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4-03-30 17:2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01-02
1 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 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保证。
(4)中国。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2 物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
(1)物流绿色化。物流的活动过程对于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用于包装的包装物、衬垫物所带来的卫生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物流企业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遵守环保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向“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考虑限制卡车运输,鼓励铁路运输,以减少噪音和尾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国家规定,旧电视机、电冰箱要有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总之,现代物流要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的物流系统,向环保型物流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物流的智能化也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除了智能化交通运输外,无人搬运车、机器人堆码、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仓库、虚拟银行的供应链管理,这都必将把国际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物流服务优质化。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 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枭吟.我国物流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07,(2).
[2]任珊珊.我国社会物流发展与国外经验对比分析及建议[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2
关键词:烟草企业 物流
1、引言
烟草行业一直实行是国家专营专卖制度,烟草物流业也一直是以需求侧而存在的,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正加快向第三产业主导的形态转变。然而,在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归结到行业内,烟草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明了方向。“服务商”的理念应该来讲不单单影响到烟草物流,应该是整个商业系统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2、烟草物流在供应链上发展
广义上的烟草物流是指烟草及其制品、沿用原辅料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服务整个过程中物质实体运动以及流通环节的所有附加增值活动。狭义上的烟草是指烟草行业基于社会职能分工的不同,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相互之间发生的烟草制品和相关物资实物的移动活动。烟草产品属于国家专卖,需要对烟草产品的整个生产销售流程施加很强的控制。烟卷作为国家税收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产、专卖管理的制度。因此要以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整个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从容应对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风险。
3、烟草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
在中国烟草业一直是有个严格保护的垄断行业,其垄断利润相对较高。我国烟草业现行的是专卖专营制度,这样导致烟草销售市场缺乏竞争意识,烟草物流无法因此烟草公司的重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烟草物流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随着新型烟草的营销模式的实施和完善,烟草物流对烟草企业的烟草营销的影响已经逐渐增加,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2012年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会议中指出,“烟草物流是烟草行业的核心业务”,烟草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药草物流行业要围绕“成本”“效率”和“服务”三个中心来进行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我国的烟草物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1999年上海烟草公司推行首次进行网络销售的现代物流手段,以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为内容,以“客户满意”为服务宗旨,将现代物流公司的行业宗旨完全体现,为中国烟草物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开始,中国烟草物流开始了自己的发展。
(2)发展阶段。2006年以来,我国烟草行业连续四次召开行业内部会议。2006年,现代物流被认为“是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关键所在”;2007年和2008年在上海及安徽,我国烟草行业对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为内容召开了行业会议;2010年的烟草公司行业内部会议上,烟草行业明确提出“烟草物流是烟草行业核心业务,是中国烟草面向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烟草行业已经将烟草物流作为现代化烟草行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三,建设成效明显。全行业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分工明确、全程控制、面向500多万卷烟零售户的现代物流体系。
4、现阶段我国烟草物流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清晰的成本核算,物流标准不先进
在十多年间的烟草物流行业的发展时间内,烟草物流行业的成本核算没有单独的一套理论,通常情况下工业核算把物流费用算到到产品成本中,而商业核算则把这部分的费用归纳到商品流通之中。而在现阶段的烟草物流企业内部,烟草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业务开展实施、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都是由不同部门来承担的,因此关于物流的成本归纳就很难有一个部门完成,烟草物流成本的真实构成难以有效的反应出来。除此之外,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内标准并不同意而且相对与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缺乏先进的标准。虽然现阶段我国烟草行业对烟草些物流标识标准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规范,然而对这个规范的推广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同时烟草物流中使用的设备没有统一的规定,物流标准化管理及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等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烟草物流行业的发展。
4.2 烟草物流缺乏专业性人才。
随着现代化建设脚步,烟草物流行业也在加速着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烟草物流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有的烟草物流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发展的需求已经不能相匹配,烟草物流公司现阶段招聘的人员主要为应届毕业生,这些应届毕业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对物流行业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同时没有工作经验,同时进入企业后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导致烟草物流现代化建设依然不能以先进技术取代旧的设备,致使烟草物流效率不高。
5、如何做好烟草“服务商”
5.1 主抓服务意识
提到服务意识,联想到的第一家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海底捞”火锅。在口味、价格、地理位置等各式各样的要素影响下,该企业实实在在抓住了服务意识的能动效应,在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在中国经济大环境都在第三产业中释放生产力的同时,在物流产业中也要寻找服务意识的发展方向。在寻求供给侧改革的今天,不仅仅要做好我们本职的物流配送工作还要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我们、需要我们。服务完成的好不好应该作为一个新常态的考核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广泛征集工业公司和零售户等被服务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建议。
5.2 不断提升能力
就本职工作而言浅谈三点,首先是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备管理工作是有很强的预判性的,在良好的预判性前提下,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其次是树立好(全员参与设备管理)TPM的意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分拣人员是第一使用人,分拣班长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TPM的树立有助于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形成良性的循环。最后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物流服务商不单单是仅限于自己或者说是镇江市,以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来看,形成大区域物流也是指日可待的,大数据的处理和大区域物流的形成逼迫着我们具有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5.3 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物流产业转型的方向既然是“服务商”那就应该注重对服务能力的考核,从物流“非法人实体化”可以看出物流中心越来越多的担当起一个全方面职能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一定是要求越来越严格,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是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刁柏青.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规划与设计「M].200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物流 产业集群 政府角色 措施1 政府在物流产业集群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物流产业向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物流园区就是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物流园区建设是政府和物流企业两方面作用的结果,物流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的形成初期,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首先,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既有较大的建设规模,既要求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在投资方面保证开发建设的进度;其次,地方政府的参与不仅可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而且能够促进集群实现高层次、跨越式发展;另外,由于物流园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便于生产活动,因此物流园区需要详细而周密的规划选址。
由此可见,政府在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职能、需求引导作用和协调作用,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2 政府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策框架
根据经济学理论,如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当,会造成政策失灵。如果政府在对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管理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合理,也会造成政策失灵,从而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根据对经济主体的约束程度,政府政策可以分为直接干预政策(即命令式政策)与间接引导政策(即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2.1 用地政策
物流园区的用地以仓储和交通用地为主,辅以交易、服务、办公场所。考虑到物流园区的环境和社会效应,再低价征收或收取土地使用费上,政府应给予物流企业更多的优惠和减免。
2.2 税收政策
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稳定和广泛的供应链关系,但在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的初期,企业原有的供应链关系不可避免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影响,而且物流属于微利行业,因此为了刺激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的积极性,政府应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物流园区大部分企业也都享有优惠政策。
2.3 融资和信贷优惠政策
园区内企业物流设施的建设需要较大资金投入,投资回收期长。因此,政府可在资金上给予物流企业以必要的扶持。根据《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207家物流园区中,大约有一半的物流园区享有地方政府制定的融资和信贷优惠政策。
2.4 边界通关政策
考虑海关、商检等部门进驻物流园区,开辟保税仓库和监管仓库,以在物流园区可以直接办理国际贸易业务。加大行政监管支持,包括简化办证手续或取消物流相关服务企业的行政审判限制,营造物流园区便捷快速的通关环境。
3 政府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各阶段的扶持措施
同其他产业集群一样,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要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有着不同的特征。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产业集群还处于萌芽期,本文将针对萌芽期产业集群的特点,结合政府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策框架,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这一时期对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扶持措施。
3.1 萌芽期的扶持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低等特点,使得物流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很强。基础设施的公用性和经济外部性特征,使得基础设施的投资仍要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应当对集群周边的交通、通讯、网络、水电等设施进行持续投资和改造,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
2.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通过各种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合理分布、共同发展,引导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活动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工商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目前我国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低利润产业,因此,为了吸引现代物流企业进入,必须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利用有利的政策来引导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3.拓展融资渠道
从我国实际看,物流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领域,资金短缺是制约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内多数物流企业是中小企业,它们获取资金来源的途径较少。因此,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4.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提供保障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了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从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企业、研发机构、大学、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是核心。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等提供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智力保障。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创新体系的建立。
3.2 成长期的扶持措施
产业集群在成长阶段发展迅速,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协调成本下降等开始发挥作用。在这个时期,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这个循环能促进它的发展。因此,政府在继续完善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供集群发展所需的硬件支持;加强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力度,促进企业建立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尽力创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氛围,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信用体系,提高集群企业的集体行动效率和区域品牌知名度。
3.3 成熟期的扶持措施
产业集群在成熟阶段发展比较稳定。集群内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大规模、快速的学习,模仿、创新发展之后,运行态势平稳,集群产业链日趋完整,集群优势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促使集群品牌向区域名牌发展,并引导产业价值链纵深延续和横向拓展,积极鼓励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互动,并将公共投资转向落后的地方,以促成区域内的差距缩小,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避免产业集群快速进入衰退期,努力通过集群创新进入新的周期循坏。
3.4 衰退期的扶持措施
由于技术创新系统的衰竭,要素价格昂贵或稀缺,消费需求的转换、产品生命周期终结等原因,这一阶段集群中企业大量退出,只有少量新进入者,产业集群丧失竞争优势,导致衰落甚至灭亡。在这个时期,地方政府要继续维护集群发展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因产业集群的衰退现象而降低基础设施的服务标准;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发挥企业的应变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组织创新,使集群通过创新走出衰退期。
参考文献:
[1]赵奕凌. 我国物流业集群式建构的动力机制分析与路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20-22..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 战略
一、中小企业物流战略的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从目前国外中小企业对物流的认知和采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认知阶段。企业主或经理人对物流战略有需求,但是由于要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采用新技术,所以中小企业对是否加强物流管理还存有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暂时对物流管理的需求还不十分明显。企业主对物流的关注主要是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二)结构调整阶段。中小企业有了相应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机构,企业已经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产品上下游之间形成了供应链战略同盟,上下游企业彼此之间形成合作关系。中小企业为了应付市场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改变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不利地位,不得不考虑实施一体化的物流战略。
(三)行为实施阶段。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并且积极采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培训和咨询方式来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已经把物流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而进行发展。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开始对企业的结构和行为进行诊断,同时结合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来实施物流战略。
二、国外中小企业物流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中小企业就开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小企业物质投资和非物质投资的增长,中小企业对物流需求在逐步增加。对农业食品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中小企业有物流经理负责企业的物流管理,38.5%的企业增加了物流技术工程师。可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很重视物流。从国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来看,有以下三个趋势:
(一)开始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重视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市场压力,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也是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发展的。从二战后开始的分销物流,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一体化物流,直到现在的物流战略。因此,通过物流战略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一部分的主要原因。
(二)重视采用物流新技术和管理新方式
物流战略离不开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管理方式的采用。一项对农业食品中小企业调查表明:1998年采用过至少一项物流技术(jit、edi、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的企业只有26.2%,而到2005年则达到48.6%。很多企业在采用物流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前都进行过有关咨询活动,尤其是管理咨询最多。
(三)物流实施更重视第三方物流机构作用
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如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开门,晚上只管关门,缺什么全由电脑管理,该送时就有人送,根本就没有仓库。
三、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启示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这种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要的特定要求。有的中小企业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以上的这些做法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的科学健康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物流方式,必须先有一套科学的物流方案。
(一)重视物流观念的变革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观念的变革,必须在思想上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物流管理观念上实现变革。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经营观念,使物流服务由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转变为“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加顾客满意度”。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就是服务。物流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而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产品,是形式层和延伸层上的产品。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中小型企业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新的服务,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能力,也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
中小企业还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诸如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完成整个过程,这样大大缩短运作的时间,减小运作的成本,提高物流服务及产品销售的竞争力。
(三)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四)中小企业物流模式只有趋势,没有定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但并不是统一模式。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只有发展和不断优化的趋势,没有既定的现行模式”,经验可以采纳,但必须根据企业、行业的具体特色制订出“适合企业的、量体裁衣式的物流解决方案”,才有利于中小企业物流平稳、健康发展。不同企业乃至不同顾客对物流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要说物流系统,没有最好的,适合自身企业实际的就是最有效的。不同的企业需要有不同的物流配方。
篇5
关键词:区域物流 第三方物流 物流联合体
一、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理解与重视,高效的物流运作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年来,我国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有关权威数字统计,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上年,也超过了GDP的增长幅度。我国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在物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物流现代化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一般占商品总成本的10%左右,中国却是40%;2005年全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约2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日本约为80%;美国约为58%,且需求仍在增长。然而目前在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却较少,国内生产企业真正寻求第三方总的仅在10%左右。所有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但同时也为我国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一)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3PL--3rd-Part Logistics)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国(或地区)现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已经非常重视物流的效率问题,也意识到通过3PL,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但是,这种思想还大多停留在重视理念却迟迟不采取行动的层面上,导致以物流外包为基础的3PL发展缓慢,加之我国3PL自身还存在信息流不通畅、有效物流网络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等许多问题,造成3PL规模效益带来的成本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超过60%的物流量是由3PL完成的,而我国物流市场仍以企业自营为主。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4PL―― 4th-Party Logistics)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与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说,4PL是一个为货主企业和3PL供应商提供方案集成的服务组织,它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供应链管理、运输一体化及供应链再造。发展4PL可以拉动社会对3PL的需求,具体地说,就是货主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4PL,4PL再把各项任务分包给在特定任务上具有专业优势的各家3PL企业。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的特点
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区域,是指类似于我国县域规模的地区。一般来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这些特点:①以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规模较小,投资有限;②产品的品种多、但数量相对来说较少;③物流基础设施差,管理理念落后,等等。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特别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县、乡、镇,物流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如何探寻一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物流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下面我们就以长兴县为例,来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的一些主要特点:
1.地方经济发展迅速,物流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丰富,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长兴县是浙江省湖州市的所辖三个县之一,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具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网络,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长兴县现有30000余家中小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财政总收入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增幅列浙江全省第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
2.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第三方物流供、需均不足
长兴县虽然现有物流企业40余家,但基本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公路与水路运输企业,真正现念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为零;缺乏现代物流集散地、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网络以及现代物流配套设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在这里几乎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同时,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归纳起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上的偏差。在调查中发现,长兴当地的制造企业中,一人办实业,亲戚朋友搞运输的情况很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根深蒂固,货主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十分普遍。
其二,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能力的质疑。由于长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存储、运输、配送等有限几项物流服务内容,而且第三方物流缺乏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其成本居高不下,导致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能力与作用产生了质疑。
其三,货主企业对物流业务流程失控的担忧。货主企业担心出现“物流外包黑洞”,害怕物流外包后企业失去对物流业务流程的控制,觉得物流外包不如自营物流来得安全可靠。
3.物流市场存在“散、小、弱”的特点
根据长兴县的统计资料,长兴的年货运总量在7800万吨以上,目前专业从事货运业务的中型以上货车1055辆,8696吨位,但个体运输车辆占74.4%,货运市场存在“散、小、弱”和车辆结构不合理的普遍现象,造成了物流资源的极大闲置与浪费,从而带来了整体物流成本的提高与物流效率的降低。因此,物流市场急待整合,如何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发展地方现代物流业,成为当地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长兴物流联合体
2006年初,由长兴当地最大的一家汽运公司与4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企业联合发起、共有28家生产企业参股组成了一家特殊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长兴物流联合体。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该联合体形式的物流企业,它不像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纯粹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它本身就是由这些生产企业参股组成,联合体与生产企业之间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形成的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
长兴物流联合体企业基本上覆盖了长兴县现行的各个工业企业类别,其业务范围涉及建材、水泥、纺织、医药等长兴县主要支柱产业,其运输以公路为主。长兴物流联合体的基本发展思路是:
第一步,整合联合体内部物流。
据统计,联合体参股公司目前自有近百万吨运量和1200多吨位的运力以及14.8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因此,联合体采用统筹安排、协调指挥、科学调度和及时信息沟通的方法,首先对自有的运量、运力和仓储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充分发挥联合体的整体优势,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首先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联合体的生存问题。这种整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发挥集团优势,取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多数企业厂家货物运输及存储都会受季节、订单、数量等的影响而均匀不一,造成物流整体成本偏高。联合体在内部实行统一运价、统一配载、提高实载率降低回程空载率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减少货运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经过预算,联合体的成立,相关厂家的总体生产成本可以降低5%――8%。
提高仓储的效率与效益。现大多数企业设有仓储,但功能不完备,利用率不高,还有的厂家生产高峰时仓储又不够用。物流联合体模式下,生产企业以现有的仓储满足内部生产,在仓储需要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联合体内部整体仓储的效率与效益。
解决生产高峰与低谷的运力矛盾。物流联合体根据现有运量统筹配置运力,同时通过强大的信息网络平台,合理调度,及时完成突发性的大批量运输任务,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提高信息化程度。联合体通过信息平台,对本部车辆在异地配载而提高实载率,将本部货源向系统内或系统外物流企业配载而获得组货费用。
第二步,向外延伸,为社会企业服务并吸纳社会闲散物流能力。
联合体作为长兴县物流发展重点工程,得到了县政府在政策、税收、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当地物流企业及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物流相关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得到社会的认可。
加强信息化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可归纳为价格竞争与信息竞争,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高效运作的基础与支撑,联合体将加大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物流信息系统成为联合体的神经网络,遍布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为联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将服务从联合体内部向整个社会延伸,据调查,长兴有40%左右的企业在未来一两年内将选择仓储、公路运输的外包;65%的企业希望能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30%的企业希望公路运输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也就是说,社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是有需求意向的,只是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利用其在当地物流界良好的信誉与优质的服务,吸引当地物流需求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争取更多当地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合体,获得长兴物流总值25.8亿中至少10%的份额,这是联合体要达到的近期目标。
第三步,打造浙北综合性物流枢纽。
联合体将投资1.5亿,一期在长兴具有良好交通优势的区域建立一个占地300亩的以货物集散为主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二期在长兴经济开发区建立一个占地300亩的现代加工、配送型物流中心。加大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长兴在“长三角”中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在中、远期将物流联合体完善、升级为功能作用辐射周边,成为浙北综合性的物流枢纽和大上海物流副中心。
二、物流联合体模式的借鉴意义
长兴物流的特点与我国许多类似规模的市县镇具有共性,因此物流联合体模式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区域物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一)物流联合体是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联盟的一种有益尝试
如何避免盲目发展物流的供给(3PL),解决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需求不足的问题,长兴物流联合体这种第三方物流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很好的启示:物流联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建立的长期而稳固的战略联盟的形式,生产企业就是联合体的投资者,是联合体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物流的需求方与物流的供给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从初始发展思路来看,是因为先有物流需求才产生了有目的的物流供给,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盲目性,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起来后才发现物流需求不足的矛盾。
(二)物流联合体是3PL与4PL的结合
从现代物流理念上来看,可以把物流联合体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理解成是一种3PL与4PL的有效结合,换句话说,物流联合体是集3PL与4PL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企业。在联合体的运作思路上,可以看到:联合体各货主企业首先把各自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作为4PL的联合体,联合体(4PL)再把各项任务根据其具体要求,分包给在特定任务上具有专业优势的各家3PL企业(包括作为3PL的联合体本身),分包时,首先考虑联合体本身,当运力不足或遇有特殊要求的业务时,可考虑外包给社会其它第三方物流企业。当联合体的规模越大,参股的生产或物流企业越多,联合体的这种对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与管理,拉动3PL需求的4PL功能上的优势,就越能发挥出来。
(三)联合体的实质是对现有资源整合基础上的摸索发展
联合体的建设追求成本最小化。可以看出,联合体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完全是对现有运力与运量及仓储等物流设施的整合过程,在第二阶段,则是对社会物流供、需资源的整合过程,这种整合投资少、见效快,带有在摸索中前进的特点,第三阶段,则是在前两阶段见效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过程。这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流动发展、梯度推进”的发展策略,非常适合于我国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9.
篇6
现代物流紧跟着电子商务,也一起进行着巨大的变化,而且二者正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比较显著和重要的变化特点。这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推动,也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现代物流确保了电子商务可以顺利运营,而网络信息化与网络运营又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所以说,实现二者的融合是实际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1]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是一个统一了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的过程,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有着高效快捷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进行的是虚拟的网上交易过程,但还是要通过商品实体来实现资源的配置。物流是对商流的延伸,它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上,客户对电子商务能否满意还要看物流速度如何。
(二)顾客至上”也是电子商务坚持的理念,而现代物流是使这一点得以实现的最终保证。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来说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不需要出门就可以轻松购物。但如果没有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是无法给消费者提供便捷购物服务的。所以,要提高现代物流的质量,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企业各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三)现代物流由于受到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而又有长足的进步。美国是最早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国家,如今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物流管理技术,订单处理作业因为EDI的运行过程而得到了简化,这就使得物流速度大大加快,这也使得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信息流和货币流的流通速度以及现代物流的流通速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电子商务得到发展,这在同时也有助于物流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今的网络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信息流借此使得现代物流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而且使得货物运输的方式和环节更为科学。商流和信息流都是非常快节奏的,而现代物流正是以此二者为基础,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
二、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模式
现代物流以电子商务为主体,借助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它体现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物流企业为了满足用户要求而开展关于商品的相关理货工作,并定时、定量地完成。
(一)二者实现融合的基本模式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逐渐发展为“第三利润源泉”2]即代表高效物流系统的建立。它在专业性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关于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面,这就是“第三方物流”。“所谓‘第三方物流’就是成立专门的公司,完成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3]这种物流模式也是现在最流行的基本模式,其具有的优点如下:
1.有助于降低成本。物流费用有部分是对外支出的,这就是物流业务进行外包的直接表现,然而还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由于身处竞争之中的各物流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客户不致流失,因而需要在物流速度上下功夫,使物流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也使各种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
2.减少投资,有助于风险的降低。投资比较巨大的项目主要包括物流的设施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这些资源主要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等于是将物流业务出租出去,使得物流设施方面的投资得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
(二)二者实现融合的主要特点
1.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主要表现是商品化趋势;在收集物流信息方面实现了数据库化;信息处理方面达到了电子化水平;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实时化。2)设备自动化。使设备达到自动化水平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使得物流的作业能力大大提高,还有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增强和物流作业等环节的减少。(3)决策的智能化。物流不仅实现了信息化,还达到了较高层次的自动化水平,这是比较高级的应用。物流的智能化作业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确定库存水平,选择最佳的运输路径,运行自动分拣机等。在物流自动化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其关键内容就是要实现物流决策更加智能,而如今它成为了新的物流发展趋势。
三、实现二者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正面临着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过渡的局面。所以要真正实现二者的融合还需要关注几个要点:
(一)要实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只是依赖于企业间的竞争是不行的。政府要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主要是在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方面,要使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系统,这是为现代物流的进步创设一个大环境,这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税收上的措施来提供便捷,可以通过鼓励企业上网来给客户带来快捷服务。这就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也有助于企业的盈利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对于我们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应该尽快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各地政府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的建立应当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可采用综合物流,联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要稳定长期,尽可能减少物流企业之间不当竞争关系的存在,以便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优势得到全面提升,有助于优势互补的实现和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三)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以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四、结束语
我国的物流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跨国公司的水平。因而需要将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建设起来,紧密联系起供应链上的各个主要环节。要研究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还需要快速作出反应来满足这种需求,从而使电子商务物流的畅通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翁心刚.魏新军、论现代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J]物流管理2006(4)62.
[2]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2)46.
篇7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发展;措施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外向型经济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物流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是国际运输系统的重要节点,据统计,世界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都经港口中转运输。港口又是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桥梁,而且作为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最关键节点,它提供开展现代物流的良好基础。目前,全国各主要港口都已经建立起了以港口为依托的港口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给港口提供更综合、更完善的配套物流服务,促进港口业务水平的提升。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对于实现区港联动对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和国际港航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2 国内外港口物流园区研究现状
2.1 国外港口物流园区研究现状
国外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园区业发展的前列。他们发展港口物流园区的主要方式有:(1)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2)拓展装卸主业以外的相关产业,特别是延伸内陆运输。(3)合资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港口进军物流业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竞争能力,保护已有业务,巩固和扩大现有货源,挖掘新货源。港口在提升主业的同时,积极从事非装卸领域的业务,港埠企业以合资或合营方式,经营储存、加工、包装、配送服务或内陆运输业务,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资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将港口传统业务到融合进了现代物流业务。
2.2 国内港口物流园区研究现状
2011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港口物流园区推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其中,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上年底增加101个。除传统的装卸搬运设施,港口区域兴建了一批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延伸物流服务环节,提高港口区域的综合经济效益。
2012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862个,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3亿吨,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689.6万TEU。
2013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8957万吨,同比增长4.2%。沿海港口完成60599万吨,增长6.8%;内河港口完成28358万吨,与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
近年来,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等纷纷介入中国港口物流园区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布点与寻求合作。同时,中远、中海、海丰、招商局物流等国内领先的物流和航运企业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把港口作为发展基地,加快构筑面向全球的物流体系。另外,我国东部沿海五大港口群已完成各自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采取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的策略。各地方港口建设的“局部最优”,港口物流园区市场形成了内外资的双重网络格局,国内外港口经营组织的资源整合为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市场注入了竞争的活力。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港口物流园区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港口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的运输系统,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市场空间。
3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国外港口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存在的问题如下:(1)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协调性不佳。近几年,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业发展速度很快,诸多保税港区等已经在港口物流园区发展方面处于领先。但我国港口总体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有些港口资源利用率不理想,造成极大浪费,有些地方港口物流园区相对落后,物流企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还很不协调。(2)港口物流园区运营理念落后。目前,激烈的竞争要求港口物流园区企业能够提供全球一体化物流服务。我国的港口物流园区企业大多仍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润理念阶段,而不是追求物流流通效率及强化客户本位服务意识的物流服务理念阶段,具体表现在服务意识淡薄,不重视客户服务,服务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仍然以装卸、仓储和运输等单项或分段式服务为主,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3)港口物流园区专业人才匮乏。港口物流园区的专业人才极其匾乏,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除总量紧缺外,还存在着受教育层次偏低、专业化教育匮乏、物流行业经验短缺的特点,无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这同时导致了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善待提高。
4 发展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议和措施
在总结国外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1)科学规划,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我国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我国各级政府应科学谋划,做好港口建设的规划工作,进行必要的规划约束和协调,避免重复建设。港口岸线资源利用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切忌浪费。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解除存在的制约因素,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的最优化。(2)运用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应该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提高员工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的服务。不断开发物流服务新产品,着力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把延伸服务作为服务创新的重点。(3)加强港口物流园区人才的培养。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措施,在教育和培训两方面双管齐下,切实提高我国港口物流园区专业人才的质量。国家应加大对物流院校的投入,特别是针对港口物流园区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特点,重点发展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除了正式的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课程外,企业也要定期培训员工,让他们的知识、物流意识能够跟上发展趋势。另外,对企业领导者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只有领导者接受了先进的物流理念,他才能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去。
5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存在不足之处,直面这些问题并对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对策做出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自力.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好局起好步[J].中国经济导报,2011(8):27.
篇8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吉林省;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36-0022-02
Consideration on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Jin Ying
(Party School of the Jilin City Committee of C.P.C)
Abstrac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onent, which willexert an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model, commodity patterns and people’s way oflife. Jil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still lagssignificantly behind.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match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Jilin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Jilin province; measures
现代物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把原来分离于各个产业部门管理或经营的各种物流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系统化、集成化、功能化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显著增值功能的网络体系。它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是“第三方物流”,即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由物流服务企业将商品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向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新型物流企业。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来依靠其建立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已使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并被西方称之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产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吉林省物流业虽起步较晚,但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物流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需求不足,加上运输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组织方式、手段和管理落后,与现代物流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吉林物流产业,是吉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吉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吉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使吉林省的物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现代物流产业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于当前物流资源分属于各个产业部门,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抓紧研究制定适合吉林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金融、保险、海关、交通、公安、信息、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参与物流市场的运作,形成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制度环境。要改变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在对现有管理机构进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设立由省发改委牵头、商务厅及相关部门参加的一个跨产业的、专职现代物流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充分履行政府对现代物流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
二、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
物流产业信息网络建设
吉林省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应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得到扶持,也包括银行低息贷款、财政贴息等做法。同时,在物流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地方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减轻项目的负担,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除此之外,在物流产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大型基础设备等其他物流基础设施上政府也应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硬件软件必须同时进行、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标准化、物流过程的规范化、互联网的普及化。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现有基础上以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为重点,进一步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实施企业上网工程,迅速搭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化经营优势。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系统资源整合提供支持,沟通企业群体之间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促进协同工作及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
三、尽快建立全省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1)建立物流行业代码。现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还没有代码,行业代码是一个行业正式纳入国家市场管理的标志之一。行业代码的建立,可以为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以及为政府实施管理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创造条件。
(2)建立正确的准入机制。当前,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出物流企业的准入标准,造成物流企业良莠不齐。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在准入市场标准方面作出规定,比如,注册资本不少于规定标准;有相应的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工具、仓储设施及信息系统;人员结构要具备若干个有学历、职业资历和经历的专业人才;在运输、仓储物流行业有一定的信用度等。
(3)完善退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企业能进能退。企业提交的停止营业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将所有遗留工作完成后,物流企业才能正式停业,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
不受业务、资金和信息的损失,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四、加快促进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步伐,提高物流供应能力
(1)在各行业中建立起示范性物流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在本行业内确定若干个物流示范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使之逐步转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成为有能力的物流供应商。
(2)政府或行业协会牵线搭桥,让部分有能力的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不仅解决资金短缺、设备与机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引进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相关人才。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
(3)鼓励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与工商企业结盟,发展为物流供应商。要引导和扶持省内大型工商企业将物流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对物流业务实施集中管理,进行物流一体化运作。同时,引导和扶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优势互补,真正创新工商企业第三利润源,真正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体系。
(4)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能为现代物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倡区内企业不要建设仓储设施,而将原材料、产成品的储存、包装、配送交给区内物流企业承担;同时在区内规划建设物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进驻开发区,开展物流服务。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发区管委会要做好物流供需双方的协调工作,促进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目前,吉林省物流人才稀缺,特别是专门从事物流信息系统的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匮乏。实践证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头等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积极引进国外、省外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立足省内,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一是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为了满足当前对物流人才的急需,应当在物流相关行业中(如运输、仓储、、信息等)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短期、中期培训,跟班作业锻炼等方式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应确定全省若干个高校设立物流专业,加快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鉴于我国物流发展较晚,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特别是物流方面经验不足,可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在我省尽快推进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我省物流人才不足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篇9
每一个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都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企业的经营规模、实力、核心能力以及产品性质等。所有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是不同的,生产经营的产品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物流配送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人员及管理资源的限制,在短期时间内很难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并且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把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任务上,这样就只能将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企业都已经进入微利的时代,产品的成本与利润更为透明化,针对这种情况,物流显然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源,现代物流是降低企业成本,赢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物流管理对企业来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物流方面上来讲,起步是相对较晚的,虽然这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处于分散、最初步的功能性管理阶段,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依然是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罪魁祸首,物流活动被较为分散,处于一种隐蔽状态,企业内部不能对物流进行规划设计管理,造成企业物流内部出现混乱等现象。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这些问题都经常会造成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物料停顿、混乱或无效搬运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物流操作的效果。与国外先进的企业相比相差的距离相对较大。随着物流管理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的众多的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同时也开始选择配用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但是,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员仍然停滞在仓储和运输上,而对企业物流环节中的原材料积存、资金占用、损耗、存货跌价、各种设施和设备折旧损失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费用等隐性成本考虑不进去和周全,同时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实行单独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最终导致物流成本根本无法进行归结分类。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导致我国物流成本经济效益不好的发展状态。
三、完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管理观念。要想改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加强物流的管理,要把传统的物流管理思想观念转变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清楚的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要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改变传统忽视物流管理的现象。完善和建立完整的物流管理供应链体系,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通过健全的生产、采购和销售网络,提升物流运作的速度与效率。另外,我了能够很好的实现物流系统的作用与优势,中小企业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质量在顾客决策当中战友决定性的地位。为确立竞争的优势,中小企业需要将物流管理的目标建立在差异化的客户服务上,将短期客户发展为长期的忠实客户。
篇10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思路
1 齐齐哈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
齐齐哈尔市,孕育了以北大仓物流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本地物流企业,并正在筹建综合物流园区,旨在建造面向全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共同打造区域性的集物流、商贸、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全程物流链服务平台,为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齐齐哈尔地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围绕着机械、冶金、化工、食品、轻工、纺织、医药、建材、广告印刷等区域经济优势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但是,齐齐哈尔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运输方式也是以公路运输为主,比较单一,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落后,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有限,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在齐齐哈尔这样的北方边疆省市经济欠发达地区距离南方发达省市有很大的差距。
2 齐齐哈尔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规模偏小
齐齐哈尔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本土企业,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设备设施简单,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低,运输能力有限,还属于作坊式的发展阶段。对于国内连锁型的大型物流企业,因为齐齐哈尔处于边疆非省会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受这类大型企业重视,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管理上投入明显不足。综上所述,齐齐哈尔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的、设备设施、管理服务水平一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2 物流服务单一
由于齐齐哈尔的地理位置是内陆非临海地区,因此导致了运输方式上的单一,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难以形成公路、水运、空运、铁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的运输体系。对运输组织和运筹规划上,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运输方式不科学,运输成本过高的现象比较普遍。
2.3 信息化程度低
现代化的物流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科技水平较高的运输体系,其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较高。齐齐哈尔地区的物流企业,本土企业还大量的使用电话和手写登记等原始方式,国内物流连锁机构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分公司则已经依托母公司实现了互联网跟单。但是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软件还未在企业得到广泛的运用。
2.4 物流企业专业人才匮乏
齐齐哈尔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整理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本科层次有齐齐哈尔大学开设有物流专业、专科层次有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开设有物流专业,但是对于一个边疆非省会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和挽留这类专业人才。导致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人才短缺已影响到物流企业长远的发展。
3 对策分析
3.1 培育齐齐哈尔本土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
一方面,加强齐齐哈尔老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复苏建设,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物流行业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力度引入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政策上吸引和支持他们在齐齐哈尔地区设立分公司;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和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政府协调,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兼并或联营。
3.2 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应该加强学历教育,扩大本地招生生源数量,并鼓励与引导本地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留在齐齐哈尔地区,为齐齐哈尔地区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积极作贡献;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重视非学历教育,依托高校与劳动局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对从业在岗人员的短期业务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3.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和操作的重要参考标准。面对齐齐哈尔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不足的状况,要加快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实现联合经营集中管理,并依靠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处理公共平台,使得运输、仓储、流通、配送等物流作业相关领域切实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结束语
齐齐哈尔市作为东北老重工业基地,对整个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所拥有的地理位置、物流市场和交通运输设施,具备了建设黑龙江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我们应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研究,通过培育一批齐齐哈尔本土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推动齐齐哈尔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将齐齐哈尔建设成黑龙江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促进齐齐哈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童庆平.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研究[J].物流科技,2007.
[2]胡建波.物流学基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蒲忠.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当议[J].物流科技,2007(7):14-1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