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9 18:2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

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班主任作为各科教师之首,对整个班级的维护和管理起着整体性的作用。因此,想要管理好班级事务,不仅需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素质,更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点等不断探索新途径、探求新方法。

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简单来说,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更需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是组织学生完成某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注重德育,同时促进班干部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班主任存在一定的独揽大权、缺乏民主、忽视学生主动性、管理方法落后陈旧、缺乏新意等问题,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下降。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需要从自身、学生、学校、家长等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创新管理方法和途径。

二、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转变个人观念,树立创新管理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引导者,现代教育观中强调了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但是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家庭环境、教育模式等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于一切尽可能的服从教师家长的意愿做事。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给予学生表达想法和意愿的机会,帮助学生摆脱权威的束缚,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作为班主任,还需要发扬负责精神、博爱精神、献身精神等等,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努力的方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兼具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起创新管理思维,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二)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学习和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力有限。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既能为学生创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又能引导性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另外,为师者,更是起着一种榜样和示范性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仪表、言语、处事等方面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起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看似权力有限,实则在学生心中却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影响几十名学生心灵与命运的权力,所以作为班主任,则应该主动的担负起重任。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只有心灵相融,才能产生更多智慧的碰撞,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更会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减少一定的阻力。与学生在平等、融洽的关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诉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部分学校、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班主任工作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班主任的关注点便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伴随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强大的竞争力。而成绩只是证明学生能力的一部分,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论是引导学习任务的完成,还是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营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小学阶段更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正确引导,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四)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小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任性、闹脾气是许多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占有较大比重。为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适当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沟通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其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得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培养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明白,不可因为个人的任性行为,而影响班级活动的正常进行,亦或影响班级的荣誉。

创新没有止境,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根据日常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时代需求、学校氛围等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因材施教、因班施教。

三、结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担负着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教育者等不同的责任。因此,为了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班主任不仅需要给予学生理解和关爱,更需要在管理方法和理念方面不断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友爱的相处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术霞, 关键.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 (科学家) , 2015 (29) .

[2]毕德君, 刘树森.小学信息整合与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15 (12) .

篇2

一、初识

记得分班那天,我刻意打扮了自己:上着红色针织短袖衫,下配黑色七分背带裤,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上,整齐的刘海显得我更像个可爱的学生。我的努力换来了学生的“表扬”——“老师你真漂亮”。但我知道,这只是我在个人形象上取得孩子们的认可。作为老师,我是否能持续地吸引他们,要他们愿意听我的教导呢?于是我带着微笑并用慈爱且略带严厉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教室,我告诉他们:我喜欢看他们第一天上学就坐的端端正正;我喜欢那个走路轻轻的女孩子;我喜欢那个认真听老师讲话的孩子;前边这个孩子习惯好,一看就是个优秀的学生……那一天,没有批评,只有无尽的表扬,短短的一个小时,我夸了每一个孩子。我深信,我会取得学生们对我的好感……果然,第二天,好多家长都反映他们的孩子喜欢上学。

二、了解

我知道,要想带好这个班,首先要了解学生。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学识、能力各不相同,要想尽快、全面地了解他们绝非易事。于是我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的大事、小事、好事、错事,我能记则记,并且不断总结。一段时间下来,我逐步摸清了孩子们的特点,接下来就是研究教育策略,准备因材施教了。

三、齐心

如今的孩子个性各不相同,尤其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很富足,他们每天在家里都是王子、公主般的待遇,每家只有这么一个宝贝,说是“娇生惯养”也不为过。想把这样的孩子教育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学习且不失个性”的优秀学生难上加难。所以上课的第一天我便给他们讲什么是集体,怎样热爱集体,怎样在集体中与同学相处,怎样让我们的集体进步……集体主义的教育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了成效:

一天下课,班长杨安琪要求一个男孩捡起他座位旁边的废纸,男孩不捡,杨安琪厉声对他说:“你是一年五班的学生吗?一年五的学生又懂礼貌,又讲卫生,而且热爱班级,这虽说不是你丢的纸,可就在你的座位旁,让你捡纸不是保护环境吗?”男孩羞的小脸通红,弯腰捡起了那张本不是他仍的纸。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高兴极了,短短的一周,一部分孩子已经有了集体主义的观念,这何尝不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呢?于是下午我又借题发挥,把这件事摆在全班同学面前,让他们讨论孰是孰非。讨论结果在预料之中。集体主义核心观念教育初见成效,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一致的集体正在同学们的齐心努力下形成着。

四、习惯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所以,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比如站排训练,我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在指定时间里站到指定的位置,不贪玩、不说话、不推人,快速站好、站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站,不管重站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这样比较浪费时间,但经过这样的严格的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良好的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在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孩子的评价,我们班每学期实行的是“争星创章”活动,在孩子积极发言、做了好事、有了进步、为班级争得荣誉等等这些时候,我会为孩子加星,反之则减星;有重大优秀表现、测验取得满分的同学,我要给他们写表扬信;期中、期末检测时学生取得满分,我要发奖状;学期末总结时,得星最多的前十名同学被评为班级的闪亮之星,表扬信和奖状合起来最多的前十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且都要给学生发喜报。这套评价体系已在我班运行了一学期,效果非常显著。

五、智慧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令人头疼甚至火冒三丈的事情。每当此时,如果我们能控制好情绪,再冷静客观地分析、处理事情,那么我们就是智慧的。以前,我常跟我带过的学生说:“我是老师,可为什么总让我当警察、法官来解决问题呢?”每每听到我这样说话,那些大孩子们总是笑的前仰后合的。如今,细想想,我们真得要勇于担当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角色。我们要与学生斗智斗勇,要懂得刚柔并济,时常变换身份,让他们不去做也不敢做违反纪律、规则的事情。要让学生既喜欢你的幽默、风趣,佩服你的学识渊博,又敬畏你的果断、威严。这样,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中就会树立一个高大的教师形象,引领孩子们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和谐

篇3

关键词:小学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工作问题;优化建议;

作者:吴畏

小学班主任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担当着重要角色,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职责。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因此,在具体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主要了解小学生,从小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合理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促使学生良好发展。所以,优化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分析

1.班级集体建设难度大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建设者、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并逐步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对于班级集体建设难度较大。因为目前我国家长对小学生溺爱比较严重,使小学生都比较任性,不考虑他人。此种情况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就难以有效落实,建立集体班级。所以,在班级集体建设方面难度较大。

2.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必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优等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十分的配合;中等生虽然在成绩上不出众,但也会听从班主任的安排;而差等生却完全按照教师期望的反方向发展,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拉低班级整体水平。因此,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差生进行单独教育,培养差生学习信息,鼓励差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但实现这一目的是比较困难的,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所以,个别教育方面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又一难点。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学校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大力提倡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但从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管理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目前一些班主任的思想还是比较陈旧、封建的,按照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如若学生成绩不高,则将对学生进行严厉的学习监督和控制,促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在班主任管理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真正与教师沟通,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班主任整体素质差

部分小学班主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信誉、自己的名声,往往忽视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在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此种班主任管理是极其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而致使班主任管理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整体素质差,未能从自身上找原因,反而是一味的批评学生,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发展。

三、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优化建议

面对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认为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希望对于改善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有所帮助。

1.平等对待每位小学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促使小学生在成绩参差不齐。对于小学班级中存在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班主任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这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因此,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2.适量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兼顾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日常教学,因此小学领导应该关心各年级的班主任,并适度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内容。另外,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还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注意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上文已经提及班主任整体素质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小学学校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对班主任进行管理知识教授、素质教育、心理学学习等,促使班主任整体水平提高。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会在具体落实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注意从小学生新需求的角度出发,给予适合的、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4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利妥昔单抗;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12-0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成人发病率为(5~10)/10万。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甚至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而其中大约有1/3的患者经过反复发病及治疗后转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针对这一人群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均有使用环孢素A、脾切除等治疗RITP。然而,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治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是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清除B淋巴细胞克隆,最早应用于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该药目前已经运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其中利妥昔单抗在RITP中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展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疗效、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1)纳入标准:所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诊断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且病程超过12个月,至少经过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内的一种及一种以上药物治疗失败的慢性ITP患者。均签字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活动性感染(包括乙肝病毒感染),以及已知对本药的任何组分和鼠蛋白过敏的患者。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4例,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剂量组、小剂量组。标准剂量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18~68岁,平均(40.0±10.5)岁,治疗前平均血小板计数(24.0±8.2)×109/L;小剂量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38.0±8.5)岁,治疗前平均血小板计数(26.0±10.1)×109/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标准剂量给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罗氏公司生产)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当PLT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患者于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治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随时记录用药后出现的低血压、发热、荨麻疹、恶心、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不良反应,至少随访3个月。

1.4 疗效判断标准

(1)完全缓解(CR):治疗后PLT≥100×109/L、无出血症状。(2)有效(R):治疗后PLT>30×109/L、至少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2倍、无出血症状。(3)无效(NR):治疗后PLT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CR)率及有效(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ITP主要发病机制包括:(1)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2)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阻止血小板过度破坏和促血小板生成已成为ITP现代治疗的重要模式。ITP的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然而ITP患者一方面面临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问题,一方面面临着高复发率的困扰,严重影响慢性复发性ITP患者的生活质量。二线药物:如硫唑嘌呤、环孢素、长春碱类、达那唑等药物的应用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病情,但他们潜在的骨髓抑制、肝肾毒性、内分泌和生殖毒性等副作用,以及长期用药带来的不便,使患者依从性差。脾切除一度成为复发难治ITP患者的二线首选,但因为患者担忧手术风险、感染风险以及栓塞风险,国内选择脾切除的患者为数不多。利妥昔单抗可快速持久地清除循环中的B淋巴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利妥昔单抗可减少B淋巴细胞抗原的表达从而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阻碍B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另外,尚可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2003年开始,英国血液病指南推荐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ITP,从此开始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对于传统一线或二线等治疗方案治疗无反应的ITP患者[1]。到目前为止,利妥昔单抗治疗ITP相关研究已经非常成熟,Zaja等[2]应用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20例难治性ITP患者,总有效率为70.0%,血小板显著升高。ITP的中国专家自2009年开始已经将利妥昔单抗划入ITP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3]。文献[4-5]报道利妥昔单抗有望取代脾切除成为ITP患者的二线治疗的首选。但是由于利妥昔单抗价格昂贵,且剂量较大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国外的标准剂量是否符合东方人体质特性,因此使其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ITP在临床得到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疗效与标准剂量相近,不良反应小[6]。本研究显示小剂量和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利妥昔单抗为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样本含量较小不能体现疾病异质性对于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的影响,尚需统一的入选标准、疗效判断及预后分析标准的前瞻性大样本临床研究来确定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确切作用机制、给药方案、毒副作用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小剂量与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均有较好疗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General Haematology Task Force.Guidelin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adults,children and in pregnancy[J].Br J Haematol, 2003, 120(4): 574-596.

[2] Zaja F, Marin L, Chiozzotto M, et al. Dapsone salvage therapy for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relapsed or refractory to steroid and rituximab[J]. Am J Hematol, 2012, 87(3): 321-323.

[3]侯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 30(9): 647-648.

[4] Bertrand G, Raphael P, Olivier F, et al. Rituximab efficacy and safety insplenectomy candidates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phase 2 study[J]. Blood, 2008, 112(5): 999-1004.

[5] Vrushali D, Amr H, Philip K, et al.Can rituximab replace splenectomy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Indian J Hematol Blood Transfus, 2009, 25(1): 6-9.

篇5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困境与对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要求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现人性化、科学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管理,担负着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支撑学校教学开展的重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受多种社会、学校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效果始终不甚理想,逐渐陷入改革困境。笔者欲结合高中班主任工作实际,就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改进建议,以期对促进当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及产生原因

(一)缺乏新型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效果有限。

高中班主任就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可谓是任劳任怨、每每工作在班级一线,但是实践证明越是亲近班级一线,越是长时间处在班级一线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越不甚理想;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这样的班主任虽然有高昂的工作热情,但却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受到学生管理对象特征的变化,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再是哪种“形影不离”的管理,需要教师应用新的班级管理理论指导班级管理工作。

(二)管理方式、方法传统、单一,脱离实际。

新时期的高中班级管理对象,不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传统的那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也不再是没有任何主见的学生,但很多高中班主任还在以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角色出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说教、训斥等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严重脱离实际,由于失去成长土壤也就失去其有效性。

(三)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明显重课内而轻课外。

高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一阶段不但是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最佳时期,而且是为性格等后期成长、成熟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更严格、全面的管理非常必要。但是当前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管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忽视课堂教学外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课内与课外界限的分明,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四)班级管理缺少“民主”特征致活力不足。

班干部选拔与班委会组成是影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多数高中班主任在班干部选拔与班委会组成上,都坚持“终身制”原则,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主要班干部,这不利于班委会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最终可能落入班委会工作无效的“死局”。另外,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上,都是由班主任一人决定,很少有学生参与的机会,等等。这些过于缺少“民主”特征的做法,不免由于活力不足而失去其应有作用。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增强班级管理工作效果。

首先,高中班主任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经验,从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入手,逐步重视与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高中班主任要转变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逐步由传统的管理者、组织者向参与者、指导者过渡和转变,切实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力,进而增强班级管理工作效果。高中班主任由传统的管理者、组织者变成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指导者,由传统高高在上的地位走下来,走进学生的班级管理生活,教师与学生同时出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配合学生完成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二)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实行“民主式”班级管理。

在高中实行民主式班级管理势在必行。民主式班级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班主任从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专心指导班级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工作。

(三)借统一目标增强凝聚力,奠定班级自主管理基础。

班级自主管理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传统“家长制”式的班级管理,由于过于重视对学生个体的管理,忽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而这正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需要班级学生强大凝聚力的支持。研究表明,班集体中一个统一奋斗目标的形成,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可以尝试通过为班级确立一个统一奋斗目标的形式,培养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积极创建班级文化,实现班级管理课内课外联动。

班级管理的目标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而班风可以理解为一种班级文化;所谓良好的班级文化,即是哪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班风。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结果,是全体师生的精神财富;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对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其是不分课内课外且时时刻刻影响、约束班级里每一位学生,是最好的班级管理手段。因此,有必要通过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实现班级管理课内课外的联动,切实增强班级管理工作效果。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工作;人性化原则;贯彻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对高中生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这也意味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多数高中生都已经度过了青春期,跻身于青少年的行列,虽然他们生理逐渐发育完全,但是心理方面还有待完善,三观仍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另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变得艰巨。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期间,还担任着历史老师,深知高中生学习的压力,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与他们平等对待,尽量将他们看作一个大人,尊重他们,始终贯彻人性化原则。

关于班级管理工作中贯彻人性化原则的几点建议:

1.对工作倾注热情,对学生多些耐心、爱心。在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就如同在家里父母的角色,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与动力,对学生多些耐心与爱心,帮助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和蔼可亲,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才会做到尊重老师,爱护同学,这样可以减少班级内部矛盾,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按照民主选任班干部的程序,让学生选出自己心中最优秀的人选。班主任需要管理整个班级,难免会忽略一部分学生,这时就需班干部的帮助,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民主投票,创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为班级管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创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平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避免他们的成绩大幅度波动,经常找他们谈谈心,课下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最亲近、最知心的朋友,给他们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公平对待,区别对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而赋予他们特权,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应该公平公正,做到不偏不倚;同时,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做到因人施教。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创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篇7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班级管理 措施

一、理论依据

由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有很多,本文将采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简称TQM。我们将采取戴明的PDCA环来讨论TQM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P指计划、D指实施、C指检查、A指处理。

二、了解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的具体需求

(一)要制定班级管理的计划首先要对TQM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可行性的评估。

1.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追求班级的可持续发展。这与TQM的定义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更能让班级管理找到新的方向,以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戴明PDCA环可以反映班级管理。首先,组成班集体,开始计划班级的走向;接着组织学生学习;然后通过平时的考试和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班级管理中好的地方,对班级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二)深入了解班级成员的真正需求。班级成员不单单指接受学习任务的学生,还包括班级的负责人、班级的任课老师、班级辅导员以及与班级相关的各层领导者。

(三)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除了平时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外,学生还有考证的需求,甚至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当然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读书,作为大学生还有很多社会实践的需求,希望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提前与社会接轨。学生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方面也有需求。

(四)学生对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如在宿舍里希望与宿舍成员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需求;在班级希望与班级同学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需求;与任课老师、辅导员等建立良好关系的需求。

(五)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整洁的教室环境,希望有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宿舍环境、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自习环境等。

(六)教师对学生的需求:希望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探讨教学中的问题等。

(七)辅导员与学校各个管理阶层的需求:希望学生遵守学校以及班级的规章制度,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利用课外时间多扩展知识面,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及注重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等。

三、TQM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了解到班级成员的需求后,进行班级定位,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然后指定出具体的实施步骤。通过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找出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具体的内容是:班级的定位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各项的班级管理活动应该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完成个人的目标,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班级管理应该由学生、任课老师、辅导员、以及学校各个管理阶层的参与。辅导员要把握班级管理的方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任课老师应该对班委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这里要着重提出,班委以及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委是班级管理大方向的执行者,各班委应该以班级同学的需求为中心,为班级同学提供服务。各班委应该组织班级同学学习,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带头组织各项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为班级同学建立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辅导员应该发挥班级管理的引导作用,组织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建议。现在大学里的辅导员很多只是把重心放在抓纪律和安全方面,没有真正的融入班级,这是值得注意的,辅导员作为引导者应该更多的走进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

四、班级管理的控制和评估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阶段的班级管理总结,深入分析班级的具体状况,不能只停留在班级事物的管理还应该加强对人的关注,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挥自主和主人公意识,尊重学生自身的规划,不断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和人格。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找出管理不恰当的地方,考虑管理的实际效果,并且做出改进的措施。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巩固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好的传统,促进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要有准备并且要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五、结语

对班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期望的是通过一种理想的科学的管理思想来提高高校班级的管理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提升,使他们更好适应学校的与社会生活,期望成为更高素质、更综合的社会人才。同时,改善班级管理的效率,形成班级自己的特色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班级整体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升,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姚利梅: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民办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青岛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微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6-01-14

一、创建微信平台,促进交流成长

1.建立班级微信平台,实现“家校”共管共赢

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态,学校以手机短信方式,主动与所有的家长取得联系,邀请学生家长加入班级微信群。多数家长称赞学校工作贴心和到位。

微信群成员由“家长+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学生”构成,实现“家校”共管、“家校”共赢。微信平台的作用:班主任及时学校的一些信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及时表扬;家长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学生在校情况和安排,同时也可向学校、班级管理提出意见;授课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及时督促学生,引导学生;学院领导可以随时准确掌握学生和班级运转状态,针对管理思路进行指导,及时纠偏,针对问题和困难进行帮助和支持,避免问题升级。通过本平台,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大部分家长的好评。

2.全员参与群管理,共同受益你我他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于交流学习,促进学生间互帮互助,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使班级群发挥更大作用,让大家受益。根据班级管理和后续课程需要,周一到周日每天有群管理员定期相关内容。群管不建议由班干部做,一是因为班干部本身对自己管辖的工作要定时在群里,精力不足;二是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被认可感。

3.建立班干部微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成长

为了促进班干部之间相互学习,快速成长,建立班干部微信群。

4.建立优秀学生微信平台,实现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根据学生准备参加技能大赛的需求,提前进入专业课学习,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做充分准备。从本班挑选学习主动性强的11名同学,与大二优秀学生和参加过大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由大二学生进行指导、传授学习经验。既可以让大二学生学以致用,又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结对学生反映良好,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可取之处。

二、成立班委会,帮扶班干部

1.责任到人,自行管理

通过“学生自荐+军训教官、辅导员、学长推荐+公开竞选”方式成立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宿舍舍长组成;同时,根据二级学院对班级考核标准,将责任切实分到各班干部头上,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追责制度,让学生之间形成共管机制。

2.帮扶班干部,定期做培训

开学初,作为班主任,大小事一手抓,会很累。其实,应学会慢慢地放手,起好帮扶作用,让班干部逐步担起责任,在后方指导班干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而非替代。今天的扶,是为了明天的不扶!既可以把自己从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也给班干部充分的锻炼机会!同时,介绍大二的优秀班干部分享工作经验。

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如如何在群里面发通知、发文件;如何写个人计划、总结;如何更好地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拥护等。

三、编写管理制度,实行严管巧引

严格班级管理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严格的纪律、具体的要求、及时的检查、恰当的评价、严明的奖罚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有爱心,但不能失去原则而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没有原则的爱,只能是纵容学生,而且只能引起更多的违纪问题出现,使违纪人数扩大化,违纪性质严重化。

1.共同约定,共同遵守

班级管理制度主要由管理要求、班委会构成和班干部职责、学生手册学习内容及安排、请(销)假流程、违纪处分流程、宿舍检查办法、操行分评定标准、考试承诺书等内容构成,对新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保证持续有效。班委成员有义务告知所有人自己所管部分的规定及要求,如果已明确告知,但仍有人违纪,班委免责;如果未履行告知义务,班委承担连带责任。打印成册,每舍发放一份,舍长组织舍员学习。通过班级管理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地运转,让学生自觉遵守共同制订的班级纪律。

2.鼓励优秀,牵制后进

采取“前拉后推”的模式,通过树标杆,让积极、优秀的学生通过班会介绍经验体会,同时建立“传、帮、带”的形式营造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少违纪行为,将学生的操行分纳入评奖评优,即“鞭打慢牛”,防止个别学生掉队。

四、思想教育工作

1.用心策划班会,统一思想信念

班会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情感的重要机会。充分利用每一次班会的机会引导学生, 鼓舞信心。让全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为了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锻炼和展示机会,每周班会由班长组织。先由各班委总结汇报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情况、最新考核要求、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下周工作计划和下次班会议题,接着由班长汇报整体情况,最后由班主任总结点评。要求团支书对班会内容进行记录,主持班会的班干部在班级微信群里相应的文字材料,并写通信稿发往学院微信平台。

2.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为了避免违纪现象的蔓延和性质恶化,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类违纪问题,如宿舍卫生问题、旷操、旷课、旷自习等,及时与学生谈话,了解原因,明确告知学校管理制度,建议改进办法,并指定人员进行帮扶。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及时鼓励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于学生出现的重大问题,如旷课、旷宿、学习成绩差等,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讨论改进办法。

3.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互学活动

根据代课老师推荐,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学习代表,在班级树立学习榜样,开展互帮互学、相互比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做到学生间的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

2015年,笔者对两个班级管理均进行了大胆创新,解决了班级管理制度有与无的问题。2016年,笔者的目标是:以2015年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结果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班级管理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将班级管理做实做细,解决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实现“轻松、活泼、严肃、认真”的班级氛围,达到“学校放心、家长欢心、学生舒心、老师安心”的“家校共赢”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作为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高校育人成才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同时对学校和学生而言也具有特殊意义。面对“90”后学生群体,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交友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与之适应,探索一种更为高效的班级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1大学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1.1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石

如今虽然因为各种学生社团的吸引使得班级作用有所弱化,但是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开展活动最多的依旧是班级。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接纳了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老师通过班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班级同学亦能在集体中体会温暖与爱,收获最纯、最真的感情。

1.2班级是思想引领的有效阵地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三观尚未完全成熟,此时由于社会阅历有限、自律能力不足,易出现“羊群效应”,模仿及从众心理较为严重,老师若不进行及时引导,可能造成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班级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老师与学生交流接触的第一平台,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文体活动、布置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形成良好环境及和谐班级氛围。

2大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班级管理体制过硬过死,没有与时俱进

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通常是辅导员根据学校规章条例而制定,用于管理本班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遭到扼杀,多数同学会对该行为规范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从而对班级的热情也会有所降低。面对极富个性的“90”后学生群体,传统制度缺少学生参与成分,学生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尊重和体现,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服从式管理严重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2.2班级缺少凝聚力,学生缺乏归属感

良好的凝聚力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据统计,目前高校班级同学普遍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班级管理松散无序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商量一些集体举措时,由于大家各执己见又不肯退让妥协,最终由于无法达成共识或参与人数不多,导致很多活动被迫中止。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学生丧失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降低对班集体的依赖,导致整体凝聚力下降。

2.3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不和谐

大学里由于缺少老师的监督,学习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己自觉,学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特设立奖学金制度,但正是由于该制度的沿用,恰恰滋生了学生间一些不和谐的竞争氛围。高校奖学金的评定大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指标,一些学生便只顾自己埋头学习,并不关心其他同学甚至不愿帮助别人,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能拿奖学金就够了,帮助其他人反而给自己制造了竞争对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也不利于班级团结。

3大学班级管理有效建议

3.1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就是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要尊重、关心、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的个性,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辅导员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发挥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生活,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给予他们必要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3.2加强班级管理制度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若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便如同一盘散沙。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在不违反校纪校规、不背离实际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自,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定公平、公正且富有人性化的班级制度。辅导员只需在大方向上把握好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在班委的帮助下督促大家严格遵守。

3.3提高班级凝聚力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老师,亲赴学生管理工作最前线,要时刻保持奉献、敬业精神,带着一颗真心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其思想、生活、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情况。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效运用好学生干部,积极带头组织班级活动,使学生充分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同时,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榜样,要求大家关心集体,营造良好学风班风,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总的来说,大学生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当有了高效、实用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推动整个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张正垠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就导致了班主任滋生分数第一、排名第一的教学理念,在分数和排名的压力下,班主任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考试成绩,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歧视后进生,根本就不重视课堂管理工作,或者只有在班级出现问题时,才会想办法应付。

很多班主任往往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从而忽视其它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三下个方面:

(1)忽视家庭教育力量。在农村,大多数班主任认为家长没有文化,或者只顾着挣钱,对孩子关心甚少,便从不与之联系,甚至把对学生的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对家长横加指责。有些家长因害怕被教师指责也不愿去学校,这样长此下去,班主任就彻底失去了家长的协助。

(2)忽视任课教师的力量。有些班主任比较高傲自负,以为自己是班主任,其他教师就要听从他们的指挥安排。在班级一些重大事项上,缺乏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不愿意虚心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以至于决策难免失误,师师关系紧张。家长与任课教师就好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利于班级的良好发展。

(3)忽视学生的自身力量。小学生是能动性的个体,充满朝气、富有活力,表现欲强。他们会为了得到表扬而努力地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去做,有时甚至还会帮班主任解决一些小问题等等。但是很多班主任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缺少办事的方法,难以独立地完成事情,所以班级管理的一切事情,都自己包办。

受传统的赫尔巴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模式的影响,班主任在管理理念上偏向于控制型,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内在要求,学生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对班主任惟命是从。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只是重说教、轻身教,甚至一味批评学生,缺少教育智慧。班级管理缺乏活力,缺乏民主。例如班主任设立班干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让学生学会自治。然而有些班主任在选拔班干时缺乏公平公正,或者长期任用某些班干,从而助长了学生的干部作风,不能平等的对待同学。而其他多数学生因为缺少机会和受社会环境及家长的影响,误认为班干部是荣誉和权利的象征,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缺少自主性。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班级,很可能形成班主任统治班干部,班干部统治学生的被动状态。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引路人,是班级的组织建设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成绩的高低,与所在班级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担负起多种责任,不仅要勤于管理,更要善于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好,对于维持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班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农村班主任要摒弃分数第一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班级工作,并以实际行动,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借助和团结其它一切教育力量。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家长的配合来管理好班级。定期召开民主开放式的家长经验交流会,以谦和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的表现,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建议。其次,班主任要注意调动任课教师的管理积极性,细心关注任课教师在班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情,班主任都应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提高任课教师的信任,使其积极投入管理,发挥他们的教育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还能为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关注社会这个大舞台,并从中挖掘教育因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促发展。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让他们真实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等。最后,依靠学生自身力量管理班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谈到班级管理时说:“普通学生能处理的事,班干部不用做;班干能处理的事情,班长不用做;班长能处理的事情,班主任不用做。”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把管理的权利适当的放给学生,交给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让他们自行处理可以解决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还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而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认为班级管理要做到民主化,千方百计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