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30 10:2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业创新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对目前的创业环境及前景预测堪忧
调查显示,68%的人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32%的人对此观点表示中立。对于创业的最佳时机选择(如图1所示),30%的大学生倾向于毕业后1-2年内创业,43%的人倾向于毕业后3-5年内创业。大学生对目前的创业总体环境评价尚可,有20%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很好,部分原因得益于目前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51%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一般,究其原因,创业软能力缺乏是关键原因;另外29%的人因为考虑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以及自身软能力的不足而望而却步。就大学生自身而言,一方面是创业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另一方面自身缺少创业激情,只有大约33%的人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大部分人则对创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1.2大学生大多以创业风险低、启动资金少的行业作为起点,创业领域狭窄
在调查中发现(如图2所示),高达41%的大学生会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作为创业起点,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领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热门领域进行创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的缺乏、抗风险能力缺乏致使创业领域狭窄。
2基于SWOT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现状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创业软能力现状分析。
2.1基于竞争优势和机会的大学生创业软能力分析
首先,大学生精力充沛,敢闯敢拼,朝气蓬勃,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其次,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接受新事物更快,悟性更高,因而可塑性更强。所以,在创业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人格特质,他们会更敏锐、更独立、更有想象力、更有创新性、更有前瞻性等。再次,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关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再进人相应的企业实习,因此,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交际能力和公关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大学生面临更多创业机会,也获得更多创业成功的机会。
2.2基于竞争劣势和威胁的大学生创业软能力分析
在对正在创业和已经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软能力,但是软能力不足,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创业软能力,他们经过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表现为明显的软能力不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挫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差。如今正在创业或者已经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基本都是“70后”、"80后”,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比较安逸,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一旦遇到大的困难或者挫折,往往会承受不了而影响创业,甚至会导致创业终止。因为他们经历不是很丰富,处理问题也缺乏经验,对市场的发展动向把握不是特别准确,所以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差。(2)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已经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团队协作的深度还不够,成员间只是进行简单的协作与分工配合,在完成工作项目过程中,缺少系统评价项目操作方案,也没有充分考虑成员各自的优势和发挥的功能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大学生应该加强语言训练,多学习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做到与他人有效沟通。另外,大学生目前创业还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为选择的创业项目缺乏新颖性、创业领域狭窄及创业方式单一,因此,创新能力亟待提高。(3)情商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涉及领导管理能力及驾驭能力。智商基本是先天形成的,而情商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有关,主要指在情感、意志、情绪等方面的品质。情商体现了一个经营者领导能力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经营者的驾驭能力。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情商还不够高,和国外的大学生相比,这一点更加明显。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对于情商的培养,虽然已经开展,但是投人还不是很多,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总而言之,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现状不尽如人意,因此调研团队通过研究以此促进高校创业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创业指导效果。在调查中,大部分企业希望高校开展的创业课程内容应该更加注重提髙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强化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个性化辅导等。
3企业对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的需求及提升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的意义
调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査,获知企业对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的需求。第一,企业比较看重性格、品德、能力、综合素质、实践经验这五个方面。他们希望创业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企业忠诚度高、个人信誉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二,企业要求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职场技能,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三,企业需要大学生具备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表明,37%的企业更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27%的企业需要善于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创业者,24%的企业需要任务统筹能力强的大学生创业者,12%的企业只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经历。第四,企业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此次调査中,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赢得他人信任或与他人协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所占比重较大,也是企业比较看重的。第五,企业对“大学生创业软能力集训营的设计与研究”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调查表明,71%的企业认为该项目方案构思很新颖,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软能力的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29%的企业认为此方案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软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没有企业认为“可以在创业中慢慢提升或者通过讲座、培训提升,无需参加特定集训营”,可见,企业支持设计大学生创业软能力集训营并希望付诸实施。无论是考虑企业的需求,还是考虑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软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提升自身的创业创新能力。如今“软能力”不“过硬”已经成为大学生的软肋,而“软能力”更是创业过程中的核心能力,因此提升软能力有助于促进创业成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二,有利于促进高校创业课程的改革。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软能力,高校必将重新研究课程设计的思路、教学方法的转换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必将构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三,能响应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总之,提升大学生创业软能力迫在眉睫。
4结语
篇2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训基地 项目
为了促进我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学校制定了《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白师院字﹝2012﹞130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
1、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2、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在创业项目的实训中,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创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设定目标与执行,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与销售产品,如何谈判,如何吸引投资,如何控制成本与获取利润等等。
3、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行业危机意识
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通过这种高度的思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动向来变换自己的策略,并对区域同行业者经营动态的整合分析,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形成对自己一个较为合乎实际的优势规划,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创业。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学习创业者案例,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2、浓厚兴趣驱动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3、创业实施过程
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高度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与风险,坚定地继续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
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过程。
1、设计创业计划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创业之星软件、ERP软件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热转印自制化艺术品,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制作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特点的产品,满足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需求者个性定制产品,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亲睐。
2、培养从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
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训,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现场。实训中会遇到企业实际经营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从中找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和求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反复优选,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经营决策。
3、经过创业测试感知职业领域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职业领域,尝试在该领域遇到哪些问题,初次感悟职业,它涉及工商、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二)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着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1、创业教育功能
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出版大学生创业教材等。评选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
2、研发创新功能
创业实践基地基地通过项目选择,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服务及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辐射作用。将创新项目带到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使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产业化,形成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3、学生实训功能
首先,开展公益性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指导大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其次,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锻炼了创业者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大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力度,为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自荣.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暨创办大学生创业基地探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篇3
关键词:涉农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 建设
一、改善路径
(一)建设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育理念,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指导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平台。以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为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包含教学与实训平台、实践指导平台和创业保障平台,其中教学与实训平台负责专业知识教育、创业教育与培训以及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指导平台负责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与项目技术指导;创业保障平台负责创业的政策、金融支付和项目孵化管理。
(二)建设思路
按照上述建设目标要求,整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倾力进行“三平一基”建设,构建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首先,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再次,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打造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指导平台;最后,精心设计,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平台。
(三)保障措施与配套改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实现上述既定的建设目标,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并着手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1、组织保障
在“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基础上下设具体的操作机构,负责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该操作机构以教务处为核心,校团委、学工处及相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着重进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修订;指导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重点抓好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研究制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
2、政策保障
出台“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工作条例”,“南京农业大学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条例”,“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条例”,“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条例”,“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基金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政策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选拔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创新创业课程主讲教师,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走进校园,登上讲台为学生授课,选拔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尽快打造一支优秀的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团队。
4、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调动校、院系、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联合协作的方式大力开辟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个稳定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大三年级)能进行为期3~6个月的综合性的实训实习。
二、农科大学生创业孵化流程与机制
(一)创业孵化机制
为阐述农科大学生创业孵化流程与机制,以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为背景,进行阐述。
为建设管理好大学生创业园(珠江校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习基地、白马教学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稳妥有序可持续开展,建议学校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大学生创业园的运营管理。公司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有限责任。
(二)组织结构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划分5大部门,包括管理部、创业孵化中心、农业技术协会、综合服务部、财务部,其中管理部下设基建服务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创业者管理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下设创业项目管理中心和创业辅导培训中心;农业技术协会下设粮油协会、蔬菜协会、花木协会、水产协会、旅游协会;综合服务部下设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机服务中心、营销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财务部下设创业金融服务中心、农经担保中心和财务中心,这五大部门共同服务于创业者团队。
(三)创业孵化流程
为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采取“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的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创业者及团队提供全程的“一站式”、“保姆式”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创业孵化流程,参见图1所示。
篇4
关键词:创业胜任力;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的我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HB15JY071);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课题:“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网络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RS-2015-1046);河北省社科发展课题:“新常态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5030356);2016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下河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策略”(项目编号:2016011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9日
一、创业胜任力概念及内涵
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了胜任力一词,自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引用到不同行业分析不同群体的胜任能力。根据戴维教授的观点,创业胜任力是指能够将成功创业者与失败创业者区分开来并可以进行测度的个人特征。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本文按照“这些特征是否能继续发展,是否能被改变的标准”试着将这些个人特征总结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创业特质”和“创业技能”两部分。
创业特质是指从成功创业者身上抽象出来的、区别成功创业者与失败创业者的、相对稳定、难以改变的、独特的个人特质。创业特质可以分为生理特质、心理特质及社会特质三部分。生理特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苦的工作,没有健康的身体,创业工作将难以进行;另外创业者的性别、年龄等生理因素也对创业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心理特质包括创业者的心态、信念、毅力、抗挫折能力等,对创业活动有重大影响;过硬的心理特质是创业者成功创业最重要的前提。社会特质包括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创业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创业环境还不完善,使得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关系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社会特质越强的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创业技能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及训练可获得的、能保证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知识和能力。概括来说创业技能包含了把握市场机会技能、整合资源的技能以及管理团队的技能。
二、创业胜任力现状
按照上述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本课题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现状做了粗略调研。调查对象为河北省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和部分毕业3~5年的毕业生。通过调研发现河北省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胜任力不足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一)缺乏创业信念。创业是笔额外的风险投资,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因此具有好的意志品质、不懈追求的精神及平和的心态,往往可以增加创业成功的筹码。然而通过对近几年曾涉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分析来看,不少创业者往往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由于缺乏承受挫折的准备,稍遇失败就心灰意冷,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承担风险,导致在创业过程中半途而废。这就要求创业者事前就要预见到创业的艰辛、风险和可能的失败,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并做好面对的心理准备,以顽强的意志承受这一切。
(二)缺乏创业认知。创业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挑战,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与社会接触少,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由于经验不足,眼光有限,难免欠考虑;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对商场上的待人接物不太适应,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在与生意合作伙伴交往方面往往会遇上意想不到的困难;创业意味着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如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进行沟通、打交道,涉及面特别广,这对于缺乏创业经验和社会关系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三)创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沟通技巧、风险管控等多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创业者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足。据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和学多来源于媒体资讯、社会宣传及同学朋友间的相互交流,而来源于权威部门创业教育及培训的只有不到四成,这无疑让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遇到困难或瓶颈时感到十分迷茫而无从入手。而不管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类似的正规培训不是很多,即使有,昂贵的培训费用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仅靠学校创业中心的一些培训,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自身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
(四)缺乏创业需要的核心技术。调研发现,缺乏创业需要的核心技术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受学历、学识、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很多低学历、见识少、专业能力不高的创业者,在创业中很难拥有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使得这些创业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难以立足。
(五)缺乏筹措资金的技能。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瓶颈。没有资金,再好的新技术、再吸引人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困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从起初的创业启动资金,到企业平稳发展,再到扩大规模、扩大市场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有调查显示,四成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创业的最大困难”。大学生创业者在策划创业方案时很难找到融资对象,其创业资金主要来自家庭支持和自己积累两方面,而来自银行贷款和政府资助的比例较小,这就使得大学生创业者们经常捉襟见肘,无法做到扩大规模,开拓市场。
三、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策略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形势凸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高校可通过健全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业教育内容、重视创业实践演练等途径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一)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创业胜任力。创业胜任力的提升,依赖于创业教育体系的健全程度。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因此,各高校应重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二)优化创业教育内容,提升创业胜任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大多开始于大学阶段,因此大学成为大学生创业的萌芽时期。创业胜任力中的素质、知识、技能等都可以在这一时期得到集中的培养与锻炼。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机会识别能力、市场把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等,都是可通过各种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来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创业知识中的专业知识大多也是通过高校教育而获取的;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者提高自身创业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通道。因此,各高校要积极营造氛围,重视创业文化建设,优化创业教育内容,让大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创业文化和各种创业活动来培养自身的创业素质、创业特质和创业技能,以切实提升自己的创业胜任力。
(三)重视创业实践训练,提升创业胜任力。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高校要切实重视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开放情况纳入各类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评估标准。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四)营造创客氛围,提升创业胜任力。创客泛指那些喜欢自己动手,通过创造与分析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行动者。多年前,欧美创客通过自己的创新创意并动手设计,用不到波音公司1%的成本研制了具有强大功能的无人机,由此展示了创客这一群体惊人的创造力量。如今,这股创客浪潮正席卷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应努力创造“以人为本、面向学生、推崇创新、支持创业的创客氛围”。这种氛围能为学生日常创新创意实践提供一个更真实的环境,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实践教学与创新发展融合的目标。作为一个服务共享平台,高校创客空间要促进不同兴趣团队、工作室、实验室成员与外部创客空间成员的沟通交流。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学校、社区、企业、政府合作联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营、创业培训等低成本、一站式的特色服务,帮助创客对接创投机构,为创客提供项目推介、投融资服务。可以通过创客空间对接合作企业,为中小企业对接政府机构、落实政策扶持,提供技术与管理培训、投资管理、专利申报服务等,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四、结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形势凸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短板效应愈发明显,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亟待提高。各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值得深思!本文从健全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业教育内容、重视创业实践训练、营造创客氛围等四个方面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袁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内涵解读及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2.
[2]郭玉娟.创业教育视角下创业胜任力模型的重构[J].创新创业,2016.4.
[3]武亮.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创业困境、破解与对策[J].商情,2015.48.
[4]谷力群,王玉.“80、90后”青年的创业胜任力调查研究[J].现代商业,2015.29.
[5]常海霞,牛永军,刘建辉.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篇5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用知识和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但现实中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的成功率并不理想。据统计,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不到10%的参赛者选择了创业,而在这10%的创业者中,只有少数能成功[1]。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科技成果,应是技术成熟、产品明确、性能可能、工艺稳定、市场需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较高技术壁垒,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项目。但现实中,高校可以直接投放市场的好项目,往往很快由企业接手转化。所以,理性分析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期项目的技术成熟度,研究初创期项目设计和研发的过程,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实现产品化和产业化,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生存和成长能力的关键,为便于阐述和理解,本文仅以产品类创业项目为对象,对此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创期项目的成熟度分析
企业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蜕变或死亡呈现出生命的周期性。因此,一个企业的一生基本上可以分为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据此,初创期可理解为创业的种子期和导入期的集合,包括从市场调研、形成创意、产品研发、创业规划、设备安装、试产试销、产品被消费者初步接受为止的过程。机会型创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创业活跃程度和创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机会型创业对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税收等具有重要意义。无疑,人数众多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智力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应是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主流。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成熟的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即使有成果大多也是简单的研发,成果科技含量不高。高校有着丰富的科技成果,很多成果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教育部2009年4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国内高校承担各类科技课题27.2万项,申请专利4.1万多件,获得专利授权近1.9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转化率很低,不到10%,大量成果被束之高阁[2]。由创业学生来激活“睡眠项目”,无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经。大学生利用高校技术成果进行创业,确定目标客户,开拓潜在市场,打通成果转向市场的通道,不仅可有效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而且可以缓解大学生创业项目短缺,降低创业的风险。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很多不是以转化为目的,除了少数将专利卖掉或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外,并没有太多的精力促进成果的转化,而少数由企业接手转化的往往是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可直接投放市场的好项目,所以,大学生创业所利用的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往往技术并不成熟。虽然有很多项目拥有不止一项专利,但高校专利技术多数成果偏重理论,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仅有技术思路、没有具体的技术方案阶段;有些发明,是技术人员为了报成果,晋级晋职而做出来的,但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些专利技术仅仅是一个创意、一张草图,工艺方案和路线不完整;有些专利设计粗糙,技术细节不完善,样机制作低劣;有些专利技术含量高,投入市场需要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较长的周期以及较高的资金投入。许多专利技术不是一种可供直接转化的技术,相当一部分获得专利权的技术离产业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还需要研发有关工艺,然后才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由于大学生创业选用的“睡眠项目”,很少有技术性能完善、生产工艺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或技术,需要小试、中试、试产、试销,需要产品性能的完善,需要工艺的完善等,所以必须进行再研发或开发研究。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所利用的高校科技成果,往往是阶段性的成果,一般存在着两个不确定性因素:一是产品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学科技成果最终所设想的新产品虽然令人神往,但它能否按预定目标开发出来,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产品生产工艺的不确定性。科技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往往处于技术创新前沿,因此不像成熟产品那样有现成的设备、生产工艺可供利用,工艺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生产的可重复性,其产业化就不可能实现,只有一项成果从产品到工艺上都能得到保证,那才是成熟的,也只有工艺稳定后,再购置固定资产包括厂房、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等,才能进入到批量生产自己的产品投放市场的阶段。
二、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创期的创新分析
种子期的主要目标是将科技成果物化为样品。大学生利用大学科技成果进行创业,目标是将大学实验室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技术成果形式转化为新产品,将大学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产品、新工艺在诞生之初都是十分粗糙的,它能否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快完善起来,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刚开始时,可以有各种理论设想和研究试验方案,经过反复实验、探索、比较,最优方案会逐渐显露出来。新产品未成型,需要对新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这时企业资金需求量比较大,风险也很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3]。可见,种子期的最大风险是技术风险,需要最大的投入是智力投入和创新资金。2010年笔者指导的一个参加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项目——智能大棚,该技术与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智能化水平高、节能、节水,显示出较高的性价比和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名贵花卉、生物育种、无公害蔬菜、反季节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研发和种植领域有广泛应用,市场规模大、前景广,并拥有两项正在受理的发明专利。但产品样品没有,即使从专利说明书来看,其性能方面还是存在着用有色液体吸收太阳能与畜水池进行热交换而出现节能加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采光的冲突;有色液体用于吸收能量畜热与夏天温度过高造成难以降温的矛盾,同时,灌溉系统带有300m2的蓄水池,可持续使用3个月之久,缺少实验和理论依据等。大学生利用学校现有专利技术进行创业,在种子期要生产出样品,产品性能能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导入期的主要目标是设计生产工艺和策划营销模式。导入期是创业者将其种子期研究所形成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成果,通过批量生产来实现产业化转变,通过投放市场实现市场化转变的阶段。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为满足市场需要,产品不能仅生产样品,必须进行小批量生产,而批量生产必须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线,而一个成熟的生产工艺,涉及到设备设计的安装、原料配料的配比和生产技术指标、质量过程的控制等。因此,导入期是一个工艺创新过程。同时,导入期是市场桥梁的架起和运行的初期。通过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客户,进行科学定价,建立市场渠道,策划促销活动,激发客户需求,将产品销售给目标客户。导入期产品首次推向市场,其市场营销策略的确定是一个探索过程,需要分析客户的需求,激发客户的需求,市场促销将产品的性能有效传递给目标客户。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的机会型创业,经过种子期的研发工作以后,虽然通过技术开发,生产出新产品的样品或样机,但试制一个样品与批量生产的产品是一个质的变化,还需要多方面的改进,包括生产工艺的完善、生产设备的开发等。为使新产品成为市场乐于接受的商业化产品,还需通过试产和试销,使技术与生产、市场相互调试,消除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和市场方面的种种不确定性。例如,笔者2008年所带领学生进行的一创业计划,其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虽然拥有2项发明专利,但样品性能不甚理想,生产工艺专利只是一理想中的工艺,没有实际的运行。所以,不仅要对产品性能进行改进,还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投放市场还需要建议政府立项建设更多产品使用所需的氢气站等。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性质来看,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机会型创业,无论是样品的研发,还是产品生产工艺的开发,都属于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开发研究,而我国应用性研究,普遍存在着资金的严重不足。一方面,它既难以界定为纯粹的科研活动,也难以界定为完全的生产活动,因此在经费投入上,正常的科研经费轮不到它,企业的生产性投入也不包括它,成了科技界和企业界投资的“两不管”地带;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风险性较大,既有技术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这样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借款等常规资金也不敢或不愿投入。因此,科技成果产业化链在此断裂。这就形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瓶颈”现象[4]。因此,资助大学生创业,意味着必须资助其创业过程中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三类创新。
三、扶持大学生创业初期创新的措施
1.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资助大学生培育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初创期面临着样品的研制、工艺的完善、生产线的设计、市场营销的策划等,需要进行对科技成果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需要资金的支撑。尽管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发了《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在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一些地方也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2005年“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启动,2009年3月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启动等。但这些资金无论是总量还是收益的面,都难以有效满足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需要。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体系,通过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各类创业基金的设立,共同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
2.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实验室,为产品创新提供硬件支撑科技成果的深度开发和样品生产离不开必要的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和研发人员,而大学生创业很为科技成果的深度研发再建实验室和购置实验设备,而高校拥有大量用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建议高校将大学生毕业进行创业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的延伸,建立创业创新实验室,丰富大学生创业的硬件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硬件支撑。例如,在上海松江大学城中免费提供创业场地,让大学生不脱离高校,各高校则免费提供实验平台。
篇6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产物,其培养模式和人才定位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和体现技能特征的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独立学院的特色,适应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能力因素要求和岗位需求,搭建专业基本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步培养框架,形成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符合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岗位需求划分的三种路线,即市场助理、市场经理、市场主管、市场总监;或客户代表、客户经理、销售主管、销售总监;或营销策划助理、策划策划员、营销策划主管、营销策划总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对营销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单纯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和广博与精深,或者片面强调某项技能的熟练,不符合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一个目标和三个层次。“一个目标”,即培养一个专业核心能力(指营销实战能力);“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
1.基本技能层次培养基本能力。具备政治人文素养、人际沟通与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然科学素养等基本技能是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胜任市场助理、客户代表等初级岗位的前提。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技能层次设计了寒暑假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假期支农支教活动、日常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现企业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寻找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广泛的校内社团活动,以及院内、省内甚至全国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日后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素质。
2.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最大特点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中的典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营销实践活动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一能力要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环节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某些营销技能。
3.综合技能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高级岗位所需的一种革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仿真模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竞赛和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综合技能环节得到锻炼。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选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中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采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与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顶岗实习的环节,使学生熟悉特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参加创业大赛与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写作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环节的实施与考核
1.社会调查与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与实践是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基本技能环节中制定前两年学生实践训练计划,安排一年级学生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安排寒假进行专业调查、暑假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就某选题完成调查任务,或者选择一个单位深入下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在新学期开学4周内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报告。
2.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每门课程选择5-8个典型案例,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大班交流与点评以及分组对抗辩论等形式深入和共享讨论成果;案例讨论的成绩以2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5级评价制。
4.市场营销仿真实验环节。为了在校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市场环境运作企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在电脑上全程模拟企业的运转过程,从企业的建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设计、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战模拟成绩和市场报告核定每个企业的成绩,其中每个学生建立的企业其实战成绩通过企业的资本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5.创业竞赛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调查分析专业竞赛等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锻炼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综合实践环节。各项竞赛比赛内容包括写作创业计划书、ERP软件模拟和项目答辩等环节。各团队通过创作计划书,模拟真实企业运行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成员群策群力,锻炼团队合作意识,答辩环节思维缜密,口若悬河,锻炼学生一流表达能力。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前言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且创业也异常艰难,但是仍然有诸多毕业生选择创业。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我国政府报告中也对创业也提出明确要求,政府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推动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大学生业是大学生锻炼自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直途径,同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但是我国在大学对大学生教育和实践活动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是相当落后。因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大学教育接下来应该关注的。
二、现状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本文以沈阳音符资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沈阳音符资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音乐产业开发、承接大型商业演出及策划、艺术类教育培训、数字影音、音响租赁、网络营销的新型公司。该公司拥有一流的工作人员和专业技能,成立于2013年,其中大部分教学人员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在辽沈地区具有专业标准的集文艺演出实践和艺术类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其公司结合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化教学模式,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并陆续接纳音乐专业毕业生20余人,这就是政府所提倡的创业促进就业。
沈阳音符资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三好街众创空间为项目平台,并与大学教师共同研究课题,由学生组建企业旗下艺术培训中心、工作室运营部门。该公司还服务于校园,针对校园市场及社会企业进行“商业演出、数字影音、艺术类培训、本科研究生考前培训、出国留学培训”等相关音乐产业的开发与经营。项目包含市场调研与分析,活动方案策划与实施,产品营销推广、业务洽谈,公司运营管理等实践性工作。这些工作的人员来自学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了教学实习平台。同时学校还能为公司提供方便,为公司制定音乐产业发展成熟路线,自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品牌宣传。
公司人员都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热情非常高,项目团队成员均在公司接受过相关培训并完成相应的实习工作,对企业经营及业务开展的相关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程度掌握。
从沈阳音符资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可以了解大学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创业应该根据自身专业进行创业,学校应该与创业学生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因此,大学生创业现状还是很乐观的。
三、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大学生创业培养途径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大学生创业培养培养途径也很多,其中有很多的规律可循。针对只一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
(一)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
高校在进行专业课教育是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对专业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未来的创业和就业做好规划准备。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对目前的创业形势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创业所需要的条件。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设专门创业教育的课程,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国家应该早日请专家人员编辑教材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并且在高校推广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的编辑和课程的开设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创业这一主题进行编辑。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倡学生去社会实践锻炼。高校同时也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创业教育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扶持有创造性的社团
社团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平台,高校应该选择一些有创新能力社团进行支持,为社团活动提供方便。特别是加大对社团的资金支持并且扩大其规模,使更多的学生踊跃报名加入社团。从学校选择优秀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指导社团,指导社团向企业学习,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机会。
(四)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和资金资助,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业是有很多优势,比如创业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等,但是也有很多劣势,其中就有咨询服务和资金上的劣势。高校应该就这两点解决大学生创业的难题,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人员和专项资金支持。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如果比赛中有好的创业项目,学校要提供资金配合学生对项目进行发展。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创业园区,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设施,根据学生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资金支持。
(五)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学兼职,同时对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行创业教学培养。也可以从企业中请一些成功企业家到学校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
四、结束语
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要求越来越多。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注重创业课程改革,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成为创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电子商务 创业教育
1. 创业教育的内涵与途径
创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专家柯林·博尔正式提出了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认为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是未来人除学术能力及职业能力之外必备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Binks(2005)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正式化的教学方式,教育与训练每一个对商业创造或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它不能仅被当作一种纯粹的、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教育活动,而应该传递给人们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应该涵盖“从头脑到市场”、“从创造性洞察力到成功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2]。因此,从本质上讲,创业教育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其捕捉市场机会、进行商业创新的自我雇佣能力。
大学生创业教育可通过多样化手段进行推进,其实施途径具体包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实施创业教育项目,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和引入创业教育方法等[1]。目前我国高校均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研究显示,创业教育应是集基础理论课程及行业焦点课程等于一体的多学科课程体系[4];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不应该单纯依靠某一门创业课程,而是应将创业的思想渗透到相关课程中” [5]。中医药行业类院校很难像财经类院校一样形成完善的商科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可以针对某些重点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向全校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机会,并紧密结合中医药的行业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
2. 网络创业与《电子商务》课程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由于网络创业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服务相对便捷、易于个人管理特点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创业方式。近年来,对于多数准备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存在许多困惑,特别是对于完全没有网络创业经验和创业资本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创业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创业是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以遵循市场规律为平台的网络创业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因此,学生急需专门针对网络环境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以指导实践,而基于电子商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正逐渐成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传统中医药产业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有机结合,将会为中医药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同时也为中医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是已经运作多年的好大夫、药房网站,还是目前正在兴起的Web2.0医疗网站以及其他各大中医养生博客等,都是中医药领域创业机会的代表。因此,如何结合中医药行业的特点,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引入创业教育的思想理念及相关知识结构,将成为中医药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思路与途径。
3. 基于电子商务课程的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
基于电子商务课程的中医药院校创业教育所面向的对象应该是中医药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如何通过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凸现中医药行业特色和创业教育思想的《电子商务》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案,是中医药学校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以创业教育为目标的《电子商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应包含如下内容:
3.1《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创业知识传授:内容建设与扩充
电子商务为传统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与其他消费品不同,中医药作为一个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在网络创业中可能会更多涉及法律监管环境、技术进入壁垒等多种有行业特色的创业知识。因此,以创业教育为目标的《电子商务》课程除介绍基础知识外,还应围绕中医药行业特点增加如下知识模块:中医药行业互联网创业典型商业模式解析,中医药行业网络经营法律监管环境分析,中医药行业网络创业市场需求分析等。
3.2《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创新思维启迪:方法改进与创新
培养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在电子商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PBL为基础,通过“问题热身-案例分析-课题研究-模拟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取得较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考虑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对原有创新思维培养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改善教学效果。
3.3基于效果监测的《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整体方案设计与改进
在扩充现有电子商务课程创业知识及发掘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商务》创业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后,可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调查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业意识及创业知识等方面的效果,同时了解他们对该课程的建议,对《电子商务》创业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以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游振声等,多样化推进: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途径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249(10):61-66
[2]Binks M.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J]. 2005(3): 1-13.
[3]王晶晶,姚飞,周鑫,乔改霞. 全球著名商学院创业教育比较及其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7): 80-86.
[4]Kourilsky M L, Walstad W B. The Ear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ing Experience of High-Tech Entrepreneurs: Insight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2002, 15(3): 56-77.
作者简介:
郑秋莹,女,管理学博士,讲师;姚唐(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企业管理系副主任,博士
篇9
摘要:解决好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及创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就业创业,不仅关乎民生,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江苏省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为平台,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及创业问题,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联盟办学;校企合作;就业创业;体系
作者简介:沈长生,男,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41-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等文件都指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应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鼓励和指引下,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或深化政、行、校、企联合办学,这种以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校企合作相关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1]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各方目标不一致、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尽管国家政府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企业方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利润,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双方目标不一致,企业因此缺乏合作动力。近两年,企业用工难度增大的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步伐,但由于企业方的“带教老师的水平及待遇”、“实习生生产技术不熟练及误操作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如“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场地”等,不能形成长远有效的培养战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据调查,2011年,仅有17.5%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二)校企合作中孤立招生和就业
目前,校企合作的一种现象是校企双方将合作重心放在如何打通学生的就业渠道上,没有从招生源头上进行合作。企业寻求校企合作的院校时,先查看这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对口后,再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及生源信息的了解,最后,校企双方可能会因为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而进行目标的临时改革甚至放弃合作。究其根源,双方未能从源头上进行合作。学校及企业若能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环节上保持绝对一致,双方共同参与招生,共同选拔“准员工”,将大大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及合作质量。[2]
(三)校企合作中未提及创业教育
在当前政府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形势下,各高职院校纷纷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开辟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项政策扶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几乎没有高校或学者将创业教育纳入校企合作的范畴中,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研究创业教育及实践,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二、基于联盟办学的招生与就业工作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根据江苏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省农业委员会的引领下,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建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目前,联盟结合了省内“政行校企”共146家理事单位的科技、人才、教学资源合作平台,共同致力于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合作目标。
校企合作联盟由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组成,在联盟框架下研究校企合作的招生就业模式,需充分结合三方的特点,寻找共同的切入点,以达到校企深度合作。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太仓市政府合作举办“太仓班”,开展“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工程”,“量身定制”,“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青年职业农民(全科农技员);与联盟内企业共建“江南园林班”、“路劲班”、“华润班”等冠名班,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实质性合作办学机制。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院及“委培方”共同制定,双方共同负责委培生的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委培”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实施“订单委培”的重要意义
1.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有效实践。德国“双元制”的核心内容即“订单委培”,校企双方以就业为导向,订单招生、定向就业。校方根据社会需求,与企业签订委培协议,实施双方订单招生及定向就业。这种合作模式遵循市场及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需求及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为提高毕业生的实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2.缓解了招生难、就业难的局面。“用工荒”及“招生难”是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两大难题,订单委培这种“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的订单委培式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校企(政)结合,实现了双赢,双向互动的办学机制,一方面解决了社会关注的就业难问题,同时,解决了高校招生难的局面。[3]
3.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订单委培”使得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需求引导培养,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着需求。人才培养中,把企业方的实践教学与院校方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或实习,发挥用人单位人力、物质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理论教学在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在用人单位进行,用人单位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训练,减少了学生毕业后的试用期,实现了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的无缝对接,真正体现了“委培”的意义及价值。
(二)需建立“订单委培”的长效机制
1.建立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机构。招生就业工作应专门设立机构,否则,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招生就业工作需要,且招生就业应同属一个机构,这样有利于招生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确保招生及就业工作的连贯性,不至于出现招生与就业脱节。另外,招生就业机构应增加理论研究的功能,及时展开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动态信息,以此信息为依据,形成与市场接轨的调研报告,用理论研究指导具体工作,进行招生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再调整。
2.建立“订单委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订单委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下达“订单招生”、“定向就业”的范围及比例,年终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表彰奖励,全程还需要加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此,不仅可以巩固招生就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比例,而且还可在过程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完善和创新。
3.建立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院校方应经常走访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掌握毕业生的工作及技能水平情况,对比培养方案与实际的吻合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将用人单位请到学校考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利用各类校园招聘会、供需双选会等形式加强联系。[3]
三、基于联盟办学的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在校企合作中的框架下开展创业教育及实践,存在难度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出发点是盈利,企业扶持大学生创业很难产生赢利点。通俗来讲,大学生在企业就业实习,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而大学生创业是为了创造自己的效益,所以校企合作中能否开展创业教育,寻找双方的赢利点至关重要。江苏省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内的创业教育采用了以下五种的做法。
(一)“外包”扶持
一些大型的企业在制造某件商品时,中间会产生多道产线,如果本企业的人员、设备、管理各方面都无法满足所有产线的需求时,企业往往将其中某道或部分产线外包给人力资源公司或具有生产能力的其他承包公司。这时,企业可以扶持一部分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创业团队来承接产线。企业给予技术及一定资金上的支持,而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以优惠的价格回报该企业。
(二)“供应”扶持
对于某些非生产性的服务企业,如营养健康咨询公司,在对客户进行健康指导时,会推荐一些健康的营养膳食产品,如绿色有机蔬果等,营养健康公司不具备生产绿色蔬果的能力,可以指导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以此实现创业。因行业相关性,营养健康咨询公司可以给与创业学生团队一定的指导与支持。
(三)“实践”扶持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中的实践环节无疑是相对薄弱的,在合作联盟框架下,学院可以与联盟内的合作单位建立“园中校”,在校内建立“校中园”,将创业实践涉及的相关技能通过“理实一体”、“项目化”及“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展开。
(四)“理论”扶持
除常规“创业教育课程”外,苏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及青年进行创业,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全球创业模拟实训;针对社会青年,开展了SYB、IYB等创业培训,培训教师团队均由来自政府、企业及高校的人员组成。通过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发现,来自企业的师资因为长期处在创业实战的一线,一些创业想法、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相对政府及高校的师资更加能够吸引学生。同时,联盟内的企业定期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授创业技巧及心得,创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即将开展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上述的扶持中,政府及高校为创业学生充当了坚强的后盾,给予大学生创业团队政策及资金扶持、专业指导、场地提供等。
总之,校企合作既能给学校打造品牌效应,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业的形势下,应当有效地将创业融入到校企合作中,多方共同找寻切入点,达到合作共赢,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喜辉.实现高职院校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523-570.
[2]张宗胜,李太斌,杨维.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1):83-89.
篇10
在具体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方案之前,我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25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2份,占全部调查问卷的84.8%。为了综合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对基于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的态度、看法和期望,也为了能使大多数被调查者完整完成问卷,问卷的设计全部采用了选择题,但是在部分问题上采用了多项选择,在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共72人,大二学生共68人,大三学生72人。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议的大学生创业,从大学生填写的问卷情况反应来看,总的来说还是不甚了解且意愿不够强烈,大三学生选择没有创业意愿的占到了70.83%,反映出大学生总体而言对于创业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未能形成具有氛围的创业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从以上的反映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高,然而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职业规划的意愿确很高。说明这已经为高校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基础,而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值得期待。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现有创业教育中的其他问题,如学生职业规划认识不清、创业教育体系政策性缺失等等。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来完成的。由于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一个人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性的就业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依赖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同时也是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优势积累”和“潜能开发”得到的。这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让自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学生竞争性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建设校外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地域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创业、经商氛围浓郁等特点,在校外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校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建设校内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学生工作室、学院创业指导中心、学院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谈判、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调研等活动,强化校内实践。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结合,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纳入到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无论基础通识教育平台还是专业教育阶段均要渗透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平台,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面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设《KAB创业教育基础》等系列公共选修课程,注重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专业平台上,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如在经济管理专业,设置《创业学》《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创业实务》等课程。今后根据条件进一步增设创业有关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
(四)改革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逐步探索和完善以依托地域优势、汲取传统文华精髓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通过“请进来”的办法,让企业家现身说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调查报告或参与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由创业导师、科学家、专业老师、企业家参与考评,把创业教育实践考核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核心
- 下一篇:乡村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