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针对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整套严格、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实验室安全工作实施要求,旨在为实验室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实验环境。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不仅关系到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实验室高效运转的必要保障。随着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诸多如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设施不齐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应尽早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职业卫生实验室管理要求
①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布局合理、整齐有序。②应健全安全操作规程,水、电、气管线路布局应符合安全要求,实验室应具备防尘防毒设施。③应配备防火、防污染、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
2职业卫生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实施要求
①实验室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完整的实验室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应包括:建立实验室卫生环境秩序、日常工作安全管理、化学药品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②实验室卫生环境秩序。实验室应与办公场所独立分置,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需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实验室物品应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实验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气门窗和仪器是否正确关闭。③日常工作安全管理。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应包括用电安全、防火防爆、防中毒及防烫伤灼伤、防腐蚀等。实验室中仪器设备应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如原子吸收、马弗炉、烘箱、微波消解设备等)应用专用电线,防止超负荷用电着火。新购仪器应由专门人员进行调试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长时间搁置的仪器在重新启用前应检查其绝缘情况,如有破损修理后方可使用。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急救箱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可燃气体查漏应使用肥皂水,易燃液体使用应远离火源。实验过程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尽量避免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样品准备间、分析室应有通风排气装置,实验区域应配备喷淋洗眼器等应急设施,并安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实验室人员应了解常用有毒物质的摄入途径、中毒症状以及急救办法。尽量采用低毒试剂代替高度试剂,使用挥发性试剂时应打开通风设施,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④化学药品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中标准样品、试剂及溶液应有明晰标签。化学药品应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易燃易挥发易腐蚀品种应单独储存。称取试剂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用后盖好,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试剂。易燃易爆试剂应贮存于铁柜中,柜顶应有通风设备。⑤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及仪器操作规程合理操作。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仪器设备领用时要认真填写仪器领用登记表,并检查仪器性能是否正常,归还仪器时要保持仪器外观清洁,性能正常。⑥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压力气瓶必须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隔绝明火、远离热源的房间内并分类存放,使用时需直立放置并加装固定环,可燃气瓶不得进入实验楼内。充装有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氢气、氧气)不能共同存放,也不能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气瓶及减压器应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实验。排放余气时要打开门窗,让空气充分流通,防止窒息。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实验室需按规定设置收集容器,随时分类收集、分别储存各种废液、固体废弃物。废液、废固收集器应无破损且不会被腐蚀,容器本体及存放点需贴危险标志、警示牌。实验室强酸强碱需经稀释、中和处理后放入废液收集器中。有毒、剧、不相容化学品的废弃物要单独存放,且有相应的安全标签(化学品名、紧急处理方法、联系人等),不可与其他废弃物混放,以免发生反应产生危险。废液收集后统一处理,联系有废液处理资质的厂家集中回收。
3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若火势较猛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实验室发生中毒要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实验室发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若距离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或者竹竿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并立即联系医院急救。实验室发生强酸、强碱灼伤应用大量流动水清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弱酸或者弱碱进行中和并进行进一步处理。
4结语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管理职责,树立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培养规范操作技能,并采取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保护设施,建立紧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于职业病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谐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1):188-191.
[2]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2013,9.
篇2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集体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不是停留在宣传标语上的口号和大道理或是几项安全活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结合于施工实践过程中的,人们对安全的意识、行为和态度。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所以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构建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充满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点个人的建议。
一、从健全管理制度着手建立起制度文化
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使各项工作按规定程序执行,使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有章可循,并可进行有据可查的监督、考核和奖惩。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无形资产,它不仅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时首先应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要求全体员工在一切管理活动或工作流程中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制度执行。一个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尤其是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与传统做法不相吻合的时候必定会引起议论,执行起来就会遇到困难,甚至有些职工会有抵触情绪。所以赋予制度的权威性很重要,让管理制度如同法规。另外在不折不扣执行过程中应该对职工进行宣讲和解释制度的必要性,解除职工的思想负担,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便于制度的执行。并且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的执行,不徇私,不讲情面,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规范的作用。
其次每个管理制度都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的对象、工作范围,不能片面化或一概而论。制定的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样的制度就容易被抛弃到一边,成为存档制度,出现两张皮现象。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强调该制度制定的目的及所适用的范围,并且明确范围内各部门的职责要求。
最后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连贯性。一个制度的核心部分应通俗易懂,定性定量相适宜,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是含糊不清的条款,不然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因为个人的理解不同产生分歧,不便于操作。另外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制度之间的连贯性,只有相互关联才易于贯彻执行,否则管理就会出现脱节,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手忙脚乱的现象。
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后在执行之初,人们只是被动地去遵守,在工作中会考虑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应该怎样去做才符合规定。在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人们就会适应并且习惯自己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这时制度就会被“遗忘”,已经潜移默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也就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不仅在安全管理方面,在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应建立起一种企业文化。
二、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形成全员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但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所以识别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控制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也做了重点描述,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一线的班组技术员往往只掌握了辨识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并没有真正应用到现场施工中。例如在每一份作业指导书中都附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要求技术员在编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同时要对该项工作的危险点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笔者现场调查发现,表中所叙述的内容大多泛泛而谈,尤其是对危险因素分值的判定人为因素很大,甚至有当判定的风险等级过高,未避免制定详细控制措施的麻烦,故意缩小评价分值的情况。这样的做法就导致《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未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只是表面工作,而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停留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上,无形中也给安全监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企业在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点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尤其针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注重理论方法和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客观公正给予风险因素的正确评价,并就得出的风险等级详细制定控制措施,让《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真正发挥作用,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过程监控改变为前期策划和预防。当施工班组全员都能正确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那么全员的安全意识也就形成了。
篇3
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同样要明确并承担其相应岗位、环节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各项措施,切实抓好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重点部位的卫生管理;切实抓好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出售以及食堂安全保卫等重要环节的管理;落实责任到人。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及采购记录、食品留样等制度,不采购《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本学期在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培训和学习。办公室及总务处要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使学校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人员都明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掌握应知应会的岗位知识,自觉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消除工作过程的食品安全隐患,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食堂所有从业人员都要在开学之初对以下这些制度进行深入学习和落实:《日照港中学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日照港中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日照港中学卫生检查及餐厅卫生管理制度》、《日照港中学食物留样及食物中毒报告制度》、《食堂卫生检查制度》、《食堂食品粗加工管理制度》、《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食堂配餐管理制度》、《食堂库房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
制订卫生检查计划、规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及考核标准,每次检查应有记录并存档,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及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必须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工作。制定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食堂卫生条件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改造,在学校规划、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配置设备、设施,改善食堂卫生及就餐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及时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变更手续。
四、加强日常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台帐
办公室为食堂经营的管理部门,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货、验货、加工、留样、销售、消毒等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制度,加强食品及其原料采购索证、农产品溯源管理工作,特别是食用油、鲜肉及肉制品、奶制品、蔬菜、食品添加剂采购的索证索票管理工作。对大宗食品要相对定点采购,不得采购散装的调味品,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植物油以及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风险原料,如散装馅料、猪血、动物内脏等。要严格索证、索票管理,证、票、货要相符,要建立索证台帐、验收台帐、留样台帐、消毒台帐、出入库台帐。相关原始凭证至少保存2年,严格入库检查,杜绝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流入学校食堂。既要注重营养搭配,又要严格食品安全,安全、有效地保障全校师生的食品供应工作。
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学校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食品采购监督委员会,黄凤亮担任组长,董玉磊担任纪检委员,监督成员为:贾磊昌、李玲、贺兆军、何家珍。监督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每月月底召开一次监督委员会例会,审核供货商资质,查验进货证、票,依据当月时令采购物价,测算采购成本及盈亏状况,通报近期采购价格,接受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合理价格和质量安全。
六、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无隐患。
总务处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全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设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员(由何家珍担任),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及制度的落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能。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工作,督促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食堂加工及经营场所卫生,对食品原料进货、验货、加工、留样、销售及消毒等流程加大监督监管。不定期参与和检查食堂食品原料的入库验收。 发现质量不合格、价格过高或供货资质有问题的现象应及时提出制止。
篇4
那么,创安带动企业实施了哪些伤害预防项目和计划?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伤害干预计划 预防事故伤害
据广东亚太西奥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西奥”)副总经理董建敏介绍,2012年里水镇全面推进创安工作,实施伤害预防,结合公司实际,公司积极参与了多个安全促进项目。
亚太西奥位处里水镇工业区内,是全球大型电梯生产、销售、保养、服务厂家之一。2010年在佛山市建设电梯大中华区研发、制造、营销和客户服务中心、远程监控中心,规模达10万m2,现有职工350余人。
开展高空作业安全干预计划
2012年,里水镇安委办向全镇生产经营单位下发《关于加强工业厂房等屋面采光瓦安全防护措施的通知》,推广有采光瓦的厂房在采光瓦下面加装防护网。
亚太西奥厂房面积较大,车间与车间之间的通道宽阔,为了方便作业,通道顶部均安装了铁棚搭配采光瓦进行挡雨和透光。用于透光的采光瓦,多数使用PVC塑料,在一两年的使用后,容易老化、脆化,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洁作业时,由于采光瓦表面脏污使其与其他瓦片颜色差不多,再加上天面建筑结构无安全防护设施,实施清洁作业的工作人员无法装配安全带,如工人不慎踩在采光瓦上时,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董建敏介绍,公司领导在获悉里水镇推广采光瓦安全防护网促进项目后,认为此做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安全。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亚太西奥于2013年8月开始筹备加装屋面采光瓦安全防护网。多次与镇安监部门沟通,排查统计需要安装的安全防护网数量,比对防护网的质量,筛选质量过硬的防护网,与施工单位进行研究,确定安装办法。最终公司投资2万多元,安装采光瓦防护网面积500 m2。
此外,亚太西奥还组织对采光瓦进行维护和清洁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播放采光瓦安全宣传教育视频,提高从业人员在作业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开展机械伤害预防干预计划
电梯配件生产需大量使用到冲压、折弯等重型设备,传统的设备需人工操作,容易发生肢体伤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2015年3月投资了300多万元,增设了自动化机械手生产线,最大限度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
随着创安工作的推进,里水镇安监局不仅加大了全镇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力度,还借助企业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亚太西奥外来务工人数占据90%以上,据董建敏介绍,自参与创安工作以来,积极配合里水镇安监部门的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设置安全宣传栏,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培训,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
作为一家特种设备制造企业,亚太西奥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安全作业。执行安装改造维修等生产工艺时,始终坚持科学、规范、安全和文明作业;配齐配全劳动防护用品。董建敏告诉记者,“创安工作提出的各项伤害预防计划的实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员工自主安全意识,有效减少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密切与镇安监局联系,进一步完善高空作业安全促进项目及机械伤害干预促进项目,定期检查采光瓦安全防护网的质量及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刻进行设施改造,为企业和作业员工提供更安全的生产环境。“让企业员工都能享受安全和健康,创造一个高效安全的生产环境”,董建敏很有信心。
职业健康计划 减少职业伤害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志高暖通”)的安全主管轩告诉记者,里水镇创安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公司以前只重视环境测试评价工作,现在意识到职业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同样很重要。从2013年起,在南海区、里水镇安监局支持下,公司逐步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还获得了“佛山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示范企业”“里水镇2015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等荣誉。
志高暖通成立于2011年,是专业从事中央空调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工程设计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设备制造和供应企业。目前,工厂占地 16万6 667 m2,员工 1 100 余人。
修订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轩说,志高暖通不断完善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开展里水镇安监局职业健康计划以来,每年3月份会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对标、修订。现有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防尘防毒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考核办法》《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年度计划
公司规定每月1次防护用品配置检查,每年4月开展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每季度1次职业病预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年12月进行职业病体检,每年11月职业病应急救援演练。每项计划规定具体实施部门,按用途、内容投入经费,完成年度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目标、指标。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据轩介绍,志高暖通产生的职业危害主要有三项:噪声、烟尘、粉尘。比如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工艺,需要“冲片”成形会产生噪声;室外机生产,涉及气焊工序,产生气焊烟尘;钣金生产涉及焊接、打磨工序,会造成烟尘、粉尘暴露。
目前,志高暖通焊接工人15人,高冲岗位20人,打磨岗位2人。针对噪声,加装冲床隔音房工程防护,员工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提供耳塞、手套;气焊、焊接烟尘防护,安装焊接工位通风排气系统,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包括耳塞、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打磨产生的粉尘防护,安装了吸尘器、水帘空调,向员工配发了耳塞、口罩、防护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车间各作业场所还张贴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时刻提醒员工关注作业环境及做好预防措施。
职业病体检
公司从2013年开始进行职业病体检相关工作,每月定期开展员工的入职、离职职业病体检工作,并每年组织一次在岗员工职业病体检工作。建立了员工健康监护档案,保证“一人一档”。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
篇5
[关键词] 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a)-198-03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in the railway enterprise
LI Ming1, MA Lanyun2
(1.Ji'nan Railway Institute for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Ji'nan 250031, China; 2.Ji'nan Railway Institut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quantitative factors in the railway enterpris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r hint to the policy-makers. Metho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ound in health inspection and the status quo. Results: There were many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to implement the quantify levels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railway companies. Conclusion: The system can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by increasing publicity, evaluating the rank firstly and then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strict hygienic permission examination, establishing a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o on.
[Key words] Food hygien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Inspection
食品卫生涉及每一个人的健康,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作。为了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鼓励企业自律,自2002年卫生部发出通知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来,铁路企业卫生监督机构就着手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工作,但进展缓慢。随着2007版量化评分表的公布和使用,量化评分的标准更加完备。近期个别铁路地区开始对旅客列车餐车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但是全国各地区差异很大,大多数铁路地区停留在只评A级单位的水平上,而且铺开的面不广[1]。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对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决策者提供参考或提示。
1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不利因素
1.1 各方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企业管理者主要注重生产效益和生产安全,对生活保障和服务水平没有放到突出的位置,致使卫生监督管理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具体的行动。其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有畏难情绪,企业效益不好,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改造,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难度会更大,只好不再提出要求,致使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行受阻。另外,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在铁路内部属于后勤单位,为生产一线服务,管理者认为服务到位就可以了,服务质量要求不高,从主观上不重视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最后,铁路卫生监督机构也没有足够重视或力不从心,辖区经营网点太多,每个点都要评级、改造、验收,工作量明显加大,现有监督力量有限,经费不足,认为应该先保证现有工作不出问题,所以对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采取了延后的做法。
1.2 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铁路卫生监督机构开设了培训班,对监督人员、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一部分从业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分发了宣传材料,但是,单位卫生管理人员学习不深入,企业主要负责人不知道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造成申请资金投入少和无投入,并且社会知晓率低,未形成社会普遍要求。北京市公众认知情况调查表明,公众对实施该制度总体认知率还很低[2]。
1.3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铁路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以运输生产为主的单位,对于主业以外的部门管理革新缺乏积极性,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到运输生产上,在近几年运输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无暇顾及后勤服务性部门,加之宣传跟不上,监督机构的呼吁不及时,决策者认为虽然节约了监督成本,但是增加了食品经营投入,对整个铁路企业来说意义不大。
1.4 资金投入不足,效益不显著
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软件、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更新,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而投入的资金产生不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反映在服务质量上也不明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效益不显著,也是造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1.5 不符合标准的单位难以取缔
在企业内部,考虑到职工群众的生活便利,尤其在偏僻小车站,若取缔了职工食堂,职工就无法就餐,无法保证运输安全。卫生条件差总比没有饭吃要好。铁路监督机构和餐饮经营单位有共同的上级领导,执行取缔难度很大。因此,监督人员也有懈怠情绪。
1.6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偏高[3]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偏高,铁路许多小加工经营单位难以达标,使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度加大。它们是为了方便职工而设,没有竞争对手,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分级与不分级对它们来说没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列车餐车分出不同等级,但是,每列列车只挂一节餐车,没有竞争者,也达不到让消费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选择的目的。
2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有利因素
2.1 政令畅通是实施的保证
铁路组织机构严密,管理严格,上级组织下文件,下级组织坚决执行,可以从铁道部或铁路局下文件,限期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效果会很好。
2.2 有强有力的宣传工具
铁道报、铁路电视台、车站和列车广播室、局域办公网、单位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媒体或媒介,都应加强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宣传,有很畅通的渠道,宣传全方位,效果更明显,有了广泛的宣传发动,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3 铁路食品加工单位软、硬件设施较完备
铁路食品加工单位软硬件设施较完备,多数不需要大规模改造,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日常管理较全面,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卫生管理水平较地方同等规模的餐馆高,日常考核较连续,考核奖惩制度能落实到实处。
2.4 地方政府推行后能起到带动作用
地方餐饮企业挂出卫生等级标牌后,对不知道卫生评级的铁路职工和管理者都是全新的事物,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探讨,从而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之比较,激发他们把自己经营管理的餐饮网点评定卫生等级的积极性。
2.5 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果
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投入了大量物资,加工经营场所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食品加工设施有了更新,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得到健全和落实,台账资料逐步完善,而且成了长效机制,借此良机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会更加顺利。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人们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奥运会期间的各种保障卫生的做法在延续,人们要求食品卫生安全的呼声随着奶粉事件的出现更加高涨,这都有利于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
3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对策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只有少数食品卫生管理员通过培训,了解卫生分级管理制度,绝大多数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不知道这项制度,更不用说广大普通职工。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从业人员和多数普通职工都了解这项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才能为这项制度的推行创造良好的氛围。铁路应利用宣传工具多样化的优势,多方位加以宣传,提高职工、家属和旅客的知晓率,为实施该制度打好群众基础。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不应拘泥于评分表,可允许有缺项,全面评级、推开,一旦被评级别较低,企业就会引起重视,更有利于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工作的开展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实施该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现有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监督质量,逐步改善食品卫生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健康。卫生质量是否改善是实施该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允许企业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也是符合现实的。
严格把好卫生许可关,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许可,使经营者自觉进行设施和管理的改进,这样使容易改进的关键项目先整改到位,对于确实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改进的项目,在评估了该关键项对该企业危险性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宽改进时限,边经营边整改,但应对员工作出该关键项的风险提示或警示,在操作时注意,防止由此产生问题。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应建立激励机制,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考核评先挂钩,铁路许多站段已经将卫生管理纳入每月和每季度的综合量化考核,而且分值较高,若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年终先进一票否决。若实行卫生信誉度上等级有奖,降低等级处罚的激励约束措施,企业负责人就会有积极性。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宜先易后难,逐步推开。对于行车公寓、酒店、大型食堂先行评级挂牌,然后对中、小食堂、餐车、伙食团(指铁路内小车站或工区内有3名以下炊事人员、30名以下就餐者用餐的小型食堂)进行评级。对10名以下就餐的小伙食团可以杜绝发生食物中毒为底线,对其供餐的品种进行限制,只允许做热菜,禁止冷拼菜,然后适当放宽量化评分表上对硬件的要求,如机械设备、水池数量等。
铁路企业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应加强企业的主动参与意识。食物中毒是影响运输生产的事情,如果行车人员发生食物中毒,就成为行车安全隐患,所以企业负责人应提高认识,为保障职工家属和旅客的健康,保障运输安全,也应该做好食品卫生安全这项工作。
评级后应留出一定的过渡期,作为整改期,循序渐进地改造,然后从监督频次上逐渐调整,让企业适应监督模式的改变。现在各类评级都只有监督机构和被评级单位知道,未评级单位不知道具体情况,形不成“比、赶、超”的竞赛效应。应该利用现代技术从互联网或局域网信息,使他们相互了解评定情况,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卫生水平。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作。为了节约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尤其是铁路沿线点多、线长,网点相距几十公里,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路上,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对食品经营单位附带进行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分工作,积累数据,在全面评分时,就不必每个网点都去几次,这样既是一次宣传,又节省了有限的人力和时间。
对全国铁路系统而言,可按不同地区、不同餐饮类型[4],实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平衡地区差异和行业水平的差异,由各监督机构自行制订评分标准,如列车餐车、中间站伙食团等,与地方餐饮单位有着不同的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只要先评定出等级,便于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卫生水平,就是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军,宋仰东,张玉华,等.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评定问题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2):141.
[2]田建新,常丽媛,高静,等.北京市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公众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5):411.
[3]陈解华,黄飚,龚大福,等.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浅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3,10(5):292.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常见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56-01
临床上,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疾病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里,医护人员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并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由于手术室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病房护士相比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1]。手术室内工作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并且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等特点直接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2]。因此及时的发现手术室内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本次研究总结2010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有效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1.1 管理问题
手术室中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因素之一就是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略有不当。
1.1.1 人员管理
(1)管理制度不够合理:由于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有些不合理,使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不能各自充分发挥各自特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2)管理力度不够强大:由于医院有关领导的不够重视,使手术室内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同时缺少相应专业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容易忽视管理制度,从而未能完全按要求落实制度。
(3)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管的力度不够,使建立的管理制度未能有效的实施,从而使护理人员未能完全遵循护理工作中的有关操作规范,并忽略建立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1.1.2 机械设备管理
(1)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由于忽略手术仪器设备的准备,手术器械准备不全,从而使医生不能顺利地开展手术,在耽误时间的同时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2)手术器械消毒不合格:手术室内可能出现由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合格,使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使患者出现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手术器械保管错误:护理人员未能正确的保管手术器械,使手术器械发生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手术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延误病人的救治。
1.2 护理人员问题
总结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问题发现,护理人员主要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以及医患沟通障碍单个方面的问题。
1.2.1 技术水平
(1)护理知识缺乏:一些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专科护理知识缺乏,使护理过程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如:仪器使用不当、操作失误等问题,从而引发护理安全。
(2)护理经验不足:一些护理人员虽然理论知识牢固,但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预见性相对较差,遇见紧急情况时不能迅速采取措施,从而延误患者的救治。
1.2.2 责任心
有些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责任心不强,因此在工作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不够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致使出现一些器械、物品遗留在病人体内等严重危害病人健康的情况。
1.2.3 沟通配合
(1)医护人员沟通配合:医护人员由于平时缺乏沟通,容易在手术过程中配合不够密切,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不能顺利的与医生进行配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2)医患人员沟通配合: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与技巧,使患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延误病情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
医院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一个标准的制度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除此之外,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2.2 加强器械的管理
手术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手术的成败,因此要严格按照说明对器械进行保管与使用。除了正确的保管外,在使用前要对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避免患者感染,并在术后及时的对器械进行清点,避免遗漏器械于患者体内。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与技术考核,促进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因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的护理安全问题。
2.3.2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每一个患者的生命给予高度的重视。
2.3.3 提高沟通配合能力
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给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积极地与病魔进行抗争,并严格执行医嘱。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增强默契感,提高工作效率。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先进化仪器的应用,进入现代化的手术室除了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3]。护理工作是需要护理人员集中脑力的同时又需要付出体力的工作,尤其是对护理服务和护士素质都有着高要求的今天,使护理人员处在了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在这种医疗环境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因此,积极的发现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时的探讨并实施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病人护理安全、改善手术室内护理环境,为病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美慧,毛静馥,柯云楠.哈尔滨市综合医院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46-48.
[2] 林桦,廖志玲.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
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确立,财务管理工作也表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过去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要求,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借助于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来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意义
首先,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真实客观的财务信息能够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企业财务纲领性管理制度,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准则与操作规范,建立相对全面的财务工作管理机制,建立财务管理与监督体系以及相对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等。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的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
其次,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借助于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借助于健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所需的各项成本目标实施科学的分析,同时和具体责任进行挂钩,以便于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评奖惩。借助于企业目标成本的科学制定,明确相关成本指标,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实际目标,同时和费用预算结合起来,如此便能够依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借助于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强化财务内控管理,建立财务信息通报机制,对企业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实施通报,利用财务管理方式实施监督。借助于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监督工作,对企业各项物资的采购、验收、记录、保存、领用等各个流程予以管控,确保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性,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还需要强化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借助于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监督,让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互相监督制约,避免其利用自身职务便利来实施违规操作。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1.建立财务决策制度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为进一步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企业必须要建立对应的财务决策制度。从本质上而言,财务决策不单单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就应当制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制度,从而让企业管理人员得到更加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资料,实施科学的财务决策。其一是财务决策制度必须要体现出一定的规划性与前瞻性,从而确保企业内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外财务决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必须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利益分配问题;其二是企业必须要按照决策规律来制定科学的财务决策制度,以便于给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指导。
2.健全内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得以贯彻落实,企业必须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第一,企业必须要推进落实职务分离制度,详细来说,即是把财务活动内的管理责任真正区分开来,同时让财务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才可以真正对自己的工作引起重视,从而真正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开展工作;第二,企业必须要推进落实授权批准制度,即是按照财务活动过程中业务的重要级别实施授权批准,如果没有通过合法授权,则相关人员便不能够执行相关的业务,企业内部各部门也必须要坚持分级负责与相互制约,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对企业而言,唯有确保内部资金的科学使用,才可以应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来帮助企业获取最多的利益,因此企业必须要健全财务资金管理机制,从而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一是应当对财务工作中的资金需求量实施科学的核算,一般来说便是借助于资金预算编制实施资金的流出管理,从而确保其科学配置;二是必须要开展好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同时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责贯彻落实,从而强化现金管理。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资金审批制度,确保支付款项流程与权限清晰明确,让内部资金安全得以充分保障。
4.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为有效的防范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第一,企业应当利用财务风险管控制度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予以有效识别,从而确保财务工作中的风险得以准确判定;第二,企业必须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借助于风险预警机制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现的风险财务相应的应对措施。另外,企业还应当定期针对内部财务会计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让其能够主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5.加强企业投资管理
在企业实施投资之前需要制定出科学全面的投资计划,相关调查表明,现阶段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都存在盲目性的问题,当市场出现波动后企业往往会立即变更投资计划。然而市场波动是常常出现的,如果投资计划处于时刻的变动中,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拥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应当具备敏锐的嗅觉,可以准确的了解市场发展脉搏,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投资计划。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需要对投资项目以及投资活动予以充分考察,降低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属于企业内部管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所以,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完善,严格落实,以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管理的理念、模式、制度、文化等方面始终一成不变。“安全第一”并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还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走在各项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只有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消除更多的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更好地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宣传手段创新。一提到安全宣传,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挂横幅、看录像、黑板报展评等等,这些宣传手段由来已久,是最基本的。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宣传手段可以不断创新。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在一些特定时间(如安全月、11.9),给员工发送一条精心编制的安全宣传信息,所需成本很少,宣传面却很广,而且能达到很温馨,很有效的宣传效果。对于一些电脑、网络普及的单位,还可以采取发送电子邮件、QQ信息等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同样,企业向员工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除了采取放置建议箱的形式外,也可以采取电子邮件征集的形式,青年职工更能接受。一些单位的安全宣传口号总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几句,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如“爱妻爱子爱家庭,出了事故等于零”、“见了违章严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此类更贴近员工生活的安全口号,或者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一些安全宣传口号,肯定会引起更多员工的关注。
管理制度创新。社会在前进,企业在发展,安全管理工作经常会碰到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影响企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新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不断创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变过去那种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安全管理的弊端,对一些陈旧的、老套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及时更改、作废;对发现的“无章可循”的新问题要及时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使解决问题“有法可依”・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创新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以前企业食堂的食品管理制度可能仅仅倾向于保证清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方面,而现在员工对吃得健康越来越重视,食品管理制度就应该在保证清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的基础上,上升到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吃得健康的高度,减少员工患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的比例。安全管理制度创新要突出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障员工安全和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进而创造出一个安全管理持续向上的工作环境。
科学技术创新。安全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工作,在安全工作中,科技含量越高,安全把握性就越大。企业要发展必须先要安全,安全除了严格管理更须科技创新。对企业来讲,要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硬件投入,采取开发研制、改造和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设备、设施的改造与更新力度,淘汰安全隐患大、生产效率低的设备和工艺,大力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全力推进自动化技术,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努力给员工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科技人才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发和管理水平。特别是针对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新特种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先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来讲,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科技创新工作中去,及时发现本岗位和周边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整改合理化建议。
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确保企业安全运营,员工安全工作。
篇9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让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
为进一步做好综治工作,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工作综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副校长具体抓,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务处、各科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首先,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法制副校长与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党政合力,分工负责,协调统一,专门成立了中学安全保卫组织机构,以副校长为组长,以学校中年富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的青年骨干教师组建而成,做到有险必出,有难必上,能处理和解决学校的突发事件。此外,召开了综治工作会议,校长向全校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把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综治工作中来,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创建“平安校园”,人人责无旁贷。学校倡导“首问责任制”,并在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每位教职工发现不安全隐患,能及时处置。行政人员、党团员教师及名优教师更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好,造就了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保卫组以来,利用会议、广播、黑板报、横幅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发动各班广泛开展知识讲座和竞赛,手抄报等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不断地把综治工作引向深入,使广大学生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齐抓共管,落实措施,让综治工作处处都有制度可循。
为使学校综治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分解和落实了各科室的工作责任,使各线工作齐抓共管,形成了中学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图,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师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财务室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24小时巡逻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治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定安全责任书,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让创安工作处处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三、精心组织,群防群治,让综治工作时时都有载体可托,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因此,一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认真做好做足以“育”促“防”文章。
1、加强教育,促进自护。学校对安全教育进行了专题部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和“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手抄报,做到宣传与教育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全面抓和重点抓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校广播宣传阵地、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座、演示、训练、手抄报、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了安全预防系列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接受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非典、防水痘、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突出重点,抓实开展
在安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我们又确定了管理重点:住校生管理,食堂卫生管理,微机室、多媒体室防盗管理,家校联系管理。在住校生管理中,对住校生寝室卫生和纪律做到自律小组日常检查与政教处专项检查相结合,每日考核,每周总结评比,规范物品摆放,督促学生自觉遵守住校生纪律。此外,还创造性地开展寝室文化周活动,寝室美化设计,争创“星级寝室”,营造健康、文明的寝室环境。在食堂卫生管理中,服务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对每日购买的蔬菜抽样保存检查,成立由师生代表进行监督,总务处天天检查和记录有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微机室、多媒体室、都安装了防盗门窗。我们还将加强家校联系制度,推广“成长日记”,记录学生每天在校的学习、身体、思想表现,写上老师评语,反馈家长意见,“成长日记”架起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每日沟通的桥梁,开通校讯通。
2、群防群治,常抓不懈。
为使各项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我们采用了“齐抓共管,全面出击”的群防群治方案。
一是依托社会,通力合作,我们积极与派出所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保卫工作,还特地聘请了法制副校长。
二是设立校园内师生行为监督岗,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篇10
摘要: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水上安全形势好坏,既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又影响到社会稳定。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行业率先实现开放化,“有水大家行船”,无论个体、集体、国有企业都可以从事水上运输,水运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由于市场准入标准等种种原因,也给水上安全埋下了不少事故隐患。
跑马行船三分险。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水上安全形势好坏,既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又影响到社会稳定。然而,水上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如1999年“11.24”海难,导致“大舜号”沉没,死亡282人。2001年1月29日,重庆合川市一艘个体客船因严重超载触礁翻沉,死亡46人。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社会所震惊,冲击了良好的社会秩序。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与我国的水上安全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领导干部安全意识淡薄,疏于管理,致使安全责任制落空、安全管理措施不力是主要的原因。同时,部分水运企业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毫不关心,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要钱不要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也是重要的原因。
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对社会水运资源的配置、社会分配公平性的提高是起着根本性动因的作用的。因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是作为前提条件规定了水运经济运行与社会交互关系的特征的,制度所决定的选择取向对水运企业等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稳定的均衡更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对水运生产力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要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就必须减少对制度的人为干扰。
无可非议,水上安全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水上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机构的改革等,使水上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诸多问题,为水运安全管理的制度变迁造就了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对社会心理进行充分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水上安全管理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技术必须进行矫正,从而使管理更加合乎人类社会内在发展规律。
根据制度变迁中各主体所发挥作用的区别,笔者认为水运安全管理制度变迁的思路应该是: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发挥其积极的主导作用,推动市场力量以提高资产的共性程度,特别是游戏规则的普遍适用程度,要通过法律程序构建游戏规则,使游戏规则具有公开性、普遍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败德性机会主义的内在冲动,增加理动机。具体地说,就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预防为目标,通过提高败德成本,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力,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督促水运企业及有关经济主体提高素质,构建现代的水运安全管理机制。总结以上思路,笔者认为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以人为本,创新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体现在水上安全管理上,就是必须以保障从事水运的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最高原则,杜绝以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去换取物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非人道行为。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一是要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向全社会宣传安全知识,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二是要切实加强水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突出抓好水运企业经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从事水运业的所有人员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
二、转变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要实现水上安全管理从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的转变。
1999年“11.24”海难,因天气恶劣、救援力量有限等原因,长达7个小时都没有救援成功,导致“大舜号”沉没,死亡282人。就是随后不久的12月12日,在法国海域,一艘马耳他籍油轮断为两截,在风力10级环境下,船上20多名员工在很短时间全部救走。如果11.24海难救援更得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完全可以降到最低限度。这个事故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再一次提示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
目前,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符合自己国家特点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建立了国家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拥有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充足的应急救援队伍、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过程既有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一些教训应当汲取: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要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等等。
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
过去,水上安全管理更多的是凭借规章制度的约束。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水运行业的日益专业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的角色的重新定位是其中的核心,水上安全管理机构不是万能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知识的有限性和专用性决定了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理性的有限性。因此,水上安全管理机构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摆脱其“救火队”的职能与形象定位。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专家会议制是弥补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知识缺陷的合理选择。当然,在举行专家会议时,参与者的广泛代表性和会议程序的高度透明性是必不可少的两大要件。
三是管理客体应由船舶个体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水运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集中在乡镇、个体运输企业占80%以上。因此,水上安全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大水运经济主体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的经济主体,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经济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
三、科学管理,创新水运企业自我管理制度
水运企业是水运经济的细胞,是水运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水运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水运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水运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水运安全生产形势才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当前,要逐步实现水运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船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强化水运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水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水运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结合先进科技,创新管理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水上安全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管理技术,如使用CCTV、AIS等技术,从硬件上做到安全管理更快、更全面、更直接、更有效,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安全管理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完善法制,创新管理手段
水上安全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安全生产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目前,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必须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依据,清理、修改和完善过去各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并同时废除与安全生产基本法不符合和不适应现实生活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条例等。
另外,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新形势和水上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与中长期规划,切实改变安全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水上安全管理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
再有,应依法强化水上安全管理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在制度创新中,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就是制定安全方面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且社会中任何经济主体所面临的规则应该是统一的。如果一方出现严重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能够不受制裁或只被轻微处罚,那么严守规则的另一方会陷入何等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规则也就会被所有经济主体视作“空头纸文”,安全管理秩序必然无从谈起。
在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变迁中,因环境的变化,从事水运业的经济主体在不改变其行为动机的前提下,必将改变其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与已经改变了的环境因素相适应。因此,在实施创新的变迁时,水上管理机构还必须不断对新制度进行评价。就转变后的体制而言,是鼓励一种生产性努力的行为,还是鼓励分配性的努力就是评价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变迁绩效的主要标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