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计划和预算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计划和预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辅助核算;精细化管理;数据透视表;多维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15
[中图分类号] F275.2;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23- 03
1 前 言
辅助核算是会计信息化软件提供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在会计信息化特定环境和方式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核算方式,它采用传统明细账会计核算原理,同时兼顾了会计信息化处理方式的特点。在会计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辅助核算得到了各大会计信息化软件开发商的青睐,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几乎所有财务软件都提供了辅助核算功能,并在会计信息化实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目前对辅助核算的使用仅停留在表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仍是狭隘的、不准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精细化管理方面对辅助核算进行研究,以促进对辅助核算功能的深入认识及全面运用。
2 财务部门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精细化的管理思想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它改变了传统管理理念中粗放的管理方式,转而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以及微观的层面,这也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源于生产领域,目前已经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
财务部门是企业信息的集散中心,会计人员肩负着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的职能,精细化管理在财务部门中主要体现为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和精细化控制。
(1)精细化核算:这是管理者清楚认识自己经营情况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这就要求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有关的行为,会计人员都要进行核算,会计人员应该提供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尽量多的信息。
(2)精细化分析:精细化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对重点的财务变动和业务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各自分析的角度不同,需要进行全方位考量,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从多个层次去跟踪,从而找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发现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业务、客户和供应商,发现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增加企业价值。
(3)精细化控制与预测:监督与控制是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能,精细化控制要求会计人员做好全程监控,从小处着眼,及时反映单元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
精细化控制是在精细化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财务部门精细化管理最根本的内容就是精细化核算与分析。核算与分析做到位,控制就会事半功倍。
3 精细化财务管理运用辅助核算的必要性
3.1 辅助核算协助推动精细化核算
精细化会计核算要求会计人员在核算的过程中,将账务尽可能地进行分解、细化,通过详细的账务来全面、完整、多维度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若利用传统的核算方式,经济业务的很多方面信息由于设置会计科目的局限性,在进入会计系统之前就被过滤、剔除。而作为账务处理的一种补充,辅助核算可以通过核算项目的设置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目前国内主流财务软件中的辅助核算中大都具有客户核算、供应商核算、个人核算、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等功能。其中,项目核算功能可以通过自定义设置项目来满足企业内部更多的管理需要,比如制造业中产品成本项目的核算、各环节成本与收益项目的核算、各地区的营业收入核算、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核算等。项目核算是对客户核算、供应商核算、个人核算与部门核算的延伸与补充。辅助核算因为不同于传统明细科目体系额倍数编码原则,各项目之间完全相互独立地编码,增加核算项目的繁杂程度与工作量大大小于明细科目体系,所以,只要对项目设置得当,广开思路,对各个会计科目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根据需要了解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设置辅助核算项目,项目核算连同其他4个辅助核算功能就能实现精细化核算所要求的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3.2 辅助核算帮助实现精细化分析
精细化分析要求对经营和财务进行全方位考量,多维度分析经济问题。辅助核算预设的核算项目可由不同的科目共同使用,能够实现多个科目对同一个项目的共享;同时,一个科目可以关联多个项目,使不同项目共享一个科目的数据。这种双向关联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会计科目核算体系下只能进行纵向查询的问题,使管理者能从多个维度对各种情况进行交叉查询与分析。
如图1所示,在辅助核算下的查询与分析中,完全不同于传统核算方式下的多级关系,会计科目与各项目之间更倾向于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多级明细科目核算方式下,如果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设商品二级明细科目,在“商品”下设“地区”三级科目,那么要查询在某个地区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就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现差错,这对于从会计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是非常不利的。而运用辅助核算功能,这种不便就可以得到克服,各地区不同商品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不仅如此,辅助核算由于能够进行精细化核算,对生产经营状况都能利用很多个项目进行反映,所以管理人员可以从更多维度进行细致查询与分析。如图1所示,管理人员可以从客户、供应商、业务员、部门、商品、地区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的网状交叉分析,从中挖掘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辅助核算使对生产经营的分析成为一张交叉重叠的网,通过实现多维度的交叉查询与分析,符合精细化分析中全方位考量、多角度分析的要求,对推进精细化管理有重大作用。
3.3 辅助核算保障落实精细化监督与控制
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精细化目标的落实,实现责、权、利的全方位控制。这就要求把每一个工作目标单元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员工身上,不留死角,真正做到“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要求精细化地控制成本及费用,对人、对部门、对物、对环节、对项目等发生的费用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目标的落实离不开对执行情况的监督,精细化管理中要做好偏差控制,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在辅助核算中,可以利用个人核算、部门核算、岗位核算、实物核算、费用核算以及工作环节核算多项交叉使用的方法,对个人、部门与岗位各自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映,从而找出与标准之间的差距,考察其对责、权、利的实现,落实责任归属,划清责任,督促员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提高效率,进而保证精细化管理的贯彻与落实。
4 辅助核算在财务部门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如上所述,辅助核算对于推动财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精细化管理需要会计人员对辅助核算功能的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运用辅助核算才能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或者对其做怎样的改进,才能使它最大限度地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呢?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转变传统核算观念,树立辅助核算思想
辅助核算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中,辅助核算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传统核算所不具有的优势。而目前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在企业中的运用日趋广泛,所以,财务部门全面利用辅助核算功能是大势所趋。但在实践中,人们对辅助核算的认识并不全面,认为它是财务软件中可有可无的功能,传统的核算方式仍在财务人员的工作中大行其道。所以,要用好辅助核算功能,必须改变从传统核算方式出发来挖掘软件功能的思路,转而将软件所具有的辅助核算功能创造性地应用到业务管理之中。会计人员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充分利用辅助核算的功能,在账套设置的初始阶段就对它有足够的考虑。
4.2 充分利用项目核算,实现数据采集精细化
项目核算功能是辅助核算的一大亮点,它使辅助核算有了极大的拓展与延伸。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全方位、多角度,所以对任一科目、任一账户都有很多方面需要关注,而这仅利用客户、供应商、个人、部门4项核算功能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利用项目核算进行拓展。在强化使用项目核算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科目进行分析,考察企业对这个科目需要了解哪些层面的信息,或者反映哪几个方面的细化信息才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再将这些方面的内容反映在项目目录中,并在科目设置中进行选择,而不是机械地、按照以往经验地使用软件初始设置而不加以智慧化的拓展与选择。
4.3 结合Excel软件,实现财务分析精细化
要实现精细化分析,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就要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各种数据分析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财务软件所具有的仅是数据查询功能,它提供的数据分析或财务分析功能十分单一。Excel是一款以数据处理为核心的软件,它所具有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十分强大,能完成人们大部分的数据处理需求,而其中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则可以实现多维度分析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财务软件与Excel结合,充分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实现精细化财务分析。
将通过辅助核算方式得到的数据导入到Excel中,经过基本处理得到标准化格式的数据,这种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正是进行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如果要了解某科目下各项目的情况,则将会计科目字段拖到数据透视表的页字段区,将相应的项目对应的字段拖到行字段区,将金额拖到值字段区。以项目为客户举例,将客户字段拖到行字段区,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来自各客户的销售收入一目了然,其他项目同理也可得到结果。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与某客户有关的会计科目及其数值,同时还可以通过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各种交叉查询。另外,对值字段区的数据显示方式进行修改,还可以得到不同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日期拖入相应区域,则可以得到各项的趋势关系等。
数据透视表的主体部分是一个二维表,但页字段区的改变则可以使数据透视表呈现多维立体结构。当页字段区中有一个字段时,数据透视表是二维结构;有两个字段时是三维立体结构;以此类推。多维度分析的要求就可以通过页字段的拓展来实现。如图3所示,将多个字段放入页字段区,将符合页字段所有要求的金额信息反映在值字段区,就得到了一个八维立体图表。只要需要,便可以得到更多维的数据透视表。借助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实现精细化财务分析中所要求的多维交叉查询分析,将数据透视表的所有功能充分利用起来,精细化分析基本可以达到极致。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志明. 如何实现从辅助核算向辅助管理质的飞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9):43-45.
[2]张有峰. 电算化环境下辅助核算的组织形式与应用优势[J].财会通讯,2008(3):92-93.
[3]柯明,李斌,邱红. 利用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实现业务进程监测[J].会计之友,2009(8):76-78.
[4]吴勇军. 浅议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管理[J].财会通讯,2008(6):116-117.
篇2
关键词:环境财务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财务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企业环境财务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强化企业环境财务成本会计核算的措施
第一,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会计确认。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确认是环境财务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准确地确认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才能正确地核算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从而为环境财务成本控制提供基础。如果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一是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环境保护。总之,不管环境财务成本是否会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只要它们能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利益有所贡献,则可以将其视为企业所支付的一种代价,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如果环境财务成本并不会在来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如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成本等,这些成本并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会计计量。企业环境财务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财务成本的特殊性,环境财务成本的计量同时还应特别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计量环境财务成本时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即企业坚持双赢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同时企业环境财务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环境财务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动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这就要求环境财务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同时在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信息披露过程中,应辅以其他的计量单位,适当考虑使用实物或与自然环境相关指标的计量尺度形式。
第三,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会计信息披露。为了使利益相关人或信息需求者详细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企业还需以一定的形式对其进行披露,才能使其做出有关环境信息的正确决策,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与传统会计信息不同,由于环境财务成本信息中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并存,定量信息中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并存,所以可以将环境财务成本信息划分为货币性信息、非货币性信息以及记述性信息三类。货币性信息的核算是重点。只有货币信息核算才能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利润相联系并统一起来。
二、强化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环境财务成本会计核算不是终点,它的最终目的是对环境财务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企业的相关环境决策达到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管理是环境财务成本核算的延伸。即环境财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财务成本核算所提供的环境财务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环境财务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因素加以控制,达到相关环境法规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目的的过程。其具体措施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
第一,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环境资源和环境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少到最小,最终设计出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产品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
第二,绿色制造。传统制造活动是在其过程的末端对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法规的正常排放标准要求,减少罚款成本。但是,这种做法一般只能满足最低环境法规的要求,是一种被动的、低层次的环境财务成本控制战略,并且投入大,费时费力。绿色制造是指对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标要求,即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将废物减量化、循环利用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在绿色制造中,绿色采用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持有“生态”的观念,尤其是对某些食品企业来说,每一种添加剂或催化剂原料都极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身心造成伤害,而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造成大量的运输包装费,还有储存保管和处置成本。因此改进采购活动可以达到减少相关环境财务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山.环境财务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
2.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财务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
篇3
关键词:功能强化研究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水平 提升
众所周知,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体制改革过程中,影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步骤就是会计核算在其中的有效性功能发挥,只有做到充分开发会计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功能性潜力,不断提升管理开发力度,才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稳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强化会计核算功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就发挥会计核算功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以此作为寻找具体会计核算功能强化的道路,从而确立会计核算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的有效地位。换句话说,提高核算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比如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会计人员所在的团队的集体配合,凝聚力,团队创新能力,团队文化的培育等各方面要素的整合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不仅要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软件要素,还应充分重视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夯实,比如要不断注重企业财务的安全系统保障,比如互联网的安全开发,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更新升级等。下面文章从为什么要发挥会计核算功能即其存在的必要性及怎样发挥会计核算功能、强化使用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等几个方面探讨具体的措施、方法,以求教于学界方家。
一、会计核算功能强化的必要性及有效性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关键是发挥以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只有充分认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重视会计核算功能的发挥,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具体来讲,只有打破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更变旧有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走向市场,不断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就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在很多的企业存在着财务管理模式呆板,手段落后的情况,因此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扭转当前会计核算失范的困境局面,是本文探讨的出发点之一。
日益淡薄的企业财务管理危机,使得企业对成本控制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意识。就目前的分析而言,我们知道,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过度关注眼前利益,不注重企业长远的大规模发展,换句话说忽视了企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只是单纯依靠资金的外在规模化收益,而忽视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财务管理改革,正所谓“因小失大”,企业只懂得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不懂得从内部财务改革来改善当前的困境,众所周知的问题,日益先进的技术引进和规模化的资金输入,靠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成本的边际效益。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还有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扬,以及可变成本如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只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投入,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很不利于企业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加不可能稳固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的发挥。
目前很多企业对会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注重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而对自身财务管理功能中的成本效益重视不够,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控制的关键作用不能很好发挥,不利益科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财务管理体制。
制约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会计核算功能的缺失,这是一个重要的弊端。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会计核算的软件开发滞后,不利益财务控制。二是会计核算中统一核算的规范化问题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缺乏透明性和精准性。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视域下的会计核算功能叙说
通过以上对会计核算功能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强化会计核算功能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功能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会计核算功能的策
略性研究。
企业要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充分重视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一方面要建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实施预算管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的业务知识培训和锻炼,要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建设,有效区分企业经营计划和企业预算管理。
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大家都知道,只有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断扩宽财务管理的有效适用面,在财务预算、财务运营、财务结算等全程的经济活动运行,建立全面的控制监督体系,加强企业的成本预测。
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强化企业会计核算功能,改善企业竞争乏力的局面,创造企业市场经济条件的繁荣发展事态,不断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愿景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支持国民经济的有效平稳增长。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几对矛盾关系,提高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更新升级会计核算的硬件设备,特别是相应的软件要更新换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会计核算的精准度,强化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预算;起点;战略财务计划
关于预算起点,目前学术界存在着生产起点观、销售起点观、利润起点观、不同阶段不同起点观。这些观点是与过去不同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立足于当今已经发生变化的经济环境,现代企业的预算起点是什么?对此,本文提出一个新观点: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作为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
一、各种预算编制起点观点评述
关于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1)以生产为起点。约20年前,我国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和企业管理教科书中,在谈到预算编制时,一律主张从生产开始。(2)以销售为起点。1980年以后,我国引进的西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一律主张销售是编制预算的起点。这种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3)以利润为起点。2000年,杨雄胜教授组织的关于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63.5%的企业以目标利润为预算编制的起点。(4)认为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编制预算的起点不同:初创期以资本为起点,增长期以销售为起点,市场成熟期以成本控制为起点,衰退期以现金流量为起点。
预算观念的形成有赖于经济环境,有赖于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第一种观点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所有制相适应的。1980年以前,我国国家代表全民拥有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之间的供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是通过国家计划部门统一调配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企业只是执行国家指令的“生产车间”。在供给短缺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生产决定销售。因而类似于预算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编制的起点是生产。
第二、三种观点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市场的约束。销售决定生产,生产决定设备、材料采购和人员聘用,进而决定筹资与投资,因而第二种观点认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销售。销售起点观基于两个重要假设:销售是利润的唯一限制因素,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动是一致。但是,销售并非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二者变动有时也不一致。现实中,存在着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如外贸企业亏本出口;也存在企业成本费用因控制不佳而造成利润偏低或亏损的情况,因销售起点观隐含的假设是不准确的,销售起点观亦不科学。第三种观点主张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是基于销售起点观的假设在现实中不成立而提出的。笔者认为,作为预算编制起点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从起点出发按照内在逻辑性进行推导,应该能涉及经营预算、专门预算、财务预算等所有的预算。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只能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不影响当年的利润,所以以利润为起点的预算无法将这两种活动的预算包容进去。也可以说,以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基于没有筹资、投资活动的假设。笔者认为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生活节奏还不够快,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不多,假设不存在筹资、投资活动还大致符合现实。另外,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环境变化慢,产品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慢,所以在管理中多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可以将当期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在以销售作为利润的唯一约束因素时,可以销售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因此可以说,利润起点观、销售起点观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关于第四种观点,笔者认为,在相同经济大环境下,同一企业预算编制起点只有一个,然而不同起点观将预算管理的重点与起点等同起来,实际上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别。起点是预算编制起始点,而重点则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或主要的部分。
二、现代企业预算编制应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更新加速,企业所处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投资活动日益增多;在发达资本市场条件下,带动企业的筹资活动也日渐增多,再假设企业没有投资、筹资活动则是脱离现实的。当年投资、筹资活动的安排分别通过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进行。预算起点应该站在包括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所有预算整体角度考虑。以利润作为编制预算起点是基于没有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前提下而提出的。而在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的情况下,预算编制的起点显然不能再是利润。从现实情况看,现代企业不再看重眼前利润,而日益重视长远利润,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润,甚至忍受眼前的亏损。因而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利润,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再以利润作为出发点编制预算显然存在缺陷。
那么,现代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到底是什么?预算是一个财务控制系统,它与财务控制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应将预算置于整个企业财务控制大系统中考察其编制起点。预算是企业财务控制动态模式中的一个环节。
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企业不得不从长计议,注重战略管理。首先,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制定财务战略,而后根据财务战略制定战略财务计划,以保证财务战略的实现。其次,战略财务计划是执行财务战略而决定实施的、主要对未来项目投资做出的安排。如果说财务战略是财务控制的总体方向,那么战略财务计划便是朝这一方向前进的路线,没有这条路线,企业就像航海的船一样容易迷失方向。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是3年、5年、10年等,具体年限可根据企业集团具体情况确定。第三,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内,可编制责任中心预算。如果没有战略财务计划的时间框架,而直接编制预算,则会强迫企业在预算阶段考虑大量的战略问题,这样可能产生信息过载、对战略方案考虑不周、忽视一些选择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资源分配决策的质量,因此战略财务计划不可缺少,每年预算编制必须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所以笔者从财务控制动态模式角度考虑,认为战略财务计划是编制预算的起点。企业应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投资、筹资长远安排,编制投资预算、筹资预算;根据战略财务计划中对经营活动的长远安排,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目标利润,编制经营预算;最后根据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经营预算,编制财务预算。
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从国外有关学者的论述中得到印证。美国的罗伯特n·安东尼、维杰伊·戈文达拉扬在合著的《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中写道:战略计划在预算编制之前,并给每年制定预算提供一个框架;预算的目的之一是为战略计划作进一步的安排。
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密切预算与战略财务计划的关系,真正执行战略财务计划。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具有满足目前需要的冲动,表现在财务方面,则倾向于当前利益,特别是在事务繁忙的情况下,往往忽视更为重要的未来计划。强调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则可以强迫企业做出长远计划,通过预算将战略财务计划落到实处,避免战略财务计划成为空中楼阁的情况发生。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已经转移到战略的竞争,谁的战略正确,谁在商战中获胜的把握就大。我国已经加入wto,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企业必须重视财务战略、战略财务计划。以战略财务计划为起点编制预算,可以促使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战略财务计划,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三是可弱化经营者的自利行为。从战略财务计划开始编制预算,将经营者预算行为约束在战略财务计划的框架下,可防止其为了私利而突破战略财务计划,从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能够某种程度地约束经营者的自利行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市场意识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办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①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②预算不全面。虽然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但这种预算也仅立足于学校的财务部门,没有涵盖全部资金收支,无法体现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影响学校对资金的综合利用。③预算缺乏约束力。一方面,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有待进行充分的论证加以修订,无法调整和优化收支结构,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降低;另一方面预算监督不力,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2.高校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的大规模合并,扩展以及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拓展办学空间,纷纷贷款搞建设,但很多高校缺乏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现实情况中很多高校都没有对贷款风险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估。由于贷款规模过大,学校每年仅偿付利息就需要很大开支,给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加上贷款结构过渡集中,在还贷高峰到来时,学校还处于建设工程收尾阶段,每年还本付息将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3.内部控制不完善。①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部分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或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不健全,控制也不严格。②内部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③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高校既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行同摆设。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财务预、决算工作,强调财务计划和控制能力。随着高校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学校必须从整体出发,按照多元化筹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财务计划管理。综合财务计划反映了高校全部资金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并将综合了的高校整体财力进行总体平衡,从而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合理制定的综合财务计划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克服投资上的短期行为,是节约支出和减少损失浪费的前提,反映了高校经费管理、调控的能力。只有加强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才能克服目前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高校综合财务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重新衡量、评价、判定各类费用支出因素的必要性和适度规模。其目的就是要杜绝不公平的预算分配,消除不合理,强化预算约束,使预算更具科学化。
2.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为了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校内经济秩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制度。一方面要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部门及上岗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另一方面要考虑内部控制措施执行的成本,制定出最佳内部控制措施以配合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各项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强化风险管理。①对于一个高校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损失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财务管理者没有树立充分的风险意识,那就意味着困难和危机即将来临。财务人员只有建立充分的风险意识,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或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将风险消除。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就是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便于风险信息传递的一种风险预防系统,它可以使风险信息源、风险信息传输系统和风险管理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高校要想有较强的“免疫力”,应设置和启动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的预防。首先,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与财务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目标因素、制度因素等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对因素变化的动态分析中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次,建立一个便于风险信息情报传递的风险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绿色通道”,可以使财务人员能够从各个渠道及时、准确获得风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迅速地传递给其他信息使用者,从而很大程度地保证风险信息传递的真实、准确、快捷和高效。再次,要对风险有超前决策,尽可能使风险消除在潜伏期。财务管理者应对发生风险损失前显示出的征兆充分给于重视,及时采取措施,矫正和扭转这种风险现象,做到防微杜渐。新晨
三、结束语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理财的核心作用和龙头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财务管理是高校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对于办学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进行全面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高校资金运动的所有方面,因而也称其是一种管理资金的艺术和科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校财务风险
(一)、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地增长,而财政拨款投资甚微,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只能向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的招商引资等,造成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还本付息严重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导致经费的非正常运转。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造成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扩张,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根据国家银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办理了融资贷款。从目前来看,一些“盲目巨额”的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直接冲击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预算不全面。虽然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但这种预算也仅立足于学校的财务部门,没有涵盖全部资金收支,无法体现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影响学校对资金的综合利用。预算缺乏约束力。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有待进行充分的论证加以修订,无法调整和优化收支结构,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降低;预算监督不力,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从;投资规模不受学校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成本不受预算边界约束,任意扩大贷款规模。
(三)、教育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试行)》中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周济部长说:“教学经费投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教学经费投入不达标,学校的教学评估就不能通过。”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财、理财、及时地提供足额经费已成为高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学费收入。教育资金来源的过于单一,教育资金的严重不足,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两项,这些经费除正常办学支出外,节余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投入。这是因为:第一,造成债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扩招,而在扩招时政府经费投入较小,而是大部份交给学校来解决,并提倡“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一定意义上讲是学校运用金融手段为政府办理了贷款“垫资”;虽然政府已经为高校化债,但力度还是不够大。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造成历史“欠账”累积,因此针对扩招形成的债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偿”。
篇7
现代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一)机制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本身是一个机制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程序性,需要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考评等。财务预算机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预算风险。从财务预算本身的管理角度看,它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一种机制。
(二)市场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本身是仿市场的,是全面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规划各个主体对企业的约定投入、约定效果和相应的约定利益,并通过对财务预算过程的监控,真实计量各个利益主体的实际投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结果考评情况进行相应的发展策略调整,以此来提高烟草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三)战略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它通过规划未来的财务发展来指导实践,因而具有战略性,对企业发展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科学的财务预算方案蕴涵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管理层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企业的整体“作战”方案核心内容。
(四)综合性
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职能即在于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整合。
二、现代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的烟草企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很多烟草企业所制定的财务预算管理基本上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烟草企业的实际财务需要。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之所以烟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知识的缺乏
大部分的烟草企业并不知道如何编制财务预算以及怎样去实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据我们调查很多的烟草企业曾经做过财务预算,但是其编制的方法却不科学。其主要的程序就是让企业的各个部门将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将汇总的数据与企业财务预算进行比对,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二)部分烟草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信心不足
目前国内有部分实力较大的烟草企业实施了财务预算管理,但很多的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只起到一个形式作用,并没有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取得实际的成效。因此,很多烟草企业就对财务预算管理失去了继续实施的信心。
(三)烟草企业没有对财务预算进行科学的管理
多数的企业只是编制企业年度财务计划或者是企业的资金收支情况计划方案,普遍对企业的财务预算存在误区。在我们前期的调查和走访的烟草公司当中,部分的企业并没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仅仅不到60%的企业只有年度财务计划。在这些企业当中,他们把所做财务计划当作财务预算。这就是明显的把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的定义混为一体。
三、烟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正是由于烟草企业没有真正实施,因此,严重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在烟草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如何积极发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作用,树立全新的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并对以前旧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以此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更新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观念
近几年,我国的烟草企业发展迅速,其发展历程证明了烟草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力度,其决定因素就在于烟草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当前大部分的烟草企业都对财务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上与执行力度就有所欠缺。因此,要在烟草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就必须提高烟草企业决策者、管理层及财务执行者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解,并从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及管理上的创新上来重新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认识,以此来重新调整并实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随着烟草企业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在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明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烟草企业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其发展的需要,也是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加强烟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必须,这更是国家发展烟草企业的要求。所以必须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工作开始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接下来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组织机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并且应设置专人专事领导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和管理。首先,由于财务预算管理涉及烟草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必须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预算编制,以期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的重心。其次,强化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预算管理职责,因为其的职位因素可以决定企业如何更好的考虑财务预算管理和企业长期目标的协调发展。
(三)必须要实行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及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烟草企业也必须推行财务预算绩效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目前烟草企业各预算执行部门缺乏管理、监督和约束的现状进行改善,同时还可以将各部门自己预算与预算执行相结合,将各部门的责任和绩效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烟草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都必须尽可能地想到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的处理,要坚决的杜绝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出现财务预算指标使用不规范、挪用财务预算经费指标等情况的出现。为了改善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执行控制约束力度不够的情况,当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确定下来后,就不允许进行随意的追加、追减。在支出时要坚持“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严格的按照财务预算规定的标准进行控制支出,对于各项支出款项则必须经过审定。对于超出预算或者无预算的开支,企业财务部门有权利进行拒绝,从而达到强化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
篇8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随着政府扶持和市场创新已日益提高,然而千万户中小型企业每年却面临3.4%的倒闭率,可见其经营发展仍面临许多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的财务问题,构建战略财务管理的意义和挑战,提出了战略管理视角下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
一、引言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4年的调查显示,2014年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然而中小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提高方面也一直处于发展瓶颈,中小企业应当革新财务管理,建立相应的战略财务管理系统,加强实施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经营管理的局限性,导致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每天注册、成立、倒闭、破产的企业都很多,虽然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但是在经营运作企业方面仍然缺乏遵循自身发展特点的财务管理创新和应用,对此,建立战略型财务管理体系对于中小企业至关重要。
二、中小企业构建战略财务管理的意义及挑战
中小企业构建战略财务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市场挑战:中小企业缺乏外部市场机会的信息,融资和技术知识的不足,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较低,导致主要针对的市场发展空间有限,市场占有量小;(2)管理成本挑战: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市场规模制约下,管理制度的改革往往未能在短时间内向其提供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增加的管理成本无法覆盖预期的经济增加值,自然使得管理水平的发展处于难堪境地;(3)融资挑战: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中,财务困境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金融机构来说,收益低、风险大。加之企业自身原因,缺乏相应的财会制度、内控制度及管理制度等,资金供需信息不完整,融资难度加剧;(4)环境挑战:我国对于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日益强调,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然而执行环境保护法的复杂性及高昂的成本为中小企业的运营造成困难。
三、中小企业战略财务管理构建思路
战略财务管理(StrategicFinancialManagement)是指“以适当方式募集资金,最高效地管理及运用筹得的资本并为再投资及利润分配做出最合理决策的财务管理理论”。战略财务管理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理财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中小企业构建战略财务管理模式应注重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1.战略财务计划对中小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对中小企业来说,获得金融资源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如何精准计划并以目标为导向地使用资金对于中小企业绩效表现尤为重要。许多倒闭的中小企业以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财务计划的缺失是致其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企业应对于财务计划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制定夯实的财务发展规划,如此将有助于企业稳健地进入市场并持续运营发展。在战略财务管理体系中,财务计划将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如在初创企业成长阶段内提高营运资金日常管理运作的效率和效用。而制定的财务计划将随着日常运营活动的开展得到执行,如制定应收帐款信用政策和银行贷款金额及期限时,财务计划已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拥有战略视野的财务计划及其执行可在较大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财务及整体绩效。
2.战略营运资金管理对中小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战略营运资本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存在重要的意义,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在融资渠道上多为依赖内部融资和商业信用以满足营运资金的需求,其中现金、应收账款和库存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领域,尽管多数中小企业已存在非常高的管理意识,但是根据大多数中小企业失败的经验,最终仍表现在低效或无效的营运资本管理上,尤其是现金和应收帐款的管理,这意味着企业严重缺乏战略思维和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战略管理视角。能否站在战略全局角度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的管控已成为决定中小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库存管理的效率和效用也同样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中小企业倾向于运用观察法检测库存量,这导致其面临过多或过少的存货,从而扩大库存成本或降低客户的满意度。结合以上影响企业绩效的三项关键营运资金管理要素,战略营运资金管理在战略执行阶段可优化中小企业的财务和整体绩效。
3.战略资本预算管理对中小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战略资本预算管理(或战略长期资产管理)影响着企业长期的资金运动,而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存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基于战略规划的长期资本投资决策。一般来说,企业筹集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于投资固定资产(如建筑物、设备等),其在经营期间占用大量资金,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将带来潜在的营运资金风险,尤其当作出长期资本投资决策之前企业无法明确地预计其对于营运现金流动的影响程度。因此当中小企业意识到运用资本预算技术和战略管理思想进行高效的资源统筹及配置时,至关重要的长期投资决策才能为中小企业达成战略目标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也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来执行战略方针,才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长期资本发挥的效力。
4.战略财务报告与控制对中小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直观的财务绩效表现(如销售增长率、获利指数、资产负债率等)为企业经营状况拉响警报,战略管理的方法将在形式和本质上为企业绩效提供有效的反哺和控制等作用。四、结语影响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因素一直是社会公众、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战略财务管理体系的实现应通过战略管理实践模型将相互关联的三项战略管理阶段及中小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体现战略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即战略财务规划、战略营运资金管理、战略资本预算管理和战略财务报告和控制,结合战略管理角度的财务管理展望,将为我国中小企业综合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建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析[J].北方经济,2012,(22).
[2]石志超.我国中小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8).
篇9
关键词:财务战略核心能力平衡计分卡
一、核心能力与财务战略目标的确立
财务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是财务战略的制定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或者企业整体战略不是建立在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这就导致财务战略目标不合理,不具有稳定性。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源泉,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因,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应当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潘汉尔德(Prahalad)与哈默(Hamel)首先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将企业组织描述为“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业务单元的组合”,三者的关系如同一棵“树”,核心竞争力处于根部,企业若要使处于树冠的业务单元维持长期盈利能力,就必须要有雄厚的核心能力作为根基。
要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首要的是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劣质(W)、机会(O)、威胁(T),然后依据以下三条标准来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
1.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延展性,即能够不断创造新产品,可以使得企业进入一个潜在的广阔的新市场。
2.必须具有独特性,即难于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3.能为顾客实现其价值做出关键性的贡献。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因,并且长期保持不变,因此依据它建立的企业和财务战略目标比较合理,并且相对稳定。
二、协调长期财务战略与短期财务计划的关系
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即如何协调长期财务战略与短期财务计划(如预算)的关系。一方面财务战略不能过于详细和程序化,与短期财务计划的连接不能过于紧密,以避免财务战略管理成为日常控制的系统,违背了财务战略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财务战略不能过于空洞,与企业短期财务计划的连接过于模糊,导致财务战略不具有可执行性。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难题,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将企业财务战略分为以为中心的财务战略和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战略。安德列·A·德瓦尔认为企业战略应当分为战略发展计划和战略运营计划。其中,前者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其主要的行动包括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新分销渠道的建立,它将对企业未来赢利能力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后者是以企业当前利润为中心,关注的是企业现在经营的改善,其主要行动主要是在现有产品和分销渠道的基础上减少成本,增加销售,它将有助于企业当前业绩的提高。
为配合企业战略,财务战略的重点亦应一分为二,一个是以发展为中心,主要协助战略发展计划的实现;另一个是以利润为中心,主要协助战略运营计划的实现。依据与日常经营关系的清晰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有助于其与短期财务计划的协调。
2.将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系统分解为长期财务战略、中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计划三个部分。为避免企业财务战略过于空洞导致的战略不可执行性和过于详细导致的短视行为,可以在长期财务战略和短期财务计划之间设置一个联系两者的桥梁即中期财务规划。其中,长期财务战略是整个战略规划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中期和短期计划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它应当是在对企业未来环境和核心能力进行全局性和长期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提出原则性和方向性的目标;中期行动计划则是依据长期财务战略,在对近期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在最近几年中的具体财务规划,它是长期战略在近期的具体实施方案;短期财务计划(如年度预算)是对中期规划的分解,提出企业在短期(例如一年)的具体计划,其目标一般用具体的财务指标描述,从本质上而言,短期行动计划是一种控制和运行系统,与前两者所具有的战略规划性质不同。
三、协调财务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关系
由于资金运动贯穿于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要达到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转和配置的目标,财务战略就必然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战略配合,但传统的以职能划分部门的方式导致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实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来解决这一:
1.设立战略协调委员会,为各种职能战略的开发提供指导。该委员会的成员应是来自被协调的各职能部门的代表,这有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2.由总经理或由他任命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负责各职能战略之间的相互协调。这一方法由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其权威性很强,有助于战略的有效执行,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参与战略的协调,有可能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导致战略管理的官僚化和程序化。
3.为了有效地协调各职能战略,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职能战略只能由该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制定,而不能完全由企业单一的战略规划部门统一制定,这既可以保证各职能部门参与战略规划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各部门的冲突。(2)由于各职能战略之间的关联度不同,所以只应整合那些必须协调的职能战略。试图将所有的职能战略完全协调到一份整合的计划之中是有局限性的。(3)除经理人制定企业整体战略外,某一职能部门的计划不应包括其它职能部门的活动,这有助于把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清楚,从而保证战略有效执行。(4)各种职能战略应当只包括最重要的问题,应不含过多的细节,这既可以减少各职能战略的冲突,又使得战略协调人员只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
四、战略评价中协调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是把非财务的、先导性的指标和财务的滞后的指标合并在一起,得出公司平衡的绩效,从而检查公司战略执行情况是否误入歧途。平衡计分卡的中心工作是开发一套财务和非财务关键成功因素(CSF)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一个关键成功因素(CSF)是对公司擅长的、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某个战略要素的定性描述;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对关键成功因素的定量。平衡计分卡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财务指标所提供的的滞后的财务信息,非财务指标能够提供未来的先导性的信息,这有利于企业预先采取措施以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
2.由于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根源,它不但能提供定量的信息,而且还能提供定性的信息,因而可以使得管理人员看到问题的本质。
3.非财务信息不但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而且包括外部信息,因而管理人员可以将内部业绩和外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篇10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一、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的立体检视
时下,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难度显现在四个层次。其一,陕西旅游产业会计核算体制行业特性缺失,制定的该产业核算体系缺乏操作性,会计核算操作的技术线路只能按其产业性质与相似的其他产业作为参照。其二,陕西旅游产业运行当中财务制度不完备,其营业收入和运营的成本费用存在核算失真,被动地将真实的财务信息隐藏,其三,陕西旅游产业财务指标设置基本到位。但存在对财务指标评估体系的建构。为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拓展和时间链接产生“阻抗”效应。其四,陕西旅游产业财务管理流程不精益,财务活动偏离其行业的会计核算准则。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其渊源于下列枢机,(1)公司利益层面,会计账簿及会计科目设置有意识地不规范,少开或不开发票、隐瞒收入、虚列成本、少缴税金等,其目的在于增加收益。(2)内部财务管理层面,为规避税收征管,账务处理有意识不规范。如营业收入没有按取得收入时应开具的旅游业发票记账联进行收入核算,而是按旅游团事先约定的金额确认收入;营业成本应以取得的合法原始凭证为依据,而有些景区是以与对方签订的结算单为依据入账。(3)收入核算层面,旅游地对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因对方会索要发票报销,而在账上如实反映这部分营业收入,但对自费旅游的个人因没有索取正式发票的要求,则以自制收据收取旅游费不将这部分收入入账,造成营业收入不真实。(4)运营成本层面,旅游地成本费用核算依据庞杂,无统一的参照范式,主要体现为,一是成本费用凭证不全,景点门票等凭证未全部装入会计凭证中;二是未将与该经营中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的原始票据装入凭证中,无法核实账上列支的费用是否是其经营过程中的必要支出;三是收支核算不同步,特别是景区的维护管理费,是为维持景区的正常经营早已在账上列支,但与营业收入的发生不匹配。(5)价格机制层面,陕西旅游产业定价弹性曲张度较大,造成行业内所得税监管难度加大。旅游产业有公认的贡献率却没有公认的利润率,这诱使旅游地景区利用这一价格弹性,对成本费用进行不真实核算。
二、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良性运营线路分析
财务管理是旅游产业集群经营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是从价值链上对旅游产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依循旅游产业的经营目标,有效调配资金链,合理配置资金流向,整合资金资源,规制财务策略,达至财务管理和控制水平的优化流程。其优化路径的实现依赖于两大线性思路:
1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坐标系:(1)生存的目标财务管理应努力使该产业保持合理的财务比例,保证其维持正常经营,(2)发展的目标财务管理应及时有效地、以最低的成本筹集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保证其具有发展能力,(3)获利的目标财务管理应有效地管理和运作好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增加其盈利。
2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操作的技术线路。(1)资金收支数量和时间序列平衡的技术线路旅游产业财务管理的平衡原则要求其资金收支在数量和时间上都要达到动态的平衡。(2)资金流弹性留存的技术线路旅游产业财务管理的弹性原则要求资金管理在达到准确和节约的要求同时,要合理留有伸缩余地,做到略有节余,做到略有节余,就可以提高对旅游产业资金运动的控制能力,降低风险性,(3)业务能级拓展的预见性技术线路旅游集群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原则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运用科学方法,对旅游产业未来财务收支和成果变化趋势进行预计和预算。(4)业务管理水平优化的技术线路旅游产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原则要求不断分析比较和选择,使旅游产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保持最佳。
三、陕西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活动优化路径分析
1会计核算体制优化路径旅游产业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从产业结构层面看,旅游业虽属于第三产业,但其产业特性属完备的纳税主体,对其会计核算体制的优化的根本要求在于采用合理的财务方法,调整财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该行业的财务政策,进行适当的财务管理,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实现旅游产业的价值最大化。
2财务预测优化路径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和编制财务预算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核心要素有,资金预测、成本费用预测、价格和收入预测及利润预测。产业集群要提高经营收入、财务预测是增加盈利的基础。因此,对产业集群财务预测进行有效的优化包括次优化是实现产业集群目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3本核算体系优化路径以盈利为目的的属类格局如大唐芙蓉园,它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主题公园,也是以盈利为目地的一种旅游产业,其成本核算体制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似。以非盈利为目的的属类格局如曲江池遗址公园,它具有“收入”性质的资金就相当于政府补贴或其他资助,所以就需对这部分资金进行财务计划,包括资金的预算、资金结构的合理安排和优化。其次,每年固定的成本费用又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财务控制,包括成本的控制和费用的合理支出。这样,才能符合该旅游产业行业特性的目的。
4财务计划优化路径财务计划是以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来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具体化,是旅游产业财务控制的依据。如政府2007年补贴100万元用于曲江遗址公园的经营,则财务计划如下:
有了切实可行的财务计划,旅游产业就可以根据本年度的财务计划轻松自如地运用现有资金。遇到突发事件,还可以运用计划预留出的闲置资金解决。而财务控制即成本费用的控制,是财务计划能否执行的关键,所以要先进行成本控制。
5财务控制优化路径财务控制是以财务预算指标和定额为依据,对旅游产业经营中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计算和审核,找出差异,采取措施,使旅游产业财务活动朝着有利于提高财务成果和优化财务状况的方向发展,具体方法有,(1)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即把每个报告期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总额与预算指标相比,在其它财务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成本不能超过预算。(2)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它是对旅游产业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3)制度控制法制度控制法是产业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例如,各项开支消耗的审批制度、日常考勤考核制度、设备实施的维修保养制度等。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利造成超支的要给与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节约成本费用、降低消耗的积极性。进行费用的合理支出,我们在此采用制度控制法。如表所示:
- 上一篇:乡镇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