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滇桂黔;物流发展;现代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rom two aspects of logistics demand and logistics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 scale,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 environment of the logistics evelopment of the 3 provinces(regions)of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province we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f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area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logistics business and other related area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and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logistics industry suggestions. That i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network and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leading enterprises,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urban and rural evelopment.
Key words: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1 滇桂黔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状况
1.1 陆路。截止到2015年底,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合计公路总里程为52.47万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1.46%,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3 433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0.88%;铁路总里程为11 103公里,占全国总量的9.2%,其中高速铁路为1 639公里,占全国总量的8.6%。2015年滇桂黔地区陆路运输里程及周转量具体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占全国总量比重不高。高等级的公路和铁路占比呈下降趋势。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1)滇桂黔等地多为山区,修建基础设施存在较大难度;(2)投入产出存在较大差异,不盈利;(3)部分设施建成后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4)投入资金与力度不足。
2015年全年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合计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为4 299.62亿吨公里,占全国总量的7.4%,公路运输旅客周转量为1 163.19亿人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0.83%;铁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为1 504.69亿吨公里,占全国总量的6.3%,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为637.29亿人公里,占全国总量的5.3%。
由此可以看出,公路和铁路运输货物均不高,且没有超过10%,这主要是受到水运和空运的影响;对于旅客的运输公路运输要超过铁路运输占比,说明地区人们侧重汽车出行的方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有:(1)滇桂黔地区公路比铁路发达,更能满足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需要;(2)滇桂黔地区存在多条水系,可以选择水路运输和出行;(3)人员和货物跨区域流动性不大。
1.2 水路。截止2015年底,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合计内河航道里程为12 523公里,占全国总量的9.9%;2015年全年货物周转量为1 380.14亿吨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5%,旅客周转量为9.38亿人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2.8%。2015年滇桂黔地区水路运输里程及周转量具体见图1。
由此可以看出,滇桂黔地区内河航道建设总量一般,质量不高。货物运输周转量偏低,旅客周转量一般,占全国比重不高。其中主要的原因为:(1)滇桂黔地区水系水量不足,蓄水设施建设不完善,河道不能容纳大吨位的船只;(2)滇桂黔大部分地区开发旅游产业,因而带动水上运输旅客。(3)内河运输受到陆上运输的分流和影响。
1.3 航空。2015年全年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民航货运吞吐量为31.5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民航客运吞吐量为
4 648.28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5.1%。由此可以看出,滇桂黔地区民航客运和货运全国占比较低,主要依赖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民航客运比货运使用率高。其中主要的原因有:(1)空运货物成本较高,不是运输的首选,大批量的货物依旧选择传统运输方式;(2)空运受到机场的限制,只能到达有机场的地方;(3)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人均年平均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承受空运的高消费。
综上所述,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2015年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货物和旅客全国占比控制在10%左右,对于成本高、使用率不高的,占比偏低。老区人民比较青睐于传统运输方式,汽车和火车是首选,其次是水上运输,最后选择飞机。人员流动性不大,流动的频率不高。几种运输方式存在互相竞争的趋势,互相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尤其是高水平和高等级的公路、铁路、航道。
2 滇桂黔地区物流需求状况
物流的需求直接决定了物流产业的规模,进而影响到物流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激发了快递产业的活力,商家可以通过物流直接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这无疑对快递行业乃至整个物流产业提出很高的要求。物流产业的需求规模主要从滇桂黔3省(区)的全社会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得到反映。
货运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它可以反映运输业生产的总成果。这两个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成正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越高,物流产业的规模就越大,物流产业的发展就有更好的现实基础。2015年滇桂黔地区全社会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具体见表2。
滇桂黔3省(区)货运量为42.09亿吨,占全国的10.3%,货物周转量为7 184.45亿吨公里,占全国的4.1%。分运输方式看,滇桂黔地区铁路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26亿吨和1 504.69亿吨公里,占全国水平分别为9.7%和6.3%,低于货运量占全国的比重和高于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公路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总水平的11.2%和7.4%,分别高于货运量占全国的比重和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水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总水平的5.7%和1.5%。在内部的货运结构方面,铁路的货运量占本地区总货运量的7.7%,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本地区总周转量的20.94%;公路货运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本地区的83.96%和59.85%;水运货运量和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本地区的8.29%和19.21%。说明公路运输是本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和水运基本相当。货运量指标说明公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而货物周转量指标说明公路运输是本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这主要是受本地区公路运输距离大于铁路运输距离的影响。
3 滇桂黔地区物流发展规划
3.1 广西省物流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广西在2015年制定了《广西促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全力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三区统筹”格局的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市场等综合优势,把广西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全面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港口、口岸物流为龙头,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服务等为重点,其他专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广西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 6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6%以下,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显著增加,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知名物流服务品牌。
3.2 贵州省物流发展规划。贵州省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放到“十三五规划”当中,突出发展物流的决心,主要是依托产业基础、交通和区位优势,优化物流布局,完善物流网络,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多式联运,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把贵州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
3.3 云南省物流发展规划。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为高标准、高起点谋划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突出现代物流产业在云南省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产业地位和支撑作用,准确把握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编制完成了《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培外引,强化产业支撑。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强化物流园区网络建设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5年,云南将着力实施园区示范工程和龙头企业引育工程,打造20个物流示范园区和100个重点物流企业。力争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100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5A级企业达到5户左右,4A级企业达到20户左右,3A级企业达到25户左右。
4 结 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大力支持滇桂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滇桂黔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极大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结合滇桂黔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是要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网络。结合地区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和特点,依托干线铁路、公路以及机场、港口、口岸等,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二是完善物流体系,支撑产业升级。三是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国际物流。四是引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引入先进优秀的企业,入驻地方,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五是推进互联网+,打造智慧物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六是统筹城乡物流,促进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物流配送,健全乡村物流网络,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然. 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物流技术,2008(9):2-3.
[2] 张秀生,卫鹏鹏. 实现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2003(6):698-702.
篇2
[关键词]营口;现代物流业;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28
现代物流产业是营口市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于加快营口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营口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分析
1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渤海湾北部,坐拥天然良港――营口港,是南北大通道和内陆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和对外重要的门户与龙头之一,具有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发展枢纽经济的优势条件。
2拥有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
营口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东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直接腹地以沈阳经济区为主,间接腹地包括辽宁省其他区域、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在内的辽阔地域,同时通过海上通道辐射京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沈阳经济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发展潜力巨大;间接腹地土地广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产区。营口是腹地货物的运输中枢,腹地经济为营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交通运输网络发达
营口拥有密集的交通网,其中哈大高速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纵贯全境,构成以营口为节点的九个城市的90分钟城市圈。营口港作为全国沿海十大亿吨港口之一,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展开了航运业务,构建了发达的内贸与外贸海上交通运输网络。营口兰旗机场的兴建,将实现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
4政策优势明显
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先后下发《营口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全市物流业发展提速计划》和《营口市关于实施加快发展服务业四年行动计划的若干政策》等,制定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土地、金融、税收、财政补贴等相关的扶持政策。
5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增长
近年来,物流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09―2014年,增长率均保持在9%以上。物流业增加值每年也稳定增长,2014年达到198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 3%。2010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市”。良好的物流业发展态势为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物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截至2014年,已有1132家物流企业,达到国家A级及以上标准的物流企业46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15家。开展多种业务的综合型物流企业不断增多,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基础业务基础上,优势物流企业积极向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业务拓展,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能力显著提高,涌现7物流集聚区建设已成规模
近年来,先后建立了仙人岛综合物流园区、鲅鱼圈港前物流园区、营东新城现代物流集聚区、营口港物流园区、辽南盖州中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沿海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空港产业物流园区、港口物流贸易园区8大物流园区,以及保税物流中心。其中,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作为东北地区第一家保税物流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坐落于港区内的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
2营口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分析
1体制不完善
物流业是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目前营口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部门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没有完整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口岸管理职能弱化,协调作用发挥不足。
2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传统物流比重过大,现代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小、散、弱”,先进技术推广缓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之间衔接、配套能力差,难以达到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
3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由于各地税收、土地、财政补贴等政策存在差异,不少物流企业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有的只设办事处而不注册和纳税。融资渠道少、融资门槛高。由于可供抵押和担保的资产较少,很难取得银行信用获得贷款,民间贷款成本又过高,众多中小物流企业难以承受之重。公路执法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三乱”问题屡禁不止,企业对此意见很大。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现有财政扶持资金额度低,而且存在不到位问题。
24基础性工作薄弱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乏物流信息交换、共享,运营效率低下。物流统计核算方法与调查体系不规范、不完善,统计覆盖面不够,调查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滞后,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紧缺。
3营口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遇
1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重大机遇
营口地处东线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是“一带一路”四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目前营口已建成或正在构建多条海陆高速物流通道。一是2014年12月底开辟了辽鲁陆海货滚甩运输大通道,形成营口至山东潍坊跨渤海湾第一条货运滚装甩挂运输通道,大大缩短了两地运输距离,同时单次运力大幅增加,为营口物流产业探索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模式打开了突破口。二是构建“营满欧”大陆桥。2014年开通由营口北站到莫斯科及欧洲的中欧班列,实现了铁路与港口的无缝衔接,打通了海铁联运通道,使营口至欧洲多国的运输距离和时间大大缩短。以营口至莫斯科为例,通过“营满欧”大陆桥单程时间为23天,比传统海运节省了21~27天,而运费基本相同。2015年5月,营口港经满洲里到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专列开通,“营满欧”大陆桥的结构更加完善。目前在“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布局上,营口港在国内东南沿海的货物占到了60%以上,经营口港过境满洲里的货物占东北各港口的90%以上,占全国满洲里口岸出境货物的47%。
2中韩自贸区建立带来的重大机遇
中韩自贸协议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辽宁省政府明确提出在营口建设中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打造辽宁省承接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唯一口岸,为营口融入中韩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为韩国产品从营口进入俄罗斯等欧洲市场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经营口港中转运往欧洲的韩国产品已初见规模,2014年营满欧大陆桥总货运量的378%为韩国产品。相信中韩自贸区正式实施后,韩国产品经营口港中转的量会成倍增长。
此外,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等,这些重大机遇正以叠加的方式推动营口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4营口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1经济下行压力对营口物流业影响明显
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物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在经过连续高速增长之后,营口市物流业增速自2009年以来一路放缓,预计2016年仍将延续小幅回落的势头。其中,港口物流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受到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1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
环渤海、黄海沿岸港口众多,形成了山东半岛、京津冀、辽东半岛的港口群。近年来各港口的发展速度都很快,经济腹地有很多重叠,这些港口不仅要承受来自国外竞争对手如韩国釜山港、日本横滨港等的巨大压力,而且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港口群之间以及港口群内部的竞争异常激烈。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地出台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力度都很大。“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省、市,都在研究建立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营口物流业自身发展情况看,缺乏全域和长远的统筹规划,完整的全域物流产业体系尚未建立,物流基础设施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物流产业链延伸不够,物流企业普遍较小,骨干企业数量偏少,尚无国家5A级骨干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连接性较差,大宗商品专业物流平台较少,缺乏专业物流人才等。这些都使营口现代物流业在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
篇3
关键词:物流体系 信息化 资源整合
1、郑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1.1、区位交通优势突出
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兼具的综合通枢纽城市。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107和310国道交汇于此,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新郑机场是中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和一类航空口岸,又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段规模最大的4E级国际机场。交通辐射能力已达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2、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郑州市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已发展到13家。物流园区发展迅速,仅莆田物流园区已有澳柯玛、香江物流园等10个物流项目。除此以外,储设施近几年发展迅速,各类仓库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左右,整体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1.3、政府的大力支持
郑州市委、市政府已将现代化物流划为郑州市重要支柱产业,《郑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郑州物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2010年基本建成市内半小时、城际1小时、省内3小时、国内8小时的快捷高效物流圈,把郑州建成中原的物流中心城市,到2020年把郑州建设成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成为郑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2、郑州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2.1、仓储业现状分析
郑州仓储企业数量众多,除了各个产业部门的仓储公司,还聚集了中央、省级的仓储企业,规模较大的仓储企业有近70家,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的东南、西北和西部。其中,东南部紧邻107国道、310国道,便于公路货物集散,62.5%的仓储企业分布于此;西北部通过北环直接与107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相连,有25%的仓储企业分布于此。
2.2、铁路、汽运现状分析
郑州铁路分局地处京广、陇海两大路网干线交汇处,辖内有京广、陇海、京九、新焦、太焦、新荷六大干线以及新密、汤鹤、安李三条支线。管辖营业线路13条,货运站92个,货场76个,仓库173栋。郑州北站亚洲最大的编组站,日均办理车数15000辆左右,居全国首位。郑州东站是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货场之一,也是国家内陆省份一类货运口岸。郑州的汽车运输以个体和私营为主,基本分布在郑州市的东南部,主要是货运,少数经营货代、配载业务。
2.3、邮政物流现状分析
郑州市邮政局在物流业务方面,主要是借助于末端的投递网络,重点开展同城陪送业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了185客户服务中心和183电子商务网站,利用信息平台和实物配送网络为客户提供定单处理、商品配送、商品分销、货款结算、物流管理等现代化物流服务。
3、郑州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3.1、郑州物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物流服务作为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大服务业之一,必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在麦德龙、南方香江、澳柯玛、三恒物流入驻郑州时,竞争已拉开了序幕。此外,郑州物流还受到周边各省份的严重威胁,北有北京、南有武汉、西有西安、东有济南,这些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均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都存在着发展物流业的优厚条件。
3.2、郑州物流业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
从物流的本质来讲,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强大的生产制造业为支撑,但从目前郑州市现有的工业布局和构成来看,不具有这样的产业基础。一方面,缺乏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产制造业,特别是对现代物流有强劲需求的制造业;另一方面,工业布局分散,产生不了集聚效应。这就使得仅依靠商业“发家”的郑州在培育物流中心城市方面,有些底气不足。
3.3、郑州物流缺乏核心竞争力
尽管物流园的建设热潮是郑州经济现象中一道绮丽的风景,但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满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配送要求的却很少,2010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10年年营业额在一亿元以上的重点物流企业进行统计,排序出“2010年最具竞争力的50强物流企业”,河南没有一家入围。缺乏核心竞争力,是郑州物流业不可否认的现实。
4、发展郑州现代物流的对策建议
4.1、加快物流体系建设
大力调整物流布局,抓好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把郑州建设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信息汇集、物流市场活跃的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全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使物流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加快完善物流结点网络。根据物流结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综合道路网,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加快提升城市物流服务功能。
4.2、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以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智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查询自动化、资金结算电子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整合各系统的物流信息资源,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
4.3、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物流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采取正规教育和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中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扩大招收物流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高中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包括物流管理,物流技术操作,物流宏观决策与规划,物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才。政府要在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和价格政策、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给与优惠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尹学瑜.即墨市发展物流业的战略定位及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连云港;铁路;港口;公路;航空
[DOI]10.13939/ki.zgsc.2016.23.017
1港口发展
1.1港口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以港口命名的城市,连云港的发展同港口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港口在抢占“一带一路”机遇过程中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港口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①经济欠发达,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益有待提高。连云港市是最先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经济发展比较迟缓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链和较好的商品流通市场。②港口服务意识不高。虽然与其他港口相比,连云港在陇海线有着一定距离优势,但在目前交通发达的情况下,距离的优势已不再明显。要想提高港口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提升口岸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等软硬件条件。③专门人才的匮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人员严重不足。人才层次和结构上的不合理,阻碍了连云港港管理水平的提升。④港城发展不协调。一方面,临港临海工业项目较少,规模不大,依托港口的相关产业发展较弱;另一方面,港口功能并无实质性的转变,其主要功能仍是运输功能,港口在带动相关地区的运输业、加工业等产业发展和推动城市第三产业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⑤港口的生态环境建设无法与港口发展相适应。随着港口建设的推进,港区的空气污染严重,碳排放量增加制约了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连云港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改善港口的发展,发挥连云港港口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
1.2应对措施
①政府应该加大对港口发展的扶持力度,突出港口建设,提高港口的整体运营能力。首先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推进30万吨级的航道建设,其次扩大港口的吞吐规模,最后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和加快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仅可以推动港口的建设,还可以带动连云港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当地GDP增长。②增加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支持与投入,发展支柱型企业。支柱型企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拉动作用。同时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与小微企业之间应该学会资源共享,避免恶意竞争,保持企业和谐发展的环境。③改善港口服务水平,提高竞争意识。当前船舶日益向大型化发展,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港口的自身服务水平、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④引进物流人才,提高专业化程度。连云港自由港的建设,涉及港口、物流、外贸、金融、企业管理、法律等多方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是建设连云港港口的关键。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人才机制改革和人才培训的力度;二是大力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三是企业还可以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对其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予以内部提升,从而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和智力支持。[1]⑤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港口空间布局。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对五大港区科学定位、优化布局、合理分工、错位发展。⑥引导对港口运输衍生品的开发,重视港口的金融服务。促进港产的证券化有利于在金融市场上融通资金,促进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搭建物流与银行、证券交流、合作的平台,引导创新性物流金融。⑦突出生态建设,进一步推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港口环境综合整治,其次推进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最后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和健全生态环境长效机制。建立港口空气PM2.5监测与机制,定期公布空气污染指数,适时启动应对机制。推进生产流程标准化,建立港口环境日常维护长效机制。
2铁路发展
2.1铁路发展现状
在近三年中,连云港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机制中抓住了发展机遇,连盐、连镇、连青铁路开工建设,徐连高铁列入中铁总公司2016年度开工计划。连云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港口地位的不断提升,对铁路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铁路建设对于提升连云港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经济交往,调整产业结构,将产生惊人的推动反应。
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有:①连云港铁路运输主干线单一,铁路网不够密集。陇海兰新线铁路是连云港境内唯一一条运行的铁路干线,港口货物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铁路干线的单一性将降低港口货物的运输效率,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及港口的运输需求。②大陆桥运输的压箱量较大。班次不足以及铁路运输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长期存在压箱问题,增加了港口堆存压力。
2.2完善措施
①建议连云港交通运输局在陇海―兰新铁路过境货物运输业务上,统一国内受理平台,整合国内各个物流中心和配送基地向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聚集。加快建设覆盖中西部的新亚欧大陆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尽快推动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区域通关一体化。利用各大物流中心的不同优势,积极开展信息互换、执法互助、资源整合,统筹联合中西部力量,打造全国性国际化的物流合作基地,发挥连云港的区位优势,使中哈合作基地产生规模化效应。②成立连云港“一带一路”投资发展基金,为连云港铁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直以来,连云港在港口、铁路建设等方面所面临的障碍主要是资金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在短期内没有质的突破,从而抑制了业务的发展。③建议连云港全面规划铁路货运系统布局,适应铁路运输集中化、专业化等原则。铁路货运系统布局要与城市总规划相协调,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和科学布局的铁路货运系统布局。④要加快发挥连云港市在江苏沿海经济开发中的带头作用。连盐铁路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江苏沿海地区和苏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瓶颈问题,沿海开发进程将显著加快。以连云港构建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形成支撑沿海经济开发的铁路网,将有效提高连云港引领沿海经济开发、促进产业集聚的能力,实现港口、产业与城市相互发展。⑤建议连云港铁路货运部门健全大客户的资料信息,锁定目标客户。全方位采用大客户受理服务模式,实现货运快速报价,为大客户进行上门服务,执行货主利益至上原则,提高连云港港口站的知名度和信誉。⑥要完善铁路部门人员上岗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素养。铁路货运岗位面向一线窗口,员工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铁路部门必须加强对收入岗位人员的专项培训,以提高综合业务服务水平,强调不同岗位间的协同合作。
3公路发展
3.1公路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公路集疏运体系由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1条临海高等级公路、3条国道、8 条省道、3条疏港通道等共同构成,公路集疏运体系提高了港口货物的进出港速度,从而加快连云港现代航运的发展。近年来,连云港港的公路运输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长呈稳步发展状态,但货运量同比增长率的增长幅度并不大,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货运周转量的同比增长率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快。
主要存在问题有:①公路运输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车辆运输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到相应的信息平台上,导致交通信息沟通受到阻碍,不利于运输管理。②公路货运站功能比较单一。大部分公路货运站只能用于简单的仓储、保管、装卸,无法充分发挥功能。③公路运输存在返程空车率较高、能耗大等问题,从而导致运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④参与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者较多,运输种类繁杂,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
3.2应对措施
①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公路运输信息化系统建设。将公路运输管理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公路运输的管理效率。同时可以将运输动态上传至相关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加强公路运输的规范化运行的模式。②扩大重要公路交通节点上的货运站的规模,引进新设备,完善其设施。充分发挥货运站的功能。③发展先进物流运输方式,大力发展集装箱甩挂运输及专业运输。目前连云港新增甩挂运输车100辆,集装箱甩挂运输量达到4万标箱,专用载货车辆占全市营运载货汽车比率已达到46%。④合理安排公路运输计划,降低回程“空放”的概率。这样有利于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使得效益最大化。
4航空发展
4.1航空发展现状
连云港市只有一个白塔埠机场,而且还是军民两用的机场,目前已开通20条航线,但航空运输目前尚未形成规模。规划中的连云港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在2016年开建,进一步加快了连云港市对外开放的步伐。连云港空港每年旅客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但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幅度较低。因此,连云港应重视航空运输的发展,扩大航空运输规模,提高旅客和货物吞吐量。
航空系统的存在问题有:①连云港市的民用机场太少,航空瓶颈尚未打破,唯一的机场航线数量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导致连云港航空货物吞吐量发展过于缓慢。②军民两用机场使得双方在航班安排、飞行管理等方面要求不同,产生多重矛盾,影响机场发展和管理。
4.2完善措施
①将军民两用机场分开管理,优化军民双方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连云港新机场的项目开展,使连云港新机场尽早发挥作用。利用连云港的现有机场,优先开通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航班,方便两地来往,加强两地合作。②连云港市政府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航空运输发展,积极开拓货源,开辟货运航线,建立完善的航空货运管理制度,健全航运服务功能。③连云港市政府要大力发展港口、航运服务产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连云港可以参照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做法,但要建设服务区域区别于其他航运中心的新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方式上体现东方桥头堡特点的新型国际航运中心。④连云港要发挥好自己的突出特色、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懂得借鉴其他机场建设的模式,但也不能完全参照,还要根据连云港市的自身发展情况。
今天的一小步,就是明天的一大步,终将汇成“一带一路”战略引领连云港后发先至的脚步。
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内涵;目标;发展趋势
一、现代物流管理的管理理念
1、将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现代物流理念认为,产品一旦投入市场以后,企业需要整合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商业行为,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形成一个链式的管理系统。企业通过控制这一系统,让产品从生产车间产出到顾客手中,使这一系统合理、高效。企业甚至可以做到跨企业的物流,以此来达到产品供应最优。
2、赢得客户就是赢得市场
传统物流的管理理念针对的是企业自身的管理,服务对象也是企业的生产与销售部门,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对企业外部的,也就是对客户的一种服务。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争夺客户的竞争,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就是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
3、对信息的把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在第一时间掌握关键信息,有效决策,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随着网络的普及,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更为速度、准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及时了解顾客的需要,然后及时反馈到生产环节,企业要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大众的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而企业也面临着交货期缩短、风险提高以及压缩成本的压力。当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后,顾客选择一款商品,关注的已经不再是质量的好坏,更多的是购买商品时所得到内心的感受,也是服务的质量,服务质量对顾客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开始把目光转向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层面,他们主动接触顾客,以了解顾客的需求,让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这种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所提供给社会的正是它的服务,其产品是无形的,提高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竞争重点也转移到了物流层面上来。当前,很多大型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为了占领全球市场,已经将物流服务当作未来重点发展的一项内容,因为出色的物流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当前物流管理已经不再是企业自身经营过程的一个环节,它已经发展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代物流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三、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提高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有些企业的经营理念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所以,企业要提高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对重生产,轻物流的错误思想进行彻底转变,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物流管理之中。专业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要按照现代物流思想对企业的生产、运输、营销等许多环节进行改造,扩大物流服务的专业程度,打造高质、高效、高水平的物流企业。
2、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现阶段的中国企业
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和效益的影响,还不能建立一个覆盖率大的信息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可以由几个企业来联合出资,以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个信息公司,专门从事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这些企业对信息处理的成果进行共享。其次,由其他企业投资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产品推出。最后,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建,用行政手段来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企业都要以市场规律为指导,符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满足企业的成本要求,让企业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物流管理过程实现信息化、标准化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
企业必须加快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步伐,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订单处理、发货、库存和其他有关物流资料,准确分析当前的市场条件下物流成本费用情况,预测未来物流管理的影响。
4、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
现代物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物流管理相比,存在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为了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必须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学习成熟物流管理的长处,并且密切关注物流专业领域的发展势态,了解物流管理的最新进展。对于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适当汲取,绝不能原样复制。对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要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让技术和设备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资金不足的企业,依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适当选择。
四、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信息经济时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与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搜集的智能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信息化,任何技术设备都没有办法运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使世界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未来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将会给物流管理带来全新的变化。
2、社会化物流的社会化也是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其表现就是第三方、第四物流服务的出现。一方面,它满足了企业物流的社会化需求;另一方面又为企业物流提供了社会保障。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是物流事业产业化与专业化的结果。未来社会,虚拟物流与第 N 方物流也是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管理将被外包,物流行业将告别 “小而全,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而转向新型横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3、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资源在不同国家间交换的速度与频率逐渐加快,出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物流必须向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物流企业将走向国际化,物流管理主要目标也转变成为跨国贸易企业服务,追求着以最佳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风险,将物资从一个国家运到另一国家,实现国际间物流系统的接轨,这也将是物流发展更高级形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环境、税收政策、海关、运输标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或企业的职能部门。因此,制定各项有关物流对策时,应当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产业政策以及加速培养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等众多角度考虑,做到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理论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物流市场在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期以后,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合理、可行的对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目前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对策具体为:
1.我国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而发生资本运作的条件日益成熟,正在进入物流企业的资产整合和重组阶段。应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例如,我国的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和中储股份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
2.在理论研究上要强调务实。在跟踪国际物流业理论研究动向时,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国具体国情和物流企业的具体条件。例如,在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时,对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对我国当前仓库分散的现状,要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调配,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再例如,在研究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以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
3.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资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4.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6.在税收对策上,解决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各类物流行业发展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问题,可以考虑对物流总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部分,仅对增值服务的部分增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整合与发展,而且也会促使其它物流企业本身的发展,从而达到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目的。
7.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从制订政策的原则上来看,适应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二是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三是从物质型发展向知识型发展转变。
在切实制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对于不同物流领域和不同地域在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和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从而为今后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
其次,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实证分析、理论探索与对策制定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从中探索有益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切实可用的对策。例如,在与沃尔玛物流、日本7-11物流等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抉择。
最后,应采取“拉动”的思维方式,即完全有必要采取宏观的调控措施来拉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让我国一些重要地域和领域的物流企业能够率先使得物流市场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然后去拉动其它地域和领域的物流发展;另一方面,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成果有检验场所和用武之地,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反馈,更新物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我国不同规模、地域的现代物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5).
[2]陈梅君,张亦弛.物流国际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3]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4).
[5]陈为涛,肖慧超,张弥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2,(5).
[6]孙光圻,倪玮,姜梅,张维国.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1).
[7]王忠郴,胡建华.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总的和谐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4).
篇7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篇8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发展趋势;策略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较低,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很少采用;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很少。
(三)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条块分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此外,地区的经济利益驱动也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间的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的成长变得相当困难。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加快,人们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过程的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到物流速度的快慢,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满意程度。在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将更加的依赖于体制和政策的创新,物流业不断地市场化就需要与一个适应的发展机制来辅助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政策去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物流业的影响,对物流业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使物流行业的则只不断地明确清晰,减少物流业的体制。
发展的第二个趋势:物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将不断地走向市场化,标准化。与以往的就得物流模式相比较而言,现代的物流模式比之前的更加标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在物流业的发展的中的导向性更强。在今后的发展之中物流业的发展会更符合市场的定律,以价格为导向,供给需求为信号,发展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减少物流的成本使物流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的进行。
发展的第三个趋势:将更加朝着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业的发展朝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发展好处,让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不断的更新,逐步消除了物流业的进入壁垒,扩大就业,物流服务的延伸更广,业务的基础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增加。极大地提高物流的发展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增速。
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订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二)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服务的提供
物流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更加的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服务,真正的实现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三者的统一。推行连锁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积极的营造现代物流体系。
(三)中国物流的发展重在创新
完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兼得。
(四)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投入保证物流的数量和质量,使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专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具有规范化的管理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实行配套的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定成就物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其发展任重而道远。总之,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月江.试论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市场经济研究,2004
篇9
[关键词] 铁路货运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一、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
1.依附性强,服务项目单一
我国铁路货运业的发展大致起步于1979年。当时,为了补充主业资金不足,缓解经营困难状况,不得不围绕铁路货物运输主业开办了一些带有附加性质的经营项目。到2000年按照铁道部的统一要求规范为铁路运输业。尽管多年来一直逐步规范、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依附铁路运输主业的影响,还是依托铁路围着运输转,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工作人员,的思路比较狭窄,难以拓展生存空间和市场份额。
2.对现代物流认识与准备不足,存在消极被动服务现象
现代物流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服务,大大超出了传统铁路货运的业务服务范畴。但目前我国铁路货运业工作人员大多局限于传统铁路业务思维,不熟悉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明显不足,存在消极被动服务现象,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3.发展受缚,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多年来,为适应现代物流运作要求,我国铁路各级经营管理部门和货运企业在体制上进行了多次经验总结和探索,对服务内容、标准、价格、合同等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规范发展货运的责任部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物流作业层面还存在对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不够重视、“吃大锅饭”等的现象,导致发展受缚,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4.运营基础相对脆弱,信息化程度较低
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近年来,尽管我国铁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已进行了6次大的提速,实现了集装箱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等运输组织形式。但我国铁路货运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很低,复线和电气化率不高,运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尚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5.行业竞争加剧,传统优势项目正被削弱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使用的基础设施和采用的运载工具不同,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最佳的适运范围。随着我国城际高速路网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各运输方式的最佳适用范围均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运输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铁路货运运力提高缓慢,且单一铁路运输方式往往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我国铁路在运输市场所占有的份额逐渐减少, 传统优势项目正被削弱。
二、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对策
1.转变思想,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它远远突破了传统仓储、运输的范畴。因此,我国铁路货运业要获得新的大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来规范、引导我国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
2.适应市场需求,深化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十五”期间,我国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主要是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这些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势必引起运输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我国铁路货运业应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以铁运为龙头,积极稳妥地推进铁路货运业体制改革。
3.整合现有资源,构筑物流服务网络
我国铁路货运企业经过约30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流设施和装备,这为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服务转变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目前我国铁路货运物流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还有不少,大部分货运企业业务单一、综合服务水平低。因此,有必要在集团、分公司、子公司等各层面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构筑区域性特色物流服务网络,增强企业物流服务能力。
4.坚持深化创新,拓展服务空间
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动之源。一是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发挥铁路货运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充分依托现有网点优势,把多种运输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二是要不断扩大铁路货运企业的功能,使之从传统的运输、仓储功能向涵盖运输咨询、代办保价与保险、包装、索赔、报关等功能发展,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拓展服务空间。
5.合理定位市场,突出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系统中存在明显的制约关系,如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等。因此,铁路货运业在依托传统铁路货运业务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时,应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合理定位市场,突出核心竞争力,在当地经济吸引区内,建立区域网络,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6.注重品牌营销,发挥规模效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由于物流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无专利性,用户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判断,会更多地依赖于品牌。因此,我国铁路货运业要实现从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物流品牌营销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品牌营销、发挥规模效应,不但能实现物流服务的低成本化,还能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产品现代物流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