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篇1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而高校内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课程也多了起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出现偏离,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反馈工作安排。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莉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3,24(04):162-164.

[2]魏平,熊伟清.计算机学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06):234-326.

篇2

一、组织召开建设“示范区”方案行政会

校长组织全体行政领导研究解读了《北海市海城区建设“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详细讲述了方案的建设背景,分析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图片)

二、校长组织全校师生召开宣传会

为了加快推进方案在我校的具体实施,校长随即利用早操时间在全校宣传该方案。(图片)

三、校长组织全体班主任召开宣传会

周三下午,校长利用最后一节课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方案宣传,要求每个班主任对方案内容作到心中有数,重点内容牢记在心。(图片)

四、杨玲校长组织全体平衡科目老师召开宣传会

篇3

摘 要:美国的大学、学院、社区学院形成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社区学院承担了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重要职能。美国社区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特色,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学习的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了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想法和思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考察学习回顾。

(一)培训考察学习。

笔者从2012 年3 月19 日到4 月9 日对美国休斯顿社区学院(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进行了详细学习考察。通过学习,了解了美国社区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学院董事会机制、日常管理模式、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等。此外还参观了休斯顿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奥扎克科技社区学院、医学中心、社区养老中心、美国居民家庭等。

(二)观摩体验解疑。

在休斯顿社区学院考察过程中,听取专业老师所做的课程报告;观摩社会、生物、数学、语文、法律等课堂教学,同学生互动讨论。深入实践课堂,观摩装饰、服装、手工、护理的实践教学。参加教研活动,访谈了部分教师,交流教学体会,探讨基础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科学研究的做法和经验,受到颇多启示。另外还体验了德国学生互派项目的教学。

(三)交流总结。

培训结束之际,笔者向HCC 东南学院的校领导做了学习汇报,获得了培训项目结业证书。探讨了未来双方合作的方式及其项目意愿,邀请了艾伦院长对我院的访问。

二、发展状况美国职业教育。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目前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完善,学校类型和学科专业日趋多样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美国不仅拥有众多闻名世界的一流大学,而且还有遍布全国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社区学院即二年制学院,又称为初级学院。因为其中大部分为公立,多半为地方社区所办,故一般称其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主要培养技术人员,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颁发的是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但可与四年制大学联合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见图1。

美国社区学院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从1901 年伊力诺伊州的乔利埃特高中改为了一所公立初级学院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百余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最具活力的一个办学层次,成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

初期的社区学院只承担转学教育的职能,基本上不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或其他实用型课程,因此职业教育的功能并不很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初级学院的办学规模和职能不断扩大,增加了很多职业技术课程。其中公立初级学院,不断增设社区服务项目,逐渐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机构。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社区学院得到迅速发展。据美国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协会(AACC)统计,到20 世纪50 年代末,美国社区学院攻读专业技术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职业教育成为社区学院一项重要职能。20 世纪80 年代后,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为适应新形势,面向市场对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增加高新技术课程,加强学院和企业、商界的联系等等。至此,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已经颇具规模。

据AACC 提供的资料,目前美国共有社区学院1 200 多所,学生人数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6%。

社区学院作为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综合体,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以低廉的费用向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

(二)美国社区学院特点。

1.公平开放,服务社区。

集中表现在:第一,“无试招生”,实行注册制,保证每个想求学的人都能进入。第二,“有教无类”,社区教育服务可分为三种:①为希望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提供方便灵活的转学教育——文科副学士,学习2年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可以选择将学分转入其他大学继续深造;②为准备就业的人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学习——证书、技术副学士,学生学习2 年获得副学士学位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就业;③为社区从业人员以及居民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伴随着休斯顿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新领域的产生而产生,学生主要到所在社区就业。第三,“平等参与”,社区学院注意给每个人提供机会且做到机会对每个人是相同的。如HCC 的办学愿景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的愿景:HCC 是全国最具有价值的社区学院。我们将是为每位要服务的学生提供最佳机遇的学院——这是我们成功的精髓”。如HCC 中央学院的“荣誉学校”的设立就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机会的学习团队。HCC 东南学院“高中项目——双学籍早期大学”,学生选拔时注意向困难家庭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提供倾斜和机会,一切体现教育公平。

2.大众教育,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分布广,这是美国建设社区学院要旨决定的。社区学院的设立首先考虑社区居民求学的方便,设立在多数人1 小时车程即能到达的地区。如HCC 的布局:以邮政编码为基本单元,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央即本部,以及独立的医疗分校共6 个分院,服务整个社区的居民。其使命是为每个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包括残障人士。HCC 一半以上的学生为非全日制学生,实现了服务大众的目标。

收费低廉,据AACC 统计:就读社区学院的年学费平均为2 400 美元、四年制公立大学为6 585 美元、四年制私利大学为25 140 美元。

3.适应发展,选择灵活。

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明确以社区发展的需要为根据,以促进社区的改革与建设为目的,并适应社区和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

从办学目标看,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二,一是使学生掌握某门或某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学生就业做准备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二是为社区工业、商业及其它行业培养人才。所以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不断增加、更新专业和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职业教育还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满足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个别教学、按程度分班、临床讲授,以及正规教育、短期讲习班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实行边工作边学习,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文化水平、家庭背景、能力、兴趣、学习目的等方面相异的学生。

从学习时间看,授课时间尽量方便学生,晚上甚至周末都开设课程,因此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都有学习的机会。从专业和课程设置看,开设从航天技术、计算机、石油化工、经济管理、医学、艺术、服装设计与剪裁、理发美容、手工、家政等各种实用性专业课程。

4.以生为本,学生中心。

“一站式”服务:学生服务中心强调和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学院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工作就是学院的中心工作,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及相关需求就成了每个社区学院的中心工作。

具体方法一般是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Student Services One Stop Center)。如:HCC SE 学院建立的学生服务中心整合了相当于我国学院的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心理咨询机构等部分职能的服务中心。提供诸如注册服务、学分转换、招就服务、心理咨询、水平测试、经济资助、托儿服务等。

宣传学生:HCC 建立了公共信息部门,整合对外宣传、联系及公务处理;对内统筹宣传信息资源。

HCC 有自己的HCCTV,有各学院系统的宣传网络和人员。工作目标明确,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关注和树立良好形象、促进扩大学院影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宣传策划,从而宣传学院品牌,使学院在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宣传资料的画面总是有学生,他们总是充满笑容、自信、活力四射。

三、对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思考。

(一)德克萨斯州职业教育教学项目指南(GIPWE)。

基于联邦法,德州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制定了《德克萨斯州职业教育教学项目指南》(Guidelines forInstructional Programs in Workforce Education),简称GIPWE。这是带有规范性、指导性法规,对统一德州内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GIPWE 是协调委员会的方针手册,用于德州公共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分制和非学分制职业教育项目。它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设计、发展、操作和评估提供了指导方针,包括新项目申请审批程序、对目前正在实施的职业教育教学项目何去何从的审批、州立学校有效申请过程。这些指导方针中,“必须”一词是指教学项目需要做到的内容;“应该”一词是指强烈建议教育项目具备的内容。

具体内容共八章: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职业教育对机构人员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职业教育项目因素;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指南;第五章 新项目审批程序;第六章 项目修改;第七章 职业学校和学院;第八章 学院效能评估。

(二)GIPWE 启示。

GIPWE 就课程教学类型做了如下叙述:

课堂教学:讲课就是用来呈现新资料,并同时具有认知及情感教学效果的教学时间。

实验室教学:教师用于直接监督学生技术进步与应用、知识运用的教学时间。

校外实习: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的时间。

每个副学士学位必须在公共课程上修满15 个学分,15 个学分中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领域中的一门课程: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类、自然科学类。

人文艺术类:人文科学、文学、戏剧学、艺术史、音乐鉴赏、舞蹈史、哲学、文化研究、古典语言、伦理学。

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类:政治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

自然科学类:生物、化学、物理、大学数学、地质学。

一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从《初级学术课程指南手册ACGM》产生(Lower-Division AcademicCourse Guide Manual)。专业课程从《职业教育课程手册WECM》产生(Workforce Education CourseManual)。若建设一个新专业,则需要举办校采用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方法进行课程开发,经德州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批准实施。

通过参观和访问美国部分社区学院以及研究《德克萨斯州职业教育教学项目指南》的内容,笔者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在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中,明确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间学分的大致比例为1:3,把一般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统一考虑在一个教学方案之中。

第二,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课程有统一编码,对课程的评估全州就有了统一依据,对各校间学分互认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第三,课程的设置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要求课程来自两个手册,又给学校根据当地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有灵活选择权,同时也留下了新专业课程设置的接口。

第四,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有四个:一是沟通;二是批判思维;三是生存技能和个人责任;四是社会责任。

第五,课程设置几个特点:首先,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具有创新意识,注重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善于与人合作;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少而精,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提供丰富的选修课,体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理念,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对基础课改革几点思考。

首先,反对两种倾向。一方面反对课程体系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较多,没有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另一方面反对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放在次要位置。有些甚至认为学生只要专业技能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无所谓,以至公共基础课正在淡出课堂。

其次,加强公共基础课课程开发理论研究。我国各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重心无疑是以工作过程导向性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构建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全新课程体系。而基础课的改革却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而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改革也应该在较为完备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与全面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以职业标准为核心的全新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开发全新的基础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基础课可以研究以社会生活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即工作过程对应专业技术课,社会生活对应基础课系统。

第三,处理好“系统地培养基础理论知识与培养学生系统知识”之间的关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删除与未来职业能力训练无关的基础学科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训练学生通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

现在基础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学习知识储备问题不大,但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不够。

第四,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应向美国社区学院那样,加强普通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其能力的培养和迁移打下基础,提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性副学士学位课程,妥善解决“专升本”问题。并结合我国职教实际,尝试性在我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试行副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改革

一、技工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但需要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应把职业教育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各类职业学校众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外部的困惑,要想在职业教育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在自身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工夫。只有进行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特征的陈旧办学思想与理念,才能真正迎来职教的春天。

二、传统的技工教学管理制度

(一)学籍管理制度

技工教育一直沿用普通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必须到学校完成3年或2年的学业,取得毕业证后才能参加工作。

(二)教学模式是中学式的

传统的技工教学模式还是以文化课为基础, 文化课占的比例比较大,有了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长,文化课与专业课没有主次之分,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高的文化素养,又不能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

(三)死板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技工教育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严格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都是由老师讲,学生听。

三、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打破陈旧的学籍管理模式

职业教育是从教育到就业的过渡。一定要学生完成三年学业,未免过于死板。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就走向岗位,即使他还未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感受到理论知识缺乏,需要学习的时候,他还可以从岗位上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应探索灵活的学习管理制度,当然学籍保留应确定年限,最多不超过两年,这样,就形成了就业与学习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二)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始终是一个没解决的问题,即使大家觉得对技工教育来说,技能课很重要,但在教学安排上还是按部就班地安排文化课的学习,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技工教育当然是技能课为主了。

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还有就是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编写和选择一些与专业课相配套的教材,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技工学校开展《实用文体写作》、《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将文化课内容重新设置。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四)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多年从事职教的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技工学校学习了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一到二年没有安排实习项目,到安排实习了,又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今后职业学校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近年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就可以上岗就业的技能。

篇5

一、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篇6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中小学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正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教师们探讨新课程搭建一个平台,对在职教师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而改革与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是切实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还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上,对于究竟如何认识继续教育、如何管理继续教育、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等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教学方法陈旧、手段不多,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尝试谈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个问题。

一、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因素

1.教学方法研究不够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职后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一次教育终生受用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十分重视,而对成人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造成对成人教育的管理、研究严重滞后,自然对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极少关心和研究。

2.师资队伍

现在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绝大多数是各地、州、市师专、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其师资基本上是前几年进行教师学历达标培训时的原班人马。他们虽能胜任学历教育的教学,但长期脱离中小学教学,不了解中小学教学的需要,更由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再加上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认识,导致众多教师虽然承担继续教育的课程,但却不重视它,更不下工夫去研究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只起到将上一级培训的内容照搬再来复述一遍的作用,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知识甚少,更谈不上研究了。这是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3.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传统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按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缺乏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认识,安于现状,自然不思改革与创新。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培训目标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其特点和培训目标有充分的认识。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特点。终身性是指每个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应接受多次回归性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更新教师的素质结构,而不能企望一次性地终结学习任务。实践证明教师职业生命的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有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创新的意识。教师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自觉地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乐于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尝试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才能创造出新思想及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这种“反思一学习一更新一创新一再反思”的良性循环将伴随着教师度过教育生涯。二是教师的认识能力要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社会在改革发展,教育在改革发展,对教师的素质与人格的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人格的深刻影响产生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主动、及时吸收社会科学文化成果,改变自己的素质结构,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终身性要求我们在实施继续教育的教学时,要根据其周期性,妥善安排每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教学,并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全员性特点。全员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每个教师都有权利、义务接受培训以保证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全体教师首先具有上述能力,而且要具有培养学生形成上述能力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员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参训教师队伍内部的层次性。教师是多层次的,职级不同、水平不同,即使是同职级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也会有差异。因此,要妥善合理安排培训教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开放性特点。开放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形式是开放的、多样化的。

开放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讲授的方法,也可以将研讨、教研、单位自培、自学、听学术讲座等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教学格局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先进性特点。先进性是指中小学继续教育既要保持贴近中小学实际,又要保持教育先进性、学术性。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教育及教育理论的前沿,应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及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先进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示范性的教学方法展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学员受到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教育,以不断激发其创新能力。

针对性特点。针对性是要求继续教育须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紧贴中小学教师的需要,急中小学教师之所急,回答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

实效性特点。实效性表现在受教育的内容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有可行性,要有较大的成功概率,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取得实效,能切实提高效率和质量,使学员感到“管用”、“解渴”。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归根到底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其对象是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已经是一名合格教师,因此,培训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合格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什么是创新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创新意识;出众的创造才能;显著的创造个性。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训练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个性。其基本方法是:渗透式方法,即把创新教育渗透到继续教育的每个地方,使教育活动创新化,特别是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专门式方法,即指开展专门的创造力训练,为此,可通过诸如“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等课程来进行。第二,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科交叉,造就受教育者复合型素质。研究表明,复合型素质是人们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基础。第三,加大教育改革的外向度,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方法。不同的区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才能达到文化创新的目的。外向型素质有利于人们形成和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从而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三、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搞好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除教育者本身应具备较高素质外,还必须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

1.继续教育的教学论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职后成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教学活动当然与普通教育的教学活动有某些共同之处。然而,这种以成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教学活动,有没有特殊性?其教学论有没有独特的性格?不少长期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尽管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教学活动不能“普教化”,但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支撑;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接受成人教育教学论的专业训练,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加上教学实践体会不深,因而教学时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教学质量不好,学员意见纷纷。因此,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教育均受到两大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外部而言,教育受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内部而言,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作为成人教育之一的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它要受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就应以成人心理学,特别是以成人学习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换言之,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具体地说,它应反映成人的社会属性、心理成熟水平和认知心理特征。在这三方面,成人明显区别于未成年人。第一,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成年人是社会职责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其社会身份具有多重复杂性,而后者其社会属性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第二,在心理发展的成熟水平方面,相对于未成年人,成人显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是:丰富多样个性化的经验、趋于成熟的道德意识、自我指导型的人格、内外整合一致的自我认识、主观能动的调控能力等。第三,在认知心理方面,成人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从认知能力来看,成人的感知能力虽然从整体上不如未成年人,然而感知的精确性、概括性却超过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思维能力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成人学习能力在整体上超过未成年人。其次,从学习心理意向和个性特征来看,一般认为,成人的学习动机具有复合性、职业性、现实性、深刻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情绪具有复杂性、求短性、参与性、畏考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兴趣具有指向集中性、实用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意志具有坚韧性、自制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个性具有自主性、自尊性等特征。由此可见,成人教育的教学理论显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学理论,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格,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必须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构建。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应当是一种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主体,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充分与学员工作生活情景、教学实际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的模式。

2.继续教育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素质也有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深刻理解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及这项事业对人的特殊要求。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它包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教育改革与发展观。第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这些能力能使他们高水平地调控教学活动,高标准地实现教学目标。第四,掌握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水平上,而是迎接信息时代对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挑战,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之路。第五,理解他人的能力,特别是理解学员的能力,真正能够急学员之所急。

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要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1.把握成人教育规律 “只要认真学习教育规律,把教与学的规律搞清楚,人人都可有上百种方法把教学搞好。”要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就必须认真研究成人教育理论,把握成人教育规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基础之上构建的成人教学理论,既有和其他教学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既要学习普通教育理论,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成人学习心理,把握成人教育规律。要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成人教育教学的各种最新信息,关注它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为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打好基础。

2.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必然,但并不能认为一切新的就是好的,更反对把创新作为目的,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针对性原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改革和创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这是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学中的体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法改革与创新的针对性是指:继续教育的学员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其中有城镇教师,也有偏远山区教师;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也有上岗不久的新教师;有的教师已初步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知之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级、不同水平的学员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其次,要把握成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成人特点施教。

时效性与实效性原则。时效性是指教学方法要先进,教学内容要新颖,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实效性是指通过继续教育要有利于学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人文理论修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继续教育的学员在学校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继续教育是在职学习,他们的学习时间多半是从工作和生活中挤出来的,因此,吸引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关键是培训的教学内容对他们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是否有帮助。这就要求在继续教育的教学中,除注重针对性施教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时效性和实

效性。

多元化原则。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应该说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学方法,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把注入式教学法用得太绝对、太简单。成人教育的特点及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法必须遵循多元化原则。

3.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有创新的主观意识。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教师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这种创新意识或源于教学客观现实的需要,或源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或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从教者要学习创新并勇于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4.善于发现问题

改革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教师敢于设疑、善于质疑的能力与教师的教育观察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新手更为高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反省认知技能,而反省认知能力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要经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养成反省的习惯,随时随地注意分析研究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取其长,弃其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教学创新打好基础。在继续教育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所用教法产生的影响,及时收集学员反馈的信息,及时研究发现的问题,寻找最适宜的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5.选择合理方法

尽管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它和普通教育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些优秀教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另外,在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创新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同样可以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善。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第一,学习他人,在借鉴中创新;第二,博采众长,汇百家而成一学;第三,查漏补缺,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另外,建构主义的兴起则可以说是为师资培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首先,由于建构主义提供了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我们显然也就应当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作出新的认识,而后者则又必然会对师资的培训提出新的不同要求;其次,建构主义事实上也为我们如何具体地去从事师资的培训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也就是说,教师的培训同样应被看成一种主动的建构活动。

总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要辩证地去看,同时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邵宝祥,王金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p#分页标题#e#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p#分页标题#e#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p#分页标题#e#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篇8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职业世界对高职院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线,进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的改革的探讨与分析,充分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已成为国家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材特色改革入手。

二、深化计算机教材特色改革,突出高职院校特色

教材不但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还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院校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材建设应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相适应,应该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相适应,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以及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新教材中。

教材特色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理论叙述体系要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出发,对于实际使用频率高的知识模块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人手引入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模块整体知识考虑,将问题用模块的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提高职业技能为目标,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应以“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坚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参照教育部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需求,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只有按照这种培养模式进行教与学,才能够使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适应多元、多变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和教材中必须从学生运用信息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善于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和信息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毕业后对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外,还包括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率具体的计算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训中,除加强每个模块的课堂实践环节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五、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

篇9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基于这一认识,对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的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等问题进行恩辨,并就教学改革提出构想。

一、前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学校体育学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校体育一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在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为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格体育师资,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一》学校体,学课程的定位问魔

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师范生常常对学校体育学课程产生一种不合理的期望,期望它能为自己提供实际的行动策略,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学校体育学课应区别于体育师范生的技能训练课,不能期望学校体育学课解决体育师范生教师职业家养培养中的所有问题。为此,应构建一个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即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技能和体育教育实践(即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在内的学校体育教育类课程群,各司其职。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实用性差”、“轻视教育技能训练”的指责不绝于耳,并且似乎成了占压倒多数的一派意见,对此,我们不敢苟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它能解决什么间题?这涉及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等基本问题。学校体育学应该是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以情境中的体育教育实践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理论性综合学科。由于对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准,期望不当,直接导致了这门课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实现。因为“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各个活动环节的重要指导原则。对课程改革者来说,课程目标是设计新型课程的首要一环;对教师来说,课程目标是施教的依据;对学生来说,课程目标是引导学习的指南;对一般社会和教育人士来说,课程目标是评估教学质量的准绳。”

目前的学校体育学,一方面被人们期望成为“万能”的学校体育学,因而不得不背上了过于沉重的翅膀。另一方,它自身(更确切地说,是从事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与课程教学的人)也不愿意放弃它在学科分化以前的地盘,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问题,因而心甘情愿地继续背着沉重的翅膀。总之,无论是被迫或者是自愿,学校体育学都承担了太多它本不应该承担的任务,致使其本身的任务完成不好,并有被逐渐销蚀的危险。额外的任务当然更难以胜任。我们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解决各种实际操作与技能问题。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体育师范生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价值问题

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千百万人教育实践的历史总结.它所揭示的规律总是远远超过个人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任何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终身的经验也不能达到教育理论己经达到的高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价值也日益凸显。重视与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我国,现有的许多体育教育理论至今仍被批评为脱离实践,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专家的体育教育理论常常被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不少体育教师认为这些专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现实一无所知,不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由于教育工作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不少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人,也的确是主要靠经验的摸索和积累而获得成功的,因而实践工作者很容易出现经验主义倾向。现实情况表明,第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脱离理论、拒绝理论的倾向十分严重。

因此,究竟如何认识教育理论及体育教育理论的价值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美国S"D·布鲁克菲尔德(Stenhen D.Brookfield)认为,对实践者而言,理论具有如下价值:(1)帮助教师识别自己的实践。 (2)可以冲破熟悉的束缚。自己的实践就是一个封闭圈,通过对这个圈子之外的观点、活动和理论的学习,我们开始理解自己工作的哪些特征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哪些特征具有一般性。(3)可以代替我们的同事。(4)可以避免形成“集体共识”和理智上的停滞。(5)把我们的实践定位在社会情 境中。不进行经常的和认真的理论文献的学习,我们会很容 易沉浸在一种实践的实际困惑之中,我们会在问题中苦苦 挣扎,被一些具体间题所折磨。

也就是说,教育理论及体育教育理论对于体育教育实践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直接的实践工具,而在于增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实践的理性判断和反思批判能力。这一点对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本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为什么会出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脱离理论、拒绝理论的倾向呢?这与我国乃至世界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

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普遏理解还是技术的观点,师范教育中技能的训练还占着统治地位,在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技术观点也是占压倒性的呼声。我们并不否认,对师范生应该进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这类技能的训练也最容易在短时间内看到实效。但是,当这种技术观点成为师范教育领城的主导思想甚至成为惟一指导思想的时候,这种纯技术的师范教育将使得教师们的视野日渐狭窄,思维能力日渐迟钝,理解能力日渐衰退。于是,教育机构成了工厂车间的流水线,教师成了流水线上的技术操作员,学生则成了等待加工成标准件的物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己却缺少了一个“灵魂’。我们同意美国学者A"W·库姆斯(Arthur w.Combs )在《师范教育的新设想》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师范教育不该被看成一件‘学会如何教’的事情,而应该被看成造就一个教师的过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我们的体育师范生真的不需要教育理论与体育教育理论的武装吗?我们不这样认为,特别是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的角色必须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我们的体育师范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诚然,我们注意到了体育师范毕业生的 教育教学技能不足,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在阻碍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深人进行的一个重要因家就是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落后,对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只知道依样百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克隆的只是其外壳,而不知其精位所在。如有的教师看了一堂主题教学的体育示范课,就以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就是都该采用主题教学法了,这就是教育理论素养低的表现。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绝不是仅仅靠模仿一些技能技巧就能达到的,必须加强教育理论修养。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们面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社会和更加复杂的教育情境,需要为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的基础,依赖 常识和狭隘的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三》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体系的实用性问题

学校体育学的“实用性”又该怎样理解?在教材中又如何体现?是否增加教材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操作性、技能技巧性和事务性等内容才叫做具有“实用性”,才体现了“实用性”?我们以为,学校体育学的“实用性’并不等于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具体实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目前所说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理论脱离实际,我们的理解是: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封闭任化、缺乏创新;教材内容空洞、抽象,脱离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未能充分地吸取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教育技术和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新成果,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缺乏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的关注;教学方法与手段未能体现现代化。一方面,日益频繁而且日见深刻的体育教育改革实践呼唤着教育理论与体育教育理论的指导,师范生也期望通过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学习,提高自己对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体育学教材对上述要求的摸视,一直不变地自顾自地空谈什么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这种陈述方式,同体育教育家和体育教育实践者对于体育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如此一来,学校体育学被指责为理论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师范生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育理论?他们需要的不是空谈什么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而是能够用来分析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问题,解释自己体育教育行为的教育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只有这样,学校体育学才能真正贴近体育教育实践。因为,任何体育教育问题背后都隐藏着理论,任何体育教育行为背后都有理论的支撑,区别只在于教育者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体育教育理论的价值或说“实用性”在于帮助教师对身边的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体育教育工作,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编写宜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通过多种学科视角(同时又不失学校体育学的学科特色)反映我国的体育教育实际。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实用性”,或者理论联系实际,并非指单纯地大量引用教育实例,而是指要注重对体育教育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作理论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间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体育学内容“如果缺乏理论分析,越是实例化,它在学生将来的教育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价值就越小,学生将来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也不可能因此而得益。”

三、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

《一》学校休,学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应该介绍国内外新的学校体育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介绍最新的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自80年代初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课程中分化出来之后,我国己经编写出多本“学校体育学”教材,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 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虽然这些教材在不断修订,也有一些新的教材被出版,但由于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些教材的内容己经相对滞后。因此,学校体育学应紧扣学校体育改革和科学研究的脉搏,增加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介绍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要将学校体育最新的理论和观点融人到学校体育学教材的每个具体内容中。

增加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与课外体育原理的内容。目前,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中,重视体育教学原理,轻视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和课外体育原理的问题相当严重。从教材篇幅上来看,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与课外体育原理的内容太少,从有些学校体育学教材有关的理论描述上来看,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和课外体育的原理通常也是围绕着体育教学原理来展开的,而学校体育中更探层的、带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原理诸如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功能、学校体育的环境与资源、学生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等问题却未能在其中反映出来、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是否会造成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混淆。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引用案例教学。学校体育学是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功能在于解释与解决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有效方法。学校体育学正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且授课对象大多是缺乏体育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范生。现在的学校体育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书本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简化成了记笔记、背笔记和考笔记,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对大量定义、经验或事实的机械记忆)被当做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既缺乏师范生的积极参与,也缺乏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但在面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时却缺乏必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或直接取之于实际的生活情境,或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加工而成它为师范生提供一个个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真实情景。分析案例是一种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缩短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它能使体育师范生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体育师范生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理解,发展师范生综合运用学校体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体育师范生的体育教育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案例教学使师范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方式由知识记忆变为思维训练,由简单模仿变为方法创新。这有助于师范生形成一种重要的教师素质一理性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这种 培训教师的新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改革传统的大学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前,学校体育学课程本身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注人式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容易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跟我练”的教学方法。因此,要让未来的教师在教学中改变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除了让他们在大学里学习有关知识外,教师更应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学中现身说法,让他们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体育师范生的教师对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彻底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学中,注人式的教学方法只应适当地选用,研讨式、指导式、交流式等等教学方法应占主导地位,以便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里面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还很多。

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学生教学”意识的培养,因为当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出色的教师,就应斌子他教师的角色,当他以教师的角色扮演时,就会发出教师的思维和语言,但我们的教育总是把学生放在被动吸收,绝对服从的位!上,因此学生只能成为教学的“奴隶”。这种角色扮演教学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代替被动,以发展学生成为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而非单单是掌握几种纯技术技能而已。

3)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本身的重新思考的结果,英国学者}B}}Y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一种新的学习群体的产生,合作学习的价值要高于教师教学,因为它所建立起来的学习机会最适应学生认知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被认为是个人的事,把个人从集体交流中隔离开来,因此,新的教学模式中应增加合作学习特色,由4-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在课外共同搜索资料,分析编辑,并且参与小组课堂教学,合作辩论等,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4)强调课内外相结合教学。课内外相结合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学校体育学的新教学模式中,也要十分重视课内外的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主动搜集资料,分析观点,编辑内容,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素材和做好充分准备,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小论文,做专题作业等,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一方面改变体育师范生平时不读书的习惯,不上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以共同提高教学质最。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课程评价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以便能更好地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体育学课程评价应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专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7-0000-02

Brief Introduction 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 Non-computer Major

Li Man

(Shandong Huayu Vocational&Technology College,Dezhou253034,China)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large degree field of vocational college non-computer specialty,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computer basic course appear.This essay analyzes the need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on each professional post and put forward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which starts with specialized training goal and combine the basis with specialty and service for specialty,getting better effect in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Specialty combination.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必备的工具之一,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标志之一。在高职各专业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为后续开设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各专业改革过程中,计算机公共课的课时量在不断压缩),使学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并达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分析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课之一,各专业开设的课时数在60-90之间,各院校非计算机专业,不管文、理、工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目前教学改革中多数也是采用同样的案例和任务进行教学,采用统一的考核方式,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多数是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不懂其它专业。

(二)面临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弊端。1.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要求,而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肯定达不到相同的教学效果。2.各专业都采用相同的案例进行教学,不能和专业结合,使学习和专业脱钩,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专业服务的目的。3.任课教师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不能很好的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进行讲解。4.考核方法方式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二、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对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及以“专业服务”为核心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基础实验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了解各专业职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及后续课程对计算机基础课的需求,找出各专业对基础课的共性需求和特殊要求,制定分类教学大纲,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及以“专业服务”为核心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基础实验体系。

(二)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地位,选择基本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长期受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等息息相关。计算机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计算机学科还有一种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和物理、数学等课程一样,作为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让学生能够长期受益的内容,选择典型基本的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独特的思维方式、内在统一与外在差异。

(三)面向专业应用,使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相融合,选择特色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根据每个学校专业群的情况,把非计算机专业进行大的分类,如: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等。针对不同的专业大类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任务进行教学,如在Word教学中,对制造类专业可选择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工程技术要求等,而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可选择产品设计说明书、电子工艺浏览图等,做到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融合,从“学中学”改为“用中学”,不仅达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三、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一)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特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重在应用和操作,而大多数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教、练、用”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练中学、用中学,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根据入学时学生的基础,选择合堂上课,“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

新入学的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几乎都摆脱了“零起点”,但也存在地域、城乡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差异,使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合堂上课,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既不忽略任何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又照顾到基础较好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的会、用的会、有的学”。

(三)根据课堂特点,采用“1+2”的教学模式

所为“1+2”,就是一节课配备三个教师,一主讲教师,两辅导教师。因为采用一体化教学,合堂上课,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师资一定要跟上,配备三位教师,分工包片,对学生加强实践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教师指导。

(四)根据课堂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把学习变为一种志趣

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机械听教师讲、应付教师的要求,不可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完成了学习任务,也是被动的,无乐趣的,低效率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把学习从负担变为乐趣。如,创设和学生专业、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选择新颖、有趣的学习材料,采用讨论、启发、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方法和竞赛、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并通过及时反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逐渐地由兴趣、乐趣转为学习的志趣。

四、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评价,看是否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基础课的学习,学生能达到对计算机的“认识能力”、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吸收的能力;“共处协作、共享知识”的能力;发现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能力;能够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考核内容要注重能力和应用。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操作技能。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考核内容的改革,考核形式也要相应变化,才能对学习效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单元考核综合考核相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和学业评定相结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项目任务的能力标准,评价内容、标准及能力评定等级进行过程考核,期末根据综合评价内容、标准和能力评定等级结合职业资格认证进行综合考核。

五、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整个基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为专业服务的目的,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专业发展所需,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为专业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幼文.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科技资讯,2009年13期

[2]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