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的劳动实践

篇1

关键词:敬老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40-02

一、孝道与敬老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过程中,不得不提到孝道的重要作用。孝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被延续壮大,弘扬孝道也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阶级统治安定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回答齐宣王治国之道时便将“孝道”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们若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还同样尊敬别的老人,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的淳厚民风,则国治邦安。此语有着不凡的现实意义,其中体现了我们新时代学生肩负的责任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孝道与敬老的不同表现形式

孝道反映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字:敬老。敬老这一概念,自古以来,就被前辈们反复提及。[1]从“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再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多次阐述敬老的重要性,指示要在当代形成全民敬老,全民养老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总书记指导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在对前人优良传统加以继承的同时让敬老创新化、多样化。

诚然,敬老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目的相同,都是让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晚年幸福。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

进入21世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关于老人的定义,在我国,65周岁以上的人群就被称为老年人。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2]有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我国的年龄段划分,比之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来看,o形之中将人的衰老期提前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着一些消极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对敬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空巢老人数量显著增加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数量显著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可能会因此产生心理失调等症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老人甚至因为子女疏于照顾,被送去养老院。就我们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老人入住养老院并非自愿,这也是我们呼吁敬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大学生敬老影响更加深远

有利于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大学生是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同时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大学生敬老会使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丰富化、多元化,会推动敬老的良性发展。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学生敬老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孝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群体为了更好的敬老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得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必然会推陈出新,在新时代下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大学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是即将走向或者已经走向“4-1-2”居家模式的主体。所谓“4-1-2”模式简单来说,其中的“1”是大学生主体,“4”是家中需要赡养的4位老人,“2”是家中的2个需要抚养的孩子。此时中间的主体是极为被动的,生活压力也是极大的。但同时,大学生参与敬老的影响也必将发挥带动全社会敬老,营造社会敬老的良好风气的作用。

二、推进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思想层次方面的最高要求,对于引领大学生敬老方面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3]让大学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对敬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能够做到自觉、主动践行敬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敬老,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公益电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潮。文化环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通过这种形式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社会成员无时无刻感受到这“二十四字”的意义所在。

(2)通过主流媒体寻找、宣传、弘扬社会好人好事。利用榜样激励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多媒体平台是当今社会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所以我们国家可以借用这一平台进行宣传以达到使全社会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道德体系。

2.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生活阅历少,社会经验低,对敬老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学校应帮助学生在对待老年人问题上树立正确态度,加强校园“孝文化”环境构建。

(1)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条幅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开展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观看公益电影、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理解。

3.家庭发挥传统美德教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就是学习开始的地方。父母应以身作则,尊敬老人,给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传承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开展满足老人不同需求的实践活动

通过集体劳动集资方式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轻松,课余时间比较自由。在大学生充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后,可以通过义卖、个人兼职等形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这种活动不仅会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会使大学生有能力给老人带去更多的物质方面的关怀,尽管微薄,但却意义深刻。

通过实地走访加强与老人沟通,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当今社会,多数子女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同时也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空巢老人现象。大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走访养老院,给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老人带去他们喜欢的文艺汇演,陪老人聊聊天,谈谈心,使老人感受到温暖。

通过举办“时事新闻讲解”等活动,让老人了解时事消息。可以利用“模拟法庭”,开展系列生活中常见案例的演示和宣讲,帮助老年人掌握相关知识,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并增强老年团体维权意识。同时可以通过活动鼓励老人积极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强调他们所拥有的权利。让老人感受到在这个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所在。

利用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一些发挥老年人主体地位的活动,争取调动每位老人的积极性,为每一位想要展示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老人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祖谋.法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和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

(1)大学生社交安全现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实践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强化。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并不懂得该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缺乏安全意识。有不少的学生认为交友过程中发生的恶性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平时小心一点即可,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此事与我无关。

(2)大学生勤工助学安全现状。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呈现普遍化、低龄化以及涉及领域广泛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有一半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保障,甚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曾有过勤工助学的受骗经历。

(3)大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现状。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安排学生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能型工作,需要用到各种专业工具、设备,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作尚不熟练等因素,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1)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家庭的保护和关注下成长,在面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时,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在交通、住宿、饮食、消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在社会实践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如,国务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生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而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勤工助学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缺状态。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指导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组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进行紧密指导,避免“放羊”的状况发生。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对策

1.社会实践前应该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堂课,包括安全防范常识、人际交往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不同的实践类型,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并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案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可把社会实践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编制成册,让学生带在身边,随时阅读。

2.社会实践中应该做好过程管理

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制度,做好社会实践中的过程管理。教师从大学生离开学校开始,通过到实践现场检查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要求大学生每天写社会实践日志,这样教师可掌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态,解决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3.社会实践应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理

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学校要制订安全预案。预案应包括社会实践队伍管理要求,社会实践途径路线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突发事件的明确的应对方法。

篇3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7-4;G6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前言

在1998年,我国各高校就已经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大学的德智体美劳、进而进行全面发展。虽然专业的成立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国家的重视,发展的速度却是飞快,并且现如今我国上百所大学都已经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培养出很多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生源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快速的发展,此专I的毕业生也在逐年的增加,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一)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就业环境

对于激烈、残酷的就业环境,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实际的就业结果严重不符。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就业是只考虑“我想干什么”,完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能干什么”,很多大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还欠缺实践动手能力,却又不愿放低眼光,深入基层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想得到大企业、大城市、大机关中的高工资,但却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屡次碰壁[1]。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悬殊,并且城市的二元结构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基层单位、农村都得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又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也不会在基层或不发达的农村工作。

(二)父母的大学生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的家庭都增加了教育的投资,这都源于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2]。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毕业后完全可以到基层单位或者农村进行发展,并且还能加强基层社会与农村的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父母的期望过高以及大量的教育投资,父母们都希望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得到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富裕,父母舍不得孩子到基层单位或农村受苦,并不断给孩子输入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的思想[3]。父母的宠溺也导致大学生丧失了紧迫的工作渴望,宁愿待在家里等待机遇垂青,也不愿通过不断努力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非自愿性失业

(一)劳动力总供需量矛盾

1.有效的总需求供应不足

在我国的发展中,社会保障一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发展历程,虽然社会保障支出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只占我国财政总支出的12%,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都是一些兼职人员,而在国外的发展中,不但在政府机构中有大量的劳动社会保障人员,在企业中也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管理体系[4]。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确实这样的现象,人力资源管理是兼职人员、分企业工管理混乱、以及为了自身利益瞒报、少报社会保险。

2.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首先,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具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因此,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也在逐年增加。其次,我国正不断的加速城市化,大多数的劳动力都投身于其他行业,致使人们的就业率不断增加,虽然农村的劳动力没有过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与大学生相比也有自身的优势,如农村的劳动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接受恶劣的环境进行长期的工作,还可以忍受低福利、低工资的工作,这些都是大学生比不了的。与此同时,我国延长了劳动力的退休年龄,致使劳动力的劳动周期延长,劳动力替换缓慢,进而加剧了就业的难题[5]。

(二)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

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无法有效流通

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主要的求职资源仍是学校的招聘会与人力资源市场,虽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也可以获得一些招聘信息,但是鱼龙混杂,无法辨认真伪。大学生能得不到全面的招聘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的难题,与此同时,学校招聘会的信息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加剧。

2.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歧视与分割现象

对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而言,理科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文科生的就业率,并且理科的科研项目所使用的的经费高于文科的科研项目经费,致使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局限。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机关单位与私人企业在人才的选择生更偏向于男性,而当下的二胎政策更加影响到女性的就业,但是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几乎都是女大学生,进而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6]。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1.专业研究内容过多,课程目标不明确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有很多的研究内容,包括很多门课程如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保险学、会计学、以及管理学等,并且在各门课程中,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又具有重复性与交叉性,致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此同时,有些课程的开设又没有针对性与专业性,虽然学的内容多但实际掌握的内容却非常少,致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连专科生都比不上,而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学历能力又远不及研究生。

2.大学生理论知识不牢固,综合素质不高

据相关的调查了解到,我国大学生在上课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玩手机上,而真正在学习的大学生却没有几个,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宽松的管理体制无法对学生实现有效的约束力度,而大学生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其中60%的大学生从来都不会主动学习,30%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学习,只有10%的大学生会专心与学习中,并且80%的大学生表示不想考研,只有5%的大学生有考研的意愿[7]。因此,毕业的大学生在参加面试时,无法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回答出面试官所提出的问题,致使面试失败,进而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供给侧改革”方法

(一)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若想在本质上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必须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各高校可以参考国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经验,并深入分析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开设更多的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也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或者课外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完善教学团队,以此制定更科学的培养目标[8]。

(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若想在本质上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必须要不断的调整自我,与时俱进,成为改革发展的有用之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积累有效的资源、适当的进行自我投资、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审时度势、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不但是公共管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还是现代社会文明中最重要的标志,更是政府机构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政策之一。希望可以改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相关的教育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提出“供给侧改革”方法,培养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以及提高大学和生能的就业水平,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蔚姝,博昭,王玉君.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4,06(03):74-78.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2(07):72-75.

[3]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04(08):35-44.

[4]李佳,张媛,陈林元.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生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04(09):24-28.

[5]赵继颖,王尧.SWOT分析法在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4(04):30-33.

[6]高岳涵.西北少得褡宕笱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06):118-123.

篇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劳动就业 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2]杨红,杨雁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5).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助学 劳动法

一、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勤工助学的队伍中。但是,不断扩大的勤工助学大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勤工助学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的大学校园里,无法顺利拿到全部打工报酬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竟然也陷入如民工讨薪一样的难堪境地。

1.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法律保护盲区。一些公司对雇佣在校大学生打工“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成本”低,他们通常会极力压低工钱,甚至有的从开始就没有打算给钱。在他们眼中,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比较好“坑”。

2.高校勤工助学指导机构作用有限。目前,社会实践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兼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为此,多数高校专门成立勤工助学指导机构,但其工作重心主要是针对校内,由学校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并加以管理,这样校外勤工助学指导几乎出于空白。即使有宏观指导,但效果也非常有限,更谈不上维护校外打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了。

3.学生维权意识不足。首先,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不深,虽然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但多数学生学得不深,特别对一些部门法,如《劳动法》等缺乏了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甚至不知道该向哪个机构投诉。在实际中也缺乏法律实践,学用分离,重学轻用,最明显表现为多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相应的书面用工协议,而是采用口头协商的方式,在出现纠纷后较难举证。其次,在校大学生虽有维权意识,但付之于行动的不多。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其特殊性在于:

①多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由父母提供,面临生存威胁少。

②部分贫困大学生目前在激烈的竞争中,因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权。

③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依法维权比较繁琐,他们往往采取放弃的做法。一场劳动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仲裁、诉讼、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支出较高的费用,与他们兼职所得的收入相比,维权成本太高,所以大学生依法维权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属性

1.从雇用者的法律身份区分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形式。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内容多样,形式不一,雇用在校大学生者的法律身份各异。根据雇用者的法律身份,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自然人雇佣的勤工助学。家教属于该种类型。家教是大学生从事最多的勤工助学工作。有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有的同学利用晚上时间,一次一两个小时,通常按照小时计算工钱,寒暑假也有部分学生按月计酬,雇主提供食宿,陪小孩读书、画画、练琴等,即充当所谓的高级保姆的角色。

②企业雇用的勤工助学。大型国际连锁企业如肯德基等洋快餐,常年大量使用在校大学生廉价的劳动力;一些超市、企业也喜欢雇佣在校大学生从事发单、促销等工作。由于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即使没有相关的经验,也可以很快上手。还有,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不少在校大学生也利用业余时间在旅游公司从事导游工作。

③个体经济组织的勤工助学。如小餐馆雇用大学生送餐、小服装店的店员等。由于在校大学生是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因此工作时间有较强的时段性,计酬方式也多采用计时工资,具有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在校大学生的勤工助学究竟是否适用《劳动法》,关键在于是否与雇用者建立劳动关系。

2.建立劳动关系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适用劳动法

①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勤工助学不适用劳动法。我国《劳动法》的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将用人单位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家庭、自然人仍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主体,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在校大学生仍被排除适用劳动法。根据民法理论,在校大学生与雇主建立的民法上的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他们权益的保护适用相关民事法律。

②受雇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且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勤工助学适用劳动法。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属于建立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用人单位一方,只要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无条件适用劳动法。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之间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应根据双方是否存具有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去判断。

实践中不乏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法的适用与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签订劳务合同。但判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是属于何种法律关系不能单纯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格式合同为依据,而必须考察其具体的、真实的法律关系的内容。只要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满足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有偿性特点,就应无条件遵守《劳动法》。

三、完善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勤工助学作为丰富学习内容、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法律规定存在缺陷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法律规定,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予以更全面的保护。

1.从法律规定而言,有必要加大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保护力度。《劳动法》保护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劳动法》的保护以外,广义上的劳动者就没有其他法律来保护。如公务员虽然不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却受到《公务员法》的特别法保护。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在校学生,因此,应在特别法如《高等教育法》中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给予特别法的保护。

篇6

【关键字】大学生;兼职;问题;研究

兼职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以及学习、生活等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学习―兼职”的道路。兼职既可改善经济状况又能积累一些经验,锻炼能力,似乎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然而,兼职过程中所遇到的辛酸苦闷也成为大学生无法抹去的人生一笔。

一、大学生兼职现状

在对10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从事兼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和锻炼自己,这两项累计占到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89%。大学生普遍做兼职,跟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学生通过做兼职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二、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

(1)从事兼职的学生会感到疲劳和焦虑。兼职时间长,工作负担重以及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都会使学生的精力、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2)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兼职人数有限。调查发现大学生兼职种类多样内容却十分有限,以服务性行业居多,主要从事促销员、服务员、推销产品等,其次是家教、代课。而与专业相关的兼职仅为3%。

(3)兼职的信息来源没有保障。一个可靠、安全、有效的途径对兼职工作尤为重要,现在国内高校多数没有设置专门指导学生兼职的机构或组织。在校大学生无论在人际关系、社会经验,还是在心智的成熟度及自我保护意识方面都存在欠缺,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上当受骗等一系列问题。

三、大学生兼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相关法律保障的不完善。

在校大学生排除在了普通劳动者之外。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大学生没有有效地证据证明自己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使得大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2)兼职中介机构市场混乱

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信息来源渠道十分狭窄,为了能尽快、有效地找到合适的兼职工作,很多学生都会选择中介机构。在五花八门的招数攻击下,没有足够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中介陷阱。

对于大学校园里的兼职广告,学校并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增加了大学生上当受骗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

(4)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如今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令人甚为担忧,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风险意识,遇到被侵权的情况也没有通过正确的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

四、对大学生兼职规范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业与兼职之间的关系,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是协调学业与兼职之间的矛盾,减少大学生兼职的盲目性,使学业与兼职有效结合。

(一)对法律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在校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学生应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调整和保护。 还要完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为用工单位和在校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发生劳动纠纷时,学校成为当事人一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更要加强对相关企业履行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

(二)对企业的建议

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也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公共利益等其他利益的社会责任。杜绝企业随意拖欠员工特别是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弱势劳动群体的劳动薪金或者无故辞退员工等现象。对于社会中介机构,一旦发现存在欺诈行为,应严厉进行打击。

(三)对高等学校的建议

高校应正确引导兼职者做对自己将来发展有用的兼职工作,避免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到侵害。开发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积极收集校外勤工助学信息,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增加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并纳入学校管理。高校的勤工助学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1)应加强教学实践改革,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学校应该定期开办兼职招聘会,或者叫供需交流会,将校内的学生兼职需求公布社会。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尽量选择信誉好、规模大的用人单位合作,一方面保证学生的合法劳动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用工单位招收兼职员工的质量。

(2)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指导和管理是关键

学校应当有组织地介绍学生参加校外兼职,将兼职与课程学习以及课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另外还要开展有关劳动法,劳动知识,技能培训课程,辅导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安全注意事项、自我防护能力、意志力的培养、心理方面的辅导等方面的问题。

(3)构建专门的校园兼职网络平台,设立相关兼职帮助机构

通过网络普及相关知识、传播相关信息。设立专门的校内兼职管理机构,从兼职来源开始,对遍布校园的广告信息进行管理和清理,过滤出有效、真实信息,剔除那些欺骗学生的虚假信息,并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主动为学生提供切实安全的兼职工作岗位。

总之,兼职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转换培养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期望与差距培养了应变和组织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了创造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积累了工作经验。但是,部分兼职也成为专业发展的障碍,抑制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还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社会原因,也有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原因。因此,大学生应当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业的关系,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用工信息;高校加强学生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在立法层面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对相关企业履行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只有各方面的努力与完善,大学生的兼职之路才能更加平坦。

参考文献:

[1] 雷皓强,张一萍.大学生“兼职现象”原因探究及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270.

[2] 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专题调查报告.从数字看我们的生活困[N].新快报,1999:11.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一、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升级、经济增速开始全面换挡、经济驱动亟待快速转换,其中经济增速全面换挡的重要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中长期国民经济将保持“L”型走势,在这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具体包括:首先,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转型,供给侧改革将持续推进,淘汰与化解过剩落后产能的工作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在增加市场就业压力的同时无疑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其次,当前经济增速的全面换挡,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加之国际贸易开始受到国际需求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抑制,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用工不足,,从而加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再者,自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2016年的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人,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800万,由此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就业需求就达1600多万,由此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就更大。

二、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原因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高校培育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就业市场欠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三大主因。

(一)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就比较突出,其核心原因就是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由此导致高校教育培训体系出来的劳动力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从而造成供求矛盾,进而引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四年制的教育专业设置与日新月异的市场人才需求出现错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经常出现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周期性需求变化;第二,目前高校教育体系的实践性不强,理论性教学过多,缺乏必要的实践培训与技能培训,这极其容易导致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但是大学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四,当前对于技能型专业的设置过少,高校教育名利化现象普遍,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缺乏。

(二)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

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怪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年年犯难,许多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由此不得不努力的考取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而在进一步深造后再一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大学生就业就更难;另一方面,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常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从而不得不提升用人成本;虽然,前文我们提到就业供求的矛盾突出,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怪象的一个原因。但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大学生就业的眼光高、要求高,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比较浮躁,且存在眼高手低的坏习惯,而另一方面从职业发展的路径来说,任何职业的发展道路都是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难到易的过程,由此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最终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

毫无疑义,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欠优,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在就业市场不规范的方面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政府对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偏弱,且调控水平亟待优化;第二,当前我国劳动市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偏少、质量欠优,难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普遍存在企业用工歧视,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许多企业对于非985与非211的高校毕业生比较排斥,无论其能力有多强,只要不是985、211的毕业生一律不录取;第二,出于企业成本、用工需求的考量,许多企业对于女性毕业生比较排斥,从而使得高校偏好男性毕业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普遍;总而言之,就业市场不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造成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三、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有效策略。

(一)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

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契合度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校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对于一些知识过剩、实践性不强、科研性也偏弱的专业要缩小招生规模,再确保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个别既无保护学科发展,也无实际作用的学科应该取消招生;第二,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多开设实践课程、多举办校外实`、多安排学生实习、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三,高校要强化对教师的知识技能更新与培训,对于长期不求创新、不求发展的教师要给予相关的管理与鼓励措施,严重者可以采取淘汰制度;第四,要加大对技能型专业的设置,并且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要给予特殊支持。

(二)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

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对提升大学生理性就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许多大学生就业并未是真正的就业难,而是一种择业难、创业难,要真正从思想上改变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心理浮躁的现状,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多开展教育实践与培训,扭转这些错误思想,要鼓励大学生理性就业。在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问题上,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工作,通过这两大群体与师资力量去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进行转化,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应该要配合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审批、财税、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实现自身顺利就业的同时带动他人就业,减小经济增速趋缓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提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思想是促使劳动力供求双方都获得满意的对价,从而实现劳动者的就业与企业的招人用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剂――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第一,政府在规范行业准入、原则及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专业化、高效化的就业服务中介的发展,要通过这一群体实现对高校学生就业前的初级培训,提升其由学校向企业发展的适应能力;第二,政府该引导企业积极与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中介联系,提升企业的招人、选人、用人的能力,减少因为学历或者性别问题的“一刀切”做法,要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真正实现企业能招到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能找到优质企业的双赢局面,最终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活跃度。

参考文献:

[1]胡先锋.后经济危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4).

[2]廖海华,邹燕矫.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及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3]乔丙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9(02).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

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最直接、最严酷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素。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争夺战中的一把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两手空空的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的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职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性格、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等。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由内隐的和外显的要素组成,表象的外显的是专业知识、技能,潜在看不见的职业动机、个性、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等要素。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职业选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当下各高等院校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制造大国的根基在短时期内将不会改变。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9年达610万人,2010年达630余万人,2011年达640万人,预计2012年将超过650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一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

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4.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问题

职业能力是知识青年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所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而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追求理想人生的核心素质,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要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业型“准人才”,其职业规划能力以及潜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前途,与培养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也对高校办学以及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会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52.5%的同学仍在考虑具体的职业规划,30%的同学已经有了具体的职业规划,17.5%的同学完全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仍在迷茫中,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没有方向的努力是白费功夫,而且没有目标也会导致在学习、生活中缺乏方向而得过且过,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滞后影响。

2.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区局限,增大就业压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48.6%的同学倾向于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35.9%倾向于回到家乡,剩下的少数同学倾向于北上广、中部和西部大中城市、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部分同学的就业地域选择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自己的家乡,这种选择比较现实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恋乡情结。但去西部的人太少,不利于西部的发展,同时择业集中也会使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3.考研、考事业编占比重大,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我们调查的同学中60.6%的同学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32.7%的同学倾向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4.9%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还有1.6%的同学选择出国深造。很多同学都未曾考虑就业问题,他们的方向是考研或考公务员,这其中不免有跟风者,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逃避就业压力。选择方向集中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压力,出现万人挤独木舟的现象,增加大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难度,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4.大部分同学选择工作主要受当前需求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

调查同学中20%选择就业主要考虑工资待遇因素,19%主要考虑工作环境,17%考虑个人兴趣,17%考虑职业发展潜力,另外还有少数同学考虑是否稳定有保障、社会认可度是否较高、时间是否自由以及家庭需求。在调查同学中,57%能接受毕业后工资范围在2000―2500之间,27%能接受的范围在2500―3000之间,另外还有8%能接受的范围在3000以上,8%能接受1500―2000。在选择工作时将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当做首要条件可以满足当前需求,这种现实的选择很不利于长远发展。

5.对找工作认识不够,影响找工作的成功率

36%的同学认为知识丰富最重要,28%的同学认为丰富的阅历最重要,接下来是好口才、高学历和勤劳踏实。很多同学忽略了勤劳踏实的中华传统美德,知识业务水平、阅历、口才、学历等因素对找工作的确很重要,但没有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做保障,个人的能力很难发挥到极致,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改进与优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方针,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敏锐洞察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和未来理想,创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导航的新方法、新渠道。不断完善和丰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内涵,从制度保障、创新形式、增加实践、提供培训等各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计划,将对高校毕业生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学校加大在就业方面的指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方向和就业观。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入学就开始抓起,越早进行越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可以减轻大学生没有目标方向的迷茫状态,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

2.学校进行系列座谈,使大学生意识到当今就业现状。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在考研、考公务员、就业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大学生避免跟风的思想,给自己确定合适的位置,避免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3.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理论知识是不足以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的,增强实践能力才能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并施展自身才能,让大学生们在就业前做好自身能力的充分准备,适应时展的要求。

4.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培训的机会,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求职技巧。通过讲座、培训、实习等多种方式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训中增加求职技巧的掌握,为日后应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继续实施本科生职业导师配备制度,根据各高校学科特色,积极开展职业导师制度,选派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导师,辅助大学生完成职业评估、定位和规划,拓展就业思路和视野,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保驾护航。另外,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经济纠纷、心理落差以及情绪偏执等特殊情况,也应该在学校、导师、大学生这一体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和解决。

总之,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权衡,结合自己的专业与专长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参考文献

[1]罗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点及实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贾强,张建英,向颖博.心理和谐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郑颖.关于增强高校职业导航功能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1(1).

[4]叶广锋,梁敏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要点及实现途径――论全面价值观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4).

篇9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养成教育 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

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篇10

摘要:

大学生在外兼职经常被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兼职现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当前学界对于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的主体也还有争议。因此需要从法理上明确劳动法的主体特征,构建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权益保护体系,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力度,从而有效保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兼职大学生;法律保障;劳动者;劳动关系

一、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今年三月份对我校学生兼职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问卷的在校大学生中,有71.4%的学生正在或者曾经从事过兼职工作。在这些兼职大学生中,有59%的人表示遭遇过受骗上当或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事情。结合笔者调查以及近年来的一些公开报道的案件,大学生兼职被侵犯合法利益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工资偏低且时有拖欠

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的结果,大学生兼职平均每周时间约为10-15小时的占半数以上,因为大学生平时还有课,以一天上课为三节来计算,将课时积累到一整天来看,一周内的有效工作天数约为4天左右,也就是说每天将近工作4个小时。而在这样的有效时间大概获得的劳动报酬是400-880元,远低于我市的最低工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兼职大学生的劳动力极其廉价,而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与工资报酬完全不成正比,就是这样微薄的工资还经常被用工单位以各种理由拖欠。

(二)人身权利保护有限

兼职大学生除了工资低且经常被拖欠,自己的人身权也经常被用工单位侵害。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具有一定危险性或是需要比较专业的岗前培训,但用工单位往往因为来兼职的大学生不是正式职工而不愿意提供足够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或专业培训,致使兼职大学生毫无经验匆忙上岗,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并且,用人单位往往以兼职大学生不属于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为由拒绝为其缴纳工伤保险。一旦大学生因工受伤,无法认定为工伤,自然就得不到工伤赔偿金。除此之外,某些用人单位还变相收取押金或担保金,甚至采取扣押身份证等手段,限制大学生的人身自由,迫使大学生在显失公平的条件下劳动。大学生在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下,往往因为顾忌到押金和身份证,而根本无法和用工单位公平地讨论劳动权益的保护。

二、大学生兼职的立法缺失

(一)“兼职”与“勤工俭学”及“实习”的区别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勤工助学”的定义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由此可见,勤工助学活动必须是一种校方活动,是对贫困生的一种专门的资助活动,不同于大学生兼职的这种个人的外出打工形式。大学生“实习”是指高校通过课程设置,将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是一种继续学习,是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延伸。很多高校都把实习算作是一门课程,计算在大学成绩中或折合成学分,构成学生能否毕业的一个硬性条件,而且实习一般并不以获取经济报酬为目的。因此,在校实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兼职”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为特定的用工方提供劳动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一种私人活动。

(二)兼职大学生是否是劳动者这个问题

目前在国内理论界还有一定争议。王全兴教授主张大学生不能成为招工对象,大学生不是劳动者[1]。董保华教授认为大学生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外出打工只能是大学生的一种实习与锻炼,不是一种就业,更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2]。笔者认为,大学生是劳动者。首先,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只要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用列举的方法规定了以下四种主体不适用劳动法,即国家公务员、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等,但并未包含在校大学生。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大学生当然是劳动者,可以适用劳动法。其次,兼职大学生是劳动者符合我国宪法和劳动法。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公民的光荣职责。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劳动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年龄条件。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第二,健康条件。劳动者必须达到拟从事职业所要求的健康条件。第三,智力条件。劳动者的精神和智力应当健全且正常。第四,行为自由。劳动者必须有足够支配自己行为的自由。以上四个条件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符合。首先,从年龄上看,除极少数之外,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年满16周岁;其次,从健康条件上来看,除极少数肢体残疾影响兼职之外,大多数大学生的身体都健康;再次,从智力条件上来看,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校系统教育,并且能够考上大学,精神智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大学教育为高等专业教育,学生能够掌握与兼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最后,大学生除正常上课之外,课余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每周有两天公休日,暑假和寒假加起来将近三个月,再加上法定节假日等足以完成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

(三)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两者之间构成劳动法律关系。首先,劳动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部分组成。在主体上,如上所述,大学生具备构成劳动者的四个必要条件;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者有偿地将自己的劳动提供给用工单位使用,大学生兼职符合劳动关系的客体;在内容上,大学生兼职中与用人单位形成的关系包含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其次,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来看,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从属性”[3],即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须严格执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统一指挥和安排,在其提供的劳动条件下用其提供的劳动工具从事业务活动。这就是劳动者的“人格从属性”。劳动者还具有“经济从属性”,是指劳动力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构成自己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学生兼职中,劳动者按照规定准时上班,统一服装。这些行为就是在人格上的从属性。而大学生通过兼职工作领取的劳动报酬是其主要生活来源,当然也具有经济上的从属性。

(四)大学生兼职是否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用工的最大区别在于计酬方式、用工时间和休息方式。非全日制用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从目前大学生兼职的工作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商品导购、促销、散发宣传单、商品展示、饭店宾馆服务生、办公室文员等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工作方面,而这些兼职工作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工作时间灵活,每天工作的时间较短,很明显符合非全日制用工关系。

三、保障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大学生的劳动法主体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加快,但基础差、底子薄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诉求逐渐出现了多样化和复杂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就逐渐暴露出来了。1995年,原劳动部下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的调整。”沿用至今的《意见》导致某些用人单位往往以没有法律规定为由,剥夺了大学生兼职中劳动者的身份。根据前文笔者论述,《意见》中提到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根本就不是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兼职。《意见》里面提到的勤工俭学是由学校主导的一种官方的对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体现了高校的公益性和教书育人的本质,勤工俭学的学生不是就业状态,与其所服务的岗位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劳动关系,因此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的调整。我们要注意,此《意见》的出台时间是1995年,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上学基本免费,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无须到人才招聘市场东奔西走。毕业大学生都具有干部身份或是干部编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勤工俭学的学生数量不少,但外出打工赚钱的现象确实很少见,自然也不是一种主要的或是重要的,需要立法加以调整保护的社会关系。因此,当时的劳动法律没有涉及到兼职大学生也很正常。但是,社会变化很快,法律当然也需要与时俱进,国家应该立法保护兼职大学生,应尽快从法理上明确兼职大学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二)完善非全日制用工制度

1.采用书面劳动合同形式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全日制用工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对非全日制用工并无硬性要求,因此,大量的非全日制用工订立的都是口头协议,诸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违约责任等合同细节无法明确体现在口头协议中。而且,口头协议还会出现“举证难”的问题。所以,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应当通过立法加以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也应该规定采用书面合同形式。

2.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72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却将这一最低标准滥用为普通标准,往往在开始和兼职大学生约定工资时就将工资标准给付远远低于全日制用工薪资,而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和全日制工人完全没有区别,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这方面,德国的法律则规定,雇主要保证薪酬与全日制用工雇员的薪酬保持一致[4],从而保护非全日制用工者的劳动权益,实现“同工同酬”、“同岗同酬”。

(三)完善劳动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涉及到人事档案和户口、服务地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的缴纳人群并不包括全日制大学生,如果直接在此基础上修改相关社会保险法律在短期内也不具备实现可能性。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参照交强险或旅游强制保险金实现办法,考虑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如规定用工单位必须在保险公司投保,为兼职大学生购买责任险。这样,在兼职大学生遭遇工伤时,能够及时获得第三方的补偿,这方面我国早有实践案例。温州政府就有规定,兼职大学生在用工期间出现受伤、死亡情况的要依照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予以赔偿[5]。

(四)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1.加强对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监督

高校扩招十余年来,入学人数大大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在校人数最多的国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朝夕之间能解决的问题,高校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尽快融入社会,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个人力量。因此,促进就业对于高校应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往届毕业生与一些兼职大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兼职和就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必要时也可以牵头某些用工单位主办兼职岗位招聘会,邀请企业进校园,居中监督,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也有利于打击“黑中介”和一些不讲诚信的用工单位。

2.加强高校为主导的维权力度

相对于用工单位,大学生毕竟还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受到用工单位的刁难和侵权时,往往因为力量薄弱和对维权事务不熟悉而吃“哑巴亏”,这时候就需要高校及时为学生维权。高校相对于个体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能力和专业人才,在精力、物力、财力上都可以与某些用工单位相抗衡。所以,高校应当建立和完善维权机构,更好地为大学生维权。

参考文献:

[1]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

[3]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

[4]陈布雷.论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兼论劳动权利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3).