,必将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并走向成功。
(3)文化性。饭店的生产经营是一种生产方式,饭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消费方式,饭店的低碳采购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新的采购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消费文化。这一文化营造恰好契合了国家对新型旅游文化的弘扬,更具体地说,它是对中央政府于2009年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方式”的一种管理响应。文化上的融通可以使饭店的采购部门借助政府对低碳消费文化底蕴的主导式夯实,消除或减少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文化壁垒,培育饭店低碳消费的客源市场。
(4)经济性。采购是饭店运营和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瞄准所购买的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性,这实际上有助于节约采购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利于饭店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这一经济性特点本身便可充分调动饭店业主从事低碳采购管理的积极性。
五、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政府创建低碳化的政策体制环境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稳定平衡全球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企业固然应当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然而,在环境体制尚未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环境机制尚未有效运行,特别是当饭店采购部门的经理认为环境管理的成本高(如认为循环使用意味着不经济等)的情形下,企业的环境行为特别依赖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当前,中国饭店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包括饭店采购的低碳管理在内的饭店自身的低碳化管理。但仅有饭店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鼓励性、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公平、合理的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饭店低碳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政策体制环境因素。引导性政策可以使饭店企业明晰努力的方向,鼓励性政策可以激发和调动饭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潜能和积极性,而合理的体制、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阶层和部门实施低碳管理的社会责任。
2 饭店业主及管理者树立低碳理念
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国外的实践表明,采购部门及采购经理已经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在没有强制性和奖励性措施的情况下,中国饭店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和低碳理念指导的低碳行为,可能会脱离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饭店业加强环境绩效、实施包括低碳采购在内的低碳管理的直接动力,往往来源于饭店业主和管理者所持有的低碳理念和他们对饭店环境绩效的不懈追求。
3 选择专业化、集约化的低碳采购方式
由于单体饭店所占比例大,个体采购规模较小的原因,中国饭店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以购买式(临时性)采购、比较式采购、招标式采购等方式为主。前两种方式常使饭店采购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招标式采购一般只适用于四、五星级的饭店,更多的中小型饭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一般不会采取开招标会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即使是招标式采购,也多以成本和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对环境因素考虑得不多。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委托式采购、网络式采购、集团式采购等专业化、集约化的采购方式有利于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化,其中,委托式采购是指饭店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采购公司,并对采购公司提出低碳要求和低碳管理目标;在网络式采购中,饭店企业采用“绿色+资本+网络”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资本”、“网络”这三大抓手,可推进中国饭店业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采购流程战略转型;集团式采购,无论是若干个单体饭店组成采购联盟或联合体,还是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集团的统一采购,均能以集团的优势来提出低碳管理的目标诉求,以达到提高饭店环境绩效的目的。
4 从有关研究机构获得技术支持
尽管低碳理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各领域、各行业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之中。专业技术往往依赖于专业机构的研究,饭店业只能从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持。当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在有关商品贴上“碳标签”的做法,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贴“碳标签”的尝试。但由于饭店采购的商品涉及的行业和品种特别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较为成熟的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技术,特别依赖于有关环境组织和饭店协会等机构的权威。
5 提供低碳采购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
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低碳采购管理人才必须做到:掌握丰富的低碳知识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和较高的环境责任感;有追求平衡的心态和工作技巧,即在追求饭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平衡以及饭店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善于追求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追求采购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同时保持采购人员心理的平衡。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意识、伦理、道德、意志和情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自身的责任承担,已经不可能无视环境问题的存在。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都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付诸实施。同时,有关“低碳”的研究也正在成为国内外饭店业研究的热点。饭店环境管理应当注入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推动绿色饭店的创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转型升级;具体到饭店绿色采购,则是推动饭店低碳物流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与上、下游企业的低碳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