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9 18:2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特点 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兴起,大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前行的脚步。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教育这个大前提下,显得尤为突出。一套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对于维护学校稳定、提升学校美誉度、增强学校竞争力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民办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人力资源、资金来源、生源特征上有着很突出的特殊性,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做好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把握此项工作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实效。

(一)民办高职院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1、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但是深度不够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基于目前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也给学生带来了多元化的冲击。新思想、新认识、新观点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但是,部分学生政治学习不够,理论知识匮乏,缺乏一定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够,存在模糊认识的现象。

2、人生价值取向务实,功利性较强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他们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于现在社会形成的紧迫感、危机感、竞争意识反应强烈。但是,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缺乏志向和远大目标,没有人生规划。对于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兴趣不大,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功利性较强。

3、大部分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基础较差

基于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层次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不高,基础性课程功底较差。部分学生入学后学习状态不够理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学习效率低下、自学能力较差、知识面狭窄等现象。

4、技能特长优势明显,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特长比较明显,社交能力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展示才华的愿望强烈。但基于文化课底子薄弱,严重偏科等问题,导致其综合发展不够平衡。

(二)民办院校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民办院校一般以董事会为核心领导,在用人机制、资金来源等问题上相对灵活。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董事会与学生管理工作团队没有直接联系。容易出现资金短缺、场地不足、人力匮乏等现象。这些问题又大大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高度不够、仅仅满足于“不出事,不出大事”的现象。这些消极的态度也束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民办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基于民办学校的特殊身份,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的现象比较明显,人员流动较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参与管理人员本身对自身岗位的认识程度不够。部分老师认为做学生管理工作导致精力分散,荒废专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当中。从学校的角度分析,部分学校对学生管理人员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一些学校领导甚至认为只要是学生出问题,一定是学生管理人员没有尽职尽责。这一观点也是导致岗位流动较快的原因之一。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不难看出,照搬公办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是不可行的,探索出一套适应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办法是这类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努力探索并完善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正确梳理各种关系

健全和完善董事会制度,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前提下,科学合理划分学校董事会和教学行政管理职权的范围,要做到权利的充分下发,让校长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上有自,特别是经济使用权。避免出现董事会“一手抓”,过于集权的现象。

(二)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开展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这就要求上至董事会成员,下至一般员工,都要将学生管理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人员配备等关键问题都要有所侧重,高度重视。

(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队伍是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迫在眉睫。

1、实现思想转变

要逐步扭转学生管理工作者“万金油”、“办事员”的身份,实现思想上的转变。要认清局势,看清实质。逐步实现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2、稳定师资队伍

要在工资薪酬、职称评定、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体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稳定师资队伍。

(四)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圆满完成教学工作是任何高校的教育目的之一。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要避免出现重教师队伍,轻管理队伍的状况。任课教师要兼顾“教书”和“育人”,做到两手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五)注重学生思想引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既要强调思想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良好性格的培养,提高学生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永清.有效管理学生的几个要点[J].教育研究,2005

篇2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创新

小学班级管理是伴随着小学教育事业一起发展的,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趋势。随着现今的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在面临着很多新的变化和挑战,许多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找到一种新型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是非常迫切的。立足于这样的背景,笔者也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结合自身小学班级管理的心得,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进行仔细论述。首先就是对于班级管理的创新的原则进行阐述。

1.1教育为先原则

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探索时,必须要遵循教育为先的原则,对小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指导,还有对于学生在生活和做人方面的引导和教育。班级管理要体现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1.2学生为主原则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班级管理,特别是对于小学的班级管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没有成熟,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以学生的教育工作为主。

1.3管理平等原则

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学优生和学困生,而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和老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如果不能平等对待学优生和学困生,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以后的健康成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探索

2.1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和老师不仅要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还要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而易于沟通。传统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绝对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这样很容易使小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感,致使师生关系疏远,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师生关系的发展主要还是在于老师的改变和努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很好地把握不同年级小学生的不同心态,才能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是班主任和老师顺利开展班级管理的基础。

2.2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很多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候,经常一个人把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完,认为这样既可以集中管理学生,又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学生最了解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既可以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又可以让小学生们锻炼自己的能力,树立小主人翁的理念。班主任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时,通常会想如何去控制好、管理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这样违背了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为主的原则。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自主管理的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更加自觉地维护班级的秩序和制度。

2.3注重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觉的特点和爱好。传统的学生教育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如何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到班级的大集体中去,是班主任需要注重和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丰富的集体比赛和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对于集体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以后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很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2.4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很多方面需要班主任和老师来引导和教育,很多行为也是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定来限制的。但是班主任和老师在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注重尺度的问题,奖惩只是手段和工具,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步发展。在制度奖惩制度时候,要让学生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缩短、弥补这种差距,这样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班级管理工作需要这种良性竞争的存在,合理的奖惩制度是进行班级管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2.5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班主任和老师对待学生时不能只以学生的成绩好坏为标准,要以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己任。小学生的心灵脆弱,如果在班级里遭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歧视,对其以后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对于学困生,班主任和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班主任应该经常找其沟通、谈心,对于其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赞赏,使其能够树立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奖惩制度的实施应该对于每个学生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反之则失去效用,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学生互助活动,是促进学生增加沟通、产生集体感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运行。

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做好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不断面临着变化和挑战的工作,每个老师都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情况,结合所面对的不同的学生,来开展班级管理,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1]姜支华.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班级集体中的培养[J].2006.

[2]王学林.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和反思[J].2006.

篇3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新一轮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对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管理要求,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引导地位,所以在对小学班级管理上要力求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共同创建科学、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现状及问题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定人数的班级,早在1862年我国就实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班级管理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广大教育战线上教育工作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也凸显出来:1)管理片面性。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不同,所以很难对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也不能全面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造成一种片面人才观。2)管理内容缺乏系统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德育关键期,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导有很大作用,班主任通过自己对班级的管理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作为班主任并没有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小抓起,而是偏于技巧和智能的培养,所以班级管理呈现出缺乏系统化趋势。3)管理方式死板。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做实做细,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处理班级管理问题时,偏重于条规纪律,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班级管理中难以形成学生探索精神以及创造和实践能力,导致班级管理缺乏灵活性。

除此之外,由于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添加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城乡教学资源不均衡性,城市学校人满为患,教学资源紧张,进而出现较大班级的班额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挑战。在素质教育倡导下,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要以说教为主的方式,拒绝打骂学生体罚学生,这使得班主任工作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并取得有效管理班级的成果都成为一项巨大的任务。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已经呈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素质教育下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对班级管理进行民主化管理,以利于产生和谐的学习气氛,完善的班集体。鉴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而总结出适合各个地区的班级管理措施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意义

1.对学生而言

首先必须明确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小学生在班级中虽然处于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其自身发展不成熟,以学生管理为主体的班级极易出现班级管理混乱现象,加之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这种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显然是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年龄的的不断成熟,在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时,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渐处于上风,并且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可以进行民主管理班级的尝试。对学生而言,好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处所,班级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敏感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学生而言班级管理觉得了他们的成长。

2.对家长而言

对家长而言,家长能够直接而且客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地方就是班级,通过班级来观察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处境,感知学生的情绪变化。也是通过班级管理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家长通过关注学校发展和班级管理这些外在因素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班级管理就是向家长反应情况的第一面窗口。班级管理中也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对学校而言

对学校而言,有规矩自成方圆,学校的管理工作就是通过一个个班级管理构成,呈现立体和谐的校园环境。关注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关注学校自身发展。可见,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4.对教师而言

对教师而言,教师的更新速度慢,工作时间长并具有示范性作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处于领导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工作。班主任不仅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既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教师是构成班级管理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班级管理是每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在经验和工作积累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班级管理的内涵

(一)内涵

班级管理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集w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具体表述为: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根本目的就是实现教育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要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纠正,在对学生进行及时关注和引导前提下,促进学生社会心理活动的成熟,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集体生活之中。而班级管理就是这一种大规模的促进学生学习生活进步的学习场所,它的属性一方面是学习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所。

(二)良好班级管理的模式

当今我国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1)平行管理2)民主管理3)常规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在这些管理模式中,较为倡导的是民主管理模式,这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下自主学习方式的有力尝试。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的理念落后

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认识,并没有意识到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满足于班级管理最低要求,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并没有把班级的各种职能发挥出来。对于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导师身份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学习关注只是单单看成主科成绩。

2.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不平衡

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上关系比较僵硬,没有把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这使得班级管理出现不和谐因素。加之学生对于教师的示范性以及榜样性教育认识不足,极易出现学生和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出现对立局面。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

3.管理方式刻板

管理方式基于传统管理模式,只是通过制定班规和遵守校规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一方面管理方式出现刻板现象,另一方那面也会是班级生活出现死板。班级核心凝聚力下降。

4.管理机制不全面

管理机制不全面。由于班级的特殊性质,既要要求其管理机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外,还要满足学生生活需求。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就会出现管理方面的漏洞以至于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对于小学班级班级的问题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班级管理中都有哪些因素参与了班级管理工作。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班主任老师、学生以及学校。其中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而学生则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校则是班级管理的有力监督者。

教师方面

1.教师性别差异

教师的性别差异是出现班级管理混乱的原因之一,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男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管控力度和方式没有女老师好,这是由于性别差异,女性老师在对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更能贴近学生心理。学生可以尽快产生对班主任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2.教师年龄差别

班级管理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和生活经历,对于班级管理的工作的处理上,教师的年龄也决定了其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学生心中产生亲昵感,而年龄大的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上更能够彰显松弛有度的原则,可以弹性管理,做到因人管理使管理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展开。

3.教师知识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能力决定其眼界的开阔程度,对于班级管理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和智力开发上,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认识教育心理学在指导班主任工作上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好的行为要给与积极强化,对于学生的坏行为必须给予及时制止以及纠正。

4.教师管理方法

对于班级管理的方法运用上,教师管理方法主要基于班主任的性格和教学特点而定。所以教师的性格和教学特点不同,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就千人千面,不能逐个论优劣。

5.教师心态异化

班主任的工作繁重且对班主任的身心和体力要求较高。在超强工作压力下,教师极易出现心态异化,也就是心情的烦躁和行为的粗暴情况。这也是出现班级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生方面

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参加者和执行者。在班级管理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c认识学生心理和生理特质不清而造成。

学生心理和生理年龄不同化

尤其是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定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阶段和特征而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该阶段的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没有标准的是非观,心理和生理都没有进入的一个稳定时期,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团队意识。班级管理一方面要求学生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天性使然所以也要求对其进行疏导管理。

学校和校领导方面

学校和校领导是班级管理的有力监督者,同样也是造成班级管理问题的因素之一。

6.班级班额不限制

学校在班级人数的核定和控制学生人员流动上,出现松懈情况。人为增加了教师的班级管理任务。增加班级的班额提高班级管理的标准。这些都造成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上的过粗过急。

7.对于班主任工作要求过于形式化

学校对于班级管理的标准太过形式化,如果班级管理过于表面化是不利于一个班级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也会造成班主任工作急于求成和雨过地皮湿的现象。久而久之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常态化病态。

四、班级管理具体措施

基于以上班级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所以在管理班级方面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确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

首先要形成正确和核心的班级管理理念,无论是班级管理模式的民主型还是权威型还是专制型,只要能够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就是可行的。班级管理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只有在班级管理理念上确立中心思想,才能够制定合乎学生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

(二)使用新的管理班级的手段

在管理班级手段应用上,一定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在对班级后进生的管理上,班主任要找到学生自身闪光点和问题的症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教育工作。用班级集体的力量对后进生进行感召,力求其能够融入班级集体。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适度可以引入民主管理模式,通过创设班级干部和学习小组来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形成班级自己的核心集体,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三)健全班级管理的机制

健全班级管理机制首先要完善班集体领导班子,促进班级形成统一的班级意识。在制定管理条例使,在坚持校例的前提下进行班级条例的创设,形成在班级条例下人人平等的公平机制。

(四)提升班主任的待遇

鉴于班主任的任务量的情况,要领导在逐步提升教师管理班级水平的前提下,对班主任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在职称评定和教育深造上给予一定优势,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工作性质决定其必须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进而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信息,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如建立微信和QQ群的方式建立班主任与家长的及时长效沟通机制。将班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家长和班级主任的共同管理之下。

结束语

正是由于我国实行班级授课制所以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要格外重视,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概念和特性,只有在了解班级管理的特性后,加强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家长沟通后将班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共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新方法。

作者简介:刘小卫(1976-),女(汉族),湖南耒阳市,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杜琳琳.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周敬慧.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

[3]韩静.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

篇4

对话管理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管理。在对话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对象,又班级管理者。在对话管理过程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参与班级管理事务,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可以更好的构建民主人文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话交流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效沟通方式。把“对话”引入班级管理,倡导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迫切要求。在平等对话教学的条件下的班级管理要注重人性化,理应贯穿“对话”的管理艺术。班级对话管理,指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与协商的形式,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对方意见的相互交流,在平等交流意见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平等的交融,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班级事务进行协商。是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班级契约并共同践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对话管理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以活动为中介,旨在建设班级的良好形象,使学生联合起来,反思学习、生活现实,改造班级。通过对话和交流,学生才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别人的愿望,了解班级规约,了解班主任的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改造自我、影响他人、构建和谐、充满活力的班级。班级“对话管理”和常规的班级管理相比具有更有效,目标更明确的特点和优势。

1.管理的目的性明确。

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才能知道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目标,学生才能更好的遵守。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决定了班机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新课程要求课堂上实行平等对话,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实行平等对话。有许多老师总认为小学生缺乏自觉性,对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就是老师管理学生,学生只要听话就行,所以表现在班级管理中基本上就是老师说,学生听.制度是老师制定的,学生只有执行的份。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管理,而不是学生主动接受管理。对话管理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是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事务,对班级的制度,规定都能够参与制定。管理的目标明确,学生也能主动的接受班级制度和管理。在对话式的管理制度下,学生自己参与制度的制定,也就能自觉的遵守自己订立的制度。明确的管理目标,自觉的参与班级管理,是对话管理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最为明显的管理优势。

2.管理具有开放性。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对话管理中,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主动管理的参与者。在班级管理中,对话管理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都具有开放性。对话管理既是一种制度,也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开放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形式,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和接受,使管理更有约束力。

3.管理的有效性。

源于学生内在精神发展需要的对话管理,本质上体现了民主性和科学性,从决策、规约到过程展开、实施监控直至成果的反馈都在全员的推动之下、行动之中,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高速运行,这样的管理无疑是高效的。

二、小学班级“对话管理”模式的建构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行班级对话管理的前提。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平等的对话,也就不可能有效管理。有许多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动辄就训斥,整天板着脸,使学生敬而远之,你不爱学生,学生又怎么能去爱你呢。据报道,有一个小学老师用针扎不听话学生的手,用烟头烧学生的屁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还罚学生抄写100遍。平时讽刺学生,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试想,不爱学生的老师怎么可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呢,你不爱学生,学生怎么又可能喜欢老师呢。没有爱的德育是不会有效果的德育,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对话管理模式。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就不会和老师对话,就不可能自觉的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是对话管理的基础。学生是被管理者,要学生自觉的接受管理,参与管理,就要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以前他对班上制定的什么制度都看不惯,什么都不满意,总觉得这个制度不合理,那个制度是错误的。自己参与班级对话管理中,他一人就提了20多条意见。在班级讨论中,老师虚心听他的意见。采纳了他关于每月班级举行一次体育活动的建议,并委托他负责组织和安排。后来,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他都能够自觉参加。自己定立的制度,自己更能理解和遵守,对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对话管理的内容很多,生活上的管理需要对话,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在学习上也要对话,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在班级活动的安排上也要和学生对话,吸收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语言艺术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是重要的管理人员。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展现严厉的一面,同时需要让学生看到慈爱的一面。因此,班主任语言艺术的运用,应当灵活,做到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班主任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使语言具有真诚度和幽默感,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班主任来讲,在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表现出真诚横的态度,促使双方能够敞开心扉。因此,班主任应当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促使双方管理的平等,淡化双方之间的上下级管理,促使学生和班主任逐渐形成朋友的管理,能够增强沟通和交流的融洽性,促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产生好感,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观察,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的发现,然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还是学校同学之间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促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打开心结,更加活跃的进行学习,同时促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另外,在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真诚的态度,同时需要语言的幽默感,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幽默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和班主任交流的欲望,拉近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注重语言的真诚和幽默,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关注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友谊,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巧妙的利用无声语言,感化和激励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适当的宽容往往比斥责和惩罚更有效果。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坚持宽容和慈爱的态度,促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对学生出现错误时,需要讲究一定的语言艺术。对无声的语言进行巧妙的运用,能够保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进行认识,及时的更正。如果面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一味地采取当众斥责或者惩罚的措施,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阴影,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所以,班主任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促使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结合,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如,在面对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应当采取一些事件去打动学生,让学生对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进行体会,主动的去改正措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成为无声的语言,带来学生鼓励,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班主任的关爱,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语言的差异性,合理应用语言艺术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时,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策略,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批评,促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在面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成立比较差,难以接受班主任的严厉斥责。因此,班主任在和这部分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应当采取平和的语气,语言应当婉转,对于心理自卑的学生,通过沟通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性格外向但是有点急躁的学生时,教师应当采取干练幽默的语言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直接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要求学生能够正视问题,及时的改正。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的语言方式,开展针对性的管理,促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对语言艺术进行巧妙的运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对语言艺术的掌握影响着管理管理的水平。因此,班主任应当重视语言艺术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采取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和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班主任的关爱,促使学生对缺点和不足进行改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基于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12):282-283.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 学生发展

一个学生进入学校首先接触的是班主任、班集体。这些将伴随学生未来几年的学习,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可见班主任、班集体的重要性。一个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元,而班主任是基本的管理者,扮演着多重角色,虽然面对的只有几十个学生,但面对家庭背景、文化习惯、兴趣爱好迥然不同的个体,事务纷繁。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全面的素养,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仍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本文结合对小学班级管理多元化分析,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特点和感情需要,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成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格魅力、综合素养,以及鲜明的个性特点、创造能力;尤其是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风、班风,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如果说班级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最基础的部分是对学生的关爱、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学生做人、剩下的部分才是知识的学习。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要坚持把提高学习质量的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实现减负不减质的良好局面。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做到言行得体,欣赏和辩证地接受周围的事物;懂得协商互让,明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学会自律自强,知道接受管理的过程和建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做到勇于担当,能关注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感恩他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势在必行

小学生生性活波好动,好胜心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敏感性,但又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不能长时间持续。如果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那么对新事物的记忆就更不能形象化。思维特点主要是从形象思维过度到逻辑思维,因此,就要求对事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希望受到更多的关注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希望得到长辈、老师以及同学的肯定,那么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刻注重学生的表现,察言观色,抓准学生的思想动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民主管理意识,积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因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更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四、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理念的几点思考

班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班主任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理念,充分摸清小学生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认清我们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想感情的人,而不是工厂生产线上的产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做到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能惘然不顾、视若无物;更有胜者责备谩骂、变相体罚。这何谈关爱?何来尊重?班主任要发扬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做朋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体验,把管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2.发扬民主,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要想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以全班学生的智慧创造出适合本班的管理条例。班主任要舍得放手,处理好引导者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让学生去做,适时引导,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体验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3.注重情感,优化评价

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不稳定性的,因此,班主任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做好恰当的心理疏导,引入合适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比如:同学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让学生从学习、工作中清楚地认识自我、互相借鉴、欣赏他人。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提高,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更新理念、树立思想迫在眉睫,要充分调查了解班级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特点;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方案,发挥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新教师;班主任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不论是新晋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必须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管理好班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其发展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多因素影响,及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小学班级管理更为复杂。

一、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些年轻教师大多尚无班主任工作经验,因此在带班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以我短暂的带班经历来说,就曾有调皮的学生会捉一些毛毛虫之类的小动物来试探新老师;也有学生把一只死龙虾带到教室,结果臭了满教室,正常上课都没法继续进行;还有学生和高年级同学发生矛盾而打架的;有受委屈哭鼻子而告状的,诸如此类问题虽不是天天都有,但是也令我难以招架。另外,低年级段班主任工作更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不仅要担负学科教学工作,还担负着班级管理的重责。

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角色冲突:班主任,既是科任教师,又是学生的看护人,不仅要扮演者多种角色,并担负着家长们的殷切期望。新教师在初入岗位时缺乏班级管理经验,要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新晋班主任来说并非易事,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这些身份成为新晋班主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偏心”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但是老师较为喜欢成绩好,又听话的学生又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在面对学生时,班主任要尽可能保持中立的态度去积极发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平衡感、阶级感,要做到这点,还需班主任付出更多努力;

3、职业倦怠:新教师虽然在岗位上是新生力量,但处理班级工作的经验欠缺,繁杂的班主任工作很容易是新晋教师产生疲劳感,从而导致对学科教学的懈怠,和对学生管理的松懈,所以如何去合理地安排这些工作,也就成为了班主任的又一问题。

因此,新教师要做好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从自身的认知能力水平着手,还要学习班级管理的艺术。

二、应对班主任工作问题的策略

(一)班主任的自我提高

鉴于小学生可塑性高和模仿力强的特点,小学班主任应树立自身形象,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班主任的形象和行为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的学习风格和学生们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老师对其影响尤为巨大,所以班主任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1、树立权威。今天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一桶水”对“一滴水”的供给,教师的内在要求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进步的空间,促使学生达到“自来水”的学习成果。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知识,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养,通过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2、提供榜样。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教师人格的体现,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其领导的班集体的核心。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新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敢于创新,乐于服务,对学生真诚以待、尊重学生、关心、信任、理解学生,不断地总结、思考、取长补短,以提升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3、形成特色。学校在安排班主任时应该考虑到每位教师的特点和特长,新教师班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尝试和可塑性转变,是形成特色管理的有力保障。另外还应结合各班级的要求配备班主任,并给予班主任相应的培训课程,让新教师更好地胜任班主任的角色,掌握担任班主任的技巧,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班级管理的艺术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班主任对班级组织和管理的好坏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艺术也就成为新晋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捷径。

1、读懂学生。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能读懂每个学生背后的故事,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对班上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如何做到“了如指掌”,首先应当关爱学生,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位学生;其次应当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位学生得到成长。

关爱学生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途径,和顺利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的关键所在。热爱学生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的前提,只有积极关注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也热爱,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真正建立情感交流,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并良好的效果。

小学阶段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依赖相较之下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信任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待优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做出表扬和肯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培养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任务不仅是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还要为班级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团队。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建设优秀班级的重要力量,班干部的选择将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班干部的作用在于其榜样鼓励作用。因此,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要坚持班干部选择的标准,同时要坚持公平、民主的原则,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培养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在确立班干部团队之后,班主任应当帮助班干部学习如何管理班级,鼓励班干部大胆开展工作,要求班干部对自身严格要求,培训班干部之间的团结精神,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团结班集体,使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优秀班级做奉献。

3、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新教师在班级管理之初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唯恐“大权旁落”,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此过程中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习惯的基础。新晋班主任不仅要学习一定的手段和防范措施,同时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遵循相应的要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自我锻炼,还应培养同学之间友好共处、团结合作的精神,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达到良好活动效果。另外,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监督者身份鼓励学生团结奋进,为班级活动创造良好氛围。

总结:班主任引领着一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担负着学生的成长重任,承载着家长的殷切期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在全面了解班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时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途径。尤其是缺乏班级管理经验的新晋老师应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顺利完成班主任的角色适应。

参考文献

[1]李潞燕.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艺术[J].教育科学学周刊,2013,(2)

[2]曹英粉.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教育科学,2013,(3)

[3]齐秀堂.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现代阅读,2013,(3)

[4]武桂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思考[J].现代阅读,2013,(3)

[5]秦海梅.论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2,(11)

[6]陆桂枝.对小学班主任角色定位的认知与思考[J].新课程,2011,11

篇8

P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 管理措施

“以人为本”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重视,更体现出了我国对教育、对学生的重视,课堂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形式,而是将学生的权利和地位放在了首要位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下文将分析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成效。

一、以人本化管理理念管理小学班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仅仅起到了听讲的作用,至于教师讲课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往往会受到忽略,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不适应教师的讲课方式或者讲课节奏,从而出现了成绩下滑或者落后的现象,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些许的距离感。而人本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现象,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可以使得教师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夜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有效。

(二)有利于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人本化的教育管理理念是指在课堂教学或者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小主人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对班级的管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班集体的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就会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也就培养了小学生有优势的个性,为构建良好而又健康的班级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发展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二、以人本化管理理念管理小学班级的策略及成效

(一)采用集体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人本化的班级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热情和好奇的特点,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当中,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积极发挥自己对班集体的热情与热爱,与教师共同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所以教师可以采用集体管理制度,将班集体的管理权利交给每一位小学生手中,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选出一些有主导能力的学生作为班级的班干部,让这部分学生带领全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要给其他的学生一些班级管理权利,例如让每一位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一人一个星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自己班级当中的学习和娱乐氛围,了解班集体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自身方面能够有所改正和提高。通过这样的班级管理体制,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当中,并且能够自觉地改正一些小问题,培养了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班级责任感。

(二)合理运用个性化管理体制,扬长避短

小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还未受到各方面的束缚与打扰,思想都比较开阔,并且每个小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机制,可能会出现学生调皮捣蛋不服管的现象,学生的凝聚力不强,集体主义感薄弱,教师管理起来很不顺利,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个性,合理运用个性化管理体制来实现人本化的班级管理。通过让一些纪律性薄弱的学生充当纪律委员来提高这些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并且能够无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与方法,通过这种班级管理体制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

(三)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为评价标准,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合理正确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带有偏见性的教学评价极有可能毁了学生的一生,所以,人本化的教学评价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如下:当学生成绩不太理想时,教师应当采用积极地鼓励性评价,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可以这样进行评价:该同学非常擅长唱歌,而且在运动会当中积极地为班级争光,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但是本次的考试成绩还有待提高,希望之后再接再厉,争取将学习成绩提高,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优秀人才。这样的教学评价既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体现出了教师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三、结语

小学班级作为小学生的集体,不仅起着培养小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提高小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作用。而人本化的教育正是纠正传统教育观念,渗透新式教育理念的正确的教学策略。为了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制度,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新式的教学观念,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万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4,(19).

[2]李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15,(01).

篇9

关键词:道德教育;班级管理;实施策略;班级凝聚力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要环境,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如果对学生一味采取强硬的手段,没有结合道德教育,那么管理结果不会理想,甚至会适得其反,对于班级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班级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校是由一个个小班级形成的,正确科学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够促使优质班风的形成,还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道德教育在整个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探讨。

一、小学道德教育包含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重视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是班级道德教育的主要宗旨,要想促进班级道德教育的实现,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形成班级道德教育的正确规范和相关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的道德素质严格要求,不断提高充实自己。这里所讲的道德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华美德、社会公德,还包括一些生活方面的正确常识和风俗习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该全面综合地看待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正确引入班级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二、道德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明白班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班级良好班风的建设中;其次,还能改善班级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往往只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这就造成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手段也是机械片面的,没有注意对学生的综合管理,很多教师片面地把班级管理当成是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简单约束。殊不知,这样的管理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不成熟的思想,会使他们厌烦教师的约束管理,所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限制,而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能够促进学生团Y意识和班级意识的形成,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热爱班级的激情,从而将班级意识内化为学生的真正意识,在班级管理中正确渗透道德教育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十分有利。

2.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直被强调的,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所以提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必须进行的过程,不正确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会有非常大的限制,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习能力,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也是顺应时展的。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1.确定正确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想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位,做得完善,就必须明确班级管理的具体方式,形成适合班级发展的科学管理目标,在科学的管理目标中渗透班级道德教育才能保证班级管理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班主任首先应该明确这一概念,对管理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在形成明确管理目标的时候,教师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真正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2.形成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良好的师生管理是促进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把握,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其次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以成绩好坏判断学生,另外,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教师要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谈心。

3.促进班级管理凝聚力的形成

班级的道德教育做得完善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教师必须对这些人员严格考核,确保他们达到德育要求,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班级道德教育工作,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教师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制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继凯.传统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教学参考,2015.

篇10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开放的班级管理,能使每个班集体和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能使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巧设岗位 激发自信

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尝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模式,巧妙地设计班级管理的工作岗位,有时还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专门设计一个工作岗位。通过班级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为班集体服务,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都参与到帮助同学的行列中,人人为班级付出,人人为他人服务。通过自荐、竞选、民主选举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集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营造和谐、互助的人际氛围,让平时不敢说话、胆小的孩子也能鼓起勇气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来。

二、创建班级文化 渗透自信

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心理学研究证明,优美的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走进一班,你会看到一棵巨大的自信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记载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一个个自信的小故事;走进二班,一个硕大的脚印映入你的眼帘——象征着学生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的成长历程;走进三班,你仿佛来到了一个欢乐池,孩子们的张张笑脸展现在大家面前,让看到的人也不禁会心微笑;走进四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学生自己撰写的书法作品:“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自信,我快乐”。总之,每个班级都确定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让张张笑脸都像绽放的花朵”的育人目标。学生综合评价表上写着“扬起自信风帆,展示成长经历”,将学生每一次的点滴成绩都以小红旗、小五星、笑脸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

在班级中我还积极创设集体成功的情境。奥运火炬传递时我们摇起小国旗齐声呐喊“中国最棒,中国最棒”;拔河比赛胜利后全班学生围成一团高呼“胜利了,胜利了”,共同享受成功时刻;足球比赛中,我们齐声呐喊“二班加油,二班加油”,这喊声让带球准备射门的足球小将更加坚定了信心。正是在集体自信心教育的文化氛围中,在集体自信心教育的情境中,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集体自信心力量的传递,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自信。

三、拓宽渠道 增强自信

开放的班级,为每一个小学生拓宽了展示自我的渠道,使他们在开放的网络班级管理中,增强了自信。

网络作为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它以超大的信息量、高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受到了小学生的青睐,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我们借助网络功能的新特点,优势互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小学生的个性在网络化班级管理中得到张扬,让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1.班级博客主页让小学生的自我得到了展示

“开心2班”是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年级(2)班教育管理的专题网站,是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之一,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基地,是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心2班”自创建以来,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班级管理的网络化境,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思、共同设计班级网页,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充分地展示了自我。在网页设计中,学生们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栏目:班级公告、学生成长、教育反思、学校法规、教师成长等,每个栏目都能博人眼球。

2.班级博客为小学生提供了共同管理班集体的机会

网络为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拓宽了渠道,它使众多的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管理热情。班级论坛、留言簿都以开放的形式征集管理班级的建议,收集班级管理的反馈信息。由于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消除了面对面交流的压力,即使胆小、内向或不善言语表达的学生也乐于参与,他们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网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3.学生个人网页让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建个人博客,个性在个人网页中得到了张扬。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人网页,记录成长历程,展示自我。他们在个人网页上撰写长博文,记录成长历程,将拍摄的照片在个人主页上,展示风采,设计个人小档案,结交更多知心朋友。他们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主动地对自己的个人博客进行管理,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学期开学初期的家长会上,我们都要组织学生个人网页设计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网页制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4.网络游戏让小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网络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我们创设“欢天喜地”游戏板块,创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软件,在学科训练中引入“天下第一峰”“青蛙过河”“蜜蜂采蜜”“争上游”“红旗飘飘”等智力游戏,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欢愉。我们鼓励学生们科学健康地接触网络,利用网络来学习,查找资料,编辑筛选资料。校园网站和班级博客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加油站。

总之,开放的班级管理方式,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自信心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牢固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念,使教师们逐步形成了班级自信心教育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