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防治科普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塑料污染防治科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塑料污染防治科普

篇1

关键词:农业;城镇化;农村生态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以及保护环境的建议,以和同行交流,达到互勉互助的目的。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土壤大幅度板结,肥力下降。特别是化肥流失后破坏水资源,形成硝酸盐污染,威胁饮水安全。农药污染的突出问题是农药的残留问题,进而又导致畜禽产品的污染,最终使人类健康遭受危害。另外,塑料农膜因其具有增温、保墒、保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用薄膜的主要成分是聚烯烃类,强度低,易破碎,难回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这些废膜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土壤水分、养分运移,从而阻碍作物根系生物对水分的吸收。

二是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由于过去的畜牧业是以农村副业的形式出现,种植、养殖一条龙,畜禽粪便作为农家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对环境污染较轻。而现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三是秸杆焚烧危害深远。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大部分弃之不用,或一烧了之,或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秸秆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甚至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严重影响到交通、输电线路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城镇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集镇转移,但居民的环保意识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强,财力有限,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而已建的污染治理设施面临着运营成本过高、管理人员有限的困难,造成集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绝大部分集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抛弃,大量的废塑料、金属、玻璃、电池等固体废弃物,几乎到处都是,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二次污染。

五是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教学中加入围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污染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外,重点抓好环境治理工作。为此,在教学中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和干部考核机制。各级党政部门要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履行好职责,确保乡镇、村环保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二要加快完善农村环境法规政策。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尽快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各地也可结合实际,制订实施适合本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三要加大政策扶持,保证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

四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结合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明确综合整治任务。

五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生态化”为原则,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六要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

篇2

关键词:城市污染水;危害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43-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不断扩张、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各种工厂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污,使得中国的水资源不断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城市水资源恶化、水污染事件等情况发生,水资源的污染已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据《中国城市水蓝图》报告中,大自然保护协会检测了多个城市的135个集水区的水质的73%的集水区遭到中度到重度污染,这些水被供给超过8 000万人口,其中包括上海、广州和武汉、成都、哈尔滨、昆明、宁波、青岛和徐州等城市的集水区。2004年2月底3月初,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被破坏的生态需要五年时间来恢复。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2006年2月,河北发生白洋淀死鱼事件,9万多亩水域遭受严重污染,整个水域发黑散臭,水草枯死,鱼类全部死亡。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发生城饮用水源含砷严重超标污染事件,直接威胁近10万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一、城市污染水来源及危害性

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生活污水及农田污水等,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及人体健康十分有害。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破坏设备、降低肥力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受污染的水使胃癌、肝癌发病率高出60%多。城市污染水来源及危害分析如下:

1.化学用品及死亡有机质。主要来源:如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药厂排放水、造纸排放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流入江河湖泊使水发黑、变臭,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食用后伤害人畜。

2.石油化工洗涤剂、悬浮物等。大多数洗涤灵都是石油化工的产品,家庭、餐馆等大量使用餐具洗涤剂及水上机动交通运输工具及油船泄漏,排入河中难以溶解严重污染水体。向河流倾倒垃圾如塑料类包装材料,对水中生物十分有害,阻塞河道,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3.磷矿物质、重金属及酸例。磷是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磷洗衣粉及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后排放进入湖泊之后,会使湖中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使湖水生存的鱼类死亡,湖泊老化、死亡。重金属(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钒、金、铂、银等)主要来源有采矿和冶炼过程、纺织厂废水等,含有重金属的水可使作物有毒性。酸类物质来源有矿山废弃物、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等,毒害水中植物及鱼类,严重破塘和湖泊的生态系统。重金属的危害性(见下页表)。

二、城市污染水防治对策

城市水污染事件的不断出现,我们除了建立应急预案外,还应采取相应预付措施,保障城市水质不受污染。

1.严格项目审批,建立水质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对重点企业、重点敏感地带河段等的污染隐患情况加强预防跟踪,建立预警体系,准确、及时、全面地进行水质监测。鼓励节水型、高技术、污染少的企业发展。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涉河建设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护生态、分类管理的原则,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尤其是对高度污染项目如制革造纸、印染电镀、排放含磷与氮污染物企业等进行严格控制审批,从源头上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减少对水域污染,

2.加大水域环境保护管理与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严禁向水域排放污染物质如酸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及携带病原体污水等;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依法关、停、并、转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定期评价监督流域内各类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要求污水处理厂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大力倡导农业清洁生产,宣传农药残留物危害性积极引导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高农民科普知识,科学使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有力保护环境与水域安全。

3.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法律,加强城市污染水污水再处理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观念的教育,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保护水域,爱护水体”的意识,使人民自觉做到不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不随意往河中乱扔、乱堆废物。同时,可以通过多部门联动管理、群众监督管理等方式齐心协力保护水质,提高水体质量。污水回用既节约水资源,又消除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具有多重经济效益。近年来,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将城市污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应用于农业灌溉,其规模逐年扩大。污水的再生利用可以弥补城市水的部分需求,对自然水需求减少了,就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是更加科学维持健康水循环。各种媒体有义务和有责任使公众更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紧缺性及中水回用的必要性,进行中水回用对解决当今城市用水矛盾意义重大。譬如,磷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水域磷含量,又能使磷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来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水的浓缩倍数及循环利用。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实际上包括再生和利用两部分,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对保护好水资源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亲水受水,人水和谐”的人居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岩.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9,(1):60-61.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14-01

引言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广大,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正在逐步的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研究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研究重大课题目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

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来源

1.1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污染

改革开放以后,农用薄膜、化肥、农药等介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1]。由于塑料棚膜使用量增多,随意丢弃的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可能会渗出有毒物质,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很大;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化肥滥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相关研究人员指出,目前我国化肥平均使用量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的安全上限。农药的滥用,会使大量的农药进入河道,造成水源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1.2 农村工业带来的污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污染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2]。随着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民营工业企业和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厂也大量涌现,造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不可忽视的原因。乡村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装备陈旧,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粗放经营造成周围大气、水域、农田、农作物的严重污染,并通过转移和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1.3 养殖业污染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污染治理的速度却相对滞后。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也随意排放,致使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1.4 农村日常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持续递增,加之农村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民长期习惯随意倾倒垃圾,使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产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逐渐进入农村,产生了大量不可降解的垃圾,使垃圾的成分较以前更为复杂。生活垃圾的露天堆放,不可降解的无机物长期堆积,易腐有机部分在腐败细菌作用下降解后,产生渗滤液,是蚊蝇、细菌、病毒的孳生繁衍场所,也是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存在只重视经济效益、产品产量、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而对环境效益、生物资源利用、公共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识淡薄。

2.2 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一些基层政权组织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2.3 资金投入低

农业环境基础设施具有规模小、分散,实用技术缺乏,运行成本高,回报少,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农村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此项投入严重不足。此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 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开展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依靠典型带动,促进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环境管理点多面广,要真正把农村环境工作管起来,必须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3]。第一,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具体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相关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第二,约束制度。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重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制度、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红线制度、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污染物排放强制性保险责任制度等。第三,政府监管制度。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国家公园体制、污染物排放监测预警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第四,问责制度。具体包括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最严格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党政同责制度、环境污染监管执法制度等。

3.3 利用科学技术,加强污染防治

根据农村特点,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施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摘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4 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引导增施有机肥,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士壤板结,提升土地肥力。要加强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农药,利用自然生物因素,限制害虫突发危害,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要大力推广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技术,加大对生物农药的研发力度。

4 结论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必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宣传,制定更加完善的、易于执行的法律制度,因地制宜的普及防治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饮用水:农村饮用水:饮水安全

    【Abstract】The drinking water is mankind existence of basic need, safety credibility of drinking water direct relation people crowd of mind and body health and life quality, relation arrive overall construction 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 grandiosity target of realization, this text is from the village drinking safety existence of problem, become because of analysis, guarantee method 3 carried on to elaborate.

    【Key words】Drinking water:Village drinking water:Drinking safety

    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喝上干净水”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尽管各地农村加大了改水改厕工作力度,部分农民喝上了安全水,但仍有部分农民无法饮用到安全水,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水系指向广大乡镇、村庄和分散农户供水,以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饮用水,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指标。水是生命之源,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质问题,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坑塘水、檐前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铁、锰或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二是水量问题,水量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供水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三是保证率低,即季节性缺水。

    2.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因

    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的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改水改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乱扔乱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现象普遍。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

    3.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三是要抓紧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四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3.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从长远考虑,规划要体现分质供水的理念,有条件的区域,在设计管网时,应该把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铺设设计,分步实施。

    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第三,有条件的乡镇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四,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改水改厕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改水改厕资金不足。第五,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另外,供水企业在管道安装费用上要给予适当优惠。

篇5

[关键词] 饮用水;饮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水系指向乡镇、村庄和分散农户供水,以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饮用水,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指标。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质问题,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大部分没有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地表水如池塘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铬+6或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居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二是水量问题,水量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供水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三是保证率低,即季节性缺水。

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因

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的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

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三是要抓紧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四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从长远考虑,规划要体现分质供水的理念,有条件的区域,在设计管网时,应该把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铺设设计,分步实施。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三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饮水安全资金不足。四是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但是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却由于本身的邻避性特点举步为艰,许多地方都发生当地居民围堵兴建垃圾处理设施的事件。面对垃圾处理现状,一些城市开始采取将环卫设施集中设置在某一区域,在形成垃圾处理互补运行的模式的同时与绿地相结合的方式兴建环境园。环境园利用植物净化水体、空气的功能,改善环境,减少市民对环卫设施建设的排拆。

关键词:一、规划原则

1、合理选址

环境园的选址须满足环卫设施布置的要求,综合考虑地质结构、地理水文、运距、风向等因素,位置选择得好,直接体现在投资成本和社会环境效益上,选址好坏是影响环境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环境园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等环保要求。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良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2、因地制宜

环境园的规划布局应结合各项环卫设施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用地。例如为了便于烟气疏散,垃圾焚烧发电厂要建在比较高的地势上或烟囱必须非常高;填埋厂则相反,为了获得最大的填埋库容,并对外界影响最小,垃圾(包括灰渣)填埋场最适合位于山凹地。焚烧厂会消耗大量的水用于冷却设备,用市政自来水过于浪费,不符合环保,因此利用原有的水溏或者人工挖水溏收集雨水非常重要。园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植物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型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环境园绿地系统要承受很大的环境污染的压力,因此在规划时应注意提升其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要造生态分解系统,非城市建设用地保留其生态功能,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减轻环境因对污染的“硬承载”而遭受的破坏。挖掘自然景观特色,强化自然山林与绿地之间的联系,使园区成为花园式的垃圾处理区。

园区绿地以自然山林与防护绿地为主,公共绿地为辅。景观规划以中心景观区为核心,四周山林和防护绿地与之相互渗透联系,保护中心水体,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空间循环系统。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卫设施通常分几期建设,如焚烧和填埋的一期二期三期,在满足不了容量时才会开启下一期的建设。因此都会面临后期用地增加的问题,要合理预留后续用地。规划时应全盘考虑城市垃圾量的产生趋势,考虑园区最终设计的垃圾处理量。

二、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

环境园由于环卫设施的邻避性、用地的需求量大以及对地势的特别要求等特点,通常选址都是在城市与城市的相交处,地势起伏且有一定山体。由于特殊的山地条件,园区建筑大多依山而建,为了不破坏山体的轮廓并获得和谐的天际线,应当控制建筑高度,并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在设计上尽量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向人们展示环保节能材料的实际好处。环卫设施建筑的色彩总体宜让人感觉干净、雅致的色调。

环境园里的科普教育区应综合考虑安全因素、造景因素和搞干扰因素,应单独开避一块相对离垃圾处理设施较远的区域。考虑到参观者有不同年龄层次,造型可做的别致,相对吸引人,空间结构富于变化,色极轻快、明朗,但应避免建设高层。

2、园路设计

环境园有别于普通的生态公园,大部分公园内部是禁止通车,允讲通车的只限小型客车。环境园则恰恰相反,园区的主要通车道路是要承载吨位数很大的专用垃圾运输车,如果设计时采取一般的园路荷载标准,那路将没用多久就会破碎断裂。另外由于垃圾车大量的在园路上跑,难免会污染路面,考虑到清洗方面再加上承受荷载的问题,素混凝土路面倒是经济实用的选择。

园区内为行人服务的园路,则应与行车路分开设置,且为阻隔垃圾车的臭气干扰,应适当加宽人行和车行道的绿化隔离带,这样做不单有利于提高人行的安全行,且可让行人道周边的景观不受车行道的影响,塑造适宜观赏慢行的步行道景观。

3、植物景观设计

环境园景观设计因应考虑两大因素:园区内原生态物种的利用以及抗污染的乡土植物的选用。由于环境园的选址通常都是在山附近,里面有大量的原生态植物,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养护等问题,应尽量利用原生态树种,选取有利于大气污染生物修复与具有乡土观赏价值的植物。园区内可划分广场、道路、环卫设施用地、教育基地、以及防护林带、近山、远山等植物生境类型,选取不同的植物以达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优化和提升环境质量的目的,其中道路、环卫设施用地及其防护林带的生境需满足生物修复的要求。

科普教育区、广场连接出入口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此区域禁止种植有毒以及易引起人过敏的植物,如夹竹桃、黄蝉、枫树等树种。其植物景观营造应突出活跃、鲜明的特色和具有乡土特点,典型的植物代表群落为凤凰木加野牡丹加芒箕、南洋楹加美蕊花加山菅兰、尖叶杜英加三裂叶蟛蜞菊。

道路植物景观要突出防护功能和协调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议道路两侧至少预留5~30米的范围,营造防护与过渡功能兼顾的生境,确保垃圾运输对园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典型的植物代表群落为楝树加桑树加铁线蕨、枫香加大头茶、榕树加海南蒲桃加细综竹。

环卫设施用地必须根据设施运营时释放的污染物选择合适的树种,选择合适的树种。有些树种抗重金属,有些则对二氧化硫等气体有分解作用。有些树种是对某一项污染物有极好的分解作用,但却容易受另一污染物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全盘考虑。防护带生境植物对生态环境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净化空气、水体以及修复土壤,配合环卫设施对污染物的控制技术,能削减大量的污染物。典型的植物代表群落可分为防护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飞灰、重金属的荔枝加杉木加小叶女贞、樟树加黄花夹竹桃加铁冬青,防护恶臭或填埋场重金属的马尾松加石榴加木槿。

环境园近山植物景观的处理应注重植物种群的休复。广东许多山体种植大量桉树,由于该树种吸水性强,不利于水源的涵养;且因其特殊的植物特性,不利于其它植物的生长,难以组成群落丰富的植物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容易造成山体生态系统的失衡。应当首选具有乡土性的观赏性强的且对生态有修复作用的树种进行适的补种,广东山区松树是一种很好的乡土树种,但其生长缓慢,在制定种植计划时应和其它树种搭配种植,如假萍波加常山、阴香加茶花、降真香加桃金娘等即可丰富景观效果,又达到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功能。

环境园远山植物景观要注意对原生态植物物种的保护。现状植物大都是天然次生林再加桉树林。要对天然次生林进行保护,而对于生态稳定性差的桉树林则减少一部分桉树,然后进行补植,最终达到提升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发挥水源涵养的功能。常用的植物有短序润楠加木荷、水东哥加银柴、松树等。

篇7

【关键词】分析原因;大气污染;分析对策

一些气体与固体杂质微粒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的混合物被称之为大气。当今世界不断朝着工业型世界发展,交通业也在不断壮大,工业垃圾更是与日俱增。烟尘、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早已超过大气层能够自然净化的能力,因为工业垃圾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大气成分的改变,所以加强治理大气污染迫在眉睫。研究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首要任务是应该了解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

1.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

大气污染能够直接影响到大气本身的相对稳定程度和气压在城市中的分布情况。大气中有超过两种的污染物在大气氧化的影响,随着大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发生了严重的变化,继而引发了继发性污染物。它能够随着大气中物理现象的不同形成远距离传播,从而导致污染源扩散到其他区域的结果。

根据大气污染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人为污染与自然污染。人为污染主要是由人类自身原因引起的,人类在不断进行工业性发展,促进城乡化的进程中,不断使用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燃料,导致了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废气的排放,从而引发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又具用一定的流动性和扩散性等特点,所以引发了与其相连的地区的大气污染。所以说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中除了人为因素外还有这些大气环境引起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污染又是不可避免的。

大气污染是没有国界的,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污染物超标引起的大气污染的第一个受害者很显然就是它自己。大气污染本身具有流动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大气污染很难控制,治理任务也十分艰巨。所以说,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乃至全球人民共同关注大气污染,尽量将其在早期扼杀,对已经形成的地区加强治理和修护。

2.引起大气污染的因素

2.1气象因素

污染物能够扩散和迁移原因有三点,一是受到了空气流动速率和风向等动力因子的影响;二是由大气结构稳定等热力因子的影响;三是雨、雪、水蒸气等水分引起的。大气不断流动导致了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污染源的传播,当污染源被送到下风向的一个新的地点时,会与当地的空气混合,然后污染的浓度被稀释了,这是引起污染程度随着与污染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主要原因。

2.2地理因素

大气的流动会随着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中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城镇分布。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气中的温度、风速和风向等,也就是说地理条件间接性的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2.3污染源因素

大气污染源的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家并没有对企业未来发展做长远打算,而是偏重经济效益无视环保意义。燃烧工业、塑料工厂及各种化学工厂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这些工厂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污染烟尘等,使得大气的成分变化很快,很多工业地区的大气空气质量低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另外,工业布局不合理,污染治理技术落后也是造成工业大气污染连年增长的原因。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市区工业较多,没有明显功能区域的区分,工业布局没有规律比较混乱,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大气可以直接危害到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没有经过标准的处理的工业废气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空气质量。

近年来,我国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汽车数量出现迅猛增长,大量增加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尾气,成为造成大气污染的又一重大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成倍增加的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含有氮氧化物等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质,造成城市中雾霾天气愈演愈烈,居民健康越来越差。

3.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3.1 环境管理方面的对策

第一,要明确划分城市中的生活住宅区和工业生产区,对生产生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合理规划。加强城市重污染工业和能源体系的调整,设定严格的大气污染检验标准,对于未达标的企业限期达标,否则强制进行设备改造,直到污染达标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加大重污染企业监管与改造力度,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对于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工业部分迁出,降低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风险。另外,明令禁止在城市上方向的污染企业进行生产,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质进行侵害。第二,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实行跨地区的能源借调措施,例如将山西、新疆等地建设成为我国的能源基地,使得这些能源基地在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进一步地增强自身区域内的能源转化率,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口众多的发达地区的大气污染。第三,完善防止大气污染相应的法律法规,严厉查处那些不按规定排放的企业,不仅要在经济上进行处罚,还要追究他们相关的法律责任。近年来我国针对大气污染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重新进行了修改和颁布,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第四,不断的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依据法律法规政府要严格执行,严格监督大气污染管理。应该时刻保证各个行业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属于国家的标准内。严格惩罚超标排放的企业,适当增加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的成本。为了有效的制止各企业偷排的行为可以从经济、政治、技术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

3.2工程技术方面的对策

工程技术方面采用的措施主要是针对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保证能够清洁生产。生产企业应该以自身为出发点,对产生的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如果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将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结束时,达到少排污的目的。第二,集中供热或制冷。我国地大物博,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我们可以在北方提供集体供暖,在南方采取集体制冷的措施。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发挥燃料的可利用价值,而且可以促进燃烧设备的改进,从而降低了在供热或制冷过程中因充分燃烧燃料而产生的大气污染。第三,尽量使用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均属于绿色能源,最大程度上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在使用这些已开发的绿色能源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水电的合理性开发。第四,对最后阶段加强治理。防治大气污染的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手段与方法就是指最后对污染物的治理了,所以说在最后的阶段,应该针对性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或是有害物的清理采取措施。

例如从去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北京环保部门就针对大气中主要污染成分进行分析,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例如采用火电锅炉节能脱硝一体化实现技术、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清洁冶炼技术,以及垃圾热解处理技术等。同时,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下,更多的先进技术将会应用到高能耗企业当中,以解决其造成的大气雾霾污染。

3.3公众参与方面的对策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大气环境。所以在政府采取措施,经过市场调节,革新科技之外,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程度。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把那些针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种大众媒体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教育和舆论宣传,对全国范围的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从幼儿教育抓起,提高全民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创造出全民主动参与,积极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添砖加瓦。

4.总结

大气污染对于现在我国居民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大气环境不受污染。大气环境一旦遭受污染,对于它的治理将会是一个艰难而且长久的任务。我们要对其原因进行科学的对策分析,针对影响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社会全体的共同努力,终会让大气污染得以治理。 [科]

【参考文献】

[1]李培,王新,柴发合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8-9.

篇8

一、以扬善诫恶为先导,大力宣传

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搞好创建文明城区宣传活动,为创建工作升温造势、提供舆论引导,通过不同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充分发挥镇党委的中心作用。通过在镇政府大门口和沿街门店的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性,看到创建文明城区之后的美好生活和希望。二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阵地堡垒作用,通过高音喇叭广播、自编自演民间花会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统一思想,使广大群众自觉杜绝垃圾乱扔、污水乱倒、柴草乱堆、广告乱贴、墙壁乱画、车窗抛物等六类物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三是设立善行榜和鉴诫台,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宣传创建典型,反映创建成果,曝光创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二、以美丽乡村为重点,强力推进

镇自年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建成个美丽乡村(其中包括个重点村)的精品片区。在创建中,镇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将创建任务量化分解到每一个责任部门、每一名责任人,严格限定完成时限;同时,建立健全领导部门协调机制、创建部门责任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长效机制,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满足群众需求,结合美丽乡村,做好“五个专项行动”精准攻坚,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改造危旧住宅和庭院,清理垃圾和残垣断壁,拆除违章建筑。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垃圾万立方米,清理庭院户,清理残垣断壁处,拆除违章建筑处。

二是清理小广告行动。今年以来,镇村干部共出动多人次,发动群众多人次,拆除违规广告牌匾多块,清除沿街墙壁、电线杆上等乱贴乱画小广告余处,只保留用于公益宣传的广告牌、建筑围挡、灯箱等载体。

三是开展环境卫生清理行动。出动垃圾车辆,装载机台,组织镇村干部、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等计多人次,对镇域主干道进行清扫作业,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四是开展污染综合防治战役。以高压态势强力打击小炼铝、小塑料、小石碴等土小企业,严防反弹。今年计划淘汰改造小宾馆、小饭店、小浴池等处燃煤小锅炉台;对所有砂石料场、建筑工地实现物料覆盖;在京石高铁以西的个村大力推广型煤,实现全覆盖;做好垃圾焚烧、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大气质量。

五是开展绿化活动。在个美丽乡村建设游园项目,其中占地5亩以上的个,做好环村绿化带树木的养护及补栽。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在个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科普长廊建设,对绿化水平进行改造提升,共增植补植树木万株,绿篱万株。

三、以责任明确为保障,狠抓落实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方向,以提升村民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为着力点,坚持正确引导、逐步落实、达到实效的原则,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提高群众文明素质,转变生活方式,优化居住环境,为全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根据街办统一部署,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先从湾、街、巷、村、道、庙等村庄沿线率先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在开展村庄街道环境整治的同时,辅之以推进农村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在各村庄实施街道环境整治的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四化”环境综合整治维护工作,使各村环境整治的整齐、整洁,为今年的樱桃文化节活动的举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活动有始有终,切实达到预期的效果,街办成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毛西管区,办公室主任由毛西管区主任。成员由沿线包村科长、片长、包村干部、各村选派副书记担任,

四、存在的问题、责任科室及工作效果

(一)马家湾—莫灵庙:责任科室市容办,科长答小利,配合部门包村科室及各村两委会。

1、存在问题。生活、生产污水随地倾倒,建筑材料、垃圾乱堆乱放,随意堆放占道;村民乱搭乱建,小汽车、货运车、挖掘机等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等问题普遍,并且这种现象日益严重。

2、工作效果。清理沿线污水沟,告诫村民未经处理的污水不能随意乱倒;对建房村民严格要求禁止建筑材料占用街道,已经占道者限期清理;周围乱搭乱建的厕所、篷房要求清理。达到沿线道路干净、整洁的效果。

(二)杨疙瘩—西里、东李—马什字:责任科室管区,片长配合部门市容办及各村委会。

1、存在问题。由于村道过往渣土车辆多,使得村道落地土增多;秸秆和煤炭等堆放在道路边上,破坏植被;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街道旁水沟内,形成脏、臭的污水沟;由于各村无公厕或公厕少,有些村民擅自在庄基地外修建厕所,造成脏、乱、臭的不良环境,畜禽散养、生活生产垃圾随意乱倒、废弃物乱堆乱放、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占道、乱搭乱建等问题。含有塑料包装的食品、生活用品,由于利用率极低,村里的垃圾随意堆放公路旁、沟渠边、房前屋后。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以及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工作效果。严格要求过往渣土车做好防治落土的问题;禁止村民焚烧秸秆,并把残余物堆放在到路边;制止村民随意倾倒未经处理的脏水到街道或街道边的水沟内;对村民连搭乱建、乱堆乱放限期清理;修建垃圾台集中倾倒生活、生产垃圾;要求各村及时通知在桩基地外修建的厕所在5日至10日内拆除,逾期街办将强行拆除,对于在本庄基地上修建的厕所,影响美观及环境的,要修建一定的花墙措施消除影响。

(三)樱桃谷广场、龙湾村广场:责任科室管区西片,片长邓晓斌,配合部门市容办及各村委会。

1、存在问题。卫生保持不够;龙湾村广场有周围建房建筑材料、垃圾长时间堆放,周围杂草纵生,环卫人员不能按时清除打扫。

2、工作效果。严格要求片区环卫人员按期打扫卫生,并做定期检查、评比,对广场堆放的垃圾及时清扫。同时制止村民擅自占用广场堆放建筑材料,对已堆放的要求限期清理。还一个敞亮、干净、卫生、舒适的广场环境。

(四)灞陵路杨疙瘩—马什字、樱桃路、张龙路、旅游环线、张王路、双塘路:责任科室公路养护所,片长邹勇,配合部门市容办及各村委会。

1、存在问题。由于沿线路段处于滑坡地段,又连年降雨,道路边大量滑坡、塌陷。现统计已有滑坡共计32余处,合计长约4.6公里,严重影响村民、车辆的安全出行。

2、工作效果。各村及时安排人员修复滑坡、塌陷的路段,对需要打护坡、植被损坏严重的严重路段,抓紧联系工程队排除潜在危险,修复道路。为今年樱桃赏花节、采摘节的举行扫清道路阻碍,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

五、注意事项:

1、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加强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奔小康的大事。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积极创建生态示范村,促使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创造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2、积极参与整治。按照和谐、统一、美观的要求,指导、督促村“两委”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各类广告标语,进行规范设置;治理粪堆、柴堆、垃圾堆等“三堆”问题,实行垃圾定点投放、街道、庭院的绿化美化和树木栽植工作,提高乡村绿化水平。

3、加强督导引导。要加强督导,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各村包村干部及下派副书记及时提出建议,主动指导、督促村“两委”工作。积极引导、教育所包村群众增强卫生、环境意识,推动所包村环境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篇10

一、目标任务

(一)各乡镇(场、办事处)

1、在辖区内主要河流设置出入境水质监测断面,在乡镇所在地和一个村设立2个空气监测点,确保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以上;

2、协助入园和辖区内企业建立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制,确保主要污染物COD、SO2减排完成县年度减排总量分解指标。

3、入园企业和辖区内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禁擅自引进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

4、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和化肥,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5、处理好入园企业和辖区内的污染事故、纠纷和,主动做好有关疏导工作,确保无越级上访现象发生。

6、明确分管环境保护的领导和兼职环保员;加强辖区内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7、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努力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村。

(二)县直有关单位

县环保局

负责执行国家环保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全县环保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实施环保事务,处理处置环境突发事件,提供环境公共服务。具体为:

1、组织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组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2、全县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

3、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

4、城镇环境质量达到《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的标准。

5、认真开展排污申报,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6、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两项制度执行率较上年增长5%。

7、组织开展核与辐射检查;实施污染防治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察执法、环境监测“三监”联运工作;开展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

8、组织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9、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率达95%,结案率达100%。

10、加强企业工业固废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11、2008年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十一五”规划要求的范围内。

县发改委

1、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并加强实施管理。

2、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和核准。

县经贸委

1、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加强对工业新、扩、改建项目的管理。

2、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制定出台有关清洁生产的优惠政策及办法,引导、鼓励全县重点污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做好1家单位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家单位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组织重点出口生产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和循环经济工作。

3、指导企业做好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做好全县节能降耗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禁销、禁用劣质燃煤工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县外经委

1、对需前置审批而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外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和发放外商投资批准证书。

2、会同质监、经贸、环保等部门,督促相关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县财政局

1、每年从缴入国库的排污费收入中安排一定额度经费用于建立污染防治基金。

2、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做好对污水处理费、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3、对未经环保审批的建设项目财政不予支持。

4、按照国务院令369号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做好环保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后的财务监管工作及环保行政、事业经费的预算安排工作。

5、会同环保部门编制全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加强对污染防治专项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推进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县监察局

1、会同环保等有关部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

2、根据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县科技局

1、加强全县重大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能、节能、防治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

2、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安排清洁生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

县建设局

1、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

2、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减少施工噪声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按要求将《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编制规划的法律依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或督促其他规划编制机关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对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不提交县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会议研究。对绿化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房地产项目不予验收。

5、把环境保护列入县城总体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横峰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县城管局

1、做好建筑施工场地渣土运输车辆的噪声管理,在环境敏感地区,按规定办理夜间运行证。

2、负责城区园林绿化管理,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3、做好县城主要街道生活垃圾、渣土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工作;配合兴安社区管委会对城市里弄小巷生活垃圾进行有序管理。

4、负责监督管理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垃圾及其它产生有害烟气和恶臭气体物质。

5、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

6、启动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按标准足额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所有征缴费用必须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

7、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宣传和环境执法工作。

8、共同督促城区餐饮服务业采用清洁能源,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9、共同对城区内因生活垃圾、油烟等引起的纠纷进行及时处理。

县房管局

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未经环保验收的不予办理房产证。

县交通局

1、配合有关部门对机动车、船舶造成的水、大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2、配合有关部门对船舶造成的水污染事故和水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

3、会同工商、环保、城管等部门确保县内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白色污染。

4、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确保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县农业局

1、加快沼气工程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并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和化肥,改善农村环境。

2、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肥料。负责农药、化肥、农膜对农田污染的监督。

3、积极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净化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

4、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环境质量监控工作。

5、大力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上访答复处理。

县林业局

1、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监测工作,抓好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

2、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3、编制全县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做好新增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的审核、申报工作。

4、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禁在全县各集贸市场、饭店等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县水利局

1、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做好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2、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工作。

3、负责审批并监督在江河(含渠道、水库等水域)新建、改建或扩大排污口。

4、加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5、严格限制县城自来水可供区域内的各种自备水源。在县城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得违法批准新建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源。对原有自备水源提高水资源征收额度,逐步削减其取水量直至取消。

6、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确保县城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无采砂企业,其它区域采砂业实施有序开采。打捞岑港河一级保护区内河道中的水面漂浮物,保持水面清洁。

7、加强地下水开采审批管理工作,批准取用地下水的总量,不得超过本区域内地下水可采量。

8、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9、加强对穿越城区岑山河的清洁保护工作。

10、加强对岑港河白水坝水利工程的管理,确保其规范运行,蓄水水位不得超过县城饮用水取水口水位。

11、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相关污染事故、环境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上访答复处理工作。

县卫生局

1、负责监督监测饮用水源,确保饮用水达到相应卫生标准。

2、指导和督查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处理处置好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确保二级以上医院医疗废水处理率为100%,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3、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第三产业,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4、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相关的污染事故、环境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上访答复工作。

县公安局

1、进一步完善城区主要道路禁鸣措施,确保城市交通环境噪声达到规定标准。

2、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确保城区生活噪声达到规定标准。

3、加强机动车辆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在城区内运输建筑垃圾、砂土矿物等固体废弃物的车辆进行统一监管。

4、会同环保部门组织实施机动车尾气的监测工作,确保机动车尾气排放不达标不得入城。

5、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执法工作,协助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县司法局

1、负责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五五”普法规划。

2、配合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重点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干群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县国土资源局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新建用地项目,不予办理用地手续。

2、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对新、扩、改建矿山项目未经环评审批,一律不予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对已具有采矿权的企业,如污染治理设施不到位,一律不予年检。

3、做好农田耕地保护,加大作耕土地复耕力度,使农业生产用地减少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

4、加强对地下水井的监测、调查、评价工作。

5、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相关污染事故、环境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上访答复处理工作。

县教育局

1、积极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保意识,使环境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绿色学校要求每学年开设环境教育课程12课时以上。

2、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等,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3、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进一步推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年内建成市级绿色学校1所,县级绿色学校2所。

县文化局

1、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文化娱乐场所,不予核发相关行政许可。

2、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检查,使其边界噪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上访答复处理。

县工商局

1、严格执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企业登记管理,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而未执行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营业执照。

2、对于已经取得营业执照,环保部门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由环保部门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程序撤销注册登记、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3、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和关停“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做好吊销营业执照工作。

4、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5、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排污许可证的年审工作。

6、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相关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处理及环境上访工作。

县安监局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及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管理,确保安全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和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

县统计局

负责核算单位GDP能耗,并将相关创卫和减排指标纳入统计年鉴。

县质监局

1、做好环境认证产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会同环保部门做好环保标志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鼓励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协助环保部门逐步规范环境监测技术机构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机构计量认证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县广电局、横峰报社

1、在电视台、报纸等主要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将环境保护列入年度宣传计划,做好有关宣传报导工作,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

县供电公司

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排污企业,按有关法律程序拉闸断电。

兴安社区管委会

1、努力创建“绿色社区”。

2、对城市里弄小巷生活垃圾进行有序管理。

3、共同督促社区餐饮服务业采用清洁能源,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4、共同对社区内因生活垃圾、油烟等引起的纠纷进行及时处理。

工业园区管委会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实行园内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示制度,组织环保专题培训班不少于1期。

2、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园区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配合环保部门依法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

4、加强园内工业污染源的管理,确保各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督促园内企业做好排污申报登记及排污许可证工作。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实行交换转移登记制度。

5、督促入园企业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提高两项制度执行率。

6、督促重点污染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7、配合抓好园内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偷排放行为,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8、积极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9、力争挤进全省十大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

10、配合环保部门处理好污染事故、纠纷和,并主动做好有关疏导工作,确保无越级上访现象发生。

二、组织领导

县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县环委会办公室(设在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责任制贯彻和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

三、制度保障

根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为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建立以下长效机制:

1、行政负责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评先创优实行“一票否决”制。

2、工作报告制

各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每半年向县政府报告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3、工作检查制

县环委会年终组织一次全县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并进行综合评定、考核。

4、责任追究制

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实行环保工作责任追究制。

四、考核与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