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实践课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劳动实践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劳动实践课

篇1

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史宗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 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 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 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 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 》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 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 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 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 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 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 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 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 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 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 ”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 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 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 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 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 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 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 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 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 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 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 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 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 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 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 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 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 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 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 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 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 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 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 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 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 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 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 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 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 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 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 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 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 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 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 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 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 ,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 法。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 、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 具等。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 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 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 不同而异。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 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 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 表中打“√”。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 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 自己绝对不肯干。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篇2

然而,新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几代人的宠爱,自理能力的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中学生家长陪读现象,大学生人才招聘家长陪聘现象,足以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即便是在农村,独生子女们的自理能力也同样的缺乏。我校的升旗手中就有不少学生一开始不会系国旗,有时候系好了又掉下来的情况也发生过几次,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做饭,那可真是寥寥无几了。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有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迟到不找自己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索性发脾气;经常进行家庭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2、祖辈对孩子宠爱变溺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对孩子护短,更别说是让孩子自己做事了。有的时候还出现家长教育孩子,爷爷奶奶训斥爸爸妈妈的现象。

3、学校教育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活动课,实践课成了自习课、语数课的情况屡有发生,学生失去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有的老师以劳动为惩罚,致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

三、对提高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建议。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都是队员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队员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并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指导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低年级的队员上进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

2、加强家校联系,更新家长育儿理念。

爷爷、奶奶和父母不管怎样爱孩子,宠爱、溺爱,总之他们对孩子都很关心。这是教师、家长相同的地方,我们要从为孩子的将来为出发点,拉近家校联系,从而为家长接受老师的教育理念打下基础。学校要组织家长学校,定期做育儿理念讲座,有条件的可以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讲座。

篇3

小学《生活与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在小学《生活与劳动》课课堂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观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生活与劳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生活与劳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特定的社会场所,如:邮局、医院、车站等。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较窄,因此,对这些场所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使他们获得正确、鲜明的感性认识。通过参观使学生得到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单纯在课堂上讲解效果好得多。

以三年级《帮爷爷寄信》一课为例,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从未寄过信,邮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参观一下邮局,请邮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下邮局每一个窗口的用处,并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别人寄信的过程,那么这堂课还用得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吗?三年级还有一课是《邮政编码的用处》,上这堂课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参观一下邮局工作人员分拣信件的过程,并让工作人员现场介绍一下他们是如何根据邮政编码来分拣信件的,那么,学生对于这个费解的三级六位数的邮政编码也就不费解了。当然,参观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订出参观计划,明确参观目的,进行精心的组织,参观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参观后还须进行总结。

小学《生活与劳动》课本上有许多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每幅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观察校园花坛、树木、体育设施等,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访问农村、工厂、商店、宾馆、饭店等,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生产,观察要同说、做结合起来,使学生看得懂,说得清,会操作。

(二)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创造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较为狭窄,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我们要利用小学《生活与劳动》课中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激发学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适用"导入新课"的环节,可以产生一种"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外在的情境不断刺激与内在的好奇,需要不断撞击,不断协调,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自觉地参与学习和探究过程。

例如在教学《炒青菜》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了炒青菜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让学生尝尝自己炒的青菜并谈谈品尝后的感受。结果,学生纷纷汇报:有的说青菜炒得太咸了,有的说太淡了,有的学生将青菜烧焦了,有的还没炒熟……老师并没有批评,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失败或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出示了老师做的炒青菜,让学生观察、品尝。老师又提问:"你们还想再来做一次吗?"学生又跃跃欲试,气氛高涨。紧接着让学生再实践。经过多次操练,学生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炒出了油亮、细嫩、可口的青菜。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直至成功的过程,就是他们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只有创新的想象,才有创新的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机,美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第三册《有趣的面具》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多种漂亮的面具,直接展示给学生看,也可制作成投影展示。小学生看了多种多样的面具之后,感受到了美,从而激发了他们制作的欲望。教师这时便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这节课,我们就制作有趣的面具,希望同学们做得更美丽。"这样学生的情趣被调动起来了。这些形态各异的面具不仅唤起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这些面具的启迪,他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别出心裁的面具。他们都给自己的面具取了好听的名字,"猪八戒"、"孙悟空"、"多面人"……他们的创新意识被激发了。

《生活与劳动》课上通过想象,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作品思想活跃、开阔。所以在《生活与劳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每节《生活与劳动》课,都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学生乐意创新的基础。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生活与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活与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生活与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生活与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教学《塑料瓶的妙用》一课时,我先教学生做成了清新悦目的鲜花、树叶和花篮。接着让学生自由想象,自己设计符合自己意愿的装饰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一会儿,学生们分别制作出了发夹、垃圾桶、动物盆栽花卉等栩栩如生的作品。学生做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对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例如,在教学第七册《自制笔筒》一课时,教师只教了笔筒的基本设计思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并制作他所设想的笔筒,有一学生虽然设计出了笔筒,但是利用现有的材料很难制作出他所设计的笔筒,这时,我没有叫此学生重新设计,而是鼓励这个学生让他试着做一做,后来,他从家里带来的一些材料,真的制作成功了。所谓"触类旁通",正来自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得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得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学生的亲身感受体验和感知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其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获得关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结论,并发现创造性的结果。小学生的生理决定了他喜欢动手善于动手的特点。动手,可使人的大脑发达;动手,可使小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当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到创新成果时,他会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会激起他不断创新的兴趣。

五)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知识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这就要求生劳科教学构造知识教学圈,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生劳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能力的训练"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直线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譬如在教学《怎样乘公共汽车》时,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使学生学到如何乘公共汽车的知识:①找到哪一路车,看清方向;②停稳后按秩序上车;③乘车要有礼貌等等。其次可带学生到社会上实地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实践化。最后回归课堂,让学生谈谈乘公共汽车还要注意什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活化,实践创新。

篇4

[关键词]小学思品;情境;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65-02

[作者简介]曹卫东(1969―),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唐洪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儿童的出生并没有附着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符号,如果单纯拾起前辈那些已经经过证明或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以及道德品质进行盲目灌输,那只会毁坏学生心中那块洁白的“白板”。而体验式教学是以儿童为中心而展开的传授方式,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的教学手段,更是小学思品教学所应当择取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将从情节体验、生活体验、实践体验三个维度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摒弃腐朽学习方式,在体验中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真正习得有用的品德知识。

一、情境体验,改变单一说教式课堂

小学思品课所教内容一般为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所主导的主流价值观念,这种观念不是学生自发成长所能建构而成的,也不是学生能够凭空想象而来的,它必须依靠教育的形式,将之约化为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的常识性事物。而这个典型的约化过程又必须在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的情境之中进行。同时,这种情境的创建又有利于学生焕发主动学习精神,激起内心道德养成的内驱力。我们应当注重各种和谐、良好的课堂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尽情发挥潜能,充分体验品德的美丽,从而一步步搭建起自身强硬的思想道德基础。

例如,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通过罗列一系列名人或身边人物由于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要培养起积极、健康的兴趣和爱好,那这种“不痛不痒”的教养方式只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甚至激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所以,要让学生真心实意地了解课余生活,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就应当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如教师要引用名人的事迹,就可以组织一个调查收集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调查和感悟。而为了增强学生对兴趣和爱好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辩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时间,我们是否完全可以放弃我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辩论,通过正反两方的激烈辩论强化学生对兴趣爱好的认知和记忆。

二、生活体验,改变文本解读式授学

品德教育不像语文教育那般,把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静观和解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情感脉络上,相反,思品教学内容所携带的语义抽象性和观念高深化并不是依靠字里行间地寻觅就能获得通透的理解,就能获得淋漓的体验。其实,小学思品所教内容都是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对象的,都是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而且,小学生所怀有的感性思维和直观性学习等特质,又决定了小学思品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才能接近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那些对于自己来讲属于无“实用性”的抽象观念。

例如,在学习《有多少人为了我》时,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依靠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和汗水换来的”,从而培养起他们尊重劳动者以及热爱劳动的美好品格。但假使教师直接在PPT上打出这个对于学生非常有益的道理,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那么,即便这种最初的期望是充满善意的,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劳动者的辛酸和无私。所以,为了改变单纯的文本解读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者的行为,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如设计这样的填空: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我最喜爱的劳动者”的演讲比赛,对象可以是父母亲,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自己一面之缘的人,只要是自己对他怀有感恩之情的人都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流淌,培养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谢为自己辛勤付出的劳动者等。

三、实践体验,改变天马行空式学习

“学以致用”,说的就是要求学生要学会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当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样才能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才能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给予进一步改进。所以,如果小学思品教学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所教内容的本质含义和精神归属,而没有提供学生付诸实践和证明的机会,那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是一种空想的观念存在,他们不会觉得有任何必要或实用性。因此,结合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小学思品体验式教学应当解除学生“天马行空”式的学习状态,提供各种可供学生实践和证明的机会,让学生巩固道德观念,树立社会和行为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活用和体现这些基本道德和规范。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这个基本的公民素质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历史探究活动,即“请你探究李四光、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为什么会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讨论,围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做到爱国”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对讨论后的结果付诸实践,以表自己的爱国心等。

体验是一种深层次的对话,是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心扉,与教师、文本、环境以及社会等群体进行脉络交接的通灵关系,是学生个体潜能和个性的鲜明表征,也是儿童习得品德、实现社会化的最佳法则。因此,小学思品教学应当积极指引学生投入到美好的课堂情境之中,并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有创意、有收获的实践和认知。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篇5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集传统授课与互动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不同,主要将与学生成长和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各类主题内容作为其授课内容,通过课堂内外形式多样的融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在其中,并得到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切身体会和提高。将德育主题和内容生活化、实践化地融入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提高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感、道德品质。因此,探索综合实践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融入德育的意义

德育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始终,特别是小学生处在关键的年龄阶段,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均处于形成和发育时期,德育尤其重要。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科,在课中有效地融入德育一方面是本身的核心要求,因为德育目标的达成也是该课程目标的重要体现,也能更好地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融入德育的可能性

(一)综合实践课具有开放性,可以将德育主题加入其中

综合实践课不同于传统课程,它是一门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开放性的课程,其主题的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以及德育主题教育的需要而进一步细化和选择。在具体综合实践课开展之前,可以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心理接受能力,确定适合这一群体相应年龄段的主题,将德育目标以及德育内容渗透到主题中,以增强课程的科学性,丰富内容。同时,将刻板枯燥的德育主题加以生动形象化,与德育的融合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综合实践课具有灵活性,多样的方法使德育内容更易被吸收

课程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比如教师亲自示范各类礼貌用语的使用,尊老爱幼场景的呈现与模拟、主题小品表演等。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搬到社区公益服务中心、敬老院等校外,让学生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学习公益服务、爱老敬老等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升个人素养,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将德育的内容和主题得以“灌输”给小学生,培养良好个人品质。

(三)综合实践课具有综合性,与德育相融合丰富其课程体系

课程综合了各类通识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时采用不同方式方法将德育目标和内容渗透其中,可以有效将德育的核心内涵通过更加浅显易懂、贴近小学生实际的方式得以体现,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更好地接受德育,提升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素养。

三、小学综合实践课中有效融入德育的策略

(一)主题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

综合实践课并不像传统课程一样有固定的教材和大纲,进行这门课程之前需要确定一个主题,而主题的来源就是生活实际。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融入德育的过程中,务必重视主题的选择,因为只有贴近生活的主题才能够对学生有价值和意义,也才能够起到进行德育的作用。例如,利用重大纪念日,组织主题视频或动画观看,让学生感受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确定课程主题的时候应该尽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要研究与小学生年龄层次相当的心理接受能力合适的主题,比如设计发明一个工艺品,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由此,选定切合生活实际的主题是课程的第一步;融入德育,引导和教育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学习动机,也能够让学生从操作中认识自己、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二)教师亲自参与示范,真正实现做学结合

综合实践课的授课方式与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有明显不同,其上课地点不固定,教师作用也有差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主题的演示者、示范者,通过亲自模仿示范,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具体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如,“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为内容的实践课,老师需要示范并教会学生操作方式,并带头参与到清洁和美化环境劳动中,这样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提高了学生的行动自觉性。

教师需要在授课前将课程的主题与德育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深入对接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在演示示范的时候,将综合实践课设计好的主题以及德育内容让参与课程的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在教授“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时,融入德育,应告诉学生绿色环保对环境、对人类生存生活的意义。因此,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对教师的要求,则须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德育内容和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去思考如何用好的方式方法展现给学生。

(三)深入挖掘内容内涵,有效发挥其德育效果

综合实践课的实施为德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渠道,特别是丰富了德育的方式。以“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体验与表演游戏为例,通过给妈妈送礼物、和妈妈对话、告诉对妈妈的感情,让孩子学会理解、感恩。此外,老师也可通过挖掘其它主题,如让孩子自主回家做个节水小调查,并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带回课堂,老师组织并较好地将其融入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课程设置要切忌枯燥乏味,老师要学会把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多互动、多提问,引发孩子自主思考能力。因此,主题选择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特点,挖掘形象、鲜明、具有吸引力的主题。

(四)通过实践探求真知,贯穿个人日常生活学习

篇6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语文素养 原因分析 对策初探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城市小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缩小和改变这种差距呢?这是大批农村语文教师苦苦探求的课题。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并实践着,下面就谈几点体会。

一、原因分析

同样的课程标准、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师资,为什么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城市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课内原因。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是配角。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感受不到语文是有趣的、有用的。学生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普遍存在厌恶学语文的情况。再加上评价手段落后,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题偏难偏深,偏重于思想的挖掘和支解式分析,试题成人化倾向严重,且重视“读、写”等书面考试,忽视“听、说”等口头测试。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以一次考试论英雄。这样评价方式无不在打击着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二是课外原因。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地分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孩子放学后基本没有什么有益的社区活动可参加。虽然有时有较多的机会参加农事劳动,但农村家长普遍舍不得孩子吃苦,几乎没有意识引导孩子参加农事劳动。因而孩子们作业做完后只能看电视,或独自玩耍,生活非常单调。另外,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学习意识,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家庭中缺乏文化氛围。父母下班回家不是打牌就是看电视,几乎不看书读报,平时不能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家庭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的家长甚至反对孩子读书,认为“读书不如做题”。很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教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农村学生基本不爱读课外书。总的看来,当前的农村小学生怕语文、怕读书,生活单调,这是造成他们语文素养差的主要原因。

二、对策初探

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要让学生“爱语文”、“爱读书”、“爱生活”。

(一)改进农村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爱语文”。

我曾经在所在的农村小学三至六年级作过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态度。调查结果让人非常吃惊。有近七成的学生选择不喜欢语文,有七成的学生喜欢英语,喜欢数学的最多,近八成。为什么我们的母语教育会落得如此境地,竟比不上英语对学生的吸引?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语文课吸引不了学生,说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实际,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目前一册语文书有二十五六篇课文,这些课文要学一个学期,平均每篇课文需要2―3课时,花费2―3天。大部分课文近半数以上的学生一读就懂,而语文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教,整个程序学生早就熟悉了,他们觉得语文课没什么值得期待的,没有什么惊喜,加上教师的组织教学又是以中等偏下水平学生的基础为依据,无论懂与不懂,教师都要从头开始讲,所以学生觉得学语文没劲。可见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就必须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1.简简单单教语文。

具体说就是对传统教学进行一次加减法。首先做减法,减少语文课堂中不必要的程序,如中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等环节就可以省去。减少繁琐分析,课堂上教师需引导讲解的,应是学生不懂的或是学生可能忽视的地方,学生能理解的地方就不必讲。其次做加法,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绝不是通过每学期二十几篇课文的学习就能实现的,必须增加语文课的容量,语文教师增加一些和课文有关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阅读,如增加课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作者的其他作品和课文相关的知识,从而给学生大量阅读实践的机会,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感。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语文课是丰富的、充实的,这样的语文课才会赢得学生的青睐。

2.积极实践“对话式”语文教学方式。

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对话,让阅读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解读文本、文本对话、作者对话,共同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共同享受阅读快乐的过程。

3.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

教师要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出滋味、读出感受。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爱读书”。

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太少,单凭读课文,受益是很有限的,将十二册教材叠在一起,不见得比一部《红楼梦》的内容更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所以,在学生读透教材之后,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读课外文章,并利用时机举行汇报会,让学生介绍所读书名、文题、内容梗概等,从而吸收外面的营养来补充自己的能量。课外书不像正规教材那般严肃,对学生而言更具吸引力,只要是内容健康的,都可以鼓励学生多读。要知道,很多优秀作家并没有真正上过几年学,他们之所以成为文学修养深厚的作家,就得益于广泛的阅读。

针对农村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和无书可读的现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目标。

1.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家长为孩子的长远发展作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2.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虽然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书目、制定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

3.创设活动,搭建学生自我表现的平台。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能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爱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顾黄初先生在《语言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我们的思想工作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却没有生活的气息。综观农村孩子的生活,虽然生活背景广阔,但生活却很单调枯燥。父母不让孩子涉猎农活、家务活,不舍得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理,不重视和孩子沟通。孩子的自我意识、生活积累都较差。他们的生活除了上学,就是看电视,或是独自在家和玩具玩(现在农村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资源的意识,要大胆开放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

1.拓展学生生活空间,解放学生生活。

要解放孩子的生活,首先要解放孩子监护人――家长的思想。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有计划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如安排一定量的农事劳动、家政及自我服务劳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开展“我和家人面对面”的亲情互动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主动沟通,进一步认识、了解家人,感悟人生的艰辛,明确自己的责任;走进自然、社区,让孩子探索自然的奥秘,认识家乡……使得孩子们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历。

篇7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45-02

1 引言

生活自理能力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成长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以及提高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文中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简单照料自己的一种能力,包括洗脸刷牙、打扫卫生、整理书桌、叠被子等。在小学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设有生活与劳动这门学习日常生活与简单劳动的常识、技能课程。传统教师教课,教材内容枯燥、理论性强、操作性差,教师授课时也很难将操作的每个步骤都讲解详细,学生往往不能够一次性学会并能够应用。如给学生讲授如何洗衣服,由于对安全和卫生等因素的考虑,教师并不方便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如何洗衣服,那么依靠简单的教师在讲台上比划,学生在下面观看和想象,他们是不能够真正学会如何洗衣服的。再如给学生讲授如何钉纽扣,有些教师比较负责,会提前准备一些布和针线来现场演示操作,但毕竟教师精力有限,并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兼顾指点,那么就存在有些学生可能学不会的现象。

针对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

2 我国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非常多,一个孩子享受着多位长辈的照顾,祖辈对孩子极其护短,有时候还出现爸妈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便训斥爸妈的现象。如今很多家庭教育重孩子智力、关心躯体健康,却忽视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很多事情都不要孩子去做,缺乏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渐渐养成依赖。很多父母即使知道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也并不放在心上,觉着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便都不重要,以为这样才是爱护孩子,对孩子负责。作为孩子,他们一直享受着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关爱甚至溺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惰性、依赖心理变得越来越强。

在学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及升学率,学校普遍注重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较为轻视。此外,我国的小学教育以走读为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短,教师认为家长应该负责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就可以了。

其结果是,现在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缺乏独立性、自觉性,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有明显发展,但在生活上太依赖家长,不能自理,很多日常生活上的小事情都做不好,如早上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都需要家人帮忙,平常洗衣服、摆放餐具、整理衣物等都依赖大人。平时也经常看到,放学时,大人拿着已经削皮的水果在校门口等孩子,然后帮孩子背着书包,孩子一身轻松;还有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甚至出现帮孩子值日扫地的现象;有些学生早上赖床起不来以致上学迟到,不找自身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对他们发脾气。在现实生活中,在家里帮助爸妈做家务劳动的小学生也是少之又少的。

媒体曾披露过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的时间较其他发达国家明显偏低:美国1.2小时,韩国42分钟,英国36分钟,法国30分钟,日本24分钟,而中国仅12分钟。美国哈佛大学也曾有一个研究结论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进行比较,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并且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的差别。

综上可见,在我国小学教育中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3 基于微视频的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微课教学

微课是以教学视音频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主要就某个知识点或学科进行简短的讲解的教学活动。微视频时间设置比较简短,一般时长在5~20分钟之间。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适合运用到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中。本文以“叠T恤”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将微课运用于小学生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如下。

课堂前期准备,视频录制 微课具有多种制作形式,本节课教师采用情景录制的方式。教师一边实际演示叠T恤的过程,一边对该过程进行录制,最后给视频配上声音讲解,达到让学生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强调的地方,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加以说明,这样会让学生在跟着微课学习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教师在录制视频的时候注意把握时长,做到简短清晰,让学生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视频中去,不至于观看视频时间过长而开小差、视觉疲劳看不下去等。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播放微视频 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谁会叠衣服,会的举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然后让举手的学生站起来给大家分享叠衣服的经验,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调动起学生对叠衣服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随后,教师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如果学生一遍看不懂,教师可以再播放几次,强化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小组活动 为了方便学生互动交流,可形成四到五人一组,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用纸片或布片模拟T恤跟着视频进行折叠演练,较复杂的地方可以把视频暂停,教师单独进行讲解,也可以让不会的学生向会的学生学习,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最后评选出哪些小组做得最好,给予表扬鼓励。

布置作业,学生进行实战练习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叠自己的T恤,进行强化练习,有班级QQ群的可以让把叠T恤的视频或照片在群里分享;在家长的指导下帮助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碗筷等,下节课堂上进行学习分享。

归纳整理微课程,进行网络共享 教师整理微课,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共享,供学生其他时间自行下载,方便跟着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技能。

4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积极开展劳动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 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根据学生年龄、季节等情况组织一些小的劳动活动,如春天可带领学生举行植树栽花活动;举办一些小的竞赛活动,如整理书包比赛、打扫教室比赛、整理课桌椅比赛等。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对生活劳动产生兴趣和成就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篇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把小学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小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小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尽量给每个小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二)感悟小学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小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教师应该要学会感悟小学生的体验,正视小学生的情感反应,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

(三)关注小学生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生活

普通的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不断挖掘小学生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道德发展,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这样才能实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正确的思想。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理论研究应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开展科研课题研讨课和科研课题展示课,多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理论的探讨和交流,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让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名师多对农村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与讲评,这样既能有效的帮助农村教师进行教学的理论研究还能使小学生受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理论研究旨在更好的指引课堂教学的方向,旨在将知识的传输和技能的传授落到实处,并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小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题思想有效地进行分层次教学。创设能引导全体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所有小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激发小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让全体小学生的学习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实质性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并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动手操作,通过小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小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贵在有的放矢,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偏低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教学目标不明确。在课堂教学中,首要需要的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教学内容将无法突出重点,难点也不知如何去突破,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许多教师存在着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的问题,只依据参考资料去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因此含糊不清,表述不清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确定好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四、正确把握农村小学教师角色

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充当“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小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把握“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1.相信学生。相信小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

2.善于指导,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

.3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

五、积极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农村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二)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三)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篇9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也都同样呈现出这种差异。

篇10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时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如果不做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们失去信心和勇气。我们都知道,在实际的课程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学生遇到实践困境时,老师会因时因地进行指导和点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多多增加他们的体验,这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向往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感受生动的劳技课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愿选择合适合作的伙伴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和授课质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这种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缓解遇到困难时的学习压力,甚至可以要求教师一起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组合可以使原来不热衷参与活动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二、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实践到位

教师对劳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应该做到准确无误,讲解要规范、合理、明确,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应该利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直接的意思,同时要做到边讲解边示范,把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制作技术的关键,讲解示范的动作更要慢一些,让学生有时间观察、操作示范过程中的重难点,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操作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劳技课中的讲解演示、指导实践是劳技课的基本过程,讲授与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内容的两个方面,学生自觉参与积极的投入,真正做到领会老师的意图,主动地参与劳技课的制作与创造中,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与创新的最好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

劳技课也是学生的作品设计的过程,它展现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以及创造,要充分肯定和指导学生的作品,课程目标教学中也提到要展开劳动与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统一。教师要想正确引导学生,首先要有好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简单地指导学生动手设计变成指导学生有思想、有方向地参与劳技课中,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丰富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创新精神。应该摆脱学生在劳技课上只是单纯模仿,被动、机械地仿制教师提供的成品,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同时提出自己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丰富劳动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领悟作品内涵,让学生明白作品的重要性。

四、积极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问题情景以及设计上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创新欲望,劳技课的内容决定了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好的课堂设计为学生学好知识、提升创新意识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可以设计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创新,把学生的创作兴趣延伸到课外。另外,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予以肯定,找出作品闪光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所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肯定学生的作品,在赞叹声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严字当头,上好劳技课

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掌握知识的促进剂,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去思考、去准备,积极开启智慧的大门。小学开设劳技课,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认识上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劳技课和普通文化课有所不同,文化课老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在劳技课上学生按实际操作自己动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但是这种课程上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嬉笑打闹现象。为保证良好的教育秩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将严格的要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老师也应做到操作步骤认真完成,演示规范。

六、提高劳技课的灵活性与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