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范文

时间:2023-03-14 13:2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心理

篇1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最早接触、最熟悉的环境就是家庭。由于年龄小,对家人非常依赖,因而从家庭中走出,来到陌生的园所,会有一个害怕——焦虑——稳定——适应的过程。作为幼儿园如何帮助孩子们消除与家人的分离焦虑,渐渐地适应幼儿园呢?我们的做法是: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营造安全、温馨、动态的家庭式环境,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对幼儿园整体印象的关键环节,如何创设适宜托班幼儿的生活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是所有幼儿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放在重中之重的问题。关注托班孩子现有水平、需求、兴趣,遵循托班(2——3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有意识地为托班幼儿创设一种家一般生活化的安全、舒适、柔软、温馨、真实、自然、有秩序的学习环境,还要让孩子感受到在母亲般膝前嬉戏的安静和快乐的情感。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创设适合幼儿活动的优良环境,进而进行适宜的保育,从而恰到好处地促使托班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关注幼儿发育,了解幼儿身体心理特点。

这时期幼儿身体的各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生长发育,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迅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健康的幼儿都表现出朝气勃勃,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的特点。基本动作也有了很大发展,不仅会攀登小椅,楼梯,还能用脚踢球,举手抛掷等,还能玩简单的活动性游戏,听音乐节奏做某些模仿性动作等,会模仿成人使用各种生活用品和玩具,会使用肥皂洗手,自己穿脱鞋袜等。这时期幼儿动作的特点是活动开始具有目的性和模仿性。这样的话,教师就必须注意个人良好行为行为习惯。

2——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进入到语言的飞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幼儿对“说”和“听”有高度的积极性,非常爱说话,整天“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爱听成人念儿歌、讲故事,甚至能在成人提示下背诵一些简短的诗歌,复述有故事情节的童话小故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主动地运用语言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虽然表达能力还很差,但表达的内容很丰富。但有一个现实需要正视:同样是3岁年龄的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很大。

这时候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能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看图书,听成人讲解,但是由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程度发展还不平衡,自制力差,因而有意注意较差,容易受外界新奇的趣事影响,常易分散注意。凡是新异的、变化的、有趣的事情都会引起幼儿分散注意。因此,无意注意总是占优势。另外,凡是感兴趣的事容易记住,不感兴趣的事,眼不看、耳不听,也就不去记忆。所以说,对待这种想象,作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不要着急,这是正常现象,注意适当引导,不得随意指责孩子。

幼儿接近3岁时,思维逐渐摆脱了物体和动作的束缚,开始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除了形象思维外,幼儿的抽象思维也开始或萌芽。如对数的概念能区分1和许多,认识1.2.3……孩子非常爱提问,不仅问“是什么”,还要追根到底地提出“为什么”。爱提问可以发展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想象内容非常简单,创造性成分少,仅是片断的,没有预定的目的,要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在绘画、音乐、表演、游戏、讲故事、猜谜语中进行。这时期幼儿的情绪正处于迅速分化、情感处于初步萌芽的阶段。幼儿的情绪常因达不到目的或受到阻挠而大怒,并用发脾气来争取。得到成人称赞会高兴地笑,被责骂时会表示不高兴,见了陌生人会害羞,对人会产生同情心和爱心。2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感表达日益丰富、复杂,除了喜、怒、哀、乐外,还产生了气愤、忧愁、烦恼、急躁、担心、妒忌等情感。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健康而丰富的情感。

通过以上对2——3岁幼儿身体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情感特点的关注和分析,我们就应该感觉到托幼机构应该在环境创设方面注意什么,在活动培育过程中着重于哪方面,这些都是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保育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办托幼班的依据。所以,我们要正视孩子心理及情感上的薄弱点,不能回避。

二、正视幼儿心理,摸清幼儿情感薄弱区。

2——3岁的幼儿像娇嫩的花朵,需要悉心呵护。这时候的孩子可以说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而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不是整天阳光灿烂,因为正如天有风雨一样,孩子随时随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既然想创设一个安全的、自然的、温馨的、快乐的家一样的环境,我们就得清楚地知道宝贝自身这个年龄段所具有的薄弱区。只有这样充分了解幼儿,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服务。事实上,有许多人之父母也不了解这些。

孩子害怕孤独。幼儿开始喜欢有同伴一起玩,并且感到快乐。并逐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相互关心,并产生同情心。但是,孩子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凭自己极其有限的经验去判断和预测别人的行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这个孩子自私啊那个孩子小气啊,其实这是孩子年龄特点造成的,需要我们正确引导。

同时,孩子很任性,因为他们的行为易受情绪支配。常常由于自己的行动受到限制会反抗或不服,从而影响到情绪,甚至大发脾气,大哭大闹,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打人、咬人、踢人等。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应以自身良好的言行为榜样,让幼儿模仿,并向幼儿教授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幼儿的社会行为获得正常的发展。他们的心理较前一时期明显成熟,出现更多的智能活动,表现为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喜欢观察、提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幼儿的道德感责任心及责任感开始萌芽,父母在这一时期要及时给予启发,诱导和教育,做好榜样,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在此形成的身心状态和才能,对以后一生有着决定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还有一点,他们的神经细胞还不很成熟,兴奋占优势,并且易扩散,抑制过程仍然较差,常表现出耐力差、易疲劳,感情易冲动、情绪变化无常等特点。正因为幼儿具有易感、多变的特点,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应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之中,并注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由此可见,托幼班注意的不仅仅是环境的优美和安全,更应该适宜于孩子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利于孩子们的沟通,怎样更利于身心健康。

三、关注活动空间,创设支持性环境。

1、在安全的环境中轻松地玩耍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关键。而我们的孩子生性好动,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较差,更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家都倍受家人的关心和呵护;到了幼儿园,换了陌生环境,任何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都会造成他们心理的紧张,和对幼儿园的害怕。于是,我们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对现有环境进行调整和处理,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

首先对水泥墙面和地板等进行进行软包装,用吹塑纸、泡沫和布等柔性的材料给墙壁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地板上铺设柔软的地毯、彩色的泡沫,防止孩子在跌倒时造成意外伤害;根据便于孩子活动、进出的原则,我们把鞋箱、杯架和毛巾架等幼儿经常使用的用具,设置、安排在走廊、过道和盥洗室等处最合适的位置,尽量避免孩子之间的拥挤和碰撞,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毛绒玩具是孩子们从小喜欢的玩具,既柔软又不会伤害孩子;塑料、木制玩具轻巧、易洗,我们就选择这样的玩具给宝宝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少了些许紧张和约束,多了一份宽松和自由,尽情、大胆地玩耍着。

2、在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

“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要营造家庭式的氛围,给每个孩子“家”的感觉。我们把幼儿园设计成“家”的布局,有宝宝餐厅、宝宝卧室、宝宝厨房、宝宝客厅等。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摆几处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靠着小靠垫玩操作材料会更有安全感,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幼儿园象我家。”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多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尽量减少集中的时间;多采用个别化的方式,尽量避免集体活动的形式。孩子活动时,我们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做爸爸、妈妈、学做小医生;我们也顺应孩子需要,在学习剥糖果、小勺舀豆豆、夹子晾衣服等活动时,给予适时、适切地鼓励和指导,让孩子感受妈妈般的关怀。

3、在动态的环境中自主地游戏

托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我们尽量帮助幼儿减少和避免周围环境以及幼儿之间的互相干扰和影响,为孩子们创设了宽松的区域:娃娃家、客厅、书房和玩具天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材料,让他们愉快地来园操作、摆弄。孩子们被玩具所吸引,哭闹现象就会减少。

孩子是在活动中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我们老师便要做个有心人,处处关注孩子、创设环境。如: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接触最多的游戏,我们便从区域环境的创设入手,合着孩子发展、需求的节拍,动态地完善、调整环境。

篇2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主欲;家园共育

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其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主体对自己身心特点的认识,自我评价则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我进行的某种判断。

自我体验是指主体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态度。如自豪、自尊、自信等都是自我体验,其内容主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羞愧感等。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行为与内心活动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与调节作用,如动机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积极性的加强或削弱,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与校正等。其内容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等方面。

自我认识失实、自我体验失衡、自我调节失控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那么,如何促使儿童拥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一、带领幼儿步入交往的世界

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处于幼儿与周围人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和方法。

首先,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多与同龄伙伴交往。相互交换玩具玩。平时多提供轻松、自由、有趣味的活动,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幼儿的自我意识正是借助于一次次的误会、争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断改进的。

其次,要求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与邻居的同龄孩子、与亲戚的同龄孩子定期活动。

二、引导幼儿不断强化自身的独立地位

所谓自身的独立地位是指让幼儿把自己当作主体,从他人和外界失误中区分出来。在新学期初,我们进行了一周的“我升班了”的主体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班级,找找与小班有哪些不同,组织幼儿观看小班刚入园时的录像,请幼儿讲讲自己与小班时的不同,为什么不同?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上中班后应该怎么样?并以此引申,开展关心弟弟妹妹、大带小活动。

角色游戏的开展也给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活动中开设玩家家、医院、超市、理发店、小菜场、幼儿园等角色区,由幼儿轮流担任角色,这种角色的扮演,促使幼儿区分自己和别人,学着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理解问题,对游戏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学着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协商处理,自我意识由此萌芽,日益清晰,人格也日益健全。

三、积极支持幼儿合理的自主欲

幼儿一般在两三岁开始时就出现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迫切的自我表现欲望。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幼儿期是自主性与内疚感相冲突的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要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为幼儿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能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孩子就会缺乏自信心,在衡量自己的行为时易产生内疚感,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安排好的狭窄的生活圈子里。

如:寒冬过后,万物复苏。教师可以结合季节变化,派生出“春天”这一主题,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将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体验用绘画、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了解孩子现有理解水平和对主题内容的兴趣程度上组织幼儿对这个主题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春天的疾病、春天的活动等,再对每一个问题中幼儿提出的小问题进行探究。

四、给予幼儿实现成功的机遇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成功的经验可以使儿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成功的次数越多,儿童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经常获得成功的儿童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如班级的值日生轮流制(能力强弱搭配),给他们戴袖章,负责帮助老师,为大家服务工作。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为同伴服务。

在帮助幼儿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我们逐步提高对幼儿的要求,组织举办班组年级段的小小画展、小小故事会等,让全体幼儿或让能力强与能力弱而较自卑的幼儿参加,为每个孩子提供“舞台”展示自己,去实现成功的目标,使每位幼儿萌发出应有的潜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幸福,从而激励幼儿,促其成长,使他们更加完善自我,满怀信心地去面对生活,迎接明天。这样,他们的自我意识就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五、帮助幼儿提高自我评价的客观性、自觉性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来源于他人的评价。成人对孩子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以免孩子产生自满或自卑心理:批评和表扬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笼统地对人,使儿童可通过具体的反思加以改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幼儿还不能客观、具体地评价自己,可见,成人的评价已成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幼儿的自我评价受整体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比如笼统单一。

针对幼儿自我评价中存在过高或过低或不知如何评价自己的现状,要注意对幼儿的评价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原因,对症下药;对于过高评价自己、过于自信的幼儿,就告诉他:“你虽然有些地方做得不错,但是还要继续努力,某某爱劳动,某某把自己的新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某某的汽车做得特别好,你要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还要继续努力。

教师可以在让幼儿评价自己的同时,也让幼儿学习评价别人。幼儿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也正确地认识了自己,通过经常性的评价练习,提高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并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六、家园共育,争创最佳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谈举止,有意无意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识、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更具影响力。因此,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家园共育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宣传现代幼儿教育观念和未来人才的规格。并向家长发放问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

幼儿能否正确看待和认识自己?

是否有积极进取的态度?

是否有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幼儿社会交往情况是否良好?

经常参加各项活动,有成功体验的幼儿自我意识是否良好?

周围人对幼儿的评价是否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幼儿自主性、独立能力表现如何?

做事是否有恒心和毅力,是否善于调节自己?

耐挫力强的幼儿自我意识是否发展良好?

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对幼儿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性,使他们在教育思想及对孩子的要求上有时代感。

其次,通过家长开放日、观摩教育活动、家园联系栏中公布近期教育目标、育儿知识、建议记忆家教事宜等等,使家长懂得要针对不同幼儿因材施教,要多为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篇3

所谓“心理虐待”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发生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之受到伤害的言行。如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无端的恐吓、恶语伤害等,教师随便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心理虐待,这就是无意的伤害。心理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还要严重。

一 心理虐待的主要表现

1.威胁、恐吓

有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遇到顽皮、不听话的孩子,不进行说服教育,而是进行恐吓:“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交给警察。”还有的老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等,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会使孩子形成拘谨、胆小怕事的性格,压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疏远、冷落

疏远、冷落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疏远、冷落,指对一些能力较差、不太听话,或爱提意见的学生,教师有意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理不睬,更不去亲近,使孩子看不到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庞,得不到更多的关爱,长期下去,这些孩子只会更孤僻、更懦弱、更胆小,发展更慢;另一种是无意的疏远、冷落,一般是指那些处于中间阶层的孩子,他们性格比较孤僻,不愿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更没有什么出色的特长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因而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到他们,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这种忽视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3.缺乏鼓励,恶语伤害

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别人,这是孩子们的最大特点,他们希望老师表扬自己,可有些老师总爱挖苦、嘲笑孩子,贬低他们的成绩,不能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如“老师,我想帮你做事。”孩子高兴地说。“你!不行!你可做不好!”孩子低头离去。又如“老师,我画得好不好?”孩子用期盼的目光望着老师。“你画的是啥呀?你怎么这么笨呢!”孩子的脸红了,脸上出现了窘迫与无奈。现实中这样的语言屡见不鲜,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造成看不见的心理伤害。

4.武断夸大,爱算旧账

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运用已有的模式去评判。如“从开学到现在你都不老实”,从这句话中看出老师将问题夸大。又如“你怎么打人了,上次你打小朋友的事还没解决呢!”等类似的话语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二 造成幼儿心理虐待的原因

心理虐待可理解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原因:(1)教师对问题认识的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他们没有将管教和虐待区分开来。(2)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尊及其独立的人格,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没有人格、尊严可言,所以在对幼儿的态度上很随便,从不考虑后果。(3)教育方法不科学。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不体罚,觉得自己做法无可厚非,殊不知,心理虐待是更为严重的教育误区。(4)教师的情绪宣泄不当,常把幼儿当做自己的“出气筒”。(5)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 解决幼儿心理虐待的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纠正认知上的偏差,高度认识心理虐待的严重后果。

2.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心理虐待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心理素质缺陷有关。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角色的扮演上时常出现冲突,导致部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减少心理虐待现象的发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社会对教师应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各级领导应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做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教师也应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加强控制自身的情绪,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或障碍,正确对待家长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把与家长的矛盾转移到幼儿身上,更不能因此来逃避对幼儿教育的责任。

3.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教育中的心理虐待现象概括起来是:对智力发展缓慢的幼儿轻视,对中等发展幼儿的忽视和对智力发展突出幼儿的过分重视。作为教师,应清楚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重任,自己的言行对幼儿起到表率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以健康的心态面向全体幼儿,善待孩子,关心每一位幼儿,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效能。

篇4

关键词:幼儿 心理 培养

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一、创设良好环境,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体验,是心理变化的主体。如果需要得到了满足,人就会产生高兴、满意等肯定性的积极情绪;反之会产生愤怒、不满等否定性的消极情绪。幼儿情绪不稳定,容易随环境而变化,年龄越小表现越为明显。

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组成的环境;心理环境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的重要保证。

二、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幼儿适应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使其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的有机体之中。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就必须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老师是妈妈,老师爱我,我爱她”

“老师是妈妈,老师爱我,我爱她”,这是小班教材里一首歌的歌词,它很平实,却也恰恰就说明了一切。一个幼儿园教师可以没有一套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对教育对象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的。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热爱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则又在这种情感中体验到理解、成功与自我人格化的存在,从而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与修养。

四、无形渗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而这又建立在教师无条件爱孩子的基础上。无论孩子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都应该无条件的平等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其次,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有了前面营造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我们就可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但大致上还是分为三类:情感教育,行为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主要是使幼儿明辩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前面介绍的“大带小”活动就是情感教育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行为是心理的表现,行为教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日常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护环境的习惯。“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在“成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小朋友的赞赏会对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在班里开展的“赞美十分钟”活动就是“成功”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貌似游戏、活动却在无形当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应该看到,随着对幼教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的深入开展,在《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待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究适合幼儿园的心理辅导策略,以自己的实践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陈家麟著:《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76-01

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首先是健康人格的教育”。健康人格的首要体现是身心健康,即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行为活泼,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相处。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人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期间形成的行为习惯与其成年阶段几乎无异。为此,把握好幼儿心理成长的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对其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对培养幼儿健康心灵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音乐是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它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有益智的功能,具有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儿童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特征能给儿童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具有改变情绪和情感的效果。音乐有审美功能,美的音乐能给予儿童美的享受,能够使儿童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音乐渗透于儿童的一日生活,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幼儿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形式,对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因此,应该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利用音乐来塑造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用音乐来建构健康的人格,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和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现状分析

目前,在幼儿中普遍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突出表现为:经受不了挫折,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班中幼儿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性格开朗,能力较强,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可称为班中幼儿的“领导者”。这样的幼儿占少数,在与其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尽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第二种,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与他人交往,不合群。他们不敢也不会去与他人进行交流,此类幼儿往往老人带的较多,家长平时与孩子交流较少,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包办。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幼儿本身失去了应有的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心理失衡。第三种,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精神不集中,动手能力差。此类幼儿的家长往往责任心不够强,存在 “任其自由成长”的错误意识,缺少对幼儿应有的关爱、培养和科学指导。

三、如何用音乐塑造健康心灵

(一)通过音乐渗透情感、培育品德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同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加强对幼儿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切入点,融入深厚的感情,让他们喜爱音乐,融入音乐,才能启发幼儿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为此,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结合表演、绘画、舞蹈等方式进行。

(二)通过音乐启发幼儿的思维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和体现,丰富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音乐表演,歌曲创编等为幼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舞台,幼儿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集中注意力,培养兴趣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有些幼儿容易精神不集中,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从幼儿活泼好动,爱听爱看,充满好奇心的个性特点出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完全没有束缚,极为宽松的氛围,最大程度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通过音乐发展幼儿的身心

篇6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即错误的理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也因而主要指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和偏差与失误,它往往是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根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私有性心理

私有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这种支配不仅表现为生理上的支配,而且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支配,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由于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前喻文化”的产物,孩子就很容易成为父母的私有财产。于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愿望或意见,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应有的正当要求与合理愿望,这样就遇到了对孩子全面占有(身体、情感、时间、时间、权利、义务)和孩子作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人的矛盾冲突。在这对矛盾中,父母一方总是占有主导地位,而孩子一方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志办事,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的“过度现象”,如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度替代、过度期望、过度教育等不协调的现象。当孩子不愿接受这类过分的要求,并以不同的形式对各种“过度现象”表示反抗时,父母就又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感到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精神支柱。而为了避免这种“失落”,反过来又强化这一系列的“过度现象”的矛盾斗争。由于幼儿在年龄与能力上的局限性,他们也就特别容易受到家长全权的、随意的支配,从而丧失独立性,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个性。由家长私有心理所导致的这些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幼儿今后一生的道路。而且家长的私有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其他心理误区产生的基础。

二、情绪性心理

情绪性心理是由父母情绪、心理波动而导致对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情绪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人人皆有。人的活动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受到某种情绪的支配,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越是同主体密切的人与事,受情绪因素的支配性也就越大。这就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绪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的某些问题。父母的情绪有高有低,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父母有节制的情绪流露,会使孩子从中感悟或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并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父母自由的情感宣泄,则会产生许多教育问题。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幼儿,由于父母情绪的影响对象只有一个孩子,因而比多子女家庭更为集中,产生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刻。

三、主观性心理

主观性心理具体表现在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客观地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家长完全以其主观的意志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种种非理智。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无视孩子的兴趣特点,不切实际地把孩子看成是音乐家、文学家、演员的料子,盲目地进行智力投资,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使孩子苦不堪言。早在我国古代,明代的教育家王守仁就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子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主张重视儿童兴趣。根据现代心理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持续书写的时间明显地受到年龄的限制。6岁儿童仅为5分钟,7岁为10分钟,10岁为12分钟,12岁为20分钟。而家长往往按其主观意愿对儿童提出过高的、不理智的要求,这种过度的教育要求很容易造成儿童某种心理障碍。此外,家长不能客观地评价孩子,则是家长主观性心理的另一种表现。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孩子,放大优点,无视缺点,经常放弃教育,惯宠孩子,养成孩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二是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孩子,总是指责,批评孩子,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旦发现孩子有了缺点,就无限夸大,甚至用威吓、体罚的方法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转四、虚荣性心理

虚荣心理主要表现在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工具,从而满足自己虚荣性的心理需求。应该说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突出,成为人人夸奖的好孩子,这种心理非常正常。如果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孩子热情和科学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发展,那么这种舔犊之情无疑会成为家长更理智,更科学,更富有情感地培养孩子的动力。但是,如果这种爱子之情是基于一种炫耀心理和虚荣心理的满足,就往往会走向反面,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虚荣心,是追求表面光彩,表面炫耀的一种心理活动。虽然虚荣心也可谓人皆有之,但如果把它作为培养孩子的指导思想,那就有害无益。家长的虚荣性心理,对幼儿说,影响更大,首先,容易造成孩子不诚实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诸多困难。其次,破坏了幼儿的心理平衡,因为他所期望的东西和一个年幼儿童的实际不相符,这样又会使幼儿经常处于一种掩饰的状态,当被戳穿后,又会造成幼儿的自卑感,甚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五、补偿性心理

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为许多家长自己感觉失去的太多东西,千方百计地要在孩子身上加以补偿,因而很容易使家长失去教育的理智。例如现在的年轻父母,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的坎坷,感觉自己失去太多了。一旦当(下转第106页)(上接第69页)了父母,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并希望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享受得好,接受教育好,将来工作好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此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味地给予孩子过度的溺爱,即用这种补偿心理来代替家庭教育,必然会导致儿童强烈的物质欲望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变得更为严重。而在幼儿一旦形成了这些教育问题,不仅会对他们现期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六、侥幸性心理

侥幸心理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不能理智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对孩子放弃教育。明明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却会侥幸地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好的。岂不知人的性格、品德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否则就会贻误孩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里曾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主张及早施教。侥幸心理经常使家长对孩子的现实行为及其发展趋势缺乏客观的把握,从而形成一种非客观心理态度,并且不能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实事求是的教育。

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文化的根源,也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既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受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文化根源使幼儿家庭教育确立的是道德取向而非心理取向;(2)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幼儿家庭教育忽视儿童天性;(3)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功利色彩;(4)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非理性色彩。全面了解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真正原因,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走出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篇7

1 无意说谎

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满足愿望的心理。

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的“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的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的多么开心。面对这种“美丽的谎言”,教师不能简单责备,而应给予正确引导。可对讲“大海”的孩子说:“老师知道你很想到大海边去玩,可现在还没有去过,对吗?”在孩子意识到说谎并点头承认后,再做鼓励:“你讲大海讲的很好,今后你一定会有机会到大海边去玩的。”

1.2 理解性心理错觉。

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的现象。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了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这样的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的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的心理错觉。

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的“说谎”。例如,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对于这类认识不足和因理解性心理错觉而产生的“说谎”现象,教师应采用适当方法让幼儿明白道理,帮助他们理解有关概念的真正含义。

1.3 自信心的萌动。

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例如,在运动会前挑选小运动员时,教师问:“咱们班谁跑得最快?”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这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教师切不可将此视为“说谎”、“吹牛”,对孩子的积极性应当加以保护。当然,不能让幼儿的这种自信心只停留在幼稚可笑、盲目幻想的低水平上,而应在注意保护、鼓励的同时,给予积极地引导,让幼儿逐步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所想所说与现实的差距,懂得要实现美好的愿望,必须从小好好学习的道理。

2 有意说谎

有时,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会有意说谎。这类说谎与品行有关,虽不能说是品行坏,但多少反映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类说谎,教师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意说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取悦家长,虚夸成绩。

幼儿有时想取悦家长而又没有实际成绩,往往会出现有意说谎现象。例如,有个幼儿在老师指导大家剪五角星的过程中,留下一颗红五星放进口袋,回家后向妈妈夸耀:“妈妈,我今天得了一颗红五星。”妈妈说:“得了小红星不是贴在《好孩子》专栏里吗?”这孩子又说:“老师叫我拿回来让爸爸妈妈看的。”幼儿的这类说谎,属于有意编造事实骗人,是幼儿说谎现象中错误性质较为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五岁以上幼儿身上,这种错误的产生,多与成人的教育不当有关。

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情况,一旦发现这类说谎现象,必须家园配合,正确把握对幼儿的期望,及时批评教育,决不可姑息迁就、任其发展。

2.2 谎造优越感,满足虚荣心。

幼儿有时也会谎造优越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说谎在幼儿当中是多见的,如见别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谎称自己家中的那件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警察,也谎称自己的爸爸是“大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其产生的原因也常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如有的家长为使孩子“幸福”,过多的提供物质条件,人为地滋长了孩子过强的优越感。但不论物质还是精神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孩子便可能以说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面对这类说谎,不应当采用简单的批评的方法,而应采用耐心说服、讲明道理的方法,指出好孩子不能说谎,从而引导孩子切实认识到说谎时无用的、不光彩的,同时注意与家长多交流,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

2.3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

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学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孩子;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动辄打骂;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呵斥打骂。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做错了事或有行为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逃避家长、教师的惩罚或打骂,便有意说谎。

这类说谎在表现方式上有三种:一种是只承认一部分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分量。例如,为争夺玩具,明明打了玲玲,当老师来处理时,明明却只承认轻轻推了一下玲玲。二是全部否认错误,极力表白不是自己的过错。例如,壮壮在家,本来是他找玩具时打碎了桌子上的茶具,但却硬说不是自己打碎的。三是嫁祸于人。例如,三个孩子在滑梯上玩,其中一个故意推人,推人者不仅否认自己的行为,还一口咬定是另一个孩子推的。当然,也有嫁祸于物的,如找东西吃时打破了杯子,不敢承认,便说是小猫打破的。

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应当诱导和鼓励幼儿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对方赔礼道歉,说声“对不起”,而不宜采用批评、责备和惩罚的方法;对于第二种情况,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及时教育孩子,使他认识到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做错了事应当用于承认错误,不敢承认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一定要杜绝责罚、打骂和歧视的做法;对于第三种情况,也应避免责罚与打骂,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认真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提出批评,使之认识错误,改正不良的思想行为。

作为成人,尤其是教师,更应当认识到,上述情况中不论是哪一种,其说谎的实质都是幼儿在恐惧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措施,其错误与责任应更多的归咎于成人,而不是幼儿。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处理这类错误的要领在于首先反省自己给幼儿心理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只严厉的指责孩子。

2.4 成人说谎,殃及幼儿。

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谎的直接原因。教师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被幼儿视为“骗人”。父母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骗人壮了胆。

篇8

关键词:藏族地区;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健康心理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73-01在我国,藏族地区之所以各方面极端落后,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教育落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贫乏。要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使其跨入先进民族的行列,必须从加强藏族地区幼儿教育入手,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由于藏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州穷民贫,教育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加之"两个计划"重点是面向义务教育,未能覆盖幼儿教育,导致目前幼儿教育严重滞后于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同时,也制约了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对藏族地区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藏族地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幼儿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藏族地区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好处,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对藏族地区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而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挫折教育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让孩子经历挫折,而不注重恰当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同样是不利的。因为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有一次我让幼儿进行穿衣、系鞋带比赛,考虑到要让每位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就要设置难度不等的情景,逐步经受磨练。在那次活动中,有的幼儿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感到无比自豪,我想这种自豪使他们从未有过的,因为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但也有部分幼儿在过程中,表现得很急躁,甚至去扯自己的衣服,这时,我们既不能急急忙忙的代替,更不能去埋怨和奚落幼儿,避免是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鼓励他积极尝试,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当他真的需要帮助时,我给予一些指导。经过那次的活动,我们班的幼儿在自理能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孩子们对于困难也更能正确地对待,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常试来解决问题。

篇9

关键词:分离焦虑 心理准备 幼儿健康

一、正确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

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的时候更为突出。分离焦虑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提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即幼儿出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妈妈分离,当幼儿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本能地产生这样的恐惧,所以幼儿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情绪变化,特别是哭闹特别厉害而哭闹时间长的幼儿,更应该用足够的耐心应对,而不是吓唬或惩罚。

二、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

幼儿入园后家长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让孩子坚信上幼儿园是他必须经历的事。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了,在那里你会认识很多小朋友,交到很多新朋友。”再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其它好处,要讲得绘声绘色、充满诱惑,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儿园了!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当孩子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您确信这只是孩子不适应的反应时,可以淡然处之。入园期间,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一些身体接触和抚慰,但一定不要随便哄孩子说:“好好好,我们明天不上幼儿园。”家长可以简单地向孩子说明:“孩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家长上班一样。”然后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再讨论,也不再深究。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能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减少大人孩子的痛苦。

三、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 四、要有科学的教育措施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维护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1)在平等和关爱中教育幼儿

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温暖每位幼儿。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话语对幼儿来说都是一股暖流。当我们用关爱和宽容的目光去审视孩子时,你会发觉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材。孩子的依赖感强烈,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需求,当他发现教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爱自己,他们才能放下戒备。教师此时的教育方法是用爱与宽容来做前提,所以幼儿能更快地转变他的心理倾向,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生活。

(2)对幼儿进行良好情绪的引导

焦虑、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是孩子的正常表现,教师要正确对待,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上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次断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家园携手,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很快地露出他们灿烂的笑脸,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地在他们的乐园里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家园互动 活泼乐观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22-01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如何才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是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家园共育达成共识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1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1)对新入园的孩子进行家访,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孩子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在家访中也跟家长进行沟通,初步介绍幼儿园的概况。家访后对幼儿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孩子入园时出现的各种心理焦虑及安全感得以更好的解决。阶段性反馈幼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幼儿发展评估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利用家长来园接孩子的时间,进行简短交谈,如我班一心小朋友性格属于典型的自私、孤僻。班里的小朋友要跟他玩时,他总会哭闹。他在玩玩具时别的小朋友一碰他,他哭得更是厉害,针对这一情况,我与家长共同协商。我们在探讨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他的妈妈谈到孩子的外公外婆太过于宠爱,一切听从孩子指挥,只要孩子高兴让他打都乐意,吃饭要抱到电脑前喂,想要的玩具必须立刻买,日子久了孩子就养成现在的不良习惯。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引导下,一心小朋友慢慢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合作地乐趣,在我的鼓励下也会做起小朋友的榜样。也变得合群了。通过家园互动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2)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家长会,在家长会中,不但让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一个沟通的空间,如相互留下对方家庭的电话号码,为孩子的串门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扩大幼儿交往范围,更好促进交往水平,家长们听取老师对本班孩子在学期里概况做一个分析,从横向与纵向来观察孩子的表现。分析孩子的整体发展,让家长体会到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有哪些优势,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也知道不足,以及了解当前育儿宝典和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3)我们还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一日活动,家长们会体会到对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如孩子会排队喝水,有序的进卫生间,做到不喧哗,不吵闹,与同伴间的玩耍学会轮流玩等。孩子还会主动邀请长辈喝水。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开展,家长了解到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发展孩子心理健康为前提。也更加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同时也开展亲子活动:如“家长助教、迎六一游园活动、迎新活动”等。

2 结合各项教育活动,抓住教育的契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1)在班级创设各种标语,如在操作区,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的标语是“动动手你最棒”。在美工区,标语是“巧手真能干”。在图书区,我们的标语是“我是你们的朋友,请你爱惜我。”在建构区,标语是“小朋友玩玩具轻轻拿,轻轻放。”在生活区,标语是“吃饭喝水请排队”。通过创设这一系列提醒式的标语,是非常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在礼仪教育中,也培养了幼儿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如《早入园》以儿歌的形式“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大道理。我们还在班级门口请幼儿当礼仪小天使,被请到当小天使的小朋友要在门口做迎宾工作,要学会说:“你好!请进来!还要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养成礼貌行为。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教育”让孩子在国旗诵读礼仪经典,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效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3)在社会性活动中,我们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在“三八节”我们与家庭共同制作亲子手抄报,激发幼儿对长辈的尊重。抒发对妈妈、阿姨、奶奶表达爱。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我们通过碟片观看叔叔阿姨在不同工作岗位的艰辛。同时教育幼儿不乱扔纸屑,垃圾应放到指定的位置,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也培养幼儿爱社会的情感。

(4)在角色游戏中,开设“娃娃家为主题”、开设“理发店、医院、超市、风味餐厅”等。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在角色游戏扮演中幼儿学会学习与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体验愉悦的情感。

(5)我们还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需要老师、保育员、家长的配合,如在语言课,老师请小朋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户外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扮演角色。保育员也要在课间活动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情感,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 家庭积极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

(1)父母应先提高心理素质。合理排解自己的压力,保持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泄不良的情绪。不要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拿孩子当出气的材料。

(2)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我班梓涵妈妈是一个对孩子心理健康非常重视的家长,她发现孩子回家后情绪出现反常,表现得很郁闷。就这一情况小寒的妈妈及时反馈给我,就此问题我详细对他的一日活动做了一个分析,其实梓涵是个非常乖巧懂事的孩子,是老师的小帮手,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同伴。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他的新同桌宇恒小朋友,上课时总喜欢摸他的头发,而乖巧的她,从不反抗,不懂得拒绝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在我的细心观察下,我用讲道理的方法让宇恒明白上课时是不能乱摸别人的头发。而且我对这两个孩子的观察并没停止。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宇恒小朋友已经是梓涵的好朋友,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因为这件事,双方的家长也认识了,并且还成为好朋友。梓涵郁闷的情绪也消除了。

(3)合理评价自己的孩子,提高抗挫能力。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父母应帮助孩子分析,提高自我认识水平,父母应让孩子知道。

总之,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步入社会的发展是否顺利,是否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让家园共育一起行动起来,一起营造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