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运行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梯安全运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lift, elevator safety operation has become for people's property security, the personal safety of su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levator maintenance problems in i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olution.
Keywords: elevator maintenance safety of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2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电梯是集机械、电器于一体化的大型特种设备,其结构较为特殊。它的质量和安全是由制造、安装、维修、保养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来保证的。而在投入使用后的日常运行中,则主要是依靠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以及维保人员丰富的知识、经验、技巧和专门的检测设备来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可是,近年来电梯事故却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主要是因为电梯的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不规范引起的。我们在调查了解中发现,电梯的维保过程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使用单位维保意识不强。《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使用单位安全意识不够。对电梯维保没有概念,也没有专门负责电梯的安全管理人员。认为电梯用了好多年,都没出过问题,更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于是对维保工作放松要求,对维保质量也漠不关心,因而也不管维保人员平时的维保工作是否到位,只要填好维保记录就可以了,安全管理人员更是既不对维保过程进行监督,也不对维保记录签字确认,这些都会给电梯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电梯维保市场混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目前电梯维保单位良莠不齐,有些维保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齐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严格,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建立了完善的维保质量体系,保证了电梯维保质量;而有些却是不过几个人的小公司,这些公司挂靠到一些比较大的维保单位弄个资质,技术力量缺乏,必须的设备都没有,更不要说建立维保质量保证体系,依靠社会关系就开始从事电梯维保业务,根本不能满足电梯维保要求,由于成本低,降低维保费用,造成维保行业恶性竞争,使得电梯维保质量根本没有保障。由于近年电梯市场维保行业恶性竞争,取得资质的单位电梯维保人员流动性较大,公司经济效益整体下降,不少熟练的维保技术人员相继离开电梯维保行业,而到其他行业寻找生路。电梯市场维保行业的激烈竞争,带来电梯公司纷纷下调维保价格,打起了价格战。与使用单位签订的维保价格下调,导致维保质量的飞速下降,据笔者的调查,在某些地区,电梯公司与使用单位签订的每月维保价格扣除来回的交通费之外,已经没有余额,这样的维保,电梯公司纯属敷衍了事,维保质量无从谈起,本来一个月来两次的变成两三个月来一次,偶尔来一次时签的却是两三个月的维保记录。
维保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作为电梯检验人员,笔者接到一起电梯故障投诉,小区业主投诉,其不满意念之强烈,范围之大,但我们到达调查现场时,等待的是下至小学生,上至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有挺着大肚的孕妇,大约十来个人,形成围攻之势,让调查人员倍感责任重大,投诉称:电梯未按所召楼层运行,常常莫名其妙的跑到基站停下,运行不平稳,人在轿厢里听到很大的噪音,且感觉电梯水平面上晃动较大,电梯常常关人。业主委员会在向电梯维保单位反映,维保单位无力查照原因的情况下,笔者对电梯及业主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调查。调查结果之前所述问题皆由一些细小环节所致。电梯跑到基站停下是因为该电梯有消耗功能,在电梯运行中电梯乘坐人员如果不小心重复按下所显楼层的按钮,电梯控制系统将取消对该楼层的选层指令,没有选层指令后,电梯自动执行返回基站指令,如果电梯维保人员仔细认真,熟悉该种电梯具有消耗功能,能跟业主沟通解释清楚,业主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怨气。轿顶上的风扇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已经接近损坏,噪音有风扇而来,由于固定风扇的一颗螺栓脱落,造成风扇周期性震动,引起电梯共振,从而使电梯在运行中于水平面上有较大晃动,其晃动所致之心理影响,在未查出原因之前,笔者坐在电梯里,感觉站立不稳,也十分恐惧。当取下的风扇,一切回归正常了,遂感叹:都是一颗小小的螺栓引起的风波。如果电梯维保人员具备责任心,损坏的风扇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也就不会引起这么大范围的恐慌。至于电梯关人,调查下来时是由于机房封闭,不通风,机房内电机运行,热量增加聚集升温引起控制回路故障,导致断电,从而关人。安装通风设施后,再未出现关人现象。类似上述投诉的故障,其实只要维保人员具备基本的维保知识和责任心,都是可以发现并排除掉的。电梯维保人员的素质及责任心对电梯的运行安全举足轻重。
篇2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主要因素;措施
1.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1.1电梯设计安全评价不全面
在高层建筑电梯安装运行之前,必须进行方案设计,在综合评估电梯安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调试、运行、检修、维护、救援等各方面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以将电梯运行时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但在实际中,部分电梯设计制造单位,并没有在做好各方面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电梯设计制造,使得所设计生产出来的电梯往往存在较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为后期的电梯维护及故障检修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2电梯安装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梯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电梯运行期限及安装状况。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越来越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电梯设计制造中去,电梯安装质量也不断提升。但是,在当前国内对于电梯安装工程验收,还未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电梯安装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在电梯整机、轿厢、井道、机房以及层站等方面的性能验收中,较少是一次就合格的。此外,部分电梯安装施工队伍还存在施工检测仪器不标准、资质不合格的问题,都是造成电梯运行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加强电梯安全运行的措施
2.1加大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首先,电梯安全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在电梯安装、维护及检修过程中,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加强对电梯安装的验收监管,全面考察施工队伍的整合技能及素质水平,以及是否具备资格证书。其次,安全监督部门应结合我国电梯技术发展现状,及时改进或完善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指导性文件,以确保电梯安全技术管理有据可循。最后,电梯安全监察部门需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积极维护电梯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等经营市场的秩序,对于一些不具备合法资质的电梯维修施工队伍,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进而能从源头上消除电梯运行中的可能存在的安全技术隐患。
2.2提高电梯检修、维护的服务质量
为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还需做好电梯检修维护工作。其中,作为电梯生产制造商,应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电梯维护与检修指导服务,并积极进行检修、维护技术的改进,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更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加强对电梯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其人员能熟练操作技术,进而为用户电梯质量的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篇3
与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各方,即:标准的制订,电梯的设计与制造、安装维修,以及管理与使用,各个环节中的工作都会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只有与电梯相关的各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以达到显著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结果。
【关键词】电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改
引言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且与乘客生命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每当发生事故时,都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而电梯的安全运行,也理应引起与电梯相关的各方重视。要解决电梯安全运行问题,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观点上改变、工作中改进。
现在广泛存在着这样观点:目前电梯的安全隐患,认为与其设计与制造过程没有关系。理由是电梯产品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机电设备,其整机、安全部件和主要部件均经过有关职能部门的型式试验。这个理由看似很充分。但从广泛程度上的电梯事故原因看来,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应用
有些电梯标准不够明确,导致设计人员、企业标准制定者无法真正掌握标准的真谛。
(一)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
例1.对于轿门的强度问题
GB75882003中8.6.7.1要求:“轿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在门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的面积上时,轿门应能: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
c)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当作用点处于轿门固定开门刀的位置或其附近,如果一台电梯的轿门按上述要求进行试验,假设轿门弹性变形数值达到14mm,这样并没有超出标准的要求。但是当电梯运行时,如果有这样大的变形量,则开门刀早就与层门上坎或地坎相碰撞。因为实际安装时,门刀与地坎的间隙一般厂家控制在5~10mm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运行电梯,势必造成电梯门的严重破坏。
另外,对于“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的理解。试验时,一般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符合此要求只能说明其强度已经达到要求,非不能说明其抗变形能力已_到实际的需要。
实例:在轿门实验时,有这样的现象:轿厢门关好后:用不到100N的静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面积上,施加在离地1.4m处的轿门从轿厢内向外作用,施力点的轿门板已形变超过5mm;用不到300N的静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面积上,施力点不变,施力点的轿门板已形变可达13mm。
(二)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应用
目前有些电梯厂家的设计人员,只注重标准的正文部分,而忽略了标准的GB7588“EN811前言”部分以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标准。而在实际上,GB7588“EN811前言”0.1总则、0.2原则、0.3假设中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标准的内容,对于电梯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是组织人员进行标准的宣贯会,如电梯协会组织的标准宣贯会。但是,这样做并不能真正使电梯的设计人员掌握标准要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标准的内容较多,每次宣贯也是讲一部分内容。其二,电梯企业并不可能会派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来参加宣贯会。其三,即使是都来了,宣贯时每一条也都讲得很彻底,但由于内容太多,还存在一个参加宣贯的人员能否全部掌握等现象。
二、电梯的设计
例1:平衡系数的问题。
在用电梯检测时发现电梯的平衡系数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并不能说明电梯在新安装时的平衡系数就不符合标准。改变电梯平衡系数的原因,虽然一般认为是轿厢内的装潢重量发生变化。但是,还有其它原因同样也会造成平衡系数的改变。
例如为了减小电梯产品的成本,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这一行为本身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有时却可能会适得其反。如平衡块采用外表为钢板内部为混凝土的对重块。在空气潮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由于混凝土中含水量的变化,势必将会造成平衡系数的变化。
新电梯的安装,一定是在一个特定的空气潮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此时检测到的电梯平衡系数可能在标准的0.4~0.5的范围之内。之后,再进行电梯的平衡系数时,可能由于环境的空气潮湿度变化较大而使得每一块的重量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电梯的平衡系数的改变。
三、电梯的施工质量
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很多是与电梯的安装、维护保养工作有关的。其原因是电梯应用的技术发展迅猛、电梯量的猛增,造成电梯作业人员的数量特别是掌握较高技能的员工严重缺乏。因此,发生电梯事故的一大类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一部份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与技能不高、责任心不强所致。下例都是一些施工过程中的低级错误,均为责任心不强所致,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例1.有曳引机减速箱内的油严重不足,用油标检测不到油位。有曳引机减速箱内有量,用油标却无法检测到真正的油位,原因是油的上表面存在几厘米高的油泡。
例2.在制动器弹簧上加机油与黄油混合后的油来替代正常的油。有些电梯的结构设计是:如果制动器弹簧正好在制动轮上方,制动器弹簧上的油将会向下滴落,正好滴在制动轮上,如果这样的电梯的制动器弹簧上加入了以上的混合油,将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安全。
篇4
关键词 电梯;事故;原因;安全运行
随着城镇化发展脚步的加快,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随之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也备受关注。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应从多方面入手,掌握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加强措施,最大程度上确保电梯运行安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便利性提供保障。
1.影电梯安全运行因素及事故发生原因
1.1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因素
1)设计因素:在电梯设计前要全面考虑电梯运行安全相关问题,广泛采纳工作人员及乘客对电梯设计提出的意见,在确保电梯设计技术准确性的同时保障运行安全性。设计完成后对电梯运行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设计及制作中不存在安全隐患。
2)安装因素:安装质量与电梯安全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之间具有之间关系,若安全不合格,电梯在运行中必然会存在众多安全隐患。比如机房及通道安装偏差,安装后没有进行全面评估检测,或检测方法或数据陈旧等原因,造成电梯存在安全问题。
3)维护因素:随着电梯集成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电梯维护人员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维护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未及时更新自身专业技能,导致在电梯维护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设备机械或电气存在问题,通常是安全设施投入未到位、维保工作欠缺、电梯元器件失效等原因造成;2)违章违规操作,通常是因为电梯维保人员或安装人员在在进行相关操作中存在违章违规行为,由此而导致电梯运行安全事故发生;3)乘客违规乘坐存在问题,通常是因为乘客在使用电梯过程中存在超载、撞门及超时挡门等因素导致;4)电梯维护管理问题,通常是因为电梯管理机房管理方法错误,或因电梯欠缺维护导致三方通话失效、停电或电梯供应电压不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策略
2.1重视电梯生产过程监督
保障电梯运行安全,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防范,重视对电梯生产过程的监督,从电梯原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升电梯生产质量。相关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总,应重点对不合格产品、明令淘汰报废的电梯和相关产品进行严惩,并对电梯生产单位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的资质证书的审核和检查。通过重视电梯生产过程监督,从根本源头上提升电梯质量,以此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2.2提高电梯施工质量
在电梯施工中做好施工工作,提高电梯施工质量,以此来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对于电梯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是保证电梯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若电梯制造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必然大大提升,难以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另一方面是在电梯建造完成之后,在建筑物内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建造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在日后的电梯的使用会出现安全隐患,同样也会直接威胁到使用电梯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电梯的施工质量,从电梯的载体上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电梯。
2.3落实自我安全防范宣传
正确使用电梯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此必须要加强电梯安全使用及事故发生防范对策宣传。通过宣传教育,让电梯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超载、不违规,在限定重量和人数基础上乘坐。同时学会使用电梯中设置的相关报警装置,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采取正确自救措施。另外,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民众电梯安全使用和事故防范意识建立的培训,并通过制定有关电梯安全制度体系来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通过落实电梯安全使用及安全防范宣传工作,科普电梯安全使用常识,提升社会民众电梯安全知识水平,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2.4定期进行电梯检查维修
很多电梯使用单位并不重视电梯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错误认为电梯只有安装完成后便可以一劳永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电梯维修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单位必须要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若电梯相关部件出现老化或使用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不可“将就”,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通过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将电梯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中,确保日常使用中电梯运行安全,让使用者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以保证。
2.5落实责任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需要切实落实各方职责,通过建立明确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明确电梯生产责任制,对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质量有缺陷、产品不合格的电梯产家重点追究,确保电梯来源安全;对明知电梯有安全隐患,仍旧投入使用的应用方予以责任追究,并制定相关惩处制度;对于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体进行经济和刑事责任追究,全面确保电梯各个环节质量和安全。此外要在电梯使用中加强安全管理,日常加强维护保养,树立正确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依照相关维护标准进行保养。唯有确保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以及相关监督部门具体职责,各司其职,才能全面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篇5
关键词:热电厂;机电;运行安全
热电厂要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并保证机电运行的安全性,在遇到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时,既能做到不慌不忙、快速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又能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荫芽状态,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最大限度地使热电厂获得经济效益。
一 热电厂机电运行安全问题
(1)热电厂电气设计分析
近几年来,一些热电厂的电气设计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但是如果在设计规范的规定范围内注重细节设计,不仅有利于安全运行,而且还可以提高机电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热电厂有必要改进电气设计的细节问题,并将之投入实践进行检验,保证机电的运行安全性。在电气设计方面,热电厂可以选用励磁方式。它是同步发电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于在正常运行时调节励磁电流,以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另一部分是用于向发电机的磁场绕组提供直流电流,以便建立直流磁场。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励磁控制不仅可以控制发电机的端电压,还可以控制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无功功率等参数,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热电厂还可以设置同期回路。它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如果同期点断路器两端的点参数差异较大,或者合闸时机不够恰当,就会引起机电断路故障,从而影响整个机电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热电厂可以采取全新技术的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它具有自动发出合闸脉冲指令、自动调节各种电参数、实现远方监控的特点,这种方式可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相对于手动同期装置来说,优点十分显著。
(2)热电厂汽轮机故障分析
安全生产是发电企业的头等大事,只有不断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求减少一般事故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客观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使电厂安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汽轮机故障原因很多,如根管堵塞、发电机机组滑环、调速汽门卡涩、器管漏泄等。汽轮机在正常运行期间,由于盘根清理不干净,在加盘根时,造成从间隙漏入盘根沫进入发电机线圈水道中,造成两根管堵塞现象,在机组启动后负荷加至80MW负荷后发电机发生强烈振动,停机处理后一切恢复正常。
发电机机组滑环会造成发电机转子环火电路短接,烧坏转子。调速汽门卡涩原因是调速汽门凸轮架轴承套磨损严重,齿板稳定架偏移,造成调速系统卡涩后,脉动油压偏高,这种故障在正常运行中要细心认真才能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处理。炉过热器管漏泄,高压缸前轴封有清晰的摩擦声,应对本机所有高压缸汽源系统进行检查,如发现二段抽汽母管门仍有漏汽排出,应控制高压缸负差胀增长,温差减小至86℃。
调速马达由于电气开关粘连造成减负荷方向旋转,将同步器丝杆退出55mm,会引起机调速汽门关闭,同步器失灵,保护动作停机。发生此类事故时,值班员应迅速的做好手电动的切换,以免事故扩大。运行值班员,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要对设备表计和运行状态发生不正常变化时及时处理,并且在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时做好记录,为事故的分析提供依据,在各项操作中应核对操作开关的序号,确定操作位置,再进行操作,尤其是重大操作必须执行监护制度,以免发生误操作。汽轮机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是振动分析,可以判断出汽轮发电设备内部的状况,确定是否出现故障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连续振动监测系统能够连续监测设备的振动特性并收集、贮存和分析振动数据,发现早期振动故障,判断发展趋势,为合理组织检修提供依据。还可通过检测超声波遇到轴承表面后的反射时间,计算出轴承磨损的程度,在机组正常运行的状态下,直接、准确地检测出各轴承的磨损情况,并在轴承的磨损状况尚未造成设备故障停机前及时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检修,避免造成损失。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对汽轮机进行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目前,各发电厂均采用DCS等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在设备运行现场通过由工业PC机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采集、信号处理、显示,然后通过局域网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电厂的数据库,远程诊断中心的专家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线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局域网中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就能得到各被监测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在线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者企业通过Web服务器将现场监测到的信息到互联网上,远程故障诊断中心的专家通过授权,使用浏览器浏览其网页,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与诊断,形成一个跨地域的互联通讯网络。
(3)热电厂汽轮机震动问题分析
汽轮机是热电厂的关键生产设备,对其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和检查工作,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促进热电厂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一般而言,汽轮机常见的异常问题主要有:①弯曲的转子在旋转的时候,由于轴颈发生偏转,它在轴瓦内的油膜承力随转速发生了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轴承座的轴向产生振动。②挠曲的转子在旋转时,需要轴瓦以及轴承座做相应的偏转,但由于轴承无法跟随轴颈的偏转,所以只能形成轴向转动,从而导致轴承座不够稳固。③轴瓦的受力中心与轴承座的几何中心不吻合。
总之,检测组不能急于拆解系统,首先要确定故障点后才进行维修,对症下药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4)热电厂循环水处理方式分析
循环水的处理方式对热电厂的机电安全以及经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热电厂的循环水处理方式为单纯加酸阻垢。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利于现场的运行控制监督,再加上一些热电厂没有监控手段,不能在第一时间确定腐蚀和结垢倾向,从而导致机电组内发生严重的腐蚀和结垢问题,直接影响到热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热电厂目前的运行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当浓缩倍率小于1.8 倍时,建立采用单纯水质稳定剂处理方式;当浓缩倍率大于或等于1.8 倍时,建立采用联合处理方式;热电厂要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指标和监督方法,这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热电厂经济、安全、稳定地运行;由于热电厂在冬季供热期会加速热网的腐蚀、结垢,而且采取单纯加酸处理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此热电厂要加强对钢制设备有缓蚀作用的缓蚀剂。
篇6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体系
传统的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利用较为单一的评价指标进行表征的,但是这种简单的表征方法无法评价复杂性的电力系统。以此同时,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电网运行的操作准确性。进行电网运行安全性的准确评估,可保障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进而可以做到电网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能源基础的重要作用。
一、简介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1.1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电网安全、正常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结构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充裕度等一级的主要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中还包含着许多的二级指标。构建的安全性指标体系是进行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最为核心的部分。当然进行评价的同时必须要遵循科学、公正的评价原则, 借助分层、递阶的新颖方法并且将应用新理论二而得到的研究成果进行融合,进而整理出新的评价指标最为评价电网运行安全性的表征。
1.2构建完善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改善、构建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精确的评价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状况。结合致使安全性不良的原因因素,在进行全面的评价,进而提高电网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这也为电网的运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关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2.1电力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
“安全性评价”一词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保险行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产生出许多有关安全性评价的系列方法、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等。在八十年代的初期,我国就已经引进安全检查表、预测危险的分析、出现故障的模式以及危险可操作性影响的分析研究,还有人为因素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等一系列的安全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安全性评价体系已逐渐成为电力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依据方法,该体系也正在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上努力发展。
2.2电网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性评价所面临的形势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中安全性评价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体系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电力企业通过安全性评价的操作能及时掌握到电网的安全状况,这就极大的提升了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共同发展。但由于电力体制改变以及电网运行规模的扩展,致使电力的运行、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也就提出了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更加苛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改革对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新要求。由于,电网的正常运行对社会供电的安全性职责重大,进而电网企业需要坚持电网安全稳定性的管理以及相应技术的实时监督,开展安全性的评价体系,提出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技术要求,构建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二)电网实际运行的特点要求深入推行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了故障,均会引起连锁反应,这就可能造成区域性的停电事故甚至电力系统的瘫痪,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电力企业只有借助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电网运行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安全性评价,得出科学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三)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实际的应用以及操作的过程可看出,由于存在着不规范的操作、管理内容的不全面不动态、操作过程的不封闭等问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工作需要完善、改进。因而全面推动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工作,构建电力运行各环节的动态的管理评价体系,是当前安全性评价体系得以快速发展的必然的需要。
2.3电网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2.3.1 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管理特点
安全性评价是基于风险管理的闭环过程管理;安全性评价是动态发展的管理;安全性评价是制度化规范化、以人为本、融合企业日常安全工作以及
企业自主的一系列管理。
2.3.2 要建设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措施
首先,构建组织机构,进而落实各自所承担的职责。加强工作组构和领导的工作,保障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做到责任到人。
其次,评价内容、过程的动态管理。保障安全性评价体系工作的时效性,使得相关单位等能及时的进行调整,并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
最后,及时的检查、考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电网安全性评价的互查,加强相互间的经验等交流,并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评价抽查,找出问题及不足,完善解决的建议,安全性评价的内容根据对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必备项目及评分项目。必备项目是指极有可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项目。评分项目是指除了必备项目之外的所有其他项目,制定检查和考核办法。
三、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发展展望
相同于管理体系,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评价也得适应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并实时的注入新“血液”,进而融合到新的体系中。伴随全球化经济市场的竞争体制的完善,新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正在向着规范化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电网的安全性评价必然的会满足这样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我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路就是:借助覆盖电力正常运行的各环节安全性评价管理的动态体系,进而推动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的系列工作,并构建长效地管理机制体系。
总结
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需要我们加大其安全设施的强化并充分的促其发挥自身的性能,进而保持电网能安全、高效的运营。还有可以加大电网创新等多方面的投资,进而更加完善电网正常运行的安全性研究工作,做到保证国家电网的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东晓,魏亚楠,邢棉.电网运行安全性评价体系分析及应用[j].华东电力,2010,38(2):160-163.
[2]张国华,张建华,彭谦等.电网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网技术,2009,33(8):30-34.
篇7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体系;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电网事故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范围大、发展速度快、后果日益严重的趋势,从而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目前,面临着电力供应严重短缺、跨区大电网稳定矛盾突出、区域电力市场运营的新形势。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的一系列电网大停电事故。电网安全已被上升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因此,电网企业都纷纷将其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其立身之本、价值创造和赢得未来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1、现代电网事故的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的调度应对体系.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现代电网事故的特点及新的发展趋势.根据近年来对国内外典型电网事故的汇总分析。现代大电网事故逐渐呈现多种特点。
1.1事故来源多样性
(1)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影响程度一般较大,但影响范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设备故障依然突出。因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原因所导致的设备故障,尤其是母线设备故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影响较大。
(3)人为事故时有发生。如:误操作、误整定、误调度、误碰事故等.往往性质比较恶劣。
(4)外力破坏尤为突出。近年来由于风筝、飘物挂线、机械违章碰线以及电力设施破坏等引发的系统跳闸日益频繁.外力破坏已逐渐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最大威胁。
1.2事故类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机械故障和一次电气设备故障外,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及自动化第二次系统故障在某些情况下将直接导致系统失控、事故扩大。这一点在美加大停电事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二次系统的安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3故障后果甚为严重
严重的电网事故,加上电网运行分析的考虑不足,电网3道防线配置欠合理或二次系统重复故障.极易引发现代电网连锁反应。轻则导致电网稳定水平的大幅下降.单一设备事故、单一厂站停电,重则引发电网稳定破坏、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造成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2、电网安全风险的调度应对体系
2.1电网安全风险的调度应对体系框架(见图1)
为了有效地开展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调度机构作为电网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环节,必须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严密闭环的风险应对体系.并以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从电网安全管理3大体系~风险识别一风险评估与管理一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风险实时调控一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改进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见图1),不断提升调度系统对电网安全风险的调控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最快速度地平息事故、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
2.2 电网安全管理体系
-个严密、完善的电网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电网安全常态化管理、高效执行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应抓好3方面建设:①构建电网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②建立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电网安全生产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③规范电网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
2.3 电网安全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起点和重要环节。通常可以多视角地对电网安全风险进行识别。
2.3.1 外部与内部
从电力体制改革、自然灾害、外力破坏、人为事故等因素识别电网外部安全风险:也可通过对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及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来识别电网内部自身固有隐藏的风险。
2.3.2 电力与电网
可通过对电力供需预测及电力市场运行的分析来识别电力供需平衡方面的矛盾:或通过对电网网架及运行方式的分析来识别电网方面存在的矛盾。
2.3.3未来与当前
可通过对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的分析超前识别未来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也可通过对电网日常滚动运行分析和特殊运行方式的分析.来识别当前电网运行隐藏的潜在风险。
2.3.4 目标与过渡
通过对电力规划与电力建设最终目标的分析.识别电网目标网架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可通过对电力规划与电力建设过渡过程的分析.识别电网过渡期潜在的安全风险。
2.3.5设备异常与电网事故
可通过对省内外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识别电网设备异常:也可通过对国内外电网事故的统计分析识别电网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事故处理过程的欠缺。
2.4 电网安全风险评估及调度调控策略
在电网安全风险识别出来后.下一步应对相关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调度调控策略。
2.4.1 风险评估
在这一阶段.将重点通过定性的统计分析和定量的仿真计算.确定电网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评估对电网风险的可预见性、可控性以及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风险进行多维度的排序.绘制相应的风险管理图.以确定各阶段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与轻重缓急。
2.4.2 电网安全风险的调度调控策略
(1)滚动修订电网事故处理预案从年度层面.应针对电网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时滚动调整年度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和年度电网迎峰度夏预案,并滚动修订电网黑启动方案。从短期层面.应制定日前电网方式事故处理预案及调度台实时运行反事故预想。或根据需要制定特殊时期或特殊方式下电网保电预案。
(2)制定并实施电网整改反措计划在日常运行中应及时根据电网事故统计分析、电网潜在风险和自身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电网反措计划,在规定时间落实整改.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3)反省电网规划和系统3道防线建设
① 超前介入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消除电网结构患;②滚动规划与实施电网3道防线建设,避免极端事故情况下电网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
2.5风险防范能力设计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提升风险调控水平,必须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新的、必要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技术支持系统,从而实现系统地训州、分析、度量、管理和监控电网安全风险。
2.5.1电网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分析能力
为了科学地对电网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应逐步使用先进的电网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工具改进风险管理的模型,建立和完善电网事故统计分析数据库,以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分析能力。应根据风险管理目标的要求决定风险量化的方法、假设、精度.而不一定每类风险都进行详细、复杂的量化。此外.风险度量方法的确定还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风险的严重性和易变性:风险的复杂程度:量化数据的可得性;企业风险量化的技能:风险度量的成本等。
2.5.2 电网仿真计算分析能力
(1)电网离线与在线计算仿真软件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大区联网动态稳定突出、局部地区电网稳定矛盾突出等新情况,调度部门一方面应根据电网发展需要,适时更新电网离线综合仿真计算软件,扩充电网动态稳定、电压稳定等计算功能.完善模型参数,解决电网过渡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根据电网实时调度调控和电网集约化运行的需要,逐步推广与运用电力系统在线计算仿真工具,满足电网在线智能决策调度的需要。
(2)大力推进电网精确仿真计算大力推进电网精确仿真计算是实施电网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必然要求。通过积极开展电力系统4大元件建模和参数实测(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负荷)。并利用电网广域测量系统记录的系统扰动数据对电网事故和系统大扰动试验的反演.来不断修正主要设备的计算模型、调整参数和校核仿真软件计算功能.从而提高电网仿真计算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2.5.3培训仿真与演习能力
注重调度员日常培训与系统反事故演习是提高电网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速电网事故处理的重要方面。
(1)电网调度员培-01l仿真系统(DTS)功能完善实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地电网调度培训I。
(2)系统反事故演习常态化和特殊事件(迎峰度夏、重大节假日和特殊保电时期等)反事故演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调度实战演习能力。
(3)定期实施厂站黑启动试验.确保黑启动电源的安全可靠。
2.5.4 能量管理系统(EMS)及电网在线智能化监控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为增强电网安全风险调控能力.必须逐步实现离线型、经验型调度向在线化、智能化调度的转变。这一点。在美加大停电事故的体现尤为突出。为此.调度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① 根据电网安全形势变化和生产实际需要逐步完善EMS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功能(电网N一1静态安全分析、电网在线稳定裕度分析、超短期负荷预测及发电计划自动安全校核等):同时.尽快完善EMS系统的实时安全校核、设备越限提示、事故预警、事故推画面、事故反演等功能以及EMS系统中基于GPS技术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功能。②推广实施系统广域实时监测和稳定预决策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等。不断提升电网的在线调度监控能力。
2.5.5建立和完善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1)研究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稳定破坏事故的措施。研究电网重大事故危机管理策略。
(2)探索研究备用调度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度应急处理机制。
2.6 调度实时风险调控
从严格意义上讲.电网安全风险的调度实时调控应覆盖电网运行安全实时预警、调度事故处理与恢复、信息沟通和披露的全过程。
2.6.1 电网运行安全实时预警
通过调度员事故预想、EMS系统越限提示和在线稳定监测系统等实时预警。可以使调度运行值班人员及时了解电网运行薄弱环节.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及时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或将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安全裕度内.从而有效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
2.6.2调度事故处理与恢复
(1)遵循调度事故处理原则
(2)调度事故处理的依据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规程:电网特殊时期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工作规范:电网重要厂站全停和电网重要断面N一2事故处理预案:发电厂全厂停电时保厂用电事故处理预案;电网迎峰度夏及特殊时期保电预案;电网事故拉限电序位表;电网黑启动方案;其它电网必要的事故处理预案和规定等。
(3)电网过渡期的调控管理针对电网事故后可能出现的电网非正常运行方式.尽快进行电网的安全分析和稳定性校核.明确该状态下电网控制的要求,使电网重新处于可控、在控的状态。同时,对事故中损坏的设备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运行或备用。
2.6.3信息沟通与披露
及时的信息沟通与披露是电网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迅速有效地组织协调电网事故处理、共享事故处理信息、引导舆论报导的要求。在现代危机管理中.已成为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环。
2.7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改进
在调度处理完每一次电网事故后.都应及时对其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尽快评估.并针对评估意见拟定整改反措计划.以不断提升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调度调控能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2.7.1事后风险管理评估
事后风险管理评估是为了对电网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反省、评价。并为今后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2.7.2 更新完善事故分析数据库
电网事故分析数据库应详细记录事故的分类、原因、损失、处理过程、处理措施的适用性、效果、经验与教训等。
2.7.3 事故反演校核仿真计算软件
通过对每次电网的事故反演.不断校核仿真计算软件使用数据模型及设备参数的准确性,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计算仿真软件的适用性与正确性。为电网事故精确仿真计算分析打下基础。
2.7.4反措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通过对电网事故发生、发展、处理、恢复全过程的分析。及时总结反思相关技术支持系统的欠缺.制定反措改进方案.不断完善EMS相关功能及其它提升调度调控能力的技术支持系统。
2.7.5安全规章制度闭环管理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实现闭环管理.这是高效应对下次电网风险的有力保障。为此,应根据事故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等技术文件、进一步完善事故抢险与坚持处置体系.滚动修正风险管理策略。健全电网安全规章制度的闭环管理,并通过跟踪、反馈,落实改进意见,不断提高调度风险管理水平。
3、结语
篇8
关键词:输配电线;电力运输;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障输配电线里的安全运行是电力安全管理中的最基本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电力输配线路的运行情况,外在环境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以及线路防保护区的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隐患和不足之处,做出及时的维护检修,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下面是几点关于如何提高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建议。
输配电线路的防雷
由于现实中输配电线路铺设的错综复杂,加上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有限,在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方面还做不到完全的成功。其实雷击线路本身产生的雷电波是影响变电所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综合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输配线路的防雷性能来提高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雷击跳闸率(即每一百千米线路每年由雷击造成的跳闸次数)和耐雷水平(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烙的最大电流幅值)是判断输配电线路防雷能力好坏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须做四道防线:
(1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2使输电线路不直接受雷。
(3)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建立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针对这两个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输配线路的防雷水平: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是放在雷击和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据相关的规范,当线路中有避雷线时,每基杆塔的接地电阻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值之内。
在一般的防雷措施不能满足防雷要求时,对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可以有效的降级双回线路雷击时的跳闸率,达到不中断供电的目的。以下是不平衡绝缘方式的工作方式介绍:通过调整双回路的绝缘子串片数的数量不同,使雷击时绝缘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可以发挥出地线的作用,回路中另一条线路的祸合作用便得到了增加,提高了相应的耐雷击水平,使之不发生闪络,以保证另一回路可以继续稳定供电。
架设避雷线。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避免雷电直接击在电线表面,此外架设的避雷线对雷电流具有分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从电线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使塔顶电位下降,对导线有祸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通常情况下,11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输配电线路,一般要对全线架设避雷线。
在线路中装设自动重合闸设备。在线路由于雷击出现跳闸后,自动重合闸大幅度提高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因此,为了保证稳定持续的供电大多数城市中的输配电线路都已经装设了自动重合闸,以提升线路的防雷能力和保证电力的持续供应。
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有如下好处:(1)对雷击流起到分流的作用,通过减少从电流流入到杆塔的雷电流,达到塔顶电位下降的目的;(2)对导线具有屏蔽作用,降低对应的感应电压;(3)可有效避免雷电流对电线的直接伤害;(4)对导线有祸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正因为避雷线具有如此多的作用,目前根据我国相关电力规定,在110千伏及以上的输配电线路,必须对全线架设避雷线,以提高防雷击能力。
加强绝缘。对于那些较高的杆塔,可以通过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方式来提高防雷性能,由于高杆塔的等值电感原本就比较大,感应过电压比较高,也就造成了绕击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提升了防雷性能。
绝缘子的防污染
众所周知,绝缘子大多数安置在户外,常年经受自然界尘埃、酸雨和各种工业废气的污染。在雨水天气中,潮湿的污染物会使绝缘子表面的导电性能大大增加,造成绝缘子出现漏电现象。这样,在操作和工频冲击电压下绝缘子的污闪电压(闪络电压)会显著下降,严重时即使在正常的工作电压下,也可能造成绝缘子发生闪络,导致电路中断。所以,对于输配电线路,对绝缘子进行防污是提高线路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不可或缺的一步。下面是对绝缘子的防污可采取的几条措施:
有加强绝缘和采用防污绝缘子两种方法。若选用前者,其最容易的方法是增加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的片数,来增长爬电的距离。但是如果增加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片数,不得不相应地提高杆塔的高度,所以这个方法费用高,浪费多,只能用于小范围污染。若我们采用专用的防污绝缘子,可以防止以上弊端,经济实惠有效。在不增加绝缘子结构高度的情况下,防污绝缘子的泄漏安全距离可以得到显著的增加。
将有机硅脂和有机硅油等具有防尘作用的特殊材料涂刷在绝缘子的表面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污染方式。在潮湿的雨水天气中,涂有防尘材料的绝缘子可以在其线路表层形成小水滴,以防止在表面形成水膜而造成线路表面电阻的降低的现象,从而控制电流的泄漏问题以及电压在发生闪络时出现下降的现象的发生。
如果绝缘子已经受到了腐蚀和污染,那么应该对它进行及时的清理,之后还要做好定期检查,清扫工作。对绝缘子进行清扫时,为了彻底避免绝缘子发生污闪而导致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可以采用带水清洗和带电冲洗两种方法。至于具体选择那种方式更加合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此外,还有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污措施--在绝缘子末端安置一个泄漏电流记录器。绝缘子的污染状况和运行的良好与否都可以很据泄漏电流记录器记录的脉冲数和泄漏电流的数值来进行推断,这样能及时发现绝缘子的污染状况并能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可以采用以半导体釉作为原材料的绝缘子。这种绝缘子的釉层表面的电阻大小变化范围在10到10.5之间,在运行的过程中,就是利用半导体釉层流过均匀的泄漏电流,使表面加热,让绝缘子表面的电压分布均匀,保持介质表面干燥,从而能维持较高的闪络电压。
线路的防风工作
目前,我国的电网建设意见覆盖到了很多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因此,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输配线路发生风偏跳闸的现象明显增多,给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地隐患。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外在因素则是自然环境下发生的大雨强风天气;其次,内在因素则是输配线路的御风能力很差。因此,找出造成风偏闪络现象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线路的风偏跳闸现象和非计划停运与当地天气异常、局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要因素有很大关联,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输电线路点多线长,抵御恶劣气象条件能力较差的缺陷,风偏闪络多发生在微气象地区、微地形,在线路设计时应对这些地区给予充分考虑和关注。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已经离不开电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业生产者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力部门应该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输配电线的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确保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用电所需。
参考文献:
[1]左仲坤.输配电线路的运行与保护[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6).
[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规定汇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5).
篇9
变电站内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正确、可靠的接地,不正确的接地方式可能造成一次设备损坏,保护误动。本文对由此造成的一些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屏蔽电缆 接地 电磁干扰 变电站
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是关乎电网安全运行和人民正常生活的头等大事。但是,一些变电站却因为接地问题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造成设备损坏或用户停电,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
变电站内一次设备接地和站内主网相连,而电缆屏蔽层及二次回路的接地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差异,有必要在此进行探讨。
1 电缆屏蔽层应该一端还是两端接地?
变电站一次设备中通过的是较大的负载电流,站内导线、电缆纵横交错,因此在变电站中存在较大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的存在会对站内的二次电缆产生电磁干扰,而高压电缆本身就是一载流体,它对临近的物体也会产生干扰。电磁干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磁场干扰,另一种为电容耦合干扰。下面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说明。
1.1 正常运行发生电缆头烧毁事故
陕南某330KV变电站投运不到半年,值班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35KV#2电容器A相电缆头泛黄并伴有烧焦异味,停运检查电缆头温度偏高且热缩套与接地线接触部位的电缆外皮有融化迹象,但试验电缆直流泄漏电流并无明显增加,说明因为发现及时电缆绝缘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下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35KV电容器高压电缆是单芯结构,假设L0、L1为两根并排敷设的高压电缆,I0、Im分别为流过L0、L1的电流,Lm为电缆的屏蔽层,Mm0为L0和Lm的互感,M1m为L1和Lm的互感。示意图如图1。
当屏蔽层两端不接地时,电缆屏蔽层中的干扰电压E1为:E1= -(jωMm0・I0+ jωM1m・I1)
由公式可知,干扰电压的大小由Mm0、M1m来决定,而M1m的大小电缆长度一定,其值也一定,Mm0则与两电缆的相互空间位置有关,距离越远,互感越小。施工中应该尽量使高压电缆相互间距加大,同沟敷设的较长高压电缆注意交叉换位。
实际上此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两端是接地的,感应电压E1通过两端的接地线就会产生环流,加上电缆屏蔽线接头制作工艺粗糙存在较大的接触电阻,大电流通过时引起电缆头温度升高,破坏电缆绝缘从而导致运行事故的发生。电流的大小为:IHl= E1/(Rm+ jωLm)
上式中Rm为屏蔽层电阻,Lm为屏蔽层电感,IHl为电缆屏蔽层中环流。针对以上分析,拟恢复A相接线实测其环流大小。并实测断开一端接地线后的感应电压。其中 A相两端接地实测环流为102A、B相为48A、C相为56A,断开一端接地后感应电压A相为8.8 V、B相为4.2V、C相为6.6V,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高压电缆屏蔽层中确实存在环流,打开接地线确实可以切断环流回路,但是要注意感应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的损坏,必要时需在悬空端加装过压保护装置。施工人员重做了A相电缆头并打开一端接地线,再没有发生电缆烧毁事故至今仍运行良好。
电磁干扰造成主变档位显示不正确。
主变档位对于VQC装置来说是一重要的开入量,关系到VQC能否正确动作调压。我们在330KV某变电站施工调试时发现主变档位不能正确上传,怀疑存在外界干扰,经检查发现该控制电缆屏蔽层未接地,待电缆两端接地完整后,测量公共端电压下降接近额定值,说明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有效的屏蔽了干扰。干扰是怎么形成的呢?如图2所示。
由于一次设备载流体和二次电缆间存在有电容,电缆之间也存在有寄生电容,站内大部分设备处于强电场中,因此一次设备将会对二次电缆产生电容干扰。电容干扰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有电荷的积累,只有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产生放电,当电缆两端接地时因为屏蔽层的接地而使电荷通过接地线向大地泄放,屏蔽层中不能有效积聚大量的电荷,而且屏蔽层的两端接地不会引起环流。因而在主要因电容耦合干扰的电缆中可以采用屏蔽层两端接地的方法。
2 差电流回路是否应一端接地
电流差动回路因牵扯到几个电气量的比较运算,以往因为接地点的问题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也不鲜见。差电流回路要求一点接地已在广大继电保护人员中间得到认可。对于原始的差动保护继电器,其输入的电气量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对于三绕组变压器的差动保护,通常是两侧的电流合成后再和第三侧电流进行比较,因为有了电气上的联系,因此要求差动电流回路一点接地。而现在广泛应用的微机保护,每个电气量的输入都有各自独立的通道及A/D采样系统,保护动作逻辑都由软件来完成,不再需要通过电气量的联系来实现保护功能,因此也没有一点接地的必要。
3 对比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对于以电磁干扰为主的高压动力电缆,其屏蔽层宜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而对于以电容耦合干扰为主的回路(如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的长电缆应采用两端接地的方式。
(2)微机保护电流差回路没有必要采用差回路一点接地的方法,可以采用每组电流分别接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付书明.浅谈电力系统接地方式及接地[J].接零保护,2011(16).
[2]李先跃.电力系统直流接地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J].建筑安全,2004(05).
[3]李冬辉,张伟.小波分析应用于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J].控制工程,2006(04).
作者简介
边勃(1978-),女,陕西省兴平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位电力工程技术。
篇10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效率;安全措施;检修试验现场;安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04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21
1 变电站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的管理现状
1.1 东莞供电局变电站概况
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居“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全国4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15年8月,东莞供电局所管辖500kV变电站5座、220kV变电站27座、110kV变电站131座,主变容量58204MkVA。无人值班站158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覆盖率100%。
1.2 变电站现场检修试验安全措施管理现状
近年来,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可能发生事故的人、物、事、时等诸多因素置于受控状态,把静态的、被动的、滞后的安全管理变成动态的、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管理,坚决同“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使预防事故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加强基础管理,狠抓现场管控,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管理方面主要有“两票”制度、安措卡和二次安全措施单,把安全意识、制度约束、作业行为落实到现场管理工作全过程,使设备常规检查、检修试验、跟踪预控等各项措施切实执行,未发生四级或以上事故,东莞供电局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均得到有效提高,变电站设备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2 变电站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管理中的问题
第一,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前,未按照工作票上列明的停电范围进行详细检查,未清楚掌握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工作中对危险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有效判断和辨识等。
第二,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设置不合理,带电区域与停电区域没有明显隔开,工作人员随意进出。受现场设备实际位置限制,随意悬挂标识牌、设置安全遮拦,造成安全措施布置不符合工作票上的要求。
第三,现场工作单位较多,工作位置存在重叠时不能有效分辨,工作票、安措卡和二次措施单等现场管理项目分散,虽对检修试验现场必要的安全措施做出了要求,但对每个单位的工作位置未能做到直观化、图示化、系统化地展示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际布置,不利于检修试验人员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工作位置和安全措施,容易产生走错工作间隔、漏装、拆安全措施的漏洞,并且对安全监督人员监督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带来不便。
3 改进措施
3.1 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布置
实现现场安全管理在控、能控、可控的目标,除了刚性执行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已经落实的规章制度等,积极探索创新现场安全管理的手段,对安措卡和现场施工图板进行汇总编制,将因安全措施布置及要求不到位造成的安全漏洞数量降到最低,达到明了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要求。
3.2 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
调查结果显示,将工作票面上列明的应断开的开关、应拉开的刀闸、应装设的接地线、应合上的接地刀闸等写入安措卡;根据实际现场,将工作任务、工作负责人及工作单位名等写入安措卡;根据现场查看确定的危险点,拟定防范危险点预控措施单;如果有涉及继保室等二次设备工作,在二次措施单上列明注意事项,形成《现场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
3.3 编制《现场标准化安全措施布置图》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按照变电站停电设备实际位置,在变电站设备平面俯视图中标明检修状态的设备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包括拉开的刀闸及断开的开关、合上的地刀和装设的地线、标示牌、遮拦和运行中红布等),形成《现场标准化安全措施布置图》。
3.4 编制《安全措施布置图板》
根据《作业安全措施卡》和《安全措施布置图》指导运行人员现场布置安全措施。待安全措施布置完毕,指导运行人员按《标准》对检修试验或外单位施工工作负责人许可工作,并交代现场危险点、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对大型检修试验或施工工作,可将图、卡结合放大印刷并张贴于工作现场。将停电设备和运行中设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并在图板上标识开关和刀闸,对主变、开关、电容器及所布置的安全措施(接地刀闸、接地线、标示牌、遮拦、运行中红布等)插上实物图片标识,列出危险点和防范措施,全面呈现了检修试验现场停电、运行中设备及安全措施的布置。
3.5 推进检修试验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并形成相关制度
在大型技改、检修试验现场必须制定《标准化安措卡》《标准化布置图》和《标准化安全措施布置图板》,使之固定并形成制度管理。
4 应用效果
第一,促进了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降低检修试验现场安全风险,保证各类工作有效安全进行。
第二,有效地提升了运行和检修试验人员防范现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使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和现场交底更规范、更标准,有效防止漏装、私拆安全措施的行为发生,节约了运行人员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检修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设备检修试验完毕后有效送电,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三,现场各单位人员在每项操作中都能遵循安全措施标准落实到位督查责任,并落到实处。工作人员在每项操作中都能自觉按照标准执行,始终坚守安全第一,杜绝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第一,《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和《现场标准化安全措施布置图》应简单易懂、实用,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加运行人员在编制卡和图的工作量,应注重采纳现场工作人员的建议,并不断完善。
第二,加强对运行人员、检修试验人员进行《标准化》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结合现场实际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运行人员分辨检修试验现场安全风险的技能,提高检修试验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降低现场安全存在的风险,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王超,刘阔.浅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2] 谭庆丰.论如何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J].广东科技,2010,(24).
[3] 刘又铭.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