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班级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9 18:2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师班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上我力求做到细节与艺术的结合。因为我深知一节准备充分的好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这样辛苦是值得的。后来在反思中我渐渐发现,其实听课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掌握那些驾驭课堂的方法和技巧。
个人学习方面,我通过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使自己的这一桶水不会陈旧、不会用竭,我仍旧努力学习英语,给自己充电,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就这样,我教学上躬亲示范,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唤醒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意识,锻炼他们勤奋努力的坚强意志。这短短的一年里,我在辛勤的工作中领会到了充实真正的含义,收获了硕果累累的喜悦;体验到了繁忙之中蕴含的无限乐趣;更赢得了家长的赞赏与孩子们的拥戴。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在这学期一系列的校内校外听课,家长开放日及教研员组织的观摩课等教学教研等活动之后,我无论是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上,还是在思想和理念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些不但对我的自信心是一种无形的鼓舞,也是对我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次考验。经过悉心的总结归纳和不断地的尝试创新,渐渐地我己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早读时,口语操练时,我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精讲多练是我采取的另一个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方法。在课堂上,我少讲精讲,让每位同学做好笔记,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练习加以巩固,课后留有适当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练习,这样通过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同时,我又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错题本,在我每次评讲习题的过程中,把他们易错的习题和知识点重点记在错题本上,以便于平时有重点地去记忆和理解。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切实可行,也行之有效。
正是这教学理念上的点点进步和工作上的殷殷努力,使得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教育论文《中英文化差异与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习》和德育论文《小学实践性道德教育的思索与探究》分别荣获市优秀教研论文一等奖和市小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另外在11月举办的“蒲公英青少年英语才艺大赛”中,由我辅导的4名学生纷纷荣获了该活动河南赛区的金奖,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优秀辅导奖”的荣誉证书。
篇2
诚信即诚实守信,其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人们立身于社会的宝贵品质。而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应该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与品德。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将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依据学生特点及具体的教育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小学 班级管理 诚信教育 实施策略
诚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其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彻到小学班级管理中,使得学生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诚信观念与思想的熏陶,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进而使得他们都能以诚信为准则严格规范自己,最终成长为一名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那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实施诚信教育,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举办活动,营造环境
班级与校园是学生活动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小学生普遍比较感性,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感染。因此,要想高效开展诚信教育,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班级与校园环境的营造,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出健康、和谐的学习与活动环境,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在良好的环境养成诚信的好习惯。这就需要管理班级的教师努力创设“诚信班级”、合理设计班级诚信目标,灵活选用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比如,在恰当的时机组织“诚信辩论会”;定期评选“诚信标兵”;常态化举办“诚信”主题班会;经常性举办“诚信我先行”活动等,对学生渗透“诚信可行天下,不诚信寸步难行”的传统观念,营造出诚心者光荣、不诚心者可耻的班级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在布置校园及班级方面,应努力做到每个角落、每面墙壁都能彰显出“诚信气息”。比如,在校园的走廊与班级的墙壁上悬挂我国古今诚实守信的名人及格言;借助校园宣传栏、教室后黑板等为学生传递诚信的意义;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播放《商鞅徙木立信》《狼来了》等诚信故事,使得学生经常有机会受到诚信事件的教育,从而深刻理解“做人在先、诚信为本”的道理,最终使班级与校园环境成为有效提高学生诚信水平的导向与场所。
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班级管理者不仅是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者,而且也是执行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始终坚持“诚信立身”的行为准则,必须做好“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为学生传递更多的诚信教育正能量。比如,有一天大课间是跳短绳活动,我跟几个女生一起跳绳,她们觉得我的花样跳绳不错,都围着让我教她们,由于马上要上课了,我就答应第二天教。可是,第二天一忙我就把这事给忘了。几天后,有两个女生在课间到办公室找我,我问她们有什么事,一个女生走过来轻轻说“老师,我们约好的跳绳呢?”顿时,我有点呆了,这么微小的事,学生却一直记挂在心上。当时心中很矛盾,如果我向学生道歉,她们会不会嘲笑我?如果不道歉的话她们会不会不再信任我?最终我还是决定在班里向她们道歉,并再约时间兑现承诺。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不仅学生没有嘲笑我,而且有更多的女生要跟我学跳绳,并且她们都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了。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身教效果远远优于言传,真实的行动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影响力。
三、家校联手,共同育人
要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诚信意识,仅仅凭借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共同育人。在课余时间,学生主要是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他们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生年龄尚小,正处于意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极易受到家长不良行为与意识的影响。这就需要家长主动与学校培养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为学生营造出更为纯净的诚信教育环境,才能使得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诚信言行的熏陶与感染,最终形成较高的诚信意识。在实际的家校联手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应借助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学校、开家长会、家访、校信通、微信群等形式与家长携手商定恰当的实施诚信教育的方法与措施,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正面引导,以高效提升学生的诚信观念。比如,前几天笔者无意中发现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小刚在放学后总是直奔学校对面的超市,然后提着一大包零食与玩具出来,我觉得其中一定有问题。于是,我将小刚叫到我的办公室中,先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及爱好,然后将话题转移到零花钱方面,起初他不愿多说钱的事,后来告诉我钱是妈妈给的。当我第二天给他妈妈打电话,才知道钱是他自己从妈妈抽屉拿的。得知真正原因后,我和小刚父母经过几次协商及和小刚的谈心,他终于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以后不会这样了。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一些可利用的条件,及时而高效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切实提高他们的诚信观念。
【参考文献】
【1】史浩栋.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运用方法
小学的班级管理非常考验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因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都非常小,同时性格也是非常多样化。老师需要处理复杂的班级情况,并且小学生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所以老师应该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方法产生了非常有效的教学效果,不仅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了班级秩序,还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此种教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老师注意这些弊端,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一、赏识教育的发展现状
赏识教育在现代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都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多加鼓励学生的重要性。但是老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赏识教育的运用方法,不能让其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目前有很多教师还没有掌握赏识教育的精髓,对学生的赏识也仅仅停留在一句“聪明”“很好”的赞美上。长此以往,小学生就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赞美,因为无论小学生怎么做,最后老师的赞美标准都还一样。这样学生对表扬的期待就会慢慢降低,从而让赏识教育流于形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表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
还有一点需要老师特别注意,那就是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表现确实好的学生,老师就应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进行表扬。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做得非常优秀,并且勉励自己以后要更好地去做好自己。
二、赏识教育的具体运用方法
1.尊重学生
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学生。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无论学生做出怎样出格的事情。老师都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去教导学生,用真心去感化小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老师是真心为自己好的。在这样一个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去认真改正。
例如,班级里有个叫小明的同学,在课下经常调皮捣蛋,班主任对其进行多次教育他都没有悔改。但是在一次班级的大扫除活动中,小明的表现非常优秀,并且在打扫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其他同学。此时老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小明的这一优点来在全班进行表扬。这样小明就会感觉到老师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在观察自己的一e一动。这样小明就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发自内心地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这样的一个赏识教育过程中,老师表现出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从而促使小明同学痛改前非。
2.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对小学生进行知识启蒙,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的是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心。这样小学生才会正视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赏识教育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的肯定下,学生就会慢慢产生自我认同感,从而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有信心。
例如,在上课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特别喜欢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就不敢进行发言,生怕自己说错引来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教学情况,老师应该积极发挥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如果有一位不经常发言的同学终于举起了自己的手想要发言,此时老师应该优先考虑这些学生,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老师都应该给予其正面的肯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举起自己的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老师的肯定,可以帮助这样的学生产生自我认同感,建立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发言中积极表现自己。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什么人,当听到肯定的话语时都会感到欣喜,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还能够帮助他们健全自己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规避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去激励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促进小学的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
小学班主任教师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最频繁、接触最多的人,其也是班级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实施者。在日常素质教育的约束下,小学班主任教师也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不断优化自己的管理、教学措施,使小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好地班级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构建更适合学生成长的班级管理机制,突出班主任教师的个人风格
在新时期教学要求的约束下,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想开展更为有效的班级管理,让大多数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不妨取消班级内班干部的“终身制”;实行全班同学轮流“执政”。这样一来,使每个学生在无形中都会增加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每周的干部工作情况都要有全班同学集体来评定,这更加激发了那些后进生的积极上进因素,同时也可抑制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针对有些孩子都善于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班主任不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让他们自我激励,自我上进;班主任首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树立“小榜样”向身边同学学习的活动。在班级可树立十几种“小榜样”类型,如好好学习的榜样,遵守规章制度的榜样,有错就改的榜样,讲卫生的榜样,助人为乐的榜样,团结友爱的榜样、拾金不昧的榜样等,这样一来,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而且使他们坚信,只要勤奋努力,自己也能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做到了自己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家校沟通
( 一) 为家校沟通创设更适合的教学交流氛围
一是要设立家长接待室,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能够放下心来轻松地与班主任进行深层次沟通。二是要在校门外设立家长意见箱。如果家长对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有意见,可以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通过书信的方式,送给学校。学校会安排专职人员对信件进行统一的整理、上报。
( 二)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首先,班主任应该放下“教育者”的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平等的地位,在与家长沟通时,创造平等的交流环境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利用家校通、微信、QQ等这些现代的沟通工具,同时也要完善以前的家长会制度,整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的优点进行沟通,另外,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也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再次,班主任应该丰富沟通内容,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纪律之外,更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升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的素质。
三、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平等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
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很难以平常心对待学生。如此也会使其在与学生交流时可能存在训斥孩子的情况,尤其是部分学生常犯错误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班主任更可能会大发雷霆,这样一来也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损,尤其是这些班主任眼中的“问题生”看待优秀教师对待优秀生的态度时表现得更加明显。长期下去这些“问题生”也会产生叛逆心理,并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平等对待学生也要求教师要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学会换位思考,当遇到问题时应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选择逃避的原因,找到真正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若班主任盲目批评学生,那么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最终也无法取得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四、在班级管理中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事业的大发展。因而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积极的思想会让学生在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但如何进行思想建设才能够让小学生快速地接受呢? 这就需要班主任为小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该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和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小学班主任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以“最美班集体”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在班会的一开始,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现他们心中最美的班集体,如小品表演、唱歌跳舞、相声表演等。接下来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评判出最佳节目,并对表演者进行奖励。然后笔者就“如何达到你心目中的最美班集体”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当学生每总结出一点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他们展示与之相关的案例,生动鲜明的画面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并因此将之牢牢地记在心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教师所采取的班级管理措施不但会影响到班级的正常秩序,还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学习。因此,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教学要求,班主任教师有必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构建更适合学生成长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家校沟通,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平等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加强思想教育。通过以上这些积极举措不但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更愿意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还有利于我国小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玉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及其突破路径探索[J].教师,2017(16):111.
篇5
关键词 教学管理 两级管理 办学 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学分制的逐步实施,近几年来,很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一)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封闭发展,限制了办学主体——高校的自主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由统一的三级管理,转变为中央和地方的两级管理,增加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管理这种大环境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教学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理顺校院在教学管理中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高校扩大规模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2~3万甚至更多,学院学生数过千的情况已不再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显得很不适应,庞大的基层单位给校级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管理效率降低,校教务部门的管理显得势单力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发挥院教学管理的支撑作用,可以使校级管理的跨度缩小,缓解其压力,有利于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作用,使学校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长远性工作,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性。
(三)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实施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统一的计划管理,能够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的巩固,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确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教学管理过于强调管理过程而忽略了管理的效果,成本较高。基层教学单位参与教学管理的面不够广不够深,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学生同时入学同时毕业,同样的老师讲授相同课程,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的拓展,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成了一句空话。
近年来,很多高校将学年制改进为学分制,学校在培养人才方式上更加灵活了,学生的选择机会更多了,自由度更大了,这就决定了传统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学分制的要求。由于学分制体现了尊重个性,灵活多样,因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比学年制教学管理要繁杂的多,仅靠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是无法实现有效管理的,必须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
二、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院办公室工作
(一)两级教学管理中院办公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院办公室既是基层教学管理单位的管理中心和服务教学窗口,又是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枢纽和桥梁,受学校职能部门和院长的多重领导,因而首先必须明确本身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分工不同,管理侧重点不同,责任不同,但都是整个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统一指挥原则——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中,要明确上一级管理层次对下一级管理层次分派任务的统一性,要明确每一件事情的指挥者是谁,目标性要强,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目标一致的原则——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中,学院管理目标是学校目标的分解,学院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学校整体目标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工作中应加强校院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形成合力。
(二)两级教学管理中院办公室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院办公室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的基层单位,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办公室工作应明确办学目标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正确的办学目标指导下,办公室人员才能有意识地使其行动和目标一致,增强凝聚力;其次办公室要以本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特色为思想基础,按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充分合理利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教学资源;第三办公室应积极参与学院教学管理的分析、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在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注重发挥教职工的教学积极性;第四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之,一切为了教学,为教学服务,是学院办公室的中心工作。 转贴于
三、两级教学管理下的院办公室工作的特点
随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逐步实施,校教务部门已由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管理重心的下移,管理职能的变化,对院办公室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特点。
(一)教学管理工作的新观念。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办公室是高校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最直接的基层组织,是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的关键部门,办公室的每一位成员身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都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监督者,教学质量的支撑者监控者。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在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院办公室的支撑作用显得十分突出。因而,应当重视办公室工作,尊重办公室成员的辛勤劳动。
(二)院办公室工作的新特点。管理是合作沟通,是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即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办公室的服务对象:教师、学生的时代特性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学生都面临着竞争压力,教和学在某些方面存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服好务,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是对办公室工作新的挑战。
2、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繁杂琐碎,在两级管理模式下,显得更加突出:师资的评聘及信息管理、教师的聘课上课等教学每一环节、教师的教研科研论文著作情况;各教研室房屋,教室的使用情况;新教师培训等,都要求办公室人员耐心、细心加费心,甚至操心;两级管理模式下,办公室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人员并没有增加,没有十分的精力投入是根本不行的。有时大家为了赶进度还需要加班加点,无私奉献。
3、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是管理现代化的必须条件,作为办公室人员不仅要有现代化管理理念,还要掌握系统、信息、量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能,才能为师生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处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院办公室,经常与师生接触,是连接校职能部门、师生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它肩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传递信息的重任。因此,院办公室成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日常工作的性质、特点、作用、方法以及工作原则,使得院的教学管理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先进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女教师;男生班级;管理
一、特殊结构班级的特殊效应
在中职教育中,因专业特点使学校在组建班级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结构班级,如纯男生或纯女生班,从而增加了尤其是纯男生班级管理的难度。这种纯男生班级与男女混合班级有着不同特点:首先,无行为顾忌,大家在说话、做事等行为活动中无太多顾虑。其次,无表现欲,班内同学间极力表现自己能力、才华的现象不多。三是集体观念淡薄,在生活、工作中互相关心得少,利益相争的现象多。
二、给特殊的学生群体以特殊的教育关怀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中学时的“末端生”,思维活跃,常违纪违规,难管似乎是大家的共识。而女教师管理男生班更为不易,管好更需付出多倍努力。
1.利用性别差异激发最大的正面效应
利用性别差异来增强班级管理的效率。现阶段的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关注客观存在,男生班由于无性别差异,班内同学之间极力表现自己能力、才华的现象不多。作为男生班级的唯一女性及班主任,如若能多肯定他们,如一个微笑、一个肯定和赞扬的手势,很容易激发他们在班主任这个特殊的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是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出众的才华来展示自己,他们也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努力做好各种事务,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一些纯女生班举办一些联谊活动,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班级管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2.用女性独特的师爱“软收”特殊群体
爱心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礼物,是在任何时候送给任何人都能被接受的最美的珍藏,爱心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如此,师爱在班级管理中才会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实践中,若能发挥“师爱效应”必将大大推动班级的良性管理。教学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如果主观地认为整天板着一副脸面对学生就能培养威信,一味地严格要求就是为学生着想,那么最终只能与学生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女教师有着不同于男教师的更细腻的、温柔的富有亲和力的爱,所以,身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做到既关心爱护又不简单护短,既支持鼓励又不盲目吹捧,既信任放心又不放任自流,既理解宽容又不姑息迁就,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用女性独特的师爱来“软收”特殊的群体。
3.让自己成为“弱者”
做一个强势的班主任可能是很多老师的想法。我曾经也觉得让学生怕我是最好的感觉。可要成为一个强者,对于我一个性格较温和的青年女教师,管理一个纯男生的特殊班级,并不容易。而且,一个永远都那么“权威”的班主任好似也不是很受学生欢迎,感觉学生只是屈服于你,把自己塑造的那么无坚不摧,其实也挺累的。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适当做一做“弱者”,是非常有好处的。(1)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适当做做弱者,会极大激励学生的干劲,学生这时候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会更加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2)老师偶尔的弱者表现,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信。在学生那里,老师都是非常值得信任和尊敬的,老师的某方面还不如自己,学生会认为自己这方面太强了,连老师都超过了。这样,他的自信会油然而生。(3)老师的偶尔弱势,会激发班级同学的正义感。(4)班主任的适当弱势,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需要承担责任发挥能量的机会。(5)班主任适当的弱势表现,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很有亲和力。既然客观原因造就强者不易,不如向学生示弱,让他们挺身而出,问题就能迎刃解决了。
4.刚柔相济的有效管理方法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意(如:缺课,打架斗殴等),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扣操行分、罚款、开除等)。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十五六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按规定”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上放其一马,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5.一视同仁,把每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宝贝”
班主任要把真情送给学生,要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一位学生。学生生病,及时询问病情;学习有困难,悉心指导;放学回家,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取得成绩,多加表扬;学生有违纪,委婉提出,及时改正……这些虽是小事,但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贯穿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爱”的灵魂和内容,只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6.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对于一些特殊的个体,如单亲中职生、中职留守生等,如何引导好这些学生?我们应先观察并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对于单亲中职生,他们与其他正常生一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而且显得格外的“爱憎分明”,对集体、老师的信任度高于正常生,同时他们少言寡语,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通常反映强烈,敏感度较强。而中职留守生,在家中缺乏管教,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便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加之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抚慰与关怀,他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亲情缺乏中,容易形成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的性格。作为班主任,关键的就是要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对学生一生成长负责的爱,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虽然我们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份真情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的伟大。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振作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班主任不仅需要在情感上尊重、关心,更应在行为上激励、引导这些特殊的个体,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篇7
论文关键词:一体两翼;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特点;教学管理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也认识到抓好教学质量是办学立校的重要保障。笔者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系的教学建设为例,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办学指导思想
我院1999年创办,自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后,经过8年的研究与探索,将增城学院的办学定位于: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思想;以“一体两翼”为人才的培养模式。计算机系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学院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10年的办学实践,将计算机系的办学模式定位于:“一体”指的是计算机的应用及研发能力,“两翼”即是管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与其他民办高校一样,我院师资的现状也是“两极分化”、“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计算机系的专任教师共4O人,其中年轻教师33人,年龄介于25—35岁之间。本科生l2人,硕士生l7人,在职博士4人,初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l9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民办高校中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教师比例极少,大部分的年轻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年轻教师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思想上进行充分的认识:
首先,青年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从全局上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通过日常的工作会议、培训及自学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认知水平。
其次,要对教学对象的共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共性:
(1)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但贫困生也不在少数,贫富不均使学生容易产生物质上的攀比。
(2)尽管民办高校中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学习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够强,自觉性较差。
(3)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4)学生业余专长较多,但学习动力不足。
最后要对各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融会贯通,传授知识才能承上启下。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与办法
1.举措
我院计算机系抓教学质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发动教师总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经验,重点加强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师都具有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加强典型示范,开展各类教学竞赛,以老带新,总结传授经验。
(2)从能教学人手,培养教学能手。教学能手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本领,能说课、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喜爱听课。
(3)加强教师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应用技术及研发技术带进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充实教学内容。
(4)发挥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加强教研室主任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把权、责和服务三者统一,带动年轻教师。
2.方法
(1)必须在备课下功夫。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tf-]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属于专业基础及先行课的应以细讲为主,属于专业技能课的应结合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及先行课程的内容慎选教材及例子来进行讲授。必要时教师也需先消化基础课及先行课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备课。这样就避免了讲授内容的重复或学生对知识认知不全面的问题。
其次在备课过程中,要找出每次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流程。把讲授的大致内容进行记录及讲授时间进行标注,这样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堂时问的作用。备课中如发现内容过多时间太长的应分开课堂来进行讲授,避免碰上课间休息导致下节课又必须重复讲授同一内容的问题。如时间较为宽裕的可安排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或做练习。
最后讲授前预先演练一次,这样教师能对自己安排的内容更好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也可避免出现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
(2)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说课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在于教师的“说”课艺术上面,绝大部分教师都遇到过不知如何“说”课的问题,甚至在讲课过程中出现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状况。如果教师缺乏语言方面的素养,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用“说话”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不能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年轻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培养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把课说好、说活、说得生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课堂的教学。
教师在培养的个人语言艺术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学结:
1)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注意语言表述的完整性。
2)适当使用自然得当的身体语言。
3)善于运用情感性语言。讲课时在不同的场合运用适当的音量、语调和语速进行教学。
(3)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高校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年轻教师必须学会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组织行为学”教学为例,它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模拟情景法等等。教学中播放一些录像片段,引入企业的情景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管到课堂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面授个人的管理经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善于掌控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其重要性就如乐团中的指挥官。要从全局去“察言观色”掌控课堂,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及课堂的气氛。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面露倦意、低头交耳等现象的时候应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要学会合理控制时间,按教案上备注的时间,调整内容的讲解速度,另外可以在讲台放置手表,一方面便于观察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断看表的尴尬。
(5)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须从两个方面明确和强化教学质量观:首先要明确知识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其次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自学质量评价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当堂课程的管理,是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目标定位都不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办法进行引导和管理。
各年级学生状况的不同表现:
1)大一学生是:对新环境兴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知识的盲目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2)大二的学生是:开始为未来知识的应用有新的定位和奋斗目标,从参加社会活动逐步转向和专业发展方向相对应的学术活动,重视个人技能的培养及社交能力的培养。
3)大三的学生是:对将来的就业和读书进一步规划,是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人、事、物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有选择地接收知识和外界的新信息。
4)大四的学生是:大四的课程以专业选修为主,同时开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课程的任务虽然不紧张,但学生压力大,学习的目的性更强,甚至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与找工作无关的知识有排斥的心理,更多的是需要就业的指导和行业发展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对低年级的学生应是以导学为主,教会学生如何自学,横向灌输专业知识,侧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引导学生诚信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要从将来就业方面纵向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从行业发展方向上引导学生建立创业的心态,多引用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
(6)敢于创新,善于走出个人教学的困境。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多年后会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习惯。部分教师针对熟悉的课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不深,很多知识传授限于“纸上谈兵”,甚至考试卷子每年变化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习惯一旦成形很难改变,即使个人深感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也因为习惯的惯性原因难以变化。
同时在大学教学中避免不了同一个老师教同一个专业几门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熟悉后会产生视觉疲劳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学会适当地搭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中都“备感新鲜”。
(7)大胆创新,不断尝试考试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的改革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不断创新的体验和总结。要克服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考试的目的考的是学生实用能力而不是记忆力,可以采取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和平时考核的比例来逐步减小期末考试的方式。
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采取论课考试与实践应用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一锤定音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除笔试外,加入以实践制作“智能化电子产品”实物和设计资料作为确定理论课的成绩。有些基础理论课只能以笔试为主的,可采用闭卷、开卷或答辩的方式考试,例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只有采取这种灵活多样的考试模式,才能真正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教学改革。
(8)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围绕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计算机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五个方面进行。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38%提高到45%。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重视具体的操作,并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楚明确的术语,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谈个人理解的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大胆提出科技创新理念等,教师予以归纳分析,这样正确地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并切实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教师直接传授要深刻得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9)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原则,表现出真诚、温暖的心理氛围,它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课堂互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感情距离。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爱去关心学生,多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促使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教改课程 模拟公司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一、课程项目综述
该门课程属于人力资源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管理属于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基于以上的原因该门的教学改革在讲解基本理论与知识点的基础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由于目前我系还没有绩效管理的实验软件,因此,对教学的改革设定为对模拟公司的绩效管理。以模拟成立的一家公司,开展绩效计划、绩效活动、绩效考核、绩效面谈等一系列绩效管理过程,熟悉掌握绩效管理体系。因此,对该门课程的课程评价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平时成绩的比重相应占到了60%,而期末成绩的形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并非以往的命题论文形式,而是模拟公司的年度报告。
二、改革方案设计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6-8人一组,各小组成立一家模拟公司,组建公司结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公司的各机构的员工;对模拟公司进行运作,开展公司活动,在活动中展开绩效管理的过程;最后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该门课的成绩形成分成三个部分:考勤20分,完成4个操作模块40分,最后提交公司报告40分,也就是平时占60分,期末占40分。具体内容如下:
1.四个操作模块
第一,完成模拟公司的组建,各小组成员担任个部门员工,制定公司章程和主营业务,对各部门员工的职位进行职位描述(10分);第二,制定公司一年的工作计划,根据主营业务和公司的定位,制定12月的业务活动计划,该计划需要体现绩效管理的过程参与,即每个员工在其岗位上需要做的工作(10分);第三,报告公司运作情况,以运作6个月为时间段,每个部门对开展的工作进行绩效总结(10分);第四,模拟绩效面谈,对每个员工一年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面谈,最后得出该员工的考评结果(10分)。
2.提交公司报告
该项任务属于期末大总结,报告中要求包含从公司组建、制定工作计划、公司运作到绩效面谈四个模块的书面陈述,要求附上该公司各种绩效表格(样表和已完成表格)以及采取的增强员工绩效的措施。
最后,对一年的公司员工绩效做个总结,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下一年该如何改进(40分)。
3.四个操作模块的评价标准
第一,PPT的内容思路和制作效果(4分);第二,PPT内容的创新程度(2分);第三,讲解过程的认知和熟悉程度(2分);第四,与台下同学的互动程度(2分)。
4.期末公司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一,选题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具有逻辑性;第二,写作规范,引注正确;第三,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第四,资料翔实,真实可靠;第五,理论阐述全面,能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六,能够围绕主题合理论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分析问题透彻;第七,富有创新性,能够提出新的观点。
三、课程的达成效果
第一,使同学们掌握了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及其实施步骤,实现了从理论向实际的迁移,强化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模拟公司的过程中,还涉及公司成立及运营相关知识的运用,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第二,让学生们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绩效管理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自己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本实践课题的真实性很强,让学生经验了自己成立公司的全过程,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以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帮助和经验借鉴。
第四,本课程项目还涉及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等六大模块的知识点的结合应用。经过综合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五,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得每位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融入到学习中。
四、结论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与该课程配套的教学平台网络资源也被学院评为优秀网络资源,这跟同学们所展示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该课程的教改成果和模式打开了一条任务模块教学的新篇章,为探索更新的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廖嗣德,赵风雨.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5)
篇9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并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教育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而河南作为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省份,除了省内有限的一本、二本院校招收部分学生,省内民办院校承担了大部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重任。但是,民办院校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经济转型期省内对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推进河南省民办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推进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推进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符合《指导意见》中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求
《指导意见》中指出,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体系、信息系统建设、咨询服务等组成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其中,人才体系是关键,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会计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是,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到60%,其中能够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尤为匮乏,因此,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求我们注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推进河南省民办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推进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顺应中原经济区建设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中原经济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保证。加强河南省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管理会计人才,对实施河南省人才战略,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现状
(一)教学课时安排不足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两大分支各司其责,都很重要,但是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而对于管理会计,很多民办本科院校将其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课时也较少。有的院校干脆不单独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只是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简单介绍一点管理会计知识。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在教学课时安排上,一般会开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授课学时都比较充足,其中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分为4个学期分别开展教学,综合下来每门课程每周高达7-8个课时(不包括小型ERP实训课程)。而管理会计目前每周仅有3课时,但是,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配合会计系向实践教学转型,管理会计课时将被进一步缩短至每周2课时。从安排课时角度可见,管理会计在民办本科院校中并不受重视。
(二)教学内容陈旧
近几年,以质量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法、战略管理会计等为代表,西方管理会计发展迅速。但是,民办本科院校目前使用的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2015年第二学期管理教学选用《管理会计实务》(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从内容来看是增加了案例分析,但是多是以传统管理会计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往年教材选用的是人大版本的《管理会计》,虽然教材偏难,但是添加了西方管理会计新知识的介绍。依据往年教学经验,老师讲授的主要还是传统的管理会计知识和配套的练习题,对于新知识只是大概介绍,并没有配套练习,分配课时极少,最终沦为选讲的内容,这便直接导致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陷入无法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来的窘境。
(三)教学师资较弱
民办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部分民办院校对于教师的培养更倾向于双师型人才。相对于财务会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管理会计的师资力量明显薄弱。仍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会计系的双师型教师集中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一线,基础会计以及中级会计都以实验、实训课配套,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管理会计课程被边缘化,只有理论课程,没有配套实验教学部分。再者,在我国大环境影响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设置管理会计岗位,直接导致了大多数教授管理会计的教师(国外学历背景教师除外)缺乏实践经验,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以升达为例,在会计系本学期担任管理会计教学的4位老师当中(两位专职,两位兼职),并没有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四、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一)加强民办本科院校教材建设
基于民办本科院校层次的培养目标,管理会计教材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省内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选用“一本”或“二本”院校,甚至有的还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不仅不符合“三本”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教材难度偏高,与本校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不符,学生难以适应。
管理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市面上发行的教材主要是引进西方的理论,其中大部分理论是经过会计界前辈翻译总结出来的。通过教学发现,翻译过来的理论部分内容在实际管理当中应用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建议民办院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究具有我国特色的可行的管理会计理论,编制适应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教材。教材中可适当引入国外原版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比如CIMA或者CMA教材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管理会计理论。通过课堂讲授或者自学,引导学生自己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追踪管理会计最新的理论研究,组织学生对于新的理论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启发学生主动思维。
(二)改革管理会计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育经验证明,管理会计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实践性,而且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各行各业特别是河南境内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迫切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但是,绝大多数管理会计的教学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要想培养符合要求的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对目前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认为,管理会计教学可采用经典案例法和问题导向式教学。
1.经典案例教学法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因此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经典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要求较低,管理会计不能得到充分应用,即使是大企业对管理会计运用的经典案例也鲜有,这给教师的备课工作带来了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把案例搜集的方向转向西方国家,近年来管理会计无论在大中小企业都有了较大的普及和发展,其中不乏经典案例,因此可以将这些经典案例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2.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除了研究经典案例,也可以从生活细节出发,教师寻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小见大,更具有现实意义。以问题为导向,首先提出问题,通过理论学习与小组讨论研究,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毕业生旧书本如何处置比较合算;学生夜市摆摊卖多少件衣服才能保本;做手机平台微商要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利润;选择哪种手机套餐比较合算;毕业以后考研还是就业更合适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问题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旦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省民办本科院校中从事过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双师型教师较少,要想通过招聘引进管理会计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内部培养获得双师型人才。院校层面:经常组织管理会计领域专家以及国内外前言学者来到开展培训讲座或者交流会;还可以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共同探讨培养管理会计双师型人才的途径。系部层面:系部安排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程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
(四)新增管理会计实训课程
近年来省内民办本科院校积极寻求教学转型,即教学型向实践型转变。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会计系相继开展了小型ERP沙盘课程、ERP创业沙盘综合实训课程、纳税申报实训、审计实训等课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管理会计仍旧没有配套实训或实验课程。由于社会上管理会计岗位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开展管理会计实训课程尤为必要。建议民办本科院校增加管理会计实训课程,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设管理会计实验室,招标引进管理会计实训软件,以更好的实现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
在新环境下,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已经成为了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新的发展趋势。我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到合作企业或挂职锻炼或实习,参与合作企业的管理会计事务,对企业进行理论指导,促进管理会计的运用,也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授课、演讲,这将增强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以缩短学生到社会的不适应期限。
不仅如此,我省民办本科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会计人才,在这些毕业生当中,不乏成长较快、发展较好的学生,特别是创业成功以及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他们通常在毕业以后,对母校有着深深的感情。院校可以选择优秀毕业生所在的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合作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五、结语
总之,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西方引进的会计学科,还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在国际国内以及省内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循序渐进,以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输送更多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勇.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转型[J].会计之友,2015(01)
[2]欧阳歆.独立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21)
篇10
关键词:美国小学;班级管理;奖励系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18-02
有效的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采用形式多样的奖励,“正面回应学生的嘉言懿行,给予学生肯定与积极的反馈”。在美国小学里,许多优秀教师都会在班级中建立一套独具匠心、颇有特色的班级奖励系统,有效地疏导、帮助和鼓励学生进步。本文拟根据美国小学教师在班级奖励中所采用的强化类型,从社会奖励、活动奖励和象征奖励三个方面来阐释美国小学的班级奖励系统,从而为我国教师开展有效班级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社会奖励
社会奖励(social reward)是指由社会强化引起的奖励,是美国小学班级奖励系统中的基础部分。所谓社会强化,是指他人的行为会使学生的某个行为更频繁地发生。例如,如果教师的一个微笑使得学生继续完成作业,那么微笑便充当了一次社会强化。而在多种社会强化中,最常见的就是表扬学生。那么,美国小学教师是如何进行社会奖励的呢?
第一,表扬方式的变化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表扬学生时不要总是重复相同的话。而对学生来说,他们也更喜欢富于变化和充满新意的鼓励和赞赏。美国小学教师在实践社会奖励时,经常采用的强化手段主要有三种:表扬用语、表情和交往(见下表)。
第二,表扬学生的具体行为。美国小学教师不仅经常将“好极了”、“不错”、“很好”、 “真棒”挂在嘴边来夸奖学生,还会有的放矢地称赞学生的具体行为。在他们看来,称赞具体行为更为重要。例如,当比尔认真听讲时,与其说“很好,比尔”,不如说“比尔,你听课很认真,这一定能帮你出色地完成作业。”
第三,把握表扬的正确时机。美国小学教师不仅靠为数众多的社会强化来表扬学生具体的行为,还很善于把握表扬的正确时机。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在表扬学生时,必须在每次学生表现出好的习惯或者符合教师期待的行为时及时给予奖励。反之,如果教师经常不合时宜地使用社会性奖励,则可能会与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活动奖励
活动奖励(activity reward)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参加他们喜爱的活动,来对学生达到期望的行动进行强化的奖励,是美国小学的班级奖励系统的核心部分。按照美国小学教师的做法,活动奖励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对学生个人的活动奖励。美国小学班主任选择的强化活动非常丰富,其中不乏一些别出心裁的奖励。例如,允许学生把班上特别有意思的物品带回家。有时候,美国小学老师也将自己珍爱无比的小物件,比如长毛绒动物玩具放在教室里,如果学生喜欢,也能被特许让表现好的孩子带回家过一晚上,或者相反,某个学生被特许将自己珍爱的小东西从家里带到班上炫耀一番。又如,在午餐时间里享受特殊待遇。美国小学生都视能与老师或校长一起吃午饭为无上光荣的事情。为了奖励学生,不仅老师或校长可以和某位学生一起吃午饭,还可以让学生点名与自己特别喜爱的老师或校长或某位学生一起吃午饭,还可以邀请孩子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对孩子来说很特殊的人,和孩子共进午餐。
二是对全班学生的活动奖励。罗伊斯·约翰逊强调指出,成功的教师应经常应用集体来进行班级管理。因此,美国小学教师在奖励个别学生的活动之外,也很重视奖励全班学生的出色表现。 这类奖励主要有:到户外上课,延长室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不穿鞋,可以嚼口香糖、吹泡泡糖,在户外吃饭,郊游踏青,在室外阅读、获得更多的上艺术、音乐、体育和阅读的时间、做作业时听音乐、跳舞、唱歌和表演、一起玩一个游戏或猜谜、放学前获得自由选择时间,外出考察,等等。从实际情形来看,美国小学教师在使用活动奖励的时候,也会记住时刻与社会奖励配合使用,让二者相得益彰,形成育人合力。
三、象征奖励
象征奖励(symbol reward)是指由象征强化引起的奖励,是美国小学班级奖励系统的重要部分。所谓象征强化,是指学生直接获得奖券、筹码或其他实物,并能在将来某时兑换成某种奖励或奖品的一套系统方法。
美国小学班主任的奖励系统中最常见象征奖励有如下几种:
1.发放兑奖券。其实施程序为:首先选定要作为奖励的行为规范。例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说话前要举手等。然后要衡量行为的标准。学生达到规定的表现,就得到一个兑奖券。最后,将兑奖券与学生的具体兴趣和爱好挂钩。比如,一个兑奖券可以等于5分钟的电脑游戏、5分钟的音乐时间,等等,而像与老师一起吃午饭则设为价值很高的大奖,要挣好几个兑奖券才行。
2.学生操行卡。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操行卡,每表扬一次,教师就在他的卡片上盖上一个图章。当卡片上的图章达到5个时,学生就可以用这张卡片换取一个奖品。奖品是在开学之初就和学生商议好的,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活动奖励,如学生可以换取奖品袋里的奖品,一个换座位的机会,或者是更多的画画或玩电脑的时间。
3.作业奖励卡。对于作业完成不好的班级,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作业奖励卡。只要他们按时交作业,就发给他们一张小卡片,当他们积累了10张卡片时,就会获得一个奖励。如果积累到了15张,教师则可以给他更高的奖励。
4.光荣小像章。有些美国小学教师喜欢别出心裁地购买小像章,或就地取材用硬纸片制作圆形小像章,奖励给一天都表现很好的学生,如学生能够将所有文具带齐来上学、准时上交作业等,就奖励给学生一枚像章。当学生收集到了10枚小像章时,就可以换取一件奖品。
- 上一篇:小学生班级管理方案
- 下一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