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实践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劳动实践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劳动实践的认识

篇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60名60-69岁老年人进行了太极拳运动干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素质积极作用,但短期内对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运动干预 老年人 体质健康 实验

截至2010年,乌鲁木齐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共计33.22万人约占乌鲁木齐市总人口的12.7%[1]。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处于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来看,乌鲁木齐市已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减缓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速度,改善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群体体质健康水平,使广大老年人能够度过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本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实施以及运动干预后的实际效果为乌鲁木齐市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乌鲁木齐市160名60-6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参与实验的老年人均身体健康,无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且平时较少或无系统体育锻炼经历。实验中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专业网络资源查阅、搜集体质干预及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体质测试法

实验前后对受试人员分别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重、三部位皮褶厚度、胸围、腰围和臀围)、身体机能(安静心率、肺活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和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和握力)三方面的体质测试,测试内容、方法和要求与2010年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老年人体质监测相同。

3.实验法

将参加本次研究的受试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开始后仅对为实验组成员根据运动处方内容及要求实施干预,对照组按原有生活、锻炼方式保持不变。运动处方内容见表2:

4.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采集的数据通过excel2007和spss17.0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指标变化情况见表3、4、5、6。

三、分析与讨论

(一)健身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

由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经过8周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照组和实验组身体形态基本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其原因在于:1.身高作为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钙化程度会不断加深,骨骺线逐渐闭合,一般女性在19~23岁左右,男性在23~26岁左右便会出现身高停止生长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外在因素很难使老年人身高指标发生变化。2.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等重量综合变化的重要指标。体重指标的变化往往与人体三围、三部位皮褶厚度指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变化常处于动态过程中。要通过运动锻炼来达到人体降脂减重的目的,其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以及合理饮食都有较高要求,但根据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多呈现出人体肌肉力量、骨骼弹性和韧性以及心肺功能会出现衰减的生理特点,老年人运动锻炼主要以中小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为主。因此,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干预实验组老年人体重、三围和三部位皮褶厚度等指标也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二)健身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

由表5和表6可知,经过干预实验组安静心率指数比试验前降低了1.22次/分钟,肺活量指数增加了76.82ml,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指数分别下降了1.69mmHg和1.92mmHg。而对照组在未采取任何健康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其身体机能各项指标较实验前无明显变化。引起实验组老年人身体机能改善的原因在于:首先,长期系统的太极拳练习或其他项目运动能够增加心脏的每分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增强人体左心室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以及心肌舒张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心率的效果。其次,从太极拳运动自身特点来说,太极拳运动动作轻柔缓慢,运动时锻炼者身体往往处于心静体松的状态,此时人体肌肉周围血管舒张,血液动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久而久之则有助于锻炼者血压降低。最后,在进行太极练习时锻炼者往往要配合以细、匀、深、长的呼吸方式,此类呼吸方式,能够有效增强肺部弹性和呼吸肌力量,提高肺通气和肺换气的能力使肺活量增加。

(三)健身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另外,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通过太极拳运动干预,实验组老年人握力、闭眼单脚站立以及坐位体前屈等身体素质指数分别增长了0.98kg、1.64s和1.66cm,选择反应时也缩短了0.1s。而对照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基本与实验前无差异。这是由于在太极拳运动的招式多以弧线型动作为主且非常注重意念与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整体动作具有连贯性强、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身体重心不断变化转移等特点。运动过程中人体头部、四肢和躯干都参与其中,全身肌肉、关节和韧带都被积极地调动起来,由于有意识地运动意念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相互转换的过程,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了提高,通过长期的练习使人体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手眼协调以及平衡能力得到全面地改善和提高。

四、结论

(一)短期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影响不显著。

(二)太极拳运动处方干预能够增强人体心肺功能,调节血压。

(三)太极拳运动处方干预对于改善老年人力量、柔韧素质、平衡和反应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市市级课题,课题项目编号Y111310021。

参考文献:

[1] 新疆乌鲁木齐市老龄委第五次全体会议暨2011年老龄工作会议报告[R].

[2] 陈青,王宗兵,龚云.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5):53-55.

[3] 须晓东,郝小刚,高雪梅.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54-55.

[4] 范敏,汪鸽,汪海燕.老年人健身锻炼问题的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492-493.

[5] 王维群,李志清.老年健身运动的研究综述[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1:74-79.

篇2

    1、《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3、2001年4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共二十一条,(其中第十三条)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共八十三条,(其中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规定了因用人单位作出不利于劳动者的决定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诉讼,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具体要求如下:(略)

篇3

【关键词】;实践;社会;人的本质

哲学的革命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哲学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中造就了自己,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基础。

到底应该如何全面理解哲学实践与人的本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呢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感性的人的活动”。这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实践是人的各种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人的一切活动;第二,实践是感性的活动,即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是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能算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即感性的物质活动。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重点在于说明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不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

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性把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目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而且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并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之中。人们提出实践目的,说明对自身需要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也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就是在观念中预先规定实践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存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两种观念,一是理论观念,一是实践观念。理论观念是指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实践观念则是介于理论观念和实践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连接理论观念与实践活动的桥梁。目的就属于实践观念,是实践观念的重要内容。实践观念和理论观念虽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念掌握,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实践观念不仅追求真实准确地再现对象客体,而且追求在观念上创造出在现实中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符合人的需要的形式和规定性的客体。理论观念属于“实然观念”,它追求对象“本来如此”;实践观念则属于的“应然观念”,它追求对象“应当如此”。理论观念的目标是认识真理,实践观念的目标是直接指导实践。因此,实践观念比理论观念更丰富,它既把理论观念融汇于自身,又包括反映人们需要的目的、愿望等。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愿望、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既是客观的东西向主观的东西运动的最高点,又是主观的东西向客观的东西运动的起始点,超过这一最高点和起始点,实践观念便进入实践活动的过程,开始了人对客观对象的实践改造,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客体对象。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普遍性的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的趋向,即可以促使这种认识直接向现实转化。这就是说,仅仅停留在理论观念阶段,还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只有从理论观念进到实践观念才能直接指导实践,主观才能见之于客观。

三、人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实践的观点,即把实践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的外化、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环节与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的观点,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的新哲学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成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所以,人的发展不过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一个物质的、现实的过程。人的生成不仅表现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的本质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的事实中。

首先,由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不断劳动锻炼的结果,使人们先天的生理素质在不断地进化着,虽然这个过程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然而人的整个肌体都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遗传和变异而日益完善的。

其次,人的知识和才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全部科学史 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知识和才能的来源,而知识不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才能不过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最后,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物质需要,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也不断生产着新的精神需要,如发挥创造性的需要、艺术活动的需要等等。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便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意识,而具有某些共同的生活经历的人们便产生了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

可以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包括他们的生理机体、感觉、知识、才能、需要、思想、情感和意志等等人性的各方面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人性是人自身劳动实践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篇4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篇5

关键词:高校艺术实践多样化艺术形式

艺术劳动是人类情感生活特有的一种创造和表达方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研究高等院校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引发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思考。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已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提法改为“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美育对培养人格、素质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建设发展中需要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的变革创新也成为当今高校文化生活的普遍认识。在本课题中,我们积极探索以高校中“艺术形式”和“实践内容”相结合,以中华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历史、文化条件为依托,利用组织参与形式和艺术各种内容的实践可行性,尊重高校教学规律,把极具艺术实践的乐趣留在参与者心中,并通过艺术实践的活动使学生对人生和生活做出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判断,丰富高校教育内容。

在当代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日益发达的机械复制技术下,人类关于劳动和产品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习惯日趋变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思考:在高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做到以多样艺术实践活动传递人类灵性和智慧的“手工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具有创造性的能力。

什么是艺术实践活动?利用一种或多种材料表现点、线、面、色彩的组合元素,去传达作者的思绪和情感,并与人类环境相协调,这就是艺术实践活动。如:绘画、雕刻、书法、舞蹈、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公共艺术、建筑艺术等表现形式。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发挥给予了艺术实践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在雕塑、陶艺、中国画、艺术设计、民间美术、书法、剪纸、音乐、表演等多样的艺术实践形式中去探索我们的课题。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成为艺术实践的制作材料,材料特性的处理与“艺术实践”的表现追求是直接相关的,对于“艺术实践”工作者来说,视觉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对于在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来说,观看是为实践活动指引方向的基本手段。当我们“观看”物体时,先扫描物体的表面,然后寻找物体的边界,探究物体的质地。无论利用什么材料,这都是为了加强艺术法则的形式对比,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利用材料处理工艺制作到最后的艺术形象状态是相互联系的,木、竹、绵、布、金属、陶瓷、玻璃等,都是制作材料,这些材料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有所转换,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实践”的不同效果。材料的审美趣味,如:石、沙、金属、木等,由丰富多彩的特征所构成,在形态上有三种:一是直面几何形体;二是曲面形体;三是自然形体。对材料的发现与利用,体现个人对审美感知的独立能力,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就表现为在物质空间上的一种投射和注意力。“艺术实践”是离不开各种材料的,材料的利用会帮助完成创作实践。

中国文化是现代艺术实践美学基础,艺术实践可对造型艺术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所显示的是艺术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的基础和内涵。艺术形式和活动表现是外在的手段方法,而其内在精神则要求我们深刻理解文化特色才能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内容,并提高我们艺术实践的能力,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更多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艺术实践活动。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域人类行为的总和,也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精神世界。中华先哲们为世人留下了记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例如陶艺、书法、剪纸等。

艺术实践必须面对生活,生活远比我们的艺术内容丰富得多。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文化源心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感知艺术,因为艺术与现实生活和自然界比较,它的容量永远是有限的。因此,就特别需要艺术实践者从各方面用多样化的形式创造和表现生活,艺术家是这样,艺术实践劳动者也是这样。从近代绘画的历史发展上,我们认识到许多重大的艺术创造成果都是贴近生活、崇尚自然的结果。在生活中注入艺术实践的创造能力,利用生活去反映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把带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与生活中艺术闪光的内容结合,并创造出丰富的成果,以提升创作者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我国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南北建筑风貌,人文民俗风情,各地传统艺术,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艺术实践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我们所需要的大量艺术实践行为的信息量。走入生活中的艺术实践才会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万物中美的千差万别,找到艺术形式的本质,就能创造出艺术实践的内容,也能训练艺术实践者的发散思维、综合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

我国高校建设发展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部分,从对高校发展的认识和分析中外高等学校发展的优势轨迹中,我们认识到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高校中也自然流淌出一些自身艺术实践活动带来的文化特色,这更加有利于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文化的交流。进入新的世纪,人的素质、价值和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和谐的,应是具有个性创造能力的。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掌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艺术实践也将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健康的“艺术实践”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去从事创造思维和实验,产生科学的理论和智慧。因为有了科学和艺术,才会丰富我们创建教学与科研内容。

参考文献:

篇6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篇7

【关键词】探析;实践;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践”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亲自去做,二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很明显解释欠妥当。他人也可以去做,难道就不是实践了吗?当然是,因此第一种解释不完全。如果说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实践,那么改造社会的活动就不是实践吗?当然是,因此第二种解释也不完全。更为重要的是两种解释都没有抓住实践的本质,即实践的重大意义。

一、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人类通过实践的方式把自身与自然联系起来,既适应自然又发展自身。“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①以动物和人都为获取食物为例。动物获取食物的方法,除了本身条件外,最多是利用外界的自然物体而进行。在电视上我们看到黑猩猩把树枝放到蚂蚁中,蚂蚁爬到树枝上,而后黑猩猩利用树枝把蚂蚁放入口中。而人则是更进一步地将外界的自然物体加工成了工具,这个工具通过人的改造具有了功能上质的飞跃。这一个过程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动物利用的物体最多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小的改变,功能上远远没有达到质的飞跃。黑猩猩使用的树枝与别的树枝相比在功能上没有大的变化。所以黑猩猩利用树枝吃蚂蚁不是劳动,不是实践。劳动与实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就是人的实践。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实践来维系,实践使人的生活错综复杂又丰富多彩,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没有实践,而只有人才有实践。因此,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二、人通过实践既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来自于自然。因此就决定了人要想生存,也要象其他动物一样适应自然。人与动物的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是做到了去适应自然,而人却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目的,人还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通过自然的肉体,发明和利用工具,去改造物质世界。如果抛开人来自于自然,并且要适应自然,而只是讲人对自然的改造就不是唯物主义。同样,如果抛开人对自然的改造,而只是讲人来自于自然,要适应自然,则是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反作用方面,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 “但人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理智的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界,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这种双重的适应性,即环境对人和人对环境的不断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了人的活动的本质”②。人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又不满足于仅仅适应自然。动物只是做到了适应自然,而人更进了一步,就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让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既存在于自然之中,又对自然有所作为,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

三、实践既具有人的目的性又要求人服从自然的规律性

实践是一种人的自发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变成现实。人不满足于自然的世界,通过在自然界中的实践,产生自身的思维,又通过思维在头脑中产生了自身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巨大差异使人困惑,为了解开困惑,还是通过实践,人将自然世界改造成理想世界。但与此同时,人又遇到了尖锐的矛盾,既改又改不了,因为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即使改造了世界也与理想世界有巨大的差异。人始终处在一种既改造世界又改造不了世界的两难境地。在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欲望、目的、要求去改造世界,但究竟能改造成什么样子则很不确定。多数情况下要想改造达到人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认识到了自然规律和法则,认识到了遵守和利用自然法则可以有利于更好地改造自然,同时如果不遵守和利用自然规律和法则,达到人的目的性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四、实践使人既认识世界又认识自身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③。世界是物质的,而人的思维是意识。人运用概念的方法将物质和意识统一起来。既为认识客观存在创造了前提,又使得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世界,一个是自身。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才能认识自身,才能认识到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人生活在世界中,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到目前只是一点而已,积待深化和拓展。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很不全面,也需要深化和拓展。而要想认识世界和自身,惟有通过实践。人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在认识自身的同时认识世界;在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身。

五、实践既服从客观世界又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服从客观世界,就是以客观世界中的法规、准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要合乎自然规律性,不能随心所欲的不加任何限制。其实质上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尺度。人的实践活动,要在这个尺度的前提下进行,并且受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在这个尺度的规范和约束下,人的实践服从客观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又使人在自身的头脑之中形成了自身的衡量和评价体系,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尺度,而这个尺度洽洽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六、实践既使主体客体化又使客体主体化

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就是让自然达到自身的理想要求。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个双向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在改造人,即人自然化。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是实践的客体。实践活动使主体的人客体化,因为自身在被改变;使客体的自然主体化,因为自然也在改造人。 “实践既是消除主观性与客观性各自的片面性、使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的活动,又是发展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造成主体与客体新的矛盾的活动。总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④。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伴随着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其结果是人成为具有客体性的主体,自然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最终在深化和扩展中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2版,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孙正聿著:《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篇9

摘要:本文历史态的梳理了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活动,着重关注学者们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焦点问题的讨论,进而理清焦点问题争论的理论分歧所在,客观的呈现《巴黎手稿》美学研究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正确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问题找到理论突破点。

关键词:实践;美的规律;异化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转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它是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诞生地,其哲学思想呈现出了古典哲学向新哲学过渡时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它也给后世的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争论,同时其哲学世界观的转型,也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引发了新美学的诞生,可以说国内美学的发展是在研究讨论《巴黎手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进程以焦点问题讨论和时间维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问题和三个时期。

一、“新美学”研究时期

四十年代是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开始尝试初步的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但是研究还不深入,《巴黎手稿》的基本美学问题还没有全面的提出,还没有开始大范围的争论。

1937年6月15日,发表了《我们需要新的美学――对梁实秋和朱光潜两位先生关于“文学的美”的辩论的一个看法和感想》的文章,认为旧哲学的改造要依靠历史唯物主义观来改造,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是为新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1]1947年,蔡仪发表《新美学》一书。其中有多次提到了《巴黎手稿》的内容,其中就包括“美的法则”和“音乐的耳朵”等。[2]

二、实践与美的关系研究

五六十年代是美学的初步研究阶段,一部分学者开始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立场来批判古典唯心主义美学,他们认为《巴黎手稿》中的感性对象性劳动的观点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该以《巴黎手稿》中的基本哲学观点来作为新美学的哲学基础。此外部分学者还讨论了“美的本质”、“美感问题”,学者们还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等问题,学者们有意识的开始用《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来解读美学问题,《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开始被正式的提了出来,例如“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等,这一时期《巴黎手稿》基本美学问题开始正式形成。

1956年,李泽厚发表了《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一文,开始运用《巴黎手稿》中“人化自然”与“异化”等概念来论述“美感、美与艺术”等问题。[3]1957年1月9日,李泽厚发表《美得客观性和社会性―――评朱光潜、蔡仪的美学观》一文,提出自然美也是有社会性的,认为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可以看出李泽厚是从《巴黎手稿》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来论述审美活动。1960年朱光潜发表了《劳动生产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美学的实践观点》一文,提出应该用《巴黎手稿》中的感性对象性的实践观点来解读美学问题。1960年4月,蔡仪在《论朱光潜美学的“实践观点”》一文中,蔡仪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的观点就是实践活动,就是劳动;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一理论应该放置于实践活动当中去理解,具体就是指劳动,即主体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物化。”1962年李泽厚发表了《美学三提议――与朱光潜同志继续论辩》一文,认为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同时提出“美感的矛盾的二重性”、“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的观点,同时指出朱光潜美学是以唯心主义为基本哲学基础的。李泽厚自此基本上形成了他以“自然人化”为理论基础的实践美学的观点。

在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巴黎手稿》中的实践的观点成为大多数学者解读美学问题的基本哲学依据,大多学者都讨论了实践和美的关系的问题,八十年代李泽厚发表了《审美与形式感》一文,以《巴黎手稿》中的实践观点为理论依据,提出“积淀说”,同时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提出“文化心理结构”等学说,建立了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思想,进而构建了他的“客观社会派”的实践美学观。[4]

朱光潜发表了《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美学的实践观点》等文章,也是运用《巴黎手稿》当中的实践观点做为美学解读的基本依据,认为审美活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美感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形成的,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就是一种实践关系,可以看出朱光潜是从实践的关系的维度来解读审美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才能达到统一。此外刘纲纪、陈涌、蒋孔阳、朱立元、王南等学者也从实践的维度来谈论审美活动,认为美的问题应该在实践活动当中去寻找答案,《巴黎手稿》的基本哲学立场为当代实践美学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对于美是什么问题的讨论,容易受到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束缚,造成对美的形而上学的解读,对实践的哲学的真确解读成为对美的解读的前提。

三、“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

在五六十年代,“两个尺度”的美学问题还没有成为美学争论的焦点。

到八十年代,“两个尺度”的问题开始被当做一个正式的美学问题被讨论。在讨论中主要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内在尺度”就是物的尺度。蔡仪认为“物种尺度”是指该种事物的普遍本质特征,是该物之所以为该类的一般本质,而“内在尺度”是指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事物之所以为它自身的本质特征。“两个尺度”实际是一个尺度。实际上蔡仪关于“两种尺度”的理解仍然是将“内在尺度”放置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下考察,所以是忽略主体存在的一种考察。还有部分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认为“内在尺度”是物的尺度。如程代熙、墨哲兰等就是从翻译的角度来阐述内在尺度的问题。[5]第二种观点认为“内在尺度”是人或主体的尺度,其中应必诚就认为“内在尺度”实际上是主体的人的尺度,认为客体是不具有社会规律的,实际上应必诚的这种解读方式还是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第三种认为“内在尺度”既包含主体尺度,又包含客体尺度,是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内在尺度“问题的讨论导致学者们开始研究”美的规律“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客观的,主要代表是蔡仪、陆梅林、汤龙发等。蔡仪认为“美的规律”是客观规律,完全站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独立的客体。坚持“美的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学者还有陆梅林、程代熙、王善忠、曾簇林等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朱光潜,认为“物种的尺度”是指物种作为主体的尺度,认为“内在固有的尺度”则是指对象本身的尺度,完全承认对象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6]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人的尺度,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荧、高尔泰。

第四种观点是用实践的观点来解读“美的规律”,认为“美的规律”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活动中,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判断来进行生产,实际上这里已经在用对象性理论来解读审美实践活动,将“美的规律”的讨论放置于实践范围之内来考察,表明审美实践活动是渗透有主体的因素在其间的。

对于美的规律的解读的前提是如何正确的解读人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一体的互动过程,割裂两者都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都是缺乏实践基础的片面活动。

四、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

在中国,七十年代末以来,对《巴黎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探讨成为一股热潮,这种探讨首先是在哲学层面上开始的,其中主要涉及人道主义方面的探讨。在美学层面,异化劳动能否创造美的问题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并且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蔡仪发表于《美学论丛》1997年第一期的《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一文中,蔡仪认为不能用异化劳动来解释美,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

第二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能够创造美。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蒋孔阳、陈望衡等。1980年蒋孔阳在《美的规律》一书中,认为异化劳动与人类的自由劳动不同,自由劳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异化劳动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阻碍,但仍然能创造美的事物。[7]

陈望衡在《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兼与蔡仪先生商榷》一文中,对蔡仪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异化”和“对象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应该把“异化”和“对象化”对等起来。朱立元在《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论马克思与美学问题》一书中,认为“异化劳动”具有“两重性”,这个结论的原理来自于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即劳动的具体方面和抽象方面,朱立元认为“异化劳动”也同样如此,也具有“二重性”原理,即“异化劳动”在具体方面创造使用价值,即创造美的产品,在抽象方面创造交换价值,朱立元认为异化劳动是劳动的特殊形态,异化的是劳动的抽象方面,而具体劳动方面则没有被异化,异化劳动也是劳动,他同样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只不过是在抽象的产品价值的所有权上发生了异化,应该看到异化劳动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产品的抽象价值所以权的异化导致主体的劳动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主体在一种“非人”的状态下劳动,对主体审美创造性起到了消极影响[8]。

总之,在解读异化劳动时应该看到异化劳动积极的一面,对劳动的解读仍然是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巴黎手稿》中透露出的人的概念的正确解读,才是劳动概念正确解读的前提。在什么样的哲学层面上去解读人,决定着对美及其审美活动的解读的理论高度和视角,应该看到对《巴黎手稿》美学问题的解读有一个总的趋势,就是在哲学视角上开始摆脱主客二分的肢解式的哲学思维方式,开始将美学问题置于一种关系情境去解读,而实践这个概念恰好契合了这种理论趋势。

五、结语

《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的解读应该是建立在《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解读的基础之上的,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解读成为美学思想解读的灵魂,合理正确的挖掘《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所采取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将《巴黎手稿》置于德国古典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背景之下,客观的呈现《巴黎手稿》的在思想史上的位置,准确的定位《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然后以这个哲学思想为基础才能客观的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纵观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解读历程,可以发现在其美学思想的争论的背后往往是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不同解读,所以继续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解读仍然是美学思想解读的基础性工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蔡仪.《美学论著初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4]李泽厚.《审美与形式感》[J]《文艺报》,1981年第6期。

[5]墨哲兰.《人的本质与美的规律―就的一段译文同程代熙同志商榷》[J].《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6期。

[6]朱光潜.《马克思中的美学问题》[J]《美学》第二期。

篇10

[论文摘要]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人的主体性”是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人的需要”是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人的发展”是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实践主体;入学;“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发展”

人学的相关理论,蕴涵着对“人”的丰富、深刻的观点阐述。尤其是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论述上,对于指导当前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人的主体性”: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不仅是人学理论的内核,还是包括理论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同时也是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理论的重要依据。人学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现实要求,这对于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这与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相呼应。学说的理论出发点和基本立场不是其他,正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其实,在内含着人学理论的所有经典著作中,不论哪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展开,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皆表明:“现实的人”是理论研究的认识前提和出发点。这个“人”的界定,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而且作为“现实的人”,其首要的特质就是主体性,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力的人,同时又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的、进行历史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

那么,如何实现“‘现实的人’能动地表现自己”?如何凸显“人”的现实性及其创造力?这就需要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种主体性的自我觉醒与激发,正是我们的时代强音——“以人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正是我们理论教育教学充盈无限创造力的重要源头之一。高校理论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将理论传授给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交往的活动,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构成的师生实践共同体,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意识和理念。其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现实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其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作为教与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处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高校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探讨的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何者为“人”、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因此,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本”,不仅从实践上要求对师与生主体性的共同重视,而且从目标追求上要求师与生主体性的共时发挥与运作。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的完成,恰恰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师生共建共享,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正是由于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有可行性,从而使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诠释和渗透更有期待性,最终使教学环境更适合师生人性的需求,适合师生共同体共时同步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人学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这与主动建构并完善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意旨相契合。人学实质上即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郾弘众所周知,作为“现实的人”始终处于因为不断面临新的社会交往实践故而不断更新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从而实现自身历史的发展与完善,但这仅靠主体的主动思维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以一定的“劳动”亦即一定的实践力去主动地改造社会、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改造社会的实质就是改造人与人之问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改变世界”的主体行动中,也只有在“现实的人”以“改变世界”的驱动力去发挥出主体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为或自我实现为“现实的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同时,人学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的,即在人的生成探究上,人学观进一步做了劳动创造论的应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认识、改造世界(社会),与认识与改造人自身(各种社会关系)是统一的,认识世界还不够,还要改造世界;认识你自己也不够,还要“成为你自己”(意即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的创造活动,现代人学观点之一)。同样地,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思想交往实践中,认识并成就具有完备道德情操和正面价值追求的师生共同体,并且与时俱进地关注师生及其两者关系的现代转型与重塑,“人的转型与重塑则是人的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这种转型与重塑,就是对师生发挥主体性、以其主体的实践力能动地改造、完善理论教育教学命题的现代诠释。这不仅需要师生教学理念上的共同主体责任意识,更需要其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共同自觉追求,师生不是教学课堂的旁观者,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的改造者、完善者。因此,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没有理由规避自身作为“现实的人”的共同责任。进一步说,从理论教育教学的终极意义而言,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师生在德育领域上共建共享的一致行动,相互承认、尊重、理解、关爱、塑造,从而不断改善异己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状。

二、“人的需要”: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

人学理论认为,人的劳动产生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人的需要(不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是推动人去生产、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初始动因;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根据人学观,“人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主观能动的内在需要。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人的需要。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根据“需要”的现实和能动的特性,对师生实践共同体的“需要”做出明确定位,真正走近实践主体本身,激发其自需自愿的潜能,最终提高理论教育的实效陛。

第一,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师生双赢为主要基调。社会实践与交往活动历史性地形成了具体的人的丰富个性和特质,而这种丰富的个性又决定了具体的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互动性。如,在实践的具体的理论教育教学中,学生对自我发展和需要的能动追求,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对称性要求,以使教师也应根据学生不断发展和需要的特点和规律,时刻要求其自觉地、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充实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和拓展教育方式方法对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需要,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满足他们的需要等问题必须有清晰地认识和实践。嘲当然,我们不可能满足师生的全部需要,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必需的。其关键是,应该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厘清师生实践共同体的主要需求、互动性需求,并有效整合,引导这种整合性需要朝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这是实现师生需要互惠双赢的前提之一。

第二,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精神动力为基本原则。一般地,教育活动就其实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嘲瑚理论教育更加侧重于包括信念信仰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培养与提升(这些蕴含在理论教育中的精神能量会不断地转化为师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智慧和人格),而精神培养与提升的原动力也是与人的需要休戚相关的。不论是教师或学生,建设或提升精神世界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就必须在一定的精神动力前提下实现。这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实质上就是师生在需求和价值层面上需要达到共识和融合,即立足于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等,以此为主要的精神动力产生强大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意识和自律要求,逐步感知如何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将自己的需要、发展目标及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内在地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上,当前对于作为高校理论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师生而言,其主体意识与教学活力的缺乏,正是与某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以特定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来激发、引导师生的精神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转贴于

第三,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换位思考为全新思维。在理论性和教学挑战性都相对较强的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色上来提设自我的需要和归咎对方的不足。如,若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一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这就失去了师生互动和谐、沟通有序的平台,很难实现“需要”的满足和教学利益的互惠双赢。只有打开师生原有的视界,切实理解另一方并再重新认识自我,从而使师生双方同频共振,整合为互爱和谐、共建共享的实践主体。

三、“人的发展”: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主体的立体而共时的发展,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统一。这种“发展”,有其特定的涵义,“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应于高校理论教育师生实践共同体,这种“全面的本质”的自我占有,是师生协调发展的一个整体实现过程,实践共同体不仅要实现整体的共时陛的发展,还要实现双方立体的多维的发展。学生一方的“发展”不是理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全面的“发展”,只有当教师与之实现共时的且又交互的发展,才能有助于高校理论教育教学切实取得实效性。按照人学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的外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实践主体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践主体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以及实践共同体双方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各自具体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实现各自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不仅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育力与学力的同向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交往实践中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社会属性的协同发展。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实践主体的劳动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人学理论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劳动是实践化的生成过程,人就是在实践的劳动中、实践的反思中得以不断自我发展的。这对于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而言,“劳动”即为教与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时陛的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快乐教学,并通过在教与学的实践中的反思,不断螺旋式上升为更新、更高水平的“劳动实践成果”——其中之一便是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的全面协同地发展,进而促进理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种“教学”不是单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师或生双方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生与生、师与生在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和谐有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促成发展、合力式发展,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发展的理论命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