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镇以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村“两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以脱贫攻坚为契机,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一年的努力,4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我镇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几年来,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镇共有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其中4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采取土地流转、产业周转金入股分红等模式。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镇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一是制定发展计划。镇党委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调研摸底,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结合政策,高标准发展。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一是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助力集体经济增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既可以把村两委解脱出来,让群众唱主角,也可以让村级组织通过服务增加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增收。目前全镇已发展青脆李、猕猴桃、黄金梨800余亩,群众对特色产业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三是搞好对上争取增收我镇引导各村发挥优势,搞好对上对外争取,对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积极申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镇村项目少,农业发展不均衡,底子薄,自然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民产业发展积极性弱,部分干部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创新精神不够,存在畏难情绪等。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人才、缺资金、缺政策支撑依然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发掘和培养创业致富能人,为此类人才给予最优惠的政策保障。
篇2
1.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培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村干部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为了解决村级“有人办事”的问题,选任的村干部大都年轻、文化高、有魄力、有市场经济意识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这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人员保障。
1.2落实政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文件精神,对村内的沟塘、荒山、荒坡等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签订专项承包合同,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原村办集体企业解散后遗留的厂房以及其他村集体闲置资产,以出租形式转让使用权,收取固定租金;把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补助资金投在优势特色产业上,获取投资分红,如兴泉村、基佐村年均可分配到1—4万元的投资收入。
1.3强化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华坪县委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务体系,加快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加投入,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如:修建涵闸、疏通排灌系统,建设机耕路、防渗渠,使60%的村组初步实现了渠、道硬质化。二是搞好科技服务,实施科技兴农。通过培训、发放科普资料、组织种养专业大户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农民掌握运用科技的能力。
1.4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华坪县55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及898个村民小组大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公开制度,开展村级财务委托服务工作,强化对村级财务收支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华坪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华坪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低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认识有误区从农村实行以来,人们头脑中单一家庭经营模式的烙印很深,基本忽视了集体统一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被大部分村民淡忘,不少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办法不多,路子不宽,想搞也搞不了;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影响不大。此外,一些贫困村只会等、靠、要,缺乏自我发展意识。这些思想认识从根源上抑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2基础条件薄弱全县不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有的村对集体资产实行全部拍卖、折抵,造成原有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村仅有几间办公室,只能依赖有限的财政转移资金维持艰难的日常运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
2.3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是上级部门联村帮扶的力度不够,缺乏实质性举措,相关的帮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多年过去了,被帮扶的村还是老样子。另一方面是乡镇基本上把精力集中到抓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扶贫工作也着重在扶持农户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扶持。
2.4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虽然经过村级换届选举,干部队伍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但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相比,村干部在素质上的差距还比较大,主要表现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另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中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作考虑。
3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华坪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各村要全面分析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滞后的现状,正确对待前期发展集体经济留下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绝大部分群众的意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理清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3.2解放思想,用好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途径。一是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基础上,通过拍卖、出租、入股等办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荒滩、荒沟、荒山、水电等资源,发展农、林特色产业。也可以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休闲农业。二是依法经营集体土地。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三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经济实体,或联合农户、企业开展农村经济多种经营。地处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附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发展社区配套服务业。四是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县乡政府要争取和投入财政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各部门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等的财政资金,要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五是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项目给以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3.3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及时回收欠款和违规资金。合理精减村干部,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执行“村级报刊限额订阅”等制度,控制日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3.4完善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完善民主理财制度,确保民主理财小组履行好职责,做到村里的大事由村民做主;督促村民委员会认真开展好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工作,保证公开面达到100%,规范率达到95%以上,做到村民关心的事务都实行公开;在坚持村级会计委托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管理的前提下,村级财务开支应采取民主协商、一支笔审批,审批权限以外的资金必须报批的审批程序。即,2000元以内的资金由村民委员会内部审批,2000—5000元的资金由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后,报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主任审核,再报乡镇主要领导审批;5000元以上的资金使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须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批;村民小组的资金使用参照执行,最终使村级资金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报批机制,杜绝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
篇3
下午好!XX乡是我市的农业大乡,存在工业产值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但同时也有地域面积广大、农村人口较多、农业区位优势突出的长处。尤其是今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给我乡广大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此,邢家社乡党委、政府从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发展机制,现将我乡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上级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确定XX、XX两个村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和第三方设计公司沟通,按照“以村为主、发动群众、优化资源配置、确定产业规划”的工作思路逐步打造环境宜居、村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其中,XX村建设乡村公园、田园景观和相关附属设施;XX村依托本村特点,重点打造民俗文化墙、古村落原貌恢复和休闲场所建设,两个村预计总投资95万元。下一阶段两个村将在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上出力,宋家庄村千亩榛子基地已初具规模,关头村也将把智能大棚建设、水果种植采摘项目抓紧落地,给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在此过程中,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让群众自觉认知“美丽乡村”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两个村申报农村“一事一议”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广泛宣传美丽村庄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能人轶事,打造邢家社乡“农村名片”。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
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夯实人员责任,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分步有序推进。经乡农经站调查研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邢家社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为全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组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等方式对全乡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和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召开专题培训会深入解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背景、方法和意义;乡产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各村进行现场督导,实行“一对一”具体指导改革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向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汇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完成改革程序,明晰存在问题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情况
我乡自2019年初以来,按照“依法依规、公平合理、民主决策、权责一致”的原则,稳步推进产改各项工作,尤其是在矛盾问题较为集中的成员身份确认流程中,采取“法律政策为依据、村规民约为参照、民主决策为兜底”的办法,针对性解决各村存在问题,充分保障每一位村民的合法权益。清产核资共计确认15个行政村账面资产19501054.14元,集体土地112879.03亩。
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过程中,我乡按照“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规依民”的工作方针,实行“一村一策”,严格执行民主程序,要求各村按照“3表2书1办法”(3表:成员登记表、确认表、股民清册;2书:股民清册意见书、成员身份确认办法意见书;1办法:成员身份确认办法)履行成员身份确认规程并完善档案资料。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全乡共计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363户、12472人,折算集体资产股份17358.8股。截止2020年8月18日,15个行政村都已完成民主选举并挂牌成立经济联合社。
2、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个别村因历史原因造成款项的原始凭证缺失,导致乡农经站、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在确认往来账款时较为困难。乡政府农经站要求各村在确认往来账款时“以账为准、实事求是”,对各村账目逐笔核对,账实相符的登记填表;账实不符的要实际确认并作账务处理后再填报,同时对村级档案资料整理提出规范意见,定期监督检查。
城镇化率提升、城乡差异明显导致农村常住人口流失,人员结构复杂,身份确认工作难度加大。受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制约,村民对“外嫁女”、“空挂户”、企业务工转为非农户籍人员等疑难人群的身份确认意见存在较大分歧。对此,乡党委、政府本着保障妇女儿童权益,防止多数人侵占少数人权益等原则,杜绝“两头占、两头空”,向广大群众解读政策、统一认识,引导村集体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民主商定成员身份确认结果。
各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占地补偿,在下一阶段的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工作后的市场化运作将面临困难。我乡农村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是可供市场化运作的土地资源仍然有限,区位优势不强;部分村虽然通过土地流转开始逐步探索农民增收途径,但是开发利用结构单一,仍然局限于农产品传统种植、购销,缺乏网络运营、产品深加工等新型产业模式。对此,乡党委、政府借助2019年古交市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了龙子村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南沟村写生基地、宋家庄村千亩榛子园三项龙头产业;开展撂荒地整治,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太原“后花园”,带动各村增加集体经营性资产,强化市场竞争力。
(三)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依法依规引导市场运作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古交市委、政府的各项要求,结合农村实际,逐步总结探索出以下有效推动产改工作的方法:
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认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把准改革方向,守住改革底线,尊重农民意愿,把握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方法,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坚持法律和政策并用原则,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民主决策原则,坚持公开公正、规范操作原则,以法律为准绳、政策为依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
篇4
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1)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于有大的作为。
(2)发展信心不足。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
(3)工作精力不专。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无专门经管人员,大都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兼任,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
(4)考核激励不够。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长期以来,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激励不足,现实中往往出现短期行为。一些村干部只顾村级组织的日常开支,不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些拥有一定经营性资产、经营性收入比较稳定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所作为。
(5)管理难度加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部分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阻力。
(6)村级共有资源匮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由于第一次土地承包到户时,集体地、山林及公有财产分割比较彻底,村统管山、留用地保留小,很多村公共财物的变现等,给现在发展村级经济留下空间小,发展的资源不足,加上错过了第一次发展乡村企业的大潮,造成现在想发展村级经济起步难的尴尬。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2.1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和优势,通过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经营项目,把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产业投入。合理调整种植业的品种结构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种植畜禽业,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发掘本地区独特资源条件,利用本地区优厚的地理位置,力争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
2.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社区集体经济补充实力
农民个体的贫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富裕了,反过来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社区集体也可以投入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进一步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2.3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要创新领导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村级班子素质,帮助村班子建设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债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能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债、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还是小型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产业发展 研究
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城乡一体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产业结构的演化;反之,产业发展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对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城乡一体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各农业专业户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种养单一型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2、产业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融合,也就没有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吸纳城乡就业和实现农民身份转变的有效载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实现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的同步增长。
二、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011年海淀区第一产业收入1.6亿元,第二产业收入412.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2765.4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海淀区农村地区第一产收入4.5亿元,第二产收入47.2亿元,第三产收入166.0亿元,农村产业结构保持“三二一”格局。2011年山前地区经济总收入为135.8亿元,远高于山后地区的82亿元。山前和山后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山前玉渊潭、四季青、东升等镇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对辖区内的集体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市场、停车场等,在提高集体资金积累的同时解决部分本地就业。山后四季青、西北旺、上庄、温泉等镇从区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形态的新型农业生产。
2、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2011年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8.6亿元,比上年的71.6亿元增长9.8%;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7.6亿元,比上年的24.3亿元增长13.6%。山前、山后各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多的四季青镇(24.8亿元)是最少的上庄镇(0.8亿元)的310倍。
三、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
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特点。海淀区借助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农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农村第三产业以贸易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型服务业发展为主,产业升级速度相当较慢。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割状态,产业链接不紧密,互补、互动、互利的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性较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农村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城乡产业合作大部分停留在原材料供给层面,产品深度开发、挖掘和精深加工不够,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配套产业发展较慢。
3、以科技产业为重心的产业规划弱化农村产业发展
从海淀区整体规划布局来看,主要打造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形成了西四环创意产业园、上地信息产业园、永丰产业园、苏家坨教育科技园等。但这些产业园区对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作用相对较低。在产业规划上,对农村产业用地考虑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北部各镇虽有建设工业小区的设想,但推动落实力度不大。
4、农村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内在素质提升。
四、推动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建议
1、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从优化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出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城乡产业资源,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人才政策,积极引导城市重点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发挥城市产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园区发展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发展为园区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增强园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2、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土地开发模式,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对上市交易土地的增值收益实行二次分配。建立健全与农林用地保护制度相适应的农林生态效益等服务城市功能价格补偿机制,集中财力投入现代农林业建设,逐步实现农林产品收益与政府补贴收益之和,能够与非农用地收益趋于平衡。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实行农村小额贷款费用定向补贴政策,开发符合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创新保单抵押、农户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
3、加强城乡产业互动
建立健全融合、在现有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从城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与配套服务需求出发,逐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城乡产业链,提高农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高集群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强化城乡不同产业、各类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等服务体系直接的关联互动效益。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城乡企业互动发展平台,深化城乡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发展。
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全面推进农业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区域智力密集型资源和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提升乡镇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适度集中,鼓励相关企业、行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专业镇、专业园区,培育和奖励地区、行业名牌产品,鼓励品牌经营。
6、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
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对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支持生产加工型企业有针对性的建设“公司+农民”服务体系。做好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平台和中介,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制造业,成为园区产业链组成部分,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五、总结
城市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完善城乡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城乡产业互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构建城乡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相信能够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篇6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总揽三农工作全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重点实施“三级同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区”等工程,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工作进程。
二、主要目标
2014年全区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力争达到82分以上,在全省涉农县市区中的排名再前进15位,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六大类21项指标中的:“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高标准农田比重”、“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比重”、“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8项指标提前实现目标值。
三、工作措施
1、以统筹协调、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为方法,有效推进现代化指标达标工作。对照现代化指标体系,在全面掌握我区各项指标建设实际进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优势指标,确保高标准农田比重等8项指标提前完成,在扎实推进其他指标的同时,重点围绕4项有难度的指标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在今年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予以重点突破。一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目标值为14.2亿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机插秧面积、引导扶持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开展农业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落实各镇目标任务等措施,全年完成13.16亿元。二是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目标值为21.2%,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落实布局等措施,全年达到19.33%。三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目标值为2.2:1,通过在西夏墅镇工业园区规划筹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引进深加工农业企业、培育扶持本区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全年实现1.6:1的目标。四是林木覆盖率。目标值为23%(市下达的目标值为18.5%),通过将年度造林任务按不同形式细化分解,并积极对上衔接争取开展第二次林业普查,使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6%以上。
2、以三级同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大多数指标都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着紧密联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对于从整体上推进指标建设达标至关重要。一是注重规划引导。按照“一园一业”的要求,立足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对于已创建成功的省、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一步修编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根据主导产业特点和入园企业计划,细化园区的功能分区,明确分年建设任务;对于要创建的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根据各镇、村实际,明确建设重点,科学编制园区发展规划。二是夯实发展基础。将高标准农田、中低产田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各类园区倾斜,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农田基础设施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提升园区发展层次。三是加强招商引资。严格制定入园企业标准,提高入驻门槛,选择有实力、有潜力、效益好、带动强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进驻,重点发展种子种源、农业科技孵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优质农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四是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省级农业产业园区管理机构职责,及时配套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在基础设施管护、入园企业的政策与科技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以及社企矛盾协调等方面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以此促进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篇7
作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创者,门头沟自2007年确定以108、109国道为走廊打造18条重点沟域起,某种程度上,门头沟的一举一动便成了北京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2008年,北京市更是将门头沟发展沟域经济的探索上升为全市山区发展新模式,并于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从2007年到2013年,门头沟沟域经济运行到了第七个年头,种种迹象表明,沟域经济在上升为全市山区意志并出现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全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热度正逐年衰减,到近两年全市山区已鲜有类似妙峰山玫瑰谷、千家店百里画廊、密云古北口等重点特色沟域的出现,沟域经济似乎已处于辉煌与衰退周期转换的十字路口。
于全市而言,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沟域经济开创者门头沟实践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而要验证其有效性,必须从门头沟寻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沟域经济对山区转型有何意义、能否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沟域经济推行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局、如何破解?
转型之必然选择
门头沟区是首都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轴线的重要节点,辖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有北京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古老的寺庙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古道,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流经境内100多公里,有京都第一寺之称的潭柘寺,天下第一坛的戒台寺,北京地区的56个古村落中有33个在门头沟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3个即爨底下、灵水、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北京市的9个中国传统村中门头沟区独占六席。门城新城距天安门仅25公里,阜石路、莲石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直通市中心,是北京交通最为便捷的新城之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门头沟区确定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和西部综合服务区。为落实区域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主动关闭了区内绝大部分矿山企业,率先启动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结构调整,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也自此开始。
2007年,经过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资源禀赋,门头沟区确定了以108、109国道为走廊,以全区18条重点沟域为载体,集生态治理、村镇建设、种植养殖业、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门头沟将沟域经济发展确立为以山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农业为基础,坚持走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并明确以108、109国道为这一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动脉,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转型,将与国道相连的18条特色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带动沟域内环境、村庄、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其实,提出发展沟域经济的设想,与门头沟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无关系。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全区总面积144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8.5%,平原占1.5%。历史上的门头沟区是传统矿区,改革开放以来,急于脱贫致富的山区群众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在快速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的门头沟区生态环境。
和所有的北京山区一样,北京赋予门头沟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其首要任务便是保护首都大气和水源不受污染。从 2001年开始,门头沟陆续关闭了全部的煤矿和非煤矿山,煤炭等资源开采业全面退出。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多数镇村不仅工业收入减少、运输餐饮业萧条,的环境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巨大压力下,门头沟区开始反思,如何针对自身问题和外部困难,发挥山区优势,走出一条替代矿山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的就业和增收找到一条出路。
在充分调研本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怀柔雁栖不夜谷、夜渤海等地区的先进经验,门头沟区编制了《门头沟区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以108、109国道沿线为走廊,以山区18条重点沟域为单元的差异化发展区域,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
在具体的实践中,门头沟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提出将山区打造成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上美丽特色小镇的要求,致力于建设“多彩沟域”,在沟域构建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并先后建成妙峰山玫瑰谷、清水达摩沟域、雁翅镇田庄清溢香谷画廊三条市级重点沟域,以及斋堂、潭柘寺、军庄、王平等特色沟域。各沟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初步实现了山区快速发展,潭柘寺镇农民安置房全面开工,斋堂镇推进了14个旅游项目建设,军庄镇整体规划获批,王平镇生态养老园和韭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正式开工,门头沟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强大活力。
实际上,发展沟域经济已成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确立了生态立区的战略,注重生态涵养的基本功能,强化生态涵养和水源地保护的特殊职责以及循环农业的循环功能,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区生态类型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并且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一规划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
近几年,门头沟区利用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理工程110万亩、小流域治理325平方公里,国家生态镇达到6个,市级生态村达到134个,并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休闲观光走廊的规划建设既是生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区十分注重连接沟域的108、109国道沿线走廊的建设,通过走廊带沟域的建设思路,迅速有效提升了全区生态环境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门头沟区门城地区 “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不断完善,定都阁、永定楼、园博园周边门头沟入口处景观、永定河龙泉湾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门头沟观光休闲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带的内容,提升了品质,也有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在2013年全市第二季度环境综合考评中门头沟区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空气质量在西南五区排名第一。
山区已现巨变
就现在我们看到的门头沟对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其实已经对北京市赋予沟域经济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双重目标作出了不错的解答,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保证。
据了解,在发展沟域经济同时,门头沟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为处于转型阶段的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保证。比如,2010年关闭的煤矿地区清水达摩沟域,作为门头沟区最后一个煤矿关闭区域,通过及时有效的规划和重点建设,2011年和2012年期间,各级政府、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施了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拉动当地农民就业,不仅迅速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业转型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而且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使清水达摩沟域的西宝惠民型煤有限公司升级转型,使其结合自身优势,在关闭的矿山上建设型煤加工厂,为全区农民配送型煤,三年配送型煤6.8万吨,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也解决了全区污染物排放问题。
此外,妙峰山玫瑰谷、斋堂镇爨柏沟域等重点沟域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在此带动之下,近几年,门头沟区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处在全市前列,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年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5元,同比增长12%,年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5%。低收入帮扶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43元,半数以上低收入户年内可实现脱贫。
沟域经济的发展对门头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止这些,在旅游产业辐射效应的带动下,各条沟域内的相关产业自发进行合理配置,村庄布局也相应进行了科学调整,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与融合,丰富的农副产品已变身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沟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门头沟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门头沟彻底告别了以往以“黑、白、灰”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地区形象和破旧落后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近七年的沟域经济发展实践,门头沟已将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山区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长期确立为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
发展遭遇“两难”
门头沟沟域经济的发展是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而在实践了7年之后,门头沟自身也陷入了一些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之中,需要重新打量并破解在深化沟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继续为全市山区的转型发展先行探路。
从表面看,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基础设施的匮乏。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区域,门头沟如同北京山区的一个缩影,由于区域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税源不稳固、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的区财政资金、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设施资金主要用于了棚户区改造,这使得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所能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原本就处于落后的山区因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更加制约了沟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北京广袤的山区大多为农村地区,其自身存在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各级政府将基础设施向山区倾斜布局的顾虑。由于近年来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山区产业转型普遍导致的农村地区产业支柱缺失,类似门头沟区的北京山区农村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与城里上班人群相比收入也逐年减少,只剩下生态环境的山区对于青年已经基本丧失了吸引力,导致在农村的年轻人愈发稀少,能够并且愿意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人口更极为稀缺,直接使得山区农民投入经济建设的能力逐年降低。目前,据统计,门头沟区共有低收入村64个、低收入农户1.2万户,均分布于山区,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投入能力根本无法适应沟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影响农民投入及社会资本进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改革进程的滞后。和京郊其他区县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独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门头沟区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尽管中央及北京市支农资金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村改革的不彻底,许多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土地没有真正落实分包到户,加上政策透明度低,集体经济独大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是愈发明显。
当前,山区大多数村的农民只能靠村里引进项目后的务工得到收入,而真正依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已难以维系生存。多数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从未能够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户分红,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村民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山区在实际的项目引入中,出于山区农村条件较差的历史原因,对社会资本,特别是实业资本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据分析,进入到山区的投资者95%的目的是租地,并以建设红酒庄园、大棚、旅游景区、养老设施的名义大量兴建房屋,之后便是卖房走人,导致沟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变相成了房地产项目,这种追求短平快的投资方式在近几年的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引入这些投资山区经济虽能在短期有较大改观,但却难以帮助山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倘若不引入这些投资,则又会进一步加剧山区沟域基础设施匮乏、农民收入减少的死循环。
“死循环”何解?
在当前中国正致力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门头沟的沟域经济也正闪现出一个改革再发展的“时间窗口”,这一次的沟域经济发展,显然已不可能再四处开花,而是强调集聚力量寻求某一点上的集中突破,切实体现其示范带动效应,这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基础的门头沟而言,其实仍有较大机会继续引领全市山区经济快速转型。
若寻求某一点的突破,包括门头沟在内的北京山区必须整合现有支持建设发展的政策资源,加快提升重点沟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并按照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成长价值的重点沟域,切实提升沟域关键节点的品质,加强主要道沿线走廊的产业培育和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沟域的整体招商引资,将一条沟域交由一家投资商进行整体打造。
篇8
一、村基本概况
镇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2500余人,常年外出打工人口近1000人,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剩余老弱妇孺很难进行规模性劳动。全村因贫因病低收入家庭80多户,该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比较薄弱,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基本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个别农户有着蔬菜种植的传统。既无工业,农业也不够发达,基本没有村级集体经济。近几年,蔬菜大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专业农业合作社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驻村调研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4月17日下午,我径直来到村二组一户村民家中,看到面带诧异略显拘谨的村民,直截了当地说“我和咱们农民是一家人。这次来到村,主要是想了解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农民的日子过得怎样,政府部门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在这里可能要逗留几天,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当外人”。短短的几句话,让村民倍感亲切,他们如数家珍的告诉我,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地不仅不需要上交农业税,同时每种一亩地,每年还可享受国家粮食补贴。如今,农民治病可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年老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对一些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户,镇村还为他们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听说有领导住村调研,闻讯而至的群众达几十人,大家围绕农民增收、村庄环境治理、田间设施配套、劳动力转移等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发表个人的看法。我一边详细地作记录,一边耐心地解答村民们的咨询。面对在场群众一个个恳切的问询、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忘记了旅途劳顿,饶有兴致的和村民们促膝谈心、坦诚交流村民们和我就农村社会保险、沟渠路基础设施建设、秸秆收集利用、村镇环境整治、美化亮化等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三夏”期间,作为“第一书记”,我带领人保局干部职工奔赴村,通过调农机、送农资等方式帮助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困难家庭顺利完成收种,确保夏粮归仓。在夏收期间,积极组织人员驻村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秸秆禁烧工作,在高邱路村路段设立秸秆禁烧指挥部,坚持不间断巡查,加大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频次,对发现的焚烧苗头和隐患,及时进行清除和处理,确保村“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此外,还帮助村发展主导产业,细化发展措施,加快推进农民增收步伐。对相关设施进行了修葺,将清洁家园、美化乡村任务列为任职村年度实事,按序时进度做好政治工作,带领后方机关单位干部集中帮助村开展环境整治,提供支持资金。前后用两个月时间全面清理包挂村环境,对村里两条主干道两侧进行清理、绿化、美化,动员全村群众对房前屋后的垃圾、污水做了整治,确保包挂村生活垃圾无乱堆乱放,村级河道、坑塘等水体干净卫生。
三、村主要存在的问题
1、扶贫方面,村因贫因病低收入家庭80多户,该村整体经济比较薄弱,是重点帮扶村之一。一些干部希望扶贫立竿见影,早见成效;一些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的思想倾向导致成效不大。
2、农业发展方面,该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基本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个别农户有着蔬菜种植的传统。该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收入为主,农业依赖性较强,工业经济还是空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大部分产出和效益不高,种植业结构不够合理,品种单一粗放,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农村集体经济方面,集体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必发展、无需发展或发展不起来等认识误区,发展相对缓慢和弱势,没有发挥出其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应从农村外部解决,要从政策支持引导和组织建设层面为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在农村内部努力,要科学创新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途径。
四、对村发展建议
1、扶贫方面。扶贫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大的力度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必须继续坚持重心下移、扶贫到村、落实到户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工作。一是要不断完善扶贫发展规划。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统筹当前和长远发展,坚持扶贫和开发并举,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建设。二多帮扶一些民生项目,如道路建设、自来水净化、路灯、下水道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多疏通沟渠,修建些桥涵、电灌站,既方便农民出行,又加强农田水利配套建设。三是选准选好帮扶项目。以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努力做到投向准确、成效明显。
2、农业发展方面。拓宽思路,加强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普及,做好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传授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下功夫去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道理,快速地交给老百姓,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普及提高,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基层干部要心想群众,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和示范,帮助引进新品种,指导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去指导发展生产,提高农业效率。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资金政策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一笔巨额的长期投资,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致在15万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还是来自社会投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资金的进入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资金构成及投资现状
(一)农村社会资金构成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社会资金,主要是指除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之外,可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资金。主要包括:
1.工商业资本。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多数农民自身积累水平较低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的情况下,大力引入工商业资本进入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城市部门和非农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部分工商业资本有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投资的动机,关键是如何引导和规范,既要保证工商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可图,又能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并实现不断增长和农村持续发展。
2.农民自筹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纯收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元,按每户4口人计算,户均收入可达16000多元,户均货币收入应超过10000元。我国目前农户有2.3亿,这样计算农民总货币收入可达2.3万亿。
3.乡镇企业积累。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有2084.66万个,企业资产总额约为48710亿元,比1996年增长54.22%,年均增长速度11.44%。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8%;利润总额17000亿元,增长14.56%;上交税金7200亿元,增长14.73%。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用于支农补农资金突破200亿元,乡镇企业为新农村建设而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4.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我国目前有集体经济组织70多万个,资产达到15000多亿元,2006年乡村集体可分配收入达到817亿元。在乡镇企业中,还有乡镇集体企业80.21万个。集体经济不仅是发展农村的重要载体,更是农村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5.外商投资。近年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金额有较快增长,到2005年底,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已经超过329亿美元。项目范围已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了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渔业各行业的所有方面。外商投资的介入弥补了国内资金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了农村和农业改革。
(二)社会资金的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工商业资本投资偏好明显。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属于增量资本经营,其特点是注重资本的流动性,回避经营风险。因此,工商业资本大都投向经营周期短,收益高的农业项目。大量工商资本的投入还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加快了“一村一企”、“一村一品”的品牌工程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对于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传统种植业工商资本则很少问津。
2.农户生产投资强度不高。农户支出通常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由于农户年收入偏低,我国农户大部分现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主要为生活消费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年份生产性支出现金所占比重在27%-34%之间波动。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户偏好于短期投资。自2004年国家对农户实施直补政策以来,农民生产投资增长加快。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预期增收信心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户生产投资费用。
3.乡镇企业资本增速下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在基本上没有获得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财产积累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2007年的资本总额几乎为1978年的150倍。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97年以来,其增长速度急速下滑。1995-2007年为0.9%,远远低于1978以来年平均26.9%的增长速度。
4.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萎缩。实行20余年来,家庭经济发展较快,在双层经营中占绝对优势。但在一些地方,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呈现出萎缩、弱化状态,有的甚至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状态。集体经济这种严重弱化现象,使集体经济层次缺乏经济实力,很难为家庭经营层次提供服务,更谈不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5.农业利用外资水平不高。我国农业利用外资虽然有较快增长,但农业外资项目绝大多数是50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大大低于外商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同时,农业利用外资的结构也不合理。一是农业利用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低。农业利用外资在全国利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还不足4%,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协议金额仅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93%。
(三)阻碍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原因
1.农村投资环境不良。我国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农业投资的硬环境来看,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生态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从软环境看,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欠佳,有些地方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在有些地方有的人诚信程度差,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农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2.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高水平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站数量不多,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十分落后,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提供农业投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资金的投入。
3.民间融资渠道不畅。社会资金因金融政策的所有制歧视、信用资料缺乏、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进一步扩张。目前,我国沪深两地股市的定位是主要为国企改革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窄;信用社的融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种种非正规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提高了融资成本,加大了融资风险。
4.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由于农业发展受农业弱质性与市场风险性的双重制约,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尽管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支持,但仍然没有改变农村资金净流出的状况。以邮政储蓄为例,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其中65%来自县以下乡镇及所辖地区农村。但由于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变成了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的源头。据亚洲开发银行(2005)估算,我国农村每年的资金流出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这种情况,加剧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矛盾。
助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
(一)政策因素
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中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包括:进一步落实“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新机制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支持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近一段时期,财政部将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
农村的投入,使“三农”投入总量、增量、增幅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往年。同时,深化农业投入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财政贴息、投资参股、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等行之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这些政策的实施,毫无疑问会起到助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
农业领域存在着潜在的投资机会。首先,虽然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但由于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名优特农产品仍很畅销。特别是农业还受到政府的重点保护和支持,这充分表明,农业产业投资风险较小,且盈利相对稳定。其次,虽然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在总体上偏低,但农业产业中存在着许多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行业或项目。在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养殖业的草食畜牧业、农产品的保鲜和精加工、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回报较高的项目。再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即是今后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经济份额下降,农业仍是一项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第四,如果从“由田间到餐桌”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不仅不是低效产业,相反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落的高效产业。国内外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只要能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机地连接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最后,农产品价格低下是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但从近几年和未来的经济走向看,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产品低价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对农民、农业和农村是极为有利的。农产品高价时代的到来,无疑将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注入农业。
(三)市场因素
社会资金充裕,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大量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条件。首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6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增长了9.5%。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万亿元。特别应当关注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务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此相对应,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6.25%下降到2007年的43.1%,农民家庭用于发展的能力增强。其次,近几年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盈利水平继续提高,积聚了强大的投资冲动和再投资能力。再次,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且逐年快速增加。目前,我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规模日益庞大,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15282.49亿美元。最后,外国资金看好中国农业市场。我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农业和金融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关系。据专家估计,2005-2015年将是中国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用于“三农”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减少贫困、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对华官方贷款(和赠款)会大大增加。2015年前我国每年利用国外贷款规模将维持在大约50亿美元的水平,约占我国每年度利用外资总规模的10%。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将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机会,获得更多国外贷款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社会资金筹措机制的构建
(一)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的法律政策,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引导和规范民间投资行为,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明确发展规划思路。二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重点开发项目。三是出台确实倾向于民间投资的发展政策。四是对各种优惠政策要做好落实,在税收方面要以产业导向为标准,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土管部门要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等有关规定,解决好民间投资所需用地,对列入重点工程项目的,要保证征地指标;工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对民间企业投资的审批权限,减少现行体制对个体私营经济准入的种种限制。
(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平台建设包括加快建立相应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投资信息网络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与民间投资有关的信息,并定期。当前特别要设立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投资咨询中心等机构,专门从事民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发新产品以及社会公共协调等配套服务。提高农村投资主体的自身素质,鼓励民间投资走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的道路,避免投资方向过于集中。
(三)大力扶持乡镇企业
顺应“两个趋向”,反哺农业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成为乡镇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开始投资高效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设立了公益事业基金,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农补农和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乡镇企业增速下滑和乡镇集体企业严重弱化问题。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有: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乡镇企业发展后劲;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乡镇企业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鉴于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的现实,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帮助集体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完善税收与信贷,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能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引导。同时,要推进改革,理顺体制,建立健全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区分经济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村委会)之间的职能,明确各自的责任,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五)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筹资,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汇小成大,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崭新模式。据相关专家调查分析,利用资本市场将一部分市民引入农业领域,用城市居民资金来发展农业的前景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以利用股票形式,将城市居民手中资金的5%吸引到农业领域,那么将会有不少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发展中来。当然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中间载体,农业类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
(六)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农村资金原本不足,每年还源源不断流向城市。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制止农村资金外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足够资金供给。首先,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社区再投资法或修改现行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在县域内设立经营网点的商业银行应承担的信贷支农责任和义务,县域金融机构必须将吸收自本县内的一定比例的存款,用于在当地发放贷款,这包括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县支行和农信社。其次,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可以采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七)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利用国外贷款不单纯是国外资金的引入,同时也是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人才智力和先进管理模式等先进生产力的引入。首先,要增加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我国农业一直是贷款国或国际金融机构愿意优先安排贷款的领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但近几年来,用于农业的国外贷款所占的份额很少。应继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国外贷款中可能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用工业的比重,以确实保证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总量。其次,要给予政策性支持。建议
国家和地方政府真正将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纳入国家总体资金利用计划,尽快实现内外资的统一,同时对农业使用国外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延长还款期限,转贷不增加利差,并积极寻找国外赠款,以体现国家对农业利用国外贷款的支持。最后,调整农业利用国外贷款投资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积极扶持农业综合企业,提高外资利用质量。
(八)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财政作支撑。许多发达国家都将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渠道,成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控农业生产供求,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财力有限,农业、农村的众多投入无法纳入财政的范围,因此,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除增加对农业、农村的直接投入外,最主要的是通过税收、补贴、贴息等优惠,对农业投资给予激励和引导,发挥导向带动作用。在目前我国支农资金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建议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基金,以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还可使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改变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农村市场的增长率低于城市的局面。这一惠民政策如果能够实施,对启动内需扭转过度依赖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立新.我国农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梅付春.农业生产要素萎缩的影响、原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7
3.郝利.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分析[J].财贸研究,2007
篇10
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
市委书记刘淇讲话指出,北京要抓住当前机遇,积极推动郊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调整首都城乡结构,推动郊区城镇化建设,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规划政策,抓紧解决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抓紧落实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程项目。
夏占义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北京要集中力量统筹城乡,集中资源聚焦“三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首先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国民收入分配要真正向“三农”倾斜。二是坚持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公共资源更多投向农村。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引导要素向农村聚集。三是要强化规划和科技支撑,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四是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报告提出,2010年,北京要牢牢把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以重点建设为抓手,加快拓展新的战略发展空间。全面推动城乡结合部改革发展。其中包括诸多亮点。
整体启动50个重点村建设,同步加快其他城中村改造。探索土地利用多种模式,实现农民在自己土地上富起来的城市化。按照“先难后易”的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原则,今年本市将启动包括海淀区唐家岭村、丰台区夏家胡同和昌平区东三旗村等50个村庄改造工程。这50个村庄因被列入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被称为“挂账村”。50个“挂账村”规划方案已基本形成。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郭援表示,“挂账村”整治改造方案在编制时有一个“双50”原则,即回迁安置房按照每人50平方米安排,产业用地按每名劳动力建筑面积50平方米安排。他同时透露,允许村集体组织在产业用地上建房出租,村民持股分红。除“挂账村”外,其他村庄的整治改造也会陆续启动。本市227个行政村中大约有198个村可以利用其紧邻城市集中建设区、拥有一定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势,将行政区划范围内建设用地的开发与城乡一体化改造相结合。另外,对于29个位于第一道绿隔地区绿色空间中的村庄,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实现农民上楼,通过绿隔和绿色产业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城是另个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着力点。报告提出,北京要切实解决好新城建设中的涉农问题。对于新城规划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镇村,及时实施整建制农转居。新城的土地储备占北京市的70%,新城是北京未来发展重点。“新城将比中心城更加宜居,每一个新城的规划都引入了低碳生态、绿色宜居、自主创新等理念。”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王飞日前接受采访时说。他同时表示,新城必须成为首都面向未来建设世界城市新的空间平台,新城建设必须采用新的建设标准去发展。低碳生态、绿色可循环、公交优先、人性化规划设计、精细化管理、产业的自主创新等,这些新的理念在新城规划中都予以体现。
“新城在很多方面都会超过中心城,如生态宜居环境。”王飞说。以通州规划为例,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强化建筑标准、促进绿色交通等途径,规划一个低碳、生态的运河核心区,同时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力争形成低碳经济高端服务产业链,最终将通州建成“低碳城市”。
小城镇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报告提出,要确保42个重点小城镇都有适度规模产业集中发展用地,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抓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据悉,目前有关促进重点镇加速发展的有关意见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北京市农委主任王孝东在做客《首都之窗》直播节目中,谈到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农村发展。他说,简单概括,就是北京农业是“现代化”,农村是“城镇化”,农民是“工资化”,体现在这“三化”上。“农业现代化”是指,北京农业是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为北京世界城市增添光彩。“农村城镇化”,指大部分地区,包括城乡结合部、小城镇、新城及广大农村地区都要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各种服务配套。“农民工资化”就是农民收入要提高,要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解决从事农业户有工资的问题,农民也要挣工资。
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与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互相促进,是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夏占义在报告中强调,2010年,北京市要下大力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北京要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报告提出,北京要加快吸引一批国内外涉农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北京,使北京农业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窗口。着眼基础设施最领先、成果转化首选地,籽种品种顶尖级、机械装备现代化,服务体系最完备,人才素质第一流的标准加强农业建设。做好加快良种培育,特别是要办好世界种子大会,打造北京种业之都等项工作。积极争创国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精品工程。着眼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引进吸收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端科技人才。
其次,北京要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北京市农委主任王孝东说,北京要加快构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强与国家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高科技企业。同时,要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要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统筹制定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推进高水平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本市龙头企业在外埠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覆盖。还要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
第三,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规划引导,促进镇村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同时,扶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母体的中小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建设旅游之都新定位,推动乡村旅游业集群发展。支持民俗旅游村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第四,要加快发展沟域经济。使沟域成为城乡一体化亮点,市民休闲度假首选地。编制全市62条重点沟域5年发展规划,启动重点沟域建设工程,开展7条沟域规划国际招标。市委常委牛有成表示,今后北京沟域
经济发展,要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标准,用高标准规划促进高水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北京市农委主任王孝东说,初步统计,北京拥有1公里以上的沟约2300余条,其中3公里以上的有220余条。目前,七个山区区县已有70余条沟域完成或正在编制发展规划,其中起步较早的17条沟域,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实际发展,沟域经济已经出现文化创意先导、特色产业主导、龙头景区带动、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等五种模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报告提及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首先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固定资产对农村投入,全面推动水电气路及生态环保、信息化等大型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启动山区50G公里主线,400公里支线道路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市42个重点镇全部用上安全、清洁能源。积极推动液化气下乡,改善农民生活用能。年内实现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全面完成“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新农村社区与新民居建设试点。鼓励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改造安全、节能、环保的自用住房。
其次,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年内新建郊野公园10处。全面完成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163平方公里绿化。启动林业碳汇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单位和市民认建认养树木绿地、购买碳汇。
再次,科学开发利用农村水资源。开展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总体评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建设,推进重点镇集中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要地表水水源地和市级民俗旅游村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和潮白河生态建没。完成山区31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报告还提出,吸引央企与乡镇对接,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教育转变观念,改善农村民生。教育引导农民选择就业到高端产业、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就业的跨越。尽快完善农民就业产业基地相关规划、土地手续。实现农民“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区”的目标。靠服务保障就业。完善市区镇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农村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报告提出,2010年,北京将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农利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完善流转合同签订和等级备案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农民利益。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照规划、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采取农民入股方法,发展股份合作制租赁房。
报告提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争2011年底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不断深化配套改革措施,探索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规范林地承包合同管理、林权登记发证、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和集体林权流转。建立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实施生态公益林审改效益补偿。探索集体林业经营权抵押贷款、林业政策性保险等具体办法,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快构建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林业合作组织、林业专业协会。
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方向,加快进度,使更多农民成为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2010年,完成改革单位450个以上,重点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城规划区,重点小城镇及群众积极性较高地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